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成煤前陆盆地逆冲带大型气田形成控制因素

库车成煤前陆盆地逆冲带大型气田形成控制因素

一、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冲断带大气田形成的控制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曾立飞[1](2020)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是国内主要产油气盆地之一。盆地南缘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该区已发现多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2019年南缘西部四棵树凹陷高探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创准噶尔盆地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高探1井油气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准噶尔盆地南缘已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本论文针对准南地区煤系烃源岩进行生烃动力学研究并结合镜质体反射率和气态烃碳同位素,预测其主要生油、生气阶段,以及相应的成熟度范围。镜质体反射率(%Ro)是石油地球化学家常用的成熟度指标。在热演化过程中,镜质体释放挥发性组分(如H2O、CO2、油组分和气态烃)之后,芳香度增高,进而导致镜质体反射率增高。基于这一特征,可以将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指示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前人已经提出了依据地层的热史计算镜质体反射率的方法和模型,例如TTI和EASY%Ro模型。由于不同烃源岩所含干酪根类型、组成与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达到主要生油阶段(生油窗)和生气阶段的成熟度范围也不相同。确定含油气盆地具体烃源岩生油窗和主要生气阶段的成熟度范围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与生产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6个煤样进行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热解实验,并测定各温度点加热之后的煤样镜质体反射率值。通过对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值与计算的EASY%Ro值对比,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除加热时间和温度外,氢指数和加热速率对镜质体反射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初始HI指数较高的煤样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相对较低,而初始HI指数较低的煤样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相对较高,富氢镜质体展示出反射率抑制效应;(2)当计算的EASY%Ro大于1.5时,实测%Ro值比计算的EASY%Ro值偏低。在相同成熟度(计算的EASY%Ro值相同)条件下,快速(20°C/h)升温实验实测%Ro低于慢速(2°C/h)升温实验,与计算的EASY%Ro值之间的差异更大,快速实验镜质体反射率展示出明显的迟缓效应;(3)通过生烃模拟实验确定烃源岩(干酪根)的生油、生气转化率,并计算对应实验条件的EASY%Ro值,能有效确定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主要生油、生气阶段的成熟度范围。煤成烃的研究是煤成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已发现的气田,特别是大中型气田,气源主要来自煤系烃源岩,然而至今对于煤系烃源岩生油潜力、生气潜力和主要生气阶段的认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10个煤样和5个泥质烃源岩干酪根样进行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的生烃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煤样和泥质烃源岩的HI指数与最大生油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H/C原子比则表现出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在地质条件5°C/My升温速率下,当EASY%Ro为1.50时,J1bA、J1bB、J2xB类煤样和JSB类烃源岩的产气转化率分别为25%、21%、23%和29%,表明了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主要生气过程发生在高过成熟阶段(EASY%Ro>1.50);(3)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油量主要取决于初始生油潜力,生气量主要取决于成熟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段的四棵树凹陷煤层生油潜力高于南缘其他区域。准南中段的霍玛吐背斜带煤层成熟度高,该区较南缘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煤成气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其母质类型和成熟度密切相关,根据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值能够有效辨别天然气来源和热演化程度。本论文对4个煤样和5个泥质烃源岩干酪根样生烃模拟实验气体产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根据ln(C2/C3)vs.ln(C1/C2)和δ13C1–δ13C2 vs.ln(C1/C2)图版,来源于煤系烃源岩的天然气生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EASY%Ro介于0.66–0.95,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323–372°C之间,干酪根初次裂解产生的丙烷量高于乙烷,乙烷高于甲烷(C3>C2>C1);第二阶段,EASY%Ro介于1.06–1.67,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383–431°C之间,气态烃来源于干酪根初次裂解和油二次裂解;第三阶段,EASY%Ro介于1.86–3.20,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443–515°C之间,湿气发生裂解,甲烷和乙烷的量明显增加;第四阶段,EASY%Ro介于3.44–4.44,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527–600°C之间,湿气裂解生成甲烷,同时也有部分甲烷来源于残余固体干酪根;(2)在应用δ13C2–δ13C3 vs.C2/C3和δ13C2–δ13C3 vs.δ13C1图版确定天然气的成因时,必须同时考虑热成熟度和干酪根类型。

黄文魁[2](2019)在《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坳陷范围内广泛蕴含油气藏,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区内三叠-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分布于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2–3k)、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和塔里奇克组(T3t)、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和恰克马克组(J2q),其中塔里奇克组(T3t)、阳霞组(J1y)和克孜勒努尔组(J2k)为含煤沉积。如何合理评价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仍然是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七个煤样进行高压釜-黄金管热解实验,结合Rock-Eval热解分析,确定煤样生烃潜力和生烃动力学参数。七个煤样均采自煤矿。其中三个煤样JKC1、JKC2和JKC3位于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岩石热解(Rock–Eval)指标HI和Tmax分别介于57183 mg HC/g TOC和424437?C,%Ro介于0.580.66%之间。其他四个煤样TTC1、TTC4、TTC11和TTC18位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HI和Tmax分别介于223278 mg HC/g TOC和433458?C,%Ro介于0.580.74%之间。七个煤样的油气产率和生烃动力学特征可归纳为:(1)塔里奇克组(T3t)的四个煤样TTC1、TTC4、TTC11和TTC18最大油产率介于46.39–87.50 mg/g TOC之间,最大产气率介于107.20120.94 mg/g TOC之间;克孜勒努尔组(J2k)的三个煤样JKC1、JKC2和JKC3最大油产率介于14.3–39.78 mg/g TOC之间,最大产气率介于70.195.06 mg/g TOC之间。(2)七个煤样在生油窗范围内的质量平衡结果说明,由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释放出来的组分,只有3853%对油气生成有贡献,而其他4762%则重新缩合到干酪根中。(3)在EASY%Ro大于1.87%的高成熟阶段,七个煤样残余固体的生气潜力非常相似,大体上比QI=(S1+S2)/TOC值高2040 mg HC/g TOC,这一方面是由于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和金管实验所能达到的最大成熟度有较大的差异,前者EASY%Ro为2.25%,而后者EASY%Ro为4.44%,另一方面是由于两类实验气态烃的生成机制不同。(4)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四个煤样均为有效油源岩,最大油产率高于排油门限(40 mg/g TOC)。四个煤样生油的加权平均活化能介于51.6452.96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9.61×1012 s-1至1.70×1013 s-1之间。四个煤样生油活化能的分布非常集中,表明煤样生油母质相似。此外,也与煤样生烃特征有关,煤的生烃母质(束缚态烷烃)只有少部分裂解生成油分子,大部分仍结合在干酪根中,成为生气母质。(5)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三个煤样的生气活化能加权平均值介于64.7265.33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8.25×1013 s-1至1.22×1014 s-1之间。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四个煤样的生气活化能加权平均值介于62.7865.02 kcal/mol之间,频率因子介于8.21×1013 s-1至1.67×1014 s-1之间。七个煤样均具有晚期生气的特征:在EASY%Ro达到2.19%时,三个侏罗系煤样和四个三叠系煤样的生气转化率约为32%和44%,主体生气过程发生在高过成熟阶段(EASY%Ro>2.19%之后)。(6)分别通过三个侏罗系煤样和四个三叠系煤样的平均油产率和产气率,确定两个代表性煤样JKC和TTC的生油和生气动力学参数,预测在5?C/My升温条件下JKC和TTC的生烃过程。代表性煤样JKC和TTC分别在EASY%Ro为1.76%和1.59%时,产气率达到排气门限(20 mg/g TOC),成为有效气源岩。库车坳陷发现了大量的气田,主要归因于煤系烃源岩具有很高的成熟度,主体部分%Ro>2.0%,同时具有优质盖层-巨厚的膏盐盖层。库车坳陷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已有很多人做过研究,但大多都是针对一两套地层,本论文将通过常规的烃源岩评价指标及分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对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系煤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对比各地层地表剖面烃源岩之间以及同层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这部分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岩石热解和氯仿沥青“A”分析表明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侏罗系阳霞组地表剖面烃源岩主要为Ⅲ型有机质,含少量Ⅱ2型有机质;三叠系塔里奇克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和Ⅱ1型;三叠系黄山街组地表剖面烃源岩主要为Ⅲ型有机质。(2)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Ro值介于0.58%0.66%之间,岩石热解(Rock–Eval)参数Tmax值介于424°C437°C之间,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28°C451°C之间,两类样品均处于低成熟阶段。下侏罗统阳霞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36°C487°C之间,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Ro值介于0.58%0.96%之间,Tmax值介于433°C496°C之间,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47°C585°C之间,两类样品处于生油高峰阶段。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Tmax值介于442°C458°C之间,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3)对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煤矿煤样及库车河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饱和烃色谱研究表明,从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这段时期库车坳陷的沉积环境从偏氧化的浅水湖相演变为弱还原–弱氧化的半深湖相,最后转变为强氧化的沼泽环境。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JKC)的Pr/Ph比值比三叠系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TTC)高,同时侏罗系的地表剖面烃源岩(JKS和JYS)的Pr/Ph比值也比三叠系地表剖面烃源岩(TTS和THS)高,这反应出二者不同的沉积环境,整体上看侏罗系的沉积环境较三叠系而言氧化性更强。(4)对库车坳陷煤矿煤样及库车河剖面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饱和烃GC–MS研究表明,三叠系–侏罗系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的三环萜烷以低碳数为主,基本上以C19三环萜烷为主峰,呈现C19、C20、C21的递减趋势,C24四环萜烷相对含量很高;藿烷的含量远高于甾烷;伽马蜡烷相对含量都很低;甾烷分布以C29甾烷ααα20R占绝对优势,C27甾烷ααα20R和C28甾烷ααα20R的相对含量低。具有陆源生烃母质特征。塔里奇克组地表剖面烃源岩样品其他层位地表剖面样品有明显差异,具有相对较高的三环萜烷/藿烷比值、C30重排藿烷和伽玛蜡烷相对含量、较低的藿烷/甾烷比值,表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是有一定菌藻类输入的弱还原的湖相沉积。成熟度相关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表明塔里奇克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其他层位成熟度较低,与Tmax数据一致。(5)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数据显示从上三叠统黄山街组至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地表剖面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是逐渐变重的趋势,表明逐渐增强的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的输入。

时新强[3](2019)在《库车北部构造带迪北气田油气藏解剖》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主战场,近年来北部构造带致密砂岩气勘探力度逐步加大,许多学者都对此开展过研究,但是迪北气藏复杂低渗-致密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研究程度较低,油气来源存在较大争议,主控因素认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研究区内烃源岩和原油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实验分析,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和轻烃参数分析,结合镜下包裹体观测等方法。在动态解剖成藏过程静态分析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探成果建立成藏模式,明确迪北气田主控因素,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轻烃参数,明确油气具有的混源特征,结合原油的生标特征厘定了油气主要来源于阳霞组顶部湖相泥岩与下部煤系烃源岩。阳霞组发育两套烃源岩油气地球化学性质不同主要由于沉积环境和母质来源差异较大。(2)通过镜下对包裹体的观测,明确了迪北气藏早期聚油、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通过测定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该地区地层温度埋藏史曲线,明确了油气成藏期,康村期为油藏形成时间,排气高峰出现在库车期。(3)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迪北气藏是“先致密后成藏型”的致密深盆气藏,分析了该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在今后勘探过程中应该注意裂缝发育的地区,裂缝以构造裂缝为主未被充填,能提高含气饱和度和天然气充注效率,是迪北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的“甜点”。

贾承造,邹才能,杨智,朱如凯,陈竹新,张斌,姜林[4](2018)在《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文中提出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世界石油地质学界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中国油气资源以陆相为主,中国地质学家成功地勘探开发了复杂的陆相油气,并发展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体系。通过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就,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提出、形成、发展3个阶段,认为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陆相盆地构造理论、陆相盆地沉积与储集层理论、陆相生油理论、陆相油气聚集理论和陆相砂岩油气田开发地质理论等5个部分组成,地质理论具有全球普适性意义。重点总结了近30年伴随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发现和产量增长,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中西部挤压背景下陆相盆地构造学、多类型湖盆沉积体系与砾岩/深层等特殊储集层地质、煤成烃等陆相生烃新领域、前陆冲断带与岩性地层油气藏等陆相油气富集规律、陆相非常规油气地质和陆相低渗透油气开发地质等。这些重大进展极大发展和丰富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韩建龙[5](2016)在《库车大北区块储层裂缝研究》文中指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是库车凹陷大北区块主力产气层,其岩心孔隙度主要分布在3.08.0%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0.1×10-3μm2之间,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若无裂缝的改造,很难形成有效储层。大北地区储层裂缝及其发育,导致测试渗透率比岩心渗透率、测井渗透率高1-2个数量级,所以裂缝的刻画对油气勘探开发及其重要。论文在对克拉苏冲断带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现有的岩心、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对比,根据各井岩心特征及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单井相分析、进而刻画沉积相的展布,总结出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孔隙结构。依据露头、岩心、薄片、物性、古应力、测井、测试等资料,精细描述储层裂缝特征、形成序次,分析了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最大古构造应力、与主断裂距离、热成熟度、岩性、单层厚度)。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提供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参考前人的构造解释方案,用FaultED法对大北工区进行裂缝预测,并结合储层埋深、热成熟度、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来预测裂缝的有效渗透率,从而半定量-定量刻画了构造裂缝发育型砂岩储层的裂缝发育规模、有效性和空间展布,为大北1气田的滚动勘探和整体评价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技术方法体系,同时为前陆盆地深埋致密裂缝发育型储层的研究和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庭斌,张亚雄,董立,张玉银[6](2016)在《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构造地质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开发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体,为了进一步阐明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勘探前景,在概述了已发现大气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用实例总结了含煤-含气(油)盆地形成条件,明确指出虽然不同类型含煤盆地发展演化的构造地质环境不完全相同,但是所有含煤盆地能否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关键因素是相同的,即:含煤岩系沉积期间和含煤岩系沉积后是否以沉降为主,沉积期间及沉积后所经历的构造地质作用能否有效匹配.上述构造地质环境持续时间越长,各种构造地质作用有效匹配程度越好,越利于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越有利于形成大型气田.中国特定的构造地质环境决定了含煤岩系是中国最重要的气源岩,一些大中型含煤盆地是构造地质环境最优越的盆地,还有较大勘探潜力,仍然可以继续发现更多的大型煤成气田,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天然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勘探方向.

李萌,汤良杰,杨勇,甄素静[7](2015)在《塔里木盆地主要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塔西南和塔东南山前带在构造变形和活动强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对3个山前带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结合对典型成藏模式的剖析,探讨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库车山前带以逆冲推覆及盐构造为主,构造圈闭规模大、幅度高;主要有盐下和盐上两种成藏模式,通源断裂十分发育,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岩对盐下油气的保存非常有利。塔西南山前带变形分段特征明显,包括三角带构造、双重逆冲、叠加背斜等,构造圈闭规模和完整性不如库车山前带;成藏模式也体现出分段差异,上白垩统-阿尔塔什组膏泥岩和普司格组泥岩的封闭效果较好,但运移路径复杂,先存油气易遭受后期调整和破坏。塔东南山前带具有一定构造分段性,若羌凹陷山前以冲断变形为主,远离山前的第二排背斜、断背斜圈闭具备基本的成藏条件;民丰凹陷山前以叠瓦逆冲和三角带构造为主,古近系膏泥岩封盖能力有限,深部逆冲断块及凹陷内部的低幅度背斜等是较现实的勘探目标。

王招明[8](2014)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文中认为库车坳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继克拉2大气田发现后,近年来在克拉苏断裂下盘克深区带发现了大北、克深等大型气田。以克深、大北大气田为例,详细论述了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的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认为侏罗系—三叠系煤系烃源岩5Ma以来生气强度和生气速率达到极大值[高达(160320)×108 m3/km2和1520mg/(gTOC·Ma)],为高效气源灶。克拉苏冲断带叠置在供烃中心之上,充足的气源是大北—克深气田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区域性巨厚膏盐岩盖层限制构造冲断突破、有效保护储层、高效保存油气,是盐下油气富集的重要保证。克深—大北分层滑脱收缩变形,盐下冲断叠瓦构造成排成带,广泛分布的低孔砂岩储层,为天然气富集提供了有利空间。克深—大北地区盐下深层构造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挤压关系密切,主要是晚喜马拉雅期强烈冲断挤压形成,上新世—第四纪是克拉苏构造带形成的主要时期,主体构造基本都是在库车组中晚期定型;而生烃史研究也表明烃源岩主要生气期在库车组沉积以来,主生气期与构造定型期的良好匹配决定了克拉苏冲断带盐下晚期高效成藏,是该区深层形成大气田的重要原因。

金崇泰[9](2012)在《库车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克拉苏冲断带是库车坳陷的一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近年来在新近系和第四系浅部地层中发现了大宛齐油田,在白垩系相继发现了克拉2、克拉3、大北1、大北3、克深2等多个盐下含气构造,展现出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气水分布具有极大的不均匀性,预测难度大,增加了天然气勘探的风险。论文在对克拉苏冲断带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在搞清断裂分布和断裂系统的前提下,以大北1气田为研究工区,根据现场提供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参考前人的构造解释方案,总结出工区的断裂特征。通过现有的资料(压力数据、气体成分、水成分),对大北地区进行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了大北井区已发现天然气的分布规律。基于断裂侧向封闭性和裂缝对储层的影响两个方面,运用断裂封闭性定量评价技术和FaultED裂缝预测技术,从保存和储层两个方面,分析了断裂对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深入探讨了断裂对天然气的控制机理,总结了大北工区断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一套可行的气水界面预测思路和方法,并初步预测了大北井区各断圈的气水界面。论文综合考虑了断裂几何学特征、变形期次、变形性质以及不同时期应力场分布特征,将克拉苏冲断带划分为4套断裂系统,即正反转断层、盐下逆冲断层、同沉积正断层和盐上滑脱型逆冲断层。综合运用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法、岩性对接法、SGR法、断面压力法对大北工区进行断裂封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6是开启的,F2、F3的侧向封闭能力控制着现今大北1断圈和大北101断圈的气水界面, F4、F5、F7是封闭的(所能支撑的烃柱高度大于圈闭幅度)。除了大北103和大北101断圈,其余断圈预测的气水界面均比原先根据断点确定的气水界面要低,扩展了大北工区天然气的勘探范围。用FaultED法对大北工区进行裂缝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地层越靠近断层,裂缝密度越大,而且,断层断距越大,其附近的裂缝密度越大。预测出大北6井和大北104井的裂缝密度比较高,提出储层渗透性并不是它们失利的原因。

张凤奇[10](2011)在《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文中认为前陆盆地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在构造强烈活动期构造应力场对流体压力场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这使得前陆盆地的流体动力组成、演化及分布都非常复杂,导致在此背景下对油气运移、成藏规律认识尚需深化。位于天山南部的库车前陆盆地,在喜马拉雅晚期经历了天山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是分析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以库车前陆盆地为重点解剖对象,通过开展其主要成藏时期内流体动力演化、分布特征及与油气运移、成藏方面的研究,以期更进一步认识前陆盆地油气运移、成藏规律。本文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录井、分析测试等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首先分析前陆盆地多因素影响下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创新性提出真实地层条件(半封闭条件)下构造挤压产生流体增压的定量评价新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技术,定量评价古、今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压力增高幅度。以古、今地层压力等直接证据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恢复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型超压。在流体压力演化恢复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气势(梯度)分布;根据已知油气分布和成藏时期研究结果,分析关键成藏时期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最后从整体上探讨了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模式,及应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认为,(1)库车前陆盆地储层中异常高压是在欠压实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后期构造挤压、超压传递等作用的加强下形成的。欠压实作用对储层超压的贡献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克拉苏地区一般为15%-30%;迪那地区、大北地区一般为4%-22%;(2)实际地层条件下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除与侧向挤压应力强度、埋深有关外,还与引起流体增压系统本身的封闭能力有关,且与之呈正比关系。库车前陆盆地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最为强烈,构造挤压增压作用最为明显,而构造挤压增压幅度在不同构造部位差别较大,克拉苏地区最大,克深地区、东秋地区次之,大北地区、迪那地区增压幅度较小,塔北隆起构造挤压基本没有引起流体增压;(3)前陆盆地流体动力在不同时期变化明显,喜马拉雅晚期的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后,垂向上气势梯度整体上变大,普遍增大1-2倍,极大地增强了垂向运移的流体动力;平面上气势梯度大部分地区变大,局部变小,平面上气势梯度的变大或变小分别增强或减弱侧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整体上构造强烈活动期流体动力达到最强,流体流动也最为活跃;(4)强烈构造挤压后,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运移、聚集特征。对于强烈挤压区,强烈构造挤压使得相对低势区的断裂带处常为岩层中流体的汇聚区,同时垂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也得以大幅度增强,断裂带处汇聚的流体便沿构造挤压后的开启断裂快速向上部盐下砂体侧向充注,最终在构造挤压背景下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对于弱挤压区,油气主要沿砂体和不整合面在较强流体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运移,最终在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5)晚期流体动力对前陆盆地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晚期流体动力控制油气成藏和定位;晚期流体动力的低势背景和运移指向上低势梯度控制成藏;强运移动力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运移指向区油气的聚集效率。

二、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冲断带大气田形成的控制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冲断带大气田形成的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镜质体成熟演化
        1.1.2 生烃动力学
        1.1.3 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1.1.4 气态烃碳同位素
    1.2 研究内容
        1.2.1 镜质体反射率模拟实验研究
        1.2.2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研究
        1.2.3 气态烃碳同位素实验研究
    1.3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4 实验技术与流程
        1.4.1 镜质体反射率Ro%、岩石热解(Rock-Eval)、TOC含量和有机元素分析
        1.4.2 Py-GC开放体系热解实验
        1.4.3 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1.4.4 气态烃组成、产率和同位素分析
        1.4.5 沥青A和液态烃的组成与产率分析
    1.5 生油、生气和镜质体反射率动力学模拟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特征
        2.1.1 构造演化
        2.1.2 构造分区
    2.2 区域地层和烃源岩特征
        2.2.1 二叠系
        2.2.2 三叠系
        2.2.3 侏罗系
        2.2.4 白垩系
        2.2.5 古近系
    2.3 储盖组合特征
    2.4 勘探历史与现状
第3章 煤金管-高压釜模拟实验与镜质体反射率
    3.1 样品与实验
    3.2 煤样地球化学特征
    3.3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
        3.3.1 升温速率
        3.3.2 HI值
    3.4 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
    3.5 实验条件下计算EASY%Ro和实测%Ro在地质条件下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及其意义
    4.1样品与实验
        4.1.1 实验样品
        4.1.2 实验过程
    4.2 热解组分产率
        4.2.1 液态烃产率(可溶有机质沥青A、正构烷烃、液态烃和油产率)
        4.2.2 气态烃产率
    4.3 热解组分产率与HI指数、H/C原子比和Py-GC热解组分的关系
    4.4 生烃动力学模拟
        4.4.1 生油动力学参数
        4.4.2 生气动力学参数
    4.5 地质条件5°C/My升温速率下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
    4.6 准噶尔盆地南缘煤系烃源岩生烃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研究及其意义
    5.1 样品与实验
    5.2 热解气体碳同位素组成
        5.2.1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2x)煤样
        5.2.2 侏罗统泥质烃源岩样
    5.3 气体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差异
    5.4 δ~(13)C_2– δ~(13)C_1 vs.Ro和 δ~(13)C_3– δ~(13)C_2 vs.Ro图版
    5.5 实验热解过程中气态烃的来源
        5.5.1 Ln(C_2/C_3)vs.Ln(C_1/C_2)图版
        5.5.2 δ~(13)C_1– δ~(13)C_2 vs.Ln(C_1/C_2)图版
        5.5.3 δ~(13)C_2– δ~(13)C_3 vs.C_2/C_3 图版
        5.5.4 δ~(13)C_1 vs. δ~(13)C_2– δ~(13)C_3图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创新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煤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1.2.2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3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4 实验方法及流程
        1.4.1 岩石热解(Rock–Eval)、CHN元素分析、TOC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的测量
        1.4.2 高压釜—黄金管生烃动力学热模拟实验
        1.4.3 气体组分分析
        1.4.4 液态烃定量分析
        1.4.5 固体残渣的岩石热解(Rock–Eval)分析和元素分析
        1.4.6 抽提与族组成分离
        1.4.7 饱和烃色谱与尿素络合
        1.4.8 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和单体烃碳同位素
        1.4.9 开放系统热解–气相色谱分析
    1.5 EASY%Ro模型和动力学参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与烃源岩
        2.2.1 三叠系
        2.2.2 侏罗系
        2.2.3 白垩系
        2.2.4 新生界
    2.3 储层与盖层
    2.4 勘探历史与现状
第3章 三叠–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1 库车中生代烃源岩分布
        3.1.2 烃源岩评价
    3.2 样品选取和实验
        3.2.1 样品选取
        3.2.2 实验过程
    3.3 有机质丰度
    3.4 有机质类型
        3.4.1 岩石热解参数
        3.4.2 可溶有机质特征
    3.5 有机质成熟度
        3.5.1 镜质体反射率与Tmax
        3.5.2 生物标志化合物演化特征
    3.6 生物标志物特征
        3.6.1 饱和烃特征
        3.6.2 饱和烃GC–MS
        3.6.3 不同层位烃源岩甾、萜烷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差异
    3.7 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烃源岩抽提物分子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
        3.7.1 克孜勒努尔组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泥质烃源岩样
        3.7.2 塔里奇克组煤矿煤样和地表剖面泥质烃源岩样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和生烃动力学研究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1 煤成烃地球化学特征
        4.1.2 生烃动力学
    4.2 样品选取及实验
        4.2.1 样品选取
        4.2.2 实验过程
    4.3 封闭体系热解组分产率
        4.3.1 气态烃产率和CO2产率
        4.3.2 液态烃产率
    4.4 质量平衡
    4.5 高–过成熟阶段的生气
    4.6 生烃动力学模拟
        4.6.1 生油动力学参数
        4.6.2 生气动力学参数
    4.7 地史时期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史
    4.8 高过成熟度阶段气态烃的生成机制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创新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主要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库车北部构造带迪北气田油气藏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3.2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3.3 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
        1.3.4 北部构造带勘探研究现状
        1.3.5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第3章 石油地质特征
    3.1 烃源岩特征
    3.2 储层特征
    3.3 储盖组合
第4章 迪北气田烃源岩特征
    4.1 烃源岩空间分布
    4.2 有机质丰度
    4.3 有机质类型
    4.4 有机质成熟度
第5章 迪北气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5.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5.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5.1.2 天然气稳定碳同位素
        5.1.3 天然气成熟度
    5.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2.1 原油的物性
        5.2.2 原油族组成及碳同位素特征
        5.2.3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5.3 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5.3.1 轻烃的分布与组成
        5.3.2 轻烃计算成熟度
第6章 迪北气田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6.1 迪北气田油气藏特征
    6.2 油气源对比
        6.2.1 气源对比
        6.2.2 油源对比
    6.3 油气成藏期分析
        6.3.1 烃类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
        6.3.2 包裹体观察与均一化温度
    6.4 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6.4.1 成藏模式
        6.4.2 主控因素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4)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成就
    1.1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阶段
    1.2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重大成就
        1.2.1 陆相生油理论
        1.2.2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构造沉积理论
        1.2.3 源控论
        1.2.4 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 (带) 理论
        1.2.5 陆相湖盆沉积体系与储集层理论
        1.2.6 近海大陆架油气富集理论
        1.2.7 陆相湖盆特大型砂岩油田开发理论
2 中西部盆地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发展阶段
    2.1 陆相盆地油气勘探成就与前景
    2.2 中西部陆相盆地大地构造学
        2.2.1 区域构造理论
        2.2.1. 1 特提斯北缘盆地群
        2.2.1. 2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
        2.2.2 原型盆地类型
        2.2.2. 1 前陆盆地
        2.2.2. 2 大型坳陷盆地
        2.2.3 构造改造特征
        2.2.3. 1 叠合盆地
        2.2.3. 2 冲断褶皱构造
    2.3 陆相沉积体系与沉积储集层
        2.3.1 湖盆沉积体系
        2.3.2 碎屑岩储集层
        2.3.3 非常规储集层
        2.3.4 深部储集层
    2.4 陆相生烃
        2.4.1 煤成烃地质理论
        2.4.2 陆相咸化湖盆烃源岩生烃理论
        2.4.3 烃源岩排烃机理与页岩油潜力评价
    2.5 陆相油气富集规律
    2.6 陆相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田开发理论
3 结语

(5)库车大北区块储层裂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0.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0.3 完成工作量
    0.4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及认识
第一章 裂缝预测的研究现状
    1.1 裂缝的概念及分类
    1.2 裂缝的识别
    1.3 裂缝的预测
第二章 地质背景、勘探及研究现状
    2.1 库车坳陷构造及沉积演化、成藏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地层特征
        2.1.4 成藏条件及生储盖组合
    2.2 勘探存在问题
第三章 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精细描述
    3.1 大北地区地层对比
    3.2 沉积特征及其相标志
    3.3 沉积相空间展布及演化
        3.3.1 单井相分析
        3.3.2 连井剖面对比
        3.3.3 沉积相平面分布及演化
    3.4 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基本特征
        3.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4.2 储集空间特征及孔隙结构
        3.4.3 储层物性特征
第四章 大北区块裂缝精细描述
    4.1 露头构造裂缝观察描述
    4.2 重点井主要层段构造裂缝特征地质描述
    4.3 裂缝形成序次及成因机理
        4.3.1 构造裂缝形成序次
        4.3.2 构造裂缝成因机理
    4.4 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
第五章 大北区块裂缝预测
    5.1 弹性位移法预测裂缝的分布
        5.2.1 模型参数的选取
        5.2.2 裂缝预测的结果
    5.2 裂缝型储层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构造地质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分布特征概述
    1.1 有7套含煤岩系是主要气源岩
    1.2 多数盆地含有海相、湖相岩系气源
    1.3 以含煤岩系内储盖组合为主,致密储层比例较大
    1.4 气藏圈闭类型多与岩性变化有关
    1.5 富煤成烃凹陷的生烃中心区及周缘是主要聚集区
    1.6 喜马拉雅期是主成藏期
    1.7不同类型含煤-含气(油)盆地气田分布及成藏特点
    1.8形成了5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含煤成气区
2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
    2.1 海西期以来中国大陆广泛发育含煤岩系
    2.2 煤成气源岩沉积的构造地质环境
3 含煤岩系内优质储盖组合发育的构造地质环境
4 沉积后的构造地质环境
    4.1 促进作用
        4.1.1促进含煤岩系有机质演化
        4.1.2促进煤成烃的运储聚及煤成气(油)藏封盖保存
    4.2 破坏作用
    4.3 成藏期间构造地质演化特征影响成藏条件及评价
        4.3.1克拉通内坳陷型
        4.3.2类前陆型
        4.3.3陆缘断陷型
        4.3.4陆内断陷型
        4.3.5构造地质环境有效匹配是不同类型盆地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关键
    4.4 不同类型盆地构造地质环境对气田成藏及勘探前景的影响
5 结语

(7)塔里木盆地主要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区域地质背景
2前陆构造带生、储、盖条件及组合特征
    2.1烃源岩
    2.2储层
    2.3盖层条件
    2.4储盖组合
3前陆构造带构造变形及组合特征对比
4前陆构造带差异变形对成藏条件的控制
    4.1差异变形对圈闭条件的控制作用
    4.2差异变形对成藏模式的控制作用
5结论

(8)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质概况
2天然气成因
    2.1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2.2天然气来源
3天然气成藏过程与机制
    3.1充注期次
    3.2成藏过程与模式
        3.2.1构造与圈闭演化过程分析
        3.2.2油气成藏过程与机制
4深层天然气富集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
    4.1主控因素
        4.1.1充沛的气源条件
        4.1.2深层发育大面积有效储集体
        4.1.3膏岩盖层封堵
        4.1.4构造及输导条件
    4.2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
        4.2.1大气田分布规律
        4.2.2勘探方向与资源潜力
5结论

(9)库车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0.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0.3 完成工作量
    0.4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及认识
第一章 断裂封堵性评价和裂缝预测的研究现状
    1.1 断裂封闭性评价研究现状
        1.1.1 断裂封闭性类型及物性特征
        1.1.2 断裂封闭性的评价方法
    1.2 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1.2.1 裂缝的类型及特征
        1.2.2 裂缝的识别和预测
第二章 地质背景、勘探及研究现状
    2.1 库车坳陷构造及沉积演化、成藏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2.1.1 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
        2.1.2 成藏条件及生储盖组合
    2.2 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油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2.2.2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克拉苏冲断带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3.1 断裂识别
    3.2 断裂几何学特征
        3.2.1 断裂几何学的研究内容
        3.2.2 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的产状
        3.2.3 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组合特征
        3.2.4 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级次
    3.3 断裂运动学特征
        3.3.1 断裂强烈变形期的厘定
        3.3.2 断裂形成演化历史
    3.4 断裂系统划分与控藏作用
        3.4.1 断裂系统划分与成因机制
        3.4.2 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第四章 克拉苏冲断带大北区块断裂封闭性评价
    4.1 大北区块断裂分布与断块构成
    4.2 小层划分与泥质含量校正
        4.2.1 泥质含量校正
        4.2.2 小层划分和对比
    4.3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法
        4.3.1 F2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
        4.3.2 F6 断层两侧流体特征
        4.3.3 F3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
        4.3.4 F4 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
        4.3.5 小结
    4.4 岩性对接法和 SGR 法
        4.4.1 构造框架模型和地层框架模型
        4.4.2 断裂封闭性定量评价参数 d 值的标定
        4.4.3 气水界面预测
    4.5 断面压力法
    4.6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克拉苏冲断带大北区块裂缝的预测
    5.1 裂缝对储层改造作用
        5.1.1 裂缝发育特征
        5.1.2 裂缝发育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5.2 弹性位移法预测裂缝的分布
        5.2.1 模型参数的选取
        5.2.2 裂缝预测的结果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和研究方法
        1.2.2 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第二章 库车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及勘探历程
        2.1.2 构造演化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2.3 生、储、盖特征
        2.3.1 烃源岩
        2.3.2 储盖组合
    2.4 圈闭条件及已知油气分布
        2.4.1 圈闭类型
        2.4.2 已知油气分布
第三章 库车前陆盆地现今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3.1.1 渗透性岩层内异常压力平面分布
        3.1.2 渗透性岩层内异常压力纵向分布
        3.1.3 泥岩层内地层压力分布
    3.2 库车前陆盆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
        3.2.1 库车前陆盆地异常高压的成因综述
        3.2.2 压实作用
        3.2.3 构造挤压作用
        3.2.4 超压传递作用
        3.2.5 生烃作用
        3.2.6 天然气柱的浮力作用
        3.2.7 膏盐岩盖层的封盖作用
        3.2.8 不同超压机制的演化分析
第四章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的定量评价
    4.1 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的评价方法
    4.2 流体系统封闭系数的确定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参数的论证与取值
        4.2.3 不同构造带的流体系统封闭系数评价
    4.3 挤压应力的分布
        4.3.1 挤压应力的平面模拟
        4.3.2 挤压应力的剖面模拟
    4.4 喜马拉雅晚期以来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幅度
第五章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5.1 流体压力演化恢复
        5.1.1 沉积型流体压力演化恢复
        5.1.2 过剩压力演化历史、分布特征
    5.2 以流体势为代表的流体动力演化特征
        5.2.1 流体势的恢复方法
        5.2.2 气势反映的流体动力演化特征
第六章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6.1 油气成藏年代和成藏阶段划分
        6.1.1 定年技术记录的油气成藏年代
        6.1.2 流体动力变化指示的油气成藏阶段
    6.2 过剩压力发育、演化与油气成藏
        6.2.1 生、储层之间及储层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及其演化与油气运移类型
        6.2.2 构造挤压增压引起断裂带处的流体流动
        6.2.3 盖层中异常压力的形成对油气保存的加强作用
    6.3 以气势为代表的流体动力演化与油气成藏
        6.3.1 成藏期以来气势演化指示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6.3.2 晚期流体动力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作用
    6.4 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有利勘探区预测
        6.4.1 流体动力与已知油气分布的关系
        6.4.2 影响油气富集的其它主要因素
        6.4.3 有利勘探区块预测
第七章 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成藏模式
    7.1 早期沉积型超压、中等动力、侧向为主运聚
    7.2 晚期构造型超压、强动力、侧向和垂向双向运聚
    7.3 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冲断带大气田形成的控制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D]. 曾立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8)
  • [2]库车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黄文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3]库车北部构造带迪北气田油气藏解剖[D]. 时新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J]. 贾承造,邹才能,杨智,朱如凯,陈竹新,张斌,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4)
  • [5]库车大北区块储层裂缝研究[D]. 韩建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6]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构造地质环境[J]. 王庭斌,张亚雄,董立,张玉银. 地球科学, 2016(02)
  • [7]塔里木盆地主要山前带差异构造变形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 李萌,汤良杰,杨勇,甄素静. 地质与勘探, 2015(04)
  • [8]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J]. 王招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02)
  • [9]库车克拉苏冲断带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D]. 金崇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2(12)
  • [10]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 张凤奇. 西北大学, 2011(06)

标签:;  ;  ;  ;  

库车成煤前陆盆地逆冲带大型气田形成控制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