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与《易经》的关系(中)——《道教通论》部分

论道教与《易经》的关系(中)——《道教通论》部分

一、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中)——《道教义理学综论》之部分(论文文献综述)

高亮[1](2020)在《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诠释体裁之一。一切中国古典诠释体裁所使用的诠释方法,所具备的诠释功能,所经历的诠释演变过程,均体现於义疏之中。可以説,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体裁之集大成者。研究、理解义疏文本,发掘藴藏於文本之中的观念、文化,剖析古代思想历时变化,即能理解以古典给释文本为核心的整个中国古典诠释史,进而从诠释向度重新反思学术史、思想史,观照人类思维向度及其趋势。本文旨在综理既有研究基础上,探讨义疏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并经由义疏研究,尝试创建义疏学适用方法论,为後续研究提供范式支撑。基於新见从详,无则从略的原则,概述如下。绪论部分,厘清与义疏相关的学术概念,分析义疏含义,确定义疏研究范畴。在义疏研究领域,首次明确区分义疏、义疏研究、义疏学、义疏之学、义疏学研究、义疏之学研究六种概念,纠正了以往学界混称义疏、义疏学的问题,为义疏学在学术意义上,成为一个中国古典诠释学下的研究分支,确定了研究范畴。本章首次全面梳理义疏研究史,为学科分支意义上的义疏学,奠定了学史基础。第一章,首先,明确义疏的概念与范畴,解决了义疏研究长期存在的义疏含义及判断标准问题,从而与其他“疏”体有效区分,完成了义疏研究的概念准备。其次,归纳义疏具有的七种基本文本体式,分析其诠释意义与学史价值。第二章,基於既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义疏起源问题。义疏最早出现年代,可能不晚於四世纪中後期,确定不晚於五世纪前期。佛疏出现最早,在五世纪前期以前;其次为道疏,在五世纪前期;最後为儒疏,在五世纪中後期。促成义疏起源的因素有三类。第一,物质载体,即基於纸写本便利性的因素。第二,思想渊源。主要源於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与清谈辩论。第三,体裁渊源。对义疏起源有显着影响的诠释体裁有二。其一为集解体。其二为问答体。与义疏起源有关的问答体有二。一为魏晋时期以“问答”为主要内容的议论体裁。二为印度传统的“释论”(奢萨咀罗、优婆提舍)中的问答体裁。另外,两晋时期出现的“合本子注”,在题名与行文方式上,对有些义疏,如《丧服小记子本疏义》,有一定影响。因而也可视为义疏起源的一个相关因素。第三章讨论义疏的诠释层级,并在全面总结注、疏诠释关系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疏不破注”问题。首先,分析义疏诠释层级。义疏诠释层级十分多样。过去作为学界常识的兼解经、注即为义疏,是片面的刻板印象。义疏兼解经、注,只适合儒疏、律疏,不包括佛疏、道疏。其次,重新反思疏不破注问题。“疏不破注”原为“疏不可破注”之义,是一种诠释原则,而非“疏不会破注”,即一种诠释现象。前者正式确立於初唐《五经正义》,後者为清代以来学者的误解。作为一种诠释原则,“疏不破注”的形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南北朝隋代。此时尚无明确、统一“不破注”的原则。时人虽有守注之意愿,乃至设立遵注之体例,但在实际诠释中,仍以实事求是之理念,时或破注。初唐《五经正义》以前,义疏在处理注、疏关系的问题上,实则无“破”与“不破”的明确概念,更无具体原则。破注与否,皆取决於编撰者个人学术意志。不过,总体上看,义疏仍以不破注为多,破注并非主流。第二阶段:唐代至宋初。以《五经正义》为代表的初唐儒疏,明确提出“疏不可破注”的原则。在实际诠释中,虽因沿承旧疏或参与修疏者学术习惯等,仍不免有破注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此种现象已大为减少,不破注乃至明显守注、护注的现象更常见。从初唐儒疏破注情况看,破注分为破注文与破注义两种形式。破注文相当於校勘注文,非但不是破注,反为注之功臣。破注义即反驳注释之义理另立新义,此为真正的破注。不破注有两种情况,即守注与参注。若只怀疑注义而非反驳,另立新説,在初唐疏家看来,均非破注。疏不破注的理据渊源,在於义疏对注解经传时所述义理、情理是否认可。若是其义,则疏不破注;若非其理,则疏破注。对“理”的追求,体现了义疏的诠释活力与独立的诠释品格。将义疏完全视为经典文本的附庸,不利於正确认识义疏学术意义。将求“理”,替代为从“注”,即完全不破注,至唐玄宗御注、御疏才实现。然而这种从“注”而非求“理”的诠释标准,受到一些中唐学者的反拨。碍於御注、御疏的权威压力,他们只能在义疏之外,另辟蹊径,最终发展为北宋新《春秋》学与理学,即义理思辨性经学,代替了南北朝以来,以义疏为重要学术载体的考证诠释性经学。可见,义疏之衰,即源於割断自身求“理”之传统。第四章,探究注、疏合会问题。在文本组织类型上,义疏可分为单疏本与合会本合会本系由单疏本与经:注本结合融会而成然而单疏本与合会本之关系,未必是前者单向融入後者,二者之关系,比学界以往认为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更复杂,只能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义疏从单行到合会,不只是文本外在形式的较大变动,还改变了读者的閲读方式与习惯,影响其閲读体验,进而改变读者对义疏诠释地位与功能的认知。义疏文本组织类型的改变,如“蝴蝶效应”,通过层层传导,最终造成义疏学术层次的变动。而层次的变动,产生反作用力,促使组织类型的改变更加固化。在此意义上,注、疏单行与合会,不仅仅是文本形式结构的排列组合问题,更是一种探索学术史的新维度。儒典注、疏合会时代,不始於宋,宋代只是注、疏合刻之始。早在宋代以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合会本存在。从义疏文本发展角度看,南宋以前义疏,虽以单疏本为主,但合会本亦不容忽视,从而纠正了以往根据刻本经验谈注、疏合会,忽视八行本、十行本之前注、疏合会本的问题。儒典注、疏合会有五种模式。第一,分散模式甲类,指义疏分别列於经、注之下,分别疏解经、注的合会模式。第二,分散模式乙类,指义疏分别列於一节经文或传文之後,其间无注,亦不释注文合会模式。第三,聚集模式指义疏列於一个较完整经、注文本单位(句、节、章等)之後,集中诠释此单位之经、注的合会模式第四集散模式指在某一合会本中,兼有分散甲类与聚集两种模式者。第五,分栏模式指经、注与义疏分栏列出的合会模式。合会的历史动因有二。第一,便於閲读、参考、记诵。第二,便於查询经、注、疏具体内容。合会的学术史影响有三。第一,加剧文本结构的碎片化,造成义疏实际学术地位下降。第二,加重异文问题。第三,促进注的经典化。第四,凸显义疏繁琐之弊,间接引起经典研究范式转变,在学理上宣告了汉唐之间,以经典诠释为主要成果的经学研究范式的终结。在有合会本的情况下,隋唐宋初新修儒疏,仍采用单疏本,其原因有四。第一,佛疏影响。第二,讲读习惯。第三,写钞本流传之局限。第四,古人观念上的经、注与义疏的诠释地位、诠释风格差异。合会本与单疏本长期并存之原因有二。第一,官学精英对提升士子经学素养的要求。第二,文本复制方式限制与应试需求之间的互动。第五章,探究义疏科段问题。首先,分析科段含义,与章句相区分。其次分析科段特徵。科段必须同时满足三大特徵,缺一即非科段,亦即三大特徵为判定科段之充要条件。其次,考察科段演变历程。中土佛典科段可能始於四世纪中後期的释道安,最迟不晚於五世纪前期。印度佛典科段当以世亲等为最早,约在四至五世纪之际。中土佛典科段被纳入佛疏,就现存可考文本来看,当以南朝宋道生《法华经疏》为最早。科段被义疏吸收之後,经历了先由简入繁,而後分化演变的过程,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渐兴阶段,即五世纪前期至六世纪初。第二,兴盛阶段,即六世纪初至七世纪中期。第三,分立阶段,即七世纪中期至十二世纪初。第四,衰变阶段,即十二世纪以後。最後,选取南北朝隋唐佛、道、儒三疏,整理科文,分析各自逻辑结构与诠释特点。在此意义上,科段成为中古以来,儒、佛、道“兴替治忽”的新綫索。科段的学术史价值,即在此矣。

秦洁[2](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韩云[3](2020)在《钱穆宗教观研究》文中认为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一生着述宏富、学贯东西,堪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文学者。“钱穆热”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国学热”而兴起,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对钱穆学术的研究多集中于历史、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其宗教观的系统性研究比较罕见。本文以钱穆的着作为主要依托,在对其中有关宗教的内容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梳理,并在旁参其他学者观点论证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钱穆宗教观的五大特征及其内在逻辑,对钱穆晚年最后彻悟的天人合一观亦作了进一步阐发。本文框架由导论、结语、主体部分四章即六大板块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起、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以时间为序概述了钱穆的生平事略,包括家风祖训、师门传承、学界行谊、新亚书院的筹建、耕耘的过程等,重点介绍了钱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其品性、情操、学养的影响,良师益友如钱伯圭、吕思勉、华紫翔等对其治学路径、方向、风格、宗旨的影响,与着名学者汤用彤、冯友兰、熊十力之间的切磋交流,对中西教育理念的领悟与实践,对宗教现象的感性认知、切身体验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影响钱穆宗教观之形成、特征、逻辑的直接或间接因素。第二章主要是辑录一手材料后,按照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中国的道教、民间宗教信仰的区隔,对钱穆论诸教之观点展开的述评。其中禅宗、慧能、法门是其论佛教的关键词,佛教与理学的关系则是其关注点,对道教尤其是新道教的选择性评述凸显了其一贯固有的本位、立场、蕲向,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乃至于佛教皆被钱穆视为西方宗教,这三大宗教的教主、教徒则被分别比附于中国的孔子、读书人,而在佛道教人物之钩稽、学术史意义上教理之争的着墨中则可见其特有的史心、史识。第三章是以萌发于近世、影响至今的几个有关宗教学术的争议,即宗教有无论、宗教替代说、宗教性以及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为主题,分别就相关概念、提出的背景、民国学者的回应、未来前瞻等作了界定、辨析、论证或阐发,钱穆对此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其宗教观在对这些命题的评判中亦得到了浓缩而集中的展示。本章与第二章形式上是并列的关系,内容上则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即一者关系具体的宗教、一者关系宗教理论,共同构成了本文的中心。第四章是对前三章的涵化(糅合、提炼),提出了钱穆宗教观的五大特征,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蕲向、以儒教(儒家、儒学)为本位,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融合、认识论与实践论上的知行合一以及史地结合分析的路径,并尝试探索了钱穆对宗教之具体与体系的认知逻辑即以心为其宗教观基本观念之内核,以精神不朽沟通神圣与世俗两极端,以知行合一的践履不断契合天人合一境界的思路历程。结语部分则是联系当下世界尤其是西方面临的困境,对天人合一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宗主地位、心教等堪为钱穆宗教观或文化观中之灵魂与核心的要点作了进一步发挥,总结归纳了本文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并提出了吁请与展望。本文从钱穆卷帙浩繁的着述中凝练出近世以来宗教学术界争议、影响比较大的命题对其宗教观进行了集中的揭示,并将其论宗教的具体内容按照派别不同分置在诸教之中,构筑了由具体而抽象,具体与抽象结合统一的框架层次。同时亦借鉴了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寓理于事、寓事于人,在行文中尽量避免受西方学术范式影响而形成的就理论谈理论、就事论事、空对空的弊病,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故致力于从钱穆的生平事略中发掘出影响其宗教观的因素。联系实际,对钱穆宗教观中蕴藏的学术观点、倾向、宗旨等作了一定的引申与阐发。

孙柏林[4](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研究说明“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代玉民[5](2018)在《焦竑与明清儒学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又极其复杂的时期。阳明学、程朱学、气学、实学、西方科学,乃至佛教、道教、民间宗教及西方天主教等诸种学问、思潮及宗教在明清的时代巨变中,形成了一个相互之间冲突、融合、转变的思想场域。明清儒学转向无疑是这一场域的主旋律。就明清儒学转向而言,焦竑是一个十分特别又值得深入研究的人物。作为立足阳明良知学传统、深涉考据学的泰州学派晚期先锋,焦竑在晚明哲学思潮中创立了智识化的良知学,为良知学在晚明时期的突围开辟了一条新径。焦竑良知学之新,不在于关于良知内容的新探,而在于方法的更新。焦竑以智识化方法取代传统的直觉体验法,使直觉体验性的良知学境界在知识解读的智识化层面得以呈现。这样,他在直觉体验的传统工夫路径之外,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相对客观的、公共性的良知学路径。具体言之,焦竑对“良知”、“性”与“情”的理解在内容上与传统良知学并无根本差异,然而,在方法上却偏离了传统的直觉体验工夫,而转向一种智识化方法。这种方法论更替的完成,有赖于焦竑将“名实关系”及“思”引入“良知”解读及达性方法,为良知学的智识化埋下了内在的“伏笔”。再加之焦竑深涉考据学传统,长期的考据活动使智识化方法固化为其基本的思维方法。因而,在面对良知学时,焦竑并不能契入直觉体验的工夫路径,而是从智识化的视角来呈现良知境界。这种智识化的良知学亦影响到其三教观,焦竑以佛道之学为诠释儒家义理的工具,从智识化的角度理解三教一贯,消解了以往三教一贯论的直觉体验色彩。这种智识化的三教一贯论最终指向博约一贯的成圣理想。也就是说,焦竑的良知学新径包含智识化的良知学、三教观与成圣理想,其中博约一贯的成圣理想是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知境界的呈现(约)与考据学的积累(博),而良知境界的呈现需要三教观中来自佛道之学的智识化诠释,这种智识化诠释亦需要考据学的智识化训练为保障。简言之,考据学的训练是智识化方法的主要来源,它使得三教观得以智识化,智识化的三教观助益良知境界的智识化呈现,良知境界的呈现与考据学的积累相辅相成,以实现博约一贯的成圣理想。此为焦竑智识化良知学的基本情况。进而,就焦竑与明清儒学转向的关系而言,通过比较焦竑与明清的义理学、考据学与三教观,可以发现焦竑开创的智识化良知学:(一)就明清儒学的义理转向而言,由在内容上接契明代良知学传统,转向在方法上启发清代智识化的气学,为清代气学的发展提供了智识化的方法论;(二)就明清儒学的考据学转向而言,由对杨慎考据的“全盘接受”,转向对清代音韵学与天文历算的专门影响,促进了清代专门化、系统化考据风格的形成;(三)就明清儒学的三教观转向而言,由对明代三教一贯说在方法上的智识化改造,转向清代儒者以智识化方法消解了三教观问题。综而言之,焦竑占据着明清儒学转向的核心位置,发挥着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等人所不及的作用,这种作用多体现在明清义理学转向与考据学转向方面,在三教观转向上焦竑的影响则较为边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儒学转向是一个时代转变的大课题,并非取决于焦竑一人。也就是说,在明确焦竑占据明清儒学转向核心位置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他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并非决定性作用。

马鑫焱[6](2018)在《张载易学着作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学自从北宋起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解易的学风一直延续到清初。北宋中期经学以复兴儒学为使命,由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复兴儒学的思想浪潮,诸位道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凝结、阐发义理,开辟了新儒学的发展道路,为后世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易学受“因经明义”的新儒学学风影响,同以象数易学为主体的汉易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北宋易学宗师以易学为立论基础,或进行道学交游,或着书立说,或开门讲学,“君子以自昭明德”,一时间易学繁荣,如暗夜之烟火,灿烂夺目,景况盛前!张载易学在此环境中孕育而出,其易学广博、深刻,有对汉唐以来的易学总结和批评,有对同时期学人、学风的针砭时弊,有对佛老二氏的反击与回应,但更多的是对汉唐以来儒学发展困境和危机的担忧。张载哲学“以《易》为宗”重构儒学义理,重拾儒家自信,自开一派,“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其关学之盛,不下洛学!《易说》作为张载哲学奠基之作,文本或是在张载去世之后由弟子整理出来的,现存《易说》版本主要是明清诸本,有明代吕栴所刻二卷本,徐必达《张子全书》本,清《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易说》在流传过程中,有三卷本和十卷本之说。因此,有学者推测今《易说》版本为残本。以三卷本和十卷本之说,推测今《易说》为残本本不科学,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此方面的证据需要从基本文献入手,进行细致入微地考察和索取。笔者经过考证,《易说》十卷本当为流传之误。张载《易说》在朱震(1072-1138)的《汉上易传》、冯椅(1140-1231)的《厚斋易学》、鲍云龙(1226-1296)的《天原发微》、俞琰(1253-1316)的《周易集说》和董鼎的《周易会通》中均有所引用,本论文在以上文献古籍中发现了一些《易说》所脱漏的内容,对《易说》文献做了辑补工作。对《易说》成书时间,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是张载早期着作,此说法也需要甄别、质疑。研究发现,在《易说》文本中有证据证明《易说》是张载一生的心血之作。今通行本《易说》出自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该版本《易说》的校勘存在问题较多,对此类问题本论文做了一些纠缪、辩误。张载曾与二程论《易》,二者都属于义理之学,但注释程度与方法差异较大,只能说“互相师友,互相发明”,张载易学也有“二程未到处”。张载易学承前启后,其中有对汉易象数的辩证吸收,有对玄学易注重义理解易方式的继承,有对汉唐以来佛老的评判与融合,有对宋初学风的针眨。张载易学属于时代精神的精华,《易说》从继承儒学正统性出发,对“疑经惑传”种种议论作了反击,认为《周易》为圣人所作,毋容置疑。以《周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概念提出“乾坤《易》之门户”,论证了乾坤在《周易》中的重要性,以乾坤卦为核心,提出“合两之性”、把性与天道以“乾坤”、“阴阳”统一起来。张载易学虽重义理,却不废象数,但却对象及数赋予新意,认为“有气方有象”。《易说》属于张载“苦心极力”之作,以观其易学体例可见一斑。《易说》体例传承王弼易学体例,如中位说、当位说、应位说、一爻为主说、承乘、比说,创新之处明显突出,有卦变说、尊位、盛位说、取象取义说、合阴阳说。张载易学体例是对王弼易学体例的丰富和发展,其特点在北宋易学中显着、独特,足当引起注意。《易说》解易特征与张载易学的时代性关系紧密,史称张载“以礼为教”,注重礼法,实践性突出。在《易说》中,张载多以礼解释卦爻辞、《系辞》,特征明显。《宋史》称张载哲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在《易说》解易中对《中庸》思想作了继承与发展,提出“时中”观,对《周易》作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新诠释,彰显出富有时代感的活力之美。张载之学“出入佛老,返求六经”,精通儒学经典,有着有“诸经说”之称,在《易说》中,其解易内容丰富,以经证《易》,以史证《易》,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易说》是张载独创之作,其“吾道自足”之焕然自信尽在其中,有诸多“发明”精彩绝伦。张载易学取义取象,易象多维,易象有物象与义象,物象直指“有气方有象”;义象抽象,乃理性构成。《易说》以“太极”、“两仪”象“合两之性”,以易象“太极”道出太虚性体。张载易学不赞成邵雍“数本论”,对大衍之数与天地之数作了辨析,以数论揭示出“参伍之神变易”的内涵。《易说》以“乾坤易简”为根本,对“乾坤易简”虽众说纷纭,而《易说》之诠释内涵丰富,有宇宙创生、道德工夫、心性本体三层内涵,在易学哲学史中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王弼易学、《周易正义》以“有无论《易》”,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为别类“有无论”,《易说》指出“《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易说》取《周易》“幽明”取代“有无”,以生成论驳释氏之“空寂”,道家之“虚空”,建立起理学之宇宙观。《易说》与《正蒙》联系紧密,《正蒙》中诸多概念、内容出于《易说》,《正蒙》为张载哲学的精粹,《正蒙》中有重要概念是对《易说》的发展,如《易说》指出有“太虚之气”,《正蒙》发展为“太虚即气”,《易说》之“太极”发展为《正蒙》之“太和”,《易说》之“气之神化”发展为《正蒙》之太虚神体,《易说》之乾坤之性发展为《正蒙》之“合两之性”。此种种足以论证张载之学“以《易》为宗”,研究张载易学实为必要。

丁静[7](2017)在《二程教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理学是以儒家经学为基础,兼收佛、道家思想的新儒学,其中以程颢、程颐及朱熹为代表的学派,被称为“程朱理学”。程颢、程颐,世称“二程”,是理学的奠基人,在理学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朱熹对二程非常推崇。二程教化思想推广于官方、普及于民间,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有着不同于其他大儒的独特性。论文以“教化”思想为主线,研究二程对皇帝、官吏、庶民的分类分层教化,深入剖析二程的“教育”与“化成”方法的综合运用效果,挖掘二程教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以及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二程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其哲学观。二程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天理”本体论,确立了理学的核心话题,论证君主专政思想的合理性、正确性。二程强调“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将天理落实到人伦修养等价值层面,突出内心的性命之道,完成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修养论的发展转变。二程的“知先行后”说,引发后世关于知行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实现思想的哲学突破。二程提出“二重人性论”,探讨人性的善恶以及如何变化气质,表明人有自我完善的可能性,更说明对人进行教化的必要性。二程教化思想主要内容体现在对皇帝、官吏、庶民的分类分层教化。二程以“天理”为核心,以“教化”为主线,提出了君道、臣道、民道的教化思想。皇帝要以“理”治国、官吏要以“理”忠君、庶民要以“理”抑欲。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深重的民族危机,使封建社会长治久安,二程提出了以理义治国,强化君主权力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政治思想,担负起政治教化的使命和责任。北宋优礼士大夫,二程曾多次上书皇帝,规劝皇帝提升道德水准、实施王道治国,从而实现政治理想。规劝统治者不能依靠愚民政策维持封建统治,要在政治上重民、经济上养民的基础上,才能对庶民推行道德教化。二程突破传统的历史偏见,认识到人民的作用,从而提出了重民的思想,民是可明可顺可教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是一个较大的历史进步。二程强调通过淳厚的民风民俗,使外在的“三纲五伦”之礼,在教化中逐渐地内化为自觉的心理要求、本能服从,从而培养出具有理想性、责任感的道德人格。对于天理人欲的关系问题,二程明显地是以贵义、利为基本伦理倾向,强调应该通过主观的内省反思来抑制私欲。二程教化思想的具体实施是注重“教育”和“化成”方法的内外兼重、协调统一。二程重视教育,强调教育为治国之本,进行国家官方、民间学校、家庭蒙学等系统教育,实践教育公平,推行民间教化。二程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人,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探究义理之学,强调自我修养,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极大。北宋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的主要教育机构有州县学和书院。二程创办书院式的民间教化组织,通过讲学活动,宣传德行教化,对于推进教化思想的社会化、民间化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广大民众受益。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家风等都起着严格的教化作用,家规族法、乡约是更具民间色彩的儒学教化途径。“化”是内在的自我修养,通过礼乐感化、刑罚规化、自我内省等方式,养成道德品质,形成道德自律。二程推崇伦理教化思想,明确要求个体要按照礼乐的规范行事,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当然,在维持封建统治的过程中,二程虽然崇尚道德教化,但也不轻视刑罚,二者相互补充和兼顾。肯定法律的重要性,刑罚也是教化的一种方法。在长期教化实践中,二程不仅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且极力倡导主体的个人修养和自觉约束,主张读书要思考,要通过经常性、诚敬地内心反省,实现敬畏自律。总之,二程教化思想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追求理想化的人格、走向民间的多样化教化途径,道德教化思想中与现代性、民族性相适应的教化功能,仍可以上升到理论的普遍原则高度,塑造民族成员共同的本质存在、价值观念、精神追求,为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化提供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积极发挥教化思想的正面引导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自我教育的全员育人模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践行起引领方向、教化育人、治国理政的作用。

徐晓楚[8](2016)在《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程朱理学是晚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书》学则处于程朱理学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物质条件局限下,思想的传播,主要通过图书的传布来实现。因此对《四书》学着述的创作、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管窥晚清社会思想的状况。当前对晚清《四书》学的基础研究尚比较薄弱,已有成果以少数知名人物或着述的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对当时《四书》学着述总体状况的考察;而既有的晚清理学史、出版史的研究,视角均较为宏观:理学史更关注晚清理学与西学、汉学等思想的关系,出版史则偏重于新印刷手段的传入和拓展。至于这一时期《四书》着述的刊刻情况,发展规律,变化原因,种种探究则仍待开拓。本文对晚清初次刊印的二百多种《四书》学着述进行了寻访,并逐一编制书志,这是首次进行的晚清时期的《四书》学着述情况全面梳理工作,下编《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版本情况、创作出版过程、主要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着述的体例、撰着者、出版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宏观的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归纳出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总体特征,为今后的《四书》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书志撰写过程中还对一些流传已久的版本着录错误进行了辨正。本文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体例的数量变化、名称错位、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等情况的分析,探究其所反映的晚清学术思想变化;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地理分布的分析,补充完善了以往晚清理学研究的地域观。此外,还发掘了时局变化对当时《四书》学着述出版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案例。

袁朗[9](2015)在《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其思想博杂,兼该儒道,着述丰赡,于建武(公元317年)中写定《抱朴子》。本书分内外两篇,其《外篇》驳难通释,主要关注社会政治思想、个人修养、文学理论,《内篇》则言黄白之事,述其以金丹为核心的修仙体系。该书自东晋以来流布于世,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故对系统地研究葛洪《抱朴子》的接受状况是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子课题。东晋南北朝是我国道教迅猛发展的时期,此一时期对《抱朴子》的接受体现出明显的道教化倾向。《抱朴子内篇》大行于世,史家对葛洪生平事迹加以关注的同时对其金丹思想也多有评述,道教学者亦积极汲取其思想以发展和改革道教,佛教徒则往往以金丹为标的加以责难。而随着金丹思想的广泛接受,金丹这一意象也开始进入诗文创作之中。与此同时,《外篇》文论及其关于葛洪生平的记载也受到世人关注。隋唐时期文化兴盛,也是《抱朴子》接受的兴盛时期。此一时期金丹道鼎盛一时,葛洪之道教徒形象遂广为人知,《内篇》金丹思想被继承和发展,类书、道经、诗文中时人对葛洪金丹思想的接受处处可见。正史《晋书》专为葛洪作传,肯定了葛洪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魏徵《群书治要》专录《抱朴子外篇》,类书中对《外篇》的引录占到相当比例,都表明相对于前一时期《外篇》接受的发展。宋元时期内丹兴盛外丹衰落,为《抱朴子》接受的沉寂期。虽然类书对《抱朴子》的引录和化用表明其逐渐融入百姓生活,但此时外丹已经逐渐淡出民众视野,诗文中少见提及葛洪金丹者,甚至还产生了《太上感应篇》这样一批借抱朴子之名阐发新旨的道经。明清及民国时期则是《抱朴子》接受的又一个繁荣期。因为出版业的发展,文章评点之风的兴起以及子学的再度兴盛,《抱朴子》重新以子书身份进入大众视野,被多次翻刻、节录、评点、批校,产生了大量以明正统《道藏》本为底本的新版本,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是这一时期《抱朴子》校勘的重大成果。

冯敏[10](2014)在《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唐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无论在哲学、宗教方面,还是在文学、史学、艺术方面,都曾出现过一些着名学者,产出过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有助于唐代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博大精深的唐代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二十世纪以来,海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对唐代前期学术文化进行系统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着重论述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背景、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主要成就、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的时空特征,以及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发展不是无本之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唐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文化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学成果和治学经验。唐代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大阐文教”政策的实施,学术文化事业走上正轨。在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等人当政时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学术文化研究,经、史、子、集均有创获,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越的社会环境、文化政策和人文风尚也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打开唐代前期的文化宝库,儒、释、道“三教”学术格外醒目。唐代前期帝王们对儒、释、道“三教”并尊,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特别是唐玄宗御注三经(即《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对三教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学研究者致力于对“九经”的阐释。佛学研究者或译注佛经,或探讨佛理,着书立说。道学研究者则注重对道藏的整理、对《老子》研究及其他道教着作的梳理。尽管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的领域也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成果都是比较突出的。唐代前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史家辈出,成果丰硕。着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异军突起,所撰《史通》成为不朽的史学名着。前代史研究全面推进,不仅编纂了着名的“唐八史”,而且对前代史书进行了全面探讨,产生了一批流传至今的优秀成果。在当代史研究方面,系统地编写了日历、实录、国史,吴兢的《贞观政要》、李林甫的《唐六典》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些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可以看出唐代前期史学发展的水平。在文学领域,唐代前期有很大的创获。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学,有时候甚至“以文取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唐代前期有许多文人学者从事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优美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诗歌格律研究,写出了一些与文学有关的学术着作。唐代前期的艺术博大精妙,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均有高水平的发展和创作,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各领域均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书法领域有初唐四大家、颜真卿、张旭等;绘画方面,有伟大的吴道子、王维等;音乐方面,唐玄宗、李龟年等;舞蹈方面,有杨贵妃、公孙大娘等;同时也出现过一些致力于艺术研究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着书立说,为我们了解唐代前期的艺术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唐代前期的科学技术可圈可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等均有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历法方面有李淳风、僧一行等人的突出贡献;算学方面对“十部算经”的系统整理和校订;医学领域有医学家孙思邈及其《千金方》,官方编修的大型《唐新本革》等。总观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特点:学术文化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异的。从时间上看,高祖时期是制度草创阶段,太宗时期大煽文教,奠定了学术文化发展的良好基础。高宗武后时期有一点波折,但仍保持了发展的态势,玄宗时期拨乱反正,进入到全面繁荣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本文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全面考察了各道的学术文化成果及其学术特色。关内道、河北道、江南道、河东道都是学术文化发达的地区。就城市来讲,长安和洛阳无疑是学术文化的中心所在。如果我们将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成就与前后历史时期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从经学来讲,对五经等典籍的统一与整理,具有延续经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史学方面也是一样,纪传体正史的官方修撰及史馆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传统史学发展的方向;近体诗的创立和完善,是此期文学的重要成就;科学与艺术方面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历史的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二是对唐代前期主要学科领域的学者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三是首次揭示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分析了影响唐代前期学术文化时空特征的因素。本文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未能对某些学者的学术成就展开论述。对影响学者成就的因素也未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这些问题,当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二、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中)——《道教义理学综论》之部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中)——《道教义理学综论》之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1)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解题
        一 义疏研究与义疏学研究概念辨析
        二 儒、释、道、律义疏之名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 清中期以前:自在阶段
        二 清中期至清末:自觉阶段
        三 民国时期:差异阶段
        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至今:分化与繁荣阶段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写本学方法
        二 诠释学方法
第一章 义疏含义、文本组织类型及体例
    第一节 义疏含义探析
        一 基於文字学的“义”与“疏”含义解析
        二 义疏的历史语义分析
        三 其他以“疏”为名的非义疏体裁
        四 义疏含义小结
    第二节 义疏的文本组织类型
        一 单疏本
        二 合会本
        三 两种类型之关系
    第三节 义疏文本体式
        一 出文
        二 科段
        三 诠释结构
        四 问答
        五 诠释表徵
        六 总序
        七 小序
    小结
第二章 义疏起源研究
    第一节 义疏起源研究新思路
        一 义疏起源研究前提条件
        二 基於早期义疏文本分析的义疏起源考索
    第二节 义疏起源相关因素
        一 纸写本的普及
        二 玄学与清误辩论
        三 既有诠释体裁之启发
    小结
第三章 义疏诠释层级与“疏不破注”新论
    第一节 义疏的诠释层级
        一 律疏
        二 儒疏
        三 佛疏
        四 道疏
    第二节“疏不破注”新论
        一 学术史梳理
        二 “疏不破注”的历史面相
        三 “疏不破注”的理据渊源
    小结
第四章 儒典注、疏合会研究
    第一节 合会术语与合会时代
        一 合会术语辨析
        二 合会时代
    第二节 儒典注、疏的合会方式
        一 分散模式甲类
        二 分散模式乙类
        三 聚集模式
        四 集散模式
        五 分栏模式
    第三节 合会的历史动因与合会的学术史影响
        一 合会的历史动因
        二 注、疏合会的学术史影响
        三 合会本与单疏本的博弈
    小结
第五章 义疏科段研究
    第一节 科段之概念、特徵
        一 科段之概念
        二 科段之特徴
    第二节 义疏科段之源流
        一 义疏科段之绿起
        二 义疏科段之兴盛
        三 义疏科段之衰变
    第三节 佛、道、儒三疏科段研究
        一 佛疏科段
        二 道、儒二疏科段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三种义疏科文
    一 隋智顗《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科文
    二 初唐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科文
    三 南朝梁皇侃《礼记·乐记》疏、《论语义疏》科文
附录二 义疏研究相关理论初探
    一 场域论视域中的文本及其诠释
    二 文本与社会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後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钱穆宗教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钱穆生平事略
    第一节 家世简介
        一、钱氏溯源
        二、祖训家风
    第二节 师门传承
        一、少遇名师
        二、及门弟子
    第三节 学界行谊
        一、北平时期
        二、执教西南
        三、滞留退居
    第四节 新亚岁月
        一、筹备初衷
        二、艰难耕耘
        三、功成身退
    第五节 轶闻异事
        一、道听途说
        二、切己体验
第二章 钱穆论诸教
    第一节 论佛教
        一、辨析禅宗与理学的关系
        二、评述禅宗思想与法门
        三、教理之争的学术史意义
        四、对佛教人物的钩稽
    第二节 论道教
        一、新道教
        二、道家与道教
        三、道教与自由
    第三节 论民间信仰
        一、民间信仰之界定
        二、魂魄论
        三、鬼神论
    第四节 论其它教派
        一、论基督教
        二、论伊斯兰教
第三章 钱穆对几个宗教问题的回应
    第一节 宗教有无论
        一、提出背景
        二、宗教概念
        三、争论与回应
    第二节 宗教替代说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国学者的主张
        三、钱穆本人的观点
    第三节 关于宗教性
        一、宗教与宗教性
        二、儒(教、家、学)的宗教性
        三、钱穆的相关表述
    第四节 宗教、哲学、科学
        一、词源语义
        二、三者关系
        三、未来前瞻
第四章 钱穆宗教观特征与内在逻辑
    第一节 钱穆宗教观特征
        一、以天人合一为最高蕲向
        二、以儒(教、家、学)为本位
        三、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
        四、知行合一的认识与实践论
        五、史地结合分析的路径
    第二节 钱穆宗教观的内在逻辑
        一、钱穆对宗教的具体认知逻辑
        二、钱穆宗教观体系内含的认知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5)焦竑与明清儒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章 焦竑的良知学
    第一节 焦竑论良知
    第二节 焦竑论性
    第三节 焦竑论情
第二章 焦竑的考据学
    第一节 字的考据
    第二节 书的考据
    第三节 考据学的智识化态度
第三章 焦竑的三教观
    第一节 智识化的三教观
    第二节 三教观与生死问题
    第三节 三教观的定位
第四章 焦竑与明代思潮
    第一节 明中晚期的南京
    第二节 焦竑与明代义理学
    第三节 焦竑与明代考据学
    第四节 焦竑与明代三教观
第五章 焦竑与清代学术
    第一节 清前中期的状况
    第二节 焦竑与清代考据学
    第三节 焦竑与清代义理学
    第四节 焦竑与清代三教观
第六章 焦竑与明清儒学转向
    第一节 焦竑与明清义理学转向
    第二节 焦竑与明清考据学转向
    第三节 焦竑与明清三教观转向
    第四节 焦竑与明清儒学转向综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张载易学着作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易说》版本研究
    第一节 《易说》版本
        一、版本说明
        二、成书时间
        三、通行本《易说》补正
    第二节 通行本《易说》辨误
第二章 张载易学观的形成
    第一节 张载治易历程
        一、京师论《易》
        二、从《易说》到《正蒙》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观
        一、《易》为圣人所作
        二、乾坤《易》之门户
        三、易乃是性与天道
        四、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
        五、《易》以象数为用
第三章 张载解易体例
    第一节 体例传承
        一、中位说
        二、当位说
        三、应位说
        四、一爻为主说
        五、承乘
        六、比
    第二节 体例创新
        一、卦变说
        三、取象说
        四、取义说
        五、合阴阳
第四章 张载解易特征
    第一节 以礼解《易》
        一、礼的起源
        二、制礼以教天下
        三、礼的形上根据
        四、卦爻与礼
    第二节 时中释《易》
        一、时中之义
        二、卦爻时中
    第三节 引经、史证《易》
        一、引经证《易》
        二、以史证《易》
第五章 《易说》之发明
    第一节 易象多维
        一、盈天地之间,法象而已
        二、有气方有象
        三、易象太极
    第二节 大衍之数与天地之数
    第三节 蓍龟之用
    第四节 《易》之太虚
    第五节 《大易》不言有无
第六章 《易说》与《正蒙》
    第一节 太虚之气与太虚即气
        一、太虚之气
        二、太虚即气
    第二节 太极与太和
    第三节 气之神化与太虚神体
        一、神与气化
        二、神与性
    第四节 太极与太虚
        一、乾坤、太极
        二、太虚之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二程教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价值及意义
        1.1.1 理论价值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二程生平及教化思想的形成
    2.1 二程的生平与着作
        2.1.1 二程的生平经历
        2.1.2 二程的主要着作
    2.2 二程教化思想的时代背景
        2.2.1 社会政治矛盾
        2.2.2 经济文化发展
    2.3 二程教化思想的体系渊源
        2.3.1 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发展
        2.3.2 对佛道思想的批判吸收
3 二程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
    3.1 天理论
        3.1.1 天理的涵义
        3.1.2 理与气、道、心
    3.2 认识论
        3.2.1 格物致知
        3.2.2 知先行后
    3.3 人性论
        3.3.1 天命之性
        3.3.2 气质之性
    3.4 工夫论
        3.4.1 识仁定性
        3.4.2 主敬集义
4 二程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君道教化
        4.1.1 王道治国
        4.1.2 亲贤治吏
        4.1.3 重民爱民
    4.2 臣道教化
        4.2.1 忠君之道
        4.2.2 修己之道
    4.3 民道教化
        4.3.1 民风民俗
        4.3.2 天理人欲
5 二程教化思想的具体实施
    5.1 “教育”途径
        5.1.1 官学推广
        5.1.2 民间普及
        5.1.3 家学渊源
    5.2 “化成”方法
        5.2.1 礼乐感化
        5.2.2 刑罚规化
        5.2.3 自省内化
6 二程教化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当代意义
    6.1 二程教化思想的特点
        6.1.1 天理论基础
        6.1.2 分类分层教化内容
        6.1.3 自省内化方法
    6.2 二程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6.2.1 二程教化思想的继承发展
        6.2.2 二程教化思想的消极方面
    6.3 二程教化思想的当代意义
        6.3.1 立德树人的根本性
        6.3.2 文化育人的凝聚性
        6.3.3 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6.3.4 自我教育的能动性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研究的意义
    二、前人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上编 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概况
    第一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与体例
        第一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分类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类别
        二、《四书》合刻总义着述内容类别统计考辨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分类
        一、传注义疏
        二、讲章
        三、札记
        四、其他
        第三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特点
        一、传统体例名称混用
        二、体例边界模糊
        三、不同体例相互融合
        四、体例名称与内容的错位
    第二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探析
        第一节 撰着者生活年代与科第仕宦情况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地理分布
    第三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出版者探析
        第一节 官府背景刻《四书》学着述
        一、官书局刻《四书》学着述
        二、书院、学堂刻《四书》学着述
        三、官员在任刻刻《四书》学着述
        第二节 民间私人刻《四书》学着述
        第三节 书坊刻《四书》学着述
        一、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新出版中心的出现
        二、石印技术对《四书》学着述印行的影响
        三、盗版对坊刻《四书》学着述的影响
    第四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主要学术特色
        第一节 “汉宋调和”在晚清《四书》学着述中的反映
        第二节 “引史证经”的新发展
        一、“引史证经”溯源
        二、《论语衍义》中“引史证经”的新特色
        三、晚清新思想与“引西事证四书”
        第三节 四书义选本的兴废与晚清时局
        一、晚清首次废八股及“四书义”的定名
        二、光绪二十四年的四书义选本刊行情况
        三、戊戌政局与《四书义选本》的刊印
        四、第二次废除八股时期的四书义选本刊印
下编 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
    凡例
    清同治元年家刻本吴嘉宾《求自得之室四书说》六卷
    清同治元年虔州刻本黄之晋《铁禅四书说剩》一卷
    清同治三年刻孙奇逢《晚年批定四书近指》十七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陈震《筤墅说书》十九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补释新编》二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臆解》一卷
    清同治初刻《单氏全书》本单为鏓《四书述义》五卷、《四书述义续》四卷
    清同治初刻《单征君集》本单为鏓《四书乡音辨讹》一卷
    清同治四年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十卷
    清同治四年刻《求志居经说》本陈世镕《大学俟》一卷、《中庸俟》二卷、《论语俟》三卷、《孟子俟》一卷
    清同治四年忠恕堂刻本童械《四书正本》十九卷
    清同治五年刻本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群经平议》本俞樾《论语平议》二卷、《孟子平议》二卷
    清同治六年寿经堂刻本黎翔凤《四书讲义萃精》十八卷
    清同治六年刻本秦东来《论语赘解》二卷
    晚清刻本王[纟寻]《中庸解辨》一卷
    清同治七年江汉书院刻雨香书屋藏板本雷以諴《大学圣经贯珠解》附《读学庸杂记》
    清同治八年刻本袁秉亮《四书条辨》六卷(中科院图书馆刻本)
    同治四年刻本张定鋆《四书训解参证补遗》四卷、同治九年刻本《四书训解参证续补编》四卷
    清同治十年刻槐阴书屋藏板本王汝谦《四书记悟》十四卷
    清同治十年刻退补斋藏板本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俞樾《论语小言》一卷
    同治十年刻本戴望《论语注》二十卷《释文》二卷
    清同治十一年吴下刻本俞廷镳《四书评本》十九卷
    清同治十一年山东书局刻尚志堂藏板《十三经读本》本《大学校刊记》、《中庸校刊记》、《论语校刊记》、《孟子校刊记》
    同治十一年两广运署刻本林文竹《四书贯珠讲义》十九卷
    清同治十一年刻姚氏墨君轩藏板本姚绍崇《论语衍义》八卷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二十卷
    清同治十二年刻袖珍本许兆培《乡党萃珍》二卷
    同治十二年书业德刻本周小鸾《学庸便览》一卷
    同治十三年刻本王汝谦《孟子读本》二卷
    同治十三年三山王氏刻《羲停山馆集》本王景贤《论语述注》十六卷
    同治十三年刻赐葛堂藏版《求在我斋全集》本陈濬《论语话解》十卷
    同治十三年霍山刘氏五忠堂刻本刘启发等《四书或问考异》一卷
    同光间刻《钟山别业丛书》本陈宗谊《读论语日记》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一卷
    清光绪元年福州刻本杨希闵《四书改错平》十四卷
    清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刻本缪荃孙《孟子音义札记》一卷
    清光绪二年刻本孙观光《大中合一》三卷
    清光绪二年一席居刻本董蕙芝《乡党考便读》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俞樾《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清光绪二年刻弌笑山房藏板本毕梅、史梦兰《论语说》二卷
    清光绪二年刻本塾藏板本刘豫师《刘氏家塾四书解》不分卷
    姑苏刻经处光绪三年刻本朱斯行《四书小参》一卷附《四书问答》一卷
    清光绪三年润州榷廨刻《话山草堂遗集》本沈道宽《论语比》一卷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本乔松年《论语浅解》四卷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纬攟》本乔松年《论语纬》一卷
    清光绪三年刻《务实胜窝汇稿》本张楚钟《四书理话》四卷、《四书理画》三卷
    清光绪三年莲池书局刻《蒋侑石遗书·滂喜斋学录》本蒋曰豫《论语集解校补》一卷
    清光绪四年刻致远堂藏板本沈辉宗《大学参证》二卷、《中庸参证》二卷、《中庸心悟》一卷
    清光绪间刻志学堂家藏板《柏堂遗书》本方宗诚《读大学中庸笔记》二卷、《读论孟笔记》二卷《补记》二卷
    清光绪五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礼说》一卷
    清光绪五年黔南节署刻《郑小谷先生全集》本郑献甫《四书翼注论文》十二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俞樾《论语郑义》一卷、《续论语骈枝》一卷、《论语古注择丛》一卷、《孟子古注择从》一卷、《孟子高氏学》一卷、《孟子缵义内外篇》一卷、《四书辨疑》一卷
    清光绪五年刻本唐圻《大学总论》一卷、《中庸总论》一卷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翁方纲《论语附记》二卷、《孟子附记》二卷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杨亶骅《古本大学辑解》二卷、《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
    清光绪初年刻本王树枏《中庸郑朱异同说》一卷
    清光绪六年刻《味义根斋全书》本潭沄《孟子辨证》二卷
    清光绪七年刻本叶秉纯《四书征引录》五卷
    清光绪七年江苏书局刻本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论语考》一卷
    清光绪八年金陵刻石埭务本堂桂氏藏版本桂含章《四书益智录》二十卷
    清光绪八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私塾课本》一卷
    清光绪八年河北道署刻《李文清公遗书》本李棠阶《四书约解》一卷
    清光绪八年长沙退思斋刻本王廷植《四书疑言》十卷
    清光绪八年黄楼刻《还砚斋全集》本赵新《还砚斋学庸题解参略》三卷
    清光绪八年刻彭邑迂拙斋藏板本杨得春《四书指韵》一卷
    清光绪八年刻问经堂存版本乳山山人《学庸训蒙琐言》二卷
    晚清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大学古本述注》一卷
    清光绪九年刻临潼横渠书院藏板本王巡泰《四书札记》十卷
    清光绪九年刻本张恩霨《大学阐要》一卷、《中庸阐要》一卷、《论语论略》一卷、《孟子论略》一卷
    清光绪九年上海文衡社石印本谭义《四书义史证》六卷
    清光绪九年梧州刻本徐绍桢《四书质疑》十九卷
    清光绪间湖城义塾刻《湖州丛书》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一卷
    清光绪十年江苏臬署刻本张瑛《论孟书法》二卷《读四书》一卷
    清光绪十年上海王氏刻本郭衷恒《四书五经字考》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陆思诚《陆批四书》十九卷
    清光绪十一年旧可轩藏板活字本吴国濂《四书质疑》八卷
    清光绪十一年致用精舍刻本王辂《致用精舍讲语》十六卷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吴大澂《许氏说文引论语三十六条》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梁有成《学庸理镜》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刻小石渠阁藏板本林庆炳《四书注解撮要》二卷
    清光绪十二年刻《有深致轩集》本刘遵海《四书存参》五卷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文书局铅印本张江《四书绪余录》二十卷《补》三卷、《四书识小录》十卷、《四书武备编》四卷、《四书乐器编》五卷、《四书拾遗》五卷
    清光绪十三年维心亨室刻本陆殿邦《四书讲义》十二卷
    清光绪十三年躬耻斋刻本宗稷辰《四书体味录残稿》
    清光绪十三年会稽王氏刻本王珠樵《四书便蒙添注》十九卷
    晚清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中庸古本述注》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刻尊经馆藏板本彭天埰、汪之棠《四书精义补》十九卷附汪之棠《四书讲义辨正》
    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袁钧《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二卷
    清光绪十四年会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重刻《琳琅秘室丛书第一集》本董金鉴《论语竢质续校》不分卷
    清光绪十四年刻彭门吴下藏板《观象庐丛书》本吕调阳《大学节训》一卷、《中庸节训》一卷、《论孟疑义》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李书翰活字印本孙葆田《孟志编略》六卷
    清光绪十四年湘乡谢氏揅经榭刻本谢崧岱、谢崧岷《论语章数字数表》二卷
    清光绪十四年同文书局石印本陈子骥《四书子史集证》六卷
    光绪十四年石印本点铁斋主人《四书典类渊海》五十二卷
    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郭阶《大学古本释》一卷、《中庸释》一卷、《学庸识小》一卷
    清光绪十五年德清傅氏日本东京刻《籑喜庐丛书》本黎庶昌《论语附录》一卷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所见录》本孔广林《论语注》十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清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刻本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一卷、《中庸章句质疑》二卷
    清光绪十六年桂垣书局刻本马否瑶《四书考》四卷
    清光绪十七年浙江书局刻本潘衍桐《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二卷
    清光绪十八年曲园署检木活字印本顾成章《论语发疑》四卷
    清光绪间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古卧龙桥黄文舫斋刻本查体仁《学庸俗话》十三卷
    清光绪十九年南陵徐氏积学斋刻《积学斋丛书》本张宗泰《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清光绪十九年刻《南海桂氏经学丛书》本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一卷
    清光绪间小邹鲁居刻本张大仕《四书音补》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鄂藩官廨刻本王夫之《四书笺解》十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泾阳刘文在堂刻本刘绍放《四书凝道录》十九卷
    清光绪二十年澹雅书局刻《四书异同商》本黄鹤《四书异同商补订》六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胡垣《四书通叙次》一卷、《四书通疑次》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王肇晋、王用诰《论语经正录》二十卷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四书古注群义汇解》九种九十四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崔暕《论语参注》二十卷
    清光绪间刻本马銮宇《中庸时习录》二卷
    晚清刻《慕皋楼杂刻》本易顺鼎《大学私订本》一卷
    晚清刻本李辀《学庸注释》二卷
    清光绪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孟子外书补注》一卷附《考》一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珍艺书局石印本沈诵清《皇朝四书汇解》二十二卷
    清光绪间衡阳东洲讲舍刻《湘绮楼全书》本王闿运《论语训》二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忠信东堂藏板本韩濬《大中遵注集解》四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庐州刻本王世溥《周易论语同异辨》二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汪宗沂《孟子释疑》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羊城链雪山房刻本钟颖阳《大学纬注》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鹤寿堂丛书》本王士濂《四书集注考证》九卷、《四书集释就正稿》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刘可毅《宋四书文正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常熟俞氏刻本王伊《四书论》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中一堂藏版本徐天璋、徐浚仁《四书集注笺疑》八卷,徐昌龄、徐天璋《大学章句厘订》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学翼斋石印本学翼斋主人《增补四书义经义式》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温振翔《四书经义策论启蒙》四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烟台成文信刻本《精选四书义》二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四书义汇编》一卷
    清光绪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杨愚斋先生全集》本杨丕复《朱子四书纂要》四十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阳苏氏刻本苏兆奎《辑宋四书五经义式》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修竹主人《四书论义统编》四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三鱼书屋《四书义经正篇》二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湘南校经阁石印本颂经居士《四书新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荣记石印本《历代名儒精选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旷园居士《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文汇书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初编》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蔡启盛《四书经义》四卷
    晚清焕文书局石印本朱钧《四书义正鹄初编》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孟子刘熙注》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新义》六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守拙庐主人《四书义精骑集》四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双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大全》五十六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三卷(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本)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清光绪二十八年梦孔山房刻本《制义蜚英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本凌陛卿《皇朝四书汇解》七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云南官书局刻本孙光亭《孟子要略集注》五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普通学堂刻本《读孟子札记》一卷
    清光绪三十年集虚草堂刻《集虚草堂丛书甲集》本马其昶《中庸篇义》一卷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续四书新义》六卷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义三集》六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沈祖燕《四书合纂大成》三十七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杨祖涟《四书达》三十六卷
    晚清铅印近义轩藏板本石企嵋《论语补注》二卷
    清光绪间铅印本《四书全注》一卷
    清光绪三十二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绘图四书便蒙课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主敬堂藏板本姜郁嵩《孟子说》七卷
    清光绪三十三年贵池刘氏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四《论语注疏解经附论札》本刘世珩《论札》一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衡州活字印本尹桐阳《论语笺》二卷
    晚清刻本高赓恩《周易大象应大学说》一卷
    晚清铅印本江瀚《论孟卮言》一卷
    晚清木活字印本江夏高等小学堂辑《修身科论语课程》一卷
    晚清刻《成氏遗书》本成孺《论语论仁释》一卷、《明明德解义》一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黄县丁氏海隅山馆刻本王渐鸿《乡党图考补证》六卷附张庭诗《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
    光绪间刻彭崧毓《大学章句增释》一卷、《中庸章句增释》一卷
    晚清吴县孙氏长沙刻本许克勤《论语古注集笺补正》一卷
    晚清石印本陈学受《孟子说春秋两章口义》
    晚清刻本杨守敬《论语事实录》一卷
    清光绪末重庆正蒙社石印本施崇恩等《绘图四书速成新体读本》二十卷
    清宣统元年北京救世堂铅印本《四书不二字》一卷
    清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铅印本曾广俊《论语发明汇编》一卷
    清宣统二年济南日报馆铅印本翟师彝《孟子札记》一卷
    清宣统三年刻及时山房藏板本王熙章《论语讲义》十卷
    清宣统间刻《怡云堂全集》本沈保靖《读孟集说》七卷
    清宣统间铅印本董鸿勋《读四书记》五十四卷
    清宣统三年刻福州萨氏莳花吟馆藏板本萨玉衡《赵氏孟子章指复编》一卷
    清宣统间陇右乐善书局刻本安维峻《四书讲义》四卷
    清宣统间铅印本李滋然《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六卷
    晚清刻《咫学读经史并杂记略》本杨澄鉴《咫学读四书记略》一卷
    晚清石印本姚惟寅《四书札记》二卷
附录一: 《中国古籍总目》着录晚清初刊印《四书》学着述辨误
附录二: 晚清新刻《四书》学着述序跋题记汇编
附录三: 晚清时期《四书》学着述翻刻情况
结语
主要考文献
后记

(9)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综述
第一章 葛洪及《抱朴子》其书
    第一节 葛洪其人
        一 葛洪的生活背景
        二 生平、师承与交游
        三 个人着作
    第二节 《抱朴子》的思想内容
        一 《抱朴子》的创作动机
        二 《内篇》与《外篇》的关系
        三 《抱朴子》的道教思想
        四 《抱朴子》的政治与社会思想
        五 《抱朴子》的个人修养思想
        六 《抱朴子》的文论
第二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抱朴子》接受的道教化倾向
    第一节 东晋南北朝《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范晔等以史家视野对《抱朴子》的接受
        一 袁宏、何法盛、马枢对葛洪生平的追述
        二 裴松之对《抱朴子》的评述
        三 范晔《后汉书》对《抱朴子》的吸收
    第三节 寇谦之、陆修静对《抱朴子》思想的借鉴
        一 寇谦之对《抱朴子》清理道教思想的接受
        二 陆修静对《抱朴子》援儒入道思想的借鉴
    第四节 陶弘景对《抱朴子内篇》的汲取与改造
        一 与葛洪的思想渊源
        二 对葛洪《抱朴子》金丹思想及整肃道教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节 佛教信仰者对《抱朴子》的诘难与继承
        一 刘勰、甄鸾、道安对《抱朴子内篇》的诘难
        二 刘勰、萧绎、颜之推对《抱朴子》的继承与辨析
第三章 隋唐时期《抱朴子》接受的兴盛
    第一节 隋唐时期《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隋唐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
        一 隋唐四大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
        二 隋唐四大类书辑录《抱朴子》的特点
    第三节 唐代史家对《抱朴子》的引述与评析
        一 唐代史家对《抱朴子》的广泛引述
        二 《晋书·葛洪传》对《抱朴子》内外篇的融合与去取
        三 刘知几《史通》对《抱朴子》的评析
    第四节 魏徵、马总对《抱朴子》的节录
        一 魏徵《群书治要》对《抱朴子外篇》的选择性接受
        二 马总《意林》对《抱朴子》均衡有序的接受
    第五节 隋唐时期《抱朴子内篇》金丹思想的接受
        一 隋唐道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发展与批判
        二 隋唐儒家、佛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批判
        三 隋唐文学作品对《内篇》金丹思想的普遍认可
第四章 宋元时期《抱朴子》接受的沉寂
    第一节 宋元时期《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宋代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与化用
        一 五部类书对《抱朴子》的不均衡接受
        二 五部类书所反映的宋代《抱朴子》接受概貌
        三 五部类书对《抱朴子》接受的促进
    第三节 《太上感应篇》对《抱朴子内篇》的承袭与转化
        一 《太上感应篇》对《抱朴子内篇》的承袭与转化
        二 对《抱朴子内篇》转化接受产生的原因
        三 对《抱朴子内篇》转化接受产生的效果
    第四节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
        一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的版本源流
        二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的价值
    第五节 宋元时期《抱朴子内篇》金丹思想的接受
        一 宋元道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继承与背离
        二 来自儒生的批判
        三 宋元画作、诗文对《内篇》金丹思想的忽视
结语
附录一 葛洪形象接受述略
附录二 《抱朴子》版本调查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10)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一 “学术文化”的概念
        二 研究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 研究现状
        二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前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学术积淀
        一 哲学
        二 宗教
        三 文史
        四 其他成果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学术氛围
        一 社会环境
        二 文化政策
        三 人文风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儒释道“三教”研究
    第一节 儒学研究
        一 综合研究
        二 专书研究
        三 其他着述
    第二节 佛学研究
        一 佛经翻译
        二 宗派的发展
        三 佛学着述
    第三节 道教研究
        一 道藏整理
        二 道经研究
        三 其他论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史学研究
    第一节 史学理论
    第二节 前代史研究
        一 前代史的编订
        二 前代史的注疏
    第三节 当代史编撰
        一 实录与国史
        二 政书类着作
        三 刑法类着作
        四 姓谱类着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学研究
    第一节 文学理论
    第二节 诗歌
        一 诗歌创作
        二 诗格
    第三节 散文
        一 散文创作
        二 《文选》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艺术研究
    第一节 书画
        一 书法
        二 绘画
    第二节 乐舞
        一 音乐
        二 舞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学研究
    第一节 天文历算
        一 天文
        二 历法
        三 算学
    第二节 医学
        一 医学教育
        二 医药学成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时代特征
        一 过渡期
        二 转型期
        三 兴盛期
    第二节 区域特征
        一 北方地区
        二 南方地区
    第三节 文化交流
        一 内部交流
        二 中外交流
    本章小结
余论
    第一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地位
        一 在唐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
        二 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影响
附表:唐代前期学者本贯分布与学术成果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中)——《道教义理学综论》之部分(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D]. 高亮. 山东大学, 2020(10)
  • [2]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3]钱穆宗教观研究[D]. 韩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5]焦竑与明清儒学研究[D]. 代玉民. 南京大学, 2018(04)
  • [6]张载易学着作与思想研究[D]. 马鑫焱.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二程教化思想研究[D]. 丁静.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8]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D]. 徐晓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
  • [9]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D]. 袁朗.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10]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D]. 冯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论道教与《易经》的关系(中)——《道教通论》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