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臂丛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肺结核一例

以臂丛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肺结核一例

一、表现为臂丛神经痛的肺结核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兰[1](2019)在《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采取相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养生的效果。为此,本研究对当前老年疾病的现代中医文献元数据进行系统化整理与分析,以期探索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目的:分析我国老年疾病分类与中医证候分类特点,探索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规范化分类方法,以及利用该分类方法分析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方法:以老年疾病现代中医临床文献元数据为研究对象,规范主题词、关键词中的病证术语,并进行系统化分类与编码。分析老年疾病、中医证候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按照本研究构建的中医状态框架,把中医证候名称转换成中医状态名称,系统分析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1、文献元数据分析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4月所发表的老年疾病中医研究文献,导出文献元数据,通过自主开发的数据转换工具,将文献题录文本转换为数据库格式,并导入Access数据库中管理。纳入分析的元数据为主题词或关键词中含疾病或证候内容。2、术语规范化方法:对主题词、关键词进行分词、语义消歧、术语分类标记。包括:(1)中医疾病与证候术语规范: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进行疾病、证候名称规范与编码;(2)西医疾病名称规范:参照ICD 10进行疾病名称规范与编码;(3)中医状态规范与编码:在中医状态分类框架指导下对将中医证候名称转换为中医状态名称,并进行编码,中医状态由态基组成,态基由病位元和邪机元构成。3、统计分析法:采用SAS 9.3软件编程统计。(1)频数统计:中西医疾病、中医证候、中医状态的文献引用频数;(2)关联规则分析:分析疾病与证候以及疾病与态元、态基之间的关联关系。(3)采用proc report过程将结果以Word格式输出。结果:共检索得到8822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共有6652篇。1.老年疾病的病证分类频数1.1老年疾病分布频数涉及西医病名共898种,循环系统疾病占27.58%,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占12.88%,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占10.29%。主要西医病名为高血压、痴呆、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分别占比11.00%、9.61%、4.80%、4.68%和3.99%。涉及中医病名110种,内科病占88.48%,骨伤科病占6.99%。内科病频数最多的为心系病类,占41.29%;其次为肝系病类和脾系病类,分别占比14.37%和13.77%。中医病名频数最多的为痴呆病、便秘病、中风病、痹病和骨折病,分别占27.04%、11.06%、7.57%、7.53%和6.46%。1.2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主要为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和脏腑经络证候类,两者分别占47.32%和38.32%。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主要以痰证类、血证类、气证类为主,分别占中医证候的22.02%、19.75%和19.20%。脏腑经络证候类主要以肾证类、肝证类、脾证类为主,分别占比27.84%、13.10%和11.65%。证候频数中,肾虚证频数最多,占9.42%;其次为血瘀证,占8.46%;再次为虚证,占4.77%。1.3常见老年疾病中医证候频数1.3.1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证候分布频数高血压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血瘀证,权重值为22.13;痴呆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5.17;糖尿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0.45;冠心病证候权重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40.6;脑卒中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血瘀证,权重值为38.28。1.3.2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证候频数在当前研究中,痴呆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7.8;便秘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虚证,权重值为54.56;中风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是血瘀证,权重值为43.17;痹病权重值最大的为风寒湿邪证和寒湿痹阻证,权重值16.92;癌病权重值最大的证候为气虚痰湿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权重值均为18.28。2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2.1老年疾病中医状态分类频数病位元一级分类频数统计结果中,无特定病位占56.36%,脏腑病位占41.68%。具体病位元中,病位及其占比依次为肾17.91%、肝6.73%、脾6.16%、肺5.46%、心1.75%、胃1.31%。邪机元一级分类频数统计结果中,生命物质不足类占50.55%,运动异常类占40.19%。运动异常类邪机元中,不通(阻滞)占24.38%;不足类邪机元中脏腑经络虚占19.66%。邪机元频数较多的有虚19.76%、阴虚11.07%、气虚10.32%老年疾病中医基本状态频数最多的为血瘀和肾虚,分别占比11.40%、10.00%。2.2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高血压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权重值为26.19;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6,具体病位为肾和肝,权重值分别为19.3和13.92;邪机元主要为阳亢和阴虚,权重值分别为25.14和20.87。痴呆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肾.精亏和血瘀,权重值分别为29.91和26.05;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4.82,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5.32;主要邪机元为精亏和血瘀,权重值分别为24.7和21.62。冠心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和肾.精亏,权重值分别为37.47和23.13;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5.04,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12.86,主要邪机元为血瘀和精亏,权重值分别为31.87和19.67。糖尿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血瘀、阴虚、气虚,权重值均为19.21;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70.3,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1.27;主要邪机元为气虚、阴虚,权重值为40.5、26.42。脑卒中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血瘀和气虚,权重值分别为50.15和35.91;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92.09;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6.38;主要邪机元为血瘀和气虚,权重值分别为45.92、39.13。2.3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痴呆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肾.精亏和血瘀,权重值为31.74和26.07;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4.51,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6.42;主要邪机元为精亏和血瘀,权重值为26.72、22.08。便秘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虚、气虚,权重值为31.91和23.96;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3.62,具体病位主要在肾和脾,权重值为9.29和6.65;主要邪机元为气虚、虚,权重值为47.17和21.93。中风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气虚,权重值为54.77、33.14;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93.91,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5;主要邪机元为血瘀、气虚,权重值为49.41、39.04。痹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权重值为14.78;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6,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10.71;主要邪机元为血瘀、瘀阻、湿阻,权重值均为12.88。癌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气虚,权重值为53.05;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7.77,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7.89;主要邪机元为气虚,权重值为58.39。结论:1、对老年疾病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元数据中的疾病与证候术语进行了全面收集与系统化整理,分析了老年疾病分类与证候分类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年疾病态元、态基和状态三层次的中医状态分类框架,初步分析了老年疾病总体的中医状态特点以及常见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2、研究构建的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命名规则与分类编码体系,有利于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的统计分析,可为老年疾病的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制定提供借鉴。

张晓磊,杨智强,张利容,薛小军,郑文亮,丘广明[2](2016)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合并失眠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使用低浓度利多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合并失眠的疗效。方法 28例原发性手汗症合并失眠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28例原发性手汗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4%,且无代偿性多汗及霍纳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对睡眠质量的满意程度为96.4%(27/28),高于治疗前的17.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浓度利多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 ,通过对交感神经的调节,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合并失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亚萍[3](2013)在《蜂针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蜂针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轻中度癌痛与单用三阶梯药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以期为蜂针临床治疗癌痛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对照组:按照WHO三阶梯给药原则(Report a WHO Expert Committee. Cancer P ain Relief and Palliative Care. Geneva,1996.);轻度癌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为主,代表药为阿司匹林等;中度癌痛:弱阿片类药物为主,代表药为曲马多;重度癌痛:强阿片类药物为主,代表药为吗啡。具体药物及服用方法:①轻度癌痛(0<NRS<4):塞来昔布胶囊,口服,0.2g,bid;②中度癌痛(4≤NRS<7):氨酚双氢可待因,口服,1-2粒,q4-6h。治疗组:采取止痛药配合蜂针治疗。止痛药用药方法及剂量与对照组相同。蜂针治疗治疗根据经验选取穴位,进行蜂针治疗。蜜蜂选择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针灸科的中华蜜蜂。取穴:以阿是穴为主,先辨病取穴,如肺癌可选:肺俞、云门、中府、定喘穴等;肝癌可选:肝俞、胆俞、期门等;胃癌可选:脾俞、胃俞、足三里等。再以辨证取穴,如气虚加关元、气海;阳虚配肾俞、命门等。第一个疗程:每天一次,每次一只蜂针,共10次,阿是穴为主。第二个疗程:从第12次开始,每天一次,每次加一针蜂针,阿是穴为主,加上配穴,直到20次结束时将蜂针加到10针。第三个疗程:从第21次开始,每天一次,每次加一针蜂针,直到30次结束时将蜂针加到20针。(阿是穴选择多为肿瘤的体表投影区或疼痛部位)成果:本次临床观察实验,共收入6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3例,CR16例,PR16例,MR1例,NR0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27例,CR5例,PR17例,MR4例,NR1例,总有效率为81.48%。经x2检验,P<O.05,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KPS平分、体重变化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有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组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体重上有一定的作用。在外周血象变化方面,治疗组经治疗后,WBC、 HGB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PLT、RBC方面,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试验观察可初步得出蜂针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疗效优于单用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

杨秋晔[4](2011)在《当代十七位针灸名家学术传承及流派探讨》文中认为我国的针灸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通过众多医家反复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研究,我国针灸医学在研究深度及广度上都有长足进展。医家们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为中心,运用独特的方法,技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因而形成了众多的学说和流派,这对丰富和发展针灸医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当代着名针灸学者,许多学术思想在针灸学术界已具影响力,且拥有其继承人或拥护者,但对其研究,大部分只停留在总结其学术思想及经验的层面,未曾从中整理出其较为完整的理论学说,挖掘其中存在的针灸流派因素,对于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发展源流,存在现状,传承、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除了澄江针灸流派、江苏的陆氏针灸学术流派及上海的杨氏针灸学术流派有较为完整的研究之外,其他流派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况,而本课题对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正好可以弥补以上诸方面的不足。针灸学术流派是难得的学术结晶,是经过众医家学者学习认可后保存下来的,为避免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因无继承人或无文献记载而失传,应对针灸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认真研究,对现存的针灸学术流派进行挖掘及总结,作为珍贵的针灸学术资料保存下来,这对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播与继承,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主,结合访谈实录及信息采集模板基础上,以“十五”、“十一五”立项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课题中200多位名老中医为筛选对象,根据其所属专业不同,从中筛选出17明针灸核心医家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17位针灸名老中医的学术流派发展现状及传承状况,从流派的角度分析针灸学术的发展状况。基于对17位针灸名老中医的研究,运用“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当代各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创始人、当代代表人物、代表着作、学术特色、临证特点、师承关系、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对当今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及临床疗效等问题,总结出流派分布图(包括师承脉络、地域分布等)2.总体分析当代针灸名老中医学术流派概况。参考各家学说教材、研究文章等对当代针灸名老中医学术流派进行总结提炼。3.分析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合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现状,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初步研究,我们得出总结出七个较为突出的针灸学术流派:郑氏家传手法、靳三针、澄江针灸学派、陈氏飞针、石氏针法、孙氏腹针、王氏针刺手法。通过分析各流派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其存在共同点:针灸学术流派强调辩证论治、尤其经络辨证,以辩证施针,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病属何经,并进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属络,它可以放映经络本身及所属脏腑的病证,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同时注重选穴配穴组方,由于不同穴位有不同的主治特点和规律,根据穴位的特定性能和治疗作用而选穴、配穴,灵活运用五腧穴、原络穴、俞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特定穴和经外奇穴,互增功效,以提高临床疗效。西医传入的影响,使当代中医学术发生了较之此前要激烈许多的变化,传统的学派在绵延,新学派在现当代社会思想文化与科技条件下产生,立足中医传统而融会现代科技,成为现代中医学派形成并发生影响的新特点。名老中医的特色经验、观点、思想既来自传统,又有所创新,并通过某种更可靠的方式绵延,形成新的学派。对于17位针灸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传承研究可以看出,家传、师传与现代中医教育是当代针灸学术流派形成的主要源流因素,而师传仍是当代针灸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但也不难发现,家传的传承方式明显减少。而相对于古代针灸流派,国际交流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承方式逐渐为针灸学家们所推崇。

唐芝秀[5](2006)在《肺癌68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郭秀明,唐荣华[6](2005)在《急性臂丛神经炎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黄信有[7](2002)在《表现为臂丛神经痛的肺结核一例》文中提出

李军,蔡斐[8](2000)在《浅析肺经是动病病证与临床证治》文中研究表明着名针灸专家石学敏教授潜心钻研《灵枢经》30余年,对古医籍的译释有独特的见解。有幸多次聆听石学敏教授讲座,受益非浅。现将聆听专家讲座的心得浅析如下:1 肺经是动病病证的症候分析 《灵枢·经脉篇》曰:“手太阴肺经……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该段经文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孙文芳,刘丽梅,包礼平[9](1999)在《以臂丛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肺上沟癌2例报告》文中指出例1,男,44岁。于1997年12月8日入院。7个月前开始出现右肩背部疼痛,为持续性烧灼样痛,阵发性加重。2个月来出现右上肢疼痛,不能持重物。右面、上肢无汗,但右腋窝汗多。曾在某院行颈椎CT、脊椎平片及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近半年来明显消瘦。查体:心肺腹...

郭前进,刘志宏,崔周敏[10](1996)在《肩周炎与肩周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肩周炎与肩周痛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然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临床上多有混淆,甚至误诊误治,影响学科的发展。为使治疗具有针对性,现据有关资料做一浅述。 1 肩周炎 1.1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粘连性关节囊炎、冻结肩等。其病名繁多,治法有多种,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该病发生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特征为肩周疼痛伴肩关节各方向的功

二、表现为臂丛神经痛的肺结核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现为臂丛神经痛的肺结核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状态研究概况
        1.1 中医状态概念的提出
        1.2 中医状态分类与中医健康状态指标
        1.3 中医状态辨识与辨态论治
        小结
    2 中医学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学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小结
    3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
        3.1 老年人健康状况现状
        3.2 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
        小结
第一部分 老年疾病的病证分类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文献检索与纳入
        1.3 数据构建与数据加工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疾病分类频数
        2.2 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
        2.3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证候特点
    3 讨论
        3.1 老年疾病分布特点
        3.2 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3.3 常见老年疾病与中医证候关联特点
    4 小结
第二部分 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研究思路
        1.2 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分类特点
        2.2 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
        2.3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
    3 讨论
        3.1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
        3.2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
        3.3 证候分类和中医状态分类对比
        3.4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对于老年人养生的提示
    小结
结论
不足与创新之处
    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老年人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西医疾病主题词ICD10分类频数统计表
    附录二 老年人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及编码对应表
    附录三 老年人中医态基频数统计结果
        附表3-1 依据病位元分类的老年人态基频数统计
        附表3-2 依据邪机元分类的老年人态基频数统计
作者简历
答辩委员会名单

(2)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合并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手汗症合并失眠患者28例, 其中男13例, 女15例;年龄20~48岁, 平均年龄 (38.2±9.3) 岁。
    1.2 治疗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6 h, 占60.7%;18例夜间觉醒次数<1次。见表2。治疗后患者对睡眠质量的满意程度为96.4% (27/28) , 高于治疗前的17.9% (5/2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2.2 睡眠情况治疗2个疗程后, 21例患者能在30 min内入睡, 占75.0%;17例睡眠持续时间>6 h, 占60.7%;18例夜间觉醒次数<1次。见表2。治疗后患者对睡眠质量的满意程度为96.4% (27/28) , 高于治疗前的17.9% (5/2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蜂针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癌痛的研究概况
        1.1.1 流行病学
        1.1.2 病因研究
        1.1.3 发病机制
        1.1.4 治疗
        1.1.5 癌痛的中医研究概况
    1.2 蜂针疗法
        1.2.1 蜂针疗法的概况
        1.2.2 蜂针的作用原理
        1.2.3 蜂毒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
        1.2.4 蜂毒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1.2.5 蜂针疗法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1.2.6 蜂针刺法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研究
        2.1.1 病例选择
        2.1.2 病例来源
        2.1.3 病例分组
        2.1.4 治疗方法
        2.1.5 观察项目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临床资料
        2.2.2 观察结果
    2.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当代十七位针灸名家学术传承及流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针灸流派研究概况
    1. 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2. 古代针灸流派
    3. 现代针灸学术流派
        3.1 澄江针灸流派
        3.2 陆氏针灸学术流派
        3.3 杨氏针灸学术流派
    4. 小结
第二部分 名老中医学术精华及学术传承
    1. 郑魁山
    2. 程莘农
    3. 郭诚杰
    4. 张沛霖
    5. 秦亮甫
    6. 田从豁
    7. 张缙
    8. 于致顺
    9. 靳瑞
    10. 王翘楚
    11. 陈全新
    12. 石学敏
    13. 黄鼎坚
    14. 孙申田
    15. 张永树
    16. 孔昭遐
    17. 王国才
第三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探讨
第四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概述
    1. 郑氏家传手法
    2. 靳三针
    3. 澄江针灸学派
    4. 陈氏飞针
    5. 石氏针法
    6. 孙氏腹针
    7. 王氏针刺手法
第五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特点
    1. 流派形成的学术源流
    2. 流派的地域分布
    3. 流派学术思想共性
    4. 学术思想及治法的创新性
    5. 流派的学术传承
第六部分 当代针灸流派的现状与未来
    1. 针灸流派的兴盛与没落的原因
    2. 流派弱化的利与弊
    3. 发展困境的解决方法
第七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存在问题
    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名老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信息采集模板(例)
    附录二:本硕连读期间发表论着
致谢

(5)肺癌6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检查:
2 讨论

(6)急性臂丛神经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辅助检查
    1.3 治疗方法
    1.4 随访结果
2 讨 论

四、表现为臂丛神经痛的肺结核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D]. 陈兰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合并失眠的疗效观察[J]. 张晓磊,杨智强,张利容,薛小军,郑文亮,丘广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0)
  • [3]蜂针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D]. 王亚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4]当代十七位针灸名家学术传承及流派探讨[D]. 杨秋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5]肺癌68例临床分析[J]. 唐芝秀. 现代医药卫生, 2006(03)
  • [6]急性臂丛神经炎临床分析[J]. 郭秀明,唐荣华.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04)
  • [7]表现为臂丛神经痛的肺结核一例[J]. 黄信有. 临床内科杂志, 2002(S1)
  • [8]浅析肺经是动病病证与临床证治[A]. 李军,蔡斐.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0
  • [9]以臂丛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肺上沟癌2例报告[J]. 孙文芳,刘丽梅,包礼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02)
  • [10]肩周炎与肩周痛[J]. 郭前进,刘志宏,崔周敏. 疼痛学杂志, 1996(04)

标签:;  ;  ;  ;  ;  

以臂丛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肺结核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