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品格与哲学的作用

哲学家的品格与哲学的作用

一、哲学家的品格与哲学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玛莎·C.努斯鲍姆,陈晓曦[1](2021)在《美德伦理学:一个令人误入歧途的范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通达伦理学主要问题的独特路向,得到了普遍的教授与讨论,并与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伦理学一起成为第三种主要立场。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法是一种混乱。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都包含了对美德的处理,因此美德伦理学不可能与这两种伦理学比肩而构成一个单独的路向。可以肯定的是,关于美德的当代哲学论者中有相当多的人既非功利主义者,也非康德主义者;其中不少人在古希腊的美德理论中找到了灵感。但即便在这一点上,他们也并非一致。虽然某些关注确实把这个不同的群体联合在一起(关注在择善中动机和激情的作用,关注品格,关注行为人一生的整个过程),但也同样有着深刻的分歧,特别是关于理性在伦理学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有一群现代美德理论家在关心价值多元以及激情对社会培育的影响方面,基本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这些理论家希望扩大理性在伦理学中的地位。他们认为,理性可以权衡目的与手段,而且理性可以缓和激情本身。另一群美德理论家主要是反康德主义者。他们认为,理性在大多数关于伦理的哲学描述中扮演着太多支配的角色,因而应该给予情感和激情更大的空间,他们通常不像上一群理论家那样基于理性来解释情感和激情。本文通过考察这些差异得出结论,谈论"美德伦理学"是没有帮助的,我们最好是凸显出每个思想家实质性观点之特色,然后弄清楚我们自己想说什么。

周建漳[2](2021)在《中国思想中“真理”之阙及其文化意义》文中提出中国哲学中是否有真理概念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判断问题,关键是对"真理"及其"有无"实质的具体分析与阐释。在西方哲学中,"真理"及其核心地位折射出希腊哲学认识中心取向、纯粹理论思辨的精神追求与竞争性文化品格及其二值逻辑前提。作为中国哲学中"真"的对位概念,"道"的实用理性特性与"并行不悖"的逻辑品格与西方哲学大异其趣。准此,陈汉生所提出的中国哲学中并无"真理"概念的位置不但可以由汉语中真理"这个词"(包括同义词)的缺乏得到印证,更可以由中国传统反映在"道"概念上的实用理性品格及汉语世界中实无"叫真"语用"这回事"获得理论解释和论证,后者与"语法、逻辑、修辞"西方"三艺"在中文世界的阙如恰成映照。在中西哲学的"双向格义"中,中国哲学中"真理"之阙得以证成,其文化意义得以彰显。

张悦[3](2021)在《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文中指出

朱芬[4](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徐国政[5](2021)在《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中心困境”是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这一困境包含两方面内容:在“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的关系问题上,“我思主体”难以洞穿内在性的意识,超越自身切中外在于意识的异质性的客观对象,从而造成了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由于“我思自我”被实体化,从其出发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一问题始终蕴含和贯穿在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对它的克服和超越也就成为了近现代哲学所自觉到的主要理论任务。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观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方式对此问题予以了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回应,其清晰深刻的洞见对我们今天理解和克服这一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和超越为核心论题展开相关研究。“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产生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以及由此确立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被理解为独立自足、绝对实在、永恒在场的“第一实体”,由此取代了传统社会和哲学中“上帝实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解放的意义。然而,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同时蕴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遵循着基础主义、绝对主义、超越时间的非历史主义、“中心—边缘”结构模式的思维原则,来理解和设定自我,因而也就使其带有了先验、无根、封闭和独断的特性,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性以及与此内在关联的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一方面是,内在与超越的悖论构成了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由此必然造成“思存分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实体化必然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以及个人社会性的遮蔽造成人与人之间精神共通感的消解,由此加剧着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这构成了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解决上述“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黑格尔试图借助于概念辩证法以思辨的方式实现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然而,由于他仍拘泥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之内,因而其最多是意识内的“概念”对“存在”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也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做出有效回应的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理论原则,开创了崭新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为解决哲学史上所遗留的这一重大理论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推动了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对人与世界的纯粹意识关系进行了彻底颠倒,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意识哲学,也正是在本源性、基础性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找到了其现实性基础,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否定性统一。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实现了自我理解的根本性变革,即将自我理解为身心一体的感性存在和生成着的关系性存在,并最终将自我确立为“类主体”,由此也就有效地消解了实体性的自我观念。马克思以对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为基础,使“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困难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在前反思、前概念和前逻辑的生存论意义上,自我和世界在人的本源性实践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因而作为其内在环节和要素的思维与存在便具有了本源的统一性;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在社会性、开放性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中,人与自然进行着本质性的交换,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的统一,由此,思维与存在便实现了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在实践观点的视域中自我存在的本真性也获得了显露,即马克思通过对占有性生存方式中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和考察,觉解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就在于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而非孤立贪婪的“占有”,由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性的原子式“经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也就在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在现实社会中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伦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最后,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现代社会的分裂困境,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生成“人类社会”,由此打开人与人之间在“类”意义上的互通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

李硕[6](2021)在《与亡魂共舞 ——圣-桑《骷髅之舞》与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漫长世纪中,曾在这个凭借教育与教诲世代延续的世界上生息不断的人们,如何认识周遭世界的存在与死亡:用逻辑、用想象;用绘画、用文字;用诗歌、用神话。而其中,音乐也曾给予描绘使之升华:伟大的思想和理论为它规划构建,林林总总的作曲技法使其规范,作曲家的技术为其步步掌控,交响乐队为它乔装打扮,神话传说与信仰又赋予它新生的意蕴。《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分别由作曲家圣-桑与穆索尔斯基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所创作,音乐体裁同属交响诗,后者在穆索尔斯基多年构思创作修改却未出版的情形下,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重新配器、改编、修订出版并公演。两部交响诗都分别在诗歌、小说、神话传说的影响下,产生创作灵感,延揽了各自民族音乐的传统和各具特色的创作手法以新颖的“死后世界”来展现神话题材,二者呈现出神话与传说的另一种书写,以交响诗的形式记录、延伸前人对死亡哲学的深刻思考与另类解读。这两场神话与音乐相映成趣的狂欢,直面黑暗与蒙昧,仿佛圣-桑、穆索尔斯基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共同将人们避而不谈却遐想无限的另一个世界用音乐转化为热烈与狂热,诉说其各有个性又存在共性的个人音乐形式观以及作品所传达出的审美倾向和死亡哲学。本文试图以音乐鉴赏的角度,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交响诗《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两部作品中寻获圣-桑与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交响诗创作与死亡哲学的所继承、所诉说、所思索、所想象、所获得、所创造。

赵海莲[7](2021)在《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英语长句主要是指语法结构复杂,修饰成分较多,内容层次较多的简单句和复合句。英文学术文本中长句频繁出现,结构较为复杂,对长句的句式结构分析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非常重要。英译汉过程中,不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由于英语长句内的句式结构较为复杂,较难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翻译困难。因此,研究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翻译实践,分析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翻译实践过程中,经过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比较与修正,本文总结了《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是长句内省略结构和替代结构关系隐含;其次是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特别是动宾短语结构和非谓语结构的短语结构复杂;第三是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集中体现在因果结构复杂和递进结构复杂两个方面。经过初译和改译,通过分析这些长句结构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针对上述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解决方案。具体来看,针对长句内省略结构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问题,采用的翻译方法是补偿法与增词法;针对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释义法与换位法;针对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逻辑明晰法与拆分重组法。本文分析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来源于学术专着的翻译实践,希望能为同类文本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英译汉提供一些参考。

李娜[8](2021)在《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文中研究表明如何理解道德以及道德的(the moral)与非道德的(the non-moral)的关系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在分析哲学伦理学的各种争论中,道德随附性逐渐成为论辩的焦点。道德随附性一般是指,道德的随附于非道德的,非道德基础属性的同一可以保证随附性道德属性的同一。要合理地回答道德的本质问题,阐明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就需要提供一种道德本质论,使其能够合理地说明道德随附性,同时维护道德的规范性。本论文以西方元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争论为着眼点,通过重点讨论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与非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在道德随附性方面的争论,表明随附性在解决道德本质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然后尝试提出一种更加合理的道德本质观点——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来解决以往道德表达主义本身的困境,推进对道德随附性的理论诠释以及对道德本质问题的回答。首先,论文从元伦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理解道德”切入,简单考察了道德实在论的三种类型——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和伦理非自然主义,及其理论竞争者——道德建构主义、道德错论、非认知主义、道德非实在论,在分析阐述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实践论挑战、本体论挑战的基础上指出,随附性问题是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由非认知主义提出的随附性论证构成了对道德实在论的重要反驳。这表明了构建一种更合理的道德本质理论的必要性。接着,本论文借助心灵哲学中的随附性讨论,从概念、类型、定义、相关概念关系等几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随附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着重考察了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问题。道德错论作为一种认知主义理论,用道德随附性来攻击道德实在论,认为道德实在论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同时用道德怀疑论的方式取消了自己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解释性负担。非认知主义者布莱克本认为伦理非自然主义难以支持道德随附性,不能解释混合世界禁令,而自己的投射主义理论很容易解释随附性和相关的混合世界禁令。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者沙佛-兰道则指出,非认知主义诉诸随附性的论证将论证起点设定为“世界就是像自然科学描述的那样”,但这个论证前提本身就是无法被证明的。沙佛-兰道认为,一方面,道德实在论者可以解释随附性。首先,道德实在论并不一定缺少蕴含命题;即使被指责缺少蕴含命题,道德实在论也并不缺少“共犯”。其次,随附性质的每一个实例都是完全由被随附性性质构成或实现的。另一方面,表达主义不能很好地解释随附性,它难以说明为什么对两个描述性相同的行为采取不同态度的人犯了某种概念上的混乱。但迈克尔·里奇和罗伯特·马布里托认为,构成性进路的道德实在论并不能保证作为概念必然性的道德随附性,而吉伯德的更复杂的解释性表达主义可以解释道德随附性。在道德实在论内部,沙佛-兰道的构成性进路也被指责为一种自然主义。除了沙佛-兰道之外,克莱默、克莱格、韦奇伍德、菲茨帕特里克等伦理非自然主义者在随附性论证方面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进路。这些尝试最终表明,为了解决道德随附性问题,非自然主义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虽然斯坎伦区分了混合的规范性判断和纯粹的规范性判断,认为混合规范判断所对应的规范性事实才随附于相关的非规范性事实,而纯粹规范判断并不依赖于自然事实或超自然事实。但这并不能帮助非自然主义回应全局性的随附性挑战。在随附性论证的挑战之下,更多的实在论者走向保守,认为道德随附性是一种原初的事实、形而上学学说或教条。非还原论者斯德津甚至直接指出,一个人究竟认可哪种形式的随附性,将取决于一个人的元伦理学背景理论。笔者认为,元伦理学中传统的道德本质理论难以完全消除随附性担忧。自然主义者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就是自然属性,随附性好像是自然而然、不值一提的。非自然主义者难以解释道德随附性是如何随附的,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不是自然属性,而是自成一格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属性之间究竟如何能做到随附呢?表达主义将随附性看作一种主观约定,又难以解释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因此,只有建构一种更具有解释力的道德本质理论,道德随附性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说明。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构成了本文建构一种新的道德本质理论的理论冲动。在分析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发展演变、当前困境、理论优势和未来走向的基础上,本论文吸取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非自然主义的部分合理之处,试着提出一种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发展路径,即通过对情感进行一种认知-评价性的理解,使道德表达主义能够更好地回应道德语言问题、态度分裂问题、道德取消主义等质疑和困境,在与吉伯德“解释的表达主义”、史密斯的“理性主义-性情理论”的比较中,构建一种更合理的、认知主义的新表达主义理论。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区别于其他判断的核心特征在于它表达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本身包含着认知-评价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涉及描述性成分、评价性成分和心理倾向性成分,因而具有实在的随附性基础。道德的评价性成分是随附于描述性成分的,不过由于个体繁荣计划的具体差异,以及受到人格、性情等心理倾向性成分的影响,在现实中也会表现出相同认知条件下的道德分歧。但无论如何,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说出了某些关于事实的描述,这是它具有适真性(truth-aptness)的根本原因,也是它与自然命题具有随附关系的原因之一。同时,道德情感由于关心人的自我繁荣和幸福计划,从而天然地蕴含着非自然性的价值评价。但新表达主义不像传统非自然主义那样,认为道德情感是完全自成一格的独特事物,它承认自然基础对道德情感、态度的奠基性作用。这种基础作用是通过类似于意向性网络-背景那样的结构来发生作用的,情感或态度意向性的心理学结构与语言意向性类似。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并不意味着可还原、可简化,以至没有独立的随附性道德情感领域。这种新表达主义理论并不主张承诺极端的自然主义、放弃理性主义,或者使伦理学成为心理学或广义社会学的一部分。它只是强调,作为情感或态度内容的评价性事实是实在的,因为这些评价性关系是在具有心理实在性的意向性网络、与社会实在性有关的意向性背景下,对经验信息进行理性的道德反思这一多维结构中生成的。这使得它融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能够解释道德判断与情感反应之间的关键性鸿沟。它既吸收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价值在本质上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有关,以避免非自然主义框架下道德属性的神秘性,又坚持理性主义的统一原则,使得我们可以在千差万别的情感中关注共同点,构筑公共的道德生活。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可以利用在自然科学中被经常使用的最佳解释推理原则,给出一种本体论承诺。最佳解释推理是指,如果通过设定某些事实我们就能最佳地说明被观察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倾向于主张我们有关事实的信念为真,相关事实确实存在。道德本体论研究和一些复杂的前沿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只能在当前的人类智力范围内通过反思性平衡、融贯性解释做出最佳选择,就像在心身问题上所做的心理-物理随附性解释那样。在实践论的动机理论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主张,情感或态度是有表征内容的心理状态,其内容或对象就是道德事态或道德命题,道德情感或态度本质上是一种意向性态度或命题性态度。因此,道德动机既是一种心灵状态,又要诉诸世界的特征,因为具体的事态才是心灵意向状态的内容。在实践论的理由理论方面,工具主义认为,你有一个理由做某事,仅因为做它能够帮助完成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情,欲望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道德理性主义则断言,在道德义务和行动理由之间存在一种蕴含关系或必然关系。理由内在主义拓宽了工具主义的考量范围,认为除了欲望之外的其他东西(比如信念、长期计划、忠诚,等等)也能够驱动人们。而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理由的内在主义并不与理性主义截然对立,道德情感关心我们的目标和计划,情感本身便包含着我们对重要事物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可能是有理性缺陷的;理由并不完全基于内部心理要素,它也是关涉自然事实的,所以有关情感或态度的分歧,常常需要通过对自然事实的各种补充、转换性描述等来解决;判断实践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外部事实的明智审慎的理性评估,使道德判断能够成为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法则。总之,一种认知主义的情感表达主义可以更好地同时解释道德理由的驱动性和规范性。在认识论的道德分歧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情感中包含意向态度下的认知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因而,在类似理想咨询者的条件下,道德事实或属性能够为道德能动者所认知,非道德事实的同一决定了道德事实或属性的同一,但现实中的能动者要获得有关具体情境的所有相关非道德知识非常困难,而且视角性成见、偏见、自利、不充分的同情心、厌恶等很多因素阻碍了合理推理和道德感知,道德能动者在获取全部的、复杂的相关非道德事实方面存在差异,再加上主观上的理性能力差异和情绪差异(也常被称为品格差异或心理倾向差异),使得道德能动者对道德事实的认识出现分歧。在认识论的道德知识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融贯论;同时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将所谓经过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严格界定为可靠的、不变的起点,而是主张所有的道德判断都处在情感的意向性信念网络之中,都是开放的、不断修正的;既然情感是认知主义的,所以实际的道德分歧解决过程仍然可以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反思平衡过程;保持对情感的反思,进而产生对培养积极情感的思想收获与方法改进,使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伦理政治程序,这是各类道德教育实践的永恒目标追求。在本体论的道德解释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能够回应所谓的副现象问题,既承认自然属性所承担的解释性工作,也不否认道德属性所具有的解释性功能,合理地避免将道德属性看作副现象。新表达主义能够在解决情感与社会性自然事实、心理性自然事实的随附性关系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角度说明道德事实的解释性作用。此外,本论文还从道德错论、建构主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强劲实在论等角度构造了针对新表达主义理论的一些挑战,并一一做出回应,同时也较好地回应了传统情感主义经常遇到的琐碎性威胁。本论文的创新突破点在于,第一,探寻有关道德本质问题论证的焦点分歧,对道德随附性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给予更充分的说明和评估,提出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和实践论挑战最终都与道德随附性问题这个更深层的本体论挑战密切相关。第二,阐明非自然主义实在论有关道德随附性的解答,指出非自然主义最终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对表达主义的优劣势进行评估,指出它要合理地解释随附性而不伤害道德客观性的话,也需要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第三,借助情感认知-评价理论,将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改造为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缩小其与道德实在论的距离,融合非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为道德随附性问题提供更融洽合理的解释,从而更加有效地回应道德怀疑论,丰富中国元伦理学的话语方式和理论视角。

孙亚杰[9](2021)在《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文中提出辩证法(διαλεκτικη)是古希腊哲学家——尤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基本的哲学探究方法,是他们特定的推理风格。其中,亚里士多德作为集大成者,不仅对辩证法予以全面、丰实、细致的种种刻画和论述,而且广泛地运用于其百科全书式的诸多研究领域。不过,亚里士多德关于辩证法诸种不同的理论性阐明以及他那主题宏富、形式多样的哲学探究过程,也为后世学界对其辩证法的基本内涵、活动领域、主要功能、哲学地位等议题的理解带来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成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时至今日仍然令人着迷并引发连绵争论的深层原因,也构成了对辩证法展开一项尽可能系统、详尽的勘察和研究之必要性和意义所在。申言之,首先,对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提供一种相对完整、有序的图景,一方面可以解释或消融那些看起来不一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更合理地理解和评估这种辩证法的价值与功能,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其次,有鉴于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源流关系,本项研究对于澄清亚里士多德同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之间诸种关联,也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认知角度。再次,由于辩证法涉及哲学活动的开展同一定意义上的理性共同体、思想共同体的复杂关系,涉及某种跨学科探究的特征和能力,本项研究也有助于为我们今天的哲学活动乃至正在进行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这一重要事业,贡献某些可能的启发与教益。基于上述背景和动因,本项研究以亚里士多德主要哲学性作品或具有哲学意义的着述,即《工具论》《物理学》《论天》《动物志》《论动物的部分》《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形而上学》等为基本范围,以辩证法为核心对象,深入探究这种辩证法的思想源泉、基本结构、运用方式、与第一原理的关系等重要难题。研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思想源泉展开,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在第一章,相对于国际学界三种主要观点,我们既不赞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是对苏格拉底反诘法(the Socratic elenchus)的完全挪用或重述——无论这种重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也不认为二者之间全无干系,而是论证一个新的解释方案:备受争议的苏格拉底反诘性哲学活动,确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重要源泉,但是,有鉴于苏格拉底反诘性的辩证程序同其哲学目标之间的张力,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既包含着对苏格拉底反诘法程序的某些描述和揭示,也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了进一步富有成效的重大补充、修正和发展。这种修正和发展不仅是哲学方法论反思的结果,同时也深深渗透着亚里士多德总体上对哲学活动一般结构——包括哲学活动的起点、领域和对象等方面——的独特理解。第二章聚焦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辩证法的复杂关联。我们并不否认评论者们大力揭示的前后承继关系,但是更希望阐明亚里士多德尤其是其前期作品《工具论》对柏拉图辩证法所作的重要革新。质言之,作为一切严肃的哲学活动之基本展开方式,柏拉图的辩证法不单纯是一种哲学方法论,更是方法论、存在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理念论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辩证法,而《工具论》在避免承诺理念论形而上学的前提下,仍然坚守哲学活动或哲学性科学探究中辩证法在方法论上的主导地位,不过,这种意义上的辩证法,在辩证活动的范围、始点、程序等方面,对柏拉图辩证法都进行了重要革新和发展。第二部分集中探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基本结构,包含第三章、第四章。其中,第三章着重探究作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起点的现象(φαινóμενα)概念两种含义之间关系。对于学界既有的两种立场,我们更加支持相似论主张,即感知经验和有声望的意见(ενδοξα)之间具有同一化的基础和可能,但是,我们认为,多数相似论者对于这一主张的论证未能深入到根本缘由,因此尝试以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考察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立场和人类认识结构方面的观点,重新论证他将两种含义共同作为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根据,并由此对不同领域中现象的使用方式提供一种连贯性解释。第四章以《论题篇》《辩谬篇》等为主要依据,详尽厘析辩证法的具体运作程序,并将其总结为如下步骤:(1)选择论题。辩证法考察的论题必须是与相关的有声望意见和多数人意见有别,或者有声望的意见各自之间也存在分歧,只有这样的论题才具有探究价值。(2)选取或建构辩证命题(dialectical proposition)。对论题的考察有立论和驳论两条路径,驳论的起点是论题之下各种有声望意见中能够产生困惑的命题,立论则需要自己通过感知到归纳(επαγωγη)的过程建构命题。(3)对上述辩证命题从语义和四要素(即定义、种、特性、偶性)方面展开考察和辩驳(πειραστικοι),并以经过考察的命题为前提(πρóτασιζ)建构三段论式推理。(4)针对建构起来的推理论证进行批判、分析和疏解(λνσιζ),即发现、揭示三段论推理中前提上或推理过程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分别以相应方式予以修正和解决。另外,在辩证程序的诸多运用中,我们认为,《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有关四因说的两次探究,相对来说对辩证法的呈现完整而又典型,因为它既有驳论过程,也有立论路径。所以,本章还通过对四因说探究过程的详细阐释,具体例示辩证法的一般程序结构。第三部分探讨辩证法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具体运用,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主要论证两个核心主张,即《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提出的拯救现象法(saving the phenomena)三个步骤,亦即摆出现象、讨论难题、最大限度保留有声望的意见,是辩证法驳论路径的表述;辩证法构成了伦理学探究的主导性方法。这两项论证都以第四章确立的辩证法基本程序为依据。尤其是在第二个主张的论证方面,我们通过具体分析并揭示《尼各马可伦理学》对于幸福定义的整个探究过程——提出命题“幸福是合乎(最完满)德性的灵魂活动,并且是因其自身被追求的、自足的”,对其进行四要素方面的辨析与确立,最终得到定义“幸福是沉思活动”——与辩证法程序中立论路径相一致,并逐一反驳学界相关反对理由,最终表明,辩证法在亚里士多德整个伦理学探究中具有关键作用和主导性地位。第六章考察辩证法在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探究领域——尤其是学界重点关注的动物学和天体学探究领域——的功能与地位。在动物学探究领域中,我们反对现有的流行主张,即动物学探究方法单纯是《后分析篇》中的证明性科学方法,而仍然坚持辩证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天体学探究领域中争议巨大的合理论证(ενλóγοζ)问题,我们也不同意新近学者的判断,而是重新揭示了它与辩证法的一致性关联。第四部分探讨亚里士多德辩证法与第一原理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部分,相对于这一问题关涉的诸多立场,我们首先对第一原理(πρωτη αρχη)的种类和层次进行明确区分,继而分别从具体科学第一原理和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第七章探究辩证法与具体科学第一原理的关系。根据对《论题篇》《后分析篇》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我们将亚里士多德具体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图景描述为:(1)具有感官知觉的人对具体事物进行感知和记忆并形成经验;(2)对不同经验进行整理或对比,以发现其中的差别和相似;(3)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假定性的辩证命题,或在有声望意见中选取具有考察价值的命题;(4)根据辩证法规则对命题进行考察(41,2,…n),修正和完善命题,不断提高命题确定性;(5)获得真命题(51,2,…n),并反复前述步骤,获得多个真命题;(6)把握解释力最高的命题作为第一原理;(7)从第一原理向下推理得到科学知识。基于对理知(voνζ)两种层次的能力的判定,(5)(6)两步的完成都需要理知的参与。如此,辩证法在赢获具体科学第一原理过程中的角色任务就一目了然,亦即,虽然(5)(6)两步体现了理知的重要性,但是,从第一原理的整体探究过程来看,辩证法的贡献和地位是不可或缺、无可取代的:正是基于辩证法依照各种细致规则对命题繁复细节的勤恳考察,我们才能逐步靠近具体科学第一原理。第八章考察形而上学探究中的辩证法角色。由于形而上学第一原理或公理是从事具体科学研究都需要知晓或预设的普遍原理,对它们的探究就相对统一,甚至可以说,探究这些原理正是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任务——尽管《工具论》区分了十个范畴并否认一门普遍科学的可能性,那么,对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之关系的研判,就可以通过对辩证法在形而上学探究中角色地位的考察来实现。我们在这一章论证了一个明确观点,即辩证法作为形而上学探究方法的不二之选,乃是获取形而上学第一原理的主要方法。这一主张通过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部分得到论证。理论依据在于,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承认一门普遍科学的可能性之际,也在多处文本中表明或暗示了将要使用辩证法探究这门科学的想法和决心;实践依据则在于《形而上学》中辩证法的多次实际运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第七卷着眼于“依其自身之存在”(τò ǒν τò καθ’ ανττο)的实体(ονσια)探究就采取了一种辩证性的探究方法,并且,在此探究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新的关键性问题,即“如此这个或那个的质料如何成为某种个体性事物”——第八卷、第九卷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展开和回应。这样一来,从辩证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长期困扰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即《形而上学》核心卷次中“依其自身之存在”(perse being)的探究类型和“潜能/现实之存在”(potential/actual being)的探究类型之间真实关系问题,也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合理解释:既不能笼统认为后者不过是对前者“一以贯之”乃至“自然而然”的补充,也不能直接将后者看作是完全独立于乃至对抗于前者的另一种“全新”进路,毋宁说,后者是对前者有所承继又有转换和更新的发展与完善。另外,我们也认为,第四卷第四章关于不矛盾律(principle of non-contradiction)的论证也确实属于一种辩驳性论证,不过,我们尝试采用一种不同于厄文、博尔顿等学者的新思路,重新阐述不矛盾律的确立和辩护策略,进而更为深入地揭明这种策略的辩证法特征,以及形而上学各种第一原理——主要就是不矛盾律、范畴上的实体性形式(substantial form)原理、潜能/现实原理——之间的基本关系。

马百亮[10](2021)在《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文中指出英国的古希腊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是希腊史学史上分水岭式的人物。作为功利主义思想在史学领域的代表,他在政治、教育、哲学和历史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希腊史研究方面。12卷本的《希腊史》以实证主义的科学和严谨,在批判式地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希腊史上的几乎每一个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新的阐释,一举确立了雅典在希腊政治、文化和社会史上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系统而彻底地洗刷了长期以来对雅典民主的污名,为后世的希腊史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树立了新的标准、注入了新的动力。直至今天,人们对希腊史的研究依然绕不过他的作品。本文主要聚焦于格罗特为雅典民主所做的辩护,将其研究置于他所处的政治、历史和思想传统之中,从接受史的角度梳理了他和古代以及近代的史学家和思想家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此阐明他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史料基础。正文分为四章,摘要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格罗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社会背景,重点阐述了格罗特的人生经历和交游,展示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在各个领域富有成效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教育、政治和学术研究这几个领域的贡献。第二章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前格罗特时期希腊史的书写和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考察,包括米特福德、瑟尔沃尔和布尔沃-利顿的希腊史研究,尤其着眼于他们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认识和考察,同时介绍了格罗特《希腊史》的主要内容和编纂思想,既将其置于希腊史学传统之内,也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做了铺垫。第三章通过分析陶片放逐法、米太亚德的命运、对阿吉纽西战役将领和苏格拉底的审判,为雅典民主正名。在传统的希腊史中,这些都是雅典民主最显着也最严重的罪证,格罗特像一位高明的律师,利用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渊博的学识积累,在充分尊重并重新解读各方面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陶片放逐法和雅典民主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或案件的分析,逐一驳斥了对雅典民主的各项指控,表明了陶片放逐法在维护新生的雅典民主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表明雅典民众并非传统上所诟病的那样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暴政。第四章探讨的是精英与民主的关系,摘掉了分别贴在民众领袖和智术师身上的“蛊惑家”和“诡辩家”的标签,还原了他们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真实角色。

二、哲学家的品格与哲学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哲学家的品格与哲学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美德伦理学:一个令人误入歧途的范畴?(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俗
二、共通基础(1)
三、反功利主义者:扩展理性的领域
四、反康德主义者:指责理性的自负
五、取消“美德伦理学”

(2)中国思想中“真理”之阙及其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与论题
二、“有无”(1)之辩
三、“真”与“道”
四、中西思想“道”“真”殊途的文化解读

(4)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1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
    1.1 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与现代自我观念的确立
        1.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危机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
        1.1.2 “自我”的确立与深化:从笛卡尔到康德
        1.1.3 哲学反思的跃升与自我中心的困境:“现代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1.2 思维与存在的分裂:“我思之我”的根本困境
        1.2.1 “我思主体”的挺立与“思存二元论”问题的缘起
        1.2.2 “自我”的内在锁闭与存在的观念化
        1.2.3 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划分:“思存分裂”的深化
    1.3 “我思主体”的价值意蕴及其伦理困境
        1.3.1 占有性个人主义和价值个体主义:“我思主体”的基本价值意蕴
        1.3.2 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分裂问题的凸显
        1.3.3 价值个体主义的流行与价值共识危机
第2章 “自我”的实体化及其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我中心困境”的深层根源
    2.1 “自我”的实体化:近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2.1.1 实体化的自我观念与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2.1.2 “自我”的实体化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1.3 “我思主体”的实体化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
    2.2 “我思之我”的实体化与“思存分裂”困境的深层根源
        2.2.1 “内在”与“超越”的悖论: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
        2.2.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思存二元论难题的思辨解决
    2.3 “自我”的实体化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2.3.1 “自我”的实体化与“他者”维度的丧失: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
        2.3.2 个人社会性的遮蔽与精神共同感的消解
第3章 实践观点的理论变革与“实体化自我观念”的超越
    3.1 实践观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1.1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
        3.1.2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原则
        3.1.3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涵义与意义
    3.2 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实践观点的重大理论变革
        3.2.1 感性实践活动对纯粹意识关系的颠倒与抽象意识哲学的超越
        3.2.2 意识能动性与感性受动性的否定性统一
    3.3 实践观点与自我观念的变革: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的批判
        3.3.1 从实体性的精神自我到身心一体的感性自我
        3.3.2 从实体性存在者到生成的关系性存在
        3.3.3 作为“类主体”的自我的确立
第4章 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与“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
    4.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思存分裂困境的超越
        4.2.1 本源与反思:从反思的分裂到本源的统一
        4.2.2 感性对象性活动: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
    4.2 “存在”而非“占有”:实践观点视域中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2.1 作为生存方式的“占有”与“存在”
        4.2.2 占有性生存方式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4.2.3 非占有性“存在”: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3 “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共在难题的破除
        4.3.1 “人类社会”的生成: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3.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生成“人类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与亡魂共舞 ——圣-桑《骷髅之舞》与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一、《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的创作情景
    (一)十九世纪末的巴黎与圣彼得堡
    (二)圣-桑、穆索尔斯基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形式观
    (三)圣-桑与《骷髅之舞》
    (四)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荒山之夜》
二、《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的题材溯源及比较分析
    (一)交响诗《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神话传说题材溯源
        1.神话传说“骷髅之舞”历史溯源
        2.神话传说“女巫安息日”历史溯源
        3.“骷髅之舞”与“女巫安息日”神话传说下的标题性形象比较分析
    (二)交响诗选材下的死亡哲学
        1.“有意义的徒劳”
        2.《骷髅之舞》的“黑色幽默”死亡哲学
        3.《荒山之夜》的“黑色怪诞”死亡哲学
三、《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音乐要素比较分析
    (一)《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的乐队编制
    (二)《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的曲式结构
    (三)《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的整体性对比总结
四、《骷髅之舞》与《荒山之夜》的三度创作
    (一)《骷髅之舞》——骷髅们的音乐舞会
    (二)《荒山之夜》——荒山之巅,狂欢之夜
    (三)三度创作与音乐鉴赏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英语长句结构相关理论界说
    (一)英语长句的定义与结构特征
    (二)长句内句式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具体体现
三、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一)翻译文本介绍
    (二)任务过程的描述
四、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隐含
        1.省略结构隐含
        2.替代结构隐含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
        1.动宾结构复杂
        2.非谓语结构复杂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
        1.因果结构复杂
        2.递进结构复杂
五、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解决方案
        1.针对省略结构的补偿法
        2.针对替代结构的增词法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1.针对动宾结构的释义法
        2.针对非谓语结构的换位法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1.针对因果结构的逻辑明晰法
        2.针对递进结构的拆分重组法
六、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
    (二)翻译实践的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翻译术语对照表
附录B 原文和译文
致谢

(8)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道德的本质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二、国内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如何理解道德:道德实在论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道德实在论
        一、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两种典型观点
        二、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康奈尔实在论
        三、伦理非自然主义
    第二节 道德实在论的理论竞争者及随附性挑战
        一、道德建构主义
        二、道德错论
        三、道德非认知主义
        四、弱认知主义的道德非实在论
        五、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 随附性问题
第二章 道德随附性: 元伦理学理论竞争的重要议题
    第一节 随附性: 概念、类型及边界
        一、随附性概念溯源
        二、随附性的类型及其定义
        三、随附性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节 基于道德随附性的争论
        一、道德实在论内部的随附性争论
        二、布莱克本基于道德随附性提出的反道德实在论论证
        三、沙佛-兰道对布莱克本随附性论证的反驳
    第三节 伦理非自然主义能够消除随附性担忧吗?
        一、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伦理的解释: 克莱默
        二、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概念的解释
        三、引入一种新的模态概念来解释: 韦奇伍德
        四、模仿非还原物理主义的进路: 功能主义
        五、一种构成性的形而上学解释: 麦克弗森对兰道理论的公式化
        六、以标准为基础来解释: 菲茨帕特里克对兰道理论的修正
    第四节 小结
        一、伦理非自然主义的随附性担忧有多严重?
        二、一些非自然主义者继续在努力
        三、争议之下: 走向保守
第三章 新表达主义: 解释道德随附性的一种认知主义进路
    第一节 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一、道德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及发展演变
        二、道德表达主义的当前困境和未来走向
        三、道德表达主义的优势
    第二节 表达主义: 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
        一、非认知主义者视角下的情感和态度
        二、情感一定是非认知的吗: 情感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表达主义一定是非认知主义的吗: 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
    第三节 新表达主义理论
        一、新表达主义理论与道德随附性
        二、认识论框架: 一种理性主义的认知-评价主义
        三、本体论承诺: 一种解释主义的道德实在论
第四章 新表达主义的解释力
    第一节 内部挑战与回应
        一、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动机、道德理由
        二、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分歧、道德知识
        三、新表达主义与道德解释
    第二节 外部挑战与回应
        一、道德错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二、建构主义: 可能批评及回应
        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可能批评与回应
        四、强劲实在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五、对琐碎性威胁的回应
余论
    一、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理论后果
    二、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实践后果
    三、研究的未来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文献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反诘法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 反驳、伦理教育与定义性知识
    第二节 从反诘法到亚里士多德的辩驳法
    第三节 回答者的任务、辩证命题的四要素与定义性知识
    第四节 辩证法与哲学活动的一般结构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辩证法的革新与发展
    第一节 柏拉图理念论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辩证法
    第二节 《工具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辩证法的革新及其动因
第三章 作为辩证法之起点的现象: 感知经验和有声望的意见
    第一节 现象: “观察到的事实”和“看起来如此的事物”
    第二节 两种解释方案: 相似论和差异论
    第三节 通向相似论解释的一种新思路
    第四节 不同探究领域中现象概念的进一步说明
第四章 辩证法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选取或建构辩证命题、考察命题与疏解难题
    第二节 一个实例: 四因说的两次辩证性探究
    第三节 辩驳法与好辩或诡辩
第五章 伦理学探究中的辩证法
    第一节 拯救现象法作为辩证法的一种运用形式
    第二节 辩证法在伦理学探究中的普遍适用性
第六章 自然科学探究中辩证法的功能与地位
    第一节 动物学与天体学中的探究过程
    第二节 作为科学探究主要任务目标的两种类型原因
    第三节 探究两种类型原因的方法进路
    第四节 对自然科学中辩证法之使用的进一步阐明
第七章 通向具体科学第一原理过程中的辩证法
    第一节 《后分析篇》中的第一原理
    第二节 具体科学第一原理与归纳、理知(vο(?)ζ)
    第三节 辩证法与定义
    第四节 通向第一原理过程中辩证法之作用的内在根据
第八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第一节 作为普遍科学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第七卷的实体(ο(?)σ(?)α)探究
    第三节 辩证法与不矛盾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乔治·格罗特与他所处的时代
    第一节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
    第二节 乔治·格罗特其人其事
第二章 《希腊史》及雅典民主制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格罗特时代的希腊史书写
    第二节 格罗特《希腊史》概述
    第三节 前格罗特时代英国学者的雅典民主观
第三章 为雅典民主正名
    第一节 陶片放逐法
    第二节 善变而薄情的雅典人?
    第三节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第四章 精英与雅典民主
    第一节 是民众领袖还是蛊惑家
    第二节 是智术师还是诡辩家
结语 对乔治·格罗特的再评价
附录一:乔治·格罗特与约翰·密尔
附录二:格罗特年谱
附录三: 文中主要人物肖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四、哲学家的品格与哲学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德伦理学:一个令人误入歧途的范畴?[J]. 玛莎·C.努斯鲍姆,陈晓曦. 伦理学术, 2021(01)
  • [2]中国思想中“真理”之阙及其文化意义[J]. 周建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D]. 张悦.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4]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D]. 徐国政.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与亡魂共舞 ——圣-桑《骷髅之舞》与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比较研究[D]. 李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赵海莲.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D]. 李娜. 山东大学, 2021(11)
  • [9]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D]. 孙亚杰. 山东大学, 2021(11)
  • [10]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D]. 马百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哲学家的品格与哲学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