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着陆”后的中国经济波动

“软着陆”后的中国经济波动

一、“软着陆 ”后中国的经济波动(论文文献综述)

祝梓翔,邓翔[1](2017)在《时变视角下中国经济波动的再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和传统的长期(BQ)约束对中国的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进行时变分解,考察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供给冲击解释了绝大部分产出波动,并存在"斜率之谜",但单变量分析表明中国产出的持久成分并不高。采用与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相关的BQ约束依然出现斜率之谜,并且需求冲击显得过于重要,符号约束成功避免了斜率之谜。虽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前需求冲击的重要性更高,但危机后两者相当,后危机时期产出波动下降由供给和需求共同所致。本文认为需求因素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下降是导致后危机时期经济趋稳的主要原因。

刘达禹[2](2016)在《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文中认为相机抉择型(Discretion)货币政策和规则型(Rule)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两种重要手段。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实际经济状况进行解读与判断后,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应急性调整措施。然而,由于名义利率的相机抉择调整不具有系统性,因此,其将大幅降低货币政策的透明性与公信力,这会导致公众无法形成连续稳定的政策预期,从而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相比而言,规则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预先设定相应的政策调整机制,并在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后,按照事先设定的政策机制进行名义利率调整。此时,这种政策承诺机制将对公众预期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对中央银行的“机会主义”和“短视行为”形成约束,从而使货币当局的公信力增强,进而实现通过小幅调整来熨平经济波动的目的。由此可见,对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经济参与者识别货币当局政策操作的客观规律,从而加深对经济状况的理解、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同时还有助于货币当局增强其政策操作的透明性与公信力,继而改善其政策调控效果,并最终实现控制通胀水平、降低产出波动和维系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目的。实际上,有关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接连的降准降息操作以及货币数量论失效等观点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二者间的关联机制与勾稽关系。此外,自美联储与欧洲央行陆续开始实施“零利率下界”与“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一场新型的货币主义革命也已开始在全球上演,有限的汇率波动与无限的信用扩张之间势必会累积结构性矛盾,并终将通过影响产出、通胀与资产价格等方式改变一国的货币供给与利率调控。有鉴于此,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重新审视了我国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并按照“问题的提出→事实的描述→理论的推演→理论的检验→理论的拓展→理论的模拟→现实的总结”这样的逻辑架构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部分结论:本文的第一章系统地给出了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概念,并详细地介绍了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随后按照“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经典研究→现代衰退周期的出现及二者间的新型作用机制→中国典型经济波动阶段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这种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脉络系统地梳理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经典文献,最后给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中,笔者则是系统地对比了现阶段与1996年经济“软着陆”时期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并对本轮经济周期的持续期进行了估计,同时测算了在当前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下,来自世界经济的外生冲击对我国总产出增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十二五”后期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将形成新一轮“软着陆”,并且本轮经济“软着陆”的平面将明显低于上次,此外,本轮“软着陆”后的持续期将显着延长,这将直接影响“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格局。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态势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后,全文研究开始步入其核心部分。第三章中,笔者采用TVP-VAR模型从实时分析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内来自世界经济增速变动的外生冲击对我国实际产出增速的影响,并对1996年以来名义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与信贷供给变动在熨平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与检验,结果发现:世界经济景气变动的影响仅具有短期效应,它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与我国经济转型的相关性较弱,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仍把工作重心着力于自身发展。而就货币政策调控的异质性特征而言:现阶段采取改变广义货币供给的方式熨平经济波动将会面临远期福利成本约束,而适度的名义利率调整和信贷供给先行则是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第四章至第五章主要是系统地对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进行理论研究与计量检验。其中,第四章是货币政策成本专题研究,本章在中央银行线性福利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的指数项,并对中央银行福利损失函数的非对称性特征和惰性特征进行了检验和识别。随后采用基于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刻画了名义利率对不同质通货膨胀冲击的动态反应路径,结果发现:中央银行在通货紧缩时期的政策调控力度将显着增强,而就“新常态”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坚持“总量平衡、适度从紧、适时微调和定向着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针,从而为经济增速托底,也为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和改革留出必要时间。第五章则是将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国际对比,本章对中美两国货币当局在“大缓和”、经济“软着陆”与“现代衰退”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多重门限效应检验,发现中美两国货币当局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偏好。其中,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两国货币当局的名义利率调整均具有规避通货膨胀偏好,而当经济处于紧缩期时,其货币政策操作则会向产出缺口倾斜。随后,为进一步识别“现代衰退”时期美联储名义利率调整对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本章采用LT-TVP-VAR模型对新凯恩斯框架下的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再估计,结果发现:在应对本次“现代衰退”冲击的过程中,仅通过名义利率调整已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扩张作用。若想有效抑制经济持续下滑态势还需要前瞻指引、扭曲操作与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从而提振经济活力,以期拉动经济增长。第六章伊始至第七章截止则进入了本文的理论模拟环节,其主要是在理论层面上针对当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六章中,笔者构建了包含资产价格及市场异质交易者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随后利用校验分析法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资产价格错位采取的应急反应是其在无法实时监测证券市场运行状况时的次优选择。此外,相比于对资产价格错位进行事后干预的利率规则,考虑了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不但不会影响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还会促使经济系统达到兼具确定性和稳定性的理性预期均衡。因此,货币当局应高度注重货币政策规则的前瞻指引作用,从而为公众树立稳定的政策预期,并确保其政策操作的有效性。第七章则是在第六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本章首先对经典的“托宾Q”理论进行修正,将资产的基础价值与投机价值进行分离,继而将含有资产基础价值的前瞻性利率规则纳入至DSGE分析框架,随后对这一问题展开必要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名义利率调整能够有效促进资产价值修复进而拉动实体经济复苏;而近期我国呈现出资本市场活跃但实体经济复苏缓慢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错配;此外,我们仍不应忽视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给金融体系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使用上,货币当局应高度重视事前的政策疏导,以防投资者对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进行过度解读,从而在发挥货币政策良性指引功能的同时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第八章是本文的最后一个研究章节,笔者以TVP-FA-VAR模型和能够代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数据指标为基础,详细地对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进行了总结与诠释,结果发现:无论是价格调整亦或是货币供给变动都会对产出波动产生明显的平抑作用,其中产出对价格调整的反应更为直接,并且收敛较快,而广义货币调整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其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动,因此其已不宜作为监测指标来测度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刘金全,刘达禹,张都[3](2015)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软着陆”态势与持续期估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比了现阶段与1996年经济"软着陆"时期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并对本轮经济周期的持续期进行了估计,同时测算了在当前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下,来自世界经济的外生冲击对我国总产出增速的影响。我们认为:从"十二五"后期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将形成新一轮"软着陆",并且本轮经济"软着陆"的平面将明显低于上次,此外,本轮"软着陆"后的持续期将显着延长,这将直接影响"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格局。

傅承,范炳龙[4](2013)在《中国经济波动缓和化的总量和结构分析》文中认为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对经济波动缓和化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HP滤波法对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测度,划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经济周期。接着,使用固定样本时间长度的滚动时窗法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度发现,1997年之后滚动标准差下降了近50%,从总量上验证了经济波动缓和化现象。本文进一步从GDP的产业结构和支出结构两个方面对经济波动缓和化进行分析认为:第三产业波动幅度的大幅度下降、消费波动和投资波动的放缓是经济波动缓和化的主要动力。

黎德福,唐雪梅[5](2013)在《劳动无限供给下中国的经济波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构建了一个劳动力长期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的总供求模型,模型的核心特点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而是向右上倾斜。根据该模型,本文认为,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而使非农部门具有无限弹性的劳动供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出现"软着陆"、"紧缩增长"和"高增长低通胀"等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使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转移速度的波动而非城镇失业率的变化。

沈微[6](2012)在《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中韩两国经济波动存在相关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二者的相关性有增强趋势。本文综合运用相互依赖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及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中韩经济波动相关性的内在原因,指出经济波动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国际直接投资渠道在中韩两国间进行传导。贸易渠道的传导效果取决于贸易模式、外贸依存度及贸易政策;跨国公司的产业布局和全球战略也会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传导效果。在对中韩两国的各自的经济周期做了深入研究后,运用VAR模型对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做了实证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中韩经济波动经历了由稍微同步、中度同步到高度同步的变化过程,长期来看中韩两国的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协动性;目前中韩贸易是两国经济波动互相影响的主要传导渠道,而从短期来看,中国GDP对来自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反应并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GDP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为了减弱韩国方面的经济波动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需要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待中韩经济波动,并建立经济运行预警体系,继续深化中韩经贸合作,同时调整自身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这样才能更顺利地抵御外部经济冲击。

李长璐[7](2010)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系的循环,不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已,想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是极为艰难的。唯有充分利用一切人类社会的建设成果,让能够创造财富的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三十年发展的实践反思,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权力过分集中、分配平均主义和经济发展效率不足等问题。因此,经济理论界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于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所有制结构如何调整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周期形态特征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绝对量下降的的古典型大起大落变化为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波动的增长型经济周期。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经济周期波动进入现代增长型阶段,峰位下降、谷位上升,平均位势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济高速发展且振幅减小,周期扩张持续的时间延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长,抗冲击能力增强。为了揭示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和传导机制,本文引入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从理论层面更深入地分析引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准确判断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理论判断,增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经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形态及投资、消费、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其传导机制和作用的计量分析,本文验证了在消费、投资、出口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投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对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在中国模式下,由于政府掌握着资金、土地,并能够通过政策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因而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影响投资规模,进而对经济周期实施有效的调控管理。通过对市场经济属性和政府宏观调控属性的分析,本文论证了对市场进行政府规制的理论可能性;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构成的坚实物质基础和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经验日趋成熟情况的分析,论证了调控管理经济周期的现实可行性;通过对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系的循环,不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已,想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是极为艰难的。唯有充分利用一切人类社会的建设成果,让能够创造财富的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三十年发展的实践反思,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权力过分集中、分配平均主义和经济发展效率不足等问题。因此,经济理论界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于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所有制结构如何调整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周期形态特征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绝对量下降的的古典型大起大落变化为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波动的增长型经济周期。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经济周期波动进入现代增长型阶段,峰位下降、谷位上升,平均位势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济高速发展且振幅减小,周期扩张持续的时间延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长,抗冲击能力增强。为了揭示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和传导机制,本文引入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从理论层面更深入地分析引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准确判断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理论判断,增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经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形态及投资、消费、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其传导机制和作用的计量分析,本文验证了在消费、投资、出口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投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对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在中国模式下,由于政府掌握着资金、土地,并能够通过政策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因而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影响投资规模,进而对经济周期实施有效的调控管理。通过对市场经济属性和政府宏观调控属性的分析,本文论证了对市场进行政府规制的理论可能性;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构成的坚实物质基础和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经验日趋成熟情况的分析,论证了调控管理经济周期的现实可行性;通过对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组合效果的分析,论证了调控管理经济周期的政策可操作性。面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指出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未来较短的时间完成从全球经济的追赶者到全球经济的领跑者的转变,中国宏观调控需求管理的三个方面仍然是要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唯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国内消费能力,同时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调整外贸发展方式,才能管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保证国民经济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减少经济周期的波动,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

范晓光[8](2010)在《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确立以后,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地通过调整货币政策,确立货币政策的相关目标,选择与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当的调控,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与运用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然而,从各个时期货币政策的具体选择来看,不同条件下货币政策的选择效应有很大差别,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传导渠道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与发展,中国经济所受到的外部影响也越来越复杂多变,这就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效应,是今后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并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指出影响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选择等几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各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选择所产生的效应,并从整体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效应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升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的对策构想。文章把货币政策选择效应能否得到提升归结为货币政策各组成部分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找到影响货币政策各组成部分选择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更加全面科学地判断在不同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如何进行选择提供参考,也为完善中国货币政策的经济调控功能提供依据。

聂高辉[9](2009)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30多年的经济建设成就令世人瞩目,经济以接近9%左右速度持续稳定增长,虽然出现过“经济过热”且因外部经济危机的冲击使“软着陆”的大好局面瞬间消失,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被公认为世界的一个奇迹。研究这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得失有助于我国经济形成“又好又快”的长波增长特征。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锁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出现的新态势和宏观数据,以宏观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为指导,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和EViews软件,就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做了较为深入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在梳理现代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模型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研究集中在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效果、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效果的对称性以及长波轨迹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模式四个方面。1.利用我国1953年至2008年的年度GDP数据、1980年至2008年名义季度GDP数据和1983年1月至2007年6月的月度环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数据,借用H—P滤波技术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划分为“高波动低增长期”、“低波动谐增长期”和“谐波动高增长期”。以这三个时期作为三个状态并同时引入三区制马尔科夫均值—方差模型中的均值过程和方差过程中,构建了MSMH(3)-AR(5)模型。模型结果如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结构转变。三个时期的划分是显着的且呈现显着的非对称性,即,在各个增长时期的均值过程、方差过程以及时期间的转移概率不同;在经济周期中不同增长时期的持续概率及其平均持续期不同;表现在三区制状态变量S(?)在样本区间内离散取值的平滑概率的不同。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低波动谐增长期”。2.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消费价格指数和货币M1数据,基于Logistic函数的固有特性,我们在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转移函数选用Logistic函数,用以刻画货币政策的单调变化和状态连续转移中的对称性,构建了LSVAR(3)模型。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冲击是非对称的。具体地说,低增长状态下产出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比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不明显,而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比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更为灵敏;低增长状态下产出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而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大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无论是紧缩性货币冲击还是扩张性货币冲击,在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在低增长状态下对货币冲击的响应。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冲击是非对称的。具体地说,低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而高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紧缩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大于对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低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大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而高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小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小于大规模扩张性货币冲击的响应;无论是紧缩性货币冲击还是扩张性货币冲击,低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货币冲击的响应低于高增长状态下对货币冲击的响应。在高增长状态下,产出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是负面的而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是积极的,换句话说,总需求与总供给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而且总供给曲线是凸的。3.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财政预算支出、税收总额和货币M1当月月度数据,检验发现工业产出增加值的对数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对数增长率和货币M1的对数增长率存在单位根和存在条件异方差性或ARCH效应。利用这些变量的对数增长率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3),并作了脉冲响应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对工业增加值来说存在“挤出效应”;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量的供给,体现了我国工业企业已由计划机制成功转入了市场机制;税收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加有负面作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对财政支出的响应是负向的,这一点也蕴含了总供给曲线是凸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增长率对税收1个正向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对货币供给M1的冲击响应是正向的,这与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学说是一致的。产出增长会导致价格水平上涨,财政支出弱Granger影响价格水平,税收和货币供给量强Granger影响价格水平,但货币对价格水平的冲击更强烈。利用H—P滤波技术提取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波动成份。我们先用这两个波动成份分别与财政支出增长率、税收增长率构建了GARCH (1,0)模型,然后,为了比较财政与货币政策对波动的有效性,再用这两个波动序列分别与财政支出增长率、税收增长率和货币M1增长率构建了GARCH (1,0)模型。经分析比较,我们得到如下结果:财政支出、税收和货币M1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围绕着“自然增长率”水平的波动成份作用显着;税收和货币政策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的波动具有正向作用,而财政政策的作用是反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明显直接引起价格水平围绕其“自然率”的波动,而是通过产出增长引起的。无论是仅财政政策进入模型还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进入模型,结果都支持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也给出了在波动视阈下需求扩张期的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的有力证据。与通过提取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的不确定性指标来分析各自与经济政策的相关关系不同,我们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直接纳入GARCH模型中的方差波动过程中,构建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AR(2)—GARCH(1,0)模型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的AR(1)—GARCH(1,0)模型,直接地分析这些变量对产出和价格的不确定性的有效性。这里为了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效性,我们与分析在波动成分中的两大政策那样,也是先仅财政然后两者同时进入模型。经分析比较,我们得到如下结果:税收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不确定性有正向影响,货币供给M1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不确定性有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对工业产出增加值的增长率只有较弱的负向影响;货币M1对工业增加值的不确定性影响要比税收大。财政支出和货币M1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的不确定性有正向作用,但货币M1的作用大于财政支出。货币增长率是通货膨胀率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相反,财政支出对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仅仅是货币的0.0375倍。税收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的作用是负向的,即,增加税收可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无论是仅财政政策进入模型还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进入模型,结果都表明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率的条件波动性或不确定性和价格增长率的条件波动性或不确定性的冲击强度远小于货币政策的冲击,进一步说明了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也支持了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进行需求扩张时的宏观政策应是财政政策优先货币政策辅之,而进行需求紧缩时的宏观政策应是货币政策在先而财政政策辅之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取向。4.利用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数据,借用H—P滤波技术和将产出增长不确定性直接纳入ARIMA—GARCH模型中的均值过程中,构建了ARIMA—GARCH—M(1,0,1;0,2)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提取了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不确定性指标,用于和工业增加值增速作脉冲响应和因果关系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波动在第三时期中长波特征明显,且呈现围绕“自然率增长”水平的谷峰难分、波长不一的“微波”形式;我国经济增长的“自然率增长”水平应是9%左右。产出增长过程的几何衰减的记忆性特征行为显着,产出增长不确定性过程具有短期记忆性行为;产出增长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产出增长水平对产出增长不确定性存在单向影响关系。这蕴含了高产出增长不确定性将源于强产出增长过程,或者说,高国家经济风险源于高产出增长过程。弱产出增长不确定性源于低产出增长过程,或者说,低国家经济风险源于低产出增长过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目标是经济增长的平均速率应接近“自然率增长”水平。

黄赜琳[10](2008)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正确认识与把握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对于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考察了1978-2007年间中国历次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与波动特征,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所有制结构、社会总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价格体制、调控手段和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分析宏观调控对我国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产生的影响;接着从国际经济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美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特征,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15个不同市场类型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周期存在的特征事实;最后给出了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软着陆 ”后中国的经济波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着陆 ”后中国的经济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1)时变视角下中国经济波动的再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时变特征
    (一) 数据选择
    (二) 波动特征
三简化式模型和估计
    (一) 基准模型
    (二) 平稳性检验和样本选择
    (三) 先验设计
四BQ约束
    (一) 识别条件和分解方法
    (二) 时变二阶距和脉冲响应
    (三) 供给冲击和持久性成分之间的矛盾
五供给和需求相关
    (一) 模型和识别假设
    (二) 结构分析
六符号约束
    (一) 时变二阶距和脉冲响应
    (二) 分时段分析
    (三) 后危机时期经济趋稳的初步探讨
    (四) 稳健性检验
七结论和启示

(2)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发展脉络
        1.2.1 货币数量论的产生与发展
        1.2.2 Mc Callum规则的演化历程
        1.2.3 Taylor规则的发展历程
        1.2.4 拓展的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及其应用
    1.3 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现状
        1.3.1 现代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
        1.3.2 货币政策成本、货币政策最优反应函数与规则型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研究综述
        1.3.3 含有资产价格要素的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全文章节安排与内容简介
第2章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软着陆”态势与持续期估计
    2.1 理解中国经济“软着陆”与“现代衰退”
    2.2 中国现代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分析
    2.3 不同历史时期内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数字化特征
    2.4 中国现代经济周期的趋势水平及其持续期估计
        2.4.1 双区制经济周期持续期模型的估计原理与构建
        2.4.2 MS均值模型和MS-AR模型估计结果
    2.5 本章结语
第3章 中国典型经济波动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基于世界经济周期变动的经验分析
    3.1 世界经济景气变动对我国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分析
        3.1.1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依性的典型化事实及其理论思辨
        3.1.2 世界经济景气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影响的传导路径分析
        3.1.3 国际宏观调控模式分化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3.2 TVP-VAR模型的估计原理
        3.2.1 TVP-VAR的建模机理
        3.2.2 TVP-VAR的参数估计
    3.3 异质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性检验
        3.3.1 世界经济周期变动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特征与短期预测
        3.3.2 名义利率调整逆周期调控作用的有效性检验
        3.3.3 货币供应量调整的时变特征及其稳健性检验
    3.4 本章结语
第4章 货币政策成本的非对称性及其动态调控模式研究
    4.1 中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典型化事实”
    4.2 货币政策最优反应机制的理论分析
    4.3 中央银行偏好的非对称性及惰性检验
        4.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3.2 最优利率反应函数估计
    4.4 我国货币政策反应机制的动态路径识别
        4.4.1 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演变路径
        4.4.2 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
        4.4.3 基于通胀缺口变动的利率动态调整路径
        4.4.4 基于通货膨胀盯住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结语
第5章 中美经济周期与规则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对比研究
    5.1 “大缓和”、经济“软着陆”与“现代衰退”
    5.2 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非线性关联机制的研究进展
    5.3 中美非线性泰勒规则的再估计
        5.3.1 带有利率平滑意愿的泰勒规则模型
        5.3.2 多重门限选择模型在泰勒规则拓展中的应用
    5.4 基于LT-TVP-VAR模型的货币政策时变反应机制分析
        5.4.1 LT-TVP-VAR模型的参数估计
        5.4.2 基于理性预期框架下的中美货币政策动态潜在门限因子模型构建
        5.4.3 中美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反应机制分析
    5.5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6章 资产价格错位、经济系统均衡与规则型货币政策
    6.1 资产价格错位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研究梳理
    6.2 包含资产价格因素与异质交易行为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6.2.1 加入资产价格因素的CGG模型
        6.2.2 资产定价模型
        6.2.3 含有资产价格要素的规则型货币政策
    6.3 不同假设条件下的利率规则模型及其经济性质
        6.3.1 股票市场中无技术分析交易者的情形
        6.3.2 事前干预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体制与存在技术分析交易者的情形
        6.3.3 事后干预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体制与存在技术分析交易者的情形
    6.4 事前干预与事后调整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拟与效果评价
        6.4.1 校验参数选取
        6.4.2 市场交易者同质情形下的货币政策模拟
        6.4.3 事前管理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模拟
        6.4.4 事后干预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模拟
    6.5 本章结语与政策启示
第7章 资产价格错位与货币政策规则
    7.1 资产价格错位与货币政策调控关联机制的文献综述
    7.2 托宾Q理论的估值修正及其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7.2.1 经典的“托宾Q效应”与降息调控的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7.2.2 改进的“托宾Q理论”及其数值修正
        7.2.3“修正的Q值”在我国经验研究中的近似处理
    7.3 含有“基本面Q值”的DSGE模型框架
        7.3.1 家庭部门
        7.3.2 企业部门
        7.3.3 中央银行
        7.3.4 稳态条件与系统求解
    7.4“利率调整→估值修复→经济复苏”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的计量检验
        7.4.1 参数校准
        7.4.2 稳态条件下利率冲击的动态反应路径识别
        7.4.3 基于可变利率平滑意愿的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研究贡献与经验启示
第8章 规则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动态调控效应的宏观成分与宏观冲击
    8.1 TVP-VAR族模型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8.2 TVP-FA-VAR模型的估计原理及其冲击反应函数
        8.2.1 TVP-FA-VAR模型的基本构架
        8.2.2 TVP-FA-VAR模型的动态因子及其冲击反应函数
    8.3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宏观成分与宏观因子
        8.3.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信息概述
        8.3.2 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因子提取
    8.4 异质性货币政策调控的动态特征及其方差分解
        8.4.1 经济周期对异质性货币政策调控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8.4.2 异质性货币政策的方差分解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后记 1——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后记 2——感恩录

(3)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软着陆”态势与持续期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软着陆”与“现代衰退”
二、中国现代经济周期运行模式及其波动态势分析
三、不同时期经济“软着陆”的数字化特征
四、中国现代经济周期的趋势水平及其持续期估计
    (一)模型的构建与设定
    (二)MS均值模型和MS-AR模型估计结果
五、结 语

(4)中国经济波动缓和化的总量和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经济波动缓和化的文献综述
三、中国经济波动缓和化的总量分析
四、经济波动缓和化的结构分析
    (一) GDP的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二) GDP的支出结构动态分析
        1. 消费波动的缓和化特征
        2. 投资波动的缓和化特征
        3. 净出口的波动特征
五、结论

(5)劳动无限供给下中国的经济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劳动无限供给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一) 基本假设
        1.劳动剩余的二元经济
        2.非农部门的劳动供给在长期具有无限弹性, 但短期是有限弹性的
        3.非农部门的资本供给
        4.非农部门对要素的需求
        5.预期行为
    (二) 市场均衡
        1.货币市场供求均衡与产品市场的总需求函数
        2.要素市场供求均衡与产品市场的总供给函数
        3.劳动无限供给下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三、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现象解释
    1. 1993—1997年的“软着陆”
    2.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
    3. 2003—2007年的“高增长、低通胀”
    4.“转折点”后的宏观经济与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四、劳动无限供给下就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1.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劳动力转移速度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2.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劳动力转移速度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
五、结 束 语

(6)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 经济波动同步性及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本文所进行的创新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互依赖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 比较优势理论
        二、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三、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三节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一、 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的两国模型
        二、 影响贸易渠道传导效果的因素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传导机制
        一、 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韩两国经济周期研究
    第一节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
        一、 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二、 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及原因
    第二节 韩国经济周期研究
        一、 韩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二、 韩国经济周期的特征
        三、 韩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
        一、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相关系数的测算
        二、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相关性的变化分析
    第二节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
        一、 ADF 检验
        二、 协整检验
        三、 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三节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
        一、 VAR 模型
        二、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三、 方差分解分析
        四、 中韩两国经济波动中各因素贡献率变化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应对来自韩国经济波动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经济运行监管防范体系
    第二节 继续深化中韩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第三节 调整经济结构,增强自身竞争力
    第四节 从更高层次看待中韩经济波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的事实基础
    2、研究问题的提出
    3、研究思路与方法
    4、研究框架与内容
    5、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1章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及文献综述
    1.1 西方古典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的源流
        1.1.1 萨伊—李嘉图阵营的均衡论
        1.1.2 西斯蒙弟—马尔萨斯阵营的质疑及危机理论
        1.1.3 简要评论
    1.2 马克思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
        1.2.1 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1.2.2 危机发生的现实性
        1.2.3 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1.2.4 危机表现的周期性
        1.2.5 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1.2.6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意义
    1.3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1.3.1 凯恩斯主义
        1.3.2 货币主义
        1.3.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3.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4 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1.4.1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1.4.2 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
        1.4.3 公共选择学派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1.5 中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探索
        1.5.1 中国经济理论界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情况
        1.5.2 中国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情况
第2章 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2.1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当代经济史分期的理论依据
    2.2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1949—1957 年)经济发展事实、波动特征及原因
        2.2.1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经济发展事实
        2.2.2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经济波动特征
        2.2.3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经济波动原因
    2.3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 年)经济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2.3.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波动事实
        2.3.2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波动特征
        2.3.3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波动原因
    2.4 对改革开放前经济建设的总体评价
第3章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3.1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79-1991 年)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3.1.1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周期波动事实
        3.1.2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3.1.3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1992-2002 年)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3.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经济周期波动事实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3.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2003 年以来)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事实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第4章 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势分解
        4.1.1 对1978 年以来GDP 增长率时间序列的HP 滤波分析
        4.1.2 对未来10 年中国GDP 增长的分析判断
    4.2 改革开放以来及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2.2 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
        4.3.1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可行性
        4.3.2 中国经济周期调控管理的现实可行性
        4.3.3 中国经济周期调控管理的政策可操作性
第5章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政策建议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调整优化投资需求
        5.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调整优化投资需求的原因
        5.1.2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5.2 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比重以拉动消费需求
        5.2.1 1978 年以来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分析
        5.2.2 1978 年以来居民消费变化原因分析
        5.2.3 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路径选择
    5.3 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调整外贸需求
        5.3.1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趋势
        5.3.2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的影响
        5.3.3 后危机时期中国的对策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
        1.2.2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的理论观点综述
        1.2.3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的理论观点综述
    1.3 本文的若干前提和分析思路、方法
        1.3.1 若干前提
        1.3.2 分析方法和思路
    1.4 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创新与难点
第2章 中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演变过程
    2.1 不同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及效应
        2.1.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2.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2.1.3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2.1.4 流动性过剩期间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2.1.5 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2.2 中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总体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2.1 中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总体特点
        2.2.2 中国货币政策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定位
        2.3.2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2.3.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选择
第3章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效应分析
    3.1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与效应分析
        3.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过程
        3.1.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效应分析
        3.1.3 当前的"单目标"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效应分析
        3.2.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过程
        3.2.2 各种可供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分析
        3.2.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效应的实证分析
    3.3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与效应分析
        3.3.1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及主要类型
        3.3.2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选择的演变
        3.3.3 以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的政策选择效应分析
第4章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运用的效应分析
    4.1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运用的实践
        4.1.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4.1.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4.2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效应的分析与判断
        4.2.1 传统计划型货币政策工具主导阶段的效应判断
        4.2.2 现代市场型货币政策工具主导阶段的效应判断
        4.2.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效应的制约因素
    4.3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效应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选取和数据范围
        4.3.2 估计过程和结果
        4.3.3 基本结论
第5章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选择的效应分析
    5.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其作用机制
        5.1.1 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
        5.1.2 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价格渠道
        5.1.3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
    5.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演变与传导效应
        5.2.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演变及现状
        5.2.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制约条件分析
        5.2.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效应分析
    5.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选择效应的实证分析
        5.3.1 变量选取和数据范围确定
        5.3.2 实证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
        5.3.3 基本结论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总体效应分析
    6.1 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总体效应的基本判断
        6.1.1 稳定物价效应的基本判断
        6.1.2 货币政策物价稳定效应的实证检验
        6.1.3 经济增长效应的基本判断
        6.1.4 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6.2 济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
        6.2.1 经济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操作实践
        6.2.2 货币政策选择在调节经济波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2.3 经济波动条件下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的判断
    6.3 开放经济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效应
        6.3.1 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宏观环境的影响
        6.3.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所面临的问题
        6.3.3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的判断
第7章 提升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的对策构想
    7.1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取向
        7.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取向
        7.1.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取向
    7.2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向
        7.2.1 政策工具选择逐渐转向对市场利率进行调节
        7.2.2 加强和完善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选择和运用
        7.2.3 重视通过再贴现率调控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7.2.4 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等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7.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选择取向
        7.3.1 利率渠道是未来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选择方向
        7.3.2 信贷渠道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7.3.3 资产价格渠道是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潜在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
    1.1 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及研究现状
    1.2 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理论及研究现状
    1.3 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研究路线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研究路线
        1.4.3 论文的研究结构
2. 现代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模型综述与启示
    2.1 Solow-Harrod经济增长模型
        2.1.1 主要变量与模型
        2.1.2 模型描述
        2.1.3 Solow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2.1.4 储蓄率的冲击效应
    2.2 Solow-Harrod经济增长模型的扩展
        2.2.1 模型描述
        2.2.2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2.2.3 贴现率降低的冲击效应
        2.2.4 政府购买的作用
    2.3 实际经济周期波动模型
        2.3.1 实际经济周期波动模型的描述
        2.3.2 模型中的家庭行为
        2.3.3 模型的波动行为
    2.4 货币经济周期模型
        2.4.1 模型描述
        2.4.2 模型的作用影响
    2.5 政治经济周期模型
    2.6 经济周期波动模型中的经济政策启示
3. 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
    3.1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
    3.2 我国一些调控经济波动的经济政策作用的典型化事实
    3.3 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结构转变的计量检验
        3.3.1 我国经济波动中的结构转变点的存在性检验
        3.3.2 我国经济波动中的区制转移现象的计量检验
    3.4 结论与启示
4. 我国经济波动过程中的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与传导机制
    4.1 我国经济波动中的经济变量的事实描述
        4.1.1 我国宏观财政经济政策变量及其内涵
        4.1.2 我国宏观货币经济变量及其内涵
        4.1.3 我国宏观收入政策与贸易政策变量与内涵
        4.1.4 我国经济波动中宏观经济指标变量及其内涵
    4.2 AD-AS曲线模型
        4.2.1 IS曲线
        4.2.2 LM曲线
        4.2.3 IS-LM曲线模型
        4.2.4 AD-AS曲线
    4.3 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传导机制
    4.4 结论与经济政策启示
5.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与有效性检验
    5.1 宏观货币政策的作用目标与机制
    5.2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经验性评述
    5.3 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计量检验
        5.3.1 变量数据描述与模型描述
        5.3.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结果
    5.4 结论与启示
6.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机制与有效性检验
    6.1 我国财政政策的作用目标与机制
    6.2 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经验性评述
    6.3 我国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性计量检验
        6.3.1 数据描述与经济变量选择
        6.3.2 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
        6.3.3 财政政策对产出和价格波动的有效性检验
        6.3.4 财政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波动的有效性的比较分析
    6.4 结论与经验启示
7.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长波轨迹和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选择
    7.1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波特征
    7.2 我国国家经济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7.3 经济增长过程中不确定性与产出增长的计量分析
        7.3.1 数据与模型描述
        7.3.2 ARIMA-GARCH-M模型估计
    7.4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选择
    7.5 结论与启示
8. 总结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中国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
    1.历次经济周期特征。
    2.主要经济变量的特征事实。
三、宏观调控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
    1.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2.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3.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变。
        (1) 产业结构升级。
        (2) 消费结构变迁。
        (3) 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4) 区域结构发展失衡。
    4.价格机制的转变。
    5.宏观调控手段的转变。
    6.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四、国际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
    1.中国、美国与世界经济的同步性规律。
    2.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周期特征。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软着陆 ”后中国的经济波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时变视角下中国经济波动的再审视[J]. 祝梓翔,邓翔. 世界经济, 2017(07)
  • [2]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D]. 刘达禹. 吉林大学, 2016(08)
  • [3]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软着陆”态势与持续期估计[J]. 刘金全,刘达禹,张都. 经济学家, 2015(06)
  • [4]中国经济波动缓和化的总量和结构分析[J]. 傅承,范炳龙. 兰州学刊, 2013(10)
  • [5]劳动无限供给下中国的经济波动[J]. 黎德福,唐雪梅. 经济学(季刊), 2013(03)
  • [6]中韩两国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D]. 沈微.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7]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D]. 李长璐. 吉林大学, 2010(05)
  • [8]中国货币政策选择效应研究[D]. 范晓光. 辽宁大学, 2010(10)
  • [9]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D]. 聂高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5)
  • [10]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J]. 黄赜琳. 财经研究, 2008(11)

标签:;  ;  ;  ;  ;  

“软着陆”后的中国经济波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