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垦区橡胶树产量低的原因及对策

河口垦区橡胶树产量低的原因及对策

一、河口垦区橡胶树单产偏低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罗邱戈[1](2021)在《海南省中部垦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五指山茶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位明明,李维国,黄华孙,罗萍,和丽岗[2](2016)在《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橡胶树品种区域配置建议》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橡胶树育种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优良无性系与自主培育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橡胶树优良品种,培育出数十个橡胶树优良品种在海南、云南、广东等3大植胶区种植。本文通过对中国植胶区主要育成或引进橡胶树品种,以及相关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进行初步总结与分析,结合橡胶树品种特性与植胶生态类型区,提出主产区橡胶树品种区域配置建议,以期为确定不同橡胶树优良品种的区域试验、适应性范围、以及为相关品种的区域配置、扩大试种及对口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钏相仙,白燕冰,李金涛,段保停,张孝云,李文伟,姜艳,何长辉,魏宏杰[3](2012)在《云南德宏、临沧天然橡胶产业现状与发展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天然橡胶产业的深入调研,分析了民营橡胶快速发展和国营农场体制改革、"属地"管理后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管理和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农民橡胶专业生产合作社和建立、完善区域天然橡胶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意见。

殷永涛[4](2012)在《一种混合物对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防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橡胶白粉病、炭疽病是橡胶树的主要叶部病害,白粉病的侵染病原为橡胶粉孢(Oidium heveae Sieinm),炭疽病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侵染引起。这两种病害历史上都曾多次严重发生过,对橡胶树种植和干胶生产影响很大。因此开展两种病害的防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开展混合物p3s对橡胶苗的生长调控、与抗性增强相关的生理生化作用、剂型加工以及不同施药方式对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防控作用研究。首先测定其对橡胶树幼苗的生长调节及生理作用,从宏观的角度验证p3s对橡胶苗生长状况的显着优化和抗逆能力的提高,从微观的角度研究p3s对橡胶树抗病能力的潜在影响。通过乳油(EC)、水剂(AS)、糊剂(PA)三种剂型的加工、活体室内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评估,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药方式下其对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控效果。打破传统防治观念,以一药两防为出发点,从改善寄主免疫能力、提高寄主植物抗病力、植物组织细胞修复、间接抑制病原的角度探寻防控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的有效药剂,为这两种橡胶树主要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p3s显着优化了株高、茎粗、叶蓬距、叶片面积等生长指标,6.0mg/Lp3s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高出6.35cm,茎粗增加0.037cm,叶蓬距增长1.88cm,叶面积增大6.68cm2。对药剂处理过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测定,和对照相比,4.5mg/Lp3s处理的POD活性提高了464.4U/(g-min);6.0mg/L p3s处理的PPO和PAL活性显着提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89.7U/(g-min)和1026.4U/(g-min);最优浓度6.0mg/Lp3s处理后,叶片POD、PPO和PAL活性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且6.0mg/L p3s处理显着提高了橡胶苗对炭疽病的抗病能力。2.经过对溶剂、乳化剂的筛选及配方微调试验,加工制得5%p3s EC,经质量检测,外观及稳定性等各项指标均合格,达到乳油剂型的技术要求。经对表面活性剂、渗透剂、消泡剂、防腐剂的筛选及配方微调试验,制得2%p3s AS,经质量检测,各项理化性能均合格,符合农药水剂的技术要求。经过对增黏剂的筛选及最佳黏度筛选试验,制得6%p3s PA,经检测,质量符合农药糊剂的要求。3.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p3s对白粉病、炭疽病的影响,从三种剂型中筛选最佳剂型和各剂型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5%p3s EC防效相对较差,2%p3s AS和6%p3sPA效果理想,且10.0mg/L2%p3s AS处理的效果最佳,10.0mg/L2%p3s AS处理对白粉病、炭疽病防效分别达72.1%和79.1%,与对照药剂无显着差异;6%p3s PA对白粉病、炭疽病防效分别达66.6%和72.7%,接近于对照药剂。4.通过田间药效评估,比较不同施药方式下10.0mg/L2%p3s AS处理和6%p3s PA对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茎叶喷雾法较树干注射法效果显着,10.0mg/L2%p3s AS茎叶喷雾处理对白粉病、炭疽病防效分别达72.6%和79.0%,树干注射对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效分别达63.8%和69.3%;6%p3s PA效果没有水剂显着,对白粉病、炭疽病防效仅达到59.0%和62.4%。

祁栋灵,陈云,王广明,李建辉,黄月球,王秀全[5](2012)在《胶园单位面积有效割株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搜集了近年来我国植胶生产上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橡胶树种植密度、单位面积定植株数、有效割株数、有效存株率和存株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胶园单位面积有效割株对胶园土地产出能力的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胶园有效存株的建议。

祁栋灵,王秀全,左雪冬[6](2007)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进橡胶产业发展与升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速度和水平,提升农业发展规模和产业基础的重要保证。依靠科技进步,我国橡胶产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但还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不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等问题,这影响着橡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本文阐述了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状况、橡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以期为加快我国天然橡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提供参考。

张洪波,杨世华[7](2006)在《德宏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意见》文中研究表明简述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老胶园更新和橡胶优良品种的推广种植,扩大民营橡胶的种植,加大民营橡胶科技的投入,促进德宏橡胶产业的发展。

麦全法[8](2006)在《中国主要植胶区胶园生态系统养分变化趋势的研究》文中提出胶园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对维持胶园的持续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03年,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橡胶品种和割胶制度对我国主要植胶区(广东、海南和云南)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对各植胶区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以及叶样的氮、磷、钾、钙、镁进行测定,结合各植胶区过去养分情况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刺激割胶生产前后胶园养分变化趋势、产量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区胶树养分丰缺情况,为今后制订胶树营养诊断标准和促进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通过分析胶园土壤养分在刺激割胶生产前后的变化情况表明,各植胶区土壤养分在刺激割胶制度推广后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各植胶区不同养分间存在差异。广东所有类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海南则包括速效磷在内全部养分均呈下降趋势;云南胶园整体较好,仅速效磷缺口较大。对胶树叶样养分变化分析表明,各植胶区胶树养分含量在刺激割胶后都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广东三种土壤类型胶树表现为严重缺镁,部分缺氮和钾;海南所有叶样氮磷偏低和部分缺钾;云南则表现缺氮严重。通过对各植胶区不同品种的产量与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树产量与胶园养分现状有很大关系,但产量并不是由个别养分决定的。进一步说明胶园养分对产量具有综合的作用,产量是养分综合作用效果的表现,包括养分配比的作用。通过对刺激割胶后广东、海南和云南植胶区胶树各养分元素的丰缺情况进行分析后表明,各植胶区在刺激割胶生产后都表现严重的养分失衡。广东主要缺镁(60.0%)磷(36.7%)和氮(30.30%),并由此引起N/P(51.7%)、N/K(66.7%)、Mg/P(68.3%)的配比不当;海南除了缺氮严重(70.1%)外,磷(48.7%)钾(26.5%)镁(26.5%)都缺乏,最后引起养分配比的全面失衡;云南则由于缺氮(62.6%)严重,也引起N/P(84.1%)和N/K(99.1%)严重失衡。可以认为,刺激割胶生产在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量提高的同时,也严重影响胶园生态系统各养分元素间的平衡,给胶园的可持续高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现有生产管理技术的条件下,迫切需要研究制订与此相配套的营养诊断标准和施肥技术。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出了各植胶区的诊断指标值。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陈国林[9](2005)在《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发展,天然橡胶的需求量日益上升,价格不断上涨。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位产胶国,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天然橡胶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云南是我国最早引种橡胶树的地区,现在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40%。研究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加快其发展,将其建成优势特色产业;有助于认识和掌握云南其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在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同时,扶持帮助边疆各少数民族共同脱贫致富;有助于在开发其他热带生物资源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笔者采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历史概况、现实条件、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用人机制、民营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云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乡镇企业局的有关管理人员,考察云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生产单位,统计和分析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观念落后、产权不清晰、管理成本过大、产品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乏力等一些问题,应当更新发展观念,抛弃“等、靠、要”的传统落后观念,形成天然橡胶是朝阳产业、资源约束型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的意识;加快产权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打破云南农垦和云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两套管理体制的模式,成立统一的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公司;加快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创建云南天然橡胶科技产业园;实行人才强垦的战略和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培养高层次人才;制定国际化产业发展战略,集中优势的人才和资金,到东南亚宜胶国去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延伸产业链和扩展产业群,占领天然橡胶产业的制高点;紧紧跟踪国内外天然橡胶市场和橡胶工业企业的消费动向,利用电子商务、期货交易、传统销售等营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占有天然橡胶市场的更大份额。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经过一系列变革与创新,有能力和有希望做大、做强,做成继云南烟草业之后最有特色和优势的生物资源支柱产业,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锋[10](2005)在《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西部小城镇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现意义。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而西部小城镇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完成;而且,西部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结合点,其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从理论研究看,加强对西部小城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西部小城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现状看,针对西部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其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档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根据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借鉴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重点运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到2020 年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西部小城镇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八章。总体框架是:第一、二章是有关概念和理论铺垫部分。第三、四章主要分析和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主要预测了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讨论了小城镇发展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是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镇,传统价值观念变为现代价值观念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现象。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建制镇,具体包括县城镇和除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不包括农村集镇。 第二,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在重视小城镇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

二、河口垦区橡胶树单产偏低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口垦区橡胶树单产偏低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橡胶树品种区域配置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3大植胶区气候及土壤类型概况
    1.1 云南植胶区气候及土壤类型概况
    1.2 海南植胶区气候及土壤类型概况
    1.3 广东植胶区气候及土壤类型概况
2 中国植胶区主要育成或引进橡胶树品种
    2.1 中国橡胶树选育种概况
    2.2 国外引进橡胶树品种概况
3 中国植胶区主要育成或引进橡胶树品种类型及品种区域配置建议
    3.1 中国植胶区主要育成或引进橡胶树品种类型及适宜种植区域
        3.1.1 云南植胶区主要育成橡胶树品种类型及适宜种植区域
        3.1.2 海南植胶区主要育成橡胶树品种及适宜种植区域
        3.1.3 广东植胶区主要育成橡胶树品种及适宜种植区域
        3.1.4 中国植胶区主要引进橡胶树品种及适宜种植区域
    3.2 中国植胶区橡胶树品种区域配置建议
        3.2.1 云南植胶区主要推荐和试种橡胶树品种类型
        3.2.2 海南植胶区主要推荐和试种橡胶树品种类型
        3.2.3 广东植胶区主要推荐和试种橡胶树品种类型
4 讨论
    4.1 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改变国内橡胶树种植品种单一老化的局面
    4.2 合理规划品种布局,因地制宜的做好橡胶树品种区域配置

(3)云南德宏、临沧天然橡胶产业现状与发展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德宏、临沧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1.1 德宏州天然橡胶产业 (表1)
    1.2 临沧市天然橡胶产业 (表1)
    1.3 生产发展模式
        1.3.1 政府+基地+职工
        1.3.2 公司+基地+农户
        1.3.3 乡 (镇) 、村集体+农户
        1.3.4 个体种植
    1.4 胶园种植模式
        1.4.1 橡胶单作
        1.4.2 橡胶+经济作物间作模式
        1.4.3 橡胶+农作物间作模式
    1.5 产量与产值
    1.6 橡胶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2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割胶技术水平低
        2.1.1 开割标准普遍偏低
        2.1.2 二代胶园割面规划不合理
        2.1.3 割胶强度严重失控
        2.1.4 割胶技术差, 伤树率高
        2.1.5 田间管理技术粗放
        2.1.6 病虫害严重, 防治技术滞后
    2.2 对口管理部门不稳定
    2.3 政策扶持难于惠及胶农
    2.4 橡胶经济合作组织还未普遍建立
    2.5 农垦“属地”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2.6 橡胶产品管理混乱, 产品质量低、产值
        2.6.1 经常发生偷盗行为
        2.6.2 产量低, 产品质量差, 产值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2.7 技术需求大, 科技力量薄弱
3 德宏、临沧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科学选地、合理规划, 是种好橡胶的根本
    3.2 合理配置优良品种是植胶的关键
    3.3 良好的管理是植胶的核心
    3.4 加强新型农村农民科技工作, 为橡胶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持
    3.5 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不断提高橡胶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4 小结

(4)一种混合物对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防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橡胶树研究现状
        1.1.1 巴西橡胶树
        1.1.2 天然橡胶
        1.1.3 橡胶种植业的地位
    1.2 橡胶树白粉病研究现状
        1.2.1 病原特征及病害症状
        1.2.2 发病规律
        1.2.3 发生及危害
        1.2.4 防治措施
    1.3 橡胶树炭疽病的研究现状
        1.3.1 病原特征及病害症状
        1.3.2 发病规律
        1.3.3 发生及危害
        1.3.4 防治措施
    1.4 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1.5 植物的抗病性研究
        1.5.1 植物的抗病性
        1.5.2 外源物质参与下的诱导抗性
        1.5.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抗性增强作用
        1.5.4 抗病性相关酶
    1.6 P3S参与的抗性增强作用
    1.7 农药乳油、水剂、糊剂的研究进展
        1.7.1 乳油(EC)
        1.7.2 水剂(AS)
        1.7.3 糊剂(PA)
    1.8 一药两防的意义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橡胶植株
        2.1.2 供试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病原菌
        2.1.3 供试药剂
        2.1.4 主要试验器材
    2.2 试验方法
        2.2.1 p3s对橡胶苗生长指标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2.2.2 p3s剂型加工
        2.2.3 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2.2.4 田间药效评估方法
        2.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P3S对橡胶苗的生长调节作用
        3.1.1 不同浓度p3s处理对橡胶苗高度的影响
        3.1.2 不同浓度p3s处理对橡胶苗茎粗的影响
        3.1.3 不同浓度p3s处理对橡胶苗叶蓬距的影响
        3.1.4 不同浓度p3s处理对橡胶苗叶面积的影响
    3.2 P3S对橡胶苗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影响
        3.2.1 不同浓度p3s处理后橡胶叶片POD、PPO、PAL活性
        3.2.2 p3s处理橡胶叶片后POD、PPO、PAL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3.2.3 p3s处理后橡胶苗的抗病效果
    3.3 P3S三种剂型的研制
        3.3.1 5%p3s EC的研制
        3.3.2 2%p3s AS的研制
        3.3.3 6%p3s PA的研制
    3.4 P3S制剂的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3.4.1 p3s EC、AS、PA对橡胶白粉病的药效
        3.4.2 p3sEC、AS、PA对橡胶炭疽病的药效
    3.5 P3S制剂的田间药效评估结果
        3.5.1 2%p3s AS叶面喷雾对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控效果
        3.5.2 p3s AS树干注射对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控效果
        3.5.3 p3s PA树皮涂抹对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控效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p3s对橡胶苗株高、茎粗、叶蓬距、叶片面积的优化
        4.1.2 p3s提高了抗病关键酶POD、PPO、PAL活性
        4.1.3 经过剂型加工,制得了p3s EC、p3s AS、p3s PA三种比较理想的剂型
        4.1.4 经室内生物测定筛选出三种剂型中效果良好的剂型及最佳施药浓度
        4.1.5 经田间药效评估验证p3sAS、PA不同施药方式对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控作用
    4.2 讨论
        4.2.1 p3s的生长调节作用及生理生化作用
        4.2.2 p3s剂型加工中的问题
        4.2.3 p3s制剂对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的综合防控
        4.2.4 p3s制剂较橡胶白粉病、炭疽病常规防治药剂的优劣
5 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8)中国主要植胶区胶园生态系统养分变化趋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胶园生态系统养分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概述
    2.2 胶园生态系统养分及胶树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2.2.1 胶园生态系统养分重要性
        2.2.2 胶树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3.1 土壤采样点的选取及采样方法
        3.1.1 土壤样品的选取和采样方法
        3.1.2 叶片采样点的选取及采样方法
    3.2 测定方法
        3.2.1 土壤指标及测定方法
        3.2.2 叶片指标和测定方法
    3.3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各垦区胶园养分变化分析
        4.1.1 广东植胶区胶园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4.1.1.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4.1.1.2 胶树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4.1.1.3 叶片养分元素变化比较
        4.1.2 海南植胶区胶园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4.1.2.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4.1.2.2 胶树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4.1.2.3 叶片养分元素比较
        4.1.3 云南垦区胶园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4.1.3.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4.1.3.2 胶树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4.1.3.3 叶片养分元素比较
    4.2 主要品种产量与养分分析
        4.2.1 分析依据及养分元素确定
        4.2.2 各区产量——养分因子的分析
        4.2.2.1 广东垦区天然胶产量与相关因子的分析
        4.2.2.2 海南垦区胶产量与相关因子的分析
        4.2.2.3 云南垦区胶产量与相关因子的分析
    4.3 各垦区胶园养分元素丰缺分析
        4.3.1 广东垦区胶树养分丰缺情况
        4.3.2 海南垦区胶树养分丰缺情况
        4.3.3 云南垦区胶树养分丰缺情况
    4.4 胶树营养状况的新标准的制订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笔者简历

(9)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的背景
        1.2.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1.4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的优势与特色
    2.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2 天然橡胶产业50 年的奋斗
    2.3 植胶技术优势
    2.4 地理位置的优势
    2.5 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优势
第3章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困境
    3.1 观念的落后
    3.2 云南农垦管理体制的弊端
        3.2.1 冗员数量巨大
        3.2.2 管理费用高昂
        3.2.3 产权不清晰,责权利不明确
    3.3 市场竞争力的缺乏
    3.4 云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的弱点
        3.4.1 管理和技术力量薄弱
        3.4.2 胶工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
        3.4.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4.4 税费和杂费负担过重
    3.5 科技和管理人才匮乏
    3.6 科技创新的缺乏
    3.7 产业链和产业群尚未形成
    3.8 产业政策不配套
        3.8.1 东南亚产胶国优惠的产业政策
        3.8.2 对农垦天然橡胶的产业政策
        3.8.3 对民营天然橡胶的产业政策
        3.8.4 未设立天然橡胶产业风险基金和保护收购制度
第4章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思路
    4.1 树立新的产业观念
        4.1.1 天然橡胶是朝阳产业
        4.1.2 天然橡胶是循环经济产业
        4.1.3 天然橡胶是资源约束型产业
    4.2 体制的变革
        4.2.1 产权制度的变革
        4.2.2 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
    4.3 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4.3.1 选育和推广优良胶树品种
        4.3.2 应用先进的植物保护技术
        4.3.3 推广新型割胶技术和割胶制度
        4.3.4 推广胶园的多层栽培制度
        4.3.5 发展先进的橡胶加工技术
        4.3.6 创建云南天然橡胶科技产业园
    4.4 用人机制的创新
        4.4.1 实行人才强垦战略
        4.4.2 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
    4.5 制定新的产业发展战略
        4.5.1 国际化产业发展战略
        4.5.2 产业链的延伸
        4.5.3 产业群的扩展
    4.6 市场的开拓
        4.6.1 电子网络销售
        4.6.2 期货交易
        4.6.3 传统营销
    4.7 产业政策的创新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个人简历、申请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2 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和小城镇的概念及有关理论界定
    2.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
        2.1.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的内涵
        2.1.2 城市和城镇划分指标与分类
    2.2 城市化与城镇化
    2.3 城镇化的特征与指标界定
    2.4 城市、城镇、乡村的互动关系
    2.5 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配套关系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际经验
    3.1 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3.2 世界一些国家小城镇的发展
        3.2.1 美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2.2 英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2.3 德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
        3.2.4 日本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3.3 国外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及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内经验
    4.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和现状
        4.1.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
        4.1.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4.2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4.2.1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4.2.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启示
第五章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
        5.1.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类型
        5.2.1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5.2.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
    5.3 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5.3.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环境
        5.3.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多元化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小城镇
        5.3.3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5.4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5.4.1 计算方法
        5.4.2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和水平预测
    5.5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分区
        5.5.1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
        5.5.2 西部小城镇建设分区
第六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6.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6.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6.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6.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6.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西部地区的具体思路
        6.2.1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
        6.2.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建设的具体思路
    6.3 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政策分析
        6.3.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6.3.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成效
        6.3.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不足
    6.4 对退耕还林的政策分析
        6.4.1 退耕还林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6.4.2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成效
        6.4.3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不足
    6.5 对生态移民的政策分析
        6.5.1 生态移民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6.5.2 生态移民的主要做法
        6.5.3 几种典型的生态移民
        6.5.4 生态移民对生态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
        6.5.5 生态移民政策的不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6 发展小城镇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6.6.1 对生态环境建设三种措施的比较及思路调整
        6.6.2 小城镇发展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6.6.3 退耕还林还草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6.6.4 生态移民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第七章 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7.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7.1.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7.1.2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国农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7.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7.2.1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偏差
        7.2.2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促进西部二三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
        7.2.3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吸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
        7.2.4 发展小城镇可以降低西部城镇化成本
        7.2.5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7.2.6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团结
        7.2.7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与特色农业发展
        7.2.8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第八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研究
    8.1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制度
        8.1.1 农村土地制度
        8.1.2 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8.2 小城镇户籍制度
        8.2.1 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演变和管理现状
        8.2.2 西部地区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8.3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8.3.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8.3.2 西部地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8.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8.4.1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
        8.4.2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河口垦区橡胶树单产偏低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省中部垦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五指山茶场为例[D]. 罗邱戈.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橡胶树品种区域配置建议[J]. 位明明,李维国,黄华孙,罗萍,和丽岗. 热带作物学报, 2016(08)
  • [3]云南德宏、临沧天然橡胶产业现状与发展意见[J]. 钏相仙,白燕冰,李金涛,段保停,张孝云,李文伟,姜艳,何长辉,魏宏杰. 热带农业科技, 2012(02)
  • [4]一种混合物对橡胶树白粉病、炭疽病防控作用研究[D]. 殷永涛. 海南大学, 2012(11)
  • [5]胶园单位面积有效割株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 祁栋灵,陈云,王广明,李建辉,黄月球,王秀全. 热带生物学报, 2012(01)
  • [6]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进橡胶产业发展与升级[J]. 祁栋灵,王秀全,左雪冬. 热带农业科学, 2007(04)
  • [7]德宏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意见[A]. 张洪波,杨世华. 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论文集, 2006
  • [8]中国主要植胶区胶园生态系统养分变化趋势的研究[D]. 麦全法.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6(06)
  • [9]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D]. 陈国林. 清华大学, 2005(09)
  • [10]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河口垦区橡胶树产量低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