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卫星技术对野生鲤鱼和两条鲤鱼育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野生鲤鱼和两条鲤鱼育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一、应用微卫星技术对野鲤和两种鲤选育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晓娜,李池陶,葛彦龙,胡雪松,石连玉,贾智英[1](2021)在《五种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及形态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利用通径分析计算出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研究了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易捕鲤以及元江鲤Cyprinus carpio yuankiang体长、体高、体厚及头长对体质量的影响及其形态差异。结果表明,五种鲤的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表型性状中均为体质量变异系数最高。体长、体高和体厚是影响黑龙江野鲤和易捕鲤体质量的主要性状;体长和体高是影响黄河鲤、松浦镜鲤体质量的主要性状;体长是影响元江鲤体质量的主要性状。随后对五种鲤体高/体长、体厚/体长、头长/体长3种形态比例性状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五个鲤群体间三种形态比例形状差异显着(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野鲤、黄河鲤、元江鲤及易捕鲤聚为一支,而松浦镜鲤与其他四种鲤群体的三种比例性状距离较远。五种鲤群体中有些群体的体高/体长和头长/体长的比例性状差异系数大于1.28,达到亚种水平。综上,本研究确定了影响五种鲤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确定了五种鲤群体在三种形态比例性状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体高/体长,其中松浦镜鲤较其余四种鲤具有较大差异。

高建操[2](2018)在《西部食蚊鱼入侵中国大陆后的适应性分化》文中指出适应性特征指能帮助机体更加适应所处环境的表型特征,是机体对自然选择演化压力的应答,它的出现有助于维持或加强有机体在当前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入侵物种被引入到新环境后,往往要面临一些由不同的环境因子的带来的选择压力,这些压力将驱动入侵不同地区的种群产生表型特征的适应性分化,这些分化可能是表型可塑性和(或)局域适应的结果。食蚊鱼属(Gambusia Poey,1854)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胎鳉科(Poeciliidae),原生于美洲中部,包含40多种,大部分种类营淡水生活,仅少数种类可在咸水环境中生活。食蚊鱼属中有9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易危种,而通常我们所说的食蚊鱼特指广泛入侵的两种,即西部食蚊鱼(G.affinis Baird&Giard,1853)和东部食蚊鱼(G.holbrooki Giard,1859)。20世纪20年代,食蚊鱼被引入中国大陆用于控制蚊虫数量、预防蚊媒传播的疾病。经过90多年的扩散分布,目前食蚊鱼在中国长江及以南水域均有分布。尽管如此,目前入侵中国大陆食蚊鱼的种类鉴定仍然缺乏分子水平上的证据。而且,我们对食蚊鱼在中国大陆的入侵传播途径及具体分布情况知之甚少,对中国大陆的食蚊鱼进一步入侵扩散的能力一无所知。此外,我们对食蚊鱼是如何在新环境中成功固定和扩散的适应性演化机制缺乏了解。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首先调查了入侵中国大陆的食蚊鱼的分布情况,并结合鳍条的形态测量学特征和线粒体标记对入侵中国大陆的食蚊鱼群体进行了种属鉴定;其次,基于15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对入侵中国大陆的食蚊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情况进行了评估和调查;再次,探究了不同气候梯度下西部食蚊鱼群体适应性的表型特征,包括体长特征、身体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征;随后,基于8个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位点,结合环境因素和生活史特征,探究了西部和东部食蚊鱼适应性生殖策略的时空差异;最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和遗传标记开发。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入侵中国大陆的食蚊鱼为西部食蚊鱼;西部食蚊鱼在中国南方水体中普遍存在,个别北方地区(如河北保定)也有分布。2.中国大陆的西部食蚊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北海、厦门和潮州种群遗传多样性稍微低于纬度较高的其他几个种群;所调查的10个西部食蚊鱼种群可分为2个遗传簇,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京、湖州和杭州种群组成一个遗传簇,而安康、北海、成都、潮州、保定、丽水、厦门等7个种群组成另一个遗传簇;西部食蚊鱼在中国大陆的扩散过程符合踏脚石模型,而随机遗传漂变对西部食蚊鱼种群间遗传分化有一定的贡献。3.在高纬度、高海拔和沿海地区,西部食蚊鱼雌鱼具有更大的体型,而在低纬度、低海拔和内陆地区则具有相反的特征;在低纬度、高海拔和沿海等环境稳定地区,西部食蚊鱼雌鱼倾向于繁殖少量大型竞争力较强的的后代,反之亦然;西部食蚊鱼雌鱼形态学特征的差异与生活史特征的变化规律相符合,即在高纬度、低海拔和内陆等环境波动地区,西部食蚊鱼雌鱼具有较膨大的腹腔、胸鳍相对靠前、相对较小的头部、较短的尾柄,而在环境稳定地区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与雌鱼繁殖策略相符,雄鱼在低海拔和高纬度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殖投入,反之亦然。不同气候梯度下西部食蚊鱼生活史和形态学特征的差异表明:温度和环境的稳定程度是驱动西部食蚊鱼表型差异的重要因素。4.多重父权现象在入侵种食蚊鱼种群中普遍存在。东部和西部食蚊鱼的多重父权生殖策略具有很多优点,如通过增加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使群体保持较高的演化灵活度。多重父权生殖策略与生活史特征紧密相关并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食蚊鱼多重父权的时空差异模式由雌鱼主导的繁殖活动造成,受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共同驱动。与生活史策略相符,在高纬度地区,食蚊鱼具有较高水平的多重父权特征。生殖偏倚伴随着多重父权的发生而存在,是由交配后的性选择引起的。5.转录组分析共得到152036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2262 bp。其中,成功进行功能注释的unigene有111502个(占73.33%)。从unigene集中共发现81722个微卫星位点,同时从各文库中筛选出630148862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各种群中SNP位点的Ka/Ks比值均小于1,表明各种群中西部食蚊鱼的功能基因正在经历纯化选择。综上,本论文主要探究了入侵种西部食蚊鱼在生活史、形态学和生殖策略等方面的适应性分化。本论文鉴定出入侵中国大陆的食蚊鱼为西部食蚊鱼,查明了入侵西部食蚊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获得了西部食蚊鱼大量的功能基因序列信息和遗传标记,为深入研究西部食蚊鱼的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此外,本论文将加深大众对入侵种食蚊鱼的认识,为食蚊鱼入侵地生物资源的保护管理以及食蚊鱼入侵的控制和预防等方面提供参考。

朱华平,苏换换,马冬梅,黄樟翰[3](2018)在《华南鲤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文中认为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作为优质的地方鲤鱼品种禾花鲤在广东省粤北地区有着悠久的稻田养殖历史。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对华南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为华南鲤的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利用等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16对微卫星引物对华南鲤第5代选育群体(F5)和2个地方品种(乳源群体,乐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16对微卫星引物均表现为多态性,共扩增得到119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10个,平均每对引物7.44个。3个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36 0、0.698 9和0.775 1,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1.206 3、1.402 0和1.612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0 1、0.645 8和0.720 7,表明3个群体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PIC>0.5000),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选育品种。3个群体各个微卫星位点上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介于0.044 00.246 8,平均值为0.102 8,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中等。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配对比较结果显示,选育群体F5与乐昌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值最大(0.182),乳源群体和乐昌群体2个地方群体间则最小(0.058)。实验结果表明,人工选育加快了华南鲤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分化,也导致了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下降,但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依然较高,还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本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制定华南鲤新品种选育计划提供基础遗传数据。

桑滨,鲁翠云,李超,孙效文,李丹彤[4](2017)在《微卫星标记分析3个耐寒鲤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文中提出耐寒品种的培育与养殖对于三北地区的鲤养殖业非常重要,对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个遗传背景相近的耐寒鲤品种松荷鲤(GG,Cyprinuscarpio L.)、荷包红鲤抗寒品系(HH,Cyprinuscarpio var.wuyuanensis)与松浦鲤(SS,Cyprinuscarpio var.Songpu)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3个耐寒鲤品种GG、HH和SS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392、4.501和4.51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01、0.815和0.80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20、0.717和0.720,GG、HH和SS均属高度多态水平(PIC>0.5),3个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位点较少,种群结构合理。2)计算3个耐寒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绘制聚类图,结果 GG和HH先聚为一个分支,再与SS聚在一起。基于Structure亚种群数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当K=2时,HH群体从3个群体中分离出来,GG和SS群体主要遗传组分相同;当K=3时,GG、HH和SS群体相互分离开,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遗传组分。3)在26个标记中检测出品种特异等位基因73个,其中41个品种特异等位基因的频率超过10%,进而获得基因型频率大于10%的品种特异基因型161个,可用于3个耐寒鲤品种的种质鉴定。

刘念[5](2016)在《我国6个鲤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究目前我国鲤种质资源现状,了解不同鲤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进而为鲤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本文选取了我国4个野生鲤群体和2个人工选育鲤群体为研究对象,其中以野生清水江鲤群体为主要研究目标。利用微卫星标记和D-loop序列变异,分别对6个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6个鲤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对4个野生鲤群体(太湖TH、清水江QSJ、黑龙江HLJ和黄河HH)和2个选育鲤群体(福瑞鲤FRL和松浦鲤SPL)共计185尾个体的D-loop区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D-loop序列(931bp)中共存在36个变异位点,27个单倍型;其中QSJ群体单倍型数最多;FRL和SPL群体分别存在1个优势单倍型,占有率为93%和80%。除了SPL群体与HLJ群体遗传分化不显着(P>0.05),其余群体间均呈极显着分化状态(P<0.01)。基于遗传距离的NJ树显示,FRL和HH群体首先聚类,然后依次与其他鲤群体聚类。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极显着(P<0.01),占总变异的35.59%。Tajima’s中性检测发现,仅FRL群体存在显着的群体扩增现象(P<0.05)。研究结果表明:QSJ和TH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推测具有进一步选育利用的遗传潜力;2个选育群体遗传纯度较高,其中FRL作为鲤的优良养殖品种,在广泛的推广应用中呈现群体扩增现象。2.我国6个鲤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变异分析利用14对微卫星标记对以上6个鲤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共检测到374个等位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普遍低于野生群体,其中松浦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平均值最低(平均等位基因数Na、表观杂合度Ho、香农指数I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3.77、0.457、0.88和0.397),清水江鲤群体的遗传参数平均值最高(Na=20.07,Ho=0.799,I=2.65,PIC=0.889)。分子方差分析显示:变异来源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91.49%);鲤群体两两间存在极显着的遗传分化(P<0.01)。遗传距离对比发现,野生鲤群体和人工选育的鲤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而且聚类图表明,野生群体首先聚类再与人工选育群体依次聚类;遗传结构图显示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相对单一。通过遗传瓶颈效应检测发现,QSJ、TH、HHL和FRL群体显着偏离突变-漂变平衡,推测这些群体近期可能经历了遗传瓶颈,需要加强保护。3.清水江鲤形态差异和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对192尾清水江鲤的表型变异及分子遗传信息进行了分析。形态学分析发现试验个体的表型差异较大,各体态特征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8.0%);利用12对微卫星标记对清水江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介于521(均值为10),有效等位基因数介于3.6215.25(均值为8.37),表观杂合度介于0.240.91(均值为0.54),期望杂合度介于0.730.94(均值为0.86),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680.93(均值为0.84)。结果表明,清水江鲤群体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根据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依据遗传来源将所有个体划分为3个遗传区组。对区组间的表型差异分析发现,区组1与区组2在背鳍硬棘、侧线鳞和侧线上鳞等3性状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区组1与区组3之间在尾柄长/体长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3个区组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清水江鲤群体内部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故此,在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做好甄选提纯工作。

林明雪[6](2015)在《鲤和罗非鱼配套系育种的配套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水产育种工作的不断推进,高代选育群体会不断增加,但近交衰退也会随之而来。如何发挥高代选育品种或群体的种质特性,充分利用其遗传纯度高、目标性状稳定等特点,是对高代选育群体继续利用的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以三个高代选育鲤品种(兴国红鲤、玻璃红鲤和荷包红鲤)和三个尼罗罗非鱼品系(新吉富、吉富和吉诺玛)为材料,利用分子遗传学与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鲤和尼罗罗非鱼配套亲本的表型和遗传变异,以及配套组合的配套效应。研究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鱼类配套育种理论和鱼类形态学数据处理方法,为筛选尼罗罗非鱼最佳配套组合,选育罗非鱼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鲤高代选育品种配套利用的遗传背景研究本部分以三个高代选育鲤品种(兴国红鲤、玻璃红鲤和荷包红鲤)为模式研究对象,以彩鲤(瓯江彩鲤、日本锦鲤、长鳍鲤)、青灰色的野鲤(长江野鲤、瓯江野鲤、珠江野鲤和黑龙江野鲤,以及欧洲野鲤)和人工养殖鲤(德国散鳞镜鲤)为参照对象,应用线粒体全序列与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变异。测定了玻璃红鲤、长鳍鲤、日本锦鲤、长江野鲤、珠江野鲤、瓯江野鲤、黑龙江野鲤、匈牙利野鲤和德国散鳞镜鲤共9种鲤的线粒体DNA全序列,在基于Mr Bayes、MP、ML三种方法构建的线粒体DNA全序列、蛋白编码序列、D-loop区的聚类关系树表明:荷包红鲤与野鲤亲缘关系最远,兴国红鲤与野鲤亲缘关系最近,且表明我国的红鲤群体来源于彩鲤。进一步基于8个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STRUCTURE遗传聚类分析等表明:配套系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彩鲤和野鲤群体;两个欧洲鲤(匈牙利野鲤、德国散鳞镜鲤)聚为一类;四种野鲤(黑龙江野鲤、珠江野鲤、长江野鲤、瓯江野鲤)与玻璃红鲤、兴国红鲤聚为一类;两种彩鲤(瓯江彩鲤、日本锦鲤)与长鳍鲤、荷包红鲤聚为一类。配套系育种群体分别聚为两大类,相互间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变异,有利于开展配套系育种。2、鲤高代选育品种的配套效果研究水产生物高代选育品种的种质资源持续利用是其育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部分以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玻璃红鲤这三个高世代选育品种为模式材料,通过3×3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杂交子一代在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这5个生长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发现:这5个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极低,而特殊配合力较高而显着,表明高代选育品种进一步直接选育十分困难,而通过配套组合可较好地表现出品种间的杂种优势。进一步对杂种优势的分析表明,6个杂交组合间均表现出正向的平均杂种优势,其体重平均杂种优势达23.33%,其中4个杂交组合表现出超亲优势。研究结果说明,对近交程度较高的高代选育品种,可进行配套利用来继续发挥其优异种质特性。3、两种方法对鲤配套系育种群体形态学数据的比较分析本部分以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三个高世代选育红鲤品种配套产生的9个群体的形态学数据为对象,比较了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对高代选育品种配套利用形态学性状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两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传统形态学分析方法能更好地反映个体间的形态差异,而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则能更好地反映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类方法的综合判别率相当;利用STRUCTURE软件进行的遗传聚类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两类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分析高代选育红鲤品种配套利用的形态学性状是一致的,进一步说明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处理鲤科鱼类形态学数据是可行的。4、尼罗罗非鱼配套系育种的配套效应研究为筛选最佳的尼罗罗非鱼配套组合,选育出尼罗罗非鱼新品种,本部分以三个尼罗罗非鱼品系(“新吉富”、“吉富”、“吉诺玛”)为研究材料,应用3×3完全双列杂交技术构建了不同的配套组合,分析了各组合子一代在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这5个生长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五个生长性状均未检测到一般配合力,而主要受到特殊配合力的影响,特殊配合力效应达62%以上,说明对这三种尼罗罗非鱼进行配套利用较易获得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分析的结果说明吉诺玛♀×新吉富♂、新吉富♀×吉诺玛♂、吉富♀×新吉富♂这三个配套组合的杂种效果明显,其中吉诺玛♀×新吉富♂为最佳的配套组合。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鱼类配套系育种的基础理论,而且为罗非鱼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依据。

陈钢铭[7](2014)在《微卫星标记辅助大鳞副泥鳅育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并且具有较大的出口创汇潜力。近年来,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大鳞副泥鳅的野生资源量正在逐渐减少,国内已经慢慢兴起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热潮。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的苗种主要来源于野生捕捞,优良的苗种稀缺。因此,为了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大鳞副泥鳅养殖业,大鳞副泥鳅良种选育工作势在必行。本研究拟采用跨种扩增法和数据库挖掘方法,开发获得大鳞副泥鳅多态SSR,同时利用多态SSR标记对采集获得的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各地理群体为基础选育群体,利用双列杂交方法,获得大鳞副泥鳅选育F1代,测量其生长陛状,进而评估各群体间生长性状的杂交效果。本研究旨在为大鳞副泥鳅生长性状良种的进一步选育打好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鳞副泥鳅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从来自于已发表文章获得的47对泥鳅的微卫星引物序列中,共筛选出了10对带型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引物,适用于大鳞副泥鳅群体的跨种扩增,并对各对引物的PCR扩增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引物名称、序列和退火温度。并进行琼脂糖检测。10个微卫星位点在大鳞副泥鳅群体的扩增都很好,PCR产物在PAGE电泳都可以产生清晰的条带。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8到12个不等,平均每个位点上含有9.9个等位基因;而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小于等位基因数,介于4.1388到9.5410之间。10个微卫星位点的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0256~0.5500,平均为0.3459;而期望杂合度的范围为0.7682~0.9074,平均为0.8577。本研究初步认为,筛选出的10对泥鳅微卫星标记是适用于大鳞副泥鳅的,可以作为其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标记。2.不同地理群体大鳞副泥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大鳞副泥鳅4个地理群体中,共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出9.5个等位基因。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在5.200-10.000,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46-0.803,属于中度到高度多态位点,等位基因数最少的为河南群体,最多的为安徽群体,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E在0.767-0.874,最低的是河南群体,最高的是安徽群体,平均值为0.836。群体观察杂合度Ho在0.242-0.327,最低的为湖北群体,最高的为湖南群体,平均值为0.284。安徽群体的等位基因数目A和期望杂合度HE均为最大。由此可见,安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其他地区的群体。固定指数Fis表明这四个群体均表现为杂合子缺失(Fis>0)。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各群体至少有5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在Mac229-SSR、Mac425-SSR和Mac477-SSR位点所有的群体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根据DA遗传距离构建系统树,UPGMA聚类显示四个地理群体主要聚为3类,湖北、安徽群体遗传距离较小首先聚为一类,后与湖南群体聚为一类,而河南群体则单独聚为一类。3.不同地理群体大鳞副泥鳅的繁殖与子代生长性状配合力的分析在7个不同杂交或自交组合中,湖北群体自交种群获得的子代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和体重最大,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其次为河南种群群体内自交获得的子代。河南种群作为母本和辽宁种群作为父本杂交获得的子代全长等生长性状数值最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本、母本和父本×母本均方都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说明父母本的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和体重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并且特殊配合力(SCA)也存在着极显着的遗传差异。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与其他亲本配成的几个F1的平均产量和所有组合的F1的总平均值的差值,特殊配合力分析是指某特定组合的平均值与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的差值。前者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后者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影响。结果显示,父本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和体重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大小依次为湖北种群、湖南种群、河南种群、安徽种群、辽宁种群。母本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和体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由大至小依次为湖北种群、河南种群。湖北种群父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多为正值,说明利用湖北的大鳞副泥鳅作为父本较容易配出具有生长优势组合。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河南种群内杂交组合相对效应值最大,其次为湖北种群内杂交组合,最小的为河南种群作为母本与湖北种群作为父本的组合。

李盛文[8](2014)在《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与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对鲤鱼的需求增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成为了主要养殖方式,但这种养殖方式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感染或死亡,严重影响了鲤鱼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药物方法除治疗效果甚微外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污染,因而对鲤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的抗病育种成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效手段。伴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鱼类新品种不断问世,而对了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就显得捉襟见肘跟不上速度。在微卫星以及SNP等分子标记手段在鱼类群体遗传学方面的应用早已成熟的前提下,对鱼类保种群体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加大保种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来确保育种基础的稳定后,再进一步进行抗病育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疾病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应用35对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对鲤鱼新品种松浦红镜鲤的保种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91尾松浦红镜鲤个体中,共检测到14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36个,平均等有效位基因数为3.0426;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3750~0.8274,均值为0.6493;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396~0.912,均值为0.5869;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群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平均固定系数为-0.026,说明该群体存在杂合子过剩现象;瓶颈效应分析表明,群体已经历了瓶颈效应;根据连锁不平衡方法计算有效群体大小为31.2。该研究表明松浦红镜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为了在下一步保种工作中避免或降低瓶颈效应应加强保护工作,从而保持其丰富多样性和优良的经济性状。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国内仅存的两个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保种群体(SP、CJ)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47个等位基因,平均值为7.35,有效等位基因数(Ae)、期望杂合度(He)以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分别为2.7828、0.6041和0.5386。SP群体的Ae、He以及PIC值分别为3.1126、0.6479和0.5948,其值均大于CJ群体(2.4529、0.5602和0.4823)。在两个群体中,群体特有等位基因共53个,其中9个为低频等位基因。对20个引物在两个群体中等位基因进行显着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6个引物可以作为区分两个群体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瓶颈效应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均经历了瓶颈效应。同胞率检测结果(SP,97.5%;CJ,96.7%)偏高说明群体内近交压力较大。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表明:两个群体大部分位点偏离平衡并处于杂合子过剩状态。两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为0.5625,个体聚类结果显示,SP群体和CJ群体的个体均各聚为一支。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138,Nm值为1.9462。该研究表明散鳞镜鲤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SP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CJ群体,且两群体处于中度遗传分化。感病组和未感病组转录组进行深度测序,得到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以未发病鱼为对照,发病轻度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基因4488个,其中上调基因1162个,下调基因3326个;发病中等程度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基因5411,其中上调基因965个,下调基因4446个;发病严重鱼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基因4954个,其中上调基因1375个,下调基因3579个。在三个比较中,发病中等程度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最多,但上调基因数最少。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15个显着差异信号通路,分别为Amoebiasis、Jak-STAT signalingpathway、B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Fcgamma R-mediated phagocytosis、 Natural killer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Toxoplasmosis、Lysosome、Shigellosis、Pathways in cancer、Adherens junction、Chronic myeloid leukemia、Measles 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中6个极显着的信号通路,结果均出现显着差异性。同时从转录水平上进行抗病相关SNP挖掘,筛选到与抗病相关SNP标记3214个。

鲍迪[9](2012)在《鲤鲫杂交和鲤鱼雌核发育子代的同工酶及DNA的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进行了四个组合的鲤鲫杂交试验,应用同工酶检测技术对子代进行分析,推测了分别以鲤鱼和鲫鱼为母本、乌龙鲫二倍体和四倍体为父本产生三倍体的原因;应用远缘杂交诱导鲤鱼雌核发育以及用紫外线灭活精子使鲤鱼卵受精、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应用微卫星DNA和RAPD分子标记鉴定雌核发育是否成功,并判断所诱导的雌核发育属于阻止第二极体排出型还是阻止第一次卵裂型雌核发育二倍体。1、利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乌克兰鳞鲤((?))×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二倍体((?))和白鲫((?))×墨龙鲤((?))四组鲤鲫杂交子代的背侧肌肉组织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AT)、α-甘油醛磷酸脱氢酶(a-GPD、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肌浆蛋白(PROT)进行了电泳分析,并测量了红细胞长径。红细胞测量结果表明乌克兰鳞鲤((?))×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二倍体((?))杂交子代为三倍体,白鲫((?))×墨龙鲤((?))杂交子代为二倍体。四组杂交子代GPI同工酶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父本乌龙鲫四倍体和父本乌龙鲫二倍体都产生二倍体配子,且二倍体配子中一套为鲤染色体组,一套为鲫染色体组。2、应用大口胭脂鱼雄鱼精子为远缘精子诱导了六个雌性鲤鱼(分别为禾花乌鲤雌核发育Fl(禾花乌鲤(?)×大口胭脂鱼(?))、乌克兰鳞鲤雌核发育F1代(乌克兰鳞鲤(?)×大口胭脂鱼(?))、贝尔湖鲤、松浦鲤、禾花乌鲤和乌克兰鳞鲤)的雌核发育,应用紫外线照射后遗传失活的精子诱导一组津新鲤雌核发育。其中禾花乌鲤雌核发育F1((?))×大口胭脂鱼((?))组、乌克兰鳞鲤雌核发育F1代((?))×大口胭脂鱼4((?))组、贝尔湖鲤((?))×大口胭脂鱼((?))组及津新鲤雌核发育组均获得了正常二倍体子代。利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三个鲤鱼为母本的远缘杂交雌核发育组和津新鲤雌核发育组的正常二倍体子代及亲本进行分析,并计算重组率。检测结果表明,四组雌核发育子代的基因均来自母本,均为母本的雌核发育类型;且四个雌核发育组合的幼苗部分个体都存在杂合,表明基因座位与着丝粒间有交叉交换现象。津新鲤雌核发育组(分析了48个个体)的8个基因座位上,MFW19座位上的重组率最低,重组率为1.20%,HLJ1118座位的重组率最高,重组率为85.70%。由此可以认为MFW19座位与着丝粒的距离最近,HLJ1118座位与着丝粒的距离最远。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诱导的雌核发育均属于阻止第二极体排出型雌核发育二倍体。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津新鲤雌核发育组的20尾子代及亲本进行RAPD检测,OPA02和OPA19两个引物扩增出的RAPD结果显示父本1和父本2具有特异的扩增条带,母本与子代均未出现,20尾子代均为津新鲤的雌核发育类型,与微卫星检测结果一致。

刘伟[10](2011)在《微卫星标记与3个鲤群体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鲤(Cyprinus carpio)是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重要经济鱼类,在我国的淡水渔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和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都是我国较重要的鲤鱼养殖品种。但近年来的鲤养殖生产中,生长缓慢、产量下降和抗病力差等性状衰退现象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对鲤进行遗传选育、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遗传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别从表型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黄河鲤、建鲤和黑龙江野鲤3个鲤群体进行分析,为可持续地保护物种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遗传学方面的依据。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微卫星标记与鲤体重、体长、体厚和体高性状的相关性,为开发和利用鲤群体的分子标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研究首先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建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3个鲤群体不同养殖时间的体型性状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90天时,黄河鲤种群的体长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高,但在继续养殖150天后,体长和体高间的相关性较大。建鲤种群在不同时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黄河鲤种群的类似。而在90天时测量的黑龙江野鲤种群中,体高与体长的相关系数是0.686,其余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均大于0.800;240天时测量的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较分散。然后,基于曼哈顿距离对不同日龄的3个鲤鱼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发现90d和240天时聚类结果相同,黄河鲤与黑龙江野鲤首先聚为一支,再与建鲤进行聚类。在分子水平上,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这3个鲤鱼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15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检测出214个等位基因。黄河鲤、建鲤和黑龙江野鲤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800、3.6133和3.4533;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482、0.7643和0.767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64、0.6468和0.6473。可见3个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群体亲缘关系较近,与建鲤亲缘关系较远,为鲤品种的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的微卫星标记与鲤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所以又用SAS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15个微卫星标记与3个鲤群体的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Mfw5与黄河鲤的体高相关(P<0.05)。HLj013、CcaO9、Mfw7和Mfw29均与建鲤的体重、体长和体高均相关(P<0.05); Mfw2与建鲤的体重和体厚相关(P<0.05)。Mfw6与黑龙江野鲤的体重、体长、体厚和体高均相关(P<0.05);Mfw4与黑龙江野鲤的体重、体长和体高相关(P<0.05);Mfw11与黑龙江野鲤的体厚和体高相关(P<0.05)。然后,在对同一性状不同基因型间进行多重比较,初步找到了3个群体中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型,为鲤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重要生长性状QTL定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应用微卫星技术对野鲤和两种鲤选育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微卫星技术对野鲤和两种鲤选育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五种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及形态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数据采集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表型参数的描述性分析
    2.2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2.4 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分析
    2.5 各群体形态特点比较及聚类分析
    2.6 差异系数
3 讨论
    3.1 不同鲤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的确定
    3.2 不同种鲤间影响体质量的性状差异分析
    3.3 不同鲤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分析

(2)西部食蚊鱼入侵中国大陆后的适应性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蚊鱼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活环境
    1.1.3 繁殖生物学
    1.1.4 食蚊鱼的食性
    1.1.5 食蚊鱼的分布
    1.1.6 食蚊鱼的分类鉴定
1.2 食蚊鱼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 引入食蚊鱼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1.2.2 引入食蚊鱼对鱼类的影响
    1.2.3 引入食蚊鱼对两栖类动物的影响
1.3 食蚊鱼种群遗传学研究概况
    1.3.1 食蚊鱼的种群遗传学
    1.3.2 微卫星标记与种群遗传学
1.4 演化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1.4.1 适应问题
    1.4.2 演化的动力
    1.4.3 适合度
    1.4.4 生活史对策
    1.4.5 食蚊鱼与演化生态学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入侵中国大陆食蚊鱼的物种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鱼
    2.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2.3 形态学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果
    2.3.1 鳍条数目
    2.3.2 系统发育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陆西部食蚊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3.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3.3 结果与讨论
    3.3.0 微卫星测序分型结果
    3.3.1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
    3.3.2 无效等位基因
    3.3.3 群体遗传多样性
    3.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3.3.5 种群遗传结构
3.4 小结 第四章 西部食蚊鱼表型特征沿气候梯度的变化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样本和环境数据的收集
    4.2.2 形态特征
    4.2.3 生活史特征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主成分分析结果
    4.3.2 体长
    4.3.3 生活史特征
    4.3.4 形态学差异
4.4 讨论
    4.4.1 西部食蚊鱼表型随纬度梯度的变化
    4.4.2 西部食蚊鱼表型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4.4.3 西部食蚊鱼表型随距海距离的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食蚊鱼多重父权生殖策略的时空差异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伦理学声明
    5.2.2 样品采集
    5.2.3 生活史特征
    5.2.4 多重父权
    5.2.5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
    5.3.1 生活史特征
    5.3.2 食蚊鱼的多重父权现象
    5.3.3 多重父权的空间差异
    5.3.4 多重父权的时间变化
5.4 讨论
    5.4.1 入侵种与多重父权
    5.4.2 多重父权模式的空间差异
    5.4.3 多重父权模式的时间差异
5.5 小结 第六章 西部食蚊鱼肝脏转录组学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样品采集
    6.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6.2.3 总RNA提取及质量控制
    6.2.4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6.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6.3 结果
    6.3.1 RNA提取及质控
    6.3.2 测序数据质控
    6.3.3 转录本拼接
    6.3.4 基因功能注释
    6.3.5 SNP位点
    6.3.6 SSR位点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华南鲤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基因组DNA的制备
    1.3 SSR扩增与检测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 群体间遗传变异及分化
3 讨论
4 结论

(4)微卫星标记分析3个耐寒鲤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1.2.2 PCR扩增与检测
        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扩增结果分析
    2.2 3个耐寒鲤品种的遗传参数分析
    2.3 3个耐寒鲤品种的遗传分化分析
3 讨论

(5)我国6个鲤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鲤的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1 鲤的分类学地位及分布
    1.2 鲤的食性及繁殖特性
    1.3 鲤鱼育种研究
    
1.3.1 鲤的选择育种研究
    
1.3.2 鲤的杂交育种研究
    
1.3.3 鲤的其他育种技术研究
    
1.3.4 鲤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2 微卫星在鲤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2.1 微卫星标记简介
    2.2 鲤的微卫星标记开发
    2.3 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鲤遗传学的研究
    
2.3.1 利用微卫星分析鲤遗传结构差异
    
2.3.2 利用微卫星分析鲤遗传多样性
    
2.3.3 微卫星与鲤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
3 D-loop在鲤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3.1 D-loop简介
    3.2 利用D-loop分析鲤群体的系统发育
    3.3 利用D-loop分析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我国6个鲤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DNA提取
    1.2 PCR扩增及测序
    1.3 序列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2 结果
    2.1 鲤群体D-loop序列变异特征
    2.2 鲤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遗传距离
    2.3 鲤群体间遗传分化
    2.4 鲤单倍型的发生关系
3 讨论 第三章 我国6个鲤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变异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和DNA提取
    1.2 微卫星引物获取及PCR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野生鲤群体和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2 鲤群体遗传瓶颈效应检验
    2.3 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
3 讨论
    3.1 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鲤群体遗传瓶颈分析
    3.3 鲤群体遗传差异分析 第四章 清水江鲤基于形态差异和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变异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形态数据测量
    1.3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分型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1.4.1 形态学数据统计分析
    
1.4.2 基因型数据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清水江鲤形态数据描述性统计
    2.2 清水江鲤微卫星标记多样性统计
    2.3 清水江鲤不同区组的形态学比较分析
    2.4 清水江鲤不同区组的遗传变异分析
3 讨论
    3.1 清水江鲤群体形态特征分析
    3.2 清水江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3.3 清水江鲤3个区组的形态学及遗传学差异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鲤和罗非鱼配套系育种的配套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鲤高代选育品种配套利用的遗传背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DNA的提取
        1.3 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
        1.3.1 线粒体全序列的扩增
        1.3.2 序列分析
        1.3.3 遗传关系分析
        1.4 微卫星分子标记
        1.4.1 微卫星标记的扩增
        1.4.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
        2.1.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与组成
        2.1.2 蛋白编码序列
        2.1.3 非编码序列
        2.1.4 遗传关系分析
        2.2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分析
        2.2.1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聚类分析
        2.2.3 主成分分析
        2.2.4 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配套系育种群体的遗传特征
        3.2 鲤的起源进化关系分析
        3.3 红鲤与彩鲤的进化关系分析
第二章 鲤高代选育品种的配套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遗传设计方法
        1.2 配套组合的饲养及性状测定
        1.3 遗传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状的表型差异
        2.2 配合力分析
        2.3 遗传效应预测
        2.4 杂种优势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两种方法对鲤配套系育种群体形态学数据的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数据测量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聚类分析
        2.2 主成分分析
        2.3 判别分析
        2.4 遗传聚类关系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罗非鱼配套系育种的配套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遗传设计方法
        1.2 配套组合的饲养及性状测定
        1.3 遗传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状的表型差异
        2.2 配合力分析
        2.3 遗传力估计
        2.4 遗传效应预测
        2.5 杂种优势分析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发表的文章
致谢

(7)微卫星标记辅助大鳞副泥鳅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鳞副泥鳅研究现状
        1.1 大鳞副泥鳅资源紧缺,需求量大
        1.2 种内不同群体间的杂交优势
        1.3 SSR的简介与不同物种共用SSR引物的由来
        1.4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应用
        1.5 大鳞副泥鳅育种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鳞副泥鳅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DNA提取保存
        2.2 引物扩增PCR与检测
        2.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筛选的多态标记的特征
    4 讨论
        4.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优化
        4.2 微卫星引物跨种扩增
第三章 不同地理群体大鳞副泥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微卫星引物选择
        2.3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2.4 微卫星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分析
        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3.3 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大鳞副泥鳅的遗传多样性
        4.2 大鳞副泥鳅群体的遗传平衡
        4.3 大鳞副泥鳅的遗传分化
第四章 不同地理群体大鳞副泥鳅的繁殖与子代生长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样本采集与饲养管理
        2.2 数据采集统计
    3 结果分析
        3.1 生长性状分析
        3.2 配合力分析
    4 讨论
        4.1 配合力预测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与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微卫星在鲤鱼群体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1.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1.2 微卫星在遗传结构方面的研究
        1.1.3 在进化方面的研究
        1.1.4 亲权鉴定
        1.1.5 展望
    1.2 鲤鱼免疫基因以及其 SNP 的研究
        1.2.1 鲤鱼的免疫基因的克隆
        1.2.2 免疫基因表达调控情况
        1.2.3 免疫基因多态性研究情况
        1.2.4 SNP 开发情况
        1.2.5 鲤免疫基因 SNP 与抗病关联性研究
        1.2.6 展望
第二章 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
    2.1 松浦红镜鲤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
    2.2 散鳞镜鲤两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第三章 鲤感染 CyHV-3 的转录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组织
        3.1.2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3.1.3 方法
    3.2 结果
        3.2.1 差异表达基因及 SNP 结果
        3.2.2 显着差异信号通路
        3.2.3 显着信号通路的验证
    3.3 讨论
        3.3.1 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选择
        3.3.2 荧光定量数据处理
        3.3.3 荧光定量结果分析
        3.3.4 SNP 大批量挖掘的意义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鲤鲫杂交和鲤鱼雌核发育子代的同工酶及DNA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鲤鲫杂交和鲤鱼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目的意义
    1.1. 鲤鱼、鲫鱼育种的研究现状
        1.1.1 鲤鱼育种的研究现状
        1.1.2 鲫鱼育种的研究现状
    1.2 鲤鲫杂交育种
        1.2.1 鱼类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2.2 鲤鲫杂交育种产生多倍体子代的研究进展
    1.3 鱼类的雌核发育
        1.3.1 鱼类的天然雌核发育
        1.3.2 鱼类的人工雌核发育
        1.3.3 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应用
        1.3.4 鲤鱼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
    1.4 遗传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4.1 形态标记
        1.4.2 细胞学标记
        1.4.3 蛋白质水平的遗传标记
        1.4.4 分子标记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鲤鲫杂交子代的同工酶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红细胞长径的测量
        2.1.2.2 mt DNA D-loop区段的RFLP分析
        2.1.2.3 鲤鲫杂交子代的同工酶分析
    2.2 结果
        2.2.1 红细胞大小
        2.2.2 mtDNA D-loop区段的PCR扩增
        2.2.3 mtDNA D-loop区段的单酶酶切结果
        2.2.4 同工酶结果分析
        2.2.5 GPI同工酶图谱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鲤鱼雌核发育的诱导及其鉴别
    3.1 雌核发育的诱导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应用微卫星进行鲤鱼雌核发育子代的鉴别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应用RAPD技术进行津新鲤雌核发育子代的鉴别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表格索引
附录2:图索引

(10)微卫星标记与3个鲤群体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育种技术概况
        1.1 选择育种
        1.2 杂交育种
        1.3 诱变育种
        1.4 细胞工程育种
        1.5 分子育种
    2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
        2.1 微卫星标记的定义和形成机制
        2.2 微卫星标记的类型和特点
        2.3 微卫星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2.3.1 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2.3.2 群体的遗传结构及种群亲缘关系的研究
        2.3.3 遗传图谱的构建研究
        2.3.4 数量性状定位研究
        2.3.5 DNA指纹图谱的研究
        2.3.6 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
第二章 3个鲤群体不同日龄生长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3个鲤群体不同日龄的生长性状的描述统计
        3.2 3个鲤群体不同日龄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3个鲤群体不同日龄的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形态标记的研究及其在鲤育种上的作用
        4.2 3个鲤种群的形态差异分析
        4.3 3个鲤群体的形态学聚类分析
第三章 3个鲤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引物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2.3.2 微卫星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2.3.3 微卫星扩增反应产物的检测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微卫星反应体系的优化
        3.2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PCR扩增
        3.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4 3个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
        4.2 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群体间亲缘关系分析
        4.4 鲤鱼品种的选育
第四章 3个鲤群体的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引物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2.3.2 PCR扩增和产物检测
        2.4 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生长性状分布
        3.2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PCR扩增
        3.3 微卫星位点与鲤体重、体长、体厚和体高的相关性分析
        3.3.1 微卫星位点与黄河鲤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2 微卫星位点与建鲤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3 微卫星位点与黑龙江野鲤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微卫星标记分析
        4.2 微卫星标记与鲤群体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试验试剂及配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四、应用微卫星技术对野鲤和两种鲤选育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五种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及形态差异分析[J]. 姜晓娜,李池陶,葛彦龙,胡雪松,石连玉,贾智英. 水产学杂志, 2021(04)
  • [2]西部食蚊鱼入侵中国大陆后的适应性分化[D]. 高建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3]华南鲤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J]. 朱华平,苏换换,马冬梅,黄樟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8)
  • [4]微卫星标记分析3个耐寒鲤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 桑滨,鲁翠云,李超,孙效文,李丹彤. 生物学杂志, 2017(03)
  • [5]我国6个鲤群体遗传变异分析[D]. 刘念.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6]鲤和罗非鱼配套系育种的配套效应研究[D]. 林明雪.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2)
  • [7]微卫星标记辅助大鳞副泥鳅育种研究[D]. 陈钢铭.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8]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与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D]. 李盛文.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
  • [9]鲤鲫杂交和鲤鱼雌核发育子代的同工酶及DNA的遗传分析[D]. 鲍迪. 天津师范大学, 2012(10)
  • [10]微卫星标记与3个鲤群体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D]. 刘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野生鲤鱼和两条鲤鱼育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