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庄矿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

曹庄矿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

一、曹庄井田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明[1](2021)在《渭北奥灰承压水矿区采场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澄合矿区煤矿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采场底板受下伏奥陶纪灰岩高承压水的威胁日趋严重,导致底板发生突水的频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开展承压水矿区采场底板突水机理分析,有效遏制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一直是煤矿工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澄合矿区董家河煤矿225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北奥灰承压水矿区采场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为今后矿井承压水上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及宝贵的经验。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对澄河矿区董家河煤矿矿井基本情况和工作面工程概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分析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发生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从底板含水层、底板隔水层、地质构造、工程开采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为研究渭北奥灰承压水矿区采场底板突水机理提供指导。(2)根据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分别建立周期来压时采场底板沿工作面倾向和走向力学计算模型,采用弹性理论分析工作面底板岩体沿工作面倾向和走向的应力分布规律和破坏特征情况;根据塑性滑移线理论分析采场底板最大塑性破坏深度,并采用断裂力学确定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体边缘产生的塑性区宽度。(3)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回采推进过程中采场底板破坏特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分别探讨在工作面推进距离以及工作面倾向长度的影响因素作用下承压水上采场底板破坏特征的变化规律;并采用钻孔声波探测技术对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进行现场实测分析,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4)建立承压水上采场底板隔水关键层力学模型,将隔水关键层视为四边固支的矩形弹性薄板,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采场底板预先发生破坏时的位置和底板发生突水危险性最高的区域;并分析煤层底板隔水关键层发生破坏突水力学判据关系式,探讨煤层底板隔水关键层可以承受的最大导水压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5)对煤层底板破坏带区域及K2灰岩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改造技术措施,旨在降低采场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提高隔水关键层厚度和整体强度,并且将K2灰岩含水层改造为隔水关键层或者弱含水层;采用电法物探的方法对工作面底板注浆区域注浆前后效果进行对比测试,评价注浆加固改造堵水效果。

陈洋[2](2021)在《大同矿区特厚煤层采动底板变形及破坏深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采厚对完整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的影响,以山西同忻煤矿8209工作面特厚煤层地质和综放开采条件为背景,采用应变感应法确定了该工作面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为20.9 m。工作面底板周期来压步距为15.0-20.0 m,而顶板周期来压步距为29.1-43.7 m,说明顶板周期来压向底板传播受特厚煤层缓冲影响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折减,由此发现特厚煤层对顶板周期来压向底板传播方面具有很大的缓冲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工作面开采的相似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相似模型的裂隙和应力应变规律,数值模拟的竖直应力和塑性区变化确定了该工作面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均为22 m,与现场实测基本一致。其中数值模拟的竖直应力传播也体现了特厚煤层采动应力在底板传播的缓冲作用,依据搜集的底板现场实测数据资料发现采厚这一单因素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较小。最后基于采动矿压理论,理论计算改进了相关公式,并提出了一种适合特厚煤层的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为进一步探究采厚对底板的贡献程度,笔者系统搜集整理分析了61组现场完整底板实测相关数据资料,并采用灰色理论中的邓氏关联度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综合分析了采宽、采深、煤层倾角和采厚这四个主控因素对完整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采深和采宽对其影响最大,煤层倾角次之,而采厚影响最小,与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采深和采宽的影响程度方面,发现采深小于500 m时采宽影响大于采深,但当采深大于500 m后采深影响大于采宽,从而初步提出了500 m附近是深部延深开采的分界点。同时提出了一个关于底板硬岩权重系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公式,并基于熵值法改进提出了一个仅含采宽和采深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公式,两个回归公式均有较强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于矿井深部延深开采特厚煤层采掘支护和底板水害防治均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该论文有图46幅,表19个,参考文献119篇。

田凡凡[3](2021)在《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消耗殆尽,不少煤矿已转入深部开采,矿井所面临的水害也更加复杂。苗庄煤矿属于华北型煤田,目前采掘部署集中在下组深部煤层,其开采条件不仅面临底板奥灰高承压水的威胁,而且存在着顶板采动裂隙沟通上组煤采空区积水的危险。本文以苗庄煤矿15-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进行煤层采动裂隙发育预测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采动裂隙破坏隔水层的观点,对15-3号煤层存在的顶板采空区积水和底板奥灰承压水水害进行危险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在分析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含(隔)水层及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对15-3号煤层主要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进行了探讨,认为由采动裂隙形成的贯穿式导水通道是诱发突水的主要因素。(2)运用FLAC3D建立了煤层开采数值模型,分析了工作面不同推进步距下的覆岩塑性区、应力以及位移动态演化特征,得出当工作面推进320m,煤层达到充分采动,覆岩裂隙带高度达到稳定;结合数值模拟、经验公式以及相邻矿井开采实测值,确定15-3煤层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95m,裂采比为25.2。(3)分析了底板破坏深度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权重分析,最后对样本数据的相关性和冗余度进行处理,并结合遗传算法建立了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最终得出15-3煤层和上组煤采空区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分别为23.22m和20.04m。(4)结合15-3煤层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钻孔数据和顶板采空积水区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值,绘制了 15-3号煤层与顶板采空区有效隔水层等值线图,得出15-3号煤层顶板采动裂隙不能沟通顶板采空区积水;结合钻孔数据、突水系数法和15-3号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值,对15-3煤层底板进行了突水危险性预测,绘制了 15-3号煤层底板综合危险性分级分区预测图,将15-3号煤层底板分为8个相对突水风险区。研究成果可为该矿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丰富我国现阶段下组深部煤层安全开采的研究内容。

邰书坤[4](2021)在《多站远参考大地电磁测深在冀中坳陷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冀中坳陷地处经济发达的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极其重要的能源远景区,对其进行深部地质调查,查明能源分布情况,既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国家号召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战略科技问题。要想了解深部地质信息,必须先获取深部电性参数,而基于电磁场传播理论的大地电磁测深法,能够观测由浅入深的电性参数,是研究地球深部电性结构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大地电磁法的场源为天然交变的电磁场,信号微弱,易受到诸如城市游散电流、高铁、高压变电站等电磁噪声源的干扰,尤其是能够反映深部地质信息的低频信号,受到的干扰更为严重。尽管我们可以选择避开干扰源一定距离来减小干扰,但在城市密集、工业发达的冀中坳陷地区,难以有效避开各种干扰源。因此亟需系统分析干扰源的信号特征,研究更加有效的噪声压制方法,提高大地电磁数据质量,为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反演解释奠定基础。本文基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承担的地调项目“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调查评价”,为了有效制定大地电磁测深技术指标,项目组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抗干扰方法技术试验。本文以对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影响最为严重的城市游散电流干扰源为例,分析其噪声干扰特征及去噪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扰源与影响距离的关系,然后通过在北京南中轴不同距离处布设6个大地电磁测深测点,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展开分析。一是从时间域的角度研究,分析噪声波形特征、与城市用电的关联性及信号辐射范围;二是从频率域的角度研究,分析噪声信号对视电阻率与相位曲线的干扰方式以及影响范围,并根据频谱密度曲线分析噪声信号能量随距离的变化趋势。根据噪声干扰特征,选择远参考法进行去噪。为了对常规远参考法有所改进,在综合考量距离、构造单元、方位等因素下,布设了11个远参考站。利用11个远参考站分别对不同距离的测点数据进行单站远参考处理,评价处理效果,总结单站远参考在强干扰区的优缺点和远参考布设建议。根据试验发现单一远参考站对近场干扰的改善仅限于某一频段,符合近程远参考改善高频数据,远程远参考改善低频数据的特征。而且选取极限小的远参考距离,可避免测点与远参考站之间叠加同相、同方位干扰源信号。在满足信号相关噪声不相关的前提下,完善了多站远参考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同步布设的近、中、远距离远参考站分别对受城市游散电流干扰较为严重的某测点进行去噪处理,接着分频段挑选最优结果,探讨不同组合模式下多站远参考的去噪效果,并将结果进行最优化组合,得到最终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达到了压制城市游散电流近场干扰的目的。为验证多站远参考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实际效果,将其应用于冀中坳陷深部构造研究。首先从两个方面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一是以廊坊北部某已知地热钻井资料为参考,对比未经远参考与经过多站远参考处理的一维反演结果与已探明地层的吻合度;二是以近测线的地震剖面为参考,选取一条受城市游散电流干扰严重的测线,以未经过远参考处理与经过多站远参考处理后的二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然后综合评价多站远参考法的有效性,最后对结果更为合理的多站远参考反演剖面进行地质解释。反演结果显示了冀中坳陷地区北部“三凹一凸”地质结构,厘清了控制坳陷内部凹凸结构的断裂,得到了冀中坳陷深部构造信息,可为深部资源探测提供参考。

胡彦博[5](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指出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韩璐[6](2019)在《基于多属性融合的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及突水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郓城井田位于山东省郓城县,隶属于山东龙郓煤业有限公司。目前主采二叠系山西组煤层3煤,其充水含水层主要为顶板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课题以郓城井田一采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郓城井田的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钻探资料、物探资料、涌水资料等,在研究煤层顶板岩层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划分煤层顶板的含、隔水层,并基于多属性融合理论,对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及顶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研究。借助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 3煤层开采后导水裂缝带的发育规律,获得了导水裂缝带和采厚及工作面长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出了对应的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在煤层顶板富水性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含水层厚度、砂泥比、钻孔浆液消耗量和断层分维值为顶板岩层富水性评价的4个融合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主控因素与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其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了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指数概念及其评价体系,利用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FDAHP)实现了评价指标权重的客观决策,建立含水层富水性指数计算模型。为了提高顶板富水性预测的准确性,选用富水性指数、顶板物探视电阻率和富水性专家经验打分法3个综合因素,依据极差变换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获得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各因素进行融合,获得了顶板富水性分区图。将所得到的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综合分区图和冒裂安全性分区图进行信息融合叠加,把研究区顶板突水危险性划分出安全区、较安全区、较危险区和危险区。

李晓伟[7](2019)在《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响应特征与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响应特征与机理是构造煤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基础。本文以淮南煤田刘庄井田11-2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井田煤层气地质条件、构造煤孔裂隙特征和结构及其连通性发育特征分析,利用自主研发的“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开发实验模拟系统”开展了地应力释放过程中的构造煤应力应变实验和吸附-解吸实验模拟,并基于实验数据分析了围岩压力、储层压力、煤体结构、储层温度、煤的含水性等因素对地应力释放过程中构造煤解吸的影响,揭示了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响应特征,探讨了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煤层气解吸机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碎粒煤煤样具有较高的阶段进汞量、累积进退汞量、孔比表面积增量、孔容增量、累积孔比表面积、累积孔容等,主要因为碎裂煤煤体结构较碎粒煤更为破碎。碎粒煤煤样的滞后环比碎裂煤煤样的较宽一些,其煤体的孔裂隙连通性更差,煤体吸附回线的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随着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加剧,煤基质的孔裂隙更加发育,煤粒更小,更有利于煤体的吸附解吸。通过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可知,碎裂煤的构造裂隙和内生裂隙较为发育,裂隙密度和裂隙网格较好,裂隙往往两三条呈现交叉状的裂隙发育特征;碎粒煤的长裂隙和宽裂隙较多,裂隙呈现线状和平行状,且局部被矿物充填。(2)应力应变实验表明,随着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加剧,煤柱发生形变所需的轴压变小,而煤柱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的绝对值变大。吸附-解吸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围岩压力的变大,构造煤的瞬时解吸量和累积解吸量就会变小;随着吸附气体注入压力的变大,构造煤的瞬时解吸量和累积解吸量就会增大;在前100s的解吸过程中,碎裂煤柱样的累积解吸量大约为原生结构煤的1.5倍,碎裂煤型煤样的累积解吸量大约为原生结构煤的2.5倍,碎粒煤型煤样的累积解吸量大约为原生结构煤累积解吸量的4.5倍;温度对煤体的解吸具有双重作用,储层温度升高对煤体解吸量增多的影响趋势不明显;水分含量越多,煤体解吸量越少,干燥的煤体的累积解吸量大约是饱水的煤体的累积解吸量的1-2倍;以二氧化碳为吸附质的煤体的累积解吸量大约是以氮气为吸附质的煤体的累积吸附量的3倍。(3)根据实验数据特点定义了解吸量衰减速率,围岩压力的升高、煤体水分的减少对于构造煤的解吸量衰减速率趋于平缓所需时间具有负效应;吸附气体注入压力增大、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和二氧化碳对于构造煤的解吸量衰减速率趋于平缓所需时间具有正效应,储层温度升高对于构造煤的解吸量衰减速率趋于平缓所需时间影响不明显。因为构造煤特殊的煤体结构,地应力释放条件下构造煤的煤层气解吸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因此在构造煤煤层气解吸的初始时间段内(0<t≤3min)的煤层气的解吸规律与文特式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关系,实验数据的分析拟合也证明了这一点。该论文有图59幅,表9个,参考文献146篇。

王业鹏[8](2019)在《白庄矿煤层底板滞后突水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1月25日4时15分,山东省肥城市白庄煤矿-430m水平东翼8105轨道顺槽里段发生底板特大奥灰突水事故。白庄矿位属华北石炭二叠系煤田,华北煤田产煤量占据了我国煤炭三分之一的总产量;但是,华北石炭二叠系煤田因其独特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受深部奥陶系灰岩高承压水的危害显着,并且有着日趋严重的形势。深入开展奥灰突水事故机理研究与防治实践,以降低突水事故发生的频率或者杜绝突水事故的发生,避免给生产生活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应用等研究方法,以阐释白庄矿8105工作面特大底板突水事故机理为主旨,并工程实践了底板奥灰水害防治的关键技术,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矿井和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初步分析8105工作面突水事故特点:8105工作面为叠加开采工作面,其上覆7101工作面已开采完成,8105工作面的突水点正好位于7101工作面停采线的正下方;突水时间距离上覆7101工作面停采时间为14天,矿压作用表现为突水的滞后性。(2)根据塑性滑移理论,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分区,将工作面划分为Ⅰ采前应力集中区、Ⅱ采中零位张裂区、Ⅲ采后膨胀卸压区、Ⅳ采空应力压缩稳定区等四个区域。然后依据底板零位破坏理论,对煤层采动影响造成的底板破坏深度进行计算,得出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为15.2m。运用Ts临界突水系数进行假设,在理论上运用反证法证明了突水时煤层底板的隔水层具有不完整性,存在隐伏构造破碎带,使得底板的有效隔水层厚度小于实际厚度。由此,从理论上确定该次突水事故的原因为采动矿压作用下的底板隐伏构造奥灰突水。(3)通过RFPA2D-Seepage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白庄煤矿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底板突水的演化过程。根据白庄井田地层综合柱状示意图的地层分布建立了数值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工作面底板的裂隙演变特征、采动应力分布规律和渗流特征,深入的研究了白庄煤矿8105工作面轨道顺槽里段的滞后突水机理。在煤层不断地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的底板会在矿压的影响作用下出现破坏带,并且破坏深度会逐渐增大。工作面底板与五灰含水层的承压水之间本身有足够安全厚度的隔水层,但是在向斜轴的轴部却存在一个隐伏构造破碎带。矿压作用打破工作面底板隐伏破碎带的水压压差平衡态,形成五灰含水层和奥灰水含水层的水利联系。底板的采动破坏深度和含水层的裂隙导升高度突然间增大,形成了一个联通的完整的突水通道。同时煤层底板由向斜轴轴部形成的隐伏断层构造破碎带经过7101工作面正下方的8105轨道顺槽里段,从而形成了8105轨道顺槽对五灰水进行截流,导致8105轨道顺槽突水,而7101工作面底板只有少量的渗流现象。(4)总结了白庄煤矿突水后底板向斜轴破碎带治理的关键技术,包括采用地面定向“截流巷道”注浆钻孔精准施工、引流注浆和反流堵源等。本次治理速度快、效果好,为恢复矿井安全生产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宫同伟[9](2017)在《时空行为视角下城市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轨道交通站点辐射区(以下简称“轨交站区”)正在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轨交站区空间发展是功能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等要素在时间与空间上相互作用并逐步发展的过程。时空行为研究将城市轨交站区作为行为活动的集合,并将其置于时间与空间结合的背景下,阐释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的特征及动因。天津市轨道交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网络骨架系统已经基本完成,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已初步确立,开发建设过程中也积累一定的经验,能够体现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轨交站区建设的典型特征和共性问题。本文将时空行为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开通运营轨交站区的实证研究,揭示群体轨交站区的时空聚集规律和功能组织特征,研究典型轨交站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道路交通特征,提出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梳理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既有研究成果在研究视角上缺乏以个体行为活动为出发点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在研究框架上对时间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较弱;在实证研究上对国内新兴轨道交通城市的实证研究较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时空行为研究为研究视角,网络开源数据为数据基础,GIS空间分析为技术支撑,构建“两个维度+两个层面”的城市轨交站区空间发展分析框架,从群体层面和单体层面分析轨交站区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发展特征及影响机制。第二部分为群体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研究。首先,采用百度热力数据,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利用轨交站区人口聚集程度的差异揭示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特征。研究显示天津市轨交站区在时间变化上,表现为一天中呈现出双峰状波动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从上午时段的中心聚集并趋于稳定,到中午时段由中心聚集转向外围扩散,再到下午晚间时段的持续外围扩散的形态特征;在热力等级结构上表现出高热力等级轨交站区数量占比较小且空间聚集分布的特征。研究指出城市空间的职住分离是造成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不均衡的重要原因,而轨交线路的SOD布局模式加剧了这一不均衡。其次,以POI数据为基础,提出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轨交站区功能识别方法,通过商务指数、生活指数、文教指数和外联指数进行天津市轨交站区的功能评价及分类,提出基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城市内部轨交站区功能有机疏散,城市外围轨交站区功能多元聚合的群体轨交站区功能组织优化路径。第三部分为典型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研究。将OSM地图、高德地图开放平台等网络开放数据与实地调研踏勘数据相结合,获取典型轨交站区的土地利用和道路交通等数据信息,分析典型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特征。研究显示典型轨交站区在用地布局上,R类、A类、B类用地是构成轨交站区的主要用地类型;城市中心站区和文教中心站区A类、B类用地占比最高;R类用地占比外环以内轨交站区明显高于外环以外;轨交站区热力等级基本与A类、B类用地占比呈正相关。在开发强度上,两极分化趋势较为显着,开发强度与区位关系密切,由中心向外围递减且差异较大。在道路交通上,轨交站区路网密度、交叉口密度、道路通达性、公交线网密度、公交站点密度、公交通达性、公交接驳效率等指标,均表现出圈层递减的趋势,但轨交站区步行可达范围面积差异性较小。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典型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类型的划分为高热高步行可达型、高热低步行可达型、高居住低配套型、高配套低居住型和离心配套型,并提出了各类型的空间发展策略。第四部分为策略研究。从群体层面、单体层面和规划编制三方面提出了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策略。群体层面上,在保障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引导地位的基础上,从空间聚集、职住关系、功能组织三个方面提出构建“网络化”轨交站区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单体层面上,从布局形态、开发模式、路网格局、交通接驳四方面提出轨交站区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在规划编制上,提出将轨交站区作为空间规划的基本单元,分别在总规和控规编制阶段制定控制和引导要求。

刘军[10](2017)在《淮北矿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矿井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淮北矿区构造系统较为复杂并影响煤矿开采,而区域构造演化控制着该区矿井构造的发育。为此,本文通过对野外典型构造观测、各矿区构造的几何及运动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对比分析,结合构造岩显微变形、EBSD岩石组构特征及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所反映的不同矿区应力-应变环境,深入研究该区构造系统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对矿井构造发育的控制机理。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徐(州)-宿(州)弧形双冲-叠瓦扇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演化对淮北矿区构造格局的奠定具有关键性的控制作用。该构造系统在剖面上由W至E可将其分为西部前锋带、中部叠瓦扇带及东部后缘带3套褶皱-断层构造组合,具有“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独特构造特征,并对不同矿区的构造发育特征产生深刻影响。(2)淮北矿区以高角度正断层为构造主体,逆断层主要发育于受徐宿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影响较大的濉萧矿区和宿县矿区。全区以NE、NNE向断层较为发育,还发育NW向逆断层。各矿区断层发育呈现出“规律显着,各有特色”的特点,而褶皱对各井田的构造形态、煤层分布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3)构造岩微观变形特征分析表明,微观变形构造以剪、张裂隙等脆性变形为主,塑性变形较弱;断裂带方解石双晶的组构型式主要有点极密、小圆环带或者不完整的环带,组构对称类型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较低的单斜对称和三斜对称;方解石滑动系统主要为e双晶滑动和r平移滑动,温度区间主要为低于200℃的低温状态。以上分析表明淮北矿区所属的徐-宿弧形构造形成于低温、低压的浅层次脆性变形环境,应变速率较低,具有压剪变形性质,但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运动具有叠加性和复杂性。(4)通过研究区煤镜质组反射率有限应变分析,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下伏系统和上覆系统差异明显,上覆系统煤镜质组最小反射率轴主要反映了燕山期SEE-NWW向挤压应力场作用的作用特点,而下伏系统主要了体现印支期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以上说明徐宿推覆构造上覆系统的变形强于下伏系统。(5)淮北矿区构造演化对矿井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明显,在多期次构造演化作用下形成了复杂的构造系统。印支期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主要为近EW向隆起及其伴生同向逆断层形成阶段,但对研究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早燕山期徐宿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对研究区构造格局的奠定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晚燕山期,近EW向伸展作用对早期构造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喜马拉雅期,近NS向伸展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不仅形成一些近EW向的正断层,并使先存断层性质发生转化。矿区构造作为区域构造演化机制的良好响应,在不同矿区表现出典型的伸展构造、逆冲推覆构造、走滑平移构造及反转构造等组合类型。在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不同演化期次中,研究区在不同阶段不同矿区形成特定的构造特征,而早期构造受到后期构造应力的叠加改造作用具有性质转化的特点。

二、曹庄井田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曹庄井田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渭北奥灰承压水矿区采场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底板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1.2.2 底板变形破坏研究现状
        1.2.3 底板注浆防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作面概况及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2.1 矿井及工作面简介
        2.1.1 矿井基本情况
        2.1.2 工作面工程概况
        2.1.3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2.2 底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2.2.1 底板含水层
        2.2.2 底板隔水层
        2.2.3 地质构造
        2.2.4 工程开采
    2.3 本章小结
3 采场底板破坏特征力学理论分析
    3.1 半无限平面受力模型
    3.2 采场底板沿工作面倾向破坏特征
        3.2.1 底板沿工作面倾向应力分布规律
        3.2.2 底板沿工作面倾向破坏特征分析
    3.3 采场底板沿工作面走向破坏特征
        3.3.1 底板沿工作面走向应力分布规律
        3.3.2 底板沿工作面走向破坏特征分析
    3.4 采场底板塑性破坏特征分析
        3.4.1 底板塑性破坏深度理论解
        3.4.2 确定工作面侧煤体塑性区宽度
        3.4.3 影响参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承压水上采场底板变形破坏分析
    4.1 采场底板破坏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4.1.1 FLAC~(3D)软件及基本原理
        4.1.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4.1.3 工作面推进距离对底板破坏特征的影响分析
        4.1.4 工作面倾向长度对底板破坏特征的影响分析
    4.2 董家河煤矿22507 工作面现场监测分析
        4.2.1 底板变形破坏监测基本原理
        4.2.2 底板变形破坏监测设计方案
        4.2.3 底板变形破坏监测设备
        4.2.4 底板破坏深度监测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采场底板突水机理及注浆加固改造措施
    5.1 采场底板突水机理分析
        5.1.1 底板隔水关键层稳定性分析
        5.1.2 底板隔水关键层隔水性能分析
    5.2 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改造技术措施
        5.2.1 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原理
        5.2.2 底板注浆改造施工措施流程
        5.2.3 底板注浆改造效果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实践项目

(2)大同矿区特厚煤层采动底板变形及破坏深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概况
    2.2 8209 工作面概况
    2.3 本章小结
3 特厚煤层采动底板变形实测
    3.1 应变感应法的基本原理
    3.2 8209 工作面监测孔及传感器布设
    3.3 测试分析与结果
    3.4 底板破坏理论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相似材料试验模拟研究
    4.1 相似材料模拟方案设计
    4.2 相似模型采动过程底板形态变化
    4.3 相似模型采动过程底板竖直应力变化
    4.4 相似模型采动过程底板竖直应变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采动底板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5.1 数值模型建立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底板破坏深度主控因素探讨
    6.1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实测数据分析
    6.2 底板破坏深度关联度分析
    6.3 数值模拟分析
    6.4 底板破坏深度多元回归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研究现状
        1.2.2 采动覆岩破坏研究现状
        1.2.3 矿井水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和交通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矿井生产概况
    2.5 地层和可采煤层
        2.5.1 地层
        2.5.2 可采煤层
    2.6 地质构造
        2.6.1 断层
        2.6.2 褶皱
    2.7 主要含(隔)水层
        2.7.1 含水层
        2.7.2 隔水层
3 15~(-3)煤层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3.1 充水水源分析
        3.1.1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3.1.2 主要含水层水
        3.1.3 顶板采空区积水
    3.2 主要充水通道分析
        3.2.1 顶底板采动裂隙
        3.2.2 采动裂隙和断层组合式导水通道
        3.2.3 陷落柱
        3.2.4 封闭不良钻孔
    3.3 本章小结
4 15~(-3)煤层覆岩采动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概述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工作面概况
        4.2.2 单元模型参数和边界
        4.2.3 模型地层物理参数
        4.2.4 数值模型模拟过程
    4.3 模型结果分析
        4.3.1 覆岩塑性变化特征分析
        4.3.2 覆岩应力变化特征分析
        4.3.3 覆岩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4.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
        4.4.1 煤层开采两带发育高度理论计算
        4.4.2 相邻煤矿导水裂隙带实测值
        4.4.3 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5.2 模型原理
        5.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5.2.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2.3 PCA-GA-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5.3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选取和分析
        5.3.1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
        5.3.2 样本数据获取
        5.3.3 数据归一化
    5.4 数据优化
        5.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5.4.2 因素相关性分析
        5.4.3 因素权重分析
        5.4.4 因素冗余度处理
        5.4.5 主成分变量可行性分析
    5.5 BP神经网络的优化和训练
        5.5.1 BP神经网络参数优化
        5.5.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和训练
        5.5.3 BP神经网络的检验
    5.6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7 本章小结
6 15~(-3)号煤层顶板和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
    6.1 顶板采空区水害危险性预测
        6.1.1 安全性分区原则
        6.1.2 煤层顶板隔水层分析
        6.1.3 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析
        6.1.4 顶板有效隔水层
        6.1.5 顶板采动冒裂安全性分析
    6.2 底板奥灰含水层水害危险性预测
        6.2.1 煤层带压范围
        6.2.2 评价准则
        6.2.3 评价参数
        6.2.4 突水系数法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6.2.5 底板有效隔水层
        6.2.6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分级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4)多站远参考大地电磁测深在冀中坳陷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地电磁测深噪声信号研究现状
        1.2.2 大地电磁测深远参考法研究现状
        1.2.3 冀中坳陷地区深部地质勘查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本理论
    2.1 大地电磁测深法原理
    2.2 远参考法原理
第3章 城市游散电流噪声观测试验
    3.1 噪声试验工作部署
    3.2 干扰源与干扰距离分析
    3.3 噪声时间域特征
        3.3.1 噪声类型分析
        3.3.2 干扰时段与辐射范围分析
    3.4 噪声频率域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站远参考观测试验
    4.1 远参考试验工作部署
    4.2 单站远参考对近场干扰的处理
        4.2.1 远参考站数据质量分析
        4.2.2 远参考站分别对YS-15 测点处理
        4.2.3 远参考站分别对YS-27 测点处理
        4.2.4 远参考站分别对YS-38 测点处理
    4.3 多站远参考对近场干扰的处理
        4.3.1 多站远参考处理方法思路
        4.3.2 多站远参考实际数据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用实例:冀中坳陷深部构造研究
    5.1 区域地质概况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区域地质
        5.1.3 区域地层
        5.1.4 构造单元划分
        5.1.5 区域电性特征
    5.2 测线布设与数据采集
    5.3 廊坊北部某地热钻井验证
    5.4 近测线地震剖面验证
    5.5 多站远参考处理反演剖面地质解释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3.3 本章小结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多属性融合的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及突水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井田概况
    2.2 井田地质概况
    2.3 井田水文地质概况
    2.4 采区概况及采掘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
    2.5 本章小结
3 顶板冒裂安全性评价及分区
    3.1 FLAC~(3D)数值模拟
    3.2 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及冒裂安全性分区
    3.3 本章小结
4 顶板富水性主控因素定量化研究
    4.1 顶板含水层富水性主控因素分析
    4.2 基于灰色关联与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性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顶板富水性综合评价模型及预测分区
    5.1 顶板富水性综合评价方案
    5.2 顶板富水性指数评价模型
    5.3 顶板富水性综合评价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顶板突水危险性研究
    6.1 分区原则
    6.2 顶板突水危险性分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响应特征与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交通与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煤储层特征
    2.4 构造发育特征
    2.5 沉积环境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本章小结
3 构造煤孔裂隙特征及其对煤解吸特征的影响
    3.1 煤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
    3.2 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
    3.3 构造煤孔裂隙连通性
    3.4 构造煤孔裂隙结构对煤解吸特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过程实验模拟
    4.1 实验模拟方法
    4.2 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应力应变实验
    4.3 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吸附-解吸模拟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响应机理的探讨
    5.1 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响应特征
    5.2 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的主控因素
    5.3 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机理探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白庄矿煤层底板滞后突水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1 矿井地质条件
    2.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 8105工作面轨道顺槽里段突水原因分析
    3.1 突水工作面概况
    3.2 工作面突水过程与特征分析
    3.3 8105工作面突水原因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4.1 基本原理
    4.2 建立模型
    4.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底板隐伏构造滞后突水治理与效果总结
    5.1 突水事故发生前的预警判断
    5.2 突水后快速治理
    5.3 治理效果总结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时空行为视角下城市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概念解析
        1.2.2 范围界定
        1.2.3 层次关系
    1.3 .研究对象
        1.3.1 .理论对象
        1.3.2 .实证对象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空间研究理论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点轴理论
    2.2 轨道交通研究理论
        2.2.1 线网规划理论
        2.2.2 站点规划理论
    2.3 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研究
        2.3.1 开发建设研究
        2.3.2 空间优化研究
    2.4 相关研究述评
第3章 城市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研究框架构建
    3.1 研究视角:时空行为研究
        3.1.1 时空行为研究发展
        3.1.2 数据基础及研究手段
    3.2 实践经验:典型案例的实践启示
        3.2.1 东京的环状放射式轨交网络
        3.2.2 哥本哈根的中心放射式轨交网络
        3.2.3 香港“搭接式”放射轨交网络
    3.3 技术支撑:基于GIS平台的空间分析
        3.3.1 空间分析技术
        3.3.2 时空数据构成
    3.4 分析框架:“两个维度+两个层面”
        3.4.1 两个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3.4.2 两个层面:群体层面和单体层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百度热力的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研究
    4.1 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的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4.1.1 空间聚集分析的百度热力时空数据
        4.1.2 基于热力等级的空间聚集分析方法
    4.2 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特征
        4.2.1 群体轨交站区空间聚集的时间变化特征
        4.2.2 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的等级结构特征
    4.3 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的影响机制
        4.3.1 轨交发展阶段促成了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状态
        4.3.2 城市职住分离引导了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失衡
        4.3.3 SOD布局模式强化了群体轨交站区时空聚集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OI的群体轨交站区功能组织研究
    5.1 群体轨交站区功能组织研究的数据基础
        5.1.1 POI数据特征及其分析方法
        5.1.2 功能组织研究POI数据来源
        5.1.3 群体轨交站区功能识别方法
    5.2 群体轨交站区功能识别
        5.2.1 群体轨交站区POI统计
        5.2.2 群体轨交站区功能影响因子
        5.2.3 群体轨交站区主导功能评价
        5.2.4 群体轨交站区功能分布特征
    5.3 群体轨交站区功能组织的优化路径
        5.3.1 轨交站区功能组织的空间结构导向
        5.3.2 城市内部轨交站区功能的有机疏散
        5.3.3 城市外围轨交站区功能的多元聚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轨交站区土地利用及道路交通研究
    6.1 典型轨交站区用地布局特征
        6.1.1 三类用地占主导,A类 B类占比影响热力等级和功能
        6.1.2 R类用地圈层占比差异明显,随距离变化类型多样
        6.1.3 A类用地圈层占比两级分化,整体占比的波动较大
        6.1.4 B类用地圈层占比变化较小,随距离增大稳定下降
    6.2 典型轨交站区开发强度特征
        6.2.1 平均开发强度圈层递减,热力等级高开发强度大
        6.2.2 各圈层开发强度波动较小,随距离增加稳定降低
    6.3 典型轨交站区道路系统特征
        6.3.1 道路道路路网形态多样,外围路网形态不完整
        6.3.2 路网及交叉口密度受区位影响,圈层差异较大
        6.3.3 外围层路网通达性较差,中间层、核心层趋同
    6.4 典型轨交站区公交及步行交通特征
        6.4.1 公交通达性差异较小,接驳效率圈层递减
        6.4.2 步行可达面积差异明显,可达性圈层递减
        6.4.3 步行等时线形态多样,圆形方形可达性强
    6.5 典型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类型
        6.5.1 高热高步行可达型
        6.5.2 高热低步行可达型
        6.5.3 高居住低配套型
        6.5.4 高配套低居住型
        6.5.5 离心配套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策略
    7.1 群体层面:轨交站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7.1.1 保障轨交系统的空间发展引导地位
        7.1.2 构建“网络化”的轨交站区空间结构
    7.2 单体层面:轨交站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7.2.1 构建圈层异质的轨交站区空间布局形态
        7.2.2 建立功能混合的轨交站区空间开发模式
        7.2.3 优化窄路密网的轨交站区道路网络格局
        7.2.4 制定接驳高效的轨交站区交通组织方式
    7.3 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的规划编制保障策略
        7.3.1 确立轨交站区在规划编制体系的地位
        7.3.2 总规层面轨交站区空间结构发展引导
        7.3.3 控规层面轨交站区空间布局开发控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淮北矿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矿井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与煤层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4 岩浆岩
3 矿区构造特征
    3.1 徐宿弧形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3.2 断裂构造发育特征
    3.3 褶皱构造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构造变形及应力-应变环境
    4.1 微观变形构造特征
    4.2 构造岩岩组分析
    4.3 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分析
    4.4 应力-应变环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构造演化对矿井构造发育的控制机理
    5.1 构造演化机制
    5.2 矿井构造的响应特征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曹庄井田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渭北奥灰承压水矿区采场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D]. 王兴明.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大同矿区特厚煤层采动底板变形及破坏深度研究[D]. 陈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 田凡凡.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多站远参考大地电磁测深在冀中坳陷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D]. 邰书坤. 吉林大学, 2021(01)
  • [5]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属性融合的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及突水危险性研究[D]. 韩璐.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7]地应力释放的构造煤解吸响应特征与机理的实验研究[D]. 李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8]白庄矿煤层底板滞后突水防治技术研究[D]. 王业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0)
  • [9]时空行为视角下城市轨交站区空间发展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宫同伟. 天津大学, 2017(06)
  • [10]淮北矿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矿井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D]. 刘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标签:;  ;  ;  

曹庄矿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