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旅游休闲”线上交流对话

“潜水旅游休闲”线上交流对话

一、“潜水旅游休闲”在线交流对话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新竹[3](2020)在《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加,休闲时间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在努力工作之余也不断地追求休闲生活,进行着休闲活动。久而久之,休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还影响着人是否能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如何休闲”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时,美学还提倡要从传统的艺术领域转向当代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让审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发挥出应有社会文化功能。美学能够引导积极、健康的休闲文化,休闲文化又能使美学拥有更多的现实话语与功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休闲美学应运而生。1995年,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度,随后又增加了“黄金周”假期,国民休闲盛行起来,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重视“休闲美学”这一课题,研究休闲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能够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当代大众的休闲品质。迄今为止,中国当代休闲美学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中国当代休闲美学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休闲活动,还能够推动美学学科的发展,让审美走入现实生活。本文分为五部分:绪论是介绍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萌芽期、探索期和建构期三个阶段,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是总结并分析了我国当代休闲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明确休闲美的含义与特征,探讨休闲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挖掘休闲的审美内涵,揭示休闲的内在本质。第三章是探讨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特征。首先,发掘古代休闲审美思想资源,结合当代现实状况,主张回归本真自我;其次,汲取西方休闲审美思想的精华,追求“动”“静”相融合的审美状态;最后,打破了传统美学的局限,拓宽了观照对象的研究范畴,弥补了传统美学实践性的缺失。第四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影响:从现实生活方面来看,审美化的休闲方式促使人们过上诗意化的休闲生活;从社会经济方面来看,通过纠正人们错误的休闲观念、行为和目的,带动了休闲产业积极发展,从而引领美学经济通向健康、正确的道路;从理论发展方面来看,作为以人为本的休闲美学,丰富了美学的人文内涵,并且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休闲美学,也让美学的社会功能更加凸显。休闲美学是从美学的角度审视休闲,探讨如何进行真正的休闲,从而挖掘休闲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让人们通过审美性的休闲,能够增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素质、寻找到人生意义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休闲美学作为把美学从理论领域转向实践领域、从抽象变为具体的“实践者”,也肩负着让美学回归生活的重担。

来晓维[4](2019)在《古希腊休闲思想及其历史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的休闲研究存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路径,前者尝试探索“休闲缘何值得追求”的问题,注重发掘休闲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后者更注重解决“如何实现(值得追求的)休闲”。一般来说,只有回答了前者,对后者的探讨才有意义。古希腊哲学家在对幸福的讨论中构建了休闲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被认为是“休闲缘何值得追求”这一问题的起点,也是现代休闲研究开展的根基。本文通过考察古希腊休闲思想的具体内涵,以及这种内涵在后世的流转和演变,尝试讨论现代休闲研究为何以及如何向其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以“古希腊哲学及其历史演变”为题的缘由和论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其次从“聚焦古希腊的休闲研究”、“比较视域中的古希腊休闲研究”和“休闲概念的历史流变研究”三个主题出发对已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和述评;最后说明论文的创新和不足,并介绍论文的总体架构。第二章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出发,探讨了古希腊哲学中“闲暇”与“善”、“幸福”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以“幸福”为导向的“闲暇”,是“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它包括了思辨活动(沉思)和伦理实践活动(德性实践),需要通过接受自由教育和参与城邦生活来实现。第三章以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为代表,指出希腊化哲学继承了古希腊哲学中将休闲与“好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性质,但也发展出新的特征。伊壁鸠鲁学派在其快乐论中体现的闲暇更注重个人形式。而斯多亚派虽然承认休闲有助于个体德性的实现,但其最终仍要为政治生活服务,是手段而非目的。第四章阐述古希腊休闲思想在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遗存。如奥古斯丁肯定了闲暇之于追寻上帝从而获得幸福的积极意义;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从事知识研究就是参与休闲。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蒙田等学者也认为休闲是思考自我的前提,能够带来知识智慧和人的内在转变。第五章通过分析劳动地位的上升路径说明古希腊休闲思想在近现代的日益式微。宗教改革使得劳动作为“天职”成为“好的生活”的中心;工业革命后劳动以其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在人类生活中获得更高地位;马克思提出自由劳动概念,劳动理想取代休闲理想。休闲与劳动地位发生了转变。第六章探讨了休闲对劳动异化的反抗,以及消费对休闲反抗力量的削弱问题。劳动的异化导致其无法取代古典休闲成为人们的生活理想,休闲作为曾经的生活理想被寄予了克服劳动异化的希望。但在消费社会中,休闲作为消费被重新纳入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其对抗劳动异化的变革力量被“收编”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第七章说明现代休闲研究重新回归古希腊休闲思想的原因以及如何回归的问题。休闲被消费卷入经济生产环节而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变革力量,而古希腊以幸福为导向的休闲思想有助于恢复休闲对抗劳动异化的力量。这一方面需要恢复对休闲的智性认识,另一方面则要将休闲重新纳入幸福伦理的范畴。

刘秀珍[5](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刘梅[6](2017)在《旅游改变自我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主体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中国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它不再是人们眼中奢侈的消费行为,而是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的常态化消费,一种被人们所崇尚的休闲消费行为,给目的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影响,但是在研究旅游效应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旅游对人、对旅游者本身的影响。我们关注旅游的效益或者影响,都是关注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即对客体存在的影响,但是旅游对主体的影响,虽然在休闲层面有做了一些研究,但在旅游层面缺少系统化的研究,国内尤甚。国外学者在研究旅游的意义时也多是将背包旅游者或其他类型的旅游热衷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试图回答“他们为何热爱旅游”这个根本的问题,但却很少有人探讨一般旅游者,甚至旅游者自己有时也否认“意义说”,旅游带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呢,很多人喜欢旅游但也许不够热爱,旅游对他们的意义会低于热爱的人们吗,“热爱”又如何衡量呢。因此,本文致力于了解旅游这种活动给旅游者主体究竟带来哪些影响,而并不特定于具体的某一类旅游者,为什么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要去旅游,旅游究竟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是本文希望能够回答的问题。综合以上考量,本文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有什么样的影响?(2)旅游对旅游主体的这些影响是如何产生的?(3)旅游经验丰富程度的不同是否会对旅游主体产生不同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试图从原始资料中构建相关理论,通过对有旅游经历的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来收集数据,采用理论抽样的方法,对受访者的提问会依据之前受访者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并对访谈对象的选取有意进行差异化的选择,尽可能保证受访者的年龄差异化、性别差异化、旅游经历差异化、旅游距离差异化,以保障收集资料的效度和信度。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同时进行录音资料转录和撰写备忘录及研究日志,进行初步分析。通过三级编码和分析探讨,本研究获得了许多启发,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证明了旅游能够改变自我,旅游具有很强的主体效应,从理论上回答了人们为什么出去旅游,人们出去旅游不仅是出于回避的目的,也能从旅游当中获得很多方面的影响,旅游能够对一个人的心理、精神、情感等各方面产生改变,从而使旅游者自我发生变化。(2)旅游主体效应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认知的拓展、情感的替代&补偿、心理的调适以人格的重塑,认知的拓展包含旅游者在旅游中感受到的潜在学习、文化冲突、自我认同和真切感受四点;情感的替代&补偿包含舒适放松的状态、慢享时光、转移注意力、调剂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五项;心理的调适包含成熟的心理状态、内心的修行、自由的快感、人生观的改变、适应变化和恢复精力六项;人格的重塑包含自我认识、思想成熟、行为引导和性格外倾四项。(3)通过开放性编码和主轴编码,整合出三个影响旅游主体效应的相关类属,分别是目的地环境、旅游主体作用、旅游中的人际交往,目的地环境包括目的地资源特色和目的地成熟度两个维度。旅游主体作用包括旅游主体生涯成熟度、旅游者角色、旅游者涉入度以及旅游者出游动机。旅游中的人际互动包括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互动、与旅游经营者的互动、与旅游从业人员的互动以及与其他旅游者的互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塑造和保护地方性、开阔旅游营销思路等,同时本文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尚待完善和学习,如方法不成熟,研究过程的规范性有待加强,样本效度有待提高,缺少横向的比较分析等。

向昌浩[7](2017)在《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休闲体育的普及与发展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产业经济进入了新的常态化,为休闲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职院校的性质主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休闲体育在高职院校的推广与普及是学生业余生活的合理补充,与其他专业知识相协调,增强学生体质,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专业技能学习氛围,因而休闲体育在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有其必然性。从休闲体育在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性、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该选题适合当前研究的目标趋势,有其研究的必然性,并适合后期深入研讨。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合理的应用、发展休闲体育,让学生通过休闲体育锻炼,来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以更加健康的状态应对生活、学习、就业竞争与工作,在人生道路上展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自我,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从中找寻发展的不足和影响因素并进行详细探讨,以此为基础探索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优化发展对策,实现休闲体育活动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中了解到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既有学生个体方面主观因素,又有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客观因素,以及休闲体育活动氛围和相关物质设置等因素。研究认为:休闲体育教育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打破,并根据休闲体育的特性进行重构,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由此提出改革的措施在于:休闲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应注重高职生个体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拓展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等。使得高职学生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同时,促进其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本研究共分为六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评价,第三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对研究对象(六所长沙市高职院校的6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休闲体育现状,第五部分对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的发展与改进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素质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保障其就业与长远发展。

肖熹[8](2017)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九三九年至二〇〇一年间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文史料的梳理,对戛纳电影节在策展选片、评审组织、奖项设定、形式沿革、重要事件、经典作品、美学倾向和文化策略等方面展开历史性分析。论文根据二十世纪对欧洲以及法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戛纳电影节自身发展的重要事实,把戛纳电影节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大量参展、参赛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展开分析与评述。绪论部分先对电影节研究的趋势、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概括,重点围绕针对戛纳电影节的史料研判、文献类型和研究倾向进行了综合,并通过“艺术界”、“艺术惯例”、“世界电影”等理论构想,把“艺术等级体制”作为研究戛纳电影节历史的核心方法,重点研究不同时期在作品、名人和美学方面的积极倾向与历史特征。第一章通过对一九三九年到一九五八年间历史资料的爬梳,对戛纳电影节的充满对抗性和政治性的起源展开研究,对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八年间戛纳电影节初创时期的展赛形式、选片规则、单元设定、举办时间、硬件建设、奖项设定等重要环节的调整与固定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戛纳电影节早期通过明星效应来引起媒体关注,但扶植《第三人》《花都艳舞》这些边缘类型片和标榜《朱丽小姐》《神秘的毕加索》等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这些文化策略让戛纳电影节完成成长中的蜕变,从初创的电影节向国际化的电影节过度。第二章主要研究一九五九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到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之间,重点结合史料,分析戛纳电影节如何通过“新浪潮运动”、“五月风暴”等重大电影史事件,介入欧洲的社会运动,把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变成制造电影史的历史现场,成为见证电影史上重要的美学、电影运动和政治活动的特定时空。同时,戛纳在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现代主义电影大师的创作不被承认时,抵制社会偏见和舆论偏见,支持他们的作品在电影节上加冕。第三章研究了从一九六九年“一种关注”单元的创立到一九八一年弗朗索瓦·密特朗赢得法国总统大选,戛纳电影节在选片、策展和评奖方面不断变化,逐渐运用新的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把青年导演在性与政治方面具有挑衅性、争议性、探索性的作品呈现出来,在选片方面完成“去政治化”,由法国政府占主导的选片模式改为由电影节形成选片人制度,通过选片人和选片小组邀请优秀的导演和作品,同时也运用“争议政治”的策略进一步提高电影节在全球文化中的影响力,推出了《如果》《感官王国》等具有争议性的经典作品。戛纳在这个时期,通过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等美国导演的支持,完成了对“新好莱坞”的历史建构。第四章从一九八二年雅克·朗格推行“文化例外”政策到一九九一年的冷战结束,结合个案作品研究了戛纳电影节如何在电影艺术的体系中巩固地位,强化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及其纯粹性,强化电影创作的多元性,与美国商业电影展开对抗。因此除了在选片上更为开放,也强化电影作为表达工具的创作自由,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在社会主义国家遭遇政治压迫和文化冷遇的导演提供文化流亡的栖居地,并通过《鸟人》《天堂电影院》等作品表达出观众在冷战后期对新鲜美学风格的呼唤。第五章的历史节点设定在一九九二年“冷战”结束到二〇〇一年“九一一事件”之间,戛纳电影节一方面把电影市场建成欧洲最大的电影贸易展会,一方面推行“去西方中心主义”,向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敞开大门,以消除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心理。这个时期是华语电影通过戛纳电影节在国际电影界迅速崛起的十年,陈凯歌、侯孝贤、王家卫、杨德昌等一大批优秀的华语导演被介绍到西方,以及把阿巴斯等伊朗电影推介到欧洲,同时,戛纳在一九九〇年代开始扶植美国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通过《性、谎言、录像带》《巴顿·芬克》《低俗小说》等影片把美国新独立电影运动推向高潮。通过对史实、作品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认为,戛纳电影节通过积极的、策略性的评审和展映活动,已成为世界电影界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在生产电影经典、缔造导演和明星、培植电影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然而世界电影史研究中,往往忽视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在电影美学的发生、电影经典的缔造和电影人的流动交往等方面的贡献,戛纳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电影节,在于它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首先,不断摆脱起源时携带的政治对抗性和文化外交属性,逐渐实现办展选片的独立性,这激发了戛纳电影节积极主动选择商业合作和媒体合作的发展路线。其次,把新的电影美学和艺术风格推送到观众面前,是戛纳最为坚定的美学策略,尤其对于大众难以理解、无法接受、充满争议的作品与风格,戛纳电影节始终推动这些作品与观众和国际电影界相遇。最后,戛纳电影节不断强化一种文化平等意识,发现和推送文化弱国、电影小国的作品,展示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影片,建构了一个世界电影彼此相遇、相互影响、彼此竞争的文化空间,强化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邱爱艳[9](2016)在《当代艺术展览观看方式与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意义的展览以如何展作为主要的部分,发展到今天,如何“览”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策展人如何“览”,艺术家如何“览”,设计师如何“览”,“览”的方式就是一个问题,“览”本身是需要设计的,这种有意识的设计既具备实验性,也产生多种观看的可能性,由此引发观者对艺术生产、展览文化等更多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思考。如今,当代艺术展览遍地开花,但是暴露的各种问题也非常明显,所有从事艺术文化的研究者如何重新认识观看方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将会改变我们对世界艺术文化完全不同的认识。我们从不同的展览中看到了不同层次的作品,也看到了展览的丰富性,在当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观看方式,是娱乐性的观看还是教育式的观看,抑或自我救赎式的观看……在展览中呈现出了很多问题,然而寻找观看的意义始终是展览要面临和解决的。从设计的角度讲,设计虽然有多种传播交流方式,但展览在当代已然成为认识设计文化范畴的重要途径,它以特殊的叙事方式记录着设计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在其中,“观看”逐渐走出了日常概念,观看方式的设计显然成为了展览工作的内容之一,它也影响着人们对展品的认识乃至对自己的观看行为的思考。同时,艺术设计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全球语境下如何去理解设计,展览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艺术文化传播方式在叙述着设计的发生与发展。观看方式设计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一种行为方式和一种哲学化的认知,在这种哲学化的认知中,要对展览观看方式与设计是什么,其目的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对艺术展览进行理性分析,把握对展览以及展览观看方式设计的“此在(Dasein)”的理解,也就是展览观看方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把观看方式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去研究。

朱廉[10](2014)在《基于《旅游法》的南昌市旅行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在不断增加,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也在日益增多,旅游出行已经成为人们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甚至生活习惯。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一方面为旅行社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相应地使旅游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给旅游企业的规范经营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给旅游法制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尤其是旅行社企业,由于数量增长迅猛,彼此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市场上一度旅游乱象丛生,如产品缺乏创新,彼此模仿,同质化严重;宣传促销方式单一,旅行社恶性竞争,价格战十分惨烈,“零团费”、“负团费”现象屡禁不止;强迫购物、欺客宰客等问题屡禁不止,产生的恶劣影响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种种问题,不仅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也给旅游经营者的正当经营行为带来严重冲击,在旅游业内甚至出现了“守法者吃亏,违法者发财”的错误认识。为实现国家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亟须通过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来维护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2013年10月1日,规范旅游行业行为的《旅游法》正式实施,全社会对它遏制行业乱象,净化旅游环境寄予很大期望。仔细浏览这部法律,不难发现,在全部112条规定之中,涉及旅行社方面的条文竟达73条之多,所占比例超过65%。这些条款,内容涵盖旅行社企业的资质要求、业务范围、许可证制度制度、质保金制度、宣传招徕、合同制度、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纠纷处理、法律责任等共10个方面。本文从分析南昌旅行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始,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剖析《旅游法》中影响到南昌旅行社营销与发展的若干规定,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行社应该采用的产品营销策略、价格策略、渠道营销策略、促销策略以及政府扶持旅行社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潜水旅游休闲”在线交流对话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潜水旅游休闲”在线交流对话录(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萌芽期:时代审美现象的关注
        一、以“休闲时间”为中心话语
        二、肯定文艺的休闲消遣功能
        三、对休闲活动的审美阐释
    第二节 探索期:初入休闲美学的辨析
        一、译介西方休闲理论
        二、强调审美对于休闲的重要性
        三、首次提出“休闲文学”“休闲美学”的概念
    第三节 建构期:中国本土休闲美学的阐发
        一、论述审美与休闲的关系
        二、挖掘古代休闲审美思想
        三、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休闲美学理论
第二章 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休闲美的界定
        一、休闲美的含义
        二、休闲美的特征
    第二节 休闲审美主体论
        一、生理基础:全身心的审美机制
        二、情感维度:“心无羁绊”的心灵状态
        三、思维前提: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内涵
    第三节 休闲审美意蕴论
        一、休闲审美与身心愉悦
        二、休闲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
        三、休闲审美与文化意蕴
第三章 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特征
    第一节 古今对话基础上的时代特色
        一、寻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闲适思想
        二、主张回归本真自我
    第二节 中西对话基础上的本土特色
        一、削弱了西方强烈的主观意识
        二、追求“动”“静”结合的审美状态
    第三节 现实与学术对话基础上的实践特色
        一、拓宽了观照对象的研究范畴
        二、弥补了传统美学实践性的缺失
第四章 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的影响
    第一节 对生活产生影响的休闲美学
        一、审美化的休闲方式
        二、诗意性的休闲生活
    第二节 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休闲美学
        一、带动休闲产业的积极发展
        二、引导美学经济通向正确、健康的道路
    第三节 对理论发展产生影响的休闲美学
        一、美学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
        二、美学的社会功能得以彰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古希腊休闲思想及其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聚焦古希腊的休闲研究
        1.2.2 比较视域中的古希腊休闲研究
        1.2.3 休闲概念的历史流变研究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研究内容和架构
2 古希腊哲学中的休闲思想
    2.1 善、幸福与闲暇的关系
        2.1.1 善:行为的目的
        2.1.2 幸福:最高的善
        2.1.3 闲暇:幸福之所在
    2.2 实现闲暇的具体途径
        2.2.1 接受自由教育
        2.2.2 参与城邦生活
    2.3 本章小结
3 希腊化时期古希腊休闲思想的演进
    3.1 伊壁鸠鲁学派:快乐与闲暇
        3.1.1 寓于快乐的幸福
        3.1.2 快乐与闲暇的关系
        3.1.3 以“快乐”致“闲暇”
    3.2 斯多亚学派:德性与闲暇
        3.2.1 寓于德性的幸福
        3.2.2 斯多亚学派的闲暇观
        3.2.3 以“德性”致“闲暇”
    3.3 本章小结
4 中古时期古希腊休闲思想的遗存
    4.1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体系中的休闲
        4.1.1 奥古斯丁:作为宗教冥想的休闲
        4.1.2 阿奎那:作为知识研究的休闲
    4.2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下的休闲
        4.2.1 彼特拉克:作为独处生活的休闲
        4.2.2 蒙田:作为自我思考的休闲
    4.3 本章小结
5 近现代古希腊休闲思想的式微
    5.1 休闲地位的下降
        5.1.1 劳动天职论动摇休闲地位
        5.1.2 劳动价值论否定休闲地位
    5.2 休闲价值的让渡
        5.2.1 “劳动理想”与“休闲理想”之争
        5.2.2 “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之辩
    5.3 本章小结
6 休闲在现代社会中的两种呈现
    6.1 休闲作为反抗劳动异化的力量
        6.1.1 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
        6.1.2 休闲对劳动异化的反抗
    6.2 消费对休闲反抗力量的削弱
        6.2.1 凡勃伦:休闲作为炫耀性消费
        6.2.2 列斐伏尔:休闲的“被殖民化”
        6.2.3 鲍德里亚:休闲作为消费神话
    6.3 本章小结
7 现代休闲向古希腊休闲的回归
    7.1 回归古希腊休闲的原因
        7.1.1 现代休闲的局限性
        7.1.2 古希腊休闲的超越性
    7.2 回归古希腊休闲的路径
        7.2.1 恢复对休闲的智性认识
        7.2.2 将休闲重新纳入幸福伦理范畴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1.中文文献
        1.1 外文译着
        1.2 国内着作
        1.3 期刊论文
        1.4 学位论文
        1.5 其他文献(含报纸、工具书、会议论文、网络文献)
    2.外文文献
        2.1 外文着作
        2.2 外文期刊
        2.3 其他文献(含论文集、网络文献)
作者简历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旅游改变自我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主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阐释
    2.1 文献综述
        2.1.1 旅游主体研究
        2.1.2 旅游效应研究
        2.1.3 旅游对旅游主体的影响研究
    2.2. 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2.2.1 旅游与旅游主体
        2.2.2 旅游效应与旅游主体效应
    2.3 理论基础
        2.3.1 通过仪式理论
        2.3.2 精神分析理论
3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主体效应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
        3.1.2 理论抽样
        3.1.3 调研过程
        3.1.4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2 分析过程
        3.2.1 开放性编码:形成概念和类属
        3.2.2 主轴编码:选取主类属
        3.2.3 选择性编码:发现核心类属
        3.2.4 故事线:整合类属,描述旅游主体效应的发生过程
        3.2.5 研究小结及讨论
4 旅游主体效应的维度内涵探析
    4.1 认知世界何以拓展
        4.1.1 旅游活动中的认知拓展:从一般认知到具身认知
        4.1.2 影响认知拓展的因素
    4.2 情感世界何以补偿
        4.2.1 旅游活动中的情感替代&补偿:逃离日常生活的琐碎
        4.2.2 影响情感替代&补偿的因素
    4.3 心理世界何以调适
        4.3.1 旅游活动中的心理调适:内心的修行
        4.3.2 影响旅游主体心理调适的因素
    4.4 个体人格何以重塑
        4.4.1 旅游活动中的人格重塑:发生在自我身上的变化
        4.4.2 影响人格重塑的因素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建议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休闲体育在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必然性
        1.1.2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需要
        1.1.3 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动是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3 研究评述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2.1 关于休闲与体育的理解
    2.2 对于休闲体育内涵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高职院校休闲体育发展的必要性
3 长沙市高职院校休闲体育开展现状
    3.1 休闲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3.1.1 休闲体育课程设置流于形式
        3.1.2 休闲体育课程模式设置保守
        3.1.3 休闲体育项目设置比重差异
        3.1.4 专业师资配备与教学方法传统性
        3.1.5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设施日渐完善
    3.2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分析
        3.2.1 休闲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现状
        3.2.2 休闲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
        3.2.3 学生对休闲体育设施的要求
    3.3 学生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内容的选择分析
    3.4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状况分析
        3.4.1 学生休闲时间的利用情况
        3.4.2 学生参与频度分析
        3.4.3 学生休闲体育活动时间长度
        3.4.4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动机
        3.4.5 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身心变化情况
4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
    4.1 学生个体方面
    4.2 学生休闲体育需求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方面
    4.3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文化氛围方面
    4.4 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
5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策略
    5.1 休闲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
        5.1.1 完善休闲体育教育
        5.1.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休闲水平
        5.1.3 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利用
        5.1.4 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文化氛围
    5.2 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应注重高职生个体发展需要
        5.2.1 深挖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
        5.2.2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休闲习惯
        5.2.3 强化高职生的体育知识技能
        5.2.4 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5.3 加强和完善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
    5.4 拓展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6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附件A 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开展的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B 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开展的现状专家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

(8)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电影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戛纳电影节的地位与影响
        二、戛纳电影节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五个研究方向
        二、三种研究立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理论预设
        一、戛纳的历史与文化战略
        二、戛纳电影节是文化生产机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生产自身
        二、生产经典作品
        三、生产名人与明星
        四、生产艺术等级
第一章 戛纳电影节的缘起与形塑(一九三九—一九五八)
    第一节 戛纳的缘起与自我塑造
        一、戛纳的缘起:与威尼斯对抗
        二、戛纳的初创与形成:组织、评选与仪式
        三、冷战中的电影、外交与政治
    第二节 边缘类型片的舞台
        一、《第三人》
        二、《花都艳舞》与《四海一家》
        三、《恐惧的代价》
    第三节 名人与明星的传奇场域
        一、孤傲艺术家:让·谷克多
        二、失落的明珠:大卫·里恩
        三、新现实主义领袖:德·西卡
        四、印度电影灵魂:萨蒂亚吉特·雷伊
        五、明星神话:褒曼与格蕾丝·凯丽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转折
        一、黑色电影的加冕
        二、现代主义美学的发端
第二章 电影史的现场(一九五九—一九六八)
    第一节 见证电影史的现场
        一、参赛片与市场的扩大
        二、狂欢派对与评委升级
        三、第三世界的大门
        四、组委会制的确立
        五、商业宣传的阵地
    第二节 新浪潮的兴起
        一、从《广岛之恋》到《四百击》
        二、瓦尔达与德米
        三、回归本真的《男欢女爱》
    第三节“五月风暴”的电影史现场
    第四节 现代电影的舞台
        一、现代生活观念的兴起
        二、现代美学风格的彰显
    第五节 作者论视野下的风格家
        一、类型改良家奥托·普雷明格
        二、风格大师小林正树
        三、《饥饿》与《洞》
第三章 议题政治的年代(一九六九—一九八一)
    第一节 多板块化与再政治化
        一、“导演双周”与多元板块的形成
        二、一九七二年的转折
        三、弗朗索瓦·萨冈事件
    第二节 新好莱坞的推手
        一、戛纳的宠儿科波拉
        二、罗伯特·奥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
        三、沙茨伯格的《稻草人》
    第三节 政治介入主义
        一、黑名单上的人
        二、政治争议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三、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与戛纳
    第四节 宗教批判与天主教奖
        一、戛纳的宗教问题
        二、《如果》对教会寄宿学校的批判
        三、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第五节 性禁忌的边界
第四章 文化例外的博弈(一九八二—一九九一)
    第一节“文化例外”与戛纳
        一、电影节升级
        二、周年纪念奖和一种关注单元
        三、从戴安娜王妃到麦当娜
        四、美法的文化博弈
        五、冷战的结束与戛纳
    第二节 流亡者的圣地
        一、塔可夫斯基与戛纳
        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追问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噩梦
        一、一片多奖
        二、双黄蛋
        三、双金棕榈
    第四节 法国电影的舞台
        一、新浪潮在继续
第五章 东方电影的崛起(一九九二—二〇〇一)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全球化电影舞台
        一、金棕榈中的金棕榈
        二、新旧更替与全球视野
        三、争议中的法国新电影
    第二节 华语电影的崛起
        一、华语电影与戛纳电影节的早期交往
        二、“第五代”的登场
        三、侯孝贤与李安:两种命运
        四、杨德昌的《一一》
        五、《鬼子来了》一鸣惊人
    第三节 美国独立电影的博兴
        一、“天才”索德伯格与《性、谎言、录像带》
        二、“鬼才”塔伦蒂诺与《低俗小说》
        三、“怪才”特里·吉列姆与《恐惧拉斯维加斯》
    第四节 戛纳的性别政治
        一、简·坎皮恩与女导演加冕
        二、阿莫多瓦的女性形象
    第五节 后冷战时期的加冕
        一、乌托邦绘图员: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二、希腊历史的沉思者安哲罗普洛斯
    第六节 阿巴斯与伊朗电影的发现
结论 欧洲电影节体系的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9)当代艺术展览观看方式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当代艺术展览观看方式设计研究的缘起
    1.2 观看方式设计研究的范围和概念
    1.3 观看方式设计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与意义
    1.4 观看方式设计研究的方法和涉及的学科
第二章 展览观看方式的文化变迁——从传统到当代
    2.1 博物馆角色的变化与观看传统
    2.2 从内容到形式——展览设计历史迁徙
    2.3 从结果到生产——展与览的制造关系
    2.4 从物到参观者——展和览的主客关系
    2.5 从旁观到参与——介入式观看的演进
    2.6 小结
第三章 展览观看的权力变迁——从封闭到开放
    3.1 观看的等级权力演变
    3.2 观看的宗教和政治权力影响
    3.3 观看的道德与伦理禁忌
    3.4 观看的公私权力转移
    3.5 观看与被观看的错位转移
    3.6 观看的科技方式改变
    3.7 小结
第四章 当代艺术展观看问题——观看方式的设计转向
    4.1 当代艺术的转向决定观看的转向
    4.2 从被动展示到主动呈现的转向
    4.3 从作品单独观看到环境协同审视的转向
    4.4 从身体观看到心灵观看的转向
    4.5 从视觉感受到通感体验的转向
    4.6 从精英观看到大众观看
    4.7 小结
第五章 类型启发——展览的形式构建与观看方式设计
    5.1 展览的时间与观看
    5.2 展览的观念与观看
    5.3 展览的体验与观看
    5.4 展览的互动与观看
    5.5 展览的消费与观看
    5.6 展览的虚拟与观看
    5.7 小结
第六章 重建场域——当代艺术展的空间场所与观看方式设计
    6.1 当代艺术展览的“场域”理论与观看问题
    6.2 从观看角度思考场域设计的重建问题
    6.3 当空间与作品成为整体——整体观看的问题
    6.4 当场所成为作品的语境——语境观看的问题
    6.5 当自然成为作品的环境——环境观看的问题
    6.6 当工厂成为当代艺术中心——形象观看的问题
    6.7 小结
第七章 如何观看——当代艺术展观看方式设计的多重思考
    7.1 与观看联系的创作理念——当艺术家作为主体
    7.2 与观看联系的策展理念——当策展人作为主体
    7.3 作品的批评阐释丰富观看——当批评家作为主体
    7.4 作品通过观看完成过程——当观众作为主体
    7.5 基于观看方式的个人设计实践
    7.6 小结
第八章 综述
参考书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10)基于《旅游法》的南昌市旅行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南昌市旅行社业发展现状
    2.1 江西省旅行社业概况
    2.2 南昌市旅行社发展的主要成就
    2.3 主要问题
        2.3.1 社会层面
        2.3.2 政府层面
        2.3.3 企业层面
    2.4 人员层面
        2.4.1 人才缺乏,学历不高
        2.4.2 用工困难
        2.4.3 队伍建设薄弱
第三章 《旅游法》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的主要内容
    3.1 经营资质要求
        3.1.1 关于许可经营业务
        3.1.2 关于许可证管理
        3.1.3 关于订购合格产品
    3.2 经营内容限制
        3.2.1 禁止黄赌毒项目
        3.2.2 关于高风险项目
    3.3 经营行为规范
        3.3.1 关于旅游市场规范
        3.3.2 关于网络旅游业务经营
        3.3.3 关于安排导游和领队
        3.3.4 关于旅游服务合同
    3.4 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3.4.1 关于禁止虚假宣传
        3.4.2 关于禁止不合理低价
        3.4.3 关于收受商业贿赂
    3.5 权利保障要求
        3.5.1 关于旅游者的权利
        3.5.2 关于游客信息保密
        3.5.3 关于导游劳动报酬
第四章 南昌市旅游市场分析
    4.1 南昌市民旅游心理特点
        4.1.1 南昌市民的旅游动机分析
        4.1.2 南昌市民的旅游偏好分析
    4.2 南昌市民旅游决策行为
        4.2.1 南昌市民获取信息的渠道
        4.2.2 南昌市民的出游时间分析
        4.2.3 南昌市民出游频率分析
        4.2.4 南昌市民的旅游费用支出分析
    4.3 南昌市民移动行为方式特征
        4.3.1 交通方式
        4.3.2 组织方式
    4.4 南昌市民对旅游法的接受程度分析
        4.4.1 南昌市民对旅游地购物选择
        4.4.2 旅行社涨价的接受度
    4.5 结论
第五章 南昌市旅行社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5.1 产品策略
        5.1.1 提供更专业的定制化旅游产品
        5.1.2 大力发展出境旅游高端旅游产品
        5.1.3 积极寻找市场空隙,实现集中化营销策略
        5.1.4 细分旅游市场、推出主题旅游产品
        5.1.5 打好品质战,服务战,培养核心竞争力
    5.2 价格策略
    5.3 渠道策略
        5.3.1 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渠道优势
        5.3.2 拓展线上旅行社、构建客户平台
        5.3.3 线上线下联合,多种营销渠道选择
        5.3.4 顺应社会发展,跟上信息潮流,创新旅游销售渠道
    5.4 促销策略
        5.4.1 与同行、景区和酒店等形成集团营销
        5.4.2 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营销,优化运营资本,扩大经营实力
        5.4.3 努力保有现有客户,深入挖掘潜在客户
第六章 南昌市旅行社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行政监管
        6.1.1 杜绝“零负团费”等低价经营模式
        6.1.2 重视分支机构管理
        6.1.3 规范发展旅游汽车公司
        6.1.4 改进旅行社责任保险投保工作
        6.1.5 认真研究制定地方标准《旅行社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6.1.6 改进导游管理工作
        6.1.7 力争创建企业集团
        6.1.8 引进外资,竞争发展
    6.2 改进服务工作
        6.2.1 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6.2.2 有效实施等级评定制度
        6.2.3 打破地区壁垒,扩大旅行社行业对外开放,为旅行社跨地区投资、经营创造条件
        6.2.4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
        6.2.5 积极沟通协调,减少政府接待、会议对旅行社经营的干扰
        6.2.6 建立完善奖励制度
    6.3 转变经营观念
        6.3.1 突出特色,彰显品牌
        6.3.2 借助互联网,开展信息化经营
        6.3.3 突出主业,多业兼营
        6.3.4 加快建设旅行社职业经理人队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南昌市民旅游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四、“潜水旅游休闲”在线交流对话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究[D]. 张新竹.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4]古希腊休闲思想及其历史演变[D]. 来晓维. 浙江大学, 2019(07)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旅游改变自我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主体效应研究[D]. 刘梅.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7]长沙市高职院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 向昌浩. 广州体育学院, 2017(06)
  • [8]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D]. 肖熹.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8)
  • [9]当代艺术展览观看方式与设计研究[D]. 邱爱艳.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5)
  • [10]基于《旅游法》的南昌市旅行社发展对策研究[D]. 朱廉. 南昌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潜水旅游休闲”线上交流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