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坡:没有学位的院士

贾兰坡:没有学位的院士

一、贾兰坡:一个没有学历的院士(论文文献综述)

史文天[1](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孙玉祥[3](2019)在《那些“躺着挨枪”的名人》文中研究表明"名震天下""久闻大名"从来都是让人心驰神往的词语,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名人也不例外——因为有名,难免为名所累,"躺着中枪"的频率跟程度,往往跟名气成正比。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古今笑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相国袁太冲同两个缙绅在宾馆中闲谈。其中一官宦不无向往地说:"想那司马相如天天拥着文君缠绵,好不快活!"另一个官宦却不以为然,驳斥道:"快活什么?后来被宫刑那是自讨苦吃呢!"袁相国听后摇摇头,幽默地道:"温公吃一吓!"原是那个官

王利爽[4](2018)在《以教育背景及从业机构为视角的中青年院士成长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当下,中国进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比任何时期都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近,当然,也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尤其是中青年的科技创新人才。众所周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学校毕业后,需要在工作岗位上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成为高科技人才,因此,对中青年两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和从业机构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进行了理论阐述。其次通过对中青年院士的出生地、性别、所属学部等基本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出生地区间差别较大,多集中在江浙地区;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呈现男多女少;所属学部多集中在数学、物理、化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和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信息科学技术学部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部。再对中青年院士高等教育经历和从业机构进行研究分析,呈现以下特征,第一,整体呈现高学历化;第二,各阶段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位多数都是取自“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三,留学经历对科研能力的提升起重要的作用;第四,中青年院士多数就职于科研一线,第五,从业机构多分布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科院研究所等一流单位,机构所在地多分布在省会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方。为此,我们对中青年院士等杰出人才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树立教育整体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选拔观,首先,合理配置区域间和城乡间教育资源,其次,建立多种人才选拔机制;第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首先要加大普通高校的建设力度,其次,加强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建设;第三,深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管理改革,首先,推行个性化的培养,其次,优化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最后,加大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黄文龙[5](2017)在《杰出科技人才成才因素研究 ——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群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杰出科技人才是原始创新的重要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杰出科技人才成长成才规律的研究成为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均为杰出科技人才,本文运用科学社会学的集体传记研究方法,对这一群体进行文献梳理和解读,探索这一群体成长成才的规律,提出影响杰出科技人才成才的“5E”因素模型,即时代背景(Era Background)、家庭环境(Environment of Family)、教育状况(Education Situation)、科研生态(Ecology of Research)和道德品质(Ethics Quality),他们的成才与“5E”因素密不可分,且“5E”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具有“房型”结构。“5E”因素模型对当下如何培养杰出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应从三个层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从国家层面来看,要培育社会(区域)创新文化,善于利用“科学创造最佳年龄”现象,实现政治家与科学家的充分沟通和良性互动,加强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从科技人才自身来看,要克服成长道路上盲目探索的自发状态,自觉接受名师指导,自觉加入科研团队,自觉完善知识结构,自觉投身于科研实践,自觉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从家庭环境来看,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知识传承。

姜舜源[6](2016)在《贾兰坡先生的“北京人”之路》文中提出"治学就象滚雪球"我接触到的名家,其成长道路各不相同。饶宗颐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做学问是继续父辈的事业,他的最早着作是续完父亲的《潮州艺文志》。他逃难来到香港,再下南洋,躲过了抗战时期,一生治学未曾中辍,这才有《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千万字煌煌巨着。金庸先生出身名门望族,他比饶宗颐先生小七岁,上初中起就赶上"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侵华,浙江海宁家园凌夷,自己则随学校

郭岭松[7](2016)在《贾兰坡:“北京人”考古发现的领军人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贾兰坡,是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初,作为中国地质调查所的练习生,23岁的贾兰坡奔赴北平房山周口店,开始了他此后为之奋斗一生的古人类考古事业。1936年,在他的主持下,考古团队在周口店接连发现3具"北京人"头盖骨,连同发现的骨器、石器以及用火的痕迹,以确凿的证据证明:北京的文明史至少在60万年前就已经发端。同时,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人是由猿进化而来。贾兰坡的考古发现,是20世纪人类考古学上的最伟大发现之一。

邓怡迷[8](2016)在《在行政与学术之间: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1916-1945)》文中研究说明地质学作为近代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设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地质学学术建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中国近代建立最早、机构最完善的地质调查研究机构,长期以来都被当做是民国科研机构的典范;与此同时,中央地质调查所是在政府行政部门“地质科”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在之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并未脱离政府的行政体系,具有天生的行政属性。因此,可以说中央地质调查所具有明显的行政学术双重属性。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双重属性特点是由中国当时的国情与地质学的学科性质造成的,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并不能截然分开,只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权的更迭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双重属性会有不同的侧重和与之相应的表现,但总体还是呈现向前发展的趋势。地质学是近代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其重要性相比,现阶段对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研究人员较少,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于该机构的沿革历史、所中人物回忆等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小,在研究过程中也多是将中央地质调查所单纯地作为一个科研机构来考察,较少考虑到其从成立开始便处于政府行政体系这个特点。本文主要利用现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的相关档案资料、民国期刊着作、相关人员回忆录、日记、文集等来考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应阶段里其行政学术双重属性的表现与发展状况,以丰富对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研究,也为现代科研机构在行政与学术间的平衡提供一定借鉴。

郑飞[9](2015)在《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文中认为论文以当代文学阶段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为分析对象,以1949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本为依托,按照历史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知识分子六十余年来的精神演变历程。绪论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结语简要总结了论文。论文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对现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和“十七年”大学书写背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论述了“十七年”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论文选取当时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借以分析当时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情状和知识分子在当时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红路》虽然表面写的是大学,但实际上却是对当时盛行的“红色叙事”的简单模仿,它塑造的大学不过是阶级斗争场的延伸;《勇往直前》略有进步,它至少较为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大学生活。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价值观,前者的被肯定和后者的被批判则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的大致生存境况;第二章以八十年代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文本为依托,论述了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的《大学时代》和《大学春秋》;八十年代新出现的《马兰草》、《起步》和《生命与爱情》。上述作品都与各自时代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同步,前者有明显的“红色叙事”痕迹,后者则与八十年代初期盛行的“伤痕”和“反思”思潮相暗合。这种同步其实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自身独立意识的缺失,加之这一时期的创作实绩,笔者将八十年代定位为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休整期;第三章讨论的是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九十年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取代了之前较为一致的启蒙思潮,“人文精神讨论”的兴起,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走出阶级斗争阴影不久的大学随即遭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都影响了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袁越和马瑞芳各自创作的“大学三部曲”规模宏大、场面广阔,还涉及到了之前鲜有提到的大学阴暗面,创作笔法也基本摆脱了之前的“红色叙事”模式,人物、语言、情节等都有所突破;《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更是以另类的书写和夸张的艺术形式,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的金钱化与欲望化倾向,开创了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模式,也打开了新世纪同类小说创作的大门;第四章关注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仅就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来看,新世纪是其创作的高潮期,随着文艺环境的宽松、言说媒介的丰富,这一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激增、文本质量也显着提升。包括大学师生、专业作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大学书写中来,他们或平实叙述,或调侃讽刺,或虚构夸张,从而构成了新世纪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精彩图景。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聚焦大学阴暗面并由此展开思索的作品,如《大学纪事》、《大学门》、《教授变形记》等。创作的繁荣和反思的加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世纪以来虽然知识分子被更加边缘化,其自身所固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却并未因此而减弱。

陶富海,张焕君,田建文,牛娜娜[10](2014)在《秋蝉盈耳桐叶落 汾水无声拥雪翁——陶富海先生访谈录》文中研究指明少年是做梦的好时节,虽然梦境未必都让人愉快。有那么几年,总是梦到同样的情景:一个人在山崖上攀爬,想象着山顶上的旖旎风光,无限神往。突然一个失足,身子瞬时悬空,手足乱抓,终于稳下身形,却手攀脚蹬,困在半山腰,上不去,下不来,呲牙咧嘴,十分惶恐。梦醒之后,擦去冷汗,就琢磨着如何才能摆脱这般困境。那时想的简单,以为只要能爬到高处,眼界自高,境界自

二、贾兰坡:一个没有学历的院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贾兰坡:一个没有学历的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样本
        1.4.3 主要数据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辨析
        3.1.1 人才
        3.1.2 科技人才
        3.1.3 科学家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3.2.4 复杂网络理论
        3.2.5 空间结构理论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4.1.2 研究方法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网络构建
        5.1.3 测度模型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5.2.1 网络节点特征
        5.2.2 等级层次结构
        5.2.3 节点角色识别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测度模型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6.2.1 网络整体特征
        6.2.2 等级层次结构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6.3.1 度中心度性
        6.3.2 加权度中心性
        6.3.3 介数中心性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7.3.1 空间联系结构
        7.3.2 网络体系结构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7.4.1 溢出效应
        7.4.2 创造效应
        7.4.3 回流效应
        7.4.4 随从效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层面
        8.2.2 实证层面
    8.3 政策启示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那些“躺着挨枪”的名人(论文提纲范文)

【“唐俟”替“唐弢”挨骂】
【“林徽因”与“林微音”的纠葛】
【“贾兰坡风波”】

(4)以教育背景及从业机构为视角的中青年院士成长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2章 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理论阐述
    2.1 浓厚的学习氛围与良好的家庭背景
    2.2 求学名校和师从名师
    2.3 从业于优秀的科研单位
    2.4 优势环境的不断积累
第3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实施
        3.2.1 研究对象基本概况及样本抽取
        3.2.2 中青年院士基本信息概况
第4章 中青年院士高等教育经历分析
    4.1 中青年院士本科毕业院校情况分析
        4.1.1 本科毕业院校类别
        4.1.2 本科毕业院校分布
    4.2 中青年院士硕士毕业机构分析
        4.2.1 硕士毕业机构类别
        4.2.2 硕士毕业机构分布
    4.3 中青年院士博士毕业院校分析
        4.3.1 博士毕业机构类别
        4.3.2 博士毕业机构分布
    4.4 中青年院士留学经历分析
        4.4.1 留学方式分析
        4.4.2 留学国别分析
第5章 中青年院士的从业机构分析
    5.1 中青年院士的从业机构类别分析
        5.1.1 从业机构类别
        5.1.2 任职高校办学层次
        5.1.3 从业机构具体分布
    5.2 从业机构所在地域分析
        5.2.1 从业机构所在市分布
        5.2.2 从业机构所在地域
第6章 中青年院士成长环境的特点
    6.1 高学历化
    6.2 学缘结构呈现“橄榄型”
    6.3 各类高校都在本科培养阶段发挥作用
    6.4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成才关键
    6.5 留学经历对科研能力的提升起重要的作用
    6.6 多数任职于科研一线
第7章 中青年院士等杰出人才的培养建议
    7.1 树立教育整体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选拔观
        7.1.1 合理配置区域间和城乡间教育资源
        7.1.2 建立多种人才选拔机制
    7.2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7.2.1 加大普通高校的建设力度
        7.2.2 加强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建设
    7.3 深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管理改革
        7.3.1 推行个性化培养
        7.3.2 优化产学研联合培养
    7.4 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7.4.1 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7.4.2 加强“人才引进”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显着性检验附表
致谢

(5)杰出科技人才成才因素研究 ——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群体概况
    2.1 “两弹一星”的研制背景
    2.2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概况
    2.3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第3章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群体特征
    3.1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成长的时代背景
        3.1.1 实现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3.1.2 实现科学强国的赶超意识
        3.1.3 实现国家安全的迫切需求
    3.2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群体的家庭特征
        3.2.1 出生地区
        3.2.2 家庭出身
    3.3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教育特征
        3.3.1 教育背景
        3.3.2 专业学位
        3.3.3 师承关系
        3.3.4 学缘关系
        3.3.5 知识结构
    3.4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科研特征
        3.4.1 科技人才性别结构
        3.4.2 科技人才成才年龄
        3.4.3 科学研究的高协同
        3.4.4 科研战略的高眼光
    3.5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道德品质特征
        3.5.1 浓烈的爱国情怀
        3.5.2 无私的奉献精神
        3.5.3 强烈的科研自信
第4章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5E”因素模型
    4.1 时代背景因素
    4.2 家庭环境因素
        4.2.1 优越地域文化的浸润
        4.2.2 良好家庭条件的保障
    4.3 教育状况因素
        4.3.1 知名学校的培养
        4.3.2 优秀名师的教导
        4.3.3 学缘关系高度相关
        4.3.4 知识结构合理
    4.4 科研生态因素
        4.4.1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4.4.2 科学创造的年龄优势
    4.5 道德品质因素
        4.5.1 爱国情怀是科研动力
        4.5.2 无私奉献是价值体现
        4.5.3 科研自信是奋斗基石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2.1 从国家层面要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
        5.2.2 从家庭层面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知识传承
        5.2.3 从个人层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在行政与学术之间: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191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北京政府时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成立与双重属性的初步展现
    第一节 地质调查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民国前地质学的发展
        二、地质调查所的筹备
        三、地质调查所的正式成立
    第二节 双重属性的初步展现
        一、与生俱来的行政属性
        二、学术基础的初步奠定
        三、行政属性配合学术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京政府时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发展与双重属性的相互促进
    第一节 1927-1937年科技事业发展的整体形势
        一、政府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扶持
        二、政府提高对科技人员的重视
    第二节 地质调查所的快速发展
        一、科研条件的改善
        二、研究人员的增加
    第三节 双重属性的相互促进
        一、行政功能的发展
        二、学术活动的增长
        三、行政与学术功能齐头并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陪都重庆时期中央地质调查的改变与双重属性的合理调适
    第一节 战时政府科技政策的转向
    第二节 战时地质调查所的变化
        一、向后方迁移
        二、科研环境简陋
        三、经费拮据
    第三节 双重属性的合理调适
        一、工作重心转变
        二、研究室的调整
        三、实用工作为抗战服务
        四、学理研究为学术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价值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综述与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综述
        二 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文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 文本选取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幕微启:“十七年”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转折之期
        一 现代文学中的大学书写概要
        二 当代文学初期的大学书写背景
    第二节 初期创作风貌
        一 阶级斗争战场的延续:《红路》
        二 阶级斗争大潮里的不和谐音符:《勇往直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短暂休整: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固守与开拓:《大学时代》与《大学春秋》
        一 固守: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
        二 开拓:中间人物的塑造及大学生活的再现
    第二节 顺应文学主潮:《马兰草》和《起步》
        一 来自象牙塔尖的控诉:《马兰草》
        二 反思畸形的象牙塔:《起步》
    第三节 退守传统:《生命与爱情》
        一 浪漫的传奇故事
        二 传统的故事讲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幕拉开:九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走出“红色叙事”圈套:“大学三部曲”
        一 大学的首次立体式展示
        二 大学阴暗面的初步触及
    第二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
        一 金钱化了的大学
        二 丑陋的大学教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戏上演:新世纪以来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在场与回望
        一 “在场者”的感与悟:《大学炼狱》等
        二 “过来人”的念与思:《黄花堆积》等
    第二节 深刻的反思
        一 大学理念的崩坏:《大学纪事》等
        二 师德的丧失:《教授变形记》等
        三 招生的腐化:《招生办主任》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49年以来主要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故事梗概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四、贾兰坡:一个没有学历的院士(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那些“躺着挨枪”的名人[J]. 孙玉祥. 同舟共进, 2019(06)
  • [4]以教育背景及从业机构为视角的中青年院士成长环境研究[D]. 王利爽. 湖南大学, 2018(02)
  • [5]杰出科技人才成才因素研究 ——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群体为例[D]. 黄文龙.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2)
  • [6]贾兰坡先生的“北京人”之路[J]. 姜舜源.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6(04)
  • [7]贾兰坡:“北京人”考古发现的领军人物[J]. 郭岭松. 工会信息, 2016(26)
  • [8]在行政与学术之间: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1916-1945)[D]. 邓怡迷. 西南大学, 2016(02)
  • [9]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D]. 郑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
  • [10]秋蝉盈耳桐叶落 汾水无声拥雪翁——陶富海先生访谈录[J]. 陶富海,张焕君,田建文,牛娜娜. 山西档案, 2014(06)

标签:;  ;  ;  ;  ;  

贾兰坡:没有学位的院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