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体动物分布看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

从软体动物分布看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

一、从软体动物分布谈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1](2019)在《近千年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沉积环境演变及其反映的黄河南迁影响》文中认为河口三角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与脆弱地带。在近年河流输沙量大幅减少的大背景下,认识近千年以来的沉积过程与物质来源,对预测三角洲未来演变趋势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长江三角洲作为一个典型的河流-潮流控制三角洲,尽管晚全新世三角洲发育过程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是近千年以来三角洲地层的年代框架以及物源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北新(BX)、庙桥(MQ)和王鲍(WB)三个晚全新世钻孔(25 m长),进行了光释光测年、粒度、全样与分粒级样品环境磁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长江主要输沙支流(金沙江、嘉陵江和汉江)和废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采样和分析,建立了启东地区晚全新世地层年代框架,探讨了沉积物来源,特别是近千年来黄河南迁对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影响。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三孔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三孔沉积物年龄在190年至3490年之间,20m以浅的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物年龄在500年以内(沉积速率为8-13 cm/a),20 m以深的前三角洲相沉积物年龄老于2000年(沉积速率<0.5 cm/a)。居中的MQ孔三角洲前缘相粒度最粗,形成时间最早,结合沉积特征推断MQ孔位于古河口沙岛,而南北BX和WB孔位于沙岛两侧的古河口分汊河槽中。三角洲平原相(8 m以浅)年龄自北向南成陆时间为:300年(WB孔)、250年(MQ孔)、200年(BX孔),该结果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启东地区海岸线变迁和北部率先成陆的历史相吻合。2.综合全样与分粒级样品磁性特征、红度和一阶反转曲线-主成分分析(FORC-PCA)结果,发现BX、MQ和WB孔磁性特征由亚铁磁性矿物主导,磁性矿物主要集中在<16μm粒级组分中,2 m以浅沉积物磁性特征受成土作用影响显着,400年以前沉积物磁性特征受还原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显着。3.在排除粒度和次生作用的影响后,近400年来三孔沉积物分粒级磁性特征仍存在差异。在细颗粒沉积物中(<63μm)尤其在<32μm粒级中,北部WB孔沉积物磁性特征更接近废黄河沉积物,而南部BX孔更接近汉江沉积物,中间的MQ孔呈两者间的过渡特征。4.全样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三孔沉积物元素含量受粒度影响显着。近400年来三孔沉积物的分粒级地球化学特征表明,<16μm粒级结果与磁学结果一致。利用物源模型计算得出,该粒级中废黄河沉积物对BX、MQ、WB孔的贡献分别为12±9%、44±12%和64±14%。5.根据年代结果与物源分析,1128-1855年间黄河南迁,尤其是400年前黄河治理采取“束水攻沙”策略后,细颗粒黄河沉积物经苏北沿岸流南下,受涨潮流影响向陆运移,对启东地区的三角洲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揭示了沿岸河流对邻近三角洲的远程影响。

耿志华[2](2019)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先秦时期是指从新石器时代至秦朝建立以前的这一阶段。目前为止,本地区已基本建立了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大致明确了先秦聚落形态和社会状况,并有多项研究涉及到局地人地关系问题。尽管如此,至今还缺乏着眼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综合性研究,也缺乏将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如此长的时期内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论文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对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三角洲演变、黄河三角洲考古学文化遗址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尝试复原黄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海岸线变迁、河道变迁、自然环境演变与文化演进,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通过对学术界近几十年以来关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黄河下游九河、黄河三角洲考古遗址资料的综合整理,研究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考古学文化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状况、黄河三角洲气候变化、历史文献所反映的黄河三角洲文化概况、全新世海岸线变迁,考古遗存反映的环境信息,进而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参照学者们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动植物演变、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结合这一地区考古学最新的发掘研究资料,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在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期,受全球暖湿气候、黄河三角洲发育、形成和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共同影响,黄河三角洲距今7000年以来多道贝壳堤形成及古湖泊的发育、黄河下游九河的形成,形成低洼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区。优越的气候环境环境繁育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和哺乳动物,为古代先民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其二,距今4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出现了洪水事件,气候变干。其三,黄河三角洲的先秦文化是在全新世大暖期发展起来的,但气候与环境并不是影响古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国家政治统治力量的强弱也会影响人群的迁徙、社会的发展。其四,气候环境、海岸线变迁和三角洲演变是直接影响本区古文化兴衰的重要因素。其五,在晚商至西周早期、东周时期,气候环境虽然较差,但是随着商王朝势力的扩展、周代国家力量的渗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较之前更加强烈,该地区聚落迅速增加,尤其是众多盐业作坊群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商周王朝对黄河三角洲的经营和开发。

成玥[3](2019)在《建湖剖面揭示的苏北平原早—中全新世海陆变迁》文中研究表明苏北平原是我国东部滨海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面变化敏感,因而是研究全新世海陆环境变迁的理想区域。过去对苏北平原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的研究由于测年、高程误差等问题使得目前尚未获得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建湖冈西剖面JH1601钻孔和JH1701剖面全新世地层通过多种材料的AMS14C测年建立年代框架,进行RTK绝对高程测量、岩性描述、高分辨率的地球化学元素(XRF)扫描、有孔虫和粒度分析,综合探讨该地区全新世早-中期海陆变迁的地貌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苏北平原在全新世时期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海侵和海退过程,根据钻孔的岩性变化及多指标分析,将其沉积环境分为4个阶段:(1)早全新世时期(12500~11620 cal a BP)灰黑色粘土质粉砂沉积物指示研究区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湖沼相沉积环境,指示海相特征的元素Ca/Ti 比值较低、有孔虫化石缺失的特征说明此时研究区尚未受到海水影响。(2)中全新世早期(8000~7100 cal a BP)海平面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约8000 cal a BP时Ca/Ti比值迅速增加、有孔虫化石开始出现,表明海岸线已到达研究区,海侵开始;约 7600cala BP,剖面上富集的牡蛎层指示了研究区潮间带的沉积环境,反映了约-3.18 m的海面高度;7600~7100 cal a BP岩芯以粘土组分为主的沉积特征说明此时水动力条件较弱,浅海常见种的有孔虫含量增加,Ca/Ti比值呈现略微的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处于稳定的浅海相沉积环境中。(3)中全新世中期(7100~6500 cal a BP)海平面处于稳定或缓慢上升阶段,沿海地区沉积物来源增加,海岸线开始东撤,钻孔中沉积物中值粒径变大,水动力逐渐增强,钻孔岩性为粉砂和粘土的交互平行层理,Ca/Ti比值呈上升趋势波动,有孔虫以潮间带组合为主,表明该时期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已经由浅海转向了潮间带沉积,苏北平原进入海退模式。(4)中全新世晚期(6500 cal a BP以后)西冈贝壳砂堤(7400~6300 cal a BP,钻孔东边约5 km)开始出露海面将研究区与海洋逐渐隔离,使海岸线被迫东撤,建湖地区成陆。钻孔中沉积物为灰褐色粉砂质粘土,含少量有机质斑块,Ca/Ti比值快速降低,有孔虫丰度急剧降低甚至消失,说明从约6500 cal a BP以后研究区进入了潮间带-潮上带向河湖相沉积环境的演变模式。为构建苏北平原全新世地层的精确年代框架,本文采用AMS14C测年获取的高精度年龄数据结合Bacon程序计算出钻孔早-中全新世的高精度年代-深度模型。为了保证XRF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将扫描元素与传统XRF元素做趋势对比与相关性分析验证其可靠性,结果显示出Ca、Ti、Fe、Al、Si、S趋势变化较一致,元素之间相关性较高;此外,将钻孔中黏土矿物与元素扫描结果做对比,发现蒙脱石与Ca元素、伊利石和K元素具有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

林文荣[4](2017)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海岸带和陆架地区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布主要受全球海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区域构造沉降3个因素的影响。晚第四纪期间,在全球气候强烈波动、冰期与间冰期频繁交替和古东亚季风发育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多次海进和海退。在南黄海苏北沿海形成了厚逾百米的海陆交互沉积,发育了多个大型的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系在陆域上有苏北平原、老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海域内有辐射沙脊群、老黄河水下三角洲和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面最大升降幅度超过150米,海面的大幅升降使得中国东部陆架和海岸带时而暴露成陆,时而淹没为海,随着岸线的向海推进和向陆退却,控制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层结构和沉积体系发育。辐射沙脊群沉积体系除了受历次海进-海退控制外,还受古长江和古黄河泥沙输入的控制,二者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的沉积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区位于北部老黄河三角洲和南部长江三角洲之间,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海陆交互作用区。以往苏北海岸带钻孔研究偏重于全新世,对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研究比较薄弱。另外,晚第四纪海平面升降以及海水进退到底如何影响海岸带地区,氧同位素3阶段在现今海岸带地区到底有没有受到海水的影响,以及古长江、古黄河物源追踪等科学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通过研究辐射沙脊群南缘YZ10钻孔地层和沉积相变化,辅以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和微量元素等环境替代指标,结合微体古生物和软体动物化石指示的环境信息,划定YZ10孔沉积相类型,重建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同时利用14C和OSL定年,厘定研究区的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区域内钻孔对比,研究区域内沉积相的空间展布;通过碎屑钻石U-Pb定年,探讨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来源。通过YZ10孔主要的侵蚀界面和沉积相发生重大变化界面,划分5个沉积单元,自上而下分别为U1、U2、U3、U4和U5;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沉积层理和构造、所含化石、沉积序列、接触关系以及环境替代指标的辅助分析,划分出四种沉积相类型。U1沉积单元/潮流沙脊相,埋深5.6~22.6m,以细砂层为主,夹少量薄层状、团块状粉砂质黏土,潮汐层理发育,以脉状层理为主。含纵肋织纹螺和文蛤碎片等表栖于潮间带的海生软体动物化石,有孔虫属种以 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advenum 和 Rosalina bradyi 为主,指示近岸浅海环境。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U2单元/浅海相,埋深22.6~47m,沉积物以粉砂与粉砂质黏土和黏土互层为主,其次为均质黏土层。含栖息于潮间带或浅海的纵肋织纹螺化石,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有孔虫中浮游类增多,底栖类兼具深浅水种,20m水深、20-50m水深和大于50m水深属种各占40%、40%和20%,指示水深增大的潮流浅海环境。U3单元/潮滩相,埋深47~55m,以灰色或黄灰色细砂层为主,发育潮汐层理,主要为脉状和波状层理。含栖息于潮间带砂质基底的托氏昌螺和纵肋织纹螺。有孔虫中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主要为Ammonia beccarii 和 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指示近岸的砂底环境。U4 单元/潮滩相,埋深55~74.5m,以灰色均质细砂层和灰色细砂与棕灰色粉砂或粉砂质砂的互层为主,细砂层中夹泥质薄层或条带,呈脉状层理。含栖息于低盐潮滩环境的珠带拟蟹手螺。有孔虫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以Ammonia beccarii占绝对优势,其次为Elphidium advenum和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共同指示低盐的近岸环境。与U3单元相同的是,Sr/Ba比值显示U4单元同为弱海相性。U5单元/河流相,埋深74.5m~115.6m,沉积物以中砂和细砂为主,夹粗砂和细砾,发育23个二元结构,每个粗细旋回厚1.5-3.5m,冲刷构造频繁发育,有大量钙质结核以及炭化腐木块,不含有孔虫,含多种淡水腹足类化石,磁化率值高,Sr/Ba比值低于1,显示陆相地层特点。根据沉积相特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河道亚相以及河漫滩亚相,但U5单元以河道亚相为主。该单元中上部发育波状纹层和有孔虫零星分布的沉积可能为受潮汐影响的河流环境。通过14C测年和OSL测年,结合邻区钻孔地层对比,厘定了 YZ10孔地层年代序列,U1、U2和U3单元为氧同位素1阶段沉积,根据对14C数据的甄别,确定U1单元大约是5.5ka BP以后形成的,U2单元大约是8.0~5.5ka BP期间形成的,U3单元大约形成于14~8.0ka BP期间。根据14C年龄超过43 000a和光释光年龄接近MIS5阶段(67.8±5.0ka BP),MIS3~4阶段海水不可能到达钻孔位置以及下伏沉积是MIS6阶段标志性的河流相沉积等逻辑推断,认为U4单元只能形成于MIS5阶段。U5单元为厚层的河流相沉积,通过区域资料获得该单元是黄东海标志性的地层,形成于MIS6阶段。重建了西太阳沙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MIS6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伴随海面上升逐渐演变为邻近河口的河流并受到潮水影响,MIS5阶段演变为为潮滩,接受海水周期性的淹没。MIS3阶段,研究区及辐射沙脊群近岸区域均为陆地环境。MIS2阶段,扬州-泰州-曲塘-吕四以南的长江主河道发育下切河谷,以北则为河间地环境,发育标志性的硬黏土层。冰后期的海侵使研究区先后演变为沿岸潮滩和浅海,高海面之后潮流扰动海底泥沙发育潮流沙脊。YZ10 孔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 190~290Ma、400~550Ma、700~1000Ma 和 1.8~2.0Ga 四个特征区间内。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显示YZ10孔物质来源途径稳定,700~1000Ma锆石含量明显高于黄河以及全孔新生代锆石的出现均指示了长江物质为主要来源,全孔碳酸盐含量偏低也佐证了这一结论。磁化率与沉积动力密切相关,强动力条件有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值增加,弱水动力条件不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降低。YZ10孔河流相磁化率最高,海相沉积物磁化率偏低。酸溶态Sr/Ba比值在区分海陆相沉积和反映海相性强弱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初步确定比值大于1为海相沉积,小于1为陆相环境。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海相沉积均在潮汐控制的环境下发育,海平面和沉积物源是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因素。初步认为辐射沙脊群沿岸地区在氧同位素3阶段不存在海相地层,原先被认为是该阶段的海相地层有可能属于氧同位素5阶段沉积。

胡春生[5](2017)在《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阶地是记录区域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和河流变迁的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对于研究河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响应机制,以及揭示河流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河流阶地研究已经在发育机制、年代学以及河流演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显着的成果。然而,就国内而言,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主要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例如黄河和长江,而河流下游及支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受东亚季风影响的第四纪红土堆积区,因河流阶地上覆堆积物较薄,河流阶地的准确测年是一个棘手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兼具上述河流下游和红土堆积区的双重特点。如果在该地区开展河流阶地研究,既提供了东部季风区河流阶地研究的案例,又有助于拓展长江下游地区河流地貌的研究内容,最后能为区域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之一。青弋江中上游河流阶地发育比较典型,是记录黄山北麓及长江下游地区古环境演变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本文以青弋江为案例河流,选取青弋江泾县段(泾县盆地)为研究区,综合运用ESR、古地磁和OSL等测年方法,以及砾组结构、粒度和孢粉等分析方法,探讨了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揭示了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青弋江河流阶地的数字年代序列①根据野外考察、GPS测量和影像对比,发现青弋江泾县段存在3个天然研究剖面,即城北剖面、溪口剖面和西阁剖面,共发育1级洪积扇台地(P台地)和3级河流阶地(T3阶地、T2阶地和T1阶地),并相应堆积了 4级砾石层,即P砾石层、T3砾石层、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各级台地和阶地分别高出青弋江江面~65 m、~40 m、~20 m和~7m。②通过综合运用ESR、古地磁和OSL等测年方法,并结合区域红土年代学研究成果,得出青弋江泾县段P台地、T3阶地、T2阶地和T1阶地的年代分别为~1.32 Ma、~0.9 Ma、~0.6Ma和~1.5 ka,因而对应着青弋江(或古青弋江)分别于~1.32 Ma、~0.9 Ma、~0.6 Ma和~1.5 ka先后发生的4次显着下切事件。(2)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①根据相关文献,东亚夏季风强度在~1.3 Ma、~0.9 Ma、~0.6 Ma等3个时期呈现阶段性显着减弱,而在~1.5 ka呈现显着减弱。基于1960~2012年东亚夏季风强度与降水的关系分析,得出研究区存在~1.3 Ma、~0.9 Ma、~0.6 Ma和~1.5 ka等4个降水显着增加期。②泾县红土粒度指标所反映的气候湿期Ⅷ和气候湿期Ⅰ,大致对应于~0.6 Ma和~1.5 ka两个降水显着增加期。其中,气候湿期Ⅷ持续了近10万年,可能是研究区最湿润的古气候时期。③通过将青弋江河流阶地年代和构造运动与东亚夏季风变化进行对比,发现青弋江河流阶地是构造抬升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所谓的构造驱动季风控制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其中,构造抬升提供了青弋江下切的驱动力和发育空间,而东亚夏季风显着减弱期则控制河流阶地发育并决定了年代。(3)青弋江的发育过程及年代①通过对4级砾石层的砾径、砾向、砾态和砾性等分析,得出青弋江P砾石层是典型的洪积扇沉积,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是典型的河流沉积,而T3砾石层兼具河流沉积和洪积扇沉积的特点,其下部具有洪积扇沉积的痕迹,而其上部则是河流作用的结果。并且T3砾石层形成期间,青弋江流域范围和流向基本与现在一致。②根据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得出青弋江发育于~1.32 Ma前的洪积扇辫状河,并先后经历了洪积扇形成阶段、古辫状河发育阶段和古青弋江发育阶段,即所谓的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模式。③根据青弋江流域最老河流阶地和最老河流属性砾石层的测年结果,得出青弋江最早开始出现于~1.3 Ma前,而最晚出现于~0.9 Ma前,因此青弋江的发育年代应介于1.3~0.9 Ma之间。

夏非[6](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李开封[7](2014)在《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岸线变化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可为未来海面变化情形下适应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苏北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在全新世经历了复杂的海面变化和海陆变迁过程,本区存在着陶庄和青墩等典型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这为在本区开展全新世海面变化与新石器文化关系的环境考古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陶庄和青墩考古遗址地层的年代学、海相微体古生物、孢粉、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多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地层标高精确测量,发现了陶庄和青墩遗址剖面的海退地层记录,精确测量了其海拔高程,并发现海退的发生与该区东部地区潮流砂堤和岸外潮流沙脊群的逐渐发育有关。在综合分析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庄和青墩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比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和古地理环境演变特点,对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中全新世海陆变化及其与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环境考古研究,以揭示该区早中全新世海陆变化对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下部含有丰富的海相微体生物化石和盐生藜科植物花粉,地球化学元素和粒度分析也发现陶庄和青墩早期为滨海沉积环境。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发现,陶庄遗址剖面地层沉积环境经历了潮下或潮间带沉积环境-潮上带或河口边滩环境-陆相环境;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则经历了开放的潮间带-半封闭的潮上带-陆相环境的变化过程。(2)根据对陶庄和青墩遗址海相层AMS14C测年,发现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中海相层沉积时代分别为:10000-8200a BP和8100-7700a BP,说明陶庄和青墩分别于8200a BP和7700a BP成陆,且青墩成陆的时间比前人研究认为的时间早700a,而两处剖面海相层顶部海拔高程经GPS-CORS测算分别为0.9733m和-0.6428m(1985黄海高程)。(3)通过分析陶庄、青墩及其周边地区的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发现里下河东南部凸起的古地貌形态是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的基础,且末次冰消期海侵来自古长江口所在的东南方。早全新世长江口整体处在不断海侵的背景下,研究区却发生海退,应与10000a BP以来研究区东部潮成砂体和岸外潮流沙脊群的发育有关,他们的发育成长迫使作用于研究区的潮流作用不断减弱,在陶庄和青墩地区不断发生海退,并使陶庄和青墩分别于8200a BP和7700aBP先后成陆,转变为滨岸环境。后随南部长江口河口砂坝发育和苏北贝壳砂堤的发育,显着地阻隔了东部海水对本区的影响,遂成为湖沼环境。(4)分析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历程,发现里下河地区西侧在7000cal. a BP出现的龙虬庄遗址因6300cal. a BP前后的海侵作用迫使部分先民迁离。与此同时,因里下河地区中部海侵阻断文化向北传播的可能,而此时已成陆并处在湖沼环境的里下河东南部的陶庄、青墩地区,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从龙虬庄迁离先民新的居住地。

王琦[8](2013)在《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关于城市历史与当下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理论依据的预测。因此,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是武汉大学赵冰教授主持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叉口,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的古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最后到当代,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起源、影响动力和机制。文化、政治、宗教、经济活动等都对城市空间营造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镇江各发展时期的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主要影响因子,也作为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脉络,结合其它影响因子,通过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镇江未来城市空间营造的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镇江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镇江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简要介绍镇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镇江城市的起源和早期聚落变迁,探讨自然环境与湖熟文化(先周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这个时期是镇江有建城史记载的开始,也是奠定镇江城1800多年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基石,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铁瓮城,以及京杭大运河江南北段的营造,揭示山水文化与孙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代至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宋润州城的扩建以及明清府城缩小的变迁,揭示吴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介绍近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五章。介绍1859年至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镇江府城与新城的变迁,租界区与洋码头的发展等等,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介绍现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六章至第七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作为江苏省府时期镇江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镇江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早期,镇江的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五部分介绍当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八章至第十章。第八章介绍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镇江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下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九章为结论部分,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和营造模式作出总结。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其它影响因素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镇江未来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崔英杰[9](2011)在《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学术界对其重视程度远不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尤其是受到自然环境变迁影响严重的江淮东部地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考古工作开展得比较少,相应的研究也远远不够。在青莲岗遗址发现之后,青莲岗文化的命名提出,从而打破了原有的“仰韶-龙山”二元格局,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江淮东部地区多针对青莲岗附近的几处遗址的文化属性展开讨论,但此时江淮东部地区少有遗址进行过系统的发掘,因此这种讨论多是借助于与青莲岗遗址有近似文化面貌的遗址进行,而这些遗址又多不属于江淮东部地区的范畴。以致于江淮东部地区的原始文化以及史前时期的文化序列一直以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淮河上游贾湖遗址的发掘使人们对淮河流域的原始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了深入对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为了解决江淮东部地区考古文化区系类型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博物院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这不仅为此前持久的关于青莲岗文化的讨论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也为该区域的综合研究积累了大量新材料,而近几年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使江淮东部地区的史前遗址的数量又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相邻的海岱地区以及太湖地区的考古研究工作愈加充实,对两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及文化面貌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由于新考古学的传入,使我们认识到,考古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应该透过我们发现的考古材料,去阐述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而过程考古学、社会考古学、认知考古学、聚落考古学等以阐述为主的各种理论日渐其盛,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越来越成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江淮东部地区史前遗存进行详尽分析,确立江淮东部史前文化性质及年代发展序列,进而从经济、聚落、思想信仰等不同方面探讨由考古遗存所揭示的江淮东部地区的史前社会的发展进程。全文分为八个部分。一、绪论:主要介绍文章选题的原因以及写作的思路,同时对文章的时空框架作简要说明,并对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作介绍。二、第一章:江淮东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从地理地貌及成因、自然环境与气候、海岸线变迁、长江入海口和淮河及西部诸湖的变迁等几个方面,借助于自然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介绍。人类发展的初期阶段,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江淮东部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江淮东部在其最初阶段形成了有着自身特色的考古学文化,但这也是其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影响着后期各种文化在江淮东部地区分布以及传播的路线。三、第二章: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工作与研究历程。主要介绍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情况,以及不同时期内相应开展的考古研究工作。对于江淮东部地区的考古工作及研究,可以1991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前期以调查为主,研究层面则主要集中于对文化遗存的属性界定上;后期开始有了针对性的发掘工作,获取了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进而研究工作一方面开始转为对之前的发现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并初步构建江淮东部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另一方面也开始结合发掘材料,阐述史前的社会状况。四、第三章: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在对江淮东部地区发现的史前典型遗址分析的基础上,与区域内其他遗址进行对比,从而梳理江淮东部地区各类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文化发展的序列;同时将文化遗存与周围地区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区域内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绝对年代与性质。江淮东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文化面貌和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总体看来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龙虬庄文化时期,江淮东部多为当地原始文化的分布区,但在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受到太湖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北部的青莲岗类遗存则或可归入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第二阶段江淮东部地区原始文化的独立性丧失殆尽,区域内多有良渚文化遗存的分布,进而成为太湖文化区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江淮东部则成为海岱文化的分布范围。五、第四章:江淮东部地区史前社会经济。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江淮东部地区发现的与经济相关的遗存进行分析,以阐述当时的经济状况。江淮东部地区的经济与当时的自然资源、环境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龙虬庄文化时期,可以说渔猎和采集类的攫取经济在获取食物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以家畜饲养和水稻种植为代表的生产经济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该阶段的手工业经济中,陶器和骨角器制作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骨角器的加工,有了专门的工匠。龙虬庄文化之后,虽然也发掘了不同时期的遗址,但与经济相关的遗存相对较少,限制了我们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认识。六、第五章: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聚落分析。主要从聚落的分布、聚落内部居址及墓葬情况着手,对于江淮东部地区的史前社会状况进行探讨。从聚落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江淮东部地区在史前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了解文化传播及人群迁徙的路线,江淮东部地区在史前时期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海岱、太湖系文化南来北往的过程;而通过居址形态和墓葬,可以了解江淮东部地区在史前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进程。七、第六章: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思想信仰。主要对江淮东部地区发现的史前时期的刻画符号、特殊埋葬方式等可以反映思想信仰的各种考古遗存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揭示当时的思想信仰状况。可以看出,江淮东部地区相对于海岱地区和太湖地区而言,在史前时期并没有形成自己强势的思想传统,而这也是其很快走向衰亡的极为重要的原因。八、结语:对前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以及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劳金秀[10](2009)在《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文中指出长江三角洲是世界着名三角洲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河三角洲地区以其巨大的河流物质供应和复杂的水动力条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长江三角洲在末次盛冰期以来形成演变,是在全球大幅度海退与海侵,以及全新世以来海面波动的驱动下发育起来的,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历史时期以来又受到强烈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势必会在将来继续受到全球气候—海面变化,以及流域内自然与人为机制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变化。因此,进行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演变研究,探讨其变化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江都-镇江高桥地区进行钻孔地层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进行研究。对古河谷横断面多钻孔进行系统对比,力图重塑区域岩相古地理环境变迁过程,并进一步探讨环境演变机制。在研究中,主要是通过研究区36个钻孔的岩心沉积特征及研究区基坑沉积特征,结合14C测年数据及前人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区全新统底界,并对研究区进行全新统地层划分。通过沉积物的物质成分、结构、原生沉积构造、沉积产状及其生物组合等则划分沉积相。并绘制全新统沉积等厚图,结合沉积特征进行岩相古地理分析,绘制全新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图和全新世中期岩相古地理图。以反映全新世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的沉积特征自下而上总体上表现为由粗变细的正粒序,局部由于水量增大出现局部小的由细—粗—细的反粒序。研究区主要为河流相、牛轭湖相、泛滥平原相。全新世以来长江河道曾经两次由北向南迁移,由于河床的摆动,使得研究区的岩相古地理演变是伴随着河床的摆动而改变。

二、从软体动物分布谈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软体动物分布谈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千年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沉积环境演变及其反映的黄河南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长江三角洲下切古河谷区域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2.2 光释光测年技术及其在三角洲地区的应用
        1.2.3 长江三角洲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样品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光释光测年
        2.3.2 磁学参数
        2.3.3 粒度分析
        2.3.4 地球化学
        2.3.5 漫反射光谱
第三章 晚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环境演变过程
    3.1 钻孔岩性与粒度特征
        3.1.1 BX孔
        3.1.2 MQ孔
        3.1.3 WB孔
        3.1.4 与相邻钻孔地层的对比
    3.2 光释光年代
        3.2.1 光释光测年结果
        3.2.2 光释光数据可靠性分析
        3.2.3 光释光年龄与地层、历史文献记录的对比
    3.3 晚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环境演变过程
        3.3.1 三孔沉积环境差异
        3.3.2 沉积速率及其机制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沉积物磁性特征及粒度和次生作用的影响
    4.1 全样磁性特征
        4.1.1 BX孔
        4.1.2 MQ孔
        4.1.3 WB孔
    4.2 粒度对磁性特征的影响
    4.3 次生作用对磁性特征的影响
        4.3.1 FORC-PCA对次生作用影响的辨别
        4.3.2 成土作用对磁性特征的影响
        4.3.3 早期成岩作用对磁性特征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近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沉积物物质来源
    5.1 磁性特征对物源的指示
        5.1.1 三孔磁性特征差异
        5.1.2 端源分粒级磁性特征差异
        5.1.3 磁性特征指示的物源
    5.2 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指示
        5.2.1 三孔全样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粒度的关系
        5.2.2 典型样品分粒级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5.2.3 端源分粒级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5.2.4 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的物源
    5.3 黄河南迁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
        5.3.1 废黄河沉积物对长江三角洲影响的证据与贡献
        5.3.2 黄河南迁时期对长江三角洲影响机制分析
        5.3.3 对三角洲演化研究的启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时空范围
    二、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三、先秦黄河三角洲文化演变研究现状
    四、存在的问题
    五、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概况
    第一节 地貌
    第二节 土壤和植被特征
    第三节 气候及水文特征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先秦文献中的黄河三角洲
    第一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河道变迁
        一、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存在几条分流河道
        二、黄河下游是否发生过自河北平原至淮北平原之间的南北大改道
        三、见于周汉文献记载的禹贡河、汉志河、山经河的流向
        四、禹贡河、汉志河、山经河的关系
        五、周定王五年河徙一事
        六、宿胥口改道问题
        七、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干流流向
    第二节 先秦文献记载黄河三角洲中的九河
        一、《尚书·禹贡》关于九河的记载及研究
        二、关于九河之说,自战国时代以来的看法
        三、九河存在的真实性
        四、汉代到清代学者对“九河”的进一步阐释与研究
        五、清代以来对“九河”的研究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所述九州中的黄河三角洲环境与人文
        一、先秦时期“九州”的说法就比较流行
        二、“九州”的版本问题
        三、先秦文献对黄河三角洲的记载
        四、先秦文献中黄河三角洲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第一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6000年前的海岸线
    第二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距今6000年来的三道海岸线
    第三节 从古遗址分布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一、从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6100年至5000年的海岸线
        二、从龙山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 4700—4000 年的海岸线
        三、从商周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 3400—2100 年的海岸变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
    第一节 距今10000年—70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二节 距今7000年—55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三节 距今5500年—30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四节 距今3000年以来的环境特点
    第五节 黄河三角洲考古所见动植物遗存反映的环境变迁
        一、考古遗存反映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二、考古遗存反映的龙山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三、考古遗存反映的岳石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四、考古遗存反映的商周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迁分析
    第一节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古文化发展脉络
        一、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汶口文化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岳石文化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商周文化
    第二节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
        一、黄河三角洲大汶口文化与环境关系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与环境关系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岳石文化与环境关系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晚商至西周早期文化与环境关系
        五、黄河三角洲地区东周时期文化与环境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研究专着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3)建湖剖面揭示的苏北平原早—中全新世海陆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全新世气候变化
        1.2.2 全新世海平面变化
        1.2.3 中国东部全新世海陆环境演变
    1.3 研究构思
        1.3.1 选题意义
        1.3.2 项目资助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内容
        1.3.5 技术路线
    1.4 研究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范围
    2.2 地质与地貌
    2.3 气候与植被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野外钻探
        3.1.2 室内样品处理
    3.2 AMS~(14)C测年
    3.3 粒度实验
        3.3.1 粒度指标意义
        3.3.2 实验方法
    3.4 有孔虫鉴定
        3.4.1 有孔虫指标意义
        3.4.2 实验方法
        3.4.3 数据分析方法
    3.5 XRF元素地球化学扫描
        3.5.1 XRF分析方法
        3.5.2 XRF对比验证
        3.5.3 元素指标的意义
    3.6 黏土矿物
        3.6.1 黏土矿物指标意义
        3.6.2 实验方法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岩性描述
        4.1.1 钻孔概况
        4.1.2 岩性特征
    4.2 年代-深度框架
    4.3 粒度分析
        4.3.1 粒度垂向特征
        4.3.2 粒度分布频谱分析
    4.4 有孔虫鉴定结果
    4.5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5.1 可靠性分析
        4.5.2 XRF扫描结果
        4.5.3 Ca/Ti比值分带特征
    4.6 黏土矿物分析
        4.6.1 黏土矿物波谱分析
        4.6.2 黏土矿物组合特征
第5章 苏北平原古环境重建
    5.1 早-中全新世建湖地区古环境重建
    5.2 中全新世建湖地区的地貌演化
    5.3 对我国东部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认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苏北南黄海海岸带海陆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2.2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工作量
2、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特征
    2.2 地质构造及地层层序
    2.3 底质类型及分布
    2.4 气候与气象条件
    2.5 水文环境
        2.5.1 潮汐、潮流、沿岸流及入海河流
        2.5.2 波浪
        2.5.3 风暴潮
3、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岩芯编录与采样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磁化率测量
        3.2.3 软体化石与有孔虫鉴定
        3.2.4 有机质与碳酸盐含量分析
        3.2.5 微量元素分析
        3.2.6 ~(14)C和OSL定年
        3.2.7 U-Pb锆石定年
4、钻孔沉积环境替代指标
    4.1 钻孔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4.1.1 基本粒度参数分布
        4.1.2 粒度参数图解分析
        4.1.3 敏感粒级分布特征
    4.2 沉积物磁化率分布特征
    4.3 有孔虫与软体化石鉴定结果
    4.4 有机质与碳酸盐含量
    4.5 酸溶态Sr/Ba比值
5、钻孔沉积相、地层年代框架及地层对比
    5.1 钻孔沉积相划分
    5.2 钻孔年代地层框架
    5.3 辐射沙脊群南缘钻孔地层对比
6、讨论
    6.1 辐射沙脊群南缘沉积环境演化
    6.2 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
7、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YZ10孔岩芯描述记录
附录Ⅱ YZ10孔有孔虫属种鉴定表
附录Ⅲ YZ10孔综合柱状图
附录Ⅳ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5)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阶地发育机制研究进展
        1.2.2 河流发育研究进展
        1.2.3 河流阶地测年方法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选题依据
        1.3.2 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
        2.1.3 地质地貌
    2.2 地质构造背景
        2.2.1 断裂构造
        2.2.2 区域地层
        2.2.3 花岗岩体
    2.3 区域地貌及第四纪红土研究概述
        2.3.1 河流地貌研究
        2.3.2 夷平面地貌研究
        2.3.3 冰川地貌争论
        2.3.4 第四纪红土研究
第三章 研究剖面和实验方法
    3.1 典型研究剖面的选取与描述
        3.1.1 泾县盆地及研究剖面
        3.1.2 城北剖面描述
        3.1.3 溪口剖面描述
        3.1.4 西阁剖面描述
        3.1.5 青弋江河流阶地(洪积扇台地)的特征
    3.2 粒度和孢粉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3.2.1 粒度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3.2.2 孢粉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3.3 测年样品的采样及测试方法
        3.3.1 ESR样品采样及测试方法
        3.3.2 古地磁样品采样及测量方法
        3.3.3 OSL样品采样及测试方法
第四章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年代
    4.1 城北剖面的年代
        4.1.1 GT-P台地的年代
        4.1.2 CB-T3阶地的年代
        4.1.3 TY-T2阶地的年代
    4.2 溪口剖面的年代
        4.2.1 SJ-T3阶地的年代
        4.2.2 CA-T2阶地的年代
    4.3 西阁剖面年代
    4.4 河流阶地(洪积扇台地)的年代
        4.4.1 洪积扇台地的年代
        4.4.2 第三级阶地的年代
        4.4.3 第二级阶地的年代
        4.4.4 第一级阶地的年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5.1 河流阶地发育的基本理论
        5.1.1 河流阶地发育的临界能阈值
        5.1.2 河流发育的影响因素
        5.1.3 河流阶地发育的经典模式
    5.2 区域环境变化分析
        5.2.1 粒度反映的干湿变化
        5.2.2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5.2.3 构造运动背景
        5.2.4 海平面升降的影响
    5.3 东亚夏季风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5.3.1 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趋势
        5.3.2 1960~2012年东亚夏季风变化与降水关系的验证
        5.3.3 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5.4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5.4.1 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的关键因素
        5.4.2 构造驱动季风控制的河流阶地发育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弋江的发育过程
    6.1 砾石层砾组分析方法
        6.1.1 砾组分析内容
        6.1.2 砾组分析层位的划分
    6.2 青弋江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
        6.2.1 砾径计算结果与分析
        6.2.2 砾向测量结果与分析
        6.2.3 砾态鉴定结果与分析
        6.2.4 砾性鉴定结果与分析
        6.2.5 青弋江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
    6.3 青弋江的发育过程
        6.3.1 黄山山麓早更新世砾石层
        6.3.2 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模式
    6.4 青弋江的发育年代
        6.4.1 河流发育年代的指示方法
        6.4.2 青弋江的发育年代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特征
        7.1.2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数字年代序列
        7.1.3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7.1.4 青弋江河流发育过程及发育年代
    7.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野外和实验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7)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早中全新世海进/海退记录研究进展
        1.2.2 海水进退对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1.3 苏北地区全新世海水进退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1.4 选题构思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貌特点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土壤特征
    2.5 新构造运动特点及第四纪地层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陶庄遗址剖面样品采集
        3.1.2 青墩遗址剖面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AMS~(14)C测年及校正
        3.2.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
        3.2.3 海拔高程测量
        3.2.4 粒度分析
        3.2.5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6 孢粉鉴定
第四章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环境指标分析
    4.1 陶庄遗址地层各项指标分析
        4.1.1 AMS~(14)C测年和海拔高程测量
        4.1.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
        4.1.3 沉积物粒度特征
        4.1.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5 孢粉鉴定
    4.2 青墩遗址地层环境指标
        4.2.1 AMS~(14)C测年和海拔高程测量
        4.2.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
        4.2.3 孢粉鉴定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事件及发生年代
    5.1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事件记录
        5.1.1 陶庄遗址地层海退记录
        5.1.2 青墩遗址地层海退记录
    5.2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2.1 陶庄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2.2 青墩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3 小结
第六章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全新世古地理环境及其对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影响
    6.1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1 陶庄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2 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3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2 陶庄和青墩周边地区古地理环境演变
        6.2.1 里下河地区古地理环境演变
        6.2.2 长江三角洲北翼平原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3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3.1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
        6.3.2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4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中全新世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古地理环境背景
        6.4.1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新石器文化传播通道
        6.4.2 古地理环境对里下河东南部新石器文化兴起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和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问题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8)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1.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1.3 城市空间营造体系
        1.3.1 城市空间营造的思想来源
        1.3.2 “空间营造”的三层面:境界、礼仪和技艺
        1.3.3 城市空间博弈的三方面:自然、社会和个人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空间
        1.4.2 城市空间
        1.4.3 城市空间形态
        1.4.4 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环境
        1.7.2 人文背景
第二章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2.1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族群演变与空间营造历史
        2.1.1 旧石器时期——放牛山与莲花洞文化遗址
        2.1.2 新石器时期——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主的凤凰山、王家山、城头山和磨盘墩遗址
        2.1.3 夏商时期——宁镇地区江南先民创造地方土着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2.1.4 西周时期——北方移民周人建立的“宜国”与丹阳葛城
        2.1.5 春秋战国时期:“吴头楚尾”朱方城
    2.2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2.2.1 旧石器时期——古人洞穴居住据点
        2.2.2 新石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2.2.3 青铜器时代——父系家庭公社下的多核心聚落
        2.2.4 夏商时期——早期吴国的建立与湖熟文化的消亡
        2.2.5 春秋时期——吴文化“中心”的东南迁移,镇江地区逐渐成为吴文化的边界地带
    2.3 吴文化主导的空间营造机制
        2.3.1 自然层面:利用山水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2.3.2 社会层面:周人的营国制度与功能分区
        2.3.3 个人层面:吴人尚武风气蔚然成风与吴国王陵墓葬
第三章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3.1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3.1.1 秦汉时期丹徒故城的营造历史
        3.1.2 东汉时期:孙吴铁瓮城的建造
        3.1.3 三国时期:孙吴破冈渎的修建
        3.1.4 东晋京口城的营造与润浦、京口水道的修建
        3.1.5 南朝时期京口城的扩大和改造
        3.1.6 隋朝时期:隋炀帝江南运河北段漕河的浚拓
        3.1.7 唐代润州三重城的营造、伊娄河和京口埭的修造
    3.2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2.1 战国至西汉时期:秦文化与丹徒水道、驰道的修建
        3.2.2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文化下的铁瓮城的营造特征分析
        3.2.3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吴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的完美蜕变与京口城的营造特征
        3.2.4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运河的开凿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运河文化下润州驿站的发展
    3.3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空间尺度研究
        3.3.1 体:“圆城”、“罗城”和“三重城”的不规则城市形态
        3.3.2 面:规整对称的里坊制到里坊制的消亡与夜市、草市的兴起
        3.3.3 线:城外古道和城内“井”字巷道
        3.3.4 点:城门、河流交汇处、桥边作为城市商业中心
    3.4 孙吴文化、中原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3.4.1 自然层面:吴文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3.4.2 社会层面:军事政治城堡与重城等级制度
        3.4.3 个人层面:道、佛思想与礼制墓葬
第四章 宋至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1 宋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2 元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1.3 明清时期镇江空间的营造历史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4.2.1 宋代吴文化延续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4.2.2 元代时期:蒙回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2.3 明清时期:满族文化下清初京口旗营与明清江南民居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3.1 体:城池缩小,呈不规则形态
        4.3.2 面:多元文化并存的带状混杂与功能分区的明确
        4.3.3 线:驿站与递铺、古桥、古街巷
        4.3.4 点:政治、宗教中心与家祠文化中心
    4.4 中原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以及徽州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4.4.1 自然层面:吴文化延续下水系、桥梁建设,防洪设施与城墙维护
        4.4.2 社会层面:运河文化下城市由军事城市转化为商贸城市,汉族与多族群并存的民族群聚
        4.4.3 个人层面:儒道思想与天井园林
第五章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5.1.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5.1.1 1859~1889年: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新城的营造与开埠时期租界区的建立
        5.1.2 1889~1919年:镇江近代铁路的诞生与新西门的建造
    5.2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镇江近代城市发展
        5.2.2 1889~1919年:铁路文化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衰落造成镇江城市的衰落
    5.3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5.3.1 体:以府城为中心、沿长江向西呈“一”字型带状发展城市形态
        5.3.2 面:城内商业中心的西移与近代商埠码头区的兴起
        5.3.3 线:近代镇江方格网道路、铁路的新建与传统里弄街巷的延续
        5.3.4 点:新行政、新宗教、新医疗机构、新工商业建筑与新交通建筑的形成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5.4.1 自然层面:运河的淤塞与长江航运的畸形繁荣
        5.4.2 社会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西式宗教
        5.4.3 个人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
第六章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6.1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1 1919~1927年:民国初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2 1927~1937年:江苏省府时期,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6.1.3 1937~1949年:抗日沦陷期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2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2.1 孙中山建设新镇江的规划和设想
        6.2.2 省会建设计划的制定
        6.2.3 城市市容整治计划
        6.2.4 以镇江为中心的江苏铁路建设规划
        6.2.5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6.2.6 省政府迁镇后镇江工商业区的发展
        6.2.7 1927~1937年省会期间,城市建设对“山水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6.2.8 近代战争与镇江城市的衰落
    6.3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3.1 体:城门的增设与城墙进一步破碎化,“一”字形态城市的形成
        6.3.2 面: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6.3.3 线:城市马路的增建与扩建,水系与港区的瘀滞
        6.3.4 点: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心
    6.4 中华文化时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6.4.1 自然层面:交通方式的转型与城市形态,城市园林建设
        6.4.2 社会层面:体制政策与战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6.4.3 个人层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制约
第七章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7.1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66年: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2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2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7.2.1 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相关规划制定
        7.2.2 文化大革命晚期至1979年间镇江城市相关规划的制定
    7.3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7.3.1 体:带状城市发展格局的深化
        7.3.2 面: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扩展
        7.3.3 线: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桥梁的修建
        7.3.4 点:现代工商业建筑的增建
    7.4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
        7.4.1 自然层面:城市道路桥梁与工业用地的增建
        7.4.2 社会层面:统一规划与统筹建设
        7.4.3 个人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第八章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8.1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198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2 1989~199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3 199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2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2.1 198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
        8.2.2 1994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
        8.2.3 2005年《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8.3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8.3.1 体:“T”型“一城两翼”城市格局
        8.3.2 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与副中心的形成
        8.3.3 线: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8.3.4 点:城市绿地广场、商业大厦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8.4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降营造机制
        8.4.1 自然层面:港口治理与“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
        8.4.2 社会层面:城市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8.4.3 个人层面:现代风貌与城市记忆
第九章 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研究
    9.1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2 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一水横陈,三山环绕”的带状城市格局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9.2.3 空间线:“十字”水系、“丁”字古街巷与方格交通网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9.3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间题
        9.3.1 城市自然山水遭到破坏
        9.3.2 近代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9.3.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严重
        9.3.4 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
        9.3.5 以港兴市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元化的矛盾
第十章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
        10.1.1 山水花园城市的建设
        10.1.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0.1.3 建设以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10.1.4 依托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经济转型
        10.1.5 依托上海经济辐射加快结构调整
    10.2 2009年~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10.2.1 体:“一体两翼”的“T”字形城市形态的深化
        10.2.2 面:城市肌理的梳理、港口区的建设及生态绿化带的填充
        10.2.3 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10.2.4 点:现代文娱广场、公民建筑、社区居住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将为空间节点
    10.3 以吴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10.3.1 自然层面:山水环境的整治
        10.3.2 社会层面: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
        10.3.3 个人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10.4.1 纵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10.4.2 横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9)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选定
    第二节 时空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理论、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江淮东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节 地理地貌及成因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气候
    第三节 海岸线变迁
    第四节 长江入海口的变迁
    第五节 淮河及西部诸湖的变迁
第二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工作与研究历程
    第一节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一 前期(1951-1991年)
        二 后期(1991年至今)
    第二节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考古的研究历程
        一 第一阶段
        二 第二阶段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
    第一节 典型遗址的分期和文化属性
        一 典型遗址的分期
        二 典型遗址的文化属性
    第二节 区域内其他遗址分期与文化属性
        一 南部地区
        二 中部地区
        三 北部地区
    第三节 江淮东部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
        一 江淮东部原始文化遗存的年代
        二 青莲岗类遗存的年代
        三 江淮东部良渚文化遗存的年代
        四 江淮东部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存的年代
        五 小结
    第四节 江淮东部原始文化分析
        一 龙虬庄文化的命名
        二 龙虬庄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三 龙虬庄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四 典型遗址介绍
        五 文化交流与龙虬庄文化的消失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社会经济
    第一节 江淮东部史前环境和资源
    第二节 龙虬庄文化时期的经济状况
        一 生业经济
        二 手工业经济
    第三节 龙虬庄文化之后的经济状况
        一 良渚文化时期
        二 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
第五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聚落分析
    第一节 聚落分布与人群移动
        一 史前遗址的分布与变迁
        二 南北交通路线问题
        三 小结
    第二节 江淮东部史前聚落形态分析
        一 江淮东部史前聚落形态的特点
        二 江淮东部史前居址分析
        三 江淮东部史前墓葬分析
    第三节 江淮东部史前社会状况
        一 聚落反映的信息
        二 墓葬反映的信息
第六章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思想信仰
    第一节 思想信仰与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一 思想信仰在考古学文化上的表现形式
        二 思想信仰与考古学文化的渊源关系
        三 思想信仰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四 中国考古学思想信仰研究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思想信仰相关遗存的发现
        一 遗迹方面
        二 遗物方面
    第三节 江淮东部史前思想信仰状况
        一 丧葬、祭祀礼仪及来源
        二 其他方面的考察
        三 小结
结语
图版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地层划分
        1.3.2 研究区全新世沉积特征
        1.3.3 沉积相分析
        1.3.4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东西向构造
        2.1.2 华夏系及华夏系构造
        2.1.3 新华夏系构造
        2.1.4 淮阳山字型东翼反射弧构造
    2.2 区域地层划分
        2.2.1 下更新统海门组
        2.2.2 中更新统启东组
        2.2.3 上更新统
        2.2.4 全新统如东组
第3章 研究区全新统地层划分
    3.1 全新统划分沿革
    3.2 划分原则与标志
    3.3 全新统划分
        3.3.1 全新统底界的界定
        3.3.2 淤尖组(Q_hy)
        3.3.3 如东组(Q_hr)
        3.3.4 典型钻孔剖面描述
第4章 研究区域全新统沉积特征
    4.1 沉积物特征
        4.1.1 沉积物厚度及其变化
        4.1.2 岩性特征
    4.2 沉积构造特征
第5章 沉积相
    5.1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5.2 划分原则和标志
    5.3 沉积相及其特征
        5.3.1 河流相
        5.3.2 牛轭湖相
        5.3.3 泛滥平原相
        5.3.4 典型钻孔剖面
第6章 岩相古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演变
    6.1 全新世岩相古地理环境特征
        6.1.1 全新世早期岩相古地理环境特征
        6.1.2 全新世中期岩相古地理环境特征
        6.1.3 全新世晚期岩相古地理环境特征
    6.2 全新世以来岩相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师及作者简介

四、从软体动物分布谈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千年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沉积环境演变及其反映的黄河南迁影响[D]. 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2]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D]. 耿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建湖剖面揭示的苏北平原早—中全新世海陆变迁[D]. 成玥.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D]. 林文荣. 南京大学, 2017(08)
  • [5]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D]. 胡春生. 南京大学, 2017(05)
  • [6]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7]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D]. 李开封. 南京大学, 2014(03)
  • [8]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3(01)
  • [9]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D]. 崔英杰. 山东大学, 2011(11)
  • [10]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D]. 劳金秀. 吉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从软体动物分布看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