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实施与发展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实施与发展

一、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实施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成畅[1](2020)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认为持续经营假设是关于会计主体状态的基本假设,它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是持续的,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倘若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则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此时若仍错误地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整体会因存在广泛而严重的错报而不再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至关重要。近年来,世界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中潜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效防范风险日益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仅时刻牵动着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心,更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休戚相关,与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身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注册会计师,通过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时地向市场各方传递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风险的预警信号,以提醒投资者充分地关注风险,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或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种“非标”意见。确保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和质量,以及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对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保障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正式审议通过。新证券法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将企业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规定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改革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的规定,大幅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受限企业的退市效率,推进退市常态化。新证券法的这些举措进一步凸显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研究也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提高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质量,不断加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世界主要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在为制定更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而不懈努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式、信息含量、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等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演进。美国审计准则(Statements on Auditing Standards,SAS)中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先后历经了SAS No.34、SAS No.59、SAS No.126和SAS No.132等多个时期,在持续经营相关责任的界定、审计师责任的强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等方面作出诸多改进,并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的建立。在美国之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开始致力于制定高质量的、利于国际趋同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并通过“明晰项目”和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等诸多重大举措持续地推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变革。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从首次发布至今历经4次修订。从最初参照美国的SAS No.59,到2006年基本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ISA 570实质性趋同,再到2016年汲取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成果、继续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朝着弥合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目标不断迈进。尤其是2016年12月发布的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发展历程中最重大的制度变革,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不断演进与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演进的主要过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相关制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发展动向,并对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症结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次,本文对我国近年来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及审计意见的出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分析,评述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成效以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总体面貌;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及路径,分别从市场反应、债务融资和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全面地考察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为我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背景下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布日前后1天、前后2天以及前后5天的时间窗口内,以累计超额收益(CAR)衡量的市场反应显着为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显着的负反应。(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市场反应显着为负的结论存在短期效应。在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的第4天,超额收益(AR)的均值即开始显示为正,且累计超额收益(CAR)在前后10天的时间窗口内并不显着。这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部分投资者“炒壳”动机强烈。在投机的驱动下,一些本该由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而可能导致股价持续下跌直至退市的公司却并未得到应有的看低。(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异质性。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几种不同类型中,市场对于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反应最为强烈,表明我国投资者能够识别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是风险警示程度最强、预警价值最高的一类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然而,未有证据表明市场能够显着区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的差别,反映出我国投资者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4)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全面实施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显着增强,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的举措显着地提升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于投资者的风险警示作用,起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接着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相比,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企业,其次年债务规模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减少17.62%,次年债务成本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增加9.47%,表明债权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在风险警示程度上的差异。(2)不同类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3)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全面实施显着地加强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之于债权人的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达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最后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发现:(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出具后,企业管理层会迫于市场压力和保全职位的压力,加大后期盈余管理的程度。(2)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显着提升,表明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会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作为一种“非标”审计意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一定的监督机制,而对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却具有显着的强化与促进作用,反映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的内在监督效能与其之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之间存在力量的博弈。(4)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管理层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进行盈余操纵,而非在改善真实的经营绩效上下苦工,这会进一步损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的生存几率。因此,除市场反应和债务融资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也能够建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面揭示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理及预警价值,证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通过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传导机制实现资本市场治理功能,帮助市场加速淘汰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不断完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环境、持续地加强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风险防范和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的作用是我国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张呈[2](2019)在《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 ——基于审计师与投资者视角的研究》文中提出审计报告是审计师与使用者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纽带,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危机之后,传统审计报告模式饱受争议:使用者期望通过审计报告获知关于被审计单位风险以及审计师执业过程的个性化信息,但传统审计报告格式固定、内容统一、意见类型同质化,不仅缺乏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的个性化披露,而且仅呈现审计结果,未提及审计师执业过程,导致使用者信息需求与审计报告信息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审计报告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为了回应使用者的诉求,新一轮审计报告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展开。2013年,英国率先改革传统审计报告模式;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修订的审计准则;2017年,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也启动了审计报告改革进程。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以下简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等12项新审计准则,跟进审计报告改革的国际变化,持续实现准则国际趋同。2017年1月1日起,我国新审计准则在A+H股公司率先试点,2018年1月1日起在其它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新审计准则的核心变化是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描述本期审计中最为重要的事项及其审计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审计过程透明度,改善审计报告沟通价值。随着审计报告改革的推进,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何,产生了怎样的经济后果?特别地,作为审计准则的执行者、审计报告信息的供给方,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之后,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为改革的呼吁者、审计报告信息的需求方,投资者是否从关键审计事项中获取了决策有用的增量信息?一系列问题值得系统分析与实证检验。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现状,选取审计师行为与投资者决策两个视角,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为全面评估审计报告改革效果、回应改革初衷提供经验证据。本文结合审计学、经济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规范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及其经济后果。具体而言,首先从披露现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三个方面,梳理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相关的研究文献,把握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明确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结合新一轮审计报告改革的国际动态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实践,利用期望差距理论、信息差距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保险理论以及罪责控制理论,阐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影响审计师行为、投资者决策的理论基础、逻辑框架。然后,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现状,并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数据,从审计师行为和投资者决策两个角度,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及其影响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实施现状。利用我国2016-2017年披露新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样本,统计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现状,结果显示:(1)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以文本形式为主,表格形式为辅;(2)大多数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不超过3项,事项数量普遍偏少;(3)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广泛涉及多个领域,但高度集中于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并且行业特征十分明显;(4)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要素相对完整,但段落篇幅长短不一,事项描述的精确性、审计程序的逻辑性、审计结果的清晰性存在差异,披露水平参差不齐;(5)与英国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在披露数量、事项选取方面的差异较小;(6)A+H股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具有较强持续性。通过问卷调查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具体应用情况以及社会公众对关键审计事项的评价,发现:(1)原则导向的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提高了新审计报告的撰写难度;(2)众多审计师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表现谨慎,且相互借鉴、模仿;(3)监管风险与客户解约风险,是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考虑的重要因素;(4)事务所在准则应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5)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认可,但事项数量、种类低于使用者预期,事项描述、审计应对程序等信息内容与使用者需求依然存在差距。第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基于审计质量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1)相比未实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控制组公司,A+H股公司在适用关键审计事项准则之后,应计盈余管理得到显着抑制,说明增加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促使审计师更加谨慎执业,降低对盈余管理的容忍程度,进而提高审计质量。(2)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行业专长、对客户依赖程度较高的事务所中更加显着,即审计师行业专长、客户重要性是影响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3)从准则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当审计师将应收账款减值、收入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予以重点关注时,审计质量更高。意味着应收账款减值、收入确认事项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重点审计这些事项有助于控制检查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基于审计收费视角的实证检验发现:(1)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促使审计收费显着上涨。表明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增强了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为了应对潜在损失,审计师增加审计成本与投入、提升审计质量、收取更高风险溢价,最终通过审计收费上涨体现出来。(2)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四大”审计以及法律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意味着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不同类型事务所审计收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收费的提升作用,依赖于良好的法律环境。(3)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文本越复杂,审计收费越高,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具体披露影响审计收费。(4)当审计师重点关注应收账款减值、固定资产减值、商誉减值以及收入确认事项时,审计收费显着上涨,这一方面可能与上述事项的审计成本较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意味着应收账款减值、固定资产减值、商誉减值以及收入确认事项属于高风险领域,导致审计师收取了额外的风险溢价。第三,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选取盈余价值相关性视角,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投资者股票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控制组公司,A+H股公司率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之后,盈余价值相关性显着下降,说明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增强了投资者感知的公司风险水平和盈余不确定性,将投资者的部分注意力从会计盈余转移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进而削弱了投资者股票定价决策中对盈余信息的依赖,降低盈余价值相关性。(2)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显着。说明相比信息环境较好的情况,信息环境较差时,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价值更高。(3)从关键审计事项的具体披露来看,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多、段落篇幅越长、文本越复杂、精确度越高,盈余价值相关性越低,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和文本特征影响其决策价值。(4)结合关键审计事项具体类型来看,当审计师披露固定资产减值、存货减值、商誉减值以及股权投资事项时,盈余价值相关性显着下降,意味着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披露上述事项,更容易增强投资者感知的盈余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将部分注意力从盈余信息中转移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进而降低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结论整体表明,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显着影响审计师行为与投资者决策,一方面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提高了审计过程透明度,促使审计师更加谨慎执业,进而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另一方面,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提供了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增量信息,显着改善了审计报告沟通价值,我国审计报告改革效果初步显现。与此同时,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具体应用中仍然面临些许困难和问题,限制了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持续提升。为此,建议准则制定机构完善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审计师执业行为以及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情况;事务所增强对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的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师改进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并建议投资者理性解读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立足我国审计报告改革的制度背景,在统计、调查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为世界范围内的审计报告改革效果评估补充了来自中国市场的重要经验证据。第二,系统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师行为、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视角。已有针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者决策视角,围绕累计超额收益、股价同步性等主题展开,较少讨论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审计师行为视角,考察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审计收费的影响,并选择盈余价值相关性作为切入点,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拓展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视角。第三,深入挖掘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师行为、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丰富了现有研究内容。本文区分事务所特征、法律环境、信息环境等因素,结合关键审计事项具体披露,考察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师行为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有助于系统评价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促进资本市场深入解读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并为更好地推进审计报告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龚利华[3](2019)在《生态环境审计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环境管理重要工具之一的生态环境审计,能有效作用于控制生态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由于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不够完善,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效果。为此本文从生态环境审计的定义、主体、对象、内容、目标、原则、准则、依据、方法和实务运用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研究的情况进行综述和评价,以期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明确构建系统的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体系。本文从法的价值出发,即公平(正义)、效率、秩序、安全四方面,论述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即存在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审计秩序,保障生态环境审计安全的意义,同时存在提升生态环境审计效率,实现生态环境审计正义的价值。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我国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存在五方面问题,分别为:生态环境审计没有独立于政府且以政府审计为主,生态环境审计授权不足且范围和内容较为单一,生态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偏软,生态环境审计缺乏健全的标准与形式,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责任的履行不足。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规中,均无单独涉及生态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生态环境审计的权威性受到争议,缺少法律支撑。域外各国有关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共同经验在于独立的审计机构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可靠性,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健全的标准与形式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可操作性,标准的执行审计结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威慑力,严格的生态问责机制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权威性。域外各国先进的经验为我国在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建设的路途中提供了借鉴意义。经过以上的论证研究,可得出我国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应从健全生态环境审计主体独立性及其职权完整性,多途径拓展生态环境审计对象,规范生态环境审计标准与程序,机构化执行生态环境审计结果,知行合一搭建生态环境审计问责体系五个路径进行完善。

熊方军[4](2018)在《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依据此方案组建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建立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明,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全覆盖不仅指审计工作的全覆盖,还指审计效果的全覆盖。这说明政府审计的重点应由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关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转移至权利运行与政策落实的宏观层面,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重点关注民生、资源、绩效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县级政府在我国的政府层级中是一个上传下达的重要桥梁,县级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整体绩效的提升。强化绩效管理是县级政府提高政府效率和公众信任度的必要途径,是着眼于考核政府的行为是否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政府绩效审计还没有开始。但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迫切需要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特别是基层政府绩效审计。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研究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第二章是政府绩效审计起源、发展与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政府绩效审计的五个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第三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要素研究,主要是指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定义、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等。第四章是对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主要从内部控制、民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来进行。内部控制因素主要借鉴了《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中绩效审计的现场工作准则、以及我国县(区)政府网站绩效评价中相关的指标与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民生因素主要借鉴了我国县(区)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相关的指标;经济发展因素主要是借鉴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文献中的指标。从而形成了一套由内部控制情况、民生(外部顾客满意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这三个方面组成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标准进行了说明。第五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和准则研究,把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分为五步:第一步是获取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第二步是编制绩效审计计划和进行审计准备;第三步是实施绩效审计,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绩效审计证据;第四步是编制与出具绩效审计报告;第五步进行后续跟踪审计。第六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运用研究,主要是把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运用于河北省三个县级政府的绩效审计中。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这三个县绩效的总体情况是Z县最好,X县居中,Y县最差,并对各个县绩效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最后是研究结论、思考、创新点与不足。在这八个部分中,其中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法、德尔菲法、李克特分量表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平衡计分卡分析法。采用德尔菲法主要是为运用层次分析法收集数据,把定性行为用定量的数据来表示;采用李克特分量表法主要是为了在平衡计分卡的分析中把定性的行为用定量的数据表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对河北省三个县的政府绩效进行了审计,主要是为介绍如何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县级政府进行绩效审计。通过研究得到了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基本要素体系(定义、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审计程序及可借鉴准则)。创新点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和审计程序的构建与设计。对县级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研究可以为县级政府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时提供借鉴;有利于县级政府机关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升其政府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贪污、腐败与舞弊事件的发生。

陈敏[5](2018)在《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审计质量理念的变化,“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一方面,在实务领域,会计师事务所复核1(或称为独立复核)流于形式现象较普遍。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对信息有用性保证的高度重视,将会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改变合规性检查的观念。最近三年,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处罚审计师的严厉程度前所未有。境内外多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针对未履行勤勉尽职责任判决的上诉请求被驳回,最终承担数倍于审计费用的巨额罚款。当下,资本市场对信息有用性保证的需求推动了《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重大改革。以向报告使用人提供有用信息为目的,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所有公众公司审计报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8年3月发布了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会计准则》将迎来自1989年以来的一次全面修订。另一方面,在学术领域,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是审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受到数据可得性影响,最近10年文献未能成气候。虽然已有文献对复核现象的研究细致入微,但是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导致原因分析不够深入。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还是一个黑箱问题。解决此问题,不仅可以为独立复核观念更新提供一定指导,还可以通过构建独立复核的理论分析框架,提供相关经验证据,从而丰富审计理论。本文将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看作是一项资源配置机制,其作用在于:保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资本市场期望的审计质量。围绕这一研究主线,会计师事务所复核被置于比制度环境更加微观的事务所层面。在资源配置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成为事务所处理其与内部、外部利益相关人之间关系的治理工具。而在制度规范视角下,它往往是事务所对内部员工的监督工具。文中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1)在规范研究中,除了影响层面分析之外,还在本质层面探讨了独立复核属性。本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概念性工具-信息含量损失,从降低信息含量损失入手,通过分析独立复核的设置动因、真实含义,指出:在资源配置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资源配置分为项目审计和独立复核,项目审计资源配置有益于实现规模收益,独立复核配置有益于增加质量预期的确定性。根据产生信息含量损失的原因,将审计质量问题分解为规则执行人自利性和认知偏差,以及规则有限性问题,从而将独立复核分为合规性复核、认知偏差复核和规则性复核。(2)在实证分析中,将可操纵性应计盈余和审计报告激进程度作为资本市场期望的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检验独立复核与审计质量相关关系的显着性;并将信息化技术升级投入(包括审计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独立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力的代理变量,检验代理变量的调节效应。独立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力,是对审计判断中的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的一种平衡能力,有益于建立审计判断的共识。经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独立复核可以增加质量预期的确定性。独立复核是由合规性复核、认知偏差复核和规则性复核共同组成的一项资源配置结构。这三组复核分别针对规则执行人的自利性和认知偏差,以及规则设计人的知识有限性问题,可以依次增加审计证据的详实程度、证据选择的专业度、集体决策的有效性,有助于事务所提供资本市场期望的高质量审计服务。第二,独立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力,可以促进独立复核和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在复核过程中,复核主体与项目审计组、监管机构派出的检查组会进入博弈、互动的状态。其沟通有益于建立审计判断的共识。具体而言,合规性复核、认知偏差复核和规则性复核,依次对经验判断、概念型逻辑判断和推理型逻辑判断具有协调力。第三,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在信息时代,审计质量对规则性复核的依赖程度,随着不确定事件的增加而加深。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范围内打造高效的信息共享、信息沟通平台,因而促进了规则性复核和审计质量的相关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其一,研究视角较新。本文选择从会计师事务所资源配置角度分析独立复核,而非从常规的制度规范角度。在资源配置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活动的资源配置分为项目审计和独立复核。项目审计的活动属性是生产,其资源配置目的在于增加事务所规模收益,它在信息含量损失处理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配置独立复核资源,是增加事务所自身质量预期确定性的必要的理性选择。根据信息含量损失产生原因,通过将审计质量问题分解为规则执行人自利性和认知偏差,以及规则有限性问题,指出独立复核是依次由合规性复核、认知偏差复核和规则性复核组成的资源配置结构。其二,诠释独立复核的含义。本文揭示独立复核提高审计质量的根本原因在于:独立复核是增加质量预期的确定性的检查。独立复核这一含义,体现了资本市场在节约信息交易成本上的价值取向,表明它不是单纯的合规性检查,意味着它对审计质量具有项目组现场审计不可代替的作用,甚至可以认为独立复核和现场审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合规性复核意味着增加审计证据详实度,故能提高审计质量;认知偏差复核意味着增加证据选择的专业度,故能提高审计质量;规则性复核意味着增加对不确定事件的有效集体决策,故能提高审计质量。其三,发现了独立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力。独立复核对审计结论的评价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审计判断基础上。在与项目审计组、监管机构博弈、互动过程中,独立复核通过平衡审计判断中的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建立审计判断的共识,从而改进审计判断。独立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具体表现为合规性复核对经验判断的协调、认知偏差复核对概念型逻辑判断的协调、规则性复核对推理型逻辑判断的协调。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独立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力,都可以促进独立复核和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其四,发现了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本文将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投入作为规则性复核和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变量,实证分析显示,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投入可以促进规则性复核和审计质量的相关性。规则性复核是对缺乏规则指导的不确定事件进行推理型逻辑判断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投入是规则性复核对推理型逻辑判断的协调力的代理变量。上述发现表明,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并非单纯实现事务所内部办公的现代化,而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价值投资。这项价值投资的意义在于通过增加推理型逻辑判断的准确性,保证信息有用性。在当前实践中,由于会计师事务所采用集体决策模式可以增加推理型逻辑判断的准确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保证了集体决策模式的有效执行。

贾云洁[6](2018)在《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8月31日修订通过的《预算法》,明确了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职责授权,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作为一个必经的程序,内嵌到预算管理过程中,本级决算审计得到完整授权,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然而,授权并非意味着必然的供给。如何确保政府决算审计的有效开展?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保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关注的焦点话题。梳理现有文献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理论研究单薄,规范研究较多、实证分析偏少,且以实务操作研究为主,缺乏对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理论认知不统一、系统性研究匮乏。截至目前,既无博士硕士论文对决算审计的专题研究,也无决算审计的专着面世。现有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实践技术规范的建设,加上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基于现行研究的不足,本文期望在决算审计的发展变迁规律、供求偏差、审计体制改革、决算审计理论理念框架以及审计法规建设上有所突破。在基本概念界定和社会契约、委托代理、公共受托责任、国家治理、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基础的分析支撑之上,本文梳理了我国制度环境变迁下的决算审计授权沿革。研究发现:一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影响决算审计授权变迁的动力来源,制度环境变化催生了决算审计需求的变化,由此形成不同阶段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及业务授权的变化;二是我国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特征:由单纯的行政属性审计逐渐向政治属性审计转变;从单一“上审下”模式逐渐向“同级审”扩展;真实、效益目标逐渐被重视、信息供给维度更加丰富;审计业务模式逐渐同世界接轨;专业化发展是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政治属性审计定位下的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其外部“应然”需求特征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高质量的信息供给,专业化、规范化的政府决算审计服务。而我国决算审计的现实供给状况如何?来自审计一线的反馈信息可为佐证。为此,本文选择了案例研究法,在统计分析公开的决算审计项目相关信息基础上,优选已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四个审计机关作为案例样本,进行深入调研访谈。通过访谈问卷及公开数据发现: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探索起步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决算审计模式;在整合利用社会中介资源、业务流程管理、审计报告模式、审计法规体系同步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其项目计划、审计方法模式、资源投入与整合、质量控制、审计意见发表、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法规依据、理论认知和审计体制保障等多个方面调查访谈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实然”供给状况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的发挥限受限,信息供给有限,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决算审计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的根源是什么?为此,本文在访谈问卷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分析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偏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内置于一级政府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与本级政府决算审计的政治属性授权存在冲突,出现了“下审上”、“内服务于外”的悖论,其实质影响是架空了政府决算审计的法律授权,政府决算审计业务开展缺乏有效的审计体制保障。二是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滞后,政府决算审计的报表审计业务属性不明确,鉴证职能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缺乏系统论证;审计目标层次缺乏区分、认知不统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概念界定不清晰,一致认可的审计意见类型和独立审计报告模式尚未形成。决算审计理论单薄,难以发挥实践指导力,更无法有效统领审计法规体系的建设。三是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一者是政府决算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尚未实现协同修订,再者是专门性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审计法及实施条例修订工作还刚刚起步,国家审计准则缺乏有关决算审计的实质性指导条款,决算审计专业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缺位,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分工和绩效考核制度也未能依据决算审计授权及时调整,这一系列审计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政府决算审计实践中无据可依,严重影响了政府决算审计实践的开展。西方国家是否有独立的政府决算审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为了能从世界各国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透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其成熟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政府会计、审计改革起步较早的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综合比较、归纳其较为代表性的经验做法:OECD国家基本没有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叫法和业务授权,与之相近的OECD国家大量开展的法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其是伴随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而同步确立的,且目前大多形成了成熟、规范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模式;随着为数不多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审计体制的改革变迁,OECD国家已形成独立性较强的审计保障体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律授权模式包括统一授权和分开授权两种;OECD国家均具有较为完善的财务报告审计法律和准则体系,大量整合利用社会中介审计资源和技术,形成了严密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对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基础上,结合OECD国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的经验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制度环境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第一,基于政治属性审计的功能定位,提高的审计独立性的和制衡能力、协同互补于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改革设计、兼顾我国现实制度环境及机构编制精简原则,本文认为,我国审计体制重构宜采取强制性变迁路径,中长期的审计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国家审计委员会。设立中央和地方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副主任、委员由审计委员会主任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审计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其直接的上位权力是全国人大行使的最高国家权力,国家审计权与行政、司法、监察权处于同一位阶。将现行审计机关从政府机构中整体移出,成为与本级政府平级的、专司审计监督的国家机关,并考虑其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有效衔接。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委员会的指导,向上一级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二,建立逻辑一致的政府决算审计理论概念认知框架。政府决算审计具备报表审计业务属性,需要发表总体审计意见,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息鉴证,可以提高决算信息的可靠性。政府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针对政府决算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编制是否合法、信息反映是否真实,发表审计意见;具体审计目标分为:业务和事项层的真实、完整、截止、准确和分类目标;账户余额层的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和准确目标;列报和披露层的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准确、分类与可理解性目标。政府决算审计目标的实现,需准确界定政府决算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政府决算审计应对政府决算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积极式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以提高信息预期使用者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赖程度。审计风险是指决算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后发表不当意见的可能性。建立风险导向决算审计方法模式,在全面了解政府及其环境基础上,评估政府决算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包括确定总体审计策略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建立融合简式报告优势和信息含量要求的决算审计报告模式。第三,建立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1.依据新预算法,协同修订政府决算审计授权与标准性法规。修订宪法中的审计体制设置条款;修订监督法,单列政府决算审计审查的内容重点,审计工作报告标题中单独提及决算草案审计;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增加并细化政府决算审计的条款;制定发布政府决算草案编制办法。2.构建决算审计专门法规体系。包括修订完善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明确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补充增加决算审计的个性化条款;修订国家审计准则,将其归位于基本准则,建立专业的决算审计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完善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修订国家审计准则中利用外部人员参与审计的相关条款、明确利用方式及责任界定,修订出台利用社会中介资源开展审计的管理办法及其审计报告质量核查制度,建立同业质量复核制度;修订审计管辖权限分工规定,建立与审计署业务协同安排的地方共享税收入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机关分类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审计质量考核比重。

胡梅,程亚萍[7](2016)在《独立审计准则伦理基础探究》文中指出独立审计准则与伦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以伦理为存在的依据,也以伦理为评价的标准。独立审计准则是以公正为伦理基础,其公正性表现为分配正义。但因分配正义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与衡量,因此,独立审计准则的公正性只有通过程序公正才能实现。虽然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现了一定的公正性,但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王彪华[8](2016)在《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基本建成。近年来,随着国家审计影响力不断提升,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作为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行为的国家审计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探索其变迁规律,可以丰富国家审计准则理论,拓宽国家审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也可为未来准则变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最高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路径依赖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变迁过程是对受托责任评价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适应了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以规范研究为基础,比较研究为支撑,建立起准则变迁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位和作用、发展变化、实践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国内外文献回顾,发现这些文献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没有系统梳理,研究基础采用经济学较多,研究方法有限,侧重某一方面问题等不足。同时,为后续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并介绍了这两个理论在国家审计理论中的运用和发展情况。在构建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框架过程中,本文从供给、需求和均衡三个角度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供给方面包括供给成本和供给收益,需求方面从降低审计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工作权益需要三个方面,而国家审计准则均衡是一种不常见的偶然状态,不均衡是常态。在分析变迁过程中,本文从时间角度来看,将变迁过程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对每个阶段准则进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各个阶段准则特点进行归纳;从内容角度上看,主要从一般准则、审计证据、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方案、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六个方面,对各部分在准则体系中的地位和主要内容分析介绍基础上,比较其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并归纳出变迁特点。本文对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发现,审计机关作为变迁主体,具有节约制度变迁成本、及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准则的需要和体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特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具有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路径依赖性强、与国际接轨和趋同等特点。在国际比较中,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在对其准则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概括、变迁的过程及原因、变迁特点等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审计独立性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始终是强调的重点,注意强调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兼容性,在制定方向的选择上各有利弊等启示,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准则变迁影响因素来看,本文将其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在内部动力方面,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在对国家审计及其准则认识的不断提高,采用学术关注度作为替代变量,发现学术关注度与国家审计准则变迁过程密切相关:审计目标的演变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在国家审计的各层次目标中,现实目标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现实目标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在外部动力方面,审计准则变迁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审计实践,都对准则变迁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进步,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及时作出调整,应对信息化的挑战,为实践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财政体制改革与国家审计的互动发展中,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国家审计密切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吸收了他们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在准则变迁效果检验中,本文采用了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在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中,以1996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样本,通过对43份检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审计准则变迁各阶段对比,发现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影响明显;在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中,以1993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样本,发现准则变迁对审计成果利用、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审计机关审计(调查)单位数等指标影响明显。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需要适应环境变化、促进审计工作发展,在突出依法审计、保障审计独立性、规范成果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在服务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从构建行为规范体系、推动责任政府建立、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有独特的实现路径,但在结构设计上和实践运行中还存在不足。在新常态下,随着国家治理需求,审计目标的调整,审计实践的探索发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等,都需要国家审计准则及时跟进。对于未来国家审计准则的发展,既要国家治理引领,凸显中国国家审计特色,又要合理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掌握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程度,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变迁方式。

郑石桥[9](2015)在《政府审计准则模式: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文中认为政府审计准则对一些基本问题的选择称为政府审计准则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模式有审计质量观和审计责任观;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模式有分立模式和单一模式;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模式有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模式有业务类型模式和综合模式;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模式有本土化模式和国际化模式。

廖菲菲[10](2015)在《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至今日,中国在独立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然而对于政府审计准则的国际化研究却是步伐缓慢。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经过长年的研究与国际经验交流,已经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2010年该组织更是宣布进入准则的实施阶段。中国已经参与进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实施计划中,在此背景之下,对我国实施该准则的策略研究尤为紧迫。文章从中国国家审计准则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差异出发,并根据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条件要求,对我国目前实施该准则的内外条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WOT分析法得出我国如实施该准则会存在政府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政府审计准则体系不完善以及专业胜任能力建设薄弱等阻碍因素。未来中国要实施该准则,政府审计机关保持独立性是实施的前提条件,与国际趋同的政府审计体系是实施的依据,政府审计机关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准则实施的必要手段。因此,文章提出了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总体实施战略和具体实施对策。总体战略中建议应该树立实施的目标,明确实施的方式以及制度实施的步骤。具体实施对策则建议首先加强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独立性,包括先建立“纪审”合署办公制度,最终过渡到立法模式的审计机关组织模式并实行审计机关垂直领导制;另外,在制定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之上,通过树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审计目标,重构政府审计基本准则框架,系统化制定政府审计准则应用指南,完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通过建立政府审计经费预算制度,革新政府审计技术以及壮大政府审计人才队伍,提高政府审计人员素质来提高我国政府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必能以最有利的姿态完成准则的实施,推进我国政府审计的国际化。

二、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实施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实施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三、企业持续经营危机
        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受托责任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五、财务报告理论
        六、破产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动因
        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三、文献评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背景
    第一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美国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雏形:“受限于”审计意见
        二、SAS No.34 时期:增设“中间段”的“受限于”审计意见
        三、SAS No.59 时期: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日渐明晰
        四、后SAS No.59 时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遭受信任危机
        五、从SAS No.126到SAS No.132:审计期望差距不断弥合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变更:国际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国际审计报告改革:ISA570 作出重大修订
        二、改革背后的逻辑:回应持续经营问题,强化审计投入
    第三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
        一、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发布:与SAS No.59 原则一致
        二、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修订:明确管理当局的责任
        三、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二次修订: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
        四、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三次修订:强化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
        五、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重大变革: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单设段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现状及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情况
        一、2010-2016 年情况分析
        二、2017-2018 年新准则实施后的情况分析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一、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
        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
        三、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
    第三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预警价值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来自债务融资的证据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风险传导效应——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 ——基于审计师与投资者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状况
    第二节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经济后果
        一、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
        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影响研究
        三、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二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制度背景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改革的国际动态
        二、我国审计报告改革的实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经济后果研究的相关理论
        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经济后果研究的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统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形式
        三、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
        四、关键审计事项的类型分布
        五、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内容
        六、与英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情况的横向对比分析
        七、A+H股公司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情况的纵向对比分析
        八、我国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情况调查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情况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进一步研究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进一步研究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进一步研究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3)生态环境审计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环境审计理论
        一、生态环境审计基本理论
        二、生态环境审计应用理论
    第二节 生态环境审计概念与分类
        一、当前学界对生态环境审计内涵界定的共识与分歧
        二、生态环境审计的分类
    第三节 生态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
        一、生态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对比
        二、生态环境审计关注的五大重点
    第四节 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审计秩序
        二、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审计安全
        三、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审计效率
        四、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审计正义
第二章 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现状检视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现状
        一、关于生态环境审计的法律规定
        二、关于生态环境审计的政策规定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问题评析
        一、生态环境审计因缺乏独立性而受限制
        二、生态环境审计授权不足且范围和内容较为单一
        三、生态环境审计缺乏健全的标准与形式
        四、生态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偏软
        五、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责任的履行不足
第三章 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考察
        一、坚持审计机构独立性
        二、具备相对统一的审计依据
        三、经济效益与绩效审计等新型审计为主流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考察
        一、注重建设生态环境审计主体及其职权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二、广泛的责任主体范围与内容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方向
        三、生态环境审计健全的标准与形式
        四、生态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完善
        五、有效履行生态环境审计责任
    第三节 国际组织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考察
        一、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出台的生态环境审计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出台的生态环境审计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三、国际商会出台的生态环境审计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第四节 域外各国有关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共同经验
        一、独立的审计机构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可靠性
        二、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三、健全的标准与形式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可操作性
        四、标准的执行审计结果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威慑力
        五、严格的生态问责机制为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权威性
第四章 我国生态环境审计法律规制的完善途径
    第一节 健全生态环境审计主体独立性及其职权完整性
        一、增强政府生态环境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二、增大内部生态环境审计执行情况的监督
        三、增加注册会计师生态环境审计比重
    第二节 多途径拓展生态环境审计对象
        一、扩大生态环境审计法律依据
        二、将绩效审计具体内容纳入法律规定
        三、对政府及相关人员进行生态环境审计
    第三节 规范生态环境审计标准与程序
        一、促进环境信息的公开与扩大公众参与
        二、通过生态环境审计立法明确生态环境审计范围
        三、拓展政府生态环境审计形式
        四、完善生态环境审计程序规范
    第四节 机构化执行生态环境审计结果
        一、完善生态环境审计机构机制
        二、制定生态环境审计工作规范
        三、完善生态环境审计工作报告制度
    第五节 知行合一搭建生态环境审计问责体系
        一、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生态环境审计更为全面的工作格局
        三、生态环境审计结果纳入领导人员的业绩考核
        四、生态环境审计问责依据与标准具体化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比较研究
        一、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二、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三、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内容
        四、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五、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模式
    第三节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各级政府方面的应用研究
        二、在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方面的应用研究
        三、在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两方面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过程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与发展
        二、国内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责任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五、绩效管理理论
第三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一般要素研究
    第一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定义
        一、财务审计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三、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第二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一、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客体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客体
        三、我国各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区别
    第三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与目标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第四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
        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
第四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第一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部控制因素
        一、县级政府内部控制有效的表现
        二、县级政府内部控制无效的表现
    第二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民生因素
        一、教育领域的服务活动
        二、社保领域的服务活动
        三、就业领域的服务活动
        四、医疗领域的服务活动
        五、住房领域的服务活动
        六、交通领域的服务活动
        七、婚育收养领域的服务活动
        八、公共事业领域的服务活动
        九、证件办理领域的服务活动
        十、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十一、县级政府办事的透明性
    第三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因素
        一、政府绩效审计经济因素的相关研究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因素
    第四节 构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一、反映内部控制的绩效审计指标
        二、反映公众满意度的绩效审计指标
        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绩效审计指标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第五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与准则研究
    第一节 获取政府绩效报告
        一、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必要性
        二、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内容与编制要求
        三、获取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可行性
    第二节 绩效审计计划及审计前的准备
        一、了解三个重要概念
        二、关注的一些主要事项
        三、编制审计计划
        四、绩效审计前的准备
    第三节 绩效审计证据及收集方法
        一、证据的充分性
        二、证据的适当性
        三、证据的综合评估
        四、证据收集方法
    第四节 绩效审计报告及后续跟踪审计
        一、绩效审计报告的形式
        二、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
        三、审计报告的发布
        四、后续跟踪审计
    第五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准则
        一、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第六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应用研究
    第一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
        一、文献回顾
        二、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三、变量选择
        四、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
        一、“平衡计分卡”在多个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
        二、“平衡计分卡”在单个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研究结论、思考、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思考
    三、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文献回顾
        一、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目标
        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的因素
        三、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的行为后果
        四、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存在的缺陷
    第二节 审计质量相关文献回顾
        一、审计质量概念的内涵发展
        二、审计质量领域的相关成果
        三、质量控制研究的相关成果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信息学理论
        三、实证审计理论
    第二节 制度背景分析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本质层面分析
        一、信息含量损失及高质量会计信息
        二、会计师事务所复核设置动因
        三、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的真实含义
        四、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力
        五、会计师事务所复核资源配置结构的组成
    第四节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影响层面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复核作用于审计质量的分析框架
        二、合规性复核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三、认知偏差复核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四、规则性复核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合规性复核配置与审计质量
    第一节 规则执行人自利性下的信息含量损失
        一、规则执行人自利性导致审计证据不充分
        二、审计证据不充分导致信息含量损失
    第二节 理论分析、假设提出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择、变量界定和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章 认知偏差复核配置与审计质量
    第一节 规则执行人认知偏差下的信息含量损失
        一、规则执行人认知偏差导致审计证据不恰当
        二、审计证据不恰当导致信息含量损失
    第二节 理论分析、假设提出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择、变量界定和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规则性复核配置与审计质量
    第一节 规则有限性下的信息含量损失
        一、规则有限性对审计证据收集的影响
        二、审计证据收集缺乏规则指导导致信息含量损失
    第二节 理论分析、假设提出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择、变量界定和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概念界定
        一、政府决算和决算草案
        二、政府决算草案审计
        三、政府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一、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要素
        二、风险基础审计含义及程序特征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五、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
第二章 政府决算审计的历史变迁和当前需求特征
    第一节 审计监督缺位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专职审计监督职能机构被撤并取代
    第二节 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审计功能定位
        三、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三节 不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主导的审计功能定位
        三、不完整的同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四节 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凸显
        三、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五节 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和现实需求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政府决算审计需求特征
第三章 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数据获取
        一、案例研究的思路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目标
        三、案例选择的原则
        四、数据获取与分析
    第二节 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
        一、A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情况
        二、B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三、C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四、D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第三节 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分析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存在较大偏差
第四章 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审计体制与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悖论
        一、影响我国政府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环境
        二、政府审计中的多层级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
        三、决算审计类型与审计体制独立性保障的差异
        四、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的悖论
        五、访谈结果基本印证本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问题
    第二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研究支撑单薄
        一、理论研究缺位,难以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二、基本概念认知不统一,理论支撑单薄
        三、访谈结果印证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一、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协同建设不足
        二、专门性审计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
        三、访谈结果充分印证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问题
第五章 OECD国家政府决算(财务报告)审计实践
    第一节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审计制度的发展
        一、各国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报告系统
        二、各国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及审计改革背景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其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审计体制及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模式
        一、各国国家审计体制设置变迁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分工模式
    第三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二、美国政府财务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第四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资源、技术整合与质量控制
        一、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资源整合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技术整合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控制做法
第六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政府决算审计体制保障重构
        一、审计体制改革时机日趋成熟
        二、审计体制重构的定位、原则
        三、审计体制重构的路径选择
        四、审计体制重构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构架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概念框架
        一、构建政府决算审计目标层次
        二、明确重要性等概念框架及其运用
        三、构建政府决算审计报告模式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构建
        一、协同建设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制度
        二、构建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专门性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独立审计准则伦理基础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审计准则与伦理的关系
    (一)独立审计准则与伦理密切程度分析
    (二)独立审计准则的伦理维度分析
二、独立审计准则以公正为伦理基础
三、对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公正性的思考
    (一)制定独立审计准则价值观的公正性
    (二)提供虚假审计报告法律责任认定和赔偿公正性
    (三)独立审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公正性

(8)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逻辑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能的创新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
        2.1.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义
        2.1.1.2 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2.1.1.3 国家审计准则的地位
        2.1.1.4 国家审计准则的作用
        2.1.2 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
        2.1.2.1 国家审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
        2.1.2.2 制度变迁的概念
        2.1.2.3 制度变迁的方式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诺斯的学术思想
        2.2.2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框架
        2.2.3 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
        2.2.4 其他制度变迁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2.3 国家治理理论
        2.3.1 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3.3 国家治理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和特征分析
    3.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
        3.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供给分析
        3.1.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分析
        3.1.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均衡分析
    3.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及特点
        3.2.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演进历程和各阶段特点
        3.2.1.1 萌芽阶段(1983年至1995年)
        3.2.1.2 探索阶段(1996年至1999年)
        3.2.1.3 发展阶段(2000年至2010年)
        3.2.1.4 完善阶段(2011年之后)
        3.2.2 国家审计准则主要内容的变化情况和特点分析
        3.2.2.1 一般准则
        3.2.2.2 审计证据准则
        3.2.2.3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准则
        3.2.2.4 审计方案准则
        3.2.2.5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3.2.2.6 审计报告准则
    3.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特征
        3.3.1 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3.3.2 采用渐进式变迁方式
        3.3.3 路径依赖性强
        3.3.4 注重与国际接轨和趋同
4 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审计准则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世界审计组织国际准则变迁及特点
        4.1.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4.1.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4.1.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4.2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迁及特点
        4.2.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4.2.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4.2.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4.3 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5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内部动力
        5.1.1 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的作用
        5.1.1.1 审计准则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1.1.2 审计实践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1.2 审计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
        5.1.2.1 国家审计目标的不断演进
        5.1.2.2 审计目标演进对审计准则的引领作用
    5.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外部动力
        5.2.1 审计实践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1.1 国家审计准则萌芽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1.2 国家审计准则探索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1.3 国家审计准则发展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2 技术方法进步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2.1 相关技术方法的进步
        5.2.2.2 对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3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3.1 国家审计准则在财政体制和国家审计发展中的互动作用
        5.2.3.2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5.2.4 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4.1 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5.2.4.2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6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效果分析
    6.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总体效果评价
    6.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
        6.2.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项目质量的关系
        6.2.1.1 审计项目质量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6.2.1.2 国家审计准则中的审计项目质量
        6.2.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以1996年至2011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例
        6.2.2.1 样本选择
        6.2.2.2 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6.2.2.3 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研究
        6.3.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结果的关系
        6.3.1.1 审计结果的涵义
        6.3.1.2 国家审计准则中审计结果披露的变化
        6.3.1.3 准则中披露方式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
        6.3.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以1993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例
        6.3.2.1 准则变化对审计结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6.3.2.2 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影响的实证检验
7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
    7.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7.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
        7.1.1.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7.1.1.2 新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路径选择
        7.1.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
        7.1.2.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7.1.2.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7.2 新常态下影响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实因素
        7.2.1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准则提出的新要求
        7.2.2 审计目标调整对国家审计准则的挑战
        7.2.3 审计实践探索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7.2.4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7.2.5 计算机技术新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
        7.2.6 其他因素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7.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未来改进策略
        7.3.1 以国家治理引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
        7.3.2 凸显中国特色并合理借鉴先进经验
        7.3.3 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
        7.3.4 选择最优的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方式
8 结论与局限性
    8.1 研究结论
        8.1.1 最高审计机关在准则变迁中发挥主导作用
        8.1.2 准则变迁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
        8.1.3 准则变迁结果推动了国家治理发展
    8.2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政府审计准则模式: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政府审计准则模式:理论框架
    (一)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模式
    (二)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模式
    (三)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模式
    (四)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模式
    (五)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模式
四、政府审计准则模式:我国国家审计准则模式分析
五、结论和启示

(10)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政府审计改革的文献综述
        2.2.2 准则国际趋同的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概述
    3.1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制定
        3.1.1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制定机构
        3.1.2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发展
    3.2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主要内容
    3.3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与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3.3.1 准则名称的差异
        3.3.2 目标定位与约束力的差异
        3.3.3 准则框架体系的差异
        3.3.4 准则内容的差异
    3.4 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意义
        3.4.1 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3.4.2 有利于提高公信力
        3.4.3 有利于提高准则的专业化
        3.4.4 有利于促进最高审计机关的国家治理
第四章 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条件要求
    4.1 外部条件要求
        4.1.1 经济环境条件要求
        4.1.2 政治环境条件要求
        4.1.3 法律环境条件要求
        4.1.4 文化环境条件要求
    4.2 内部条件要求
        4.2.1 最高审计机关内部领导体制要求
        4.2.2 最高审计机关规模要求
        4.2.3 最高审计机关实施国际准则的经验要求
        4.2.4 政府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
第五章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条件分析
    5.1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条件的现状分析
        5.1.1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外部条件现状
        5.1.2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内部条件现状
        5.1.3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SWOT分析
    5.2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阻碍因素
        5.2.1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
        5.2.2 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不完善
        5.2.3 我国政府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建设薄弱
第六章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策略建议
    6.1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总体战略
        6.1.1 树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实施目标
        6.1.2 明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实施方式
        6.1.3 制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实施步骤
    6.2 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具体对策
        6.2.1 加强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独立性
        6.2.2 完善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
        6.2.3 提高我国政府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第七章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实施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D]. 成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 ——基于审计师与投资者视角的研究[D]. 张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3]生态环境审计的法律规制研究[D]. 龚利华. 吉首大学, 2019(02)
  • [4]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 熊方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D]. 陈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D]. 贾云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7]独立审计准则伦理基础探究[J]. 胡梅,程亚萍. 财会通讯, 2016(10)
  • [8]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D]. 王彪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03)
  • [9]政府审计准则模式: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 郑石桥. 会计之友, 2015(21)
  • [10]我国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策略研究[D]. 廖菲菲. 广西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实施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