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例院外猝死临床分析及急救

124例院外猝死临床分析及急救

一、院外猝死124例临床分析及急救(论文文献综述)

陈粤玲[1](2020)在《深圳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病特征及救治延迟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临床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及时救治对降低其病死率有着重要作用,但国内外ACS的救治延迟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ACS的救治延迟主要分为两大因素:就医延迟及院内延误。就医延迟指的是患者出现首发症状到到达医院大门的时间,包括决定就医的时间及转运过程的时间延迟。而院内延误指的是患者到达就诊医院大门至接受血管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国际上常以入门-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时间作为评估ACS患者的救治是否发生院内延误的关键指标,代表了医疗机构的院内急救能力。深圳有着年轻化、人口密度大、社会节奏快、竞争大、压力大等特征。据调查显示,深圳市的血管疾病近年来一直呈高发态势。为了解深圳市ACS的患病情况及救治延迟相关因素,为ACS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特进行此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深圳市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内容包括:(1)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症状、主要疼痛部位、合并症、诱发因素、生命体征情况;(2)来院方式、就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3)患者的就诊方式、就诊医院级别以及就诊时间节点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或者中位数(四分位数)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符合正态分布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ACS亚型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相关影响因素、ACS患者就医延迟和D2B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STEMI患者住院死亡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1734例ACS的患者资料。其中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693(40.0%)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282(1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759(43.7%)例。患者中,男性共1333(76.9%)例,女性共401(23.1%)例,各年龄组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X2=120.4,P<0.001)。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9±13.0岁),低于女性(68.3±11.0岁)(t=-14.230,P<0.001)。男女比例在青年组(<40岁)(16.7:1)最高,高龄组(≥80岁)比例最低(1.4:1)。2.ACS最常见的发病症状为持续性胸闷/胸痛,青年组比例最高为74.5%,老年组的比例最低为58.9%(X2=37.618,P=0.004)。不同类型、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组中,心前区疼痛的占比都是最高的(50%以上)。各类合并症中,高血压的比例为49.3%,高血脂为16.9%,糖尿病为21.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合并症的比例增高。3.64.9%的患者能够在发病6小时以内到医院就诊,16.4%的患者是超过24小时到医院就诊。6小时内获得首次医疗接触的患者中,STEMI患者占比最高(X2=59.744,P<0.001)。66.8%的患者选择自行来院。其中68.1%的NSTEMI及90.5%的UA的患者选择自行来院,而STEMI患者选择转院(56.1%)的较多(X2=422.697,P<0.001)。绝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出院,院内病死率仅为1.4%。在不同类型ACS患者中,STEMI患者病死率最高,为2.7%(X2=15.736,P<0.001)。4.STEMI、NSTEMI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均为5天,高于UA患者的4天(P<0.001)。STEMI患者平均住院花费中位数为53997.77元、NSTEMI患者为48507.86元,均高于UA患者的29391.14元(P<0.00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冠心病史的患者较无冠心病史的患者发生就医延迟的可能性增加了30.6%(OR=1.306,95%CI:1.058-1.613);STEMI患者较UA患者发生就医延迟的可能性降低了40.4%(OR=0.596,95%CI:0.483-0.736);患者选择就医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发生就医延迟的概率增加了1.296倍(OR=2.296,95%CI:1.87-2.819);呼救120较自行来院发生就医延迟的可能性降低了82.7%(OR=0.173,95%CI:0.083-0.363)。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决定手术到启动导管室时间,知情同意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每延长1分钟,出现D2B延误的可能性分别增加5.3%(OR=1.053,95%CI:1.029-1.077)、3.7%(OR=1.037,95%CI:1.005-1.070)及8.6%(OR=1.086,95%CI:1.063-1.109);就医延迟的患者发生D2B延误的可能性较就医及时患者增加1.197倍(OR=2.197,95%CI:1.210-3.990);接诊方式中:急诊(转诊)较急诊(自行来院)发生D2B延误的可能性减少了64.4%(OR=0.356,95%CI:0.219-0.579)。结论1.ACS男性的发病人数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更年轻。2.最常见的发病症状为心前区的持续性胸闷/胸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越不典型。3.相较UA患者,STEMI与NSTEMI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相应增加。4.ACS患者的类型、就诊方式、冠心病史、就诊医院级别对患者就医延迟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5.STEMI患者的决定手术到启动导管室时间,知情同意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以及就医是否及时、接诊方式对D2B延误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提出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3](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时侠君[4](2020)在《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及短期预后影响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胸痛中心认证后,各部门急救流程的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206例,并将胸痛中心认证前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设为对照组,胸痛中心认证后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8例设为研究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包括年龄范围、性别构成、吸烟史、BMI、既往病史(如陈旧心肌梗死病史、既往PCI史等)、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罪犯血管分布情况及植入支架数情况。对比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初次完成心电图时间、初次完成肌钙蛋白时间、开始发病至初次医疗接触时间、进门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初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总缺血时间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初次完成心电图时间[3.0(2.0,4.0)min与6.0(4.0,8.0)min,P<0.001]、初次完成肌钙蛋白时间[18.0(16.0,19.0)min与19.0(18.0,24.0)min,P<0.001]、初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84.5(73.0,96.0)min与112.0(93.0,132.5)min,P<0.001]、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72.5(58.3,83.8)min与78.0(68.0,96.5)min,P=0.038]、总缺血时间[205.0(159.8,307.0)min与241.0(199.0,329.0)min,P=0.005]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开始发病至初次医疗接触时间稍短于对照组[124.5(77.3,201.0)min与130.0(76.3,216.0)min,P=0.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6.7%与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KillipⅢⅣ级(OR 2.618,95%CI 1.2445.509,P=0.011)、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60 min(OR 2.227,95%CI 1.0874.563,P=0.029)、开始发病到初次医疗接触时间>90 min(OR 4.562,95%CI 2.1679.603,P<0.001)是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痛中心的持续改进可以促使本地区内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有效地缩短心肌梗死病人的救治时间,减少了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

李爽[5](2019)在《院外心搏骤停数据库构建及基于MCLP的急救资源优化配置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发生率高而存活率低,尽早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快速除颤是抢救OHCA患者的关键措施,可由第一反应人在医疗急救(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借助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实施,以有效缩短OHCA患者的应急反应时间。我国第一反应人和AED资源有限,且缺乏合理利用,使得OHCA院前急救形势严峻。基于此,本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构建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并进行OHCA现状分析,以最大覆盖选址模型(Maximal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MCLP)为基础,构建基于 OHCA 的AED优化配置方案和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制定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流程,进而形成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模式,以充分利用第一反应人和AED资源使之有效参与心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从而改善心搏骤停院前急救现状,提高OHCA患者存活率。研究方法1.构建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并进行OHCA现状分析基于Utstein报告模式,参考AHA指南、欧洲复苏协会指南以及国内外OHCA数据库,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年1月~2017年7月OHCA院前急救病历信息,使用MySQL数据库软件,以E—R模型和第三范式为设计指导,采用专家小组会议确定数据库表结构,构建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应用OHCA数据库对浦东新区16122例OHCA事件进行现状分析。2.构建并验证基于OHCA的AED优化配置方案通过信息收集和实地调研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AED配置现状;结合OHCA数据库中录入的5年(2012年~2016年)OHCA位置信息,通过地理编码将位置信息录入ArcGIS系统中,采用欧几里得度量计算距离,分析当前AED对OHCA的覆盖水平;以MCLP为方法学基础,设置AED的有效覆盖半径和AED数量两种参数,形成基于OHCA的AED优化配置方案,并以2017年的OHCA位置信息为基础,对AED优化配置方案进行验证。3.构建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以ArcGIS系统中2012~2016年的OHCA位置信息为研究基础,以MCLP为方法学基础,根据社区网格化管理概念将浦东新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作为第一反应人的活动辖区,设置第一反应人的有效覆盖半径和OHCA覆盖水平两种参数,形成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4.构建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模式结合前期AED优化配置方案以及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小组会议构建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流程,进而形成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模式。研究结果1.形成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是参考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院前急救特点,结合国际公认指南、专家会议进行设计,规范了 OHCA数据内容的录入标准和表达方式,其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操作便捷,具备录入、查询、导出及管理功能,可为未来院前急救中心常规OHCA患者的信息登记提供模板。应用OHCA数据库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6122例OHCA事件进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OHCA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81-90岁高发,但患者ROSC率和成活出院率均较低。80.22%的OHCA发生于居民区,公共区域的OHCA以街道发生频率最高。65.9%的患者以心源性病因为主,首次监测心律多为心搏停止,心律类型为不可除颤型心律。OHCA目击率、旁观者CPR实施率以及旁观者除颤实施率均较低,超过半数的OHCA放弃了心肺复苏。OHCA的高发时段为6:00-11:59,冬季较夏季发生频率高。OHCA的持续时间、急救响应时间均超过心搏骤停患者的黄金救治时间。2.形成基于OHCA的AED优化配置方案AED合理性分析显示AED安放位置与OHCA发生地不匹配现象严重。当AED的覆盖半径为100 m时,当前配置的AED对OHCA的覆盖率仅为4.60%,OHCA患者离最近的AED的平均距离为1124.99 m。优化后的AED配置方案AED对OHCA的覆盖率显着提高,OHCA患者距离最近的AED的平均距离缩短,两种优化配置策略对比显示重新改变已配置的AED位置可节约成本,更大程度地提高对OHCA的覆盖水平。其次,AED验证结果显示仅依靠步行获取AED的时间超过黄金救治时间4min,而骑行和电动骑行基本在4min以内。AED优化配置方案验证结论与之前一致,证明AED优化配置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3.形成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研究显示,当覆盖半径为100 m时,第一反应人可快步行走至OHCA患者身边,其需求量为4626人时可覆盖95%的OHCA。若第一反应人骑行或电动骑行至患者身边,其最大覆盖半径分别为300 m和500 m,此时需要配置1626个和1262个第一反应人,才可将OHCA覆盖率提高到95%。4.形成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模式根据前期综合分析,选择AED优化配置方案为:①已配置的AED位置不可移动时,AED覆盖半径为100 m时新增AED数量400台时的AED优化配置方案;②已配置的AED位置可移动时,AED覆盖半径为100 m时AED数量1000台时的AED优化配置方案。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为:①覆盖半径为500 m,OHCA覆盖率为90%时的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②覆盖半径为500 m,OHCA覆盖率为95%时的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以此为背景,根据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流程,形成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模式,结合第一反应人的交通状态和OHCA事件中可利用的交通工具,呼叫不同覆盖半径下的第一反应人并取来不同覆盖半径下的AED,以尽可能使第一反应人和AED在医疗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到达OHCA患者身边,时间在4 min之内。研究结论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具有中国心搏骤停特征,同时兼顾Utstein指南报告模版和国外成熟数据库特征,可规范心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信息录入,高效管理和分析OHCA数据,提供临床及科研决策支持,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大样本OHCA病例分析显示OHCA事件发生率逐年上升,但ROSC率和成活出院率均较低,院前急救形势严峻。OHCA事件目击率、旁观者CPR和旁观者除颤实施率均较低,凸显了第一反应人和AED有效参与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当前AED配置合理性有待提高,基于OHCA事件的AED优化配置方案可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充分发挥AED在院前的急救价值。此外,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方案为建立第一反应人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并提示在未来配置第一反应人时,可根据招募的第一反应人的数量,为其合理配置交通工具,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让第一反应人随身携带AED,以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OHCA事件院前急救模式提供了第一反应人和AED参与OHCA院前急救的新模式,可为未来院前急救提供借鉴,以有效缩短OHCA患者的应急响应时间,改善院前急救现状,提高OHCA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鲁利斌[6](2019)在《心搏骤停患者院外急救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郑州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转归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其高发病率和低生存率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生存链的概念包括早期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早期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和多学科的复苏后处理,是降低OHCA导致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要素。OHCA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在大多数社区不超过5%,在部分城区甚至低于3%。1991年乌司坦因模式发布以来,通过使用统一术语和建议模型使EMS对OHCA数据的标准化评估及报告成为可能,其相关数据在推动心肺复苏指南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程度作出重要贡献。但受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不同地区接受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和流行病学特点也有差异。掌握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强化该地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有着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报告郑州城区2016.9.102017.9.9院外心搏骤停患者(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转归。方法根据Utstein建议,2016.9.102017.9.9在48家急救站服务近500万人口的郑州院前急救体系救治的OHCA患者发病率、人口学特征和转归均得到了报告。结果在共4317例OHCA案例中,1049例接受CPR,急救反应中位时间为480s四分位范围为(372610s),年龄中位数为63岁四分位范围为(5077岁),72.35%为男性。大多数事件发生在家中(61.39%),旁观者目击85.03%的事件发生,44例(4.19%)实施了旁观者CPR,在急救车到达前未实施AED电除颤。大多数事件有一个推定的心源性因素(87.42%),21例(2.00%)患者呈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14例(1.33%)出现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其中6例(0.57%)出院存活。影响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因素包括初始心律和旁观者CPR。结论OHCA是郑州城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不到1%的患者存活,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OHCA的救治依赖于完整生存链的建立,包括患者症状的早期预警;调度员对呼救信息的整合做出正确的心搏骤停识别并对旁观者做出CPR指令;旁观者实施力所能及的CPR操作及时使用AED电除颤;专业院前急救人员实施高质量的CPR及规范的现场救治,及时将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转运至心肺复苏中心实施规范的复苏后处理。然而目前国内院前急救模式尚未统一,国家急救相关立法仍是空白,院外救治规范尚未建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强急救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大对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力度,特别是CPR实操的规范性;提高公共场所AED的普及率;卫生行政部门出台复苏中心建设标准,引进第三方机制开展复苏中心的认证工作;各级医院应规范患者复苏后救治,建立客观的预后评价机制,重视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治疗。

戴新蓉,杜复洁[7](2016)在《大型企业心肺复苏培训前后院外猝死救治效果的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型企业员工CPR培训对院外猝死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92例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企业员工CPR培训前后目击者实施CPR的时间与复苏效果。结果培训前心脏骤停39例,8分钟内现场CPR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2.56%;培训后心脏骤停53例,4至8分钟内现场CPR21例,有效2例,成功10例,总有效率22.64%,培训前后CPR效果经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企业员工CPR普及率,倡导目击者现场CPR,避免过度中断胸外按压和转运途中呼吸道管理,可提高CPR复苏效果。

谷向民,李志辉,何忠杰,赵哲炜,刘双庆[8](2016)在《中国院前心跳骤停患者白金10分钟心跳恢复成功率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心跳骤停患者在"白金10分钟"的心跳恢复成功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79-2015年1月)、重庆维普(1989-2015年1月)和万方数据库(1990-2015年1月),收集院前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不同时间心肺复苏的分析。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stata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57篇,共计29269例患者,其中心跳恢复患者为1776例,异质性检验X2=3428.85,P<0.01,I2=98.4%,存在高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量为0.171[0.144-0.199]。结果:(1)按4种抢救方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2005、2010和其他版本)施救患者心跳恢复率无差别;(2)将抢救时间分为≤1min组、1-5min组、5-10min组、10-15min、>15min组,心跳恢复成功率分别为:[0.247(0.15-0.344)]、[0.353(0.250-0.456)]、10.136(0.109-0.163)]、[0.058(0.041-0.075)]、10.011(0.004-0.019)]。≤1min与1-5min组无统计学差异。1-5min高于5-10min组、10-15min和>15min组。5-10min高于10-15min和>15min组;10-15min高于>15min组。按10分钟分组:分为≤10min心跳恢复成功率[0.189(0.161-0.218)]高于>10min组[0.044(0.032-0.056)];(3)电话指导组的心跳恢复成功率[0.167(0.016-0.351)]和≤1min、1-5min、5-10min、10-15min、>15min组]均无差异;(4)目击加群众组的心跳恢复成功率[0.329(0.221-0.436)]与≤1min、1-5min没有差异,但是高于5-10min、10-15min和>15min组。结论:1、采用不同的复苏版本指导施救的患者,其心跳复苏率没有差异。2、心跳复苏的抢救成功率在于时效性,大众参与的心肺复苏,才是提高心肺复苏技术的基石。3、提供完备的急救器材,完善综合措施能提高白金十分钟内患者的心跳复苏成功率。中国的心肺复苏研究有待提高。

叶云凤[9](2016)在《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的相关标准与实施方案,为我国大力开展社区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提供借鉴与经验。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应用现况调查、Delphi专家咨询、定性访谈与社区试点工作研究。1.通过社区公众现况调查,了解该社区群众的突发事件应急意识、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的基线水平,同时了解社区人群对急救培训内容与方式等的需求情况。2.结合基线调查结果与文献研究资料,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培训方案中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规范。遵循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原则,选择12名省内、外专家开展2轮信函调查,经统计处理,确定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与方法规范。3.在社区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培训方案中的社区培训组织框架建设、培训对象的选择、社区教员的培训与考核规范等内容。首先招募并培训社区教员,考核合格后在社区人群中开展相关急救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评。然后采用半结构式定性访谈提纲,组织培训导师、社区义工、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等社区关键知情人开展定性访谈,评价以社区教员为主要培训力量的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模式的可行性与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组织间如何进行有效资源整合与利用等问题,为社区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提供改进建议。4.通过现场调查、专家咨询、社区试点工作研究及定性访谈,从培训的组织架构、培训对象选择、培训内容与方式规范、考核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出发,探讨并完善社区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所有数据以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一般统计描述、卡方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1.共调查社区公众546人,其中有3.1%(18名)在过去3年接受过相关急救培训。公众对突发事件应急意识各条目的得分较低,急救知识知晓率在6.4%-25.8%之间,居民伤害发生率为14.2%,主要伤害类型有跌倒/跌落、交通事故、扭伤等,简单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的居民比例低于40%。社区公众对培训的要求:希望学习心脏骤停急救、创伤急救、意外伤害、家庭常见急症及突发事故自救互救等内容,培训方式倾向于讲座+操作、模拟演练及观看录像等。2.共开展两轮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与方法规范的专家咨询,各发放咨询表12份,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积极系数高;专家总体权威系数平均为0.83(0.800.86),两轮专家咨询,各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评分逐步提高且评分范围逐步缩小,一级指标重要性的协调程度分别为0.689(x2=45.47,p=0.000)和0.258(x2=19.90,p=0.047)。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改、合并、删除和调整,共获得7个维度36个条目的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与方法框架。3.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筛选,将培训主体分为普通公众、特殊职业人群及在校学生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人群的重点培训内容较为相似,也有不同。例如自救互救意识模块、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模块中的心肺复苏术与伤口止血技术、意外伤害自救互救模块中的噎食/窒息急救、中暑等内容,三类人群均应培训;除此之外,特殊职业人群还需掌握固定、搬运技术、暴雪、踩踏事故、恐怖袭击应对等11项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在校学生还应掌握伤口包扎技术、拉伤/扭伤急救、电梯事故、踩踏事故等8项自救互救知识技能。专家认为绝大多数的授课内容可以专家讲座结合学习资料为主,但某些技能要求较高的培训内容,如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术等,则选择现场实操加自学材料为宜,对于踩踏、噎食/窒息、溺水等严重威胁生命或常见意外,应将自学材料、专家讲座、现场实操和知识竞赛等培训方式有机结合。4.共招募社区教员30名,完成18个学时共18项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内容的培训,培训后有28名教员经考核合格。社区教员在一个月内独立开展社区公众cpr普及培训3次,共培训62人次。公众普及培训后cpr知识技能均有显着提高(x2=13.21-35.39,均p<0.05),受训者未来实施紧急救助的信心与态度有所改善(x2=15.47-17.42均p<0.05)。本次试点与评价工作初步验证了社区教员开展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普及培训的可行性,具有操作可行性、资源整合性、培训持续性的特点与优势,对于提高公众突发事件应急意识、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势在必行;经过试点研究,发现存在政府政策支持不足、教员本职工作任务重、教员培训经验不足、自信心缺乏、活动经费无保障、各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不理想等问题,需要正视与解决。5.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拟定《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试用稿)》。本方案遵循政府领导、社区推进、属地负责的原则及伙伴合作、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方法,在当地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下,依托社区资源,建立社区急救培训模式并培养起本地教员,由社区教员开展不同层级公众普及培训的分级分步培训方案。结论社区公众的突发事件应急意识较薄弱,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掌握都差强人意,对急救培训的需求迫切。社区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应包括自救互救意识、基本技能、意外伤害自救互救、突发事件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家庭常见急症自救互救、心理救援与干预及急救法律法规7大模块共36个条目的内容,以自学材料、专家讲座、现场实操、组织演练及知识竞赛为主要培训方法。实践验证,通过培养社区教员,进而开展公众普及培训工作是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构建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要重视培训体系组织架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培训经费六个方面内容的建设,加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组织间的协调配合,发挥社区团体、公益组织、卫生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的积极作用,促进社区公众普及培训工作的发展。

李华进[10](2012)在《68例院外猝死现状分析及急救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院外猝死发生的现状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我院接诊抢救的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院外猝死的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在院外猝死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约占猝死总人数的69.44%,好发年龄在58~80岁,年龄越高,基础病变越多发病几率越高,占总人数的64.37%,68例患者中有9例心肺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的患者有7例有目击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院外猝死多发于冬季。结论积极治疗易诱发猝死的疾病,普及人群中心肺复苏的教育,完善急救机制。尽量为抢救赢得时间。

二、院外猝死124例临床分析及急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院外猝死124例临床分析及急救(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病特征及救治延迟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常用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2.3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 ACS患病与性别的关系
    3.3 ACS患病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3.4 不同年龄段ACS患病与性别的关系
    3.5 ACS患病与季节和月份的关系
    3.6 不同年龄段、性别ACS主要症状的分布
    3.7 不同类型ACS主要症状的分布
    3.8 不同类型ACS与不同合并症的关系
    3.9 不同类型、年龄段、性别ACS主要疼痛部位的分布
    3.10 不同类型、年龄段、性别ACS诱发因素的分布
    3.11 不同类型ACS来院方式的分布
    3.12 不同类型ACS急性发作时基本生命体征的分布
    3.13 不同类型、年龄段、性别ACS急性发作后首次医疗接触时间的分布
    3.14 不同类型、年龄段、性别、首次医疗接触时间ACS的转归
    3.15 是否患STEMI在住院天数、总费用、年龄、性别和转归上的差异
    3.16 是否患NSTEMI在住院天数、总费用、年龄、性别和转归上的差异
    3.17 ACS患者就医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3.18 STEMI患者D2B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3.19 STEMI患者住院死亡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分布特点
    4.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季节和时间特点
    4.3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不同合并症的分布情况
    4.4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特点
    4.5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诱发因素
    4.6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就诊时间
    4.7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转归及STEMI患者住院死亡事件相关因素
    4.8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
    4.9 急性冠脉综合征就医延迟情况及相关因素
    4.1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D2B延误情况及相关因素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1.2 病因和机制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1.6.1 药物治疗
        1.6.2 导管消融治疗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2.2 病因和机制
        2.2.1 病因
        2.2.2 发生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2.4.1 NSVT的诊断
        2.4.2 预后评估
        2.4.3 危险分层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5.2 病因和机制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1)冠状动脉异常:
        (2)心力衰竭: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5)药物等外界因素:
        5.2.2 机制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1)12导联心电图:
        (2)运动试验:
        (3)动态心电图:
        (4)ICM: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6)生物标志物:
        (7)基因检测: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2)电生理检查:
        5.3.4 风险预测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5.4.1 SCA患者的治疗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5.4.4 ICD预防SCD
        5.4.5 导管消融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6.2.4 多形性室速
        (1)急诊处理原则: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6.2.6 室速/室颤风暴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2.1 推荐证据等级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7.2.3 诊治流程图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4.1 概述
        (1)流行病学: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7.5.1 先天性LQT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LQTS患者管理:
        7.5.2 Brugada综合征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症状: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3 CPVT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4 ER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建议:
        (5)临床管理:
        7.5.5 SQT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3)诊治流程: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3)特发性室颤: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4)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及短期预后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1.1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1.2 胸痛中心起源及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再灌注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院外心搏骤停数据库构建及基于MCLP的急救资源优化配置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构建及应用
    一、基于UTSTEIN模式的OHCA数据库构建
    二、浦东新区OHCA数据录入及现状分析
    三、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OHCA的AED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及验证研究
    一、浦东新区AED配置现状研究
    二、基于OHCA的AED优化配置方案构建
    三、AED优化配置方案验证
    四、讨论
第四部分 第一反应人空间需求配置研究
    一、研究资料和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第五部分 基于“第一反应人”和“AED”的院前急救模式构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六部分 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局限
    四、研究展望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科研工作参加情况说明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三、学术交流情况
    四、所获奖励和荣誉
致谢

(6)心搏骤停患者院外急救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郑州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院外心搏骤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型企业心肺复苏培训前后院外猝死救治效果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浙江省某集团公司医院,该企业分公司分布在省内5 个市,年平均员工数98500,其中男性占95.4%,主要从事服装、箱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室内流水线作业。以车间为单位集体宿舍居住,食堂供餐。2005年1月~2015年3月,该企业共发生猝死92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3例;年龄为1 8~60岁。
    1.2 调查方法:
    1.3 诊断及复苏判断标准:
    1.4 分组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猝死病例基本情况见表1。
    2.3 猝死发生的年度、日时间段及复苏成功数的分布:
    2.4 CPR培训情况:
    2.5 培训前后院外CPR实施的时间对比:
    2.6 培训前后目击者院外CPR实施效果对比:
3 讨论
    3.1 加强培训,争取在“黄金时间”内实施CPR。
    3.2 从表3可见,猝死发生高峰时间段为夜间,特别是0∶00~06∶00时间段。
    3.3 提高企业员工CPR的有效率。
    3.4 倡导目击者实施现场CPR。
    3.5 缩短胸外按压中断时间:
    3.6 体外自动除颤在大型企业的应用:
    3.7 呼吸道管理。
    3.8 建立鼓励非专业人员院外CPR的制度。

(9)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公众急救培训相关研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定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资料分析与数据统计
    2.5 质量控制
    2.6 技术路线
    2.7 本人在研究中承担的工作
3 结果
    3.1 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与培训需求
    3.2 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与方式规范
    3.3 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试点研究与评价
    3.4 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探讨
4 讨论
    4.1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4.2 以社区力量为主体的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框架
    4.3 依托社区教员开展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意义
    4.4 依托社区教员开展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的保障
    4.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和现场工作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技能调查表
    附录二 社区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与方式规范专家调查表(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三 社区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与方式规范专家调查表(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录四 社区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理论考核试卷
    附录五 社区急救师资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表
    附录六 学员创伤救护考核评分标准
    附录七 学员授课考核评分标准
    附录八 居民心肺复苏培训情况调查表-后测
    附录九 社区居民急救培训情况报告单
    附录十 访谈提纲

(10)68例院外猝死现状分析及急救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3.统计方法:
    4.急救方法[3] :
结 果
讨 论

四、院外猝死124例临床分析及急救(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病特征及救治延迟相关因素分析[D]. 陈粤玲. 汕头大学, 2020(02)
  • [2]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3]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4]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及短期预后影响的分析[D]. 时侠君.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院外心搏骤停数据库构建及基于MCLP的急救资源优化配置与策略研究[D]. 李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2)
  • [6]心搏骤停患者院外急救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郑州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转归分析[D]. 鲁利斌.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7]大型企业心肺复苏培训前后院外猝死救治效果的评价[J]. 戴新蓉,杜复洁. 浙江创伤外科, 2016(03)
  • [8]中国院前心跳骤停患者白金10分钟心跳恢复成功率的meta分析[A]. 谷向民,李志辉,何忠杰,赵哲炜,刘双庆. 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心肺复苏与急危重症学习班”、广东省继教项目“心肺复苏与急危重症培训班”资料汇编, 2016
  • [9]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研究[D]. 叶云凤. 暨南大学, 2016(02)
  • [10]68例院外猝死现状分析及急救措施[J]. 李华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24)

标签:;  ;  ;  ;  ;  

124例院外猝死临床分析及急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