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ol. 23( 2002) No. 1~ 4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SAMIHA BOUANINI(沙米)[1](2014)在《Manag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Reach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of People’s Behavior in China&Algeria》文中研究说明人体生命的本质特性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废物导致的污染使得空气中充满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并且在同一时间,人类正在努力寻求能防止城市污染的固体废弃物的有效管理方法。大对数的垃圾可以通过焚烧、高温堆肥和填埋等方式处理,然而,这些处理方法会对空气、水、土壤以及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人类力求以最小的负面影响来管理废物,并通过减少使用天然资源,通过运用是3R原则(减少、再利用、再循环)进行回收,来提供下一代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资源的配置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在城市固体废物的有效管理的环保政策。研究表明,一些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在改善废物最小化、减少填埋和焚烧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并实现废物最小化利用的最好机制。本研究基于3R原则进行评估和分析个人行为,主要选取中国南昌市和阿尔及利亚贝沙尔市随机抽取400位居民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出有效数据312份。统计结果显示:在南昌仍然缺乏民众的参与积极性;而在贝沙市则缺乏回收再利用的机制。而中国和阿尔及利亚人民会受到政府和文化知识,参与废物减量化。本文最后,运用博弈论在这项研究中,提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合作博弈在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在废物减量化合作。
王燕玲[2](2007)在《扩展煤浮选粒度上限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西曲、西铭原生煤泥为试验研究对象,进行了粒度上限至1mm的不同粒级煤浮选特性研究。考察了浮选物理条件,化学药剂变化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规律。通过窄粒级煤泥浮选动力学试验,考察了浮选机叶轮转速、充气量对浮选动力学常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浮选动力学直观分析。结合理论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扩展浮选粒度至1mm的可行性。扩展浮选粒度的上限,通常通过两种技术途径实现,一是开发一种有利于粗粒浮选的新型浮选机;另一种是使用新型的能改善气泡与颗粒之间粘附力的浮选药剂。在试验研究中,考察了浮选机的充气量、叶轮转速及矿浆浓度对不同粒度级的西曲煤浮选精煤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0.5mm的细粒级煤,在叶轮转速较低(小于1500rpm)时,随着充气量的增加,浮选精煤产率增加得很快,当叶轮转速提高时,浮选精煤产率随着充气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对于+0.5mm的粗粒煤,在叶轮转速不高于1500rpm时,浮选精煤产率随着充气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叶轮转速高于1500rpm时,随着充气量的增加,浮选精煤产率逐渐下降,尤其对0.71-1mm粒度级的煤,上述规律更加明显。改变浮选入料的矿浆浓度(60-120g/l),对-0.5mm的西曲煤浮选精煤产率的影响规律是随着浓度降低精煤产率降低,浓度越高,浮选精煤产率越低;而随着浮选入料粒度的增大(0.5-1mm),当矿浆浓度提高时,浮选精煤的产率出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在药剂探索试验中,首先考虑在0.5mm-1mm粒度西曲煤和西铭煤的浮选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剂(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从药剂用量对浮选精煤的产率与灰分,以及浮选尾煤的影响规律可以看出:高分子絮凝剂对这一粒度级的煤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其次,又考察了表面活性剂0.5-1mm粒度级的西铭煤和西曲煤的浮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药剂种类以及恰当的药剂用量可以提高该粒级煤浮选精煤产率。浮选动力学特性分析表明,对于0.5-1mm粒度级的煤,在仅改变叶轮转速与充气量,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转速高充气量与高转速低充气量能很好的提高浮选精煤产率和浮选速率;在0.5-1mm粒度级的煤浮选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油酸),能有效地改善浮选效率,提高精煤产率以及加快浮选速率。
郑勇[3](2005)在《重庆发电厂200MW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讨论给水调节系统的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热工测量信号、调节机构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实现单元制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应考虑的问题及控制方案。针对目前重庆发电厂给水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发电厂200MW 机组配置3 台调速给水泵组成的给水系统实例,讨论了如何实现重庆发电厂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对策、建议、解决方法及有关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重庆发电厂实现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重庆发电厂200MW 机组给水全程调节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控制功能,分析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控制过程、系统切换方式、控制逻辑、调试及参数整定原则。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是一种较适合重庆发电厂给水热力系统的控制方案,对实现重庆发电厂200MW 机组给水全程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谢敬伟[4](2002)在《钛基晶须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对表面科学的表征方法进行了概述,然后讨论了SPM的原理及SPM在TiO2表面应用国内外研究,最后是利用AFM对钛基晶须研究的实验工作的介绍。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AFM对钛基晶须表面结构进行研究,期望对钛基晶须在催化剂、复合材料、催化剂载体方面的应用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因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的实验研究工作: 1.利用AFM对日本的六钛酸钾晶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形貌和表面结构图像。 2.利用AFM对本课题组制备的钛基晶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形貌图像和表面结构图像。形貌图像基本同SEM结果一致,从K2Ti4O9、K2Ti6O13、K2Ti8O16到TiO2形貌依然保持晶须的形状。但是,高分辨率的表面结构图像表明从K2Ti4O9、K2Ti6O13、K2Ti8O16到TiO2表面结构发生演化。 3.利用AFM和IR对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六钛酸钾晶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20.6TiO2+PTFE 5%在电场中加热钛酸钾晶须表面改性效果较好。另外,为了提高二氧化钛晶须的光催化活性对其表面进行金属Pt的沉积,所得AFM图像表明Pt颗粒在氧化钛晶须表面较大,仍需进一步的实验。 4.利用侧向力显微镜(LFM)对六钛酸钾晶须进行研究,发现六钛酸钾晶须和基体云母的摩擦性质差别明显,而六钛酸钾晶须表面摩擦性质比较均匀,信号上的差别主是由于六钛酸钾晶须表面的形貌起伏造成的。
二、Vol. 23( 2002) No. 1~ 4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ol. 23( 2002) No. 1~ 4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Manag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Reach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of People’s Behavior in China&Algeria(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
1.1 Background |
1.1.1 An Overvie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1.1.2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icies |
1.1.2.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1.2.2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3 Manag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sing Game Theory |
1.3.1 Fundamental Types of Games |
1.3.1.1 Sequential Games |
1.3.1.2 Simultaneous Games |
1.3.2 Categories of Games |
1.3.2.1 Games of skill |
1.3.2.2 Games of chance |
1.3.2.3 Games of strategy |
1.3.3 Nash Equilibrium |
1.3.4 Prisoner's Dilemma |
1.4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is Research |
1.4.1 The Basic Idea of This Research |
1.4.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Topic |
1.4.3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Study |
1.4.4 Research Methods |
1.4.5 Innovative Features |
CHAPTER 2 an Overview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2.1 Municipal Solid Waste |
2.2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2.2.1 Waste Collection |
2.2.2 The 3R principle |
2.2.2.1 Reduce |
2.2.2.2 Reuse |
2.2.2.3 Recycle |
2.2.2.4 The Importance of the 3R Principle |
2.2.3 Composting |
2.2.4 Incineration |
2.2.5 Landfill |
2.3 The Effects of Improper MSWM |
CHAPTER 3: Managing MSW in China & Algeria |
3.1 Managing MSW in China |
3.1.1 Waste Collection in China |
3.1.2 Management Methods for Waste Generation in China |
3.1.2.1 The 3R Principle in China |
3.1.2.2 Composting in China |
3.1.2.3 Incineration in China |
3.1.2.4 Landfill in China |
3.1.3 Five Year Plans of Chinese MSWM |
3.1.4 Chinese Legislation for MSWM |
3.2 Managing MSW in Algeria |
3.2.1 Waste Collection in Algeria |
3.2.2 Waste Composition in Algeria |
3.2.3 MSW Generation in Algeria |
3.2.4 Management Methods for Waste Generation in Algeria |
3.2.4.1 The 3R Principle in Algeria |
3.2.4.2 Composting in Algeria |
3.2.4.3 Open Dump and Landfill Mode in Algeria |
3.2.5 Algerian Legislation for MSWM |
3.3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 Algerian Legislations |
3.3.1 Similarities in Chinese and Algerian Legislations |
3.3.2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 Algerian Legislations |
CHAPTER 4: Waste Minimization in Countries with Best MSWM |
4.1 Improvements of MSWM in Europe |
4.1.1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 in Austria |
4.1.1.1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MSW Management in Austria |
4.1.2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 in Germany |
4.1.2.1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MSW Management in Germany |
4.1.3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 in Belgium |
4.1.3.1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MSW Management in Belgium |
4.1.4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 in Netherlands |
4.1.4.1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MSW Management in Netherlands |
4.1.5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 in Switzerland |
4.1.5.1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MSW Management in Switzerland |
4.2 Waste Minimization in USA |
4.2.1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MSW Management in USA |
4.3 Waste Minimization in Japan |
4.3.1 Important Initiatives for Improving MSW Management in Japan |
CHAPTER 5: People’s Behavior towards the 3R Principle in China and Algeria |
5.1 Data and Methodology |
5.2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Waste minimization in Nanchang city, China |
5.2.1 People’s Behavior towards 3R Principle in Nanchang |
5.2.2 People’s Behavior towards waste separation in Nanchang |
5.2.3 People’s Opinions toward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initiatives in Nanchang |
5.3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Waste minimization in Bechar city, Algeria |
5.3.1 People’s Behavior towards waste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in Bechar |
5.3.2 People’s Opinions toward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initiatives in Bechar |
5.3.3 People’s opinions towards dealing with waste in Bechar |
5.4 A co-operative game between Residents and Governments in China & Algeria agains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5.4.1 Non Co-operative Game between Residents and Governments in China & Algeria |
5.4.2 The Co-operative Game between Residents and Governments in China & Algeria |
CHAPTER 6 Conclusions and Outlook |
6.1 General Conclusions |
6.2 Outlook and Recommend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research study for PhD degree |
(2)扩展煤浮选粒度上限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浮选入料粒度对浮选的影响 |
1.2.2 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 |
1.2.3 浮选药剂对浮选的影响 |
1.2.4 充气量对浮选的影响 |
1.2.5 叶轮转速对浮选的影响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浮选试验系统、煤样和药剂选择 |
2.1 试验装置 |
2.2 煤样的制备及浮沉试验结果 |
2.2.1 浮沉试验结果分析 |
2.3 试验药剂 |
2.3.1 高分子絮凝剂 |
2.3.1.1 聚丙烯酰胺(PAM) |
2.3.1.2 聚氧化乙烯(PEO) |
2.3.2 表面活性剂 |
第三章 条件探索试验 |
3.1 不同粒度西曲煤的条件探索试验 |
3.1.1 起泡剂用量对不同粒度级西曲煤浮选的影响 |
3.1.2 捕收剂用量对不同粒度级西曲煤浮选的影响 |
3.1.3 矿浆浓度对不同粒低级西曲煤浮选的影响 |
3.2 不同粒度级西铭煤的条件探索试验 |
3.2.1 起泡剂用量对不同粒度级西铭煤浮选的影响 |
3.2.2 捕收剂用量对不同粒度级西铭煤浮选的影响 |
3.2.3 矿浆浓度对不同粒度级西铭煤浮选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转速与充气量对不同粒级煤浮选的影响 |
4.1 充气量改变对不同粒度级煤浮选的影响 |
4.2 叶轮转速对不同粒度级煤浮选的影响 |
4.3 试验浮选效果分析 |
4.4 浮选矿浆浓度对浮选精煤产率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药剂探索试验 |
5.1 高分子絮凝剂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
5.1.1 聚丙烯酰胺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
5.1.1.1 对浮选精煤产率的影响 |
5.1.1.2 对浮选精煤灰分的影响 |
5.1.1.3 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 |
5.1.2 聚氧化乙烯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
5.1.2.1 聚氧化乙烯用量对浮选精煤产率的影响 |
5.1.2.2 聚氧化乙烯用量对浮选精煤灰分的影响 |
5.1.2.3 聚氧化乙烯用量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 |
5.2 表面活性剂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
5.2.1 聚乙二醇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
5.2.2 油酸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
5.2.3 司班80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不同粒度级煤的浮选动力学特性分析 |
6.1 浮选动力学概述 |
6.1.1 浮选动力学 |
6.1.2 常用浮选动力学模型 |
6.2 试验条件与操作方法 |
6.3 叶轮转速与充气量对不同粒级煤的浮选速率的影响 |
6.3.1 叶轮转速与充气量对0.71-1mm粒度级煤浮选速率的影响 |
6.3.2 叶轮转速与充气量对0.5-0.71mm粒度级煤浮选速率的影响 |
6.3.3 浮选机叶轮转速与充气量对浮选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
6.4 表面活性剂对粗粒煤浮选速率的影响 |
6.4.1 油酸对粗粒煤浮选速率的影响 |
6.4.2 油酸对粗粒煤浮选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粗粒煤浮选理论分析 |
7.1 矿粒与气泡的碰撞机理与碰撞概率 |
7.2 矿粒与气泡的吸附与脱附机理 |
7.3 浮选矿浆流体动力学分析 |
7.3.1 浮选机内流态分析 |
7.3.2 紊流对浮选机充气的影响 |
7.3.3 紊流的扩散作用 |
7.3.4 气泡的矿化作用 |
7.4 浮选粒度上限的确定 |
7.5 提高浮选粒度上限的意义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重庆发电厂200MW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特殊问题 |
2.1 全程控制的概念 |
2.2 给水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
2.2.1 给水流量扰动下水位的动态特性 |
2.2.2 蒸汽流量扰动下水位的动态特性 |
2.2.3 炉膛热负荷扰动下水位的动态特性 |
2.3 热工测量信号 |
2.3.1 水位信号 |
2.3.2 蒸汽流量信号 |
2.3.3 给水流量信号 |
2.4 调节阀和调速泵的特性 |
3 单元制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分析 |
3.1 单元制机组给水系统设备及管路 |
3.2 实现给水全程控制应考虑的问题 |
3.2.1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要求 |
3.2.2 单元制给水全程控制的特点 |
3.3 单元制给水全程控制系统方案分析 |
3.4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
3.4.1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3.4.2 串级三冲量给水系统信号的静态配合问题 |
3.4.3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
4 重庆发电厂给水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给水控制系统现状 |
4.2 给水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实现给水全程控制的对策研究 |
5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工程实现 |
5.1 热力系统及设备概况 |
5.2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及原理分析 |
5.3 系统控制原理说明 |
5.3.1 热工控制信号的测量 |
5.3.2 热工测量信号的冗余配置 |
5.3.3 控制过程分析 |
5.4 控制过程中的跟踪与切换 |
5.4.1 单冲量与三冲量的无扰切换 |
5.4.2 主给水调门与低负荷调门的切换 |
5.4.3 阀门和泵的运行方式及切换 |
5.4.4 执行机构的手/自动切换 |
5.5 系统外围设备及控制原理分析 |
5.5.1 现场控制设备 |
5.5.2 控制原理分析 |
5.6 控制逻辑 |
5.7 给水控制系统的调试及参数整定 |
5.7.1 给水控制系统的静态调试 |
5.7.2 给水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
5.8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改造工作内容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4)钛基晶须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表面表征 |
1.1.1 表面结构表征 |
1.1.2 表面组成表征 |
1.2 SPM简介 |
1.2.1 SPM的发展 |
1.2.2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简介 |
1.2.3 原子力显微镜(AFM)简介 |
1.2.4 电化学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连用(EC-SPM)研究固液界面 |
1.3 SPM的应用 |
1.3.1 TiO_2表面形貌和结构的SPM研究 |
1.3.2 TiO_2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
1.3.2.1 吸附性质 |
1.3.2.2 表面金属簇 |
1.3.2.3 表面化学反应 |
1.3.2.4 纳米操纵 |
1.3.3 小结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六钛酸钾晶须的AFM研究 |
2.1 实验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形貌图像 |
2.2.2 表面结构图像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钛基晶须的AFM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材料的制备 |
3.1.2 SEM图像 |
3.1.3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 |
3.2 结果和讨论 |
3.2.1 形貌图像 |
3.2.2 表面结构图像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六钛酸钾晶须的AFM研究 |
4.1 样品的制备 |
4.1.1 六钛酸钾晶须的表面改性 |
4.1.2 二氧化钛晶须表面改性 |
4.2 AFM实验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表面改性六钛酸钾晶须的F-d曲线 |
4.3.2 表面改性六钛酸钾晶须的IR数据 |
4.3.3 表面改性二氧化钛晶须的AFM图像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六钛酸钾晶须的侧向力显微镜(LFM)研究 |
5.1 实验 |
5.2 结果和讨论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撰写与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四、Vol. 23( 2002) No. 1~ 4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Manag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Reach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of People’s Behavior in China&Algeria[D]. SAMIHA BOUANINI(沙米). 南昌大学, 2014(12)
- [2]扩展煤浮选粒度上限的初步研究[D]. 王燕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4)
- [3]重庆发电厂200MW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D]. 郑勇. 重庆大学, 2005(01)
- [4]钛基晶须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D]. 谢敬伟. 南京工业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