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明,李彩云[1](2021)在《国际建筑业数字化技术研究现状与演化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研究成为国际建筑业领域的热点问题。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2010-2020年期间发表的181篇文献进行时空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梳理国际建筑业数字化技术发展脉络。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国际关于建筑业数字化的研究产出逐年递增,但作者、研究机构和国家之间的合作程度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目前建筑业领域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主要聚焦于BIM技术,其他新型数字化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学者的重视;研究热点除了数字化技术本身以外,还包括数字化技术的具体应用阶段和应用价值;研究前沿包括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用户采纳等方面,预测未来建筑业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将呈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采纳与应用—应用过程中的挑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的循环发展态势。研究结果旨在为国内建筑业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逐步实现建筑业数字化转型。

吴文豪[2](2020)在《基于BIM环境下T构桥水平转体施工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传统基础建设行业的工业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生产将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现如今,BIM技术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BIM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许多BIM项目的成功落地证明了BIM技术具备长远的发展潜质。桥梁工程作为建筑行业一个重要分支板块,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从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目标。如今,很多桥梁建设项目也引进了BIM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转体桥是桥梁家族中在上世纪40年代诞生的重要成员。由于我国的地势多山川、多丘陵、多江河,城市道路也日渐复杂,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优势愈发突显,桥梁转体项目随之应用越来越多,因此该技术具有很高的研究推广价值。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随着BIM技术和有限元虚拟仿真技术的融入,变得更加经济、科学、高效。本文结合余信贵大道跨皖赣线T构转体桥项目,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论述了BIM技术的起源、基本理论以及特征优势和发展状况,基于Revit核心建模软件对跨皖赣线T构转体桥进行三维模型搭建,并利用Fuzor软件对转体桥转体施工过程展开4D动画模拟,有效进行碰撞检查,对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多项指标进行严格把控,实现了对该桥梁项目的科学管理;(2)将BIM模型进行格式转换,导入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降低了重复建模的工作量,并对全桥满堂支架浇筑、转体、合拢全过程的变形和受力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理论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控制,指导施工工作;(3)运用Revit API技术的模型转换方法,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利用C#语言对转体桥球铰BIM模型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获取ANSYS软件所需的几何参数,并对复杂的几何模型进行相应的切分处理,把提取的数据整合成ANSYS APDL命令流格式,从而实现了转体桥球铰结构模型从Revit软件到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直接转换;(4)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皖赣转体桥球铰结构的转动过程进行阶段数值模拟,根据应力云图特征,分析转动过程的计算结果,总结了转体过程中施工控制指标,提出了相应控制条件。

国元贺[3](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向制造业学习过程中,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趋同性强化了建筑“产品”的概念。制造业先进理念技术逐步引入到建筑中,然而,应用的深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工业化已成为设计建造的重要方向,但国内外研究中并没有对于“建筑产品化”的确切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制造业产品与建筑异同,定义“建筑产品化”:以标准化为基础,通过模块化方法,提高各层级建筑产品通用化程度的建筑系列化过程。工程实践中,精益建造所提倡的“建筑是固定的产品,流动的人员”局限于现场施工建造方式,并不能将建筑产品质量提高到制造业水平,通过系统分析法进行建筑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以及模块化特征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建筑构件-建筑模块-建筑系列的建筑产品化结构体系。BIM仅以建筑设计图纸提交为目的的设计策略,局限于设计与产品间的联系,产生大量重复性低效设计工作,数据库间信息隔离、信息有效性差,难以支撑建筑产品化发展,应用模型分析法,引入制造业产品族概念,建立建筑产品化应用的分析模型,归纳了建筑产品化道路并总结了建筑产品化的设计方法。本文基于产品化视角,从建筑构件产品、模块产品、系列产品三个层次延伸“建筑产品化”概念,论述了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设计模式,并以老旧小区加建电梯项目为例,进行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建筑业的产品化发展模式。使建筑产品化实现同制造业一样,支撑一系列建筑设计生产建造的优化过程,加速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黄旭[4](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某混合结构施工碰撞检测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住建部于2016年9月发布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出了利用BIM技术推动建筑行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方向。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以满足建筑外型美观性为目的的混合结构数量不断增多。劲性结构由于具备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优秀过渡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其本身空间结构复杂、操作空间狭小、精度要求高且容错率低等特点而被从业人员所诟病。比较复杂的混合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和进度计划安排也是各参与方急需解决的问题。BIM技术的可视性、参数性等特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虚拟碰撞和预施工的方式,对实现混合结构的碰撞检测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整理国内外近些年来的科研成果以及具体的工程案例,结合笔者在太原水上运动中心项目中BIM技术的探索应用,对BIM技术在混合结构碰撞和优化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虚拟现实中碰撞检测的基本理论以及碰撞检测的基本逻辑思路,结合BIM技术的特点,对混合结构中的虚拟碰撞及相关优化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究。对结合具体工程案例的虚拟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精度模型的适用领域。(2)通过使用以BIM技术为基础的不同专业软件,完成不同方面模型的搭建,并在工程应用中根据各参与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深化设计。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幕墙结构等方面,利用BIM技术发现静态碰撞检测方面问题,解决复杂节点施工复杂、技术交底困难、放样坐标难以确定等问题,实现工程优化的目的。(3)通过运用BIM技术相关的工程进度软件,对钢结构吊装、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场地布置规划以及物料跟踪等方面进行了虚拟模拟。同时探索了“BIM+移动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探索了BIM技术在混合结构施工中碰撞检测和优化工程方面的具体应用。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韩冬辰[5](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张辉[6](2020)在《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脚手架工程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分部分项工程,近年来,因其作业过程事故频发,给安全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的可靠性、有效性、快捷性等问题,本文以BIM技术为信息化平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云储存等信息化技术构建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解决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升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针对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研究分析了信息化技术的特性及应用情况,对比传统管理模式,详细阐述了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的优势及特点,总结出管理过程中重点及要点。并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根据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本论文将脚手架的全过程划分为设计、搭设、使用及拆除四个阶段,创建基于BIM技术的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针对脚手架工程在四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安全管理的优势,构建四个阶段信息化安全管理子系统,有效解决脚手架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降低脚手架工程的安全风险。最后,对创建的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在脚手架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实施效果,得出信息化安全管理能有效的降低脚手架工程安全风险的结论,此外,还分析了目前信息化在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中应用现状。为信息化系统进一步研究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案例支撑。

李芮[7](2020)在《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增强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键策略。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传统行业,响应新技术、新需求、新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数字建筑、智慧建筑、智慧工地等的快速普及,表明BIM技术是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建筑业企业建筑产品服务商的属性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日益突出,以服务和产品创新为投入,获取高效率服务创新绩效已成为建筑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研究尚未关注到以BIM为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其如何影响服务创新绩效。因此,本研究将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落脚于BIM技术,以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为推进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实现的引擎,探索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为进一步剖析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综合考虑了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内外部影响因素存在形态,以实现价值转换的商业模式为中介变量,以权衡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环境动态性调节下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及服务创新绩效理论模型。为检验该理论模型,本研究以中国建筑业双200强企业为调研对象,以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为数据收集方式,以结构方程模型和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为关系检验方法,运用SPSS21.0、AMOS17.0、MPLUS7.4三大统计软件工具完成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正向显着影响;(2)商业模式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43.19%的部分中介效应;(3)环境动态性对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及商业模式的影响关系后半段的调节作用显着,前半段调节作用不显着。本研究首次将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落脚于BIM,研究了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检验了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1)借助BIM驱动的平台和技术资源推进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广实施;(2)重视并均衡好商业模式、环境动态性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作用。

张晶[8](2020)在《BIM技术在某住宅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势必会加快传统产业的发展。对于建筑业而言,应充分利用BIM技术优势,发挥BIM技术价值,解决建筑业中的难题。在给排水系统中,使用BIM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给排水管道间的碰撞问题,传统的二维表达方式更适合于简单的给排水系统,对于复杂的给排水系统适合利用BIM技术进行高效表达。建筑信息模型不仅能精确表达给排水系统的平面位置,而且能表达复杂的空间位置,通过协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设计人员沟通不及时或缺乏沟通的问题。本论文以某住宅小区给排水系统为依托,探讨了BIM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并对项目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通过对BIM技术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历程的全面了解,结合给排水工程特点,对BIM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用价值、主要软件、存在优势及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应用的工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某住宅小区给排水系统,结合项目特点,对BIM模型的协同方式、建立过程、碰撞检查展开详细叙述,并对住宅小区项目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项目开展过程中以高质量BIM模型为依托,利用Revit、Fuzor、Navisworks分别开展碰撞检查工作,通过对比采取适合于本项目的碰撞检查软件。在应用过程中发现BIM技术能够快速查找给排水系统中的碰撞点,与二维相比更加高效,但是在模型效果和交互性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将VR技术引入,以Fuzor为虚拟现实平台,通过漫游和佩戴VR设备进行管道之间的碰撞检查。通过运用BIM技术解决了给排水系统中的碰撞问题,找出了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问题,避免了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为了使项目参与方明确BIM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对本项目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首先,选取投资回报率作为信息技术效益评价指标,统计分析了国内外35篇相关文献,对文献中提及的指标进行整理,建立了投入和产出两个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本项目的效益值,得出效益评价结果。通过运用BIM技术对某住宅给排水系统进行分析,使项目各个参与方直观感受到施工后管线的排布和走向,利用碰撞检查功能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为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起到了借鉴作用。同时,通过对本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得出在本项目中应用BIM技术取得了效益,为今后应用BIM技术决策时提供了参考,促进了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周晓杰[9](2020)在《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我国综合管廊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综合管廊工程利益相关者众多,在传统建设管理模式下,导致业主方统筹管理效率低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可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然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本身也存在多主体参与等问题,而且现在同时具备综合管廊咨询和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的企业寥寥可数,工程咨询企业就需要寻找有效方式优化整合后为业主分忧解难。相关研究表明,虚拟建设是从虚拟组织基于项目层面的应用发展而来的,恰恰能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本身进行优化和提升,进而就能提升综合管廊项目的管理绩效。因此本文结合虚拟建设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来实现指导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工作的目的。首先对综合管廊项目与虚拟组织模式进行适配,根据项目目标和各阶段咨询任务,进行虚拟组织合作伙伴的选择,构建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星型-主从架构,另为避免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对各参与咨询企业进行角色对照、组织领导方式及实施过程的设计,为下一环节虚拟组织的正常运行打好基础。为保证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运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虚拟组织的工作准则、沟通机制、工作机制等进行分析设计,尤其针对综合管廊项目的工作机制,提出部分具体的咨询内容,旨在为实施综合管廊项目的咨询单位提供具体的工作思路,助力综合管廊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推广实施。

于晓[10](2020)在《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着建筑业的调整转型和改革创新的挑战与机遇。学术界关于BIM技术和建筑业相关的研究,提出如何通过提高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来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BIM技术的相关政策达到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的目的。目前BIM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被积极应用在各行各业,不断促进着建筑业信息化的改革,从而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BIM技术仅仅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在建筑业各个环节的应用并不广泛,而且BIM技术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影响了信息化进程,从而影响着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实现。BIM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技术冲击很大,同时对于建筑业的创新和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BIM技术对于建筑业在转型中的影响,弄清楚各个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程度,从而结合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促进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本文首先阅读和参考了大量文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找出BIM技术相比于传统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研究BIM技术的优势,初步得出BIM技术对建筑业升级转型的影响,然后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整理相关数据后再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实际对相关影响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并总结出主要的影响:经济影响、管理影响、质量影响、技术影响和工期影响,以及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测量指标。再根据这五大影响对应的测量指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经济因素对工期因素有显着的正向相关影响;管理因素对技术、经济和工期因素有显着的正向相关影响;质量因素对技术、工期因素有显着的正向相关影响;技术因素对经济、工期因素有显着的正向相关影响。(2)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技术方面;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程度较大的是工期方面;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的是质量、管理和经济方面。(3)BIM技术可以提升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失误对技术因素的影响最大;可以大大较少返工损失对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大;有利于对施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对管理因素的影响最大;可以提高设计变更的工作效率对质量因素的影响最大;可以整体把控施工进度对工期因素的影响最大。根据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为了使BIM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和信息化发展,未来BIM技术在建筑业应用的相关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解决:(1)技术层面,增加BIM技术的投入,主要在政府、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2)组织层面,通过相应的手段和工具,进一步加强对BIM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的认可度,主要以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等为主。(3)创新层面,增强BIM技术的应用,关键是要发挥BIM技术的技术优势,增强在项目各个阶段的使用广度和深度。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BIM环境下T构桥水平转体施工虚拟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BIM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BIM技术在国外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在国内研究现状
    1.3 转体施工法的发展状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BIM理念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1 BIM的基础理论
        2.1.1 BIM概念
        2.1.2 从CAD到 BIM
        2.1.3 BIM的优势
    2.2 BIM软件的介绍
        2.2.1 BIM软件的分类
        2.2.2 BIM相关软件的介绍
        2.2.3 本文BIM核心建模软件的选择
    2.3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应用框架
        2.3.1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前期规划阶段的应用
        2.3.2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2.3.3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2.3.4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运维阶段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构转体桥BIM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3.1 工程概况
        3.1.1 设计标准
        3.1.2 总体设计
        3.1.3 上部结构
        3.1.4 下部结构
    3.2 建立T构转体桥BIM核心模型
        3.2.1 建模流程
        3.2.2 桥梁构件族的创建
    3.3 基于Dynamo引桥曲线精细化的创建
        3.3.1 Dynamo可视化编程概述
        3.3.2 基于Dynamo+Revit曲线引桥模型的创建
    3.4 基于Fuzor T构桥转体施工可视化模拟应用
        3.4.1 关于Fuzor软件的基本介绍
        3.4.2 皖赣转体桥项目基于Fuzor软件的操作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idas/Civil T构桥全过程施工虚拟仿真研究
    4.1 BIM模型与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的转换
    4.2 T构转体桥设计参数及施工阶段划分
        4.2.1 施工阶段的划分
        4.2.2 主桥施工步骤
    4.3 运用MIDAS/Civil对 T构桥进行施工仿真模拟
        4.3.1 结构定义
        4.3.2 边界定义
        4.3.3 荷载定义
    4.4 T构桥转体施工仿真结果分析
        4.4.1 施工阶段的定义
        4.4.2 最不利荷载工况下仿真分析
        4.4.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球铰转动过程仿真分析
    5.1 Revit与ANSYS结构模型转换接口研究
        5.1.1 Revit到 ANSYS模型转换开发思路及工具
        5.1.2 程序开发流程和算法要点
        5.1.3 ANSYS结构模型的生成
    5.2 基于ANSYS转动过程分析
        5.2.1 皖赣桥转体结构介绍
        5.2.2 计算参数和网格划分
        5.2.3 转动过程阶段分析
    5.3 球铰转动结果分析
        5.3.1 0 °最大悬臂状态结果分析
        5.3.2 30°旋转过程结果分析
        5.3.3 54°成桥合龙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致谢

(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概念辨析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制造业中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
    2.1 由生产到产品——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
        2.1.1 由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工业设计
        2.1.2 精益生产理论
        2.1.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1.4 敏捷制造理论与工业4.0
    2.2 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实践
        2.2.1 汽车
        2.2.2 船舶
    2.3 制造业中产品化设计的技术体系
        2.3.1 软件系统
        2.3.2 产品族DNA开发设计模式
        2.3.3 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与系列化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业中的产品化趋向与设计模式的转变
    3.1 由建造到制造——建筑设计理论的转变
        3.1.1 既有建筑工程建造体系分析
        3.1.2 精益建造理论
        3.1.3 并行工程与协同产品开发
        3.1.4 建筑产品化与制造服务化
    3.2 以产品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实例
        3.2.1 整体厨卫浴
        3.2.2 集装箱建筑
    3.3 BIM技术与建筑的产品化设计
        3.3.1 BIM应用框架
        3.3.2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产品化各阶段的优势
        3.3.3 BIM技术推进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BIM技术在不同层级建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1 构件族库——建筑产品化设计的基础
        4.1.1 基于BIM的建筑构件产品化设计模型
        4.1.2 基于BIM的构件产品标准化设计研究
        4.1.3 BIM构件产品族库
    4.2 部品模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核心
        4.2.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族模块化设计
        4.2.2 建筑产品模块化设计矩阵模型
        4.2.3 BIM模块装配资源平台
    4.3 产品系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目标
        4.3.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工作模型
        4.3.2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供应链
        4.3.3 建筑产品系列化设计
    本章小结
第5章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中建筑产品开发与设计
    5.1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开发
        5.1.1 建筑产品化设计特征
        5.1.2 外加电梯项目产品化分析
        5.1.3 外加电梯产品化族库建立
    5.2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化设计
        5.2.1 外加电梯模块化装配平台
        5.2.2 外加电梯产品系列化设计
        5.2.3 方案生成
    5.3 外加电梯项目案例比较研究
        5.3.1 横向比较
        5.3.2 纵向比较
        5.3.3 建筑产品化设计前景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
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BIM技术的某混合结构施工碰撞检测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2 建筑业中存在的碰撞及优化问题
        1.1.3 建筑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1.2 碰撞检测及工程优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碰撞检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2 工程优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BIM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国外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方法及相关概念
    2.1 BIM技术概论
        2.1.1 BIM技术基本理论及特性
        2.1.2 BIM相关软件的应用
        2.1.3 BIM模型精度的要求
    2.2 碰撞检测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2.2.1 碰撞检测的基本理论
        2.2.2 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应用
    2.3 工程优化的基本问题与方案
        2.3.1 国内混合结构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3.2 引入BIM技术的必要性
        2.3.3 “BIM+”在工程优化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IM的结构碰撞分析与应用
    3.1 工程背景
    3.2 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模型的搭建
        3.2.1 软件平台的选择
        3.2.2 BIM基本模型的搭建
    3.3 基于BIM技术的深化设计
        3.3.1 工程信息
        3.3.2 BIM模型放样的深化设计
        3.3.3 关键节点的深化设计
    3.4 基于BIM技术的劲性结构碰撞检测及应用
        3.4.1 型钢与钢筋间的碰撞检测及应用
        3.4.2 型钢与剪力墙等关键节点的碰撞检测及应用
    3.5 基于BIM技术的幕墙结构碰撞检测及应用
        3.5.1 基于BIM技术的幕墙模型搭建
        3.5.2 基于BIM技术的幕墙碰撞校核
        3.5.3 基于“BIM+”的幕墙物料跟踪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IM的工程优化分析与应用
    4.1 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桁架预拼装
        4.1.1 工程背景
        4.1.2 基于BIM的钢结构构件深化设计
        4.1.3 基于BIM设备的构件模拟优化
        4.1.4 基于BIM模拟的优化成果
    4.2 基于BIM技术的吊装方案模拟
        4.2.1 基于BIM的场布优化
        4.2.2 基于BIM的吊装模型搭建
        4.2.3 基于BIM的吊装过程模拟分析
    4.3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优化
        4.3.1 施工进度计划引入BIM的必要性
        4.3.2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可视化应用
        4.3.3 基于“BIM+”的工程平台管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1.2 研究综述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1.2.2 信息化安全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1.2.3 信息化安全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1.2.4 脚手架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1.2.5 研究现状小结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脚手架工程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理论研究
    2.1 脚手架工程技术
        2.1.1 脚手架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2.1.2 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3 脚手架工程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2.2 信息化技术概况
        2.2.1 BIM技术
        2.2.2 物联网技术
        2.2.3 大数据、云计算及云储存技术
    2.3 脚手架传统安全管理方式与信息化安全管理方式对比分析
    2.4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信息化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3.1 建立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
        3.1.1 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应用框架
        3.1.2 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框架
    3.2 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子系统的构建
        3.2.1 构建脚手架工程设计阶段信息化安全管理子系统
        3.2.2 构建脚手架工程搭设阶段信息化安全管理子系统
        3.2.3 构建脚手架工程使用阶段信息化安全管理子系统
        3.2.4 构建脚手架工程拆除阶段信息化安全管理子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和规则的创建
    4.1 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实现平台
        4.1.1 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平台搭建
        4.1.2 基于BIM技术建立脚手架模型
        4.1.3 基于BIM模型的优化与分析
    4.2 脚手架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的集成
        4.2.1 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分析
        4.2.2 信息化数据的交互
    4.3 脚手架工程作业现场数据信息采集与处理
    4.4 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概况
        5.1.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简介
        5.1.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组成结构
    5.2 信息化技术在脚手架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5.2.1 创建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
        5.2.2 设计阶段的模型创建
        5.2.3 脚手架模型的优化与分析
        5.2.4 脚手架作业现场的信息化应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1.4.3 实施流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1.1 BIM 的概念
        2.1.2 BIM的数字化特征
        2.1.3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界定及测量指标
        2.1.4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2.2 建筑业企业商业模式
        2.2.1 商业模式概念界定及测量
        2.2.2 建筑业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及要素组成
    2.3 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
        2.3.1 服务创新绩效的概念及测量
        2.3.2 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2.3.3 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2.3.4 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及服务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2.4 环境动态性
        2.4.1 环境动态性概念界定
        2.4.2 环境动态性测量指标
        2.4.3 环境动态性与商业模式及服务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2.5 研究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论证
    3.1 基础理论模型发展
        3.1.1 集群理论模型
        3.1.2 权变理论模型
        3.1.3 基础理论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论证
        3.2.1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3.2.2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假设
        3.2.3 建筑业企业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
        3.2.4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关系假设
        3.2.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关系假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确定及数据收集途径
    4.2 问卷设计原则及质量控制机制
    4.3 变量测度
        4.3.1 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评价量表
        4.3.2 商业模式测量量表
        4.3.3 服务创新绩效测量量表
        4.3.4 环境动态性测量量表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信度效度分析方法
        4.4.2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4.4.3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4.4.4 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
        4.4.5 基于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程序
    4.5 问卷预调研
        4.5.1 预调研数据收集
        4.5.2 预调研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4.5.3 预调研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问卷发放回收及样本特征分析
        5.1.1 问卷发放与回收
        5.1.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
        5.1.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4 样本正态性检验分析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 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3.1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检验
        5.3.2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检验
    5.4 结果讨论
        5.4.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4.2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
        5.4.3 商业模式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中有中介作用
        5.4.4 环境动态性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过程后半段有调节作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BIM技术在某住宅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BIM技术理论
    2.1 BIM基本概念、内涵及特点
        2.1.1 BIM基本概念
        2.1.2 BIM内涵
        2.1.3 BIM特点
    2.2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2.2.1 建设方的应用价值
        2.2.2 设计方的应用价值
        2.2.3 施工方的应用价值
        2.2.4 运维方的应用价值
    2.3 BIM软件
    2.4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与CAD技术对比分析
    2.5 BIM技术的发展阻碍及建议
        2.5.1 BIM技术的发展阻碍
        2.5.2 BIM技术发展建议
    2.6 BIM技术扩展
        2.6.1 BIM技术与绿色建筑
        2.6.2 BIM技术与3D打印
        2.6.3 BIM技术与云计算
        2.6.4 BIM技术与GIS
        2.6.5 BIM技术与物联网
    2.7 本章小结
3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研究
    3.1 给排水工程特点
    3.2 传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3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中应用的优势
    3.4 建筑给排水中所需的软件支持
        3.4.1 Revit软件介绍
        3.4.2 Revit软件特点和优势
        3.4.3 Revit的数据结构
        3.4.4 Revit参数化模型中图元行为
        3.4.5 Revit中的族及创建族
        3.4.6 鸿业机电软件介绍
    3.5 BIM技术应用案例
    3.6 本章小结
4 给排水BIM模型构建与碰撞检查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给排水BIM模型构建
        4.2.1 协同方式
        4.2.2 项目样板的建立
        4.2.3 构建给排水模型
    4.3 模型成果
    4.4 碰撞检查
        4.4.1 基于Revit的碰撞检查
        4.4.2 基于Navisworks的碰撞检查
        4.4.3 基于BIM+VR(Fuzor)技术的碰撞检查
    4.5 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某住宅小区项目BIM效益评价
    5.1 效益评价理论
        5.1.1 效益评价的概念
        5.1.2 信息技术效益特点
        5.1.3 效益评价的方法
        5.1.4 BIM技术效益评价方法选择
        5.1.5 BIM技术效益评价步骤
    5.2 BIM效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5.2.1 BIM效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5.2.2 BIM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5.3 BIM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BIM效益评价文献列表
        5.3.2 BIM效益评价指标频数统计
        5.3.3 评价指标优化
    5.4 确定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
        5.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4.2 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5.5 工程案例效益评价
        5.5.1 本工程特点及难点
        5.5.2 BIM技术主要应用
        5.5.3 BIM技术应用投入及产出评价
        5.5.4 BIM技术应用效益评价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发现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综合管廊项目起源与发展文献研究
        2.1.1 国外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起源与发展
        2.1.2 国内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起源与发展
        2.1.3 综合管廊项目学术研究现状文献研究
        2.1.4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方式文献研究
        2.2.1 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广发展研究
        2.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研究
        2.2.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研究评述
    2.3 虚拟组织与虚拟建设应用文献研究
        2.3.1 虚拟组织一般是针对企业的信息集成组织系统
        2.3.2 虚拟建设是虚拟组织在工程项目层面中的应用
        2.3.3 虚拟组织与虚拟建设研究评述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本文研究逻辑梳理
    3.2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组织构建
        3.2.1 研究逻辑
        3.2.2 研究方法
    3.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
        3.3.1 研究逻辑
        3.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组织构建
    4.1 综合管廊项目确定与虚拟组织目标/任务的分解
        4.1.1 合理选择适合综合管廊项目的虚拟组织模式
        4.1.2 虚拟组织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目标/任务分解
    4.2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合作伙伴的选择
        4.2.1 明确项目任务,确定伙伴企业的选择原则
        4.2.2 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层次构建
    4.3 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建设组织结构
        4.3.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详细结构设计
        4.3.2 全过程工程咨询参与企业角色对照设计
        4.3.3 虚拟建设组织领导方式及实施过程设计
第五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工作准则
        5.1.1 项目虚拟组织规制体系
        5.1.2 项目虚拟组织公共准则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沟通机制
        5.2.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沟通逻辑
        5.2.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沟通管理
    5.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工作机制
        5.3.1 综合管廊各阶段咨询要点分析
        5.3.2 综合管廊各阶段咨询要点内容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2.1.2 BIM技术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产业结构增长理论
        2.2.3 产业组织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技术创新理论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建筑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3.1.1 建筑业转型升级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 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3.2 BIM技术相关文献综述
        3.2.1 BIM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BIM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 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因子分析法简介
    4.2 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2.1 样本选取与问卷设计
        4.2.2 问卷数据收集
        4.2.3 变量与测量
    4.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SEM的 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5.1 结构方程模型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简介
        5.1.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
        5.1.3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5.1.4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流程
        5.1.5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在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5.2 结构方程模型变量的选择
        5.2.1 结构方程模型潜在变量的选择
        5.2.2 结构方程模型可测变量的选择
    5.3 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假设模型的构建
    5.4 结构方程模型识别
    5.5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5.5.1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5.5.2 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5.6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分析
        5.6.1 结构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分析
        5.6.2 测量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研究对策
        6.2.2 BIM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建筑业数字化技术研究现状与演化趋势[A]. 王世明,李彩云. 第八届BIM技术国际交流会——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协同应用创新发展论文集, 2021
  • [2]基于BIM环境下T构桥水平转体施工虚拟仿真技术研究[D]. 吴文豪.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D]. 国元贺. 天津大学, 2020(02)
  • [4]基于BIM技术的某混合结构施工碰撞检测和优化研究[D]. 黄旭.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6]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应用研究[D]. 张辉.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D]. 李芮. 长安大学, 2020(06)
  • [8]BIM技术在某住宅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评价研究[D]. 张晶.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D]. 周晓杰.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10]BIM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 于晓.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