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年鉴在纪事延续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年鉴在纪事延续中的重要作用

一、浅谈年鉴在续志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调江[1](2021)在《高校年鉴编纂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年鉴是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高校基本面貌、发展情况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情况的综合性工具书,对高校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对高校年鉴编纂的基本原则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孔令通[2](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王秀梅,袁军[3](2021)在《晋城市地方志编修工作现状梳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晋城修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市(县、区)修志工作在政府、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和史志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部门志、行业志、专志不完善,精品佳志少,乡镇村志、街道社区志欠缺多,县区有志书而无馆,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应从壮大史志人才队伍,争取政府、社会经费支持,加强县区方志馆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田春苗[4](2021)在《山东义和团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诗怡[5](2021)在《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习媛[6](2021)在《当代中国水志的编撰与出版研究》文中认为

沈松平[7](2021)在《论新中国两轮方志编修对旧方志的继承和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志编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两轮方志编修继承了两千年来方志的记、志、传、图照、表、录的体裁,在框架结构上沿用了纲目体和平列体,将旧有的"三宝体"改编为"新三宝体",拓展了志书自注的形式和功能,横排竖写、越境不书等旧志的优良传统也被新志奉为编修的基本原则。新修方志克服了旧志中偏重人文、各部类内容比例失调、有褒无贬等弊端,各部类内容比例趋于相对平衡,记载人物有褒有贬,善恶并书。新志编修在体裁、结构、内容、编纂手法等方面相对旧志也有不少创新。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假象创新、盲目创新和否定式创新的现象,对此必须进行批判。

樊雨欣[8](2021)在《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对外贸易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云南作为边疆省份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更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本文基于大量的史料和前人的文献研究,通过对政策、朝贡贸易、边境贸易、商品、商人会馆、商业市镇等各方面对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做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力图研究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发展并总结历史经验。与明代相比,清前期贸易环境有所不同,一方面国内外形势基本都由动荡逐渐转为稳定,清政府也逐渐探索出一套较完整的治滇体系,外交政策上延续“怀柔”战略,与云南周边各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清前期政府意识到云南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开始进一步发展其交通,改土归流后水陆交通逐渐完善。这些客观条件为清前期云南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贸易环境。从政策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外朝贡关系有了深层次的发展,朝贡制度逐渐完善成熟。与明朝不同的是,清廷在朝贡关系的建立上更为谨慎,对于使团贸易清政府采取限制与鼓励两个方面的政策来规范贸易行为,为清政府带来一定的政治利益和外交关系,云南作为缅甸和南掌的贡道,在接待使臣、保障朝贡贸易的顺利进行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边境贸易中,对外贸易政策“宽严相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规定了贸易地点、限制部分商品贸易、严格核查身份。总体来说,清前期政府一直开放云南与东南亚陆路边境贸易,但实行严格的管制,云南主要与周边接壤国家开展边贸,对各国的贸易政策有所不同。对于滇缅贸易政策主要受滇缅战争的影响,呈现出开-关-开的总体发展趋势;滇越贸易政策主要受边境滋事因素的影响,中安陆路通道关闭一段时间后重新发展,并制定了相关的通商章程;因清前期清朝与南掌朝贡关系较为稳定,因此云南与南掌边境贸易的管理体制也处于稳定状态。从商品流通中看,自缅甸输入云南的货物主要有木棉花、鹿茸、琥珀、青花石、宝砂等当地特色商品;南掌向云南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鹿茸、安息香及山货药材;而清前期从安南进口到国内的商品相对较少,文献中记载多是云南出口至安南的商品,清前期滇越贸易中云南是属于出超地位的;云南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为矿产品、茶叶、盐等,同时还包括了四川、江西等地的丝、瓷器和纸等,将对外贸易与省际贸易有机联系了起来,活跃了社会经济。从对外贸易中的其他要素看,清前期云南省的商人与商人会馆的发展实力虽不如清后期,但其对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清高宗时期的腾越商人就在滇缅贸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会馆的建立也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市场化运作。同时,商业市镇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各边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贸易市场,譬如大理府的三月街在清前期汇集了国外的商品如缅甸的棉花、宝石等,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都会。各类市集的交易有力的调节了人们的供求关系,活跃了云南城乡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商业市镇既是云南对外贸易的中间产物也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础。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也存在着商品结构单一、外贸商人发展较慢等问题,新时代云南对外贸易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从历史中学习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推动云南现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经验和启示,为推动新时期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走上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建言献策。

魏欣悦[9](2021)在《王树枏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树枏,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晚年又号绵山老牧、归山老牧,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十五日酉初二刻。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四川青神、资阳、新津、富顺等县知县,眉州知州,甘肃平庆泾固道、巩秦阶道、兰州道,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等职。与陈三立为同年进士,时人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树枏晚年自编记录了自己一生的《陶庐老人随年录》,是研究王树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但因此年谱篇幅较短,且集中于其为官经历的记录,对其生平事迹反映并不全面。本文将在王树枏自编《陶庐老人随年录》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对王树枏一生的官宦经历、师友交游、文学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以期能援引翔实资料,展现其生平全貌。本年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凡例,详细说明本谱在编写时的体例;第二部分为谱主的家传,梳理其家族成员情况;第三部分为年谱正文,谱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为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主要是对王树枏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考察。卷二为外任做官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主要是对其赴四川、甘肃出任地方官及前往新疆担任布政使时期的仕宦经历、交游、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考证;卷三为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重点考察其晚年出任两馆总纂及讲学着书的生活经历,本谱旨在全面展现王树枏的一生,凡有史实可考的事迹,不论大小,一律囊括在内;本谱旨在对王树枏政治生活、师友交游、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面的记录与考察,以期展现其丰富的生平全貌。

宋丽丽[10](2021)在《《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志是记载某个地区自然与社会、过去与现在的状况的地理类“百科全书”。地方志不仅记述与传承了人类文明,更是服务了社会的发展。习总书记认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文物是人类历史智慧的代言人。福州历史上长期作为东南一带的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思想和教育的中心,保持着修志的优良传统,修志水平总领全省,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典型代表,后世也留存了许多珍贵的地方志文献。福州府在明代修志五次,现存正德年间、万历己卯年间和万历癸丑年间所撰的三部《福州府志》;清代修志两次,现存乾隆年间所撰《福州府志》及后来李拔在此基础上补修的艺文志部分。福州市史志办统管全市地方志事宜,当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但要走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不足,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提升开发利用的水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地方志的需求。本文以上述提到的共四部《福州府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对《福州府志》的开发利用情况,找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提出新阶段的新对策。论文阐述了《福州府志》编纂的情况,分别介绍了志书的内容和体例,分析了这些志书的价值和开发利用它们的意义;梳理了《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找出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了其他地区地方志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的指导和经验,提出了要创新开发利用的产品和方式等、开发特色内容、积极引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利用工作、强化平台建设并健全工作机制四个对策。

二、浅谈年鉴在续志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年鉴在续志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年鉴编纂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高校年鉴的重要作用
    1.年鉴具有资政、存史的作用。
    2.年鉴具有积淀、传播学校文化的作用。
    3.年鉴具有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作用。
二、高校年鉴编纂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高校年鉴编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年鉴编纂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质量意识不强,信息内容缺乏效益型。
    3.年鉴表现形式单一,缺少变化和个性。
    4.理论研究滞后,年鉴实践缺少理论指导。
    5.年鉴信息利用率偏低,社会效益不明显。
    6.编纂人员专业性不强,不利于年鉴质量的提高。
    7.年鉴编纂人员流动性大。
    8.年鉴编纂工作缺乏横向交流。
四、加强年鉴编纂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领导重视。
    2.制度先行,确立标准,出台全面、统一、规范的指导性意见。
    3.加强年鉴编纂工作管理网络建设。
    4.与时俱进,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质增效。
    5.强化创新意识,实现年鉴编纂内容和表现形式个性化。
    6.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7.加强高校年鉴理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8.积极拓展渠道,加大年鉴宣传力度。
    9.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编纂能力。
    10.广泛开展年鉴编纂学术交流和探讨。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3)晋城市地方志编修工作现状梳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晋城各县修志述略
    (一)建国前晋城地方志的编修概况
    (二)建国后晋城修志取得的成就
        1. 旧志整理和新志编纂出版
        2. 部门志、行业志、专志
        3. 乡镇村志、街道社区志
        4. 教材理论着述、工具书、地情书
        5. 山水名胜古迹类
        6. 年鉴类
二、晋城市地方志编修工作现状分析
    (一)县区部门志、行业志、专志不完整
    (二)乡镇村志、街道社区志欠缺
    (三)反映晋城地方文化的理论着述、工具书、地情书精品欠缺
    (四)山水名胜古迹着欠缺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学习培训,壮大史志编修人才队伍
    (二)争取政府支持,多元筹措社会资金
    (三)加强市县方志馆建设,收集、利用好现有资源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7)论新中国两轮方志编修对旧方志的继承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例上的继承和创新
二、框架结构上的继承和变化
三、志书编纂其他方面的创新和演变
四、结语

(8)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清前期对外贸易背景
        二、清前期对外贸易政策
        三、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情况
        四、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中的商业、商人
        五、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环境
    第一节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的背景
        一、国际与国内环境
        二、清与云南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二节 云南外贸交通环境
        一、中央对交通发展的重视
        二、主要外贸交通线路
第三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贸易总体政策
        一、朝贡贸易政策
        二、边境贸易政策
    第二节 云南与缅甸贸易政策
        一、清缅战争前
        二、清缅战争中
        三、清缅战争后
    第三节 云南与安南贸易政策
        一、开放与关闭关口
        二、设立通商章程
    第四节 云南与南掌贸易政策
        一、贡期变化与朝贡伴送
        二、边境管理
第四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中的商品
    第一节 云南与缅甸贸易商品
        一、缅甸出口至云南的商品
        二、云南出口至缅甸的商品
        三、部分大宗商品
    第二节 云南与安南贸易商品
        一、铜矿产品
        二、其他商品
    第三节 云南与南掌贸易商品
第五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中的商人、会馆与商业市镇
    第一节 商人与会馆
        一、商人
        二、会馆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商业市镇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对外贸易环境
        二、对外贸易政策
        三、对外贸易中的商品、商人与商业市镇
        四、对外贸易影响
    第二节 启示
        一、关注对外贸易的政策体系建设问题
        二、关注对外交通发展问题
        三、关注云南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问题
        四、关注商人与商业组织在云南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9)王树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树枏其人
        (二)关于其文学研究
        (三)关于其政绩研究
        (四)关于其思想研究
        (五)关于其交游与家族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凡例
家传
王树枏年谱
    卷一 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
        咸丰元年,辛亥(1851),一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二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三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四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五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六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七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八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九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一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三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四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十五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十六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七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八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九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二十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二十一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二十二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二十三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二十四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五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十六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七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八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九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三十一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二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三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三十四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五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三十六岁
    卷二 外任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七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八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九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一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二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五十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三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八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九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六十岁
    卷三 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一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六十二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十三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六十四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五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六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七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八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九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一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二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七十三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七十四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七十五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七十六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七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八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九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八十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八十一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八十二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八十三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八十四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八十五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八十六岁
参考文献
后记

(10)《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福州府志》及其开发利用概述
    2.1 《福州府志》的编纂、体例与内容
        2.1.1 纂修背景与纂修者
        2.1.2 体例与内容
    2.2 《福州府志》的价值
        2.2.1 史料价值
        2.2.2 文献价值
        2.2.3 社会价值
    2.3 《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的意义
        2.3.1 服务领导决策
        2.3.2 促进经济发展
        2.3.3 加深文化交流
        2.3.4 教化育人正学风
第3章 《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的现状
    3.1 《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的条件与成效
        3.1.1 开发利用的条件
        3.1.2 开发利用的成效
    3.2 《福州府志》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2.1 开发力量和成果转化不足
        3.2.2 管理方式滞后
        3.2.3 队伍结构失衡,工作重心偏移
        3.2.4 缺乏传播平台和宣传手段
    3.3 《福州府志》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官方的重视和投入不够
        3.3.2 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
        3.3.3 缺乏专业人才,不善用人才
        3.3.4 观念落后且社会意识不足
第4章 《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的对策
    4.1 方志开发利用的借鉴
        4.1.1 借鉴的案例
        4.1.2 案例启示
    4.2 《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的对策
        4.2.1 创新开发利用的产品、方式等
        4.2.2 开发特色内容
        4.2.3 积极引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利用
        4.2.4 强化平台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年鉴在续志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年鉴编纂实践与思考[J]. 王调江.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12)
  •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3]晋城市地方志编修工作现状梳理分析[J]. 王秀梅,袁军.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4]山东义和团文献研究[D]. 田春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D]. 张诗怡.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6]当代中国水志的编撰与出版研究[D]. 习媛.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7]论新中国两轮方志编修对旧方志的继承和创新[J]. 沈松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8]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研究[D]. 樊雨欣.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王树枏年谱[D]. 魏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福州府志》开发利用研究[D]. 宋丽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浅谈年鉴在纪事延续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