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涂料原料——聚电解质与氟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物

一种新型涂料原料——聚电解质与氟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物

一、一种新涂料原料──聚电解质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晗[1](2021)在《氟碳表面活性剂改性聚丙烯酸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备长效防雾涂层》文中指出

蒋阳[2](2020)在《再生纤维素胶体悬浮液的制备及其拓展应用》文中认为资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基于化石资源的高分子材料已对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储藏量及其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担忧。开发和使用生物质材料成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纤维素具有较强的分子间和分子内作用力,使得纤维素很难被剥分为尺寸较小的胶体粒子,从而限制了它在复合材料、食品、医药、染整等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纤维素进行溶解再生和机械作用力处理,制备了再生纤维素(RC)胶体悬浮液,系统地研究了RC胶体悬浮液的理化性能。然后将制备的RC胶体用于水性乳胶的防流挂、复合材料以及食品液体油固化等领域,拓展了纤维素胶体材料的应用。首先,使用磷酸处理破坏纤维素的氢键网络,加水再生,再经过机械作用力处理,获得了产率较高(>80%)的RC胶体粒子。通过冷冻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RC直径为20-40 nm,长度为几微米,属于纳米纤维素范畴。RC胶体粒子除了具有纤维素本身的特性外,还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更多的反应可及区。RC结晶类型是纤维素II型,结晶度低,表面未经改性。同时RC胶体悬浮液具有良好的耐盐悬浮稳定性。纤维素表面具有较低的Zeta电位。经过高压均质机械力作用,纤维素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RC之间的缠结降低。然后,系统研究了RC胶体悬浮液的流变行为,包括其振荡剪切、时间依赖性行为及屈服应力;并研究了水溶性聚合物海藻酸钠用作RC悬浮介质在剪切过程中对RC胶体悬浮液的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C胶体悬浮液表现出“类凝胶”流体行为且具有剪切变稀特性。随着RC含量的增加,屈服应力和塑性变形后粘度恢复的程度均增加。添加海藻酸钠后,RC粘弹性悬浮液流体类型从“类凝胶”转变为“类液”。此外,在RC胶体悬浮液中引入海藻酸钠可改善其触变恢复性,并降低屈服应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由微晶纤维素(MCC)和木浆制备的RC胶体悬浮液用于改善水性聚丙烯酸酯(PA)乳胶的抗流挂性。对PA乳胶-RC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乳胶-RC表现出“类凝胶”的流体行为,并具有理想的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此外,通过PA乳胶-RC蠕变行为的表征,在恒定应力下,PA乳胶的变形随R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具有2 wt.%RC含量的PA乳胶在去除应力后应变恢复率较高(>90%)。同时,还研究了RC对PA乳胶膜性能的影响。添加RC后的PA乳胶膜的拉伸应变、拉伸应力和热稳定性增加,而光学透明性受RC含量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RC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改善水性丙烯酸乳胶抗流挂性能的纤维素材料。通过RC稳定苯乙烯的水包油Pickering乳液,然后引发苯乙烯自由基聚合,获得了均匀分散的RC/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实现了新型胶体粒子RC在制备聚苯乙烯/纤维素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通过高温流变测试表明,当RC含量高于0.8 wt.%时,RC能自发在复合材料中形成网络结构。此外,在聚苯乙烯中添加RC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拉伸机械性能,同时由于RC在复合材料中良好的分散,RC对复合材料的平均可见光透射率的影响小(平均透射率降低约1-5%)。RC由于其可再生和环境友好性有望成为一种用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新型纳米填料。通过RC和可得兰稳定食用油乳液,然后进行热处理,成功制备了由凝胶多糖和RC组成的可食用的乳液凝胶。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变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RC含量高于0.5 wt.%,凝胶多糖的含量高于1 wt.%时,可获得稳定的O/W型乳液凝胶。荧光显微镜表明,RC可以吸附在油滴的表面。此外,研究了温度对RC/可得兰乳液凝胶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凝胶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粘度在50℃左右时开始增加,在80℃温度下形成不可逆的热凝胶。由于RC和凝胶多糖间的相互缠结和相互作用的增强,RC/可得兰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乳液凝胶中的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同时降低微应力下的蠕变柔度。通过RC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稳定水包油乳液,然后进行冷冻干燥蒸发水相,成功制备了富含纤维素的油凝胶。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分析,证明RC吸附在乳液油滴的界面。通过振荡剪切流变扫描分析,由于RC相互缠结和相互作用的增强,RC含量的增加会增加乳液和油凝胶的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油凝胶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G’>15000 Pa),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因此在食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王巧灵[3](2020)在《刷状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在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荧光微球逐渐成为生物,环境检测等领域研究的热点。相比于荧光分子来说,具有特殊的功能基团的荧光微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包括稳定的形态结构、较窄的粒径分布、较好的单分散性以及高效的发光效率,这些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对荧光微球的广泛关注。虽然荧光微球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但是考虑到荧光微球的进一步应用,荧光微球的发展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应用的荧光微球大部分都依赖进口,开发出同时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能的高亮度荧光微球仍是一个挑战,因此制备高亮度,稳定无毒的荧光微球,对我国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光乳液聚合法,以不同单体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的刷状聚合物微球,加入不同含量的丙烯酸和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单体,得到了不同链长的刷状聚合物微球。随后使用SEM表征,发现刷状聚合物微球分布均一、并且比较规整。采用激光粒度仪对刷状聚合物微球的粒径进行表征,发现得到的刷状聚合物微球具有比较窄的粒径分布,其分布系数PDI在0.2以内。采用电导率仪对刷状聚合物微球进行电导率的表征,经计算发现其羧基含量最高可以达到9 mmol/g。通过化学偶联法得到了能发出绿光的刷状荧光微球,分别采用吸附诱导偶联方法和传统偶联方法制备荧光微球,发现吸附诱导偶联法可以充分利用刷状聚合物微球表面超高含量的羧基。利用不同粒径(144 nm~355 nm)的刷状聚合物微球作为基体制备刷状荧光微球时,发现通过改变刷状聚合物微球羧基含量和5-氨基荧光素的加入量,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刷状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探究了制备刷状荧光微球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同缓冲液,不同刷状聚合物微球的链长的影响。探究了刷状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紫外光照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对刷状荧光球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刷状荧光微球对p H比较敏感,在紫外光照下比较稳定,而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会使刷状荧光球荧光增敏。制备的刷状荧光微球可作为选择性和灵敏的荧光探针测定铜离子和硫离子。刷状荧光微球的猝灭效率(F0-F)/F0与Cu(II)在0~0.5μM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带有铜离子的刷状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在加入硫离子后会出现荧光增强,并且其荧光强度与硫离子浓度在0~0.5μM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陈曦[4](2019)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介导的水相聚合诱导自组装》文中指出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是近年来高分子合成与自组装领域的重要前沿技术,它是在聚合反应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同时发生原位自组装。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组装体高浓度、形貌可控的简单制备。然而,PISA的原理要求单体可溶而聚合物不溶。这极大地限制了PISA方法单体/溶剂体系的选择。为了拓展PISA单体/溶剂的选择范围,特别是水相体系的单体选择,本论文发展了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聚合诱导自组装方法。通过形成主客体复合物增加单体的溶解性,我们实现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等多种疏水单体的水相分散聚合PISA。通过PISA中的动力学控制,本方法可大量制备均一的纳米管,并实现一维长度调控。我们也使用了液晶性偶氮苯单体制备了立方体形状的组装体,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一步将疏水功能单体引入水相PISA体系,制备高浓度组装体。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以甲基-β-环糊精(CD)作为主体分子,疏水单体苯乙烯(St)为客体分子,研究了主客体相互作用介导的水相分散聚合PISA。我们系统地研究了CD/St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主客体复合物的水溶性、水溶液中的分散聚合PISA及CD对组装体形貌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调控PS的聚合度,实现了动力学控制的形貌纳米管、纳米片的一步简单制备。通过纳米管生成的动力学研究揭示了PISA过程中动力学对形貌转变的影响。(2)进一步研究了PISA体系中内在的聚合动力学对组装体过程的调控,通过对聚合速率的调控,实现了尺寸均一、长度可控的一维组装体的大量制备。系统研究了引发剂、聚合温度、聚合速率等聚合反应条件对原位自组装和组装形貌转变路径的调控。建立模型解释了聚合速率对组装体融合及组装体形貌转变的调控机理。通过引发剂的选择,可以简单实现PISA过程中组装体融合的调控,调控组装体聚集数,实现对组装体形状和尺寸的调控。(3)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多种疏水单体,包括多种(甲基)丙烯酸酯、偶氮苯单体和含氟功能单体。研究了偶氮苯单体的PISA,一步制备了刺激响应性立方体组装体。证明了主客体相互作用介导的水相分散聚合PISA可以拓展并适用于多种疏水单体,这种方法可以一步将疏水功能单体引入PISA体系,制备高浓度功能组装体。

王玲[5](2019)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文中认为星形聚合物具有紧密的三维核壳结构,是一类特殊的支化大分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目前,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可以制备具有不同尺寸和功能的星形聚合物。本文结合聚氧乙烯甘油醚(Gly)和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端基可进行功能基转化的特点,采用2-溴异丁酰溴(BIBB)对其端基进行改性,合成了系列水溶性星形支化大分子引发剂,并将该系列引发剂用于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法(SET-LRP)制备水溶性星形聚合物,分析星形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刺激响应性星形聚合物响应行为,构建星形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PDMAEMA)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水凝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溴化亚铜/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CuBr/Me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零价铜(Cu0)及二价铜与配体的络合物(CuⅡBr2/Me6TREN)为催化体系,通过Gly与BIBB的酰化反应合成了水溶性三臂引发剂Gly-Br3,并以此在纯水溶剂中引发丙烯酰胺(AM)的SET-LRP均聚合及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 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SET-LRP共聚合,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催化体系配比及引发剂类型对AM均聚合的影响,CuBr与Me6TREN的摩尔比以1.5:1为宜,水溶性引发剂适合在低温条件下引发AM的SET-LRP,而对于油溶性引发剂则相反。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浓度和CuBr/Me6TREN配比对AM、Na AMPS及NVP共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n([M]0/[M])随时间呈线性增加,符合活性聚合特征,低温更有利于本实验条件下进行活性可控聚合反应;随着引发剂浓度及CuBr/Me6TREN摩尔比增大,单体转化率和分子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共聚物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耐温抗盐性能,有望应用在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2)采用SET-LRP法在水溶液中合成含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型星形水溶性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体和改性纳米SiO2(NSFM)的含量、单体摩尔比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FT-IR和1H NMR对制备的丙烯酰胺共聚物进行表征,用流变仪对共聚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功能单体成功地参与了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的最佳物料摩尔比,即单体AM和丙烯酸钠(AANa)的总浓度为4.5 mol/L,[AM]:[AANa]:[Gly-Br3]:[CuBr]:[Me6TREN]=1687.5:562.5:1.0:2.3:1.5,单因素实验确定了NSFM的最佳用量为以上两种单体总质量的0.5%。对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性能研究表明,当剪切速率超过临界值(100 S-1)时,星形共聚物表现出剪切增稠的流变性能,实验还发现AM/DMAEMA/NSFM表现出较好的耐温和抗盐性。(3)为了有效合成热响应性星形聚丙烯酰胺,研究了AM与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MPAD)的SET-LRP共聚合,通过1H NMR、FT-IR、GPC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在0℃条件下,以Gly-Br3为引发剂,CuBr/Me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Cu0及CuⅡX2/L为催化体系,聚合反应呈现典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及催化体系的浓度对AM与MPAD共聚合控制性的影响:随着MPAD用量的增加,链增长速率常数kpapp逐渐减小;随着引发剂浓度及CuBr/Me6TREN摩尔比的增大,转化率及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采用浊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水溶性星形共聚物的响应行为。通过改变无规共聚物中MPAD的进料比,可以调节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且星形P(AM-co-MPAD)具有优异的高温黏度保留率。(4)以HPEI与BIBB之间的酰基化反应制备系列支化度水溶性大分子引发剂,在0℃条件下,成功实现了DMAEMA的水相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通过GPC、FT-IR、1H-NMR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DMAEMA/H2O(v/v)对聚合反应有影响,其配比存在最优值,聚合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具有活性可控的典型特征。用浊度法研究了不同臂数星形PDMAEMA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支化度的增大,星形PDMAEMA的LCSTs值降低,溶液相态变化显着。以不同支化度星形PDMAEMA与HPAM共混构筑水凝胶溶液体系,考察了PDMAEMA结构对HPAM水溶液黏度及黏度保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DMAEMA可提高HPAM水溶液的黏度,随着PDMAEMA支化度的增加,增黏能力提高。与HPAM相比,PDMAEMA/HPAM水凝胶溶液体系表现出优良的耐温、抗盐及抗剪切能力。(5)以Gly-Br3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SET-LRP,通过扩链反应(DP=120-360)研究了这一聚合反应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在30 min内可达100%且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PDI)小于1.18。为了证明这一方法可制备多嵌段刺激响应性的共聚物材料,通过连续加料链延伸的方法,分别加入温敏单体NIPAM,温度及pH双重刺激响应单体DMAEMA,生物相容性单体NVP,合成了嵌段聚合物PNIPAM120-b-PDMAEMA120-b-PNVP36,产物只需要在最后一步提纯,链延伸后的PDI均小于1.20。用1H NMR、FT-IR和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所得的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星形共聚物的响应行为。随着pH值的降低,嵌段星形共聚物的临界溶解温度升高。当pH=3.0时,共聚物表现出弱的热响应行为,随着pH值的增加(pH=8.6和10.0),嵌段星形共聚物表现出强的热响应行为,可形成较大的球形胶束及囊泡。

张传敏[6](2019)在《铝粉表面的改性及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片状铝粉由于具有优异的金属光泽、随角异色效应、漂浮性能、遮盖性能以及屏蔽效应,目前被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颜料。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涂料、工业涂料、印刷油墨、塑料涂料以及耐腐蚀涂料。随着,人类对于环境和生命健康要求逐渐提高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正严格控制企业VOCs的排放。当前,传统的溶剂型涂料正逐渐被水性涂料所取代,水性涂料安全无毒,且具有较低的VOCs的排放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原来适用于油性涂料中的铝颜料已不满足在水性涂料中的使用,铝颜料容易与水性涂料中的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铝粉表面被腐蚀,铝颜料的光泽度降低,不满足在涂料中的使用标准。而且,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成为不安全因素,并给工业生产和储存过程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原来的铝颜料在水性涂料体系中还存在着分散性差,易团聚等实际应用问题。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并制备了三种应用于水性涂料中铝颜料,制备的水性铝颜料在保证具有良好的耐水性的条件下,自身的光泽度基本保持不变;除此之外,铝颜料在水性涂料中的分散性能优异,满足行业使用标准。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多层结构包覆的水性铝颜料。首先,采用配制的钼酸盐钝化液处理铝粉表面,在铝粉表面形成一层化学钝化膜。接着,利用正硅酸乙酯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缩合,实现了二氧化硅膜层在片状铝粉表面的制备。为了进一步提高铝颜料在水性树脂中的分散性,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在铝粉表面耐腐蚀层修饰。研究结果表明,采HG/T 2456.5-2016进行测试,多层结构包覆的水性铝颜料基本无氢气产生,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化片状铝粉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并通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铝颜料在水中的分散性优异,无团聚现象。2.设计了一种聚多巴胺膜在片状铝粉表面自组装的水性铝颜料。以片状铝粉为核,聚多巴胺膜为耐腐蚀膜的微胶囊结构。将铝粉置于配制的Tris-HCl多巴胺缓冲溶液中,在pH为8.5温和条件下,片状铝粉表面制备了聚多巴胺耐腐蚀膜,从而实现对于片状铝粉表面的保护。根据行业标准HG/T 2456.5-2016耐水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聚多巴胺膜自组装的铝颜料耐蚀性相对于原始铝粉有较大的提高,且改性后的铝颜料在水性涂料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3.设计了一种侧活性的聚甲基含氢硅氧烷在片状铝粉表面接枝与固化微胶囊包覆的水性铝颜料。首先,片状铝粉表面通过静电吸附一层三乙醇胺分子层,三乙醇胺带有的羟基基团可与含氢聚硅氧烷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脱氢接枝,接枝后的聚硅氧烷在铝粉表面原位聚合固化成膜。根据行业标准HG/T 2456.5-2016的耐水测试,聚硅氧烷接枝固化改性的铝颜料在2小时内析氢量为0 ml,表明所制备的有机硅包覆的铝颜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将所制备的水性铝颜料进行汽车漆应用研究,从涂料的光泽度和耐腐蚀结果显示,实验室制备的水性铝颜料满足在水性汽车漆中的应用标准。

郑学梅[7](2019)在《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由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神奇现象拉开了超疏水神秘的面纱,经过各国学者多年研究发现超疏水现象的两个构成要素:具有微/纳粗糙表面以及低表面能物质修饰。由于超疏水材料应用广泛,近年来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而纳米纤维素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能够和超疏水性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篇论文主要以纳米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结构设计构建新型超疏水涂料,为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纳米纤维素是从植物生物质中提取的纳米尺寸材料,通过重建粗糙表面和用低表面能化学物质进行改性,可以制备超疏水材料。在第二章中,通过喷雾干燥法来制备具有表面分层结构的纳米纤维素基颗粒。发现纳米纤维素的长度对喷雾干燥形成的颗粒的表面结构有很大影响。与较长的纳米纤维相比,较短的纳米纤维素更容易得到具有密集凹陷的粗糙表面结构,并且涂层的疏水性能也更加优良,WCA最高达到164°,且涂层具有较好的耐摩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2)由于纳米纤维素本身的特性使得其稳定界面的能力非常出色,因此在第三章中将纳米纤维素作为稳定剂颗粒,利用Pickering乳化法制备纳米纤维素/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结果发现随着稳定剂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微球的粒径不断下降,而粒径越小的微球更容易制备出高粗糙度的涂层。由于用无水乙醇洗涤会留下二次成核生成的纳米级颗粒吸附在微球表面形成微/纳双尺寸结构,所得涂层的疏水性比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的微球制备而成的涂料更好。同时当水相加入CNC时,纳米纤维素会和纳米级颗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更为复杂的微/纳粗糙结构,此时涂层的WCA最高为172.2°。(3)第四章仅以改性纳米纤维素mTOCN为原料,利用其本身的特性进行缠绕、聚集、堆叠来形成超疏水涂层。结果发现mTOCN和PDMS的用量对涂层疏水性能影响很大,适量的mTOCN会在基材表面形成具有双尺寸结构的混合附聚物涂层,达到超疏水效果,WCA为153.6°。PDMS能为涂层提供较低的表面能,然而过多时会覆盖住纤维聚集体表面的细小结构,导致疏水性能降低。喷涂时固液相分离导致形成许多形状不规则颗粒附在基材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比浸涂能获得更好的疏水效果。

姜峰[8](2018)在《抗盐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盐效应及流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聚合物驱油技术作为一种经济且行之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已经成为三次采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为了扩大油气产量,需要对一些高盐特别是高钙镁油藏实施三次采油技术。常规聚合物因其分子结构和增黏机制的限制,在盐溶液中分子链卷曲,黏度大幅度降低。而聚合物发挥流度控制作用提高采收率的首要前提是聚合物体系具有黏度。因此常规聚合物难以满足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需求。常规聚合物抗盐性差,主要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对盐极其敏感,尤其是对钙镁离子具有较强敏感性。文献资料显示,当溶液中钙镁离子浓度高于500mg/L后,常规聚合物黏度便降低到极低值。而国内高盐油藏中的钙镁离子普遍高于此值。为了提高聚合物的抗盐性,本文摒弃了常规利用强水化基团削弱盐对聚合物影响的方法。创新的利用了功能基团与金属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促进聚合物体系性能的提高,实现了聚合物在高盐、高硬度条件下达到高黏度的目标。在对两种聚合物体系(梳形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CHPAM;梳形疏水缔合聚合物,CHAP)结构性能认识、评价的基础上,将分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最后的梳形微嵌段疏水缔合聚合物(CBHAP)。系统的研究了 CBHAP的盐效应,包括典型的盐增稠以及在一定剪切速率范围内出现的剪切增稠行为;对聚合物的抗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CBHAP的结构特点和独特性能,研究了其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分以下几方面:(1)制备了三种连接基团为酰胺基的功能单体,包括大分子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酰胺基聚乙二醇单甲醚)、大分子水溶性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酰胺基十八醇聚氧乙烯醚)和支链型疏水单体(N-苯乙基-N-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并对单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利用大分子单体合成了两种梳形聚合物。相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两种聚合物的抗盐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CHAP体系,其在氯化钠溶液中(矿化度小于1 ×105mg/L)的黏度可保持在100mPa·s以上。不足的是,这种体系依然难以抵抗钙离子导致的黏度降低。(3)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在二价离子中的增黏性,有针对性地对聚合物进行了分子设计。创新地将梳形结构和微嵌段结构进行组合,制备了一种梳形微嵌段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CBHAP)。这种聚合物(1500mg/L)在矿化度为1×105mg/L、钙镁离子为5740mg/L的盐水中,黏度可达到716.3mPa·s,大幅度超过其在清水中的黏度(277.5mPa·s),表现出明显的盐增稠能力。聚合物体系浓度超过1000mg/L、矿化度超过2×104mg/L时,将出现剪切增稠现象。(4)通过光散射技术和分形理论,解释了聚合物在钠离子和钙离子溶液中的分形聚集过程;通过微观形貌表征和聚合物与离子的相互作用,验证了聚合物的聚集形态,并进一步阐述了聚合物的抗盐机理。(5)结合CBHAP体系的特殊性能(盐增稠特性和剪切增稠特性),研究了 CBHAP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CBHAP在岩心中出现了盐增稠和剪切增稠的流动特性,表现为即时压差的显着提高。(6)对聚合物在高盐、高钙镁离子条件下的驱油性能进行了评价。在含有5500mg/L钙镁离子的水质条件下,CBHAP浓度为1000mg/L时提高采收率的幅度(27.1%)明显高于浓度为2000mg/L时的KYPAM(11.5%)、高于浓度为1350mg/L时的CHAP(18.8%)。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梳形结构和微嵌段结构的创新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聚合物的抗盐性。同时,因超分子作用力的存在,聚合物体系表现出与常规聚合物不同的盐效应和流动特性,使聚合物能够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建立较高的阻力系数,获得更高的采收率。本文中所采用的分子设计构想为抗盐聚合物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制备的具有梳型微嵌段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为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聚合物体系。

何金桂[9](2017)在《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稀土元素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氟碳铈矿是目前己知的最重要的稀土矿物之一,是轻稀土的最主要原料来源,因此,研究氟碳铈矿的分解冶炼工艺对于稀土工业尤为重要。氟碳铈矿是氟与稀土的共伴生矿,由于氟极强的电负性与配位性,严重影响稀土的分离提纯过程,相应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也不断凸显。“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工艺是氟碳铈矿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的工艺,但是由于氟的存在,会产生一系列如第三相、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阻碍了该工艺的发展。本文在“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工艺的基础上,以氟和稀土的高效利用为目标,开展了含氟硫酸稀土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氟与稀土的分离回收的理论与实践等基础研究,以期为氟与稀土的高效、低耗、环保的分离提纯新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氟碳铈矿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首先,研究了 HDEHP/HEHEHP 萃取(Ce4+-H2SO4)和 Ce4+-F--H2SO4)体系的界面性质,采用Szyzkowski等温式和Polynomial等温式拟合界面张力数据,计算得出不同条件下的最大吸附超量Γmax、界面饱和时体相中萃取剂的最小浓度Cmin、饱和吸附时分子界面积Ai等界面吸附参数,从而为Ce4+和F-的萃取过程以及第三相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HDEHP的界面活性高于HEHEHP,F-离子的引入可增大界面活性,提高萃取容量。研究了 Ce(SO4)2-H2SO4-H2O 和 Ce(SO4)2-HF-H2SO4-H2O 溶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了溶液的密度、折光率、电导率等物化参数,拟合得到其与电解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式,计算了溶液的表观摩尔体积;采用电动势法,利用pH玻璃电极和Hg/Hg2SO4电极组成可逆电池测定了溶液中H2SO4的活度系数,采用Pitzer相互作用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 Pizter离子相互作用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Ce(SO4)2+和CeF22+离子的活度系数以及溶液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Ce(SO4)2-H2SO4-H2O和Ce(SO4)2-HF-H2SO4-H2O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均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Ce(SO4)2-H2SO4-H2O体系的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和温度呈多元非线性关系,F-与Ce4+发生络合使溶液电导率减小;硫酸溶液中CeF22+的活度系数要高于Ce(SO4)2+,表明F-的引入有利于Ce4+的萃取。以Al3+、B3+、Zr4+等与氟具有强配位性的离子为氟络合剂,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研究其在硫酸溶液中与氟的配位化学,确定各级累积稳定常数;探讨其在F-Ce-B、F-Ce-Al和F-Ce-Zr硫酸溶液中与氟的络合机理,确定在氟络合离子存在下,稀土以自由离子状态存在的条件,为采用氟络合剂分离氟与稀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e-F和B-F体系可形成四配位的络合物,而Al-F和Zr-F体系可形成六配位数的络合物,B-F体系的稳定常数要高于Ce-F体系,且Al-F和Zr-F体系高配位数的络合常数远高于Ce-F体系;采用电位滴定法研究了硫酸介质中[CeFx]4-x和[BFy]3-y的络合机理,确定F-与Ce4+以[CeF2]2+络合离子形式存在,B3+能够夺取[CeF2]2+中的F-生成BF4-;采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 F-Ce-Al体系的络合情况,在n(F-)/n(Al3+)低于2时,低配位数的氟铝络合物较不稳定,硫酸介质中可形成多种配位数的氟铝络合物,氟铝的配位数与溶液中氟离子浓度和n(F-)/n(Al3+)有关;开展了水合氧化锆在含氟硫酸稀土溶液中吸附除氟的探索性研究,经Raman、FT-IR及XPS研究表明氧化锆吸附氟的机理是与表面的—OH发生离子交换,氟和铈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增大而增大,最佳pH为0.3~0.6;n(F-)/n(Ce4+)较低时铈的损失率大;氟的初始浓度过高不利于吸附;伴生的三价稀土离子对吸附没有影响。以含铝化合物为抑氟剂,对氟碳铈矿进行络合焙烧,采用热分析法研究氟碳铈矿热分解动力学机理;通过硫酸浸出提取氟和稀土,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Al3+)/n(F-)、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氟与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分离氟与稀土,通过合成冰晶石对氟铝进行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以Al(OH)3为焙烧助剂可有效促进氟碳铈矿的分解,热分解反应级数为0.82,分解活化能为265.463kJ/mol;络合焙烧-硫酸浸出优化工艺条件为:n(A13+)/n(F-)1/2,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1h,硫酸浓度3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h,氟、铈和总稀土浸出率达到了 92.71%,98.92%和98.57%;通过制备冰晶石对氟铝进行资源化利用,氟、铝的回收率为96.33%和97.38%。采用层流恒界面池法研究了 HEHEHP对Ce4+的还原反萃动力学,考察了反萃酸种类、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积、有机相中Ce4+负载量、有机相中自由萃取剂浓度、HCl浓度、H202浓度等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判断了反萃过程的控制模式以及控制步骤;推导出反萃动力学方程;并探讨了反萃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反萃过程为扩散和界面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Ea为22.40kJ/mol;Ce4+的还原反萃动力学方程为:R=10-3.66[Ce](o)1.09[HEH/EHP](o)-1.04[H+](a)0.99[H22](a)0.53,表观速率常数k为10-3.66(mol-0.57·L0.57)/min。采用乳状液膜法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Ce4+,考察了 HDEHP、Span80、液体石蜡的体积分数,内水相中HCl和H2O2浓度,油内比,水乳比,外水相酸度,萃取时间和萃取转速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筛选出理想的萃取体系和条件因素;同时研究了外水相中Ce4+与RE3+的分离情况以及氟的存在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优化条件为:HDEHP浓度12%(v/v)、Span80浓度2~3%(v/v)、液体石蜡浓度 2~4%(v/v)、HCl 浓度 4~5mol/L、H202 浓度 0.02mol/L、外水相酸度 0.4~0.5mol/L、油内比1.5、水乳比2、萃取时间15min以及萃取转速250rpm,Ce4+萃取率可达98%;乳状液膜体系在Ce4+-RE3+混合溶液中,对Ce4+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内水相中引入Al3+,会提高Ce4+和F-的萃取率,外水相中引入Al3+,F-几乎不被萃取,可实现Ce4+和F-的分离;采用超声破乳,回收率在97%以上。

何宇航[10](2016)在《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合成及其水性银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片状铝颜料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效应颜料之一,由于其具有明亮的金属光泽和“随角异色”效应,被广泛地应用于溶剂型涂料和油墨中。随着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和油墨逐渐被环保无毒的水性涂料和水性油墨所代替,铝颜料的水性化势在必行。但是铝粉颜料应用于水性介质时存在两大问题:第一,铝粉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不仅严重削弱铝粉的金属光泽,还给生产和贮存带来不安全因素。第二,铝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致涂膜凹凸不平、光泽度降低、铝粉脱落等现象。因此,对铝粉颜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其适用于水性介质是非常必要的。至今,国内外对铝颜料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有机杂化包覆:通过引入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来改善铝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相容性,即先包覆含有双键的偶联剂,然后与第二种单体进行原位聚合。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聚合单体竞聚的问题,表面接枝可能受到限制。本文利用"grafting from"的接枝手段,将后续易控的热引发剂以化学键锚固在颗粒表面,确保在铝颜料表面“长出”高接枝密度的聚合物刷。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表面包覆有二氧化硅的铝颜料(SiO2@AI),随后在SiO2@AI的表面通过"grafting from"的手段引入三类聚合物刷,得到新型水性铝颜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耐腐蚀性、比表面积(BET)、热重(TG)、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的测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SiO2@AI的合成及其结构和性能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前驱物,三乙胺(Et3N)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包覆层。研究表明:在包覆过程中,TEOS的水解产物不仅相互之间反应形成Si-O-Si键,而且与铝粉表面羟基反应形成Si-O-AI键。TEOS和水的用量、催化剂的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直接影响包覆性能,进而决定SiO2@Al在水性介质中耐腐蚀性和分散性的优劣。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包覆条件为:铝颜料2.0 g,铝和硅的摩尔比为5.2,TEOS和水的摩尔比为1:30,催化剂的浓度为0.13mol/L,乙醇100 mL,温度45℃,反应时间9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SiO2@Al在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防腐蚀率为97%,BET比表面积为63.6 m2/g,总的孔洞体积为0.09 m3/g3,平均孔径5.4 nm,表面比较致密,但其在水性介质中易团聚,导致光泽度明显的降低,且其在水介质中的团聚现象随着表面二氧化硅包覆量的增加而变得更明显。2.三类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基于分散性的要求,在SiO2@Al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弱聚电解质刷(PAA)、强聚电解质刷(PSS)和非聚电解质刷(PVP)三种接枝改性铝颜料,分别为PAA接枝的铝颜料(PAA-SiO2@Al)、PSS接枝的铝颜料(PSS-SiO2@Al)PVP接枝的铝颜料(PVP-SiO2@Al),其刷链的数均分子量依次为10768-22908、7921-20318、10957-31228;刷链的接枝密度分别为0.13-0.14 chains/nm2、0.09-0.11 chains/nm2、0.16-0.17 chains/nm2。比表面积测试表明:接枝聚合物刷后,比表面积分别减少到57.9m2/g、43.7 m2/g、54.6 m2/g;总的孔体积分别减小到0.06 m3/g、0.07m3/g、0.08 m3/g,颗粒表面更加致密。3.三类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耐腐蚀性及分散性PAA-SiO2@Al、PSS-SiO2@Al、PVP-SiO2@Al在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耐腐蚀率分别能达到100%、100%和97.5%。马尔文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接枝一定分子量的PAA、PSS、PVP后,SiO2@Al的d(0.5)从24.6 μm分别降低到14.0 μm、11.6 μm、14.7μm。三种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性能得到改善,且聚合物刷的分子量越大,颗粒分散性能越好。研究发现:非聚电解质PVP对环境pH值不敏感,zeta电位绝对值比较小(<13 mv),主要通过空间位阻斥力提高铝颜料颗粒的分散性;强聚电解质PSS对环境pH值同样不敏感,但其表面带有比较多的电荷(-46 mv),且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对铝颜料分散性能的改善源于静电排斥力和空间位阻斥力的协同作用;弱聚电解质PAA,其表面zeta电位易受到环境pH值的影响,只有在强碱性环境下才有明显的电荷作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也证实了聚合物刷对SiO2@Al的分散有明显的改善效果。4.水性银墨及性能研究以SiO2@Al、PAA-SiO2@Al、PVP-SiO2@Al和PSS-SiO2@Al作为水性油墨中的颜料组分形成水基银墨产品。结果表明:SiO2@Al在水性银墨中分散性不好,易团聚,涂膜不够光滑平整,涂膜光泽度随着粘度和干燥温度的不同在19.8-58.2 Gs范围内变化,而接枝有聚合物刷的改性铝颜料在水性银墨中能比较好地分散和定向,在优化条件下配置得到PAA-SiO2@Al涂膜光泽度达到82 Gs,附着力为0级,硬度达到3H,平整度高,耐腐蚀性能好;PSS-SiO2@Al涂膜光泽度达到87.8 Gs,附着力1级,硬度3H,平整度高,耐腐蚀性能好。PVP-SiO2@Al涂膜光泽度达到95.4 Gs,附着力0级,硬度3H,平整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前述产品和国际进口产品相比,除了在涂膜硬度方面稍逊,其主要技术指标和国外产品基本持平。

二、一种新涂料原料──聚电解质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涂料原料──聚电解质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2)再生纤维素胶体悬浮液的制备及其拓展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纤维素简介
    1.2 纤维素的结晶和微细结构
    1.3 纤维素的溶胀和溶解
        1.3.1 纤维素的衍生化溶剂
        1.3.1.1 路易斯酸
        1.3.1.2 黄原酸盐
        1.3.2 纤维素的非衍生化溶剂
        1.3.2.1 铜氨配合物
        1.3.2.2 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体系
        1.3.2.3 碱(NaOH,LiOH)/溶胀剂(尿素、硫脲)的溶剂体系
        1.3.2.4 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
        1.3.2.5 离子液体
    1.4 再生纤维素材料
        1.4.1 再生纤维素纤维
        1.4.2 再生纤维素膜
        1.4.3 再生纤维素气凝胶和水凝胶
    1.5 纤维素复合材料
    1.6 纤维素胶体粒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C胶体悬浮液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RC胶体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2.2.4 实验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C胶体悬浮液的制备
        2.3.2 形貌分析
        2.3.3 偏光显微镜分析
        2.3.4 XRD分析
        2.3.5 FT-IR分析
        2.3.6 聚合度、取代度、表面电荷、产率分析
        2.3.7 RC胶体悬浮液的悬浮稳定性
        2.3.7.1 含量对RC胶体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2.3.7.2 盐的含量对RC胶体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2.3.8 机械作用力对RC胶体悬浮液的影响
        2.3.8.1 机械作用力对RC胶体悬浮液应变扫描的影响
        2.3.8.2 机械作用力对RC胶体悬浮液频率扫描的影响
        2.3.9 RC胶体悬浮液的流变性质
        2.3.9.1 RC胶体悬浮液的应变扫描
        2.3.9.2 RC胶体悬浮液的频率扫描
        2.3.9.3 RC胶体悬浮液的触变恢复性
        2.3.9.4 RC胶体悬浮液的屈服应力
        2.3.10 海藻酸钠对RC胶体悬浮液的流变性质的影响
        2.3.10.1 海藻酸钠对RC胶体悬浮液频率扫描的影响
        2.3.10.2 海藻酸钠对RC胶体悬浮液触变恢复性的影响
        2.3.10.3 海藻酸钠对RC胶体悬浮液屈服应力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RC胶体悬浮液在提高水性乳胶的抗流挂性能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不同原料RC的制备
        3.2.4 聚丙烯酸酯乳胶合成方法
        3.2.5 PA乳胶-RC胶体悬浮液
        3.2.6 实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RC胶体悬浮液表征
        3.3.1.1 RC胶体悬浮液稳定性
        3.3.2 RC胶体悬浮液对PA乳胶的影响
        3.3.2.1 RC胶体悬浮液对PA乳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3.3.2.2 RC胶体悬浮液对PA乳胶抗流挂性的影响
        3.3.2.3 RC胶体悬浮液对PA乳胶蠕变性能的影响
        3.3.3 RC对PA乳胶膜的影响
        3.3.3.1 RC对PA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2 RC对PA乳胶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3.3.3.3 RC对PA乳胶膜透明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RC聚苯乙烯复合材料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RC/P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4.2.6 实验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C稳定苯乙烯乳液
        4.3.1.1 RC稳定苯乙烯乳液
        4.3.1.2 RC稳定苯乙烯乳液的乳滴粒径表征
        4.3.2 RC稳定苯乙烯乳液引发聚合
        4.3.2.1 聚苯乙烯SEM表征
        4.3.2.2 聚苯乙烯转化率
        4.3.2.3 聚苯乙烯分子量分布
        4.3.2.4 RC在聚苯乙烯微球上的分布
        4.3.3 RC对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影响
        4.3.3.1 RC对聚苯乙烯复合材料透明度的影响
        4.3.3.2 RC对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4.3.3.3 RC对聚苯乙烯复合材料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
        4.3.3.4 RC对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RC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液体食用油固化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乳液凝胶的制备方法
        5.2.4 油凝胶的制备方法
        5.2.5 实验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使用RC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乳液凝胶
        5.3.1.1 RC/可得兰制备乳液凝胶
        5.3.1.2 RC/可得兰制备乳液的类型
        5.3.1.3 RC/可得兰制备乳液的Zeta电位
        5.3.1.4 RC/可得兰制备乳液的机理
        5.3.1.4 油水比对乳液凝胶的影响
        5.3.1.5 温度对乳液凝胶的热行为影响
        5.3.1.6 RC和可得兰含量对乳液凝胶的影响
        5.3.1.7 RC和可得兰含量对乳液凝胶的频率扫描的影响
        5.3.1.8 RC和可得兰含量对乳液凝胶的蠕变的影响
        5.3.2 使用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油凝胶
        5.3.2.1 RC/CMC稳定Pickering乳液
        5.3.2.2 RC/CMC稳定Pickering乳液粒径分析
        5.3.2.3 RC/CMC稳定Pickering乳液的流变分析
        5.3.2.4 RC/CMC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
        5.3.2.5 RC/CMC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油凝胶
        5.3.2.6 油凝胶频率扫描
        5.3.2.7 油凝胶触变恢复性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3)刷状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在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荧光微球
        1.1.1 荧光微球的概述
        1.1.2 荧光微球的分类
        1.1.3 荧光微球的制备
        1.1.4 荧光微球的应用
    1.2 刷状聚合物微球
        1.2.1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概述
        1.2.2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分类
        1.2.3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1.2.4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结构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设备
        2.2.2 光引发剂的制备与表征
        2.2.3 包覆光引发剂核的制备
        2.2.4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2.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粒径调控
        2.3.2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羧基含量
        2.3.3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表面电荷
        2.3.4 刷状聚合物微球的形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刷状荧光微球制备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设备
        3.2.2 不同方法制备刷状荧光微球
        3.2.3 制备传统荧光微球
        3.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核对刷状荧光微球的影响
        3.3.2 制备方法对刷状荧光微球的影响
        3.3.3 不同缓冲液对制备刷状荧光微球的影响
        3.3.4 基质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3.3.5 羧基含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3.3.6 5-氨基荧光素加入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3.3.7 pH及紫外光照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刷状荧光微球在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设备
        4.2.2 离子检测
        4.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铜离子检测
        4.3.2 硫离子检测
        4.3.3 荧光增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主客体相互作用介导的水相聚合诱导自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1.1.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的基本原理
        1.1.2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常用参数
        1.1.3 嵌段共聚物组装过程中的动力学影响
    1.2 聚合诱导自组装
        1.2.1 水相分散聚合
        1.2.2 水相乳液聚合
        1.2.3 离子型单体的聚合诱导自组装
    1.3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水相分散聚合
        1.3.1 环糊精/疏水单体形成主客体复合物
        1.3.2 环糊精-聚合物超分子包结复合物
        1.3.3 RAFT聚合环糊精/疏水单体复合物制备嵌段共聚物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第2章 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苯乙烯水相分散聚合PISA
    2.1 本章引论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
        2.2.2 表征方法
        2.2.3 PEG45-TTC大分子链转移剂的制备
        2.2.4 RAFT分散聚合CD/St复合物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St主客体复合物的水溶性
        2.3.2 CD/St复合物的水相RAFT分散聚合
        2.3.3 PEG-b-PS组装体的形貌,形貌转变
        2.3.4 组装体稳定性与动力学对组装体形貌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与展望
第3章 聚合动力学对组装路径的调控
    3.1 本章引论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
        3.2.2 表征方法
        3.2.3 改变聚合速率进行水相分散RAFT聚合
        3.2.4 改变引发剂进行水相分散RAFT聚合
        3.2.5 不同长度纳米管稳定Pickering乳液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动力学对组装体形貌的调控
        3.3.2 聚合动力学对组装体形貌调控的机理描述
        3.3.3 引发剂调控聚合速率
        3.3.4 纳米管尺寸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调控
    3.4 本章小结与展望
第4章 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多种疏水单体的水相PISA
    4.1 本章引论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表征方法
        4.2.3 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主客体作用PISA
        4.2.4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主客体作用水相PISA
        4.2.5 液晶偶氮苯单体的主客体作用水相PISA
        4.2.6 含氟单体的主客体作用水相PISA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主客体作用PISA
        4.3.2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主客体作用水相PISA
        4.3.3 液晶偶氮苯功能单体的主客体作用水相PISA
        4.3.4 含氟单体的主客体作用水相PISA
    4.4 本章小结与展望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现状
        1.2.1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星形聚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3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
        1.3.2 pH响应性聚合物
    1.4 金属催化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
        1.4.1 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1.4.2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星形P(AM-co-AMPSNa-co-NVP)的合成、表征及耐温抗盐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水溶性三臂引发剂的合成
        2.2.3 星形丙烯酰胺均聚物的合成
        2.2.4 星形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
        2.2.5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2.6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溶性三臂引发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2.3.2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
        2.3.3 反应条件对丙烯酰胺均聚合反应的影响
        2.3.4 反应条件对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2.3.5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2.4 小结
第三章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溶液性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纳米SiO_2改性功能单体的合成
        3.2.3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
        3.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3.2.5 产物溶液性质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
        3.3.2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3.3.3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3.4 小结
第四章 星形P(AM-co-MPAD)的合成、表征及热响应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4.2.3 星形P(AM-co-MPAD)的合成
        4.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4.2.5 热响应行为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的化学结构分析
        4.3.2 星形P(AM-co-MPAD)的化学结构分析
        4.3.3 反应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
        4.3.4 星形P(AM-co-MPAD)溶液的热响应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星形PDMAEMA的合成与HPAM水凝胶体系构筑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2.2 水溶性多臂引发剂的合成
        5.2.3 多臂星形PDMAEMA的合成
        5.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5.2.5 星形PDMAEMA最低临界溶解温度的测定
        5.2.6 星形PDMAEMA/HPAM水凝胶的制备与协同性质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溶性多臂引发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5.3.2 多臂星形 PDMAEMA 的结构分析
        5.3.3 星形PDMAEMA聚合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5.3.4 星形PDMAEMA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5.3.5 星形PDMAEMA与 HPAM的协同性质
    5.4 小结
第六章 星形P(NIPAM-b-DMAEMA-b-NVP)的合成与自组装性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6.2.2 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6.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6.2.4 产物最低临界溶解温度的测定
        6.2.5 自组装性质的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星形聚合物的水相SET-LRP
        6.3.2 星形嵌段聚合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6.3.3 星形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铝粉表面的改性及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性铝颜料产业的发展历史
    1.3 水性铝颜料的制备方法
        1.3.1 化学钝化膜法
        1.3.2 微胶囊法
        1.3.3 表面有机链修饰改性法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1 铝粉表面的清洗
        2.2.2 多层结构包覆型铝颜料的制备
        2.2.3 聚多巴胺膜包覆型铝颜料的制备
        2.2.4 聚硅氧烷原位聚合包覆型铝颜料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第三章 多层结构包覆型铝颜料的制备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制备过程分析
        3.2.2 钼酸钠浓度对铝粉表面钝化膜的影响
        3.2.3 反应时间对铝粉表面钝化膜的影响
        3.2.4 FT-IR分析
        3.2.5 XPS分析
        3.2.6 形貌结构分析
        3.2.7 热稳定分析
        3.2.8 分散性分析
        3.2.9 耐水性能分析
        3.2.10 光泽度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多巴胺膜在铝粉表面的原位聚合形成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制备机理分析
        4.2.2 不同多巴胺的添加量在铝粉表面包覆
        4.2.3 不同反应时间在铝粉表面的包覆改性
        4.2.4 FT-IR分析
        4.2.5 XPS分析
        4.2.6 热稳定性分析
        4.2.7 耐水性能分析
        4.2.8 分散性分析
        4.2.9 光泽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硅氧烷原位聚合包覆铝颜料的制备
    5.1 前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制备机理分析
        5.2.2 Zeta电位分析
        5.2.3 FT-IR分析
        5.2.4 XPS分析
        5.2.5 NMR分析
        5.2.6 形貌分析
        5.2.7 热稳定分析
        5.2.8 EIS分析
        5.2.9 耐水性能分析
        5.2.10 应用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质
        1.1.1 纳米纤维素的定义
        1.1.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1.1.3 纳米纤维素的性质
        1.1.4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1.2 超疏水材料研究现状
        1.2.1 超疏水性能的定义
        1.2.2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1.3 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研究
        1.3.1 植物纤维类材料超疏水化研究
        1.3.2 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料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四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2.3.2 纳米纤维素基颗粒的制备
        2.3.3 纳米纤维素基颗粒的改性
        2.3.4 纳米纤维素基涂料的制备及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ickering乳化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3.3.2 mTOCN的制备与分析
        3.3.3 O/W乳液制备及表征
        3.3.4 复合微球表征
        3.3.5 复合微球制备超疏水涂料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步法制备纳米纤维素/PDMS超疏水涂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TOCN的制备与分析
        4.3.2 mTOCN基超疏水涂层的分析与应用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抗盐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盐效应及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1.2.1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结构、性能
        1.2.2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驱油机理
    1.3 常规抗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1.3.2 抗盐单体共聚物
        1.3.3 梳形聚合物
        1.3.4 两性聚合物
    1.4 基于分子间作用力构筑的抗盐聚合物体系
        1.4.1 基于静电作用构筑的抗盐聚合物体系
        1.4.2 基于主客体作用构筑的抗盐聚合物体系
        1.4.3 基于疏水缔合作用构筑的抗盐聚合物体系
        1.4.4 基于络合作用构筑的聚合物
    1.5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功能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测试方法
    2.2 大分子单体的分子设计
        2.2.1 大分子单体
        2.2.2 大分子单体的特性
        2.2.3 大分子单体的分子设计
    2.3 大分子水溶性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3.1 大分子水溶性单体的合成
        2.3.2 大分子水溶性单体的表征
    2.4 大分子水溶性疏水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2.4.1 大分子水溶性疏水单体的合成
        2.4.2 大分子水溶性疏水单体的表征
    2.5 支链型疏水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2.5.1 支链型疏水单体的合成
        2.5.2 支链型疏水单体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梳形聚合物的制备及溶液性能
    3.1 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仪器
        3.1.3 测试方法
    3.2 梳形聚合物的合成
        3.2.1 CHPAM的合成步骤
        3.2.2 CHAP的合成步骤
    3.3 梳形聚合物的配方优化
        3.3.1 单体浓度、引发剂加量、反应温度的优化
        3.3.2 大分子水溶性疏水单体的优化
        3.3.3 大分子水溶性疏水单体加量的优化
        3.3.4 CHPAM的配方
    3.4 梳形聚合物的表征
        3.4.1 梳形聚合物的红外谱图
        3.4.2 梳形聚合物的核磁谱图
        3.4.3 梳形聚合物的分子量
    3.5 梳形聚合物的溶液性能
        3.5.1 黏浓曲线
        3.5.2 梳形聚合物的盐敏性
        3.5.3 梳形聚合物的流变性
    3.6 梳形聚合物的热盐稳定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制备及溶液性能
    4.1 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1.3 测试方法
    4.2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合成
        4.2.1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合成步骤
        4.2.2 超分子聚合物(CBHAP)合成条件优化
    4.3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表征
        4.3.1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红外谱图
        4.3.2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分子量
        4.3.3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核磁谱图
        4.3.4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微观形貌
        4.3.5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分子链结构
    4.4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溶液性能
        4.4.1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黏浓曲线
        4.4.2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流变性
        4.4.3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黏弹性
        4.4.4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凝胶化
    4.5 超分子聚合物的盐效应
        4.5.1 盐诱导聚合物的黏度变化
        4.5.2 盐诱导聚合物的剪切增稠行为
        4.5.3 盐诱导聚合物的温敏行为
        4.5.4 盐诱导聚合物的黏弹行为及凝胶化
    4.6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热盐稳定性
    4.7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溶解性
    4.8 超分子聚合物(CBHAP)的抗剪切性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合物的抗盐机理
    5.1 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
        5.1.1 实验药品
        5.1.2 实验仪器
        5.1.3 测试方法
    5.2 聚合物的分子尺寸
        5.2.1 不同聚合物的分子尺寸
        5.2.2 聚合物分子尺寸的分布特征
        5.2.3 钠离子对聚合物分子尺寸的影响
        5.2.4 钙离子对聚合物分子尺寸的影响
    5.3 聚合物的分形特征
        5.3.0 聚合物体系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
        5.3.1 HPAM的分形特征
        5.3.2 CHPAM的分形特征
        5.3.3 CHAP的分形特征
        5.3.4 CBHAP的分形特征
    5.4 聚合物的形貌特征
        5.4.1 HPAM的形貌特征
        5.4.2 CHPAM的形貌特征
        5.4.3 CHAP的形貌特征
        5.4.4 CBHAP的形貌特征
    5.5 聚合物的分形聚集过程
    5.6 聚合物与金属阳离子的相互作用
        5.6.1 聚合物与钠离子的相互作用
        5.6.2 聚合物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
    5.7 聚合物的抗盐机理
        5.7.1 微观形貌、分形聚集过程及抗盐性的关联性
        5.7.2 抗盐机理的阐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聚合物的流动特性及驱油性能
    6.0 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
        6.0.1 实验药品
        6.0.2 实验仪器
    6.1 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
        6.1.1 不同种类聚合物的R_f和R_(ff)
        6.1.2 CBHAP体系的注入性
    6.2 聚合物盐增稠的物理模拟
        6.2.1 渗透率对盐增稠的影响
        6.2.2 注入量对盐增稠的影响
        6.2.3 聚合物浓度对盐增稠的影响
        6.2.4 矿化度对盐增稠的影响
        6.2.5 温度对盐增稠的影响
        6.2.6 流动状态下盐增稠的机理分析
    6.3 聚合物剪切增稠的物理模拟
    6.4 高钙镁条件下聚合物的驱油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概述
        1.1.1 稀土的化学性质
        1.1.2 稀土的应用
        1.1.3 稀土资源分布现状
    1.2 氟碳铈矿资源概况
        1.2.1 氟碳铈矿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1.2.2 氟碳铈矿湿法冶炼工艺研究现状
        1.2.3 稀土萃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1.3 氟的性质及其对氟碳铈矿冶炼过程的影响
        1.3.1 氟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3.2 氟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1.3.3 氟对氟碳铈矿冶炼过程影响的研究
        1.3.4 围绕“除氟”开展的氟碳铈矿冶炼工艺研究进展
    1.4 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1.4.1 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
        1.4.2 电解质溶液理论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3 电解质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HDEHP/HEHEHP萃取Ce~(4+)和F~-的界面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2.4 分析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萃取剂/(Ce~(4+)-H_2SO_4)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2.3.2 萃取剂/(Ce~(4+)-F~--H_2SO_4)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2.3.3 关于第三相的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e(SO_4)_2-H_2SO_4-H_2O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密度
        3.3.2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折光率
        3.3.3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电导率
        3.3.4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e(SO_4)_2-HF-H_2SO_4-H_2O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密度
        4.3.2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折光率
        4.3.3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电导率
        4.3.4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氟/稀土分离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5.2.2 分析测试方法
    5.3 氟络合物稳定常数测定
        5.3.1 实验原理
        5.3.2 实验步骤
        5.3.3 结果与讨论
    5.4 F-Ce-B体系
        5.4.1 实验步骤
        5.4.2 结果与讨论
    5.5 F-Ce-Al体系
        5.5.1 实验步骤
        5.5.2 结果与讨论
    5.6 F-Ce-Zr体系
        5.6.1 实验步骤
        5.6.2 结果与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氟碳铈矿络合焙烧-硫酸浸出及氟资源化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6.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6.2.2 分析测试方法
    6.3 氟碳铈矿络合焙烧-硫酸浸出过程研究
        6.3.1 实验步骤
        6.3.2 数据处理
        6.3.3 结果与讨论
    6.4 硫酸浸出液中氟/稀土的分离
        6.4.1 实验步骤
        6.4.2 结果与讨论
    6.5 氟的资源化研究
        6.5.1 合成原理
        6.5.2 实验步骤
        6.5.3 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铈的还原反萃动力学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试剂
        7.2.2 实验设备
        7.2.3 实验步骤
        7.2.4 分析方法
        7.2.5 数据处理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萃取和反萃反应机理
        7.3.2 反萃酸种类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3.3 搅拌速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3.4 温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3.5 比界面积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3.6 有机相铈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3.7 有机相自由HEHEHP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3.8 反萃剂中H~+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3.9 反萃剂中H_2O_2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7.4 反萃速率方程的推导
    7.5 探讨反萃机理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乳状液膜法萃取硫酸溶液中Ce~(4+)的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条件选择
        8.2.2 实验试剂
        8.2.3 实验设备
        8.2.4 实验步骤
        8.2.5 分析方法
        8.2.6 数据处理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8.3.1 乳状液膜萃取机理
        8.3.2 乳状液表征
        8.3.3 制膜实验
        8.3.4 内水相实验
        8.3.5 萃取实验
        8.3.6 外水相实验
        8.3.7 破乳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10)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合成及其水性银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铝粉颜料的特性及水性化过程面临的问题
        1.1.1 铝粉颜料的特性
        1.1.2 铝颜料水性化面临的问题
    1.2 铝在水中的转变
    1.3 铝颜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1.3.1 防腐蚀抑制剂法
        1.3.2 包覆法
    1.4 铝颜料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 溶胶凝胶法的优缺点
        1.4.2 无机/有机杂化包覆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SiO_2@Al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实验
        2.3.2 正交实验
        2.3.3 SiO_2@Al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引发剂相关表征
        3.3.2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FTIR表征
        3.3.3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XPS表征
        3.3.4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比表面积和孔洞分析
        3.3.5 聚合物刷分子量
        3.3.6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形貌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1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耐腐蚀性
        4.3.2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热稳定性
        4.3.3 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分散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性银墨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水性银墨的配置
        5.2.1 实验原料和制墨配方
        5.2.2 水性银墨配制
        5.2.3 银墨和涂膜性能测试及评价
    5.3 水性银墨配制条件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5.3.1 粘度对涂膜外观的影响
        5.3.2 干燥温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5.4 水性银墨油墨综合性能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一种新涂料原料──聚电解质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 [1]氟碳表面活性剂改性聚丙烯酸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备长效防雾涂层[D]. 王立晗.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再生纤维素胶体悬浮液的制备及其拓展应用[D]. 蒋阳. 东华大学, 2020(01)
  • [3]刷状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在离子检测中的应用[D]. 王巧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4]主客体相互作用介导的水相聚合诱导自组装[D]. 陈曦. 清华大学, 2019(02)
  • [5]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D]. 王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铝粉表面的改性及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 张传敏.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郑学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抗盐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盐效应及流动特性研究[D]. 姜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何金桂. 东北大学, 2017(01)
  • [10]聚合物刷改性铝颜料的合成及其水性银墨性能研究[D]. 何宇航. 武汉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一种新型涂料原料——聚电解质与氟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