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

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

一、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胡芳[1](2020)在《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脑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苯巴比妥治疗,研究组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治疗前后NBNA评分统计。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同程度的时间恢复效果、治疗后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过程当中,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新生儿神经功能。

张倩,李兴霞,魏真[2](2019)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3例)和循证组(43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Gesell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循证组患儿住院时间显着降低(P <0.05);循证组患儿护理前Gesell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循证组患儿护理后Gesel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循证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循证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增加(P <0.05)。结论循证护理服务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护理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刘建慧[3](2019)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各个指标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估新生儿窒息的意义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进行前瞻性分析,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160例作为窒息组,另外随机选取Apgar评分810分160例新生儿作为非窒息组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新生儿分娩出后5分钟内切断脐带,以近新生儿端脐带15 cm处应用止血钳夹闭,抽取脐动脉血1ml测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若需窒息复苏,评分至20分钟。记录羊水性状,新生儿窒息情况及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情况。结果:1.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资料比较窒息组新生儿男婴94例,女婴66例,非窒息组新生儿男婴88例,女婴7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顺产26例,产钳助产54例,剖宫产80例,非窒息组新生儿顺产98例,产钳助产26例,剖宫产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3.27±0.77)kg,非窒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3.43±1.16)k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单胎138例,二胎及以上22例,非窒息组新生儿单胎146例,二胎及以上1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头胎116例,二胎及以上44例,非窒息组新生儿头胎102例,二胎及以上5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的数值比较轻度窒息组pH、PCO2、HCO3-值高于重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PO2值低于重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pH、PCO2、HCO3-值高于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PO2值低于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脐动脉血pH值与新生儿出生状况的比较分析320例新生儿中,pH<7.20为122例,为38.13%。pH﹥7.20中为198例,为61.87%。pH<7.20组羊水浑浊(96.72%)、脏器功能损伤(91.80%)、窒息发生率(86.89%)明显高于pH﹥7.20组(9.09%、3.0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pgar评分与新生儿出生状况的比较分析Apgar03分的新生儿羊水浑浊(100%)、脏器功能损伤(93.55%)、窒息发生率(72.58%)明显高于Apgar47分(81.63%、53.06、51.02%)及Apgar﹥8分组(2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47分羊水浑浊、脏器功能损伤、窒息发生率高于Apgar﹥8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脐动脉血pH值与Apgar评分对于新生儿窒息的评估对本研究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提示pH值的Kappa值是0.56,Apgar评分的Kappa值是0.625,Apgar+pH值的Kappa值是1,由此可见Apgar+pH值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准确性更高。6.脐动脉血pH值与Apgar评分对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pH值对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评估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92%和95.05%,Apgar评分对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评估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22%和75.25%,两者联合对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评估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8.39%和99.24%。联合评估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脐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可作为临床辅助新生儿窒息及其预后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对于评估新生儿窒息及其预后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脐动脉血pH和Apgar评分对于新生儿窒息和其不良结局均有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陈艳辉[4](2019)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早期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护理后两组MDI、PDI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可促进其智力及运动发育,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冯凯泉[5](2019)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近两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和70例非HIE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HIE的产前、产时及产后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HIE的发病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64例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HIE新生儿70例为对照组,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对可能引起HIE的产前、产时及产后相关危险因素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应用X2检验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两组在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探讨各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同期暴露的新生儿数为5258例,64例诊断为HIE,罹患率为1.21%。产前危险因素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孕母妊娠期合并高血压、胎盘异常、孕期未规律产检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孕母年龄、孕母流产史、孕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孕期合并感染、孕期保胎史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产时危险因素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脐带异常、产程异常、羊水异常、胎心异常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分娩方式、胎儿出生体重等因素无显着差异(P>0.05)。产后危险因素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性酸中毒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因素中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本文统计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罹患率为1.21%。2.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密切相关的产前危险因素包括:孕母妊娠期合并高血压、胎盘异常、孕期未规律产检。产时危险因素包括:脐带异常、产程异常、羊水异常、胎心异常。产后危险因素包括: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性酸中毒。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与胎儿产前、产时、产后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要提高社会对胎儿及孕母健康的重视程度,普及孕妇规律产前检查,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避免以上与HIE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生。对存在HIE高危因素的患儿需积极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做好定期随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李婉丽,吴宏伟[6](2018)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负性情感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探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负性情感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188人,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调查患儿家长的负性情绪、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情况。[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的理想亲密度、亲密度不满意度、适应性不满意度评分高于国内常模,理想适应性、实际适应性评分低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长焦虑、抑郁评分与亲密度不满意度、适应性不满意度呈正相关,与实际适应性、实际亲密度呈负相关。不同患儿月龄、患儿病情程度、康复疗程、患儿家长学历、性格特征、居住地、自我感觉压力家长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病情程度、患儿家长性格特点、患儿家长自我感觉压力、患儿家长居住地、患儿家长实际亲密度是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焦虑的主要因素(P<0.05);患儿康复疗程、患儿家长居住地、患儿家长自我感觉压力、患儿家长实际适应性是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抑郁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应重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家庭功能,对其展开有效的心理干预,从而尽快帮助患儿机体康复。

何静,区风英[7](2017)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护理,后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4、10、16个月的运动发育指数(PDI)、格塞尔发展量表(Gesell)、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4、10、16个月的PDI、Gesell、MDI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着,能够避免一系列并发症。

王秀平[8](2014)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658例活产新生儿中10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儿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06例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好转102例,未愈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极大地减少了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可见,对新生儿缺氧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莫忠德[9](2013)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经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106例进行研究,将10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56例,对照组患儿50例;对照组进行积极支持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压氧进行结合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所有患儿都能够取得效果,但是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89.3%)比对照组(66.0%)高,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治疗组患儿的病死率(3.6%)明显比对照组(20.0%)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患儿进行6~18个月的定期随访,治疗组后遗症为14.0%(8例),对照组为36.0%(18例),差异明显(P<0.01)。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明显,病死率低,后遗症较少,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余业英[10](2010)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本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重者多留有永远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前期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窒息患儿中发生不同程度伤残为15.6%,每年有约30万残疾儿童出生[1]。HIE的

二、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脑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对比
    2.3 治疗前后NBNA评分统计对比
3 讨论

(2)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2.2 患儿护理前后Gesell评分比较
    2.3 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3)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分组
    3 新生儿窒息评估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2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的数值比较
    3 脐动脉血pH值与新生儿出生时状况的比较分析
    4 Apgar评分与新生儿出生时状况的比较分析
    5 脐动脉血pH值与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的评估
    6 脐动脉血pH值与Apgar评分对于新生儿器官功能损伤的评估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中英文缩略词
致谢

(4)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早期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 两组MDI、PDI评分比较:
    2. 家属护理满意度:
讨论

(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负性情感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
        1.2.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恢复期患儿家长心理状况
    2.2 恢复期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与常模[5]比较 (见表1)
    2.3 恢复期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见表2)
    2.4 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患儿家长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见表3)
    2.5 恢复期患儿家长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2.6 恢复期患儿家长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恢复期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对患儿的影响
    3.2 恢复期患儿及其家长人口社会学特征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3.3 恢复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亲密度与适应性状况
    3.4 恢复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情绪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性

(7)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各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3 讨论

(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结果
2 护理
    2.1 环境
    2.2 早期护理干预
    2.3 氧气吸入
    2.4 药物治疗的护理
    2.5 病情观察
    2.6 喂养
    2.7 亚低温治疗相关护理
    2.8 心理护理
    2.9 健康教育
3 讨论

(9)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综合治疗方法
        1.2.2 高压氧治疗方法
    1.3 疗效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儿智能发育商数比较
3 讨论

四、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脑病的研究[J]. 胡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06)
  • [2]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J]. 张倩,李兴霞,魏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11)
  • [3]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D]. 刘建慧. 青岛大学, 2019(02)
  • [4]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早期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J]. 陈艳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05)
  • [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冯凯泉.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家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负性情感的相关性[J]. 李婉丽,吴宏伟. 护理研究, 2018(22)
  • [7]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J]. 何静,区风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2)
  • [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 王秀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06)
  • [9]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探讨[J]. 莫忠德.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01)
  • [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J]. 余业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06)

标签:;  ;  ;  ;  ;  

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