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ph1b突变体与小黑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小麦ph1b突变体与小黑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一、小麦ph1b突变体与小黑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庞劲松,刘宝[1](2020)在《小冰麦研究回顾与展望——纪念郝水院士逝世10周年》文中认为小麦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两次天然杂交和多倍化事件,近年来人们一直将小麦与近缘物种进行远缘杂交,培育抗性和品质提高的小麦新品种.天蓝冰草是小麦的近缘物种,它的基因组中携带小麦不具有的抗病、抗逆、高品质等有益基因.以郝水、何孟元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普通小麦与天蓝冰草进行远缘杂交,并通过染色体工程手段,将天蓝冰草的优良基因(或染色体片段)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培育成多个抗病、耐逆、优质的小冰麦新品种.本文综述了对小冰麦的种类、细胞和分子遗传、抗性和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杜少帅[2](2020)在《普通小麦-滨麦衍生系M13063A-1和M13086A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认为长时间的人工选择和驯化,使得现代小麦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得狭窄,限制了普通小麦改良和育种。研究表明,远缘杂交是拓宽小麦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渠道之一。滨麦(Leymus mollis)是普通小麦三级基因源,通过远缘杂交可以将滨麦优异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背景中。本研究使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对小麦-滨麦衍生后代M13063A-1和M13086A进行了鉴定。(1)M13063A-1的鉴定和分析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M13063A-1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4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含有22个二价体,且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可以均等分离到细胞两极。原位杂交揭示,M13063A-1含有42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对易位染色体,42条普通小麦染色体是完整的小麦染色体组,易位染色体长臂来自滨麦Ns基因组,易位染色体短臂是小麦的6BS。分子标记分析发现,1个PLUG引物、3个EST引物和2个SSR引物在滨麦和M13063A-1中扩增出了明显的特异性条带,6个引物都定位在普通小麦第六部分同源群,其中4个引物定位于第六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短臂,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说明M13063A-1携带的滨麦染色体片段是6Ns S。在农艺性状方面,M13063A-1的株高极显着低于亲本7182,穗长极显着短于亲本7182,其它性状无较大差别。在成株期,M13063A-1抗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1和条中32。因此,M13063A-1是普通小麦-滨麦6BS·6Ns S附加易位系,可以在创制普通小麦新种质、普通小麦育种和改良中发挥作用。(2)M13086A的鉴定和分析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M13086A的染色体组成为2n=46=23Ⅱ,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可以均等分离到细胞两极,说明M13086A在细胞学上可以稳定遗传。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在有丝分裂中期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发现M13086A含有42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4条外源染色体;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在减数分裂中期Ⅰ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发现4条外源染色体配对为两个二价体,进一步验证了M13086A的遗传稳定性。用寡核苷酸探针Oligo-p Ta535、Oligo-p Sc119.2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42条普通小麦染色体是完整的小麦染色体组;将两对外源染色体的信号模式和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对外源染色体分别是滨麦6Ns和7Ns染色体。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M13086A在成株期抗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1和条中32,且具有白粉病抗性。因此,M13086A是一个附加了滨麦6Ns和7Ns染色体的双重异附加系,在小麦育种中具有应用价值。

李建波[3](2020)在《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文中研究表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属于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多年生、异花授粉,具有耐盐、耐旱、抗寒等抗逆性以及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赤霉病等抗病性,是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茸毛偃麦草(Th.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2n=6x=42,JJJsJs StSt)是中间偃麦草的一个亚种,与中间偃麦草一样具有抗逆、抗病等优良特性,区别在于其穗部和叶片上覆盖有茸毛,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供体之一。TE1508是本实验室选育的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成株期免疫或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等;小麦-中间偃麦草7J异体代换系源于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普通小麦Vilmorin27杂交、回交后代,具有抗秆锈病(Ug99)与紫色胚芽鞘等性状。为了将TE1508与TAF46携带的优异农艺性状导入栽培小麦,本文实施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别利用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与TE1508进行杂交、回交,在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型小偃麦衍生系,采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on-denatur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D-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评估了这些材料在小麦遗传多样性改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并初步定位了一些源于偃麦草的优异基因;(2)利用ND-FISH、分子标记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多份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并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Oligo-pSt122、Oligo-(GAA)7、Oligo-(CAA)7、Oligo-3A1、Oligo-5SrDNA、Oligo-6H-2-100、Oligo-pTa71九种寡聚核苷酸探针组成的连续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与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详细鉴定了TE1508(2n=5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构,其染色体组为40W+6St+4J+6Js,具体核型为:20对小麦染色体(缺失1对4B染色体)+3对St基因组染色体(1对1St、1对6St与1对7St)+3对Js基因组染色体(1对2Js、1对4Js与1对5Js)+2对J基因组染色体(1对3J与1对4J)。在TE1508与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三属杂种自交后代,发现:(1)茸毛偃麦草染色体比黑麦染色体更容易在小麦背景中传递下去;(2)茸毛偃麦草Js基因组染色体比J、St基因组染色体传递率更高。2、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等探针组成的mc-FISH与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了本研究选育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得到以下结果:(1)品系X24C-10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4B)代换系;(2)品系X24C-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s(4B)代换系;(3)品系X24C-14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2Js附加系;(4)品系A1082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3J附加系;(5)品系X24C-1-1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6)品系A5-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3、利用澳大利亚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与108 E205 A+)、叶锈菌小种(104-1,3,5,7,9,10,12,13+Lr37)、秆锈菌小种(34-1,2,3,4,5,6,7与98-1,2,(3),(5),6)以及我国当下流行的CYR32、CYR33与CYR34(或v26)的混合小种,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了抗性评估,得到以下结果:(1)X24C-10(4J/4B代换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苗期高抗秆锈病;(2)X24C-5(4Js/4B代换系)在苗期中抗秆锈病,成株期高抗条锈病;(3)X24C-14(2Js附加系)在苗期与成株期近免疫或高抗条锈病,苗期中抗叶锈病与秆锈病;(4)A1082(3J附加系)在苗期近免疫叶锈病与秆锈病,成株期近免疫条锈病;(5)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6)A5-5(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在苗期对澳大利亚毒性极强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表现为免疫,而对毒性较低的条锈菌小种108 E205 A+表现为高感,成株期中抗条锈病。4、利用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PLUG)与intron targeting(IT)两种分子标记,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获得81个4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8个PLUG标记与43个IT标记;(2)筛选到97个4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0个PLUG标记与77个IT标记;(3)筛选到174个2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41个PLUG标记与133个IT标记;(4)筛选到71个3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9个PLUG标记与42个IT标记;(5)筛选到106个5JsL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2个PLUG标记与74个IT标记。5、通过比较X24C-10(4J/4B代换系)与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抗性、田间农艺性状、染色体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蓝粒基因与一个抗条锈病基因,在4JS染色体或4JL染色体0.00-0.6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抗秆锈病基因;通过同源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克隆到一个R2R3-MYB类型转录因子ThMYB4J,推测与该区段的蓝粒基因有关。6、利用ND-FISH、分子标记分析等方法,明确了7J染色体的核型结构,筛选到88个7J染色体特异标记,详细鉴定出12种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的核型结构,构建了7J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图谱,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位于7JS染色体0.35-0.62区段),并开发设计出两个新的7J染色体特异EST-PCR标记。综上所述,本研究选育了一系列携带优异农艺性状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并初步定位了1个抗条锈病基因、1个抗秆锈病基因、1个蓝粒基因、1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并克隆了1个可能与蓝粒基因有关的R2R3-MYB-like转录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麦优异基因数目少的问题,为小麦品种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小雨[4](2019)在《携带特异HMW-GS小麦-沙融山羊草1Ssh代换系的创制》文中研究表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s)是影响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沙融山羊草(Aegilops sharonensis,SshSsh,2n=2x=14)中的1Ssh染色体上具有分子量特别大的新型Glu-1Ssh。本研究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入观察农艺性状、分析HMW-GS和染色体组成、开发分子标记等,利用Ph突变基因和60Co-γ射线诱导衍生材料,从中创制1Ssh代换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调查发现,这些材料农艺性状整体上倾向于良麦3号(LM3),但在部分性状上还有一定差异。如66株系的株高普遍比LM3矮;108株系的旗叶比LM3更长更宽,茎秆更粗壮;64株系虽然结实率及千粒重和LM3较为接近,但是64株系的穗部在成熟期表现为硬粒小麦Z636和沙融山羊草一致,更容易发生自然脱落。2.将18份材料进行ND-FISH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总数在40-45之间,携带外源Ssh染色体数目在2-8条之间。其中外源Ssh染色体均表现为完整的染色体,仅有少部分发生了断裂变异。染色体缺失主要集中在B组及D组染色体上。3.利用山羊草和CS的差异序列,从中设计出能够特异于1Ssh染色体的分子标记4对。其中2对能够特异识别1SshL,2对能够特异识别1SshS。这4对分子标记能够从分子水平上追踪及检测1Ssh染色体变化情况的。4.将66-9-17进行60Co-γ射线处理。本次诱变未能成功,推测是由于射线剂量偏大及亲本材料选择影响,使得获得的M1种子严重皱缩,未能发芽。5.选取66-9-17、66-17-52与CS ph1b进行杂交,利用Ph突变体诱导1Ssh染色体代换系等。从杂交后代F2中成功鉴定到2份1Ssh(5D)的染色体代换系。这两份代换系对于后续创制携带外源HMW-GS基因1Ssh易位系提供了材料基础。

郝明[5](2015)在《小麦远缘杂种染色体行为及相关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 AABBDD)是一个典型的异源多倍体物种,它是由四倍体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2n=4x=28, AABB)与野生二倍体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2n=2x=14, DD)远缘杂交,再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的异源六倍体。四倍体小麦和节节麦杂种F.形成了未减数雌雄配子,其融合是实现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细胞学原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标记出控制未减数配子形成的相关基因。同时,普通小麦的Ph基因系统保证了小麦的“二倍化”细胞学行为,限制了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导致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前期的研究表明,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可能含有一个不同于Phl和Ph2的天然隐性ph-KL基因。本文主要围绕减数分裂的未减数配子形成和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这两个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未减数配子形成的细胞学基础,并利用分子标记定位了控制未减数配子形成的主效基因;研究了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种的染色体行为,发现了一种培育六倍体小黑麦的新方法;研究了ph-KL基因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规律,揭示了它与phlb基因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四倍体小麦-节节麦杂种F。减数分裂过程中,观察到高频率的第一次分离重构(first division restitution;表现为减数分裂Ⅰ的时间延长)现象,表明它是未减数配子形成的关键细胞学基础。未减数配子形成的频率(即二分体的频率)和单倍体杂种植株的自交结实率之间高度正相关。在两个四倍体小麦-节节麦单倍体群体中均检测到一个位于3B染色上的主效QTL位点,命名为QTug.sau-3B,它是影响未减数配子形成的关键位点。该QTL被定位在分子标记Xgwm285和Xcfp1012之间,覆盖1cM距离。加倍后的群体均不能检测到该QTL,表明QTug.sau-3B是一个依赖单倍体的QTL。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该QTL可能位于Ttam-3B基因区域。虽然QTug.sau-3B和Ttam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但是小麦单倍体中高频率未减数配子的发生可能与Ttam基因的低表达相关。发现了一种通过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交选育六倍体小黑麦的高效新方法。实验所用的三个人工合成小麦都是通过四倍体小麦和节节麦杂交加倍而来,它们都继承了四倍体的未减数配子形成基因。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种自交产生双二倍体(八倍体小黑麦)和部分双二倍体,但是通过针对结实率的几代选择后,得到的往往是六倍体。这些六倍体后代形成的原因是D基因组染色体在自交的过程中优先被消除。通过这一方法,我们不仅获得了染色体结构为AABBRR的六倍体小黑麦,还获得了六倍体小黑麦单体系、代换系和易位系。我们获得了含有节节麦2D和5D染色体的六倍体小黑麦。使用该方法选育六倍体小黑麦的关键因素有两点:(1)利用含未减数配子基因的六倍体小麦和黑麦杂交;(2)逐代选择自交结实率高的单株进行繁殖。以中国春Phl基因缺失突变体CSph1b-秦岭黑麦(QL)为对照,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开县罗汉麦-秦岭黑麦(QL)杂种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配对情况,进而评估ph-KL基因的作用能力。结果表明,CSph1b-QL的杂种具有更高比例的小麦-小麦染色体配对,相比较而言,开县罗汉麦-秦岭黑麦杂种F1中期形成了更高比例的小麦-黑麦和黑麦-黑麦染色体配对。这表明ph-KL和Phl基因在控制染色体配对的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作用机制。但总体上来说,小麦-小麦染色体配对仍然是配对染色体中的主要类型。这可能是由于相较于小麦-黑麦部分同源染色体,小麦-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具有更小的遗传分化和更大的序列相似性。使用探针组合pTa-k229+pScD15887和pSc119.2+pTa535做两次连续的FISH,探测KL-rye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Ⅰ参与配对的染色体组成。结果表明,ph-KL诱导小麦-小麦配对染色体中,以A-D基因组染色体配对水平最高(80.78%),且和前人观察到的ph1b(80.05%)杂种类似;在小麦-黑麦配对染色体中,B-R基因组染色体配对高于A-R和D-R基因组染色体配对。在统计的109个配对染色体中,95%的配对发生在部分同源群内部染色体之间,表明ph-KL确实是一个天然隐性ph基因。

李金荷[6](2013)在《小麦×小黑麦及小麦×8X小偃麦抗条锈病杂交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远缘杂交的基础上,对16份普通小麦×小黑麦杂交品系、1份普通小麦×8X小偃麦杂交品种从形态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着手,分别进行了杂交后代株系的筛选、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农艺性状分析、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相关品质分析,对可能导入普通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进行了多方面的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在16份普通小麦×小黑麦纯合系材料中,鉴定出9个小麦×小黑麦1BL/1RS易位系,1个代换系,2个1BL/1RS易位系/代换系,有4个材料没有检测到任何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GISH分析亲本小黑麦显示,小黑麦中原属于小麦的D基因组被黑麦基因组R所代换。2小麦×小黑麦杂交品系的田间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16份杂交高代材料中,有9个品系在苗期和成株期对条锈病均免疫,表现为高抗,可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提供抗病基因。3小麦×小黑麦杂交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显示,16个品系中,HMW-GS组成类型以最常见的Null、7+8、2+12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总数的25.0%;其次是7+9、2+12;14+15、2+12和17+18、2+12,分别占总数的18.75%;其余的3个品系均占总数的6.25%。其中P174同时携带了2*、7+8和5+10优质亚基,在16份材料中P174的综合得分最高,符合小麦中一级麦的标准。4小麦×小黑麦杂交品系的田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16个品系中,株高的变化范围为65cm-120cm;容重的变化范围为705.1g/L-834.1g/L,容重较大的是P189,较小的是P299,按照优质强筋小麦的划分标准,本试验中所选用的16个小麦品系的容重,除4个外,其余品系均达到一级麦标准;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4g/kg-2.8g/kg,除2个品系外,其他含量都在3.5g/kg以上。5在普通小麦与8X小偃麦中四杂交组合中,获得对小麦条锈病流行混合小种具有广谱抗性的新品种中梁27,在苗期与成株期对条锈病表现为免疫,对多种致病小种具有很好的抗性,农艺性状良好。原位杂交显示,中梁27在A基因组有两个易位片段,分别为A/E基因组易位和A/St基因组易位,推测在这两个易位上均含有新的抗条锈病基因。HMW-GS分析表明,该品种含有优质亚基5+10。

刘紫垠[7](2013)在《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42)是偃麦草属的一个多年生禾本科异花授粉植物,它对小麦的白粉病、三锈病、黄矮病、根腐病和赤霉病等多种病害表现免疫或者高抗。而且它对条锈病目前的所有小种表现免疫。它为小麦育种提供有益基因,在偃麦草属中最早同小麦杂交成功,是进行小麦远缘杂交的主要物种之一。本研究利用细胞学、形态学、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小麦远中2杂交组合6个衍生后代进行鉴定,以期为这些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获得的结果如下:组合NZ2W1形态学方面:10株单株株型松散,平均分蘖15个,平均株高为111cm,平均主穗小穗数为20个,平均穗长9.6cm,具有顶芒,叶色蓝绿。形态学性状稳定。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3,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2n=21II+I,条锈病抗性方面,成株期调查对条锈病表现高感。SSR分析,中间偃麦草特异性标记:Xwmc489、Xwmc331可以在NZ2W1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原位杂交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组合NZ2W2形态学特征:10株单株株型松散,平均分蘖19个,平均株高为118cm,平均主穗小穗数为19个,平均穗长11.1cm,均无芒,叶色灰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3,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2n=21II+I,条锈病抗性方面,成株期调查对条锈病高感。SSR分析,中间偃麦草特异性标记:Xcfd13可以在NZ2W2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原位杂交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组合NZ2W3形态学特征:10株单株株型松散,平均分蘖20个,平均株高为131cm,平均主穗小穗数为20个,平均穗长11.6cm,均具有顶芒,叶色蓝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2n=21II,条锈病抗性方面继承了中间偃麦草优良基因,成株期调查对条锈病表现抗性。SSR分析,没有标记可以在NZ2W3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特异条带。原位杂交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组合NZ2W5形态学特征:50株单株株型紧凑,平均分蘖15个,平均株高为115cm,平均主穗小穗数为19个,平均穗长11.4cm,均具有短芒,叶色蓝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2n=44、2n=46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2n=21II、2n=22II、2n=23II,条锈病抗性方面所调查的50株单株28%抗病。SSR分析,中间偃麦草特异性的九个标记都可以在NZ2W5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组合NZ2W5中体细胞为2n=44的材料有两条完整的染色体带有杂交信号,说明这些材料附加了两条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而形成异附加系;体细胞为2n=46的材料有4条完整染色体带有杂交信号,说明这些材料是附加了4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形成了异附加系。组合NZ2W6形态学特征:10株单株株型松散,平均分蘖14个,平均株高为120cm,平均主穗小穗数为21个,平均穗长13.9cm,均具有顶芒,叶色蓝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2n=44等,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构型为2n=21II、2n=22II等。条锈病抗性方面所调查的单株6%成株期表现抗性。SSR分析,中间偃麦草特异性的八个标记可以在NZ2W1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原位杂交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组合NZ2W7形态学特征:10株单株株型紧凑,平均分蘖14个,平均株高为105cm,平均主穗小穗数为20个,平均穗长12.3cm,均具有顶芒,叶色蓝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n=42、2n=46等,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构型为2n=22II、2n=23II等。条锈病抗性方面所调查的单株23%抗病。SSR分析,中间偃麦草特异性标记:Xbarc195、Xcfb3440可以在NZ2W7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原位杂交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

张珊珊[8](2010)在《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杂种后代的形态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几乎分布于世界各个国家,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是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种质资源日益匮乏,从而使小麦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小麦野生近缘植物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将其有利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可以大大拓展小麦的遗传基础,对小麦遗传理论研究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八倍体小黑麦(Octoploid Triticale)是普通小麦(AABBDD)和黑麦(RR)的双二倍体杂种(AABBDDRR),具有很强的抗逆、抗病等优良特性。本研究采用农艺性状优良且在冀东地区广泛栽培的京冬系列普通小麦与劲松系列八倍体小黑麦进行远缘杂交,选出了亲和性较好的杂交组合:京冬8号♀×劲松5号♂,对其F1、BC1F1和F2代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显微形态学以及RAPD标记的研究。初步选育出了携带有优良基因且适应冀东麦区气候特点的桥梁种质,结果如下:①在各个生育期,对亲代、子代及回交BC1F1代进行田间调查,并在成熟期对各个形态指标进行考种工作。发现杂种株高低于双亲,分蘖数和每穗轴节着生的小穗数高于双亲,穗长和旗叶长、宽接近于父本。每穗中间小花数接近于双亲。②通过对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观察,结果表明,所得到的F1杂种染色体数为2n=49;BC1F1染色体数在2n=42-49之间;F2染色体数在2n=42-56之间不等,表明遗传材料在分离上并不稳定。因而,需要做进一步的选育和鉴定。③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亲本及杂种F1的花粉粒和叶表面进行显微形态学的观察,可以看出亲本的形状大都为近圆形,但杂种F1的花粉粒有皱缩现象,呈瘪三角形或不规则形,这与其雄蕊发育不正常,有很大关系。杂种F1的叶表面和气孔的形状大小都与父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叶表面有刺毛,气孔比父本略小,因而显微形态学可作为鉴定杂种的一个重要指标。④经RAPD分析,从100条随机引物中选出了12条多态性和稳定性都较好的特异引物,这12条引物在6份样品中扩增的总条带数为79条,多态性带数为47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5%。引物扩增DNA带数的范围在4-11条之间,带的大小处于200-3000bp不等。在亲本与杂种F1的3个群体中,杂种F1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达79.75%,母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最底,仅为32.91%。并选出了4条对R基因组染色体标记有较好特异性的引物,为S164、Sy2、S153、S170。

张海涛[9](2009)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遗传学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对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a)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8个株系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结论为: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a)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变异类型丰富,各品系在穗长、芒长、分蘖数、小穗数、小穗密度、小花数、结实率、种子饱满度等特征有差异,出现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性状。如5-7、5-9、5-10株系优良性状较明显。通过对F6 185株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a)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进行了单株体细胞学观察,品系5-3和5-6体细胞染色体数2n=41,品系5-10、5-8、5-7、5-4体细胞染色体数2n=42。表明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a)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染色体数渐趋稳定。对F6 26株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a)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进行了SSR、RAPD鉴定,初步认定株系5-10、5-8、5-6、5-4、5-3为染色体易位,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RAPD扩增产物测序进一步确定株系5-10、5-8、5-3是易位系,说明远缘杂交后代有可能产生染色体易位。

赵志刚[10](2008)在《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后代的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通过远缘杂交可以研究植物间亲缘及进化关系,同时还可以创建大量的异染色体系,其中异附加系在遗传和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2n=38,AACC)和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2n=24)属间杂种及其后代的遗传学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在其有性杂种中发现的亲本基因组分开现象是继假配生殖(Pseudogamy)、半配生殖(Semigamy)和染色体消除(Chromosome elimination)之后,植物远缘杂交中观察到的新细胞学现象。尽管如此,在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有性杂种后代并没有选择到稳定的附加系材料。本文对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有性杂种高世代(F8-F10)材料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多个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有性远缘杂种后代的遗传规律;对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及与甘蓝型油菜回交后代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并培育出附加系。主要结果如下:1.在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杂种F5群体中出现一株淡黄花的植株,其花粉母细胞具有31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呈15:16和12:19两种分离。该植株自交产生的18个植株具有广泛的形态学、染色体数目和育性的变化。在其产生的18株F6植株中,第1-3株表型偏白菜型油菜,在第2株的F7后代选择两株表型最偏白菜型油菜的植株分别连续自交到F10形成Ⅰ、Ⅱ两个家系。1.1.形态学上这两个家系间、家系内世代间差异不大。在叶型、花期等性状上更接近白菜型油菜,而角果长度和千粒重等性状则更接近于甘蓝型油菜。1.2.两个家系都普遍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其中Ⅱ类家系表现更为明显。1.3.两个家系随着世代的增加,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都有向甘蓝型油菜的2n=38升高和回归的趋势。与白菜型油菜杂种的减数分裂配对结果显示,这些偏白菜型油菜后代中丢失的可能是来自甘蓝的染色体。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未能在后代植株中检测出整条诸葛菜染色体或其片段。1.4.对两个F10家系进行了AFLP分析,用16对引物只扩增出少量诸葛菜特异带,而新增带和缺失带所占比例较高。AFLP聚类分析将家系Ⅰ的大部分植株和家系Ⅱ的所有植株在相关系数约为0.92时分为明显的两组,体现出两者较近的遗传背景,又反映出两者不同的变化方向。两个家系和白菜型油菜、甘蓝各自的混合样都具有较小的相关系数,和白菜型油菜的相关系数大约0.68,小于和甘蓝的0.72。2.甘蓝型油菜华双三号和诸葛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及其后代的遗传学研究2.1.来自不同愈伤组织的三个体细胞杂种植株(Nos.98,100,101)均雄性不育,个别雌性部分可育。杂种98和101具有相似的植株形态,表现诸葛菜的花叶、多分枝和基部分枝特性,黄色花瓣间红色条纹。杂种100表型偏甘蓝型油菜,花瓣红条纹稀少。杂种的叶绿体DNA与甘蓝型油菜相同。AFLP分析表明所有体细胞杂种和诸葛菜有更近的遗传组成,101在苗期和花期具有不完全相同的DNA带型,田间腋芽培养植株和培养基上保存的芽长成的植株间也具有一定的DNA带型差异。三个杂种都是混倍体(2n=51-67),包含19-28条诸葛菜染色体。减数分裂终变期诸葛菜染色体主要形成二价体,后期Ⅰ表现二极与多极分离。2.2.用华双三号为101授粉后获得20个BC1后代,其中11株叶型偏甘蓝型油菜,9株偏花叶。这些BC1后代都是雄性部分可育,雌性完全败育,胚珠畸形。所有BC1植株都是混倍体(2n=41-54),包含9-16条诸葛菜染色体。减数分裂终变期有大约一半的诸葛菜染色体参与了部分同源配对,有大量花粉母细胞发生了多极分现象,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杂种一代。2.3.用花粉育性较好的几个BC1植株为华双三号授粉,获得大量的BC2种子,BC2种子具有较低的发芽率和较慢的发芽速度。花叶、雌不育和开花期等几个性状在不同组合的BC2群体中发生了分离。细胞学检测的8株BC2植株具有39-43条染色体,其中包含2-5条诸葛菜染色体。有接近一半的诸葛菜染色体进行了部分同源配对。后期Ⅰ诸葛菜染色体落后较为明显,但依然有相当多的后期Ⅱ、末期Ⅱ子核包含诸葛菜染色体。在大部分花药壁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诸葛菜染色体均等分裂,而少部分不等分裂。2.4.在几个BC2群体及自交后代中,选择到5个含一条诸葛菜染色体的甘蓝型油菜-诸葛菜单体附加系,分别表现花叶(O1)、甘蓝型油菜(O2)、花瓣褪色(O3)、多分枝(O4)和雌性不育(O5)等形态特征。前4个附加系自交与自由授粉后均结实很好。2.5.在杂种及后代的体细胞及PMCs中,诸葛菜染色体的体积较大、染色较深,易与甘蓝型油菜的区分。

二、小麦ph1b突变体与小黑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ph1b突变体与小黑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普通小麦-滨麦衍生系M13063A-1和M13086A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滨麦
    1.2 小麦-滨麦远缘杂交研究
        1.2.1 八倍体小滨麦
        1.2.2 附加系
        1.2.3 代换系
        1.2.4 易位系
        1.2.5 三属杂种
        1.2.6 滨麦抗病基因的定位
    1.3 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研究手段
        1.3.1 原位杂交
        1.3.2 分子标记
        1.3.3 细胞学鉴定
        1.3.4 农艺性状鉴定
        1.3.5 抗病性鉴定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普通小麦-滨麦6BS·6NsS附加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学鉴定
        2.2.2 原位杂交
        2.2.3 分子标记
        2.2.4 形态学鉴定
        2.2.5 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M13063A-1的细胞学鉴定
        2.3.2 M13063A-1的原位杂交鉴定
        2.3.3 M13063A-1的分子标记分析
        2.3.4 农艺性状和条锈病抗性鉴定
    2.4 讨论
        2.4.1 附加易位系M13063A-1形成的可能原因
        2.4.2 易位染色体上小麦染色体片段的大小
        2.4.3 6B和7B染色体的信号变异
        2.4.4 多色GISH缺少封阻
        2.4.5 附加易位系M13063A-1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
第三章 普通小麦-滨麦双重异附加系M13086A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学鉴定
        3.2.2 原位杂交
        3.2.3 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M13086A的细胞学鉴定
        3.3.2 M13086A的原位杂交鉴定
        3.3.3 M13086A的抗病性鉴定
    3.4 讨论
        3.4.1 外源染色体的同源群归属缺少分子标记验证
        3.4.2 M13086A中抗病基因的来源
        3.4.3 异附加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远缘杂交概述
        1.1.1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1.2 三属杂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1.3 小麦近缘物种抗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1.2 小麦染色体工程概述
        1.2.1 小麦-近缘物种中间材料的创制
        1.2.2 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
    1.3 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
        1.3.1 形态学标记鉴定
        1.3.2 细胞学标记识别
        1.3.3 原位杂交识别
        1.3.4 分子标记检测
    1.4 中间偃麦草应用价值
        1.4.1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4.2 茸毛偃麦草研究进展
        1.4.3 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挖掘
    1.5 色素相关基因应用价值
        1.5.1 花青素重要功能
        1.5.2 小麦近缘物种色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6 论文设计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麦-黑麦-茸毛偃麦草三属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株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E1508 的细胞学分析
        2.3.2 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的细胞学分析
        2.3.3 外源染色体在三属杂种自交后代的传递率
    2.4 讨论
        2.4.1 三属杂种后代外源染色体传递行为
        2.4.2 偃麦草Js-2 染色体与小麦4B染色体亲缘关系的推测
        2.4.3 多寡聚核苷酸探针在原位杂交分析中的重要性
        2.4.4 小麦三属杂种应用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代换系4J(4B)和4J~s(4B)的鉴定及抗性评估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株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细胞学鉴定
        3.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分子标记分析
        3.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抗病性分析
        3.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农艺性状调查
    3.4 讨论
        3.4.1 茸毛偃麦草染色体4J与4J~s的应用价值
        3.4.2 4J~s染色体对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势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附加系2J~s和3J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株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细胞学鉴定
        4.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分子标记分析
        4.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抗病性分析
        4.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农艺性状调查
    4.4 讨论
        4.4.1 茸毛偃麦草2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4.4.2 茸毛偃麦草3J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源易位系的鉴定及优异基因挖掘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株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的鉴定
        5.3.2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易位系的鉴定
    5.4 讨论
        5.4.1 ThMYB4J转录因子的研究价值
        5.4.2 茸毛偃麦草5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偃麦草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定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株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7J(7A)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
        6.3.2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细胞学鉴定
        6.3.3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的分子标记分析
        6.3.4 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定位
        6.3.5 7J染色体特定区段分子标记开发
    6.4 讨论
        6.4.1 胚芽鞘色素基因研究价值
        6.4.2 胚芽鞘色素基因与籽粒色素基因之间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携带特异HMW-GS小麦-沙融山羊草1Ssh代换系的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高分子量谷蛋白研究概况
        1.1.1 普通小麦高分子量特性
        1.1.2 小麦近缘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挖掘
    1.2 外源目标基因转移方式
        1.2.1 远缘杂交
        1.2.2 组织培养
        1.2.3 电离辐射
        1.2.4 Ph遗传控制基因
    1.3 外源目标基因的检测
        1.3.1 农艺性状调查
        1.3.2 生化标记检测
        1.3.3 PCR分子标记检测
        1.3.4 细胞学检测
2 立题依据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杂交及回交
        3.2.2 HMW-GS组成纯合株系农艺性状观察分析
        3.2.3 SDS-PAGE分析
        3.2.3.1 种子样品前期处理
        3.2.3.2 电泳凝胶制备及电泳
        3.2.4 染色体1A、1B、1D分子标记筛选
        3.2.4.1 基因组DNA提取
        3.2.4.2 1A、1B及1D特异标记筛选
        3.2.5 细胞学观察分析
        3.2.6 沙融山羊草1Ssh染色体分子标记开发
        3.2.6.1 引物设计
        3.2.6.2 基因组DNA提取
        3.2.6.3 分子标记PCR验证
        3.2.7 ~(60)Co-γ射线诱导小麦-沙融山羊草相互易位染色体系
        3.2.7.1 杂交辐射处理
        3.2.7.2 杂交辐照处理后M1 代种子SDS-PAGE及分子标记筛选
        3.2.7.3 杂交辐照处理后M1 代种子ND-FISH鉴定
        3.2.8 Ph基因诱导小麦-沙融山羊草相互易位染色体系
        3.2.8.1 杂交处理
        3.2.8.2 杂交处理后F1/F2 代种子SDS-PAGE及分子标记筛选
        3.2.8.3 杂交处理后F1/F2 代种子ND-FISH鉴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农艺性状观察及HMW-GS追踪检测
    4.2 ND-FISH观察
    4.3 1A、1B及1D染色体分子标记筛选验证
    4.4 1S~(sh)染色体分子标记开发
    4.5 ~(60)Co-γ射线和Ph控制基因诱导杂种M1及F1/F2 性状结果
        4.5.1 ~(60)Co-γ射线诱导杂种M
        4.5.2 Ph基因诱导杂种F1/F
        4.5.2.1 66-17-52×CSph1b F1 种子SDS-PAGE及 ND-FISH鉴定
        4.5.2.2 66-17-52×CSph1b F2 种子SDS-PAGE及 ND-FISH鉴定
        4.5.2.3 66-17-52×CSph1b F2 种子分子标记鉴定
5 讨论
    5.1 18 个纯合材料的性状还需要进一步改良
    5.2 ~1Ssh染色体分子标记在在小麦-沙融山羊草易位系中的应用
    5.3 Ph突变基因在创制小麦-沙融山羊草易位系中的应用
    5.4 ~(60)Co-γ在创制小麦-沙融山羊草易位系中的应用
    5.5 1S~(sh)(5D)代换系在创制小麦-沙融山羊草易位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小麦远缘杂种染色体行为及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的远缘杂交起源
    2 远缘杂种的染色体行为
        2.1 染色体消除与单倍体
        2.2 未减数配子和双二倍体
        2.3 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和易位系
    3 本文的立题依据
第二章 未减数配子形成基因的分子标记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染色体制片和探针制备
        1.2.2 表型鉴定
        1.2.3 QTL定位
        1.2.4 DNA、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1.2.5 引物设计、PCR扩增和转化测序
        1.2.6 Real-time PCR检测
        1.2.7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T.turgidum×Ae.tauschii杂种加倍能力
        2.2 T.turgidum×Ae.tauschii杂种雄配子形成过程
        2.3 减数分裂二分体频率和单倍体自交结实率之间高度相关
        2.4 QTL定位未减数配子基因
        2.5 寻找小麦TAM/CYCA1;2基因的同源基因
    3. 讨论
        3.1 FDR途径的细胞减数分裂时期Ⅰ延长
        3.2 FDR形成过程
        3.3 QTug.sau-3B是一个参与小麦多倍化的依赖于单倍体的QTL
        3.4 TAM和QTug.sau-3B可能是同源基因
        3.5 Ttam基因在高加倍频率杂种中低表达
第三章 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种D基因组优先消除形成六倍体小黑麦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学观察
        1.2.2 农艺性状考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SHW-L1×rye杂交组合
        2.2 Syn-SAU-8×rye杂交组合
        2.3 Syn-SAU-18×rye杂交组合
    3. 讨论
        3.1 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种F_1减数分裂白发产生具有功能活性的配子
        3.2 D基因组的优先消除形成六倍体小黑麦
        3.3 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种选育小黑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 Ph-KL基因诱导小麦-黑麦染色体配对能力分析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学制片
        1.2.2 制备基因组原位杂交探针
        1.2.3 基因组原位杂交
    2. 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 ph-KL基因是与Ph1基因不同的大然隐性ph基因
        3.2 近缘关系更近的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更加容易参与配对
第五章 ph-KL基因诱导小麦-黑麦杂种染色体配对的类型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学制片
        1.2.2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1.2.3 探针标记
        1.2.4 原位杂交
    2. 结果与分析
        2.1 ph-KL诱导的配对染色体的基因组组成
        2.2 ph-KL诱导配对染色体的部分同源群分布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小麦×小黑麦及小麦×8X小偃麦抗条锈病杂交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黑麦属在小麦改良中的主要成果和研究进展
        1.1.1 远缘杂交的应用
        1.1.2 黑麦属基因资源在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1.2 小麦远缘杂交中的外源遗传物质检测技术
        1.2.1 形态学标记
        1.2.2 细胞学标记
        1.2.3 生物化学标记
        1.2.4 原位杂交
        1.2.5 分子生物学标记
    1.3 小麦品质育种
    1.4 小麦条锈病
        1.4.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4.2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小黑麦抗条锈病杂交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抗条锈性鉴定
        2.2.2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形态学调查
        2.2.3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2.2.4 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标记
        2.2.5 基因组原位杂交
        2.2.6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 1BL/1RS 特异分子标记
        2.2.7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品质性状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
        2.3.2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抗条锈病鉴定
        2.3.3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2.3.4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2.3.5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的1BL/1RS 特异分子标记
        2.3.6 小麦×小黑麦杂交后代相关品质分析
    2.4 讨论
        2.4.1 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利用
        2.4.2 1BL/1RS 易位系与品质的关系
        2.4.3 GISH 技术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
    2.5 结论
第三章 小麦×八倍体小偃麦抗条锈易位系中梁 27 的鉴定及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抗病性鉴定
        3.1.3 荧光原位杂交
        3.1.4 麦谷蛋白电泳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艺性状及品质化验结果
        3.2.2 抗锈性分析
        3.2.3 原位杂交分析
        3.2.4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分析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7)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偃麦草属介绍
        1.1.1 偃麦草属分类
        1.1.2 偃麦草属的地理分布
        1.1.3 偃麦草属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
        1.1.4 偃麦草属在小麦育种中的研究与利用
    1.2 偃麦草属基因导入小麦的途径与研究
        1.2.1 小麦-偃麦草异附加系的创造
        1.2.2 小麦-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创造
        1.2.3 小麦-偃麦草异易位系的培育及应用
    1.3 小麦-偃麦草属衍生组合的鉴定
        1.3.1 形态学鉴定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生物化学标记
        1.3.4 分子生物学标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后代分子细胞学鉴定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技术路线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结果
        2.2.2 细胞学鉴定
        2.2.3 小偃麦异染色体组合的条锈病抗性研究
        2.2.4 小偃麦衍生后代的 SSR 分析
        2.2.5 原位杂交
    2.3 讨论
        2.3.1 部分双二倍体材料在育种中的应用
        2.3.2 小麦的远缘杂交后代不育性的克服
        2.3.3 染色体工程育种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杂种后代的形态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概况
    1.2 外源种质向小麦转移的形式
        1.2.1 异附加系
        1.2.2 异代换系
        1.2.3 易位系
    1.3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1.3.1 形态学鉴定
        1.3.2 细胞学鉴定
        1.3.3 生化标记检测
        1.3.4 分子检测
    1.4 开发利用黑麦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1.4.1 黑麦属植物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1.4.2 黑麦属植物的研究利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实验方案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远缘杂交技术
        2.2.2 形态学调查
        2.2.3 细胞学分析
        2.2.4 显微形态学观察
        2.2.5 RAPD 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F1 的产生
    3.2 形态学结果
    3.3 细胞学结果
        3.3.1 亲本和杂种F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
        3.3.2 亲本和杂种F1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3.4 显微形态学结果
        3.4.1 花粉粒形态特征
        3.4.2 叶表皮结构特征
    3.5 RAPD 结果
        3.5.1 亲本与杂种 F1 的多态性分析
        3.5.2 亲本与杂种 F1 遗传图谱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小麦-黑麦异染色体系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意义
    4.2 有关远缘杂交的亲和性问题
    4.3 杂种 F1 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 RAPD 鉴定
    4.4 亲本及杂种 F1、BC1F1、和 F2 的细胞遗传特点
    4.5 应用显微形态学检测外源染色体的意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科研项目
附录
致谢

(9)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小麦与偃麦草属杂交育种研究现状
        1.1.1 小麦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杂交
        1.1.2 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杂交
        1.1.3 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的杂交——这也是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工作
        1.1.4 E 组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间的亲缘关系和部分同源性
    1.2 易位系产生的途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的创制
        1.2.1 电离辐射诱发异源易位
        1.2.2 调节Ph 基因诱发染色体易位
        1.2.3 利用 5B 缺体、5A 或 5D 四体诱导染色体易位
        1.2.4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体易位
        1.2.5 利用染色体错分裂和着丝点再融合诱导易位
        1.2.6 利用组织培养诱发染色体易位
    1.3 小麦中外源染色体的检测
        1.3.1 形态标记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生化标记
        1.3.4 原位分子杂交
        1.3.5 分子标记技术
第2章 形态学观察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减数分裂的观察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染色体C 分带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分带材料制处理(常规压片法)
        4.3.2 染色体C-分带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实验结果
        4.4.2 染色体C-带的关键性技术环节探讨
        4.4.3 C-带技术在鉴定小麦染色体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位杂交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体细胞染色体制片
        5.3.2 原位分子杂交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原位杂交观察结果
        5.4.2 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鉴定上的应用
        5.4.3 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子标记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方法
        6.3.1 RAPD 分子标记
        6.3.2 SSR 分子标记
    6.4 结果与讨论
        6.4.1 RAPD 检测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图版说明
图版
致谢

(10)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后代的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芸薹属种质创新
        1.1.1 芸薹属种质资源概况
        1.1.1.1 芸薹属栽培种的进化关系
        1.1.1.2 芸薹属栽培种的多样性
        1.1.1.3 十字花科野生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1.1.2 芸薹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1.2.1 形态学方法
        1.1.2.2 细胞学方法
        1.1.2.3 同工酶方法
        1.1.2.4 分子标记方法
        1.1.3 芸薹属种质创新的意义
        1.1.4 芸薹属种质创新的途径
        1.1.4.1 自然变异
        1.1.4.2 诱变创新
        1.1.4.3 杂交转育
        1.1.4.4 外源 DNA导入技术
        1.1.4.5 基因工程技术
    1.2 植物远缘杂交的细胞遗传学
        1.2.1 植物远缘杂种的有丝分裂异常
        1.2.1.1 混倍体
        1.2.1.2 染色体消除
        1.2.1.3 染色体加倍
        1.2.1.4 亲本染色体的空间分开
        1.2.2 植物远缘杂种的减数分裂异常
        1.2.2.1 减数分裂不同步
        1.2.2.2 部分同源配对
        1.2.2.3 不减数配子的产生
        1.2.2.4 微核和多分孢子
    1.3 植物异染色体系的研究进展
        1.3.1 异染色体系的种类和产生方式
        1.3.1.1 异附加系
        1.3.1.2 异代换系
        1.3.1.3 易位系
        1.3.2 异染色体系的应用
        1.3.2.1 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1.3.2.2 确定显性基因和标记的染色体归属
        1.3.2.3 染色体微切割和基因克隆
        1.3.2.4 物理图谱的构建
        1.3.3 异染色体系的鉴定方法
        1.3.3.1 形态学标记
        1.3.3.2 细胞学标记
        1.3.3.3 生化标记
        1.3.3.4 分子标记
    1.4 减数分裂前期Ⅰ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4.1 同源染色体配对
        1.4.1.1 同源配对的时空过程
        1.4.1.2 与同源配对有关的蛋白组分和作用机理
        1.4.1.3 在植物中发现的控制同源配对的基因
        1.4.2 同源染色体联会
        1.4.2.1 联会复合体的结构
        1.4.2.2 联会复合体的功能
        1.4.2.3 联会复合体的组成成分
        1.4.3 同源染色体重组
        1.4.3.1 DNA双链的断裂(DSBs)
        1.4.3.2 重组热点
        1.4.3.3 重组结
        1.4.4 交换和交叉
        1.4.5 结束语
2 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有性杂种后代表型偏白菜型油菜材料的形态学、细胞学及AFLP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2.1 田间实验
        2.2.2.2 花粉的可染性
        2.2.2.3 形态学考种
        2.2.2.4 自交亲和力测验
        2.2.2.5 细胞学观察
        2.2.2.6 AFLP指纹分析
        2.2.2.7 基因组原位杂交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偏白菜型油菜后代的形态学分析
        2.3.2 花粉可染性分析
        2.3.3 自交亲和力调查
        2.3.4 细胞学研究
        2.3.4.1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3.4.2 减数分裂研究
        2.3.4.3 与白菜型油菜杂种F_1的减数分裂研究
        2.3.5 AFLP指纹分析
        2.3.6 GISH分析
    2.4 讨论
        2.4.1 外源染色体丢失的瓶颈效应
        2.4.2 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远缘杂种后代的稳定方向是2n=38
        2.4.3 偏白菜型油菜后代形态学、细胞学、分子标记之间的联系
        2.4.4 新材料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意义
    2.5 图版和图版说明
3 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及其后代的遗传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胚抢救、腋芽培养和继代培养
        3.2.3 细胞质特异引物的SSR分析
        3.2.4 花粉管萌发实验
        3.2.5 原位杂交后的普通细胞学染色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体细胞杂种一代
        3.3.1.1 形态学研究
        3.3.1.2 细胞质研究
        3.3.1.3 分子标记AFLP分析
        3.3.1.4 普通细胞学研究
        3.3.1.5 基因组原位杂交研究
        3.3.1.6 两种不同回交方式的花粉萌发
        3.3.2 回交一代
        3.3.2.1 形态学研究
        3.3.2.2 花粉可染性研究
        3.3.2.3 普通细胞学研究
        3.3.2.4 基因组原位杂交研究
        3.3.2.5 BC_1植株和甘蓝型油菜正反交亲和性比较
        3.3.3 回交二代
        3.3.3.1 形态学
        3.3.3.2 细胞遗传学研究
        3.3.4 BC_2F_1及几个单体附加系的产生
        3.3.4.1 花叶特异单体附加系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
        3.3.4.2 其他几个附加系的建立及其形态学
    3.4 讨论
        3.4.1 混倍体形成的可能机制
        3.4.2 杂种及其后代减数分裂终变期亲本基因组的空间分隔
        3.4.3 诸葛菜基因组内部分同源性及其与油菜A、C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
        3.4.4 F_1和BC_1植株多极分后期Ⅰ的可能机制
        3.4.5 不同世代后期Ⅰ染色体落后趋势
        3.4.6 花叶和雌不育两个附加系的遗传分析
    3.5 图版和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研究论文
致谢

四、小麦ph1b突变体与小黑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冰麦研究回顾与展望——纪念郝水院士逝世10周年[J]. 庞劲松,刘宝.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普通小麦-滨麦衍生系M13063A-1和M13086A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 杜少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D]. 李建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携带特异HMW-GS小麦-沙融山羊草1Ssh代换系的创制[D]. 李小雨.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小麦远缘杂种染色体行为及相关基因研究[D]. 郝明. 四川农业大学, 2015(10)
  • [6]小麦×小黑麦及小麦×8X小偃麦抗条锈病杂交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D]. 李金荷.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4)
  • [7]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后代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 刘紫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杂种后代的形态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张珊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0(05)
  • [9]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遗传学分析[D]. 张海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9(S2)
  • [10]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后代的遗传学研究[D]. 赵志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小麦ph1b突变体与小黑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