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逻辑的智能控制

基于扩展逻辑的智能控制

一、基于可拓逻辑的智能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樊密丽[1](2019)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轨迹规划及稳定性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及驾驶的复杂性,提高汽车高速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交通效率。本文基于汽车主动转向系统,围绕主动避撞车辆的轨迹规划以及稳定控制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搭建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整车运动学模型、驾驶员模型、轮胎模型以及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模型,转向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了转向盘与转向轴耦合模型、双排行星齿轮系模型、转向电机模型以及齿轮齿条模型,为主动避撞系统的轨迹规划和稳定控制奠定基础。其次,搭建最小安全距离模型、临界转向距离模型以及侧向安全距离模型;采用分段规划策略规划车辆转向避撞轨迹,运用5次多项式规划车道变换的轨迹簇;分析车辆变换车道时潜在危险点的临界碰撞条件、汽车舒适运行的临界条件以及车辆的物理极限等,建立轨迹规划的动力学约束、运动学约束以及动力学优化目标,规划系统的最优避撞轨迹。最后,设计主动避撞系统的稳定控制策略。针对H∞混合灵敏度控制方法在某些工况下存在控制输出过大以及运行过程中稳定性和跟踪性能存在矛盾等问题,将可拓控制思想引入到H∞混合灵敏度控制并融合两者优势,提出H∞/可拓控制方法,设计基于H∞/可拓控制方法的避撞系统稳定性跟踪控制策略,并通过多种工况验证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规划策略能有效避开常规以及状态突变的障碍物,基于H∞/可拓控制的系统稳定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小的控制输出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马辉[2](2018)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可拓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理论及其方法研究》(51178132)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学、可拓学和数据挖掘领域的交叉研究课题。研究建立在以数据为新能源的数据时代发展初期,探索智能化实现室内设计的新路径。是对现有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扩充。研究目的在于利用计算机可以识别并运行的可拓设计语言,将可拓学的学理思想充分嵌入到数据挖掘全链条过程中,优解室内设计问题,发现优选模式下的室内设计知识规律,用于数据化实现可拓室内设计,推动室内设计研究向更理性、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论文运用跨学科交叉研究、可拓创新研究等方法,将可拓建筑学理论和可拓数据挖掘方法融入到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中,构筑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应用研究的框架结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在可拓建筑设计研究和可拓数据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深度思考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支撑后续方法和应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展开奠定基础。论文提出了可拓室内设计的概念;提出了描述室内精神感受的感元系统;阐述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可拓室内设计基元表达理论;阐述了可拓室内设计思维模式理论和可拓集理论;辨析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涵义和修辞关系;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设计研究,是在充分思考可拓学的核心优势和充分考虑设计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为设计策略输出建立的可拓数据挖掘操作平台研究,是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适合可拓数据挖掘结构型质的仓库设计指导。研究建立了处理数据和可拓数据的准入端口;确立了仓库的构成内容;提出了符合可拓数据特点和可拓数据挖掘特点的拓点结构;提出了三项重要的建库逻辑:即指导仓库目标系统设计的面向主题性原则、指导仓库动力系统设计的双轮驱动原则、指导仓库结构系统设计的原型设计原则,为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操作提供平台支持。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是在现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和可拓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可拓室内设计问题模式建立的挖掘操作方法研究。本质上是在挖掘到的普遍规律约束下寻找设计最优解或最优区间,以灵活的方式提供满足不同需求下的个性化设计对策。研究建立了以技术路线为依据,以挖掘步骤为展开方式,以实例解析为佐证的挖掘方法体系,详细论述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三种基本方法和一种创新方法。其中,有监督的可拓分类挖掘方法、无监督的可拓聚类挖掘方法、描述数据依赖关系的可拓关联挖掘方法,是针对剔除数据雍余后的多数模式的数据分析方法,而代表少数模式的离群数据在设计创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针对这部分异常模式提出了可拓室内设计离群点挖掘方法,是针对设计数据的创新的挖掘方法。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知识类型及其应用研究,是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挖掘成果研究,以及基于挖掘成果的应用方式研究。数据挖掘也被称作知识发现,此部分研究是自动处理数据工具的最后一环,是可拓数据挖掘技术与专业内容的衔接与落地。研究呈现了通过可拓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生成的具体的室内设计知识内容,囊括了四种主要的知识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可拓应用模式,完成了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的全过程。总之,研究旨在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工具,以方法为指导,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平台上,进行可拓数据挖掘研究,发现以预测、优选、创新为核心的室内设计知识规律,探索一条以数据和需求共同驱动,智能化解决设计问题的数据化设计创新之路。为此,研究建立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理论体系、数据仓库设计体系、挖掘操作的方法体系、挖掘结果及其应用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研究结构。研究工作为数据时代设计发展提供了应对的新策略,为室内设计智能化实现提供了逻辑基础,研究成果拓展了可拓建筑学的学术边界。

杨春燕,汤龙[3](2016)在《不相容问题求解的理论、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不相容问题属于矛盾问题中的一类,是指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在现有的条件下不能实现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不相容问题求解研究的总体思路;然后,分别从不相容问题求解的理论基础、基本步骤、计算机实现以及领域应用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指明了不相容问题研究的科学价值,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蒋百超[4](2015)在《水轮机调节系统现代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水头、大容量水力机组的不断出现,所以对水轮机调速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对水轮机调速器的加工、装配工艺以及硬件设计等各个方面改进的同时,对水轮机调速器控制策略的研究是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总结了当前调节控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仿真。本文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把水轮机调节系统划分为压力引水系统、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等几个子系统,分别对其进行了机理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个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常规PID控制器难以解决稳定性、快速性和减小偏差之间矛盾的问题,本文引入了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功能的神经元控制算法,设计了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很小的超调量。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分别对常规PID控制、基于单神经元PID控制及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PID控制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先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了神经元网络及遗传算法等智能控制策略,将其与传统PID控制策略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提出了单神经元PID控制和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PID控制,以使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有明显的改善。

翟章宇[5](2013)在《论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 ——可拓学与TRIZ矛盾问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拓学与TRIZ理论都是以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处理矛盾问题都给出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及方法体系。这两种理论都是将哲学思想与数学、工程学相结合,最终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提高人工智能水平。可拓学与TRIZ理论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对于破解矛盾的模型及方法是否可以互补、彼此有哪些优势及不足。这两种理论都以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如何更好地破解矛盾,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对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来探讨可拓学及TRIZ理论矛盾问题的比较分析,全文分六个部分对可拓学及TRIZ理论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在导论中,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对这一比较研究方向予以直接明确,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在第1章中,从发明创造的角度来比较分析破解矛盾的传统思维、创新思维及方法,重点阐述了可拓思维模式与TRIZ创新思维方法;在第2章中,介绍了不同的逻辑与矛盾观,揭示了可拓学与TRIZ理论的矛盾观、破解矛盾的基本方法及哲学蕴含;在第3章中就可拓学与TRIZ理论分析矛盾的两大工具进行比较分析,从基元理论与物-场分析的差异比较、内在联系及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第4章介绍了可拓学与TRIZ理论破解矛盾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应用研究,破解矛盾的方法要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中才能显示这两种理论各自的特点;在第5章中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审视可拓学与TRIZ理论的比较研究,重点介绍智能模拟的科学技术前提与哲学基础,认识论和本体论与可拓学、TRIZ理论的关系及意义。本文认为可拓学与TRIZ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两大理论都突破了思维定势和知识领域的界限,提高了创新效率;可拓逻辑作为一种全新的认知逻辑,可拓学与TRIZ理论可以互补,实现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这两种理论都是以人工智能为预期,有很好的发展路径,但人工智能既有可能性,也有局限性。

郑洪波[6](2012)在《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及其节能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技术是一种新型传动技术,具有节能、高效、宽调速范围、高可靠性、低噪音、易实现计算机数字控制等诸多优点,在成形加工装备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的应用。但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属于容积调速,且包含了驱动器和电机环节,使得整个系统存在响应慢、控制特性差等难点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对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技术的节能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主要参数对于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的性能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开环阶跃响应实验研究;对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和进口节流阀调速系统进行了能耗分析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了可拓控制、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等智能控制策略在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了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的节能机理,设计了一种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并对其动态性能和能耗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研究了伺服直驱泵控液压驱动技术在传统压铸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节能机理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快速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存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态可拓控制方法,根据提取的系统特征信息,建立特征状态可拓关联函数,由关联度来划分测度模式选择不同的控制模态,在不同控制论域内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通过多模态可拓控制切换器实现分段控制,使每一种控制策略在其能够有效控制的范围内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从而兼顾系统快速性、稳定性和精确性的要求。该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并能实现高精度控制,为电液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2)针对传统控制策略的滞后性和液压系统强非线性、参数时变等特点,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于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中,提出了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神经网络预测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结构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该系统能实现在线自学习,比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自适应能力和控制性能。(3)建立了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能耗分析仿真方法,对该系统的响应速度、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提高其动态性能的措施;研究了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的节能机理。与切削加工不同,成形加工呈现出周期尖峰的负载特性,为适应这一特性,普通液压驱动系统无论是容积调速还是节流调速,均不可避免地存在能量损失;而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依靠伺服电机的速度、扭矩控制,主动适应变化的负载特性,可实现最大限度节能。(4)设计了2000kN多功能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液压系统,开发了首台样机。结合一种具体的金属板材拉深工艺,对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的工作性能和节能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其主要节能环节在于保压减少溢流和待机时电机停转。研究表明,该液压机可实现位移(速度)或压力的双闭环控制,可优化工艺程序;较同型号普通液压机节能20%以上,数值模拟与实验结论较好地吻合。(5)设计了8000kN压铸机伺服直驱泵控改造方案并付诸实施。对该系统的节能机理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改造后的压铸机节能达46.3%,提高生产效率5%,数值模拟与实验结论较好地吻合。其节能的主要环节在于伺服直驱泵控液压驱动技术解决了动力源和变负载的匹配问题,减少了节流损耗和溢流损耗;而生产率的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蓄能器补液阶段和空行程阶段电机加速。鉴于国内目前尚无商品化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和压铸机产品,本文的研究为该类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叶玮琼[7](2011)在《基于可拓学的仿人控制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拟人的智能控制的研究,是解决控制领域难题及实现对复杂系统的过程控制,发展控制理论的一条重要和十分引人注目的途径。但是,智能控制总体上还处于开创性的阶段,许多概念和理论尚处于发展中,对智能控制的定义、理论、方法、结构等尚无统一的系统描述,还缺乏坚实的体系化的理论基础。可拓学基元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可拓集合论的提出,为智能控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工具。将可拓学理论应用于仿人的智能控制与策略研究,构造模拟人的多层智能体系模型,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在搜集、整理、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可拓学理论及仿人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基于可拓学仿人智能模型的分层递阶结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可拓学的仿人智能模型设计分析了仿人的分层递阶模型,讨论了仿人的研究目标不再是被控对象本身,而是控制器如何对领域专家的经验行为和知识结构的模仿;建模的目标不是对象的数学模型,而是整个系统的动态特征模型和控制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知识模型。定义了模型结构,分析了各层的功能特征及知识模型的表达形式,给出了设计规范。(2)仿人多模态划分及可拓域分析讨论了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划分,研究此过程所涉及的基于经验的可拓域划分及信息转换的问题。在原有的可拓距、区间距、位置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点与区域的关系,并由此建立可拓关联函数。为建立仿人多模态的控制提供了定量分析及计算的依据。(3)基于可拓基元知识的自学习以基元知识为基础,以模拟人的自学习为目标。研究在无指导状态下从经验中并发的获取规划规则和动作规则,作为系统的控制知识。在系统学习过程中,通过将经验演绎为规则,进而泛化为高层的概念或规则,构成了多分辨率的知识体系结构。(4)大型水压机伺服控制系统的仿人设计提出了在无法获得系统精确模型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现场专家的经验,按照可拓仿人智能模型设计控制系统的各层结构,功能划分,实现仿人的多模态控制。实践表明,基于可拓的仿人智能控制优于传统PID算法。(5) VRLA动力蓄电池快速充电过程控制及自适应设计提出了针对VRLA动力蓄电池快速充电过程的仿人多模态控制策略。改遵循“Mass最佳充电曲线”为充放电相结合不断调整的“最佳充电曲线”,给出了仿人模型中的参数自校正级和自适应级的设计。实践表明,VRLA蓄电池完全可以大电流快速充电,而不影响循环寿命。论文最后进行总结,说明研究的创新点及主要研究成果,指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赵晓罡[8](2011)在《基于可拓算法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包水位是锅炉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水位调节对象是一个有迟延和无自平衡的环节,大型锅炉汽包水位的纯迟延时间和时间常数都比较大,干扰因素多,对象模型不确定,可控性较差的调节系统。传统PID方法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效果不理想。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深入研究,智能控制为锅炉水位自动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可拓控制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的前沿课题,它的主要思想是将可拓集合理论引入智能控制的研究领域。介绍了可拓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可拓控制结构,以及可拓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针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特性,选取偏差和偏差微分为特征向量,建立关联函数,根据控制要求划分测度模式,确定控制模式和计算控制器输出。最后,对研究对锅炉水位汽包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将基于可拓控制的控制系统和常规PID控制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分别对系统在正常运行、给水压力扰动、蒸汽流量扰动、模式参数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拓控制系统优于常规PID控制系统效果,而且可拓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和动态特性,在模型参数变化后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证实基于可拓理论的可拓控制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郝赫[9](2008)在《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方案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生产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机电装备的功能需求日趋复杂,因此对于复杂机电系统方案设计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的方案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语义特征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方案求解技术、基于可拓逻辑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结构方案变型技术、基于机电分析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传动系统控制方案耦合技术。并且,将其成功应用于装备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之中。第1章,概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复杂机电系统的定义和特点,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综述了复杂机电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说明了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方案设计技术的提出,并给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结构框架。第2章,提出了基于语义特征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方案求解技术。从方案设计开始,就以功能语义作为设计者表达创新思维的工具,通过对设计语义及其关联信息的形式化描述,构建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的功能语义结构树,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得到装备的功能元,抽象关联为语义特征,构建了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的功能模型,给出了产品的功能结构映射体系,最后详细阐述了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求解的详细流程。第3章,提出了基于可拓逻辑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结构方案变型技术。针对传统产品信息模型存在的不足,将可拓理论引入到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信息建模中,构建了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形式化表达的可拓复合元模型,定义了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衍生、变异、扩缩、重组等5类变型运算操作,详细介绍了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变型设计的算法和过程。第4章,提出了基于机电分析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传动系统控制方案耦合技术。在分析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机电耦合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三闭环高精度控制方案,通过构建各个子系统的耦合控制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耦合关联,建立复杂精密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最后对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第5章,将前面章节的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在功能方案求解阶段,应用功能语义对装备的功能进行分解得到装备的功能语义结构树,通过语义特征的功构映射获得实现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元的机构,进行机构重组建立了装备的设计方案并择优选取。在结构方案变型设计阶段,应用文中的5类变型操作方法,对装备中的复杂零件进行变型设计,直到满足设计的需求为止。最后,给出了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控制系统的方案、原理、功能和详细结构,同时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第6章,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思峰,方志耕,谢乃明,胡明礼,李桥兴[10](2008)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作为蓬勃发展的学科群,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中国学者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新理论主要有灰色系统理论、粗糙集理论、可拓学理论、模糊数学、未确知数学、集对分析等,其中灰色系统理论、可拓学理论、未确知数学、集对分析由我国学者首创(表8)。这些新理论、新方法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正逐步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界的认同。这些学科的涌现与发展,逐步改变我国在国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中的落后格局,尤其是近些年来,这些新分支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

二、基于可拓逻辑的智能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可拓逻辑的智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轨迹规划及稳定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主动避撞系统发展概况
    1.3 主动转向避撞系统研究现状
        1.3.1 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研究现状
        1.3.2 稳定性控制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动力学及运动学建模
    2.1 引言
    2.2 整车动力学模型
    2.3 主动转向系统模型
        2.3.1 转向盘与转向轴模型
        2.3.2 双行星齿轮系模型
        2.3.3 转向电机模型
        2.3.4 齿轮齿条模型
    2.4 驾驶员模型
    2.5 轮胎模型
    2.6 整车运动学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动避撞系统分段轨迹规划策略
    3.1 引言
    3.2 自主避撞轨迹规划描述
    3.3 变道阶段轨迹规划
        3.3.1 变道起点确定
        3.3.2 变道终点的确定
        3.3.3 变道轨迹的约束条件确定
        3.3.4 轨迹优化
    3.4 加速阶段及回道阶段的轨迹规划
    3.5 仿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动避撞系统稳定性跟踪控制策略
    4.1 引言
    4.2 现有问题阐述
    4.3 稳定性跟踪控制
        4.3.1 可拓控制
        4.3.2 H_∞/可拓混合控制
    4.4 联合仿真与分析
        4.4.1 低速工况
        4.4.2 低附着系数工况
        4.4.3 高速工况
        4.4.4 干扰工况
        4.4.5 障碍车车道偏离工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及室内设计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
        1.2.2 可拓学与可拓建筑学的相关研究
        1.2.3 数据挖掘与可拓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
        1.2.4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
    2.1 可拓室内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可拓室内设计的概念与模型表达
        2.1.2 可拓室内设计的思维模式
        2.1.3 可拓室内设计的分析方法
    2.2 可拓数据挖掘的理论基础
        2.2.1 可拓集理论
        2.2.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内涵
    2.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特点
        2.3.1 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的特点
        2.3.2 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可拓室内设计的优势
    2.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任务与目标知识类型
        2.4.1 描述性任务
        2.4.2 预测性任务
        2.4.3 目标知识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设计
    3.1 建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基础
        3.1.1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与现有数据库的区别
        3.1.2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平台选择
        3.1.3 数据仓库的数据基础
        3.1.4 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3.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设计的原则
        3.2.1 面向主题原则
        3.2.2 双轮驱动原则
        3.2.3 原型设计原则
    3.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构成
        3.3.1 基础数据仓库
        3.3.2 可拓数据仓库
        3.3.3 知识仓库
    3.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拓点结构
        3.4.1 量值拓点的关系体系
        3.4.2 特征拓点的关系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方法
    4.1 可拓室内设计分类挖掘方法
        4.1.1 可拓室内设计分类挖掘方法阐释
        4.1.2 确立分类挖掘设计问题
        4.1.3 基于设计问题类别数据域的建立
        4.1.4 基于可拓分析的可拓集建立与可拓挖掘
        4.1.5 实例解析
    4.2 可拓室内设计聚类挖掘方法
        4.2.1 可拓室内设计聚类挖掘方法阐释
        4.2.2 确立聚类挖掘设计问题
        4.2.3 基于设计问题聚类特征树的建立
        4.2.4 基于聚类分析的叶节点聚类与可拓挖掘
        4.2.5 实例解析
    4.3 可拓室内设计关联挖掘方法
        4.3.1 可拓室内设计关联挖掘方法阐释
        4.3.2 确立关联挖掘设计问题
        4.3.3 基于设计问题数据项集的建立
        4.3.4 基于关联分析的频繁项集发现与可拓挖掘
        4.3.5 实例解析
    4.4 可拓室内设计离群点挖掘方法
        4.4.1 发散式挖掘
        4.4.2 传导式挖掘
        4.4.3 共轭式挖掘
        4.4.4 转换桥式挖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知识成果及其应用
    5.1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及其应用
        5.1.1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
        5.1.2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直接应用
        5.1.3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可拓应用
    5.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及其应用
        5.2.1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
        5.2.2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直接应用
        5.2.3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可拓应用
    5.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及其应用
        5.3.1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
        5.3.2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直接应用
        5.3.3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可拓应用
    5.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及其应用
        5.4.1 挖掘的行为体验型知识
        5.4.2 挖掘的情境体验型知识
        5.4.3 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直接应用
        5.4.4 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可拓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不相容问题求解的理论、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不相容问题求解研究的总体思路
2 不相容问题求解的理论与方法
    2.1 不相容问题求解的基本理论
    2.2 不相容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2.2.1 问题的形式化界定方法
        2.2.2 问题相容性的判断方法
        2.2.3 问题相关度的计算方法
        2.2.4 拓展分析方法与共轭分析方法
        2.2.5 可拓变换及其筛选方法
        2.2.6 可拓策略的优度评价方法
3 不相容问题求解系统的研究———可拓策略生成系统
    3.1 ESGS的主要功能模块
        3.1.1 基础数据库
        3.1.2 问题可拓模型模块
        3.1.3 问题的相关度计算与判断模块
        3.1.4 不相容问题模块
        3.1.5 知识存储模块
        3.1.6 可拓变换及其筛选模块
        3.1.7 优度评价模块
        3.1.8 可拓策略库
    3.2 应用ESGS求解不相容问题的一般步骤
    3.3 ESGS软件架构
    3.4 ESGS软件研制情况
4 结束语

(4)水轮机调节系统现代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水轮机调速器应用发展概述
        1.2.1 水轮机调速器的发展
        1.2.2 微机调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的发展
    1.4 控制理论的困难与发展
        1.4.1 控制理论面临的困难
        1.4.2 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
        1.4.3 智能控制的功能与特点
        1.4.4 智能控制技术在水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1.5 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理论的发展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仿真
    2.1 引水系统数学模型
        2.1.1 刚性水击引水系统的数学模型
        2.1.2 弹性水击引水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水轮机数学模型
    2.3 水轮发电机组数学模型
    2.4 发电机及负载数学模型
    2.5 机械液压系统数学模型
    2.6 调速器的数学模型
    2.7 MATLAB软件包简介
    2.8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仿真
        2.8.1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2.8.2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仿真分析
第三章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的水轮机调节系统
    3.1 常规的PID型调节规律
    3.2 智能控制策略
    3.3 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及其算法
        3.3.1 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3.3.2 控制算法的实现
    3.4 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的应用仿真研究
        3.4.1 控制器参数的确定
        3.4.2 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水轮机PID调节系统
    4.1 遗传算法
        4.1.1 概述
        4.1.2 遗传算法的基本用语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参数优化设计
        4.2.1 遗传算法框架
        4.2.2 PID设计的改进遗传算法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水轮机PID调节系统
        4.3.1 硬件结构
        4.3.2 软件结构
    4.4 改进遗传算法仿真计算及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论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 ——可拓学与TRIZ矛盾问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0.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创造发明的核心是矛盾的破解
    1.1 破解矛盾的传统思维
        1.1.1 思维概述
        1.1.2 传统思维惯性
        1.1.3 思维惯性的表现形式
    1.2 创新和创新思维
        1.2.1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1.2.2 创新思维的过程及类型
        1.2.3 创新思维的特点
    1.3 创新思维方法
        1.3.1 传统创新思维方法概述
        1.3.2 可拓学的创新思维模式
        1.3.3 TRIZ 的创新思维方法
    1.4 简要评述
第二章 几种不同的逻辑与矛盾观
    2.1 传统的逻辑与矛盾观
        2.1.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2.1.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矛盾观
        2.1.3 可拓逻辑与认知逻辑
    2.2 可拓学的矛盾观
        2.2.1 矛盾问题的界定
        2.2.2 处理矛盾问题的哲学基础
        2.2.3 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方法
    2.3 TRIZ 理论的矛盾观
        2.3.1 矛盾和冲突
        2.3.2 矛盾分类及其哲学蕴含
        2.3.3 关于矛盾问题的求解工具
    2.4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基元理论和物-场分析模型
    3.1 破解矛盾问题的可拓学基元理论
        3.1.1 基元理论概述
        3.1.2 破解矛盾的可拓方法
        3.1.3 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
    3.2 破解矛盾系统的 TRIZ 物-场分析模型
        3.2.1 物-场模型概述
        3.2.2 破解矛盾的物-场分析
        3.2.3 矛盾系统的标准解法
    3.3 可拓学基元理论与 TRIZ 物-场模型比较分析
        3.3.1 基元理论与物-场模型的差异比较
        3.3.2 基元理论与物-场模型的内在联系
        3.3.3 基元理论与物-场模型的功能应用
    3.4 简要评述
第四章 可拓学与 TRIZ 破解矛盾的方法论原则
    4.1 构建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学方法论体系
        4.1.1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4.1.2 整体研究与分析还原相结合
        4.1.3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4.2 构建解决技术矛盾的 TRIZ 方法论体系
        4.2.1 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4.2.2 系统归纳与阶段演绎相结合
        4.2.3 结构分析与功能实现相结合
    4.3 可拓学与 TRIZ 的方法论意义及应用研究
        4.3.1 可拓学的方法论意义
        4.3.2 TRIZ 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4.3.3 可拓学与 TRIZ 方法论应用研究
    4.4 简要评述
第五章 从技术哲学视角审视可拓学与 TRIZ 比较研究
    5.1 智能模拟的科学技术前提与哲学基础
    5.2 认识论对于可拓学人工智能的意义
    5.3 本体论与 TRIZ 计算机辅助创新
    5.4 简要评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及其节能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写一览表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交流调速技术概述
        1.1.1 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
        1.1.2 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类型
        1.1.3 交流永磁伺服调速系统
    1.2 智能控制策略概述
        1.2.1 智能控制的含义
        1.2.2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技术研究概况
        1.3.1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技术课题研究背景
        1.3.2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驱动技术发展及研究概况
        1.3.3 DDVC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4 本课题研究概况
        1.4.1 课题来源
        1.4.2 选题意义
        1.4.3 难点问题及研究目的
        1.4.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和阀控液压系统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液压综合实验系统
        2.2.1 液压回路部分
        2.2.2 电机及伺服驱动器部分
        2.2.3 检测元件及控制系统
    2.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实验台传递函数模型
        2.3.1 交流调速部分数学模型
        2.3.2 泵控动力机构部分数学模型
        2.3.3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
    2.4 进口节流阀控系统数学模型
        2.4.1 电磁阀数学模型
        2.4.2 阀控缸数学模型
    2.5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SVPWM模型
        2.5.1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
        2.5.2 MATLAB/Simulink SVPWM仿真模型的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性能分析与节能机理
    3.1 引言
    3.2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动态性能仿真
        3.2.1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
        3.2.2 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3.2.3 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综合分析
    3.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动态性能实验
        3.3.1 负载对系统动态响应影响的实验
        3.3.2 液压缸移动部分质量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实验
    3.4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与阀控液压系统动态响应比较及提高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动态响应的措施
        3.4.1 仿真和实验对比
        3.4.2 提高系统动态性能的措施
    3.5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节能机理
        3.5.1 成形加工负载特性分析
        3.5.2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节能机理
        3.5.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能耗仿真研究
        3.5.4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保压
        3.5.5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能耗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多模态可拓控制
        4.2.1 可拓理论与可拓控制
        4.2.2 多模态可拓控制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
    4.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4.3.1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原理和结构
        4.3.2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4.3.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神经网络预测控制仿真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及其节能机理
    5.1 引言
    5.2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
        5.2.1 性能要求
        5.2.2 液压系统设计
        5.2.3 液压系统原理
        5.2.4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系统设计计算
        5.2.5 主要元件选型
    5.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动态性能仿真及实验
        5.3.1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数学模型
        5.3.2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动态性能
    5.4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能耗仿真及实验研究
        5.4.1 拉深加工实例及工艺要求
        5.4.2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能耗仿真
        5.4.3 伺服直驱泵控液压机能耗实验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伺服直驱泵控压铸机改造及节能机理
    6.1 引言
    6.2 压铸机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6.2.1 压铸机简介
        6.2.2 DCC800压铸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6.3 伺服直驱泵控改造方案设计
        6.3.1 DCC800压铸机能耗分析
        6.3.2 改造方案
    6.4 伺服直驱泵控压铸机能耗
        6.4.1 伺服直驱泵控压铸机能耗仿真模型
        6.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6.4.3 伺服直驱泵控压铸机能耗实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致谢

(7)基于可拓学的仿人控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拓学与智能控制的发展
        1.2.2 分层递阶的智能
    1.3 可拓策略与分层递阶仿人智能的结合
        1.3.1 可拓控制
        1.3.2 分层递阶策略的仿人控制
        1.3.3 可拓策略与分层递阶智能理论的结合
        1.3.4 可拓分层递阶仿人智能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可拓学的分层仿人智能控制理论
    2.1 可拓基元分析
        2.1.1 基元
        2.1.2 基元相互关系
        2.1.3 基元可拓变换及运算
    2.2 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
        2.2.1 可拓集合
        2.2.2 关联函数
    2.3 分层递阶仿人智能
        2.3.1 分层递阶仿人智能控制结构
        2.3.2 分层递阶仿人智能控制器功能分析
        2.3.3 仿人智能算法分析
    2.4 基于可拓的仿人智能分析
        2.4.1 可拓特征基元及模型
        2.4.2 模态识别及经验记忆
        2.4.3 控制模态
        2.4.4 仿人控制描述
    2.5 稳定性监控
        2.5.1 系统稳定性
        2.5.2 仿人系统稳定性监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拓仿人智能控制建模与分析
    3.1 仿人多模态分析
        3.1.1 基于PID的仿人分析
        3.1.2 PID与仿人算法结合与改进
        3.1.3 仿人多模态
    3.2 仿人可拓控制
        3.2.1 可拓控制基本原理及结构
        3.2.2 基于可拓的仿人控制
        3.2.2.1 可拓仿人控制原理及分析
        3.2.2.2 仿真研究
    3.3 仿人的可拓策略
        3.3.1 仿人策略模型
        3.3.2 策略模型与策略生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可拓基元的规则自学习
    4.1 引言
    4.2 自学习原理
    4.3 规则并发学习算法
        4.3.1 经验聚类
        4.3.2 经验聚类生成规则
        4.3.3 规则生成算法
    4.4 平面导航的自学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水压机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5.1 系统介绍
    5.2 系统要求
        5.2.1 技术要求
        5.2.2 硬件配置及组成
    5.3 系统原理及数学模型
        5.3.1 工作原理
        5.3.2 数学模型
    5.4 系统性能分析
    5.5 仿人可拓控制模型及设计
        5.5.1 基元集模型及系统模态
        5.5.2 仿人多模态
    5.6 参数校正及策略设计
        5.6.1 仿人参数校正
        5.6.2 策略设计
    5.7 系统仿真及控制
        5.7.1 系统仿真
        5.7.2 控制效果
    5.8 小结
第六章 动力电池快速充电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6.1 引言
    6.2 动力电池快速充电基本原理
        6.2.1 基本问题
        6.2.2 快充基本理论
    6.3 快速充电方法研究
        6.3.1 脉冲去极化充电方式
        6.3.2 反馈控制快速充电方式
        6.3.3 智能快速充电方式
        6.3.4 快速充电的停充控制
        6.3.5 对充电接受率的研究
        6.3.6 充电方法比较
    6.4 充放电过程分析
        6.4.1 充放电与端电压关系
        6.4.2 电流、电压、温度及其变化率范围
        6.4.3 停充的判断条件及主要判断参数
        6.4.4 充电器的性价比及工程适用性
    6.5 快充系统经验建模
        6.5.1 荷电状态(SOC)与端电压关系
        6.5.2 充电电流接收率的分析
        6.5.3 环境温度的分析
    6.6 可拓模型设计
        6.6.1 控制系统模型及任务
        6.6.2 基元集模型
        6.6.3 可拓域及多模态
    6.7 快速充电过程自校正
    6.8 自适应动态调整
        6.8.1 自适应修正
        6.8.2 策略设计
    6.9 仿真及实验
        6.9.1 系统仿真
        6.9.2 系统实验
    6.10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致谢
附录A:姿态控制经验数据
附录B:充电时间与放电时间列表

(8)基于可拓算法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研究现状
        1.2.1 基于常规PID 控制
        1.2.2 基于模糊PID 控制
        1.2.3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
        1.2.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1.2.5 基于预测控制
    1.3 可拓控制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锅炉汽包水位对象模型建立和分析
    2.1 建立数学模型要求
    2.2 建立模型的方法
    2.3 锅炉汽包水位系统介绍
    2.4 锅炉汽包水位对象的模型建立及动态特性分析
        2.4.1 给水流量扰动下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
        2.4.2 蒸汽流量扰动下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
    2.5 常规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方案
        2.5.1 单冲量控制系统
        2.5.2 双冲量控制系统
        2.5.3 三冲量控制系统
    2.6 常规控制方法的不足和解决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可拓学理论
    3.1 可拓学的基本概述
        3.1.1 可拓学的研究对象
    3.2 可拓学的基本理论
        3.2.1 基元理论
        3.2.2 可拓集合和关联函数
        3.2.3 可拓逻辑
    3.3 物元分析
        3.3.1 物元的概念及其表示
        3.3.2 物元的可拓性
        3.3.3 物元变换
    3.4 可拓集合
        3.4.1 可拓集合的概念
        3.4.2 物元可拓集
        3.4.3 关联函数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可拓控制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研究
    4.1 可拓控制的概述
        4.1.1 可拓控制的提出
        4.1.2 可拓控制原理简介
    4.2 可拓控制的基本概念
    4.3 可拓控制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4.4 可拓控制器的设计
        4.4.1 可拓控制器的结构
        4.4.2 特征量的选取和特征模式的确定
        4.4.3 特征状态关联度的计算
        4.4.4 测度模式的划分
        4.4.5 确定控制模式和计算控制器输出
    4.5 可拓控制器与常规PID 控制器仿真比较
        4.5.1 给定值扰动时
        4.5.2 蒸汽流量扰动时
        4.5.3 给水压力扰动时
        4.5.4 模型参数变化时
        4.5.5 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本文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方案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复杂机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复杂机电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复杂机电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复杂机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方案设计技术的提出
        1.3.1 现有一般产品的方案设计技术不足
        1.3.2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方案设计的主要思想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结构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语义特征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方案求解
    2.1 引言
    2.2 复杂机电系统功能语义形式化表达
    2.3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方案模型建立
        2.3.1 语义特征的定义与描述
        2.3.2 分层次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模型
    2.4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语义特征功构映射
    2.5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方案求解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可拓逻辑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结构方案变型
    3.1 引言
    3.2 可拓逻辑理论基础
    3.3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复合元模型表达
        3.3.1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物元
        3.3.2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间联结约束的关系元
        3.3.3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变型运算的事元
        3.3.4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变型的可拓复合元模型
    3.4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复合元模型的可拓变型运算
        3.4.1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扩缩与突变变型运算
        3.4.2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衍生与删减变型运算
        3.4.3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聚合与分解变型运算
        3.4.4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置换与克隆变型运算
        3.4.5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重组变型运算
    3.5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概念结构的变型设计算法
    3.6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的变型设计过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机电分析的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传动系统控制方案耦合
    4.1 引言
    4.2 复杂机电系统耦合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4.3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案
    4.4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建立
        4.4.1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伺服电机数学模型
        4.4.2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电流环数学模型
        4.4.3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速度环数学模型
        4.4.4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机械传动数学模型
        4.4.5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位置环数学模型
        4.4.6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
    4.5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
        4.5.1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电流环的性能分析
        4.5.2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速度环的性能分析
        4.5.3 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位置环的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设计开发应用
    5.1 引言
    5.2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功能方案表达与求解
    5.3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零件结构方案变型
    5.4 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精密传动系统控制方案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今后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基于可拓逻辑的智能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轨迹规划及稳定性控制研究[D]. 樊密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2]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D]. 马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3]不相容问题求解的理论、方法与系统研究[J]. 杨春燕,汤龙. 智能系统学报, 2016(06)
  • [4]水轮机调节系统现代控制策略研究[D]. 蒋百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5]论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 ——可拓学与TRIZ矛盾问题比较研究[D]. 翟章宇. 长安大学, 2013(06)
  • [6]伺服直驱泵控液压系统及其节能机理研究[D]. 郑洪波. 广东工业大学, 2012(09)
  • [7]基于可拓学的仿人控制及应用研究[D]. 叶玮琼. 广东工业大学, 2011(05)
  • [8]基于可拓算法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研究[D]. 赵晓罡. 西安科技大学, 2011(01)
  • [9]复杂宝石加工专用装备方案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郝赫. 浙江大学, 2008(04)
  • [10]管理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方法[A]. 刘思峰,方志耕,谢乃明,胡明礼,李桥兴. 2007-200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2008

标签:;  ;  ;  ;  ;  

基于扩展逻辑的智能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