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儒家心学的根本理念——论《中庸》中的“诚信”论

诚信:儒家心学的根本理念——论《中庸》中的“诚信”论

一、诚:儒家心学的奠基性观念——试论《中庸》“诚”说(论文文献综述)

韩臣才[1](2020)在《《礼记》儿童教育思想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人类面临种种危机,其在精神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价值虚无主义。对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来说,面对这种危机,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或许是一个未来出路。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理论上看,儿童教育都是儒家文化自我更新的重要方面。更新需要返本开新、复古更化,而《礼记》是儒家最早对儿童教育进行系统论述的着作,故研究其儿童教育思想就有根本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儿童教育领域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更赋予此研究厚重的现实意义。《礼记》儿童教育思想是此书成人之道的一部分,故本文首先梳理了《礼记》所主张的成人之道。提出“一体之情”这个核心概念,这对理解儒家思想,特别是其情感理论大有裨益。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深入的梳理了此书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原则与方法,并将之置于其所隶属的此书所主张的成人之道中加以考察,揭示其深刻之处,并指出其在成人之道中的基础地位。本文还梳理了后世对《礼记》儿童教育思想的发展、扩充、完善,以期进一步的理解《礼记》儿童教育思想的潜在内涵,更完整理解由《礼记》所开创的儒家儿童教育这一传统,以为解决当下儿童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最后,本文将《礼记》的儿童教育思想加以现实运用。分析了当下儿童教育领域“为己之学”的缺失,讨论了儿童读经运动的是与非,指出当下儿童教育面临的信息化挑战。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再将之与《礼记》的主张对比,显出问题的本质以及《礼记》的启示。

赵中伟[2](2017)在《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朱熹对《观卦》的视域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熹(11301200)在理解与解释《周易·观卦》上,赓续前贤的《易》注成就,形成了新的视角和视域,对我们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与价值。针对《观卦》卦旨,王弼(226249)指出:"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观荐也。"此强调王朝盛治,重在对君王的观仰。朱熹主张:"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也。"即是从向外的观仰,返回自身的觉悟,重在自己的修持,以身作则,达到一定水平,以为"人观",成为天下人表率。朱熹的见解,既不是完全抺煞前贤的立论,也不是自己完全的独创意见,而是根据自身的前理解,加上"效果历史",形成"视界融合",产生"一种新质的理解",致使其理解和解释的诠释,达到了提升与发展。如何能够达到朱熹所谓"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也"?这包括核心理念的建立,内圣的实践,包括中正不偏、柔顺而巽、诚信有孚等,再由体成用,核心理念的完成;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此理念向外推展,观民设教,外王成化,臻于尽善尽美之域。从王、朱二人对《观卦》的不同诠释,所开显出来的意义与价值为:其一是理解与解释是一致的,诠释且是创造发展的;其二是个人的前理解,效果历史的变化,形成新的视域融合;其三是从君王盛德瞻仰,到自观修身,为人观仰,意义内容益形深化;其四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内圣结合外王,天下太平。

吕昂[3](2016)在《“成”、“诚之”与“至诚”——阐释《中庸》“诚”概念的三种角度》文中认为《中庸》的"诚"概念可以从三种角度进行理解,"成"、"诚"成就天地万物与个人德行,成己成物,在循环流转中永续不断;"诚之",从细微之处出发,通过坚韧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达成"诚","诚之"与"诚"并无高下之别;"至诚",将"诚"推到极处,既强调王权的唯一性,又强调神秘的宗教性,更是对"诚"形而上性的表达,同时也对"诚"的多重意涵作了完满的总结。

刘乾阳[4](2016)在《先秦、两汉儒家“诚”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诚”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真实无伪的心理状态与情感追求而出现的,它的对象先是天帝鬼神,随着西周礼乐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兴盛,对于伦理道德的敬重与信守又成为“诚”的主要内容。后来思孟学派从人对于儒家价值规范所应该秉持的虔诚忠敬之情中抽离出“真实”的内核出来,将人心之真诚无伪与天道之真实无妄对接,希望借助于天道的权威性、至上性来劝导世人接受儒家的道德价值。经过这样的改造之后,儒家“诚”观念上就附着了本体论的内容。“诚”贯穿儒学发展的始终,它是说明天与人之间相互连通的核心概念之一,因而在儒家哲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先秦,孔子及七十子所面临的最大社会背景就是“礼坏乐崩”所带来的人伦的失序,虚伪的丛生,是非的淆乱。孔子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更多地是在形而下的道德规范层面着手。子思及其后学继承孔子的遗志,从诉诸天道着手,试图构建一个以天道为依据的真实无伪的人道秩序,这个人道秩序的具体内容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也就意味着,思孟学派最大的理论兴趣就在于从理论上去论证儒家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合乎人性。“诚”被他们定位为既是一种天道的本质规律,又是一种人道的当然之则。而“诚”从本质上来讲首先是一种情感,所以思孟学派“诚”思想的特色就在于将主体的情感客体化,将经验的内容本体化,将个体的体验普遍化。“诚”哲学的展开是在“天道”和“人道”的框架之下进行的,而思孟学派对原始儒家的重大改造就体现在对于天人关系的新论述。思孟之后,荀子是先秦儒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他具有强烈的正统意识,为了扭转儒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他批判了以子思、孟子为代表的儒者,希望重新回归儒学初创时期的投身具体生活、追求真情实感、注重礼乐教化的精神。荀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思孟学派以“诚”观念为核心的天人关系论说的批判与改造,可以说是重建了儒家的“诚”学。他的新“诚”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试图切断天道之“诚”与人道之“诚”的合一关联,着重强调在人道的层面上对于礼法的忠实信守。到了汉代,儒学的宗教神秘性色彩非常鲜明,阴阳灾异说盛行于世。可以说,“精诚动天”的思想是汉代阴阳灾异、谶纬神学的精神内核。汉代“诚”观念的建构继承了先秦“诚”学的基本理路,但其神秘性、政治性更为突出。这一方面成为汉代统治者确立合法性的借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儒家知识分子借由天道来限制王权、推行教化。但是,对于“诚”的过分强调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虚妄不实。因此,汉代一些颇具理性精神的思想家们对“诚”观念展开了系统地解构,试图剔除附着其上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的成分。汉代的历史告诫我们,“诚”的真正对象不应是神秘的天帝鬼神,而应该是人类自身的力量。当代一些儒者继承汉代今文经学对于政治的神学化装扮,其神道设教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我们对此也应该保持一种清醒。汉代之后,儒者关于“诚”观念的论述并没有突破之前“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思路,他们通过对“诚”的阐发而表达追求真实、排斥虚妄的思想。唐中前期“诚”学的神秘性色彩淡化,形而下层面的诚信道德建设异常发达,诚信成了治国的纲常大法。唐朝中晚期以韩愈、李翱为代表的一些儒者试图用儒家“诚”观念中所蕴含的仁、义、礼、智等“实”的内容来占据道德之“虚”位,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弘扬由“诚”联结起来的天道与人道,以此来对抗佛、道对儒家学说的冲击。在宋明理学中,“诚”的基本含义是“真实无妄”,它既指内心真诚无伪的状态,又因其作为“天道”的本质而与新的本体论结合了起来。宋明理学较先秦儒学的重要发展在于它将含混不清的“天道”论说转变为清晰的本体论断:理本论将“理”视为“诚者”(真实的存在),心本论以“心”为诚,气本论则把“气”看成是最根本、最真实的存在。笔者认为,它们都是用先秦思孟学派“诚”论架构的“旧瓶”盛装他们本体论的“新酒”。与思孟学派相比,宋明儒者关于“诚”的论述越来越精深玄妙,但并没有逃出思孟学派独断性、信仰化、神秘性、直觉性的窠臼。由此来看,无论是先秦还是宋明,儒家所建构的从人道臆测天道、用天道规范人道的理论大厦是没法稳固的。但是,“诚”观念本身所蕴含的求真务实、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精神无疑对于人类良善政治、社会、生活秩序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诚”虽然是“真实”的代名词,但在它身上也无时无刻不潜藏着“实”与“虚”的角力。一方面,以科学实证主义的立场来看,儒学中一切被赋予“诚”之性质的本体其实都很难得到有效的证明,因此所谓的“诚者”基本上是虚妄的存在,只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已;另一方面,事实业已证明,即便我们以虔诚的信仰来对待儒家的本体论创造(也就是儒者眼中的“真理”),以真诚的态度来实践儒家的道德志业,但这种“诚”的精神一旦违背了“中庸”(“过犹不及”的理性)的原则,一旦缺少外在性力量的监督与制约,而只是将“内圣外王”的理想建立在主观精神和德性自觉的基础之上,其结果要么可能走向荒诞不经的迷信,要么极易流于表里不一的虚伪。这些都是儒家“诚”观念中所应摒弃的消极因素。儒家“诚”观念对于当代儒学发展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诚”学中“求真”、“务实”的因子仍然有益于个体道德素质的提升与社会良善秩序的建立。不过,这有赖于我们寻找到一种合理的形式来促进“诚”学积极作用的发挥。当今社会可以尝试建立一种以“诚”为核心价值的公民教化体系,它是“诚”天之教,此“诚”即对于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客观真理与规律的尊重,而非盲目信从天道鬼神;它又是“诚”人之教,此“诚”乃是对公民社会各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的遵守,在注重自律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他律的作用。只有这样,儒学才能对于现代社会显现出最大的价值。

曾山金,杨琳,肖琼[5](2016)在《《中庸》诚论思想中的教育伦理诉求及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中庸》是儒家的修炼法门和传授心法。相对于探求道德本体,它更强调以诚立德、以诚立人的教育实践意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中庸》构建了一个围绕"诚"而展开的教育伦理思想体系:首先,《中庸》关注人,人是《中庸》的依归,《中庸》言诚是为探寻成人之路;其次,《中庸》在构建一个教育伦理体系,诚是其基础;再次,《中庸》探求道德完成的理想途径,提出自明而诚和自诚而明的不同修养路径。如今重读《中庸》中的诚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大学德育应以人为本,以诚为本,采用自诚明与自明诚内外兼修的道德修养方式。

苏嫈雰[6](2014)在《论先秦儒家人文疗愈的双回向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在人与人(是"予"不是"取")、人与自己(是"和"不是"同")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可以提供实际助人且自助的人文疗愈双回向系统。在助人的人文疗愈面向上,我与你的关系以"知﹝智﹞"为"予"的判准。面对个案,谘商师有言(言之有物,目的为知人,想了解个案的想法)与不言(有意识的沉默,目的为知言,想聆听个案的诉说)两种选择,谘商最终效果是谘商师既知人(个案的想法)也知言(个案的诉说)。在自助的人文疗愈面向上,我与己的关系以"诚"作为观照"和"的管道。谘商师可以有诚己(自省、自觉明)与诚人(慷慨付出、感化人群)两种努力面向,谘商关系最终发挥的关怀力量:成己成人,忠恕之道。由此,人文疗愈工作者透过言语"知人"且使人"知己",如能内养"诚",外修"知﹝智﹞",则可避免失人失言。

张晓兰[7](2013)在《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诚”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参考》文中认为“诚”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从语义角度入手,对“诚”及“诚”参构的词语“诚”和“诚”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语义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阐述了“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深刻内涵,力图厘清“诚”的渊源及其发展脉络,为当代诚信道德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杨[8](2013)在《《中庸》诚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庸》作为儒家的经典代表作鲜明体现了儒家对于生命及自然世界的看法与思想情怀。诚思想是《中庸》的精髓,将天道、人道及天人合一思想完美地集合在一起。诚思想从字面上讲是诚信、真实的意思,从伦理上讲,它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指在为人处世时忠厚讲信用,不欺骗他人,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用诚来定性天道赋予了天道的内涵,即作为万物主宰来创造万物,人道诚则是宇宙本体在人身上的显现。要想达到诚的境界,就要做到有节制,随时处中,知行合一,推己及人并将善行发挥到极致。诚思想不但是《中庸》的也是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诚思想对于汉儒、宋儒以及明清时期的儒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价值。而诚思想在当今时代也已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以及个人修养方面都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当今的时代特色和社会特质,挖掘这些命题中的积极部分,使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宝库,为提高我们的文明水平提供借鉴的价值。

黄玉顺[9](2012)在《儒家良知论——阳明心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季以后,学风转向:一方面,"实学"或者"朴学""汉学"成为时尚;另外一方面,程朱之学成为显学。总之,陆王之学颇受冷落。但自近代以来,阳明心学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尤其近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界对阳明心学的关注与日俱增,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初现端倪,就是阳明心学与胡塞尔现象学之融通;与此同时,西方哲学研究界、包括国内现象学研究界,也对这个课题发生了日见浓厚的兴趣。但是一般来说,目前的状况却是:中国哲学研究界

王王[10](2012)在《“诚”的理论建构 ——试论儒家道德体系的理论化过程》文中提出儒家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伦理道德思想对国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而“诚”作为儒家道德思想的源头之一,在儒家道德体系的理论化过程中至关重要。所以,对儒家道德体系理论建构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来进行说明:第一部分主要简述了早期儒家“仁学”道德思想体系的内容。首先,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伦理道德思想就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仁”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由此建立起来的仁学思想体系,无疑就是其道德思想体系的精华所在。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理论体系,而道德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其哲学思想的结构来作为支撑。在儒学这块就是通过“诚”,这个儒家道德体系理论建构的核心范畴来实现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过程。首先,讲述了“诚”的起源问题和具体含义。在起源上,分别从辞源、观念角度和范畴界定上进行了说明。具体含义在宋时开始清晰起来,即真实无妄和诚实无欺。其次,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儒家“诚”的思想及理论建构和《易传》的思想体系内容。《大学》从反面训“诚”为“毋自欺”;《中庸》第一次从本体论的角度认为“诚”是贯通天道和人道的中介,并被赋予了道德和哲学的双重含义;孟子从人的内在性上提出了“思诚”的命题;荀子与孟子相反,从外在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对“诚”进行了阐述。但先秦儒家对“诚”的这种理论建构的体系并不系统和严谨,在对“诚”进行本体论的叙述时,并未对“诚”的自然之道进行理论描述,像《易传》中关于自然之道和天人贯通的理论成就就未得到重视和发挥。而且对“诚”在贯通天道和人道的过程是为何如此和如何可能的问题,也未给予相关解答,包括这个过程和贯通的方法,也都是比较含糊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理论建构的完型化过程。李翱以《中庸》为依据,把《易传》中具有本体论色彩的概念“易”和“道”引入其中,试图给“诚”的自然之道进行理论完述,这给“诚”由道德观向本体论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周敦颐以此为方向,采用《中庸》和《易传》互训的模式,从而为理学本体论的建立提供了宇宙论的基础,使“诚”的宇宙观和道德观统一起来,并提出了“主静”、“无欲”的修养途径。但周敦颐并未解决本体一贯性的问题,二程则将“诚”上升到最高的哲学范畴,并以此为中心构筑起了伦理的存在论,创立了以“诚”为媒介的天理论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贯通天道和人道的“诚敬”之法,从而给自己的理学由宇宙观过渡到伦理学的逻辑链条进行了完备。而朱熹作为儒学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和总结“诚”的已有思想上,推演出了“诚”是“理”的“真实无妄”性,指出了“心”的诚意之处和“诚”就是性的看法。总之,“诚”学到了朱熹这里,发展到了高峰。综上所述,孔子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是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第一次系统化的阐述。因为其理论不足,遂出现了以“诚”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而“诚”从西周时期开始出现,在先秦时期其思想就得到初步发展,直到宋时,“诚”的理论建构体系才得以发展完善,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才得以基本完型。虽然明清以后“诚”的思想有所发展,但也都是对以前思想的进一步阐述。

二、诚:儒家心学的奠基性观念——试论《中庸》“诚”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诚:儒家心学的奠基性观念——试论《中庸》“诚”说(论文提纲范文)

(1)《礼记》儿童教育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已有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礼记》的成人之道
    2.1 礼因情而作
    2.2 一体之情
    2.3 生命的完善与展开
第3章 《礼记》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儿童教育的目标
    3.2 儿童教育的具体内容
    3.3 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3.4 后世对《礼记》儿童教育思想的扩充与发展
第4章 对当下儿童教育的启示
    4.1 重视“为己之学”
    4.2 读经运动的是与非
    4.3 信息技术时代的儿童教育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朱熹对《观卦》的视域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视域融合”, 形成特殊“视域”, 是诠释的生产与创造
二朱熹“观”义, 从君王盛德到以身作则, 形成新“视域”
三受人“观仰”, 必须以“观我生”“观其生”为主
四神“道”之方:中正不偏, 柔顺而巽, 诚信有孚, 诸德并重
五诚信有孚, 观民设教, 观国之光, 天下宾服
六诠释创造, 意义扩增, 大观在上, 中正以观天下

(3)“成”、“诚之”与“至诚”——阐释《中庸》“诚”概念的三种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诚”与“成”
三、“诚”与“诚之”
四、“诚”与“至诚”

(4)先秦、两汉儒家“诚”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儒家“诚”观念研究的现状
        一、“诚”的内涵、起源与特性
        二、“诚”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中的意义与地位
        三、“诚”在个体学者思想体系中的内涵与诠释
        四、中外“诚”范畴比较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结构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第一章 儒家“诚”观念的内涵与起源
    第一节 “诚”的内涵
    第二节 儒家“诚”观念的发生
        一、自然崇拜与宗教虔诚
        二、敬德保民与盟誓制度
        三、天人话语与真诚典范
        四、小结
    第三节 “真—伪”与“无—有”:道家思想对儒家“诚”观念建构的刺激
        一、“道”之“真”与“伪”
        二、“道”之“无”与“有”
        三、道家思想对儒家建构“诚”观念的刺激
    第四节 孔子忠信思想对儒家“诚”观念建构的启示
        一、“主忠信”
        二、“敏于事而慎于言”
        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四、“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五、“闲邪存诚”与“修辞立诚”
        六、小结
第二章 思孟学派“诚”观念的建构及其意义
    第一节 思孟学派的成立及其文献
    第二节 郭店楚简所蕴含之“诚”思想发微
        一、真情的凸显
        二、“天——人”的思路
        三、气学的氤氲
        四、慎独的功夫
        五、小结
    第三节 思孟学派对“诚”观念的哲学创构——以《中庸》、《孟子》为中心的讨论
        一、天道及本体的内在超越性
        二、圣、常及体道路径的双重性
        三、直觉及“诚”道体验的神秘性
        四、成就及“诚”道追求的目的性
        五、对思孟学派“诚”哲学的评价
第三章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对思孟学派“诚”观念的继承与解构
    第一节 从天人合一于“诚”到“明于天人之分”
    第二节 从“诚之”、“思诚”到“养心莫善于诚”
    第三节 从“自诚明”到“虚壹而静”
    第四节 从“成己成物”到“诚”乃“政事之本”
    第五节 荀子对思孟“诚”哲学的解构及其意义
第四章 真实与虚妄的交响:儒家“诚”观念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儒术独尊之前“诚”观念的神秘性与政治性建构
    第二节 两汉“诚”观念与神学化的经学
        一、“诚”观念与阴阳五行说
        二、“诚”观念与谶纬神学
    第三节 “疾虚妄”:汉代学者对“精诚感应”观念的批判
        一、真实与虚妄的早期论辩
        二、王充对“精诚感应”学说的批判
        三、汉末追求真诚的余韵
    第四节 由汉代“诚”观念论当代儒者的政治神学创构
        一、对两汉“诚”观念的简要评论
        二、当代儒者的政治神学创构
第五章 先秦、两汉儒家“诚”观念对后世儒家“诚”论之影响
    第一节 唐代的诚信实践与韩愈、李翱对“诚”观念的重新重视
        一、唐代中前期的诚信实践
        二、中晚唐“诚”学的复兴与儒学的转化
        三、韩愈、李翱的心性论与儒家“诚”学的复兴
    第二节 宋明儒者对“诚”观念的再建构
        一、周敦颐“诚”观念的典范意义
        二、宋明气本论之“诚”观念
        三、程朱理学之“诚”观念
        四、陆王心学之“诚”观念
        五、阳明后学与“诚”学的异化与再生
    第三节 汉代以后儒家“诚”观念发展的特色
余论:先秦、两汉儒家“诚”观念的得失及其对当代儒学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家“诚”观念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得失评判
    第二节 儒家“诚”观念对当代儒学发展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庸》诚论思想中的教育伦理诉求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是依归:《中庸》言诚是为了从人性的角度寻找教育伦理的依据
二、《中庸》的使命:以诚为支点构造儒家教育伦理体系
三、自诚明与自明诚之区分:探寻教育伦理的不同方法和路径
    (一)自诚明:由内而外的道德修炼
    (二)自明诚:由外而内的道德塑形
四、《中庸》诚论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二)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三)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6)论先秦儒家人文疗愈的双回向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人文疗愈的双面向:“和”与“予”
我与你关系上的助人人文疗愈面向:予掌握“知”﹝智﹞
我与己关系上的自助人文疗愈面向:“和”观照“诚”

(7)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诚”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参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诚”的语义及其参构词语
    第一节 辞书中有关“诚”的释义及“诚”参构的词语
    第二节 “诚”、“信”异同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儒家经典文化中的“诚”
    第一节 《周易》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中庸》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李翱《复性书》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周敦颐《通书》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五节 二程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六节 朱熹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七节 王阳明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八节 王夫之有关“诚”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诚”思想对当代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庸》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庸》及诚思想的思想渊源
    1.1 中庸的思想渊源及含义
    1.2 诚思想在中庸的地位
    1.3《中庸》诚思想的思想渊源
        1.3.1 诚是儒家思想的继承
        1.3.2 诚是道家思想的汲取
第2章 《中庸》诚思想的基本内涵
    2.1 “诚者,天之道”
        2.1.1 何为“天道”
        2.1.2 诚与“天道”的关系
    2.2 “诚之者,人之道”
        2.2.1 何为“人道”
        2.2.2 诚与“人道”的关系
    2.3 达到《中庸》诚境界的方法
        2.3.1 “中和”——有节有制
        2.3.2 “时中”——随时处中
        2.3.3 “行与明”——知行合一
        2.3.4 “忠恕”——推己及人
        2.3.5 “尽性”—— 极致善性
第3章 《中庸》诚思想的价值意义
    3.1 诚思想的理论价值
        3.1.1 诚思想对汉儒发展的价值
        3.1.2 诚思想对宋儒发展的价值
        3.1.3 诚思想对明清时期儒家发展的价值
    3.2 诚思想的现代价值
        3.2.1 诚思想对经济发展的价值
        3.2.2 诚思想对政治稳定的价值
        3.2.3 诚思想对个人修养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诚”的理论建构 ——试论儒家道德体系的理论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早期儒家“仁学”道德思想体系
    1.1 “仁”及仁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1.2 “仁学”的核心内涵
        1.2.1 仁德
        1.2.2 仁者
        1.2.3 仁行
    1.3 “仁学”思想的实践主张
        1.3.1 仁者爱人
        1.3.2 孝悌之德和忠恕之道
        1.3.3 “克己复礼”
    1.4 仁学道德体系之分析
        1.4.1 人性论的认识基础不够完整
        1.4.2 宇宙观的理论基础有所欠缺
        1.4.3 仁学体系理论建构的“性与天道”的问题
第2章 先秦时期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
    2.1 “诚”的内涵及其理论建构
        2.1.1 “诚”的起源
        2.1.2 “诚”的释义
        2.1.3 “诚”的道德思想体系
    2.2 《易传》的思想体系内容
        2.2.1 天道思想
        2.2.2 人道思想
        2.2.3 天人合一思想
    2.3 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理论体系之分析
        2.3.1 “诚”的自然之道的理论体系不够严密
        2.3.2 《易传》中天道和天人贯通的成就未得到重视
第3章 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理论建构的完型化
    3.1 李翱引入《易传》中本体论概念“易”、“道”
    3.2 周敦颐建构起了“诚”的宇宙本体论
        3.2.1 确立了自然之道的道德本体论依据
        3.2.2 使“诚”的宇宙观与道德观统一起来
        3.2.3 提出“主静”、“无欲”的修养途径
    3.3 二程创立了天理论的伦理哲学思想
        3.3.1 提出以“诚”为媒介的天理论的哲学体系
        3.3.2 “诚”是人伦道德的理想境界
        3.3.3 “敬”是让“诚”成为贯通天道和人道的方法
    3.4 朱熹推演出了性之诚与心之诚
        3.4.1 “诚”是“理”的“真实无妄”性
        3.4.2 “诚”与“性”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诚:儒家心学的奠基性观念——试论《中庸》“诚”说(论文参考文献)

  • [1]《礼记》儿童教育思想初探[D]. 韩臣才. 浙江大学, 2020(02)
  • [2]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朱熹对《观卦》的视域解析[J]. 赵中伟. 周易文化研究, 2017(00)
  • [3]“成”、“诚之”与“至诚”——阐释《中庸》“诚”概念的三种角度[J]. 吕昂.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5)
  • [4]先秦、两汉儒家“诚”观念研究[D]. 刘乾阳. 山东大学, 2016(10)
  • [5]《中庸》诚论思想中的教育伦理诉求及当代启示[J]. 曾山金,杨琳,肖琼. 大学教育科学, 2016(02)
  • [6]论先秦儒家人文疗愈的双回向系统[J]. 苏嫈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 [7]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诚”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参考[D]. 张晓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3(S2)
  • [8]《中庸》诚思想研究[D]. 刘杨. 河北大学, 2013(S2)
  • [9]儒家良知论——阳明心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研究[A]. 黄玉顺.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九辑】(下册), 2012
  • [10]“诚”的理论建构 ——试论儒家道德体系的理论化过程[D]. 王王. 山西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诚信:儒家心学的根本理念——论《中庸》中的“诚信”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