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热点引领装修时尚

四大热点引领装修时尚

一、四大热点引领装饰时尚(论文文献综述)

沈星睿[1](2021)在《当代国货化妆品品牌塑造中的插图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张艺馨[2](2021)在《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与体验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在感性层面上对其个人情感需求的满足,且对产品的感性需求不断扩大。产品的设计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购买此产品。对于汽车产品的设计来说,内饰设计是汽车产品开发阶段的重要内容,内饰设计符合消费者审美偏好是决定汽车销量的关键之处。因此,本文基于感性工学对汽车内饰关键设计元素消费者偏好进行预测研究,对指导车企汽车内饰的概念设计,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实际车企从产品开发到整车上市大约需要3-4年时间,需要立足当下准确预测汽车内饰关键设计元素的消费者偏好,以达到汽车上市即能快速吸引潜在用户的目的。本文创新地通过人群价值观分类,采用价值观“引领”的人群作为目标用户,研究其偏好的汽车内饰关键设计元素。首先,尽量全面地收集各种不同风格的内饰设计样本,使研究的内饰范围能够覆盖调查到的消费者存在不满意的内饰部位,以及会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内饰部位,并根据设计元素分类筛选出代表性的样本图片,对目标用户进行眼动跟踪实验,以获取目标用户偏好的汽车内饰关键设计元素。其次,根据目标用户选出的样本图片筛选出感性意象词汇对运用语义差分法予以描述,从而确定目标用户偏好的汽车内饰感性需求特征。再次,为使目标用户偏好的内饰关键设计元素更加丰富、准确,本文创新地将符合目标用户特征及其感性偏好的未来家居化元素、科技化元素与服饰配饰流行元素、建筑领域的时尚元素、色彩元素及中国元素融入到预测的内饰设计元素中。最后,综合眼动实验得到的消费者偏好的内饰设计元素与各领域时尚流行设计元素,融合应用于汽车内饰的设计之中,共同作为最终预测的汽车内饰关键设计元素。运用问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验证预测设计元素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预测的内饰设计元素受消费者欢迎。本文以消费者为导向,提供了满足消费者审美偏好的汽车内饰关键设计元素与主要感性特征,预测结果更加贴合汽车消费市场需求,符合车企生产需要,与预测过程一起可以为车企汽车内饰概念设计提供参考。

张雪飞[3](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认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丁俊[4](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提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张佳沁[5](2020)在《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服饰是身体的服饰,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离开了人的身体而存在的服饰是空洞静止的,只有被人的身体所穿着才能完整体现服饰的意义价值,那么研究服饰与服饰之下身体的关系应该比研究服饰本身更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不管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服饰,还是以服饰为视角研究身体的社会性都是缺失的状态。随着理论界的“身体转向”,服饰与身体的天然联系逐渐开始受到关注,而引入身体视角重构服饰文化体系应该是服饰研究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女性服饰的研究领域,传统女性受礼制的规训长久以来都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身体的视角研究传统女性服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并通过服饰与身体的关系探究当时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显着提高,但是身体问题仍然突出,大众媒体关于女性身体的减肥塑身、美容整形、时尚消费等内容的传播不断构建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与要求,出现了许多有损健康的不理智现象,并且反映在服饰的穿着上。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解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追溯历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女性身体问题”上却具有本质的共通性。本文从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视角,以近代我国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围绕服饰变迁体系的构建与量化的趋势分析,有助于从身体的角度更深入挖掘近代女性服饰变迁的文化内涵以及推进当今女性关怀的需要。首先,厘清身体解放运动由反缠足运动、剪发运动、天乳运动所组成,是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妇女解放思想所引领,通过大量近代文献梳理归纳启蒙、兴起、高潮各阶段的妇女解放思想以及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以思想与实践为依据,总结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情况,形成相对完整的近代女性身体解放运动下女性身体观变化的理论架构。其次,在大量近代文本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还原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概貌。反缠足运动作为服饰革命的第一步,足服形象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服饰形制的稳定系统,而女性开始以趋新求变的形象参与社会生活。剪发运动从平权、革命的象征到审美的回归,新女性的短发形象成为时尚的潮流。天乳运动批判了新女性的平胸形象,重塑了女性自然的身体曲线形象。随着身体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女性服饰形象直观展示了身体解放运动的成效与功绩。再次,立足实物分析与田野考察,从造型角度考证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服饰品的造型变化特征。上衣的造型从宽大变为紧窄、从平直变为曲线,而下装造型逐渐缩短以轻便为主导。并且身体解放运动主要围绕传统装饰实践的废除所开展,足服经历缠足弓鞋、放足鞋再到天足鞋的转变,造型上由弓弯变为平直,女子发型由束发盘髻转而剪发烫发,内衣造型由束胸到突显胸部转变。同时,从身体解放运动的角度,研究近代女性服饰实物的色彩、材质与工艺。服饰色彩审美逐渐脱离等级化的“五行五色”体系,以个人审美为导向进行搭配,服色搭配在整体风格上由艳丽转为素雅,缘边辅色也以同色或近似色为主流,上衣下裳的配色流行衣裙(裤)同色,并且多用复色,色彩典雅和谐没有等级之分。服饰材质流行以性感裸露与实用朴素为风格导向,不过以实用为主导的棉织物才是消费的主流。服饰工艺上,裁剪结构工艺开始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开始在结构设计中突显女性的身体特征;装饰工艺也从繁复趋于简洁,以突显服饰的立体结构。最后,总结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女性服饰的变迁规律,其承载了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显示了由遮蔽到裸露的变迁特征,呈现出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同时基于变迁规律,定义近代女装开放度的概念,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感性工学为量化手段,通过相关性分析关联服装开放度与廓形、颜色、装饰、材质四大关键要素,得出与服装开放度相关性最高的为廓形合体度与裸露度。在此基础上,以回归分析的方式,建立了以服装尺寸为自变量的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模型与裸露度模型。随后,运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十九世纪末至1940年代女装廓形进行识别,并获取尺寸数据。可以得出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变化趋势:在身体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其正由保守走向开放。同时不同人群对女装廓形变化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且普遍对服装合体化趋势接受程度高于裸露化趋势。该结果有力的支撑了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体系,同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龚滢[6](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易菲[8](2020)在《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文中认为本论文将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作为研究起点,通过电影影像来透视近代的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并以影像下的女明星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早期影像与时尚观念的关系、影像衍生的电影刊物对时尚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影像中女明星的时尚元素、时尚设计的演变历程,以及影像牵引的时尚潮流和时尚消费等问题。1896-1949年,上海电影经历了一个从植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摩登”观念通过欧美电影传入上海,营造出一个新的时尚文化。20世纪20-40年代是上海电影繁荣发展时期,致使电影明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论文通过近代上海影片等影像资料,呈现上海近代都市典型生活形态的“样本”,并运用学科交叉视角,解读近代设计的时尚观念,探析都市生活与时尚设计的发展特性,从中发现影像下的明星不仅是近代时尚娱乐的产物,也是上海时尚文化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她们留下的图像、影像和文字资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全新的都市时尚生活场景。而影像作为一种视角,还原了近代上海时尚生活,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研究发现,电影与时尚设计、时尚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影像下女明星的时尚设计来看,服装款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设计风格、穿着理念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从影像下时尚潮流与时尚演变的构建来看,时尚文化对上海时尚工业和时尚消费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论文从影像下女明星的角度来解读近代上海时尚,不仅可以了解近代上海时尚文化的进程和都市时尚生活方式,更能深刻地反映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尚价值观、消费体系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时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蒋宏波[9](2020)在《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当下是一个审美消费、符号消费的社会。时尚具有符号、美学和消费倾向的价值导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大众对多样审美的包容性提高造就了时尚的瞬息万变。而时尚审美观念的转化促使了时装展示空间形式的多元化。伴随着街头文化潮流的兴起,Hip-Hop张扬、个性的自我表达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青睐。亚文化独特的审美以及符号的创造力同时装展示空间形式既要满足当下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品牌独特风格的需求相符合。而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顺应着流行趋势,将Hip-Hop文化内涵的阐释转化为空间设计的方法论,通过对元素的提取运用为时装展示空间环境带来全新的体验。论文整体分为六个章节,围绕Hip-Hop文化与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以理论研究、概念的转化、设计方案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结构及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对相关概念的解读;第二章是对Hip-Hop文化定义、文化构成元素以及文化特征的分析,该章节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的体现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是从Hip-Hop时尚与Hip-Hop建筑研究两方面来探讨Hip-Hop与时装展示空间的联系,概括出潮牌服装店作为Hip-Hop与时尚空间联系的直接产物以及Hip-Hop元素、创作手法对空间构成的影响,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的应用分析与设计策略做铺垫;第四章是对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设计应用的具体展开,在明确时装展示空间设计要素的基础上首先对“潮牌”的展示空间设计案例在空间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设计以及展示道具上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然后从Hip-Hop表现形式、文化特征、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体现进行探讨,总结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的价值体现。第五章立足时装展示空间的当代性,结合SANKUANZ时装店方案设计,从空间观念、空间形式、空间质感上分别对当代性的体现、街头元素的介入以及基于工业质感的空间构成作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设计方法的探讨;第六章是论文的研究总结与展望,对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Hip-Hop风格的定义与总结,并对亚文化在空间设计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作为尝试,为亚文化在空间设计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法,丰富了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同时,Hip-Hop文化将会以一种设计的手段影响社会有关审美观念多样化的塑造而被大众重新认识、推广和普及。论文有图64幅,表7个,参考文献60篇。

温丽[10](2020)在《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的符号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消费文化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建构性力量,重塑着新时代的都市景观,引导了“空间中的消费”转向“空间的消费”。另一方面,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升级,又带来城市空间营销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空间消费的盛行。在上述发展语境下,历史街区依托其文化独特性,融合当代都市休闲消费方式,通过更新改造与媒介营销而被打造成为迎合大众消费市场的城市新型消费空间,成为当前存量时代街区改造的普遍范式与建设热点。在我国城市更新由传统经济复兴转向更加强调延续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色的综合复兴模式的“新常态”下,这一由历史街区消费化改造而成的新型消费空间该如何认知与解读?是否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振兴?基于以上核心问题,本文以空间消费为视角针对这一新型消费空间的建构路径、空间特征,及其文化影响进行重新审视与剖析。研究遵循“立场判断—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归纳总结”的总体思路。首先,在对消费主义、媒介传播、历史街区改造与文化消费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建立历史街区消费化改造的基本价值判断;其次,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读与抽象归纳,建构当代历史街区“生产/改造—营销—消费”的基本路径,形成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随后,以恩宁路永庆坊一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消费化转向中的演变历程,针对其作为新型消费空间的符号特征与内涵进行剖析,同时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考察游客对这一新型消费空间的认知与体验,进一步探讨消费文化的介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代语境下的历史街区消费化改造实际上促成了一种借由文化包装而营造消费氛围的“符号化”消费空间。这一新型消费空间本质上是由政府、开发商与消费者围绕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与符号价值共同推动而形成的。在永庆坊的案例中,地方政府尝试以其潜在文化资本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但在规划管控的缺失下,街区却逐渐陷入市场主导的消费化路径之中,成为一个以多元符号内涵迎合当代大众消费需求的新型消费空间,尽管实现了片区经济效益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地方文化流于表面的现实危机。文末针对永庆坊个案提出改进建议,并进一步指出在市场主导的街区消费化改造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的当下,更应发挥规划对于市场行为的约束与管控职能,把握街区改造的“律”与“度”,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二、四大热点引领装饰时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大热点引领装饰时尚(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汽车内饰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汽车内饰国外研究现状
        1.2.2 汽车内饰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汽车内饰预测相关理论简介
    2.1 感性工学简介
        2.1.1 感性
        2.1.2 感性工学的定义和本质
        2.1.3 感性工学的研究范畴
    2.2 感性工学相关研究方法简介
        2.2.1 眼动实验法
        2.2.2 语义差分法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 人群价值观分类相关方法简介
        2.3.1 李克特量表
        2.3.2 聚类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内饰设计元素偏好预测目标用户的确定
    3.1 价值观理论及测量模型
        3.1.1 Schwartz价值观量表概述
        3.1.2 中国消费价值观研究现状
    3.2 基于消费价值观的人群分类
        3.2.1 价值观因子确定
        3.2.2 问卷制定
        3.2.3 样本选择
        3.2.4 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
        3.2.5 研究消费价值观对汽车设计的意义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内饰的眼动实验研究
    4.1 眼动实验样本图片的收集及筛选
    4.2 汽车内饰眼动实验
        4.2.1 眼动实验简介
        4.2.2 眼动实验流程
        4.2.3 眼动实验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预测
    5.1 运用语义差分法确定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感性特征
        5.1.1 感性意象空间构建
        5.1.2 感性意象数据分析及感性特征总结
    5.2 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关键设计元素预测
    5.3 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预测有效性验证
        5.3.1 运用问卷法验证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预测的有效性
        5.3.2 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预测有效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汽车内饰满意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价值观和消费观测试调查问卷
附录3 感性词汇对筛选问卷
附录4 语义差分量表问卷
附录5 预测有效性验证问卷
附录6 模糊综合评价法调查问卷
附录7 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1.2 概念厘清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
    2.1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2.1.1 启蒙:维新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1.2 兴起: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1.3 高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2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
        2.2.1 反缠足运动的历史进程
        2.2.2 剪发运动的历史进程
        2.2.3 天乳运动的历史进程
    2.3 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
        2.3.1 传统女性身体观
        2.3.2 近代女性身体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1 反缠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1.1 放足的服饰困惑
        3.1.2 服饰形象的混乱
    3.2 剪发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2.1 断发的平权想象
        3.2.2 时尚的“新女性”形象
    3.3 天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3.1 “新女性”的平胸形象
        3.3.2 曲线重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造型与特征
    4.1 近代我国女性服饰种类与形制概况
    4.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造型与特征
        4.2.1 从宽大到紧窄的上衣造型
        4.2.2 一短再短的下装造型
        4.2.3 从平直到曲线的袍服造型
    4.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配饰造型与特征
        4.3.1 从弓弯到自然的足服造型
        4.3.2 从束发到剪发的发型及配饰
        4.3.3 从遮到显的内衣造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材质与工艺
    5.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
        5.1.1 从“以礼为美”到“自由平等”的色彩审美
        5.1.2 从艳丽到素雅的色彩搭配
    5.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材质
        5.2.1 以性感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5.2.2 以实用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5.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制作工艺
        5.3.1 从平面到立体的裁剪工艺
        5.3.2 化繁为简的装饰工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装变迁规律的量化分析
    6.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变迁规律概述
        6.1.1 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
        6.1.2 由遮蔽到部分裸露的变迁特征
        6.1.3 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
    6.2 近代女装开放度分析
        6.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6.2.2 开放度相关性分析
        6.2.3 服装廓形回归分析
    6.3 基于机器视觉的近代女装廓形提取与尺寸采集
        6.3.1 近代女装廓形提取
        6.3.2 服装特征点提取
        6.3.3 服装尺寸测量与精度
        6.3.4 FCM聚类类别数C的优选
    6.4 近代女装廓形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
        6.4.1 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变化趋势分析
        6.4.2 近代女装廓形裸露度变化趋势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研究成果
附录B:近代女性服饰实物资料表
附录C:近代女装尺寸数据明细表

(6)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8)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课题相关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相关概念
    四、研究路径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旧交织:影像里的时尚观念植入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时尚交织
        一、“摩登”观念的兴起
        二、“摩登”与“时尚”的嬗变
    第二节 国际化都市的时尚诉求
        一、洋时尚的本土化过程
        二、洋时尚的冲突与认同
    第三节 新旧交织中的时尚业态
        一、转型期下的时尚社交
        二、墨守成规的反对质疑
        三、蠢蠢欲动的时尚动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颠覆传统:影像派生的时尚文化传播
    第一节 电影刊物的时尚媒介传播
        一、争奇斗艳的时尚专刊
        二、丰富多彩的时尚图像
        三、人尽皆知的时尚传播
    第二节 欧美电影的时尚文化载入
        一、好莱坞时尚文化的传入
        二、中西交融的时尚价值观
    第三节 明星效应下的时尚思潮
        一、明星身份的认同
        二、时尚模仿的狂热
        三、明星制造的时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霓裳舞动:影像繁衍出的时尚元素创新
    第一节 服饰文化的转型演变
        一、繁花似锦:旗袍的黄金年代
        二、走向奢华:服装款式百变化
    第二节 妆容配饰的魅力吸引
        一、面目一新:潮流元素影响
        二、自我创新:华丽风格塑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缤纷:影像潮流牵引的时尚主义
    第一节 时尚潮流的新发展
        一、广告:明星价值的体现
        二、国货:时尚工业的促进
    第二节 新女性身份的新定义
        一、自由空间的拓展
        二、都市生活的主导
    第三节 时尚消费的新模式
        一、全新的消费观
        二、充足的消费能力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上海画报(上海1933)》封面女郎一览表
    附录2 :1937年《时代电影(上海)》的《国货明星点将录》
    附录3 :图注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致谢

(9)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解读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Hip-Hop文化”概述
    2.1 Hip-Hop的起源与发展
    2.2 Hip-Hop的表现形式
    2.3 Hip-Hop文化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Hip-Hop与时装展示空间的联系
    3.1 Hip-Hop与时装的联系——Hip-Hop时尚
    3.2 Hip-Hop与空间的联系——Hip-Hop建筑
    3.3 涂鸦字体的构建与空间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应用分析
    4.1 时装展示空间的设计概述
    4.2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运用的设计依据
    4.3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运用的设计基础
    4.4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4.5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应用价值
    4.6 本章小结
5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策略
    5.1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总体设计原则
    5.2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方法探讨
    5.3 SANKUANZ时装展示空间方案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的符号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消费社会转型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消费转向
        1.1.2 互联网新媒体以新型空间营销方式推动空间消费的盛行
        1.1.3 存量时代历史街区的消费化改造现象频发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与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消费社会语境下历史街区符号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消费社会
        2.1.2 历史街区
        2.1.3 符号化
    2.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符号消费与空间转变
        2.2.1 媒介诱导下的符号消费
        2.2.2 消费空间的符号化转向
        2.2.3 研究述评
    2.3 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符号化相关研究
        2.3.1 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与当代取向
        2.3.2 围绕文化资本的历史街区符号化趋势
        2.3.3 文化消费视角下历史街区改造研究进展
        2.3.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历史街区符号化的建构逻辑与分析框架
    3.1 以上海“新天地”为开端的历史街区符号化改造
        3.1.1 “新天地”的符号化建构路径与评析
        3.1.2 “泛新天地”的模式化运动与当代新趋势
    3.2 历史街区符号化的建构路径与分析框架
        3.2.1 历史街区符号化的建构主体与基本路径
        3.2.2 历史街区符号化的空间特征解读维度
        3.2.3 历史街区符号化的总体分析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永庆坊空间符号化的演变历程
    4.1 永庆坊周边历史文化要素梳理
    4.2 永庆坊的改造背景与潜在问题
        4.2.1 恩宁路“文化产业”导向的发展目标奠定了永庆坊改造方向
        4.2.2 永庆坊规划管控的缺失加大了后续改造建设的不确定性
    4.3 基于消费目的的永庆坊符号化转向
        4.3.1 市场化运作下“存表去里”的街区改造
        4.3.2 媒介介入下的街区“网红化”空间营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永庆坊的空间符号解读与感知
    5.1 永庆坊的空间符号特征与内涵解析
        5.1.1 街巷空间层面的“怀旧”色彩
        5.1.2 建筑立面层面“新旧交融”的符号意义衍生
        5.1.3 商铺层面基于主题化场景的多元符号拼贴
        5.1.4 细部装饰层面视觉形象主导的流行符号元素嵌入
        5.1.5 小结:多元符号叠加的新型消费空间
    5.2 永庆坊的空间感知与文化体验
        5.2.1 问卷与访谈基本情况
        5.2.2 出行目的与空间行为
        5.2.3 空间氛围体验与符号感知
        5.2.4 符号空间中的文化体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永庆坊符号化的价值判断与规划建议
    6.1 永庆坊符号化转向的反思与建议
        6.1.1 永庆坊符号化转向的利弊评判
        6.1.2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永庆坊业态功能优化
    6.2 应对市场化运作下历史街区改造的规划建议
        6.2.1 凸显街区改造的文化传承之意
        6.2.2 强化商业化与生活态的和谐发展
        6.2.3 以底线思维严格制定改造依据与业态准入条件
        6.2.4 建立“编制-跟踪-评估-优化”的动态更新机制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研究主要结论
    研究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四大热点引领装饰时尚(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国货化妆品品牌塑造中的插图设计研究[D]. 沈星睿.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消费者偏好预测研究[D]. 张艺馨.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4]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5]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D]. 张佳沁. 江南大学, 2020(03)
  • [6]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D]. 易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9]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蒋宏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的符号化研究[D]. 温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四大热点引领装修时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