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人文角度研究法律的要点

论从人文角度研究法律的要点

一、试论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法的主旨(论文文献综述)

任强,舒志定[1](2021)在《我国当代教育人学的兴起、意涵及未来走向》文中指出我国教育人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教育人学在当代中国才逐渐兴起。教育人学兴起并成为一种研究范式,有其内在深刻的动因。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解答"人的问题"凸显了时代精神的转向,哲学人学思想的催化加速了教育人学的兴起,人在教育中从失落到显现促进了教育人性的复归。不过,教育人学内涵存在多重指称,研究对象不甚明晰,甚至对"教育学是人学"的论断也缺少辩护,这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对教育人学基础理论问题的阐释,对其内在价值的辩护,是教育人学研究的基础。要从整体上廓清研究论域,实现教育人学的实践转向以激活理论自觉,结合时代命题观照教育人学,借助未来教育的优势重构教育人学生态。

许翠芳[2](2021)在《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富强之要在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之源在于治理完善,治理完善之本在于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达成,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人的社会关系冲突的外在表现,还是借鉴当代的西方社会的治理经验,以期在实践中进行矫正和达到动态平衡,实现“源头治理”,都必须首要关切和回应的现实问题就是治理现代化和人的发展问题。因为治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对象就是人的问题,人永远地在发展自身中发展着社会关系,在发展社会关系中丰富与完善着人本身。治理是实现人的发展之最高价值的人类目的性活动,其整个过程都应该体现人的在场。治理产生于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动机,内在包含着人的完善之目的,人的发展与治理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特定的社会需求,治理即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治理与人的发展问题,从经济层面看,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依靠治理实现共同富裕;从政治层面看,就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文化层面看,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并批判继承;从思想层面看,要引导人民树立与现代治理水平和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阐述治理的元问题,即治理“是什么”“因何而是”,进一步追溯人类治理活动的源初动机,治理实践在人类历史中是指所有人类为自身的完善所进行的社会性实践。社会形态不同,人类的治理方式和治理价值存在差异,不同的治理状态下,人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其次,论证治理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从治理主体的向度看,人是治理的主体,越提高人的治理主体地位,就越趋向人的完善目标,反之亦然。从治理方式的向度看,治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从治理的内在价值来看,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后,总结治理和人的发展问题的现实出路,就是治理要在人的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为人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社会场域,创造更多满足人的需求和发展的价值之物。一切社会活动都应该以人为目的,按照人的发展要求构建社会,不断形成适宜人的发展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治理样态。按照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选择合适的治理工具,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改善、更新。

付玉琪[3](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王豪[4](2020)在《芳本铁三郎《史记十传纂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记》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经典之一。在东亚汉学史上,日本一直是《史记》传播与研究的重镇。《史记十传纂评》是日本明治时期芳本铁三郎纂辑的一部《史记选评着作,共遴择《项羽本纪》《外戚世家》《管晏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游侠列传》《滑稽列传》十篇作为评点对象,并辑录中国学者吴齐贤《史记论文》、李晚芳《读史管见》和日本学者森田节斋《太史公序赞蠡测》及西毅一相关着述中的文学性评点,在诸多中、日《史记》选本中体制特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日合作之书”,具有别样的观照价值。《史记十传纂评》选篇精简、体例谨严、评点明晰,意在矫正以往《史记》选本卷轶浩繁、易迷多歧的弊端。与中、日其它《史记》选评本相较,该书所选十篇与其它“十篇选”本及“数十篇选”本重合度较高。如,中国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所提出的《史记》“十大名篇”,日本学者三岛毅的《史记论赞详解》及秋山四郎《史记钞》,充分体现了该书所选篇目的经典性及实用性。该书的评点主旨是揭橥《史记》的文学性,故不录褚少孙补文以及训诂、校勘等无关文法之评,四家评点意同者则择优选录其中一家;其文学评点模式是从字、句、段、篇入手,分析《史记》的结构方式、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方法等,并籍此指示古文门径等。《史记十传纂评》的评点形式有二:一曰批评,一曰圈点。其中,批评方式有三:夹批、眉批、总评。夹批主评字法与句法;眉评析论段法与文采,总评阐明结构并发纾己意。圈点符号有“〇”、“√”、“◎”、“-”、“(?)”等八种。其中“。”为句读符,“〇”“、、“、√”、“◎”为评点符,“-”、“(?)”、“]”为分段符。最具特色的便是评点符,圈点《史记》中的实字、虚字、重点词句、文采飞扬之处,指示读者如何理解“太史公之心”。点评结合,圈评相成,构成一条完整自足的评点系统。即从《史记十传纂评》的比较考察来看,该书包含各家的评点数量与评点内容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继而在与《史记》“十数篇选”本、“数十篇选”本的比较上来看,则进一步突出《史记十传纂评》所选篇目的经典性。从《史记》的中、日评点史来看,《史记十传纂评》是较早吸收中国《史记》研究成果的着述,且其批评观念能在相关基础上更进一步。如,认为《史记》的整体文章风格为“真”等。但是,该书也有未脱藩篱之处。另一方面,从《史记》的日本传播史看,《史记十传纂评》凝聚了森田节斋、西毅一、芳本铁三郎师徒三代人的心血,通过他们对《史记》的接受和评点,可以窥见江户后期至明治中后期一百多年的日本《史记》研究的学统,即赖山阳为起点,森田节斋、三岛毅为传承,西毅一、池田芦洲、冈三庆等人为核心,重视《史记》文学价值的研究学统。总之,《史记十传纂评》不仅是东亚《史记》评点史上颇具特色和价值的着述,也是《史记》传播史与接受史上的重要作品。

朱思颖[5](2020)在《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价值探讨》文中指出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劣程度和恶化速度愈演愈烈。而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觉醒,学术界各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纷至沓来,但不同思想之间分歧依然存在。自然环境问题、生态危机问题和人的自由解放问题成为全球未来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因此,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进化,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历史溯源、思想贯通性、核心要义和价值探讨这几个方面作论述,指出构建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科学合理之处,思考其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阐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人学思想从提出、发展到完善,包括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历史演进和马克思人学思想对西方人学思想的超越,在历史维度上分析生态思想和人学思想的内在贯通性,包括理论上的一致性和逻辑思维上的统一性。其次,分析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上的扬弃和超越,表明其合理性和进步性;对当下现实的人类生存困境作现实背景阐述,主要是自然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挑战。再次,重点阐述生态人学的核心要义,主要从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两方面着手,阐明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的内在含义,提出以人的生态需要为基点、自然先在性和主体人的能动性并存、实践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这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以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变革社会制度建成共产主义作为生态人学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最后,从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层面分别阐述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包容性发展、人与自然双重和解的制度优势以及提倡绿色发展理念分析生态人学思想的实践价值,为未来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的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提供智慧之思。

赖嘉俊[6](2020)在《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空间思想层次性研究》文中指出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展开的场域。与时间一样,空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空间思想揭示了空间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它所包含的多元的社会意蕴,既具有批判性意义,又蕴含着建构性旨趣。《手稿》的空间思想通过分析货币与资本等主要的经济学范畴,论证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与机制,建构了与资本主义剥削空间相对立的、以个人发展为目的的自由空间思想。探讨《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性,有利于厘清《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形态建构学说的双重逻辑的关联,是探寻解决资本主义空间危机与推动合理空间秩序构建的救渡之思。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人的自由空间构成《手稿》空间思想的三个层次。这三个空间层次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动态的空间演进关系中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体现了《手稿》主要理论的发展逻辑。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性空间,生产空间承载的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空间产生变革的根本原因;作为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空间存在,人的自由空间是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建构目的的最终指向。被资本操纵的生产空间是《手稿》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货币作为流通领域的中介,打破了地域生产空间的交易隔阂,拓展了生产空间中的交换规模,但是货币的第三种规定性使贮藏货币和获得财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空间的生产目的。货币从“交换媒介”到“财富代表”的身份转换,使其掌控了流通领域,并逐步颠倒生产空间的本质目的。当货币进一步转变为资本后,从“服务于生产”到“服务于资本”的目的导向更加强烈,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趋利性支配了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进而让资本逻辑的发展趋势成为生产空间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现实境遇与共产主义科学设想下的社会空间是《手稿》理论批判的逻辑展开。资本主义社会是《手稿》同时期的空间现实,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空间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使自由的因素拷上了枷锁;共产主义社会是对现实空间批判之上的科学设想,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空间对人的自由本质的发展,鼓舞了自由因素的创造。从“时间消灭空间”的命题来考察两种社会空间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所采取的是压缩自由空间的剥削路径,而共产主义社会所采取的是创造自由空间的发展路径。构建人的自由空间是《手稿》理论变革的最终指向。自由空间产生的历史前提在于两种“世界新图式”:一是从地域市场到世界市场的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进程;二是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人类文明的共享性格局。在物质生产与精神文明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新图式下,构建人的自由空间仍然面临着因资本与空间“勾结”而产生的异化阻碍。破解异化困境的方案在于启蒙人对剥削机制的理性批判意识,并通过走向以人为本质的生产立场从而消解空间的权力性。《手稿》的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具有较为独特的理论地位。从马克思批判学说的角度看,《手稿》空间思想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深入。它解答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无法解答的资本与劳动“等价交换”的理论之难,并通过批判巴师夏和凯里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破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和谐幻象。从马克思建构学说的角度看,《手稿》空间思想推进了未来社会建构与“三形态”理论的研究。它从大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量以及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的必然趋势中,补充阐发了向未来社会过渡的内在条件,并初步确立了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标志的社会形态观。《手稿》三个空间层次的合力与运动,在马克思的整体思想中始终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历史性和实践性。

毛华威[7](2019)在《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文中提出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不仅丰富了现象学发展的新样态,而且还开启了法国生存论现象学的研究。他的身体现象学所针对的不只是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对身体遗忘问题的追寻。由于西方传统哲学崇尚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得其高扬理性、灵魂与精神的地位,而贬低感性、身体与物质的重要性。在这种思维方式下较易形成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身体、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对立二分关系,进而造成对存在和身体的遗忘以及内在性与超越性的矛盾问题。梅洛-庞蒂基于现象学的维度提出身体的交织是解决该问题的路径。本文诉诸于身体的视角,不仅从纵向揭示了梅洛-庞蒂从意识现象学转向身体现象学的研究,而且从横向比较研究了梅洛-庞蒂关于身体、知觉、肉身、语言以及世界的理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对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的探索,以及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展现“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既促进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又赋予了现象学生存论的意蕴。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第二章阐述身体的遗忘与复归和梅洛-庞蒂以身体现象学取代意识现象学的研究,第三章在现象学的视域下考察梅洛-庞蒂对身体与语言的诠释,第四章阐述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及其效应。第一章阐述身体的遗忘与复归。哲学所展现出的穷根究底之追问精神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在这种追问精神的驱使下,身体的遗忘历程表现为:从古希腊时期身体与心灵的区分开始,中经近代笛卡尔的哲学转向,再到康德基于思维内在性原则对认识论的阐释。尤其是,笛卡尔开辟的“我思故我在”之哲学先河,使得身体的遗忘达到顶峰。面对身体的遗忘所带来的问题,梅洛-庞蒂主张复归于身体的交织,在原初意义的世界中说明内在性与超越性的问题。在梅洛-庞蒂那里,行为、目光、声音和语言都与身体关系紧密,他对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的分析也是基于“被知觉世界”的原初意义展开的。第二章论述从意识现象学转向身体现象学的研究。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转向表现为立足于身体与知觉描述的立场,重新诠释意识的内在性问题。梅洛-庞蒂不再将自我视为哲学的核心和出发点,而是诉诸于活生生的生命有机体,以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哲学问题。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梅洛-庞蒂从意识现象转向身体现象学的研究。身体不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身体-主体的象征。用“我拥有我的身体”来形容梅洛-庞蒂所提出的身体概念较为贴切。身体与“世界之肉”共同构成解释人与他人以及世界之间关系问题的重要因素。梅洛-庞蒂提出“世界之肉”的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章在现象学的视域下考察梅洛-庞蒂哲学中的身体与语言。依据梅洛-庞蒂的理解,“肉”所表征的是身体深层的循环性,它是一种类似“元素”意义的存在状态。他对“肉”的解释之实质在于,以“肉”的存在论意义来超越身心二分的问题,同时“肉”作为隐喻之身体,必将显现出身体的存在论意蕴。梅洛-庞蒂通过身体或肉身的存在说明了人与他人之间的“共在”关系,而语言作为一种“基质(matrix)”恰恰是显现这种“共在”关系的基础。梅洛-庞蒂关注的是语言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诉诸于“本己身体”(corps propre)和“表达”(expression)两个概念来阐述语言与身体以及表达之间的关系,而语言表达是带有一定主动性的表达活动。第四章阐述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及其效应。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体现在三重相互关联的转向:其一,从逻辑转向知觉;其二,从意识转向身体;其三,从观念转向肉身。这三重转向不仅使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突破唯我论的困境,而且从生存论的视角对意识现象学所面临难题给予解决。此外,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对身体与知觉以及“共在”的阐述,深化和拓展了当代认识论与生存论的研究。总之,从现象学研究的视域看,对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研究以前存在现在存在,而且将来依然如此。“梅洛-庞蒂的宝贵精神遗产不但属于法国,属于欧洲,属于西方,也同样属于中国,属于东方。”1诚如施皮格伯格所评价的那样,“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是人的现象学;它是关于人的不可能完成的事业的现象学”。

史佳欣[8](2019)在《《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研究》文中认为《史记》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历史着作,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既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同时又是典范之作。然而就其研究现状来看,尚有研究的余地和值得深入挖掘之处。因此,笔者首先从真实性、典型性和文学性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史记》传记文学的创作成就;再从传记创作的缘由、目的、原则和意义四个方面探讨司马迁在传记文学理论方面的建树;然后分析《史记》取得如此巨大的传记文学成就的主客观原因;最后进一步阐明《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创作和传记文学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叶长红[9](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宿大伟[10](2019)在《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的问题一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这个看似浅显却又深奥的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古今中外苦苦求索的众多学者、文人。同理,关涉到教育中“人”的讨论,也是教育学界学术同仁感到困惑而又绕不开的话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伴随着“人学”研究的兴起,教育中“人”的话题也变得日益活跃起来。教育人学作为一项全新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业已进入诸多学者的研究视线,构建教育人学理论的有益尝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现有的教育人学理论却略显不足,既没有自足的教育人学理论,也没有对教育人学的概念予以清晰界定,更不能给教育人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由是,应进行教育人学的深入研究,但更为关键的是找到建构教育人学理论的着力点。本文拟从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人学思想出发,尝试构建一个教育人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并进行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还运用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比较与国内分析相结合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尝试建构一个教育人学的理论范式,系统阐述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建构教育人学的具体过程,以充实教育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从逻辑上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共七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的背景和教育人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绪论对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情况,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对本文论述的“教育人学”概念进行了界定。教育人学作为一项不可回避的课题,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如何进行教育人学理论探究,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首先,从“人学”研究出发。“人学”与教育人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因此,本文对国内外“人学”的发展,从起源、内容、理论方面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为教育人学研究进行必要的奠基。其次,对康德人学思想三大批判论述基本梳理。对康德人学思想相关的《纯粹理性批判》(知识论)、《实践理性批判》(道德理论)、《判断力批判》(目的论)论述进行必要阐释,以紧扣论文的主题: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再次,从现有的教育人学研究挖掘资源。对教育人学研究现状,从起源、内容、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廓清,为康德视角下教育人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论借鉴。第二部分(第一章)是对教育人学本体之思的概述。其目的是找到教育人学的立论根基,为教育人学研究找到支点。本章以教育人学的逻辑进路为出发点,明晰了教育人学有两个进路:一个进路来源于“人学”,另一个进路来源于对“人”的哲学思考。随后,对康德人学思想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分析康德思想的特点,它既是“人学”又是对“人”的哲学思考。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身立法”、人是“知、情、意”之人的人学思想内容,是康德思想知识论、道德理论、目的论的高度概括。康德人学思想的这些内容成为教育人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所以,在康德人学思想视角下的教育人学就由知识论、道德理论、目的论构成。第三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知识论)、《实践理性批判》(道德理论)和《判断力批判》(目的论)建构了教育人学。该部分对康德知识论、道德理论和目的论进行了必要的逻辑梳理,并以此为蓝本进行了教育人学知识论、道德理论和目的论的建构,分为三个标题:教育人学知识论的统整、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建构、教育人学目的论的审思。在教育人学知识论建构中,主要聚焦康德知识论“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进而论证了教育人学知识生成路径,一是教育人学知识具有“生成性”特征,二是教育人学知识具有“潜在性”特征。在教育人学道德理论建构中,主要抓住康德德育论主旨及“理性”、“自由”、“道德律”、“至善”、“人是目的”等几个概念,深刻分析了康德道德思想的逻辑性、内在性、自律性、形式性等特征,提出了教育人学道德论的几个实施路径:1.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德育应处于核心而非在边缘;2.“自由”、“理性”、“道德律”的贯通:德育是内在提升而非外在强制;3.追求“至善”:德育是自我修行而不是知识化灌输;4.“理性本身是目的”:人是目的而不能当手段。在教育人学目的论审思中,主要以康德“内在目的论”为向度,提出了教育人学要坚持内在目的论,并具体阐释了教育人学持守内在目的途径。第四部分(第五章、结论)对教育人学作了一个理论总结。第五章以“教育人学的理论弥合”为主题,具体阐述了康德虽然是理性主义,亦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的“意志在自然概念下形成自然意志,在自由概念下形成自由意志”为总根源,论述了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分野。但是康德论述“人”是以“完整的人”为目的。所以,教育人学应进行理性主义教育与非理性主义教育的整合。这也是完善康德“人是目的”之哲学宗旨。结论,主要对整个论文的建构思路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二、试论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法的主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法的主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当代教育人学的兴起、意涵及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当代教育人学兴起的动因
    (一)时代精神的转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解答“人的问题”
    (二)人学思想的催化:哲学人学发展与教育人学的萌芽
    (三)教育人性的复归:人在教育中的失落与显现
二、对教育人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意涵阐释与辩护
    (一)教育人学的内涵
    (二)教育人学的研究对象
    (三)教育人学的价值:对“教育学是人学”的辩护
三、教育人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从整体上廓清教育人学的研究论域与理论体系
    (二)实现教育人学的实践转向以激活理论自觉
    (三)从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省思教育人学的当代境遇
    (四)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引领并重构教育人学生态

(2)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关于治理的研究
        1.2.2 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治理
        2.1.2 人的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治理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治理观
        2.2.3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2.3 作为分析框架的治理
        2.3.1 治理主体
        2.3.2 治理目标
        2.3.3 治理效果
    2.4 当代人的发展之面向
        2.4.1 人的需要的发展
        2.4.2 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2.4.3 人的能力的发展
    2.5 治理的元问题
        2.5.1 人是价值之源
        2.5.2 治理的本质
3 治理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3.1 治理的人的发展维度
        3.1.1 人性前提:治理模式的依据
        3.1.2 人的全面发展:治理的最终目的
    3.2 人的发展的治理维度
        3.2.1 治理主体:不同形态的人
        3.2.2 治理目标:解决人的生存困境
        3.2.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素质
    3.3 治理与人的发展的互构
4 治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1 治理促进了人的需要的发展
        4.1.1 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与发展
        4.1.2 人的精神需要的丰富与提升
        4.1.3 人的发展的可持续
    4.2 治理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4.2.1 人的交往空间
        4.2.2 人的交往方式
        4.2.3 人的交往内容
    4.3 治理促进了人的能力的提升
        4.3.1 人的智力水平
        4.3.2 人的创造潜能
        4.3.3 人的治理能力
5 人的发展对治理的意义
    5.1 人的发展为治理提供动力支持
        5.1.1 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为治理完善提供保障
        5.1.2 人的素质对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
        5.1.3 人的发展是治理的内在价值
    5.2 人的发展程度是治理评估的标准
        5.2.1 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5.2.2 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
        5.2.3 人的能力的提升程度
6 历史中的治理样态及人的境况
    6.1 传统社会中秩序导向型治理
        6.1.1 治理主体:君为主导
        6.1.2 治理目标:免于饥饿形成秩序
        6.1.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协作能力
    6.2 现代社会中效率导向型治理
        6.2.1 治理主体:政府主导
        6.2.2 治理目标:效率基础上的公平
        6.2.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竞争能力
7 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7.1 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
        7.1.1 治理主体多样性不足
        7.1.2 治理目标偏离人的发展
        7.1.3 治理效果缺少人的价值维度
    7.2 治理纠偏对策
        7.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7.2.2 激励人民参与治理
        7.2.3 构建生存关怀的考核体系
8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芳本铁三郎《史记十传纂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 《史记十传纂评》的选评辑录
    第一节 《史记十传纂评》的编者与作者
        一、编者与作者之辨
        二、《史记十传》的首倡者森田节斋
        三、《史记十传纂评》的“作者”之一西毅一
    第二节 《史记十传纂评》的成书过程
        一、《史记十传》的提出
        二、《史记十传》的酝酿
        三、《史记十传纂评》的成书
    第三节 《史记十传纂评》的评文来源
        一、文本来源
        二、评点来源
    第四节 《史记十传纂评》与佚名《史记十传》之关系
第二章 《史记十传纂评》的评点体制
    第一节 评点与《史记》评点
        一、评点的由来
        二、《史记》评点
    第二节 《史记十传纂评》的批评
        一、《史记十传纂评》的评点取向
        二、《史记十传纂评》的评点方式
    第三节 《史记十传纂评》的圈点
        一、《史记十传纂评》圈点符号统计
        二、《史记十传纂评》中的评点符
        三、《史记十传纂评》中的分段符
        四、圈点符号自成一统
第三章 《史记十传纂评》的评点内容
    第一节 评点《史记》的字法句法
        一、评点《史记》字法
        二、评点《史记》句法
    第二节 评点《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揭示《史记》叙事意旨
        二、发覆《史记》叙事笔法
        三、评说《史记》结构技巧
        四、衡论《史记》语言成就
    第三节 评点《史记》的人物描写
        一、评点写人技法
        二、申述衡人观念
第四章 《史记十传纂评》的比较考察
    第一节 《史记十传纂评》的内部比较
        一、评点数量的对比
        二、评点内容的对比
    第二节 《史记十传纂评》与《史记》“十数篇选”
    第三节 《史记十传纂评》与《史记》“数十篇选”
    第四节 《史记十传纂评》与《纂评史记传抄》等选本
        一、与《史记论赞详解》《太史公序赞蠡测》的比较
        二、与《纂评史记传抄》的比较
第五章 《史记十传纂评》的价值观照
    第一节 人重其悲的评点倾向
        一、《史记》的悲剧性
        二、时代环境与个人遭遇
    第二节 文贵在“真”的文章学思想
        一、关于“文章六贵”的讨论
        二、《史记十传纂评》的文贵“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丁校本《史记十传纂评》补正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人学思想的贯通性研究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演进及内涵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脉络
        (二)马克思对生态思想的界定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演进及内涵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二)马克思对人学思想的解读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和人学思想的内在贯通性
        (一)理论内容上的贯通性
        (二)逻辑思维上的统一性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背景
    一、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对康德人与自然思想的扬弃
        (二)对黑格尔人与自然思想的扬弃
        (三)对费尔巴哈人与自然思想的扬弃
    二、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现实背景
        (一)全球性挑战: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
        (二)人类生存困境:生态破坏和生态危机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基本阐释
    一、以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为核心要义
        (一)何为生态一致性
        (二)以人的生态需要为基点
        (三)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存
        (四)实践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
        (五)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辨证统一
    二、以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为价值归宿
        (一)人的解放
        (二)自然的解放
        (三)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的辩证关系
        (四)变革社会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双重解放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价值彰显
    一、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认识论上的启迪作用
        (二)价值论上的引领作用
        (三)方法论上的导向作用
    二、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二)发挥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制度优势
        (三)提倡绿色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空间思想层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根据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简要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空间的理论内涵及《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性特征
    一、“空间”的基本概念
        (一)地理学与物理学中的空间概念
        (二)传统哲学对空间概念的展开
        (三)马克思对“空间”内涵的发展及其超越性
    二、《手稿》空间思想的三个层次
        (一)生产空间
        (二)社会空间
        (三)人的自由空间
    三、《手稿》空间思想层次的划分根据与必要性
        (一)三层次区分是否可能
        (二)三层次区分是否必要
        (三)三层次的内在统一性
第三章 被资本操纵的生产空间: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
    一、货币对流通的掌控:从“交换媒介”到“财富代表”的身份转换
        (一)流通与交换:打破地域生产空间的交易隔阂
        (二)转变与颠倒:以贮藏货币为目的的生产空间
    二、资本对生产的支配:从“服务生产”到“服务资本”的目的
        (一)追求价值增殖:资本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在动力
        (二)操纵生产空间:资本逻辑注入生产空间的必然趋势
第四章 从压缩到创造的社会空间:现实境遇与科学设想
    一、现实境遇: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自由枷锁
        (一)资本家与工人:社会空间中的阶级矛盾与关系冲突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
        (三)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压缩自由空间”的剥削路径
    二、科学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空间的自由创造
        (一)自由时间与自由空间:理想社会空间建构的基本要素
        (二)支撑理想社会空间构建的人的自由本质
        (三)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创造自由空间”的发展路径
第五章 构建人的自由空间:理论变革的最终指向
    一、世界新图式:自由空间产生的历史前提
        (一)从地域市场到世界市场: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进程
        (二)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人类文明的共享性格局
    二、寻破解之道:自由空间面临的异化困境与建构方案
        (一)资本与空间“勾结”的困境:异化对自由的僭越
        (二)顺从还是拒斥:建构对剥削空间的理性批判意识
        (三)空间权力性的消解:走向以人为本质的生产立场
第六章 《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深入
        (一)解答“等价交换”的理论之难
        (二)破除剩余价值创造的和谐幻象
    二、对未来社会建构与“三形态”理论研究的推进
        (一)补充阐发向未来社会过渡的内在条件
        (二)初步确立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标志的社会形态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主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内容与结构
第1章 身体的遗忘与复归
    1.1 身体的遗忘历程
        1.1.1 身体与灵魂
        1.1.2 身体与“思”
    1.2 遗忘身体所带来的问题
        1.2.1 身体与“思”的对立
        1.2.2 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困境
    1.3 从身体的遗忘到身体的复归
        1.3.1 身体与处境
        1.3.2 身体的交织
    1.4 小结
第2章 从意识现象学到身体现象学
    2.1 现象与“实事”
        2.1.1 现象学的还原
        2.1.2 “实事本身”
        2.1.3 “现象场”与直观
    2.2 意识与存在
        2.2.1 意向性与“晕圈”
        2.2.2 “纯粹意识”与绽出
        2.2.3 “介入的意识”与“此在”
    2.3 身体与知觉
        2.3.1 重估知觉
        2.3.2 知觉与身体经验
        2.3.3 “被知觉世界”
    2.4 身体与世界
        2.4.1 身体与肉身
        2.4.2 “肉”的双重性
        2.4.3 “世界之肉”
    2.5 小结
第3章 现象学视域下的身体与语言
    3.1 身体-主体
        3.1.1 身体-主体:在世存在
        3.1.2 重估“我思”
        3.1.3 从主体到主体间
    3.2 他人与世界
        3.2.1 自我与他人
        3.2.2 从“我”到“我们”
        3.2.3 共居与世界
    3.3 文化世界
        3.3.1 语言与表达
        3.3.2 “含混之诗”与散文
        3.3.3 绘画与摄影
    3.4 自然世界
    3.5 小结
第4章 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及其效应
    4.1 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
        4.1.1 从逻辑到知觉
        4.1.2 从意识到身体
        4.1.3 从观念到肉身
    4.2 身体现象学的效应
        4.2.1 认识论与生存论
        4.2.2 身体与“共在”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8)《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史记》传记文学的创作成就
    2.1 《史记》人物传记的真实性
        2.1.1 人物真实
        2.1.2 事件真实
        2.1.3 对人物的评价符合历史真实
    2.2 《史记》人物传记的典型性
        2.2.1 传主的典型性
        2.2.2 传主事迹的典型性
        2.2.3 撰写方法的典型化
    2.3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
        2.3.1 采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刻画人物
        2.3.2 人物事迹故事化
        2.3.3 文学手法多样化
        2.3.4 人物语言个性化
        2.3.5 抒情达意
第3章 司马迁的传记文学理论建树
    3.1 阐述传记创作的缘由
    3.2 明确传记创作的目的
        3.2.1 立名
        3.2.2 载近代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3.2.3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3 提出传记创作的原则
        3.3.1 传记材料的搜集原则
        3.3.2 传记材料的鉴别原则
        3.3.3 传记材料的运用原则
        3.3.4 传记的立传标准
    3.4 阐明传记创作的意义
第4章 《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探因
    4.1 时代环境的影响
        4.1.1 大一统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4.1.2 西汉美学思潮的影响
        4.1.3 西汉文学创作的影响
    4.2 司马迁的个人原因
        4.2.1 父亲的临终遗训
        4.2.2 良史之才
        4.2.3 壮游、北巡、西征等经历
        4.2.4 不幸遭遇与满腔的怨愤
        4.2.5 创作上对前人成果的吸收借鉴
        4.2.6 敢于创新
第5章 《史记》传记文学成就的深远影响
    5.1 《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对后世传记文学创作的影响
        5.1.1 对史传文学的影响
        5.1.2 对杂传文学的影响
    5.2 《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对后世传记文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5.2.1 对《史记》传记文学的特点与成就的分析
        5.2.2 对司马迁传记文学理论的继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献综述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10)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人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关于康德人学思想:“三大批判”的研究
        (三)教育人学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三、概念界定
        (一)人学
        (二)教育人学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人学的本体之思
    第一节 教育人学的本体追问
    第二节 教育人学的逻辑进路
        一、人学之形成
        二、源于“人学”的教育人学
        三、源于“人”之哲思的教育人学
    第三节 康德人学本体论
        一、西方“人”学思想的自然延续
        二、康德人学思想
    第四节 教育人学的本体论架构
        一、教育人学本体论之源——康德人学
        二、教育人学的“三大批判”
第二章 教育人学知识论统整
    第一节 教育人学知识论追问
    第二节 康德知识论与教育人学
        一、康德知识论
        二、教育人学知识论之源——康德知识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知识论的建构路径
        一、教育人学知识论的基础——“先天综合判断”
        二、教育人学知识论的逻辑路径——“知性范畴”与“感性经验”
第三章 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建构
    第一节 教育人学的道德理论追问
        一、道德——人类需要
        二、道德“育人”——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道德理论——教育人学的选择
    第二节 康德道德论与教育人学
        一、康德道德论
        二、教育人学道德理论之源——康德道德理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道德理论的实现路径
        一、德育应处于核心而非在边缘
        二、德育乃内在提升而非外在强制
        三、德育乃自我修行而非知识化灌输
        四、人是目的而不能当手段
第四章 教育人学目的论的审思
    第一节 教育人学目的论的追问
    第二节 康德目的论
        一、目的论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人是目的”的逻辑论证过程
        三、内在目的论
    第三节 教育人学内在目的论的实现路径
        一、前提基础——充分理解“人”的内涵
        二、终极追求——培养人、完善人、丰富人
        三、现实依托——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四、必然要求——教育外在目的论批判
    第四节 内在目的论的深化——“实践论”
        一、“实践论”是内在目的论的继承和发扬
        二、“实践论”孕育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三、“实践论”中人的生成性特征催生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四、“实践论”自身的建构性特征滋育了教育内在目的论
第五章 教育人学的理论弥合
    第一节 康德人学思想之深度挖掘
    第二节 康德意志两重说: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滥觞
    第三节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教育哲学之偏颇
        一、理性主义教育
        二、非理性主义教育
    第四节 正反合的逻辑必然要求: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的整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英文期刊及着作
    二、中文期刊
    三、中文书籍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试论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法的主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当代教育人学的兴起、意涵及未来走向[J]. 任强,舒志定.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1(04)
  • [2]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D]. 许翠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4]芳本铁三郎《史记十传纂评》研究[D]. 王豪. 扬州大学, 2020(02)
  • [5]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价值探讨[D]. 朱思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6]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空间思想层次性研究[D]. 赖嘉俊. 浙江大学, 2020(08)
  • [7]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D]. 毛华威. 吉林大学, 2019(02)
  • [8]《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研究[D]. 史佳欣.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2)
  • [9]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教育人学研究[D]. 宿大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论从人文角度研究法律的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