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发展非公经济

蓝田发展非公经济

一、蓝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张育群[1](2020)在《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伟大实践,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作为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同的理论依据和历史背景下,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新中国成立后,陕西从本省经济和工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恢复和调整,并进行个别企业的试办公私合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陕西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面和深入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深入开展对总路线的宣传学习,另一方面,对工业和商业以及工商业者进行改造,1956年,陕西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陕西生产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了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国营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陕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陕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考察,为现今我国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孙诗璐[2](2020)在《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保持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缴纳税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民营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公司治理的效果逐渐显现,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开始“戴红帽”,开始掀起一场组建党组织的热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小米、乐视等知名民企宣布设置党委会。已有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也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何轩和马骏,2018;李世刚和章卫东,2018),考察民企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对于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在动机上看,民营企业通过设立基层党组织,取得信息政策、经营合法性等资源,以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经营管理方面,民营企业党组织对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员工权益、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可见,无论实务界还是学术界,均把视线聚焦于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相关问题身上,对于民营企业党组织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盈余质量为视角,检验民企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作为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部分,盈余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最直接依据,其质量的高低将会影响外部投资者的决策质量,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和理论回顾,梳理了我国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历史沿革,并选取盈余管理、财务重述及盈余信息披露及时性三个维度,考察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目前,从“蓝田股份”和“银广夏”到“绿大地”和“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系列事件暴露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经营和治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机制,往往对盈余信息的可靠性能够发挥治理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因此,理清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治理作用,并且有助于促进两种治理机制的有效结合,故本文进一步结合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考察其对民营企业党组织嵌入与盈余质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第一,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首先,本文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呈显着负相关,表明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显着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其次,结合内部控制这一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本文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低质量的内部控制的企业中存在,而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的企业中不存在。这表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在企业经营各个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合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这与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目标高度一致,进而形成一种替代关系。最后,在进一步研究中,从三个视角对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治理作用进行检验。一是本文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明显下降,表明民营企业党组织不仅能够管理者的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同时对基于企业实际的经营活动的盈余操纵行为也起到一定抑制效应;二是考虑到其他内外公司治理环境的影响,本文发现当外部制度效率较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较低时,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民企党组织嵌入后,其治理作用的发挥依赖外部完善的制度环境,同时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能够弥补企业监管职能的缺失;三是本文发现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表明考虑到加强党的建设,党组织在民营企业所发挥的治理作用得到增强。第二,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本文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呈显着负相关,表明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能够规范、监管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对管理层的无意或有意的错报发挥抑制作用,从而财务重述这一激进的财务决策更为稳健,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其次,考虑内部控制质量这一内部治理机制,本文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情形下,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抑制财务重述的效应更显着,而在内部控制较高的情形下不显着。最后,本文在进一步研究中,考虑到其他内外公司治理环境的影响,本文发现当外部制度效率较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较低时,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降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更为显着,这表明民营企业党组织治理作用的发挥需要外部完善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同时能够弥补企业监管职能的缺失,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本文还发现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党中央高度提倡加强党的建设,促使党组织对民营企业的治理作用更强,民营企业党组织嵌入后,其治理参与对财务重述发生的监管效应更强。第三,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披露及时性。本文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年度财务报告时滞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意味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监督作用,促使年度财务报告的时滞现象有所改善,进而提高了盈余披露及时性。并且在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提高盈余披露及时性更加显着,表明党组织能够弥补企业内部控制在职能上的不足;此外,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结合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并发现在外部制度效率较高和独立董事比例较多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提高盈余披露及时性的效应更加显着。这意味着从外部机制上看,高效的制度效率是党组织发挥治理作用的必要条件,从内部机制上,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所发挥的咨询和监管职能产生一种替代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本文还发现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提升盈余信息披露及时性的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先,丰富和补充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加深了在中国制度环境下对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目前,学术界针对政治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以往文献大多聚焦于政治选举、管理者的政治背景等方面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而对于党组织的经济效应更多停留在定性分析,且普遍关注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是否发挥治理作用,忽视了对民营企业党组织治理作用的研究。党组织嵌入到民营企业内部的数量和程度都难以与国有企业相比,且由于民营企业党建缺少清晰的理论体系,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公司治理效应依然停留在理论探究和范式总结层面,相关文献实证文献很少。因此,本文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探究党组织嵌入所带来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非公有制经济体的基层党组织影响公司价值提供了一条较为详尽的路径选择。其次,丰富和拓展了盈余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目前,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成熟。已有研究考察了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高管个人特征等内部治理因素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探讨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这一具有政党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财务重述行为以及盈余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为民营企业提升盈余质量、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的现实依据,力图为民营企业解决当前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供可行性方案。再次,进一步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这一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对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盈余治理之间关系的影响。同时,本文还结合了公司外部制度环境、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加强党的领导等因素,考察制度效率、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党的“十八大”召开对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盈余治理之间关系的作用,提高了本研究的综合性,同时也丰富了现有关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最后,从实践来看,本文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时,面临着党建目标与公司经营目标相冲突,党组织与公司主体之间存在离散性、组织凝聚力不足以及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因此,众多学者担忧民营企业中的党组织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实际职能作用。目前,仅有少量文献从审计意见、工人福利等角度探讨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本文则从盈余质量这一新的视角,揭示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在会计信息方面所形成的治理效应,为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有助于正确认识党组织在民营企业的角色与定位,为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新线索。

马双双[3](2020)在《栾川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蓝田发展的启示》文中认为县域经济主要有农村地域范围广、务农人数多,以农作物产量获得收入为主要途径来维持民生等特点。目前,三农问题是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中之重。本文借鉴栾川县发展经验,分析了蓝田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给蓝田发展提供了相关参考建议,希望对蓝田县域经济发展有所用益。

刘彤[4](2018)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家系列 中国企业家40年记(三)》文中认为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不惑之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当代中国企业家从诞生到成长的40年。40年来,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政治判断能力,以及市场应变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埋头苦干,敬业奉献的企业家队伍正在不断茁壮成长,这是中国企业改革发展重大成就和最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开辟这个专栏,从一块块历史的碎片中寻找当代企业家成长的烙印。温故而知新,激励中国企业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策马前行。

段瀚[5](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刘淑虎[6](2016)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文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分权化与全球化相耦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基础和空间配置方式,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处于同轨转型中,在此背景下,西安以3100余年城市发展史和1100余年都城史的特殊背景,进入剧烈转型时期,众多历史遗存的空间布局使其空间发展历经了复杂的演化过程,聚焦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西安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向,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1978-2002年间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为对象,运用地图还原、系统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以“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为路径,研究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特征和动力机制,判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典型性与特殊性,总结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为西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型城市研究提供实证基础。围绕问题及目标导向,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基础与研究论体系构建。以确立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体系为目标,通过国外—国内—西安三个层面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确立“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的技术路径;同时,构建了契合历史研究范式的“过程分析体系”和“机制解释体系”,为解析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第二部分: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和历史分期研究。首先,阐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基础;其次,以空间拓展、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演进为分期要素,梳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脉络,理清研究时段的角色和地位;最后,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确立为两个阶段,并对两个阶段经济-社会的宏观脉络进行总结,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时段基础。第三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解析及特征识别研究。依托本文构建的“特征分析体系”,从“空间格局”和“功能类型”两个层面,分阶段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空间格局”特征和“功能类型”特征的叠加,提炼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对比阶段特征的异同。在此过程中,“空间格局”以功能区位、功能比例、地块尺度、空间强度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过程;“功能类型”以工业、居住、道路、商业、公共空间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系统过程。第四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机制解释研究。依托论文构建的“机制解释体系”,分“动力因素”和“社会主体”两个层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因素演化及其空间响应,理清主体互动下的空间结构响应机制,并通过两个层面的耦合关系分阶段解释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在此过程中,将历史遗址对空间结构转型的影响进行重点解析,以阐明特殊性因素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方式。研究具有三点创新:第一,研究时段:1978-2002年是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剧烈时期,聚焦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于此时段的研究对当前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具有直接启示作用,同时,弥补了关于此时段系统研究的薄弱点。第二,研究方法:以城市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在借鉴其类型研究与多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空间格局”与“功能类型”为内容,以类型叠加为技术策略的“过程分析体系”,契合了城市空间历史研究的基本逻辑,拓展了城市形态学的应用领域。第三,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制度、经济、文化、技术因素推动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使其呈现工业郊区化、功能圈层分化、空间强度梯度化;同时,大遗址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发展呈现避让历史大遗址下的空间拓展、功能布局、强度分异等特征,使西安城市空间演化具有自身特殊轨迹。

陈文龙[7](2015)在《略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文中研究表明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开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再到今天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十分迅速。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引入非公有资本为重要内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解决目前国企改革所面临的困境。但混合所有制改革也面临着巨大的争议,其改革的方向何去何从,其改革的路径是什么,都在逐渐探索。尽管如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仍是解决目前国企困境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王虹[8](2014)在《榆林市经济社会转型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林经济虽然近几年获得飞速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由于世界经济和全国经济下行,导致能源需求不足,对以能源为主的榆林经济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榆林经济发展中工业70%,工业里面能源产业又占到80%,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使得经济下滑趋缓,面对这种情况,经济转型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否则难以为继。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强调,我们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平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繁荣增添了新活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与公有制经济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优劣互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榆林市经济社会转型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企业管理体制的落后,人员素质整体不高,政策难以落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榆林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增长不够快,不能全面发展。本文通过从榆林行政区划分、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是关键的总体入手,写榆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规模、行业分布、产业分布、贡献等,进而分析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以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成因,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提高认识,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快信用体系建立,做好企业融资渠道宽裕的坚强后盾,增强政府服务水平的能力,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等。能够为榆林市政府进一步制定实现经济跨越转型政策,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也能够为榆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弥补自身存在缺陷做出可行性的建议,同时能够为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协调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带动全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任涛[9](2012)在《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政府支持策略选择研究 ——以蓝田玉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拉动消费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并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增长,但相对于美国、日本、韩国等文化产业大国来讲,文化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工艺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组成部分,占文化产业的份额已达四分之一。目前,我国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缺乏成熟的、知名的龙头企业。工艺品企业存在着小、散、乱、滥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工艺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那么工艺品企业应采取何种发展模式?政府在工艺品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充分,而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在我国更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从组织理论、技术方法及政策实施等方面研究工艺品集群发展模式及政府支持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对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专题讨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模型推演、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就政府支持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策略选择及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为工艺品企业发展政策制定和落实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是,学者们还尚未涉及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当前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几种模式尚存在较大缺陷。二是,研究发现,工艺品企业走集群发展道路是可行的,提出了基于“市场+资源+技术+人才”四轮驱动的网络型发展模式。三是,对政府支持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角色做了界定,提出政府“引导+服务+规范+扶持”的支持模式。四是,以蓝田玉企业为例,基于TFP视角,在对提出的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合理性检验中发现,蓝田玉企业在基于“市场+资源+技术+人才”四轮驱动的网络型发展模式实施前后,TFP发生了良好的变化趋势,证明这种模式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五是,通过对工艺品企业集群影响因素的考察发现,区域技术基础、市场需求、政府支持、专利保护等18个变量都是影响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六是,提出了政府应通过实施资源合理保护有序开发、专利品牌保护、工艺技术创新、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文化要素融合、多层次人培养等支持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和保障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填补了国内关于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空白。目前针对工艺品的研究更多侧重于销售、市场及管理等角度,还缺乏对工艺品行业发展模式全面系统的分析,对类似工艺品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小规模企业形态集群的研究尚属首次。本文的相关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关于工艺品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第清晰地确定了政府在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政府在不同的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应存有较大差异,具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需要根据行业、企业乃至产品等诸多方面的客观条件来判断。同时也对政府与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协调关系进行了阐释。第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市场+资源+技术+人才”的网络型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并运用实证方法对该模式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第四,在相关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影响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因素进行了识别。根据工艺品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区位和聚集影响两个维度,以蓝田玉企业为例,对影响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做了相关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研究问卷,通过有针对性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的统计数据,并采用因子分析、信度及效度检验等工具手段对影响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因素进行识别和检验,从而为政府支持策略的科学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何敬[10](2010)在《审计期望差距研究》文中认为审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进行的。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职能、审计目标和审计师的职责。在具体审计环境中,社会公众和审计师对审计的认识不同,对审计工作的评价不同,因此产生了审计期望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组织结构发生变革,经营形式多样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下,社会公众对审计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审计师则在不断改进中寻求职业界和环境间的平衡。然而,正是由于存在期望差距而导致的这颗“刺”,才使得审计实务和审计准则不断做出调整,进而推动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因此,对审计期望差距做深入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对于审计期望差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存在审计期望差距、审计期望差距的成因、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措施方面。但这些研究多为局限于审计期望差距现状的分析,缺乏对具体审计环境的综合分析以及分析的理论基础,因而造成原因分析的不深入和不全面,措施的可操作程度不强。并且,虽然学者们认同审计期望差距是一种认知差距,却鲜有学者研究社会公众和审计师的认知问题本身所导致的审计期望差距,也就无法从认知方面来着手缩小审计期望差距。为此,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审计期望差距进行探讨。在规范研究中,首先对审计期望差距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审计期望差距涉及的主体、客体和构成要素。在借鉴服务质量差距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审计期望差距的形成机理,为后面的研究搭建研究的基石。在对审计期望差距构成要素界定的基础上,运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社会契约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和心理学等理论,分别针对三类构成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审计准则缺陷主要受到供给和需求关系带来的制度传导路径的影响、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审计准则制定程序、有限理性、准则制定倾向和制定时滞的影响等。审计业绩缺陷主要受到审计师执业能力,审计师选聘和付费权,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组织形式和质量控制的影响。认知差异主要受到自我关注、自我服务偏见、社会比较、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归因错误、先入为主、从众行为的影响。为了考察社会变迁中审计期望差距的变化状况,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把审计期望差距放在我国的制度大环境中进行分析。根据中国的战略和经济策略变化,将历史划为为5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审计期望差距状况进行分析:引入外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恢复(1978~1983)、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与审计服务范围的扩大(1984~1991)、国企改革、舞弊案件与审计准则的初步制定(1992~1999)、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与审计准则的修订和趋同(2000~2007)和金融危机与审计(2008以后)。阶段性审计环境的变迁,导致了阶段性审计期望差距变化,不同阶段的审计职能、审计模式、审计程序不同,审计市场也不同,采取的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措施也不同。然后,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logit模型对2000-2005年审计环境和审计师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有了理论支撑,并通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找到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有效途径。为了考察我国目前的审计期望差距状况,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发现我国存在审计期望差距:(1)审计师与相关者对审计责任的认识和审计业绩的评价不同;(2)与相关者比较而言审计师高估了审计业绩;(3)存在审计业绩缺陷、审计准则缺陷和不合理期望。最后,本文针对审计期望差距的三个构成要素,分别提出了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治理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与国家宏观战略、基本制度和相关制度协调,政府监管的自律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审计准则过程中需进行公共选择和有限理性选择以达成公意;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和加大监管力度;普及心理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和发挥媒体作用。这些成果将会成为研究中国审计准则变迁和今后推动审计发展、改进审计准则的参考资料。

二、蓝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难点和创新点
        1.4.1 难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依据和历史背景
    2.1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依据
        2.1.1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设想
        2.1.2 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理论
        2.1.3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2.1.4 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的必经之路的理论
    2.2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
        2.2.1 五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
        2.2.2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现实需要
        2.2.3 资产阶级固有本性倒逼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工商业的恢复和调整概况
    3.1 新中国成立前陕西工商业概况
        3.1.1 陕西国统区工商业概况
        3.1.2 陕甘宁边区对私营工商业的帮扶与公私合营雏形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工商业的恢复和调整
        3.2.1 以没收官僚资本为先导向社会主义过渡
        3.2.2 打击投机,稳定市场
        3.2.3 以生产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工商业调整
        3.2.4 以西安、宝鸡和南郑为重点专搞五反运动
        3.2.5 重点试办公私合营企业
第四章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4.1 “破资本主义、立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宣传学习
    4.2 对工业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扩展的改造
        4.2.1 公私合营四经验与加工订货三原则
        4.2.2 整顿现有、先大后小扩展公私合营工业
    4.3 对商业按照行业分为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改造
        4.3.1 对私营批发商采取逐步排挤、代替的办法
        4.3.2 对私营零售商采取批购、经销、代销代购的形式
    4.4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4.4.1 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4.4.2 妥善地进行清产核资
        4.4.3 实行以发展生产经营为中心的方针
        4.4.4 慎重地进行生产改组
    4.5 对工商业者的改造
        4.5.1 短期讲习与经常学习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教育
        4.5.2 对私方人员量才使用的安排
        4.5.3 调整公私共事关系,贯彻赎买政策
第五章 个案考察:安康私营木帆船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 安康私营木帆船运输业的历史概况
    5.2 加强航运管理,建立航运秩序
        5.2.1 建立航运管理机构
        5.2.2 进行民主改革
        5.2.3 组织联合运输社
    5.3 分阶段建立运输合作社试点
    5.4 对私营木帆船运输业整体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六章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评析
    6.1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6.1.1 抓重点,运用试点示范的工作方法
        6.1.2 宝鸡对回民工商业“因民族制宜”特殊差异化的对待
        6.1.3 重视对企业并厂工作的总结,却没能较好避免盲目性
    6.2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6.2.1 生产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6.2.2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2.3 推进工业基地建设和国营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6.3 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不足
结语: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
        1.2.2 盈余质量
        1.2.3 内部控制质量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图
    1.4 研究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党参与公司治理的文献回顾
        2.1.1 西方政党参与公司治理的文献回顾
        2.1.2 我国基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文献回顾
    2.2 盈余质量的文献回顾
        2.2.1 盈余管理的文献回顾
        2.2.2 财务重述的文献回顾
        2.2.3 盈余披露及时性的文献回顾
    2.3 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文献回顾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制度背景
        3.1.1 民营企业成立党组织现状
        3.1.2 民营企业成立党组织的历史沿革
        3.1.3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3.2 理论基础
        3.2.1 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高层梯队理论
        3.2.4 资源依赖理论
第四章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
        4.2.2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与检验模型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回归检验结果与分析
        4.4.3 进一步研究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
        5.2.2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与检验模型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回归检验结果与分析
        5.4.3 进一步研究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披露及时性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与盈余披露及时性
        6.2.2 内部控制与盈余披露及时性
        6.2.3 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披露及时性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与检验模型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回归检验结果与分析
        6.4.3 进一步研究
        6.4.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不足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栾川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蓝田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蓝田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1 人口结构因素是制约蓝田社会发展的决定条件
    1.2 蓝田县农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因素
    1.3 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是影响蓝田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1.4 蓝田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困难
    1.5 蓝田市场经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
    1.6 工业发展的滞后
    1.7 市场化程度较低
2 栾川县域发展概况及栾川模式
3 蓝田县域经济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3.1 政府科学规划引导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3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4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3.5 强化旅游品牌形象
    3.6 提升人员素质水平

(5)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区域发展理论
        2.1.2 产业集群理论
        2.1.3 空间组织理论
        2.1.4 城乡发展理论
        2.1.5 城乡规划理论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2.5 本章小结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3.3.1 政策制度
        3.3.2 社会协同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3.5 本章小结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4.3.1 产业发展
        4.3.2 空间特征
        4.3.3 基本类型
        4.3.4 阶段判识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4.4.1 产业规模效应
        4.4.2 社会发展水平
        4.4.3 相关困境制约
    4.5 本章小结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流程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5.2.1 相关文献梳理
        5.2.2 指标设计原则
        5.2.3 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5.3.1 评价方法
        5.3.2 评价标准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6.1.1 区域发展机遇
        6.1.2 区域产业网络
        6.1.3 产业空间结构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2.1 产业升级路径
        6.2.2 产业互动机制
        6.2.3 典型实践研究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3.1 产业发展路径
        6.3.2 产业融合机制
        6.3.3 典型实践研究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4.1 产业转型路径
        6.4.2 产业联动机制
        6.4.3 典型实践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7.3.1 空间规划目标
        7.3.2 空间规划路径
        7.3.3 典型类型探讨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7.4.1 加强协同发展
        7.4.2 统筹产业政策
        7.4.3 完善服务平台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致谢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图表目录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6)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概念辨析
        1.1.3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与体系构建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历程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2.3 西安相关研究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启示
        2.3.1 过程分析启示
        2.3.2 特征识别启示
        2.3.3 机制解释启示
    2.4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体系构建
        2.4.1 论文研究路径确立
        2.4.2 过程分析体系构建
        2.4.3 机制解释体系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与阶段划分
    3.1 自然地理基础
        3.1.1 区位条件
        3.1.2 山水格局
        3.1.3 地形地貌
    3.2 空间发展基础
        3.2.1 区域空间演化轨迹
        3.2.2 历史遗址分布特征
        3.2.3 内部空间发展基础
    3.3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史分期
        3.3.1 相关研究启示
        3.3.2 历史分期原则
        3.3.3 历史分期标准
        3.3.4 要素演化时段
        3.3.5 分期节点判识
    3.4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脉络
        3.4.1 阶段一演化脉络(1978-1992)
        3.4.2 阶段二演化脉络(1992-2002)
    3.5 本章小结
4 1978-199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4.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4.1.1 经济体制转型
        4.1.2 价值体系转变
        4.1.3 发展目标转变
        4.1.4 城市规划“科学化”转变
    4.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4.2.1 功能区位演化
        4.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4.2.3 地块尺度演化
        4.2.4 空间强度演化
    4.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4.3.1 工业空间演化
        4.3.2 居住空间演化
        4.3.3 道路结构演化
        4.3.4 商业空间演化
        4.3.5 公共空间演化
    4.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4.4.1 “空间格局”特征
        4.4.2 “功能类型”特征
        4.4.3 阶段“特征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1992-200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5.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5.1.1 经济体制转变
        5.1.2 价值体系转变
        5.1.3 城市规划“区域化”转变
    5.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5.2.1 功能区位演化
        5.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5.2.3 地块尺度演化
        5.2.4 空间强度演化
    5.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5.3.1 工业空间演化
        5.3.2 居住空间演化
        5.3.3 道路结构演化
        5.3.4 商业空间演化
        5.3.5 公共空间演化
    5.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5.4.1 “空间格局”特征
        5.4.2 “功能类型”特征
        5.4.3 阶段“特征识别”
    5.5 阶段特征的比较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解释
    6.1 动力因素层面
        6.1.1 空间性因素
        6.1.2 文化性因素
        6.1.3 秩序性因素
        6.1.4 经济性因素
        6.1.5 技术性因素
    6.2 社会主体层面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2.3 市民层面
    6.3 层级耦合下的机制解释
        6.3.1 1978-1992时期的机制解释
        6.3.2 1992-2002时期的机制解释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标目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8)榆林市经济社会转型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二、 榆林市经济社会转型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分析
    (一) 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特征
    (二) 榆林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经济社会转型
    (三) 榆林市经济社会转型的基本途径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三、 榆林市非公有制济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
    (二) 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三) 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
四、 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二)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三)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五) 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政府支持策略选择研究 ——以蓝田玉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艺品
        2.1.1.1 工艺品概念界定
        2.1.1.2 工艺品特征阐释
        2.1.2 企业集群
        2.1.2.1 企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2.1.2.2 企业集群的特征阐述
        2.1.2.3 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2.2 文献综述
        2.2.1 工艺品行业研究
        2.2.1.1 国外研究
        2.2.1.2 国内研究
        2.2.2 集群相关研究
        2.2.2.1 国外研究
        2.2.2.2 国内研究
        2.2.3 政府支持相关研究
        2.2.3.1 国外研究
        2.2.3.2 国内研究
    2.3 综合述评
第三章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企业集聚理论
    3.2 专业化分工理论
    3.3 竞争优势理论
    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3.5 产业链理论
    3.6 理论启示
第四章 国内外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经验借鉴
    4.1 国外工艺品发展现状
        4.1.1 国外工艺品发展情况
        4.1.1.1 主要国家工艺品发展情况
        4.1.1.2 国外工艺品发展趋势
        4.1.2 国内工艺品的发展状况
        4.1.2.1 国内工艺品企业发展情况
        4.1.2.2 国内工艺品市场现状分析
    4.2 国内外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做法
        4.2.1 行业协会发展模式
        4.2.2 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
        4.2.3 技术拉动型发展模式
        4.2.4 市场推动型发展模式
        4.2.5 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4.2.6 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模式
    4.3 现有模式经验借鉴及评述
第五章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选择
    5.1 工艺品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
        5.1.1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适宜性
        5.1.2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动因
        5.1.3 工艺品企业集群形成的机制模型构建
        5.1.4 工艺品企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
    5.2 工艺品企业集群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
    5.3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5.3.1 企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模式
        5.3.2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原则
        5.3.3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
    5.4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模式研究
        5.4.1 政府引导模式
        5.4.2 政府服务模式
        5.4.3 政府规范模式
        5.4.4 政府扶持模式
    5.5 工艺品企业网络型集群发展模式的特征
        5.5.1 网络型互动
        5.5.2 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相结合
第六章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合理性检验及影响因素识别——以蓝田玉企业为例
    6.1 蓝田玉企业发展现状
        6.1.1 蓝田玉历史渊源
        6.1.2 蓝田玉的特点及功能
        6.1.3 蓝田玉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6.1.4 蓝田玉企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
    6.2 蓝田玉企业竞争力评价
        6.2.1 蓝田玉企业基本情况
        6.2.2 蓝田玉企业竞争力分析
    6.3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合理性检验
        6.3.1 研究方法
        6.3.2 指标设计及数据说明
        6.3.3 集群效果评价
    6.4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识别
        6.4.1 理论假说
        6.4.2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
        6.4.3 数据分析
第七章 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的策略选择
    7.1 资源合理保护有序开发策略
        7.1.1 合理保护资源
        7.1.2 有序开发利用资源
    7.2 实施专利保护策略
        7.2.1 建立专业保护和预警系统
        7.2.2 实施多元专利保护策略
    7.3 实施品牌提升策略
        7.3.1 更新品牌建设观念
        7.3.2 加快品牌建设步伐
        7.3.3 加大品牌推广力度
    7.4 实施工艺技术创新策略
        7.4.1 提升工艺技术水平
        7.4.2 创新合作方式
    7.5 实施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7.5.1 加强市场服务资源的整合与规范
        7.5.2 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
    7.6 实施文化要素融合策略
        7.6.1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7.6.2 实现多领域文化要素融合发展
    7.7 实施多层次人才培养策略
        7.7.1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7.7.2 构建梯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蓝田玉企业集群成长情况调查问卷
典型企业访谈提纲
政府部门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审计期望差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设计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审计期望差距的涵义和组成的文献综述
    2.2 关于审计期望差距成因的文献综述
第3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内涵界定与机理分析
    3.1 审计期望差距的内涵界定
        3.1.1 审计期望差距涉及的主体
        3.1.2 审计期望差距涉及的客体
        3.1.3 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
    3.2 审计期望差距的形成机理
        3.2.1 服务质量差距基本分析框架
        3.2.2 审计期望差距形成机理框架
第4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要素分析
    4.1 审计准则缺陷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
        4.1.1 制度环境影响
        4.1.2 审计准则制定机构——自律或独立
        4.1.3 审计准则制定程序影响
        4.1.4 有限理性影响
        4.1.5 审计准则制定倾向——原则或规则
        4.1.6 审计准则制定时滞
    4.2 审计业绩缺陷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
        4.2.1 审计师执业能力对审计业绩的影响
        4.2.2 审计师选聘和付费权对审计业绩的影响
        4.2.3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业绩的影响
        4.2.4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业绩的影响
        4.2.5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业绩的影响
        4.2.6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对审计业绩的影响
    4.3 认知差异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
        4.3.1 自我关注
        4.3.2 自我服务偏见
        4.3.3 水涨船高的比较标准
        4.3.4 知行不一
        4.3.5 归因错误
        4.3.6 先入为主
        4.3.7 从众行为
第5章 审计环境与审计期望差距的变迁
    5.1 制度环境变迁与审计期望差距变迁的传导机制
    5.2 审计期望差距在中国审计环境中的演进
        5.2.1 引入外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恢复(1978~1983)
        5.2.2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与审计服务范围的扩大(1984~1991)
        5.2.3 国企改革、舞弊案件与审计准则的初步制定(1992~1999)
        5.2.4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与审计准则的修订和趋同(2000~2007)
        5.2.5 金融危机与审计(2008以后)
    5.3 审计业绩与审计环境关系的实证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5.3.3 描述性统计
        5.3.4 面板数据logit模型分析及结论
第6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调查问卷实证分析
    6.1 文献回顾
    6.2 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6.3 对审计师承担责任的调查分析
    6.4 对审计业绩的调查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分类治理
    7.1 缩小审计准则差距
        7.1.1 与国家战略、基本制度和相关制度协调
        7.1.2 政府监管的自律制定机构
        7.1.3 公共选择程序化
        7.1.4 在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之间寻求平衡
        7.1.5 适时转为原则导向
    7.2 弥合审计业绩差距
        7.2.1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
        7.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7.2.3 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
        7.2.4 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7.2.5 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
        7.2.6 加大监管力度
    7.3 缩小认知差距
        7.3.1 普及心理学知识,在错觉中寻找真实
        7.3.2 角色扮演,知行合一
        7.3.3 换位思考,避免归因错误
        7.3.4 借助媒体,师夷长技以制"疑"
结语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蓝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 张育群. 西北大学, 2020(08)
  • [2]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D]. 孙诗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栾川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蓝田发展的启示[J]. 马双双.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02)
  • [4]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家系列 中国企业家40年记(三)[J]. 刘彤. 市场观察, 2018(06)
  • [5]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6]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D]. 刘淑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7]略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J]. 陈文龙. 时代金融, 2015(23)
  • [8]榆林市经济社会转型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D]. 王虹. 延安大学, 2014(01)
  • [9]工艺品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政府支持策略选择研究 ——以蓝田玉企业为例[D]. 任涛. 西北大学, 2012(05)
  • [10]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 何敬.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蓝田发展非公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