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与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分析研究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与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分析研究

一、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1](2020)在《基于LS-DYNA的车辆与半刚性双波形梁护栏碰撞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国民出行的便利程度得到提升,但也出现了许多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上应用广泛的半刚性双波形梁护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常见的小轿车与双波形梁护栏碰撞机理并对其进行优化,提高传统护栏的安全性能是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措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根据碰撞试验标准选择1.5t汽车模型,建立京港澳高速某路段半刚性双波形梁护栏模型,在Hyper Mesh中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前处理,搭建护栏与车辆耦合系统,以80 km/h、100 km/h和120 km/h三种工况在LS-DYNA中进行碰撞仿真,通过LS-Pre Post对结果进行提取,从车辆合成加速度、速度变化和护栏最大动态变形量、吸收能量几个方面对护栏防撞性能和乘员安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最不利情况下发生绊阻现象,且评价指标超过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无法保证乘员安全,因此需要对护栏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安全性能。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产生绊阻的原因,并对传统护栏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提出纵向双横梁式护栏结构形式,为了使护栏的防撞性能和乘员的安全性能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本着经济性的原则对新增下横梁的高度和厚度进行研究;第二种优化方案提出对传统双波形梁护栏立柱及防阻块进行橡胶填充的结构形式,并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需要添加填充物的部件;分别对两种方案优化后的护栏与传统波形梁护栏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两种优化后护栏的阻拦效果、保护车体与乘员的能力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仅在现有护栏基础上进行优化,不改变结构参数,易于实施,经济性合理,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护栏形式、波形梁板厚度、立柱厚度以及防阻块厚度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组合并验证该结构尺寸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绊阻问题,优化后的护栏与传统护栏相比安全性能有明显提升,且正交试验选定的参数对于护栏的结构尺寸做出改变,为今后护栏的优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张舜达[2](2020)在《大客车与A级混凝土护栏的碰撞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由于道路逐年大中修,导致旧钢筋混凝土护栏的防护性能减弱,一旦发生碰撞事故,车辆可能会越出路外,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针对这一情况,相比于重新安装新护栏,对旧护栏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更能节省工期和资源。为了研究防撞等级为A级的旧混凝土护栏的加固方案和不同截面形状的A级混凝土护栏的防护性能,首先对A级混凝土护栏的实际现状和结构类型进行调研,选取单坡型护栏并设计加固护栏的方案,然后建立护栏与客车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导入建立好的有限元模型,控制仿真碰撞的试验参数,将客车模型以规定的初速度和碰撞角度进行仿真碰撞试验,得到客车在x方向和y方向加速度分别为148.2 m/s2和206.5 m/s2,护栏最大变形量为6.74 mm,并从车辆运行轨迹等方面综合分析加固后护栏的防护性能。再对防撞等级为A级的直壁式和F型混凝土护栏进行同等条件下的仿真碰撞试验,并对比分析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按设计方案加固后的旧混凝土护栏结构防撞性能得到提升,能够有效地防护行驶车辆。相比直壁式混凝土护栏,F型混凝土护栏防撞性能、安全性能、导向性能较好。通过对A级混凝土护栏防护性能和旧护栏的加固方案的研究,为以后道路护栏类型的选取以及护栏的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扈亚楠[3](2020)在《高效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桥梁防车撞装置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车辆撞击护栏等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若护栏防护能力不足,车辆穿越中分带、冲出路外或坠落桥下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因此,护栏碰撞性能的研究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车撞护栏安全,国内外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新型材料和结构的防车撞护栏设施。本文主要针对高效吸能合金-复合材料的新型材料护栏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将该护栏与传统钢护栏的防撞缓冲性能对比分析,并进一步针对该新型材料护栏装置提出优化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根据防撞护栏设计要求和安全防护标准,研究钢结构、复合材料及吸能合金等不同材料的性能,并调整结构尺寸,初步确定防撞护栏的形式。(2)使用LS-DYNA建立护栏结构和车辆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模拟车辆撞击高效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护栏和传统钢结构护栏的动力响应过程,主要通过分析车辆在10°、20°和25°角度下分别以60km/h、65km/h、70km/h的速度撞击护栏过程,对比两种护栏的缓冲防护性能差异。计算结果表明,碰撞加速度、撞击力、横梁变形量及护栏总吸能等数值均随撞击速度和撞击角度的增加而增长,该新型合金-复合材料护栏的撞击力较钢护栏显着减小,展现良好的缓冲性能,且车内碰撞加速度明显下降,有效地保护乘员的安全。(3)对车辆以70km/h的速度和20°角度撞击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护栏的过程进一步模拟分析,通过改变护栏横梁壁厚(即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和吸能合金棒材尺寸设置多个工况,基于数值仿真计算研究每种布置形式下护栏的防车撞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当横梁一和横梁二的复合材料层厚度为3mm、横梁三和横梁四的复合材料层厚度为5mm,吸能合金棒材直径为15mm时,该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护栏防护性能较好,结构布置合理,经济性优。

叶贝贝[4](2020)在《基于有限元的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公路隧道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隧道建设方面获得瞩目成就,使道路运输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隧道入口段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车辆事故多发,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损失。护栏作为保障隧道入口段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设施,因此,开展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有限元仿真法对公路隧道入口段护栏的安全性展开研究。首先,对常见公路隧道入口段护栏类型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确定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评价要求;其次,根据碰撞试验标准,选用18t平头大型货车作为碰撞车辆,依托实际隧道及护栏尺寸建立三种类型隧道入口段护栏有限元模型;控制碰撞及计算参数,建立隧道入口段车辆—护栏碰撞有限元系统,将有限元模型提交至求解器LS-DYNA进行碰撞计算;最后,通过Hyperview对输出数据进行后处理,结合护栏安全性评价要求,对三种类型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对护栏展开变参数研究,分析碰撞速度和碰撞角度对护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入口段的波形梁护栏由于阻挡性能较差,车辆与其碰撞后和隧道壁发生二次碰撞,使得车辆和乘员面临更大风险,不宜直接设置在隧道入口处;波形梁过渡至混凝土翼墙护栏和双条(层)波形梁护栏的安全性达到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评价要求,更适合设置于隧道入口处,其中双条(层)波形梁护栏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而波形梁过渡至混凝土翼墙护栏表现出更好的阻挡和导向性能。同时,车辆碰撞的速度和碰撞角度越小,车辆碰撞后的状态更稳定,车辆和乘员受到的风险越小。结果可为公路隧道入口段护栏设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范立波[5](2019)在《基于碰撞过程分析的混凝土护栏结构形式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护栏是我国公路中重要的交通设施之一。在所有交通事故中,汽车碰撞护栏引发的事故占到了很大比例,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分析混凝土护栏在与汽车碰撞过程中的作用,对减少重大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护栏的结构形式和评价标准;然后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轿车—护栏碰撞模型,并用LS-DYNA软件进行计算,最后通过HyperGraph软件和HyperView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通过改变护栏结构形式和汽车碰撞初始条件,深入研究碰撞中轿车的动态响应和护栏的碰撞特性,得出了护栏结构参数对护栏碰撞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F型和单坡型两种护栏的碰撞特性发现:单坡型护栏使得车辆跃起高度较小,即对车辆稳定性更好;而F型护栏使车辆产生的加速度更小,即对乘员人身安全性更有利。进一步对F型护栏参数研究的结果表明:F型护栏的上下斜面对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影响,坡面越缓,汽车峰值加速度越小,跃起高度越大;护栏坡面越陡,汽车峰值加速度越大,跃起高度越小。另外,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护栏防撞性能的影响不明显;护栏与车辆之间的摩擦力越大,车辆峰值加速度也越大,车辆越容易发生旋转;碰撞角度越大,车辆峰值加速度越大,车辆损坏也更加严重。最后,本文通过对比小型货车和小型轿车的碰撞结果,分析得出:在与混凝土护栏发生碰撞时,小型货车的安全性低于小型轿车安全性。

徐弘扬[6](2019)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易开型防撞活动护栏碰撞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开口是为方便特殊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通行,所以此处设置的活动护栏需要满足易开启性和灵活性。但是现有的活动护栏往往注重了灵活性和易开启性,却忽略了防撞性能,当失控车辆冲撞活动护栏,因防撞能力较差,致使失控车辆冲向对向车道造成了许多恶性交通事故。所以对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如何在满足易开启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还要兼顾防撞性能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一种新型的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的结构形式进行碰撞仿真。建立基于Hypermesh与Ls-dyna软件平台,以Hypermesh进行前处理,Ls-dyna作为求解器的汽车-护栏碰撞仿真。在Hypermesh软件中对活动护栏的各个部件进行网格划分,并对其约束和简化。为保证汽车有限元模型在碰撞仿真中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对皮卡车与货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符合条件的调整与设置,最后进行汽车与刚性墙碰撞仿真试验,从碰撞变形情况、碰撞能量、座椅处速度、刚性墙受力四种情况验证汽车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分别以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中点和沿试验车辆行车方向距离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终点2m的位置处,侧向碰撞角度20°、速度100km/h和碰撞角度20°、速度60km/h为碰撞初始条件进行了汽车-护栏碰撞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活动护栏满足Am级防撞要求,其中在护栏中点碰撞仿真试验中,皮卡车的X、Y、Z方向加速度分别为8.13g、7.81g、6.54g,最大动态横向位移为0.853m;货车的X、Y、Z方向加速度为4.27g,2.60g,2.15g,最大动态横向位移为0.894m。在护栏末端碰撞仿真试验中,皮卡车的X、Y、Z方向加速度分别为7.54g,4.82g,10.10g,最大动态横向位移为0.028m;货车的X、Y、Z方向加速度为11.03g,5.33g,7.07g,最大动态横向位移为0.346m。三向加速度均不大于规定值20g,最大动态横向位移均小于规定值1.5m。此新型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可以有效的阻挡车辆,并且对车辆具有导向性,使车辆回到正确的行驶方向,在保障乘员安全同时还能减少对车辆的损坏。最后将汽车-护栏有限元碰撞仿真的试验结果与实车-护栏碰撞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汽车-护栏有限元碰撞仿真的试验结果可靠。研究结果表明中央分隔带易开型防撞活动护栏在满足易开启和移动便捷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阻挡能力和导向能力,且能有效的缓冲撞击,减少对车辆的损坏,其结构规则简明,安装方便。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计算机模拟汽车与护栏碰撞的方法和进一步改进我国当前使用的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德[7](2016)在《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及气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CIDAS(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在中国车辆与道路交通条件下,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是人员伤亡概率较高的碰撞工况,也是气囊误作用概率较高的碰撞工况。为了更好的降低和消除今后该工况下气囊误作用的概率,减少交通事故中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本文结合CIDAS统计得到的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典型特征和碰撞冲击方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再现的方式建立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仿真工况,对有代表性的某SUV进行碰撞事故模拟再现,深入研究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动态响应规律和碰撞响应特性。结合现有汽车安全气囊标定方案中车辆高速碰撞标定工况,仿真分析相似工况中车辆响应模式,与汽车碰撞高速公路工况进行加速度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约束系统假人伤害,进一步说明在该工况下安全气囊展开的必要性。根据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汽车碰撞高速公路护栏过程中气囊误作用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事故发生后车辆的响应模式和乘员的伤害特征,提出降低该工况气囊误作用具体修改优化设计方案。事故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常用新车标定方案中,适当修改或增加标定碰撞工况,对碰撞速度和碰撞角度等安全标定测试方案进行优化;同时在车辆前端结构几个敏感位置加装ACU外围传感器可以有效降低车辆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中气囊误作用概率。

金莹[8](2014)在《高速公路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性能模拟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数量和高速公路修建里程数的相继增加,直接导致了交通事故数的大幅度提高。其中汽车与护栏碰撞、刮擦或者直接越出道路外所造成的事故导致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改进高速公路护栏及护栏端头现有的结构形式,研究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本论文基于国内外的护栏研究现状和评价标准,结合我国道路防护设施的实际需要,研究和分析并总结出适合我国道路条件的护栏端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其次,本文拟采用计算机仿真法进行研究,应用Pro/Engineer软件和ANSYS/workbench、LS-DYNA软件进行建模、静力加载试验和动力仿真试验。对汽车-护栏端头控制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了汽车与护栏碰撞过程的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和有关算法,从有限元求解控制方程、单元算法、应力修正、接触碰撞界面以及时间积分、沙漏控制等方面进行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控制方程和单元算法,为后续的车辆与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实际需求和创新的角度出发,研发了新型半壳体护栏端头和圆筒护栏端头结构的高速公路碰撞能量衰减装置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和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应用动力学仿真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碰撞过程,得到碰撞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状态、变形形成过程与动能转化规律。给未来开展交通安全设施研究领域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根据护栏耐撞性水平的评价标准及仿真结果分析,本论文研究的两种高速公路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具有良好的端头整体韧性和缓冲性能,能够有效的吸收碰撞能量,可以有效的衰减碰撞冲击力,并尽量避免车辆及车乘人员因承受过大压力或翻出护栏而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本论文所设计的高速公路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具备制造成本低,外表美观,安装维修容易等优点。该高速公路护栏碰撞能量衰减装置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波形板护栏、混凝土护栏的端部,也可以应用在交通分流处三角地带、中央分隔带开口以及隧道入、出口处等位置。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刘冬梅[9](2011)在《载货车与水泥护栏碰撞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已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每年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近万起,给人民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护栏作为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在公路上设置防撞护栏对交通事故的防治尤其是对特、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防治,因此大力开展对护栏防撞机理和碰撞性能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道路交通系统主要由人、车、路、环境以及管理五部分组成。车辆与护栏的碰撞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车辆与护栏是碰撞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以载货车辆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载货车辆与护栏是碰撞系统中车辆本体安全特性,着重点在于重型车辆运动规律和碰撞损害程度方面的研究。做了如下主要工作:首先,对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现状及事故分析简要阐述,并对国内外高速公路护栏的研究现状做了概述,以及汽车碰撞护栏的研究方法。其次,参照国内外护栏碰撞法规标准,建构载货车辆与水泥护栏碰撞系统虚拟仿真环境,考虑护栏与车辆的弹塑性大变形现象,对车辆与护栏发生接触的部位进行细化研究。为真实模拟实车碰撞中的运动学特性,增加转向梯形结构和减振器等结构模型。再次,以载货车辆的安全性为研究目标,对载货车与高速公路水泥护栏碰撞安全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对比,以验证仿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虚拟仿真环境建构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研究了载货车辆本体的角位移以及质心速度;分析了本体的加速度以评价乘员损伤情况;探讨了碰撞过程中系统能量变化规律以及各部件吸能效果。从而实现了对载货车-护栏碰撞过程及碰撞性能的较全面且较可靠的评价。本文研究工作对今后的营运车辆防护装置以及护栏的设计研究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姚伟[10](2010)在《汽车与交通安全设施的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近年来公路里程以及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也逐年攀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大约有1/3的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汽车与护栏以及标志牌立柱等路侧安全设施碰撞的单车事故中。所以分析汽车与公路护栏碰撞事故,研究人体损伤防护以及护栏和车辆防护性能的改进,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日益重视。同时,近几年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使得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安全设施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本文以某公路路侧防撞护栏的设计项目为依托,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实车碰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与路侧护栏的碰撞事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和LS-DYNA相结合建立了汽车-护栏碰撞仿真系统初始模型,然后经过仿真计算对初始护栏模型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模型的碰撞仿真实验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精确度,最后通过改变不同的仿真参数(碰撞条件),即车辆的初始碰撞速度和初始碰撞角度,对不同碰撞条件下车辆的动态响应和护栏的防护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当前研究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碰撞过程属于非线性大变形的范畴,该类问题的仿真计算对计算机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基于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并行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第二章将详细介绍基于两种不同软件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集群的搭建方法。实车试验准备周期长且非常昂贵,而准确可靠的前期仿真计算可以大大提高实车试验成功的概率。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有限元模型的精确程度,而精确的有限元模型是在对模型的反复计算和改进中形成的,有限元建模的方法和经验非常重要。希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以为以后致力于该类研究工作的同学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帮助。

二、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S-DYNA的车辆与半刚性双波形梁护栏碰撞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车辆-护栏碰撞有限元理论及护栏评价标准
    2.1 工程背景
    2.2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2.2.1 有限元仿真分析流程
        2.2.2 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控制方程
        2.2.3 非线性条件下有限元本构方程
    2.3 护栏安全评价标准及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波形梁护栏和车辆有限元建模及仿真分析
    3.1 小汽车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其验证
        3.1.1 小汽车有限元模型建立
        3.1.2 车辆模型有效性验证
    3.2 半刚性双波形梁模型建立
        3.2.1 波形梁板的建模
        3.2.2 立柱建模
        3.2.3 防阻块建模
        3.2.4 各部件之间的连接
        3.2.5 立柱与土壤的作用
        3.2.6 护栏跨数
    3.3 设定车辆与护栏耦合参数
    3.4 不同速度下汽车与现有护栏碰撞仿真结果分析
        3.4.1 乘员安全性能
        3.4.2 护栏防撞性能
        3.4.3 吸能效果分析
        3.4.4 缓冲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刚性双波形梁护栏优化设计
    4.1 绊阻问题分析
        4.1.1 立柱变形图
        4.1.2 立柱偏移量
        4.1.3 防阻块破坏情况
    4.2 双横梁式护栏优化设计
        4.2.1 双横梁式护栏优化方案设计
        4.2.2 新增横梁高度的选择
        4.2.3 不同高度下护栏吸收能量对比
        4.2.4 合成加速度对比分析
        4.2.5 护栏位移变形量对比分析
        4.2.6 新增横梁板厚度研究
        4.2.7 车辆与优化后护栏碰撞轨迹
    4.3 填充型半刚性护栏优化设计
        4.3.1 填充橡胶材料的选取
        4.3.2 优化方案仿真模型的建立
        4.3.3 吸收能量对比分析
        4.3.4 合成加速度分析
        4.3.5 护栏位移最大动态变形量分析
        4.3.6 车辆运行轨迹分析
    4.4 优化前后护栏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正交试验设计
    5.1 正交试验设计
    5.2 试验方案的制定
    5.3 试验方案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5.4 最优方案选取及验证
        5.4.1 安全性能对比
        5.4.2 阻拦效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大客车与A级混凝土护栏的碰撞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1.3 减少车辆交通事故的措施
    1.4 国内外护栏安全性能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护栏安全性能研究现状
        1.4.2 国内护栏安全性能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护栏结构类型及设置
    2.1 公路护栏类型
        2.1.1 刚性护栏
        2.1.2 半刚性护栏
        2.1.3 柔性护栏
    2.2 护栏的设计意义和设计条件
        2.2.1 护栏的设计意义
        2.2.2 护栏的设计条件
    2.3 护栏的设置
        2.3.1 护栏的设置位置
        2.3.2 护栏类型的选择因素
        2.3.3 护栏设置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混凝土护栏的施工与加固方案
    3.1 钢筋混凝土护栏的施工方法
    3.2 钢筋混凝土护栏的施工工艺
    3.3 A级混凝土护栏现状结构特点
    3.4 A级混凝土护栏的加固方案
第四章 加固后的单坡型护栏安全性能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
        4.1.1 护栏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2 大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 仿真软件介绍及模拟仿真方案
        4.2.1 仿真软件介绍
        4.2.2 模拟仿真方案
    4.3 试验评价标准
    4.4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护栏的完整性分析
        4.4.2 乘员风险分析
        4.4.3 车辆运行状态及轨迹分析
第五章 F型与直壁型护栏的安全性能研究
    5.1 护栏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 仿真碰撞试验的进行
    5.3 F型与直壁型护栏碰撞仿真结果分析
        5.3.1 护栏的防撞性能分析
        5.3.2 护栏的导向功能分析
        5.3.3 护栏的安全性能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高效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桥梁防车撞装置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护栏技术标准发展
        1.2.2 防车撞护栏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车撞问题有限元理论基础
    2.1 前言
    2.2 数值仿真所用软件介绍
        2.2.1 MSC.Patran程序
        2.2.2 FEMB
        2.2.3 LS-DYNA
    2.3 数值仿真所用软件介绍LS-DYNA程序算法
        2.3.1 控制方程及有限元空间离散
        2.3.2 沙漏控制
        2.3.3 显示时间积分与时步控制
        2.3.4 动态接触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护栏方案设计
    3.1 碰撞机理及设计要求
        3.1.1 汽车与护栏碰撞的相互作用机理
        3.1.2 护栏设计要求
        3.1.3 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3.2 护栏方案比选
        3.2.1 防撞护栏结构设计
        3.2.2 防撞护栏材料选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撞护栏数值仿真分析及优化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1.1 车辆模型的选择
        4.1.2 半刚性护栏模型
        4.1.3 接触对及参数设置
    4.2 车撞护栏数值模拟
        4.2.1 不同速度车辆撞击护栏
        4.2.2 不同角度车辆撞击护栏
    4.3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4.3.1 速度因素分析
        4.3.2 角度因素分析
    4.4 防撞护栏的优化
        4.4.1 优化目标
        4.4.2 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护栏优化方案1-改变护栏横梁壁厚
        4.4.3 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护栏优化方案2-改变合金棒材尺寸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有限元的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选择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入口段护栏概述及评价要求确定
    2.1 隧道入口段护栏的作用
    2.2 常见隧道入口段护栏类型
        2.2.1 波形梁护栏
        2.2.2 混凝土护栏
        2.2.3 旋转式护栏
    2.3 隧道入口段护栏要求
    2.4 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评价要求
第三章 隧道入口段护栏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碰撞车辆有限元模型
        3.1.1 车辆模型
        3.1.2 车辆模型的验证
    3.2 隧道入口有限元模型
    3.3 隧道入口段护栏有限元模型
        3.3.1 波形梁护栏有限元模型
        3.3.2 混凝土翼墙有限元模型
        3.3.3 护栏组件间及组件与地面间连接
第四章 隧道入口段车辆—护栏碰撞系统参数控制
    4.1 碰撞参数控制
        4.1.1 车辆碰撞速度
        4.1.2 碰撞角度
        4.1.3 碰撞点
    4.2 求解参数控制
        4.2.1 接触参数控制
        4.2.2 沙漏控制
        4.2.3 时间步长和求解时间控制
    4.3 输出参数控制
第五章 碰撞仿真结果分析
    5.1 系统碰撞能量分析
    5.2 护栏阻挡性能分析
        5.2.1 车辆碰撞轨迹
        5.2.2 护栏最大动态变形量
        5.2.3 车辆侧倾状态
    5.3 护栏缓冲性能分析
        5.3.1 车辆碰撞加速度
        5.3.2 护栏吸收能量
    5.4 护栏导向性能分析
        5.4.1 车辆驶出角
        5.4.2 导向驶出框
    5.5 碰撞速度对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的影响
    5.6 碰撞角度对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碰撞过程分析的混凝土护栏结构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公路护栏概述
        1.2.1 护栏分类和特点
        1.2.2 混凝土护栏分类
        1.2.3 公路护栏的防撞性能评价
        1.2.4 碰撞点设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车辆-护栏碰撞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车辆-护栏碰撞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2. 非线性有限元的基本理论
    2.1 控制方程
        2.1.1 运动方程
        2.1.2 动量守恒方程
        2.1.3 质量守恒方程
        2.1.4 能量守恒方程
    2.2 边界条件
    2.3 空间有限元离散
    2.4 时间积分算法及时间步长设置
    2.5 沙漏控制
    2.6 接触算法
    2.7 本章小结
3. 混凝土护栏建模与碰撞参数设置
    3.1 HyperWorks与LS-DYNA软件介绍
        3.1.1 HyperWorks软件介绍
        3.1.2 LS-DYNA软件介绍
    3.2 轿车有限元模型
    3.3 混凝土模型选择
    3.4 混凝土护栏建模
    3.5 碰撞参数设置
        3.5.1 接触控制
        3.5.2 约束条件
        3.5.3 加速度传感器的设置和坐标系的选取
    3.6 本章小结
4. 轿车与护栏碰撞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4.1 碰撞过程的仿真分析
    4.2 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指标
    4.3 单坡型护栏与F型护栏安全性能评价
    4.4 护栏结构形式对护栏安全性能的研究
        4.4.1 F型护栏上坡面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4.2 F型护栏下坡面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4.3 单坡型护栏倾斜角度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5 护栏参数分析
        4.5.1 护栏材料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5.2 车辆与护栏之间摩擦系数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6 其他因素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6.1 碰撞角度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6.2 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
    4.7 小型货车与护栏碰撞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易开型防撞活动护栏碰撞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活动护栏结构形式及安全性能评价
    2.1 目前常用的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
    2.2 易开型防撞活动护栏
    2.3 活动护栏安全性能评价
    2.4 目前常用的活动护栏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汽车-护栏碰撞仿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3.2 汽车-护栏力学模型
    3.3 车辆有限元仿真模型
    3.4 护栏有限元仿真模型
    3.5 控制参数设定
    3.6 本章小结
4 汽车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4.1 汽车有限元模型的重要性
    4.2 皮卡车模型的验证
    4.3 货车模型的验证
    4.4 验证结果与标准碰撞仿真结果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汽车-护栏碰撞仿真
    5.1 易开型防撞活动护栏中间段碰撞试验
        5.1.1 皮卡车与活动护栏中间段碰撞试验
        5.1.2 货车与活动护栏中间段碰撞试验
        5.1.3 皮卡车与货车碰撞仿真对比
    5.2 易开型防撞活动护栏末端碰撞试验
        5.2.1 进行活动护栏末端碰撞试验的重要性
        5.2.2 皮卡车与活动护栏末段碰撞试验
        5.2.3 货车与活动护栏末段碰撞试验
        5.2.4 皮卡车与货车碰撞仿真对比分析
    5.3 实车碰撞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及气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汽车安全技术及有限元仿真
    1.3 安全气囊标定技术
        1.3.1 安全气囊工作原理
        1.3.2 安全气囊标定概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高速公路护栏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1 高速公路护栏有限元模型
        2.1.2 高速公路护栏冲击力学验证
        2.1.3 高速公路护栏跨数的选取
    2.2 汽车有限元模型建立
        2.2.1 有限元网格划分
        2.2.2 材料和属性设置
        2.2.3 车身连接关系
        2.2.4 整车参数说明
    2.3 确定碰撞工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分析
    3.1 事故影响参数及表现特征分析
    3.2 汽车不同位置响应分析
        3.2.1 主要部位加速度响应
        3.2.2 主要结构变形
    3.3 不同工况汽车响应分析
        3.3.1 相同角度不同速度碰撞工况
        3.3.2 不同角度相同速度碰撞工况
        3.3.3 不同角度不同速度碰撞综合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全气囊有效性分析
    4.1 人员损伤响应分析
        4.1.1 人员损伤机理
        4.1.2 气囊误作用有限元模型建立
        4.1.3 误作用时伤害分析
    4.2 安全气囊标定工况选择
        4.2.1 安全气囊标定工况分析
        4.2.2 安全气囊相似工况选择
    4.3 安全气囊未有效展开的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低气囊误作用方案研究
    5.1 安全气囊设计改进
        5.2.1 传感器布置形式
        5.2.2 安全气囊控制算法改进
        5.2.3 智能安全气囊控制形式
    5.2 安全气囊标定方案改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高速公路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性能模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护栏评价标准及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结构设计方案
    2.1 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2.1.1 国外护栏安全性能的评价标准概况
        2.1.2 国内护栏安全性能的评价标准
        2.1.3 各国护栏安全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2.2 护栏防撞等级的划分
        2.2.1 国外护栏防撞等级划分
        2.2.2 国内护栏防撞等级划分
    2.3 护栏端头的分类
        2.3.1 传统护栏端头
        2.3.2 新型护栏端头
        2.3.3 其他护栏端头
    2.4 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设计结构
        2.4.1 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的功能
        2.4.2 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的设计原则
        2.4.3 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的设计理念
        2.4.4 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的设计结构
        2.4.5 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的应用场合
    2.5 本章小结
3 汽车与护栏端头碰撞过程的仿真条件
    3.1 汽车与护栏端头碰撞的理论分析
        3.1.1 理想的汽车与护栏端头的碰撞过程
        3.1.2 汽车与护栏端头碰撞机理
    3.2 护栏端头的力学模型
        3.2.1 完全正面碰撞
        3.2.2 斜角碰撞
    3.3 车辆碰撞护栏端头过程的仿真条件
        3.3.1 道路条件
        3.3.2 标准车型与车辆的质量
        3.3.3 碰撞速度
        3.3.4 碰撞角度
        3.3.5 碰撞条件
        3.3.6 护栏端头具体试验条件
    3.4 本章小结
4 汽车与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仿真分析的理论基础
    4.1 控制方程
        4.1.1 运动方程
        4.1.2 动量方程
        4.1.3 质量守恒方程
        4.1.4 能量守恒方程
        4.1.5 边界条件
    4.2 单元理论
        4.2.1 BELYTSCHKO-LIN-TSAY壳单元
        4.2.2 Belytschko-Wong-Chiang壳单元
    4.3 时间积分算法
        4.3.1 中心差分法
        4.3.2 显式积分算法
    4.4 单元类型的选择
    4.5 接触算法
        4.5.1 对称罚函数法
        4.5.2 分布参数法
        4.5.3 动态约束法
    4.6 沙漏控制
    4.7 本章小结
5 半壳体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建模与性能仿真分析
    5.1 软件简介
        5.1.1 Pro/Engineer软件
        5.1.2 ANSYS软件
        5.1.3 LS-DYNA软件
    5.2 碰撞仿真流程
    5.3 半壳体护栏端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1 半壳体护栏端头几何模型的建立
        5.3.2 半壳体护栏端头模型的简化
    5.4 半壳体护栏端头静力加载验证试验
        5.4.1 模型的导入
        5.4.2 单元参数和属性的定义
        5.4.3 求解并显示结果
    5.5 半壳体护栏端头动力学仿真分析
        5.5.1 模型的转换与导入
        5.5.2 单元参数的选取
        5.5.3 材料模型的选用
        5.5.4 单元网格的划分
        5.5.5 定义接触
        5.5.6 定义约束和初始条件
        5.5.7 求解基本参数的设定
    5.6 各种碰撞条件的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5.6.1 碰撞速度为60km/h时Q235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5.6.2 碰撞速度为100km/h时Q235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5.6.3 与传统护栏端头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圆筒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建模与性能仿真分析
    6.1 圆筒护栏端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1.1 圆筒护栏端头几何模型建立
        6.1.2 模型的简化
    6.2 静力加载验证试验
        6.2.1 单元参数和属性的定义
        6.2.2 求解并显示结果
    6.3 圆筒护栏端头动力学仿真分析
        6.3.1 模型的转换与导入
        6.3.2 单元网格的划分
    6.4 各种碰撞条件的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6.4.1 碰撞速度为60km/h时Q235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6.4.2 碰撞速度为100km/h时Q235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6.5 圆筒护栏端头和半壳体护栏端头综合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载货车与水泥护栏碰撞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意义
    1.2 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现状及事故分析
    1.3 国内外公路护栏的研究现状
    1.4 汽车碰撞护栏的研究方法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速公路护栏概述
    2.1 护栏的作用
    2.2 护栏的分类
        2.2.1 刚性护栏(混凝土墙式护栏)
        2.2.2 半刚性护栏(梁式护栏)
        2.2.3 柔性护栏(缆索护栏)
    2.3 护栏的设计条件及原则
        2.3.1 护栏的设计条件
        2.3.2 护栏的设置原则
    2.4 护栏评价及试验方法
        2.4.1 国外护栏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
        2.4.2 我国护栏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限元理论基础
    3.1 有限元基本概念
        3.1.1 有限元方法的优势
        3.1.2 有限元的基本方程
    3.2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3.2.1 控制方程
        3.2.2 显式中心差分
        3.2.3 沙漏及控制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载货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 CAE软件的选用
        4.1.1 前后处理软件概述
        4.1.2 求解器软件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规范
    4.3 载货车-水泥护栏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4.3.1 载货车模型建立
        4.3.2 模型的细化与改进
        4.3.3 水泥护栏模型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结果分析及试验验证
    5.1 仿真模型建立
        5.1.1 载货车—水泥护栏系统的计算模拟条件
        5.1.2 参数确定及计算控制
    5.2 碰撞过程的仿真分析
        5.2.1 仿真碰撞时序
        5.2.2 仿真加速度曲线
        5.2.3 系统能量变化分析
        5.2.4 主要部件吸能效果
    5.3 碰撞实验研究
    5.4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汽车与交通安全设施的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实车足尺碰撞试验
        1.6.2 计算机仿真法
        1.6.3 两种方法的比较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性能计算集群
    2.1 服务器集群简介
    2.2 硬件设施
    2.3 基于lam的节点通信配置
    2.4 基于MPICH的节点通信配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护栏装置
    3.1 护栏类型
        3.1.1 刚性护栏
        3.1.2 半刚性护栏
        3.1.3 柔性护栏
        3.1.4 三种护栏的对比
    3.2 护栏设计方法
        3.2.1 设置原则
        3.2.1.1 路侧护栏
        3.2.1.2 中央分隔带护栏
        3.2.2 护栏的选型
    3.3 护栏性能的评估
        3.3.1 评估标准
        3.3.2 评估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轿车-护栏碰撞仿真系统模型的建立
    4.1 HyperWorks软件介绍
    4.2 LS-DYNA软件介绍
        4.2.1 概述
        4.2.2 算法介绍
    4.3 汽车和护栏有限元模型
        4.3.1 汽车的有限元模型
        4.3.2 护栏有限元模型
        4.3.2.1 波形护栏板
        4.3.2.2 护栏立柱
        4.3.2.3 防阻块
        4.3.2.4 护栏之间的连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汽车-护拦碰撞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5.1 护栏模型的仿真计算和改进
        5.1.1 初始护栏模型的仿真验证
        5.1.2 模型全面仿真验证和改进
        5.1.2.1 不同碰撞起始点的仿真验证
        5.1.2.2 护栏模型的改进
    5.2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5.2.1 实车碰撞实验
        5.2.2 仿真结果与物理试验的对比验证
    5.3 汽车-护栏碰撞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研究
        5.3.1 碰撞角度
        5.3.2 碰撞速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与探讨
    6.2 研究展望
        6.2.1 法规的制定
        6.2.2 碰撞仿真系统模型
        6.2.3 事故重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S-DYNA的车辆与半刚性双波形梁护栏碰撞分析及优化[D]. 王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大客车与A级混凝土护栏的碰撞仿真研究[D]. 张舜达.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3]高效吸能合金—复合材料桥梁防车撞装置数值模拟研究[D]. 扈亚楠.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有限元的隧道入口段护栏安全性仿真研究[D]. 叶贝贝. 长安大学, 2020(06)
  • [5]基于碰撞过程分析的混凝土护栏结构形式研究[D]. 范立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易开型防撞活动护栏碰撞仿真研究[D]. 徐弘扬.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及气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D]. 王德.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8]高速公路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性能模拟仿真研究[D]. 金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9]载货车与水泥护栏碰撞特性研究[D]. 刘冬梅. 东北大学, 2011(03)
  • [10]汽车与交通安全设施的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D]. 姚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与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