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扶贫战略研究

三峡库区扶贫战略研究

一、三峡库区反贫困战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武,陈仙宇[1](2021)在《三峡库区脱贫农村居民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审视》文中认为三峡库区脱贫农民融入乡村振兴事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接续问题,是我国推进传统深度贫困区域接续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样本。基于库区深度调研,在梳理分析库区脱贫攻坚主要经验和库区振兴梗阻的基础上,提出库区脱贫农民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和路径:强化党组织建设、构建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转换政策举措、培育库区特色产业和引导文明乡风,以期推动库区农村农业现代化。

张杰[2](2020)在《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难题。贫困现象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社会经济稳定以及社会发展,消除贫困,一直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扶贫事业的进展,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问题,成功帮助大量人口摆脱了贫困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重庆考察期间,特别强调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庆市万州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区县,近几年通过开展扶贫,成功摘帽。大周镇一直以来都是万州区具有代表性的贫困乡镇,研究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万州区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万州区是传统农业城市,农业人口多,贫困人口也多,本文通过对万州区大周镇的深入研究,了解当地农民脱贫取得的实绩,发现脱贫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本文写作过程中运用了文献归纳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多次实地走访万州区大周镇,掌握了较多数据资料和案例,在全面分析万州区大周镇扶贫的历程、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农民脱贫问题分析原因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回顾了大周镇扶贫工作,分析了大周镇农民脱贫存在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劳动力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参与脱贫主动性不足、脱贫成果不牢固、地方特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找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等对策建议,使脱贫攻坚工作举措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农民脱贫工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蒋舰[3](2020)在《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等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没有产业扶贫,就无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无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位列精准扶贫实践策略―五个一批‖之首,各级党委政府立足当地生产传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通过―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地脱贫,引导贫困人口用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在乡村振兴维度下,―产业兴旺‖也摆在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之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产业兴旺是重点,体现出发展产业在耦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脱贫攻坚即将结束,产业扶贫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实践也将转向产业振兴,因此,在新时期研究产业扶贫成效,为产业振兴提供借鉴,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丰都县是重庆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代表和缩影,作为原国家级贫困县、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目前重庆市18个脱贫攻坚重点区县之一,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32万人,脱贫增收致富成为县委县政府的首要任务。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伊始,丰都县就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和核心支撑,围绕―当期可脱贫、长远能致富‖,构建形成肉牛产业为主导的―1+6+X‖扶贫产业体系,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5个,发展县级农业企业55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100余家、家庭农场1900余个,流转土地45.5万亩,带动5.7万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在具体实践中,肉牛产业因其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影响丰都县产业扶贫体系中40%的贫困群众,为实现人口减贫、促进区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随之出现系列影响肉牛产业扶贫成效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丰都县产业扶贫体系中的主导产业肉牛业为例,在界定产业扶贫等相关概念,分析整合产业组织理论、能力贫困理论、益贫式增长理论、精准扶贫理论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走访调研丰都县肉牛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采集相关具体数据,通过对肉牛产业扶贫发展现状、扶贫成效、实践模式、典型案例的具体描述和分析,发现丰都县存在肉牛产业重视程度下降、项目制实施方式和科层制晋升体制下目标偏离、肉牛产业脱贫致富带动能力不足、从业贫困人口主体性缺失、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与投入限制成为新瓶颈等问题。本文最后有针对性提出强化肉牛产业主导地位、加强肉牛产业扶贫政策保障能力、提高项目和资金精准性益贫性、增强各扶贫主体间的综合扶贫效果、提升从业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等对策建议。

朱敏[4](2020)在《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文中认为贫困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消除贫困一直是世界各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消除绝对贫困是实现我国共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吹响了消灭绝对贫困的冲锋号,旨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摆脱贫困。2011年12月6日,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纲要》指出,我国的扶贫进入了巩固温饱成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并以此制定了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是,到2020年底,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基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实现。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地区发展扩大的趋势。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三峡库区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它横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大贫困片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不高。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逐年加大了对三峡库区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的扶持强度,旨在使这些地区在2020年底以前脱贫。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致力于科学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构建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2)如何构建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3)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究竟如何?(4)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对三峡库区贫困县的减贫效应是否显着?(5)国家移民政策对三峡库区贫困县的减贫效应如何?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和三峡库区移民政策为分析主线,从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双重角度进行验证。以三峡库区其中的25个县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峡库区798份贫困移民户的调查问卷,以及相关年鉴和公报的统计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文本挖掘、描述性统计分析、多重插补、回归分析、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旨在回答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如何的问题,为我国扶贫政策评估提供分析框架和决策参考。具体来说,本文将围绕以下八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展开:第一,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基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政策评估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以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特点着手,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第二,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本文在传统的政策测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通过文本挖掘的政策测量,并创新性地通过客观赋权整合了这两种政策测度值,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该指标用于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分析测度。第三,实证研究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采用工具变量面板回归模型,运用本文已建立的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的长期效应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扶贫措施对减贫的影响,得出了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并提出可持续的减贫策略。第四,实证分析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首先运用数据驱动,得出了扶贫政策短期效应产生的时间;其次采用断点回归模型,运用本文已建立的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的短期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并提出了短期内快速减贫的措施。第五,开展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年际效应的实证研究。采用广义综合控制模型,分析了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效应,以揭示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减贫策略。第六,实证研究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采用变系数回归模型,运用本文已建立的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进行研究。同时,考虑扶贫措施对减贫效应的影响,得出了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以揭示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分县变化趋势,并提出针对不同贫困县的减贫策略。第七,开展了我国移民政策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运用三峡库区贫困县贫困移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新时期专项扶贫政策—移民政策对贫困移民的减贫效应,同时考虑了扶贫措施对减贫的影响。第八,结合前面七章的分析内容,从三峡库区贫困县整体和分县角度提出了提高扶贫政策减贫效果的政策建议。通过上述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整体效应显着;(2)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明显;(3)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呈现出阶段性差异;(4)从长期效应看,贫困地区粮食产量、物流业、基础设施和医疗对减贫的效应显着;(5)从短期效应看,贫困地区的粮食产量和旅游业对减贫的效应显着;(6)对比非贫困地区,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总值、粮食产量、油料产量和教育投入均对减贫具有显着的正效应;(7)从三峡库区各贫困县的分析结果来看,扶贫措施对各贫困县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8)国家移民政策对减贫具有显着的正效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引入广义综合控制法开展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效应研究广义综合控制法是实验计量经济学中,因果推断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因果推断前沿研究方法。本文首次引入广义综合控制法开展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年际效应的研究。该研究拓展了扶贫政策评估的内容,增加了能够研究扶贫政策每年效应,弥补了目前扶贫政策仅能研究阶段性效应的不足。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每年监控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政策内容。(2)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本文在传统的政策强度测量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文本挖掘的政策强度值,并创新性地通过客观赋权整合了这两种政策强度,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该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融合了传统的政策测量,又客观地度量了扶贫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强度,并且采用客观赋权方法,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体系。该测度指标体系弥补了现有研究简单用0、1变量衡量政策的不足,提高了扶贫政策效应研究的精度。(3)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本文从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特点入手,结合反贫困理论、政策评估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有两个特点:第一,以政策评估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扶贫政策评估应考虑过程评估、整体—个体评估。具体来说,从整体角度评估扶贫政策减贫效应,即:扶贫政策实施初期、每年和长期减贫效应,旨在监测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果与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偏差,并探究扶贫政策阶段性变化特征。从个体角度研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第二,以反贫困理论为基础,结合新时期扶贫政策的特点,整合研究了国家扶贫政策和扶贫措施的减贫,并且研究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中专项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4)从政策评估的过程和对象多维度对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开展了研究本文从新的角度研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把政策评估理论纳入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从政策评估过程和政策评估对象的视角,实证研究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改变了扶贫政策评估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从政策评估的过程角度,研究扶贫政策实施初期、每年和长期减贫效应,即:短期效应、年际效应和长期效应。从政策评估对象的角度关注政策实施整体效果(包括:长期效应、短期效应和年际效应)和个体效果(即:分县效应)。

胡静[5](2020)在《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文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小康,是全人类从古至今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完成的伟大事业。本文主要结合中国扶贫的阶段性特征,以农业扶贫为突破口,对长阳县1986年至2010年扶贫历程及实践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求能总结出一些中国农村地区较为成功的扶贫经验。按照扶贫的阶段性进行分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长阳县的经济情况和贫困状态进行介绍,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阳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同年份湖北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其致贫原因主要为地理区位不利、自然灾害频发、生产要素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介绍1986年至1993年从社会救济式扶贫转向区域开发式扶贫过程中,长阳县扶贫的具体举措。这一阶段长阳县主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地膜杂交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针对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采取半高山区种植烟叶,高山区试点种植蔬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第三部分介绍1994年至2000年国家大规模减贫的“八七”扶贫攻坚阶段,长阳县扶贫政策及手段。此时长阳县温饱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长阳县在继续推行并改良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巩固温饱成果,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在高山蔬菜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长阳县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收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改造,加强科技扶农育农,解决农民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第四部分介绍2001年至2010年在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情况下,在国家扶贫工作要求更具多元化和人性化要求下,长阳县的扶贫思路及举措。长阳县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实施综合开发。长阳县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台账及数据库,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及瞄准更加精准;注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对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与危房改造,创造脱贫的外在条件。同时,长阳县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培植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部分。一是扶贫对象瞄准越来越精准;二是扶贫政策越来越全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四是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王博文[6](2020)在《陕西省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全世界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瓶颈,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贫困问题付出巨大努力,采取各项政策措施致力于解决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及温饱问题,那么长时间以来扶贫项目政策取得的绩效如何?从各国扶贫过程中我们能从中吸取何种经验?需要我们对已有的扶贫政策及扶贫项目进行评估,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政策,如何对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项目政策进行有效评估,测度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对实现我国贫困户可持续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缓解全世界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能力贫困理论、贫困陷阱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理论分析框架,按照“构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理论框架视角探究精准扶贫项目绩效作用机理—探讨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生成路径—提出提升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政策建议”这一内在逻辑线路展开,利用陕西省秦巴山区商州区和柞水县有效问卷2034份(其中贫困户为577户,非贫困户即一般农户为1457户)实地调研数据及资料,首先阐述了从微观农户层面描述精准扶贫现状及贫困户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参与情况,通过对研究区域农户精准扶贫项目的统计,发现当前陕西省秦巴山区关于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贫困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满意度视角分析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贫困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满意程度的作用机制,揭示如何能够有效提升贫困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满意程度实现途径;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探究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揭示精准扶贫项目如何能够有效提升贫困户收入增长实现途径;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发展视角探究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探究精准扶贫项目下不同类别贫困户的各项生计能力变化及其构成能力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构建公众期望、家庭资源禀赋、扶贫精准性、价值感知等四方面因素揭示对精准扶贫绩效的影响机理,最终提出有效提升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的影响路径。通过以上研究思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贫困户人均收入逐年上升,贫困人口规模逐年减少,脱贫人口逐年增多;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有效,获得了83.71%贫困农户的认可,扶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饮水设施和道路修建成效明显,贫困户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过影响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现实困境依然存在,所有贫困户非农劳务收入都是其主要收入,农业收入普遍偏低,表明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亟待提升;贫困户户主受教育程度偏低,技能培训水平仍需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耕地资源少且质量不高。(2)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的比例为85%,表示绝大部分贫困户都参与了精准扶贫项目,但是贫困户平均参加项目的数量为1.32个,表示贫困户参加精准扶贫项目的数量较为单一。(3)从贫困户满意度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可知,贫困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政策执行人与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较高,表明精准扶贫项目取得良好的口碑和政策效果。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党员干部否、到县城的距离等都能显着正向影响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里能否上网、商业保险参与显着负向影响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4)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项目贫绩效分析可知,精准扶贫政策确实显着提高了贫困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户的收入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扶贫效果,尤其对贫困人口的中收入较高群体的增收效应更明显;精准扶贫项目参与使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不同扶贫项目模式参与情况对农户收入提升产生不同的影响,金融扶贫模式的作用最为显着,产业扶贫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模式的提升作用次之;就不同扶贫模式下农户收入绝对值变化而言,金融扶贫模式下的农户收入水平最高,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模式下的农户收入水平较低。(5)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可知,精准扶贫对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升有显着作用,却对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没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不同的精准扶贫项目参与与否对不同类型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作用不同;参与项目多少对不同贫困户的各个生计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升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实现贫困户持续脱贫的关键,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政策时,应该多注重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提升,最终为实现脱贫攻坚任务提出较为完善的长效机制。(6)最后探索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的生成路径。通过从公众期望、家庭资源禀赋、扶贫精准性、价值感知等四方面因素对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影响路径分析可知,公众期望对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的影响中,直接效应的影响作用要小于间接效应,公众价值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在公众期望与精准扶贫绩效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庭禀赋对价值感知影响为较小,而对最终扶贫项目绩效直接影响较大。扶贫精准性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影响中有直接效应也有中间效应,其中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

李杰[7](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提出“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李文静[8](2018)在《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精准识别与减贫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扶贫成效的日益显露,老区、山区、民族地区和移民库区等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区已经成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三峡水库淹没区横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大贫困片区,频发的地质灾害和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三峡库区移民贫困治理问题成为一大难题。由于面临生产资料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频发等劣势的外部环境,三峡库区移民贫困问题凸显,已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当前我国推行精准扶贫的背景下,破解当前形势下三峡库区移民的贫困问题势在必行。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将致力于解决如下关键问题:(1)如何对三峡库区移民贫困人口进行科学识别?(2)三峡库区移民主要致贫因子有哪些?(3)当前三峡库区移民贫困主要特征有哪些?(4)如何对三峡库区移民减贫路径进行合理挖掘?(5)三峡库区移民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6)如何制定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减贫策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库区移民“扶持谁—如何扶”的分析主线,从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双重角度进行验证。基于移民户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4县区的移民户的基本数据,共获取深度访谈样本80户和问卷调查样本796户,采用扎根分析、多重对应分析、多维贫困指数测算与分解、中国贫困指数分析(贫困记分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OLS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回答库区移民扶贫管理中的“扶持谁”和“如何扶”的现实问题,为三峡库区移民的减贫发展提供分析框架和决策依据。具体来说,本文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展开:第一,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索三峡库区贫困识别模型,分别从贫困人口识别、贫困致因识别和贫困影响因素识别三个角度,结合抽样调查数据,识别贫困人口特征、关键致贫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第二,本文将在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减贫分析理论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三峡库区移民减贫机制;第三,本文将基于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和熵权法,探索三峡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框架,系统评估三峡库区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程度,探索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四,本文对我国已有扶贫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并结合前面各章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三峡库区移民减贫发展策略。通过上述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发现:(1)三峡库区移民多维贫困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资产贫困和权利贫困,且饮用水安全和清洁能源贫困问题凸显;(2)移民贫困致因呈多元化特征,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劳动力弱致贫和失地致贫为主要贫困致因,其中因病致贫表现为三峡库区移民贫困主要致贫因子;(3)物质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源禀赋的减贫效应最大,尤其体现在提高生产性资产存量和提高劳动力资本水平上;(4)三峡库区移民移民生计稳定性需要强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需要调整;(5)三峡库区移民减贫模式的制定应立足于贫困群体生计重构和脆弱性削减。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了贫困人口识别模型。克服了单一维度识别带来的偏误,通过基于改进的多维贫困指数和中国农户贫困指数,对三峡库区移民贫困特征进行识别。在资产类贫困识别上,构建了住房资产指数和耐用资产指数,丰富并发展了资产贫困识别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多维贫困识别更具稳健性,与此同时,对比多维贫困指数和中国农户贫困指数,验证了中国农户贫困指数在贫困人口识别中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2)通过扎根分析与结构方程建模的创新结合,构建了三峡库区贫困移民减贫发展的分析模型。本文对三峡库区移民减贫机制进行了探索和检验,突破了以往研究采用宏观数据和微观问卷调查数据带来的局限性,以三峡库区贫困移民为主体,挖掘其深层次的减贫机理,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交叉验证扎根分析与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使得本文对三峡库区移民减贫问题的分析更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3)构建了移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并从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探索了三峡库区移民减贫发展策略。本研究综合应用指数构建法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分别对三峡库区移民“贫困识别-贫困人口减贫路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评价,以贫困识别作为分析基础,并从关注贫困人口脱贫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已有扶贫模式,探索三峡库区减贫策略。

蔡进[9](2018)在《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作为全人类面临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全球贫困态势复杂严峻,据世界银行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球仍有7.2亿人口处于贫困线水平以下。中国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农村中贫困人口大量锐减,贫困态势得到了有效缓解,但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截止2015年底,农村中仍有5575万人处于贫困线水平以下。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形态已由经济发展落后、政策制度缺失形成的面上贫困,转变为由农户个体能力、特殊地理环境与资源要素条件约束下的地缘性贫困。对贫困问题的关注焦点也由以收入水平为标准的单维贫困向包括收入水平、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多维贫困转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贫困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但农村中资源要素的匮乏成为阻碍贫困治理的重要障碍。随着资源贫困理论向各要素的深入发展,将“贫困”概念引入耕地资源,把耕地资源匮乏问题从自然领域引入社会经济领域,一方面,可以探索利用非工程措施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另一方面,探索资源贫困与农村贫困在时空上的耦合关系与耦合机理,为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优化调控,以及基于耕地资源视角下的农村贫困治理模式提供新思路。目前,系统研究资源贫困的文献不多,特别是研究资源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关系的相关文献更少,耕地资源稀缺性与农村贫困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农村多维贫困的研究在尺度上和测度指标体系上有待丰富和改善。本文基于资源贫困理论与农村贫困理论,在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界定了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并借助ArcGIS、SPSS、GeoDa、Matalab、Eviews等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软件平台,运用动态加权求和法、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莫兰指数、地理探测器、耦合协调度模型、AR自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分别刻画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关联格局以及地域分异特征,探寻影响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剖析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与耦合机理;构建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基于耕地资源视角的农村贫困治理提供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包括:(1)界定耕地资源贫困的概念与内涵,构建耕地资源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加权求和法、Moran`s I、变异系数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及各区域耕地资源贫困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关联格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及各区县的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但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空间分布上,耕地资源贫困程度较轻的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Ⅰ和区域Ⅱ,贫困程度较深的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Ⅲ和区域Ⅳ;空间关联格局上,耕地资源贫困空间集聚特征显着,集聚效益不断增强,高高集聚区分布在区域Ⅲ和区域Ⅳ,低低集聚区分布在区域Ⅰ和区域Ⅱ,并且高值集聚中心逐步由区域Ⅳ向区域Ⅲ转移,低值集聚中心由区域Ⅰ向区域Ⅱ逐渐扩散。(2)在加入农户生计发展环境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及各区域农村多维贫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区县贫困程度均有所减轻且区县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空间格局上,农村多维贫困的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县主要分布在区域Ⅲ和区域Ⅳ,低水平和较低水平区县主要分布在区域Ⅰ和区域Ⅱ;时空关联格局上,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且逐年增强,主要以HH型和LL型正相关为主,HH型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Ⅲ,LL型区县主要集中在区域Ⅰ。农村多维贫困的地域分异主要受地形、到市中心距离、耕地质量、城镇化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3)在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二次方曲线、耦合度模型对重庆市及各区县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水平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呈现高水平耦合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大部分区县呈现极度耦合水平,低度和中度耦合水平主要分布在区域Ⅲ和区域Ⅳ;耦合类型上,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略多于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前者主要分布在区域Ⅱ南部、区域Ⅳ,后者主要分布在区域Ⅱ北部、区域Ⅲ和区域Ⅰ,江津、南川、璧山、丰都、忠县、酉阳等6个区县由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转变至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九龙坡、北碚、开州、梁平、垫江等5个区县由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转变为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4)在耦合机理概念与内容解构的基础上,运用AR回归模型与方差贡献率对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进行检验,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耦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方差贡献率来看,耕地资源贫困对农村多维贫困的作用程度呈现波动减弱的趋势,而农村多维贫困对耕地资源贫困的作用程度逐年增长,这符合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耕地资源贫困程度每提高1%,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增加的百分点呈现下降趋势,而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每提高1%,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增加的百分点呈现上升趋势,与方差贡献率结果一致;从互动关系来看,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加深将引起农业效益低下、土地撂荒、产业结构滞后、劳动力外流等问题,从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多维贫困风险。反之,农村多维贫困程度上升将引起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政府投资减少、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等问题,增加耕地资源贫困风险;耕地资源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关系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政府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缓解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充分利用耕地资源进行农村贫困治理,提升耕地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力,提出优化调控措施。其中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地区优化调控措施包括: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增加耕地面积和优化资源组合;强化“农田水路网”的投入,改善耕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改善耕地资源所面临的环境质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耕地资源贫困的社会适应能力。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地区优化调控措施包括: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统筹区域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缓解区域之间农村贫困的差距;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改善农村发展环境。论文的创新点包括:(1)基于资源贫困理论,界定了“耕地资源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并对“耕地资源贫困”的时空分异和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实证研究,丰富了资源贫困理论体系,为开展“耕地资源贫困”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2)改进了区域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增加农村“发展环境”维度,并对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拓展了农村多维贫困研究视角;(3)探寻了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揭示了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的耦合机理,并提出基于耕地资源视角的贫困优化调控措施。

覃琪[10](2017)在《三峡库区移民脱贫致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消除贫困一直是人类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任务。我国贫困人口较多,所以解决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群的脱贫致富问题是我国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三峡库区移民作为特殊的贫困群体,其脱贫致富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动下,三峡库区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移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新时期,库区面临的脱贫致富问题还是比较复杂和严峻的,尤其是失地的农村移民,这极大的影响了库区的发展。因此,研究库区移民的贫困问题对于改变库区经济落后的现状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长时间对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的走访调查发现:随着三峡工程的结束,三峡库区的投资高峰已经成为过去式,库区的经济发展呈放缓的趋势;库区内需不足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库区整个经济的发展都相对滞后,移民生活比较贫困。现阶段表现出来的主要矛盾为移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库区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编制的移民规划概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的移民迁建之间的矛盾;库区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后,移民就业困难,社会公共服务不均以及库区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三峡库区移民的脱贫致富,也加剧了库区的社会矛盾。虽然这些矛盾错综复杂,但可以超前预见、主动掌控、合力转化,提出应对措施。为了确保库区全面实现小康,应将库区现阶段脱贫致富的工作与“十三五”的脱贫规划相结合,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抓住政策的机遇,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的脱贫致富机制,重点发展库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掘移民自身的潜能,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移民自身致富的积极性,使得库区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库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逐渐缩小与小康水平的差距,切实保障移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除了绪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着重分析了库区的总体经济情况以及三峡库区移民的特点;第二章详细描述了库区脱贫致富的现状并对其脱贫致富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三章根据库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一一对应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库区移民的脱贫致富探寻具有可操作性的扶贫开发模式和有效路径。

二、三峡库区反贫困战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反贫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库区脱贫农村居民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反贫困和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反贫困理论
    (二)农村农业现代化理论
四、三峡库区精准脱贫的主要经验总结
五、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梗阻
    (一)脱贫成果巩固难问题
    (二)乡村振兴工作的路径依赖问题
    (三)库区移风易俗难问题
六、新阶段三峡库区脱贫农民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进路
    (一)强化党的组织领导,统筹保障库区振兴
    (二)构建库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夯实库区振兴基础
    (三)政策举措转换驱动库区振兴
    (四)特色产业支撑库区振兴
    (五)文明乡风引导库区振兴

(2)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资料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资料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
        2.1.2 贫困标准
        2.1.3 脱贫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
    2.3 政策方针
        2.3.1 精准扶贫
        2.3.2 脱贫攻坚
3.国内东西部地区脱贫经验借鉴与启示
    3.1 东部发达地区脱贫经验及其启示
        3.1.1 主要扶贫方式
        3.1.2 脱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 主要对策
    3.2 西部欠发达地区脱贫经验及其启示
        3.2.1 主要扶贫方式
        3.2.2 脱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3 主要对策
    3.3 经验借鉴与启示
4.万州区大周镇脱贫现状分析
    4.1 万州区大周镇脱贫现状
    4.2 大周镇脱贫主要举措
        4.2.1 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脱贫攻坚
        4.2.2 开展精准扶贫,制定两张路线图
        4.2.3 坚持精准发力,狠抓三项工作
        4.2.4 积极整合资源,规范资金使用
        4.2.5 加强政策宣传,转变农民思想
    4.3 万州区大周镇脱贫工作绩效
5.万州区大周镇脱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存在的问题
        5.1.1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未真正建立
        5.1.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5.1.3 劳动力不足,扶贫工作缺少人力资本
        5.1.4 群众参与脱贫主动性不足
        5.1.5 脱贫成果不牢固,存在返贫现象
        5.1.6 地方特色发展不充分,带动脱贫效果不明显
    5.2 原因分析
        5.2.1 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5.2.2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5.2.3 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资金短缺
        5.2.4 自然环境约束发展
        5.2.5 贫困户脱贫意识与态度不积极
        5.2.6 品牌意识不强,产业扶持力度不够
6.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对策及建议
    6.1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
    6.2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6.3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6.4 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6.5 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
    6.6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6.7 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
    6.8 积极借助第三方力量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今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述评
        1.2.1 反贫困问题研究
        1.2.2 肉牛产业问题研究
        1.2.3 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框架
    1.5 研究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1.6 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肉牛产业
        2.1.3 产业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能力贫困理论
        2.2.3 益贫式增长理论
        2.2.4 精准扶贫理论
3 丰都县产业扶贫现状及肉牛产业扶贫实践模式
    3.1 丰都县贫困的突出特征
        3.1.1 贫困覆盖率高
        3.1.2 代际传递突出
        3.1.3 脱贫质量不高
    3.2 丰都县肉牛产业现状描述
        3.2.1 丰都县肉牛产业概述
        3.2.2 丰都县发展肉牛产业的禀赋优势
        3.2.3 丰都县发展肉牛产业的路径方法
    3.3 丰都县产业扶贫现状描述
        3.3.1 丰都县产业扶贫概述
        3.3.2 多元化特色产业助力扶贫
        3.3.3 扶持奖补政策推动扶贫产业壮大发展
    3.4 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实践模式和带贫效益
        3.4.1 实践模式
        3.4.2 带贫效益
4 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案例分析
    4.1 贫困户自主经营模式案例分析
        4.1.1 贫困户自主经营案例背景描述
        4.1.2 自主经营贫困户的脱贫路径分析
    4.2 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模式案例分析
        4.2.1 专业合作社案例背景描述
        4.2.2 专业合作社助力扶贫的路径分析
    4.3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案例分析
        4.3.1 龙头企业案例背景描述
        4.3.2 龙头企业助力扶贫的路径分析
5 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5.1 肉牛产业重视程度下降
    5.2 项目制实施方式和科层制晋升体制下目标偏离
    5.3 肉牛产业脱贫致富带动能力不足
    5.4 肉牛产业扶贫中农民的主体性缺失
    5.5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与投入限制成为新瓶颈
6 提升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成效的对策
    6.1 强化肉牛产业的主导地位
    6.2 加强肉牛产业扶贫政策保障能力
    6.3 提高项目和资金的精准性益贫性
    6.4 增强各扶贫主体间的综合扶贫成效
    6.5 提升从业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7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调查问卷
致谢

(4)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贫困
        1.2.2 贫困标准(标准线)
        1.2.3 新时期
        1.2.4 三峡库区
        1.2.5 三峡库区贫困致因
    1.3 文献综述
        1.3.1 扶贫政策的有关研究
        1.3.2 减贫途径的研究
        1.3.3 三峡库区贫困县脱贫的相关研究
        1.3.4 扶贫政策因果推断的研究方法
        1.3.5 政策文本挖掘
        1.3.6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分析框架的构建
    2.1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特点
        2.1.1 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
        2.1.2 国家对三峡库区贫困县的具体发展规划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与扶贫政策有关的理论
        2.2.2 与扶贫措施有关的理论
        2.2.3 与移民专项扶贫政策有关的理论
        2.2.4 政策评估理论
        2.2.5 政策工具理论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2.4 研究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构建
    3.1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构建过程
        3.1.1 扶贫政策文本中获取扶贫政策的强度
        3.1.2 扶贫政策文件发布的部门级别和文件类型获取扶贫政策强度
    3.2 熵值法对两个维度的扶贫政策强度客观赋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
    4.1 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评估模型
        4.1.1 长面板回归
        4.1.2 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评估模型构建
    4.2 数据与变量选取
    4.3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长期效应的实证检验
        4.3.1 长面板回归
        4.3.2 工具变量回归
        4.3.3 加入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之后的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
    4.4 研究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
    5.1 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评估模型
        5.1.1 断点回归
        5.1.2 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评估模型构建
    5.2 数据与变量选取
    5.3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出现短期效应时间
        5.3.1 从图形上确定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效应
        5.3.2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实施之初出现效应的时间
    5.4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
        5.4.1 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
        5.4.2 断点回归的估计值对带宽依赖性检验
        5.4.3 协变量连续性检验
        5.4.4 伪断点检验
        5.4.5 加入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之后的新时期扶贫政策短期效应
    5.5 扶贫政策减贫短期效应下扶贫措施的减贫效应
    5.6 研究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效应
    6.1 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效应评估模型
        6.1.1 广义综合控制法在减贫中的应用
        6.1.2 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效应评估模型的构建
    6.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2.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6.2.2 数据处理
    6.3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年际效应的实证检验
        6.3.1 可视化数据
        6.3.2 年际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
        6.3.3 新时期扶贫政策减贫年际效应的验证
        6.3.4 扶贫政策实施初期地区异质性检验
    6.4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的年际变化
        6.4.1 三峡库区各贫困县扶贫政策减贫年际效应的实证检验
        6.4.2 三峡库区贫困县的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分布特征
    6.5 研究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
    7.1 变系数模型与分县效应评估模型构建
        7.1.1 变系数模型在减贫研究中的应用
        7.1.2 分县效应评估模型构建
    7.2 分县减贫效应的实证检验
        7.2.1 运用分县效应评估模型前的检验
        7.2.2 扶贫政策减贫分县效应的实证结果
    7.3 分析结果
        7.3.1 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结果
        7.3.2 扶贫措施减贫的分县效应结果
    7.4 研究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家专项扶贫政策对减贫效应的影响
    8.1 研究背景
    8.2 研究假设
    8.3 研究设计与抽样调查
        8.3.1 研究设计
        8.3.2 抽样调查
    8.4 国家专项扶贫政策对减贫影响的实证检验
        8.4.1 国家专项扶贫政策对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结果
        8.4.2 减贫效应与移民政策内容、扶贫措施之间的影响关系
    8.5 研究结论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局限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分期
    三、已有成果评介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与致贫原因探析
    第一节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
        二、财政收支情况
    第二节 长阳县贫困基本概况
        一、“脱帽”、“摘帽”的反复
        二、贫困的统计与描述
    第三节 致贫原因分析
        一、地理区位不利
        二、自然灾害频发
        三、生产要素匮乏
        四、工业基础薄弱
        五、基础设施落后
第二章 科技扶贫解决温饱问题(1986-1993)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调整与转向
        一、“救济式”扶贫的转变
        二、区域开发式扶贫的探索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健全扶贫机构
        二、引入科技开展温饱工程
        三、产业扶贫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巩固温饱与发展产业(1994-2000)
    第一节 政策的再调整
        一、脱贫难度增加
        二、全面解决温饱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二、强化科技巩固温饱工程
        三、农业产业化形成支柱产业
第四章 整村推进与全面扶贫(2001-2010)
    第一节 21世纪扶贫战略的转变
        一、扶贫攻坚目标的基本实现
        二、扶贫新战略的转变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脱贫的根本思路:整村推进,综合开发
        二、脱贫内生动力: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
        三、脱贫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劳务经济
        五、脱贫的根本出路:特色农业产业化与企业龙头化
结论与启示
    一、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历史逐步探索的结果
    二、扶贫内涵逐渐丰富,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
    四、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致谢

(6)陕西省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精准扶贫项目政策的内涵与瞄准
        1.3.2 基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1.3.3 基于贫困户满意度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1.3.4 基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1.3.5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精准扶贫
        2.1.2 精准扶贫项目
        2.1.3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2.2 相关理论
        2.2.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2.2 参与式发展理论
        2.2.3 能力贫困理论
        2.2.4 贫困陷阱理论
    2.3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理论分析框架
        2.3.1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构成
        2.3.2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各构成影响机制
        2.3.3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机理
第三章 陕西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情况
        3.2.1 数据来源
        3.2.2 样本特征
        3.2.3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情况分析
    3.3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现状分析
        3.3.1 贫困户满意度现状
        3.3.2 贫困户收入水平现状
        3.3.3 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贫困户满意度视角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户主特征
        4.1.2 家庭特征
        4.1.3 扶贫项目参与
        4.1.4 家庭消费情况
        4.1.5 家庭健康及保障程度
        4.1.6 地理位置
    4.2 研究方法
        4.2.1 变量选择
        4.2.2 模型构建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农户对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执行干部的满意度分析
        4.3.2 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效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5.1 精准扶贫项目政策总体增收效应分析
        5.1.1 研究方法
        5.1.2 DID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1.3 异质性分析
    5.2 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增收效应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2 倾向得分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
        5.2.3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5.2.4 倾向得分匹配的平衡性检验
        5.2.5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6.1 理论与假设
        6.1.1 理论基础
        6.1.2 研究假设
    6.2 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测度
        6.2.1 可持续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2 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测度及分析
    6.3 精准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分析
        6.3.1 精准扶贫项目参与对生计能力的影响
        6.3.2 精准扶贫项目参与度对生计能力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贫困户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影响路径分析
    7.1 理论分析
    7.2 模型设计与指标构建
        7.2.1 精准扶贫效益评价模型设计
        7.2.2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7.3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实测
        7.3.1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7.3.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1.1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现状及贫困户参与情况
        8.1.2 基于贫困户收入增长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8.1.3 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精准扶贫项目绩效分析
        8.1.4 基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视角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8.1.5 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生成路径分析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农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积极性,增强其参与能力
        8.2.2 指导农户根据需求更为精准的选择合适的精准扶贫项目模式
        8.2.3 重视贫困户公众期望值
        8.2.4 优化扶贫项目制度体系,提高扶贫治理能力
        8.2.5 提高贫困户感知价值,提升精准扶贫项目绩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口支援
        二、西部民族地区
        三、府际关系
        四、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一、维护边疆稳定
        二、培育市场经济
        三、协调区域发展
        四、促进民族发展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一、重大工程建设
        二、重大灾害救助
        三、东西扶贫开发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结语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8)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精准识别与减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意义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3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三峡库区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2.2 贫困识别的研究综述
    2.3 减贫发展的研究综述
    2.4 生计可持续的研究综述
    2.5 研究趋势与文献评述
    2.6 相关理论基础
        2.6.1 可行能力理论及其启示
        2.6.2 贫困脆弱性理论及其启示
        2.6.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6.4 参与式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2.6.5 贫困陷阱理论及其启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框架与设计
    3.1 贫困识别与减贫分析框架
    3.2 研究设计与抽样调查
        3.2.1 研究设计
        3.2.2 抽样调查
第4章 三峡库区移民的贫困识别研究
    4.1 贫困人口识别模型的构建
        4.1.1 改进的多维贫困指数分析模型
        4.1.2 中国农户贫困记分卡
    4.2 三峡库区移民贫困人口识别与贫困特征分析
        4.2.1 三峡库区移民多维贫困指数分析
        4.2.2 三峡库区移民贫困记分卡分析
        4.2.3 贫困人口识别代理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4.3 三峡库区移民贫困影响因素识别
    4.4 三峡库区移民贫困致因识别
    4.5 三峡库区移民贫困瞄准的结果评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减贫路径研究
    5.1 结构方程建模在减贫中的应用
        5.1.1 结构方程建模法
        5.1.2 基于重要程度-绩效图映射分析减贫路径识别
    5.2 三峡库区移民减贫理论模型
        5.2.1 概念模型
        5.2.2 研究假设
    5.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三峡库区移民减贫路径分析
        5.3.1 贫困记分卡标准的贫困户减贫路径分析
        5.3.2 多维贫困指数标准的贫困户减贫路径分析
        5.3.3 三峡库区减贫路径的绩效-重要性映射图分析
    5.4 三峡库区移民减贫路径的结果评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移民生计可持续评价研究
    6.1 三峡库区移民生计策略分析
    6.2 三峡库区移民生计可持续性评估模型
        6.2.1 三峡库区移民可持续生计缓冲能力评估方法体系
        6.2.2 三峡库区移民可持续生计稳定性与生计结果评估方法体系
    6.3 三峡库区移民的生计可持续性分析
        6.3.1 三峡库区移民生计缓冲能力分析
        6.3.2 三峡库区移民生计稳定性与生计结果分析
    6.4 三峡库区移民生计可持续评价的结果评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减贫模式研究
    7.1 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分析
        7.1.1 基础设施扶贫
        7.1.2 产业扶贫
        7.1.3 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
        7.1.4 其他扶贫
    7.2 社会参与型扶贫模式分析
        7.2.1 定点扶贫模式
        7.2.2 企业扶贫模式
        7.2.3 社会组织扶贫模式
    7.3 三峡库区减贫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4 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减贫发展模式分析
        7.4.1 生计重构式减贫模式
        7.4.2 削减脆弱式减贫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1:三峡库区移民致贫减贫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A2:中国农村贫困记分卡

(9)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资源的稀缺性评价研究
        1.2.2 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3 耕地资源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研究区划分
        1.5.3 数据来源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贫困理论
        2.1.2 资源“诅咒”理论
        2.1.3 空间贫困理论
        2.1.4 贫困形成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贫困
        2.2.2 耕地资源贫困
        2.2.3 农村多维贫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庆市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方法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主客观综合权重的确定
    3.3 耕地资源贫困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时间序列上动态演变特征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3.3.3 各子系统贫困时空分布特征
    3.4 耕地资源贫困指数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3.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3.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3.4.3 耕地资源贫困空间自相关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农村多维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的选取
    4.3 农村多维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4.3.1 时间序列上农村多维贫困变化
        4.3.2 空间分布上农村多维贫困变化
        4.3.3 各维度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2 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析
    4.5 农村多维贫困时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5.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5.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关系研究
    5.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共生关系检验
        5.2.1 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5.2.2 共生关系检验
    5.3 耦合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
        5.3.1 整体上耦合水平动态分析
        5.3.2 各区域耦合水平动态分析
        5.3.3 各区县耦合水平动态分析
    5.4 耦合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
        5.4.1 数量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
        5.4.2 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地区的时空演变
        5.4.3 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地区的时空演变
    5.5 典型县域分析
        5.5.1 城口县: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
        5.5.2 潼南区: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
        5.5.3 巫山县: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机理研究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6.1.1 研究思路
        6.1.2 研究方法
    6.2 耦合机理的概念及内容解构
        6.2.1 耦合机理的概念与内涵
        6.2.2 耦合机理的内容解构
    6.3 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作用关系检验
        6.3.1 协整检验与方差贡献率
        6.3.2 基于AR模型的作用关系评价
    6.4 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互动关系分析
        6.4.1 耕地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6.4.2 耕地资源贫困对农村多维贫困的胁迫和倒逼作用
        6.4.3 农村多维贫困对耕地资源贫困的胁迫和倒逼作用
    6.5 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动力机制分析
        6.5.1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6.5.2 资源禀赋的制约作用
        6.5.3 区位条件的限制作用
        6.5.4 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耦合优化调控
    7.1 耦合优化调控的目标
        7.1.1 降低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程度
        7.1.2 缓解区域农村贫困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1.3 提升耕地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
    7.2 不同耦合类型地区的优化调控措施
        7.2.1 耕地资源贫困滞后型地区的调控措施
        7.2.2 农村多维贫困滞后型地区的调控措施
        7.2.3 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地区的调控措施
    7.3 耕地资源视角下的农村扶贫模式探讨
        7.3.1 耕地流转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3.2 承包地抵押贷款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3.3 土地整治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3.4 “地票”交易助推农村扶贫模式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三峡库区移民脱贫致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三峡库区经济状况和移民的特点
    (一)三峡库区总体经济情况
    (二)三峡库区移民的特点及安置情况
二、三峡库区移民现状及脱贫致富难的原因
    (一)三峡库区移民的现状分析
    (二)三峡库区农村移民脱贫致富难的原因探析
三、三峡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路径探析
    (一)加大对移民的后期扶持力度
    (二)提高库区的社会保障水平
    (三)调整优化库区产业结构
    (四)合理构建三峡库区移民就业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三峡库区反贫困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库区脱贫农村居民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审视[J]. 何志武,陈仙宇. 重庆社会科学, 2021
  • [2]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研究[D]. 张杰. 西南大学, 2020(05)
  • [3]丰都县肉牛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 蒋舰. 西南大学, 2020(05)
  • [4]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D]. 朱敏.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D]. 胡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陕西省秦巴山区精准扶贫项目绩效研究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D]. 王博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7]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三峡库区贫困移民的精准识别与减贫策略研究[D]. 李文静.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9]耕地资源贫困与农村多维贫困测度及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蔡进. 西南大学, 2018(01)
  • [10]三峡库区移民脱贫致富问题研究[D]. 覃琪.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三峡库区扶贫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