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小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融合

樟木头小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融合

一、樟木头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一体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萍[1](2021)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东莞城市形象变迁(1978-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艳,孙阳,姚士谋[2](2020)在《一国两制背景下跨境口岸与中国全球城市区域空间联系——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文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特色的跨境全球城市区域,但囿于数据获取局限,已有分析多集中于对珠三角9市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或仅注重港、澳与内陆城市的单向跨境经济联系,口岸研究多集中于口岸自身的时空分布格局与作用机理,较少涉及口岸对跨境区域全域的空间联系及影响分析。本文尝试从口岸视角理解中国跨境全球城市区域空间联系,以粤港澳大湾区11城市为例,运用联系强度、网络密度及Python编程方法,以港口、陆路与航空跨境口岸为节点,以交通联系为纽带分析大湾区空间联系。结果表明:(1)口岸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全球城市区域内部空间联系的重要通道,依托各口岸,湾区已形成以香港为核心,以澳门、深圳、广州为重要节点的宏观联系格局。(2)港口口岸联系表现为以香港为首,港、澳互动为主的联系格局,港、澳与湾区其它城市间的港口口岸联系呈现等级性差异。(3)陆路口岸联系表明,湾区形成以港、澳陆路口岸为原点的辐射状联系格局,并以珠江为界呈显着不平衡性特征。(4)航空口岸联系呈现以港、澳为核心,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线性放射状航空外联格局。本文揭示了口岸通道对跨境区域全域空间联系与要素流动的影响,为跨境区域联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志敏[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珠三角乡村产业空间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产业空间重构包括乡村农业空间、工业空间、服务业空间重构,其不仅是乡村空间系统要素变化、重组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更是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干预手段。新政策环境下珠三角传统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及城乡发展地域格局面临新一轮转型,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珠三角乡村产业空间重构研究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核心理论并整合空间生产理论有关研究成果,以农村集体经济较发达的东莞市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数理统计、Arcgis空间分析法、SPSS因子分析等方法探讨面向集体土地和乡村企业的乡村产业空间重构时空特征、影响机制、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以及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论文研究成果包括:(1)乡村空间重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展开,乡村产业空间重构理论、实证研究不足。多功能、全球化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是西方乡村空间重构研究的热点,国内则重点关注乡村空间重构过程-机理-调控研究以及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研究。(2)东莞市乡村人口、企业和集体土地结构、空间分布格局持续变动,村域尺度下,乡村产业空间重构呈现空间集聚,乡村产业类型不同,空间集聚程度、位置、规模不同。乡村产业空间重构强度较大的村庄即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滨海片区厚街-长安-虎门、城区片区南城-东城-莞城、临深片区塘厦-凤岗,乡村产业空间重构强度较小的村庄即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水乡新城片区望牛墩、松山湖片区北部石龙-茶山-石排。(3)东莞市乡村产业空间重构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不同。集体经济、产业支撑、对外贸易和工业、农业经济是东莞市乡村产业空间重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集体经济影响力>产业支撑影响力>对外贸易和工业影响力>农业经济影响力。集体经济因素的影响路径包括集体土地的扩张和流转、乡村企业的更替、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再投资和再消费行为转变;产业支撑因素的影响路径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制度导向下投资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和工业因素影响路径包括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持续转变、低端工业向高端工业转变;农业经济因素影响路径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和农业规模化经营。(4)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落实新版《土地管理法》、完善产业支撑体系以及将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纳入东莞市国土空间规划核心议题,以乡村产业空间治理为重点,协同推进农业现代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镇村工业园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实施路径。(5)提出未来应重点开展微观视角下行为主体作用机制研究以及政府政策制度与城乡空间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张昌忠[4](2019)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是一种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其本质就是不断在产品、产业、模式和生态创新的并最终为国家、社会、人民创造新价值的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故如何在当今“互联网+”即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条件下,使传统农业实现自身“蜕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实践意义。由于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选取东莞市现代农业产业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下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为研究对象或典型个案,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现实资料,并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创新创业理论、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以企获得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的系统知识和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知。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4个维度,12个影响因素,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模式构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通过判断矩阵较科学的产生了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人才生态环境凝聚度>政策环境倾向性>政府补助>经济环境稳定性>社会文化环境包容性>国际生态环境示范性>资金信贷>双创氛围浓郁度>众创空间成熟度>风投介入>成熟案例示范效应。此评价体系维度清晰、指标明确、权值合理,且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对“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排序可信度较高。在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东莞农业产业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一是如何建立健全推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构建的一系列政策及举措,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如何搭建东莞市本地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形成完整的线上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与线下实体的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双线”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三是如何完善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并创造良好的人才汇聚环境,形成现代农业研发型高端人才汇聚的产业链,搭建风投资金线上线下平台;四是政府如何多渠道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投入资金,形成宽松的农业产业双创融资环境,改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宽容双创失败的社区文化氛围等。其中,本文以工商业双创生态圈模式作为参照,提出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模式,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地理自然和社区人文环境等,这是本文重要的自得之见。而对东莞这一典型案例研究,为类似的城市如何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创生态圈以及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实践及指导意义。

严轮[5](2019)在《共生语境中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共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最早作为生物学中的共生概念在20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被应用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并发展出了共生思想。近年来,在艺术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共生思想产生兴趣,并尝试将其应用到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等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使得在当代的艺术生态系统中,共生正成为一个重要趋向。联系到深圳客家麒麟舞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生发展趋势,本研究尝试将共生思想引入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之中。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共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共生思想及其对艺术实践的影响。首先归纳和提炼出了共生思想的主要内涵;其次将共生思想对当代艺术实践活动的影响逐一做了梳理,并指出共生为艺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第二章深圳客家麒麟舞的源流与艺术特征。首先阐述了客家人与麒麟舞的内在联系,并回望了深圳客家麒麟舞的发展历程;其次从造型特色与表演套路两方面分别对深圳客家麒麟舞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现状与特征。首先从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增强、麒麟舞进校园进社区成为常态、麒麟舞主题活动日渐丰富、积极组建麒麟舞协会以及积极探索创意转化路径等五个方面对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提出由族众传承向民众传承转变、由娱神向娱人转变、从共存向融合共生发展是深圳客家麒麟舞在传承中表现出来的三个主要特征。第四章深圳客家麒麟的共生发展。共生为深圳客家麒麟舞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鉴于深圳客家麒麟舞表现出的共生发展趋势,本章节从共生的角度对深圳客家麒麟舞的创新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将共生思想应用到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之中,是对深圳客家麒麟舞传承与发展特征的总结,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其他传统艺术的延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郇,周金苗,黄耀福,黄玫瑜[6](2018)在《从巨型城市区域视角审视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文中研究说明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高度城市化地区之一。本文引介巨型城市区域理论来审视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结构发展,从边界、功能、核心区、区域基础设施4个维度进行分析。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去边界化趋势显着,大湾区内部边界地区将快速发展;二是产业区将成为网络化的功能区块,并取代城市成为地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三是广佛、港深两大核心区将形成;四是轨道公交化趋势,大湾区共享交通枢纽与公服设施。按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将形成"两核+若干功能区"的新格局。

陈作任,李郇[7](2018)在《经济韧性视角下城镇产业演化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基于东莞市樟木头、常平镇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韧性视角下,本文基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理论构建了一个研究城镇产业衰落与转型的分析框架,进而对东莞市樟木头与常平的产业发展路径进行详细梳理和对比分析,探讨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等初始条件相似的城镇受到相同外部冲击时出现韧性差异的原因,包括地方制度、技术变革、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社会文化氛围等。据此提出转型升级对策:寻找新主导产业,提升经济主体潜力与联系;科学规划空间结构,调整存量用地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面升级硬件设施;重塑强调风险管控与危机意识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建立演化经济地理学与经济韧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范式,本文为产业结构单一城镇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韧性增强途径和路径创造方式。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8](2017)在《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东莞市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实施意见》文中认为东府办[2017]13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8号)和《广东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意见》(粤府[2017]8号),推动全市在泛珠三角区域"9+2"各方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一)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携手珠三角各市以及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以大湾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大珠三

艾思哲[9](2017)在《对东莞城市营销的研究 ——以东莞篮球中心为例》文中提出近代以来,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城市营销由此产生。同时,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随着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浪潮的掀起,体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服务业也在焕发着新的活力。东莞篮球中心作为东莞市唯一一座观众容纳量上万的大型体育场馆,它不仅是东莞公共体育设施,同时也是具有东莞品牌象征的城市建筑。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东莞城市营销的运作规律以及东莞篮球中心开展城市营销的重要性。本研究以城市营销理论为指导,借助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东莞城市营销的背景和东莞篮球中心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东莞市的城市定位是国际制造名称、现代生态城市、国家文化名城。城市定位是东莞进行城市空间规划、城市形象设计的重要依据。2.东莞城市营销的目标市场包括国内外投资者、旅游者和常住居民。东莞的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拉动经济发展,旅游者促进东莞旅游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常住居民对东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3.东莞城市规划以组团式发展为主;篮球是东莞城市文化的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先进的职业俱乐部及联赛;“活力”、“创新”是城市的核心价值;在城市营销过程中,东莞采用了事件营销、情感营销、建立城市标识体系和拍摄城市宣传片等营销策略。4.东莞篮球中心是东莞市投资兴建的大型体育场馆。东莞篮球中心的公共属性和它对东莞篮球的象征决定了篮球中心开展城市营销具有必要性。5.东莞篮球中心的目标市场包括观众、媒体、主办方、供应商、赞助商等群体,与对提升和改善东莞篮球中心运营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6.东莞篮球中心的赛事和演艺产品能够改善城市文化环境,满足城市营销目标市场的需求以及获得社会关注,提升城市知名度。东莞篮球中心参与城市营销的过程中,存在运营专业化程度不高,时间空间资源利用率低,对外交流不足,公共服务内容单一,无形资产开发进度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有实施专业化运营、提升自身影响力;(2)充分利用资源、合理规划档期;(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探索不同合作模式;(4)业务多元化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完善;(5)制定无形资产开发计划、主动寻找赞助合作伙伴;

丁学森[10](2017)在《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未来十五年我国将有近3亿人口约3000万左右的义务教育学生由农村移居到城镇。大城市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域,其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多有研究,但多是基于随迁子女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鲜有从城市角度的实证研究。因此,从分析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数量与结构的供需矛盾入手,科学测算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对合理规划、布局和配置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以应对学龄人口增长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流动人口是在教育资源“推力”与“拉力”作用下,基于对教育的预期成本-收益计算来做出是否随带子女一起流动决策的。流入地城市在政府偏好影响下,往往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重视不足。公办优质义务教育是一种相对稀缺的、流动的、不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实质是基于价值规约解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行为与过程。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影响因子、需要多方主体协同的系统工程。当前,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呈现出城市类型集中和供需压力嵌入等特点。通过对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大城市人口聚集特点的数据分析,发现超大和特大城市在校生规模剧增、中小学校近郊化明显、学龄人口规模差异突出。以大城市发展模式与人口集聚矛盾分析模型为基础,对城市“抄近路”式发展与规模扩张冲动而忽视城市增加常住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进行了归因分析,证明了大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压力不单纯是学龄人口聚集的结果,而是学龄人口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紧密嵌入大城市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基于系统论观点建立了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人口、教育、社会、资源四要素PRES理论分析模型,阐明了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系统性、条件约束性、差异性、时空性等特点,“可持续承载”与“有质量承载”两维价值坐标,以及协调教育内外部价值差异和认识、联动教育资源系统内外要素共同改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和提升教育资源系统供容能力和支撑能力的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背景领域(人口、经济投入、城市空间)、输入领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输出领域(学校、学生)三维指标体系,阐释了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与具体指涉。区域不同单位间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不平衡、教育资源承载压力嵌入在不同类型学校之中是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总因。通过对东莞市中观、微观全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具有先发优势区域的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相对更高,更容易具有较高的义务教育资源承载“条件”,也更能吸引学龄人口的大量聚集,而普通公办校、高端民办校、普通民办校三者之间的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则呈降序排列。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大城市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工作,对接城市学位预警与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学位资源供给、探索教师管理机制改革、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

二、樟木头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一体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樟木头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一体化(论文提纲范文)

(2)一国两制背景下跨境口岸与中国全球城市区域空间联系——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跨境区域涌现下的全球城市区域
    2.1 跨境全球城市区域
    2.2 中国跨境全球城市区域
3 基于跨境口岸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联系及其影响分析
    3.1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口岸
    3.2 基于跨境口岸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联系及其影响
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4.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4.2 数据来源与方法
        4.2.1 联系强度
        4.2.2 网络密度
        4.2.3 Python编程
5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空间宏观联系格局与层级特征
    5.1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空间宏观联系格局
    5.2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空间联系层级特征
        5.2.1 基于跨境港口口岸的空间联系
        5.2.2 基于跨境陆路口岸的空间联系
        5.2.3 基于跨境航空口岸的空间联系
6 基于跨境口岸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联系机制
    6.1 跨境口岸与城市空间联系的差异、认同与嵌入
    6.2 基于跨境口岸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联系机制
7 结论与讨论

(3)乡村振兴背景下珠三角乡村产业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乡村工业化模式制约珠三角城乡协调发展
        1.1.2 新政策环境下珠三角城乡发展地域格局急剧转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课题创新性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国外后生产主义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2.1.1 后生产主义乡村转型
        2.1.2 多功能化乡村与全球化乡村研究
    2.2 国内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2.2.1 乡村空间重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
        2.2.2 乡村空间重构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2.2.3 乡村空间重构路径及规划策略研究
    2.3 国内乡村产业空间重构研究
        2.3.1 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2.3.2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相关研究
    2.4 珠三角镇村产业空间重构研究
    2.5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选取与概况
        3.1.1 研究区域选取
        3.1.2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东莞市乡村产业空间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4.1 基于“人-地-业”乡村产业空间要素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1 人口与就业时空特征分析
        4.1.2 集体土地时空特征分析
        4.1.3 乡村产业时空特征分析
    4.2 乡村产业空间重构强度测度与时空演变分析
        4.2.1 乡村产业空间重构强度的时空演变
        4.2.2 乡村农业空间重构强度时空演变
        4.2.3 乡村工业空间重构强度时空演变
        4.2.4 乡村服务业空间重构强度时空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莞市乡村产业空间重构影响机制研究
    5.1 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5.2 构建影响机制分析模型
        5.2.1 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5.2.2 数据效度分析与标准化处理
        5.2.3 提取公因子与因子解释
        5.2.4 构建模型与计算因子得分
        5.2.5 影响机制模型效验
    5.3 分析结果与讨论
        5.3.1 综合因素
        5.3.2 集体经济因素
        5.3.3 产业支撑因素
        5.3.4 对外贸易和工业因素
        5.3.5 农业经济因素
        5.3.6 其他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产业空间重构视角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
    6.1 发展集体经济,完善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乡村产业转型
        6.1.1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乡村人才体系
        6.1.2 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强化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6.1.3 落实新版《土地管理法》,推动存量土地再开发与流转
    6.2 推进空间规划与治理优化乡村产业空间格局
        6.2.1 将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纳入东莞市国土空间规划核心议题
        6.2.2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农业空间治理
        6.2.3 以镇村工业园改造为重点推进乡村工业空间治理
        6.2.4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表

(4)“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1.2 “互联网+现代农业”国家行动计划的政策背景
        1.1.3 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1.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现实条件
        1.1.5 国家“乡村振兴”计划与双创相结合的社会实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
        2.1.2 现代农业
        2.1.3 互联网+现代农业
        2.1.4 双创生态圈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理论
        2.2.2 创新创业理论
        2.2.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第三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1 “互联网+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2 “互联网+”东莞市水产养殖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3 “互联网+”东莞水果种植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4 “互联网+”蔬菜粮油家禽龙头企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第四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
    4.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环境要素分析
        4.1.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济环境要素分析
        4.1.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社区文化环境
        4.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国际生态环境
    4.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聚集效应的问题
        4.2.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创业从业者素质提升的问题
        4.2.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高端人才发挥能力的问题
    4.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影响要素分析
        4.3.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资金财政投入不足
        4.3.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社会资本投入不足
        4.3.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风险资金投入不足
    4.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平台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4.5 基于AHP模型的“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
        4.5.1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5.2 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模型
        4.5.3 构造判断矩阵
        4.5.4 总的一致性检验及影响因素总排序
第五章 国内经验对东莞“互联网+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启示与借鉴
    5.1 国内“互联网+”土地租赁或流转的经验
        5.1.1 广东省“互联网+土地”流转的经验
        5.1.2 “互联网+”农村金融的经验
        5.1.3 “互联网+”生鲜电商的经验
        5.1.4 “鲜易控股”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验
    5.2 启示与借鉴
        5.2.1 互联网+土地流转对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发展的启示
        5.2.2 互联网+农业金融对东莞现代农业创业融资的启示
        5.2.3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模式的启示
        5.2.4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的启示
第六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营造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环境
        6.1.1 制订和完善加快东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政策
        6.1.2 制订和完善拓宽东莞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
        6.1.3 制订和完善促进东莞农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
        6.1.4 制订和完善激发东莞农业科技人才创业活力的政策
        6.1.5 制订和完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政策文件
    6.2 搭建互联网+孵化平台,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6.2.1 充分利用东莞现有场地构建“草根”双创生态圈
        6.2.2 以各镇区特色小镇为基地,形成东莞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
        6.2.3 以“互联网+”园区为方向,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6.2.4 搭建互联网+农产营销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生态圈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5)共生语境中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生思想及其对艺术实践的影响
    第一节 共生思想的内涵
    第二节 共生思想对艺术实践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源流与艺术特征
    第一节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源流
        一、作为麒麟文化重要载体的麒麟舞
        二、客家人的麒麟信仰
        三、深圳客家麒麟舞的历史回望
    第二节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艺术特征
        一、造型特色
        二、表演套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现状与特征
    第一节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现状
        一、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断增强
        二、麒麟舞进校园进社区成为常态
        三、客家麒麟舞主题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四、积极组建客家麒麟舞协会
        五、积极探索创意转化的新路径
    第二节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特征
        一、由族众传承向民众传承转变
        二、由娱神向娱人转变
        三、从共存向融合共生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共生发展
    第一节 深圳客家麒麟舞的共生发展趋势
    第二节 共生思想对深圳客家麒麟舞创新发展的启示
        一、互利共赢: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共生发展
        二、和谐统一:构建深圳客家麒麟舞共同体
        三、协同演进:与现代都市共生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从巨型城市区域视角审视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巨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3 分析框架
4 从巨型城市区域视角再认识粤港澳大湾区
    4.1 粤港澳大湾区边界地区快速增长
    4.2 功能化网络中产业区作为功能区块参与全球竞争
    4.3 核心区:广佛、港深两大核心区
    4.4 区域性轨道网络呈现公交化趋势
5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展望
6 总结与讨论

(7)经济韧性视角下城镇产业演化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基于东莞市樟木头、常平镇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2 经济韧性视角下的衰落与转型:基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的分析框架
    2.1 韧性、经济韧性与演化经济地理学
    2.2 经济韧性视角下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3 路径依赖:经济韧性视角下樟木头、常平镇产业发展演化过程
    3.1 1978—1991年:路径形成阶段
    3.2 1992—2003年:路径分化阶段
    3.3 2004—2008年:路径锁定阶段
4 路径创造: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韧性与发展路径差异
5 对策与结论

(9)对东莞城市营销的研究 ——以东莞篮球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群协同发展
        1.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
        1.2.3 体育产业发展浪潮兴起
    1.3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综述
    2.1 城市营销的内涵
        2.1.1 城市营销的概念
        2.1.2 城市营销发展的三个阶段
        2.1.3 城市营销的基本要素
        2.1.4 城市营销的运作流程和框架
    2.2 关于城市营销的研究
        2.2.1 国外关于城市营销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城市营销的研究
    2.3 关于体育场馆与城市营销研究
        2.3.1 国外体育场馆与城市营销研究
        2.3.2 国内大型体育场馆与城市营销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4.2 东莞城市营销的分析
        4.2.1 东莞城市环境与定位
        4.2.2 东莞城市营销的目标市场
        4.2.3 东莞城市规划与城市形象建设
        4.2.4 东莞城市营销的推广策略
    4.3 东莞篮球中心参与城市营销的分析
        4.3.1 东莞篮球中心参与城市营销的必要性
        4.3.2 东莞篮球中心的战略目标及定位
        4.3.3 东莞篮球中心的目标市场
        4.3.4 东莞篮球中心发展规划
        4.3.5 东莞篮球中心的事件营销策略
    4.4 东莞篮球中心在东莞城市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4.4.1 运营专业化程度不高
        4.4.2 时间空间资源利用率低
        4.4.3 国内外知名度不高
        4.4.4 公共服务内容单一
        4.4.5 商业开发进度缓慢
    4.5 东莞篮球中心参与东莞城市营销的建议
        4.5.1 实施专业化运营,提升自身影响力
        4.5.2 充分利用资源,合理规划档期
        4.5.3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探索不同合作模式
        4.5.4 业务多元化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完善
        4.5.5 制定无形资产开发计划,主动寻找赞助合作伙伴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反思
        (一)关于流动学龄人口义务教育的问题
        (二)关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
        (三)关于人口承载力及大城市人口承载力的问题
        (四)关于教育承载力与教育资源承载力的问题
        (五)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问题的发生逻辑
    一、为什么大城市来了那么多随迁子女?—基于“推拉理论”的解读
        (一)“推拉理论”的兴起与观点
        (二)“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
        (三)“推拉理论”的启示
    二、为什么随迁子女在大城市要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职责的视角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二)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的启示
    三、为什么随迁子女在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就产生了承载能力问题?—基于城市人口承载力理论的思考
        (一)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概念诠释
        (二)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子
        (三)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方法
        (四)城市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启示
    小结
第二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城镇化对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口影响
        (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形势
        (二)大城市的人口聚集特点
    二、各型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面临的供需矛盾
        (一)各型大城市在校生数的变化
        (二)各型大城市中小学近郊化率分布程度
        (三)各型大城市中小学学龄人口规模现状
        (四)各型大城市中小学专任教师需求量挑战
        (五)大城市中小学段教育经费挑战
    三、大城市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面临挑战的原因
        (一)挑战形成的背景思考
        (二)城市内部原因分析
        (三)城市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面临挑战何以可能
    小结
第三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一)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及特点
        (二)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存在状态
        (三)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价值坐标
        (四)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实质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一)大城市与义务教育资源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价值坐标和实质内涵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PRES分析框架
        (一)系统论与教育系统论
        (二)教育PRES分析框架
        (三)基于教育PRES分析框架的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要素结构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RES分析框架的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
    一、教育指标及其理论探讨
        (一)何为教育指标
        (二)教育指标的认识与多元取向
        (三)教育指标体系的建构
        (四)教育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表达能力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观照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预设前提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定位
        (三)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功能结构
        (一)指标体系的研究定位
        (二)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个案样本描述
        (二)第一次预调研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
        (四)对于指标含义的相关解释
    小结
第五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的应用
    一、不同类型大城市人口流动规模的比较分析
        (一)各型城市人口流动的基本分类
        (二)不同类型大城市市辖区人口流动现状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个案实证分析
        (一)东莞市市辖区中观层面分析
        (二)东莞市市辖区微观层面分析
        (三)实证研究的一点基本结论
    三、提升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针对不同类型大城市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工作
        (二)建立城市学位公报预警系统与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间的对接
        (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做到精准投入与扶持
        (四)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加学位资源供给
        (五)探索教师管理机制改革,解决学校教师资源不足问题
        (六)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为随迁子女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教育部门访谈提纲
附录二:区/镇宣教办调查表
附录三:初中学校调查表
附录四:小学学校调查表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樟木头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一体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东莞城市形象变迁(1978-2020)[D]. 陈丹萍. 广西大学, 2021
  • [2]一国两制背景下跨境口岸与中国全球城市区域空间联系——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李艳,孙阳,姚士谋. 地理研究, 2020(09)
  • [3]乡村振兴背景下珠三角乡村产业空间重构研究[D]. 文志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D]. 张昌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8)
  • [5]共生语境中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严轮. 深圳大学, 2019(10)
  • [6]从巨型城市区域视角审视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J]. 李郇,周金苗,黄耀福,黄玫瑜. 地理科学进展, 2018(12)
  • [7]经济韧性视角下城镇产业演化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基于东莞市樟木头、常平镇的对比分析[J]. 陈作任,李郇. 人文地理, 2018(04)
  • [8]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东莞市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实施意见[J].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11)
  • [9]对东莞城市营销的研究 ——以东莞篮球中心为例[D]. 艾思哲.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10]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D]. 丁学森.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樟木头小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