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网EMS系统的实践

湖南电网EMS系统的实践

一、湖南电网EMS系统实用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文,吴晋波,洪权,蔡昱华,李理[1](2015)在《遥测估计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治理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状态估计是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测估计合格率可用于衡量EMS系统中高级应用软件的数据源质量,提高遥测估计合格率是EMS系统实用化的重要环节。文中从电网模型维护、设备参数管理、遥测基础数据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影响遥测估计合格率的因素,并给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湖南电网遥测估计合格率。

姜新凡,张思远,李京[2](2013)在《湖南电网实时调度计划及在线应用》文中提出1实时调度计划精度影响因素1.1超短期调节偏差实时调度计划的实施关键是合理确定超短期调节量,而合理确定超短期调节量(也即超短期偏差)需要区分负荷波动特性。电网负荷波动是趋势性波动与随机突变波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趋势性波动幅值反映了负

李晓兵[3](2011)在《影响遥测估计合格率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状态估计是电网控制中心能量管理系统基础软件。提高遥测估计合格率是电网应用软件实用化的关键。本文对基础数据质量、电网模型维护及算法处理等影响遥测估计合格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遥测估计合格率的措施和方法,并在衡阳地调能量管理系统得到了成功应用。

姜新凡,李辉,盛鵾,谢培元,张晓东[4](2011)在《湖南电网AGC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湖南电网AGC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着重对湖南电网AGC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从提高AGC容量、优化利用AGC资源、研究改进CPS控制标准及研究应用AGC高级功能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谢培元,陈伟,潘飞来,周帆,姜新凡,盛鹍,胡迪军[5](2011)在《电网事故给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带来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湖南电网历史上的2次事故,阐述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回顾湖南电网调度自动化30年的发展,分析现阶段湖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湖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方向的建议。

刘涛[6](2010)在《湖南电网EMS系统实用化通过华中网调验收》文中指出本报讯 8月12至13日,华中网调在长沙组织召开湖南电网EMS系统实用化验收会,同意湖南电网EMS系统通过实用化验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湖南电网EMS系统基础数据和电网模型完整、准确、一致,基本应用功能完备,系统稳定,运行水平高;验收资料齐全,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工作流程?

魏路平[7](2008)在《基于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区电网的互联,大容量、特/超高压电力设备和新型电力元件通过超大规模电网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超级电网。超级电网对能量管理系统EMS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一部分要求是和电网本身的技术特性相关的,在超级电网中的各电力元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表现异常复杂,需要EMS去准确分析和控制;另一部分要求是非电网本身技术特性的,是由于现有的分级调度体制、电力市场和节能调度等因素对EMS提出的新要求。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市场层面和政策层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需要将新的理念、新的分析和控制技术引入新一代EMS。超级电网在空间、时间和控制目标等三个维度表现出复杂性,新一代EMS必须与之相适应。新一代EMS是在线分析、自动预警、自动运行的系统,是能适应电网在空间、时间和目标等三个维度上的特点进行多方面协调的综合预警和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是基于全局优化的实时闭环控制系统。本论文采用以点带面的研究方式,着重对构建新一代EMS过程中几个研究热点和重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为研制新一代EMS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CIM的电力系统建模研究。通过对CIM中的拓扑模型、物理设备模型、量测模型、控制模型和保护模型及其信息获取方式进行研究,可知除机电暂态分析外,CIM在网络分析中已基本具备了实用化的能力,如果能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完善和补充,同时妥善解决控制模型中的缺陷和理解上的二义性问题,CIM模型应能适应更高要求的网络分析应用。2)基于CIS的应用软件移植研究。阐述了基于CIS方式的短路电流软件移植,说明通过CIS接口可实现异构的应用软件与平台之间即插即用,应用软件的独立性和通用性可以得到保证,能有效保护软件资源。为了实现开关遮断容量的在线校核,对现有的短路电流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并联负阻抗支路以避免重新节点优化编号,有效地提高了计算速度。3)基于IEC 61970标准的EMS系统间信息交互研究。以在线外网等值软件为例说明调度中心的EMS之间如何进行基于IEC 61970标准的信息交互。通过对等值效果的测试,说明了EMS间的信息交互可有效地提高网络分析软件的计算精度。4)基于目标、空间和时间三个维度上分解协调控制的有功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在时间维上,一次调频、AGC、实时调度和目前作为研究热点的节能调度构成了时间序列上的分解协调控制;在空间维上,网调、省调、电厂和机组间构成了空间上的分解协调控制;在目标维上,频率质量、发用电平衡、安全约束等电网本身的技术特性和电力市场、节能调度等非电网的技术特性交织在一起,要求在有功闭环控制时全部满足,构成了基于多目标的分解协调控制。进行了基于CPS的AGC控制策略和基于超短期负荷预测的实时调度算法的研究,研究成果已付诸工程实践,取得显着实效。5)基于目标、空间和时间三个维度上分解协调控制的无功(电压)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在时间维上,分解协调控制体现在各级AVC系统应选择合适的控制周期以及离散型控制设备和连续型控制设备在响应时间特性上的差异,应结合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结果进行离散型设备的控制;在空间维上,网调、省调和地调AVC系统之间以及AVC主站和电厂AVC子站之间通过选择合适的协调控制变量构成了分解协调控制;在目标维上,通过无功优化数学模型以及静态电压稳定和AVC的协调实现了分解协调控制。6)基于DTS互联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研究。通过对各种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进行介绍和比较,得出基于多级DTS系统互联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具备较多的优点,在工程上较强的可操作性,可通过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上的信息交互来实现。在时间维上,需要DTS系统间在联合反事故演习前、演习中和演习后进行相关信息的交互:在空间维上,通过省、地、县三级调度机构间的信息交互实现联合反事故演习,省、地之间通过DTS系统间的信息交互来实现,地、县之间通过WEB访问的方式来实现。

程旻[8](2006)在《云南电网无功电压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通常简称为AVC,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量管理系统(或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水火发电厂的发电机联合控制系统并通过高可靠信息传输系统联合起来的远程闭环控制系统。AVC是建立大规模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的一项最实用、最先进的功能。AVC集中地反映了电力系统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综合水平。因此,AVC也是衡量电力系自动化水平和综合技术素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能够使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水平、控制质量和控制效果不断提高。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实现云南电网无功电压的自动优化控制,在保证电压稳定、电压质量的前体下,尽量降低系统网损,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的操作次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事故概率,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按照分层协调式自动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由运行于省调度中心的主从式闭环计算中心系统和分布于各个地区、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协调控制子系统,以及相关的通信系统和网络组成。省调度中心的主从式闭环计算中心系统,根据全网220KV以上主网的数据进行全网集中无功优化,得出各个子系统的主从式闭环控制指标,通信系统负责将优化指标下发到各个控制子系统。各个控制子系统根据调度中心下发的主从式闭环控制指标进行所管辖区域的优化控制,从而完成全网的分散协调主从式闭环控制的目标。各级优化控制都以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的调度原则进行设计的,保证电网的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按照无功电压分层分级管理的原则,省调主要负责对调度管辖范围内220KV及以上厂站的母线电压及机组无功实施控制与统计考核。省调实施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调整电厂机组无功电源、投切500KV变电站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及主变分接头调整,以及通过地调AVC控制系统实现220KV及以下变电站低压电容补偿装置的投切。考虑到云南电网目前500KV/220KV系统处于电磁环网运行及无功电压管理的现状,系统研究工作可按省调AVC主站系统、电厂监控系统(AVQC)、变电站监控系统(AVQC)四个部分进行。其基本的任务是实现下列目标:(1)云南省调度中心的电压无功综合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2)云南省调度中心主站系统的研究;(3)控制系统子站研究;(4)通信方案研究。

柏强[9](2006)在《电压分级控制电气距离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压分级控制是协调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区域划分又是电压分级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针对现有的分区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定义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电气距离法,其中,电气距离的定义和聚类分析是该方法的重点。其次,推导出了模糊聚类电气距离法,定义了相应的电气距离,并通过IEEE39节点系统和IEEE118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再次,就实现电气距离法时遇到的孤立节点成区域、PV节点的合并和合并子区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原则,完善了电压分级控制区域划分的电气距离法的软件功能。最后,初步设计了湖南电网的电压分级控制系统,并应用模糊聚类电气距离法对湖南电网四种典型运行方式进行了分区,再次验证了模糊聚类电气距离法的可行性,此外,从加强各控制区域独立性的角度出发,对各控制区域的无功电源配置点的选择顺序提出了建议。

周全仁,樊福而,戴庆华,姜新凡[10](2004)在《电网三大自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文中提出为了提高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湖南电网在能量管理系统(EMS)平台上建成了自动稳定控制系统(ASC)、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三大自动控制系统。本文总结该三大自动控制系统的建设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三大系统的建议。

二、湖南电网EMS系统实用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电网EMS系统实用化(论文提纲范文)

(1)遥测估计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因素分析
2 治理措施
    2. 1 网络参数校核
    2. 2 遥测基础数据整治
        1) 功率跳变
        2) 遥测极性不正确
        3) 母线或者线路功率不平衡
        4) 母线电压遥测值较状态估值偏高或者偏低
        5) 母线电压跳变
    2. 3 电网模型调整和完善
        1) 带高抗线路量测模型
        2) 厂用电负荷模型
    2. 4 联络线影响分析
3 结论

(2)湖南电网实时调度计划及在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时调度计划精度影响因素
    1.1 超短期调节偏差
    1.2 区域控制偏差ACE
    1.3 机组发电偏差
2 实现方案
    2.1 超短期负荷预测
    2.2 ACE偏差及发电偏差反馈机制
    2.3 网、省调实时调度计划协调方案
    2.4 实时调度计划与AGC闭环
3 应用效果

(5)电网事故给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带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事故教训
2 30年来的湖南电网发展及现状
3 湖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思考
4 结 论

(7)基于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能量管理系统概述
        1.2.1 EMS的技术发展
        1.2.2 EMS的总体结构
        1.2.2.1 数据采集类
        1.2.2.2 能量管理类
        1.2.2.3 网络分析类
        1.2.2.4 培训模拟类
    1.3 IEC 61970标准概述
        1.3.1 公用信息模型(CIM)
        1.3.1.1 CIM规范概述
        1.3.1.2 CIM类之间的关系
        1.3.2 组件接口规范(CIS)
        1.3.3 可缩放矢量图形(SVG)
    1.4 新一代EMS的发展方向
    1.5 实现新一代EMS的主要难点
    1.6 论文研究内容
    1.7 论文的特点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CIM/CIS的电力系统网络分析软件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CIM的电力系统建模
        2.2.1 网络分析应用的数据需求
        2.2.2 网络拓扑模型
        2.2.2.1 CIM中的拓扑模型
        2.2.2.2 静态拓扑模型的获取
        2.2.2.3 动态拓扑模型的获取
        2.2.2.4 实用性评价
        2.2.3 物理设备模型
        2.2.3.1 CIM中的物理设备模型
        2.2.3.2 物理设备特性的获取
        2.2.3.3 实用性评价
        2.2.4 量测模型
        2.2.4.1 CIM中的量测模型
        2.2.4.2 量测量的获取
        2.2.4.3 实用性评价
        2.2.5 控制模型
        2.2.5.1 CIM中的控制模型
        2.2.5.2 实用性评价
        2.2.6 保护模型
        2.2.6.1 CIM中保护模型
        2.2.6.2 保护策略的获取
        2.2.6.3 实用性评价
    2.3 基于CIS的短路电流软件移植
        2.3.1 实施背景
        2.3.2 软件结构
        2.3.3 短路电流算法
        2.3.3.1 对称分量法
        2.3.3.2 故障电路的对称分量模型
        2.3.3.3 规范化故障分析
        2.3.4 CIS接口设计
    2.4 信息交互应用实例──在线外网等值软件
        2.4.1 实施背景
        2.4.2 基本原理
        2.4.2.1 相关的CIM扩展
        2.4.2.2 等值计算
        2.4.2.3 模型数据下发流程
        2.4.2.4 实时数据下发流程
        2.4.3 等值效果测试
        2.4.3.1 测试方案设计
        2.4.3.2 测试结果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三维协调的AGC/实时调度系统构建
    3.1 引言
    3.2 一次调频
    3.3 基于CPS的AGC控制策略研究
        3.3.1 控制性能评价标准CPS及其优越性
        3.3.1.1 CPS标准简介
        3.3.1.2 CPS标准的优越性
        3.3.2 两套标准下的理想控制效果比较
        3.3.3 区域总调节功率的计算
        3.3.4 区域总调节功率的修正
        3.3.5 AGC控制区域划分
        3.3.6 AGC与SCD的闭环
        3.3.6.1 预防控制
        3.3.6.2 校正控制
        3.3.7 应用效果分析
    3.4 基于超短期负荷预测的实时调度软件研究和实现
        3.4.1 日前电力市场对实时调度提出的非技术性要求
        3.4.2 超短期实时调度的研究和实现
        3.4.2.1 原理
        3.4.2.2 算法及分配策略
        3.4.2.2.1 按日前计划进行分配
        3.4.2.2.2 辅助分配策略
        3.4.2.2.3 指定单机和全厂出力
        3.4.2.2.4 负荷预测的干预
        3.4.2.3 实时计划的下发
        3.4.3 关键问题的处理
        3.4.3.1 与SCD闭环实现预防和校正控制
        3.4.3.2 紧急控制协助提高CPS指标
        3.4.3.3 翻牌机制防止破坏CPS指标
        3.4.3.4 抗干扰措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3.4.4 控制效果评估
    3.5 节能调度初探
        3.5.1 主站端节能调度软件
        3.5.2 电厂端全厂负荷优化控制软件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三维协调的AVC系统研究
    4.1 引言
    4.2 总体结构和控制流程
    4.3 优化模型和协调控制策略
        4.3.1 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4.3.2 时间维的分解协调控制
        4.3.2.1 负荷预测中的几个概念
        4.3.2.2 基本思想
        4.3.2.3 基于负荷预测的离散型设备控制策略
        4.3.3 空间维的分解协调控制
        4.3.3.1 网省地AVC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
        4.3.3.2 与电厂AVC子站间的协调控制
    4.4 静态电压稳定与AVC的协调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DTS系统互联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研究
    5.1 引言
    5.2 各种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比较
        5.2.1 基于WEB方式的联合反事故演习
        5.2.2 分散建模、各自仿真、多头操作、手工联动
        5.2.3 统一系统、统一建模、统一仿真
        5.2.4 统一系统、分散建模、统一仿真
        5.2.5 分散系统、分散建模、交互仿真
        5.2.6 统一仿真支持平台
    5.3 基于DTS系统互联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研究
        5.3.1 省、地DTS中的网络模型分层维护
        5.3.2 省、地DTS的电力系统模型的协调
        5.3.3 简化的省、地DTS交互方式
        5.3.3.1 基本概念
        5.3.3.2 联合反事故演习前的模型交互
        5.3.3.3 联合反事故演习前的教案同步
        5.3.3.4 联合反事故演习中数据交互
        5.3.3.5 联合反事故演习后数据交互
        5.3.3.6 图形的交互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历
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

(8)云南电网无功电压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背景
    1.2 云南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研究现状
        1.2.1 云南电网结构
        1.2.2 云南电网主网电压运行情况
        1.2.3 云南电网无功平衡分析
        1.2.4 云南电网无功电压管理模式的缺陷
    1.3 无功电压控制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AVC应用研究状况
        1.3.2 国内AVC应用研究状况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云南电网实现主从式闭环AVC的整体评估
    2.1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的可行性
        2.1.1 主站EMS
        2.1.2 发电厂机组AVC配置
        2.1.3 主网变电站VQC配置
        2.1.4 通信部分
        2.1.5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2 适合云南电网全网无功电压控制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2.2.1 全网无功电压四种控制模式
        2.2.2 四种电压控制模式的特点
        2.2.3 适合云南电网全网无功电压的控制模式
    2.3 全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经济性评价
        2.3.1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成本估算
        2.3.2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综合效益
    2.4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整体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电网主从式闭环AVC主站研究
    3.1 系统设计方案
        3.1.1 设计依据
        3.1.2 系统配置框图
        3.1.3 系统与EMS之间关系
        3.1.4 AVC系统省调度中心主站系统原理图
    3.2 系统方案
        3.2.1 总体框架
        3.2.2 AVC系统主站闭环控制程序流程图
        3.2.3 AVC系统信息流程图
        3.2.4 系统主要控制方式
    3.3 云南电网AVC系统数学模型
        3.3.1 全网无功电压控制目标
        3.3.2 无功电压控制约束条件
        3.3.3 目前无功优化主要算法情况
    3.4 系统控制策略
        3.4.1 实时误数据的排除策略
        3.4.2 校正与优化协调控制策略
        3.4.3 基于负荷预测的控制策略
    3.5 安全策略
        3.5.1 硬件安全策略
        3.5.2 软件安全策略
    3.6 云南电网AVC主站实施步骤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子站研究
    4.1 发电厂子站部分
        4.1.1 发电厂AVC装置的控制原理
        系统如图4.6所示
        4.1.2 云南电网发电厂AVC实施方式
    4.2 变电站子站部分
        4.2.1 变电站自动装置的结构
        4.2.2 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自动调整VQC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
        4.2.3 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自动调整VQC技术发展介绍
        4.2.4 云南电网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整技术(VQC)推广现状
        4.2.5 云南电网变电站AVC实施方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信方案研究
    5.1 云南电网远动通信情况
    5.2 云南电网厂站遥控功能基本情况
    5.3 监控数据传输实施方案
        5.3.1 发电厂监控数据传输方案
        5.3.2 变电站监控数据传输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电压分级控制电气距离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电压分级控制
        1.2.1 基本概述
        1.2.2 二级电压控制
    1.3 控制区域的划分
        1.3.1 划分目标
        1.3.2 研究现状
        1.3.3 验证方法
        1.3.4 区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电气距离法
    2.1 电气距离法的定义
    2.2 模糊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
    2.3 模糊聚类电气距离法
    2.4 模糊聚类电气距离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5 仿真校验
    2.6 小结
第三章 电气距离法的实现技术
    3.1 最佳分区个数的确定
    3.2 孤立节点的合并问题
    3.3 PV节点的归并问题
        3.3.1 PV节点归并的原则
        3.3.2 PV节点归并实例分析
    3.4 控制区域间的合并
    3.5 无功电源配置点的选择
        3.5.1 常用的选择方法
        3.5.2 基于电气距离法的无功源配置点的选择
        3.5.3 实例分析
    3.6 基于电气距离法的电压分级控制区域划分软件的实现
    3.7 小结
第四章 电气距离法在湖南电网中的应用
    4.1 湖南电网运行特点
    4.2 湖南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
    4.3 湖南电网电压分级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4.4 湖南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分区
        4.4.1 最佳分区个数的确定
        4.4.2 分区结果分析
        4.4.2.1 灵敏度对角元素分析
        4.4.2.2 灵敏度非对角元素分析
        4.4.2.3 对角元素为负值的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New-England 39 节点系统参数
附录 2 New-England 39 系统拓扑图
附录 3 10 机118 节点系统拓扑图
附录 4 10 机118 节点系统参数(BPA格式)
附录 5 湖南电网系统图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湖南电网EMS系统实用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遥测估计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治理措施[J]. 李振文,吴晋波,洪权,蔡昱华,李理. 湖南电力, 2015(06)
  • [2]湖南电网实时调度计划及在线应用[J]. 姜新凡,张思远,李京. 大众用电, 2013(07)
  • [3]影响遥测估计合格率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 李晓兵. 湖南电力, 2011(06)
  • [4]湖南电网AGC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 姜新凡,李辉,盛鵾,谢培元,张晓东. 湖南电力, 2011(S1)
  • [5]电网事故给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带来的思考[J]. 谢培元,陈伟,潘飞来,周帆,姜新凡,盛鹍,胡迪军. 湖南电力, 2011(S1)
  • [6]湖南电网EMS系统实用化通过华中网调验收[N]. 刘涛. 华中电力报, 2010
  • [7]基于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D]. 魏路平. 浙江大学, 2008(01)
  • [8]云南电网无功电压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构建的研究[D]. 程旻.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9]电压分级控制电气距离法的研究[D]. 柏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6(08)
  • [10]电网三大自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完善[J]. 周全仁,樊福而,戴庆华,姜新凡. 电力设备, 2004(01)

标签:;  ;  ;  ;  ;  

湖南电网EMS系统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