超低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超低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一、超低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宇[1](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日本负利率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负利率,是一个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研究问题。传统利率理论认为“利率不能为负”,现实中,全球已有经济规模超过25%的经济体实施负利率政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多个经济体数次降息以提振经济,以欧元区、日本为代表的9个经济体实施负利率政策,以期释放流动性,缓解通缩。日本的负利率政策有其内在的独特性和政策连贯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低迷,长期量化宽松政策效果欠佳,其实施的负利率政策正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是零利率政策的“加码”和“延续”。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最高形式,其实施时间不长,实施力度也比较温和,学术界存在关于是否应该加大负利率实施力度、负利率究竟是否有效的诸多猜想。为了探明日本负利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创新性地将系统动力学(SD)仿真实验引入日本负利率的研究之中,提出在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中,模拟不同“负水平”、不同“负时长”的利率政策下,其能否起到缓解通缩、稳定币值、刺激通胀的政策效果。本文围绕相关的理论研究,基于对于日本零利率、负利率政策的定性分析,构建了日本负利率传导的SD模型,审慎选择了2010-2025年的仿真区间进行了仿真实验:在-0.1%的现有负利率值的基础上,将利率分别在前次利率水平的基础上下降0.05%、0.10%、0.20%、0.30%、0.40%、0.50%、0.60%,得到不同负利率水平下通货膨胀率、汇率、M2和GDP的仿真值并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负水平”的利率政策下,M2、GDP对负利率的刺激反应显着,可以说明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且政策效果随实施时间增加而更加显着;在稳定币值方面,负利率效果不显着,但是可以看出,负利率程度越高时,本币币值越低。关于通货膨胀率的仿真结果显示,如果是从2010年起就开始实施负利率政策,即便是在现有仅-0.1%的利率水平下,到2022年左右,也将实现2%的通胀目标,即日本负利率政策有效。

龙俊鹏[2](2020)在《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文中指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金融风险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两大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救什么”(应对范畴)、“何时救”(介入标准)、“怎么救”(政策手段)等问题,对国内外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策介入和退出的标准,通过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的IS-LM-BP模型,结合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运用VAR模型、VEC模型、ARCH类模型,对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作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对范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市场失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救实体经济、救社会预期四个方面。二是介入标准。需要考虑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预期收益和成本,收益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预期等领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超调成本、道德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介入,并探讨了最优政策资源投入规模。三是政策手段。除传统工具外,必要时财政可为央行资金提供担保,央行为财政政策扩张提供低利率环境和间接融资支持。四是政策效应。在IS-LM-BP模型中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后,持续实施力度过大的政策刺激,可能引发汇率危机和产出下降。五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央行利润上缴国家财政的机制执行存在灵活性,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性有待加强。六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效果比较显着,对市场预期具有一定影响,但对股票市场走势和波动性影响不明显。七是新形势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主要包括中美经贸与金融关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杠杆资金、城投债集中违约、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二是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完善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生联系。五是正常情形下尽量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态化,危机初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超预期,实施中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六是稳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必要时,财政政策可突破赤字率限制、为央行担保,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间接提供流动性或融资支持,更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金融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如市场失灵、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更大危机,必要时政府可适当入市,但不能试图改变市场趋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确金融机构及股东、地方政府的责任,必要时中央给予适度支持。七是坚持风险处置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风险问题。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合力。

马津润[3](2020)在《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的内涵要从经济与伦理两种维度去理解。从经济层面看,全球金融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而共享金融以所有权让渡的方式,使得民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经济效率的意义讲,在共享金融模式下,处于闲置的资源所有者通过有偿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了利息收入的同时,资金使用者也通过他人的限制金融资源获得了收益,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从伦理层面看,共享金融提升了人们生活自由度,促进了金融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了金融领域中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卢德之先生认为社会共享的本质是多数人原则与社会公平,决定因素则来自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制度。而在《共享金融—金融新形态》一书中,对于共享金融是这样理解的: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以资源、要素、功能、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金融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型发展。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规模效应明显,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共享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金融模式正在改变现有的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包括增加和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共享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共享金融平台和机构。与以往以大客户、高资本群体为服务主体的金融机构不同,共享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泛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缺乏金融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无法安全、便捷地参与金融活动。共享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了金融参与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轻松享受共享金融服务,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途径。从伦理上看,共享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与伦理原则融合创新的结果,更是基于伦理视角对金融异化问题的反思与回应。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从诞生之初就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共享金融真正实现了金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共享性统一,无论是共享金融合约本身,还是共享金融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都符合着共享性价值目标。共享金融的发展也是当下社会对经济正义原则呼唤的回应。在利益分配中,共享金融秉持着“利益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每一个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都能平等公正合法合理的享有自己应有的回报,这体现了经济正义中的分配正义。此外,共享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共享经济的正义发展,共享金融的出现加速了共享产业链的完善,在整个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竞争在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最后,共享金融的伦理性还体现在对经济金融活动的责权意识培养中。共享金融淡化了以往金融活动“嫌贫爱富”的特性,强化了每一个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责权意识,每个人既是金融活动权利的享有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然而,共享金融依旧是金融的一种现代理性形式的显现,其金融理性中利己秉性与资本专属性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归正,但是单纯依靠外部性的法律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共享金融内部的资本垄断性和独断性问题。同时,共享金融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如目标悖论、公正悖论和权利悖论。受金融资本的侵略性和垄断性的影响,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最初的目标发生偏离,真正的共享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头脑来看待当下共享金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中得到启示,深挖造成共享金融与目标发生偏离的金融资本独断性本质,通过对信用异化与虚拟经济异化的发现,认识造成共享金融一系列悖论的深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悖论问题,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必须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深刻的伦理反思与哲学追问。对于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不仅要从伦理视角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进行认知,更要从实践方面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在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伦理精神支撑和制度优势。从传统的儒家“义利统一”文化价值观到现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古代钱庄票号金融体系的建立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不仅要从共享金融存在的正当性进行追问,更要从制度、政策、伦理和哲学视角中予以回答。作为人类在金融领域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共享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即发展共享金融,要维护金融政策制定的基本道德观——正确财富观和利益观,客观公正、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富有社会责权的社会制度以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性等等。其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导向,坚决杜绝资本主义“自利”“自私”价值观的盛行,防止共享金融出现“脱实向虚”走向。正确看待资本增殖本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导引下,使金融资本增殖导向金融的共享服务。最后,对共享金融伦理情操进行呼唤,做到共享金融工具向度与人本向度的统一,把握共享金融发展的平衡性,兼顾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靳永茂[4](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高丁丁[5](2019)在《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系中,货币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冲击下,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面对现实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对马克思的货币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认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聚焦于研究与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作用功能以及形态的逐渐变化等问题,并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思想的重要基础,所以远远超过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畴(1)。在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一直将货币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范围内来研究和探讨货币问题,同时,在马克思看来,货币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货币本身,另外一种是以资本的形式存在的货币;后者相较于前者来说,具有更根本的价值意义。正是由于经历了形态上的转变与延伸,货币逐渐以资本的形式出现,才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构成了资本主义瓦解传统封建社会的强大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本位退出了社会经济体系之中,货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虚拟形式也成了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此导致整个市场中货币的流通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货币本质不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的个人与个人之见、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依然是货币关系的真实内涵。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代表性思想可概括为:货币本质思想、货币价值思想、货币运行思想和货币控制思想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分析和理解货币现象,把握货币运行的规律,对货币实施有效控制,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力求深化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研究,细致地探寻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脉络,根据马克思的紧密关联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货币研究路径,归纳其货币思想发展阶段,研究马克思关于货币的本质、价值、运行以及控制等思想,了解马克思货币思想中的货币起源理论、货币本质理论、货币职能理论和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明晰虚拟货币和虚拟资本的发展及表现形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与趋势,明确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借鉴意义。本文绪论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本梳理,竭力刻画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全貌。第一章全面介绍了重商主义、古典主义等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第二章对货币思想的新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的认识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实践意义。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本质、价值、运行、控制等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货币思想。第七章阐述了发展马克思货币思想在理论和现实方面的深刻意义以及在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绪论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史进行了梳理,从马克思的早期着作《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其思想成熟期的着作《资本论》中的主要的货币思想作了简要介绍,初步描述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整体面貌。接着概括、梳理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现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理论在国外理论界受到的重视以及在国内研究的缺失,更进一步的揭示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提纲挈领地描绘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本质理论、货币的职能理论、货币流通规律等,并由此进一步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第一章介绍了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批判性的吸收自重商主义时代以来各个主义流派及代表人物的思想基础。重商主义的代表人威廉·配第的主要货币思想如货币流通速度、初步的劳动分工理念、土地的剩余是地租、原始的劳动价值论、资本的重要性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重要影响作用,古典主义学派大卫·休谟的货币流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也对马克思货币思想体系的完善有着贡献。亚当·斯密对货币职能的研究以及对国家债务的看法也深刻的影响了马克思,而且马克思在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货币与资本的关系,最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纸币价值的研究也为马克思货币思想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持。第二章描述了货币理论的新发展。费雪、庇古等人的货币数量说成为古典货币理论成熟时期的代表;威克赛尔提出了累积过程理论,认为利率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指出货币对经济过程拥有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将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两分法”;凯恩斯深刻的认识到了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深入分析了货币供求、利率变动与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使货币理论突破了古典货币学说只研究货币与物价关系的狭隘界限,创立了以产出和就业为中心的货币经济理论。文章还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对我国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凯恩斯之后,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趋受到各类经济学派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货币理论,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有: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对马克思主义货币思想的当代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第三章探讨了马克思的货币本质思想。主要是从人本视角出发,阐述了货币的社会性的本质和货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指出货币具有普遍性、力量性、转化力、颠倒性等四种特性。同时,马克思对货币属于私有财产的这一属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私有财产到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深刻的指出商品交换的媒介并不是货币的本质,商品交换双方的劳动和劳动的社会化属性才是货币的本质。更进一步的分析了劳动异化和货币异化的关系,指出劳动异化是货币异化的基础,商品从劳动中发展而来,进一步发展为货币,最终成为资本,同时从多个方面对货币的异化对人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第四章研究了马克思的货币价值思想。马克思认识到对货币的分析离不开对商品的进一步认识,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为典型的单位商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商品内包含着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内在矛盾,而这个矛盾来源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即劳动的二重性,分析了货币产生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根本原因,论证了货币的起源。在此基础上,其首次分析了价值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实现形式,从个别的或偶然的到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最后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及货币的价值形式,也总结了货币的五大职能,也就是在经济学界广泛认可的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货币职能以及支付手段职能和世界货币职能,这为进一步认识货币的流通规律和必然向资本发展的趋势,对揭露并批判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五章阐述了马克思的货币运行思想。马克思在他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量需求总规模的规律,因此,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和流通中的实际的商品的总量息息相关,同时货币的流通次数也就是周转快慢对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也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马克思研究出货币向资本转化的不可违背的历史潮流,认识到货币向资本的转化的原因及本质,同时对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表现形式做了研究和分析。本章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现实对社会经济体系发生重大影响力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形式、职能以及应用。第六章探讨马克思的货币控制思想。在对货币的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出了货币拜物教是比商品拜物教性质更隐蔽和明显的本质。马克思指出,金属货币如黄金能够成为货币,不仅仅是只依靠其自然属性,更本质的原因是蕴含在商品内部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发展以及黄金对社会关系本质的颠倒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剖析了货币拜物教的本质,同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世界市场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货币也将走出国门,货币在世界市场中的应用,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后,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就是国际价值,即各国的国别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的转化形态。本章也对货币国际价值的应用以及货币对国家的效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七章主要分析了研究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科学意义。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深刻揭示了隐藏在货币内部的异化问题,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有利于从根本上消灭货币拜物教,同时有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能够指导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全球货币金融危机的根源,指导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现代货币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完善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妥善采取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更好地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是表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揭示了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形式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货币思想,从而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做了系统的说明。本文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和解读了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呈现了其货币思想的全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专门思想的研究范本。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角度,全面界定了马克思主义货币思想的的本质特征,围绕马克思货币思想中唯物史观的理论维度进行具体的铺陈,系统、准确、详实地把握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内在脉络,厘清国家信用货币思想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处,同时与新时代数字货币的发展紧密相连,揭示了马克思所要倡导和达到的社会愿景与政治目标,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于人实现自由、平等、解放的根本作用。

熊锡佳[6](2019)在《传统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创新 ——以Costco为例》文中提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和移动互联的广泛普及给消费者的消费环境、消费需求、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传统零售企业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使得传统零售企业不仅面临着来自自身盈利模式落后的内忧以及电商挤压发展空间外患,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线上零售企业在触及流量经济的天花板后,也纷纷延伸线下,探寻转型发展之路。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推动下,零售企业作为连接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桥梁,应肩负起“去产能去库存”的发展重任。因此,传统零售企业如何转型,成为业界及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当前,对大数据、消费者需求、零售业转型的研究多关注“新零售”多样化运作模式的探索上,而缺乏对于传统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探讨,以及消费者需求本质的深入分析。因此,本文从对传统零售企业盈利模式探索的角度出发,以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需求为切入点,选取了在挖掘消费者需求、转化消费者价值以及保持消费者粘性上表现突出的Costco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挖掘消费者需求,围绕消费者价值驱动盈利模式,实现逆境发展的逻辑,并对我国传统零售企业做出创新性借鉴。本文首先从在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零售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出发,总结传统零售企业和线上零售企业的比较优劣势,发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其次,根据零售业态发展历程的回顾研究,寻找消费者需求对推动零售业变革的普遍性历史发展规律,从而认识零售业变革的本质,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实现对社会价值链整体提升的重要价值。最后,再落脚于Costco的案例上,研究消费者价值驱动的盈利模式在传统零售企业中的具体实现,以及对Costco的重要指标与同行业进行横纵向深入比较分析,反映其创新盈利模式下的财务效果。通过从零售业发展时代背景下的特殊性到普遍性,再从零售业态变革的普遍性到Costco案例的特殊性的研究逻辑,探究围绕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历史发展规律,对正处在转型探索阶段的我国传统零售业提供转型发现上的创新思路。据此,本文通过对Costco的案例研究,对当前我国传统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从供应链层面,我国传统零售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议价过程中更多地促成双赢局面,推动零供关系的和谐,提高产业链的效率。二是从消费者层面,找准消费群体定位和企业优势定位,把握目标消费群体需求层次和需求敏感性要素,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从大数据层面,我国传统零售企业应拓展大数据的应用范围,提升企业科技转化的层次,只有紧跟时代技术发展的脚步,才有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

何楠[7](2018)在《预期管理、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通胀预期是对未来实际通胀的主观估计,能够影响社会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行为、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中央银行通过实施预期管理,对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进行引导、协调和管理,给予市场透明度和规则,言必行行必果,可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传统宏观理论并不推崇预期管理,直到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意料之中的政策也会影响经济周期,预期管理才逐步走到了台前。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预期管理货币政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当理论上的“零下界”成为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现实挑战时,美国等各主要经济体日益感受到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性,纷纷加入了前瞻性指引的行列。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频繁调控的边际效用已明显减弱,不确定性增多使市场预期的异质性进一步凸显,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跨越发展也在深刻影响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方法,货币政策的时滞更短,一个微小的信号足以引发蝴蝶效应,对供需均衡造成巨大影响并导致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一切都敦促着货币当局灵活科学的使用预期管理手段,通过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引导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把握经济的运行方向。本文对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博弈和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围绕宏观经济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运用迭代法测度了我国社会公众学习型预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非均衡波动特点,寻找通货膨胀陷阱区,进而研究我国通胀预期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其次,运用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将中央银行的实际战略选择与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巧妙联系起来,进而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对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的作用,为有效引导预期、管理预期找到可靠的理论依据。再次,运用DSGE模型考察预期管理在货币政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时预期管理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从而打开预期管理的黑箱,为央行进行预期管理提供实证依据。第四,系统梳理国际前瞻性指引的实施背景、基本理论,对美国、英国、欧盟等国的前瞻性实践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评估了实施绩效和潜在风险。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对我国利用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完善相应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我国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是向实际通胀不断收敛的学习型、适应性预期,呈现出较强的惯性,并具有非均衡波动、非对称反映的特征。我国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通货膨胀陷阱区,佐证了在中国存在货币政策的时间非一致性现象。第二,通胀预期管理水平越高,通货膨胀的水平越低,通货膨胀的波动程度越小;政策透明度是预期管理的关键,政策透明度越高,信息披露越准确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越大;政策信息披露越准确,政策变化带来的边际收益变化越小,货币政策变动空间就越小,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动性就越差;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预期管理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第三,在目前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央行进行预期管理时,主要宏观经济经济指标产出、消费、投资和通货膨胀率波动幅度分别比无预期管理时下降了49.4%、36.4%、37.7%和46.7%,而且能更迅速地回归到稳态。同时,对货币政策的福利函数分析表明,加强预期管理可以使福利损失下降幅度接近47%,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中央银行应该尤为重视预期管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第一,以我国社会公众的学习型预期作为切入点,将学习速率和历史经验信息对预期的影响纳入其中,得到了微观主体的预期值,经实证检验精准度更高,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拟合程度更好;第二,从货币政策博弈的视角研究中央银行预期引导的宏观效应,通过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来定性研究货币政策沟通、透明度和央行独立性等因素与宏观调控效应之间的内在关联逻辑,进一步丰富了预期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构建了一个包含预期误差冲击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预期误差冲击等现实冲击对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传导效应和作用机制,考察预期管理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同时,使用福利损失分析方法对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赵根宏[8](2016)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预期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去追求经济政策正效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组合。预期管理源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型于本世纪之初,在近年来各经济体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与持续疲弱的宏观调控实践中大显身手,成为以“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为代表的“非常规”经济政策的直接理论支持。我国政府因时应势,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与特点,推出了中国版的“预期管理”举措。初步形成了以“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为内涵的宏观经济“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新理念,升华了前瞻性指引的目标层面;在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实践中,立足本国实际,在积极推进利率走廊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践行前瞻性指引,提升预期管理效果;在注重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同时,积极扩大预期管理覆盖领域,将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纷纷纳入预期管理范畴。本文在对预期、预期理论和预期管理货币政策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围绕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对相关理论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对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测度指标与实际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进一步考察中国宏观调控预期管理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结合后的探索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在构建嵌入预期冲击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后,利用1999年至201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预期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展开了实证分析。在对多类型预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预期冲击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其可以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提供60%以上的解释。从而对实施预期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给出了回应,并进一步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进行模型内生化设定,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预期管理有效性的结论。为了对预期管理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本文以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这一主要实现预期管理的核心工具出发,在对前瞻性指引的实施背景、基本理论和政策进行梳理基础上,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前瞻性实践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总结了国外实施预期管理的经验与启发。最后,对我国实施预期管理提出了较全面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赵婷[9](2016)在《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传导和退出机制》文中认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具有相互伴生和周期出现的特点,其爆发的剧烈程度和影响范围也与周期的大小、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密切相关。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不仅美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遭遇重创,而且全球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从实践看,在应对大规模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时,以调节短期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会迅速下降,无法起到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投资消费的作用,这就促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广泛地使用种类繁多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尽管美国在救市政策的出台过程中一波三折,但是由于前期的理论储备充足,美联储能够在危机爆发后接连推出一揽子工具繁多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比较有效地化解了金融危机。就中国情况而言,经过长期的市场转轨和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和金融中积累的问题日益增多,并且出现了与美国两次大危机前类似的危机征兆。因此,宏观部门和学者自2014年开始分析探讨中国发生区域性、局部性甚至系统性、全局性危机的可能性和预防措施。2015年我国爆发股市危机几乎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在严峻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下,及早、细致梳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工具种类、作用对象、传导渠道、预期效果,以及政策退出的时间、路径、配合工具等一系列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前瞻性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美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八章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传导和退出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一、二章为绪论和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包括提出背景、问题和研究意义,设计研究思路、分析方法与分析框架,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创新点和潜在的不足。第三章分析金融危机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回顾总结非常规货币政策产生和发展的三个时期。在总结非常规货币政策基本类别的基础上,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化,探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过程。同时,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政策)、质化宽松政策(Qualitative Easing,或称Credit Easing,简称CE政策)和前瞻性指引政策,以便更好地探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空间、传导渠道、基本效果和退出路径。第四章比较了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差异。本章基于美国的金融创新和经济结构变化,探讨了常规货币政策失灵的表现和原因,揭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资产组合平衡表渠道和信号渠道的作用途径和相互关系,初步分析了QE政策和整体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第五章用VAR方法综合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和社会公众预期的影响。结论是QE政策对长期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具有实质性影响,但是CE政策对预期的影响效果要比QE的更明显。第六章构筑了一个DSGE模型,用以深入刻画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系统性影响。基本结论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确实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恢复就业和提振物价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从2014年开始,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七章主要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面临的主要难题和复杂性,退出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第八章研究中国金融的不稳定因素,发生区域性、局部性甚至全局性危机的可能性,并结合金融改革探讨中国现有货币政策框架应对危机的有效性。同时,也研究了中国股市危机的政策治理途径和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中国面临的金融不稳定因素和政策着力点,以及综合运用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最后为结论。总体上,本文选题的切入点比较新颖,尝试从政策推出和退出的角度综合分析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问题,具有一定前沿性。注重同时研究CE政策和QE政策的影响,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均具有综合性特色。针对目前对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定性分析较多,本文尝试构建了相关的计量模型开展实证分析。此外,本文注重结合中国国情,使研究工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张瑞玺[10](2016)在《利率监管的法治逻辑 ——以利率的社会性为基石》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学和法学领域,传统研究范式基于利率之借贷资金价格属性单一认知的逻辑起点,只能推衍出全盘否定政府干预的利率自由化的正当性,从而使利率监管遭遇了根源于利率本体属性片面认识上的逻辑疑难。该逻辑疑难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将利率扭曲全部归咎于利率管制的根本动因。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使市场机制在要素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的背景下,补正对利率本体属性单一认知的逻辑缺陷,实现利率监管在利率本体属性上的逻辑自洽,不仅是引导市场主体正确认识利率监管的理论基石,而且是以法治的逻辑及时回应利率市场化图景中是否仍然需要对利率进行监管以及如何进行监管的时代命题。借助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论文提出了利率的社会性概念:通过发挥金融杠杆功能,利率具有引导借贷资本配置方向,从而参与到宏观和微观经济生活之中影响整体社会生态的外在倾向和内在属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利率的二重性概念:嵌入利率本体之中的价格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合。通过阐释利率二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利率社会性规定了利率价格属性发挥作用的限度,利率的价格属性也预设了利率社会性发挥作用的边界,以及这种辩证关系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权力——权利”及“权利——权利”之法治关系的逻辑接洽,揭示出法律对借贷利率进行限制反映了利率社会性的内在要求,而市场主体在关涉借贷利率上的意思自治要求反映了利率价格属性的内在规定性。正是利率二重性矛盾运动的内在机理,既决定了利率视域内“权力——权利”及“权利——权利”博弈关系趋向一般均衡的规律性,又回应了利率水平应当与全社会平均利润率保持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常识,同时证成了利率监管在法哲学上的正当性,从根本上补正了基于利率价格属性单一认知而使利率监管遭遇逻辑疑难的逻辑缺陷,为人们正确认识利率监管打开了新的理论视窗。同时,论文探讨了利率所涵摄的公平、效率、自由及安全价值维度,指出利率二重性之间的矛盾运动和利率所涵摄的四种价值维度的辩证关系,内在地统一于维护“权力——权利”“权利——权利”均衡博弈及保障社会合作体系稳健运行的法律规则要求之上。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尽可能系统地论述了利率监管的基本理念。为了增强利率监管的操作性,避免传统管制模式的弊端,论文在吸收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阐释了一般均衡利率区间的概念,指出利率在法律经济学上的一般均衡解至少应当满足两方面的条件:其一,在横向关系上能够契合利息始终来源于利润的经济常识和一般生活经验法则,从而满足利率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其二,在纵向关系上能够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借贷资金供求状况、风险溢价等参数保持相对均衡,从而满足利率价格属性的内在要求。同时,立足于智能资本的高度稀缺性及其对提升社会合作体系整体效能的巨大作用,提出一般均衡利率区间还应当设置主要适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例外情形,以“为天才之火添加一捆利率之薪”。此外,还指出法律应当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遏制其通过变相提高存贷款利率差攫取超额合作剩余的负外部性金融创新行为。围绕为金融资本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提供利率激励的思路,在提出和阐释一般均衡利率区间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通过行政法、民法及刑法手段对利率进行监管的法治进路,尤其着重讨论了通过改革货币政策委员会权能定位实现利率监管透明化操作的具体路径,以及各种利率监管主体之间的权能配置与协调。除导论外,论文主体共四章。导论部分。通过对“法治逻辑”一词内涵的阐释,在明晰论文研究对象为利率监管的基础上,对利率监管及其关涉概念提前界定:(1)“利率自由”与“利率管理”在语义学上是一组位序并列、意涵对立的概念。“利率自由”意指借贷契约当事人享有完全基于意思自治而约定利率标准的合法权利,“利率管理”主要指中央银行对利率水平的设定、调整和限制权力和对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等行政规制,以及司法机关对市场主体利率违规行为的司法规制。(2)“利率管制”与“利率监管”是一组位序并列、意涵相对的概念,二者同属“利率管理”的下位概念。“利率管制”是以直接干预利率水平为主导方式的利率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调控和司法机关对借贷利率的上限规制。“利率监管”是以间接干预为主导方式的利率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间接调控及司法机关对借贷利率的上限规制。(3)“利率市场化”涵括了利率管理范式从以直接干预为主导方式向以间接干预为主导方式的变迁过程,但并不是政府对市场利率完全放任不管的“利率自由化”。在利率监管模式下,政府调节利率的实现方式以间接干预为主导,更加符合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为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释放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同时保留了对畸高利率借贷行为的直接规制。第一章,“利率监管:一个期求逻辑自洽的时代命题”。主要是通过考察利率监管及其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源流与嬗变,阐释利率监管和利率市场化的共生关系及其历史逻辑,指出纯粹基于利率之价格属性的利率自由化观点和历史经验法则、一般生活经验法则及利息始终来源于利润的经济学常识之间的深层矛盾,揭示出论文的核心问题——基于利率价格属性的单一认知,仅能从理论上实现利率自由的逻辑自洽,因而难以避免地会使利率监管遭遇利率本体属性上的逻辑疑难。并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率管制法规的规范分析,及其实施效果的实践检视,指出该逻辑疑难也是导致理论界对中国当前利率扭曲问题产生归因误区的根本动因,以及引发人们对高利借贷行为应当归罪与否争论难决的深层动因。第二章,“利率监管逻辑起点补正:基于对利率属性的分析”。首先引入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通过将市场要素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一般人力资本和智能资本四种形态,相应地将参与社会合作体系的市场主体划分为自然资本权利主体、货币资本权利主体、一般人力资本权利主体和智能资本权利主体,假定上述四类市场主体完全回归到“无知之幕”笼罩之下的“原初状态”,为缔结加入社会合作体系并公平分配合作剩余的社会契约而展开谈判。由于在合作剩余总量一定的条件下,金融资本权利主体借助利率工具分割合作剩余份额的多少,不仅与其他各型资本权利主体利害攸关,而且与实现合作剩余所必须依靠的社会合作体系能否组织起来并稳健运行密切相关,从而为发现及设定一般均衡利率区间提供了理论可能性,进而为探索建立能够有效防范利率畸高或畸低而导致社会合作体系效率损失的利率监管法治进路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同时为采用建构主义分析方法深入考察利率的本体属性提供了研究路径。随之阐释利率畸高或畸低,必然会对各种形态资本权利主体的应得合作剩余份额产生显见或潜在地影响,即影响不同形态资本主体之权利实现的分配公平和机会公平,从而使社会合作体系蒙受不必要的风险。最后提出和论述了利率社会性概念与利率二重性概念,证成了利率监管在法哲学上的正当性,从根本上补正了基于利率价格属性单一认知所产生的逻辑缺陷,为正确认识利率监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对利率所涵摄的公平、效率、自由、安全价值维度及其与利率二重性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利率监管的基本理念:关注整体合作效能的思维机制”。借助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以利率二重性辩证关系及利率的价值涵摄为基础,提出并尽可能系统地论述了利率监管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实质正义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多维均衡理念、差别对待理念及风险防控理念,试图从理念层面建构一套统筹兼顾的“思维机制”,以回应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应当以何种主导思想对利率实施监管,同时避免构成不当干预。第四章:“利率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化建构”。本章内容主要是利率二重性理论观点和利率监管基本理念在法律制度建构中的具体化。首先提出和讨论了一般均衡利率区间的概念和设置原则。接着提出将一般均衡利率区间作为利率监管核心工具,围绕激励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讨论了利率监管的法律制度建构设想:其一,在行政法维度,依法授予中央银行对基础利率的设定和调节权以及对市场化利率水平的监测权,强化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对利率违规行为的检查权与处罚权,明确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利率监管职能,同时建立“一行三会”与国家统计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及地方金融机构的利率监测信息共享及沟通机制。在赋予货币政策委员会基础利率设定与调节权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结构、投票规则、信息披露机制等,实现利率监管的透明化操作。其二,在民法维度,以将本金之外的各种手续费均纳入利率计算范围为前提,明确年化利率超出一般均衡利率区间上限的借贷行为均属违法行为,借款人对放贷人违法收取的利息享有追偿权。其三,在刑法维度,及时更新将刑法谦抑性片面地理解为从立法上限缩“犯罪圈”的陈旧观点,从社会实践需要和刑法的社会治理功能出发,及时设置高利借贷罪,明确超过一般均衡利率区间上限利率2倍的借贷行为均构成犯罪。同时设置除外条款,将科技创新领域及特殊情形下的超短期高利借贷行为作为例外情形。并通过探讨英国长期限制高利借贷行为的历史作用,指出对高利借贷行为的严格规制,从长期看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经济规律要求和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政府公共服务内容。最后,对利率监管法规与相关经济法规的统筹协调进行了尽可能深入地讨论。

二、超低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低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日本负利率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名义利率
    2.2 传统利率决定理论
    2.3 吉布森悖论和弗里德曼“三效应”学说
    2.4 货币供给的性质
    2.5 系统动力学理论
3 文献综述
    3.1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3.2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3 利率下限
    3.4 关于负利率政策的研究
        3.4.1 负利率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原因
        3.4.2 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
        3.4.3 负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
4 日本负利率政策的定性分析
    4.1 日本负利率政策的实施背景
        4.1.1 日本经济的“沉沦”
        4.1.2 安倍晋三的“三支箭”
    4.2 日本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历程
        4.2.1 第一次零利率实践
        4.2.2 第二次零利率实践
        4.2.3 负利率实践
    4.3 日本非常规利率政策反馈结果
        4.3.1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4.3.2 日元汇率
        4.3.3 消费和投资
        4.3.4 基础货币
        4.3.5 产出缺口
5 日本负利率传导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方案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5.2 系统动力学基本方法
    5.3 仿真方案设计
        5.3.1 基本设定
        5.3.2 仿真系统划分
        5.3.3 仿真系统变量
        5.3.4 仿真环境设计
6 日本负利率政策仿真实验的构建与运行
    6.1 系统原因树及使用树
    6.2 因果关系图和结构流图
    6.3 模型检验
        6.3.1 直观检验
        6.3.2 运行检验
        6.3.3 历史检验
    6.4 政策模拟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二)重点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二、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和金融危机救助相关研究
        (一)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必要性
        (二)政府救助范畴
        (三)政府救助措施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相关研究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四)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方法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一):介入和退出标准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预期收益分析
        (二)预期成本分析
        (三)预期成本收益曲线分析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退出原则
        (二)退出标准与时机
        (三)政策退出的次序与方式
    四、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二):作用机制
    一、蒙代尔—弗莱明IS-LM-BP模型
    二、加入风险溢价因素的IS-LM-BP-RP模型
    三、加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因素的IS-LM-BP-RP-AE模型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IS曲线的影响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LM曲线的影响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BP曲线的影响
        (四)IS-LM-BP-RP-AE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四、极端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
        (一)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借鉴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批判
        (三)IS-LM-BP-RP-AE 模型与现代货币理论的结合
    五、小结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应对“大萧条”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二、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三、美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四、小结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与建议
    一、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做法
        (一)上世纪90年代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二)清理整顿金融“三乱”
        (三)全国农信社风险处置
        (四)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风险处置与股份制改革
        (五)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六)包商银行接管
    二、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足及原因
        (一)传统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需求
        (二)央行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机制执行的灵活性加大
        (三)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VEC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ARCH类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ARCH效应检验
        (三)模型拟合
        (四)结果分析
        (五)小结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VAR模型)
        (一)VAR模型的构建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四)小结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五)小结
第八章 新形势下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
    一、新形势下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一)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金融市场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三)金融机构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储备
        (一)应对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二)应对金融市场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应对金融机构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与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手段
        (四)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
        (五)当前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政策启示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3)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共享金融伦理意义
        三、共享金融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合评述
        四、共享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一、世界金融演变逻辑中的共享
        二、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二节 共享金融现代性演绎
        一、当代金融的模式转型创新
        二、共享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三、共享金融内在逻辑
    第三节 共享金融对人类历史时间的延续
        一、共享属性对人类未来时间价值的发现
        二、金融创新对人类自然进化时间的突破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本质
    第一节 共享金融价值目标
        一、共享金融的共享性目标要求
        二、共享金融契约的共享性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经济正义属性
        一、共享金融的分配正义要求
        二、共享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益推动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责权意识
        一、责权意识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抑制
        二、信用契约对共享责权意识的巩固
第四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第一节 共享金融的目标悖论
        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享目标的偏离
        二、金融资本的垄断导致共享目标扭曲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享大众性目标的异化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共享目标失衡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公正悖论
        一、金融资本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三、风险转移不平等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权利悖论
        一、金融资本秉性对共享权利的剥夺
        二、金融资本权力造成的共享失权现象
第五章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成因及解决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看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一、马克思对借贷资本不公正性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信用与虚拟资本异化的批判
        三、马克思资本批判对共享金融发展启示
    第二节 我国共享金融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一、共享金融市场中自律体系的不完善
        二、共享金融政府监管的不严格
        三、共享金融平台建设的制度缺失
    第三节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解决
        一、金融市场自律体系对共享性的维护
        二、政府权力与执行力对公正性的确保
        三、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对正义性的呼唤
第六章 中国共享金融伦理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正当性追问
        一、共享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
        二、共享发展与大众需求的正当性
        三、共享金融发展的中国化道路
    第二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哲学追问
        一、人类追求自由意志的定在——共享金融
        二、共享视域下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
        三、共享金融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反思
    第三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理念探索
        一、共享金融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
        二、共享金融发展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向
        三、共享金融伦理情操呼唤
    第四节 共享金融发展下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货币思想发展阶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
        (二)国内
    三、核心思想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
    1.1 重商主义-威廉·配第
    1.2 古典学派先驱-大卫·休漠
    1.3 古典学派-亚当·斯密
    1.4 古典学派-大卫·李嘉图
    1.5 小结
第二章 19世纪以来货币思想的发展
    2.1 古典货币理论
    2.2 累积货币理论
    2.3 凯恩斯货币理论
        2.3.1 流动性偏好理论
        2.3.2 流动性理论发展阶段
        2.3.3 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机理分析
        2.3.4 流动性偏好的影响
    2.4 货币理论的新发展
        2.4.1 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
        2.4.2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2.4.3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的货币本质思想
    3.1 马克思早期货币思想研究
        3.1.1 人本视角下的货币理论
        3.1.2 私有财产与货币的关系
        3.1.3 劳动与货币的关系
    3.2 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3.3 劳动和货币的异化
        3.3.1 劳动异化是货币异化的基础
        3.3.2 货币与人的异化
    3.4 聚焦货币本质的社会批判思想
        3.4.1 货币是人类的外化能力
        3.4.2 货币是代表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特殊商品
        4.4.3 货币是流通活动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3.5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的货币价值思想
    4.1 货币的起源
    4.2 价值表达形式
        4.2.1 个别的或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
        4.2.2 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
        4.2.3 一般的价值形式
        4.2.4 货币的价值形式
    4.3 货币的职能
        4.3.1 价值尺度
        4.3.2 支付手段
        4.3.3 流通手段
        4.3.4 贮藏手段
        4.3.5 世界货币
    4.4 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的货币运行思想
    5.1 货币的流通规律
    5.2 货币的发展趋势
        5.2.1 货币的虚拟化过程
        5.2.2 货币到资本的飞跃
    5.3 资本表现形式
        5.3.1 生息资本
        5.3.2 股份资本
    5.4 虚拟资本表现形式
    5.5 数字货币的发展
        5.5.1 货币形式发展历程
        5.5.2 数字货币的产生及职能
        5.5.3 数字货币的应用
    5.6 小结
第六章 马克思的货币控制思想
    6.1 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理论的批判
    6.2 马克思的货币国际价值思想
    6.3 马克思货币国际价值思想的应用
    6.4 货币对国家的效用
        6.4.1 增强经济凝聚力
        6.4.2 强化集体意识
        6.4.3 提高国家宏观管理能力
        6.4.4 货币超国家趋势
    6.5 小结
第七章 发展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科学意义
    7.1 理论意义
    7.2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
        7.2.1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简介
        7.2.2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7.2.3 金融危机应对措施
        7.2.4 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7.2.5 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7.3 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文
    (二)中文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传统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创新 ——以Costco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零售业盈利模式分析
        1.2.2 零售业的消费者需求与价值驱动
        1.2.3 文献评述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零售企业发展概况及盈利模式面临的挑战
    2.1 零售企业发展概况及其盈利模式
        2.1.1 传统零售企业概况及盈利模式
        2.1.2 线上零售企业概况及盈利模式
    2.2 我国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2.2.1 盈利空间受挤压
        2.2.2 同质化与滞后性
        2.2.3 缺乏供应链管理
        2.2.4 线上零售的竞争
    2.3 我国传统零售企业发展的机遇与转机
        2.3.1 消费者需求转变
        2.3.2 线上触及“天花板”
        2.3.3 借势大数据转型
    2.4 本章小结
3 零售业以消费者需求导向的盈利模式创新——以Costco为例
    3.1 消费者需求变化驱动零售业态变革
        3.1.1 消费者购买行为包含交易成本
        3.1.2 零售企业提供服务交换成本
        3.1.3 需求变化驱动零售业变革历程
    3.2 大数据应用促进零售业盈利模式创新
        3.2.1 大数据在零售业中的应用
        3.2.2 消费者需求驱动盈利模式的大数据化
    3.3 Costco基于消费者价值驱动的盈利模式创新
        3.3.1 Costco盈利模式的核心要素
        3.3.2 Costco盈利模式的要素分析
4 Costco盈利模式创新的财务效果及借鉴意义
    4.1 零售行业重要指标绩效分析
        4.1.1 经营效率分析
        4.1.2 会员粘性分析
    4.2 盈利能力分析
        4.2.1 盈利能力纵向比较分析
        4.2.2 盈利能力横向比较分析
    4.3 营运能力分析
        4.3.1 营运能力纵向对比分析
        4.3.2 营运能力横向对比分析
    4.4 偿债能力分析
        4.4.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4.4.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4.5 成长性分析
        4.5.1 成长性纵向对比分析
        4.5.2 成长性横向对比分析
    4.6 对我国传统零售业的借鉴意义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与局限
    5.3 展望
参考文献

(7)预期管理、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1.2.1 研究思路
        1.2.2 内容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通胀预期与预期管理
        2.1.2 货币政策博弈
        2.1.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2 有关理论的综述
        2.2.1 预期理论的演进
        2.2.2 货币政策博弈的理论基础
        2.2.3 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通胀预期的测度与特征研究
        2.3.2 货币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3.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4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第3章 我国通胀预期的测度、波动特征与影响因素
    3.1 我国社会公众通胀预期的测度与性质识别
        3.1.1 我国通胀预期的微观行为基础
        3.1.2 社会公众通胀预期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
        3.1.3 基于多种方法的通胀预期测度与精度比较
        3.1.4 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识别
    3.2 通货膨胀预期的波动特征
        3.2.1 通胀预期非均衡波动机理
        3.2.2 通货膨胀预期波动特征分析
        3.2.3 通货膨胀预期陷阱区
    3.3 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因素
        3.3.1 模型设定与检验
        3.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预期管理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博弈分析
    4.1 货币政策博弈模型的构建
        4.1.1 社会公众和中央银行的决策目标
        4.1.2 中央银行的信息优势
        4.1.3 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
        4.1.4 社会公众的预期
        4.1.5 中央银行的决策规则
    4.2 货币政策博弈过程分析
        4.2.1 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分析
        4.2.2 中央银行预期引导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4.2.3 预期管理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主动性影响分析
    4.3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
        4.3.1 目标偏好异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4.3.2 独立性不确定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通胀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宏观效应
    5.1 我国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实践
        5.1.1 通胀预期管理的实施背景
        5.1.2 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的探索与实践
        5.1.3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创新与发展
    5.2 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
        5.2.1 理论模型设定
        5.2.2 稳态及对数线性化
        5.2.3 参数校准
        5.2.4 数值模拟:预期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前瞻性指引的发展脉络、国际实践与启示
    6.1 前瞻性指引内涵与发展脉络
        6.1.1 前瞻性指引与预期管理
        6.1.2 前瞻性指引的内涵
        6.1.3 前瞻性指引的发展脉络
    6.2 发达经济体前瞻性指引的实践
        6.2.1 美国前瞻性指引实施情况
        6.2.2 欧央行前瞻性指引实施情况
        6.2.3 英国前瞻性指引实施情况
    6.3 前瞻性指引实施绩效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6.3.1 前瞻性指引的实施成效
        6.3.2 前瞻性指引的潜在风险
        6.3.3 对我国通胀预期管理政策实施的借鉴与启示
    6.4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健全货币政策沟通机制
        7.2.2 配套完善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7.2.3 推动建立多层次中央银行通胀预期监测体系
        7.2.4 提高中央银行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7.2.5 提升人民银行的操作独立性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博士期间个人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的意义
        1.2.2 现实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预期理论
        2.1.2 预期管理理论
        2.1.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预期理论
        2.2.2 预期管理理论
        2.2.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第3章 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相关理论
    3.1 基本理论
        3.1.1 经济周期理论
        3.1.2 内生增长理论
        3.1.3 信息冲击理论与DSGE模型
        3.1.4 宏观调控方式创新与完善理论
        3.1.5 预期管理的理论
    3.2 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
        3.2.1 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简化表现
        3.2.2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预期管理模型
    3.3 预期管理指标体系
        3.3.1 主要指标体系
        3.3.2 指标解释
        3.3.3 预期管理指标构建
第4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探索与发展
    4.1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发展历程
        4.1.1 “价格闯关”与“价格预期”(1988—1992)
        4.1.2 治理通货膨胀与预期管理(1992—1997)
        4.1.3 治理通货紧缩与预期管理(1998—2003)
        4.1.4 加强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2004—2008)
        4.1.5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与预期管(2008—至今)
    4.2 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与完善
        4.2.1 传统宏观调控方式的局限性
        4.2.2 引入预期管理的宏观调控方式新变化
        4.2.3 我国货币政策创新的新探索
第5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实证分析
    5.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5.1.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5.1.2 预期冲击引入
    5.2 模型的对数线性化
    5.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5.3.1 数据处理
        5.3.2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5.4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5.4.1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
        5.4.2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
        5.4.3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的经验解析
    5.5 预期管理有效性检验
        5.5.1 预期管理模型构建与估计
        5.5.2 预期管理有效性:数值模拟
        5.5.3 预期管理福利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比较与实践
    6.1 实施前瞻性指引的背景
    6.2 前瞻性指引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6.2.1 基本理论
        6.2.2 基本政策
    6.3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具体实践
        6.3.1 美国
        6.3.2 欧盟
        6.3.3 日本
    6.4 国外前瞻性指引实践的启发与借鉴
第7章 实施预期管理的政策与建议
    7.1 明确预期管理的适用性
    7.2 实施预期管理的路径选择
        7.2.1 充分重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用
        7.2.2 扩展预期管理主体
        7.2.3 强化信心管理
        7.2.4 扩大预期管理范围
        7.2.5 利用大数据提质预期管理
    7.3 实施预期管理的制度建设
        7.3.1 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制度完善
        7.3.2 完善预期管理的“硬”制度
        7.3.3 加强预期管理的“软”制度
    7.4 加快建立预期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传导和退出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和未来方向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起源和分类
        2.1.1 研究的起源
        2.1.2 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分类
    2.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2.2.1 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2.2.2 货币政策的使用规则和透明度理论
        2.2.3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2.3 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
        2.3.1 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实证
        2.3.2 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
    2.4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研究
        2.4.1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研究
        2.4.2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
    2.5 总结评述
        2.5.1 现有研究内容的未及之处
        2.5.2 现有模型研究的未及之处
第三章 金融危机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3.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含义
        3.1.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产生和历史
        3.1.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不同含义
    3.2 传统政策的非常规化及创新型非常规政策工具
        3.2.1 常规货币政策的非常规化运用
        3.2.2 创新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3.3 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化进程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
        3.3.1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
        3.3.2 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和重大事件
        3.3.3 恐慌和危机传染
        3.3.4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过程和主要问题
    3.4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分类和目标
        3.4.1 质化宽松政策与特别贷款
        3.4.2 量化宽松政策
        3.4.3 前瞻性指引政策
第四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1 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失灵
        4.1.1 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1.2 美国金融危机中常规货币政策失灵的表现
    4.2 常规货币政策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失灵的原因
        4.2.1 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关系疏远
        4.2.2 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复杂化
        4.2.3 货币当局对金融结构缺陷认识不足
    4.3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
        4.3.1 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划分
        4.3.2 资产组合-平衡表渠道
        4.3.3 信号渠道
        4.3.4 资产组合-平衡表渠道和信号渠道的内在联系
    4.4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设计机制与阶段效果
        4.4.1 QE1设计机制再探讨、效果和不足
        4.4.2 QE2设计机制再探讨和其效果
        4.4.3 QE3设计机制与效果
    4.5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总体效果观察
        4.5.1 对降低利率和缓解美国信贷紧张的影响
        4.5.2 稳定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
        4.5.3 扩大消费、投资和拉动GDP
第五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预期的影响
    5.1 模型构筑和实证检验
        5.1.1 模型思路和数据来源
        5.1.2 变量的统计描述和检验
        5.1.3 VAR模型及结果分析
    5.2 结论与效果评价
        5.2.1 基本结论
        5.2.2 结合现实的效果评价
第六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综合影响
    6.1 模型构筑和实证检验
        6.1.1 非线性DSGE模型的线性化与估计方法
        6.1.2 DSGE模型框架
    6.2 数据处理与实证结果
        6.2.1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结果
        6.2.2 货币供应量传导的实证研究
        6.2.3 长期利率传导的脉冲响应分析
    6.3 效果评价
        6.3.1 非常规货币政策积极效果
        6.3.2 非常规货币政策负面影响
第七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难题与路径选择
    7.1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含义和模式分类
        7.1.1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复杂性
        7.1.2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含义和要素
        7.1.3 美国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不同模式
    7.2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技术性难题
        7.2.1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时间不匹配问题
        7.2.2 难以量化分析政策退出的市场冲击
        7.2.3 退出节奏难题
        7.2.4 相机退出或规则退出的选择难题
        7.2.5 货币创造能力的恢复难题
    7.3 FSB和IMF的退出策略及比较
        7.3.1 FSB与IMF提出的退出思路比较
        7.3.2 FSB与IMF退出策略的差异
        7.3.3 FSB与IMF退出策略的共同之处
    7.4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与配套工具
        7.4.1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顺序分类
        7.4.2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基本路径
        7.4.3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路径考察
        7.4.4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配合工具
    7.5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和反馈作用
        7.5.1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和政策反作用
        7.5.2 溢出效应对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反作用
        7.5.3 政策退出的国际协调
第八章 中国的金融危机临近压力与非常规货币政策探讨
    8.1 中国的金融危机临近压力
        8.1.1 长期繁荣与增长乏力
        8.1.2 收入分配和储蓄难题
        8.1.3 杠杆交易、资产泡沫和信用风险
    8.2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
        8.2.1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必要性
        8.2.2 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和创新
        8.2.3 政策目标的变化压力和调整方向
        8.2.4 金融改革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8.3 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和主要问题
        8.3.1 我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几次尝试
        8.3.2 中国股市危机和“央行-中证金模式”的探讨
        8.3.3 非常规救市政策出现的问题
    8.4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潜在方向
        8.4.1 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不稳定因素再探讨
        8.4.2 未来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潜在方向
        8.4.3 我国常规货币政策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关系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DSGE模型的matlab代码调整和相关程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利率监管的法治逻辑 ——以利率的社会性为基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聚焦
    二、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五、论述框架及创新之处
    六、关涉概念的提前界定
第一章 利率监管:一个期求逻辑自洽的时代命题
    第一节 利率监管的源流与嬗变
        一、嬗变的远因:古典自由主义“利率自由”范式的没落
        二、嬗变的近因:利率管制的勃兴及其局限
        三、嬗变的结晶:利率监管——对利率管制的扬弃和超越
    第二节 利率监管的理论困境:利率设定标准的逻辑缺陷
        一、实证必要性的凸显:设定利率标准的经验理性
        二、理论正当性的缺位:设定利率标准的“囚徒困境”
        三、法治逻辑上的缺陷:设定利率标准的良法之惑
    第三节 利率监管理论困境的中国映象:利率扭曲的归因误区
        一、利率扭曲及其影响
        二、利率扭曲动因的实证分析: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三、利率扭曲归因误区的影响及其本质
    第四节 一个刑法维度的利率监管话题:高利贷应否入罪?
        一、高利贷行为的内因:人性中的贪婪倾向
        二、高利贷行为的外因:民间融资利率阶段性高企
        三、我国现阶段“高利贷”的主要特点
        四、高利贷行为应否入罪:多视角审度的权衡
第二章 利率监管逻辑起点补正:基于对利率属性的分析
    第一节 一个研究工具: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的引入
        一、社会合作体系概述
        二、社会合作体系中的主体结构:以资本形态的界分为基础
        三、社会合作体系中的利率规则
    第二节 利率的社会性:隐藏在价格属性背后的本真
        一、利率社会性的基本内涵
        二、利率社会性的实践动因
        三、利率社会性的价值定位
        四、利率社会性的限度
    第三节 利率的二重性:价格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合
        一、利率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二、利率二重性的理论来源:利率与利润率的辩证关系
        三、利率二重性的价值:深化认识利率监管的新视角
        四、利率二重性的限度
    第四节 利率二重性与利率价值维度的接洽
        一、利率价格属性与效率及自由价值维度的接洽
        二、利率社会性与公平及安全价值维度的竞合
        三、利率的价值冲突在利率二重性上的反映
    第五节 利率监管的内在机理:利率二重性的矛盾与统一
        一、利率监管与利率二重性的对立
        二、利率监管与利率二重性的统一
第三章 利率监管的基本理念:关注整体合作效能的思维机制
    第一节 利率监管的实质正义理念
        一、实质正义的一般解读
        二、实质正义理念在利率监管视阈内的基本内涵
        三、实质正义在利率监管范畴内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 利率监管的社会本位理念
        一、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社会本位概念
        二、社会本位理念在利率监管视阈内的基本内涵
        三、社会本位理念在利率监管范畴内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利率监管的多维均衡理念
        一、多维均衡理念的法经济学内涵
        二、多维均衡理念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 利率监管的差别对待理念
        一、差别对待的一般解读
        二、利率监管视阈内差别对待理念的内涵
        三、差别对待理念法律化的重点问题
    第五节 利率监管的风险防控理念
        一、利率监管视阈中衍生风险的特点
        二、利率监管风险防控理念的基本内涵
        三、利率监管风险防控理念的实现路径
第四章 利率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化建构
    第一节 一个核心工具:一般均衡利率区间的概念及其设定原则
        一、从借贷资金价格属性出发设定利率规制标准的逻辑局限
        二、以利率二重性为理论基础的一般均衡利率区间概念
        三、基于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的一般均衡利率区间设置原则
        四、对一般均衡利率区间的简要总结
    第二节 基于利率二重性的利率监管法律制度体系设想
        一、利率监管与行政法、民法及刑法之间的接洽
        二、在利率监管法规中设置适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例外情形
        三、利率监管的法定程序:以透明化操作为指引
        四、监管主体及其权力配置
    第三节 利率监管法规与相关经济法规的统筹协调
        一、与宏观调控领域的政策法规相协调
        二、与金融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超低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日本负利率效果研究[D]. 杨晓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D]. 龙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D]. 马津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 高丁丁. 山西大学, 2019(01)
  • [6]传统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创新 ——以Costco为例[D]. 熊锡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预期管理、政策博弈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 何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8]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D]. 赵根宏. 辽宁大学, 2016(02)
  • [9]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传导和退出机制[D]. 赵婷. 西北大学, 2016(04)
  • [10]利率监管的法治逻辑 ——以利率的社会性为基石[D]. 张瑞玺.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超低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