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注册会计师被诉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对注册会计师被诉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一、关于注册会计师被诉原因及对策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井博[1](2021)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会计师事务所频频受到证监会的处罚,审计失败问题为何屡禁不止,这值得我们探究其中的原因。本文对于审计失败的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够对审计失败理论进行一点补充,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找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内外部原因,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来完善审计失败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审计失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再从原因和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制度方面、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方面、监管机构职能管理等方面。最后再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监管部门如何让处罚更有威慑力、注册会计师如何提升自身执业能力等。本文对近年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涉及到七起审计失败案例进行深入了解和思考,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分析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根本缘由,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审计失败的具体建议。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审计失败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的研究成果,对“审计失败”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用公共产品理论、理性经济人理论、审计风险理论分析审计失败。其次,介绍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华泽钴镍、零七股份、亚太实业、键桥通讯、勤上光电、振隆特产、康得新案件七次审计失败的情况,提出了这七个审计失败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复核制度、总所对分所的管理模式、人员管理制度、被审计单位以及审计行业监管的角度深层次分析了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总分所管控和监管力度三个方面对预防审计失败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及对策。这些现象不仅存在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存在于整个行业。因此本文希望能够对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失败问题做出一些积极的预防作用。

胡宏雁[2](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亢蓉[3](2020)在《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 ——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报道的比较》文中指出审计意见作为独立审计最终产品的核心组成要素,向市场各方传递着公司财务信息以及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信号,指导着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因而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展开,且研究的目光主要聚焦于偿债能力、资产规模、审计收费等因素对于审计意见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财经媒体在资本市场上屡屡曝出公司丑闻,引起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介入调查,使得媒体的监督治理功能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向市场传递上市公司的有关信息,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对上市公司起到外部监督治理的作用;而审计师作为媒体报道信息的受众之一,其意见决策是否也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了初步研究。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围绕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展开研究。已有的文献通常以传统的报纸报道作为媒体报道的数据来源,未曾考虑迅速发展的社会化媒体报道的影响,鉴于上述两类媒体在传播模式、速度、范围以及受众群体等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本文将媒体报道分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兴社会化媒体报道两大类展开后续研究。本文以特定行业近三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信号传递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审计领域和传播学领域的经典理论对审计意见如何受媒体报道影响的具体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即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着影响、社会化媒体报道对本期审计意见的影响更显着、而下期审计意见更多受到传统媒体报道的影响;构建模型,运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运行预处理后的数据,对假设进行初步检验;为了保证初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结合优势分析法对假设进行进一步检验,探讨媒体报道与审计意见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回归分析结果以及优势分析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传统媒体报道还是新兴社会化媒体报道,均会对当期审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产生显着影响,即媒体报道次数与标准无保留意见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②就短期影响来看,社会化媒体报道对当期审计意见会会产生更为显着的影响;③就长期影响来看,传统媒体报道对于下期审计意见的影响要比社会化媒体报道的影响显着,即新兴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影响的持续时间不及传统的媒体报道。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围绕市场的信息传递方与接受方分别从独立审计、媒体报道以及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维护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

阳倩[4](2020)在《风险因子视角下医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对策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文中提出自中国的资本市场创立以来,财务舞弊问题层出不穷,近年医药行业频频出现舞弊情况,财政局在2019年6月和7月专门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2019年证监会再次加大处罚力度,2020年新的证券法颁布,意味着中国对资本市场健康生态环境坚决维护的决心。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是我国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财务舞弊案,在2019年4月30日,这家企业从医药行业龙头股神坛跌落,濒临退市,对资本市场和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舞弊事件刚刚发生,非常值得分析和思考。为了对我国医药上市公司舞弊现状进行分析,本文结合我国医药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选取2015-2019年五年间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泸深交易所行政处罚的企业作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发现受到行政处罚的医药上市公司近一半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合规的问题;另外,发生舞弊医药上市公司的股权较为集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普遍,前十大股东大都存在关联关系,且舞弊情节严重的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当前A股市场造假金额最大的医药上市公司——康美药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其财务舞弊过程、处罚结果和舞弊手段,归纳出康美药业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利润、虚增固定资产、虚增收入和利润、利用关联方操纵股价等问题。本文运用舞弊动因理论,从五个维度分析企业舞弊深层次动因:从舞弊机会角度分析,本文发现康美药业治理结构存在弊端,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失效,监事会形同虚设,公司内部人控制严重,信息披露不规范;从暴露可能性因子角度分析,本文发现康美药业多年连续聘用同一事务所、系统性串通舞弊、财务数据异常使得被发现的机率减小;从受惩罚因子角度分析,我国民事诉讼难以落实,执法不严格,退市制度不严格导致康美药业造假成本低而获利极高;从道德因子角度分析,本文发现康美药业董事长数次涉及行贿,中正珠江所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从舞弊动机因子角度分析,本文发现康美药业股东股票质押融资需求高,近年来过度发展非实业业务,没有聚焦主业。通过康美药业案例的分析为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舞弊审计、企业内部防治财务舞弊提供审计对策。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对策,本文提出需要保持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开展公司风险管理审计,建立垂直管理机制。针对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对策,审计人员需要重视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执行专门的审计程序,做好审计计划,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识别,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改善质量控制体系,执行审计轮换制度,重视业务项目质量。本文的研究旨在结合医药行业舞弊现状,运用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全面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动因问题,对医药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内部防治和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提出对策,这非常具有现实价值,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案和制度,帮助营造良好的证券市场环境。

张思颖[5](2020)在《新三板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以兴华所对新绿股份的审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2013年成立以来,新三板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这使得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得以不断完善,我国经济也得到不断的提高。虽然新三板的发展速度快,但是新三板市场的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和主板市场的不同是,新三板市场的主体主要是中小微的创新企业,它的准入门槛比较低、监管环境差。很多资质不足的企业通过蓄意包装得以在新三板市场成功挂牌,严重破坏了市场的正常发展,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新三板业务的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三板审计失败案例和财务造假的出现,注册会计师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信任危机。所以,为了促进我国新三板市场的良好发展与注册会计师的长久发展,我们有必要研究新三板审计失败案例,使得今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新三板审计业务时可以降低相关的审计风险,从而减少审计失败。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审计失败原因,审计失败对策以及新三板审计的相关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基于审计风险导向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理性经济人理论等等,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本文站在会计师事务所角度,以兴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新三板审计为例,对事务所进行新三板审计业务失败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剖析应该改进的地方,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减少新三板审计业务中的审计失败。研究发现兴华所进行审计时存在以下问题:风险评估程序不到位,实质性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质量控制不严格等;导致兴华所审计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师专业能力不足(2)事务所承接业务盲目(3)证监会惩罚力度不足(4)新三板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最后论文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外部监管层面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对减少新三板审计失败提供一定的思路。由于我国新三板审计发展时间较晚,近年来学者们对其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新三板的监管环境和挂牌新三板企业的信息披露等,对于事务所进行新三板业务审计失败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代表性案例,对新三板审计失败进行具体剖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的研究目标是为了发现新三板审计的特殊之处,以此来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外部监管环境三个方面来提出有关我国新三板审计方面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和对策可以对于今提高新三板审计的质量有所帮助,也有助于我国新三板审计事业快速发展。

张振浩[6](2020)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康得新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审计失败案例频繁发生,给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带来沉重损失,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体检医生的会计师事务所屡屡出具与实际财务状况不相符的审计报告,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公正客观的形象严重受损,还失去了部分客户。因此,针对现有审计服务质量不足提出改良措施刻不容缓,本文从实际案例入手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并为事务所和相关监管机构提供可行性建议,进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具体各章节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近年间财务造假事件屡屡发生,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客观、公正的形象和审计业务的社会公信度受到损害,如何提高审计质量急需得到解决。第二部分是研究思路,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三部分是分析讨论,描绘了康得新信息违规披露和财务数据造假的违法事实,并从审计计划、实施、报告阶段还原找寻瑞华所会计师的不足,为先问原因分析奠定数据基础。第四部分是主要结论,审计失败的原因为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和执业未能勤勉尽责、所内薪酬考核制度不科学、公司管理层自上而下的舞弊以及监管不严等。针对性措施包括注册会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和职业怀疑、严格贯彻审计准则,事务所进行岗位轮换、落实三级复核,被审计单位健全诉讼管理和对外担保制度、完善信息披露,禁止低价竞争、引入信用评级制度、设置行业门槛和结合民事诉讼,进行责任追究等。

刘福萌[7](2020)在《D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社会审计的中坚力量,本应为社会经济地发展保驾护航,但近年来审计失败的案件时有发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市场得有序运行,也让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因为审计失败是根据最后出具的审计报告来判定的,所以人们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信力产生质疑的同时,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也产生怀疑。因此,研究怎样防范并且遏制审计失败地发生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研究审计失败的现状进行梳理。其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及审计失败进行概念上地界定,并剖析审计冲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理性经济人等相关理论。再次对D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将DH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两次审计失败的案例分别进行探讨,分析他们的异同点;同时对证监会官网公布的2001-2019年的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处罚公告进行分析,统计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处罚次数、处罚方式以及处罚金额,并探讨审计失败产生的危害。接着从审计前风险评估缺乏、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责任感不足、审计程序和职业怀疑缺乏、事务所质量控制复核不到位等方面对D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成因分析结果,站在行业角度,得出了加强承接审计业务前风险评估、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责任感、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严格质量控制复核等启示。

宋娟[8](2020)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以立信审计金亚科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建立也初见成效,要使经济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健全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审计行业作为监督机制的一份子,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近年来却频频爆出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本应对此起到监督和防范作用的审计主体也牵涉其中,难逃审计失败的事实,还被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审计失败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影响往小了说,不仅会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造成声誉和经济的双重损失;往大了说,会因此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使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质疑审计行业的公信力,甚至动摇整个社会的诚信基石。正因为审计失败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范围广,还极其严重,于是便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审计失败相关话题的讨论也层出不穷。因此,如何规避与应对审计失败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审计失败的概念、原因及应对对策的研究文献。已有研究表明,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法律监管三方面力量的不足是导致审计失败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剖析审计失败的原因,提出防范和应对审计失败的措施,对审计失败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采纳的是审计过程失败论的观点。并基于个体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审计失败进行理论分析。对审计失败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展开说明为后文中案例分析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对策提供理论支撑,也有助于充实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内容。本文还汇总整理了2008年至2019年期间47起证监会处罚的典型审计失败案件,归纳分析导致审计失败的共性因素及审计失败现状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以立信对金亚科技审计失败为个案研究对象,增加了文章研究的现实意义。再者,回顾立信对金亚科技审计失败的案例始末,根据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整理出金亚科技的舞弊情况、立信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信审计失败带来的后果。通过对金亚科技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结合国内市场上的审计失败现象验证了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法律监管三方面力量的不足是导致审计失败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原因为:审计主体层面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专业技术能力能落后;事务所审计风险的评估不到位、审计程序的执行不恰当、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失效。审计业务客体层面,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失真、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执业环境及外部监管层面,审计市场竞争不规范、相关法律约束力低、外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最后,根据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对应地分别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被审计单位、执业环境及法律监管四个层面提出规避审计失败的具体建议,即注册会计师应该坚持独立性原则、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会计师事务所应谨慎评估审计风险、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加强审计报告质量的控制;被审计单位则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审计工作的执业环境及外部监管层面,政府相关机构与行业组织需要大力规范审计市场竞争秩序、提高审计行业违规违法成本、健全外部监管机制。本文虽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审计失败问题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但由于参考的相关资料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并没有获得相关的内部资料,加之个人能力有限,使得本文对案例的分析不够透彻、全面,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也不够完善。此外,本文的局限性还在于仅分析了单个具体案例,缺少实证的量化研究。因此,未来对审计失败问题的研究可以结合多个案例进行,分析其审计失败原因的异同点,尝试实证研究,更全面、更深入地挖掘审计失败的原因,以期提出更多、更好具有可行性的审计失败规避措施、应对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失败发生的可能性。

黄新月[9](2020)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中勤万信审计三峡新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舞弊冰山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说等理论以及与审计失败有关的学者们的文献研究,进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及对策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证监会近十年来我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行政处罚的情况,对审计失败的表现形式以及原因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通过一个案例,来深入具体的分析产生失败的原因。中勤万信对三峡新材的审计于2019年12月被证监会处罚,具有代表意义,通过对中勤万信审计三峡新材的审计失败的过程进行分析,本文归纳总结了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然后提出了针对中勤万信的具体解决方案。本文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出发,排除被审计单位和行业监管等外部因素,具有针对性。通过对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造成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注册会计师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存在偏差、未设计和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等方面。通过对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主要问题则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三峡新材年度报告时未勤勉尽责,与存货相关的实质性分析程序执行不到位以及对重质碱、石油焦的存货监盘程序不当;注册会计师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没能充分识别关联交易及其披露问题、没能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未特别关注研发支出的列报披露、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合理、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人员问题等。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本文对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段传龙[10](2019)在《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主体力量,是完善与保障我国社会领域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因此提升我国社会组织的治理水平与能力将成为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突破口。但社会组织的类型纷繁复杂,各类组织的功能、性质与地位存在差异,对其很难在统一、概括的普遍性层面上开展细致性与深入性的研究。为了突出研究重点,本文选择行业协会这一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法治困境予以全面阐述,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制度解决对策。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环境仍然不够完善,行业协会治理的立法、执法与司法的实践监管水平仍待提高。行业协会在治理实践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其同时也享有制定行业自治规范、开展行业管理以及惩治行业违法行为等多项公共管理权力,因而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角色切换当中也随之产生了权力的不规范与权利的无保障等多种法律问题。当下我国针对行业协会的研究仍较多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等领域,缺乏从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的研究视角对其在成立、运行以及注销等各个实践治理环节所面临的法治困境进行一次全面地实证分析与总结,从而梳理出当下我国行业治理中所存在的真实法治问题。因此本文从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公法视角出发,以行业协会作为贯穿全文的研究对象,立足于考察和分析其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在充分总结国内外行业协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尝试提出行业治理制度改革的本土性回答,以期从法学层面为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本文共计五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第一节从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视角,对清末社会团体的产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变迁两大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简要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发展历史及其功能定位,为后文展开奠定基础。第二节归纳了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特法律性质,指出其“公”“私”兼具的法律属性。从“私”属性来讲,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的民事主体,是指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会员共同利益而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而从“公”属性来讲,行业协会行使或参与行使着越来越多原本由行政机关享有的“公共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并且此类权力与通常意义上的行政职权难以做出区分,其在行使上述法定管理权限之时明显具有“公”属性。第三节指出我国行业协会具有“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而“准行政主体”的定位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在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既有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的一面,又有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被治理者的一面,其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主体。第四节在对行业协会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章程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地区的行业协会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归纳出我国行业协会在实践中主要履行自律、服务、协调以及代表四大基本职能,并对其具体职能的运行状况作了详尽论述。第二章详尽梳理了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权利保障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第一节从立法层面切入,详尽分析了行业协会治理所涉及的包括基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各地方行业协会专门立法等在内的现有法规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第二节从党的领导和政府执法的层面切入,以实践中行业协会的党建工作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执法个案为考察对象,全面分析了我国行业协会的实践监管不足。第三节则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行业协会同主管部门之间发生的行政诉讼判例为考察文本,详尽归纳了两主体之间诉讼纠纷的主要争议内容及相关规范困境。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详尽论述,本文力图全面呈现我国行业协会作为被治理者在外部治理领域的整体制度环境。第三章探讨了行业协会作为治理者在权力规范层面所存在的内部治理困境。延续第二章节的探讨思路,第一节同样先从“法规则”层面切入,归纳出包括行业专门立法、行业规章以及行业内部管理规则等内部治理依据中所存在的规则缺陷。而在第二、第三、第四节中,本文分别对行业内部治理中的主体、组织、行为、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共五大方面存在的治理困境进行了详尽阐述,具体指出了行业协会存在内部机构设置不足、行业共谋行为、限制会员自由、破坏公平交易、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经营、监督程序缺失以及财政税收制度不健全等多个方面的治理实践困境。第五节则同样从司法层面切入,以近十年我国行业协会同其会员或利害关系人之间所发生的诉讼纠纷案例为文本材料,梳理归纳了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纠纷中的实践争议内容及其存在的多种救济困境。第四章总结与反思了中外社会治理中的制度经验,以期对当下我国行业协会治理改革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第一节以我国古代的“公”“私”概念为载体,对春秋战国、宋、明以及清末民初等各个时期的公理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第二节则对民国时期社会部颁行的《社会法规汇编》三辑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了民国初期、广州国民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有关公民结社的立法和管理规定,并具体梳理了民国社会团体的法规范规定、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以及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三大问题。第三节总结了美国与欧洲在社会治理中所采用的第三部门理论,具体阐述了两地在第三部门理论领域的特征与差异,并对两地的第三部门理论在我国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展开了相关反思,进而提出美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平行、对立、冲突的组织机构设置与治理模式并不适宜我国本土治理,而欧洲模式则具有可借鉴之处。第四节讨论了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治理经验与改革创新实践,总结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模式、逻辑和经验,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体制领域所作出的多项制度改革尝试与创新成果。第五章在对我国行业协会治理进行问题归纳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第一节论述了新时代我国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的再定位问题。实践中,行业协会不论作为治理者还是被治理者,其前提都是自治权力(利)能被充分保障。此节再次回顾了我国国家公权强大而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背景,并对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功能及其同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进行了再认知与再划分。第二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内外治理的整体完善路径,具体从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以及完善行业协会资产管理共六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第三节从整体上梳理了行业协会、政府以及法院等多个行业治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清晰呈现了上述主体在权力责任、权利义务之间协调、冲突与对立的不同面貌。第四节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治理的完善要准确规范和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具体可从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以及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共五大方面具体着手。第五节重新界定了我国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责任边界,具体提出了落实行业自治的审核许可权、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以及全面推进行业领域信息公开义务共四大方面的建议对策。第六节提出了要健全行业争议纠纷的救济规则体系,并具体从理清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健全行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以及完善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共三大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

二、关于注册会计师被诉原因及对策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注册会计师被诉原因及对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审计失败原因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审计失败防范对策的相关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审计失败
        二、审计风险
        三、审计质量控制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理性经济人理论
        三、审计风险理论
第三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第一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第二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
        一、快速发展阶段
        二、稳步发展阶段
        三、衰退阶段
    第三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
        一、合伙人制度
        二、决策与监督结构
        三、人员管理制度
        四、质量控制制度
第四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第一节 审计失败案例简介
        一、亚太实业
        二、振隆特产
        三、键桥通讯
        四、勤上光电
        五、华泽钴镍
        六、零七股份
        七、康得新
    第二节 审计失败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册会计师未将收入确认为特别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未按审计准则执行风险评估程序
        三、注册会计师未恰当实施函证程序
        四、注册会计师未有效执行抽盘程序
        五、未对异常情况保持必要的关注
        六、未与治理层进行有效沟通
        七、未对已发现的会计错误采取适当措施处理
第五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一、业务承接阶段未进行风险控制
        二、对异常情况关注不足
        三、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四、内部质量复核力度不足
    第二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总分所管理制度不合理
        一、总分所未形成实质性的财务统一
        二、总分所不合理的责任划分制度
    第三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管理制度不合理
        一、聘用和培训制度不完善
        二、薪酬制度与晋升体系不以审计质量为导向
    第四节 审计需求方的低质量偏好
        一、被审计单位业绩压力巨大
        二、被审计单位与关联方相关的内部控制薄弱
    第五节 审计行业监管力度不足
        一、处罚方式单一
        二、处罚金额过少
        三、处罚具有滞后性
第六章 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管理制度
        一、提升员工的执业能力
        二、建立以审计质量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和激励体系
    第二节 加强质量控制
        一、审慎承接业务
        二、保证内部质量复核制度的实施
    第三节 总分所统一管控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客户审核制度
        二、加强总所对分所的资金管控
        三、增加总所对分所合伙人的管理权限
    第四节 加强监管力度
        一、适当增加罚款金额
        二、适当增加处罚方式
        三、适当增加审查次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一、市场评估方法
        二、成本评估方法
        三、收益评估方法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 ——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报道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审计意见
        2.1.2 媒体报道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号传递理论
        2.2.3 沉默的螺旋理论
        2.2.4 议程设置理论
        2.2.5 声誉机制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关于审计意见的文献回顾
        2.3.2 关于媒体报道的文献回顾
        2.3.3 关于媒体报道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回顾
    2.4 研究述评
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变量测度
        3.2.1 被解释变量:审计意见
        3.2.2 解释变量:媒体报道
        3.2.3 控制变量
    3.3 模型构建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行业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1.1 行业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相关性分析
    4.4 回归结果分析及优势分析
        4.4.1 假设H1的检验
        4.4.2 假设H2的检验
        4.4.3 假设H3的检验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本文贡献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风险因子视角下医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对策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与应用价值
        1.3.1 本文创新
        1.3.2 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2.2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
    2.3 财务舞弊防治研究
    2.4 概括性评论
    2.5 财务舞弊的特征与类型
        2.5.1 财务舞弊的定义
        2.5.2 财务舞弊的特征
        2.5.3 财务舞弊的类型
    2.6 舞弊动因相关理论
        2.6.1 舞弊动因理论历史变迁
        2.6.2 理论基础——风险因子理论
3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舞弊现状分析
    3.1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3.2 医药上市公司舞弊现状分析
        3.2.1 样本选取
        3.2.2 舞弊手段分析
        3.2.3 违规周期分析
        3.2.4 监管滞后性分析
    3.3 舞弊企业内部管理分析
        3.3.1 治理结构
        3.3.2 内部控制
    3.4 医药上市公司舞弊动因分析
4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简介
    4.1 康美药业案例描述
    4.2 康美药业处罚结果
    4.3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手段
        4.3.1 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货币资金
        4.3.2 虚增固定资产
        4.3.3 虚增收入与利润
        4.3.4 利用关联方操纵股价
5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5.1 舞弊机会因子分析
        5.1.1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弊端
        5.1.2 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5.1.3 信息披露不规范
    5.2 暴露可能性因子分析
        5.2.1 多年连续聘用同一事务所
        5.2.2 系统性串通舞弊导致财务数据异常
    5.3 受惩罚程度因子分析
        5.3.1 民事诉讼难以落实
        5.3.2 退市制度不严格
    5.4 道德因子分析
        5.4.1 管理层多次行贿
        5.4.2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
    5.5 舞弊动机因子分析
        5.5.1 股东股票质押融资需求
        5.5.2 过度发展副业
6 医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对策
    6.1 内部审计对策
        6.1.1 机会因子——保持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
        6.1.2 暴露因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6.1.3 道德因子——建立垂直管理机制
        6.1.4 动机因子——开展公司风险管理审计
    6.2 外部审计对策
        6.2.1 机会因子——对“管理层凌驾内控之上”执行专门审计程序
        6.2.2 暴露因子——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识别
        6.2.3 道德因子——改善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
        6.2.4 动机因子——做好审计计划
7 结论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新三板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以兴华所对新绿股份的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本文特色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特色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审计失败原因的文献综述
        2.1.2 关于新三板审计的文献综述
        2.1.3 关于审计失败对策的文献综述
        2.1.4 概括性评论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风险导向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理论
3 新三板审计概述
    3.1 新三板市场情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企业特点
    3.2 新三板审计失败原因
        3.2.1 业务复杂但收费低
        3.2.2 审计机构发展不足
        3.2.3 被审计公司基础差
4 兴华所审计失败的案例介绍
    4.1 事务所和挂牌公司概况
        4.1.1 兴华所概况
        4.1.2 新绿股份概况
    4.2 案例概况
        4.2.1 舞弊手段介绍
        4.2.2 涉事各方处罚情况
5 兴华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5.1 审计执行过程问题分析
        5.1.1 风险评估程序不到位
        5.1.2 实质性程序执行不到位
        5.1.3 审计质量控制不严格
    5.2 审计失败的原因
        5.2.1 审计师执业素质不足
        5.2.2 事务所承接业务盲目
        5.2.3 证监会处罚力度不足
        5.2.4 新三板法律法规不健全
6 相关建议
    6.1 注册会计师层面
        6.1.1 提高新三板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6.1.2 加强新三板重点审计程序的实施
    6.2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6.2.1 加强新三板项目质量控制建设
        6.2.2 完善新三板审计业务承接制度
        6.2.3 加强新三板项目的人员协调
    6.3 外部监管层面
        6.3.1 增强新三板企业的信息披露
        6.3.2 增强新三板企业的违法成本
        6.3.3 建立新三板分流审计的机制
7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康得新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审计失败定义的相关研究
        1.2.2 审计失败及其防范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审计失败的界定
    2.2 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
        2.2.1 审计契约论
        2.2.2 舞弊冰山理论
        2.2.3 审计声誉理论
第3章 案例介绍
    3.1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和康得新背景介绍
        3.1.1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3.1.2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 康得新违规行为和舞弊过程
        3.2.1 重大信息违法披露
        3.2.2 财务数据虚假
    3.3 审计结果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审计失败分析
        4.1.1 审计计划阶段
        4.1.2 审计实施阶段
        4.1.3 审计报告阶段
    4.2 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4.2.1 审计主体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
        4.2.2 被审计单位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
        4.2.3 审计执业环境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
第5章 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
    5.1 注册会计师环节的防范
        5.1.1 坚持独立性和职业道德
        5.1.2 履行贯彻审计准则,提升审计效率
        5.1.3 保持职业怀疑,减少审计风险
    5.2 会计师事务所环节的防范
        5.2.1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5.2.2 建设事务所风险控制制度
    5.3 被审计单位环节的防范
        5.3.1 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5.3.2 完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5.4 监管环节的防范
        5.4.1 建立良性竞争秩序
        5.4.2 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
        5.4.3 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D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概念
        2.1.2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概念
    2.2 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
        2.2.1 审计冲突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现状分析
    3.1 DH所审计失败概况
        3.1.1 DH所简介
        3.1.2 DH所审计失败的现状
    3.2 DH所审计失败具体案例介绍
        3.2.1 广东新大地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3.2.2 佳电股份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3.3 审计失败行业现状分析
        3.3.1 被处罚次数
        3.3.2 被处罚方式
        3.3.3 被处罚原因
        3.3.4 被处罚金额
    3.4 DH所审计失败产生的影响
        3.4.1 审计失败对DH所自身的影响
        3.4.2 DH所审计失败带来的其他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DH所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
    4.1 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不足
        4.1.1 没有关注广东新大地作为农业公司的特性
        4.1.2 对农业公司的行业知识缺乏
    4.2 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责任感不足
        4.2.1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4.2.2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缺失
    4.3 注册会计师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
        4.3.1 对毛利率异常变动缺乏职业怀疑精神
        4.3.2 对自行开发自行使用的成本核算系统缺乏职业怀疑精神
    4.4 审计过程中审计程序不到位
        4.4.1 没有针对毛利率变动情况执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4.4.2 缺乏对销售费用的审计程序
        4.4.3 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4.4.4 未执行关于营业成本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计程序
    4.5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存在缺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DH案的独立审计失败的启示
    5.1 加强承接审计业务前的风险评估
        5.1.1 审计前关注公司的特性
        5.1.2 审计前掌握行业相关知识
    5.2 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责任感
        5.2.1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5.2.2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
    5.3 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
        5.3.1 关注毛利率的异常变动
        5.3.2 加强对自行开发系统的职业怀疑精神
    5.4 审计过程中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5.4.1 执行关于毛利率异常变动的审计程序
        5.4.2 执行针对销售费用的审计程序
        5.4.3 执行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程序
        5.4.4 执行关于营业成本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计程序
    5.5 严格质量控制复核程序
        5.5.1 严格本所内质量控制复核
        5.5.2 考虑同业审计工作底稿互审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以立信审计金亚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审计失败概念的研究综述
        二、审计失败原因的研究综述
        三、审计失败对策的研究综述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审计失败相关理论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审计失败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基于个体行为理论的分析
        二、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三、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分析
        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第三节 基于证监会处罚决定书的审计失败现状分析
        一、审计失败现状的描述性统计
        二、审计失败现状的原因分析
        三、审计失败现状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立信对金亚科技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第一节 公司简介
        一、立信事务所简介
        二、金亚科技简介
    第二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起始回顾
        二、金亚科技舞弊情况
        三、立信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证监会处罚情况
    第三节 审计失败带来的后果
        一、法律层面
        二、经济层面
        三、市场反应层面
        四、被审计单位层面
        五、投资者层面
第四章 立信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层面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
        二、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能力落后
    第二节 立信事务所层面
        一、审计风险的评估不到位
        二、审计程序的执行不恰当
        三、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失效
    第三节 被审计单位层面
        一、金亚科技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失真
        二、金亚科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第四节 审计执业环境及监管层面
        一、审计市场竞争不规范
        二、审计行业相关法律约束力低
        三、外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第五章 审计失败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层面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一、谨慎评估审计风险
        二、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三、加强审计报告质量控制
    第三节 被审计单位层面
        一、加强内部审计建设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第四节 审计执业环境及监管层面
        一、规范审计市场竞争秩序
        二、提高违规违法成本
        三、健全外部监管机制
第六章 结束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中勤万信审计三峡新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审计失败定义的综述
        1.3.2 关于审计失败原因的综述
        1.3.3 关于审计失败对策的综述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审计失败的过程观和结果观
        2.1.2 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2.1.3 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舞弊冰山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理性经济人假说
第3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分析
    3.1 审计失败的表现形式
        3.1.1 审计程序不当
        3.1.2 未保持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
        3.1.3 缺乏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1.4 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
        3.1.5 未发现关联方及其交易
    3.2 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
        3.2.1 未设计和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3.2.2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存在偏差
        3.2.3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3.2.4 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3.2.5 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
第4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4.1 注册会计师角度的防范措施
        4.1.1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4.1.2 进行全面识别和风险评估
        4.1.3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4.1.4 确保审计独立性
    4.2 会计师事务所角度的防范措施
        4.2.1 加强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控制
        4.2.2 加强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
        4.2.3 规范审计人员的招聘制度
第5章 中勤万信对三峡新材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5.1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5.2 三峡新材公司简介
    5.3 中勤万信对三峡新材审计案例经过
    5.4 中勤万信对三峡新材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5.4.1 与存货相关的实质性分析程序执行不到位
        5.4.2 对重质碱、石油焦的存货监盘程序不当
        5.4.3 注册会计师没能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5.4.4 注册会计师没能充分识别关联交易及其披露问题
        5.4.5 注册会计师没能充分重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5.4.6 注册会计师未特别关注研发支出的列报披露
        5.4.7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合理
        5.4.8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人员问题
    5.5 关于中勤万信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5.5.1 落实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5.5.2 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特征
        5.5.3 加强对关联方及其交易的识别
        5.5.4 改革事务所组织形式
        5.5.5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性质、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行业协会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一、清末时期社会团体的产生
        二、新中国成立后行业协会的发展
    第二节 “公”与“私”兼具的法律属性
    第三节 “准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一、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业治理者
        二、作为“私”权利主体的行业被治理者
    第四节 自律、服务、协调与代表的四大基本职能
第二章 作为被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外部治理困境
    第一节 外部治理的法规政策领域
        一、党对行业协会的领导与管理
        二、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核
        三、行政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审批
        四、社会团体的资金财税规定
        五、社会团体的处罚罚则
    第二节 党和政府的实践管理领域
        一、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困境与挑战
        二、政府部门执法领域的规范性考察
    第三节 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间的诉讼纠纷考察
        一、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二、外部行政诉讼纠纷的困境与反思
第三章 作为治理者的行业协会:内部治理困境
    第一节 内部治理的整体规范环境
        一、外部法律法规的不当限制
        二、内部治理规范的内容缺失
    第二节 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主体与组织缺陷
        一、人员的引进与管理缺失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健全
    第三节 内部治理的不正当行为
        一、行业共谋的不当行为
        二、利用先发优势限制会员自由
        三、破坏公平交易的信息与机会行为
        四、限制中小型会员企业正常经营行为
    第四节 内部治理的程序运行及资产管理缺陷
    第五节 内部治理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全
        一、内部治理纠纷的实践争议内容
        二、内部治理纠纷救济的困境与反思
第四章 中外社会治理经验与当前行业协会治理改革
    第一节 古代公理思想的梳理与归纳
        一、春秋战国的“公”“私”之源
        二、宋、明两代的“公”与“私”
        三、清末民初的“公”“私”裂变
        四、中西“公”“私”理念的特征与差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民结社的制度经验与借鉴
        一、社会团体管理的规范性考察
        二、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管
        三、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
    第三节 欧美社会治理中的国家、社会与第三部门
        一、美国第三部门理论的特征
        二、欧洲第三部门理论的特点
        三、欧美第三部门理论的反思与启示
    第四节 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创新
        一、国家治理的逻辑与经验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践改革
第五章 行业协会治理的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
    第一节 新时代国家公权与社会自治权再定位
        一、国家公权强大、社会自治权缺失的历史再审视
        二、我国社会自治权的性质、来源与功能再认知
        三、我国社会自治权与国家公权的关系结构再划分
    第二节 共治前提下的行业协会内外治理完善
        一、转变行业协会治理理念
        二、健全行业协会专门立法
        三、强化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
        四、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
        五、优化行业内部人事管理
        六、完善行业协会的资产管理
    第三节 政府、法院与行业协会等多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辨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同行业协会的法律关系
        二、行业主管部门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三、行业协会与法院间的法律关系
        四、行业协会同非行业会员间的法律关系
    第四节 准确规范与限缩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
        一、统一行业协会登记的审核依据和标准
        二、改革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与重心
        三、下放行业自治领域的管理职权
        四、优化行业协会管理的程序规则
        五、全面构建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制度体系
    第五节 理清行业自治的权力内容与权责边界
        一、落实行业资质的审核许可权
        二、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权
        三、推动行业维权职责的积极履行
        四、全面推进行业领域的信息公开
    第六节 健全行业协会侵权的救济规则体系
        一、行业协会管理权力的法律性质定位
        二、健全行业协会纠纷的内部救济机制
        三、行业协会纠纷的外部救济机制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关于注册会计师被诉原因及对策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 井博.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3]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 ——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报道的比较[D]. 亢蓉.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风险因子视角下医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对策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D]. 阳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新三板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以兴华所对新绿股份的审计为例[D]. 张思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康得新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张振浩.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D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研究[D]. 刘福萌.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8]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以立信审计金亚科技为例[D]. 宋娟.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中勤万信审计三峡新材为例[D]. 黄新月.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10]作为共治主体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D]. 段传龙.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对注册会计师被诉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