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口头文学评论

民间口头文学评论

一、民间口头文学评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守华[1](2020)在《走向故事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故事诗学是故事学研究的新方向。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总体而言,多学科参与形成了方法论的多样性,促使故事研究跨学科发展,从中国文学领域拓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广阔天地。从"求好运"故事(AT461)的研究历程和《中国民间故事》的编选案例出发,立足学科新时代背景,反思学科研究方法论,走向故事诗学将成为一种新的学术取向:一是民间故事研究需回归文艺美学方法,二是民间故事的文选原则应突出经典文本及其诗学价值,以期对民间故事研究有新的启示。另外,中国民间故事多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和作家文学"三位一体"的格局中发育成熟,进行诗学探索,有助于发掘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优良基因。走向故事诗学,将为民间故事回归文学、回归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中华精神文化家园开创新的理论路径。

弗兰德(OTIENO FREDRICK OKOTH)[2](2020)在《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不过,我们绝非使用语言在真空中。我们使用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彼此沟通。语言离开人就无所谓语言,因为语言是由人创造的,使用和发展的,而人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群体和社会群体里的,因此语言必须参照特定语境环境来研究。简单地说,语言是文化的指标或反映。语言是现实生活中自然交流的手段,表现为对话和民间文艺等多种形式,比如谜语。本文就在这一点出发,主要是通过搜集和参考大量相关的文献进行对汉语、英语和斯瓦西里语谜语作对比,找出三者在制谜依据、制谜方法、结构、分类、用法、文化内涵与意义上的异同并解释谜语在教学中的作用。虽然斯瓦西里语和英语当做肯尼亚的官方语言,但汉语在肯尼亚也越来越受欢迎。三者有时会彼此影响,因而进行对这三种语言谜语的对比研究是有利的,可以帮师生更了解三者的特点,尤其文化的背景,于是促进语言学习。

王银燕[3](2020)在《刘三姐歌谣的写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学生写作存在的“不愿写、不会写、不知写什么”三大难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同时,写作教学缺少参考教材,教师授课处于盲目和迷茫的状态。为解决学生写作困境和教师的写作教学困难,我们需要大力开发写作教材帮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要求和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的建议。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开发与利用当地和现有的课程资源来为语文教学服务。刘三姐歌谣是民间口头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刘三姐歌谣自唐代流传至今,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壮民将自己一瞬间的情感,用简短而自然的音节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它虽然是口头语言却具有书面语言的简洁生动特点。在壮族村落,上至白发老妇人下至学龄儿童能用歌谣毫无障碍地交流,做到“出口成章”,这能给我们的写作行为以启发。对学生而言,刘三姐歌谣的开发利用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刘三姐歌谣促进写作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喜爱本民族文化语言,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语文教学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解决学生“不愿作文”和“不会作文”的问题。对教师而言,常常苦于没有写作教材而难于进行写作教学。刘三姐歌谣在当地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开发刘三姐歌谣作为写作教材,即是发掘歌谣文学价值为教育服务。面对如今的写作现状,我国的研究者在不断做出努力中试图走出困境。荣维东摒弃传统的写作理念,研究交际语境的写作。交际语境写作强调写作的过程和写作的目的是为交流和为社会功能服务。邓彤老师认为学生的写作问题是需要一一解决的,而且一次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因而他提出微型写作教学设想。评价量表最先在西方国家的写作课程中使用,郑桂华老师借鉴西方的用法并引入我国的写作教学,为写作过程提供了写作标准参考。研究者关于写作教学的最新理论为后人研究写作提供方向和理论基础,本人正是受前辈的理论而获得灵感,深受启发,于是把刘三姐歌谣与写作教学结合的时候引进前辈的思想理论。本论文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刘三姐歌谣的教育价值,介绍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生活经验理论、民间口头文学教育价值和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价值及影响;第二部分详细叙述刘三姐歌谣的概念、分类、交际语境特征、表现手法、格律原则,以便读者能够初识刘三姐歌谣;第三部分论述刘三姐歌谣在初中写作教学运用的策略:一是筛选歌谣的原则,二是讲述开发策略;第四部分重点介绍刘三姐歌谣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实践研究把三年为一个整体,按照由浅到深逐步开展。分三个阶段实行:七年级为第一阶段,基于等级评价量表进行刘三姐歌谣的创作,每个月进行2至3次的刘三姐歌谣写作教学,以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写作刘三姐歌谣;八年级为第二阶段,通过分析学生七年级的习作,充分掌握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主要进行微型化写作教学,解决学生写作上的主要问题;九年级为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写作的基础训练之上,学生写作知识逐渐丰富和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后,主要进行日常生活化的写作。这种生活化写作目的一是使学生能够自觉创作刘三姐歌谣,二是把刘三姐歌谣参与到日常写作中,形成刘三姐歌谣与文章内容彼此呼应。这更是为了刘三姐歌谣作为民族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后继有人。本论文的研究期望值是学生对写作感到容易,解决学生不会写作、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的问题;教师能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当然,这样的设想也存在较多的疑难待解决。不管怎么说,笔者也想以此为契机,让更过的研究者关注民间口头文学在语文课堂的开发利用。刘三姐歌谣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笔者来说也是一种大胆而新颖的尝试。

李红[4](2020)在《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说话艺术可溯之源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已经出现说故事的因素,先秦瞽曚俳优说唱孕育了最早的说话艺术。到了后代,隋代侯白“能说一个好话”,唐代宫廷与民间都有频繁的说话活动。宋代是中国传统说话繁荣发展时期,不仅出现专门的“说话四家”,还有勾栏瓦舍这样的专门演出场所供说话艺术活动。说话艺人组织了专门的行会、书会,挂牌演出,盛极一时。宋代说话艺术的高度繁荣发展到元代实现了从口头到书面的飞跃。本文研究课题是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元刊平话刊行于元代,它既是元代通俗小说的代表,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又是中国传统说话艺术高度繁荣的表现,课题本身显现着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本文将元刊平话置于传统说话视域下,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新视角下,通过努力做出一点点新意,能够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对元刊平话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谈及的元刊平话主要指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不涉及其它。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指的是元代建安虞氏书商在元至治年间刊刻发行的讲史平话,是五种平话的合称,包括:《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新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这些平话作品每一种都分上中下三卷,除封面插图外,正文每页上面三分之一篇幅为图像,下面三分之二为文字,这种以图像和文字并出为形式的讲史平话,称之为“全相平话”。论文共六章内容,叙述过程中均采用元刊平话作品简称,分别从平话概念的界定;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这六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是平话概念的界定。平话一词最早作为方言出现,是广西方言的一种,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历史上人口流动与当地语言融合而成的一种方言形式。福建闽东地区也有被称为平话的方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作为方言的平话与元代刊行的平话文本似乎并无关系,实际上两者存在一定联系。平话一词不同于话本,不同于词话、诗话等同时代其他说唱文本。“平话”与“评话”一度混称,实则是不同概念,论文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元刊平话是元代刊印的用当时流行的白话写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是传统说话繁荣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重要体现。论文第二章论述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传统说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击鼓说唱俑的出土成为传统说话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传统说话在两宋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专门说话家数,两宋说话繁荣发展直接促进了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在元代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模仿说话人套语、表演方式、临场敷演等特点,同时依傍史书,借鉴民间传说及同时代元杂剧逐渐成书。论文第三章论述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作为元代通俗小说代表,在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话语上都具有鲜明特征。元刊平话采用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围绕主要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在历史全知叙事视角下,从大时空叙事开始,长于预叙,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其间多穿插诗词韵语赋文,呈现诗性叙事话语特征。元刊平话不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标准,从普通大众审美需求出发,体现民间宗教思想,抒写平民英雄,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论文第四章论述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采用“全相”模式,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文字简化,与市民阶层白话无异,这种浅俗直观的形式会拥有更多读者,使普通大众的阅读过程轻松愉快,对普通读者具有很强吸引力。平话作品行间距较密,没有标点符号断句,阅读起来难免不便,阴文刻印给读者十分醒目的感觉,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阴文提示的内容或者页码,极大方便了读者阅读。论文第五章论述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继承传统说话口头表演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善于敷演等特点,虚构故事,带有鲜活可爱的民间气息,呈现出虚实相生、亦奇亦俗、浅显直率的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基本依据史实,在实的基础上又多敷演虚构;善于造奇,满足普通读者猎奇心理,追求人物描写的俚俗之气;平话去繁就简突出主线,粗线条讲述故事,洒脱豪迈,直率地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反映民众心声,通俗易懂,保有通俗小说草创时期的最初形态。论文第六章论述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元刊平话是传统说话艺术及通俗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具有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元刊平话上承传统说话,不仅促进后世“评话”、“评书”艺术的再兴,更对明代章回体小说产生重要影响。元刊平话作品为章回体小说在故事内容和整体框架上提供了前提准备,章回体小说继承了元刊平话诸多特点,同时也进行了较大改造,《三国演义》与《封神演义》是成功改造的代表。通过《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章回体小说直承元刊平话而来,正是有了元刊平话作品前期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才有了后来章回体小说的巨大成功。总的来说,元刊平话承继中国传统说话艺术而来,是传统说话口头讲史到书面讲史的飞跃,这个飞跃完成的标志就是平话。元人用笔将口头讲史故事记录下来,并开创性地编成小说予以刊行,使中国通俗小说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元刊平话代表着中国通俗小说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证的繁荣时期,在中国传统说话发展视域下审视元刊平话,不仅可以厘清传统说话发展脉络,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处在开创时期的元刊平话,其成书过程、表现形式、审美特点等对后代章回体小说的重要影响,元刊平话直接促进了后世章回体小说的出现与全面繁荣。

张珊珊[5](2019)在《《世说新语》人物语言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人物语言,不仅展现了中古时期的社会风貌,亦为文本增添了浓厚的文学气息,是《世说新语》之精华。当前关于《世说新语》语言的研究,多以整个文本为研究对象,而未将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剥离开来。实际上,《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很大程度来源于语言的创造者,而非编撰者。换言之,这种语言艺术是魏晋士人在中古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产生的智慧结晶。《世说新语》人物语言艺术,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简约凝练,意在言外的简远美;机警有锋,妙趣横生的机趣美;音韵和谐,节奏齐整的韵律美;质朴无文,生动传神的俗白美。前三者使口头文学具有了书面文学的雅化色彩,奠基了人物语言的雅美;末者又保留了口头文学的生活气息,奠基了人物语言的俗美。雅美与俗美相互交织,成就了人物语言的艺术特征,亦成就了《世说新语》的文本语言艺术。这种语言艺术的呈现,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受到了时代风尚的浸染。清谈与品评在魏晋大盛,加之晋人习尚吟咏,无疑都强化了参与者对口头语言的雅化追求;此外对山水自然的欣赏也使得晋人反观于人,既追求自然之韵,又以雅美的品评语来赞赏自然以及具有“自然美”的人物。这些风尚令魏晋士人在言谈中巧用各类修辞,使语言更显庄正典雅。同时“越名教而任自然”也是此时士人的身份标志,对礼教的背弃意味着个性的解放,言谈亦不受束缚,尽显真实与率性。故而晋人并不轻诋方言、俗语、谣谚、虚词在口语中的运用,展现真实气韵。在政治动乱、佛老合流的魏晋时代,士人语言呈现出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特征,既成为了中古社会的“活化石”,又成就了《世说新语》这部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王鑫[6](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认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彭君花[7](2019)在《解缙传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解缙传说为研究对象,从民俗文化学角度入手,采用民间文艺学、传说学及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方法、“深描”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平行比较与主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前人已有的文献成果和个人田野结果,探讨其类型、传说圈的生成扩布、传承特点、文化功能及新时期非遗视域下的保护传承等问题。第一章通过比较历史解缙与传说解缙,认为民间讲述活动中默认下的潜在创作规则在以史为据的前提下,将解缙传说演绎出传奇化、类型化、箭垛式等特点,并助力解缙及其传说之“成长”。第二章则将解缙诗书的广泛流布看作其传说产生的主要原因,二者相伴大约产生于十五世纪上半叶;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解缙传说文本,综合各种因素,本文将解缙传说流传区域分为以解缙家乡江西和京城北京为中心的两大传说圈,传说中心京城是在传说中心家乡的影响下形成,二者有共通交融之处,而在中心之外的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文化边缘地带解缙传说以散点式流传,山东地区解缙传说流传密度较大。第三章通过对解缙传说类型的梳理概括认为解缙传说内容丰富,有系统性,在其人生当中各个阶段的传说在时间轴上具有连续性;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神童型、机智型、对联型三大类,各类型间模糊交叉,重合现象时有,其机智型传说幽默讽刺,对联型虽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却趣味丛生,也是解缙传说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类。第四章认为口传已不再是解缙传说的唯一传承方式,戏曲表演、相声表演、文本阅读、电视剧、动画片等新型传播方式为为解缙传说的传承持增动力,文本固定、舞台化、多元传承等新型特点是由传承形式的多样化造就。第五章认为解缙传说具有多种文化功能:延续解缙个人文化精神气质、影响地方文化风气;成为不同群体宣泄情绪、表达意愿的途径;解缙传说采用押韵、谐音双关、对偶等艺术形式表现民众的审美特点;不同人群共享解缙传说、互动并认同彼此,凝聚力量,促进文化认同;解缙传说能突出影视的教育实用价值,丰富网络群体的阅读需求,找到新的传承方式。余论部分关注了解缙传说的保护传承问题,指出当地部门的保护工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重视度不够,只有真正看重解缙传说的保护传承工作,重视群体传承,破除“原生态”、“本真性”的思想禁锢,寻求新传承方式方能为其保护工作增色。全文由正文五章、绪论、余论及相关附录等部分组成,共9.5万余字。

何昆[8](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提出《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唐娜[9](2017)在《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文中提出《亚鲁王》是2009年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的活态传承的苗族史诗,是我国唯一一部21世纪才发现的超过万行的民族史诗作品。这一发现改写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更为口头传统的领域研究提供鲜活的个案。《亚鲁王》的横空出世伴随着文化转型的巨大波澜,史诗传统及其文化空间的时代遭遇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命运的缩影。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第一章绪论交待本文的选题来源,梳理与本课题有关的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阐述本文的学术价值、写作思路。第二章《麻山苗族及其族群历史叙事<亚鲁王>》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做必要的梳理。分别从麻山苗族和《亚鲁王》史诗本身两个方面进行。前者主要介绍麻山及麻山苗族的历史源流,在历史和空间上给麻山苗族一个基本的定位。后者对史诗《亚鲁王》的内容、性质、流传情况做基础的介绍。第三章《史诗传统与民间生活》将史诗回归于生活当中,史诗的演述与仪式紧密结合且受仪式制约,通过研究史诗文本与仪式的对应,演述者的演述行为及其规则,以及史诗文本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表现史诗传统与苗人生活的具体关系。亚鲁王史诗承载于麻山一个个微小而稀疏的村寨之中,为了强调苗寨在延续和发展《亚鲁王》史诗传统,以及苗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采用了“文化空间”一词。第四章《<亚鲁王>的文化空间变迁》通过对巴拢苗寨个案的观察与书写,尝试展现亚鲁王口头传统正在变迁的文化语境,分别通过物质生活、生计方式、社会生活、村落共同体的个案来展开。第五章《社区变迁中的史诗传承与演述者研究》首先关照口头传统在当代的传与承,分别从表演者和接收者两方面展开,也就是传承机制和文化生态问题。尤其对史诗演述者的失位表示质疑,东郎的社会地位及其在史诗传承中的动态规律需要引发关注。第六章围绕史诗《亚鲁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展开,国家对该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推广在社区外和社区内分别进行,二者各取所需,互为资源。当地传承人认定和精英化所引发的问题有助于各层文化机构、学者的共同反思。最后为结语部分,肯定了苗人社会的《亚鲁王》史诗传统终将走向书写,以及通过民间传统的实践维护和强化村落共同体作为民族村寨保护的新理念。

张莉[10](2016)在《论明清评话对《水浒传》小说文本的口头转换》文中研究说明口头说话艺术的伎艺呈现方式、说话艺术本身以娱人为旨归的商业倾向、不同时期的说话艺人与听众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时代文化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的变动,决定了在口头话本和书面小说的不断互动转化过程中,既有不同文学范畴之间的相互承继和吸收,也有各自范畴内的发展和衍变。因此,说话艺人在将《水浒传》小说重新转变为口头话本时,从文本形态、结构方式到叙事特点,都会发生显着变化。

二、民间口头文学评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口头文学评议(论文提纲范文)

(1)走向故事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民间文学的价值重申
二、“求好运”故事类型研究三十年追踪
三、《中国民间故事》经典文选的当代魅力
四、故事诗学:中国故事学的新方向

(2)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1.3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的论述
    2.1 谜语的定义和特点
    2.2 汉语谜语
    2.3 英语谜语
    2.4 斯瓦西里语谜语
第三章 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的语言本体对比分析
    3.1 汉英斯瓦西里语制谜依据的异同
    3.2 汉英斯瓦西里语制谜方法的异同
    3.3 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结构的异同
    3.4 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分类的异同
    3.5 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用法的异同
第四章 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对比
    4.1 汉语谜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4.2 英语谜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4.3 斯瓦西里语谜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4.4 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文化内涵与意义的异同
第五章 谜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5.1 语言知识方面
    5.2 文化知识方面
    5.3 认知思维方面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刘三姐歌谣的写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四)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五)概念界定
        1.交际语境写作
        2.课程资源
一、刘三姐歌谣的价值
    (一)生活经验及其教育价值
    (二)民间口头文学教育价值
        1.民间口头文学概念
        2.民间口头文学的教育价值
    (三)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1.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价值
        2.刘三姐歌谣的影响
二、刘三姐歌谣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一)刘三姐歌谣的概念
    (二)刘三姐歌谣的分类
        1.创世古歌
        2.生产劳动歌谣
        3.当地风俗歌谣
        4.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歌谣
        5.时政歌谣
    (三)刘三姐歌谣的交际语境特征
        1.自撰性
        2.对象性
        3.交流性
    (四)刘三姐歌谣的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五)刘三姐歌谣的格律原则
三、刘三姐歌谣在初中写作教学运用的策略
    (一)筛选原则
        1.经典性
        2.适宜性
    (二)开发策略
        1.熟悉歌谣写作的基本要求
        2.歌谣创作时提供参照标准
        3.利用相关因素开发写作方案
四、刘三姐歌谣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施方案
        1.七年级:基于等级评价量表创作歌谣
        2.八年级:基于歌谣分类及特征的微型化写作和交际语境写作
        3.九年级:基于生活的篇章写作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施过程及效果
        1.学情分析
        2.七年级写作教学实施过程及效果
        3.八年级写作教学实施及效果
        4.九年级写作教学实施及效果
        5.学生成绩
        6.做法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展望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平话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作为方言的平话
    第二节 平话与其他文本比较
        一、平话与话本比较
        二、平话与诗话、词话比较
    第三节 平话与评话混用
    第四节 如何定义元刊全相平话
第二章 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
    第一节 传统说话的繁荣
        一、唐前说话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二、唐代说话艺术的成熟
        三、两宋说话艺术的繁荣
    第二节 元刊平话与说话的密切关系
        一、元刊平话对说话套语的模仿
        二、元刊平话对说话表演方式的模仿
        三、元刊平话对说话人临场敷演的模仿
    第三节 元刊平话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元代社会现实影响平话作品的产生
        二、元代具备平话刊印发行的社会文化条件
        三、元代尚俗尚直的社会风气促进平话形成
    第四节 元刊平话人物故事的来源
        一、对史书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直接照搬
        二、对史书零星记载的敷演铺叙
        三、完全虚构无史可证的情节
        四、与元杂剧故事的同构
        五、咏史诗对元刊平话的影响
第三章 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
    第一节 叙事内容
        一、故事内容
        二、塑造平民化英雄人物
        三、民间宗教思想的体现
    第二节 叙事结构
        一、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
        二、以主要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叙事话语
        一、历史全知叙事视角
        二、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
        三、诗性叙事话语的表现
第四章 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
    第一节 “全相”模式
        一、封面插图
        二、正文插图
    第二节 醒目的阴文
        一、诗词诏奏提示下文类阴文
        二、提示故事情节类阴文
        三、提示国名类阴文
        四、分卷或标记页码数字类阴文
第五章 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
    第一节 虚实相生
        一、依据史书以实为主
        二、虚实参半,有意虚构
    第二节 亦奇亦俗
        一、善于造奇,满足读者猎奇愿望
        二、人物描写追求俚俗之气
    第三节 浅显直率
        一、去繁就简突出主线
        二、粗线条讲述故事
        三、直率的人物描写风格
第六章 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
    第一节 对后世说话及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一、促进“评话”、“评书”艺术再兴
        二、对明代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 《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比较分析
        一、《三国演义》对《三国志平话》的继承演变
        二、《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内在差异
    第三节 《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
        一、《封神演义》对《武王伐纣平话》的承袭
        二、《封神演义》与《武王伐纣平话》内在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5)《世说新语》人物语言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一章 《世说新语》人物语言的艺术特征
    1.1 人物语言的简远美:简约凝练,意在言外
    1.2 人物语言的机趣美:机警有锋,妙趣横生
    1.3 人物语言的韵律美:音韵和谐,节奏齐整
    1.4 人物语言的俗白美:质朴无文,生动传神
第二章 《世说新语》人物语言的艺术建构
    2.1 丰富多样的修辞
    2.2 俗白化的整体风貌
第三章 《世说新语》人物语言艺术与时代风尚
    3.1 清谈之风
    3.2 品评之尚
    3.3 率性之致
    3.4 吟咏之习
    3.5 山水之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世说新语》人物语言修辞使用情况统计

(6)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解缙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概述
        一、历史人物解缙研究
        二、解缙传说搜集整理及研究
    第三节 理论、方法与资料
    第四节 学术目标、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史书解缙与传说解缙
    第一节 史书解缙
        一、神童家世
        二、一举成名
        三、官场是非
        四、含冤而逝
    第二节 传说解缙
        一、超凡神童
        二、智斗权贵
        三、巧言进谏
        四、魂归仙位
    第三节 史书解缙与传说解缙之比较
        一、写实与传奇化
        二、个性与类型化
        三、个体与箭垛式
    小结
第二章 解缙传说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神童型
        一、仙鹿下凡
        二、幼年早慧
    第二节 机智型
        一、以智取胜
        二、讽刺幽默
    第三节 对联型
        一、“张冠李戴”
        二、巧对生趣
    小结
第三章 解缙传说圈的生成扩布
    第一节 传说成因
        一、诗文流布
        二、才子佳话
        三、民间信仰
    第二节 传说中心之一:家乡神话
        一、文人之乡
        二、“神童”传说
        三、对外扩布
    第三节 传说中心之二:京城传奇
        一、帝都情缘
        二、政坛传说
        三、对外扩布
    第四节 传说中心之外:边缘佳话
        一、文化边缘
        二、边地传说
        三、传说密集
    小结
第四章 解缙传说的传承特点
    第一节 口头流传
        一、即兴创作
        二、变异流播
    第二节 书面传播
        一、文本固定
        二、雅俗共赏
    第三节 戏曲表演
        一、再创作
        二、舞台化
    第四节 多元互动
        一、多元施众
        二、多元受众
    小结
第五章 解缙传说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文化传承
        一、文化精神的传递
        二、文化风气的传承
    第二节 情感抒发
        一、文人情怀的抒发
        二、民众情绪的表达
    第三节 艺术审美
        一、人格美
        二、音律美
        三、结构美
    第四节 文化认同
        一、族群认同
        二、地方认同
    第五节 文化创新
        一、影视制作
        二、网络文本创新
    小结
余论 非遗视域下的解缙传说传承
    一、成为国家非遗项目后的保护及其问题
    二、对传承保护的民俗文化学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解缙传说流传区域图
附录二:解缙传说各地具体分布情况
附录三:明清史书、志书、文人笔记中的解缙及其传说选录
附录四:《古今谭概》中的解缙传说
附录五:《尧山堂外纪》中的解缙传说
附录六:解缙传说田野文本选录
    (一)仙鹿下凡
    (二)解缙续联毁竹
    (三)个个草包
    (四)打皇帝
附录七:田野概述
    (一)解缙家乡吉水县城田野概述
    (二)庐陵田野概述
个人简历
致谢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一、以“俗”证“文”
        二、以“诗”为“史”
        三、移风易俗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及综述
        1.2.1 麻山苗族研究
        1.2.2 亚鲁王史诗研究综述
        1.2.3 少数族群文化变迁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2章 麻山苗族及其族群历史叙事《亚鲁王》
    2.1 麻山苗族的源流
        2.1.1 苗族及其语言分支
        2.1.2 麻山苗族的古文献记载
        2.1.3 紫云县近现代麻山苗族
    2.2 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
        2.2.1 《亚鲁王》的流传与发现
        2.2.2 《亚鲁王》的内容与结构
        2.2.3 《亚鲁王》的性质与特征
        2.2.4 《亚鲁王》与其他史诗作品的比较
第3章 史诗传统与民间生活
    3.1 丧葬:史诗与演述场域分析
        3.1.1 文本与仪式
        3.1.2 丧葬文化与口头传统
        3.1.3 苗人葬礼的亲属关系与乡土关系
    3.2 东郎的演述行为研究
        3.2.1 严苛的史诗演述场域——葬礼
        3.2.2 群体协作的方式
        3.2.3 自我融入的演述状态
        3.2.4 东郎的创编与互动
        3.2.5 史诗演述的现场与听众
        3.2.6 东郎的道具及意义
    3.3 史诗文本与民间生活
        3.3.1 《亚鲁王》与信仰体系
        3.3.2 《亚鲁王》与苗人生活习俗
    3.4 巫职与巫事
        3.4.1 麻山苗族巫职体系
        3.4.2 巫事
第4章 《亚鲁王》的文化空间变迁——以巴拢苗寨为个案
    4.1 巴拢苗寨的文化空间语境
        4.1.1 巴拢寨的基本情况
        4.1.2 巴拢寨的生活世界
        4.1.3 巴拢寨的生活节奏
    4.2 从刀耕火种到菜场务工:生产方式变迁及适应
        4.2.1 麻山苗族传统生计变迁
        4.2.2 菜场务工:新劳动模式和文化适应
    4.3 从葬礼变迁看苗人社会
        4.3.1 传统互动圈的萎缩
        4.3.2 苗汉文化的融合
        4.3.3 传统仪式的局部变迁
    4.4 苗年改期风波:坚韧的文化共同体
        4.4.1 苗年的改期风波
        4.4.2 新旧土地庙之争
第5章 社区变迁中的史诗传统与演述者研究
    5.1 传统权威的尴尬和没落
        5.1.1 东郎境遇:依赖与歧视并存
        5.1.2 苗族社区几种角色的讨论
    5.2 《亚鲁王》口头传统在当代的传与承
        5.2.1 “东郎”的传承机制及变迁
        5.2.2 史诗文化生态的保护
第6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史诗《亚鲁王》
    6.1 《亚鲁王》遗产化背景下的资源运作
        6.1.1 社区外的文化再生产
        6.1.2 社区内的传播与强化
    6.2 传承人的精英化:从一位传承人的自我整理谈起
        6.2.1 文本的回归民间
        6.2.2 传承人及传承行为的精英化
    6.3 苗文复兴与文化记忆
        6.3.1 历史记忆与共同体的认同
        6.3.2 苗文赋予的第二生命
        6.3.3 意义的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论明清评话对《水浒传》小说文本的口头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节结构的拆分和重组
二、情节内容的增饰与创新
三、人物形象的丰富与发展
四、叙事方式的口头性转换

四、民间口头文学评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向故事诗学[J]. 刘守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汉英斯瓦西里语谜语对比研究[D]. 弗兰德(OTIENO FREDRICK OKOTH).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刘三姐歌谣的写作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 王银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D]. 李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世说新语》人物语言艺术研究[D]. 张珊珊.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解缙传说研究[D]. 彭君花.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9]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D]. 唐娜. 天津大学, 2017(01)
  • [10]论明清评话对《水浒传》小说文本的口头转换[J]. 张莉. 明清小说研究, 2016(04)

标签:;  ;  ;  ;  ;  

民间口头文学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