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伊犁稀有史料简介——阅读《清代新疆稀有史料汇编》

清代伊犁稀有史料简介——阅读《清代新疆稀有史料汇编》

一、清代有关伊犁的稀见史料简介——读《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论文文献综述)

赵娇娇[1](2021)在《清代新疆城市景观研究》文中认为

佟文娟[2](2021)在《乾隆朝新疆遣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发遣新疆罪犯众多,且身份复杂,上起宗室王公、满汉要员,下至普通旗人、民人乃至奴仆。自乾隆中叶,将新疆定为“发遣地”伊始,历经数十年调整完善,迄乾隆末年,发遣新疆制度已趋于成熟。乾隆朝是清代发遣新疆人数最多、制度变化最大的时期。本文重点利用满文档案,以乾隆朝新疆遣犯为研究对象,对发遣新疆缘起、遣犯安置与劳役、遣犯管理、遣犯出路等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重点关注发遣新疆制度中的地域差异、遣犯身份差异等问题,探究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具体实施情况,以此试析发遣新疆制度与治疆政策的关系,以及对新疆开发建设的历史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内容。正文,共有四章:第一章探讨罪犯发遣新疆的缘起。根据遣犯来源不同,分别考察内地与新疆本地罪犯的发遣,以及发遣条例的调整,并对遣犯在新疆的分布区域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区域调整与清廷对新疆统治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探讨遣犯的安置与劳役。通过遣犯在配为奴役使、屯田、当差,对其安置方式及变化原因进行考察,进而分析罪犯发遣方式与遣犯在配劳役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探讨遣犯的管理。介绍清廷对遣犯全员全流程的监管,以及针对遣犯等政府组织移民安置中,对设立卫所的探索及搁浅原因。结合遣犯在配犯罪、脱逃问题,分析清廷的惩治、预防措施。并以满文档案中乾隆三十三年昌吉遣犯集体出逃事件的记载,还原事件原貌。第四章探讨遣犯的出路。梳理清廷对不同遣犯指给的自新之路,通过罪责、地域、身份等诸多差异下的不同年满安置政策,分析遣犯发往新疆的不同目的,以及不同遣犯在治疆政策中的不同定位,进而探讨清律中的同罪异罚现象及皇权在遣犯问题中的影响。结语。在概括全文基础上,探讨罪犯发遣新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发遣新疆制度利弊及其历史影响。

魏欣悦[3](2021)在《王树枏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树枏,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晚年又号绵山老牧、归山老牧,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十五日酉初二刻。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四川青神、资阳、新津、富顺等县知县,眉州知州,甘肃平庆泾固道、巩秦阶道、兰州道,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等职。与陈三立为同年进士,时人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树枏晚年自编记录了自己一生的《陶庐老人随年录》,是研究王树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但因此年谱篇幅较短,且集中于其为官经历的记录,对其生平事迹反映并不全面。本文将在王树枏自编《陶庐老人随年录》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对王树枏一生的官宦经历、师友交游、文学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以期能援引翔实资料,展现其生平全貌。本年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凡例,详细说明本谱在编写时的体例;第二部分为谱主的家传,梳理其家族成员情况;第三部分为年谱正文,谱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为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主要是对王树枏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考察。卷二为外任做官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主要是对其赴四川、甘肃出任地方官及前往新疆担任布政使时期的仕宦经历、交游、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考证;卷三为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重点考察其晚年出任两馆总纂及讲学着书的生活经历,本谱旨在全面展现王树枏的一生,凡有史实可考的事迹,不论大小,一律囊括在内;本谱旨在对王树枏政治生活、师友交游、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面的记录与考察,以期展现其丰富的生平全貌。

施新荣,魏晓金[4](2021)在《史源学方法的价值——以清代伊犁惠远城建城时间为例》文中提出传世文献在编纂过程中,原有的信息会不同程度地流失。我们运用史源学方法,对比《清实录·高宗实录》与《平定准噶尔方略》中有关乾隆年间开建伊犁惠远城的记载,发现前者对伊犁将军明瑞奏折的删改比后者多,甚至将明瑞于乾隆二十八年二月丙辰日上的奏折,用"寻奏"二字缀合,置于是年正月辛酉日上的奏折之后。此外,本文还从史源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他各种相关文献对惠远城建造时间记载不同的原因。

牛贯杰[5](2021)在《新发现地图所见两惠远城述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中文、满文和俄文相关档案资料,尽力复原乾隆、光绪两朝惠远城的城市面貌,希望通过对惠远城历史脉络的勾勒,展现出清朝中央政府对惠远乃至新疆地区有力管辖的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杨高尚[6](2020)在《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山北路军台始设于康熙,继之于雍正,大成于乾隆。清廷设置军台的初衷是为了扞卫国家统一。路径直捷、关隘要区、水草丰茂是影响军台选址及交通走向的重要因素。乾隆十九年(1754)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天山北路军台整体呈现出“设置——破坏——再设置”的特点。在此期间,该地区形成了巴里坤至伊犁的军台主干道交通线,并以该主干道交通线为核心轴线,向南北两侧发散五条干道交通线。乾隆时期清廷在天山北路所设军台,有据可查的达81处,军台交通线总里程至少5707里,军台与军台之间平均相隔约70里。四通八达的军台交通网将政府驻地彼此连接,便于互通声息。为了保证军台顺利运转,清廷制定奖惩措施,并加强对军台的巡查。天山北路军台兵丁换防初无定制,后三年换防一次。天山北路军台构成人员主要有笔帖式、外委、守台兵丁,民族构成纷繁多样。军台交通工具主要有骆驼、马、牛、台车,部分地方设有独木舟。军台运行经费大体由政府供给,守台兵丁也可垦荒种地,自谋口粮。为了确保清廷对天山北路的有效统治,效率与安全是军台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大问题。军台在运行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官员公器私用和军事文书拆封遗失。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军事上传递情报文书、转运军事物资;政治上陪臣入觐与罪犯解运、维护地方治安、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定型;经济上推动天山北路近代城镇格局的形成、促进边疆开发、增强该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经贸往来;文化上实现关内关外交往交流交融。对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体系的研究,可以为当今新疆社会治理与边疆安全提供有益借鉴。政治安边、军事强边、经济兴边、文化固边是巩固新疆边防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巡查维护、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增辟新的交通线路,对完善新疆交通网络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龙国仁[7](2017)在《试论清代伊犁八旗的社会保障》文中指出为维持新疆伊犁八旗驻军戍守新疆,清政府为此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在《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等史料中,对此进行详细的记载。清代伊犁八旗的社会保障由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三个方面组成。社会福利主要有旗屯、俸饷、红白赏恤、设立官铺、修建住房等;社会救济则包括设立仓储、养瞻鳏寡孤独;优抚安置表现在养老、抚恤方面。

龙国仁[8](2018)在《清代伊犁官办布铺及其经济职能略论》文中指出学界对《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记载的伊犁官办布铺情况有所忽略。基于相关史料可知伊犁官办布铺开设的时间、资金来源、货物采购及销售等运作情况。官办布铺的主要经济职能包括以布铺为中心,建构起了官铺的网络体系;以布铺为载体,联通了内外贸易;以布铺之收入,增补了地方财政。此外,官办布铺还发挥了社会保障的职能。

李满喜[9](2017)在《回民起事时期的塔尔巴哈台蒙古》文中研究表明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清王朝内忧外患日益加重。1862年,陕西发生回民起事,迅速蔓延至清王朝的西北地区。此次起事,对位居新疆西部的塔尔巴哈台地区以及世居当地的蒙古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论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搜罗档案资料和各种基本史料,尤其是系统地利用已经影印出版的《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同治朝上谕档》、《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汉文录副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关塔尔巴哈台的档案等满、汉文、蒙古文原始档案资料,并结合大臣奏折、地方志、游记、调查报告、近人论着,系统而全面地叙述回民起事期间塔尔巴哈台地区社会的大变动,主要内容包括起事的发生、塔尔巴哈台城被困与失守、蒙古兵参战以及清军与起事军的交战、蒙古难民迁入布多布伦托海、清朝安置难民措施等。通过上述内容,试图揭示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经历对塔尔巴哈台地区蒙古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意义、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正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对清代新疆蒙古盟旗制度、塔尔巴哈台十苏木蒙古、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的来源、游牧地分布及驻防任务、回民起事发生之前的塔尔巴哈台蒙古僧俗上层进行背景阐述。第二章,论述从同治四年正月初一日(1865年1月27日)塔尔巴哈台起事发生至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七日(1866年4月12日)失守塔尔巴哈台为止的近15个月时间内,起事军围困塔尔巴哈台城至守城官兵的被动守护与反击、宗教首领棍噶扎勒参带领蒙古兵解围塔尔巴哈台城、北路盟土尔扈特蒙古兵两度被调和逃回游牧地等内容。第三章,叙述科布多、塔尔巴哈台驻防大臣筹划反击措施、棍噶扎勒参收揽逃入俄国境内的索伦、蒙古难民、清朝西征军入疆、恢复塔尔巴哈台统治等内容。第四章,对敌对双方的人员构成和参战情况进行论述,分析和揭示交战中清军的被动、后勤不到位、兵力不足等问题。第五章,叙述朝廷增设布伦托海办事大臣来安置塔尔巴哈台难民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供给物资、划给游牧地等救济措施。第六章,论述塔尔巴哈台蒙古社会的大变动,包括人口减少、经济负担加重、畜牧业经济衰落等内容。同时,还涉及蒙古僧俗上层、参战士兵所得到的补偿和奖赏。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并对论文未能深入探讨的问题稍作交代。

杨梅花[10](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二、清代有关伊犁的稀见史料简介——读《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有关伊犁的稀见史料简介——读《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论文提纲范文)

(2)乾隆朝新疆遣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五、文献回溯
第一章 罪犯发遣新疆的缘起
    第一节 内地罪犯发遣新疆
        一、发遣新疆条款
        二、遣犯的分布区域
    第二节 疆内罪犯的易地发遣
        一、罪犯的疆内发遣
        二、天山南路回城增定徒流罪
        三、蒙古、回子改发内地
第二章 遣犯的安置与劳役
    第一节 遣犯为奴役使
    第二节 遣犯屯田
        一、遣犯屯田的形式
        二、生产资料分配
    第三节 遣犯当差
        一、常犯当差
        二、官犯当差
第三章 遣犯的管理
    第一节 日常管理
        一、在配管理
        二、卫所制的探索
    第二节 再犯罪的惩治
        一、犯罪与惩治
        二、预防与安抚
    第三节 脱逃遣犯的管理
        一、遣犯的脱逃
        二、脱逃的惩治与防范
        三、昌吉遣犯“聚众起事”案
第四章 遣犯的出路
    第一节 遣犯分定“刑期”
        一、分定年限及年满安置政策初定
        二、定限中的罪责差异
    第二节 遣犯的“年满安置”
        一、民人遣犯年满为民
        二、旗人遣犯的自新之路
    第三节 遣犯自新的特殊规定
        一、入厂遣犯的为民回籍
        二、效力官犯的“期满释回”
        三、相关“特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乾隆三十三年(1768)部分昌吉起事遣犯案由单
    附录2:乌鲁木齐办事大臣温福等奏乌鲁木齐派兵弹压昌吉起事遣犯情形折
    附录3:伊犁将军阿桂奏伊犁官吏不敷请将各部院满洲废员派来效力折
    附录4:伊犁将军伊勒图等奏请简派数名革职官员来伊犁协助办事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3)王树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树枏其人
        (二)关于其文学研究
        (三)关于其政绩研究
        (四)关于其思想研究
        (五)关于其交游与家族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凡例
家传
王树枏年谱
    卷一 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
        咸丰元年,辛亥(1851),一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二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三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四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五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六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七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八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九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一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三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四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十五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十六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七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八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九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二十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二十一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二十二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二十三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二十四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五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十六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七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八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九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三十一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二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三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三十四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五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三十六岁
    卷二 外任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七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八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九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一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二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五十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三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八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九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六十岁
    卷三 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一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六十二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十三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六十四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五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六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七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八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九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一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二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七十三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七十四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七十五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七十六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七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八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九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八十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八十一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八十二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八十三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八十四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八十五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八十六岁
参考文献
后记

(4)史源学方法的价值——以清代伊犁惠远城建城时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5)新发现地图所见两惠远城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出自顶层设计:惠远城的另类起源
二 乾隆朝惠远城的布局
三 乾隆朝惠远城的用水系统
四 多元信仰的文化空间
五 乾隆朝惠远城的废弃
六 光绪朝惠远城

(6)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目的和意义
    2.研究范围及方法
    3.研究现状及史料
    4.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1章 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设置
    1.1 康熙雍正两朝天山北路局部地区军台设置
        1.1.1 军台设置原因
        1.1.2 康熙雍正两朝军台设置过程
    1.2 影响军台选址及交通走向的因素
        1.2.1 路径直捷,高效传递
        1.2.2 关隘要区,四塞之地
        1.2.3 水草丰茂,地势平坦
    1.3 天山北路军台交通线的设置与破坏
        1.3.1 天山北路军台交通线的设置
        1.3.2 天山北路军台的破坏
        1.3.3 天山北路军台道里
    1.4 天山北路军台交通网与政府驻地关系
第2章 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管理与运作
    2.1 政府管理措施
        2.1.1 奖惩措施
        2.1.2 巡查机制
        2.1.3 军台兵丁换防
    2.2 军台构成要素
        2.2.1 人员构成
        2.2.2 牲畜构成
        2.2.3 交通工具构成
        2.2.4 军台办公场所
    2.3 军台运行经费
    2.4 效率与安全
    2.5 军台运行弊端
        2.5.1 官员公器私用
        2.5.2 文书遗失拆封
第3章 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作用
    3.1 军事作用
        3.1.1 传递军事文书
        3.1.2 转运军事物资
    3.2 政治作用
        3.2.1 陪臣入觐与罪犯解运
        3.2.2 维护地方治安
        3.2.3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定型
    3.3 经济作用
        3.3.1 促进近代城镇格局的形成
        3.3.2 促进边疆开发,推动社会发展
        3.3.3 促进天山北路地区同中原经贸往来
    3.4 文化作用
第4章 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体系的构建对新疆社会治理与边疆安全的历史启示
    4.1 军台交通体系对当今新疆边防安全的启示
    4.2 军台交通体系对当今新疆交通网络建设的启示
    4.3 军台交通体系对当今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8)清代伊犁官办布铺及其经济职能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官办布铺的设立与运作
二、官办布铺的经济职能
    (一) 以布铺为中心, 建构起了官铺的网络体系
    (二) 以布铺为载体, 联通了内外贸易
    (三) 以布铺之收入, 增补财政
    (四) 布铺的社会保障职能
三、结语

(9)回民起事时期的塔尔巴哈台蒙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相关史料述评
    四、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疆与塔尔巴哈台的盟和旗
    第一节 清朝对新疆的统治
        一、军政管理
        二、新疆的盟旗概况
    第二节 塔尔巴哈台蒙古盟、旗、苏木
        一、塔尔巴哈台十苏木
        二、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
    第三节 塔尔巴哈台的僧俗上层
        一、棍噶扎勒参喇嘛
        二、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亲王
第二章 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回民起事和交战情况
    第一节 塔尔巴哈台回民起事的原因
        一、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
        二、外患加重
        三、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回民起事的发生与塔尔巴哈台城的安危
        一、回民起事的发生
        二、驻防兵的守城和反击
    第三节 蒙古兵之参战
        一、棍噶扎勒参带兵参战
        二、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兵的调动与参战
    第四节 塔尔巴哈台城的守和失
        一、塔尔巴哈台城的防守
        二、塔尔巴哈台城的失守
第三章 清朝在塔尔巴哈台统治的恢复
    第一节 清军的新部署
        一、三路兵马的调配
        二、收揽逃入俄国境内的难民
    第二节 清军对起事军的反击
        一、塔尔巴哈台驻防兵之反击
        二、西征军与起事军之间的战争
        三、三音布所率蒙古兵的追击
第四章 敌对双方的兵力及其构成
    第一节 清朝的兵力和后勤
        一、清军兵力之不足
        二、清军后勤保障的不到位
        三. 大臣们的态度
    第二节 蒙古兵的构成与参战情况
        一、棍噶扎勒参所率蒙古兵
        二、十苏木蒙古兵
        三、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兵
    第三节 起事军的构成
        一、回民
        二、哈萨克人
第五章 塔尔巴哈台蒙古难民与朝廷的安置
    第一节 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置与裁撤
        一、布伦托海的难民及其管理问题
        二、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及其管辖范围
        三、布伦托海难民起事
        四、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裁撤
    第二节 朝廷对难民的赈济
        一、朝廷的赈济
        二、外扎萨克蒙古的捐输
        三、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蒙古的捐输
    第三节 划给游牧地
        一、蒙古难民迁回塔尔巴哈台游牧地
        二、棍噶扎勒参徒众之迁徙
第六章 回民起事后的塔尔巴哈台蒙古社会
    第一节 塔尔巴哈台蒙古人民遭受的苦难
        一、塔尔巴哈台蒙古的人口及其减少
        二、战争的负担
        三、畜牧业经济的萎缩
    第二节 塔尔巴哈台僧俗上层社会之变化
        一、棍噶扎勒参宗教地位的提升
        二、北路盟王公所受军功奖赏
        三、基层官员所受奖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1.1.3 总体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2.2.1 环境
        2.2.2 构筑物
        2.2.3 空间
        2.2.4 人的行为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2.4.1 环境景观
        2.4.2 城镇格局
        2.4.3 聚落景观
        2.4.4 地标景观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2.5.1 时态性
        2.5.2 时段性
    2.6 本章小结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3.1.1 人类社会起源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3.2.1 区位分布
        3.2.2 功能格局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3.3.1 居住形式
        3.3.2 聚落空间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3.4.1 景观属性
        3.4.2 景观分布
        3.4.3 景观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4.1.1 社会环境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4.2.1 区位分布
        4.2.2 功能格局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4.3.1 建筑形态
        4.3.2 聚落空间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4.4.1 景观属性
        4.4.2 景观分布
        4.4.3 景观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5.1.1 社会环境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5.2.1 区位分布
        5.2.2 功能格局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5.3.1 居住形式
        5.3.2 聚落空间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5.4.1 景观属性
        5.4.2 景观分布
        5.4.3 景观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6.1.1 社会环境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6.2.1 区位分布
        6.2.2 功能格局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6.3.1 居住形式
        6.3.2 聚落空间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6.4.1 景观属性
        6.4.2 景观位置
        6.4.3 景观形态
    6.5 本章小节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7.3 发展模式
        7.3.1 动态式模式
        7.3.2 断裂式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8.1 影响因素分析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8.2.1 依绿而定
        8.2.2 逐水而居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8.6 本章小结
9 后记与后记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后记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清代有关伊犁的稀见史料简介——读《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新疆城市景观研究[D]. 赵娇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乾隆朝新疆遣犯问题研究[D]. 佟文娟. 吉林师范大学, 2021
  • [3]王树枏年谱[D]. 魏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史源学方法的价值——以清代伊犁惠远城建城时间为例[J]. 施新荣,魏晓金. 西域研究, 2021(02)
  • [5]新发现地图所见两惠远城述论[J]. 牛贯杰. 西域研究, 2021(02)
  • [6]乾隆时期天山北路军台交通研究[D]. 杨高尚. 新疆大学, 2020(07)
  • [7]试论清代伊犁八旗的社会保障[J]. 龙国仁. 西北民族论丛, 2017(02)
  • [8]清代伊犁官办布铺及其经济职能略论[J]. 龙国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9]回民起事时期的塔尔巴哈台蒙古[D]. 李满喜.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10]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清代伊犁稀有史料简介——阅读《清代新疆稀有史料汇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