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选择素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P-选择素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一、P-选择素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李嘉惠[1](2020)在《TAOK1通过降低细胞凋亡和促炎症因子介导MCAO引起的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脑梗死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神经影像诊断技术在新生儿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生儿脑梗死(Neonatal cerebral infarction,NCI)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渐增高。据统计,新生儿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约为1/2300~4000。多种新生儿疾病均可引起脑梗死,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脑血管发育畸形等。脑梗后可遗留脑瘫、癫痫、认知障碍、视听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远期预后,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治疗方面,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许多成熟应用于成人或儿童的治疗方法,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在新生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迄今为止,新生儿脑梗死仍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有效的对因治疗手段。大量研究证实,神经干细胞移植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多年来,尽管在了解缺血性脑梗死的潜在机制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各种各样的动物脑梗模型已经被开发出来,目的是明确发生脑缺血的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在哺乳动物中,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在腹侧区(VZ)、室下区(SVZ)、纹状体、齿状回、脊髓等部位。其中,SVZ是产生新神经元的主要区域。大量的研究采用腔内缝合MCAO(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模型的SVZ来探讨缺血性脑梗死的潜在机制和治疗方法。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及其分支是缺血性脑梗死最常见的脑血管,约占梗死体积的70%。闭塞该动脉最接近人类缺血性脑梗死的表现。MCAO模型有几个优点:首先,创伤小,不需要开颅手术,因此相对容易执行,且不耗时;并且具有梗死体积大、重复性高的特点;此外,再灌注和缺血时间是可以精确控制的。MCAO模型被认为适合于复制缺血性脑梗死及随后的神经元死亡、脑炎症和血脑屏障(BBB)损伤,并在行为测试中产生良好的结果。因此,我们选择利用MCAO方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并检测各项生理指标,以确定建模是否成功,进而利用该模型探讨缺血性脑梗死的分子机制。TAOKs(Thousand and one kinases)是重要的生发中心激酶(Ste20p)类亚家族成员之一,由TAOK1、TAOK2和TAOK3组成。Ste20p家族含有多种蛋白质激酶,其中一些己经被证明作用于MAPKs的上游。TAOKs激活MAPK信号通路。TAOK1和TAOK2也通过激活JNK-MAPK和caspases诱导凋亡形态学改变。其他研究表明TAOK1通过激活微管亲和调节激酶(MAR/PAR-1)和微管相关蛋白tau的磷酸化诱导微管不稳定性,TAOKs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被磷酸化和特异性激活。此外,TAOK1参与P38和c-Jun NH2末端激酶(JNK)对DNA损伤和应激刺激的激活。TAOK1还可通过直接磷酸化T195来抑制细胞增殖,从而调节Hippo信号通路在发育中的作用。另有研究发现TAOK1在IL-17介导的信号和炎症中起负调节作用。TAOK1抑制IL-17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TAOK1抑制HeLa细胞中IL-17激活的p38、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65。TAOK1与IL-17RA相互作用,以激酶活性无关的方式抑制IL-17RA-Actl复合物的形成,导致IL-17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负调控。然而,TAOK1是否在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中起作用还尚不清楚。研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建立缺血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用氧葡萄糖联合剥夺技术(OGD)处理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建立缺血性脑梗死细胞模型;采用Bederson和Zea-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转轮试验对模型动物进行验证;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AOK1在体内外模型中的表达;通过过表达TAOK1或shRNA干扰TAOK1的表达检测TAOK1在缺血性脑梗死体内和体外模型中对细胞增殖(CCK-8),凋亡(TUNEL染色,AnnexinV及Hoechst33342染色)及炎症因子(IL-lβ,IL-6和IL-8)表达的作用;检测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TAOK1介导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我们利用SD大鼠制作了 MCAO模型以模拟缺血性脑梗死。在造模后的24小时进行Bederson/Longa评分对MCAO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分别进行评估。MCAO模型组Bederson评分为3分,与假手术组有显着性差异(P<O.001);Longa评分为3.5分,同样与假手术组有显着性差异(P<0.001)。TTC染色结果显示,MCAO大鼠同侧大脑半球有很大比例的广泛梗死区。在转轮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在平均速度、掉落时间、步行距离和旋转速度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运动行为学缺陷(P<0.001)。这些结果提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并使其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AOK1在SVZ中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大鼠SVZ中TAOK1的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大鼠SVZ中TAOK1的蛋白表达显着下调。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大鼠SVZ中TAOK1的染色强度明显减弱。此外,我们还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确定了 TAOK1和神经干细胞在脑切片中的分布。我们发现TAOK1和Nestin在MCAO大鼠全脑切片和SVZ中均广泛分布。采用TUNEL法检测MCAO组和假手术组大鼠SVZ脑片的神经干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大鼠SVZ脑片的凋亡率显着增加。此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IL-8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MCAO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IL-8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采用胎鼠18日龄皮层神经干细胞建立缺血性脑梗死细胞模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GFAP和Tuj1的染色情况,以证实神经干细胞的纯度,结果显示明显的Nestin阳性信号和GFAP/Tuj1阴性信号,表明培养物中大多数细胞是神经干细胞。然后,我们检测了经OGD处理后神经干细胞中TAOK1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神经干细胞相比,经OGD处理的神经干细胞中TAO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降低(与正常组相比,P<0.001)。此外,免疫荧光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经OGD处理的神经干细胞中TAOK1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出明显的减弱信号。为探讨TAOK1对OGD诱导的体外缺血性脑梗死细胞模型的影响,采用shRNA或TAOK1重组质粒在OGD诱导的神经干细胞中敲除或过度表达TAOK1。与正常组相比,OGD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01);与OGD+NC组相比,TAOK1的敲除(OGD+shRNA)加重了 OGD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而TAOK1的过表达(OGD+TAOK1重组质粒)部分逆转了 OGD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01)。在细胞周期分析中,与正常组相比,OGD组的细胞数在G0/G1期显着上调,在S期显着下调。OGD+shRNA组细胞数在G0/G1期显着上调,S期显着下调,而OGD+TAOK1组与OGD+shRNA组相比呈相反趋势。TUNEL分析显示,OGD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与OGD+NC组相比,OGD+shRNA组细胞凋亡明显加重,而OGD+TAOK1重组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减轻。此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OGD组Bax、剪切型caspase-3和p-21表达显着上调,而Bcl-2和CyclinD1表达显着下调。与OGD+NC组相比,OGD+shRNA组Bax、裂解caspase-3和p-21的表达较高,而OGD+TAOK1重组质粒组表达较低;OGD+shRNA组和OGD+TAOK1重组质粒组Bcl-2和CyclinD1的表达与Bax、裂解caspase-3和p-21的表达呈相反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TAOK1的内源性激酶活性决定了 TAOK1对OGD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OGD诱导的皮层神经干细胞中,TAOK1的过表达介导了 Bcl-2的显着上调、Bax和剪切型caspase-3的显着下调,而在内源性激酶失活后这种作用明显减弱。此外,TUNEL结果显示,内源性激酶失活可阻碍TAOK1过表达介导的凋亡减少。ELISA检测IL-1β、IL-6和IL-8的产生。与正常组相比,OGD处理显着增加了 IL-1β、IL-6 和 IL-8 的产生(P<0.01)。与 OGD+NC 组相比,OGD+shRNA组的IL-1β、IL-6和IL-8表达显着增加,而OGD+TAOK1组的IL-1β、IL-6和IL-8表达显着降低(P<0.05)。OGD组p-AKT和PI3K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OGD组p-ERK和p-P38的表达与p-AKT和PI3K呈相反的表达趋势。与OGD+NC组相比,OGD+shRNA组p-AKT和PI3K表达较低,而OGD+TAOK1组表达较高。然而,p-ERK和p-P38的表达在OGD+shRNA组较高,而在OGD+TAOK1组较低,说明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参与TAOK1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调节作用。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体内外脑缺血缺氧模型中,TAOK1表达明显下调,而细胞凋亡及IL-1β、IL-6和IL-8的表达均上调。在体外细胞模型中,TAOK1部分逆转了 OGD诱导的细胞凋亡和IL-1β、IL-6和IL-8表达的上调。在机制上,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 TAOK1对缺血缺氧后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杨南竹[2](2020)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一直以来AIS的各种药物治疗,特别是中药提取物治疗AIS一直是研究热点。丹参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研究方案,从抗炎、抗凋亡、调节纤溶功能三个方面,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lvianolate injection,SLI)对AIS的保护作用,探讨可能的机制。第一部分SLI治疗AIS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对比SLI治疗前后AIS患者血液生化及凝血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NHISS评分、m RS评分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6.1~2018.8首次发病的AIS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SLI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血液生化及凝血相关指标,以及NHISS评分、m RS评分的变化。随后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对比治疗前后ICAM-1、VCAM-1、IL-4、u PA、PAI-1/t PA水平。结果:1.两组人群入院时基线资料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SLI组的PLT、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PDW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SLI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PLT、FIB、hs CRP治疗后较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BUN水平升高,P<0.05;hs CRP、DD水平降低,P<0.01。3.治疗7天、1月后两组NHISS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治疗7天后的SLI组NHISS降低更显着,P<0.05;两组人群治疗1月后m RS评分、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SLI组治疗前后ICAM-1、VCAM-1、u PA、PAI-1/t P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较前降低,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CAM-1、VCAM-1、IL-4、u PA、PAI-1/t PA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1.SLI对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无显着影响,治疗期间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示其安全性较好,而无明显出血风险;在改善AI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方面与对照治疗的效果相当。2.SLI可通过降低AIS患者的hs CRP、ICAM-1、VCAM-1水平,起到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3.SLI可通过降低AIS患者的PLT、FIB等水平,下调u PA、PAI-1、t PA的表达,升高PDW水平,起到调节血小板功能,从而调节凝血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第二部分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目的:建立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SL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对SLI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观察SLI对大鼠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SL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HPLC和LC-MS技术检测SLI的主要成分。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不同浓度SLI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1.成功建立了H2O2诱导HUVECs损伤模型,绘制HUVECs生长曲线。2.适合浓度(0.8,1.6mmol/L)的SLI会显着减轻H2O2造成的细胞损伤,P<0.01;其中60 min比30min的保护作用更强,P<0.01;3.应用HPLC法检测出SLI的主要成分为丹参多酚酸D(3.70%)、迷迭香酸(2.68%)、紫草酸(3.86%)及丹参多酚酸B(53.81%);应用LC-MS法检测出SLI种包含29种明确的化学成分,这其中包括丹参素、丹参多酚酸B、丹参多酚酸A、丹参多酚酸D等14种常见酚酸;4.不同浓度(0.8,0.4,0.2mmol/L)的SLI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P<0.05;但各浓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SLI对HUVECs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并可通过延长作用时间增加这一作用。2.SLI的成分明确,构成稳定,在临床使用中可通过其中的多种已知成分起到治疗作用。3.SLI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对缺血缺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第三部分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目的:分析不同浓度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后炎性因子、凝血纤溶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2O2损伤后炎性因子及凝血纤溶相关因子的水平变化,观察不同浓度SLI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应用JC-1法和Hoechst法观察不同浓度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测量Bcl-2、Bax、Cleaved-capcase-3等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不同浓度的SLI对上述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1.H2O2模型组的炎性因子(IL-1β、IL-17a、ICAM-1、VCAM-1、TNF-α)显着降低,P<0.0001;抗炎因子IGF-1显着升高,P<0.0001;不同浓度(0.05,0.1,0.2,0.4,0.8,1.6mmol/L)SLI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上述炎性因子和IGF-1的水平,P<0.0001。2.H2O2模型组的凝血相关因子u PA、PAI-1、PAI-1/t PA显着增高,P<0.0001;不同浓度(0.05,0.1,0.2,0.4,0.8,1.6,3.2mmol/L)SLI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u PA(P<<0.0001)、PAI-1(P<0.0001)、PAI-1/t PA(P<0.01)的水平。3.JC-1法显示不同浓度(0.1,0.2,0.4,0.8mmol/L)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早期凋亡的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JC-1染色后的绿色荧光逐渐减少,红色荧光逐渐增加。4.Hoechst法显示不同浓度(0.4,0.8,1.6mmol/L)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染色亮度逐渐趋向正常细胞,且细胞核固缩分叶程度较前减轻。5.H2O2模型组的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显着升高,P<0.01,Bcl-2表达显着降低,P<0.01;加入适当浓度(0.2,0.4,0.8,1.6 mmol/L)的SLI能够下调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1.适合浓度的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具有抗炎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IL-1β、IL-17a、ICAM-1、VCAM-1、TNF-α的表达,上调IGF-1的表达而实现的;同时SLI还具有调节纤溶功能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PAI-1、u PA的表达,上调t PA的表达而实现的。2.不同浓度SLI会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减少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

徐小雨,姚蓓蓓,朱清,唐晓刚,梁森,吴明华[3](2020)在《炎性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内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脑血流中断5 min,神经细胞将出现不可逆损害。脑梗死病灶由缺血中心区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恰好是局部缺血引起炎症,造成脑损伤的关键部位。半暗带虽然有损伤,但仍然有大量存活的神经元,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可以逆转脑组织损伤。因此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炎性发生机制,合理利用炎性标志物,对脑卒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价尤为重要。阻断炎性通路,减轻神经元损伤,将成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治疗靶点之一。1脑梗死的炎性细胞反应

王华炜[4](2019)在《心脉隆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心脉隆对正常人血小板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血小板在病理性条件下的活化,会促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病等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实验主要研究心脉隆(Xinmailong,XML)对正常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心脉隆对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等激动剂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对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等激动剂诱导的ATP释放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脉隆对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等激动剂诱导血小板激活时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与αⅡbβ3结合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心脉隆对血小板在固化胶原上粘附功能和固化纤维蛋白原上扩展功能的影响;观察心脉隆对斑块回缩的影响;利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研究心脉隆对血小板GPVI-Syk-PLCγ2-MAPK和 PI3K-Akt-GSK3 β 信号转导的影响。[结果]①心脉隆可以抑制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的聚集。②心脉隆可抑制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活化和致密颗粒、α颗粒的释放。③心脉隆可减少血小板在固化胶原上的粘附和在固化纤维蛋白原上的扩展。④蛋白印迹法分析显示,心脉隆可抑制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激活的血小板信号通路GPVI-Syk-PLCγ2-MAPK和PI3K-Akt-GSK3β;该药与SFKs广谱抑制剂PP2或PI3K广谱抑制剂LY294002联用时,可增强其对胶原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⑤心脉隆可以减少血小板斑块的回缩。[结论]心脉隆可能通过影响GPVI-Syk-PLCγ2-MAPK和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信号转导,从而对血小板聚集、释放、粘附和扩展功能产生抑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第二部分心脉隆在鼠类体内抗血栓作用研究[目 的]研究心脉隆对鼠类体内血栓形成和凝血系统的作用。[方 法]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在体给予心脉隆后对不同激动剂(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观察心脉隆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观察心脉隆对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构建由胶原-肾上腺素(collagen-epinephrine)诱发的急性肺栓塞小鼠模型,观察心脉隆在小鼠急性肺栓塞血栓形成中起到的作用及相关肺组织病理生理情况变化。[结 果]①体内使用心脉隆可以抑制凝血酶、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②小鼠断尾出血模型显示:心脉隆不延长小鼠断尾出血时间。③心脉隆对小鼠凝血四项的PT、APTT未见明显影响。④心脉隆可以显着延长胶原-肾上腺素(collagen-epinephrine)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栓塞造成的死亡时间,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心脉隆可减少微血管内血栓的形成。[结 论]心脉隆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而抑制鼠类体内血栓的形成。

魏瑞丽[5](2019)在《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背景2016年Lancet杂志发表了国际疾病负担组对全球新的死因分析:中国人群中脑血管病死因位列第一,占全部死因比例高达20.1%。缺血性中风病占全部卒中的70%~80%,已成为我国人口的首位死因,并以每年8.7%的速率增长,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中风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医药治疗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益气活血方药在脑卒中治疗中广泛应用,诸多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微观研究表明其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明确补阳还五汤经典方化裁而成代表中成药芪龙胶囊在临床治疗的精准定位,提高临床疗效,彰显其临床优势,故开展临床研究,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和中心化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检测,以复方地龙胶囊作为对照,观测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使用芪龙胶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和血清P-选择素、凝溶胶蛋白的含量变化,探讨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神经功能缺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以期为芪龙胶囊在临床精准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为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2、研究对象本研究以2015年中医药行业专项“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中数据采集表中部分数据为基础数据,观察病例来自于2016年11月-2019年1月期间全国12家医院脑病科收治的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住院患者。项目方案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TOAST属于LAA或SA型;年龄在35至85岁之间;发病在2周以内;中医属于中风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西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但意识不清;中医诊断属中风病中脏腑;合并其它精神疾病或者不能配合进行调查者;有出血倾向或3个月内发生过严重出血者;合并严重肝脏或肾脏功能损害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近1年内有生育计划者;不能服药或不能配合进行临床数据采集者等。4、临床数据采集和生物样本保留记录100例芪龙组和100例地龙组患者基线的人口学信息、基础疾病信息、中风发病信息、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分别记录2组患者用药或治疗信息、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纸质病例采集表的形式,由受试者回答相关信息由临床医生填写后,再网录到电子病例系统中。选取24例芪龙组和24例地龙组患者进行探索性实验,进行同性别、年龄±3岁配对,采集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生物样本,进行分装、冻存和运输后,进行中心化检测,测定P-选择素和凝溶胶蛋白的含量。5、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研究方案培训,严格控制纳排标准。临床数据及时、完整、规范填写。随访提高应答,减少失访。制定生物样本的保留、分装和运输的SOP。电子数据录入、审核和标准化。6、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为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的采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芪龙组100例患者基线情况: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年龄均值63岁,60岁-85岁居多。BMI均值为25.2kg/m2,主要分布在BMI≥24kg/m2范围。病程均值4.89天,主要分布在1周内。合并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前NIHSS得分均值3分。2对照组100例患者基线的性别、年龄、BMI、病程、合并疾病和治疗前NIHSS得分情况,与芪龙组基本相同,各项统计学分析后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3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气虚血瘀证人群体质分布:血瘀质(99,20.16%)最多,气虚质(98,19.96%)次之。4芪龙组治疗前、后NIHSS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芪龙组总有效率50%,NIHSS变化率27.14%。对照组总有效率53%,NIHSS变化率35.10%。两组总体疗效情况经卡方检验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证血瘀质人群,组间NIHSS变化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芪龙组NIHSS变化率(52.84%)高于对照组(33.07%)。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气虚质人群,组间NIHSS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 24例芪龙组治疗前后均能检测到P选择素和凝溶胶蛋白。P-选择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P-选择素变化率为48.685%;凝溶胶蛋白含量变化分布为12例呈现上升趋势,上升的变化率为36.352%,12例呈现减少趋势,减少的变化率为29.370%。7 24例对照组,23例检测到P-选择素,24例均检测到凝溶胶蛋白。23例P-选择素的含量下降趋势、P-选择素变化率、凝溶胶蛋白含量变化分布情况及上升变化率、下降变化率等与芪龙组相近。对两检测指标的变化率统计分析后,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1 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确有疗效。2 血瘀质患者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芪龙胶囊早期干预治疗对NIHSS改善疗效优于复方地龙胶囊。3 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早期干预,能够降低降低P-选择素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对凝溶胶蛋白的含量变化影响分布不同。

田利丽[6](2019)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灌注及神经保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生后,无法获得快速且有效的脑血流重建是脑梗死灶进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脑梗死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材料的更新、技术的改进及普及,显着提高了急性期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的重建几率,部分抑制病灶进展的发生。但是,患者的临床预后转归与较高的血管再通率相比是不匹配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脑微循环内炎性微血栓的形成,致使脑微循环灌注水平无法有效改善。由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细小血管如脑髓质静脉和小静脉的可视性。然而,SWI最开始不能用于体内动脉血管的评估。主要原因是动脉和周围组织的磁敏感差异太小。因此,为使动脉像静脉一样可视,我们使用新型造影剂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USPIO-SWI),诱导血管内磁敏感性的偏移。多项动物研究均提示,免疫调节剂如芬戈莫德(fingolimod)和抗CD49d单克隆抗体在不同的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上有显着疗效。基于这些颇具前景的研究结果,我们和其他团队均开展了免疫调节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可行性研究。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不一。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大鼠血栓栓塞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上开展一种评估血管造影显示的再灌注水平的新型MRI体系,并且通过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前临床研究(pRCT)比较阿替普酶单独或联合芬戈莫德对脑血管造影灌注水平的差别。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家族的成员之一,可以刺激或抑制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LIF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自我更新,对神经支持细胞的功能维持发挥重要作用。LIF是NSCs在缺血性脑梗死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主要因子。本部分研究对LIF转染NSCs(LIF-transfected NSCs,LIF-NSCs)是否可以减轻缺血性脑梗死大鼠的脑损伤,发挥促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探讨。方法:第一部分:为建立MRI评估脑血管造影灌注水平的方法体系,我们研究了15只成年大鼠。其中,9只正常大鼠用于确定USPIO强化SWI序列上动脉显影的最佳剂量。另外6只大鼠用于诱导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模型,以评估最优USPIO剂量在局灶性脑梗死病灶部位显影脑动脉的可行性。第二部分:通过前临床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preclinical randomized,blinded,placebo-controlled,pRCT)的实验研究,以明确芬戈莫德是否可以增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诱导血栓栓塞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embol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eMCAO),术后2小时经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闭塞且SWI无颅内出血的大鼠纳入研究。初级终点事件是24小时内脑梗死体积的增加以及24小时内脑出血转化的分型往有利的方向转变。探索终点事件是血管造影再灌注水平向有利的方向转变。样本量是每组30只大鼠。第三部分:我们将携带LIF基因的慢病毒转染NSCs以使其稳定过表达LIF。本研究分体外和体内两部分,体外研究LIF NSCs的增殖及分化能力。建立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以体外模拟缺血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条件,观察OGD条件下,LIF-NSCs分泌LIF的水平及抗凋亡能力。体内部分,我们建立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术后6小时,经尾静脉注射LIF-NSCs。在术后1天、3天和28天,分别通过磁共振的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表观扩散系数)、T2以及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弥散张量成像)序列评估脑梗死体积及脑白质损伤情况。在术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经mNSS(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然后经免疫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脑内LIF的表达水平,以及胶质细胞增生情况。结果:当USPIO剂量为300μmol/kg时,USPIO-SWI序列可清楚成像大鼠脑内小动脉,而且此剂量下评估eMCAO大鼠脑动脉造影再灌注水平是可行的。本pRCT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tPA联合芬戈莫德治疗eMCAO大鼠,可显着抑制脑梗死灶的进展(梗死灶进展的平均体积:34 mm3 vs 18 mm3,p=0.015),改善脑血管造影灌注水平(mTICI:69%vs 17%,p=0.001),且不增加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提示LIF-NSCs在体外可稳定且持续表达LIF,且可促进NSCs的增殖。在OGD条件下,LIF-NSCs可以增加LIF的表达水平,减轻caspase 3的活化以抵抗细胞凋亡。通过尾静脉向MCAO大鼠体内注射LIF-NSCs可实现大鼠脑内过表达LIF,而且LIF-NSCs和其分化生成的星形胶质细胞均可持续分泌较高水平的LIF。此外,我们还发现LIF-NSCs治疗MCAO大鼠可以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小MRI图像上脑梗死体积。而且,病理分析结果表明,LIF-NSCs治疗可以促进大鼠白质损伤的修复,增加胶质细胞的再生。结论:本研究通过实施pRCT研究,揭示了USPIO-SWI评估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脑血管造影灌注水平的转化研究的可行性。而且,本研究提示靶向淋巴细胞的干预手段的疗效可能有赖于其血管保护效果以及改善脑血管造影灌注水平。LIF修饰的NSCs移植可以减轻OGD条件下细胞的凋亡,减小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减轻脑白质损伤。LIF-NSCs对缺血性脑梗死大鼠的脑保护效果,可能是由于NSCs作为载体增加缺血侧LIF的表达水平,提示LIF-NSCs有望成为今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型治疗手段。

成卓[7](2018)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缺血性卒中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其通过降解胞外基质增加了血脑屏障通透性。作为干细胞治疗中的常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巨大潜力。已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减少缺血急性期血脑屏障破坏并改善动物神经功能,然而其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缺血性脑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释放和活化而对维持血脑屏障功能有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与其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我们假设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抑制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的表达,减少嗜中性粒细胞粘附、浸润和迁移,从而减少由嗜中性粒细胞引起的自身与其他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释放,以减轻血脑屏障破坏。材料与方法:选取118只成年雄性ICR小鼠,采用线栓法对其进行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tMCAO)90分钟,拔掉线栓后20分钟内,在小鼠缺血半暗带纹状体区域,立体定位注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实验分为四个组:假手术组,缺血+生理盐水组,缺血+干细胞组及缺血+SB-3CT(阳性对照)组。造模后1天和3天时对动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牺牲动物后取脑测定栓塞体积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情况,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水平及活性情况。然后测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髓过氧化物酶活力。我们也研究了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分泌的变化。体外实验中,我们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与进行糖氧剥夺(OGD)后的bEnd.3细胞共培养以模拟在体的缺血再灌注,并检测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变化及其可能涉及的通路。结果:相比于生理盐水组,干细胞治疗组的小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体积,免疫球蛋白G渗出都显着下降(p<0.05)。干细胞治疗减少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和claudin-5的间隙,及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干细胞治疗也减少了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和降低了髓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此外,我们也证明了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抑制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和mRNA水平的上调及活力升高,并减少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表达(p<0.05)。同时,作为阳性对照应用SB-3CT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后,可观察到基质金属蛋白酶-9下调。体外实验应用干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分别与进行糖氧剥夺处理后的bEnd.3细胞共培养,证明了干细胞治疗能减少缺氧缺糖诱导的细胞间粘附因子-1表达及单腺苷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使用单腺苷酸蛋白激酶的抑制物补体C能有效抑制干细胞共培养引起的单腺苷酸蛋白激酶磷酸化。结论:缺血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减轻小鼠缺血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可能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因子-1表达,继而减轻嗜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与浸润,最后影响其与其他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另外,体外实验提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通过单腺苷酸蛋白激酶通路下调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表达,这是干细胞旁分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提示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一个新的重要靶点。

王利珍,袭学芹,尹立岩,秦桂秀[8](2014)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栓前状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浆P选择素(P-sel)、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变化,探讨其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以及对HIE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HIE患儿50例作为HIE组,其中轻、中、重度HIE患儿分别为25、17和8例,另选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浆P-sel和TM水平。结果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P-sel、TM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P-sel、TM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水平(P<0.05)。结论中、重度HIE患儿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检测血浆P-sel和TM水平能及时发现HIE患儿血栓前状态,并且对HIE的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乔伟[9](2012)在《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血流急剧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研究发现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或有血栓形成,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核心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慢性炎症在整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炎症反应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激活巨噬细胞,促进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形成;其次,炎症的存在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炎症时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组织降解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降解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形成易损斑块,斑块的破裂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此外,炎症还参与了血管的再狭窄过程,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聚集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从而促使血管再狭窄的形成。因此,炎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炎症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同时,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介导各种免疫和炎性反应,参与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是临床上主要关注的问题。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腺苷受体拮抗剂,最新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氯吡格雷除具有显着的抗血小板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及抗炎作用,能显着降低患者体内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国外临床研究显示: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炎性标记物如:P-选择素(CD62P)、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等。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相比,在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和预防中有更大的优势。目前国内还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炎性标记物的动态变化,旨在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氯吡格雷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及其优势。目的(1)探讨炎性因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动态变化(2)探讨氯毗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年5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6例,其中男92例,女64例,年龄48~72岁,平均(62.3+5.7)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基底节梗死患者82例,脑叶梗死57例,脑干梗死17例。根据临床用药方式不同将所有入选者分为试验组(n=82)和对照组(n=74),试验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100mg/d)。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P-选择素;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7d、14d抽取静脉血检测hs-CRP、IL-6及P-选择素的水平,同时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0.79±6.97和20.68±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后两组患者评分都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治疗7d后,试验组为16.08±5.63低于对照组17.92+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试验组为12.47±5.36显着低于对照组16.23±5.73,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三种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但是试验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试验组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炎性因子hs-CRP、IL-6、P-selectin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IL-6、P-selectin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r=0.563,0.478,0.467,均为P<0.05。(5)两组患者发生出血情况主要表现为皮下出血点,经减量或停药后患者自行好转,均未做特殊处理。其中试验组发生9例,占10.9%;对照组7例,占9.5%,二者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炎症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其炎性标记物的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可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及预后。(2)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的水平,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治缺血性卒中的优势在于既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方蕾[10](2009)在《丹酚酸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血管病,隶属中医“中风”、“卒中”之范畴,是一种高致残、高死亡率的常见病,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重症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占60%-80%。临床治疗以溶栓为主,但在恢复缺血的脑组织血供的同时,有时却造成再灌注损伤,其发生机制与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Ca2+超载、活性氧、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一氧化氮的细胞毒作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其中脑缺血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系由于本虚,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络闭阻而发病。以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热腑实、毒损脑络、气血逆乱为病机特点。临床中医治疗中,活血化瘀法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血量、抑制血小板凝聚、溶栓、保护缺血脑组织等作用。丹参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国内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可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两大部分,其中丹酚酸B(SalB)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大量研究已证明,SalB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改善脑血流和脑能量代谢、维持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以及减少神经元凋亡等作用,通过这些环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深入探讨SalB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目的:复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Sal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IH小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Nim)和SalB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5mL/kg生理盐水,30 min后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颈正中切口,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在腹腔注射硝普钠(2.25 mg/kg)的同时迅速用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 min,然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6h、12h。假手术组:模型复制同模型组,但腹腔不注射硝普钠,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Nim组和SalB组模型复制前尾静脉分别注射Nim(1 mg/kg)和SalB(22.5 mg/kg),作为阳性对照与中药治疗,余同模型组。以上各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6h、12h取血与脑组织,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脑指数,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皮质形态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皮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1.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含水量和脑指数的影响模型组随着脑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含水量和脑指数呈上升趋势,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用SalB和Nim治疗,脑含水量和脑指数均降低,尤其在再灌注12h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2.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皮质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假手术组小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形态结构正常,血管壁完整。再灌注6h模型组神经细胞水肿,再灌注12h时加重,可见神经细胞核深染,核周及血管周空隙显着增大,间质亦有水肿;SalB组和Nim组再灌各时间点,神经细胞水肿和血管水肿均明显减轻。3.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6h、12h血浆TXB2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6-keto-PGF1α含量有降低的趋势,TXB2/6-keto-PGF1α比值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Nim和SalB均可降低TXB2含量,其中SalB效果更为明显(P<0.01);再灌注6h Nim组血浆6-keto-PGF1α含量升高(P<0.05),SalB组各时间点血浆6-keto-PGF1α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两组TXB2/6-keto-PGF1α降低均显着(P<0.01)。4.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IL-1β的影响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模型组小鼠脑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5);SalB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再灌注后TNF-α、IL-1β含量,IL-1β含量的降低则更为显着(P<0.01);再灌注6h Nim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5.Sal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皮质ICAM-1、P-选择素的表达光镜观察,假手术组小鼠脑皮质中ICAM-1、P-选择素表达较少;模型组ICAM-1、P-选择素阳性反应增加,主要表达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现为血管壁棕黄色线样深染,图像分析显示,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增加(P<0.01);SalB组和Nim组再灌各时间点,ICAM-1、P-选择素阳性反应不明显,图像分析亦显示,ICAM-1的表达在再灌各时间点明显减少(P<0.01),P-选择素的表达在再灌注12h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SalB能够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XB2含量、TXB2/6-keto-PGF1α、促炎因子IL-1β、TNF-α含量及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二、P-选择素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选择素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TAOK1通过降低细胞凋亡和促炎症因子介导MCAO引起的大鼠缺血性脑梗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缺血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1 前言
    2 实验仪器,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MCAO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2 MCAO模型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4 讨论
第二部分 在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中TAOK1表达降低
    1 前言
    2 实验仪器,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MCAO大鼠室下区(SVZ) TAOK1表达降低
        3.2 MCAO后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增强
    4 讨论
第三部分 TAOK1调节体外缺血性脑梗死模型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
    1 前言
    2 实验仪器,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神经干细胞氧葡萄糖联合剥夺(OGD)后TAOK1表达显着降低
        3.2 TAOK1的过表达部分抑制OGD诱导的细胞凋亡
        3.3 TAOK1的激酶活性参与OGD诱导的细胞凋亡
        3.4 过表达TAOK1部分逆转OGD诱导的IL-19、IL-6和IL-8的上调
    4 讨论
第四部分 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TAOK1对缺血性脑梗死的调节作用
    1 前言
    2 实验仪器,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3.1 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TAOK1对缺血性脑梗死的调节作用
    4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与不足
综述 新生儿缺血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2)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SLI治疗AIS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临床资料采集
        1.1.3 试剂与仪器
        1.1.4 化验室指标检测
        1.1.5 ELISA法检测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入选患者基线特征
        1.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的比较
        1.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化验指标的比较
        1.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
        1.2.5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比较
        1.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的比较
        1.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溶功能变化的比较
    1.3 讨论
        1.3.1 SLI对 AIS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
        1.3.2 SLI对 AIS 凝血纤溶功能紊乱的保护作用
        1.3.3 SLI对 AIS患者临床结局的保护作用
    1.4 小结
二、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2.1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
        2.1.1 对象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1.4 总结
    2.2 SLI主要成分测定
        2.2.1 对象和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2.4 总结
    2.3 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2.3.1 对象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3.4 总结
三、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的作用
    3.1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抗炎保护作用
        3.1.1 对象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1.4 总结
    3.2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纤溶功能保护作用
        3.2.1 对象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4 总结
    3.3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抗凋亡保护作用
        3.3.1 对象和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3.4 总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论文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炎性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脑梗死的炎性细胞反应
    1.1 白细胞
    1.2 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
2 炎性标志物及信号通路
    2.1 炎性标志物
        2.1.1 细胞因子
        2.1.1. 1 促炎细胞因子:
        2.1.1. 2 抗炎细胞因子:
        2.1.2趋化因子:
        2.1.3 黏附分子:
        2.1.3. 1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2.1.3. 2 选择素:
        2.1.3. 3 整合素:
        2.1.4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2.1.5 活性氧族(ROS):
        2.1.6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2.1.7 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
    2.2 炎性信号通路
        2.2.1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
        2.2.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pathway,MAPKs):
        2.2.3 转录因子:

(4)心脉隆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脉隆对正常人血小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心脉隆在鼠类体内抗血栓作用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结论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综述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益气活血法防治缺血性中风
        1 理论基础
        2 临床疗效
    二、血小板活化的研究现状
        1 缺血性中风病与血小板活化
        2 益气活血中药与血小板活化
    三、芪龙胶囊前期研究基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设计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人群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诊断标准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和方法
        3.1 中医证候
        3.2 中医体质
        3.3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
        3.4 生物样本采集保留
        3.5 血小板活化指标及检测
        3.5.1 检测方法
        3.5.2 检测原理
        3.5.3 检测试剂与耗材
        3.5.4 检测步骤
        4 评价指标
        4.1 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
        4.2 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4.2.1 两组血清CD62p含量变化率比较
        4.2.2 两组血清GSN含量变化率比较
        5 临床研究质量控制
        6 统计方法
        7 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1.1 两组基线评估
        1.2 配对患者基本信息
        1.3 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分布
        2 治疗结果
        3 检测结果
    五、讨论
        1 辨证论治和因人制宜治疗
        2 芪龙胶囊临床疗效综析
        3 药物组成和疗效差异分析
        3.1 药物组成分析
        3.2 疗效差异分析
        4 对P-选择素的影响
        5 对GSN的影响
        6 研究局限性
    六、结论
    七、创新点与展望
        1 创新点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附1 伦理委员会批件
    附2 芪龙胶囊说明书
    附3 复方地龙胶囊说明书
    附4 NIHSS量表
    附5 中医证候采集表
    附6 中医体质采集表

(6)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灌注及神经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建立USPIO-SWI评估脑血管灌注的方法体系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血栓栓塞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1.1.3 TTC染色
        1.1.4 磁共振评估脑侧枝循环
    1.2 结果
        1.2.1 USPIO-SWI可对正常大鼠脑微血管清晰成像
        1.2.2 USPIO-SWI可对e MCAO大鼠脑小动脉清晰成像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芬戈莫德增强tPA溶栓脑血管再灌注水平的前临床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案
        2.1.2 磁共振评估脑侧支循环
        2.1.3 神经功能评估
        2.1.4 TTC染色
        2.1.5 免疫荧光染色
        2.1.6 H&E染色
        2.1.7 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内炎症细胞
        2.1.8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多模式磁共振评估下芬戈莫德增加tPA的疗效
        2.2.2 USPIO-SWI显??芬??莫德改善tPA溶栓后的??管造影再灌注??平…
    2.3 讨论
    2.4 小结
三、LIF转染NSCs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目的、方法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准备NSCs
        3.1.1.1 小鼠胚胎脑NSCs的分离和培养
        3.1.1.2 小鼠胚胎脑NSCs的传代
        3.1.1.3 NSCs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3.1.2 病毒包被和构建LIF-NSCs
        3.1.2.1 LIF过表达慢病毒和对照组慢病毒质粒的构建
        3.1.2.2 病毒包装、浓缩和定量
        3.1.2.3 病毒转染NSCs
        3.1.3 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
        3.1.4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3.1.5 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和NSCs治疗
        3.1.6 MRI评估
        3.1.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3.1.8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LIF-NSCs持续分泌LIF并促进NSCs增殖
        3.2.2 LIF-NSCs减轻体外OGD条件下细胞的凋亡
        3.2.3 LIF-NSCs减轻脑梗死体积和白质损伤,改善长期神经功能预后…
        3.2.4 LIF-NSCs增加大鼠体内LIF的表达,促进胶质细胞再生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与炎性微血栓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血脑屏障(BBB)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炎症反应
    内皮细胞和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单腺苷酸蛋白激酶通路
第一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
        1.2.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
        1.2.5 流式细胞术鉴定
    1.3 实验结果
        1.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与形态
        1.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
        1.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示踪
    1.4 讨论
第二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缺血急性期的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3 实验设计
        2.2.4 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t MCAO)的制作
        2.2.5 立体定位注射
        2.2.6 行为学评分(m NSS)
        2.2.7 灌注取脑及冰冻切片
        2.2.8 焦油紫染色及梗死统计
        2.2.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球蛋白G)
        2.2.10 免疫荧光染色
        2.2.11 免疫组化染色(MPO)
        2.2.12 髓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MPO)
        2.2.13 RNA提取
        2.2.14 反转录及PCR
        2.2.1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小鼠脑缺血后的行为学
        2.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缺血性脑梗死体积损伤
        2.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免疫球蛋白G蛋白的外渗
        2.3.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少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ZO-1 等)
        2.3.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少炎症因子IL-1 等的表达
        2.3.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2.3.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细胞活力
    2.4 讨论
第三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3 实验分组及设计
        3.2.4 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的制作(t MCAO)
        3.2.5 SB-CT腹腔给药
        3.2.6 动物组织蛋白质提取
        3.2.7 bEnd.3 培养
        3.2.8 体外糖氧剥夺(OGD)模型
        3.2.9 bEnd.3 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3.2.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的准备
        3.2.11 细胞蛋白提取
        3.2.12 BCA试剂盒测蛋白浓度
        3.2.13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3.2.14 明胶酶谱
        3.2.15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 RNA产生
        3.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 的蛋白表达
        3.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 的活力
        3.3.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少在体细胞间粘附因子-1 表达
        3.3.5 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使b End.3 分泌细胞间粘附因子-1减少
        3.3.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间粘附因子-1 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3.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符号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丹酚酸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1.免疫细胞的反应
        2.细胞因子的释放
        3.黏附分子的表达
        4.脑水肿的发生机制
        5.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1.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2.中药治疗
        3.丹酚酸 B 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丹酚酸 B 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水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丹酚酸 B 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结论
致谢
简历

四、P-选择素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TAOK1通过降低细胞凋亡和促炎症因子介导MCAO引起的大鼠缺血性脑梗死[D]. 李嘉惠. 山东大学, 2020(12)
  • [2]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杨南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炎性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J]. 徐小雨,姚蓓蓓,朱清,唐晓刚,梁森,吴明华. 实用老年医学, 2020(02)
  • [4]心脉隆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研究[D]. 王华炜. 昆明医科大学, 2019
  • [5]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D]. 魏瑞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6]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灌注及神经保护的研究[D]. 田利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D]. 成卓.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栓前状态的研究[J]. 王利珍,袭学芹,尹立岩,秦桂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14)
  • [9]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D]. 乔伟. 山东大学, 2012(02)
  • [10]丹酚酸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 方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P-选择素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