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方式

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方式

一、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许入丹[1](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王治臣[2](2020)在《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柱与根本动力,城市的产业发展程度与经济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长期以来,城市产业结构、规模、类型等方面均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催生了城市支柱产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形成规模不一的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受限于产业发展空间或资源条件的限制,往往将产业集聚区向城市外围蔓延,由此,紧邻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多承载了大城市转移的部分产业功能,导致过度的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程度严重不匹配,小城镇面临着协调产镇关系的重要挑战。在城乡统筹的总体背景下,将应用于大城市的产城融合理念延伸至小城镇范畴,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研究立足于产业集聚背景,选取吉林省范家屯镇作为产镇融合规划的实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剖析范家屯镇发展优势与瓶颈,提出各要素融合的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与规划实施策略。以“基础研究—特征梳理—融合测度—实施路径”为思路展开本文研究。“基础研究”——对产业集聚、产镇融合、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促作用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从理论层面,总结出产镇融合发展涉及产业、空间、人居以及生态四个核心要素,为后文展开研究对象特征梳理、测度体系构建、实施策略提出等提供理论支撑。“特征梳理”——以实地调研、部门资料、年鉴统计等数据为基础掌握现状概况,梳理出范家屯镇产业集聚发展进程。对应产镇融合研究的四个核心要素,分析总结三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四方面的现状特征,为融合测度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融合测度”——借鉴相关政策、规范标准中与产镇融合发展相关的内容并参考类似指标体系,构建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以及3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最终评价指标体系。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范家屯镇产镇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目前范家屯镇处于产镇融合的起步阶段。梳理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面临的实际性问题,为规划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实施路径”——以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为导向。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人居保障以及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产镇融合规划策略,包括多产联动的复合化产业提升、多元功能一体的城镇空间优化、城乡协同共进的人居生活改善以及三生空间复合的生态环境管控策略,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黄军[3](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小城镇区域各类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加剧了小城镇多元社会主体间环境利益冲突,也制约着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政府单一主导的生态管理机制与模式对于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却屡屡失灵。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多种治理困境与挑战,难以有效地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这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战略向前推进的重要因素,迟缓了小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步伐”,更是摆在地方政府眼前棘手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治理困境,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抑或而言,小城镇基层政府、企业、镇村居民和环保组织以何种治理理念为指导进入生态治理的场域、体现并发挥其具体的角色和功能?各治理主体又以何种治理方式和治理制度推进生态治理?显然,研究这些问题既有助于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完善,也有助于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水平的提升。正因为此,上述这些问题自然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中心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来收集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并通过案例回顾的方式找到资料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从中分析得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思路,并从四个维度实现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生态治理实践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以下四点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发现:第一,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生成机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反映出当前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存在深层次的根源,它受到小城镇社会结构、理性选择和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现成的理论框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构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路径,从而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本研究在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构造和生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成机理分为四个层面,即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制度。第二,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原因分析。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时代背景。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阻碍治理主体多元化及其协同共治的实现;传统的政府生态环境管理方式落后制约了生态治理效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造成了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这些治理困境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有理念性原因、主体性原因,也有行为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在理念性原因方面,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乏绿色发展理念、镇村生态文化断裂;在主体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单一化、生态共治和公众参与的弱化;在行为性原因方面,表现为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和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在制度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运行不畅。第三,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为了有效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本研究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以科学性和正义性的统一与平衡作为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它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指向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其次,通过构建小城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架构来矫正小城镇多元治理主体的不对等地位并规范好各生态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它致力于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问题;再次,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环境利益共识为基础,将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和文明化的治理方式贯彻到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之中,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最后,主张基于政府和市场融合的理念通过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制度设计、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以新的制度建构、统筹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第四,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思路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本研究最终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提出了具体的现代化路径:其一,在生态治理理念维度,要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重塑镇村生态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其二,在生态治理主体维度,要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新格局;其三,在生态治理方式维度,要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和科学化;其四,在生态治理制度维度,要完善互惠共赢的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李萌[4](2019)在《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江龙镇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当前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9.58%,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仍有一大批以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发展进程缓慢,产业结构单一,远没有融入我国城市发展的时代大背景里。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村镇作为农业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在我国山地小城镇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产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表现的更为突出。仅考虑对小城镇的物质空间规划,虽然可以改变其落后的环境面貌,但无法对其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城镇规划需要产业先行。考虑产业的转型,必将涉及空间上的变化。只有先为山地小城镇寻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作为指导,才能进行科学的空间建设,从而为小城镇提供发展的持续动力。因此,小城镇的合理规划建设,需要结合产业方向进行调整,进而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基础。本文以农业转型为背景,探讨了关于山地小城镇的规划策略,通过对贵州山地小城镇在产业、空间、设施、生态、风貌建设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当前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建设问题。并从农业转型的方向引导、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配套设施建设、生态引导、风貌重塑等方面,探讨山地小城镇环境下,空间、设施、生态、风貌与农业转型相结合的发展策略。重点研究的是贵州山地小城镇建设与产业转型如何能实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并立足于贵州小城镇的发展需求,构建了评价体系,从而科学的指导小城镇的建设。最后以安顺市江龙镇的规划建设的实践为例,论证了规划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贵州的大多数小城镇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建议。

严若曦[5](2019)在《基于共生理论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对促进城乡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反哺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加快推进,传统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的短板日益显现,迫切需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对于都市边缘区乡村而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特征,已成为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因而在调整和优化乡村规划建设模式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有关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研究的立足点较为单一,尚无法完全匹配都市边缘区乡村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都市边缘区乡村的规划建设而言,需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结合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丰富和创新,以进一步指导都市边缘区乡村的转型发展。本文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共生系统的要素构成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的关联要素进行了系统性解构,明晰了边缘区乡村与都市区域各发展要素间的共生融合关系。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要素的维度出发,在理论层面对都市边缘区乡村各发展要素进行分类重组,以传统农业主导的离散改造型、配套工业主导的城乡承接型、配套服务业主导的特色提升型三类都市边缘区乡村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类型,力图为研究都市边缘区乡村转型发展策略奠定所需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查、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都市边缘区乡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和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边缘区乡村在“业态单元”“发展环境”“连系模式”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共生式边缘区乡村”发展的乡村组合模式、城乡互动模式、区域融合模式三种分类型的营建模式。并在各模式中进行分层次的具体策略构建,以产业业态、乡村用地、农民劳动力为各模式单元层面的核心组织要素,辅之以共生环境层面的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环境、信息平台等要素的支撑融合,通过共生模式层面的乡村村民、都市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的协作式运营管理,实现各类型都市边缘区乡村的共生式转型发展,以期对新形势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基于已有的共生理论,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边缘区乡村的转型发展模式及其构建策略,对既有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补充拓展;将理论研究与实例论证相结合,对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的实际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着力增强边缘区乡村共生发展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都市边缘区乡村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规划理论与实践依据。

胡君娣[6](2019)在《基于“蔓藤城市”理念的漠沙农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城镇化转型时期,过去粗放式的城镇化建设需要反思,并进一步探究创新的城镇发展模式。“蔓藤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具有一定特色形态的有机生长规划理念,与当下时代要求与城镇建设发展需要相契合,值得深入探讨。论文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蔓藤城市”理念内涵、意义,从理念基础、形态雏形、发展方向以及操作运营四个角度梳理了与“蔓藤城市”相关的有机生长理念,并分析了其关联性。分析“蔓藤城市”相关实践案例,从格局、肌理、路网、产业上总结可供小城镇参考的策略。具体从空间布局、生态景观、产业三方面,对该理念在农业型小城镇层面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给出调整建议。第二部分为漠沙镇的规划设计实践,分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总规层面主要从“叶片——枝干”系统、渐进式开发模式、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四方面,具体落实第一部分总结的策略和农业型小城镇层面运用的调整建议。城市设计层面,通过视廊控制、软边界控制建筑高度,塑造整体山水格局;景观设计则根据不同绿地类型给出具体建议,并对各“叶片”组团给出种植建议;公共空间则对组团进行分类,对各类型公共空间给出引导建议;组团设计则在“五素同构”塑造田园风光,“蔓藤交通”带动“功能叶片”在地生长,空间基核激发“叶片”活力的总体思路下,对设计进行指导。最后,对理念未来发展进行再思考与展望。漠沙镇农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是基于“蔓藤城市”理念的研究型设计。目的一方面为漠沙找寻一条高品质、具有特色的形态、凸显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是为转型时期的小城镇尤其是农业特色小镇提供借鉴与启示。

祁姗[7](2019)在《基于生态适应理念的西安市周至县村庄体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为解决乡村人口流失、村庄用地低效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以及产业发展均质化等村庄发展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改善乡村现状的村庄规划。但目前来看,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有学者认为乡村规划体系存在重单个村庄建设规划而轻村庄体系规划的问题。同时,生态环境是乡村的绿色背景及其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由于村庄用地的无序分割、生态环境污染、乡村规划不当等行为造成村庄生态格局的破坏和绿色资源的消失,导致村庄人口的大量流失和土地的失衡,从而严重影响到村庄体系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村庄体系的地位及作用在整个城乡体系中越来越重要,学者们对于村庄体系也开始在规划学、地理学和经济学学科角度下作出较多研究,但在生态学视角下的村庄体系规划研究还仍有些许欠缺,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较少。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引导,传统的村庄体系规划及布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加上国家相关政策对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倾斜,为此,如何平衡好村庄体系规划与生态空间之间的关系、如何合理构建村庄等级规模、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以及空间结构与生态的耦合机制并搭建村庄体系的生态策略已成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地域特色资源和建造生态化的村庄体系的重要举措。首先,基于生态文明战略引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构建合理的村庄体系的现实背景以及规划绿色生态化的周至县村庄体系的地域背景下提出构建新的县域村庄体系的研究意义,以中心地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等作为村庄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村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空间布局以及生态导向下的村庄体系研究综述进行总结与借鉴,从而科学合理的评述周至县村庄体系现状发展概况并归纳总结问题致因;其次,在对生态适应内涵及过程机制的基础和村庄体系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分析基础上,分别从等级规模、空间布局、产业维度和结构体系四个方面对周至县村庄体系规划路径进行探讨;最后,分别从宏观层面的县域村庄体系规划和微观层面的镇域村庄体系规划提出生态适应性规划策略,宏观层面主要以统筹县域生态要素、建构生态安全格局和促进产业生态转型等策略,微观生态层面村庄体系策略主要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修复工程和打造地域生态文化为主要策略。

李程道[8](2019)在《生态视角下的兰州市花庄镇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的众多农业型小城镇受限于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而长期发展滞后,本文试图从生态视角出发,以兰州市花庄镇为研究对象,依托其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等方面的优势,找寻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从而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引领示范带动甘肃省乃至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小城镇对标典型、学习先进、高质量发展。论文运用文献整理法、资料分析法、实地调研法、SWOT分析法,阐述了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全国、甘肃省、兰州市三个层面,政策文件解读、基本情况分析、培育现状评价三个方面对特色小城镇进行了研究评析;梳理了花庄镇的社会发展、经济情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并进行了SWOT分析;从农业、企业、环境、文化四个角度对花庄镇进行了生态要素提取。论文以田园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链理论五大理论为指导,以生态为基础挖掘小城镇特色,并以生态为主线串联小城镇特色,提出了通过培育生态农业、提高供给质量、强化科技支撑、搭建信息平台,从而突出生态农业特色;通过划分产业片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从而体现生态产业特色;通过划分生态片区、优化山水环境、打造农业景观、整饬环境风貌,从而展现生态环境特色;通过布局旅游空间、配套服务设施、推进农业旅游、开展文体旅游,从而彰显生态文化特色的花庄镇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本研究有两大创新点,一是验证和深化了田园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链理论五大理论对农业型小城镇的实践指导意义,补充和完善了特色小城镇的规划理论支撑,丰富和拓宽了农业型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二是将特色小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为破解甘肃省乃至西北生态脆弱地区农业型小城镇“要生态就难要发展”的困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平衡,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徐岚[9](2019)在《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中平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平原地区,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镇集中分布区。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有限,降水较少但夏雨集中,雨季易积水,旱季极缺水。在数千年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关中传统村镇借助建筑及聚落空间组织,使雨水得以分时错季利用,聚落空间型制逐渐呈现出与自然生态相对和谐的共存状态。但快速城镇化以来,关中平原小城镇急剧扩张,空间形态呈现“摊大饼”格局,规划建设套用现代城市规划技术模式,内涝防治采用现代城市雨水管道人工排放方式,完全丢弃本地区传统村镇内涝自平衡的经验与智慧,结果造成小城镇普遍存在排水困难、内涝频发、结构失衡与特色衰败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小城镇社会经济、建设条件均不同于大城市,且外界对小城镇内涝问题的关注较少,在盲目低质模仿大城市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小城镇大灾害”的情况愈加严重。由此,平原地区小城镇内涝消解资源化、空间发展特色化成为时代命题。本文面向关中平原地区,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综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知识,探讨了小城镇内涝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空间应对的解决途径。综合运用调查、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科学抽象等研究方法,挖掘关中平原传统村镇旱涝“自平衡”的生态建设经验,剖析现代小城镇的内涝衍生机理。本文以系统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为启发,结合低影响开发等雨洪管理思想,提出平原地区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的设计方法,并实践性的探讨了小城镇从宏观镇域、中观镇区到微观院落、街坊设计的适宜性模式。首先,论文从关中平原传统村镇聚落分布模式、村落下垫面构成、院落建筑型制、内涝自平衡设施四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归纳传统村镇应对旱涝共存的模式及方法。从这一系列相互联系但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空间应对模式体系中,整理其在适应气候、匹配功能、节能生态和彰显特色等方面的设计经验。其次,论文对关中平原小城镇镇区从聚落空间、公共空间、院落空间及雨水设施四方面展开历史及现状研究,剖析关中平原现代小城镇内涝灾害的衍生机理,明确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点,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关中平原小城镇的内涝自平衡策略。再次,论文明确了小城镇雨水、积水、用水、排水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了内涝相关的参数控制指标和空间设计指标类型,构建了“院落-片区-镇区-镇域”的内涝自平衡单元体系,尝试提出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以期补充小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形成适宜关中平原及其他平原地区小城镇的建设模式。最后,论文基于内涝自平衡模式对小城镇空间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中平原小城镇雨水利用目标和内涝消解目标。分别从院落基层居住单元、片区基本生活单元、镇区雨涝平衡单元和镇域生态协调单元四个层面,对单元内的功能构成、规模调控、指标体系、空间组织及设施配置等内容进行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空间模式。试图探寻实现小城镇内涝系统化解决,以及小城镇空间特色化发展的适宜之路。

金海江[10](2018)在《贵门乡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过去我国小城镇环境改造以自我累积投入为主,加上缺乏规划管理和引导,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小城镇现状环境差、特色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充分与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等资源,大力改善当前生态与生活环境,彰显当地小城镇特色,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与以小搏大的投入产出效益,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当前的关键目标。“生态城市”强调人类聚居和自然环境相协调,是一种能使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持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形成了 一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内容。而“山水城市”则是在“生态城市”基础上提升的一种融合我国“天人合一”山水文化意境与强调小城镇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两个理论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应以山水城市理论中彰显人文特色方面的内容为指导思想,强化乡容镇貌的特色内容;同时应全面落实生态城市理论在产业转型、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四区划定、集约化利用土地和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的内容。这样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融合了这两个理论的优点和特点,并加以用地与设施布局上的落实与优化,用以指导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实际工作,这不仅能推动小城镇整治改造真正由粗浅走向深入与实效,切实实现中国小城镇个性化与特色化发展。本文研究以嵊州市贵门乡小城镇环境整治为实例,以此来反映水人文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理念、方法、思路和内容。文章遵循健康、和谐与可持续的理念,以营造具有山水生态特色和婺学文化特色为目标的旅游小镇为导向,结合产业提升(转型)、绿色生态环境营建、环境卫生整治、道路交通整治和乡容镇貌整治等五大方面为抓手,并针对这五大方面的不足或欠完善点,规划设计水环境整改、环卫设施改造、道路与公路整改、停车场整改、立面改造、历史文化保护等一系列可操作的项目。通过从纯理论式的谋划与构想走向实际的建设行动的实证研究得出:在当今发展背景下,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必须以生态城市与山水文化城市理念为思想导向,更新规划认识论,正确处理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复杂交织关系,从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转向主动式的与宜居环境建设相结合,从经济主导的发展规划转向兼顾民生的协调性规划,从孤立单一的小城镇自身规划转向区域的共同协作与治理。在规划技术方面,需要借鉴不同的学科与领域,遵照城乡规划体系内专项规划的属性,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多学科综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等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去改善小城镇环境中的各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小城镇形象与特色,达到产业转型,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概念释义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2.1 城镇概况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2.2.1 预定目标
        2.2.2 实施机制
        2.2.3 考核内容
        2.2.4 激励机制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2.4.1 构建思路
        2.4.2 目标体系
        2.4.3 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逻辑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成思考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择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评价因素
        4.3.2 评语等级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4.3.4 计算隶属度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5.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致谢

(2)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产业集聚
        1.3.2 工业型小城镇
        1.3.3 产镇融合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2.1.1 产业集聚的成因
        2.1.2 产业集聚的特征
        2.1.3 产业集聚的进程划分
        2.1.4 产业集聚的影响意义
    2.2 产镇融合的相关研究
        2.2.1 产镇融合的内涵解读
        2.2.2 产镇融合发展阶段划分
        2.2.3 产镇融合的基本内容
        2.2.4 产镇融合的现实意义
    2.3 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2.3.1 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2.3.2 城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2.4 小城镇产镇融合案例借鉴
        2.4.1 成都市石板滩镇
        2.4.2 昆山市千灯镇
        2.4.3 金坛市薛埠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范家屯镇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解析
    3.1 研究对象概况
    3.2 范家屯镇产业集聚发展历史进程
    3.3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现状特征
        3.3.1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特征
        3.3.2 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现状特征
        3.3.3 公共服务保障现状特征
        3.3.4 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特征
    3.4 产镇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构建原则与基本框架
        3.4.2 指标要素获取与指标甄选
        3.4.3 指标权重确定
    3.5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评价
        3.5.1 参考数据列设计
        3.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3.5.3 各层级关联度计算
        3.5.4 指标体系评判标准
    3.6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评价结果及问题解析
        3.6.1 产镇融合总体发展状态
        3.6.2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层次较低
        3.6.3 交通优势突出,土地与空间利用粗放
        3.6.4 就业保障稳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3.6.5 环境治理初见成效,生态建设不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思路及策略
    4.1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
        4.1.1 范家屯镇发展目标与定位
        4.1.2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思路
    4.2 多产联动的复合化产业提升策略
        4.2.1 融入区域产业体系与空间网络
        4.2.2 明确产业定位与引导方向
    4.3 多元功能一体的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4.3.1 空间协同的全域城镇化发展
        4.3.2 协调城镇空间集约融合发展
    4.4 城乡协同共进的人居生活改善策略
        4.4.1 居民点迁并整合与新农村社区建设
        4.4.2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设施保障
    4.5 三生空间复合的生态环境管控策略
        4.5.1 交错互融的圈层式生态网络
        4.5.2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治理
    4.6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规划保障措施
        4.6.1 突出政策引导与保障
        4.6.2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4.6.3 强化科技与人才队伍建设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2.3 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3 核心概念释义
        1.3.1 小城镇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治理与善治
        1.3.4 生态治理现代化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
        2.1.2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2.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2.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2.2.2 新型城镇化推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2.2.3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契合
    2.3 理念、主体、方式和制度的现代化: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2.3.1 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现代化
        2.3.2 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现代化
        2.3.3 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现代化
        2.3.4 基于可持续性的治理制度现代化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境
    3.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3.1.1 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3.1.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的基本特征
        3.1.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
    3.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
        3.2.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过程
        3.2.2 当前社会变革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挑战
    3.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
        3.3.1 主体结构单一阻碍协同治理的实现
        3.3.2 管理方式落后制约生态治理效率
        3.3.3 制度缺位造成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
第4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理念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发展滞后
        4.1.1 绿色发展理念不足
        4.1.2 镇村生态文化断裂
    4.2 主体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失衡
        4.2.1 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
        4.2.2 多元主体协同失效
    4.3 行为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落后
        4.3.1 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
        4.3.2 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
        4.3.3 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
        4.3.4 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
    4.4 制度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
        4.4.1 生态治理制度供给不足
        4.4.2 生态治理制度运行不畅
第5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
    5.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向度
        5.1.1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基本构成
        5.1.2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实践原则
    5.2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向度
        5.2.1 复合型生态治理结构的构建
        5.2.2 生态治理主体整体性功能的最大化
        5.2.3 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协调互动
    5.3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行为向度
        5.3.1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物质动因
        5.3.2 民主、文明、法治和科学的生态治理方式
        5.3.3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行动准则
    5.4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向度
        5.4.1 政府与市场融合下的制度设计
        5.4.2 回应现实需求的生态治理制度供给
        5.4.3 面对生态治理实践的制度动态演进
第6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6.1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6.1.1 树牢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理念
        6.1.3 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
        6.1.4 重塑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镇村生态文化
    6.2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现代化
        6.2.1 完善小城镇生态治理的主体结构
        6.2.2 发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生态职能
        6.2.3 实现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
    6.3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6.3.1 生态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6.3.2 生态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6.3.3 生态治理方式的文明化
        6.3.4 生态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6.4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6.4.1 完善小城镇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制度
        6.4.2 健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运行机制
        6.4.3 创新小城镇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江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建设助推“三农”发展
        1.1.2 农业转型为山地小城镇发展带来新机遇
        1.1.3 山地小城镇建设发展困境
    1.2 研究内容
        1.2.1 基本概念阐述
        1.2.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
    2.1 山地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山地建筑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
        2.1.2 山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2 农业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2.2.1 农业发展理论研究
        2.2.2 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2.3 小城镇建设与实践
        2.3.1 国外小城镇建设
        2.3.2 国内小城镇建设
3 贵州山地小城镇农业转型与建设现状分析
    3.1 贵州山地小城镇发展背景研究
        3.1.1 山地小城镇的形成
        3.1.2 农业影响下的山地小城镇发展历程
    3.2 贵州山地小城镇建设现状
        3.2.1 空间发展现状
        3.2.2 设施建设现状
        3.2.3 生态发展现状
        3.2.4 风貌建设现状
    3.3 贵州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研究
        3.3.1 产业发展现状
        3.3.2 农业转型发展的基础
        3.3.3 山地农业转型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4 农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3.4 农业转型背景下山地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3.4.1 产业定位不足,经济发展粗放
        3.4.2 空间布局混乱,使用效率低下
        3.4.3 配套设施薄弱,转型发展受限
        3.4.4 规模建设过度,生态环境恶化
        3.4.5 传统风貌受损,缺乏地域特色
4 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
    4.1 产业定位
        4.1.1 延续第一产,提高农业效率
        4.1.2 延伸二三产,丰富产业类型
    4.2 空间优化
        4.2.1 宏观—控制城镇规模
        4.2.2 中观—功能布局优化
        4.2.3 微观—重塑公共空间
    4.3 设施完善
        4.3.1 基础设施建设
        4.3.2 公共服务设施
    4.4 生态引导
        4.4.1 安全稳定的生态格局
        4.4.2 生态技术引导与应用
    4.5 风貌建设
        4.5.1 山水空间格局构建
        4.5.2 重构地域文化体系
5 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
    5.2 评价指标的建立
    5.3 评价指标体系赋权与分析
6 规划策略在安顺市江龙镇的实践与应用
    6.1 江龙镇发展概况
        6.1.1 概述
        6.1.2 资源概况
        6.1.3 产业发展
        6.1.4 城镇建设
    6.2 规划目标及现状评价
        6.2.1 规划目标
        6.2.2 现状评价
    6.3 具体规划策略
        6.3.1 升级产业结构
        6.3.2 优化空间布局
        6.3.3 保护生态格局
        6.3.4 完善基础设施
        6.3.5 风貌协调控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共生理论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国内外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综述及相关理论研究
        1.4.1 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相关理论
        1.4.2 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相关实践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生理论指导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探析
    2.1 共生理论相关概念
        2.1.1 共生理论
        2.1.2 共生系统
    2.2 共生系统导向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探讨
        2.2.1 共生单元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
        2.2.2 共生环境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
        2.2.3 共生模式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
        2.2.4 共生关系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析整合
    2.3 共生能量效应的都市边缘区乡村类型的整合提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分类思辨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现状认知
    3.1 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离散改造型边缘区乡村
        3.1.1 非农的传统业态单元
        3.1.2 零碎的资源配置环境
        3.1.3 波动的非对称间歇模式
    3.2 以配套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承接型边缘区乡村
        3.2.1 错杂的初级对接单元
        3.2.2 梗阻的区域联络环境
        3.2.3 失衡的多边连系模式
    3.3 以配套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提升型边缘区乡村
        3.3.1 “千村一品”的风貌单元
        3.3.2 渐改善的产业扶植环境
        3.3.3 渐开放的互惠连通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体系构建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转型发展策略
    4.1 现代化农业转型的乡村组合模式的构建
        4.1.1 组合单元·“三农”发展要素的共生链接
        4.1.2 组合环境·互通配套要素的共建共享
        4.1.3 组合模式·乡村主体要素的支撑衔接
    4.2 生态化工业转型的城乡互动模式的构建
        4.2.1 互动单元·承接业态要素的整合重组
        4.2.2 互动环境·城乡联络要素的通廊架构
        4.2.3 互动模式·多元利益要素的平衡调节
    4.3 特色化休闲服务业转型的区域融合模式的构建
        4.3.1 融合单元·特色文化要素的肌理重塑
        4.3.2 融合环境·区域协同要素的管控拓展
        4.3.3 融合模式·全域定位与内生生力的共构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为例
    5.1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分类探究
        5.1.1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概况
        5.1.2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的现状分类
    5.2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策略的实例论证
        5.2.1 现代化农业转型乡村——以合肥市边缘区烔西俞村为例
        5.2.2 生态化工业转型乡村——以合肥市边缘区大山朱村为例
        5.2.3 特色化休闲服务业转型乡村——以合肥市边缘区木兰村为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成果
    6.2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教育背景

(6)基于“蔓藤城市”理念的漠沙农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小城镇建设需适应新的发展背景
        1.1.2 政策背景—全力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建设
        1.1.3 学术背景—“蔓藤城市”规划方法有待深入研究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蔓藤城市”及其相关理论
    2.1 “蔓藤城市”理念概述
        2.1.1 “蔓藤城市”的提出背景
        2.1.2 “蔓藤城市”的内涵
        2.1.3 “蔓藤城市”理念的意义
    2.2 相关理论研究
        2.1.1 “田园城市”与“有机疏散”
        2.1.2 “指状城市”及“丛簇模式”
        2.1.3 “精明增长”及“精明收缩”
        2.1.4 自组织理论
    2.3 理论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章 “蔓藤城市”理念的小城镇适用性研究
    3.1 相关实践案例
        3.1.1 贵州万峰林新区规划
        3.1.2 曲梁溱水田园小镇
        3.1.3 格塘都市农业小镇
        3.1.4 红河县甲寅现代农业特色小镇
        3.1.5 案例总结
    3.2 空间布局适用性辨析
        3.2.1 空间形态适用性
        3.2.2 交通系统适用性
        3.2.3 公共服务设施适用性
        3.2.4 基础设施适用性
    3.3 生态景观适用性辨析
        3.3.1 生态景观现状问题
        3.3.2 “蔓藤城市”生态景观系统
        3.3.3 适用性评价
    3.4 产业规划适用性辨析
        3.4.1 产业发展问题
        3.4.2 “蔓藤城市”产业发展思路
        3.4.3 适应性评价及建议
    3.5 适用性总结
第四章 “蔓藤城市”理念下漠沙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4.1 漠沙概况
        4.1.1 区位与交通优势
        4.1.2 行政辖区及人口
        4.1.3 产业优势
        4.1.4 民族文化资源
    4.2 漠沙镇镇区现状分析
        4.2.1 自然资源
        4.2.2 空间形态
        4.2.3 建设水平
        4.2.4 上版规划解读
    4.3 适用性探讨
        4.3.1 空间布局适用性
        4.3.2 景观系统适用性
        4.3.3 产业系统适用性
    4.4 规划目标与思路对策
        4.4.1 规划目标
        4.4.2 思路对策
第五章 “蔓藤城市”理念下漠沙农业特色小镇规划实践
    5.1 总体规划
        5.1.1 “叶片系统”规划
        5.1.2 交通体系—“枝干系统”规划
        5.1.3 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
        5.1.4 产业系统规划
    5.2 城市设计
        5.2.1 总体结构
        5.2.2 自然格局设计
        5.2.3 景观设计
        5.2.4 公共空间设计
        5.2.5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创新点
    6.2 思考与展望
        6.2.1 理念的再思考
        6.2.2 规划实施保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图纸附件

(7)基于生态适应理念的西安市周至县村庄体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战略引导新时代乡村振兴
        1.1.2 构建合理的村庄体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前提
        1.1.3 统筹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周至县村庄体系良好发展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生态适应
        1.4.2 村庄体系、镇村体系与城镇体系
    1.5 研究对象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1.4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5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2.1.6 理论总结
    2.2 村庄体系研究综述
        2.2.1 村庄人口规模相关研究
        2.2.2 村庄职能等级研究动态
        2.2.3 村庄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2.4 村庄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2.3 村庄体系生态化研究综述
        2.3.1 居民点体系规划生态化研究综述
        2.3.2 村庄布局规划生态化研究进展
        2.3.3 村庄生态建设规划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市周至县村庄体系现状研判
    3.1 村庄调研与区域基本概况
        3.1.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3.1.2 研究区位概况
        3.1.3 生态环境要素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1.5 乡村产业概况
        3.1.6 人口用地规模
        3.1.7 教育配套设施
    3.2 县域村庄体系现状特征
        3.2.1 村庄等级规模
        3.2.2 村庄空间布局
        3.2.3 村庄空间结构
        3.2.4 村庄基础设施
    3.3 村庄体系视域下周至县村庄生态适应分析
        3.3.1 村庄建设挤压生态空间,导致乡村人居环境恶化
        3.3.2 村庄体系不健全,生态服务支撑能力较弱
        3.3.3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生态失衡
        3.3.4 体系建设缺乏生态化的引导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适应理念下周至县村庄体系规划路径探析
    4.1 生态适应与村庄体系动力机制
        4.1.1 生态适应的运行机制
        4.1.2 村庄体系内源性驱动机制
        4.1.3 村庄体系外源性驱动机制
    4.2 等级规模
        4.2.1 预测人口规模和村庄数量
        4.2.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2.3 等级规模体系调整
    4.3 空间布局
        4.3.1 中心村选址
        4.3.2 构建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3.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4 产业发展
        4.4.1 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乡村产业发展趋势
        4.4.3 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4.4.4 产业生态发展模式
        4.4.5 构建乡村群单元建设
    4.5 空间结构
        4.5.1 村庄空间结构与生态适应的关系
        4.5.2 村庄土地利用结构
        4.5.3 乡村产业结构
        4.5.4 乡村地域空间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域村庄体系生态适应性规划策略
    5.1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5.1.1 农村居民点体系
        5.1.2 镇村职能规模结构
    5.2 县域村庄分类体系规划
        5.2.1 哑柏镇——平原型村庄体系重构
        5.2.2 竹峪镇——台塬型村庄体系重构
        5.2.3 厚畛子镇——山地型村庄体系重构
    5.3 县域村庄体系生态适应目标框架
        5.3.1 构建理念
        5.3.2 策略框架
    5.4 统筹县域空间生态要素
        5.4.1 建构景观安全格局
        5.4.2 修复生态自然区域
        5.4.3 优化土地空间格局
        5.4.4 整合开敞空间要素
        5.4.5 完善绿色基础设施
    5.5 促进产业生态转型
        5.5.1 农业绿色经济化
        5.5.2 旅游生态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镇域村庄体系生态适应性规划策略
    6.1 楼观镇村庄体系现状特征
        6.1.1 区位概况
        6.1.2 自然生态环境
        6.1.3 社会经济概况
        6.1.4 村庄体系现状
    6.2 镇域村庄体系规划
        6.2.1 构建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村庄发展潜力评价得分
        6.2.4 镇域村庄布局规划
        6.2.5 镇域村庄分类规划
    6.3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6.3.1 农田生态保育
        6.3.2 用地高效集约
        6.3.3 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6.4 加强生态修复工程
        6.4.1 村庄特色景观营造
        6.4.2 交通网络生态化
    6.5 打造地域生态文化
        6.5.1 生态思想传承
        6.5.2 增加旅游内涵
        6.5.3 生态村民培育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三 :各镇(乡)村庄迁并意向表
    附录四 :撤并后各镇村名称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8)生态视角下的兰州市花庄镇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城镇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1.1.2 生态建设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特色小城镇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4.1 基本概念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特色小城镇研究评析
    2.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2.1.1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2.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2.1.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
    2.2 全国特色小城镇研究评析
        2.2.1 政策文件解读
        2.2.2 基本情况分析
        2.2.3 培育现状评价
    2.3 甘肃省特色小城镇研究评析
        2.3.1 政策文件解读
        2.3.2 基本情况分析
        2.3.3 培育现状评价
    2.4 兰州市特色小城镇研究评析
        2.4.1 政策文件解读
        2.4.2 基本情况分析
        2.4.3 培育现状评析
    2.5 小结
3 花庄镇现状概况分析
    3.1 社会经济现状
        3.1.1 社会发展
        3.1.2 经济情况
    3.2 设施服务现状
        3.2.1 基础设施
        3.2.2 公共服务设施
    3.3 机遇和挑战
        3.3.1 重大机遇
        3.3.2 面临挑战
    3.4 优势和劣势
        3.4.1 发展优势
        3.4.2 存在劣势
    3.5 小结
4 花庄镇生态要素提取
    4.1 生态农业要素
        4.1.1 川地设施农业
        4.1.2 台地生态农业
    4.2 生态企业要素
        4.2.1 重点农业企业
        4.2.2 主要工业企业
    4.3 生态环境要素
        4.3.1 山水自然环境
        4.3.2 农业景观环境
    4.4 生态文化要素
        4.4.1 历史文化资源
        4.4.2 体育休闲文化
    4.5 小结
5 花庄镇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
    5.1 建设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生态农业特色
        5.1.1 培育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5.1.2 提高农业供给质量,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5.1.3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5.1.4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现代智慧农业
    5.2 构建产业现代化发展体系,体现生态产业特色
        5.2.1 结合现状产业布局,划分产业发展片区
        5.2.2 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
        5.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生态化
        5.2.4 延伸生态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融合化
    5.3 营造和谐宜居的田园环境,展现生态环境特色
        5.3.1 统筹生态系统结构,划分生态功能片区
        5.3.2 优化山水自然格局,营造宜居生态环境
        5.3.3 打造特色农业景观,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5.3.4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塑造空间特色风貌
    5.4 发展乡土特色的生态旅游,彰显生态文化特色
        5.4.1 统筹全镇旅游资源,布局旅游空间结构
        5.4.2 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5.4.3 推进休闲观光农业,讲述地域农耕乡愁
        5.4.4 开展文化体育旅游,彰显乡土文化内涵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
        1.3.1 城镇内涝
        1.3.2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系统论
        2.1.1 定义与内容
        2.1.2 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2.2.1 主要内容
        2.2.2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新城市主义理论
        2.3.1 主要内容与发展
        2.3.2 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绿色建筑理论
        2.4.1 概念及主要内容
        2.4.2 雨水利用的主要方式
        2.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3 关中平原自然环境特征与内涝灾害衍生
    3.1 短时强降雨是导致内涝的先决条件
        3.1.1 三季常干旱、夏暴雨集中
        3.1.2 降水趋势将促使内涝加剧
    3.2 地形太平坦是造成内涝的自然基础
        3.2.1 流水地貌形成多级台地
        3.2.2 极平地势造成排水困难
    3.3 湿陷性黄土是加重内涝的特殊因素
        3.3.1 整体层面:关中平原湿陷性黄土分区
        3.3.2 局部层面:西咸新区湿陷性黄土分区
    3.4 针对内涝的关中平原自然地理分区
        3.4.1 分区成果
        3.4.2 表3.1关中平原针对内涝的自然地理分区基本信息汇总表分区灾情
    3.5 小结
4 关中平原传统村镇旱涝“自平衡”的经验与启示
    4.1 传统聚落分布模式
        4.1.1 传统聚落分布
        4.1.2 基层村落单元
    4.2 典型村落下垫面构成
        4.2.1 典型村落下垫面测算
        4.2.2 下垫面核心构成要素
    4.3 关中院落空间组织
        4.3.1 关中传统院落空间布局特征
        4.3.2 关中传统院落雨水组织模式
    4.4 典型村落内涝自平衡量化分析
        4.4.1 公共空间
        4.4.2 院落空间
        4.4.3 单次暴雨
    4.5 典型村落内涝自平衡设施
        4.5.1 内涝自平衡公共设施——涝池
        4.5.2 内涝自平衡私有设施——水窖
    4.6 现代规划启示
        4.6.1 规划模式
        4.6.2 单元概念
        4.6.3 平衡原理
        4.6.4 测算方法
5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衍生机理分析
    5.1 聚落空间——镇区形态演进与内涝灾害衍生
        5.1.1 建设区形态的演进
        5.1.2 镇区下垫面比例关系
    5.2 公共空间——外部空间设计与内涝灾害衍生
        5.2.1 绿地广场
        5.2.2 宅前场地
        5.2.3 街道和道路
    5.3 院落空间——居住建筑型制与内涝灾害衍生
        5.3.1 群体组织
        5.3.2 空间布局
        5.3.3 屋顶形式
        5.3.4 下垫面构成
        5.3.5 量化测算
    5.4 雨水设施——雨水蓄排设施与内涝灾害衍生
        5.4.1 储水设施
        5.4.2 排水设施
    5.5 小结
6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构建
    6.1 自平衡概念
        6.1.1 “自平衡”概念本源
        6.1.2 “自平衡”概念拓展
    6.2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的构建
        6.2.1 自平衡思路
        6.2.2 自平衡模式
    6.3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数学关系
        6.3.1 动态平衡的关系
        6.3.2 数学关系的表达
    6.4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指标系统
        6.4.1 参数控制指标
        6.4.2 空间设计指标
    6.5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单元体系
        6.5.1 院落基层居住单元
        6.5.2 片区基本生活单元
        6.5.3 镇区内涝平衡单元
        6.5.4 镇域生态协调单元
    6.6 小结
7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空间匹配方法研究
    7.1 空间匹配目标
        7.1.1 雨水利用目标
        7.1.2 内涝消解目标
    7.2 院落基层居住单元
        7.2.1 雨水组织流程
        7.2.2 下垫面及空间布局
        7.2.3 院落内雨水设施
        7.2.4 指标建议
    7.3 片区基本生活单元
        7.3.1 片区规模及构成
        7.3.2 街坊组团式布局
        7.3.3 片区雨水设施
        7.3.4 指标建议
    7.4 镇区内涝平衡单元
        7.4.1 空间结构
        7.4.2 下垫面构成
        7.4.3 道路系统
    7.5 镇域生态协调单元
        7.5.1 雨量协调关系
        7.5.2 空间匹配要点
    7.6 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贵门乡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规划的缘起
        1.1.2 规划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小城镇内涵与概念界定
        1.2.2 小城镇分类
        1.2.3 研究对象确定
        1.2.4 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3 小城镇环境整治规划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进展
        1.3.3 国内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评价
        1.3.4 小结
    1.4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内容框架
第2章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相关理论及启示
    2.1 生态城市理论
    2.2 山水城市理论
    2.3 相关理论在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的落实
    2.4 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主要内容框架与技术思路
        2.4.1 主要内容框架
        2.4.2 技术思路
第3章 贵门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现状剖析与发展目标
    3.1 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特色研判与问题剖析
        3.1.1 自然环境
        3.1.2 人文环境
        3.1.3 人工环境
    3.2 发展目标定位
    3.3 规划指导方向与思路
        3.3.1 规划指导方向
        3.3.2 规划思路
第4章 贵门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措施
    4.1 绿色山水生态格局营建
        4.1.1 划定“三区四线”保障生态安全格局
        4.1.2 山水格局保护与构建
    4.2 传统文化构建传统小城镇风貌
        4.2.1 城镇特色塑造及风貌管控
        4.2.2 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
        4.2.3 长宅线与苍贵线沿街立面整治
        4.2.4 传统园林绿地整治
        4.2.5 其他风貌景观整治改造
    4.3 美丽经济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4.3.1 生态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测算
        4.3.2 旅游产品与空间布局
        4.3.3 旅游服务与导览设施体系建设
    4.4 全面提升市政设施
        4.4.1 全覆盖统一整治环卫设施
        4.4.2 人性化整治道路交通
    4.5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1.1 关于“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理论的反思
        5.1.2 关于整治规划技术思路
        5.1.3 关于整治规划内容的总结
    5.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D]. 王治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黄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江龙镇为例[D]. 李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基于共生理论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 严若曦.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蔓藤城市”理念的漠沙农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D]. 胡君娣.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基于生态适应理念的西安市周至县村庄体系规划策略研究[D]. 祁姗. 长安大学, 2019(01)
  • [8]生态视角下的兰州市花庄镇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研究[D]. 李程道.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9]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D]. 徐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10]贵门乡山水文化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研究[D]. 金海江. 浙江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