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想成为自己的神吗?

人类想成为自己的神吗?

一、人类要做自己的上帝?(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光[1](2021)在《云播智慧》文中指出文明的冲突是一个精心炮制的巨大的谎言;超小型武器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导;首次提出"重新定义用户体验",并给出商业模式;"人工智能+高失业率+老龄化"时代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题记引章春节刚过,王先生择日远游。出新区、环沿海、经湘赣、达云贵、上青藏、转川渝、至陕甘、经晋冀、回京城,整整三个月,一向足不出城的王先生,把大海、江湖、沙漠、戈壁、岩层、天路、雨林、雪域,一一收眼底。

张尉琳[2](2021)在《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文中指出意志使人类实践区别于动物生理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能动特点,自由意志是人类的“类特性”,使人成为一种类存在物。没有自由意志,人类没有自主选择和调控自身行动的能力,道德和法律责任将成为无源之水,更甚之,人类的尊严将遭到践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内,自由意志的论题早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以原子“偏斜”运动的“偶然性”内涵为雏形。而后,“能动方面”的发现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与过去的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自由意志”概念包含了“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外延。目前,关于自由意志论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视角,自由意志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成就,它受到社会历史规律和道德伦理的制约。进一步来说,或者更全面地说,自由意志的来源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实践,它还有其意志根基或心灵根基。自由意志所承载的主体不仅是社会的、历史的,更重要的是,人类主体是“现实的人”。自由意志所遵循的因果规律在唯物主义范畴内,就物质与意识的基本范式来看,它是具有高阶功能属性的心理现象,有反映、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甚至有能动的反作用力。神经科学家里贝特的和心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自由意志危机论,认为自由意志不存在而且没有因果作用力,威胁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地位。“迟半秒实验”和“否决实验”统称为“判决性实验”,其主要结论是:在行动中,大脑神经关联物先于有意识的决定,人类没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没有决定性的因果作用效力。基于此,魏格纳提出“有意识的意志”是一种副现象,自由意志只是伴随着人们心理过程而发生的对这一过程的主观经验或感觉,实质上,它没有任何因果作用,而只是物质世界的附带品。他们的结论预设了这样一个关于心身关系的观点,即自由意志等同于大脑神经关联物。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意志的观点是相悖的,就已有的研究解读而言,自由意志隶属于社会历史决定论,但该结论只能规避、而不能解除科学对自由意志的威胁。因此,针对危机论的实质,从物质和意识的基本范式出发,从心身关系的本体论出发来解决自由意志危机是必要的,自由意志心身关系的本体论(存在论)视角就是自由意志问题的心灵哲学进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涌现了许多关于自由意志的科学理论成果,在唯物主义或自然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它们阐明了自由意志的概念、根源、产生、存在方式、存在地位、本质、构成以及因果作用等问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自由意志以非还原的方式从物质世界中突现出来,形成复杂的动力系统,它是人类实践能动作用的根源。因为自由意志不可还原为简单的基础物质构成,以整体大于部分的突现方式产生,所以反过来对实践有能动的因果作用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能够自主选择、调控自身实践活动的原因。实践的能动作用是人类所特有的,与动物有根本的区别,人工智能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能动作用的奥秘就在自由意志的因果机制之中,它是高阶的动力系统对低阶属性的下向因果作用。自由意志理论的心灵哲学进路从实然的视角与伦理学、政治哲学应然的视角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进而解构、解除了自由意志危机论对自由意志造成的威胁。论文将自由意志危机论对自由意志造成的威胁作为出发点,以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自由意志理论成果为轴,旨在从心灵哲学的视角重构、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以直接应对自由意志危机论。导言部分简要地说明了研究的出发点、方法以及选题目的和框架。第一章基于已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话题的讨论,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心灵哲学进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为自由意志危机论做铺垫,因为自由意志危机论切入的就是自由意志论题心灵哲学的视角。第二章具体分析并阐释自由意志危机的内容和实质,并从一人称视角解构危机论,证明危机论阐释是不合理的,自由意志并非不存在,它具有第二性的存在地位,是突现、随附的心理现象,具有高阶的功能属性。论文第三章到第六章具体讨论了自由意志的内涵、本质、构成及其在实践中的能动因果机制。“现实的人”是多功能模块复合的自主体,对实践行动有下向的因果力。第七章说明了心灵哲学的自由意志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可能性以及具体内容。心灵哲学维度是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问题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维度,面向心灵哲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自由意志理论不仅是应然的,还是实然的。

吕狂飚[3](2020)在《好灵魂与爱的秩序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爱与教育的命运是同步的:当作为关系性的善的友爱被冷落时,教育便不再注重对人之友爱的培育,而是转向了对遵守、信任制度之人的培育;当作为人的本体论的爱被降格为欲望时,教育亦不再致力于提升人的爱欲,而是在肯定人的欲望的前提下,使自己沦为了培育和增强人满足其欲望的能力的“技术教育”。本文的目的并不只在于呈现爱与教育的这一现代命运;而更在于去思考爱和教育如何才能摆脱这一命运,进而恢复人的爱以及相应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选择“回返”到柏拉图,研究《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的思路则是将爱的教育哲学放到灵魂论中来考察。为此,本文首先明确了柏拉图的爱欲论与灵魂论的关系,即对爱欲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何为好灵魂或好生活”的理解之上。接着,本文转向了《理想国》前四卷,并在“灵魂的形式秩序”的意义上阐明柏拉图对“好灵魂”的一种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中的“爱欲的命运”。而通过对护卫者的友爱教育的分析,本文发现,这种教育并不能实现柏拉图所说的那种“形式的好灵魂”;并且,通过对“高贵的谎言”的求助,柏拉图暗示了某种区别于“形式的好灵魂”的“实质的好灵魂”。为了澄清与理解柏拉图所暗示的“实质的好灵魂”,本文转向了《理想国》第八、九卷。在这两卷中,柏拉图考察了四种恶的城邦政体、灵魂和生活,并论证了“哲学家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通过对柏拉图的“考察”的分析,本文发现,“灵魂的爱的秩序”正是柏拉图用来考察城邦政体、灵魂和生活的“解释性和规范性的原理”;这种“爱的秩序”之实质在于“价值的秩序”。而通过对柏拉图的“论证”的分析,本文认为,哲学家的生活之所以是最好的生活,不是因为哲学家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而是因为哲学家的爱欲始终向着“真理和存在”敞开;而其他人的“爱欲”则在不同的意义和程度上关闭了“真理和存在”。为了厘清柏拉图所说的“真理和存在”以及致力于培育“实质的好灵魂”的“哲学家教育”,本文最后转向了《理想国》第五、六、七卷。通过对“哲人王”设想的解读表明,在“哲学家的灵魂的秩序”作为城邦的政治秩序和人的灵魂的秩序的“规范性的原理”的意义上,“哲学家教育”即是教育的“规范性的原理”,“教育之本质”。而借助于从海德格尔对“真理和存在”的理解中所获得的“解释框架”,本文进一步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澄清了柏拉图在对“哲学家”的界说中所说的“真理”,其通过“太阳比喻”和“线段比喻”所暗示的“善”,以及通过“洞穴比喻”所暗示的“教育之本质”。

位涛[4](2020)在《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索自然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自然的不断揭密使得人们足以相信(自然)科学技术能够给予人类幸福生活以最大的保证。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是人类理性(智)的“膨胀”和对自然的“控制”欲望,当自我理性成为我们生活和探索的唯一基础之时,其结果就是人的生活缺乏对更高(自然)原型的关照。也即人类的教化——通过“摹仿”原型来化育自身的活动所企及的高度的降低,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的德性的平庸。或者说,正是由于整体性的“自然”从人类生活中的隐退,使得理性对“自然的物”的探索成为主流,人类追求卓越的教化之路被掩盖在物质欲求的满足之中。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自然、德性与教化之间的关系,而其前提就是回到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初始性境遇之中。通过回溯我们发现,古希腊教化世界的演变正是人类理性不断觉醒,对更高意义上的、整体性的自然的观看,逐渐被人类理智和技艺的“控制”所取代的过程,而人类所创造的技艺世界却并没给个体的心灵秩序以及生活带来持续和稳定的意义,人的卓越被“误导”和消解,以至于平庸。面对这些问题,柏拉图做出了他的教化性的回应,而这种回应无疑对于当今我们的思考具有某种价值。在柏拉图的教化哲学体系中,整体性的“自然”充当了个体德性养成的根基,且自然的整体目的(善)使得个体人性的卓越体现于整体的生活之中,个体超越性的“整全成人”得以可能。他以宇宙论作为人的德性养成的背景和依据,以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深刻认识来作为教化的起点,并通过对城邦的自然的理解来认识人的教化的现实空间。在他的理解中,所谓的整体自然即是人——城邦——宇宙的一种整体性秩序,而人的德性就体现在对这种秩序的认识和理解所带来的个体灵魂秩序的和谐——“自然作为德性之源”。同时,凝聚和联结这种秩序的纽带就在于超越性的自然目的——善的理念成为个体在对自然的追问中寻求德性的价值引领。也即,柏拉图以目的论使得人的德性的养成既关注了自身的自然(有限性),同时也关照到那些神圣性的宇宙自然目的,使人的教化成为一条贯通整体性自然的道路。在具体的教化路径中,他首先从对人的自然的教化开始。通过对人的身体的诗歌和体育的训练,使得个体的灵魂具备初步的秩序性,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体的身体性的德性;接着,通过理智性科目的引导,使得个体不断超越其有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理性逐渐养成,对宇宙自然秩序的认识逐步清晰,理智德性不断增长,也使得个体灵魂的秩序与宇宙的自然秩序建立起了有意义的联结,灵魂不断上升;最后,通过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得个体灵魂超越身体性的束缚,而上升到善的理念关照之中,个体沉思性的德性得以养成;同时,个体的教化还有一个下降到现实城邦之中的过程,也即不断实现城邦秩序的和谐。这条教化之路最终的目的即是以个体的“灵魂之旅”把人的自然,城邦自然与宇宙自然贯通起来,从而实现个体德性的完善以及整体自然目的完成,使人成为一个基于而又超越“可朽”的身体自然,同时灵魂高贵、不朽的存在。由此,柏拉图通过对“自然”的追问建立起了一种整体性的德性之教的体系。在这种教化哲学中,个体的成长本身即是人的自然性(人性)的“生长”,一种灵魂中美善的引导和引发——灵魂秩序的不断和谐体现了人在整体宇宙运行之中的德性,是一种“人性”的教化。同时,人的自然通过与整体自然的关联与秩序的协调而超越了其有限性,从而实现了立足于自身自然,在整体自然目的关照中的人的卓越之路。在对终极目的——“善”的追问中,人的自然根基与神圣性同时显现在德性养成之中,无疑这是柏拉图所给予我们现时代教化的最大启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解决现时代的教化问题需要不断反思他的道路。

Patrick Bande(班德)[5](2020)在《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我的国家是位于非洲南部的马拉维共和国,这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近80%的国民信仰基督教并以基督教的伦理规范为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基督教对我们马拉维的影响很深,对马拉维国民性的改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指引我们马拉维朝着公平正义的国家发展上。马拉维存在着多种宗教,但没有一个如基督教这样在个人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同时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社会政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区别于其他基督教伦理的地方,是传统基督教伦理在马拉维本土发展出来的理论成果,并且基于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还能发现基督教对于马拉维社会治理发挥着积极作用,因而对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双重意义。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第一,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来源;第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第三,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对社会治理发挥的积极作用。关于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来源,有两个:其一是西方基督教伦理思想,其二是马拉维本土伦理资源。在西方基督教伦理思想中,传统的基督教伦理思想是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产生的直接来源,尤其是摩西十诫、登山宝训等《圣经》中的新旧约内容。但我们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传统基督教的伦理中融入了本土伦理资源,使之具有现实导向性和改造社会的鲜明特点。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个人直接与上帝对话的特点不同,我们马拉维人将自己融入到家庭、社会、国家之中,在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中实现个人的价值,一个马拉维的基督徒一定会极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现实活动中践行对上帝的爱、履行自己作为选民的义务并享受着上帝的恩典。现在西方的基督教将上帝从社会政治中请出去,而因本土的风俗我们马拉维的基督教将上帝置于基督徒的一切生活中。这就构成了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内容及特征:既恪守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又注重在社会现实中践行基督教的伦理准则;既是具有安顿心灵的传统宗教,又履行着教化民众的社会职能。由此可见,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与政治伦理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的国家,整个社会对运用基督教伦理来拯救堕落的现实政治呼声很高,尤其是解决马拉维存在的政治腐败问题。据世界银行的经济报告指出,马拉维充斥着贫穷和腐败。2013年马拉维爆发“现金门”丑闻,让我们马拉维整个社会都感到极大的震撼、愤怒和耻辱,连国际社会都停止了对马拉维的扶贫资金支持,这让我的许多同胞们都陷入贫困的生活中,也充分认识到现实政治缺乏宗教这一神圣价值指引而陷入堕落这一问题。基于对马拉维社会腐败丑闻和经济现况的分析,本文试图把基督教伦理道德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治理中,将基督教伦理作为人们行为习惯的指导原则,期望我们马拉维国家在基督教的神圣价值指引下可以成功消除腐败并改善社会贫困,使整个社会趋于公平正义的“人间之城”。近年来,基督教伦理学研究已成为主流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伦理学实际上是伦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多元化、异常复杂的世俗社会中,基督教伦理存在有何种意义?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研究基督教伦理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在尽可能地参与世俗道德辩论中,用宗教的伦理规范引领世俗生活的走向;二是证明基督教伦理可以对现代社会做出的独特贡献,尤其是在建设公平正义的现实政治制度方面。我们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体现了这两大目的,并致力于通过国民精神的觉醒将马拉维引向非洲最富有正义、公平、公正的国家道路上来。

纪超凡[6](2020)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人的解放展开,马克思所关注的人,是世界历史中的人,是自然关系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的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社会底层的人,是代表着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的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直接指向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的视野里,有在性质上相同的三大双重任务:第一大双重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即通过受剥削压迫工人阶级把受资本关系掌控的整个人类从私有制下解放出来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第二大双重任务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即使人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得双重解放;第三大双重任务是使人真正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即人的感性解放和人的物质生活保障方式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马克思思想的转型过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过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最显着特征是历史性、实践性、现实批判性、革命性。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等构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人的存在是有着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维属性的整体的生命存在,人的存在有“自在自发”、“自主自为”和“自由自觉”三种存在样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满足需要的创造性劳动;人的需要依据人的存在属性有着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维度;人的价值是人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表达,人的价值有“质”性的内在价值和“量”化的外在价值之分;人的权利是社会承认并保障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和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人的自由是有界限的,人的自由状态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依赖人的不自由、依赖物的不自由和独立的自由;人的发展有个人发展和共同体发展两个维度,个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解放是有历史步骤的,任何解放都是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无产者的解放需要用哲学武装头脑,在实践中追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及其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的具象表达。根据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可以抽绎出马克思的生命观的基本内容:生命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生命的特点是能动受动统一,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生命存在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权利,生命的规定是尊重。马克思人学下的生命观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社会就是人本身,重视实践与生命的运动关系,诉求于人的生命质量的保障。青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何运用这些力量需要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引导。我国当代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追逐的伟大事业,显示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生机,在各种工作岗位和各类学校都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开拓奋斗、勤奋学习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当下我国部分青年生命存在样态问题较多,个别青年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的敬畏和呵护意识较弱。由于经济大潮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一些青年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工具理性等思想的影响,针对性的青年生命理论教育式微、实践教育势弱。面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人学中的生命观可以为青年生命价值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启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质教育、生命原理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观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的总和。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涉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是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珍爱生命的前提下自觉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以成就生命。生命价值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蔡梦雪[7](2019)在《《新约》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不论是两千多年前的犹太人在面对巴比伦国的入侵时所经历的亡国和流离失所之苦痛,还是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在面对生命的苦痛时所经历的打击和绝望之痛苦,二者都共同面临如何面对生存的苦难,如何走出这些苦难的问题。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犹太人将从苦难中解脱指向了“弥赛亚的盼望”,那么现代人在面对苦难问题时,同样选择了与之相似的“永生的盼望”。而不论是犹太人的“弥赛亚的盼望”,还是现代人的“永生的盼望”,其背后展现的是宗教信仰对人处境、生存和超越的关注。对人而言,苦难问题是人不可避免和难以完全消除的一种“边缘处境”。人如何面对苦难,如何走出苦难,是人在生存和超越问题上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这一问题上,宗教信仰给人提供了在面对苦难和走出苦难的过程中从信仰而来的超越方式,并在这之中给人以安慰和力量去战胜苦难和超越苦难。同时,对人的处境、生存和超越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苦难问题的关怀展现的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在人的苦难问题上,基督教所提供的超越方式展现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信”、“望”和“爱”,而基督教最重要的圣典之一——《新约》则是这一核心信仰最重要的来源,其超越背后有着《新约》的内在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新约》的内在价值观影响了基督教整体信仰和价值观的建构。可以说,基督教所提供的对人苦难问题的回答,其背后正是《新约》价值观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一方面,《新约》价值观对人的苦难问题的解答展现了对苦难超越的努力;另一方面,这种对苦难超越的努力展现了《新约》价值观的思想脉络,包括其基石、价值指向、价值核心和价值原则等等。首先,在对苦难问题的解答上,上帝是《新约》价值观的基石。《新约》价值观认为,上帝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和看顾者,在最初上帝所创造的世界里,人与上帝、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彼此和谐、美好地共处。但人却在蛇的引诱之下滥用自由意志犯了罪,这是人类第一次对上帝所赐予的自由意志的滥用。在人滥用了上帝所赐予的这一自由意志以后,人类被自身的“恶性”和“罪性”所辖制,人不仅不再能行出善,而且不受控制地堕落和作恶;同时,苦难也开始进入人的生命。并且人类的生命也由“不死的”而变成“必死的”,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新约·罗马书》6章23节)。对人而言,死亡对人存在性的消解是人所面对的最大的苦难。人如何才能摆脱滥用自由意志之后的“恶性”和“罪性”,如何才能战胜和超越苦难,《新约》价值观将其指向了上帝的独生子——耶稣的拯救。在人类犯罪以后,圣父不忍心人的罪所带来的苦难,特别是死亡,让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一个没有罪的完全的人——受死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亲自用自己的血,作了所有人的“赎罪祭”。从此人不再被滥用自由意志之后的“恶性”和“罪性”所辖制,而重新获得了向善和行出善的能力,人的生命也因此得到了更新和拯救。耶稣不但将人从罪和苦难中拯救出来,而且带给人“永生”和“新天新地”的盼望,在此基础上,不仅对人的最大权势的死亡不再有了,而且人拥有了战胜和超越苦难的安慰和力量。对于上帝对人的苦难的拯救,在人战胜和超越苦难的过程中,《新约》价值观的核心是“信”、“望”和“爱”。首先是“信”,包括信仰和上帝相关的一切内容。如:信仰上帝的实存性,信仰上帝在一个本体之下有“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个不同的位格,信仰“圣子”身上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信仰上帝对世间万物的创造,信仰上帝对万事万物背后和谐搭配和契合的设计,信仰上帝对人的爱——特别是通过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在十字架上对人的拯救,信仰上帝在“新天新地”中对人类给予的新的应许和赐福,等等。其次是“望”,包括盼望以“永生”为前提的“天国”,盼望不再为死后的肉体而不安,盼望灵魂得到安息,盼望永久地与上帝同在,盼望“新天新地”的到来,等等。再次是“爱”,包括对上帝的爱产生回应,并以上帝的爱为榜样和标杆,去爱其他的人,分享和传播上帝对人的爱,等等。而人如何才能做到“信”、“望”和“爱”,《新约》价值观强调要“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新约·马可福音》12章28-31节)“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意味着人不仅要把上帝作为自身生命的中心,而且要以整个人,用全部的心思、灵魂、思想和力量来事奉和敬拜他,一切的心思、意念都要从上帝出发。“爱人如己”意味着人要“爱他人如同爱自己”,它来自上帝之爱对个人之爱以及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激励;意味着上帝在世上所行的事,他怎样行事为人,都是人自身行事为人的参照和目标。至此,人在践行“信”、“望”和“爱”的过程中,收获生命的更新,并以此作为战胜苦难和超越苦难的安慰和力量。《新约》价值观作为基督教信仰生命力的源头和核心,是基督教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基督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集中体现为《新约》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的不同。《新约》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影响了《新约》价值观在受众、应用和实践三个方面的外在的局限性。因为其中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新约》价值观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信徒群体,而非信徒群体较少了解或者几乎不了解《新约》价值观。同时,《新约》价值观的应用背后不仅需要信仰群体的实践,还需要有个体内在信仰的支撑。《新约》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也是有限的,与世俗社会所代表的世俗伦理相比,《新约》价值观所代表的神圣伦理对个人提出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格,是一种完全的善。与此同时,围绕上帝存在的证明、“三位一体”的上帝观、“基督神-人同性论”和“一神论”信仰等问题,《新约》价值观本身存在着种种难以自明的难题,受到了来自西方哲学家、无神论者及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反驳。尽管如此,《新约》价值观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新约》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基督论”、“人性论”、“拯救论”、“信望爱”和“爱人如己”等基督教教义的形成和基督教神学的建构,而且对基督教伦理学中的自由思想、仁爱思想和公正思想等道德伦理思想的发展也是影响深远的。在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上,西方社会代表性社会思潮的产生、重要法律文件的形成、民主制度的构建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所特有的经济理性主义文明的形成,都不开《新约》价值观在其中的影响。《新约》更是研究西方文学、西方历史、西方哲学和西方艺术等的重要参考书。同时,在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里,也都能看到《新约》价值观在其中的身影,其不断地在客观上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谢家建[8](2019)在《约瑟夫·巴特勒“良心论”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的行为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两类:未经反思的本能反应与经反思后的有意识的自主选择。在这些行为中,哪些是有道德的伦理行为,哪些不是,就需要找到一个判断标准,即要找到道德行为成其为道德行为的特定本质和哲学解释。纵观伦理学发展史,曾有不少哲人试图对该问题给出哲学解释。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四枢德”,还有中世纪的“神学美德”等都是这种努力的尝试,但它们都未能合理解释人类道德行为。直到近现代的霍布斯,尝试将人类道德行为建立在人类社会自然演进过程中的“自利”基础之上,提出了“社会契约理论”,将人类的道德行为追溯至人类自身,相对于将人类道德行为建立在预设的性质上是进步的。巴特勒“察觉”霍布斯这种利己主义的道德论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展开了批判,从而形成了以“良心论”为中心的伦理学。巴特勒“良心论”伦理学认为人类道德行为作为社会活动,应当建基于人类社会本质,而不应该单纯建立在人类自然本质的基础之上。道德行为作为道德评价的对象是在人类自然情感、自爱和仁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产生的。巴特勒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是人对自身本性和生存环境的反应,人凭借本性成为了自己的律法;而人的本性,包含有三个部分——心中的律法、良心的见证和反思的诉控;符合本性就可以被称为是有道德的,否则就可被视为本性失衡或不道德。据巴特勒的分析,人的本性和生存条件都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必要手段。人类的内在结构包含自然感觉、自爱和仁爱,这三者对道德行为都有影响,都是要给予肯定的,而良心正是统一这些内在原则、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对其作出判定之前,有必要将其本性、生存条件以及所处环境考虑在内,否则道德判断就容易有失偏颇、甚至可能产生道德绑架。人类行为中的这些内在原则也是相互影响的,巴特勒“良心论”伦理学的卓越之处在于肯定了人的自爱,以良心作为道德行为的评价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爱和仁爱具有相同的力量,前者促进人的个体善,后者促进人的集体善,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对一个人的评价,指的是自爱和仁爱二者谁胜过了对方成为了行动的主导力量,最后由良心来反思这种行为。巴特勒的“良心论”着重于解决实践领域内人类道德行为的判断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行为我们能够对其产生道德评价,为什么我们能够对其进行评价。之前的哲学家通常利用动机来判定人类道德行为,巴特勒则强调反思过程、选择了用良心来判断。特别是当行为和意愿不一致的时候,我们既无法单纯根据动机来判断,也无法单纯根据结果来判断,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巴特勒的良心反思来判断。但是就社会道德实践层面而言,巴特勒的良心反思并不能成为道德行为奖惩的依据,因为“良心”始终是个弱判断,巴特勒的“良心论”还是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巴特勒的这种理想主义色彩并不完全因为他是理想主义者;更由于“良心”兼具内在性和超越性,它必须是内在于人、但同时又要超越于人的。在找到“良心”作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之后,他紧接着探讨了“良心论”视角下实践行为的道德要求,即“良心论”视角下的道德律令。这些道德律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向以“四枢德”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行为,另一类指向以“神学美德”为基础的宗教道德行为。在社会道德行为中“良心”作为评价标准,与人类自然情感、自爱、仁爱之间是相互一致的。最后,在宗教道德行为中,上帝是最高标准,而良心的要求与上帝对善的律令本质上是一致的,这里巴特勒就凸显了自己作为神学家的身份。这两类道德行为都意在指出我们的自爱同仁爱是一致的,人类本性就是善的。

韩璐[9](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提出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李言实[10](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提出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二、人类要做自己的上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要做自己的上帝?(论文提纲范文)

(1)云播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引章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2)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自由意志研究的出发点:自由意志危机
    第二节 对话、融合的必要性
    第三节 选题目的及论文框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已有解读及其心灵哲学进路
    第一节 伦理学视角的解读
    第二节 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第三节 心灵哲学视角下的自由意志问题
第二章 自由意志的本体论危机及其消解
    第一节 “自由意志”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自由意志危机的开端
        一、迟半秒实验
        二、有意识的决定的作用
        三、有意识的否决作用有在前的无意识的来源吗?
    第三节 魏格纳的自由意志副现象论
        一、有意识的意志:经验和因果力
        二、“有意识的意志”的位置和时间
        三、显明因果关系理论:幻觉的来历
    第四节 自由意志怀疑论和硬决定论
        一、斯特劳森的怀疑论
        二、硬不相容论
    第五节 第一人称视角解构与自由意志高阶性功能的存在地位
第三章 自由意志的本质与作为模块的自由意志
    第一节 二元论和等同论物理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
    第二节 自然的自主性
        一、出发点:自由意志的定义和构成
        二、最低限度的神经哲学
        三、自然自主性
    第三节 自主体复杂的自适应动力系统
        一、突现
        二、复杂动力系统的因果机制:“限制”的下向因果关系
    第四节 “标准化”的自由意志
        一、标准和标准化的因果关系
        二、标准化因果关系中的自由意志
        三、自由意志的三阶段神经元模型
    第五节 自我界限的实证标准
        一、自我与自主体
        二、视角转换下的自我
        三、四个实证研究
        四、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第六节 作为随附—多功能模块的自由意志
第四章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及其关系问题
    第一节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第二节 层序性愿望的相容论
        一、层序性的愿望:“源头上的”自由意志
        二、自由意志:对“发起者”条件的规避
    第三节 理由和理由回应的相容解释
        一、沃尔夫的理由观点
        二、理由与理由回应的相容解释
    第四节 行动倾向的相容解释
第五章 自由意志的非标准观点
    第一节 相容性问题的多元化破解
        一、“宿命”的相容论解释——自由意志的因果必然性构成
        二、费舍尔的半相容论
        三、自由意志“生活希望”的构成要素——一种软决定论
    第二节 自由意志的语境主义
        一、语境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二元的相容性立场
    第三节 自由意志的修正主义
        一、修正主义及其特点
        二、规定性挑战
        三、诊断性挑战
        四、动机挑战
        五、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修正主义?
第六章 自由意志与实践能动作用探原
    第一节 心理事件的能动解释
        一、中心解释
        二、思虑性的非决定论解释
    第二节 自主体的能动因果作用
        一、不可还原的实体因果关系
        二、自主体
        三、理由解释
    第三节 能动作用的现象学条件和内容
        一、能动现象学的满足条件
        二、能动性现象学的真值条件
        三、能动性现象学的内容
    第四节 意志的自主作用与实践能动性的根源、机制与过程
第七章 面向心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问题
    第一节 关于西方心灵哲学、认知科学自由意志研究成果的辩证思考
    第二节 心灵哲学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重新解读
        一、自由意志的语词、概念内涵与外延
        二、自由意志的本质和存在地位
        三、自由意志的作用
    第三节 关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思考
        一、自由意志的语词、概念和内涵:有限度的类特性
        二、自由意志突现、随附唯物主义的产生和根源
        三、自由意志的模块本质和下向的实践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3)好灵魂与爱的秩序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爱的现代命运与教育
        (一) 爱的失落与教育的转向
        (二) 爱的降格与教育的作为
    二、为什么选择柏拉图的《理想国》
        (一) 为什么选择柏拉图
        (二) 为什么选择《理想国》以及如何理解《理想国》
    三、研究综述或现状
    四、相关概念澄清、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一) 相关概念澄清
        (二) 研究方法或如何解读《理想国》
        (三) 研究思路
上篇 灵魂与爱欲的命运:好灵魂的形式秩序及其教育
    一、爱欲与灵魂
        (一) 柏拉图的爱欲论与灵魂论的关系
        (二) 灵魂“是”与“像是”
    二、好灵魂的形式秩序与爱欲的命运
        (一) 正义之为好灵魂的德性
        (二) 灵魂的推理与统治:《斐多》中的好灵魂与身体的爱欲的命运
        (三) 所有的爱欲都属于灵魂:《菲丽布》中的灵魂与爱欲
        (四) 从城邦的成长来看正义:《理想国》前四卷中的城邦正义
        (五) 灵魂的形式正义:《理想国》第四卷中的好灵魂与爱欲的命运
    三、城邦护卫者的友爱教育
        (一) 护卫者的教育问题的提出
        (二) “我们的传统教育”为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三) 对“自己人”友爱何以可能:作为教育起点的“假”中之“真”
    四、高贵的谎言对友爱教育的改造
        (一) 高贵的谎言的第一部分对友爱教育的改造
        (二)高贵的谎言的第二部分对友爱教育的改造
下篇 灵魂的爱的秩序:好生活的实质秩序及其教育
    一、城邦政体与灵魂内在的爱的秩序
        (一) 城邦政体与灵魂品性
        (二) 灵魂品性的逻辑结构与爱的秩序
        (三) 爱的秩序的四种意涵
    二、好生活的实质秩序
        (一) 非必要欲望的“无法”与欲爱的“无限”
        (二) 僭主的生活之为最坏的生活的第一个论证
        (三) 归约到快乐或哲学家的生活之为最好的生活的第二个论证
        (四)真正的快乐或哲学家的生活之为最好的生活的第三个论证
        (五) 向着“真理和存在”敞开或对第三个论证的重塑
    三、插曲:真理的本质及其与存在的关系
        (一) 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何以可能
        (二) 真理与人的自由
        (三) “有-无”的“存有”及其与存在者、人的关系
    四、哲学家的教育
        (一) “哲学家的教育”之为教育的“规范性的原理”
        (二) 爱真理的哲学家
        (三) “哲学家的教育”对“人何以达至真理”问题的回答
        (四) “洞穴比喻”中的人之“居留”与教育
结语:教育之为爱“真理和善”的精神性实践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取得的学术成果

(4)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一)无根基的教化与人的失序:自然与技术之争
        (二)无灵魂的教化与人的平庸:德性与知识的分离
        (三)教化本身的遗忘:“自然”不再关涉人的德性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自然与德性:从神话时代到柏拉图时代的教化图景
    第一节 自然、德性与教化:个体如何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
        一、何为教化:从“认识你自己”谈起
        二、自然何为:以“神—人”关系演变为中心的考察
        三、德性培养:以自然的探究实现对善好秩序的领悟
    第二节 “神话时代”的教化:神圣的自然与人德性生活的开启
        一、荷马史诗中的教化世界:神主导的自然与高贵的德性
        二、赫西俄德笔下的教化:宇宙秩序的建立与人的世俗德性生活
        三、悲剧诗人的教化:理性的抗争以追求“不朽”与自然命运的冲突
    第三节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教化:理性主导认识本源与德性生活的转向
        一、米利都自然哲人的“自然”:“元素”与节制的德性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数”与沉思的德性
        三、赫拉克利特的“自然”:“逻各斯”与智慧的德性
    第四节 柏拉图的教化困境:自然隐匿与德性生活的失序
        一、政治生活的隐患:城邦的危机带来灵魂的“无序”
        二、教化内在根基转变:“理智”对“自然”的僭越与人的无家感
        三、智术师的影响:对自然的扭曲带来灵魂德性的混乱
第二章 柏拉图的“重建”:以目的论重释自然与德性之教
    第一节 柏拉图的自然:灵魂中个体—城邦—宇宙的秩序性
        一、宇宙论: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背景与依据
        二、人的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起点
        三、城邦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现实“生成”境遇
        四、目的论下的整体“自然”:个体在世的秩序性与灵魂不朽的高贵
    第二节 灵魂德性的养成:个体教化空间的拓展
        一、个体教化性成人的中心:对于德性的不断追问
        二、德性之教的实质:灵魂秩序的不断协调
        三、个体教化性成人的实现:“知识”走向美德
    第三节 “自然作为德性之源”:目的论关照下的教化使命
        一、目的论下的秩序把握与德性获致:寻求教化的自然正当性
        二、以德性超越个体自然的有限性:寻求教化中的灵魂上升
        三、以灵魂和谐指引城邦正义:寻求德性之教的现实方向性
第三章 柏拉图的教化之路:超越个体自然过程中的德性完善
    第一节 打开个体自然之维:身体德性的教化与在世的“家园”感
        一、“洞穴”与身体的被缚:“无知”作为个体生存之自然境遇
        二、身体的训练与“诗教”:灵魂的协调作为早期德性之教的基础
        三、人的自然神话与“高贵的谎言”:个体“位置”作为德性之教的开端
    第二节 超越个体有限性:理智德性的教化与灵魂对自然秩序的追寻
        一、灵魂的转向与对身体自然的超越:寻求从意见到知识的上升
        二、理智化的学习与灵魂的上升:个体灵魂与宇宙自然秩序的联结
        三、理性的增长与灵魂秩序的和谐:从知识掌握到德性显现
    第三节 观看宇宙的自然之善:沉思德性的教化与个体灵魂的不朽
        一、摹仿自然“原型”与哲学学习:以灵魂的沉思达致德性的完满
        二、返回洞穴与哲人德性的使命:以“立法”来改善城邦政治的自然秩序
        三、“人”与“神”关系的平衡:以“向死而生”的姿态追寻个体的不朽
第四章 柏拉图教化的指向:以宇宙自然目的引导个体德性成人
    第一节 实现“自然之善”的内在目的:德性之教的终极价值
        一、德性之教在于以“自然”引导灵魂朝向“善”的目的
        二、“自然之善”的目的在于指引个体获得“真正”的德性
    第二节 理性的范围与合理运用:以宇宙自然秩序指引个体灵魂重建
        一、宇宙自然秩序的把握需要以“理性”主导灵魂
        二、个体灵魂的和谐需要保持“理性”之于整体的“有限性”
    第三节 城邦生活作为卓越的“场所”:以灵魂德性走向现实政治
        一、个体灵魂德性的提升需要投入到现实的城邦改善之中
        二、城邦秩序的和谐需要建基于对“自然”的关照之中
    第四节 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德性成人回归生活的幸福
        一、引导灵魂的上升是为了观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二、幸福的生活源于灵魂教化中由“自然”而生发的美好德性
结语:重申关照“自然”中的德性成人之教化使命
    一、目的论的消亡与自然观的演变进程中德性之教的必要性
        (一)技术时代下理解教化中自然维度的必要性
        (二)德性培养作为教化之中心任务的时代必要性
        (三)自然与德性的关联需要在教化的领域中重新理解
    二、以柏拉图教化哲学来“疗救”现时代教化困境的可能性
        (一)教化的永恒使命:“自然作为德性之源”与个体整全成人
        (二)柏拉图时代与现代教化的共通性:对“成人”的关注与期待
        (三)以柏拉图视角来认识教化过程中自然与德性关系的重要性
    三、柏拉图教化哲学的意义与启示: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何以卓越
        (一)目的论指引下的个体成人:以对自然的追问寻求德性提升
        (二)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抉择:把个体卓越置于“整体”关联之中
        (三)技术时代下个体自我德性的拯救:找寻永恒的“星与罗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马拉维共和国简介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西方及非洲研究综述
        (二)中国研究综述
第一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产生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拉维基督教与西方基督教
        一、西方基督教对马拉维人的熏陶
        二、伦理、道德与宗教的辨析对马拉维的意义
    第二节 马拉维基督教与伦理准则
        一、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行为准则
        二、马拉维的传统伦理行为准则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与伦理文化
        一、哲学与基督教伦理
        二、基督教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三、马拉维道德和信仰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的历史传承及传授方式
        一、马拉维基督教恪守传统基督教伦理思想
        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的多种传授方式
    第二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本土发展
        一、基督教对马拉维民主政治进程的作用
        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所蕴含的价值体系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的现实导向性
        一、马拉维基督教重社会关系的维护
        二、马拉维乌班图哲学对其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与政治伦理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与世俗政治关系的历史
        一、马拉维基督教传教历史
        二、马拉维基督教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三、马拉维基督教对国家治理推动作用
    第二节 现代马拉维基督教伦理与政治的关系
        一、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在司法中的体现
        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在政治改革中的体现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对政治伦理的指导作用
        一、基督教伦理强调政府要积极有为
        二、基督徒希望政府维护社会正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第一节 基督教组织在促进道德行为方面的作用
        一、基督徒要积极参与现实政治
        二、基督徒应当敦促政府履行职责
        三、基督徒带来卓越的价值
        四、基督徒对政治的影响力
    第二节 现代马拉维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介绍
        一、马拉维的腐败问题
        二、马拉维文化和腐败
        三、在马拉维语中界定和解释腐败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对治理腐败的促进作用
        一、宗教领袖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基督教文本中对腐败问题的解读
        三、马拉维人对腐败的看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自然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原子本源论
        二、哲学的人学转向
    第二节 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获得恩典的前提
        二、自然律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神学表达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人学
        一、人的第一权利是自由
        二、人的存在源于人的思
        三、人的自然本性规约“法”
    第四节 近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一、人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
        二、人的自由需要社会契约
        三、人的精神的发展与辩证
        四、人的类意识的宗教批判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以往的批判与传承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立
    第一节 人学思想的初步探索——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到《莱茵报》
        一、人的尊严与人的创造
        二、人的精神与人的意志
        三、人的天性与个人自由
        四、人的利益与人的关系
    第二节 对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问题的思索——从《德法年鉴》到《巴黎手稿》
        一、发现“对象性活动”钥匙
        二、考察人的现实生存境遇
        三、剖析批判人的异化劳动
        四、假设“人的解放”理论
        五、展望“人的解放”前景
    第三节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从《神圣家族》到《穆勒摘要》
        一、人学思想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
        二、人的本质要在现实关系中把握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四、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五、人的权利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
        六、人的发展需要改造外部的环境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艰辛探索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基于唯物史观进行的人学思考——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哲学的贫困》
        一、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
        二、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生产物质资料
        三、人类历史的第三种关系是生命的繁衍
        四、人的桎梏的摆脱需要共产主义社会
        五、唯物史观的人学对人道学派的批判
    第二节 基于资本主义实践批判的人学思考——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共产党宣言》
        一、雇佣工人被资本宰制
        二、工人阶级的六重苦难
        三、人的本质被机器压抑
        四、工人阶级沦为陪葬品
        五、无产阶级的解放途径
        六、人学思想的系统阐发
    第三节 人学思想在现实和历史维度的全面展开——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
        一、活劳动确证人的主体价值
        二、人的自主劳动被资本卷缩
        三、资本的人的解放历史使命
        四、人的自由王国的发展诉求
        五、《资本论》中的人学旨趣
        六、人的解放的世界历史视角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归纳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
        一、人的存在
        二、人的本质
    第二节 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需要
        二、人的价值
    第三节 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
        一、人的权利
        二、人的自由
    第四节 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
        一、人的发展
        二、人的解放
    本章小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生命观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关系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内容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特征
        四、马克思生命观的基石是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青年生命价值和青年生命价值观
        一、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二、青年的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三、青年生命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与启迪
        一、青年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
        二、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
        三、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
    本章小结:马克思生命观指引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
    学位论文
    报纸
    文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新约》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主旨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旨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一、研究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文章的总体结构
第一章 基督教与《新约》价值观
    第一节 《新约》的形成
        一、《新约》的形成过程
        二、《新约》形成的背景
        三、《旧约》对《新约》成书的影响
    第二节 《新约》的阐释传统
        一、早期教父哲学家对《新约》的初步阐释
        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对《新约》的注解
        三、近现代新教神学家对《新约》的理解和阐述
    第三节 基督教与《新约》价值观
        一、基督教与《新约》
        二、《新约》与《新约》价值观
        三、《新约》价值观与《旧约》价值观的异同
第二章 《新约》价值观的基石——上帝
    第一节 上帝的存在
        一、《新约》文本隐含的上帝预设和证明
        二、《新约》与《旧约》上帝概念的区别
        三、基督教哲学家论证上帝存在的努力
        四、近代西方哲学家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第二节 上帝的属性
        一、“三位一体”的上帝观
        二、“基督神-人同性论”
    第三节 上帝与人
        一、上帝对人的意义
        二、人的宗教感
        三、对人需求满足的关照
第三章 《新约》的价值指向
    第一节 人的拯救
        一、耶稣的受难
        二、《旧约》对耶稣的预表
        三、《新约》对《旧约》拯救范围的扩展
        四、“预定论”的讨论
    第二节 新天新地
        一、《旧约》对“新天新地”的预言
        二、《启示录》对“新天新地”的进一步描述
        三、“天堂”和“地狱”的概念
第四章 《新约》的核心价值
    第一节 信
        一、信仰与信心
        二、《使徒信经》对信仰的概括
        三、信仰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望
        一、“主祷文”
        二、“原罪”与“救赎”的问题
        三、“永生”的盼望
    第三节 爱
        一、“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二、上帝之爱与个人之爱的关系
        三、“爱的颂歌”
第五章 《新约》的价值原则
    第一节 信仰的绝对与唯一
        一、“不可有别神”
        二、“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
    第二节 遵守律法
        一、律法的内在约束
        二、律法的外在体现
    第三节 爱人如己
        一、“效法基督”
        二、“登山宝训”关于“爱”的教导
        三、“命令的总归就是爱”
第六章 对《新约》价值观的评价
    第一节 《新约》价值观的价值
        一、对基督教的价值
        二、对个人的价值
        三、对社会的价值
    第二节 《新约》价值观的局限
        一、受众群体的有限性
        二、应用范围的有限性
        三、实践过程的有限性
    第三节 《新约》价值观的难题
        一、上帝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恶的存在”和“人的苦难”问题
        三、无神论及其他宗教的回应
    第四节 《新约》价值观的影响
        一、对基督教的影响
        二、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三、对世界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8)约瑟夫·巴特勒“良心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巴特勒伦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启蒙运动时期人本主题回归
    第二节 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
    第三节 巴特勒“良心”的提出
第二章 巴特勒“良心”的含义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 巴特勒“良心论”中“良心”的词源学考证
    第二节 “良心”作为评价标准的发展史
第三章 巴特勒“良心论”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经验把握有效原则
    第二节 不成比例原则
    第三节 反思原则
第四章 人类内在情感结构:自然情感、自爱、仁爱和“良心”
    第一节 人的自然-社会双重本质理论
    第二节 作为最高原则的“良心”
    第三节 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良心”
第五章 “良心论”实践原则:道德律令(上)
    第一节 论讷于言
    第二节 论同情
    第三节 论巴兰的性格
    第四节 论怨恨
    第五节 论原谅伤害
    第六节 论自欺
第六章 “良心论”实践原则:道德律令(下)
    第一节 论爱邻如己
    第二节 论爱上帝
    第三节 论人类的无知
第七章 巴特勒“良心论”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借鉴
    第一节 巴特勒“良心论”的历史意义及理论借鉴
    第二节 巴特勒“良心论”的实践借鉴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一、从小说到戏剧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一、1962—1999:初始期
        二、2000—2015:发展期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六、小结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四、小结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四、小结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二) 吴兴国采访录
        (三) 张献访谈
        (四) 冯远征访谈
        (五) 喻荣军访谈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人类要做自己的上帝?(论文参考文献)

  • [1]云播智慧[J]. 杨红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3)
  • [2]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D]. 张尉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好灵魂与爱的秩序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D]. 吕狂飚.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D]. 位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D]. Patrick Bande(班德). 黑龙江大学, 2020(08)
  • [6]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D]. 纪超凡. 兰州大学, 2020(01)
  • [7]《新约》价值观研究[D]. 蔡梦雪. 湖北大学, 2019(05)
  • [8]约瑟夫·巴特勒“良心论”研究[D]. 谢家建. 湖北大学, 2019(05)
  • [9]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10]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人类想成为自己的神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