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消费思想

邓小平的消费思想

一、邓小平消费思想抉微(论文文献综述)

唐禄俊[1](2020)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上至人们的精神世界,下至具体的药方器具。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对中医药人才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展开了研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有以下几个要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涵,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探索,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认知,中医医院的医院价值文化建设,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典范,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第一章梳理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的内涵。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概括起来,“仁”的内涵是天道为仁、医为仁术、慈悯万物、医不嗜利,“和”是天人和合、人际和谐、身心和谐,调和疾病,“精”是医术之根,“诚”是医品之本。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意涵是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第一步。第二章讨论了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古代践行有密切关系的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中医的理想人格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塑造的。古代医家的从医动机是多样的、复合的,可归纳为:口实之需、追名逐利、举业而医、传承家学、疗养君亲、保身逸志、格物致知、修德济世。古代中医的行医境界有三个等级,分别是理想之境、中上之境、不足之境。综合来看,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可谓“大医”“良医”“上医”,典型人物可推孙思邈。第三章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践行探讨。第一节以问卷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公众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3732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众最认可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表述是“仁和精诚”,其次为“阴阳中和”和“医道自然”;大众最认可的三个中医药文化符号是依次是太极图、针灸铜人像、杏林;大众最喜欢三个中医药品牌符号依次为同仁堂、云南白药、九芝堂;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程度平均分是59.72分;虽然人们对中医药了解水平自我评分不高,但是对中医药的未来还是抱有很大希望,对中医药未来的信心评分的平均分是76.96分。第二节分析了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代表人物。“国医大师精神”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最新诠释,此精神不仅是国医大师群体的个性精神,更是中医药行业的精神。以《人民日报》“走近国医大师”系列为基础,使用人格心理学研究以词汇学为基础的思想与方法,提出国医大师精神为涵盖了大家与我、人与我、我的三层次结构,最终提炼“国医大师精神”为仁爱承新、和善谦诚、严研静廉。中医药技术可有高下之别,精神却可人人秉持、代代承传。因此,弘扬“国医大师精神”对于中医药人塑造中医的完美人格,促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增加文化自信,改善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是关于中医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全国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重要实践地。为了解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在全国中医医院的践行现状,本文以网络调查的方式查询了 477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门户网站,结果发现有54家医院将“仁、和、精、诚”四字直接作为院训或医院精神或医院价值观等,至少直接使用“仁、和、精、诚”一字的中医院比例达到了 82.22%。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几点思考:完善门户网站,突出医院精神文化;全方位把握“仁、和、精、诚”四个维度,精准定位;结合地域名医及其文化,打造区域特色。第四节是关于医院文化建设个案调查的思考。在中国传统视域中,“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家庭不仅是全体家庭成员的情感所系,也是整个社会的最小细胞单位。现今中国,儒家“家”文化的实践地由传统家庭转向了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的归属感、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以医院文化为例,儒家“家”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新时代医院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医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一章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讨论。此部分主要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践行的外部的政策和文化环境,提出了树立信仰,抑扬结合,众人拾柴,互利双赢、全媒体呈现的建议。总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融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以人为承载,以时代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鹄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

郭书[2](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汤素娥[3](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李乾夫[4](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资源及资源间的考量和较量成为社会进程的关键要素,这促发了人们在不同领域内对各类资源的理论自觉和深入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同时也可以为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在民族地区的深入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树立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促进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基本概念的厘清和界定,是系统论述和研究某一理论问题的逻辑前提。在对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概念的界定基础上,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能被开发利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记录和反映了少数民族发展历程的各种文化资源的总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丰富其内容体系,还能提升其可接受性,同时还能促进其实践转换。对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分类,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论的深度耕犁,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践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引导,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的自我逻辑演进。根据资源的一般分类方法,从分类科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类方法主要有层级分类法和平行分类法两种。在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具体分类中,在把握分类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同属相归性原则指导下,根据文化的层级结构,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为民族物质文化资源、民族精神文化资源、民族制度文化资源和民族行为文化资源四种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其它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比,有独自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民族性、族际交融性、并存共生性、零散脆弱性等方面;其优势主要有资源表现的生活化优势、资源表达的通俗化优势、资源生成的地缘性优势、资源内容的特色化优势、资源形式的多样化优势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功能是其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存在意义的集中表露以及存在价值的重要依托。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发展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对其它事物发生作用和产生价值的自身固有属性。围绕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功能具体分为载体与凝聚、释放与传递、原料与产出、动力与协调等四大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遵循理论规引律、异质同构律、同质竞争律、有序作用律、适应超越律等规律五大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不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主体根据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使之成为现实的可资利用的资源,或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未知功能进行挖掘,以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有效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动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规约着其开发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实际开发中,要在遵循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系统性与针对性统一原则、全面性与地域性统一原则、动态性与可持续性统一原则和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原则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配置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内在规定性和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内外力双驱作用下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要遵循优化资源结构原则、增值资源价值原则、系统协调平衡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市场主导下的交换配置和政府主导下的统筹配置两种,在具体配置中,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做好同种资源配置、同类资源配置和综合交叉配置,以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资源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其利用中,要遵循合政治方向原则、合民族习惯原则、合发展规律原则,要正视利用主体分布失衡、主体利用能力欠缺、资源整合程度不高、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从加强主体意识以提高整体素质、共建共享平台以保障资源供给、健全利用机制以确保综合利用、理论实践结合以贯通内化外化等方面着手,实现开发的所有价值和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谋划、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综合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紧密结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体系等方式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最终发挥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

汤克敌[5](2015)在《邓小平消费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消费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所面临的国情与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开放初期有着显着的不同。然而,邓小平消费思想并没有过时,深入研究邓小平消费思想对于适应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的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当代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论述邓小平消费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邓小平消费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其次,概括和归纳邓小平消费思想的基本内容及重要特征。最后,着眼于理论服务实践,探索邓小平消费思想对于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与当代价值。

隋牧蓉[6](2013)在《马克思消费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和谐消费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认为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他对于消费问题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经济学的视域,而是将其置于广阔的社会领域中进行研究,通过批判和构建两种途径逐步创立了消费理论,并为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包括了社会再生产的消费理论、资本主义的消费理论、未来社会的消费理论。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体系体现了四方面的特征:第一,消费与生产保持均衡发展;第二,消费发展的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第三,生产与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第四,消费应具有公平性。和谐消费的内涵和本质是消费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消费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消费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消费体现公平正义,体现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核心特征。从本质上讲,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低碳消费等都统一于和谐消费。因此,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消费的理论基础,对消费发展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谐消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是缩小消费差距的有效手段,是弥补社会公共消费不足的重要方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抵制消费主义腐蚀的必然要求,是优化消费环境的有力保障,是对失谐消费现象的文化反思,是重构主导消费文化的基础环境,是完善消费相关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和谐消费价值体系的直接动因。简言之,和谐消费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中国发展和谐消费是必然选择。中国实现和谐消费有四条路径。一是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通过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宣传、消费者转换消费理念、充分发挥文化引导作用和政策与法律保障等措施树立起和谐的消费理念。二是实行和谐的消费方式。要实行和谐的消费方式,就要解决好中国当今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和优化公共消费供给,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力。三是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体系,健全消费法律体系,优化消费道德环境,加强市场行为的监管。四是构建和谐的消费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构建和谐的消费文化必须融合先进的外来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消费文化,同时,政府要发挥文化职能推进消费文化建设,并强化传媒对消费文化的积极作用。综上,和谐消费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和谐消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统一,和谐消费是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中国要构建和谐消费,就是要在国家的主导下每个人树立起和谐的消费理念、在和谐的消费环境中通过和谐的消费行为实现和谐的消费方式,构建和谐的消费文化,从根本上实现人与经济社会、人与生态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马淑娟[7](201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伦理的历史变迁和理论思考》文中指出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伦理的历史变迁过程,全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影响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良好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支撑。本文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出发,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发生作用的具体途径以及其具体内容的影响,进一步总结和分析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中国伦理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勾勒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下中国伦理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从内容结构上看,本文由导论、四章正文和结论总共六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是梳理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和界定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第一章介绍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前,中国传统伦理的晚期阶段——具体内容、总体特征和衰落历史过程。从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家庭伦理和个体道德等具体伦理分析来看,中国传统伦理的本质是一种封建主义性质的伦理。中国传统伦理的总体特征在主体维度表现为自然主义和缺乏主体性的特点,价值维度呈现出整体主义的和谐特点,内容维度形成了以美德伦理为主的内容特征,实践层面体现出注重实践的伦理传统和直觉主义特点。中国传统伦理的衰落过程实际上表现了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中国封建主义统治秩序的日渐腐朽和衰颓。第二章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开始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家庭伦理和个体道德等各个方面。中国伦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集中表现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作用下,中国伦理开始生成人民主体;伦理价值从追求整体和谐到崇尚革命斗争;伦理内容完成了由个人美德到阶级功利的转变;伦理实践由个人德行的直觉式实践转变为自觉理性式实践。第三章考察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历史主题,以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以群众运动为具体途径对中国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家庭伦理和个体道德再一次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结果是使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成为中国伦理的主要内容。但是,这时期对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仍有不足,在伦理价值方面呈现出崇尚阶级斗争的特点,在伦理内容上将阶级功利和个人美德相结合,伦理实践上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共产主义道德实践相结合。第四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及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得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趋势,使人们由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人”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人”。相应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以文化引领和制度规范的新途径对中国伦理发生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人们的思想认识,通过制度规定约束人们的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新伦理观构成了中国伦理的新内容,并且,通过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等形式使这些新伦理观落实于具体制度,形成了人们的价值共识,落实为人们的实践活动。伦理主体层面,人民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伦理内容方面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应用伦理,伦理价值追求由斗争转为和谐,伦理实践出现了制度化特征。结论部分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影响进行了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时代主题,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内容,赋予中国伦理发展以相应的时代特点。特别地,中国伦理发展必须注意五个问题,一是处理好中华民族传统与民主科学要求之间的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促进人民主体性的发展;三是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影响的正能量;四是根据时代发展和国情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和谐伦理”建设。

许菊芳[8](2012)在《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本是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价值、功能更体现了现代性的转变。20世纪以来,唐宋词选既是当代人接受唐宋词的重要媒介,又折射出中国时代转型时期文艺思潮嬗变的轨迹。同时,民国以来的唐宋词选大多出于词学专家学者之手,凝聚了他们词学研究的智慧成果,因此,透过每一部词选,又能触及到词学观念演进的脉搏。基于此,文章运用宏观概括与微观剖析的方法,既全面梳理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选坛体貌,又深入剖析若干重要选本,勾勒民国以来唐宋词选发展流变的轨迹。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并对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意义。正文以上编综论、下编分论的形式展开对民国以来近百年唐宋词选的梳理和探究。上编四章,前三章分别从民国时期(1911-1949)、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9)、新时期以来(1979至今)三个时期展开论述不同时代语境下唐宋词选的体貌特征:民国时期,唐宋词选体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鲜明特征,选坛上新旧词选杂糅,选心和选型逐步多样化,白话词选与评析型词选代表了词选发展的新方向,作词法词选体现出传统学者挽救词文体创作于式微的努力和普及词体创作的构想。建国后三十年中,在文艺理论与创作政治化、功利化的时代环境下,唐宋词选整体表现出数量少和类型单一的特点,其选心偏重于思想性和人民性,选域偏向于豪放词和民间词,选型表现出由重选向重释的全面转变。新时期以来,在较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多元化的文艺思潮推动下,唐宋词选再度繁荣。不仅选本数量多,而且整体呈现出编撰者层次多样、选心多元化、选型多维度、传播媒介多样化等特点。第四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抽绎出民国以来唐宋词选嬗变的轨迹,并阐述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下编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为分论部分,通过重点剖析民国以来以朱祖谋《宋词三百首》、胡适《词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唐圭璋、缪钺等《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为代表的七部词选,展现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演变历程。《宋词三百首》集历代词选之大成,且选词精当,校勘审慎,堪称传统词选之“结穴”。胡适《词选》宣扬了白话词史观念,开启了现代型词选的新体例,建立了开创性的现代型词选范式。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贯穿着名家词的客观意识,同时标注词韵,兼顾填词和读词的双重意旨,是新旧交融的典范之作。胡云翼《宋词选》选词精炼,注释完备,既顺应了时代读者群体的需要,又烙上“左倾”思潮的鲜明印记,因此,它是一部影响广泛而得失参半的普及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不仅切合了时代的主旋律,注重选词的思想性,又超脱于时代之上,注重了选词之“广”与释词之“深”,并宣扬了词体鉴赏的理念,因此,它是一部融研究、鉴赏于一体的选坛别调。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既衣钵于晚清常州词派“重拙大”的词学追求,又开创了“简释”体的词选体例,旧思想和新观念、新方法融合一体,体现出延续传统、开启新声的选词意义。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兼具词选和工具书的双重性质,其以超大的包容量、选词与鉴赏方面广泛的覆盖面、普遍的影响成为词体鉴赏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以上论述,论文的结论是:民国以来,唐宋词选与时代文化政治意识、社会历史语境相低昂;唐宋词选折射出20世纪以来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唐宋词选整体呈现出选心、选型、体例等的历变过程和多元化色彩;且随着词体创作的式微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唐宋词选指示门径的功能弱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突显,与此相应,唐宋词选体例根本上也发生了由重选到重释的转变。

王再兴[9](2012)在《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文中指出农民的“解放”,可能既是一个历史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想象的问题。原因在于,在“革命”中国,即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时期,与通常所称的存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等三大社会压迫的说法相适应,农民的“解放”被很自然地理解成(或者说想象成)农民的土地问题和“翻身”问题。这在民主革命年代曾经被简洁地表述为“打土豪、分田地”,以及表现为1920年代后期直到1950年代初中共的各种土地法令等。但是,上述对于农民“解放”问题的理解,应该说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的时间性。以“十七年”为例,前述中国农民的“土地还家”和穷人“翻身”的愿望,在新的人民国家的时代,均已经在事实上逐一得到了实现。这些正是农民的“解放”问题在后续历史实践方面的呈现。但是,在新的历史实践的基础上,“解放”问题也可能悄然诞生了某些新的、纠结的理解或者想象,它们形成了对于当年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诸多理解差异,从而使得问题趋于一定的复杂化了。应该说,正是在这个新的理解/想象的层面上,农民“解放”的涵义重新成为今天我们可能仍然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依循着1949-1966年间原始的历史材料、小说文本、以及主体想象等彼此交织的层面,努力促成“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叙述展示出它自身的复调特性。——或许,这是对于“舆论一律”时代社会主义农村小说进行再阐释的可能条件,虽然它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本文的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讨论方式,这包括以“故事”作为场域、将“叙述”区分为不同层次、视“叙述”为矛盾闭合点、信赖历史编纂学事实的“真实”观、以及“永远历史化”等途径,尽管它们可能算不上是最好的方式。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本章将1940年代以后的农民小说看作后续十七年农民小说的“前史”,主角就是单干时代的农民。本章试图发现影响到后来1949-1966年农民小说的几个大的话题,如封建性空间、个人、欲望、以及历史化等。本章争取呈现传统、现代、革命等复数话语下的中国农村的复杂面貌,并将农民的“解放”重新上升为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本章涉及了以下主要话题:当年在“组织起来”的号召下,“劳动”和“尊严”的观念如何被凸现出来,同一过程中“欲望”又是怎样悄悄地遭逢了全面的抑制;如何出现了农民解放的“形式”想象——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它引发了什么样的文学问题等等。本章尝试说明,革命话语下欲望的形式化通道的被压抑,可能留给了整个社会主义文学持久的和结构性的动荡不宁。第三章,“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本章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农村小说中“个人”怎样历史性地进入了与“集体”的纠葛当中,“个人”与“集体”两者的关系及其困境等问题。本章试图说明,“集体”仍然是中国农民所需要的;但是如果农民的“个人”在集体之内没有被赋予应然的承认,反过来也会对于原本就由他们所构成的“集体”产生根本性的损害,从而使得农民“个人”与“集体”的间性关系可能面临着全面溃散的危险。第四章,“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讲述的再历史化”。1950年代末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虽然遭遇了挫折,但是这一浪漫主义运动却在文学上激发了诸多热烈的想象。这些想象指向了超越当时现实困境的某些反思性和可能性。本章希望能够重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前期文学-政治的复杂关系,并从中钓沉某些被淹没的积极的想象。本章试图说明,这些想象恰恰是今天我们已经淡忘掉的,从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另一种意义的历史“真实”。结束语,“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农民隶属于“人民”。也因为如此,“人民”/“人民性”文学似乎值得我们期待:让农村小说中农民及其生活的想象与叙述重返尊严和平等的维度,让“解放”的讨论返归实在界,使“问题”得到命名,这或者是农村小说以后的可能出路之一。无论如何,我们总会想象未来。对于20世纪中国农民的“解放”故事及其故事的讲述,尽管很难说有哪种阐释方式是最终更为有效的,但是我们的文学与批评,却业已向我们提出了一项艰难的任务:经由怎样的路径,我们方能恢复(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建构”)那个失落的主体间的“承认/认同”关系呢?本文也谨此希望,通过相关的讨论,能够绵薄地有助于让农民成为新时代“解放”意义上的“人民”,让农村生活,也纳入到通常意谓的“好生活”的场域中去,使“平等”、“正义”和“尊严”等曾经温暖我们的原则,在我们的想象和叙述里被重新镀亮起来。

齐蓓[10](2009)在《论现代和谐消费理念》文中研究表明消费对于当代人类社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对人的生存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提倡和谐社会的同时,消费和谐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消费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和谐消费理念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消费思想的发展过程,并针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消费现象提出了现代和谐消费理念,分析了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本质和基本内容。本文认为现代和谐消费理念指在当代社会中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和谐地解决了消费矛盾的消费意向、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有机统一。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来研究和谐消费理念。第一部分主要系统的阐述了消费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分别从中国传统消费思想、西方消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思想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解读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思想前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当代社会中消费的多样性与不合理性问题,认为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主要研究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本质问题,并从消费与环境的关系、消费与人的关系两个维度对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基本规定方式进行了分析,提炼出了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主要特征。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它的主要观念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第五部分阐述了和谐消费理念的实践化问题,主要是实现途径问题。即如何把现代和谐消费理念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二、邓小平消费思想抉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消费思想抉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涵
    1.1 医心“仁”
        1.1.1 天道为仁
        1.1.2 医为仁术
        1.1.3 慈悯万物
        1.1.4 医不嗜利
    1.2 医道“和”
        1.2.1 人天和合
        1.2.2 人际和谐
        1.2.3 形神合一
        1.2.4 调和疾病
    1.3 医术“精”
    1.4 医品“诚”
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古代践行
    2.1 习医动机
        2.1.1 口实之需
        2.1.2 追名逐利
        2.1.3 举余而医
        2.1.4 传承家学
        2.1.5 疗养君亲
        2.1.6 保身逸志
        2.1.7 格物致知
        2.1.8 修德济世
    2.2 行医境界
        2.2.1 理想之境
        2.2.2 中上之境
        2.2.3 不足之境
    2.3 “大医”理想人格
        2.3.1 特色辨析
        2.3.2 现代启示
3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践行
    3.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认知
        3.1.1 对象与方法
        3.1.2 结果分析
        3.1.3 讨论
    3.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典范
        3.2.1 “国医大师精神”的提出
        3.2.2 “国医大师精神”的提炼
        3.2.3“国医大师精神”评析
        3.2.4 “国医大师精神”的当代价值
    3.3 中医医院的医院价值文化建设调查
        3.3.1 对象与方法
        3.3.2 结果分析
        3.3.3 讨论
        3.3.4 问题与思考
    3.4 儒家“家”文化视角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反思
        3.4.1 传统儒家“家”本观念
        3.4.2 新儒家“家”文化
        3.4.3 和谐医院文化建设
        3.4.4 医院“家”文化建设实例
4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
    4.1 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
        4.1.2 文化环境
    4.2 策略分析
        4.2.1 树立信仰
        4.2.2 抑扬结合
        4.2.3 众人拾柴
        4.2.4 互利双赢
        4.2.5 全媒体呈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2)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一、微观
        二、造型艺术
        三、微观造型艺术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一、社会分工
        二、习艺经历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一、微雕艺术流派
        二、微画艺术流派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四、现实主义题材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一、创作材料
        二、创作技法
        三、创作工具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微观之美
        二、奇特之美
        三、神秘之美
        四、精致之美
        五、形态之美
        六、色彩之美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比例与尺度
        四、对称与均衡
        五、过渡与呼应
        六、主从与重点
        七、轻巧与稳定
        八、条理与秩序
        九、节奏与韵律
        十、古韵与时尚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3.1 劳动价值论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3.2 劳动精神论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3.3 劳动主体论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3.4 劳动关系论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资源内涵的界定
        (一) 人类资源实践历史考察
        (二) 资源观的发展演变
        (三) 资源的基本内涵
    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内涵的界定
        (一) 文化的内涵
        (二) 文化资源的内涵
        (三)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
    三、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内涵的界定
        (一)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基本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本内涵
    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二)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三)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分类
    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类的意义
        (一) 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论的深度耕犁
        (二) 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践的有效开展
        (三) 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引导
        (四) 有利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的自我逻辑演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类的方法、原则
        (一)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类的方法
        (二)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类的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 民族物质文化资源
        (二) 民族精神文化资源
        (三) 民族制度文化资源
        (四) 民族行为文化资源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
        (一) 民族性
        (二) 族际交融性
        (三) 并存共生性
        (四) 零散脆弱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
        (一) 资源表现的生活化优势
        (二) 资源表达的通俗化优势
        (三) 资源生成的地缘性优势
        (四) 资源内容的特色化优势
        (五) 资源种类的多样化优势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功能界定及其特征
        (一)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功能的界定
        (二)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功能的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功能的内容
        (一) 载体与凝聚功能
        (二) 释放与传递功能
        (三) 原料与产出功能
        (四) 动力与协调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功能发挥的规律
        (一) 理论规引律
        (二) 异质同构律
        (三) 同质竞争律
        (四) 有序作用律
        (五) 适应超越律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
    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涵、意义及特点
        (一)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
        (三)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 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二) 系统性与针对性统一原则
        (三) 全面性与地域性统一原则
        (四) 动态性与可持续性统一原则
        (五) 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具体开发
        (一) 民族物质文化资源开发
        (二) 民族精神文化资源开发
        (三) 民族制度文化资源开发
        (三) 民族行为文化资源开发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配置
    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必然性
        (一)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的必然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一) 优化资源结构原则
        (二) 增值资源价值原则
        (三) 系统协调平衡原则
        (四)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
        (一) 市场主导下的交换配置
        (二) 政府主导下的统筹配置
    四、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具体配置
        (一) 同种资源配置
        (二) 同类资源配置
        (三) 综合交叉配置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内涵及意义
        (一)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原则
        (一) 合政治方向原则
        (二) 合民族习惯原则
        (三) 合发展规律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
        (一) 利用主体分布失衡
        (二) 主体利用能力欠缺
        (三) 资源整合程度不高
        (四) 资源总量相对不足
    四、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策略
        (一) 加强主体意识,提高整体素质
        (二) 共建共享平台,保障资源供给
        (三) 健全利用机制,确保综合利用
        (四) 理论实践结合,贯通内化外化
    五、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方式
        (一)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谋划
        (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综合传播
        (三) 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紧密结合
        (四)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邓小平消费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框架及创新之处
        1.3.1 论文框架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邓小平消费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消费理论
        2.1.1 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
        2.1.2 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
    2.2 列宁、斯大林消费理论
        2.2.1 列宁斯大林关于帝国主义阶段消费理论
        2.2.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阶段消费理论
    2.3 毛泽东思想中的消费理论
        2.3.1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
        2.3.2 关注集体福利,共享消费资料
        2.3.3 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第3章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1 邓小平消费思想的基本内容
        3.1.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居民消费水平
        3.1.2 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1.3 即重视物质消费,又重视精神消费
        3.1.4 量力而行,适度消费
    3.2 邓小平消费思想的主要特征
        3.2.1 邓小平消费思想的创造性
        3.2.2 邓小平消费思想的辩证性
        3.2.3 邓小平消费思想的务实性
        3.2.4 邓小平消费思想的实践性
第4章 邓小平消费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4.2 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3 提倡居民科学消费、合理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4 严惩腐败、遏制消费主义,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马克思消费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和谐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4 本文创新点与难点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写作的难点
第2章 中外消费理论的演进概述
    2.1 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的演进
        2.1.1 忽视消费的经济理论
        2.1.2 重视消费的经济理论
        2.1.3 质与量结合的消费理论
        2.1.4 基于确定性分析的消费理论
        2.1.5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消费理论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消费理论
        2.2.2 列宁和斯大林的消费理论
        2.2.3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消费思想
        2.2.4 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思想
第3章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对当代实现和谐消费的意义
    3.1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概述
        3.1.1 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消费理论
        3.1.2 关于资本主义的消费理论
        3.1.3 关于未来社会的消费理论
    3.2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和谐消费本质特征
        3.2.1 消费与生产保持均衡发展
        3.2.2 消费发展的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
        3.2.3 生产与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3.2.4 消费应具有公平性
    3.3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现实意义
        3.3.1 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3.2 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和谐消费
        3.3.3 以分配公平和公共服务增加推动消费公平
        3.3.4 解决农民消费不足问题以促进发展成果共享
        3.3.5 重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发展消费力
第4章 中国和谐消费目标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4.1 当代中国消费发展历程及其特征概述
        4.1.1 改革开放以前消费受到抑制
        4.1.2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第一次消费革命
        4.1.3 20 世纪 90 年代消费从增长高潮转为低水平徘徊
        4.1.4 新世纪以来消费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4.2 和谐消费的提出及内涵
        4.2.1 和谐消费的提出
        4.2.2 和谐消费的内涵
    4.3 和谐消费的基本特征
        4.3.1 消费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4.3.2 消费与人的发展相协调
        4.3.3 消费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4.3.4 消费体现公平正义
    4.4 和谐消费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4.4.1 和谐消费与适度消费
        4.4.2 和谐消费与绿色消费
        4.4.3 和谐消费与可持续消费
        4.4.4 和谐消费与生态消费
        4.4.5 和谐消费与低碳消费
第5章 中国发展和谐消费的必然性分析
    5.1 发展和谐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1.1 和谐消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
        5.1.2 和谐消费是缩小消费差距的有效手段
        5.1.3 和谐消费是弥补社会公共消费不足的重要方式
    5.2 和谐消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5.2.1 和谐消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5.2.2 和谐消费是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5.2.3 和谐消费是抵御消费主义侵蚀的必然要求
        5.2.4 和谐消费是优化消费环境的有力保障
    5.3 和谐消费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5.3.1 和谐消费是对失谐消费现象的文化反思
        5.3.2 和谐消费是重构主导消费文化的基础环境
        5.3.3 和谐消费是完善消费相关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
        5.3.4 和谐消费是建立和谐消费价值体系的直接动因
第6章 中国实现和谐消费的路径分析
    6.1 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
        6.1.1 加强和谐消费教育和宣传
        6.1.2 消费者转换理念
        6.1.3 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
        6.1.4 政策与法律保障
    6.2 实行和谐的消费方式
        6.2.1 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6.2.2 增加和优化公共消费供给
        6.2.3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6.2.4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力
    6.3 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6.3.1 完善消费政策,提高消费政策效率
        6.3.2 健全消费法律体系,形成消费长效机制
        6.3.3 优化消费道德环境,提升道德评价标准
        6.3.4 加强市场环境的建设、管理和监督
    6.4 构建和谐的消费文化
        6.4.1 融合先进的外来消费文化
        6.4.2 继承优秀的传统消费文化
        6.4.3 政府发挥文化职能推进消费文化建设
        6.4.4 加强社会传媒对消费文化的积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伦理的历史变迁和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历史梳理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前的中国传统伦理
    第一节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之“礼”
        一、社会伦理中的礼之设想
        二、政治伦理中的礼之规范
        三、经济伦理中礼之规定
        四、家族伦理中的礼之规范
        五、个体道德中的礼之规范
    第二节 中国传统伦理总体特征
        一、中国传统伦理缺乏精神主体
        二、中国传统伦理崇尚“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
        三、中国传统伦理以美德伦理为内容特征
        四、中国传统伦理具有注重实践和直觉主义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的日渐衰微
        一、由“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
        二、上层统治者的改良运动
        三、资产阶级革命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影响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影响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及变化(1919-1949年)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及其对中国伦理影响方式研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过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伦理变迁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伦理内容变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伦理观的变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伦理观的变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伦理观的转变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家庭伦理观的改变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个体道德观的变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伦理的总结性评价
        一、中国伦理开始形成以人民为整体的伦理主体
        二、伦理价值追求由整体和谐转向革命斗争
        三、伦理核心内容由个人美德变为阶级功利
        四、伦理实践由直觉式实践变为自觉理性式实践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及变化(1949-1978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及其对中国伦理影响方式研究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要认识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伦理的变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伦理观的变化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伦理观的变化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治伦理观的变化
        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伦理观的变化
        四、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家庭伦理观的变化
        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个体道德观的变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伦理的总结性评价
        一、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尚有不足
        二、崇尚阶级斗争的伦理价值追求
        三、实现了阶级功利和个人美德的结合
        四、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共产主义道德实践的结合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及变化(1978年-)
    第一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背景及方式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背景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的影响方式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蕴含的社会主义新伦理观
        一、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二、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三、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四、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的社会主义伦理新观念
        一、依法治国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四、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
        五、社会主义义利观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社会主义伦理新观念
        一、构建和谐社会
        二、社会公平正义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促使中国伦理发生总体变迁
        一、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二、应用伦理的产生
        三、伦理价值追求由革命斗争转向追求社会和谐
        四、伦理实践具有了制度化特征
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伦理影响的理论总结和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定了现代中国伦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中国伦理发展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本学的由来及选本的价值功能
    第二节 唐宋词选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上编 综论篇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兴盛的原因探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的体貌特征
        第三节 三大类型词选探究
        小结
    第二章 建国后三十年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建国后三十年中唐宋词选衰退的原因透视
        第二节 建国后三十年唐宋词选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建国后三十年若干重要唐宋词选探论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繁盛的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概貌
        第三节 五种特殊类型词选探析
        小结
    第四章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轨迹及历史文化意义
        第一节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历史文化意义
        小结
下编 分论篇
    第五章 传统型词选的结穴之作:朱祖谋《宋词三百首》
        第一节 朱祖谋及其《宋词三百首》研究述评
        第二节 朱祖谋词学成就及《宋词三百首》成书过程
        第三节 《宋词三百首》对传统选本的继承与开拓
        第四节 《宋词三百首》的词选特色
        第五节 《宋词三百首》刊刻以来的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六章 开创现代型词选的典范之作:胡适《词选》
        第一节 胡适的白话文学思想及其词学观念
        第二节 《词选》的编撰缘起及成书过程
        第三节 《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词选》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小结
    第七章 与古维新、取精用弘的名家之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第一节 龙榆生其人及其词学贡献
        第二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成书过程及其版本考述
        第三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选本价值与历史意义
        小结
    第八章 建国三十年中最具影响的普及型词选:胡云翼《宋词选》
        第一节 胡云翼的生平着述及其词学贡献
        第二节 胡云翼的词选观念及其词选编撰
        第三节 《宋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宋词选》的传播与影响
        小结
    第九章 识才兼备、意寓深广的研究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第一节 俞平伯的治词经历及其词学思想
        第二节 俞平伯的选词实践及其词选观念
        第三节 《唐宋词选释》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选释》的选本价值与时代意义
        小结
    第十章 亦新亦旧、“蕴义宣扬”的苦心之选: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第一节 唐圭璋的词学渊源及词学成就
        第二节 《唐宋词简释》的成书缘起
        第三节 《唐宋词简释》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简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小结
    第十一章 唐宋词鉴赏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唐宋词鉴赏辞典》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鉴赏热产生之原因及其表现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鉴赏辞典的编撰及其共性特征
        第三节 《唐宋词鉴赏辞典》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鉴赏辞典》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经眼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9)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作为问题的农民“解放”及其讲述(1949-1966)
第一章 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
    第一节 《一个绅士的长成》(1941)与两难而诡异的乡村化空间
    第二节 《刘二和与王继圣》(1947):“不是翻了身了吗?”
    第三节 《受苦人》(1942)和《金宝娘》(1948):“解放”背后的身体
    第四节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阶级及其暴力解放的讲述
    结语
第二章 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
    第一节 《村歌·上下篇》(1949):“流氓主要是不生产”
    第二节 《不能走那条路》(1953):解放的形式想象与叙事程式
    第三节 《铁木前传》(1956)及其生命的“火力”、改造与爱情
    第四节 《创业史》(1959):欲望、及欲望的“历史”化讲述
    结语
第三章 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
    第一节 《韩梅梅》(1954):“受不起委屈也是一种个人主义”
    第二节 《三里湾(》1955):集体和集体化的想像及其问题
    第三节 《山乡巨变》(1957)与“算帐”、“未来的草图”及声口
    第四节 《“锻练锻练”(》1958):公共空间的崩溃与个人的处境
    结语
第四章 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讲述的再历史化
    第一节 《李双双小传》(1959)与“劳动”的道德化及参与政治
    第二节 《张满贞》(1961):“日常生活”中的“新人”想象
    第三节 《“老坚决”外传》(1962)中乡村空间与精英的再历史化
    第四节 《艳阳天》(1964):“新英雄人物”、青年问题及想象的“解放”①
    结语
结束语 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论现代和谐消费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消费思想的历史发展
    2.1 中国传统消费思想
        2.1.1 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概念
        2.1.2 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嬗变
        2.1.3 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特点
    2.2 西方消费思想
        2.2.1 西方消费思想的概念
        2.2.2 西方消费思想的嬗变
        2.2.3 西方消费思想的特点
    2.3 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思想
        2.3.1 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概念
        2.3.2 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嬗变
        2.3.3 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特点
第三章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提出
    3.1 消费的涵义
        3.1.1 消费的概念
        3.1.2 消费的属性
    3.2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提出的现实基础
        3.2.1 当代人类消费的多样性
        3.2.2 当代人类消费的社会问题
        3.2.3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提出的哲学基础
    3.3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提出的意义
        3.3.1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3.3.2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章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本质
    4.1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涵义
    4.2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基本规定方式
        4.2.1 从消费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来看和谐消费理念
        4.2.2 从消费与人的关系方面来看和谐消费理念
    4.3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主要特征
        4.3.1 坚持消费的合理性
        4.3.2 突显消费的协调性
        4.3.3 关注消费的长远性
第五章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基本内容
    5.1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主要观念
        5.1.1 绿色消费观念
        5.1.2 文明消费观念
        5.1.3 理性消费观念
    5.2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基本原则
        5.2.1 适度原则
        5.2.2 公平原则
第六章 现代和谐消费理念的实现途径
    6.1 建立全面有效机制
    6.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3 树立和谐消费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邓小平消费思想抉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D]. 唐禄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3]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4]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研究[D]. 李乾夫.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5]邓小平消费思想研究[D]. 汤克敌. 吉林大学, 2015(08)
  • [6]马克思消费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和谐消费问题研究[D]. 隋牧蓉. 辽宁大学, 2013(05)
  •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伦理的历史变迁和理论思考[D]. 马淑娟. 南开大学, 2013(07)
  • [8]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D]. 许菊芳. 苏州大学, 2012(03)
  • [9]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D]. 王再兴. 上海大学, 2012(11)
  • [10]论现代和谐消费理念[D]. 齐蓓. 西北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邓小平的消费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