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在冬季修补槽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SBS在冬季修补槽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一、SBS在冬季补坑槽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宇[1](2021)在《一种季冻区高适配性沥青桥面铺装受力分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越来越便利,我国桥梁的数量也从七、八十年代的上万座到二十一世纪的百万座,高铁桥梁总长更是超过一万公里。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桥梁的安全性和行车的舒适性的要求逐渐增加,人们追求的观念从量上升到了质。而沥青铺装层作为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和车辆荷载的桥梁结构,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能和行车的舒适性。桥梁铺装层分为沥青面层和防水粘结层,既有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又有防止外界水等因素造成损害的作用。在东北季冻地区,夏天高温炎热,冬季低温寒冷,对桥面铺装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重交通下,各种病害现象频频出现。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行车的舒适性,本文考虑东北季冻区环境下桥面铺装的病害现象,将其归纳分类并分析其产生机理,之后给出规范中沥青铺装层材料的性能指标。采用硅藻土橡胶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上面层的材料并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其相关的路用性能,通过小梁弯曲试验得到其在低温环境下,最大弯拉应变为2926με,通过车辙试验得到其在高温环境下动稳定度为3198次/mm,通过冻融劈裂试验得到其冻融劈裂比为89.4%,性能都符合规范中的技术指标。之后通过单轴蠕变试验测得其粘弹性性能参数。然后运用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测量几种性能优异的防水粘结层的粘结性能和剪切性能,并且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粘结性能、剪切性能、温度性能、厚度、成本造价、施工难易度这几个影响因素,最后优选出适合季冻区环境下使用的防水粘结层为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然后将选出的材料应用在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季冻区普通公路高适应性耐久型桥面铺装材料推广”中,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整桥模型研究桥面沥青铺装层的力学性能,得到位移的模拟值和测量值误差小于5%,满足精度要求。最后进行参数分析,发现超载现象对防水粘结层影响更大,刹车现象对沥青面层影响更大,对于加载位置,跨中处比支点处铺装层的位移和应力更大。

贺志豪[2](2021)在《水反应型冷施工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坑槽是最为常见的路面病害之一,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修补,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道路的养护费用。冷补混合料因为具有施工便捷、受气候环境影响小、节能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广泛用于坑槽的快速修补中,但由于国内对冷补混合料的研究较晚,且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所以存在着工作性差、强度低、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足等问题,容易引起路面二次病害,提高修复成本。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期望研发的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应具有这种特点:在储存时,通过外掺剂的隔离作用,使已裹覆沥青的矿质颗粒之间相互分离,不发生粘结成团;在使用时,外掺剂与水发生反应,所形成的水反应物固化时与沥青的粘结力不断提高,让沥青混合料颗粒之间紧密粘结在一起,形成牢固的三维网状结构。论文通过对外掺剂与水反应的机理和强度形成机理进行分析,选配出液态和固态两种水反应型外掺剂。通过剪切试验、拉拔试验和马歇尔试验分析了外掺剂水反应物的粘结性能,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两种外掺剂的水反应物均可以与沥青形成良好的粘结力。研制了两种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根据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的特性,将工作性、初始稳定度和空隙率三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选用AC-13、LB-13、间断型-13(简称JD-13)三种级配,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两种沥青类型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本文所用的级配和沥青类型,并提出了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的结合料最佳用量和最佳用水范围的确定方法。将所研制的两种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从工作性、强度成型规律、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适用于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发现本文所研制的两种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具有初始强度高、强度成型速度快、水稳定性好、高温稳定性优等特点。最后,总结了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的生产、储存及施工工艺,估算了两种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的生产成本,并与市面上的冷补混合料产品价格进行成本费用对比,表明本文所研发的两种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董雨[3](2021)在《溶剂型坑槽冷补材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沥青路面坑槽冷补二次损坏时有发生,降低路面修补品质,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现有研究及调查表明,坑槽冷补二次损坏原因主要有坑槽修补材料与原有路面材料界面粘结强度不高、坑槽修补材料早期强度低及坑槽修补材料抗水损坏性能不强。论文针对沥青路面坑槽冷补的特点,开展溶剂型坑槽冷补料研究,以提高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及耐久性能。论文首先进行了坑槽修补界面粘结剂制备研究,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确定坑槽修补界面粘结剂最佳配比。采用层间拉拔和剪切试验,对比轻制沥青、乳化沥青,研究了温度及湿度对槽修补界面粘结剂粘结性能影响,并通过低温弯曲试验和抗冻融试验,对比评价三种粘结材料的粘结性能。试验表明,本文研制的槽修补界面粘结剂的粘结效果最优,满足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界面粘结要求。针对坑槽冷补料早期强度低及抗水损坏性能不强问题,开展坑槽溶剂型冷补液掺加SBS改性剂和玄武岩纤维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易性试验、马歇尔试验优选出溶剂型冷补液最佳配比。粘附性试验和DSR试验结果表明论文研制的溶剂型冷补液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高温性能。选用了LB-13的合成级配,通过经验公式和纸迹试验确定冷补料最佳沥青用量。冷补料路用性能试验表明,溶剂型冷补料早期强度高,达到3.2KN、残留稳定度88.2%、冻融劈裂比80.3%,有效解决了路面坑槽修补材料早期强度低及抗水损坏性能不强的问题。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4](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瑞峰[5](2020)在《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温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进程的推进,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气候差异性显着的欠发达地区。为满足这些地区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需求,往往需要使用高性能改性沥青,而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良好,在这些地区泛用性强。由于这些地区允许施工的季节区间短,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低温施工工况,同时低温施工条件会严重影响路面施工质量。低温条件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当通常会造成沥青老化、温度离析、压实不足以及层间粘结性能差等情况,从而导致路面在早期出现块状裂缝、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车辙、波浪拥包、坑槽与松散等病害。部分病害如车辙与纵、横向裂缝等,往往在正常施工路面通车3~5年后才会大量出现。为了控制低温施工路面质量,本文确定了竣工验收阶段的低温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指标分为两级,一级指标为路面压实度代表值及压实度合格率;二级指标为温度离析程度、层间抗剪强度、压密型车辙深度指数和施工缝处横向裂缝等效面积。通过对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合理的拌和、摊铺及成型温度范围,能够有效提高低温条件下路面施工质量。1.拌和温度。通过和易性试验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暂定拌和温度。由于低温施工条件对施工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合理的拌和温度在起到让胶结料与矿料充分结合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摊铺压实环节提供温度保障,所以需要对拌和温度范围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低温施工工况。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与运输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80℃为拌和温度的安全上限,170℃为拌和温度下限。2.成型温度。和易性试验所确定的狭窄成型温度范围不利于指导施工。通过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控制初压温度的马歇尔成型试验与轮碾成型试验,分析混合料体积参数、高低温性能与力学性能等指标与温度的关系,从而确定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合理的初压温度范围,并确定最低容许成型后表面温度,再通过旋转压实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初压温度范围为150℃~170℃,成型后表面温度应大于115℃。3.摊铺温度。为应对低温施工工况影响,本文将摊铺温度分为下卧层温度与摊铺时混合料温度来进行讨论,通过层间粘结性能确定合理的下卧层温度为(40±10)℃,基于ANSYS Fluent瞬态仿真摊铺温度衰减模型,确定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70℃。

陈耿填[6](2020)在《排水沥青路面冷修补技术及其对渗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排水沥青路面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起步较晚,国内针对其功能特性、结构强度的衰减规律和养护维修方面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成果较少。现有实践中,排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后的维修一般按照密级配沥青路面的养护方案进行,导致维修后排水沥青路面外观较差、养护效果不佳和排水能力减弱等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增加排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其原有的路用性能,论文对开级配的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展开相关研究。论文通过再修正的马歇尔试验,得到了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的最佳配合比。其组分为:矿粉用量6%、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用量7.5%、水性环氧树脂用量15%和总用水量5.0%。使用该最佳配合比制作的冷补料马歇尔试件成型稳定度达到8.43k N,符合排水沥青路面的使用要求。论文制作了排水沥青路面的车辙板试件,通过开槽修补来模拟排水沥青路面的实际修补情况,并对修补效果进行了验证。竖向拉拔试验结果表明,当洒布量为0.75L/m2时,粘层油的粘结性能最好,且论文提出的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性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加速加载磨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磨耗次数的增加,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的磨耗值增大,粘层油洒布量对磨耗值影响较小,总体磨耗值均小于1%,表明新型冷补料耐磨性能良好;随着磨耗次数的增加,冷补料的摆值初始有所提高,随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当磨耗次数为6万次时,冷补料的摆值均保留有最高摆值的86%以上。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冷补料修补后的车辙板渗透系数随着粘层油洒布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洒布量增加到1.00L/m2时,车辙板渗透系数降低超过50%,严重影响车辙板原有的排水能力,且喷洒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车辙板渗透系数减少地更多。论文根据试验结果和路面实际工程状况,确定Seep3D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利用Seep3D计算得到排水沥青路面不同修补方案后的排水能力变化。结果表明:路面坡度一定时,随着路面宽度的增加,排水层的排水能力逐渐降低;路面宽度一定时,随着路面坡度的增加,排水层的排水能力逐渐提高;路面宽度和坡度一定时,随着粘层油洒布量的增加,修补部分路面的渗透系数逐渐降低,排水层的排水能力也随之降低。根据排水能力计算结果和暴雨强度公式,论文给出了确定粘层油洒布量的计算方法,为不同地区排水沥青路面维修工程提供指导。

刘凯迪[7](2019)在《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粘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和汽车荷载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多种病害,其中坑槽是较为严重的一种。路面坑槽不仅降低路面平整度,缩短道路使用寿命,而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坑槽应及时修补。目前最常用的坑槽修补材料冷补沥青混合料,可以快速、及时、方便地对坑槽进行修补。但是在材料组成、外界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冷补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不足,在坑槽修补后不久便发生松散剥落、凹陷、脱落、推移等多种二次破坏。为此,本文调研了哈尔滨地区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常见破坏形式及主导破坏形式,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受力规律,研究了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粘结特性的影响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明确冷补沥青混合料常见的破坏形式包括松散剥落、界面破坏、凹陷、推移、脱落、泛油、裂缝等;根据道路的交通量、使用状况以及出现坑槽后的修补状况,在哈尔滨地区选择了四个路段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形式展开调研,发现哈尔滨地区冷补沥青混合料会发生松散剥落、界面破坏、凹陷、推移拥包和裂缝五种形式的破坏,其中界面破坏是主导破坏形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坑槽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矩形移动均布荷载的作用下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受力规律,分析了不同深度下和水平方向上横向界面和纵向界面的受力规律,明确了荷载作用位置对于界面受力的影响,探讨了界面上危险点的位置以及危险点最易破坏的时刻,阐明了冷补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对于界面受力状况的影响规律。以斜剪试验为评价方法,以为温度、湿度、粘结剂种类、粘结剂撒布量和界面粗糙程度为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界面粘结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湿度增加,粘结剂粘度增加,界面粘结强度逐渐降低;粘结剂撒布量和界面粗糙程度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明确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影响界面粘结特性的主导因素为粘结剂种类和界面粗糙程度,实际工程中应加以关注。

张祥[8](2019)在《坑槽修补冷补料性能评价及力学行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坑槽病害已成为影响我国沥青路面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冷补料因其施工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势,受到了道路养护部门的青睐。目前,采用冷补料进行坑槽病害修补已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冷补料材料开发以及坑槽病害修补工艺上,在冷补料的性能评价方面却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鉴于此,本文总结分析了冷补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种冷补料设计方法,并通过自行配制冷补料,提出新的冷补料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另外,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坑槽壁缝界面处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受力状态的变化规律。本文指出了冷补料常见的问题及成因,明确了冷补料所需满足的性能并定性分析各个因素对冷补料性能的影响,梳理了现阶段冷补料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中优选出配制冷补料所需原材料,并对原材料基本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确定出添加剂的最佳掺量,提出了冷补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基于自行配制的冷补料,采用旋转压实试验评价冷补料的压实性;通过冷补料坍落试验(CPST)进行冷补料工作和易性评价,改变了经验法判定冷补料工作和易性主观任意性大的问题;通过汉堡车辙试验测定冷补料的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最后,基于弹性层状体系建立典型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深度、不同弹性模量、不同长宽比影响下坑槽壁缝界面的受力状况。通过变换坑槽平面长宽比,对比分析不同长宽比的受力状态,提出坑槽修补较为合理的挖补尺寸。研究了坑槽在不同弹性模量的冷补料影响下的受力情况,确定出弹性模量较为合理的冷补料。采用斜剪试验的方法验证两种界面粘结材料的抗剪能力,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为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修补材料及工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靖[9](2019)在《四川藏区沥青路面开裂及隔离层低温抗裂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四川藏区(甘孜州、阿坝州境内)高速是内地进入藏区的关键通道,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由于该地区路面病害较多,且主要以低温开裂为主,因此,针对该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分析研究沥青混凝土及路面结构低温抗裂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沥青混凝土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呈粘弹性,当温度下降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可以通过应力松弛而消散;但在相对低的温度区域,沥青呈弹性;如果环境温度下降很快或者沥青混凝土的松弛性能较差,将很快造成低温缩裂。另外,反射型裂纹受温度影响产生反复收缩扩张,会在裂纹尖端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上层结构疲劳开裂。基于以上理论,本文主要针对四川藏区极端气候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典型温度场、单级配隔离层低温抗裂性能及疲劳性能、均质度对裂纹扩展规律及扩展状态的影响、沥青路面结构隔离层抗裂性能及反射型裂纹的开裂扩展等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收集分析四川藏区近30年来13个典型站点气象数据,结合G213、S450、S217三条国省干线路面使用性能调研、路面病害状况调查及钻芯取样,深入分析四川藏区沥青路面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2.通过四川藏区典型气温并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四川藏区沥青路面结构在冬季、夏季及相应极端条件下的典型温度场,明确各结构层的温度状态及特征,同时比较不同气象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的参考温度。3.通过BBR、DSR及LAS(Linear Amplitude Sweep)等试验对单级配隔离层的低温蠕变性能、疲劳等性能做深入分析,并结合低温评价指标(低温分级指标差(35)Tc、基于劲度模量主曲线的指标SS-t、基于能量的指标W ls(7)t(8)、松弛时间?、复合柔量J、基于黑色空间分布的指标G&R参数等)的相关性分析,选择适用于单级配隔离层结构低温抗裂性能、疲劳性能的间接评价指标;同时结合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Mul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采用应变恢复率R以及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对单级配隔离层所用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了验证;另结合含隔离层结构试件的OT(Overlay Test)试验、四点弯曲疲劳等试验对单级配隔离层结构的抗裂性能、疲劳性能进行研究,选择单级配隔离层结构低温抗裂、疲劳性能的直接评价指标。4.基于均质度的裂纹扩展分析时,在非均匀材料单元划分中引入基元这一标准,并将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按Weibull分布来进行随机赋值,从而描述材料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和非均匀性;同时结合室内小梁弯曲试验、马歇尔劈裂试验,系统分析均质度对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及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状态,进而有利于深入理解沥青混凝土的开裂破坏机理,为工程设计和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5.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沥青路面反射型裂纹扩展模型(含初始缺陷),基于饱和滞后能以不同隔离层厚度条件为例分析隔离层对沥青路面结构抗裂性能的影响。采用扩展有限元理论,基于不同隔离层参数、不同温度降幅及不均匀沉降方程等分析隔离层抗裂及反射型裂纹的起裂和扩展寿命、扩展路径、扩展规律等,深入研究四川藏区沥青路面结构开裂破坏特征。

陈平[10](2019)在《新型高性能坑槽冷修补材料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坑槽病害是沥青路面诸多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其破损面积大,不利于行车安全。由于沥青冷补料具有随取随用、可全天候修补、施工简单快捷、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坑槽修补。但冷补料发展时间短,尤其对于溶剂型稀释沥青的冷补料,其初始稳定度较低,高温性能不佳,且耐水性不好。许多溶剂稀释型冷补料产品质量低,使用耐久性差,寿命短,往往在修补后短期内就要进行二次修补。且人们对于坑槽的修补仅仅重视冷补材料,而忽视了坑槽界面的修补效果,由于粘结不好,修复界面开裂也是坑槽修复后极为常见的二次破损类型之一。针对现有问题,本文先从坑槽界面的粘结修复出发,通过拉伸剪切测试研发了一种高效粘结的坑槽界面粘结剂,并且通过层间剪切试验和层间拉拔试验,分析其用量、环境温度、界面成型湿度对坑槽壁面粘结性能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抗裂试验,综合评价该坑槽界面粘结剂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研制的坑槽界面粘结剂粘结强度高,抗裂性能好。本文接着从现有溶剂稀释型冷补料低温修补效果好、高温性能不佳的角度考虑,研发一种温拌冷铺型的沥青冷补液及其混合冷补料。首先从冷补液性能试验着手,考虑到聚氨酯优异的固化性能,选用聚氨酯预聚体对其进行改性,本文先对该冷补液稀释剂以及聚氨酯掺量进行了试验测定,确定了用量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冷补液配方方案,分别进行拉拔试验、剪切试验分析其粘结性能,进行和易性试验分析其施工和易性能,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分析其混合料强度性能,最后优选出最佳方案作为冷补液的配比。并以该配比探讨本文研制的新型冷补液适用的结构类型,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结构及空隙率进行了研究,选择将常用的LB-13、AM-13、AC-13、SMA-13结构类型作为本文研究的试验对象,确定冷补料最佳级配结构。采用经验公式法,通过工作性检验及初始马歇尔稳定度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冷补沥青液的最佳用量。最后,对研制的新型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储存施工和易性、强度成型规律、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此外还定义了沥青冷补混合料耐久性能,明确以高温水稳性能为耐久性试验指标,并与相关冷补料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表明研发的新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初始稳定度高、强度成型快、最终强度高、水稳定性好,高温性能优异等优点。

二、SBS在冬季补坑槽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BS在冬季补坑槽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季冻区高适配性沥青桥面铺装受力分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铺装层中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
        1.2.2 防水粘结层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沥青桥面作用及病害机理
    2.1 沥青桥面的病害
        2.1.1 裂缝及其成因
        2.1.2 变形及其成因
        2.1.3 坑槽及其成因
        2.1.4 脱层及其成因
    2.2 沥青铺装层的作用
        2.2.1 沥青面层的作用
        2.2.2 防水粘结层分类及作用
    2.3 沥青桥面性能指标
        2.3.1 沥青面层的性能指标
        2.3.2 防水粘结层的性能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沥青桥面铺装层各层性能分析
    3.1 硅藻土橡胶颗粒面层作用及基本性能
        3.1.1 硅藻土橡胶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作用
        3.1.2 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3.1.3 沥青面层基本性能
    3.2 沥青混合料面层粘弹性性能
        3.2.1 粘弹性材料基本原理及模型
        3.2.2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性能
    3.3 防水粘结层性能分析及选择
        3.3.1 防水粘结层重要性及基本性能
        3.3.2 粘结性能
        3.3.3 抗剪切性能
        3.3.4 温度性能
        3.3.5 综合分析及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体工程沥青铺装层受力分析
    4.1 实体工程测量数据
        4.1.1 桥面施工及埋设传感器
        4.1.2 数据采集及整理
    4.2 有限元建模分析
        4.2.1 有限元计算原理
        4.2.2 有限元软件相关介绍
        4.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 沥青铺装层参数分析
        4.3.1 沥青面层厚度对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4.3.2 桥梁刚度对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4.4 沥青铺装层工况分析
        4.4.1 车载对沥青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4.4.2 车辆刹车对沥青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4.4.3 荷载加载位置对沥青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水反应型冷施工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冷补混合料的分类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1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研究方向的确定
    2.2 外掺剂作用机理分析
        2.2.1 液态外掺剂反应机理研究
        2.2.2 固态外掺剂反应机理研究
    2.3 外掺剂溶剂和溶解理论分析
        2.3.1 溶解力
        2.3.2 挥发速率
    2.4 外掺剂材料性能研究
        2.4.1 外掺剂原材料性质
        2.4.2 外掺剂性能分析
        2.4.3 拉拔试验
        2.4.4 剪切试验
        2.4.5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4.6 外掺剂微观形貌分析
    2.5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5.1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2.5.2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2.5.3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各阶段强度
        2.5.4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5.5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强度特点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3.1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及相关参数确定
        3.1.1 级配类型的选择
        3.1.2 空隙率对初始稳定度的影响研究
    3.2 原材料的选择和技术性质
        3.2.1 沥青
        3.2.2 矿料
        3.2.3 矿粉用量的确定
        3.2.4 沥青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3.3 用水量确定
    3.4 外掺剂用量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指标研究
    4.1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工作性能评价
        4.1.1 结团率测试
        4.1.2 存储强度试验
    4.2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强度评价
        4.2.1 初始强度
        4.2.2 成型强度
        4.2.3 强度形成速度
        4.2.4 成型强度与30d强度、空隙率对比
    4.3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
    4.4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耐久性评价指标研究
    5.1 耐久性定义及评价内容
    5.2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粘聚性能评价
    5.3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
        5.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5.3.2 冻融劈裂试验
        5.3.3 浸水飞散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坑槽修补与生产工艺研究
    6.1 坑槽的分类及成因
        6.1.1 坑槽的分类
        6.1.2 坑槽的成因
    6.2 水反应型冷补混合料生产工艺与施工工艺
        6.2.1 生产工艺
        6.2.2 修补工艺
    6.3 实地修补
    6.4 效益分析
        6.4.1 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效益对比
        6.4.2 与其他冷补混合料效益对比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溶剂型坑槽冷补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二次损坏机理
    2.1 坑槽破坏的分类及机理研究
        2.1.1 坑槽破坏的种类
        2.1.2 坑槽破坏机理
    2.2 坑槽修补质量影响因素
    2.3 坑槽修补二次破损分析
        2.3.1 坑槽修补界面损坏
        2.3.2 修补材料早期强度不足
        2.3.3 修补材料水稳定性较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坑槽界面粘结剂的配制
    3.1 材料选择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环境
        3.2.2 实验步骤
    3.3 坑槽界面粘结剂的配制
        3.3.1 固化剂的掺量
        3.3.2 稀释剂的掺量
        3.3.3 改性剂的掺量
    3.4 界面材料试验设计方案
        3.4.1 界面剂的基本性能试验
        3.4.2 界面剂的粘结性能测试方案
    3.5 界面剂基本性能
        3.5.1 浇筑体拉伸试验结果
        3.5.2 BBR试验结果
    3.6 界面粘结剂粘结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6.1 粘结剂用量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3.6.2 温度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3.6.3 湿度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3.6.4 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下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3.7 修复界面抗裂性能
    3.8 抗冻融性能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补沥青液的研制
    4.1 冷补液材料选择原则
    4.2 冷补液材料的选择
        4.2.1 基质沥青
        4.2.2 稀释剂
        4.2.3 添加剂
        4.2.4 纤维稳定剂
    4.3 冷补液的配制
    4.4 冷补液的性能测试
        4.4.1 和易性试验
        4.4.2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4.4.3 冷补液的性能分析
    4.5 与集料间的粘附性试验
    4.6 DSR试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 混合料的材料选择及拌和方法
        5.1.1 集料
        5.1.2 矿粉
        5.1.3 性能测试
        5.1.4 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5.2 冷补料的性能特点及强度形成机理
        5.2.1 冷补料的性能特点
        5.2.2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5.3 矿料级配的确定
        5.3.1 混合料的结构类型
        5.3.2 最大粒径的确定
        5.3.3 矿料级配的确定
    5.4 沥青用量的确定
        5.4.1 经验公式法
        5.4.2 检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评价
    6.1 施工和易性
    6.2 早期强度
    6.3 成型强度
    6.4 水稳定性
        6.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6.4.2 冻融劈裂试验
    6.5 低温性能
    6.6 高温性能
    6.7 坑槽室内修补试验
        6.7.1 早期强度评价
        6.7.2 高温稳定性评价
        6.7.3 耐久性评价
    6.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1.1.1 光催化技术
        1.1.2 自清洁技术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1.2.2 相变调温技术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1.4.2 低冰点路面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2先进路面材料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2.3.1 碳纤维
        2.3.2 玻璃纤维
        2.3.3 玄武岩纤维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3先进施工技术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4路面养护技术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4.3.1 裂缝处治
        4.3.2 雾封层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5.1.3 未来展望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5.2.3 未来展望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5.3.3 未来展望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6.1.1 钢渣再利用
        6.1.2 其他工业废渣
        6.1.3 粉煤灰再利用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6.4 废轮胎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7路面再生技术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7.1.2 温拌再生技术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7.2.1 强度机理研究
        7.2.2 路用性能研究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7.2.4 发展前景

(5)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温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研究现状
        1.2.2 沥青路面低温工况应对措施研究现状
        1.2.3 热拌改性沥青路面低温施工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2.1 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分析
        2.1.1 变形类病害成因分析
        2.1.2 裂缝类病害成因分析
        2.1.3 表面缺损类病害成因分析
    2.2 确定低温工况下施工路面常见病害类型
        2.2.1 低温施工工况对于混合料的影响
        2.2.2 低温施工工况易导致的病害类型
    2.3 确定合理的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2.3.1 确定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一级指标
        2.3.2 确定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二级指标
        2.3.3 建立调查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汇总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温工况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的确定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材料
    3.2 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暂定拌合温度
        3.2.1 SBS改性沥青以及基质沥青粘度测试
        3.2.2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基质沥青混合料和易性试验
        3.2.3 回归分析确定暂定拌和温度
    3.3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修正
        3.3.1 SBS改性沥青模拟施工老化试验
        3.3.2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上限
        3.3.3 混合料运输过程温度逸散仿真模型的建立
        3.3.4 温度逸散模型仿真结果
        3.3.5 SBS改性沥青混合的拌和温度下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温度范围研究
    4.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原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2 低温条件下马歇尔成型试验
        4.2.1 体积指标与温度的关系
        4.2.2 稳定度与温度的关系
        4.2.3 流值与温度的关系
    4.3 低温条件下轮碾成型试验
        4.3.1 体积指标与温度的关系
        4.3.2 车辙试验结果与温度的关系
        4.3.3 弯曲试验结果与温度的关系
    4.4 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温度范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摊铺温度研究
    5.1 低温施工工况下沥青路面下卧层温度研究
        5.1.1 层间剪切试验
        5.1.2 层间拉伸试验
        5.1.3 低温条件下合理的下卧层温度
    5.2 低温摊铺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研究
        5.2.1 摊铺热衰减模型建模及参数值确定
        5.2.2 摊铺热衰减模型仿真结果
        5.2.3 摊铺时混合料温度的确定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6)排水沥青路面冷修补技术及其对渗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排水沥青路面概述
    1.3 冷补沥青混合料概述
    1.4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强度形成机理与配合比设计
    2.1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组成结构及其强度形成机理
        2.1.1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性能特点
        2.1.2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材料组成
        2.1.3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结构
        2.1.4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强度形成机理
        2.1.5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强度影响因数
    2.2 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及微观分析
        2.2.1 原材料
        2.2.2 制备工艺
        2.2.3 微观结构分析
    2.3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2.3.1 原材料
        2.3.2 矿料级配
        2.3.3 再修正的马歇尔试验方法
    2.4 矿粉用量确定
    2.5 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用量确定
    2.6 水性环氧树脂用量确定
    2.7 总用水量确定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修补性能评价
    3.1 排水沥青路面车辙板制作
        3.1.1 原材料
        3.1.2 最佳油石比
        3.1.3 排水沥青路面车辙板试件制作
    3.2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粘结性能评价
        3.2.1 拉拔试验试件制备
        3.2.2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拉拔试验
    3.3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耐磨性能评价
        3.3.1 磨耗试验试件制备
        3.3.2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磨耗试验
    3.4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渗透性能评价
        3.4.1 渗透系数测定原理
        3.4.2 渗透试验试件制备
        3.4.3 排水沥青路面冷补料渗透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ep3D数值模拟计算路面排水能力
    4.1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机制分析
    4.2 三维渗流有限元模型计算参数
        4.2.1 排水层渗透系数
        4.2.2 路面几何参数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1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4.3.2 边界条件设定
    4.4 排水沥青路面排水能力计算及分析
    4.5 修补方案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7)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粘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冷补沥青混合料常见破坏形式
        1.2.2 界面粘结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冷补沥青混合料破坏影响因素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哈尔滨地区冷补沥青混合料破坏形式调研
    2.1 引言
    2.2 冷补沥青混合料常见破坏形式
        2.2.1 文献调研
        2.2.2 冷补沥青混合料常见破坏形式
    2.3 哈尔滨地区冷补沥青混合料典型破坏形式调研
        2.3.1 调研路段选取
        2.3.2 调研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荷载下的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受力特性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有限单元法概述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
        3.3.2 模型尺寸、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3.3.3 荷载形式定义
    3.4 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受力规律分析
        3.4.1 不同深度下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受力规律分析
        3.4.2 水平方向上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受力规律分析
        3.4.3 冷补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对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受力规律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粘结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原材料基本性质
        4.2.1 冷补沥青混合料
        4.2.2 粘结剂
        4.2.3 热拌沥青混合料
    4.3 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粘结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3.1 斜剪试验
        4.3.2 界面粘结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4 界面粘结特性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4.4.1 灰色关联分析概述
        4.4.2 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坑槽修补冷补料性能评价及力学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冷补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冷补料国外研究现状
        1.2.2 冷补料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冷补料常见问题及性能评价方法
    2.1 冷补料常见问题及成因
    2.2 冷补料性能影响因素及要求
        2.2.1 冷补料性能影响因素
        2.2.2 冷补料性能要求
    2.3 冷补料性能评价方法
        2.3.1 冷补料的强度
        2.3.2 工作和易性
        2.3.3 高温稳定性
        2.3.4 水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补料配合比设计及制备
    3.1 原材料种类及技术参数
        3.1.1 基质沥青
        3.1.2 集料
        3.1.3 外加剂
    3.2 冷补料胶结料制备
        3.2.1 SBS改性沥青制备
        3.2.2 SBS改性沥青的稀释
    3.3 冷补料矿料级配的确定
        3.3.1 最大公称粒径的确定
        3.3.2 冷补料级配
    3.4 冷补沥青用量的确定
    3.5 冷补料试验设计
        3.5.1 沥青用量
        3.5.2 压实温度
        3.5.3 固化时间
    3.6 冷补料的制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补料性能研究
    4.1 冷补料压实性能
        4.1.1 固化时间对冷补料压实性的影响
        4.1.2 油石比对冷补料压实性的影响
    4.2 冷补料工作和易性
        4.2.1 冷补料坍落度试验
        4.2.2 工作和易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冷补料的强度
        4.3.1 初始强度
        4.3.2 成型强度
    4.4 冷补料稳定性
        4.4.1 汉堡车辙试验结果分析模型
        4.4.2 冷补料高温稳定性
        4.4.3 冷补料水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补料坑槽修补壁缝界面力学分析
    5.1 沥青道路坑槽修补三维有限元模型
        5.1.1 道路结构的选取
        5.1.2 道路坑槽模型的建立及荷载布设
    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2.1 坑槽修补深度对坑槽壁缝应力的影响
        5.2.2 修补材料弹性模量对坑槽壁缝处受力的影响
        5.2.3 坑槽长宽比对坑槽壁缝处应力的影响
    5.3 坑槽修补处壁缝抗剪强度
        5.3.1 斜剪试验
        5.3.2 坑槽修补壁缝界面处抗剪强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9)四川藏区沥青路面开裂及隔离层低温抗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裂纹类型
        1.2.2 沥青路面典型开裂研究现状
        1.2.3 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研究现状
        1.2.4 沥青低温粘弹性能研究现状
        1.2.5 沥青路面温度场研究现状
        1.2.6 沥青路面隔离层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第2章 四川藏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调研与开裂病害机理分析
    2.1 四川藏区气候特征
        2.1.1 四川藏区气温
        2.1.2 四川藏区降水
    2.2 四川藏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2.2.1 G213 线沥青路面使用状况
        2.2.2 S450 线沥青路面使用状况
        2.2.3 S217 线沥青路面使用状况
    2.3 四川藏区沥青路面开裂机理及影响因素
        2.3.1 四川藏区沥青路面开裂机理
        2.3.2 四川藏区沥青路面开裂影响因素
    2.4 小结
第3章 四川藏区沥青路面典型温度场研究
    3.1 传热学理论
        3.1.1 热传导
        3.1.2 热对流
        3.1.3 热辐射
        3.1.4 基本概念
        3.1.5 路面温度场边界条件
    3.2 计算参数与模型
        3.2.1 气候参数
        3.2.2 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
    3.3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3.3.1 冬季温度场
        3.3.2 夏季温度场
        3.3.3 冬夏温度场结果比较
        3.3.4 不同气象参数温度场结果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四川藏区沥青路面隔离层低温抗裂及疲劳性能研究
    4.1 基本性能指标分析
    4.2 基于BBR的沥青低温蠕变性能分析
        4.2.1 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
        4.2.2 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结果分析
        4.2.3 cT及c(35)T指标分析
        4.2.4 劲度模量曲线S_(s-t)指标分析
        4.2.5 能量指标W _(t/s)(t)/分析
        4.2.6 复合柔量J指标分析
    4.3 基于DSR的沥青低温抗裂黑色空间分布分析
    4.4 低温指标相关性分析
    4.5 基于LAS的沥青疲劳损伤分析
        4.5.1 LAS试验方法
        4.5.2 沥青疲劳损伤分析
        4.5.3 沥青疲劳破坏分析
        4.5.4 沥青疲劳寿命分析
    4.6 沥青重复蠕变(MSCR)高温性能验证
        4.6.1 应变恢复率指标R分析
        4.6.2 不可恢复柔量指标J_(nr)分析
    4.7 基于OVERLAY TEST的隔离层疲劳抗裂性能分析
        4.7.1 Overlay Test试验简介
        4.7.2 Overlay Test试验参数选取
        4.7.3 裂纹驱动力衰减方程修正
        4.7.4 裂纹驱动力衰减分析
        4.7.5 不同隔离层结构抗裂指数比较分析
    4.8 基于四点弯曲的隔离层疲劳性能分析
        4.8.1 试验方法
        4.8.2 疲劳寿命分析
        4.8.3 累积损耗能分析
    4.9 小结
第5章 基于均质度的沥青混凝土开裂研究
    5.1 沥青混凝土劈裂试验方法
    5.2 劈裂试验过程模拟介绍
        5.2.1 基本原理
        5.2.2 基本要点
        5.2.3 材料的非均质性
        5.2.4 计算流程
    5.3 计算模型
        5.3.1 计算假设
        5.3.2 几何模型
        5.3.3 材料参数
    5.4 固定均质度开裂模拟及室内验证
        5.4.1 加载过程中典型开裂过程分析
        5.4.2 试件开裂变形室内试验验证
        5.4.3 小梁加载过程中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
        5.4.4 小梁下边缘应力分布随加载的变化
        5.4.5 小梁中线的应力分布随加载步骤的变化
    5.5 不同均质度试件劈裂过程分析
        5.5.1 不同均质度试件开裂状态比较
        5.5.2 不同均质度试件开裂对应的挠度分析
    5.6 同均质度不同强度小梁弯曲过程分析
        5.6.1 不同强度试件开裂状态比较
        5.6.2 不同强度试件开裂对应的挠度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四川藏区沥青路面隔离层抗裂研究
    6.1 扩展有限元理论
        6.1.1 单位分解法
        6.1.2 水平集法
        6.1.3 扩展有限元法
    6.2 路面结构模型
        6.2.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6.2.2 路面结构材料参数
        6.2.3 计算方法及假设
    6.3 周期性温度条件下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6.3.1 冬夏极端常规温度应力比较
        6.3.2 不同隔离层厚度饱和滞后能分析
        6.3.3 车辆荷载应力分析
    6.4 极端温度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分析
        6.4.1 持续大温差不同隔离层厚度裂纹扩展分析
        6.4.2 持续大温差不同隔离层模量裂纹扩展分析
        6.4.3 持续大温差不同降温幅度裂纹扩展分析
    6.5 路基不均匀沉降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分析
        6.5.1 路基不均匀沉降不同隔离层厚度裂纹扩展分析
        6.5.2 路基不均匀沉降不同隔离层模量裂纹扩展分析
        6.5.3 路基不均匀沉降不同沉降幅度裂纹扩展分析
        6.5.4 路基不均匀沉降不同侧向位移裂纹扩展分析
    6.6 小结
结论
    基本结论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新型高性能坑槽冷修补材料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坑槽界面粘结剂配制及性能测试
    2.1 材料选择及技术性质
    2.2 实验设计
        2.2.1 实验环境
        2.2.2 实验步骤
    2.3 坑槽界面粘结剂的配制
        2.3.1 环氧树脂、固化剂试配
        2.3.2 填料的添加试配
        2.3.3 稀释增韧剂的添加试配
        2.3.4 促进剂的添加试配
    2.4 坑槽界面粘结剂性能试验设计方案
        2.4.1 基本性质试验方案
        2.4.2 界面粘结性能试验方案
    2.5 坑槽界面粘结剂的性能测试
        2.5.1 粘结剂基本性质
        2.5.2 修复界面拉拔剪切性能
        2.5.3 修复界面抗裂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冷补液的研制
    3.1 沥青冷补液稀释方法
        3.1.1 溶剂型稀释法
        3.1.2 乳剂型稀释法
    3.2 制备方法
        3.2.1 基本材料介绍
        3.2.2 沥青冷补液制备工艺
    3.3 稀释剂用量对冷补液性能的影响
    3.4 聚氨酯掺量对冷补液性能的影响
    3.5 冷补液的配制及性能试验
        3.5.1 拉拔试验
        3.5.2 剪切试验
        3.5.3 和易性试验
        3.5.4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5.5 冷补液的性能测试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补沥青混合料设计
    4.1 集料选择与混合料制备
    4.2 矿粉掺量的确定
    4.3 冷补料级配研究
        4.3.1 级配结构类型研究
        4.3.2 空隙率研究
    4.4 冷补料级配确定
        4.4.1 确定集料的最大粒径
        4.4.2 确定集料的级配类型
    4.5 确定最佳冷补液用量
        4.5.1 经验公式法
        4.5.2 检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5.1 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能的评价
    5.2 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的评价
        5.2.1 5h初始强度
        5.2.2 中期强度和后期强度
    5.3 冷补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评价
    5.4 冷补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
    5.5 冷补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
    5.6 坑槽维修后冷补料整体耐久性评价
        5.6.1 坑槽维修后耐久性试验方法
        5.6.2 坑槽修补后整体耐久性试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SBS在冬季补坑槽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季冻区高适配性沥青桥面铺装受力分析及性能研究[D]. 赵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水反应型冷施工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 贺志豪. 长安大学, 2021
  • [3]溶剂型坑槽冷补材料研究[D]. 董雨. 长安大学, 2021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5]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温度研究[D]. 朱瑞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排水沥青路面冷修补技术及其对渗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陈耿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旧路面界面粘结特性研究[D]. 刘凯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坑槽修补冷补料性能评价及力学行为分析[D]. 张祥. 新疆大学, 2019(11)
  • [9]四川藏区沥青路面开裂及隔离层低温抗裂性能研究[D]. 张晓靖.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新型高性能坑槽冷修补材料研究与设计[D]. 陈平.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SBS在冬季修补槽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