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 Draft中的UVLC编码分析

H.264 Draft中的UVLC编码分析

一、H.264草案中的UVLC编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躜[1](2019)在《基于Wi-Fi的超市广告视频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超市中提供向导服务能够极大的帮助消费者快速选购到心意的商品,因此管理方迫切希望寻找一种成本相对较小并且自动的导购方案。本论文以此为背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以H.264作为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以Wi-Fi作为无线传输方式的超市广告视频系统。本系统分为广告推送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两部分,广告推送服务器上的软件通过H.264视频编码算法和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对广告视频进行压缩和封装,通过Wi-Fi传输至超市中提前布置的终端设备处;终端设备接收H.264编码格式的广告视频流后,对数据包进行解封和H.264视频解码并进行实时播放。同时终端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当前超市内的环境图片,对其中的人脸进行识别,以此对当前超市中的顾客人流数量进行统计。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广告推送服务器软件,包括H.264视频编码模块和RTP封装/发送模块,并对H.264视频编码中的帧间预测运动估计算法的搜索模板进行优化。H.264视频编码模块可以通过H.264编码库可以对超市视频进行压缩,RTP封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RTP协议可以将码流文件封装成RTP数据包,并且按照RTCP协议发送RTP数据包。论文设计了基于RK3288主控处理器芯片的终端设备硬件,完成了 Wi-Fi模块、以太网模块、音频模块、MIPI屏模块、摄像头模块、DC/DC模块、存储模块等各个组成模块的实现。论文设计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终端设备嵌入式软件,完成了嵌入式Linux4.4平台的构建,实现了 RTP接收/解封模块、H.264解码/播放模块和终端视频信息采集模块等组成的应用软件。RTP接收/解封模块可以通过视频传输协议RTP/RTCP,对从广告推送服务器处接收到的RTP数据包进行接收并解封拼接成H.264码流文件,H.264解码/播放模块可以通过FFmpeg库和SDL库对H.264码流文件进行解压以及实时播放,终端视频信息采集模块可以通过V4L2和OpenCV开源库对摄像头采集图片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对超市中的人流情况进行统计。对超市广告视频系统的测试表明,本论文对H.264视频编码帧间预测中运动估算算法搜索模板的改进,在基本保持原有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改进后的算法比原算法在编码时间上有所节省。超市广告视频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表明,系统可良好运行。

陈稳[2](2017)在《H.264视频众核解码研究及在定制众核虚拟平台上的实现》文中提出视频编解码技术在数字高清电视、网络流媒体、视频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标准是2003.3正式发布的H.264/AVC与2013.1正式发布的HEVC/H.265。现存大量H.264标准的视频文件,且相较HEVC, H.264的解码算法复杂度更低一些,本文选择H.264众核解码做为研究起点。H.264标准为保证高画质、低码率,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目前H.264解码方案主要有高性能CPU/DSP方案、硬件加速专用模块、专用ASIC芯片/FPGA方案、多核(2/4核、ARM+DSP结构)方案,各方案在性能、功耗、灵活性方面各有优缺点。本文面向H.264视频解码应用,研究高性能、低功耗、高灵活性的H.264视频众核(16核及以上)解码实现方案,探索解决H.264众核解码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所得结果亦可用于H.265及其他视频标准。目标众核平台是由MCVP-NoC系统构建生成的虚拟平台。MCVP-NoC是自行设计的支持定制NoC (Networks-on-Chip,片上网络)的多核虚拟平台建模工具,它采用“SystemC + TLM2.0 + OVP”工具构建,MCVP-NoC生成的虚拟平台能运行实际程序,支持真实应用驱动,可用于项目早期软件开发、调试,系统架构探索,以及性能、功耗、面积评估等。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分析H.264解码计算性能瓶颈;(2) H.264解码的任务划分与众核映射。先按解码流程进行任务划分,采用“码流分析、slice解码、滤波、输出”四级流水,再对解码流程各部分按计算量划分,进行多核并行加速。(3)构建众核虚拟平台,用其运行H.264众核解码程序,评测性能。众核系统采用4x4 2D mesh结构,共16个处理器节点,每个节点含1个orlk处理器、32M字节指令存储器、32M字节数据存储器,所有节点共享1个256M字节shared-memory。该模型可运行实际H.264解码代码,能定量分析性能,可用于系统架构优化、片上存储需求分析,存储方案优化;能定量分析核间通信流量,可用于指导核间NoC互联结构与链路带宽设计。

刘皓宇[3](2014)在《基于H.264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网络多媒体的发展,视频传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点播等都要用到视频传输。所以很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实用的视频传输系统。DirectShow是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流媒体架构,利用它可以很好地解决网络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挑战,并可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H.264是目前最新的视频压缩标准,能在提供较好图像质量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压缩率,适合作为传输图像的压缩标准。但是目前DirectShow平台还缺乏对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支持。RTP/RTCP是提供多媒体实时传输与传输控制的网络传输协议,能够提供实时可靠的传输服务。所以,本文在DirectShow平台上结合H.264和RTP/RTCP实现了一个视频传输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在率失真优化方面,根据基本编码规律,利用比特预测技术来预测率失真优化中需要的熵编码后的比特数,使得码率的获得不再需要对每种编码模式下的变换量化系数都进行熵编码,大大减少了率失真优化过程的时间,为了提高比特预测的准确度,还对实际编码后的比特数进行了统计,对比特预测公式进行了修正;2.在差错控制方面,根据错误检测技术改进了嵌入数字水印的错误检测方案,能对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比特错误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3.根据错误隐藏技术改进了基于光流估计的整帧丢失恢复算法,对由RTP包丢失造成的整帧丢失能起到很好的恢复作用;4.考虑到视频传输安全的需要,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对DCT系数符号位加密的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满足安全需要;5.根据RTCP报文信息,利用DirectShow的质量控制机制,对传输服务质量进行控制,使得视频传输更好的适应网络,并将各种功能算法封装到对应的Filter中去,形成独立的功能模块。整个系统包括如下模块1.采集模块;2.编码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解码播放模块。各个模块独立完成各自功能,通过Filter Graph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视频传输系统,在实际网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实时视频数据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服务质量等问题,具有较好的网络适应性和良好的视觉质量。

蒋芹芹[4](2012)在《救援通信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Mesh网络井下可视化无线救灾通讯技术与装备”(SQ2011SF13B00488)。近年来,矿难频繁发生,现有的用于矿山救援的通信设备主要是矿山救援电话,信息量有限,不能全面准确反映现场的各种实际情况,导致救援指挥不畅。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实时准确反映现场各类信息的救援通信技术及装备,矿山多媒体救援通信系统便是符合要求的高效指挥救援系统。该系统包括井下信息记录仪、井下基地台以及地面指挥台三方。本人主要工作为救援通信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实现,即为矿山多媒体救援通信系统中井下信息记录仪与井下基地台的嵌入式软件设计,包括嵌入式平台搭建和平台应用软件设计实现。救援通信系统嵌入式软件是基于ARM11—S3C6410硬件平台开发,采用嵌入式WinCE6.0操作系统,以VS2005为开发环境。本文给出了嵌入式平台搭建中BootLoader的移植、启动logo定制和LCD驱动调试过程。平台应用软件划分为视频处理模块、环境参数模块、配置信息模块、报警提示四个模块。视频处理模块采用Directshow技术及S3C6410MFC中的H.264硬件编解码技术实现井下信息记录仪端视频显示、压缩、转发及井下基地台端接收、解码、显示视频流;环境参数模块以实时曲线形式将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数据绘制出来;配置信息模块包括通信三方在线状态以及音量控制;报警模块是当环境参数浓度超限以及网络故障时启动蜂鸣器报警。测试结果表明,本软件能够实时、准确地把井下救援过程中的视音频信息和环境参数信息传达给井下救援人员、井下基地台和地面指挥台,可帮助指挥中心实时掌握井下现场救援情况并能更好地实施指挥。本设计除了应用于矿山应急救援以外,还可用于日常的矿山、油田等其他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李平[5](2010)在《H.264在DSP平台上的优化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视频电话和视频会议到DVD、数字电视和流媒体,数字视频的应用领域在迅速扩大,过去,由于带宽和处理能力的限制,数字信号处理更多用在简单的语音信号处理。随着众多视频技术的发展,如编解码标准MPEG4和H.264、DSP技术等,人们可利用的通信带宽越来越宽,芯片处理能力更强,简单的语音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关注动态范围更广的音频处理以及视频处理,要求越来越多的视频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视频编解码标准及DSP处理平台技术出现并发展起来。本文对嵌入式平台的软硬件设计、视频编解码算法的发展史及H.264编解码算法、以及DSP平台实现等数字视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实现。首先,介绍了视频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和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发展,然后对H.264视频编解码算法做了简单分析,并介绍了H.264视频编解码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H.264的基础算法如运动估计、帧内编码的技术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次,简要介绍了TI的多媒体处理定点芯片TMS320DM642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H.264编解码器实现的硬件系统框架。说明了系统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最后,重点阐述了基于DM642的系统平台上的H.264视频编解码器的实现和优化,并给出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可以实现CIF格式图像的实时处理。

曹丽丽[6](2010)在《基于ARM的嵌入式H.264软解码器的实现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264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推出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该标准采用了许多不同于以往标准的先进技术,在追求更高的编码效率和简洁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提供了非常好的视频质量,是当前最高效的视频压缩方法。目前,H.264编解码器在硬件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环境下的优化实现已成为科研领域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研究H.264编码标准和ARM处理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以H.264基本档次和主要档次解码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开发平台上开展了优化实现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在ARM平台上构建起嵌入式系统环境和视频播放系统,其次进行H.264的解码移植,实现了嵌入式环境下的H.264解码播放。然而,H.264编解码效率的提高是以运算复杂度的增大为代价的,对硬件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环境,移植后的解码器不能满足实时解码的要求。本文经过仔细的测试分析,总结出未经优化的解码器在嵌入式环境下的性能瓶颈和优化思路。然后根据ARM处理器的架构特点,以减少内存搬移和精简指令数量为目标,从C代码层面和汇编层面对整个程序的结构和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同时,本文针对ARM存储器特点,进行了内存的合理安排,提出了一种“窗口数据读取方式”,实现各模块间数据的内部传递,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解码效率。本论文的H.264解码器经过重新设计和采用多种优化策略,对CIF(176×144)、QCIF(352×288)和QVGA(320×240)格式的H.264压缩码流均实现了实时解码。

何华丽[7](2009)在《基于H264的多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迅速占领市场。下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ITU-T RecommendationH.264 and ISO/IEC MPEG-4(part 10)Advanced Video Coding)能够以较低的码率、较高的压缩比以及较小的失真对图像、视频进行编码,并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场合。H.264/AVC采取了大量的先进算法,在编码效果和实现复杂度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与以往技术相比,H.264具有更高的压缩性能,以及更好的网络亲和性。本文围绕一个基于H.264/AVC编解码方式的,同时具备多平台客户端(Windows,Linux,Arm Linux)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展开。本系统的设计初衷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Linux和MacOS等平台的发展,这些操作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目前大部分的监控系统都局限于单一平台,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跨多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另一方面,H.264/AVC以较低带宽还原较好图像质量的特点,超越了现有MPEG-X和H26X视频通信标准。在低存储空间的嵌入式设备上,H.264/AVC更能满足其编解码要求;同时也能检测H.264/AVC在低处理效率平台上的实际处理效果,以促进H.264/AVC视频编解码协议的发展。整个系统具有稳定可靠、安装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分析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压缩标准的发展,对其新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H.264的编码思想与框架以及视频传输过程中使用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264的多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分别提出系统各个功能部分的实现设计要点与技术关键,如关键类的设计,捕获视频采用VFW技术(Video For Windows),视频回显调用DrawDib函数集和SDL库,视频帧编解码则封装FFMPEG API接口函数。本系统采用了复合型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在摄像头与客户端之间增加中间服务器,完成视频的汇集与分发,实现了多点到多点的监控。为了增强实时性,提出客户端采用双队列交替接收数据的方案。而组播技术的引入,则节约了带宽,减轻网络负担。最终本系统在实验室网络环境下得到验证,并获得了很好的视频监控效果。

王全明[8](2007)在《H.264编码算法在双核DSP上的实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H.264编码标准与以往各种编码标准相比,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然而,其编码效率的提高是以增加编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的,较高的算法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H.264的产业化进程。国内外很多公司以及研究机构都在探讨H.264编码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中,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平台上的实时解决方案。但是,由于H.264编码算法的复杂度以及嵌入式系统的资源限制,所以,至今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针对美国模拟数字设备公司(ADI, Analog Devices Incorporation)的ADSP-BF561的系统架构以及H.264编码算法的特性,对H.264编码算法在ADSP-BF561上的实现方案做了一些研究、探讨。首先针对ADSP-BF561双核架构,将H.264编码算法中的模式选择、变换、量化、反量化、反变换、熵编码以及环路滤波、边界扩展、半像素插值分别分配到2个核中进行处理,同时,在这2个核之间采用半帧、半帧相叠加的方式来实现双核的并行。通过对ADSP-BF561上的高速缓存(Cache)和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Direct Memory Access)这2种数据调度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双核中分别采用了Cache和DMA来对数据进行调度。同时,代码上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DSP的资源限制。最后,对H.264编码算法中耗时较多的运动估计部分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码的速率,并能够较好地保证图像的质量。在ADSP-BF561上优化后的H.264编码器,对CIF (352×288)格式的多个标准测试序列进行编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不仅能够实现较高的编码速率,而且能够保持较好的主观和客观质量;对于运动量比较大的VGA (640×480)格式的标准测试序列,可以实现每秒20帧左右的编码速度,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姚洋[9](2007)在《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视频文本分析》文中指出视频中的文本所包含的信息对于视频的内容或语义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对新闻视频,视频文本表达了整个新闻的中心意思。通过检测、定位和识别视频中的文字能有效地对视频的内容进行自动索引,并帮助用户通过文字检索的手段来查找他所需要的视频片断。如何从视频中检测文字,并进行文字识别等是视频文本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就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视频解码技术和视频文本分析技术这两方面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介绍。本文一方面的工作是对H264的新特性及其解码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系统对解码器的要求,提出了基于mpeg4ip的两种解码器方案,讨论两种解码方案的实现,并对两种方案的解码性能进行了比较。另一方面的工作是分析了视频文本的图像特点,针对新闻视频中的文本大多是静止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时空分布特征的新闻字幕提取算法。算法实现时使用了两种算子,对这两算子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算法的贡献是利用多帧融合技术增强图像质量,提高了文字检测性能。最后将整个算法的实验结果送入商业的OCR软件中识别,给出实验结果分析。

李方[10](2006)在《基于H.264的IP视频会议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日益成熟,加之IP视频技术低廉的运行成本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出现了新型的IP视频会议系统。它能以更低的码率实现更为清晰的视觉效果,同时支持多客户,为人们提供了快捷、廉价和优质的沟通手段。 当前开发高效的视频压缩方法是多媒体通信的主要工作,是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厂商研究的热点。H.264作为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标准,结合以往的视频编码标准优势,采用了更为成熟的技术,在保证更高的编码效率和更简洁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提供了非常好的视频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最高效的视频压缩方法。 本文为了适应当前通信网络对视频编解码的高要求,对H.264技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结合前期对H.264的研究和开发,扩展了H.264视频压缩方法的应用范围。首先,对JVT提供的标准代码JM8.2进行改进,优化了解码器的程序和内存结构、调整了函数调用形式,实现了在普通PC机上对视频图像的实时解码;第二,将H.264引入到IP视频会议中,实现了完整的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相对于H.236等视频压缩方法视频图像质量和运行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三,OpenH323协议栈并没有提供对H264的支持,本文讨论了如何扩充协议栈视频处理功能,将H.264视频编解码能力引入到OpenH323协议栈中,从而提高了多点视频会议终端的视频处理能力。 H.323协议标准由于其发展时间长,可以在通用的网络体系结构上运行。它涵盖了包交换网络上的音频、视频、数据通信等各个领域,解决了点对点以及多点视频会议中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控制等问题。在本文设计的IP多点视频会议系统中,通过对H.323协议的分析,扩展了其协议栈的应用。首先,研究了基于H.323协议的IP多点视频会议的特点和行为机理;第二,通过实验获得了着名的开源项目OpenH.323的库文件;第三,针对OpenH.323的弱点和不足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实现了一个完整的IP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多点控制单元、客户端等独立的模块)。

二、H.264草案中的UVLC编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264草案中的UVLC编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i-Fi的超市广告视频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主要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Wi-Fi技术发展现状
        1.2.2 视频编解码技术发展现状
        1.2.3 视频传输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基于Wi-Fi的超市广告视频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概述
    2.2 广告推送服务器软件设计方案概述
    2.3 终端设备硬件设计方案概述
        2.3.1 嵌入式处理器芯片的选择
        2.3.2 终端设备硬件的组成结构
    2.4 终端设备软件设计方案概述
        2.4.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2.4.2 终端设备应用软件的组成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告推送服务器软件设计
    3.1 广告推送服务器软件概述
    3.2 H.264视频编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2.1 H.264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3.2.2 H.264视频编码主要技术
        3.2.3 H.264运动估计算法改进
        3.2.4 H.264视频编码模块的实现
    3.3 RTP封装/发送模块的实现
        3.3.1 流媒体传输协议简介
        3.3.2 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
        3.3.3 RTP封装/发送模块的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终端设备硬件设计
    4.1 终端设备硬件结构设计
    4.2 Wi-Fi模块设计
    4.3 以太网模块设计
    4.4 音频模块设计
    4.5 MIPI屏模块设计
    4.6 摄像头模块设计
    4.7 DC/DC模块设计
    4.8 存储模块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终端设备嵌入式软件设计
    5.1 终端设备嵌入式软件架构设计
        5.1.1 软件的分层结构
        5.1.2 应用软件的组成结构
    5.2 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
        5.2.1 BootLoader移植
        5.2.2 Linux4.4内核移植
        5.2.3 根文件系统制作
    5.3 系统设备驱动移植
        5.3.1 mipi屏驱动
        5.3.2 ov13850摄像头驱动
        5.3.3 ES8323声卡驱动
    5.4 RTP接收解封模块的实现
    5.5 H.264视频解码/实时播放模块的实现
        5.5.1 FFmpeg库
        5.5.2 SDL库
        5.5.3 H.264视频解码/实时播放的实现
    5.6 终端视频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5.6.1 OpenCV开源库
        5.6.2 视频采集/人流统计的实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市广告视频系统的测试和运行
    6.1 H.264编码中运动估算算法改进效果测试
    6.2 超市广告视频系统的的视频播放运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H.264视频众核解码研究及在定制众核虚拟平台上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视频编码标准发展历史
    1.3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H.264/AVC视频解码流程及计算量分析
    2.1 前言
    2.2 H.264/AVC编码标准结构
    2.3 H.264/AVC解码流程
    2.4 H.264/AVC解码计算量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众核处理器虚拟平台建模与评估
    3.1 片上网络与虚拟平台建模技术
    3.2 MCVP-NoC平台架构
    3.3 特定结构虚拟平台模型自动生成
    3.4 片上网络评估
    3.5 本章小结
4 H.264/AVC众核解码及测试
    4.1 目标虚拟平台架构及开发环境
    4.2 H.264/AVC众核解码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H.264众核解码主控代码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3)基于H.264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H.264视频传输系统关键技术
    2.1 DirectShow技术
    2.2 Filter的原理
        2.2.1 Filter的种类和结构
        2.2.2 Filter Media Type概要
        2.2.3 数据传输
        2.2.4 Filter的开发
    2.3 H.264标准
        2.3.1 H.264简介
        2.3.2 H.264的新特性
        2.3.3 H.264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频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目标及功能定义
    3.2 系统架构方案设计
        3.2.1 服务器端软件模块的组成
        3.2.2 客户端软件模块的组成
    3.3 系统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时视频编码系统中的率失真优化技术
    4.1 率失真理论
    4.2 H.264中的率失真优化
        4.2.1 优化模型的建立
        4.2.2 H.264中基于拉格朗日优化算法的RDO控制模型
        4.2.3 H.264中的编码模式选择流程
    4.3 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
        4.3.1 DCT变换后数据的特点
        4.3.2 编码过程
    4.4 H.264中RDO算法的不足
    4.5 对H.264中RDO算法的改进
        4.5.1 比特估计原理分析
        4.5.2 实验结果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差错控制及实现
    5.1 错误检测技术
        5.1.1 错误检测技术概述
        5.1.2 基于数字水印的错误检测方法
        5.1.3 错误检测实现及性能分析
    5.2 错误隐藏技术
        5.2.1 错误隐藏技术概论
        5.2.2 基于光流估计的整帧丢失恢复算法
    5.3 图像编解码端的视频加解密
    5.4 系统测试
        5.4.1 错误检测测试
        5.4.2 错误隐藏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视频传输模块与服务质量控制的实现
    6.1 RTP/RTCP协议简介
        6.1.1 实时传输协议RTP
        6.1.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6.1.3 RTP/RTCP的实现
    6.2 视频传输模块的实现
        6.2.1 视频发送模块的实现
        6.2.2 视频接收模块的实现
    6.3 视频编码模块的实现
        6.3.1 H.264实时编码库的实现
        6.3.2 H.264编码Filter的实现
    6.4 视频解码模块的实现
        6.4.1 H.264实时解码库的实现
        6.4.2 H.264解码Filter的实现
    6.5 服务质量控制的实现
    6.6 系统测试
        6.6.1 编码器性能测试
        6.6.2 解码器性能测试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救援通信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嵌入式 WINCE 系统
        2.1.1 嵌入式 WinCE 系统介绍
        2.1.2 嵌入式 WinCE 系统的发展
        2.1.3 嵌入式 WinCE6.0 体系结构
    2.2 视频编解码技术
        2.2.1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
        2.2.2 H.264 视频编解码原理
        2.2.3 视频压缩算法的比较
    2.3 DIRECTSHOW 技术
        2.3.1 Directshow 技术简介
        2.3.2 过滤器(filter)
        2.3.3 过滤图标(filter Graph)
    2.4 本章小结
3 软件方案设计
    3.1 软件总体设计
        3.1.1 系统概述
        3.1.2 软件架构
    3.2 嵌入式平台搭建
        3.2.1 硬件平台
        3.2.2 嵌入式软件平台搭建基本过程
        3.2.3 BootLoader 移植
        3.2.4 定制启动 logo
        3.2.5 LCD 驱动调试
    3.3 本章小结
4 应用软件具体实现
    4.1 视频处理模块
        4.1.1 视频采集及前端显示
        4.1.2 视频编码及发送
        4.1.3 视频解码显示
    4.2 环境参数模块
        4.2.1 环境参数的采集传输
        4.2.2 环境参数曲线显示
    4.3 配置信息模块
        4.3.1 网络状态监测
        4.3.2 音量控制
    4.4 报警提示模块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启动部分的测试
    5.2 终端应用软件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H.264在DSP平台上的优化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涉及的关键技术
        1.2.1 视频编解码(codec)
        1.2.2 嵌入式开发平台
    1.3 H.264在数字视频中的应用和发展
        1.3.1 在视频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1.3.2 在数字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
        1.3.3 在视频存储播放领域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视频编解码标准
    2.1 视频编码基础
        2.1.1 自然视屏场景
        2.1.2 捕捉
        2.1.3 颜色空间
        2.1.4 视频格式
    2.2 视频压缩的基本理论
        2.2.1 HVS特性
        2.2.2 时空域采样及量化
        2.2.3 预测编码
        2.2.4 变换编码
        2.2.5 熵编码
        2.2.6 码率控制
    2.3 视频编码标准概述
        2.3.1 H.261
        2.3.2 H.263
        2.3.3 MPEG-1
        2.3.4 MPEG-2/H.262
        2.3.5 MJPEG
        2.3.6 MPEG-4
        2.3.7 H.264/AVC
        2.3.8 AVS标准
第三章 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和算法
    3.1 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
        3.1.1 H.264标准概述
        3.1.2 H.264算法的优势
        3.1.3 H.264编解码器结构
        3.1.4 H.264的档次和等级
    3.2 H.264视频标准算法
        3.2.1 运动估计算法
        3.2.2 AC/DC预测
        3.2.3 量化
    3.3 H264编解码算法关键技术
        3.3.1 分层设计
        3.3.2 高精度、多模式运动估计
        3.3.3 4×4块的整数变换
        3.3.4 统一的VLC
        3.3.5 帧内预测
        3.3.6 面向IP和无线环境
第四章 DSP软硬件平台设计
    4.1 硬件平台设计
        4.1.1 基于DM642的系统结构框架
        4.1.2 多媒体处理器TMS320DM642结构特点
    4.2 软件设计
        4.2.1 底层驱动软件开发
        4.2.1.1 视频驱动的开发
        4.2.1.2 IIC驱动
        4.2.1.3 二级Boot与Flash烧写工具的设计
        4.2.2 应用软件的开发
第五章 基于DSP平台的H.264视频编解码器的实现
    5.1 H.264算法的软件实现
        5.1.1 I帧的编码流程
        5.1.2 P帧的编码流程
    5.2 DSP开发平台介绍
        5.2.1 TMS320DM642中央处理单元
        5.2.1.1 处理器内核结构
        5.2.1.2 指令集和流水线
    5.3 DSP平台的移植和优化
        5.3.1 C6000编译器的项目级优化
        5.3.2 CACHE原理及优化
        5.3.2.1 编码器流程的优化
        5.3.2.2 代码段和数据段的优化
        5.3.3 C6000的优化方法
        5.3.3.1 使用内联函数(intrinsics)
        5.3.3.2 减小存储器相关性
        5.3.3.3 计算表格化
        5.3.3.4 系统Iib的库函数
        5.3.3.5 数据打包处理
        5.3.3.6 软件流水
        5.3.4 EDMA的使用,优化编码器数据存取
        5.3.5 用线性汇编改写低效率代码
    5.4 性能评估及总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ARM的嵌入式H.264软解码器的实现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H.264 标准原理及解码关键技术
    2.1 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2.1.1 H.26X 系列标准
        2.1.2 MPEG-X 系列标准
    2.2 H.264 视频编码标准
        2.2.1 H.264 的档次和级
        2.2.2 H.264 的分层处理
        2.2.3 H.264 解码器原理
    2.3 H.264 解码关键技术
        2.3.1 熵解码
        2.3.2 变换与量化
        2.3.3 帧内预测
        2.3.4 帧间预测
        2.3.5 去方块效应滤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264 解码器的 ARM 平台实现
    3.1 基于 ARM 的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3.1.1 ARM 处理器简介
        3.1.2 ASAP1820 嵌入式开发平台
    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
        3.2.1 Linux 操作系统简介
        3.2.2 构建嵌入式 Linux 系统
    3.3 软件解码器模型分析
        3.3.1 H.264 开源解码器选择
        3.3.2 ffmpeg 模型测试
        3.3.3 ffmpeg 模型解码流程分析
        3.3.4 存储器要求
    3.4 ffmpeg 移植
        3.4.1 ASAP1820 平台的解码流程
        3.4.2 代码移植
        3.4.3 去除冗余代码
        3.4.4 移植后性能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ARM 嵌入式平台的 H.264 解码器优化
    4.1 优化原理
        4.1.1 基于减少内存搬移的优化
        4.1.2 基于指令数量精简的优化
    4.2 优化途径
        4.2.1 C 语言级优化
        4.2.2 汇编级优化
    4.3 解码器主要模块优化
        4.3.1 内插模块优化
        4.3.2 滤波模块优化
        4.3.3 熵解码 CAVLC 优化
    4.4 优化后的性能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7)基于H264的多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1.2.视频监控系统中常用编解码的发展
    1.3.课题研究的意义
    1.4.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
    2.1.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2.2.数字监控录像系统
    2.3.嵌入式视频Web服务器方式
第三章 视频压缩算法
    3.1.编码的基本原理
    3.2.H.264编码协议
        3.2.1.H.264的发展和编码思想
        3.2.2.H.264的技术亮点
        3.2.3.H.264的框架
第四章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
    4.1.TCP/IP协议
    4.2.IP组播技术
    4.3.多媒体通信结构
        4.3.1.C/S结构
        4.3.2.B/S结构
    4.4.套接字技术
第五章 ARM架构与Linux平台
    5.1.ARM处理器的架构
    5.2.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在嵌入式方面的优势
第六章 系统原理和概要设计
    6.1.概述
    6.2.概要设计
        6.2.1.监控摄像头端
        6.2.2.服务器端
        6.2.3.客户端
第七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7.1.监控摄像头端实现
        7.1.1.应用类与界面类—CServerApp类和CServerDlg类
        7.1.2.摄像头视频捕获类—CVideoCapture类
        7.1.3.编解码器管理类—CCodecMgr类
        7.1.4.UDP套接字管理类—CUDPSocket类
        7.1.5.多线程
    7.2.客户端实现
        7.2.1.界面类(UI)
        7.2.2.编解码器管理类—CCodecMgr类
        7.2.3.视频帧回显
        7.2.4.双缓冲队列
    7.3.服务器端实现
        7.3.1.多线程
        7.3.2.数据管理
    7.4.网络通信
第八章 测试结果
    8.1.测试环境
    8.2.人机界面
    8.3.测试效果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8)H.264编码算法在双核DSP上的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本文的研究工作
    1.3 本文的主要结构
2 H.264 编码技术和BF561 开发平台
    2.1 H.264 的基本编码框架
    2.2 H.264 编码算法的核心技术
    2.3 ADSP-BF561 开发平台
    2.4 本章小结
3 总体设计方案
    3.1 系统的整体框架
    3.2 双核之间的通讯
    3.3 双核之间的任务分配
    3.4 双核之间的数据调度
    3.5 代码和数据的布局
    3.6 本章小结
4 总体实现方案
    4.1 H.264 编码算法在BF561 上的移植
    4.2 H.264 编码算法在双核上的并行
    4.3 BF561 上指令 Cache 的配置
    4.4 Core A 中的数据调度策略
    4.5 Core B 中的数据调度策略
    4.6 BF561 上的代码优化技术
    4.7 H.264 中运动估计算法的改进
    4.8 本章小结
5 编码器的性能分析
    5.1 编码速率
    5.2 主观质量
    5.3 客观质量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视频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背景
        1.1.2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与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1.1.3 视频文本分析背景
    1.2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
    2.1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介绍
        2.1.1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的几个关键步骤
        2.1.2 视频特征提取
        2.1.3 视频数据流分割
        2.1.4 视频识别分类
    2.2 基于内容的新闻视频检索介绍
        2.2.1 新闻视频的结构特点
        2.2.2 基于内容的新闻视频检索的系统结构
    2.3 视频压缩标准H.264
        2.3.1 H.264标准概述
        2.3.2 H.264的档次
        2.3.3 H.264的新特性
    2.4 视频文本分析
        2.4.1 视频文本分析概述
        2.4.2 视频文本的特点分析
        2.4.3 视频文本分析与图像分割
第三章 视频解码器的实现
    3.1 H.264解码流程
        3.1.1 解码基本流程框架介绍
        3.1.2 NAL单元解码
        3.1.3 熵解码
        3.1.4 反量化与反变换
        3.1.5 帧内预测
        3.1.6 帧间预测(运动补偿)
        3.1.7 去块滤波器
    3.2 解码器具体方案
        3.2.1 解码器系统需求与方案选择
        3.2.2 视频流回放方案选择
        3.2.3 解码器开发环境设置
        3.2.4 mpeg4ip系统结构分析
        3.2.5 mpeg4ip中H264解码插件的选择和实现
    3.3 系统测试结果
第四章 视频文本分析的实现
    4.1 算法概述
    4.2 算法实现
        4.2.1 图像处理
        4.2.2 边缘检测
        4.2.3 图像增强
        4.2.4 字幕区域探测
        4.2.5 二值化
        4.2.6 字符分割
    4.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未来工作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H.264的IP视频会议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课题内容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
    2.1 视频会议的发展
    2.2 关键技术
    2.3 系统结构
    2.4 框架标准
第三章 IP视频会议系统关键协议H.264和H.323
    3.1 H.264视频压缩协议概述
        3.1.1 技术特点
        3.1.2 技术改进
        3.1.3 应用范围
    3.2 H.264协议结构框架
        3.2.1 帧内预测(Intra Prediction)
        3.2.2 去块效应滤波器
        3.2.3 整数变换及量化
        3.2.4 熵编码和解码
    3.3 H.264实时编解码关键技术实现
        3.3.1 实时编/解码的优化工作
        3.3.2 解码器主要优化方法
        3.3.3 优化性能测试
        3.3.4 H.264实时编解码函数库
    3.4 H.323协议概述
        3.4.1 技术优势
        3.4.2 体系结构
        3.4.3 会议形态
    3.5 H.323协议工作实体
        3.5.1 H.323终端
        3.5.2 多点控制单元(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
        3.5.3 关守(GK,GateKeeper)
        3.5.4 网关(GW,Gateway)
    3.6 系统控制
        3.6.1 RAS信令功能
        3.6.2 H.245控制协议
        3.6.3 H.225.0呼叫控制
        3.6.4 RTP/RTCP协议
第四章 OpenH.323协议库的分析和改进
    4.1 通过OpenH323开发自己的H.323协议栈
        4.1.1 OpenH323的主要控制类
        4.1.2 OpenH323的会议模块
        4.1.3 OpenH323实现一个点对点的呼叫和媒体交换
    4.2 OpenH323协议栈的应用
        4.2.1 在Win32系统上编译Pwlib和OpenH323源码形成库文件
        4.2.2 H.323视频会议系统的多点控制单元(MCU)组件
        4.2.3 H.323视频会议系统的客户端(Client)组件
第五章 H.323多点视频会议系统框架设计
    5.1 会议系统总体框架
    5.2 多点控制单元(MCU)的架构和实现
        5.2.1 实现目标
        5.2.2 协议支持
        5.2.3 MCU接口函数
        5.2.4 MCU模块设计
        5.2.5 实现MCU控制的方法
    5.3 视频会议客户端(Client)的设计实现
        5.3.1 客户端协议支持
        5.3.2 模块接口函数
        5.3.3 模块设计
第六章 H.264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
    6.1 H.264适于H.323系统的三个技术优势
        6.1.1 压缩率和图像质量方面
        6.1.2 抗丢包和抗误码方面
        6.1.3 网络适应性方面
    6.2 在H.323系统中实现H.264视频压缩方法
        6.2.1 OpenH323能力集(Capability)的扩充
        6.2.2 OpenH323媒体编解码类的扩充
        6.2.3 H.264数据的RTP封装
    6.3 利用H.264视频压缩技术实现点对点视频会议
        6.3.1 系统说明
        6.3.2 主要模块设计
        6.3.3 程序主要设计流程
        6.3.4 性能比较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四、H.264草案中的UVLC编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i-Fi的超市广告视频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吴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H.264视频众核解码研究及在定制众核虚拟平台上的实现[D]. 陈稳.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3]基于H.264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皓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4]救援通信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实现[D]. 蒋芹芹.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 [5]H.264在DSP平台上的优化和实现[D]. 李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基于ARM的嵌入式H.264软解码器的实现与优化[D]. 曹丽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4)
  • [7]基于H264的多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何华丽.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8]H.264编码算法在双核DSP上的实现方法研究[D]. 王全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9]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视频文本分析[D]. 姚洋.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6)
  • [10]基于H.264的IP视频会议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方. 四川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H.264 Draft中的UVLC编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