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一、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劭雷[1](2021)在《益气补髓法治疗肾精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益气补髓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肾精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与常规针刺治疗相对照,观察比较它们的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试验组予针刺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悬钟、太溪,治疗组在试验组基础上加艾灸百会、风府、关元,各治疗30min。选用DARS积分量表、椎-基底动脉(V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标准作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1)本次试验共计完成数量74例,其中治疗组剔除1例,试验组剔除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DARS积分、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DARS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效;(3)经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DARS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对改善眩晕等症状及提高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有优势;(4)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64.86%,试验组治愈率35.14%,根据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试验组。结论:(1)益气补髓法配合常规针刺相比常规针刺能更有效的改善肾精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2)益气补髓法配合常规针刺相比常规针刺能更好的调节肾精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VBA平均血流速度;(3)益气补髓法配合常规针刺相比常规针刺治疗肾精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治愈率更高。

翟子林[2](2021)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明确其治疗疗效,为本课题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患者60例,均为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比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口服甲硫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28天。通过SPSS25.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收缩期最大流速、血管波动指数指标的前后变化。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收缩期最大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S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S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0.05);(4)血管波动指数(Pulsitilityindex,PI)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I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指示,单纯的西药治疗VBI性眩晕与针灸联合中药治疗VBI性眩晕都有效果,但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要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进行积极的针药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VBI性眩晕的发生率,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对患者的眩晕障碍程度、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本课题对于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安全性良好,有进一步研究推广的价值。

莎日娜[3](2021)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运用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将40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银杏酮酯滴丸组)和对照组(脑心清片组)各202例。试验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与脑心清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脑心清片与银杏酮酯滴丸模拟剂,连续服用6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6周后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次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眩晕症状严重程度VAS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和中医单项症状积分等;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和肝肾功等化验室指标。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受试者共404例,实际完成380例(试验组191例,对照组189例)。未完成24例,其中试验组11例(未完成临床试验5例,违背试验方案5例,用药依从性不达标1例),对照组13例(未完成临床试验6例,违背试验方案6例,访视窗超窗1例),脱落率为5.95%(试验组5.45%,对照组6.44%)。对两组患者人口学信息、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6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7%,有显着差异(P<0.05)。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两组评分均较基线有所下降,试验组治疗6周眩晕障碍量表总分与基线的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88)。3.眩晕症状严重程度VAS评分两组均评分较基线有所下降,治疗6周试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008),治疗6周与基线的减分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01)。4.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两组均较基线有所下降,治疗6周试验组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056),治疗6周与基线的减分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01)。5.试验组6周在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头晕、目眩、头痛、健忘)与基线的减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估:试验组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1例,表现为轻度的“ALT异常”、“AST异常”、“GGT异常”,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正常;对照组有1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药物无相关性。结论: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患者的疗效优于脑心清片,可改善中医证候,用药安全有保障。

张凯婷[4](2021)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宣教并且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组研究对象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每日一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片,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眩晕症状评分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眩晕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经治疗,两组眩晕障碍表评分均较前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血流速度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疗效评定标准的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2人,显效19人,有效6人,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7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予以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不仅可改善患者眩晕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两组患者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针灸疗法机理明确,疗效确切,准备工具简单,耗材少、性价比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黄玲玲[5](2021)在《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选用的益肾活血通脉方主要由经方左归丸为基础方,结合活血药随证加减而成。观察其在治疗肾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DHI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TCD指标及肾功能指数变化的情况。通过临床研究,以便更好地评价益肾活血通脉方在治疗肾虚血瘀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60例符合病例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益肾活血通脉方(每袋200ml,日一剂,早晚温服),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2粒≤65岁,每晚1粒>65岁),分别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予以记录并行数据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可比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职业类型、基础疾病构成及治疗前各观察项目指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评估:(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0%);显示出两组对肾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均有效果,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3.3%);经检验,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益肾活血通脉方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氟桂利嗪组。3.疗效性指标评估:(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夜尿频多、唇甲紫暗、健忘及发作频率等证候积分均得以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夜尿频多及发作频率两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临床证候治疗组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体虚乏力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肾虚血瘀型眩晕的主症及各种伴随症状方面,如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唇甲紫暗及健忘等疗效要优于对照组。(2)眩晕障碍量表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比较,躯体症状、功能症状及情感症状三项积分较之前均显着改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其中情感症状积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症状及情感症状两项积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3)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全血低切粘度指数较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压积指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相比,治疗组在改善血流变指标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CD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比较,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除右侧椎动脉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左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两项指标变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肾功能指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指标,无论是组内还是组间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的对照组指标、血肌酐的治疗组及对照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指标均在正常区间内,两组均未有不良反应发生,表明两组均为安全药物。结论:(1)通过本课题选用的诊断标准进行观察研究,益肾活血通脉方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唇甲紫暗等伴随症状,降低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2)益肾活血通脉方在减少眩晕障碍量表积分,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减轻血管阻力,改善血浆粘度方面具有优势,从而增强脑灌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状况。

夏艳茹[6](2020)在《“解结培元”针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解结培元”针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同时探究“解结培元”针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作用机理,对该针法做出客观性的评价,从而找出对颈性眩晕更为安全、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课题共有64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先于局部结节或者压痛点处,行解结针法,继刺四白、膻中、中脘、关元等培补元气的穴位;对照组先刺颈夹脊,继刺百会、风池、头维、内关、足三里等穴,两组患者的针刺治疗时间均为2周,每周一至周六针刺,1次/日,每次留针30分钟,均接受针刺治疗12次。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分别采用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valuate Scale Cervical Vertigo,ESCV)、中医证候量表、眩晕程度分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进行症状评分,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加以比较分析,所得结果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ESCV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SCL-90评分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2 ESCV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CV各项评分资料均显示较治疗前有所升高(组内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总评分较高,其中在改善眩晕和日常生活工作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而在改善颈肩痛、头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总分比较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3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均显示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较低,其中在改善患者脉象状况上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在总分、舌象、面色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4眩晕程度分级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分级评分均显示较前降低(组内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即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程度均得到一定改善,但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5 SCL-90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L-90所得评分资料均显示较前有所降低(组内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的抑郁、焦虑、精神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说明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稍逊色于对照组。6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10人,显效15人,有效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治愈4人,显效17人,有效5人,无效6人,总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后,得出Z=-1.789,P=0.07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头痛、颈肩痛、心理及社会适应情况,提高生活质量;2治疗组在改善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脉象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在改善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稍逊色于对照组;4本次临床观察的两种针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疗效相当,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择优使用。

郑利君[7](2020)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脏腑推拿对伤科类疾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68例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课题,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齐鲁脏腑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颈项部常规推拿疗法。两周(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对比两组疗效差别。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传统颈肩部手法有明显疗效。颈性眩晕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齐鲁脏腑推拿在改善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方面疗效确切。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在头晕目眩、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及舌苔脉象评分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提示齐鲁脏腑推拿较常规颈项部操作对改善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更有优势。本研究68例受试患者,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齐鲁脏腑推拿疗法从脾胃及肾论治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疗效。结论: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齐鲁脏腑推拿疗法作为齐鲁推拿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胸腹部和背部手法操作,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定眩,较传统颈项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近、远期疗效更确切,今后还可以在现代技术手段对该疗法的研究和推广方面深入探索。

何水辉[8](2020)在《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旨在研讨调元益气法对于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作用机理,为气血亏虚型眩晕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调元益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连续针灸6天,每天1次,休息一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予西比灵10mg口服,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两组疗程均为3周。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体重以及治疗前症状、体征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症状及体征,但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有效。2、调元益气法能明显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3、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在总有效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付洪芳[9](2020)在《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试验旨在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治疗血管性眩晕临床疗效,为血管性眩晕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受试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为天麻素注射液加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治疗,对照组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评估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治疗期间收集受试者的眩晕评定量表、眩晕临床症候评分表及眩晕残障量表等的量化数据;试验期间所有受试者都要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肝肾功、TCD等检查,来掌握受试者的基本身体情况,以评估本研究两组治疗方案的效果及安全性。对于试验中发生的药物不良事件跟踪并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讨论。结果1.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经数据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愈率加显效率为65%,对照组治愈率加显效率为4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积分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TCD各个指标进行组内前后对比,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m、PI、RI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PI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改善DARS、HAD、DHI量表评分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药物在试验中安全性良好。结论1.两组对于中医各项症状都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但在对照组方案中加入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中药治疗疗效更佳,即治疗组方案优于对照组。2.两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改善DARS、HAD、DHI量表积分程度优于对照组。4.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可改善椎-基底血流。5.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安全性量好,对辅助治疗血管性眩晕效果佳,适合临床推广。

王新琳[10](2019)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VBI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天津市南开医院的140例VBI性眩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伴随症状、中医辨证分型、眩晕程度、病程、既往疾病史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对象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及X线片、TCD、MRA影像学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0例,眩晕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其中眩晕组患者年龄范围2780岁,平均年龄59.91±8.69岁,男性57例,女性83例,男女比例为1:1.46;对照组人群140例,年龄范围3074岁,平均年龄为59.55±8.78岁,男性61例,女性79例,男女比例为1:1.30;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I性眩晕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为恶心(57.14%),其次为视物旋转或模糊(41.43%)、头痛(37.86%)、呕吐(26.43%)。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型比例最大(42.1%),其次是肝阳上亢型(31.4%)、气血亏虚型(12.1%),肾精不足型(10.7%),瘀血阻窍型(3.6%)比例较小;肝阳上亢型以4559岁患者较多,其余中医证型均以≥60岁患者较多(P<0.05);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病程较短,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肾精不足型病程较长(P<0.05)。患者病程时间平均为1.23±0.34年,病程时间多为13年(47.1%),年龄较大者病程相对较长(P<0.05)。患者眩晕程度与年龄段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时间与眩晕发作时晕眩程度未显示相关性(P>0.05)。既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47.9%)、颈椎病(27.8%),其次是脑梗死(25.0%)和冠心病(22.1%)。患者临床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法,总有效率为95.7%,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3%和26.5%,不同年龄段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显着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蛋白A1(Apo A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眩晕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女性患者TC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4559岁患者LDL-C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眩晕组患者血浆粘度(PV)、血沉(ES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X线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X线显示以颈椎退行性变较多(73.6%),其次是骨质增生(48.5%)、椎间隙狭窄(15.0%)。眩晕组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者、病程较长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比例较高(P<0.05);不同证型眩晕患者,痰湿中阻型X线片异常率较高(P<0.05)。TCD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VB)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均低于对照组人群(P<0.001),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眩晕组患者TCD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两组对象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改变均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P<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病程较短患者以血流加快比例较高(P<0.05);肝阳上亢型以血流速度增快比例较高,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以血流速度减慢比例较高(P<0.05)。MRA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MRA改变以双侧椎动脉迂曲、移位、受压为主(38.3%),眩晕组患者颈椎MR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MRA异常比例较高(P<0.01)。结论:VBI性眩晕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VBI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血脂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血管病变等。建议早期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进展,合理干预危险因素,预防颈椎疾病,减少VBI性眩晕的发生和发展。

二、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补髓法治疗肾精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 中国古代各医家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眩晕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VBI眩晕的研究
        2.1 解剖生理
        2.2 病因及发病机理
        2.3 西医治疗
    3 小结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受试者纳入
        2.2 随机化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盲法
        2.5 技术路线图
        2.6 不良事件
    3 观察项目及指标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主要观察的疗效指标
        3.3 观察时间
    4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分析与方法
    6 结果
        6.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6.2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6.3 两组受试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情况
        6.4 两组受试者 DARS 比较情况
        6.5 治疗前、后两组受试者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析
        6.6 两组受试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6.7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课题设计思路
        1.1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病因病机
        1.2 益气补髓法的理论基础
    2 临床疗效及结果分析
        2.1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
        2.2 DARS积分量表分析
        2.3 TCD检查结果分析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肾精不足型VBI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样本含量估算
        1.2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脱落与中断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病例分组
        4.2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临床资料
        5.2 安全性指标
        5.3 疗效性指标
        5.3.1 中医证候积分
        5.3.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5.3.3 TCD观察指标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比较
    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各指标比较
    6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认识
    2 对照组药物的药理分析
    3 祖国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认识
    4 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
    5 当代医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
    6 立方依据
        6.1 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分析
        6.2 药物分析
        6.3 针灸组方分析
        6.3.1 处方分析
        6.3.2 穴位分析
    7 疗效分析
        7.1 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7.2 TCD指标分析
        7.3 安全性分析
    8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中医研究进展
        2. 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银杏制剂治疗血管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血管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2. 血管相关性疾病的药理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标准
        4. 试验药物与给药方法
        5. 观察周期
        6. 观测项目与指标
        7. 疗效评定标准
        8. 统计方法
        9.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
        3. 主要疗效指标
        4. 次要疗效指标
        5. 安全性评估
    讨论与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现代研究
    2.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研究方法
    1.病例选择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剔除脱落标准
    5.病例分组
    6.治疗方法
        6.1 基础治疗
        6.2 各组治疗情况
        6.3 具体治疗方法
    7.疗程
    8.意外情况处理
    9.观察指标
    10.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2.1 治疗前后中医眩晕证候积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比较
    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讨论
    1.针刺选穴依据
        1.1 百会
        1.2 神庭
        1.3 风池
    2.温灸盒灸的作用
    3.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药理作用
    4.治疗结果的分析
结论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采集
        2.2 治疗方法
        2.3 伦理要求
        2.4 观察指标
    3.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可比性分析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目比较
    3.疗效性评价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4 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3.5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比较
        3.6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总积分比较
        3.7 两组血流变指标变化比较
        3.8 两组TCD指标变化比较
        3.9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4 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
讨论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从肾虚血瘀立据
    2 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眩晕肾虚血瘀证的组方特点
    3 益肾活血通脉方方药释析
    4 选用盐酸氟桂利嗪为对照组分析
    5 疗效及结果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7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防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解结培元”针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试验性观察
        1.4 统计分析方法
        1.5 安全性及依从性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基线分析
        2.2 疗效评价
讨论
    1 颈项部重要性探讨
        1.1 颈项部生理探讨
        1.2 颈项部病理探讨
    2 “解结培元”针法简介
    3 “解结培元”针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理论依据
        3.1 解结思想探究
        3.2 培元思想探究
        3.3 “解结培元”针法作用机制探讨
    4 研究的整体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基线分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不良事件的处理
        1.9 病人依从性保证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与分组
        2.2 操作
        2.3 疗程设置
        2.4 规范化操作要求
        2.5 疗效判断标准
        2.6 数据统计
    3.统计与分析
        3.1.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变化
        3.2 两组患者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变化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3.4 两组患者回访疗效对比
讨论
    1.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病因病理
    2.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3.机理探讨
        3.1 立法依据
        3.2 脏腑推拿作用机制
        3.3 推拿取穴方义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CSA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8)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病位的认识
        1.4 治则治法、证型的认识
        1.5 证型取穴的认识
        1.6 中医对眩晕治疗的认识
    2、西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2.1 概念
        2.2 病因的认识
        2.3 发病机制的认识
        2.4 分类的认识
        2.5 治疗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病例来源
        1.2 中西医诊断判定标准
        1.3 试验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干预措施
    3 观察指标
        3.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3.2 中医证候观察
        3.3 疗效评定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学方法处理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观察指标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立法依据
    2、调元益气法的理论基础
    3、调元益气法的特点
    4、选穴依据
    5、西药选择依据
    6、研究结果分析
        6.1 头晕障碍量表评分分析
        6.2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6.3 总有效率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附表2 中医证候评分表
综述 中医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课题来源
    3.研究对象
    4.研究方法
    5.研究方案
    6.研究结果
讨论
    1.西医对血管性眩晕的研究
    2.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3.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4.归芍六君子及左归饮的研究
    5.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7.试验结果的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现状
        1.1 眩晕研究现状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研究现状
        1.2.1 病因机制研究现状
        1.2.2 临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1.2.3 诊断研究现状
        1.2.4 临床治疗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 对照组对象纳入标准
        1.1.3 VBI性眩晕诊断标准
        1.1.4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观察指标
        1.2.3 观察指标分级与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1 研究对象年龄分布
        2.1.2 研究对象性别分布
    2.2 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分布情况
        2.2.1 患者伴随临床症状/体征
        2.2.2 眩晕组患者病程及眩晕程度
        2.2.3 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
        2.2.4 既往相关病史
        2.2.5 患者临床治疗及疗效
    2.3 眩晕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2.3.1 实验室检查结果
        2.3.2 影像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3.1 VBI性患者临床特征及特点
        3.1.1 患者临床特征分布
        3.1.2 既往疾病
        3.1.3 临床治疗及疗效
    3.2 VBI性患者相关因素
        3.2.1 血脂水平异常
        3.2.2 血流动力学改变
        3.2.3 血流速度改变
        3.2.4 颈椎及血管病变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补髓法治疗肾精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劭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D]. 翟子林.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3]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D]. 莎日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张凯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益肾活血通脉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黄玲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解结培元”针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临床观察[D]. 夏艳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 郑利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D]. 何水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归芍六君子汤合左归饮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 付洪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D]. 王新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