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柴油系统的清洁度

如何保证柴油系统的清洁度

一、如何确保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清洁(论文文献综述)

刘原宾[1](2021)在《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文中提出柴油机是当下最普遍使用的动力机械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牵引、油井钻探、船舶、汽车等机械领域。由于柴油机结构复杂,柴油机故障往往表现出繁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燃油系统对于柴油机的运行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然而燃油系统故障率较高,在柴油机的故障当中大约有27%是由燃油系统故障引发的。因此,快速高效的对燃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小波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开发了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具体工作如下:通过查阅文献和整理厂方燃油系统故障数据,总结归纳了燃油系统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作为健康管理模块的技术库。使用外夹式压力传感器间接获取柴油机高压油管的油压波形,为后续的诊断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小波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借助小波阈值去噪技术去除油压波形的机械噪声。同时结合油压波形的特点,通过大量实验对比了两种信号特征提取方案:(1)利用小波包频带分析技术把油压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带,并对油压信号各个频带的信号能量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区分燃油系统不同的故障。(2)油压波形中含有丰富的状态信息,提取燃油压力波形中的波形宽度、波形幅度、最大压力、起喷压力等数据作为特征参数,实验表明,此方法操作简单,提取的故障特征信息丰富,更适宜于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研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油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并利用实验对比不同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缺点和诊断精度。通过SOM神经网络对故障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可以有效对不同故障进行模式识别且诊断速度快。实验对比SOM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满足精度要求,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开发SOM-BP串联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燃油系统故障诊断,实验表明SOM-BP串联神经网络模型弥补了单一神经网络的缺点,且诊断精度大幅提高。开发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将燃油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小波去噪技术、SOM-BP串联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故障诊断系统中,使用MATLAB软件中的GUI模块完成系统的开发。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导入、小波阈值去噪、故障诊断的功能,并建立健康管理模块可随时查看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案。

章志浩[2](2020)在《基于局部回归神经网络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认为航运是国际主流的运输方式,柴油机是船舶的主要动力来源。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作为船用柴油机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它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应用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往往存在缺陷和不足。例如油液分析法仅能判断使用润滑油的部件的相关故障、振动分析法信号采集困难、瞬时转速监测法只能确定故障位置但无法判断故障原因。神经网络拥有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将输入向量迅速传递至神经元中进行计算和学习,其网络结构适用于解决线性空间至非线性空间的映射问题,在机械故障诊断方面表现优异。因此,本文采用将自适应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对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在网络模型的选取方面,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向模型学习算法,在结构上较为松散,有着诊断不精确、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Elman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局部回归神经网络,引入了负反馈机制,网络结构更加完整,诊断精度和速度比BP神经网络均有提高。同时,通过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激励函数和网络结构提高了Elman神经网络动态信息处理能力。结果表明,改进型Elman神经网络适用于在线诊断,整体诊断效果比BP神经网络更好。对遗传算法(GA)进行了详细研究,考虑到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和鲁棒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对选择算子、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进行了改进,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小值。利用个体适应度自适应调节遗传算法中的算子,将参数优化结果作为神经网络中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提高了 Elman神经网络的诊断精度,避免了陷入局部最小值的情况。采用大连海事大学轮机模拟器主机系统中的VLCC型船舶进行参数提取,针对实验数据较多的情况,利用平均影响值法(MIV)剔除部分对网络输出影响较小的参数,减少了神经网络输入量,并在MATLAB环境下对船舶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故障仿真实验。对比三种神经网络在相同故障数据下对故障类型的辨识结果,从隶属度和诊断结果两方面对结果评价。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经过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诊断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可以有效诊断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典型故障。

毕燕泗[3](2020)在《B公司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改进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汽车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柴油发动机厂家将柴油机零部件的清洁度质量作为判定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于高速发展中的B公司而言,高压连接杆一直是公司进军汽车零部件行业后的主打产品。然而,从近几年的质量数据统计分析,高压连接杆的清洁度质量问题已成为客户抱怨的首要问题;从内部的失效成本分析,清洁度也是位于内部失效成本的前列。因此,为降低内部成本,减少客户抱怨,提升客户满意度,亟待对高压连接杆进行清洁度质量改进。本课题结合自身从事质量管理的工作经验,以质量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参照IATF16949质量体系以及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19.1、VDA19.2标准要求,主要阐述了质量改进工具和质量方法在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改进项目中的应用。课题中质量及质量管理相关理论部分介绍了经典质量概念、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管理思想精要以及ISO9001质量体系和IATF16949质量体系概要,为质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接下来介绍了高压连接杆产品应用的场合--高压共轨系统以及该产品当前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现状,并使用鱼骨图对影响清洁度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清洁度质量的主要问题,为清洁度质量改进做进一步的铺垫。高压连接杆的清洁度质量改进遵循PDCA原则:项目计划阶段,建立质量改进团队、设计质量改进方案;项目实施阶段,对设计的改进方案进行实施;检查阶段,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确认改进结果是否满足项目目标;处理阶段,对清洁度质量改进项目进行总结,识别出改进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并为下一步的质量改进方向进行规划。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实现了质量改进目标,减少了客户的质量抱怨,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也增强了员工的清洁度质量意识,积累了清洁度改进经验,为公司赢得更多有清洁度要求的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岳广阔[4](2020)在《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建模与燃烧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人类发展的两大障碍,双燃料发动机以其清洁、高效、经济性好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而与纯柴油机相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更为复杂,传统的船用柴油机采用扩散为主的燃烧方式,而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利用天然气替代了绝大部分柴油,改变了原柴油机预混和扩散燃烧阶段所释放的能量的比例关系和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开展柴油/天然气发动机建模技术以及燃烧特性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以玉柴6K船用柴油/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理念、综合使用充排法、平均值法、MAP图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双燃料发动机整机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与反复修正,控制模型误差在0.5%左右。分别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三种不同运行模式在不同工况工作时对发动机气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中低工况运行时,双燃料发动机适宜在纯柴油运行模式或低天然气替代率的双燃料模式运行,而最大燃气模式及较高替代率的双燃料模式更适宜于中高负荷工况;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气缸进气参数对气缸内工作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缸进气压力提升1bar,发动机最大爆发压力最大提升22bar,而最高平均温度最高下降21%,而气缸进气温度提升60K,缸内最高平均温度提升14%,因此,提高气缸进气压力同时降低气缸进气温度,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整机性能,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燃油系统单次喷射和两次喷射这两种喷油策略的特点,结果表明单次喷射时适当增大喷油正时可以提升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优化燃烧过程。两次喷射时,适当增加预喷正时,同时增加预喷油量,可以使缸压、缸温参数特性得到优化,提升发动机整体性能。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发动机气缸进气参数、供油系统喷油策略以及发动机以不同天然气替代率在不同负荷、不同转速工况下运行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实现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提高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李善鸿[5](2020)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船舶柴油机系统风险评估》文中提出随着船舶技术的飞速发展,航运业已经进入智能船舶时代。为了满足自主航行船舶对安全性的需要,针对自主航行船舶在无人场景下柴油机故障所呈现的新的演变规律,以及目前自主航行船舶缺乏风险统计数据,无法直接定量评估柴油机系统风险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详细调研柴油机相关系统的故障信息,总结故障特征,挖掘故障规律,并结合专家的经验和学识,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船舶柴油机系统展开风险研究,全面评估船舶柴油机系统的风险水平,找出影响柴油机可靠性的关键风险,以期为自主航行船舶制定风险控制智能方案提供指导。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柴油机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将柴油机系统划分为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冷却系统、换气系统以及起动空气系统,通过收集系统相关故障案例,明确船舶柴油机系统的潜在故障,并研究故障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后果,生成故障的演变片段。再在此基础上,整合各个故障演变片段,构建柴油机系统的故障网络,阐明船舶柴油机系统的故障规律。然后,制定风险等级评价衡准。为了让各专家在统一的评判标准下进行风险评分,以确保评价分数的可比性,研究参考QS9000标准对风险指标的等级划分,并结合柴油机系统风险评估的具体情况,利用风险矩阵,建立船舶柴油机系统风险等级的评价衡准,以此请专家在船舶无人自主航行的背景下,对柴油机系统的故障风险进行评价打分。接着,对船舶柴油机系统进行模糊综合评估。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搭建柴油机系统层次结构,进而建立船舶柴油机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将专家评分数据转化为与各故障相对应的模糊评价向量,并结合层次分析法获取的各故障评估权重,对整个柴油机系统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最后,对船舶柴油机系统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对柴油机系统风险等级影响最大的故障作为关键风险。最终得出结论:柴油机在船舶自主航行情境下运行的风险水平为“中”等,其中,关键风险为高压油泵故障、喷油器故障、滑油泵故障和滑油滤器故障以及空气冷却器故障,建议优先针对这些故障制定风险控制智能方案。

蒋乾[6](2020)在《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喷油器研制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相应的电子控制技术在船舶发动机中得到广泛应用。喷油器作为船舶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电控化是船舶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实现高压喷射、精准可调喷射定时,多次喷射等可变喷油规律等柔性喷射能力的前提。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船用低速机电控喷油器研究水平相对落后且长期依赖国外进口,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国外专业供应商。论文依托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专项“船用低速机工程(一期)—燃油系统研制”科研项目,以自主研制的某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为应用对象,开展电控喷油器的自主开发与试验研究,力图摆脱电控喷油器等核心部件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本文以国家自主研发的某型船用低速机为应用对象,为了使其配套电控喷油燃油系统实现国产化,选取其关键部件之一的电控喷油器,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电控喷油器研制与试验研究工作,完成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设计了一种电控喷油器结构方案。借鉴中高速机喷油器设计经验,并结合船用低速机喷油器的使用特性指标要求,完成了电控喷油器的基本设计参数匹配设计。2、开展了电控喷油器性能仿真研究。运用AMEsim液压仿真平台搭建了电控喷油器的机、电、液、磁耦合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电控喷油器喷射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为全面地评价电控喷油器的喷射性能,在全工况范围内开展了常规喷射性能研究。考虑到船用低速机喷射重油时的高温工作环境,电控喷油器内电磁阀部件存在高温失效风险,利用ANSYS仿真软件平台搭建了电磁阀散热仿真模型,分析了重油使用环境下电磁阀的温度场分布,据此完成了喷油器中电磁阀冷却油道的优化设计。3、研制了船用大功率电控喷油器性能试验装置,可适用轻质柴油和重油喷射试验;在此试验装置上,对所研制的电控喷油器开展了相关性能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电控喷油器的喷射响应速率快、喷射压力高,最大喷射压力可达120MPa;在不同工况负荷下循环间喷油量波动较小,波动范围均在10mm3之内,且在不同工况负荷下电控喷油器循环喷油量试验值与理论值误差在2.38%以内;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近似认为循环喷油量试验值与理论值一致,满足电控喷油器基本喷射性能需求;重油密封结构密封良好且重油使用环境下电磁阀温升较小,表面温度约91℃,远低于电磁阀最高稳定工作限制温度180℃,满足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喷油器的重油喷射使用要求。

冷阿伟[7](2019)在《半潜式钻井平台DP3动力定位系统P&ID集成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为深海油气开采的重要海工装备,其核心关键定位技术(动力定位系统,DP)的研究也日趋受到重视,因其具有优良的定位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DP3近年在深水平台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如何实现DP3动力系统和推进器系统盈余配置以满足不同海况下的平台动力定位能力,船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DP3动力定位系统管路仪表系统的集成设计,而其难点是要充分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如国际标准、船级社规范、动力设备布置、分组路径及防火分隔等,并需结合平台实际情况,才能完成最终的集成设计方案。故本文围绕深水钻井平台的DP3系统配套P&ID集成设计,对主要船级社规范进行研究、基于动力系统的设备布置、明确分组路径及A60防火分隔方法、通过计算分析确认相关设计参数,依托实船项目完成DP3配套系统P&ID集成设计方案,并对燃油系统、冷却水和起动空气系统等关键系统,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主要船级社DP3规范规则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归纳对比,明确不同船级社之间的规范要求异同,并以双船级DNV和CCS为典型代表,阐述其DP3等级要求,为后续的DP3管路仪表系统集成设计奠定了基础。(2)基于依托项目,展开DP3系统DP分组、A60防火分隔和水密封分隔研究,梳理相关子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明确管路系统集成设计范围,即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冷却水系统和阀门遥控系统。(3)针对依托项目的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进行布置,并计算分析相关集成系统参数,完成DP3相关P&ID系统集成设计方案。(4)基于完成后的依托项目DP3相关P&ID系统集成设计方案,特别对燃油系统、冷却水和起动空气系统,进一步提出并完成P&ID闭环集成设计优化方案。(5)运用FMEA方法对DP3辅助P&ID系统的闭环创新优化设计方案开展安全可靠性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提炼出优化方案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郝磊,Marc-Tran Heller,金江善,居钰生,Christoph Kendlbacher,高荃[8](2019)在《技术创新,迎接挑战——燃油系统专家圆桌访谈》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保法规也越来越严苛。近年来,发动机行业对节能环保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发动机燃油系统对整机性能及排放而言非常关键。因此,《柴油机》杂志特别策划了本次圆桌访谈,邀请该领域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探讨在当前形势下,燃油系统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边童[9](2019)在《船用燃油系统及其控制设备的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燃油系统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动力管路系统之一。实践表明,船员因对燃油系统进行的误操作造成停航、机损事故屡见不鲜。船舶燃油仿真培训系统是轮机仿真训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现有的轮机仿真训练系统中,燃油系统的仿真模型存在过于简化的情况,仅能满足基本操作训练功能,无法满足故障排查和应急处理等更深层次的训练和培训任务,因此,完善现有燃油仿真模型,开发功能完善的燃油仿真训练系统迫在眉睫。针对现有燃油仿真训练系统的不足,论文对燃油系统及其控制设备的数学建模和仿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针对某万箱集装箱船燃油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建立了燃油系统的加装、存储、驳运和供给管路、油泵、油柜、自清滤器及粘度控制设备数学模型;利用VC++完成了模型计算程序;通过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计算,得到了燃油系统各运行参数;将计算结果与航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仿真误差小于5%,表明仿真模型能够正确反映燃油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可以满足仿真训练的精度要求。其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仿真模型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融入到现有的轮机仿真平台中;利用VC++开发了包括加装、存储、驳运和供给管路、油泵、油柜、自清滤器及粘度控制设备等可视化操作界面,开发出船舶燃油仿真训练系统;仿真实验表明,仿真训练系统所实现的功能与实际系统的功能相近,能完成基本操纵、特殊操作、故障排查和应急处理等训练功能。最后,将已开发的燃油仿真训练系统融入到中国海事服务中心的智能考试系统平台中,完善了训练和考试的功能;编写了燃油系统及其控制设备的典型操作训练和故障排查试题;仿真实验表明,试题测试和自动评估结果正确合理,验证了船舶燃油仿真训练系统的正确性。

朱文超[10](2019)在《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规则的实施,对船舶柴油机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以电液控制方式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技术,逐步发展为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技术核心。然而,国外柴油机公司产品已经占据国内市场,国内对船用低速柴油机燃油系统重要部件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专业、高性能的测试平台能为产品的研发提供重要指导作用,可加速燃油系统关键部件的研发进程。基于此,本文针对船舶低速机燃油喷射系统及其关键部件性能试验装置,研制了一套高性能测控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低速机燃油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性能评价指标,设计了试验台的总体方案;结合试验台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功能,分别确定了以喷油器性能为目标的核心监测点和以试验台运行状态为目标的辅助监测点。参考燃油系统的运行情况,结合试验台软件的功能性、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对该部分硬件进行了选型。(2)根据试验台测控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了软件系统架构。针对喷油器的性能测试,设计了基于LabVIEW主控程序,以状态机和“生产者-消费者”为主要设计模式实现了参数显示、储存、回放、特征分析等功能;针对试验台运行状态的监测与控制,设计了以PLC为主的试验台辅助测试系统,实现了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转速测量、油量智能称量、状态综合检测以及报警等功能。(3)针对高压共轨系统中的轨压波动问题,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轨压控制模型,分别采用传统PID和模糊自适应PID两种控制方法对轨压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较传统PID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小,具备更优良控制效果。(4)通过单通道输入、输出的对比验证以及试验台上的同步采集测试,从两方面验证了测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在注油器试验台上,对设计的模糊自适应PID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了该算法具有优良的控制效果。

二、如何确保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清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确保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清洁(论文提纲范文)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1.2.1 故障诊断技术简要理论
        1.2.2 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
    1.3 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
    2.1 柴油机燃油系统常见故障
        2.1.1 供油量不足
        2.1.2 针阀泄漏
        2.1.3 出油阀失效
        2.1.4 针阀卡死
    2.2 解决方案
    2.3 本章小结
3 燃油系统故障特征参数的提取
    3.1 小波分析基础
        3.1.1 小波分析的定义
        3.1.2 连续小波变换
        3.1.3 离散小波变换
        3.1.4 多分辨率分析
        3.1.5 小波包理论
        3.1.6 小波阈值去噪
    3.2 小波阈值去噪的MATLAB实现
    3.3 利用小波包进行故障特征参数提取
        3.3.1 频带分析技术
        3.3.2 小波包频带分析技术的应用
    3.4 利用燃油压力波形进行故障特征参数提取
        3.4.1 压力波的测量
        3.4.2 压力波的测量部位
        3.4.3 燃油压力波性特征提取
        3.4.4 故障样本数据
    3.5 故障特征参数提取方案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4.1 SOM神经网络
        4.1.1 SOM神经网络结构
        4.1.2 SOM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4.2 SOM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4.2.1 网络样本设计
        4.2.2 网络设计
        4.2.3 网络训练与测试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5.1 BP神经网络
        5.1.1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5.1.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5.1.3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5.2 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5.2.1 创建故障类型编码
        5.2.2 BP神经网络建立
        5.2.3 BP神经网络训练与测试
        5.2.4 诊断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SOM-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6.1 SOM-BP串联神经网络的优点及可行性
    6.2 SOM-BP神经网络训练和测试
    6.3 GUI用户界面开发
    6.4 诊断系统界面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局部回归神经网络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的难点
    1.4 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结构
2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2.1 神经网络概论
        2.1.1 神经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2.1.2 神经元模型及其学习机理
    2.2 BP神经网络
        2.2.1 BP神经网络结构
        2.2.2 BP网络学习算法
    2.3 Elman神经网络
        2.3.1 Elman神经网络结构
        2.3.2 Elman神经网络计算流程
        2.3.3 Elman网络学习算法
    2.4 Elman神经网络的改进
        2.4.1 学习算法的改进
        2.4.2 激励函数的改进
        2.4.3 网络结构的改进
    2.5 本章小结
3 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
    3.1 遗传算法简介
        3.1.1 传统遗传算法的流程
        3.1.2 传统遗传算法的缺点
    3.2 自适应遗传算法
        3.2.1 自适应遗传算法简介
        3.2.2 选择算子的改进
        3.2.3 交叉算子的改进
        3.2.4 变异算子的改进
        3.2.5 利用Shubert函数验证自适应遗传算法
    3.3 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优化
        3.3.1 遗传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必要性
        3.3.2 遗传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船舶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4.1 船舶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介绍
        4.1.1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4.1.2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4.1.3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工作过程
        4.1.4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部件要求
    4.2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4.2.1 燃油喷射系统常见的几种故障
        4.2.2 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的常见方法
        4.2.3 特征向量的提取及样本数据
        4.2.4 变量筛选方法
        4.2.5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始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B公司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品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1.2.2 清洁度质量管理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2章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2.1 质量概述
        2.1.1 质量的概念
        2.1.2 质量的意义
    2.2 质量管理概述
        2.2.1 质量管理的定义
        2.2.2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2.3 常用质量工具介绍
第3章 B公司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现状分析
    3.1 B公司简介
    3.2 B公司高压连接杆及其生产工艺
        3.2.1 高压连接杆及高压共轨系统简介
        3.2.2 高压连接杆生产工艺介绍
        3.2.3 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要求
    3.3 高压连接杆产品生产及清洁度质量现状
        3.3.1 高压连接杆生产现状
        3.3.2 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管理现状
        3.3.3 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分析
    3.4 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主要问题
        3.4.1 清洁度质量不良原因分析
        3.4.2 员工清洁度质量意识不足
        3.4.3 清洗过程能力不足
        3.4.4 物流及工位器具污染
        3.4.5 清洁度检测能力不足
第4章 B公司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改进方案设计与实施
    4.1 清洁度质量改进小组及职能分工
        4.1.1 质量改进小组架构
        4.1.2 质量改进小组成员职责
    4.2 清洁度质量改进方案设计
        4.2.1 员工清洁度质量意识提升
        4.2.2 清洗工艺改进
        4.2.3 物流及工位器具改进
        4.2.4 清洁度检测能力改进
    4.3 清洁度质量改进方案实施及评价
        4.3.1 质量改进方案实施
        4.3.2 质量改进方案效果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建模与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双燃料发动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建模理论
    2.1 双燃料发动机模块划分
    2.2 双燃料发动机建模理论
        2.2.1 供气系统模型
        2.2.2 燃油系统模型
        2.2.3 气缸系统模型
        2.2.4 进排气系统模型
        2.2.5 曲柄连杆机构模型
        2.2.6 冷却系统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燃料发动机实时仿真模型搭建
    3.1 SIMULINK软件简介
    3.2 双燃料发动机的运行模式
        3.2.1 纯柴油运行模式
        3.2.2 双燃料运行模式
        3.2.3 最大燃气模式
    3.3 双燃料发动机实时仿真模型搭建
        3.3.1 供气系统子模型
        3.3.2 燃油系统模型搭建
        3.3.3 进排气系统模型
        3.3.4 气缸系统模型
        3.3.5 曲柄连杆机构模型
        3.3.6 冷却系统模型
    3.4 模型仿真步长设置
    3.5 双燃料发动机模型精度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燃料发动机多工况仿真分析
    4.1 双燃料发动机纯柴油模式与最大燃气模式对比仿真
        4.1.1 纯柴油模式与最大燃气模式100%负荷条件下仿真结果
        4.1.2 纯柴油模式和最大燃气模式不同工况下仿真结果分析
    4.2 双燃料运行模式仿真分析
        4.2.1 双燃料运行模式50%天然气替代率仿真结果分析
        4.2.2 双燃料运行模式75%天然气替代率仿真结果分析
        4.2.3 双燃料运行模式不同负荷时天然气替代率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4.2.4 双燃料发动机排气温度仿真分析
    4.3 气缸进气参数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影响
        4.3.1 进气压力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参数的影响
        4.3.2 进气温度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参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引燃柴油喷射规律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影响
    5.1 喷油正时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
        5.1.1 喷油正时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压力的影响
        5.1.2 喷油正时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温度的影响
        5.1.3 喷油正时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进程的影响
    5.2 二次喷射时预喷提前角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
        5.2.1 预喷正时对双燃料发动缸内压力的影响
        5.2.2 预喷正时对双燃料发动缸内温度的影响
        5.2.3 喷油正时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进程的影响
    5.3 二次喷射时预喷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
        5.3.1 预喷喷油量对双燃料发动缸内压力的影响
        5.3.2 预喷喷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温度影响
        5.3.3 预喷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进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船舶柴油机系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船舶风险评估理论概述
        1.2.1 船舶风险评估的定义
        1.2.2 船舶风险评估的原则
        1.2.3 船舶风险评估的难点
        1.2.4 船舶风险评估的方法
    1.3 船舶风险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思路
    1.5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柴油机系统风险识别
    2.1 柴油机系统分析
        2.1.1 燃油系统
        2.1.2 滑油系统
        2.1.3 冷却系统
        2.1.4 换气系统
        2.1.5 起动空气系统
    2.2 系统故障分析
        2.2.1 燃烧故障
        2.2.2 润滑故障
        2.2.3 冷却故障
        2.2.4 换气故障
        2.2.5 起动故障
    2.3 故障规律探究
    2.4 故障数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柴油机风险等级评价衡准研究
    3.1 可靠性基本理论
        3.1.1 可靠性的定义
        3.1.2 维修和维修性概念
        3.1.3 船舶柴油机的可靠性
    3.2 风险分级方法阐述
    3.3 风险分级标准研究
        3.3.1 QS9000 标准阐述
        3.3.2 船舶柴油机风险分级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糊层次分析方法介绍
    4.1 模糊数学基础理论
        4.1.1 隶属函数的定义
        4.1.2 隶属函数的确定
    4.2 模糊综合评估法
        4.2.1 单级模糊综合评估
        4.2.2 多级模糊综合评估
        4.2.3 模糊评价指标清晰化
    4.3 层次分析法
        4.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4.3.2 层次分析法执行步骤
    4.4 敏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船舶柴油机的模糊综合评估
    5.1 柴油机风险因素层次划分
    5.2 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因素权重
    5.3 风险等级模糊评价
    5.4 建立柴油机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5.4.1 一级模糊综合评估
        5.4.2 二级模糊综合评估
    5.5 风险因素敏感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6)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喷油器研制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船用低速机电控燃油系统发展概述
        1.2.1 国外船用低速机燃油系统发展现状
        1.2.1.1 MAN diesel & Turbo 公司 ME、G 系列增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2.1.2 Win GD公司RT-flex系列电控共轨燃油系统
        1.2.1.3 三菱重工的UE-ECO增压式燃油喷射系统
        1.2.2 国内船用低速机燃油系统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喷油器研究进展
        1.3.1 国外船用低速机电控喷油器发展现状
        1.3.1.1 L'Orange共轨式电控喷油器
        1.3.1.2 OMT共轨喷油器和Bosch电控喷油器
        1.3.1.3 MAN FBIV增压式电控喷油器
        1.3.2 国内船用低速机电控喷油器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控喷油器设计
    2.1 电控喷油器需求分析
    2.2 电控喷油器结构设计
        2.2.1 电控喷油器体设计
        2.2.2 重油密封结构设计
        2.2.3 针阀偶件设计
        2.2.4 控制阀偶件设计
        2.2.5 电磁控制机构设计
    2.3 电控喷油器工作原理
    2.4 电控喷油器主要参数设计
        2.4.1 针阀偶件参数设计
        2.4.1.1 喷孔流通面积
        2.4.1.2 针阀参数设计
        2.4.2 针阀调压弹簧参数设计
        2.4.2.1 弹簧预紧力
        2.4.2.2 弹簧校核估算
        2.4.3 控制活塞参数设计计算
        2.4.3.1 双量孔参数计算
        2.4.3.2 控制容积计算
        2.4.3.3 控制阀升程计算
        2.4.3.4 控制阀预紧力
        2.4.4 电磁阀参数设计计算
        2.4.4.1 电磁阀弹簧校核估算
        2.4.4.2 高速电磁阀电磁力估算
        2.4.5 紧帽参数设计计算
        2.4.5.1 喷嘴紧帽
        2.4.5.2 器体紧帽
    2.5 电控喷油器结构参数匹配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控喷油器性能数值仿真研究
    3.1 AMESim 软件简介
    3.2 电控喷油器数学模型建立
        3.2.1 电-磁能量转换机构数学模型
        3.2.2 机械运动数学模型
        3.2.3 流体运动数学模型
    3.3 电控喷油器一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3.3.1 模型的假设及简化
        3.3.2 电磁驱动组件模型建立
        3.3.2.1 电磁驱动组件的电磁力MAP图
        3.3.2.2 电磁驱动组件液力模型
        3.3.2.3 燃油喷射组件液力模型建立
        3.3.2.4 喷油器整体模型
    3.4 关键结构参数对喷油器性能的影响分析
        3.4.1 进/出油量孔直径对喷射性能的影响
        3.4.2 控制活塞直径对喷射性能的影响
        3.4.3 针阀弹簧预紧力对喷射性能的影响
        3.4.4 关键结构参数对喷油器性能影响度量化分析
    3.5 电控喷油器喷射特性仿真研究
        3.5.1 基本喷射性能研究
        3.5.2 循环喷油量一致性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控喷油器重油适用性研究
    4.1 ANSYS Workbench 仿真软件平台介绍
    4.2 电磁阀散热仿真模型简化
    4.3 计算网格划分
    4.4 边界条件及流动模型选择
        4.4.1 边界条件
        4.4.2 流动模型及求解设置
    4.5 散热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4.5.1 温度分布
        4.5.2 冷却油流速分布
        4.5.3 热量分布
        4.5.4 出口流量统计
        4.5.5 初步散热仿真结论
    4.6 电磁阀冷却结构优化设计
    4.7 模型优化后的散热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4.7.1 温度分布
        4.7.2 冷却油流速分布
        4.7.3 热量分布
        4.7.4 出口流量统计
        4.7.5 散热仿真结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控喷油器试验装置研制与试验验证
    5.1 总体方案设计
    5.2 试验装置研制
        5.2.1 低压燃油系统研制
        5.2.2 高压燃油系统研制
        5.2.3 润滑油供给系统研制
        5.2.3.1 润滑油系统
        5.2.3.2 伺服油系统
        5.2.4 喷油量测量系统研制
        5.2.5 冷却水系统研制
        5.2.6 测控系统开发
        5.2.6.1 上下位机硬件设计
        5.2.6.2 PLC程序设计
        5.2.6.3 上位机Lab VIEW程序设计
        5.2.6.4 Lab VIEW与 PLC通信
        5.2.7 试验装置软硬件集成与调试
    5.3 电控喷油器性能试验研究
        5.3.1 性能仿真模型验证试验
        5.3.2 密封性验证试验
        5.3.3 循环喷射量验证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半潜式钻井平台DP3动力定位系统P&ID集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DP3 动力定位系统管路仪表系统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DP3规范规则研究
    2.1 动力定位规范出台历程
    2.2 世界主要船级社动力定位不同等级船级符号
    2.3 典型船级社对动力定位系统的不同等级要求
    2.4 本章小结
3.DP3 系统DP分区和布置研究
    3.1 DP3 动力定位系统动力系统和推进器系统分组
    3.2 动力系统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和系统布置研究
    3.3 本章小结
4.DP3 动力定位系统P&ID集成设计技术研究
    4.1 燃油系统
        4.1.1 燃油注入和驳运系统
        4.1.2 燃油供给系统
        4.1.3 燃油净化系统
    4.2 滑油系统
    4.3 冷却水系统
        4.3.1 满足DP3 的冷却系统的要求
        4.3.2 冷却系统配置
        4.3.3 依托项目冷却系统设计研究
        4.3.4 冷却系统闭环原理优化设计研究
    4.4 压缩空气系统
        4.4.1 起动空气系统
        4.4.2 控制空气系统
    4.5 阀门遥控系统
    4.6 本章小结
5.DP系统P&ID闭环集成设计方案安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分析
    5.1 FMEA分析
        5.1.1 FMEA方法简介
        5.1.2 P&ID闭环系统FMEA分析
    5.2 创新性和先进性分析
        5.2.1 创新性
        5.2.2 先进性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船用燃油系统及其控制设备的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建模与仿真研究动态
        1.2.2 国内外轮机仿真训练器发展现状
        1.2.3 燃油仿真系统发展现状
        1.2.4 国内外燃油粘度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燃油系统的数学建模
    2.1 燃油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管路模型
    2.3 油泵模型
    2.4 油柜模型
    2.5 混油桶模型
    2.6 滤器模型
    2.7 自清滤器模型
    2.8 燃油粘度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2.8.1 蒸汽调节阀模型
        2.8.2 加热器模型
        2.8.3 测粘计模型
        2.8.4 粘度PID控制器
    2.9 本章小结
3 计算程序及计算结果
    3.1 管网求解算法
    3.2 仿真结果分析
        3.2.1 管网仿真结果分析
        3.2.2 粘度控制器仿真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燃油仿真训练系统的实现
    4.1 PROSIMS仿真平台概述
    4.2 燃油仿真系统的程序实现
        4.2.1 算法的程序实现
        4.2.2 界面的程序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燃油仿真系统在智能考试系统中的应用
    5.1 故障仿真的实现
    5.2 自动评估算法
        5.2.1 结束检测算法
        5.2.2 实时检测算法
        5.2.3 条件检测算法
    5.3 考试试题的编写及操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试验台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虚拟仪器的发展现状
    1.4 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6 技术路线与本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燃油系统试验台总体设计与硬件选型
    2.1 试验台总体设计
    2.2 试验台测控点的选取
    2.3 测控系统硬件选型
        2.3.1 Compact RIO硬件选型
        2.3.2 PLC300硬件选型
        2.3.3 工控机硬件选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控系统的软件开发
    3.1 测控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3.2 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3 Compact RIO主测控系统程序开发
        3.3.1 主测控系统软件架构与功能
        3.3.2 FPGA程序设计
        3.3.3 上位机程序的设计
        3.3.4 信号实时显示与数据存储
        3.3.5 轨压控制模块
        3.3.6 数据交换程序设计
        3.3.7 滤波器设计
        3.3.8 通讯接口预置
    3.4 PLC辅助测控系统程序开发
        3.4.1 试验台辅助测控系统功能
        3.4.2 软件架构
        3.4.3 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
        3.4.4 转速的测量
        3.4.5 状态检测与报警
        3.4.6 油量智能称量
    3.5 PLC与LabVIEW通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PID的轨压控制
    4.1 PID控制算法
    4.2 模糊控制理论
    4.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4.3.1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原理
        4.3.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4 控制仿真实现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验证
    5.1 测控系统的实验验证
    5.2 模糊PID算法的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
附录A:试验台测试系统人机交互界面
附录B:试验台中开关量信号列表

四、如何确保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清洁(论文参考文献)

  •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D]. 刘原宾.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局部回归神经网络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 章志浩.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B公司高压连接杆清洁度质量改进研究[D]. 毕燕泗.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建模与燃烧特性研究[D]. 岳广阔.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船舶柴油机系统风险评估[D]. 李善鸿.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喷油器研制与试验研究[D]. 蒋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半潜式钻井平台DP3动力定位系统P&ID集成设计研究[D]. 冷阿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技术创新,迎接挑战——燃油系统专家圆桌访谈[J]. 郝磊,Marc-Tran Heller,金江善,居钰生,Christoph Kendlbacher,高荃. 柴油机, 2019(06)
  • [9]船用燃油系统及其控制设备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 边童.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10]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D]. 朱文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如何保证柴油系统的清洁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