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新的教育增长点

寻求新的教育增长点

一、寻求新的教育增长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进[1](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与高职教育发展》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高职教育应切实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话语支持和情感支持,也应借力"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高等教育外围走向中心、从量的国际化走向质的国际化。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应调整观念、增强自信,调整布局、强化特色,调整办学、增强能力,努力从高等教育外围逐渐走向中心,建成"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中心,打造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

游卫平,吕黎明,饶淑华,吕宇虹,徐晓英,胡海生[2](2015)在《中医药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等教育扩招以后,成人教育的生源空间大幅压缩,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举步维艰,中医药成人教育也不例外。要改变这种现状,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承担起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调整办学定位,从单一开展成人学历教育,逐步向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在职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多途径多形式并举转变,实现从成人学历教育模式向继续教育模式转变。据此,本文总结探讨了江西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成人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向继续教育办学模式转型的实践探索及经验。

马珂[3](2010)在《社会学视域下呈贡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研究 ——以郎家营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需逐渐扩大,大学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今日,大学城相关研究成为了我国热门科研课题。大学城不仅仅是为了建设科研、学术、教育的集中地,还承载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发展因素。大学城往往建于城乡结合过渡的区域,因此,解决好大学城周边的乡土聚居到城市聚居的变迁,是大学城建设发展中紧迫的问题之一呈贡大学城郎家营村从原来的乡土聚居村落变迁成为城市社区聚居,其中变迁的不仅仅是建筑、空间的形态等物质层面,还包括了社会结构、文化习俗、生活模式等非物质层面上的变迁。因此,研究郎家营村的变迁对于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本文通过社会学与建筑学交叉视域对呈贡大学城郎家营村的聚居变迁进行研究,从“社会”、“建筑”、“人”多层面探讨乡土聚居向城市社区聚居变迁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各个层面上变迁的内在机制与因素,总结乡土聚居向城市聚居发展变迁中的规律、特征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城乡建设及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从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的实例“呈贡大学城郎家营社区”入手进行“切片式”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在绪论部分分析了该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特色及相关概念意义。第二章主要对大学城建设中郎家营村所引发的社会变迁进行阐述,从家、农、工、商等多个方面进行界定与分析。第三章主要描述郎家营的聚居形态变迁,其中对于私有居住空间、公共交往空间、生产空间和整体聚居空间分别进行了变迁前后的对比和论述。第四章对郎家营村聚居变迁过程中的搬迁补偿和土地补偿的相关政策和实施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以及重点应解决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力求探讨聚居变迁中的机制、体制问题。最后,第五章对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以郎家营社区为例,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周光迅,周国平[4](2009)在《从独立学院办学实践看高等教育发展的“浙江经验”》文中认为从1999年4月创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至今,浙江独立学院正好走过了10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规范办学、灵活采用合作办学模式、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质。浙江独立学院10年办学之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以"浙江精神"为办学指引,采用渐进式改革模式,确保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良性互动,推动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外延增长与内涵发展同步并举。

陈慧青[5](2009)在《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布局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了高校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高校布局结构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它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的纽带,影响着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以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高校布局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遵循高校布局结构为何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什么的逻辑主线,采用文献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高等教育变革等理论的观照下,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形成机理、空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涉及四块内容:一是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历史回顾,重点探讨高校布局结构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变革历程,并将建国后高校近60年的演变史总结为“两程四段”的过程,“两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四段”分别是建国初期(1949~1965)、“文革”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初期(1977~1991)和改革开放中后期(1992~)。高校布局结构在每个阶段变化的内容、特点与表现各不相同。二是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机理分析,通过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主体的力量变化、实现方式以及形成机制等问题的探讨,指出高校布局结构变革在国家、社会和高校三大主体相互作用的动力下,在实施手段或方式的措施保障以及作为约束条件的系统环境的变化中最终得以实现。三是从空间演变的角度审视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指出高校布局结构在宏观空间、中观空间和微观空间上的演变规律。从宏观上看,高校布局结构的四个演变阶段实质上是一个空间重构、空间断裂、空间延伸和空间整合的过程;从中观上看,高校布局结构的变革与城市的关系表现为集聚——扩散——再集聚的过程;从微观上看,高校与城市的空间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密切。四是从空间形态上总结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规律,通过“共时态”分析,指出高校布局结构分为六种空间模式,并对集中分布与分散分布两种经典模式的表现形态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历史惯性的路径依赖、高校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外部效应的客观需要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王信国[6](2009)在《开拓创新 和谐奋进——东台电大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东台电大发展30年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把握机遇,弘扬开放教育主旋律;服务基层,顺应农村变化新趋势;主动出击,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瞄准市场,探索培训教育新路径;整合资源,架构社区教育新平台。在新环境下,东台电大将继续开拓创新,为振兴东台地方经济,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姚宝亭[7](2008)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本文选取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这一领域来进行研究以弥补目前失地农民教育问题研究的不足,旨在通过努力让政府、社会都来关注失地农民的教育未来。文章主要从失地农民的教育困境和成因两大内容上入手。在困境方面,限于个人能力有限,笔者只选取了三个方面的困境来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这三个方面是:一、教育投入方面的困境,包括时间和金钱两个维度。从投入看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融入问题,这其中包括资金和时间的分配,子女有无区别对待,投入有无扩展性等等;二、教育信息获取方面的困境,失地农民在传统形势下对信息的感知是比较迟钝的,他们的主动性较差。那么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又是如何做的呢,这又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之一;三、落后的传统观念对当前教育决策的消极影响。传统的农民观是狭隘和保守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它的表现是什么,又如何地作用在新形势下的子女教育上的,也是文章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在成因分析方面,一方面应用了一些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使用大量的访谈资料和数据来进行论证。最后也提出了一些深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成因分析,以充实文章的内容。在以上两大内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从各方面入手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等方面。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呼吁对解决失地农民的教育困境有所帮助。

王小丁[8](2007)在《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国家的教育只有在与世界教育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以后的46年间,中美双方在教育上的接触几乎为零。直到1830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来华,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贝满学校,拉开了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传教士来华的主旨是基督征服中国,中西文化的碰撞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在对中国文化和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传教的困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他们转向了教育,借办学传播福音,中国教育的衰落也给传教士办学留下了地盘。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开始了艰难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双向的冲突和回应始终伴随着中美教育关系的发展。美国传教士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掀起了办学的高潮,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发展成了以教会小学、教会中学、教会大学为主体的教会教育体系,它为中国教育提供了参照,特别是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参照,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就是最好的样本。但教会学校始终没能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宗教性和教育的“话语权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的留学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容闳就是在传教士布朗推举下于1847年1月赴美留学,中国留学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学成归国的容闳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斡旋,终于促成了幼童留美,掀起了留美第一次高潮。经过约30年的沉寂之后,留美第二次高潮——庚款留美兴起,其中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经过中美双方努力,按照美国的意图,终于达成协议。中国的外交官梁诚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起了关键作用。美国对中国的“文化投资”战略初步实现,但并没出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归国留学生把美国教育思想、大学模式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中国教育模式从指向日本向美国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变革进一步深化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留美学生为主的中国教育界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杜威通过讲演把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介绍给中国,并设计了一幅以实用主义教育为底色的中国教育蓝图。孟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了“诊断”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两位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当时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实验热潮,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麦柯尔的教育测量等纷纷在中国展开,加快了中国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以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为主的中国教育家群体,开始了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活教育、平民教育理论并成功运用于实践。胡适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杜威教育哲学中的实用性、科学主义、思维方法等体现在他的高等教育观、文学革命等方面。他对中美教育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纵观中美教育关系的全过程,充满了变数、矛盾,体现出非均衡性的典型特征,这种非均衡特征正是研究中美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以比较的方法,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中美教育关系,正是其价值所在。

杨改学[9](2007)在《从教育现代化视域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新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在对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善教师的职业能力、未来教育的增长点和树立非线性教学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建新[10](2006)在《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历史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活动,是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1991—2005年的15年间,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育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立足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和张掖市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背景,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纵向主要是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15年间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其教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的变化情况做具体描述,以反映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横向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分析了现阶段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科研的基本认识和从事科研活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制度建设、展开校本研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广大历史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

二、寻求新的教育增长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求新的教育增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与高职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第二次开放”的三重理解
    (一)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三)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具有潜在性和不确定性
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高职教育基本关系的理解
    (一) “一带一路”倡议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1.“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持
        2.“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话语支持
        3.“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情感支持
    (二) 中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
        1. 中国高职教育从外围走向中心需要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2. 中国高职教育从量的国际化走向质的国际化需要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三、关于高职教育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发展的理解
    (一) 调整观念, 增强自信, 努力从高等教育外围逐渐走向中心
    (二) 调整布局, 强化特色, 努力建成“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中心
    (三) 调整办学, 增强能力, 努力打造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

(2)中医药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准确定位
2 以市场为导向,服务行业与地方
3 提高办学质量,维护良好声誉

(3)社会学视域下呈贡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研究 ——以郎家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方法和途径
        1.1.4 研究内容
        1.1.5 研究创新点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大学城聚居类型与发展演变
        1.2.2 目前研究基础
        1.2.3 目前研究特点及不足
    1.3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城建设引发的郎家营社会变迁
    2.1 调查区域
        2.1.1 郎家营概述
        2.1.2 选择郎家营的原因
    2.2 郎家营"家"的变迁
        2.2.1 家庭结构的变化
        2.2.2 人口的变迁
        2.2.3 家庭内部关系变化
        2.2.4 教育、婚姻及其他方面变化
    2.3 郎家营"农"的变迁
        2.3.1 原农作情况
        2.3.2 现农耕的变迁
        2.3.3 大学城内的农业
    2.4 郎家营"工"的变迁
        2.4.1 传统郎家营非农业职业
        2.4.2 变迁后郎家营非农职业
        2.4.3 未来郎家营职业变迁趋势
    2.5 整体经济结构变迁
        2.5.1 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2.5.2 职业结构转型
        2.5.3 社会结构分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郎家营聚居形态的变迁
    3.1 居住空间的变迁
        3.1.1 居住空间的界定
        3.1.2 传统居住空间
        3.1.3 新社区居住空间
        3.1.4 新旧居住空间对比
    3.2 公共交往空间的变迁
        3.2.1 公共空间概念界定
        3.2.2 郎家营传统公共空间
        3.2.3 郎家营新居公共空间类型
        3.2.4 公共空间变化导向
    3.3 生产空间变迁
        3.3.1 生产空间的概念界定
        3.3.2 原生产空间及其特点
        3.3.3 变迁后生产空间及其特点
    3.4 郎家营整体聚居形态的变迁
        3.4.1 聚居的概念界定
        3.4.2 原郎家营村宏观聚居形态特征
        3.4.3 现郎家营村聚居形态特征
        3.4.4 两种不同类型聚居空间形态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城聚居变迁的政策推力
    4.1 搬迁政策与现实操作
        4.1.1 搬迁政策及补偿办法
        4.1.2 搬迁安置的政策的兑现与实行
        4.1.3 大学城建设征地问题分析
    4.2 聚居变迁后失地人群生计办法调查
        4.2.1 维系原有经济收入手段人群
        4.2.2 经济收入手段变迁人群
        4.2.3 失去经济收入手段人群
    4.3 被动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4.3.1 郎家营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4.3.2 郎家营城市化带来的机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发展探析
    5.1 我国大学城周边聚居发展变迁
        5.1.1 社会发展与我国大学城形成
        5.1.2 我国大学城建设周边聚居分析
        5.1.3 我国其他城市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特征
    5.2 呈贡大学城郎家营聚居变迁类型特征
        5.2.1 呈贡大学城周边聚居类型
        5.2.2 郎家营的聚居类型与特征
        5.2.3 郎家营的聚居变迁
    5.3 我国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出现的问题
        5.3.1 社会结构、交往习俗、文化特征的变迁
        5.3.2 聚居空间形态以及聚居环境变迁产生的问题
        5.3.3 聚居变迁中搬迁补偿及失地人群就业问题
    5.4 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问题的解决
        5.4.1 社会属性变迁问题的解决
        5.4.2 聚居空间形态的设计目标建议
        5.4.3 搬迁、土地补偿及失地农民就业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图表目录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题目与研究成果
附录C:呈贡大学城周边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D:村庄搬迁安置配套工具房征求意见表
附录E:呈贡县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工作宣传手册
附录F:郎家营、缪家营社区村庄搬迁安置
附录G:郎家营社区房屋实在勘察情况统计表
附录H:郎家营社区拆迁安置农民选房通知及安置办法

(4)从独立学院办学实践看高等教育发展的“浙江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浙江独立学院创办、发展历程
    1.大胆试水期 (1999.4-2003.4)
    2.独立规范期 (2003.5-2008.1)
    3.提升完善期 (2008.2-)
二、浙江独立学院办学创新的特质
    1.志存高远, 规范办学
        (1) 在法律和制度上保持了独立学院的独立地位和相应权力。
        (2) 建立规范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及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3) 规范教学管理机制。
    2.灵活采用合作模式, 铸造名校名城合作典范
    3.科学定位, 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三、浙江独立学院办学实践凸显高等教育发展的“浙江经验”
    1.以“浙江精神”办学:“自强不息, 坚韧不拔, 勇于创新, 讲究实效”
    2.渐进式改革:存量不变, 增量调整
    3.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良性互动: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
    4.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优势互补:高校的无形资源优势与社会/市场的有形资源优势紧密结合
    5.外延增长与内涵发展同步并举: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有机结合

(5)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第一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系统论的指导思想
        一、系统、结构与功能
        二、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高校布局结构的特征
    第二节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一、教育系统外各因素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影响
        二、教育系统内各因素对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影响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变革的理论
        一、社会变迁研究概要
        二、高等教育变革研究的理论框架
        三、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意蕴
第二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高校布局结构的变革
        一、建国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建国后高校布局结构演变的历程
        三、建国后高校布局结构变化的总结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今高校布局结构的变革
        一、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布局结构演变的历程
        三、改革开放后高校布局结构变化的总结
第三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主体的力量变化
        一、计划经济时期各主体的角色地位
        二、市场经济时期各主体的角色变化
    第二节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实现方式
        一、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主要方式
        二、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方式选择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形成机制
        一、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动力源泉
        二、手段或方式的实施——措施保障
        三、系统环境的变化——约束条件
第四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规律性认识(上):空间演变
    第一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意蕴
        一、关于空间
        二、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意蕴
    第二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宏观空间演变
        一、空间重构
        二、空间断裂
        三、空间延伸
        四、空间整合
    第三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中(微)观空间演变
        一、中观空间演变过程
        二、微观空间结构演化
第五章 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规律性认识(下):空间形态
    第一节 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模式
        一、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
        二、集中分布与分散分布
        三、条状分布与块状分布
    第二节 集中与分散模式的表现形态
        一、高校布局结构的宏观区位
        二、高校布局结构的中观区位
        三、高校布局结构的微观区位
    第三节 集中与分散模式的形成原因
        一、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
        二、历史惯性的路径依赖
        三、高校发展的内在诉求
        四、外部效应的客观需要
结语
    一、高校布局结构的多维性
    二、一个审视高校布局结构演变的新视角
    三、一种解释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理论架构
    四、空间模式:高校布局结构的新诠释
    五、高校布局结构发展展望
附录
    附录一: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附录二: 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附录三: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附录四: 普通高校历年合并情况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变动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6)开拓创新 和谐奋进——东台电大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机遇, 弘扬开放教育主旋律
二、服务基层, 顺应农村变化新趋势
三、主动出击, 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
四、瞄准市场, 探索培训教育新路径
五、整合资源, 架构社区教育新平台
六、同心协力, 开创和谐奋进新局面
    1. 努力创建示范性县级电大
    2. 力争开放教育和培训教育平稳增长
    3. 严格管理规范, 提升办学质量
    4.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 抓内涵建设

(7)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提出
    1. 问题提出
        1.1 背景
        1.2 失地原因分析
        1.3 失地农民现状
    2. 研究内容界定
    3. 研究视角
    4. 研究方法
    5. 概念界定
第二章 研究现状概述
第三章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1. 访谈村落的基本情况
        1.1 村落的基本情况介绍
        1.2 村落教育资源情况介绍
        1.2.1 学前教育阶段
        1.2.2 义务教育阶段
        1.2.3 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
    2. 村户的基本情况介绍
    3. 村户子女的基本教育情况
第四章 访谈对象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1. 投入方面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1.1 时间投入
        1.1.1 时间投入困境
        1.1.2 时间投入困境成因分析
        1.2 资金投入
        1.2.1 资金投入困境
        1.2.2 资金投入困境成因分析
    2. 信息获取方面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2.1 信息获取的困境
        2.2 信息获取困境的成因
    3. 落后的传统观念对教育决策的消极影响及成因分析
        3.1 传统观念对当前教育决策的消极影响
        3.2 传统观念对当前教育决策消极影响的成因
    4.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困境深层原因补充分析
第五章 政策建议
    一、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二、从各方面着手,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
    三、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双向的冲击—回应"理论模式的建构
    二、中美教育关系界说
    三、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 传教士和教会教育研究
        (二) 留学教育研究
        (三) 美国教育家与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
        (四) 中国教育变革与美国教育影响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冲击与应对——美国传教士东来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来华——拉开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
        一、美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背景
        二、美国人的中国观
        三、美国传教士东来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应对
        一、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
        二、中国人的美国观
        三、寻求中国教育之路
    第三节 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渗透
        一、美国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二、教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三、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官办学堂
        四、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全面渗透
    第四节 双向的冲击—回应模式下的中美教育关系解读
第二章 渗透与媒介——美国在华的教会学校
    第一节 美国教会初等、中等教育在中国
        一、教会教育的开创与发展——教会小学、中学在中国
        二、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三、从中美教育关系视角看教会教育
    第二节 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
        一、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二、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会大学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四、教会大学的归宿
    第三节 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以燕京大学为个案
        一、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观与中国教育
        三、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四、燕京大学的中国化
        五、司徒雷登与哈佛燕京学社
        六、对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的评价
    第四节 教育的"话语权力"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一、后殖民理论与教会教育研究
        二、"文化征服"与"教育重构"
        三、"权力与知识"是中美教育关系的焦点之争
第三章 出路与选择——留学美利坚
    第一节 容闳——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一、对美国文明的认识
        二、美国文化和教育熏陶下的教育救国理想
        三、容闳——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丰碑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一、促成幼童留美的内外因素
        二、留美幼童在美国
        三、留美幼童撤回中国
    第三节 庚款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一、第二次留学高潮——庚款留美
        二、梁诚——庚款留美的推动者
        三、罗斯福——庚款留美的关键角色
        四、美国介入庚款留美事务
    第四节 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
        一、对美国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中国大学领导和师资的主要力量
        三、从留美学生的教育类博士论文看中美教育
    第五节 留美教育的反思
        一、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
        二、教会学校——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三、中国教育潜在的危机
第四章 导入与传播——美国教育家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
    第一节 杜威与中国教育蓝图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二、中国教育蓝图设计的基础
        三、实用主义教育底色下的中国教育蓝图
        四、中国教育蓝图与中美教育关系
    第二节 孟禄与中国教育讨论
        一、《教育史教科书》论中国教育
        二、《中国教育讨论》的问题"诊断"
        三、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
        四、杜威与孟禄对中国教育影响的比较
    第三节 克伯屈与"设计教学法"
        一、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解读者
        二、克伯屈来华与中国教育问题讲演
        三、设计教学法在中国
    第四节 指向美国——中美教育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政治经济决定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三、教育变革选择了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四、国联考察团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批评
        五、中国教育界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反思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与创新
    第一节 变革与实践——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
        一、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二、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国化改造
        三、职业教育——中美教育比较背景下的实践超越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新学制的产生与中美教育关系
        二、美国教育渗透与课程、教材改革
        三、美国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第三节 胡适——中美教育关系人物个案研究
        一、胡适在美国
        二、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三、胡适的大学观
        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教科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加强历史教育科研是历史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 加强历史教育科研是张掖市新世纪教育发展规划中对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二、1991——2005年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一) 论文资料选择的说明
    (二) 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情况简述
    (三) 论文资料的统计分析
三、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 对教育科研的一般认识
    (二) 教育科研的目的
    (三) 科研问题的产生
    (四) 研究中的困难
    (五) 科研条件
四、促进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
    (一) 更新教育观念
    (二) 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教育科研的实施
    (三) 加大校本教研培训力度,使历史教师的科研逐步走上规范化
五、结论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寻求新的教育增长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与高职教育发展[J]. 刘进.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9(02)
  • [2]中医药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游卫平,吕黎明,饶淑华,吕宇虹,徐晓英,胡海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1)
  • [3]社会学视域下呈贡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研究 ——以郎家营为例[D]. 马珂.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4]从独立学院办学实践看高等教育发展的“浙江经验”[J]. 周光迅,周国平.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1)
  • [5]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 陈慧青. 厦门大学, 2009(12)
  • [6]开拓创新 和谐奋进——东台电大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 王信国.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2)
  • [7]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及成因分析[D]. 姚宝亭. 上海师范大学, 2008(12)
  • [8]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 王小丁. 河北大学, 2007(03)
  • [9]从教育现代化视域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作用[J]. 杨改学.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5)
  • [10]张掖市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D]. 张建新.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寻求新的教育增长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