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位置:取暖要兼顾美观

取暖位置:取暖要兼顾美观

一、暖气位置:美观取暖要兼顾(论文文献综述)

候云飞[1](2021)在《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农村地区一直以简单质朴的风土面貌示人,其民居具有传统北方农村特色。随着时代进步,现代黑龙江农村民居的地域风貌逐渐变化,与城镇化、现代化相适应,产生横向与纵向多维的演进与变化,具体表现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构方法、外部形态、生活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以实地调研法、多学科交叉法和文献归纳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黑龙江农村民居进行调研与论证,梳理影响民居演进的因素和内在机制。以影响农村新民居发展的内外因素为基础构建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系统,论述城镇化与农村新民居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以建国以来各个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基础,对黑龙江农村民居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经实地调研后阐述黑龙江农村民居在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和外部形态方面产生的变化,并总结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现状,提炼目前关于新民居建设仍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新民居发展系统为基础,从影响和制约现代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转型的各项因素入手,分析促使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外缘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等影响因素,并对当代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城镇化进程和新民居发展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最后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展望。在新民居发展原则和相宜性设计方法基础上,结合省内、外优秀新民居创作案例,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四种禀赋类型农村新民居发展方向,对农村空心化情况给与相应解决办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提出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以期促进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良性发展。

李威风[2](2020)在《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超低能耗建筑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建筑采暖所需的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多,使得我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内蒙古西部草原位于中国北部的内陆深处,处于严寒地区。当地民居建筑形式简单,存在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建筑能耗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提升室内温度,居民普遍采用增大能源消耗的方法。但此方式虽可提高室内热环境,但却会引起建筑能耗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增多,环境污染加剧,故而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来解决民居中现存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首先梳理国内外有关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进展,总结超低能耗建筑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合适的调研地区进行调研,获取有关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居住状况、能耗情况等方面的基础资料,之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民居,并进行室内热环境测试,以此说明民居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按照选出的典型民居构建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并进行热环境和能耗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对影响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各个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关系。通过分析,得到各因素的较优值。之后利用得出的结果,构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性能模拟及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案与典型民居建筑模型相比自然室温分别提高7.85℃、7.61℃和7.77℃,能耗降低12 320.47 kW·h,年增量成本为1 599.6元,年增量效益为2 969.99元。之后,对超低能耗草原民居的供热系统进行配置,并在上文的围护结构方案基础上,对供热系统进行理论性能及综合效益计算。通过计算,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采暖期所能提供的清洁能源供暖量是1 968.01 kW·h,年增量成本为1 787.34元,年增量效益为1 899.85元。超低能耗建筑整体方案的效益费用比为1.438。最后,通过计算,非清洁能源所需提供的供暖量为2 295.64 kW·h,折算为单位面积的能耗量为29.18 kW·h/(m2·a),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目标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内蒙古西部草原构建超低能耗建筑提供了一种思路,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完善内蒙古西部草原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为当地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张雪[3](2020)在《基于室内舒适度的寒地既有居住建筑适老性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比例正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今,对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养老方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老年人营造适宜的养老环境是应对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措施。我国对于适老化改造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针对于寒冷地区的老式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问题更是凤毛麟角,寒地地区存在着大量建造于上世纪80-90年的居住建筑。由于室外温度低、建筑的保温性能差、房屋结构老旧、无障碍设施缺失等原因导致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同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以现有住宅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寒地地区既有住宅的适老化问题主要集中在公共空间缺乏无障碍设施;室内各功能面积分布不合理、流线混乱;冬季室内温度偏低等方面。通过对查阅老年住宅的相关书籍规范、调查老年人改造意愿和国内外相关案例等方式对室内的公共空间和居住提出了加装电梯、增加无障碍坡道、改善隔音采光环境、整合室内空间、适老化的家居布局等适用于寒地既有住区适老化的改造策略和实施方式。针对寒地室内温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建立适用于老年人热环境评价的热舒适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围护结构的改善措施,同时运用软件模拟不同类型外围护结构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热舒适度提升效果,为同类型的改造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敏敏[4](2020)在《《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生态”版作为“绿媒介”,站在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角度引领生态文明意识并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本文以十九大以来(2017.10.18-2018.12.31)《人民日报》“生态”版的905篇报道样本为研究对象,将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与媒体报道相结合。分析其报道主题、报道来源、栏目设置、情感倾向、新闻体裁、版式风格等内容,从高频词微观视角考察新闻文本,探究《人民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情况,分析不足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生态”版的报道主题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报道议题多元且具有时代特色,栏目设置多样,热点内容聚焦“美丽中国”,更有独树一帜生态评论“说道”,对负面生态敢于“亮剑”。报道的主题既有宏大叙事,也有从人物个体的微观视角折射生态文明建设。但存在消息源分布不均,民间消息来源少,调查报道和反馈渠道缺乏,公共生态舆论空间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强化深度调查报道,加强舆论监督报道。建立传播反馈机制,引导受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发动“公民记者”,扩展民间主体消息源。并探讨了生态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方向和着眼全球的生态共赢之路。通过本文的分析,可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引导国内主流媒体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进行积极报道、宣传,同时帮助人民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王雪松[5](2020)在《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村镇人口众多,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发展比较滞后,许多村落还沿用原有的建造方式,对绿色技术的应用极度缺乏,现有的标准体系中大多是针对城市建筑开发编制的,在农宅建设中并没有一套系统完整可供参考的建造标准和技术体系,有的是针对乡村建设中某一环节或一部分,例如《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等,这部分标准在全局内容上相对欠缺,大多局限于某一环节的介绍,2014年出台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是国家层面上首个与乡村系统性建设的相关标准,其内容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大的方向,但是在技术细节和地域性适用上比较欠缺,所以在现有的关于不同建筑类型和适用范围的绿色(节能)建筑标准下探讨适合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的设计策略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目前国家和行业相关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共31个标准规范、2791个条例)作为理论基础和宏观的技术框架。首先根据建筑类型和适用范围对其细分为4大类别,并对每一个标准的框架内容和条例进行归纳和整理。其次从气候、经济、技术、文化几方面因素充分了解地域性乡村建筑的特殊性与局限性,探讨每类标准对地域性乡村住宅建设的适用性和可借鉴性,充分挖掘标准体系内的绿色技术因子,并在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之间建立良好的结合点。通过对寒冷地区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目前乡村住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上述的研究对这些标准条例根据科学的耦合路径进行删减、修改、增加和整合并根据指标内容转化为设计方法,从而提炼出适合寒冷地区绿色农宅设计的策略。在构建的策略指导下进行试设计实践,验证其适用性和可行性,从而为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建设提供系统规范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贺澄宇[6](2020)在《装配式内装技术优化老年公寓填充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和当今社会养老转型的压力逐渐使得我国对养老建筑的需求愈发强烈,与这种需求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目前养老产业的落后。其中养老设施的陈旧以及养老建筑质量低下都成了制约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快速且高质量建造老年公寓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今天,将装配式内装应用到老年公寓填充体内,探索出能够既快速又高质量的建造老年公寓填充体思路是本文的目的。本文基于KSI内装部品理论体系将装配式内装用于老年公寓填充体的建设和改造,以提升填充体品质。通过对老年群体特殊性需求调研的数据分析,了解到对于老年公寓通过提升填充体品质可以较快、较好地满足其需求。本文提出“管线接口标准化+内装集成化+部品模块化+适老化”这一老年公寓填充体建设方案来改善优化老年公寓室内品质。文章从老年公寓一级模块(卫生间、厨房)的整体设计、填充体的集成化一体化设计、设备管线与支撑体和墙体分离的措施对于填充体的优化以及老年公寓填充体家具的适老化设计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策略,对集成化模块的标准化接口展开了研究,创新性提出了一套符合老年公寓的标准化接口。随后分析目前老年公寓明显存在的问题并用上述建设方案予以解决。最后结合调研以及参赛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证实论题的可行性。“管线接口标准化+内装集成化+部品模块化+适老化”这一老年公寓填充体的建设方案,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很大程度解决目前市面上老年公寓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尤其是管线接口标准化,能很好完善建筑业与制造业产品协调的问题。若在符合老年人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接口标准化,加上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模块化与集成化,配合设备家具的适老化设计,相信装配式内装在养老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会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敖鑫[7](2020)在《山东地区农村冬季取暖节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其冬季清洁取暖情况一直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前山东省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现状,包括所用的取暖技术形式以及既有农宅的热工现状等,从而给出适宜于该地区的清洁取暖用能形式和既有非节能农宅节能改造方案,本文结合实地调研、现场测试、软件模拟、方案设计以及综合评价决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通过调研,当前山东地区清洁取暖改造设备种类多样,但是由于改造之后的采暖费用较燃煤取暖高,存在一些居民“舍不得取暖”的现象,同时,既有农宅围护结构热工现状较差,冬季室内温度较低,节能改造潜力较大。(2)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选取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农宅类型:单层独院农宅、两层独栋农宅、三层独栋农宅以及两层联排农宅作为典型,并进行了围护结构的现场实测,得出该地区农村既有居住建筑平均外墙传热系数约为2.1W/m2,超过国家标准限值69.6%,屋面平均传热系数约为3.1W/m2,超出国家标准限值82.08%,节能效果差,具有较大的节能改造潜力和价值。(3)利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对提出的典型农宅分别进行了全采暖季的能耗模拟,得出四种典型农宅的采暖热负荷指标分别为:42.45W/m2、30.93W/m2、31.23W/m2和24.69W/m2,平均值为32.33W/m2;全年累计热负荷分别为6499.02KWh、20677.26KWh、32117.07KWh以及38370.92KWh;并设计了不同类型农宅的节能改造方案。(4)对于热源侧改造,采暖耗能量大小依次为:蓄热式电采暖>直热式电采暖>生物质取暖>燃气壁挂炉>低温空气源热泵热风机,针对这五种采暖形式采用熵权法进行分析计算,最终得出,在进行改造决策时,能源利用率、寿命期、污染物排放量、初投资、费用年值以及单位面积运行费用所占的权重分别为:32.5%、21.5%、10.8%、11.3%、9.8%和14.1%,五种改造方案的综合得分排序依次为:空气源热泵热风机(0.670)>壁挂式燃气取暖炉(0.526)>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0.423)>直热式电采暖(0.418)>蓄热式电采暖(0.164)。(5)单层独院农宅围护结构改造的指标权重大小依次为:节能率(27.30%)、改造方案所用建筑耗材的CO2排放量(26.84%)、节能改造方案初投资(18.54%)、节能改造收益(16.09%)以及动态投资回收期(11.23%)。综合得分较高的推荐方案为四面外墙+屋顶保温改造、四面外墙+窗户+屋顶改造、北墙改造、窗户改造、北墙+窗户+屋顶改造以及单独的屋顶保温改造。(6)多层农宅围护结构改造指标的权重大小依次为:节能率(27%)、节能改造收益(26%)、改造方案所用建筑耗材的CO2排放量(19%)、节能改造方案初投资(15%)、以及动态投资回收期(13%)。综合得分较高的推荐方案为四面外墙(两层)+屋顶+窗户、四面外墙(两层)+屋顶、三面外墙(两层)+屋顶+窗户、三面外墙(两层)+屋顶、四面外墙(首层)+屋顶+窗户改造、四面外墙(首层)+屋顶以及四面外墙(两层)+窗户以及首层四面外墙改造。

付钰[8](2020)在《寒冷地区乡村低能耗住宅实践研究 ——以北京市半壁店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乡村地区对于低能耗住宅研究相对滞后,缺少系统的研究体系,在成果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一些乡村住宅受到气候、地理、经济、技术的影响,导致住宅舒适性较低。大多数农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造成冬季热量向外流失,且供暖效率低下,导致了乡村住宅能耗过高且室内舒适度低。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对乡村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降低乡村住宅能耗,本文着眼于寒冷地区乡村建筑,选取部分典型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寒冷地区乡村住宅的围护结构特征与居民的生活习惯,总结了不同类型的乡村住宅围护结构现状情况和居民用能习惯。并基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计算出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乡村的控制性指标。对乡村低能耗住宅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节流”的角度研究建筑平立面设计和围护结构的选材与构造做法,再从“开源”的角度探索更多适合于农村低能耗建筑的新能源新设备,系统的为低能耗住宅的建设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低能耗住宅的方案措施,同时用De ST能耗模拟软件进行方案评估,对其进行农村住宅能源消耗量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出适用于寒冷地区乡村住宅的低能耗设计策略。通过建造实验住宅,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建成后的建筑能耗与室内舒适度问题,从而验证乡村低能耗住宅的技术可行性,期望在研究和实践中可以找出适合于北方寒冷地区乡村的低能耗住宅体系,为我国乡村低能耗建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建军[9](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卜楠[10](2019)在《长春地区农村住宅被动式阳光利用的设计研究 ——以柳树村住宅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采用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农村住宅是未来北方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其所提倡的理念是低能源消耗、重视环保、绿色发展,使建筑更加具有生态性。充分利用阳光所辐射出的热量对建筑室内采暖起到了集热的效果,不仅如此,建筑围护结构等方面的被动式设计也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效果,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将以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地区的住宅为例,从分析太阳能资源、农村住宅的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应用情况等几方面入手,探讨当地住宅采用被动式阳光利用的设计优越性及被动式阳光利用这一技术理论在当地住房中的发展前景。论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采用被动式阳光利用设计的农村住宅在节能效果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两方面可以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从而降低长春地区农村住宅的建筑能耗。其次介绍了采用被动式阳光利用的住宅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在第二章中,首先就被动式阳光利用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对被动式阳光利用理论在长春农村住宅中的应用优势和必要性做出阐述,最后对长春地区实地调研中的农村住宅现状和阳光利用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第三章中,详细的介绍了影响被动式阳光利用在长春农村住宅应用的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而详细的做出采用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建筑总体规划和住宅单体的设计方法,最后着重介绍采用被动式阳光利用的采暖设计方法,这一方法对解决寒地住宅的能耗问题最为行之有效。在第四章中,主要针对位于长春地区的柳树村进行被动式阳光利用的住宅设计。首先,在结合柳树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在第三章中提出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以此做出合理的农村住宅设计。再通过建筑模拟软件进行热工模拟分析,从而得出被动式阳光利用技术在长春农村地区住宅应用的优越性。全文以长春农村地区住宅为探讨对象,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及能源拥有状况,分析得出被动式阳光利用太阳房是当地未来住房建构的一大趋势。不仅如此,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号召,而且住房建设也是未来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结合。推广采用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太阳房有利于节约稀缺能源、不可再生资源,充分的保护了自然环境,减少了不必要的污染,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二、暖气位置:美观取暖要兼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暖气位置:美观取暖要兼顾(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民居研究现状
        1.4.1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1.4.2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互动机理及影响关系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民居发展系统构建
        2.1.1 新民居的内涵
        2.1.2 新民居发展内核系统
        2.1.3 新民居发展外缘系统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城乡关系解读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2.2.2 “双向运动”的城乡关系
        2.2.3 城乡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2.3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交互作用与影响关系
        2.3.1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的交互作用
        2.3.2 城镇化进程与民居发展影响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农村民居的联动演化
    3.1 建国以来城乡发展阶段与民居的联动演进
        3.1.1 (1949-1978)村镇建设探索阶段的民居演进
        3.1.2 (1979-2011)村镇建设规范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3 (2012-今)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4 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风貌
    3.2 民居空间布局的演进
        3.2.1 建筑平面布局
        3.2.2 院落平面布局
        3.2.3 空间功能关系
        3.2.4 建筑空间特性
    3.3 民居建筑技术的演进
        3.3.1 建筑材料的更新
        3.3.2 建构手段
        3.3.3 建筑热工性能
        3.3.4 资源利用方式
    3.4 民居建筑外部形态的演进
        3.4.1 屋顶形态
        3.4.2 外立面形态
        3.4.3 院落形态
        3.4.4 宅边空间形态
    3.5 新民居建设中待优化的要素
        3.5.1 空间闲置与功能不足
        3.5.2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3.5.3 外部形态缺少地域性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4.1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分析
        4.1.1 人地关系是内在机理
        4.1.2 地方政府是演进的统筹力量
        4.1.3 村级自治组织是演进的引导力量
        4.1.4 村民的多层次需求是演进的主导力量
        4.1.5 乡贤精英是演进的助推力量
    4.2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外缘因素分析
        4.2.1 现代转型的自然子因素
        4.2.2 现代转型的社会子因素
        4.2.3 现代转型的经济子因素
    4.3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分析
        4.3.1 主体系统能动下的需求分析
        4.3.2 客体系统引导下的需求分析
        4.3.3 新民居需求动态变化特点
    4.4 城镇化与乡村收缩动力因素
        4.4.1 城镇化率发展变化
        4.4.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4.4.3 农村就业结构变化
        4.4.4 农村民居面积变化
    4.5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非对称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探索和展望
    5.1 新民居创作发展原则
        5.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5.1.2 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5.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5.2 新民居创作发展相宜性设计
        5.2.1 遵循黑龙江农村居住特性
        5.2.2 新民居创作价值取向
        5.2.3 既有民居改造与农村现代化的形塑
    5.3 城乡融合趋势下新民居创作要点
        5.3.1 满足使用功能的民居平面布局
        5.3.2 适宜性建筑技术
        5.3.3 农村地域性禀赋传承
    5.4 城乡融合趋势下农村新民居空心化发展路径
        5.4.1 农村闲置宅基地入市
        5.4.2 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5.4.3 合村并居
    5.5 城乡融合趋势下不同禀赋类型的乡村新民居发展方向探索
        5.5.1 特色小镇发展型
        5.5.2 旅游发展带动型
        5.5.3 农业发展型
        5.5.4 新兴乡村电子商务型
    5.6 新民居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
        5.6.1 可变性设计方法探索
        5.6.2 可持续发展设计探索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超低能耗建筑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现状
        1.2.2 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基础
    2.1 超低能耗建筑定义
        2.1.1 国外对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2.1.2 国内对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2.2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要素
        2.2.1 建筑本体要素
        2.2.2 能源与设备系统
        2.2.3 可再生能源利用
    2.3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案选定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构建
    3.1 内蒙古西部草原实地调查
        3.1.1 内蒙古西部草原地域特点
        3.1.2 调研地域选择
        3.1.3 调查方案与调查内容
    3.2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选取
        3.2.1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选定及介绍
        3.2.2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室内热环境测试
    3.3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构建
        3.3.1 模拟软件的选取
        3.3.2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构建
        3.3.3 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室内热环境与能耗模拟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建
    4.1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建筑朝向选择
        4.1.1 建筑朝向范围选择
        4.1.2 不同建筑朝向热环境模拟
    4.2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阳光间进深选取
        4.2.1 阳光间进深长度选取
        4.2.2 不同阳光间进深热环境模拟
    4.3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外墙保温厚度确定
        4.3.1 外墙保温厚度范围选取
        4.3.2 不同外墙保温厚度热环境模拟
    4.4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外窗尺寸选择
        4.4.1 外窗尺寸参数选择
        4.4.2 不同外窗尺寸热环境模拟
    4.5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屋顶保温层厚度确定
        4.5.1 屋顶保温厚度范围选取
        4.5.2 不同屋顶保温厚度热环境模拟
    4.6 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方案构建
        4.6.1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方案性能模拟
        4.6.2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构建
    5.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模型构建
        5.1.1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5.1.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物理模型构建
        5.1.3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运行原理
    5.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综合效益分析
        5.2.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性能分析
        5.2.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入户调查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室内舒适度的寒地既有居住建筑适老性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范围的限定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2 寒地住宅适老化改造的理论基础
    2.1 寒地既有住宅发展概况
        2.1.1 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
        2.1.2 寒地各年代住宅特征分析
    2.2 寒地老年人居住需求
        2.2.1 老年人各阶段的生理特征
        2.2.2 寒地地区老年人生活方式
        2.2.3 老年人对物理环境的需求
    2.3 寒地既有住宅实地调研
        2.3.1 调研对象
        2.3.2 调研方法与内容
    2.4 寒地地区既有住宅居住问题汇总
        2.4.1 公共空间问题汇总
        2.4.2 内部空间问题汇总
        2.4.3 室内物理环境问题汇总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舒适度的寒地既有住宅室内环境营造目标
    3.1 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3.1.1 热工环境舒适度
        3.1.2 声、光环境舒适度
        3.1.3 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3.2 热工环境的适老指标分析
        3.2.1 PMV热舒适度模型
        3.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寒地老年住宅热舒适度模型
        3.2.3 PMV老年人热环境可接受温度范围预测
    3.3 声、光环境的适老指标分析
        3.3.1 声环境的适老指标分析
        3.3.2 光环境的适老指标分析
    3.4 室内空间的营造目标
        3.4.1 室内居住空间的营造目标
        3.4.2 室内公共空间的营造目标
    3.5 结论
4 寒地地区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
    4.1 外围护结构的提升改善
        4.1.1 墙体的优化
        4.1.2 外窗的优化
        4.1.3 遮阳的改善优化
    4.2 交通空间的提升改善
        4.2.1 单元出入口的适老化改造
        4.2.2 门厅及楼梯间的热环境的优化
        4.2.3 楼梯间的适老化及采光优化
        4.2.4 加装电梯
    4.3 室内居住空间的提升改善
        4.3.1 户型布局的优化
        4.3.2 室内主要空间家居适老化布局
        4.3.3 室内光环境的改善
        4.3.4 室内隔音的改善
        4.3.5 室内安全设施
    4.4 室内物理环境改善情况模拟分析
        4.4.1 DesT软件简介
        4.4.2 典型住宅的模型建立及参数设定
        4.4.3 模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寒地老旧住区适老化改造案例分析
    5.1 住区概述
        5.1.1 小区概况
        5.1.2 业主的基本情况及改造意愿
    5.2 户型存在问题及改造策略建议
        5.2.1 室内热环境舒适度改善模拟预测
        5.2.2 交通空间的改造设计建议
        5.2.3 居住空间的改造设计建议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性
第二章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媒体与生态报道
    2.1 生态文明概述
        2.1.1 生态文明建设的缘起
        2.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读
    2.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媒介功能
    2.3 生态文明建设报道解析
        2.3.1 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定义和特点
        2.3.2 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内容划分
        2.3.3 生态文明理念下对生态报道的要求
第三章 《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分析
    3.1 研究方案设计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样本
        3.1.3 类目建构
    3.2 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研究
        3.2.1 样本规模及分布:量多与均衡
        3.2.2 报道主题:议题多元且紧跟政策趋势
        3.2.3 报道来源:政府权威与媒体原创
        3.2.4 栏目设置:热点内容聚焦“美丽中国”
        3.2.5 情感倾向:正面报道为主兼顾中立
        3.2.6 体裁类型:消息和通讯占主导地位
        3.2.7 标题高频词语:“生态”“环境”“保护”排榜首
    3.3 《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特色
        3.3.1 系列报道主题鲜明,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3.3.2 生态议程常态化、多元化
        3.3.3 独树一帜生态评论“说道”
        3.3.4 对负面生态事件敢于“亮剑”
        3.3.5 图文版式美观,体裁多样
    3.4 《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不足
        3.4.1 调查性报道少
        3.4.2 消息来源不均衡
        3.4.3 反馈渠道与公共生态舆论空间不足
第四章 《人民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报道改进策略与方向
    4.1 强化深度调查报道,加强舆论监督
        4.1.1 强化深度调查报道
        4.1.2 加强舆论监督
    4.2 引导受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2.1 培养生态文明中的参与观念
        4.2.2 发动“公民记者”,扩展民间主体消息源
    4.3 建全传播反馈机制
        4.3.1 建全反馈渠道,激活舆论空间
        4.3.2 强化媒体内部沟通
    4.4 《人民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反思与方向
        4.4.1 生态建设性新闻
        4.4.2 塑造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2 :录入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技术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框架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5.1 国外研究概况
        1.5.2 国内研究概况
2 相关标准的论述分析及其耦合路径研究
    2.1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2.2 国家和行业相关绿色建筑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2.1 适用所有民用建筑类型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2.2 适用住宅(住区)建筑类型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3 乡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导则的论述与分析
        2.3.1 适用村庄建设方面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3.2 适用农宅设计方面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3.3 相关指导意见的论述与分析
    2.4 多标准耦合路径研究与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设计策略框架的提出
    2.5 本章小结
3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及问题分析
    3.1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
        3.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3.1.2 调研地区环境介绍
    3.2 村落规划与施工安全现状
        3.2.1 村落选址与规划现状
        3.2.2 室外环境与宜居
        3.2.3 建设施工与安全
    3.3 农宅设计与室内环境现状
        3.3.1 农宅类型的划分
        3.3.2 功能与空间布局
        3.3.3 室内环境满意度
    3.4 建筑结构与维护结构现状
        3.4.1 建筑结构
        3.4.2 维护结构
    3.5 农宅节能与资源利用现状
        3.5.1 能源利用现状
        3.5.2 材料利用现状
        3.5.3 水资源利用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相关适应性设计策略
    4.1 村落规划与施工安全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1.1 村落选址与规划
        4.1.2 室外环境与宜居
        4.1.3 建设施工与安全
    4.2 建筑设计与室内外环境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2.1 形体设计
        4.2.2 平面功能
        4.2.3 通风设计
        4.2.4 遮阳设计
        4.2.5 室外环境
    4.3 建筑结构与维护结构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3.1 建筑结构
        4.3.2 维护结构
    4.4 能源利用与资源节约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4.1 节能与能源利用
        4.4.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5 本章小结
5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试设计实践
    5.1 生产型农宅设计
    5.2 生活别墅型农宅设计
    5.3 经营型农宅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相关标准以及规范汇编
附录 B 乡村问卷调查表
附录 C 农宅现状调研统计表
附录 D 试设计农宅相关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装配式内装技术优化老年公寓填充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1.1.2 我国老龄化趋势
        1.1.3 用装配式内装建造老年公寓填充体的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装配式内装研究现状
        1.2.2 老年公寓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老年人群体生活习惯与需求
    2.1 老年人群体的特殊属性需求
        2.1.1 老年人特殊的室内物理环境需求
        2.1.2 老年人特殊的心理需求
        2.1.3 老年人特殊的行为学需求
    2.2 老年人需求的实地调研报告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填充体装配式内装相关发展及原则
    3.1 装配式内装的发展
    3.2 填充体内装设计原则与方法
        3.2.1 装配式填充体内装设计原则
        3.2.2 模块分级
        3.2.3 模数协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现老年公寓填充体装配式内装的主要手段
    4.1 内装集成化
        4.1.1 集成吊顶
        4.1.2 架空地板
        4.1.3 轻质隔墙
        4.1.4 集成管线
    4.2 部品模块化
        4.2.1 老年公寓填充体的模块化解决方案
        4.2.2 老年公寓填充体卫生间模块化设计
        4.2.3 老年公寓填充体厨房模块化设计
        4.2.4 整体收纳
    4.3 管线接口标准化
        4.3.1 管线接口标准化的必要性
        4.3.2 老年公寓卫生间的标准化接口
        4.3.3 老年公寓厨房的标准化管线
    4.4 用装配式内装解决老年公寓存在的问题
        4.4.1 老年公寓所存在的常见问题
        4.4.2 装配式内装解决老年公寓便捷性问题
        4.4.3 装配式内装解决老年公寓舒适性问题
        4.4.4 装配式内装解决介助介护老人生活问题
        4.4.5 装配式内装解决老年公寓无障碍问题
        4.4.6 装配式内装解决适应性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老年公寓填充体适老化设计
    5.1 老年公寓卫生间适老化设计
        5.1.1 洗面器功能部位的细部设计
        5.1.2 便器功能部位的细部设计
        5.1.3 洗浴器功能部位的细部设计
        5.1.4 卫生间内的安全细节设计
    5.2 老年公寓厨房适老化设计
    5.3 老年公寓卧室适老化设计
        5.3.1 衣柜适老化设计
        5.3.2 储物柜适老化设计
        5.3.3 写字台适老化设计
    5.4 老年公寓家具细部处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2018SDC湖南大学赛队作品
        6.1.1 装配式内装技术的应用
        6.1.2 装配式集成体系的优劣及改进措施
        6.1.3 分析小结
    6.2 岳阳丹枫家园老年公寓
        6.2.1 岳阳丹枫家园养老公寓基本情况介绍
        6.2.2 装配式内装技术的应用
        6.2.3 丹枫家园内装劣势分析及改进措施
        6.2.4 分析小结
    6.3 海门龙信老年公寓(CSI全装修技术)
        6.3.1 海门龙信老年公寓基本情况介绍
        6.3.2 海门龙信老年公寓填充体的装配式内装技术
        6.3.3 海门龙信老年公寓内装的缺点以及改进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问卷调查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情况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实际项目
致谢

(7)山东地区农村冬季取暖节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山东地区农村清洁取暖现状调研
    2.1 研究区域
        2.1.1 山东地区气象参数
        2.1.2 山东省农村地区生活、取暖用能变化情况
    2.2 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现状调研
        2.2.1 济南市调研情况
        2.2.2 淄博市调研情况
        2.2.3 滨州市调研情况
        2.2.4 济宁市调研情况
    2.3 调研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既有农宅围护结构现状调研及测试分析
    3.1 农宅围护结构现状调研
        3.1.1 调研方案设计
        3.1.2 常住人口数量
        3.1.3 既有农宅建造年代
        3.1.4 既有农宅屋顶形式
        3.1.5 既有农宅建筑层数
        3.1.6 既有农宅外墙结构
        3.1.7 既有农宅门窗类型
    3.2 农户改造意愿
    3.3 现场测试
        3.3.1 典型农宅选取
        3.3.2 .测试方案及仪器规格
        3.3.3 现场测试情况
    3.4 测试结果分析
        3.4.1 数据整理
        3.4.2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农宅能耗模拟及节能改造方案研究
    4.1 建筑负荷计算方法
        4.1.1 模拟软件介绍及选择
        4.1.2 DeST简介
    4.2 典型住宅能耗模拟分析
        4.2.1 单层独院农宅
        4.2.2 两层独栋农宅
        4.2.3 三层独栋农宅
        4.2.4 两层联排农宅
        4.2.5 模拟结果对比
    4.3 改造部位
        4.3.1 外墙
        4.3.2 屋顶
        4.3.3 外窗
    4.4 改造方案研究
        4.4.1 单层独院农宅
        4.4.2 多层农宅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熵权法的既有农宅冬季取暖节能改造方案研究
    5.1 熵权法简介
    5.2 热源侧改造方式选择
        5.2.1 燃煤取暖
        5.2.2 壁挂式燃气取暖炉
        5.2.3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
        5.2.4 生物质成型燃料炉
        5.2.5 直热式电采暖
        5.2.6 蓄热式电采暖
    5.3 基于熵权法的热源侧改造分析
    5.4 用户侧改造方式选择
        5.4.1 单层独院农宅
        5.4.2 多层农宅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寒冷地区乡村低能耗住宅实践研究 ——以北京市半壁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发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发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节能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研究范围及气候特征
        2.1.1 研究范围限定
        2.1.2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
    2.2 调研内容与范围
        2.2.1 调研内容
        2.2.2 调研范围
    2.3 乡村住宅节能现状
        2.3.1 村民基本情况
        2.3.2 乡村住宅形式与围护结构
        2.3.3 乡村住宅能耗现状
        2.3.4 村民主观意愿调研
        2.3.5 乡村住宅现状问题总结
    2.4 调研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寒冷地区乡村低能耗住宅规划与单体设计
    3.1 乡村低能耗住宅单体设计研究基础
        3.1.1 乡村住宅节能设计要求
        3.1.2 寒冷地区低能耗住宅设计要求
    3.2 选址与布局
        3.2.1 村庄的选址原则
        3.2.2 村庄的布局形式
    3.3 乡村低能耗住宅单体设计策略
        3.3.1 建筑朝向研究
        3.3.2 建筑体形系数研究
        3.3.3 建筑窗墙比研究
        3.3.4 建筑平面设计研究
        3.3.5 建筑庭院设计
    3.4 建筑的遮阳与通风
        3.4.1 建筑遮阳
        3.4.2 建筑通风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寒冷地区乡村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设计
    4.1 乡村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设计研究基础
        4.1.1 乡村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4.1.2 乡村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设计要求
    4.2 乡村低能耗住宅耗热量指标计算
        4.2.1 乡村低能耗住宅建筑控制性指标
        4.2.2 乡村低能耗住宅耗热量指标计算
    4.3 乡村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4.3.1 外墙节能技术
        4.3.2 屋面节能技术
        4.3.3 地面节能技术
        4.3.4 门窗节能技术
    4.4 乡村低能耗住宅其他适用技术
        4.4.1 太阳能技术
        4.4.2 资源回收利用
        4.4.4 清洁能源供暖方式
        4.4.5 节能炉灶
        4.4.6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大兴区低能耗实验农宅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设计目标
        5.1.3 设计要求
    5.2 模拟软件选取与初始模型设定
        5.2.1 模拟软件的选取
        5.2.2 初始模型的建立
        5.2.3 模拟软件参数设置
    5.3 围护结构选型与能耗模拟
        5.3.1 围护结构方案选型
        5.3.2 围护结构组合工况
        5.3.3 被动式阳光房选用
        5.3.4 围护结构模拟结果分析
        5.3.5 被动式阳光房节能效果分析
    5.4 实验住宅方案设计与实地建造
        5.4.1 方案设计
        5.4.2 围护结构建造
        5.4.3 其他设备选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村住宅现状及用能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半壁店村实验农宅相关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1.4.1 结构方程模型
        1.4.2 空间关系学
        1.4.3 研究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2.3.2 研究假设提出
    2.4 本章小结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3.1 调研内容概述
        3.1.1 调研对象概述
        3.1.2 调研数据说明
        3.1.3 辽南地域民俗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6 本章小结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6.1.1 信度检验
        6.1.2 效度分析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6.2 结构方程
        6.2.1 结构方程模型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6.3.1 模型调整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
    8.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长春地区农村住宅被动式阳光利用的设计研究 ——以柳树村住宅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绿色建筑的提出和现状
        1.1.2 基于被动式阳光利用对绿色建筑的实现
        1.1.3 长春地区农村建筑耗能现状及节能要求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被动式阳光利用相关理论及其在长春地区农村住宅中应用的必要性..
    2.1 有关被动式阳光利用的相关理论
        2.1.1 太阳能的基本知识
        2.1.2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节能理论
        2.1.3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采暖方式
        2.1.4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应用形式
        2.1.5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发展历程
    2.2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特征及其设计理念
        2.2.1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特征
        2.2.2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设计理念
    2.3 被动式阳光利用在长春地区农村住宅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2.3.1 长春地区气候特征
        2.3.2 被动式阳光利用在长春地区农村的应用优势分析
    2.4 长春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分析
        2.4.1 住宅形态现状
        2.4.2 阳光利用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农村住宅设计策略和方法
    3.1 农村住宅被动式阳光利用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3.1.2 人文因素影响
    3.2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农村住宅设计策略
        3.2.1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采暖设计策略
        3.2.2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农村住宅保温设计策略
        3.2.3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农村住宅集热设计策略
        3.2.4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农村住宅蓄热设计策略
        3.2.5 被动式阳光利用技术提升农宅综合效益的应用策略
    3.3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农村住宅规划设计方法
        3.3.1 建筑场地设计
        3.3.2 建筑朝向选择
        3.3.3 建筑日照间距
        3.3.4 院落规划设计
    3.4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住宅单体设计方法
        3.4.1 总体设计要素
        3.4.2 阳光间设计
        3.4.3 建筑外墙设计
        3.4.4 建筑屋顶设计
        3.4.5 建筑外窗及采光设计
        3.4.6 其他围护结构设计
        3.4.7 建筑平面及立面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被动式阳光利用的长春地区农村住宅设计实践
    4.1 项目概况
        4.1.1 背景介绍
        4.1.2 项目设计方法及过程
        4.1.3 项目设计思想及评价
    4.2 建筑方案设计及技术措施
        4.2.1 院落规划布局设计
        4.2.2 住宅平面设计
        4.2.3 住宅立面设计
        4.2.4 住宅剖面设计
        4.2.5 材料选择及构造设计
    4.3 热工模拟及节能分析验证
        4.3.1 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
        4.3.2 住宅相关模拟参数的导入
        4.3.3 室内阳光辐射对比分析
        4.3.4 室内温度环境对比分析
        4.3.5 室内采光环境对比分析
        4.3.6 住宅能耗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暖气位置:美观取暖要兼顾(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D]. 候云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超低能耗建筑构建[D]. 李威风.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3]基于室内舒适度的寒地既有居住建筑适老性改造研究[D]. 张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研究[D]. 张敏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5]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D]. 王雪松.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装配式内装技术优化老年公寓填充体研究[D]. 贺澄宇. 湖南大学, 2020(12)
  • [7]山东地区农村冬季取暖节能策略研究[D]. 敖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寒冷地区乡村低能耗住宅实践研究 ——以北京市半壁店村为例[D]. 付钰.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长春地区农村住宅被动式阳光利用的设计研究 ——以柳树村住宅设计为例[D]. 卜楠.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取暖位置:取暖要兼顾美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