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空间的重构

景观与空间的重构

一、景观与空间的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潘炫谚[1](2021)在《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绿道网重构研究 ——以泉州市丰泽区为例》文中提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现代化"改革的总体目标,首次提出在国家政治层面"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建议,标志着中央政府全面重构国家治理体系的开始。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问题形成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应成为关键,标志着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国土空间规划不同于传统的开发建设型城乡规划,也不同于传统的单因素、刚性管控的土地利用规划思维。生态文明的概念应以规划理念与方法进行重构。为了能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更好地对其进一步完善,我们还需要在生态保护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绿道作为城乡空间营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承担的重要功能逐渐受到重视。通过绿道网空间重构,优化和落实生态空间保护的实践性工作、实现绿色发展和精明增长。绿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网重构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论文的写作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概念解读,认识内涵。解读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治理、空间重构等概念,以此认识国土空间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结合当下国土空间治理要求和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背景,分析绿道网重构的原因。解读相关理论,进一步加深对绿道内涵的认知。解读空间治理及重构的相关理论用以指导绿道网重构。第二部分:通过梳理过去单一的空间分析方法,认为其存在局限性,绿道网与国土空间对应的是系统耦合关系,因此需要结合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即系统耦合分析作为其重构的定量分析支撑。探讨在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国土空间系统、建设行动等方面对绿道过去存在的问题和做出适应性调整的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新时期绿道网在系统、要素和类型上的重构内容。通过这一部分的论述,给泉州市丰泽区绿道网重构提供支撑。第三部分探讨泉州市丰泽区绿道网空间的重构,通过分析其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政策资源等要素,获取建设绿道网的基础。根据绿地现状、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规划实施情况,获取目前绿道网存在问题在系统构成、要素、类型上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探讨绿道网空间重构的规划原则、具体规划策略及政策和保障机制,保障绿道网从规划到实施获得公众支持。本研究旨在为空间治理体系下绿道网重构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探索。

松吉初[2](2021)在《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旅游重构研究》文中指出松潘古城是《四川黄河文化保护弘扬规划》中的核心支撑点,具有重要的文旅战略地位。近年来,在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热潮下,作为城市文化特色的古城空间没有得到重视和保护,城镇风貌由统一的传统历史肌理发生了重大转变,并产生了诸多空间异化问题。此外,古城旅游发展长期处于九寨沟-黄龙旅游圈的阴影之下,每年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从此经过,却没有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对于松潘古城这样一个古老的多民族的边疆城市社会,有必要进行历史城市空间建构与变迁的反思,由此建立传统与现代汇融的思路,延续历史剖面,重塑城市风貌,优化城市空间,提升松潘古城的城市旅游形象。本文通过文献整合、实地调研以及空间分析等方式,对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空间特色,以及旅游发展背景下古城空间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依托历史剖面理论,全面梳理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历程,并归纳为“秦汉氐羌民族原生空间”、“唐朝汉藏边疆军事空间”、“宋元茶马经济空间”和“明清人文复合空间”四大变迁历程;其次,通过民国时期松潘古城城垣街道图复原图,解析松潘古城的山水空间、政治管理空间、军事防御空间、文化礼制空间、商贸经济空间、宗教空间等的布局特征,总结其空间营造特色与智慧。之后,对松潘古城旅游开发以来造就的空间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文化断层化、空间破碎化、风貌同质化、业态单调化等空间问题是其亟待消除的威胁。最后,本文以黑川纪章的共生城市理论为导向,提出了松潘古城空间的旅游重构策略。首先,明晰了松潘古城旅游重构中应达到的五大共生目标,即历史与现实共生、局部与整体共生、城市与自然共生、多元文化共生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生。其次,从“复原历史剖面,延续城市记忆”、“织补边界肌理、重构城墙定位”、“构建垂直景观体系”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松潘古城空间的旅游重构策略。

张晓静[3](2020)在《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 ——以磐安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的超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持续呈现扩张趋势,乡村“三生”空间矛盾日益激烈,“三生”结构失衡直接导致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协调度降低,合理优化景观空间成为山地型乡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结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字模型法,实证分析法,将“三生”协调发展理念有机融入乡村景观空间优化中,构建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方法,最后以磐安县为例进行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实践。研究发现,山地型乡村各区域“三生”空间的地理分布以及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类空间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类型多样,其研究结果能够为景观空间优化提供合理依据。本文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确定以“三生”空间分析指导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的可行性,分析山地型乡村“三生”空间分析与景观空间优化的内在关联,为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提供新思路。2)选取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多样化、区位熵、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以及土地分形理论模型分析“三生”空间动态变化;构建“三生”空间综合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山地型乡村空间格局变化中各功能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为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提供依据。3)根据“三生”空间分布与发展协调水平分析,提出三大优化策略:区块划分导向下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引导策略,主导功能导向下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协调策略,类型差异导向下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发展策略。4)以磐安县为例,根据上述构建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方法,通过分析得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乡村景观空间优化策略。根据“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结果将各乡镇发展类型分为优势突出型、双向作用型和薄弱重组型,对于优势突出型乡镇,建议“厚植景观资源优势,集聚乡村发展动能”;对于双向作用型乡镇,建议“稳健协调景观格局,挖掘本土景观特色”;对于薄弱重组型乡镇,建议“利用内外景观资源,促进乡村联动发展”。

秦学颖[4](2020)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坐落于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水域中的淀中村落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历经了繁荣与动荡,承载着白洋淀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淀中村落出现了人口流失、产业落后、文化缺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给白洋淀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不利于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地区功能转型及白洋淀生态修复工作进程加快,淀中村落在雄安新区拉力与生态环境阻力的双重影响下,如何通过村落空间重构解决淀中村落发展问题,使其既能发挥自身价值、延续“乡愁”,又能符合雄安新区相关规划要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文章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踏勘、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分布、空间形态及空间功能三个角度总结淀中村落在自然、交通、政策、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得出淀中村落是具有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和生产价值的特色空间,应当受到保护的结论。以此为基础从影响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出发,以雄安新区相关规划内容对淀中村落要求为指导方向,证实利用空间重构手段解决矛盾问题的必要性。其次,从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对驱动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内源力与外源力进行具体研究,并分别对淀中村落发展潜力作出分级评价。在此基础上,一是综合不同驱动因素对淀中村落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整体搬迁、引导迁并、保留提升三类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二是结合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的淀中村落空间功能重构方向,以及各村落的优势条件,明确文化展示型、生态休闲型和旅游服务型三种淀中村落空间发展类型;三是以空间发展理论为依据,探索打破行政边界的空间体系重构方式,提出对淀中村落空间建立“中心社区——一般社区——重点村——基层村”四级空间体系。最后,依据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及空间发展类型结果,文章提出功能结构、交通网络、景观风貌三个空间层面的重构策略,建立连点成轴、以轴带面的区域村落空间网络。以及从实施生态补偿、引导公众参与、加强规划管控三个管理实施层面的空间重构策略,以调节生态利益、保障淀中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崔淼[5](2020)在《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是我国休闲旅游的重要空间,建设旅游型乡村现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型乡村的开发建设,影响了公共空间形态格局,提出了重构的新要求。公共空间重构能够激发旅游型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为开展乡村旅游打实基础。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形态布局,对公共空间规划提出众多挑战。本文立足河北省旅游型乡村,以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当下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面临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可行的公共空间重构措施。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乡村空间重构研究稍显薄弱,在旅游型乡村设计引导方面有所欠缺。通过前期阅读大量关于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文献资料,引入多领域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综述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河北省有关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优势与不足,明确研究方向、提出主要研究思路、得出可行性对策。通过研究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及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发展优势与发展困境。对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空间要素上将其分为点、线、面公共空间三类;在特征上提出公共空间具有地域差异性、自发衍生性、功能复合性;阐述公共空间重构目标和重构切入点,梳理空间重构思路。本文提出了整体协调、空间连续、尊重村民自组织、以人为本的重构原则。从空间形态多样性营建、空间功能适应性重组、空间格局可持续性优化几个方面,探索了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对策。在促进空间形态多样性角度,对“点、线、面”三种空间进行重构;在空间功能适应性重组角度,提出新功能体合理复合、“失落”的空间功能置换、生产性空间功能激活三大对策;在空间格局可持续性优化角度,强调整体格局塑造与提升、空间节点保护与多元化发展、景观环境治理与整合。而后为确保公共空间重构对策的顺利实施,列举了四条保障措施。最后总结全文研究内容,得出归纳性结论,以期为今后的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谢峰[6](2020)在《运河遗产景观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以无锡南长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沿线运河遗产景观的旅游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推进动力。因此实现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的有序化、持续化,成为从事运河旅游研究者的重要议题。南长街作为运河遗产景观的典型代表,具有风景独特,旅游利用时间较早等特点。对该区域的旅游空间生产进行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解读,应能为其他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空间生产视角,以南长街为例,探讨2014年前后旅游介入下南长街空间重构特征。并利用调研问卷、访谈及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游客、居民进行感知评价调研。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发现空间生产角度下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研究开始时间较晚,还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结论。但空间生产理论坚持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的统一,是遗产景观旅游化利用研究的较好出发点。针对这一结论,首先本文依据南长街旅游发展模式特点将其旅游发展历程分为“经济引领、政府引导下多种利益博弈”两个阶段,并在资料搜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句法对南长街2014年旅游空间格局与现今旅游空间格局进行对比研究;其次,利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南长街游客、居民分别进行旅游空间生产感知评价调研,利用SPSS、Amos软件进行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游客、居民两种感知视角下的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评价模型进行测度研究;再以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最后,基于相关分析结果对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作出解读,并提出相关旅游发展优化措施。研究结果显示:(1)南长街空间生产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呈现出“旅游服务空间的单中心分布、生活空间的“多中心”集聚与“均质化”分散”两大特征,而且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旅游挤出现象:(2)基于游客感知角度,“旅游氛围、社会环境、旅游行为、旅游服务、旅游吸引、旅游出行”均对游客感知评价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权重存在差异;(3)南长街现有居民类型相对较为复杂,但对旅游影响下的空间重构具备较高的感知水平,而且在与居民身份重构的关联分析中呈现出“社会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三种类型空间感知影响度逐渐递减的状态。基于相关分析,本文认为“运河遗产景观”是南长街的本质属性。故提出利用旅游发展的统筹协同作用,借助“旅游+文化”等发展措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在旅游发展中维护历史价值认同延续,应是运河遗产景观长久发展的合理途径。

吉民民[7](2020)在《却藏寺村:文化旅游背景下海东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大美青海”文化旅游热潮的推动下,海东地区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而取得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乡村地区成为越来越多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但是对于大多数乡村聚落,由于其经济基础以及聚落空间的问题,导致其文化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的限制,因此,探索适合乡村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聚落空间更新策略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论文以文化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更新为研究的内容,以海东地区却藏寺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实地调研等方面出发,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理论,以此来研究适应文化旅游发展的乡村地区聚落空间更新设计思路。首先,论文在对文化旅游和乡村聚落空间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却藏寺村的聚落空间现状特征和空间更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空间更新的现状问题;其次,分别从旅游区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了却藏寺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紧接着分析研究了文化旅游发展背景下具体的空间更新思路;最后,针对以上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却藏寺村文化旅游发展的聚落空间更新策略,并进行了空间更新实践探索。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海东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应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宗教文化资源是当地的特色,应重点挖掘,其次,还可以挖掘特色的民俗、生态文化资源,通过对资源进行分析从而策划旅游产品,以此落位空间,引发聚落当中宗教文化空间、民俗文化空间、生态文化空间三种类型空间的重构;(2)宗教文化空间更新,在保护与提升现有寺院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宗教旅游产品的开发,拓展新的文化体验空间的打造;(3)民俗文化空间更新,以现有的建筑空间为基础,在空间中植入民俗体验功能,对建筑功能与空间进行重构;(4)生态文化空间更新,以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为导向,将“一产”转变为“三产”,大力开发农业生产空间与自然山林空间。

孟令冉[8](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雅倩[9](2020)在《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研究 ——以宿迁市蔡集镇牛角村为例》文中认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在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城市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中心和发展支柱,乡村却有点迷失在发展进程中,从而导致乡村与城市之间在在经济、文化等水平上产生巨大的落差,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涌入,只剩老人和儿童留守乡村。年轻村民的离开不仅加剧了乡村的空心化,同时也破坏了当地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为了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政策。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空间重构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直接照搬城市或其他优秀乡村的文化建设,忽视了乡村固有的优秀在地文化、民俗文化和村民真实的文化需求。为了应对现今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本文立足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现状,提出如何在结合当地传统的文化背景、不脱离实际和避免文化发展失衡的前提下进行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分析国内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现状;二、对国内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动态以及优秀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三、提出在地化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四、基于对牛角村的资料收集以及实地考察,充分挖掘牛角村在地化资源,并对重构设计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对牛角村进行在地化公共空间重构设计。

曹润[10](2020)在《成渝经济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重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乡融合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与人们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已不相适应。近年来,乡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聚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作为研究区,选取了区域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差较大的四川省广汉市和重庆市江津区作为研究案例,分析比较两个类型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差异特征,并利用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定量识别不同类型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乡村聚落整治综合潜力测算和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类型,从而提出相应的空间重构策略。本文所获结论较好地揭示了成渝经济区平原和丘陵山区乡村聚落发展的内在规律,厘清了关键因子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并提出了乡村聚落差别化重构的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成渝经济区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差异显着。具体表现在:1)数量规模特征。平原区广汉市乡村聚落最大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差均远高于丘陵山区江津乡村聚落,但江津乡村聚落人均用地规模(297.01 m2/人)远超过广汉市(148.56 m2/人),乡村聚落用地更为粗放,需要整治的聚落数量和潜力更大。此外,平原区广汉市以小型聚落和中型聚落为主,局部存在显着的低值集聚分布特征,整体呈“东西低,中间高”的格局特征;而丘陵山区江津以微型聚落和小型聚落为主,但空间上高值集聚特征比低值集聚更为显着,整体呈“北高南低”格局特征。2)空间分布特征。广汉市和江津区的乡村聚落均呈集聚分布模式,但丘陵山区乡村聚落分布比平原区集聚程度高。此外,平原区乡村聚落整体表现为“大散居,小聚居”的空间特征;而丘陵山区乡村聚落在地形影响下,整体表现为“满天星”的空间特征;3)景观形态特征。平原区乡村聚落景观形态要比丘陵山区江津区聚落更为规整和简单,但是乡村聚落斑块形状更复杂;同时,乡村聚落的连通性和稳定性也要高于丘陵山区,但丘陵山区乡村聚落分离度和斑块破碎化程度都远高于平原区。(2)地理空间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均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具有显着的影响,但平原区和丘陵山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地理空间要素。地形条件是平原区乡村聚落和丘陵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差异最重要因素。平原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几乎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主要在城市、建制镇、道路及河流等区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明显差异,作用力综合排序为:距城市中心的距离>距镇区的距离>距交通干道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而丘陵山区江津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受到地形、建制镇、河流以及交通干道等因素的负向影响尤为显着,距离城镇、道路和河流越近,聚落规模越大,分布也越密集,综合排序为:高程>距镇区的距离>距交通干道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地形地貌决定了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框架。2)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平原区乡村人口规模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影响乡村聚落规模的主要因素,其累计贡献度为36.823%。其次,人口城镇化水平和乡村工业化水平为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累计贡献度为33.077%。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交通网络建设水平是影响广汉市乡村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累计贡献度为26.911%。而丘陵山区江津乡村聚落规模差异主要受农业生产条件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累计贡献度高达52.421%。乡村人口规模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主要影响聚落空间分布,累计贡献度为31.936%。而人口城镇化和交通网络建设情况则是江津聚落形态差异的主导因素,累计贡献度为19.19%。(3)乡村聚落整治综合潜力测算和用地适宜性评价是乡村聚落重构类型划分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研究根据整治潜力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将乡村聚落归类划分为4种类型。不同类型乡村聚落的重构,应充分尊重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广汉平原区聚落应维持生态林盘与院落共生形态,江津丘陵山区则应秉承“集中为主、分散为辅、散中有聚”布局规律),采取“宜扩则扩、宜并则并、宜迁则迁”的策略,形成有利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宜居、生态良好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1)重点发展型聚落。平原区广汉市重点发展型聚落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周边的北外乡、西外乡、新丰镇等乡镇;丘陵山区江津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朱杨、石门、龙华等镇街。应按城镇社区化方向进行集聚优化,城镇发展范围外的重点发展型聚落应以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为依托,吸引周边规模小、分散无序、发展条件较差的聚落向其适度集聚;2)适度建设型聚落。广汉市适度建设型聚落主要分布在兴隆、小汉、连山等镇;江津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杜市、贾嗣和南部的李市、嘉平等镇。应适当投入更新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整治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强化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适度集聚发展;3)限制扩展型聚落。广汉市的限制建设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高、高坪和金轮等镇;江津主要分布在塘河、中山和柏林镇。应采取限制扩建策略,着重进行内部优化改造或逐步分批引导搬迁的重构,促进自然衰退;4)异地迁并型聚落。广汉市异地迁并型聚落主要分布在西高、高坪和松林等镇,江津南部偏远地区,主要是塘河、永兴、蔡家以及四屏镇等。由于该类聚落规模微小、布局分散、服务设施配套较差,应采用“迁村并点”策略,按照就近原则整体搬迁并点建设。

二、景观与空间的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观与空间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绿道网重构研究 ——以泉州市丰泽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指引
        1.1.2 新时期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
        1.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里程碑节点
        1.1.4 生态空间重组的地方生态建设行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本文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内绿道理论发展研究
        1.3.2 国外内国土空间治理发展研究
        1.3.3 城乡空间重构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绿道
        2.1.2 国土空间规划
        2.1.3 国土空间治理
        2.1.4 空间重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绿道相关理论
        2.2.2 空间治理相关理论
        2.2.3 空间重构相关理论
        2.2.4 本研究选用理论
    2.3 空间重构的思路解读
        2.3.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
        2.3.2 国土空间治理的重构
        2.3.3 绿道网空间重构的源起
        2.3.4 系统耦合的引出
        2.3.5 绿道网重构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绿道网重构与国土空间治理的耦合关系
    3.1 绿道网空间重构的内涵
        3.1.1 系统重构
        3.1.2 要素重构
        3.1.3 类型重构
        3.1.4 绿道网空间重构技术路线
    3.2 国土空间治理下的绿道内容
    3.3 绿道网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耦合关系
        3.3.1 绿道网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耦合
    3.4 绿道网空间重构与国土空间治理的耦合关系
        3.4.1 绿道网空间与国土空间存在耦合关系
        3.4.2 绿道网空间与国土空间的耦合
    3.5 国土空间治理下绿道网空间重构分析方法
        3.5.1 城乡规划背景下绿道空间解析模型的局限性
        3.5.2 绿道网空间重构的规划程序与方法
        3.5.3 绿道网系统耦合解析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土空间治理下的绿道网重构策略
    4.1 国土空间治理下的绿道网存在的问题
        4.1.1 上位专项规划编制存在的劣势
        4.1.2 绿道网规划编制面临的挑战
        4.1.3 绿道网空间重构面临的挑战
    4.2 绿道网重构原则
        4.2.1 基于网络本体的绿道重构原则
        4.2.2 基于网络区域的绿道重构原则
    4.3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绿道网规划转型策略
        4.3.1 总体规划中的绿道网规划重构策略
        4.3.2 详细规划中的绿道网规划重构策略
        4.3.3 专项规划中的绿道网规划重构策略
    4.4 基于国土空间治理的绿道网空间重构策略
        4.4.1 生态空间中绿道网重构策略
        4.4.2 生产空间中绿道网重构策略
        4.4.3 生活空间中绿道网重构策略
    4.5 公众参与的绿道网重构策略
        4.5.1 多元主体参与绿道网重构
        4.5.2 基础资料收集阶段的公众参与
        4.5.3 规划方案确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4.5.4 绿道详细设计阶段的公众参与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泉州市丰泽区绿道网重构的耦合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泉州市基本情况
        5.1.2 丰泽区基本情况
    5.2 泉州市生态建设的演进过程
        5.2.1 上位规划解读
        5.2.2 泉州市生态建设相关规划解读
        5.2.3 泉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解析
    5.3 丰泽区绿色生态空间特征
        5.3.1 丰泽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
        5.3.2 丰泽区绿色生态空间分布
    5.4 丰泽区生态连绵带规划解析
        5.4.1 丰泽区生态连绵带的创新意义
        5.4.2 生态连绵带的内涵
        5.4.3 绿道在丰泽区生态连绵带中的布局
    5.5 丰泽区绿道规划解析
        5.5.1 丰泽区绿道网的要素
        5.5.2 丰泽区绿道网重构耦合分析的技术流程
        5.5.3 基于不同耦合因子的丰泽区绿道网空间重构
    5.6 丰泽区绿道网规划及实施评价
        5.6.1 丰泽区绿道网规划布局的评价
        5.6.2 建成典型段之“山线”绿道空间特征分析
        5.6.3 丰泽区绿道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5.7 丰泽区绿道网空间重构策略
        5.7.1 绿道网空间重构原则
        5.7.2 基于各类生态空间规划的绿道网空间重构策略
        5.7.3 不同尺度的绿道网空间重构策略
        5.7.4 复合功能的绿道网空间重构策略
        5.7.5 优化系统构成的绿道网空间重构策略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旅游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国家战略导向
        1.1.2 社会背景:城市空间更新的“文化导向”
        1.1.3 理论背景:旅游研究的“空间转向”
        1.1.4 现实背景:松潘古城空间重构和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整合法
        1.4.2 空间分析法
        1.4.3 实地调查法
        1.4.4 对比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1 空间重构
        2.1.2 历史剖面理论
        2.1.3 共生城市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研究述评
3 历史时期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研究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历史沿革
    3.3 松潘古城空间变迁历程
        3.3.1 秦汉氐羌民族原生空间
        3.3.2 唐代汉藏边疆军事空间
        3.3.3 宋元茶马互市经济空间
        3.3.4 明清多元人文复合空间
    3.4 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小结
4 松潘古城的空间规划特色解析
    4.0 山水空间
    4.1 政治管理空间
    4.2 军事防御空间
    4.3 商贸经济空间
    4.4 文化礼制空间
    4.5 宗教空间
    4.6 松潘古城空间特色小结
5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松潘古城空间利用研究
    5.1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松潘古城空间肌理分析
        5.1.1 边界肌理
        5.1.2 街道肌理
        5.1.3 建筑肌理
    5.2 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松潘古城空间功能置换分析
        5.2.1 遗产空间置换为游览空间
        5.2.2 居住空间置换为商业空间
    5.3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松潘古城商业业态布局分析
        5.3.1 城墙周边商业业态分析
        5.3.2 中轴线商业业态分析
        5.3.3 三大旅游购物街商业业态分析
    5.4 旅游发展背景下松潘古城空间的现状问题与潜在威胁
        5.4.1 文化断层化
        5.4.2 空间破碎化
        5.4.3 风貌同质化
        5.4.4 业态单调化
6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策略研究
    6.1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路径推导
        6.1.1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旅游重构的基本目标
        6.1.2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路径
    6.2 共生导向下松潘古城的旅游重构策略探讨
        6.2.1 复原历史剖面,延续城市记忆
        6.2.2 织补城墙肌理,重构城墙定位
        6.2.3 构建垂直景观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 ——以磐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框架
2 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三生”空间
        2.1.2 山地型乡村
        2.1.3 乡村景观空间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三生”空间国内外研究进展
        2.2.2 乡村景观国内外研究进展
        2.2.3 乡村空间国内外研究进展
    2.3 总结与展望
        2.3.1 研究总结
        2.3.2 研究展望
3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方法构建
    3.1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思路分析
        3.1.1 以“三生”空间分析指导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可行性说明
        3.1.2 山地型乡村“三生”空间分析与景观空间优化的内在关联
    3.2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原则
        3.2.1 系统性原则
        3.2.2 可持续性原则
        3.2.3 生态优先原则
    3.3 山地型乡村“三生”空间分析方法
        3.3.1 山地型乡村“三生”空间分类体系构建方法
        3.3.2 山地型乡村“三生”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3.3.3 山地型乡村“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3.4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方法
        3.4.1 区块划分导向下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引导策略
        3.4.2 主导功能导向下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协调策略
        3.4.3 类型差异导向下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发展策略
4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磐安县乡村景观空间优化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2 磐安县乡村“三生”空间分布分析
        4.2.1 “三生”空间分类确定
        4.2.2 “三生”空间分布分析
        4.2.3 “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4.3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磐安县乡村景观空间优化策略提出
        4.3.1 区块划分导向下的景观空间引导策略
        4.3.2 主导功能导向下的景观空间协调策略
        4.3.3 类型差异导向下的景观空间发展策略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附录
附录二 磐安县“三生”空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附录三 磐安县“三生”空间发展水平指标释义
附录四 磐安县“三生”空间发展水平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
个人简介
致谢

(4)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雄安新区设立为白洋淀带来契机
        1.1.2 白洋淀地区村落发展正面临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白洋淀
        1.3.2 淀中村落
        1.3.3 村落空间演变
        1.3.4 村落空间重构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关于村落空间演变的研究
        1.5.2 关于村落空间重构的研究
        1.5.3 关于新区(城)建设对村落影响的研究
        1.5.4 关于白洋淀地区村落的研究
        1.5.5 研究评述
    1.6 相关理论
        1.6.1 中心地理论
        1.6.2 增长极理论
        1.6.3 点轴开发理论
        1.6.4 核心—边缘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及特征
    2.1 淀中村落概况
        2.1.1 交通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资源条件
    2.2 淀中村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技术因素
        2.2.3 政策因素
        2.2.4 城镇化发展因素
    2.3 淀中村落空间分布演变
        2.3.1 由边缘向内部发展
        2.3.2 依托自然条件分布
    2.4 淀中村落空间形态演变
        2.4.1 扩展方向顺应生态空间
        2.4.2 扩展模式呈就地蔓延式
    2.5 淀中村落空间功能演变
        2.5.1 生活功能由单一到多元
        2.5.2 生产功能融合趋势加强
        2.5.3 生态功能趋于弱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必要性
    3.1 雄安新区规划对淀中村落的影响
        3.1.1 明确村落功能定位
        3.1.2 促进村落环境整治
        3.1.3 推动村落搬迁集聚
    3.2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内在因素
        3.2.1 村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需要
        3.2.2 村落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3.2.3 村落资源集约利用的需要
        3.2.4 村落产业协同发展的需要
    3.3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的外在因素
        3.3.1 完善新区功能多样性的需要
        3.3.2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
        3.3.3 丰富新区空间形态的需要
        3.3.4 提升新区文化内涵的需要
        3.3.5 增强失地农民归属感的需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
    4.1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内部驱动力
        4.1.1 人口集聚程度
        4.1.2 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
        4.1.3 文化资源禀赋价值差异
    4.2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外部驱动力
        4.2.1 生态适宜性
        4.2.2 交通便捷度
        4.2.3 市场产业需求
    4.3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模式
        4.3.1 整体搬迁模式
        4.3.2 引导迁并模式
        4.3.3 保留提升模式
    4.4 淀中村落空间发展类型
        4.4.1 文化展示型
        4.4.2 生态休闲型
        4.4.3 旅游服务型
    4.5 淀中村落空间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策略
    5.1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目标
        5.1.1 确保村落绿色发展
        5.1.2 提升村落综合实力
        5.1.3 促进村落区域协作
    5.2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原则
        5.2.1 生态优先,永续发展
        5.2.2 因地制宜,分类引导
        5.2.3 以人为本,传承文化
        5.2.4 城乡统筹,区域共生
    5.3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方法
        5.3.1 调整村落空间功能与结构
        5.3.2 构建村落空间绿色交通网络
        5.3.3 重塑村落空间景观与风貌
    5.4 淀中村落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5.4.1 整体村落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5.4.2 各片区村落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5.4.3 村落内部功能结构空间重构策略
    5.5 淀中村落绿色交通空间重构策略
        5.5.1 优化对外道路交通
        5.5.2 打造完整水路航道
        5.5.3 增加慢行交通系统
    5.6 淀中村落生态景观空间重构策略
        5.6.1 恢复湿地自然景观格局
        5.6.2 提升农业生产景观功能
        5.6.3 传承村落生活景观文化
    5.7 淀中村落空间重构保障调控策略
        5.7.1 实施生态补偿
        5.7.2 引导公众参与
        5.7.3 加强规划管控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白洋淀淀中村落调查统计表
致谢

(5)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差距推动乡村发展
        1.1.2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型乡村
        2.1.2 公共空间
        2.1.3 乡村空间重构
    2.2 相关理论
        2.2.1 外部空间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旅游心理学理论
3 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及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3.1 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发展概况
        3.1.1 旅游型乡村发展成果与机遇
        3.1.2 旅游型乡村发展优势
        3.1.3 旅游型乡村发展困境
    3.2 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优势
        3.2.1 价值体系多元化
        3.2.2 历史悠久,乡土文化独特
        3.2.3 完善的动力机制
    3.3 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不足
        3.3.1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3.3.2 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存在矛盾
        3.3.3 空间发展存在弊端
    3.4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综合分析
    4.1 乡村公共空间要素架构
        4.1.1 点状公共空间
        4.1.2 线状公共空间
        4.1.3 面状公共空间
    4.2 乡村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4.2.1 地域差异性
        4.2.2 自发衍生性
        4.2.3 功能复合性
    4.3 乡村公共空间重构思路
        4.3.1 公共空间重构目标
        4.3.2 公共空间重构切入点
    4.4 本章小结
5 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对策
    5.1 公共空间重构原则
        5.1.1 整体协调原则
        5.1.2 空间连续原则
        5.1.3 村民自组织原则
        5.1.4 以人为本原则
    5.2 空间形态多样性营建
        5.2.1 以“点”入手,科学重构
        5.2.2 连“线”空间,宜人宜居
        5.2.3 全“面”缔造,开放共享
    5.3 空间功能适应性重组
        5.3.1 新功能体的合理复合
        5.3.2 “失落”空间的功能置换
        5.3.3 生产性空间功能激活
    5.4 空间格局可持续性优化
        5.4.1 整体格局塑造与提升
        5.4.2 空间节点保护与多元化发展
        5.4.3 街巷空间引导与营建
        5.4.4 景观环境治理与整合
    5.5 公共空间重构对策的实施
        5.5.1 分级分步的实施重构
        5.5.2 政策法规保障实施
        5.5.3 调动多方力量参与
        5.5.4 扩充资金来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6)运河遗产景观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以无锡南长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运河遗产
        二、旅游空间生产
        三、旅游体验评价
        四、旅游挤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研究
        二、空间生产应用研究
        三、遗产旅游空间生产评价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认知
        一、理论基础
        二、空间生产理论影响下的运河遗产景观
第三章 南长街运河遗产历史沿革及旅游发展现状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驿道及水运时期
        二、窑群发展时期
        三、工商业发展时期
        四、旅游功能介入后
    第二节 南长街旅游发展概况
        一、地理与交通区位
        二、历史景观遗存
        三、运河遗产景观旅游利用现状
第四章 旅游介入下的南长街空间生产
    第一节 旅游介入下的空间生产动因演替
        一、经济引领阶段
        二、政府引导下多种利益博弈阶段
    第二节 旅游介入下南长街空间重构特征
        一、空间句法分析原理与技术
        二、旅游影响下的南长街空间重构
        三、旅游影响下的南长街空间特征
第五章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主客评价实证探析
    第一节 游客视角下旅游空间利用评价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游客视角下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维度分析
        四、游客视角下旅游空间生产感知评价及空间流动特征
    第二节 旅游影响下的南长街居民身份重构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居民空间感知影响权重实测
第六章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第一节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评价
        一、社区性
        二、均衡性
        三、周期性
        四、依附性
    第二节 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模式优化
        一、社会事实下的旅游空间再生产
        二、南长街旅游发展优化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结语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无锡南长街游客感观调查问卷
附录2 无锡南长街居民感观调查问卷
附录3 南长街居民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却藏寺村:文化旅游背景下海东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聚落发展注入活力
        1.1.2 文化旅游成为“全民旅游”时代的主题
        1.1.3 “大美青海”文化旅游热潮不断升温
        1.1.4 海东地区乡村聚落面临现实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海东地区
        1.2.2 文化旅游
        1.2.3 乡村聚落
        1.2.4 空间更新
        1.2.5 更新思路
        1.2.6 更新策略
    1.3 研究对象简介
        1.3.1 村情概况
        1.3.2 遴选理由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课题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2.1 空间更新基础理论梳理
        2.1.1 有机更新理论
        2.1.2 空间生产理论
        2.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2.2.2 乡村聚落空间相关研究
        2.2.3 文化旅游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更新相关研究
    2.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2.3.2 乡村聚落相关研究
        2.3.3 乡村聚落空间相关研究
    2.4 既有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2.4.1 以文化旅游为背景的空间更新成果不够结实充分
        2.4.2 缺乏多学科交融的聚落空间更新体系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却藏寺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3.1 却藏寺村概况
        3.1.1 区位交通
        3.1.2 自然地理
        3.1.3 人口经济
        3.1.4 历史人文
    3.2 却藏寺村聚落空间现状特征
        3.2.1 聚落整体空间特征
        3.2.2 自然空间特征
        3.2.3 节点空间特征
        3.2.4 街巷空间特征
        3.2.5 建筑空间特征
    3.3 却藏寺村聚落空间演变现状分析
        3.3.1 聚落空间演变现状
        3.3.2 聚落空间演变现状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却藏寺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4.1 却藏寺村文化旅游地理区位分析
        4.1.1 “大美青海”旅游层级
        4.1.2 “风情海东”旅游层级
        4.1.3 “醉美互助”旅游层级
    4.2 却藏寺村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4.2.1 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4.2.2 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4.3 却藏寺村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4.3.1 客源市场分析
        4.3.2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4.3.3 客源市场定位
    4.4 却藏寺村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4.4.1 文化旅游产品谱系
        4.4.2 文化旅游产品策划
        4.4.3 “却藏两日游”旅游品牌
    4.5 本章小结
5 文化旅游背景下却藏寺村空间更新思路研究
    5.1 文化旅游产业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5.1.1 旅游产品类型对聚落空间的需求
        5.1.2 旅游服务设施对聚落空间的需求
    5.2 基于利益群体的聚落空间更新意愿
        5.2.1 行政管理人员
        5.2.2 村民
        5.2.3 寺院僧侣
        5.2.4 游客
    5.3 却藏寺村聚落空间更新趋势分析
        5.3.1 聚落整体空间更新趋势分析
        5.3.2 宗教文化空间更新趋势分析
        5.3.3 民俗文化空间更新趋势分析
        5.3.4 生态文化空间更新趋势分析
        5.3.5 道路空间更新趋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文化旅游背景下却藏寺村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6.1 文化旅游背景下却藏寺村空间更新发展目标
    6.2 文化旅游背景下却藏寺村空间更新原则
        6.2.1 资源有限性原则
        6.2.2 文化体验性原则
        6.2.3 区域联动性原则
        6.2.4 生态环保性原则
    6.3 文化旅游背景下却藏寺村空间更新策略
        6.3.1 文化旅游背景下的功能重构策略
        6.3.2 文化旅游背景下的空间重构策略
        6.3.3 旅游服务设施更新策略
        6.3.4 人居环境提升策略
    6.4 文化旅游背景下却藏寺村空间更新实践探索
        6.4.1 聚落整体层面空间构建
        6.4.2 旅游功能组团空间重塑
        6.4.3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调整
        6.4.4 旅游服务设施的植入
        6.4.5 道路系统的优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2 研究未尽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却藏寺村村民调研问卷
    附录二 :却藏寺村游客调研问卷
    附录三 :海东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统计表
    附录四 :海东市“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统计表
    附录五 :却藏寺村调研民居测绘记录表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研究 ——以宿迁市蔡集镇牛角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一章 在地化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在地化研究阐述
        一、在地化的概念
        二、在地化的特点
    第二节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研究
        一、相关概念解析
        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要素构成
    第三节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使用现状
        一、乡村公共空间现状
        二、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第四节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问题体现
        一、城镇化冲击,文化生活式微
        二、管理存在缺陷,整体认识不足
        三、村民关系疏离,传统文化断层
        四、设计理念存在问题,缺乏特色与创新
    第五节 在地化对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价值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案例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新县西河村
        一、西河村现状
        二、西河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内容
        三、在地化元素运用
    第二节 山西省岢岚县宋家沟
        一、宋家沟现状
        二、宋家沟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内容
        三、在地化元素运用
    第三节 江苏省南京市桦墅村
        一、桦墅村现状
        二、桦墅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内容
        三、在地化元素运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的目标、原则及策略
    第一节 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的目标
        一、乡村文化在地化的延续
        二、乡村公共空间在地化的重塑
    第二节 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延续性原则
        三、主体性原则
        四、创新性原则
    第三节 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的策略
        一、注入在地文化
        二、整合空间资源
        三、优化空间设计
        四、弘扬传统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应用—以牛角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为例
    第一节 牛角村基本概况
        一、牛角村的由来及发展
        二、牛角村区域分析
    第二节 牛角村现状问题及SWOT分析
        一、牛角村现状问题分析
        二、牛角村SWOT分析
    第三节 牛角村在地化资源分析
        一、牛角村特色自然景观资源
        二、牛角村特色人文景观资源
        三、牛角村特色空间场所
    第四节 牛角村在地化元素凝练
        一、建筑元素
        二、植物元素
        三、文化元素
        四、水元素
    第五节 牛角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方案
        一、设计理念与方法
        二、整体规划设计
        三、功能分区
        四、交通分析
        五、景观节点设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毕业设计展示
附录二 图录
附录三 表录
附录四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调查问卷
致谢

(10)成渝经济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乡村聚落的涵义
    1.2 乡村聚落研究历程回顾
    1.3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1.3.1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1.3.2 乡村聚落布局影响因素研究
        1.3.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
    1.4 研究评述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方法
        2.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4 研究区概况
        2.4.1 四川省广汉市
        2.4.2 重庆市江津区
第3章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3.1 乡村聚落规模特征
        3.1.1 乡村聚落规模的数量特征
        3.1.2 乡村聚落规模的空间特征
    3.2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3.2.1 乡村聚落分布模式
        3.2.2 乡村聚落分布密度
    3.3 乡村聚落形态特征
        3.3.1 乡村聚落景观形状分析
        3.3.2 乡村聚落斑块形状分析
        3.3.3 乡村聚落连通性分析
        3.3.4 乡村聚落斑块破碎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理空间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4.1.1 变量确定
        4.1.2 结果分析
    4.2 社会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4.2.1 变量确定
        4.2.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探讨
    5.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思路与原则
        5.1.1 空间重构思路
        5.1.2 空间重构原则
    5.2 乡村聚落整治综合潜力测算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结果分析
    5.3 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5.3.1 源的选取
        5.3.2 阻力面构建
        5.3.3 结果分析
    5.4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
        5.4.1 乡村聚落重构类型划分
        5.4.2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四、景观与空间的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绿道网重构研究 ——以泉州市丰泽区为例[D]. 潘炫谚.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2]松潘古城的空间变迁与旅游重构研究[D]. 松吉初.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地型乡村景观空间优化 ——以磐安县为例[D]. 张晓静.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4]雄安新区白洋淀淀中村落空间演变与重构策略研究[D]. 秦学颖.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河北省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研究[D]. 崔淼.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运河遗产景观旅游空间生产评价及优化 ——以无锡南长街为例[D]. 谢峰. 扬州大学, 2020(05)
  • [7]却藏寺村:文化旅游背景下海东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吉民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8]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在地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设计研究 ——以宿迁市蔡集镇牛角村为例[D]. 王雅倩. 苏州大学, 2020(03)
  • [10]成渝经济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重构策略研究[D]. 曹润.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景观与空间的重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