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靶向给药的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

用于靶向给药的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

一、用于靶向给药的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20)在《水母来源环γ-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及其在构建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水母(Jellyfish)属刺胞动物门,是海洋中一类分布广泛、生物总量庞大的无脊椎动物。水母毒素是多肽/蛋白类混合物,主要储存于触手上的一类特化细胞器——刺丝囊(nematocyst)中。由于水母种类、地域分布及捕食对象的不同,其毒素的组成、生物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比较不同种属水母刺丝囊毒性组分的差异,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以我国近海大规模暴发的发形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C.capillata)和越前水母(Nemopilema nomurai,N.nomurai)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高质量的水母触手转录组数据库;其次优化这两种水母最主要的捕食性刺丝囊纯化以及毒素提取的方法,进一步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chromatography,LC-MS/MS)组学方法对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的蛋白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课题组前期已成功构建C.capillata触手组织cDNA文库,此次利用RNA-seq和de novo组装,基于Illumina Hi SeqTM 2000平台成功构建了N.nomurai触手组织转录组,得到118,243条有效Unigenes序列。使用Blastx算法将组装好的unigenes 与公共数据库(Nr、Swiss-Prot、Pfam、KOG、GO 和 KEGG)进行比对,其中15,927个unigenes得到同源注释。在KOG注释中,25,733个unigenes被分为25个功能类别。GO注释中,26,933个unigenes根据生物学进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进行了注释和分组。KEGG注释中,有19,423个unigenes富集于包括机体系统、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等不同的功能类别中。2.采用优化后的方法从C.capillata和N.nomurai分离纯化到了两种主要的捕食性刺丝囊,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差异,结果发现来自C.capillata的主要是isorhiza型刺丝囊,而来自N.nomurai的主要是mastigophore型刺丝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刺丝囊内毒素蛋白条带的差异,显示N.nomurai刺丝囊毒素(Nemopilema nomurai nematocyst venom,NnV)中大分子量蛋白(>40 kDa)较C.capillata刺丝囊毒素(Cyanea capillata nematocyst venom,CnV)更多,且 NnV 的蛋白分子量范围更广。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两种刺丝囊毒素的毒性差异并计算IC50值,结果表明NnV的细胞毒性约为CnV的5倍。3.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ESI/MS)联用 的方式,获得 CnV和NnV蛋白组分的初始肽段,在CnV和NnV中分别产生了 189,309和267,286个MS/MS肽段。肽段匹配数据库分别为:C.capillata和N.nomurai触手转录组数据(自建)、Uniprot 动物毒素数据库(Uniprot animal toxin and venom database)、Uniprot分类学刺胞动物门数据库以及通过文献查找的其它已报道的生物毒素信息。通过检索匹配,最终在CnV和NnV中分别鉴定和注释到345和329个蛋白,其中结构蛋白、酶和毒素类蛋白数量最多。经过进一步分析,最终在CnV和NnV中分别鉴定出53和69个毒素相关蛋白。这些毒素亦常见于其他有毒动物,包括一些刺胞动物(Nematostella vectensis,Hydra vulgaris))、蛇(Gloydius ussuriensis,Naja annulifera)、蜘蛛(Loxosceles intermedia、Lycosa singoriensis)、蝎子(Mesobuthus martensii、Lychas mucronatus)等。4.比较分析后可以将CnV和NnV中共有的蜇伤中毒相关的毒素蛋白大致分为10类:蛋白酶类、磷脂酶、神经毒素、cysteine-rich分泌性蛋白、凝集素、孔道形成毒素、蛋白酶抑制剂、离子通道抑制剂、杀虫活性成分和其他毒素。以上毒素在CnV和NnV之间的构成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例如,NnV占比最高的三类毒素是金属蛋白酶、蛋白酶类以及孔道形成毒素,分别占NnV毒素的27.5%、18.8%和8.7%。CnV中最多的三类毒素分别为磷脂酶、神经毒素和蛋白酶类,分别占22.6%、17.0%和 11.3%。该部分结果揭示了我国两种常见的暴发性水母刺丝囊毒素分子的多样性,同时还提示不同水母刺丝囊毒素组分构成比例的不同与其蜇伤效应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有望为不同水母蜇伤的治疗提供指导。第二部分在多组学分析结果的指导下,本课题组致力于水母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在前期分离纯化过程中,我们发现水母刺丝囊粗毒组分疏水性强、稳定性差(对热不稳定、pH变化敏感),目前全球也仅有少数几种毒素分子被成功分离、鉴定。但是本课题组在分离纯化NnV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从刺丝囊提取的粗毒具有高水溶性,而将粗毒水溶液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 kDa的透析袋中,在纯水中透析24 h后发现透析袋内有沉淀产生,即毒素的水溶性明显降低;若将粗毒样品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分离,则发现第一个蛋白洗脱峰均为紫外吸收明显的大峰,而之后的洗脱峰紫外吸收很低。表明刺丝囊毒素易聚合形成絮凝物,大部分蛋白在初期即同时被洗脱,因而分离效果不佳。由此我们推测,水母刺丝囊中存在一类水溶性好、吸附力强、有助于提升毒素蛋白亲水性的小分子物质,对毒素蛋白结构稳定、活性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推测,我们将水母刺丝囊提取液经脱盐、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反相C18柱分离后,ESI-MS检测发现一组相对分子质量等差 129 的系列小分子(依次为:516 Da、645 Da、774 Da、903 Da、1032 Da、1161 Da、1290 Da、1419 Da)。该系列小分子的分子量均为129的倍数(4~11×),提示是以129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且该系列聚合物没有起始单元,为均一的聚合。进一步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其仅由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一种氨基酸组成。Glu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谷氨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29,要形成分子量为129倍数的分子结构,有两种可能性:①N端是分子内封闭(焦谷氨酸)的肽链;②环谷氨酸。考虑到谷氨酸的特殊性,其可以γ-羧基形成肽键,因此可能的分子结构有4种类型,即环α、环γ、焦谷α、焦谷γ。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分子结构类型,我们以6个谷氨酸残基组成的6元肽为代表,化学合成了其所有可能的四种结构类型。最终比对确定,该系列小分子是一组环γ-聚谷氨酸(cyclo-y-polyglutamic acid,cyclo-γ-PGA),分别由4-11个谷氨酸残基组成。我们进一步验证了 cyclo-y-PGA确实具有增加毒素蛋白亲水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且对离体细胞和整体动物均无毒性作用。可见cyclo-γ-PGA具备了优质生物材料的特点,因此本课题第三部分即利用cyclo-y-PGA作为涂层材料包裹纳米胶束,并深入分析cyclo-γ-PGA作为纳米胶束涂层的潜在优势。第三部分常用化疗药物水溶性低、稳定性差、体内循环时间短、缺乏肿瘤靶向性,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严重毒副作用。而纳米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的肿瘤靶向性,提升药物稳定性并延缓药物释放。本课题第二部分,从水母刺丝囊分离鉴定了一组全新的小分子cyclo-γ-PGA,与链状γ-聚谷氨酸一样存在大量游离羧基,但又具有环肽结构,性能更加稳定。因此,本部分首先以光敏剂原卟啉(Protoporphyrin Ⅸ,PpⅨ)和含二硫键的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LA)为疏水基团,亲水肽(NLS)为亲水基团,设计制备了双重响应性纳米胶束NLS-LA-PpⅨ。其次,利用从水母刺丝囊分离鉴定到的全新环状小分子cyclo-γ-PGA包裹前期设计合成的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纳米胶束,制备cyclo-γ-PGA涂层的载阿霉素纳米胶束NLS-LA-PpⅨ-DOX@cyclo-γ-PGA,评价cyclo-γ-PGA作为生物涂层在提升纳米胶束稳定性以及利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介导的内吞途径增加细胞对胶束的摄取等方面的优势,明确该纳米胶束的还原/光刺激双重响应性能,并检测其体内外抗肿瘤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溶剂共挥发法制备纳米胶束,马尔文粒径仪检测显示cyclo-y-PGA涂层后的纳米胶束的粒径稍增大,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降低,同时电位发生翻转;透射电镜显示加入cyclo-y-PGA后纳米胶束周围出现一圈淡色涂层,胶束呈球形,粒径较均一,以上结果表明cyclo-γ-PGA可以成功包裹于纳米胶束周围。2.cyclo-γ-PGA涂层胶束在高离子浓度以及含血清的培养基条件下,24 h累积释放率较未涂层纳米胶束低,说明cyclo-γ-PGA涂层可以增加纳米胶束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类似地,溶血实验显示cyclo-γ-PGA涂层可以减少纳米载体与红细胞相互作用,降低溶血率,加强纳米胶束在血液中的稳定性。3.细胞摄取试验结果表明,cyclo-γ-PGA涂层能够增加细胞对纳米胶束的摄取;进一步利用GGT酶抑制剂GGsTop后证明,cyclo-γ-PGA涂层是通过GGT酶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来增加细胞对纳米胶束的内化。4.纳米胶束的还原/光刺激双重响应性能研究显示,当纳米胶束处于pH 5.0/10 mM GSH条件(模拟肿瘤细胞内环境),72 h的累积释放率显着升高,证明纳米胶束具备良好的还原响应特性。光敏效应研究显示,当施加短时光照时,内涵体膜会发生光化学破裂,引发光化学内在化(photochemical internalization,PCI)效应,从而增强纳米胶束的逃逸,促使药物在细胞质内传递。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结果显示,cyclo-γ-PGA涂层纳米胶束处理后的细胞内ROS含量较游离PpIX以及其他纳米胶束组更高,一方面证明cyclo-γ-PGA涂层增加了细胞对纳米胶束的摄取,另一方面也表明更多的光敏剂进入细胞产生更多单线态氧(singletoxygen,1O2),为下一步研究纳米胶束光动力治疗奠定了基础。5.体外抗肿瘤研究表明,cyclo-γ-PGA涂层纳米胶束较之非涂层纳米胶束展现出更强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活体成像分析显示cyclo-γ-PGA涂层纳米胶束组展现出良好的肿瘤靶向能力,可以有效减少DOX在其他器官的蓄积,从而降低DOX的毒副作用。体内抗肿瘤试验显示,NLS-LA-PpIX-DOX@cyclo-γ-PGA协同光动力治疗能显着提高DOX的在体肿瘤抑制效果,在显着提高疗效的同时,NLS-LA-PpIX-D6.OX@cyclo-γ-PGA极大地降低了 DOX毒副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总之,本部分研究基于水母刺丝囊来源的新型聚阴离子环状小分子cyclo-γ-PGA,构建了一个在血循环中稳定性良好,具有还原/光刺激双重响应性以及GGT受体靶向功能,化疗与光动力治疗协同作用的聚合物纳米给药体系,为抗肿瘤化疗药物输送体系研究提供新思路。

唐悦[2](2020)在《基于聚氨基酸的pH敏感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输送载体的合成、载药性能及抗肿瘤的研究》文中指出聚氨基酸型高分子因具有可降解性、非免疫原性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医药领域,设计合成的聚氨基酸纳米载体具有特定靶向性、增强内吞作用、活性药物控制释放等优点,基于聚氨基酸材料研发的各种纳米载体已成为新型抗肿瘤应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基于聚氨基酸和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p H敏感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输送载体,从接枝共聚物与嵌段共聚物,物理包埋与化学键合两种角度出发,对其载药性能与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我们通过将接枝共聚物与嵌段共聚物两种载体材料分别担载抗肿瘤疏水药物鬼臼毒素,实现了p H敏感性和控制释放。具体的材料分为两种:(1)4-苯基丁醇改性聚谷氨酸接枝共聚物;(2)乙烯基乙醇醚改性聚天冬氨酸嵌段共聚物。针对两种材料的工作如下:(1)通过4-苯基丁醇(PB)与聚L-谷氨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PLG-gmPEG)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具有不同PB接枝度的稳定型聚L-谷氨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4-苯基丁酯(PLG-g-mPEG/PB:PPB-1~PPB-4)共聚物载体,并将所得共聚物制备成胶束(NP-1~NP-4)。我们评价了胶束稳定性、临界胶束浓度、粒径、Zeta电位等胶束自组装行为。结果显示,NP-1~NP-4共聚物胶束在37℃时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变温红外和圆二色谱验证了一系列共聚物中氢键及二级结构的存在状态,从而解释了NP-1~NP-4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的原因。我们将NP-1~NP-4通过纳米沉淀法包载疏水抗肿瘤药物鬼臼毒素(PPT)。(2)筛选出物理包埋鬼臼毒素的最优的稳定型载体为:聚L-谷氨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4-苯基丁酯(PLG-g-mPEG/PB:PPB-4)共聚物载体,得到鬼臼毒素高分子纳米胶束药物(PPT-NPs)。紫外测定结果显示,NP-4担载PPT形成的PPT-NPs有最高的载药量(28.2%)和包封率(94.0%)。PPT-NPs在p H=7.4的PBS环境中,96 h仅释放20%PPT,但在p H=5.0的酸性PBS环境中,24 h能释放60%PPT,48 h时能释放80%的PPT。MTT检测载药胶束对人源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我们通过物理包埋的载药方法,验证了其他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紫杉醇和喜树碱的担载效率,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以上结果显示,我们制备的共聚物胶束在抗肿瘤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3)我们通过乙烯基乙醇醚与聚天冬氨酸嵌段聚乙二醇(mPEG-PAsp)进行键合后,再与PPT键合,形成p H敏感的缩醛键,从而获得化学键合的高分子鬼臼毒素前药,通过紫外测试获得其载药量。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发现缩醛键具p H敏感性,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载药与释放效率。

王佳玉[3](2020)在《基于可注射水凝胶的肿瘤局部治疗新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是一类有趣的软物质材料。其成胶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并表现出诸如刺激响应、自愈合等性能,使该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顺铂(CDDP)作为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化疗药物,具有广谱抗癌活性。但其选择性差、副作用大等不利因素,制约了该药物的临床疗效。另一方面,静脉注射具有给药频次高、全身毒副作用大、药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注射超分子水凝胶并用于实体肿瘤的原位治疗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其成胶机理和凝胶性质,并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为模型进行了载药凝胶的抗肿瘤研究。在本工作中开发采用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cRGDfk)修饰的聚(乙二醇)-接枝-聚(谷氨酸)材料(PLG-g-mPEG),与顺铂经配位键形成载药胶束;进一步,利用α-环糊精(α-CD)与PLG-g-mPEG上的聚(乙二醇)(PEG)链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水凝胶。在形成凝胶过程中,该凝胶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流变力学研究证明,水凝胶的强度是可以通过α-CD的浓度来进行调控的。此外,由于CDDP与羧基的配位作用,载药水凝胶的机械强度相对于空白凝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圆二色谱测试结果显示,顺铂浓度的改变可以改变PLG-g-mPEG的二级结构。进一步,将该超分子水凝胶载药系统应用于4T1和B16F10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cRGDfk修饰的载药凝胶具有更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实验验证了细胞对cRGDfk修饰的CDDP NPs内吞作用更强。4T1小白鼠肿瘤模型抑瘤实验结果表明与游离的顺铂药物相比,凝胶中释放出来的纳米药物具有更好的抑制肿瘤的效果。cRGDfk肽的修饰可以进一步地促进纳米药物的内吞作用,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治疗效果。

杨期颐[4](2015)在《刺激响应性聚谷氨酸基纳米胶束的合成及控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胶束特殊的核-壳结构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微存储器,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释放体系。然而临床试验和总结发现,这种传统的聚合物胶束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功能,对肿瘤部位响应迟钝或无响应,药物无法准确及时到达病灶部位,降低药物疗效。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在聚合物胶束的表面或内部引入具有靶向性或敏感性基团,使其到达病灶部位后能快速响应并靶向给药,这种设计理念无疑会使药物的释放达到定位、定时、定量的效果,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因此,本文旨在设计并制备具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用于阿霉素的高效负载和肿瘤细胞内触发释放,并期望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应用。本文首先合成双亲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聚乙二醇)-聚(L-谷氨酸-γ-苄酯)聚合物PNN,然后用水合肼将PNN中γ-苄酯基团转化为酰肼基团共价负载阿霉素,其在水中自组装形成一种具有温度和p H双重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PNN-DOX。通过IR、1H-NMR及GPC手段对上述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该制备方法可行。利用UV、SEM、纳米粒度仪等手段测定PNN-DOX胶束的LCST值约为38℃,其纳米粒子分布均匀呈球形;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PNN-DOX胶束对介质的温度和p H具有较强的刺激响应性;以3T3细胞和He La细胞为模型,该细胞实验及MTT测试结果显示,PNN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制备的PNN-DOX胶束对He 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为进一步增强胶束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本文成功合成双亲性的聚乙二醇-聚(L-谷氨酸-γ-苄酯)聚合物PLE,以胱胺为交联剂与聚合物中的γ-苄酯基团反应得到一种具有二硫键的交联胶束PLS,同时在HBr/HOAc体系中将PLS中剩余γ-苄酯基团转化成羧酸并静电负载阿霉素,其在水中能自组装形成一种具有p H和还原双重响应的交联胶束PLS-DOX。经上述测试方法表明目标产物已经合成,交联前后聚合物胶束均呈形态规整的球形;与未交联胶束PLE相比,交联胶束PLS具有更强的耐盐性和耐稀释性;在模拟人体还原条件(10 m M GSH)的解交联实验中,该聚合物中的二硫键可以快速响应而断裂,其制备的PLS-DOX胶束在体外药物释放实验中显示出优良的p H和还原双重响应性;细胞实验和MTT测试结果显示,PLS交联胶束安全无毒,其制备的PLS-DOX胶束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本文制备的两种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聚合物胶束均有望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应用。

孟丽丽[5](2015)在《抗肿瘤智能药物输送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药物疗法(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目前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大多数的化疗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诸多问题,如水溶性和稳定性较差、毒性大、分布选择性差、缺乏靶向性和体内循环时间短等,不仅疗效低,还会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给病患带来痛苦。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输送体系来解决化疗药物的上述问题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上述目标,科研工作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策略。其中,基于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内特殊病理性环境设计开发的环境响应性药物输送体系不但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而且能够实现化疗药物的靶向输送和可控释放,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基于这种设计理念,在本文中我们选择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或者颇具应用前景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作为模型药物分子,成功构建了多种环境响应性智能药物输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引入环境刺激响应性功能基团对药物分子进行结构修饰,制备智能小分子抗肿瘤前药;(2)引入环境刺激响应性的功能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制备智能聚合物纳米载药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详述如下:1.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匹杉琼前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通常,小分子化疗药物选择性较差,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也造成了大量的正常细胞的死亡,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选择性是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关注的焦点。基于2,3-二甲基马来酸酐与氨基反应生成的酰胺键能够在酸性条件下快速水解的特点,本章我们用此酸酐对化疗药物匹杉琼的伯胺基进行酰胺化改性,成功合成了一类pH响应性匹杉琼双酰胺化前药。用不同pH的缓冲液分别模拟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处的微环境,对该前药进行细胞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在中性条件下(pH≈7.4),该前药的细胞毒性明显小于原药匹杉琼马来酸盐,并且前药呈电负性,因而进细胞能力较之原药明显变弱;反之,在弱酸性条件下(pH≈6.5),该前药能快速水解,转变成活性成分匹杉琼,抗肿瘤活性显着增强。并且,水解后的药物分子发生了电荷反转,结构中原来呈电负性的羧基转变为呈电正性的氨基,因而能有效进入肿瘤细胞。与匹杉琼马来酸盐相比,该前药具有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因而能够更多地作用于肿瘤组织处。该前药体系为实现匹杉琼的肿瘤选择性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2.双重响应性纳米化前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通过对化疗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将其制成前药的方法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小分子前药仍然存在着缺乏肿瘤靶向性、循环时间短、易代谢和体内稳定性差等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本章将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硫辛酸与疏水性抗肿瘤活性物质肉桂醛通过酰腙键键接,得到一类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性前药分子。通过亲疏水相互作用,该前药分子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随后用催化量二硫苏糖醇催化硫辛酸的五元环进行开环聚合形成双硫键,成功构建了一类具有ph/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的纳米化前药体系。该策略实现了肉桂醛的纳米化给药,有利于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进而有利于其通过高通透高滞留(epr)效应有效富集到肿瘤区域。同时,纳米颗粒内小分子前药间的聚合进一步增强了其稳定性,避免了负载药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泄漏。此外,前药结构中的酰腙键和双硫键能够对肿瘤细胞内的酸性和还原性环境快速响应,从而使纳米颗粒解组装,在细胞内释放出药物,进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另外,该纳米化前药中含有大量疏水性微区结构,能够同时包载疏水性药物分子阿霉素。细胞实验证实负载阿霉素的纳米化前药体系能显着增加hela细胞的凋亡率,有望实现化疗联合治疗。3.利用超分子共组装构建匹杉琼/γ-聚谷氨酸口服抗肿瘤纳米给药体系聚合物纳米颗粒载药体系能有效提高化疗药物的水溶性,延长化疗药物的体内循环周期,增强化疗药物的肿瘤靶向性,因而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由于具有比静脉注射体系更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等优点,口服型聚合物纳米给药体系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但目前大多数口服聚合物纳米给药体系都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等问题,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章利用天然多肽γ-聚谷氨酸和抗肿瘤药物匹杉琼马来酸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通过超分子共组装制备了一类新型复合纳米颗粒给药体系。通过调节γ-聚谷氨酸和匹杉琼的投料比,可以有效控制复合纳米颗粒的粒径、载药量、载药率和表面电荷等。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具有ph敏感性,使得该复合纳米颗粒表现出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解组装的特性,故对其所负载药物可实现ph响应控制释放。这类复合纳米颗粒能被人结肠癌lovo细胞有效摄取,且负载于纳米颗粒中的匹杉琼具有比自由匹杉琼更高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这种制备口服抗肿瘤纳米颗粒给药体系的方法具有绿色、无污染等优点,还可进一步用于制备其它阳离子药物纳米给药体系,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4.基于壳聚糖的ph/光双重刺激响应性抗肿瘤纳米给药体系聚合物纳米给药体系尽管已在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基于超分子作用构建的聚合物纳米给药体系通常不太稳定,在体内循环过程中会由于体液的大量稀释而发生解组装,导致其负载药物的泄漏,从而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聚合物纳米颗粒通过epr效应富集到肿瘤组织后,常常无法有效进入肿瘤细胞,并在胞内充分释放出负载的药物分子,大大削弱了治疗效果。因此,研发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能保持结构稳定,在肿瘤部位能对刺激因子进行有效响应的智能聚合物纳米给药体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开发了一类基于壳聚糖水溶性衍生物——乙二醇壳聚糖,且具有pH/光双重刺激响应性的交联胶束体系。由于交联作用的存在,这类交联胶束能于中性条件(pH≈7.4)的溶液中稳定存在。而在酸性(pH≈5.0)和紫外光照的双重作用下,起交联作用的酰腙键的断裂和充当疏水性部分的光敏性基团的脱离,使得该交联胶束发生快速解组装。因此,用该双重响应性交联胶束包载抗肿瘤药物喜树碱,既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又可以在pH和光的双重刺激下快速释放药物,赋予其肿瘤靶向性和高度可控释放性,从而显着提高喜树碱的抗肿瘤活性。

李敏婷[6](2014)在《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制备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危害当今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虽然药物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却存在着无选择性杀伤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治疗屏障。纳米聚合物载药系统能够增加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减少其在非靶向部位的聚集,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是目前提高化疗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之一。氨基酸类聚合物是美国FDA所批准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体内环境下能够降解为无毒性的物质,并最终排出体外。此外,氨基酸本身具有多个活性基团点位,不论是氨基酸的均聚、共聚或其他聚合物,它都保留着某些活性基团,这些基团为材料的功能化和可修饰性提供了条件。因此生物友好的氨基酸类聚合物已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在给药系统的研究中引人关注。1.目的鉴于氨基酸类聚合物在给药系统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本文以L-色氨酸(L-Trp)为原料,制备N-丙烯酰化-L-色氨酸(A-Trp)。再以A-Trp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NPs)。该纳米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对模型药物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硫酸长春碱(Vinblastine Sulfate,VBL)和酒石酸长春瑞宾(Navelbine Ditartrate,NVB)有良好的载药及释药性能,可作为这一类抗肿瘤药物的通用新型载体,实现该类药物在体内的传递与控制释放。2.内容2.1 制备功能单体N-丙烯酰化-L-色氨酸(A-Trp),并对所制备的A-Trp进行结构确证。2.2 以A-Trp为功能单体制备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NPs),并以吸附量为指标,对NPs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2.3 对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Ps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NPs对模型药物硫酸长春新碱、硫酸长春碱和酒石酸长春瑞宾的载药性能及体外释药性能。2.4 考察NPs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细胞毒性。3.方法3.1功能单体N-丙烯酰化-L-色氨酸的合成及表征(1)以L-色氨酸(L-Trp)为原料,丙烯酰氯为酰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对L-Trp的伯胺基进行丙烯酰化修饰,制备功能单体N-丙烯酰化-L-色氨酸(A-Trp)。(2)借助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等对所制备的A-Trp进行结构确证。3.2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制备及优化(1)以A-Trp为功能单体,采用本体聚合和沉淀聚合两种不同的聚合法泡制备L-色氨酸聚合物,通过L-色氨酸聚合物对VCR吸附量的比较,确定制备L-色氨酸聚合物的方法。(2)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法,以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NPs)对VCR的吸附量为指标,对沉淀聚合法中影响该聚合反应过程的参数,包括功能单体A-Trp的用量、交联剂EDMA的用量、溶剂DMF的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等,进行优化。3.3 L-色氨酸纳米集合物的表征及其载药、体外释药性能研究(1)采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Ps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2)采用吸附法,以长春新碱(VCR)、长春碱(VBL)和长春瑞滨(NVB)为模型药物,考察吸附时间、药物浓度及药物结构对载药量及包封率的影响。(3)通过累积释药百分率,考察载药纳米粒VCR-NPs、VBL-NPs和NVB-NPs的在释放介质磷酸缓冲液(PBS,pH7.4)中的释药行为,并用模型方程进行拟合。3.4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生物可降解及细胞毒性评价(1)采用动态渗析法,通过测定降解后NPs的重量损失百分比,考察NPs在PBS中的生物可降解性。(2)以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株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MTT法测定各个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考察NPs以及VCR-NPs的细胞毒性。4结果4.1功能单体N-丙烯酰化-L-色氨酸的合成(1)L-Trp的伯胺基通过酰化反应,引入丙烯酰基,制备了功能单体A-Trp。所制备的A-Trp呈白色粉末状固体,产率约为52.4%(3.25g),熔点在164~165℃之间,薄层色谱显示一个圆斑点。(2)在A-Trp的1H-NMR和13C-NMR图谱中出现了丙烯酰基的质子和碳原子信号;与L-Trp相比,A-Trp的红外光谱亦增加了 uc=O1650 cm-1处酰胺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和uN-H 3353 cm-1处酰胺基上仲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A-Trp的C、H、N元素含量的实测值与其理论计算值非常接近,质谱易证明所制备的化合物分子式及列解碎片与目标化合物A-Trp相符,以上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A-Trp。4.2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制备及优化(1)以A-Trp为功能单体采用本体聚合法和沉淀聚合法制备L-Trp聚合物,所制备的聚合物对模型药物VCR的吸附量分别是33.03μmol/g和55.14μmol/g。根据吸附量的大小,确定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NPs。(2)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沉淀聚合法合成NPs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范围:功能单体A-Trp的用量,0.2~2.0mmol;交联剂EDMA的用量,0.4~4.0mmol;溶剂DMF的用量,25~45mL;引发温度,45~65℃。通过均匀设计法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了优化拟合,并以吸附量为指标,确定了沉淀聚合法制备NPs的最优工艺:功能单体A-Trp的用量:1.78mmol;交联剂EDMA的用量:2.83mmol;溶剂DMF的用量:30mL;引发温度:55℃。按此优化条件制备的NPs对VCR的吸附量为92.62μmol/g。4.3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表征以及其载药、体外释药性能研究;(1)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Ps表面光滑、平整,平均粒径为169.3 nm。在NPs的IR中明显看到1600cm-1附近的uC=C伸缩振动吸收峰已不明显,说明功能单体A-Trp以及交联剂EDMA中的双键均已发生了聚合反应。此外,在IR中还能观察到uc=O 1730cm-1处酯键和羧酸上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uC=O1659cm-1处酰胺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uc-O-c1256 cm-1、1155 cm-1处酯基碳氧单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以及δ C-H 750 cm-1处A-Trp的邻-二取代芳环不饱和碳氢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等。(2)载药实验表明,制备的NPs对药物的载药量受到药物浓度、吸附时间、模型药物的结构等影响。NPs对模型药物VCR的载药量随VCR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当VCR的浓度为0.6mmol/L时达到最大;NPs对模型药物VCR的吸附时间为8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载药量达到最大;NPs对VCR、VBL及NVB的包封率分别为:65.99%、48.49%和47.25%;载药量分别为:8.55%,7.04%和6.72%。(3)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在释放条件下,连续观察144h,载药纳米粒VCR-NPs、VBL-NPs和NVB-NPs的累积释药百分率都超过95%,证明载药纳米粒在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缓慢、完全。经过方程拟合发现载药纳米粒VCR-NPs的体外释药曲线符合Retger-peppas方程。4.4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及细胞毒性评价(1)NPs在PBS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降解性。在前30天,L-色氨酸纳米聚(1)NPs在PBS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降解性。在前30天,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重量损失百分比为16.30%。(2)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发现,与NPs共孵育的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形态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形态没有明显的区别。对NPs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发现,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均高于90%。与MCF-7细胞共孵育24h,VCR-NPs和VCR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都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VCR的相当浓度为10000ng/mL时,VCR-NPs和VCR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0.70%和36.86%。5 结论5.1通过酰化反应制备所得的A-Trp为白色粉末状,产率约为52.4%(3.25g),熔点在164~165℃之间。其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得到了确证。5.2选用沉淀聚合法制备NPs,以吸附量为指标,结合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了沉淀聚合法制备NPs的工艺参数并确定了最优制备工艺条件:功能单体A-Trp的用量:1.78mmol;交联剂EDMA的用量:2.83mmol;溶剂DMF的用量:30mL;引发温度:55℃。最优工艺制得的NPs平均粒径为169.3nm,对VCR的吸附量为92.62μmol/g。5.3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Ps对VCR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最高(65.99%和8.55%),其次是 VBL(48.49%和 7.04%),最小是 NVB(47.25%和 6.72%),说明本研究制备的NPs对VCR及其结构类似物VBL、NVB等都具有一定的载药性能,推测模型药物与NPs之间所发生的π-π作用可能是NPs对长春碱类药物具有良好载药性能的主要作用力。可作为这一类抗肿瘤药物的通用载体,实现该类药物在体内的传递与控制释放。5.4载药纳米粒在释放介质PBS中,药物释放缓慢、完全,载药纳米粒VCR-NPs、VBL-NPs和NVB-NPs在144h的累积释药百分率都超过95%。VCR-NPs的体外释药曲线符合Retger-peppas方程,证明VCR-NPs在PBS中的释放过程受扩散作用和纳米载体与药物之间非共价键作用以及纳米聚合物本身的降解的共同影响。5.5体外降解实验发现,NPs在介质PBS中具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5.6细胞毒性实验发现,NPs对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形态、正常生长均无明显影响,为1级低毒材料。原料药VCR和载药纳米粒VCR-NPs与MCF-7细胞共培养24h后,两组药物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但VCR-NPs的细胞抑制率低于原料药VCR。可能是NPs通过π-π、静电、氢键等相互作用吸附、包载药物,药物释放缓慢,在共培养24h时VCR从载体中没有完全释放,因而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较原料药VCR 低。

疏秀林,施庆珊,黄小茉,郑国爱,欧阳友生,陈仪本[7](2012)在《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背景:γ-聚谷氨酸是一种经由微生物杆菌发酵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水溶性、吸水、保湿、生物可分解性,无毒、安全等特性,可以与其他材料聚合形成新型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γ-聚谷氨酸作为药物载体、医学美容、创伤辅料以及骨质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01/2011-05CNKI、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γ-聚谷氨酸,生物材料,药物载体,生物敷料,化妆品"或"γ-Polyglutamicacid;drugcarrier;wounddressing;hemostatant;artificalskin;Cosmetics;biologicaladhesive;surgicalsuture;bonetissueengineer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初检得到206篇文献,最终选择26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改善药物的水溶性、降低毒性、控制药物释放以及提高药物靶向性;在医学美容方面,γ-聚谷氨酸为极理想的长效型安全超级保湿剂;在创伤敷料方面,γ-聚谷氨酸有助于降低血小板在敷料表面的黏附,具有止血促凝作用,能够诱导多种细胞增殖分化,增强生物敷料的稳定性和吸收渗液能力;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γ-聚谷氨酸有利于骨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和降解性能,是一种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耿旭[8](2012)在《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聚合物药物载体系统的建立及装载顺铂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对于肿瘤发病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顺铂(cisplatin, CDDP)是目前临床上化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具有抗癌活性谱广,杀伤作用强等优点,但顺铂抗癌药物存在一些缺点如半衰期短、溶解度低和无靶向性,并且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特别是严重的肾脏毒性、骨髓抑制和耳毒性等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发低毒高效的靶向顺铂类药物,一直是抗肿瘤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能够显着的改善药物特性:增加水溶性、延长半衰期和基于肿瘤组织的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带来的被动靶向性等。天然高分子聚谷氨酸(γ-PGA)衍生物聚谷氨酸天冬氨酸(PGA-Asp)是性能良好的药物载体,具有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无免疫原性等优点,能够通过羧基与顺铂络合成为高分子顺铂复合物简称生物铂(PGA-Asp-Pt);但该复合物与肿瘤组织无特异性作用,无主动靶向性,对药效提高毒副性减小改善有限。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为研发具有缓释效果、被动靶向性和主动靶向性的高分子顺铂复合物,我们利用PGA-Asp为材料巧妙地制备了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新型药物载体;然后偶联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肽使其成为靶向药物载体(TP13-Mal-PGA-Asp);再与顺铂络合形成靶向聚谷氨酸天冬氨酸顺铂复合物,简称靶向生物铂(TP13-Mal-PGA-Asp-Pt);在此基础上检测了靶向生物铂的体外体内靶向性,体外细胞毒性、体内抑瘤活性和药物体内分布。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并合成了N-(2-氨基乙基)-6-马来酰亚胺己酰胺(NME)作为接头分子,其特征是一端为马来酰亚胺基团而另一端为氨基,将其与PGA-Asp的羧基发生酰胺反应获得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Mal-PGA-Asp)。经检测显示PGA-Asp的平均分子量(Mw)、均方半径(Rw)、多分散指数(Mw/Mn)、天冬氨酸的接入率和谷氨酸残基重复单元分别为1.14×104Da、31.1nm、1.792±0.021、82%和n=51。Mal-PGA-Asp的核磁共振H谱证实其具有属于马来酰亚胺基团双键的特征吸收峰(δ=6.73ppm)。由此,构建了Mal-PGA-Asp一种新型的、通用的药物载体,可以位点特异性的偶联任何带巯基的体配。2、设计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肽(TP13,其氨端为半胱氨酸),将其与Mal-PGA-Asp偶联,再络合CDDP成为靶向生物铂。分析不同NME接入率的Mal-PGA-Asp偶联TP13的效率和CDDP载药量;结果表明Mal-PGA-Asp3适合作为药物载体而制备靶向生物铂。检测显示TP13-Mal-PGA-Asp3-Pt的NME接入率、偶联TP13效率、CDDP载药量、颗粒大小和在生理盐水中的t1/2(药物总载量释放一半的时间)分别为24%、45%、18±2%、87±28nm和15h。靶向生物铂具有被动靶向性和缓释能力,有利于改善药效学特征进而提高其治疗效果。3、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靶向药物载体与SMMC-7721细胞(靶标细胞)有特异性结合,具有靶向功能。激光共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证实靶向生物铂能与SMMC-7721细胞有特异性结合,同样具有靶向功能。靶向生物铂对SMMC-7721细胞、Bcap-37细胞、HL-7702细胞和SH-SY5Y细胞的细胞毒性具有药物浓度的依赖性,能诱导细胞形态改变,这表明其杀伤机制可能与CDDP相同。在孵育24h,靶向生物铂对SMMC-7721细胞的IC50(58.54±16.92)显着低于生物铂的(92.75±8.60);在孵育2h,靶向生物铂对靶标细胞的毒性高于CDDP和生物铂的;证实靶向生物铂的主动靶向性对提高其细胞毒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4、昆明鼠毒性实验显示累计给药为12mg/kg (4mg/kg×3)时,与对照组相比较,CDDP有明显的系统毒性导致昆明鼠死亡率高达73%,平均体重出现极显着下降,其红细胞和白细胞也有显着改变;而生物铂和靶向生物铂则没有检测到毒副作用。荷人肝癌SM MC-7721肿瘤裸鼠抑瘤实验表明累计给药为50mg/kg (5mg/kg×10),生物铂和靶向生物铂42天开始有极显着的抑瘤作用;生物铂治疗组平均体重36天开始有极显着的下降;而靶向生物铂治疗组则无差异;生物铂治疗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尿素(UREA)显着提高;靶向生物铂治疗组的生化指标则无差异。肾脏病理学切片显示生物铂的毒副作用会导致肾脏的组织及细胞结构改变,而靶向生物则没有观察到结构改变。从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两方面综合评价,靶向生物铂对荷靶的肿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显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优于生物铂。5、靶向生物铂腹腔注射荷人肝癌SM MC-7721肿瘤裸鼠,肿瘤切片荧光检测,证实靶向生物铂在体内具有靶向性。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给药和未给药昆明鼠的肾脏和肝脏的回收率分别是91.74%和96.22%,109.48%和103.48%,表明该方法对测定器官的铂含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这种方法检测体内的药物分布显示靶向生物铂在肾脏分布率为41%,而生物铂在肾脏分布率为49%;靶向生物铂与生物铂相比在靶标肿瘤中的药物浓度显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这正是靶向生物铂综合药效改善的原因。综上所述,靶向生物铂具有药物缓释、被动靶向性和主动靶向性导致其综合疗效显着提高,毒副作用显着降低。因此,靶向生物铂有可能成为治疗靶的肿瘤的新型靶向顺铂药物。

冯震[9](2011)在《Ⅰ顺铂-聚谷氨酸复合物药物修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Ⅱ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对于肿瘤发病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顺铂(cisplatin, CDDP)是目前临床上化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具有抗癌活性谱广,杀伤作用强等优点,然而研究表明:铂类抗肿瘤药物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半衰期长,溶解度低,细胞毒性大,无靶向性,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长期和高剂量的使用。因此,研究和开发低毒高效的顺铂类似物,一直是药物修饰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越来越多,基于肿瘤组织内部特有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高分子药物载体通过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调控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靶向给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或药源性疾病等,对于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来源的γ型聚谷氨酸(γ-PGA)就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它具有结构单一、制备工艺简单、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缓释和控释性能等优点,近年来,以y-PGA作为载体的研究备受关注。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为开发一种半衰期长、毒性低、具被动靶向和缓释效果的顺铂类似物,我们将顺铂巧妙地连接到生物发酵合成的γ-聚谷氨酸药物载体上,制备顺铂-聚谷氨酸复合物(γ-PGA-CDDP),在实验室原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复合物的性质;将其与临床常用化疗药物进行比较;并制备γ-聚谷氨酸-天冬氨酸复合物(Glutamine Aspartate Polymers, GAP460)以提高药物载量。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γ-PGA,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γ-PGA-CDDP复合物,并借助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的方法对复合物进行表征鉴定。为系统研究y-PGA-CDDP复合物的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将该复合物与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进行比较:以Bcap-37、BEL-7404和SH-SY5Y三株人源肿瘤细胞为例比较四种药物的细胞毒性和半抑制浓度(IC50);模拟药物体外释放曲线;以正常昆明小鼠和BALB/cA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比较药物作用后的抑瘤效果、体重变化、存活率;白细胞(WBC)、血小板(Platelet, BP)等血液生化指标;肌酐(CRE, CREAP)、尿素氮(BUN, UREA)、髓质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肾脏毒性指标,结果证明:γ-PGA-CDDP复合物在细胞水平上不仅可以显着抑制Bcap-37等三株肿瘤细胞的增殖,而且大大降低了细胞毒性,表现为IC50值明显高于顺铂,与奥沙利铂相当,略低于卡铂;在BALB/cA荷瘤模型动物体内,γ-PGA-CDDP复合物可以有效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相同实验条件下,其抑制作用效果与顺铂相当,优于卡铂和奥沙利铂,同时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在昆明小鼠体内,γ-PGA-CDDP复合物对于动物的损伤最小,顺铂等化疗药物作用后,均可不同程度的引起体内WBC和Platelet数目下降、CRE和BUN含量升高、MPO和MDA上调、GSH和GSH-Px下调,而γ-PGA-CDDP复合物作用后,动物体内各生化指标均保持稳定,肾组织氧化性损伤显着改善,在与临床化疗药物的比较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2)γ-PGA的药物载量偏低,高剂量药物治疗时载体用量较大,另外,y-PGA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前体的累积,本实验室研究发现,γ-PGA-CDDP复合物的载药量只有14.6%。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GAP460复合物药物载体,并以顺铂为例,研究顺铂-聚谷氨酸-天冬氨酸复合物(PACC)的性质和功能,结果证明:GAP460复合物药物载体在37℃、pH6.0-7.4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温度的升高、偏酸或偏碱的环境均可使GAP60复合物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急性毒性实验,单次静脉注射GAP460复合物4.0g/kg动物存活率为100%,单次静脉给予2.0g/kg,动物的体重,体内白细胞(WBC)、血小板(BP),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肌酐(CREAP)和尿素氮(UREA)的含量均保持稳定,药物载体安全无毒;相同实验条件下,GAP460复合物的药物载量为38.52%,约为γ-PGA药物载体的3倍,药物载量的提高可大大减少载体的用量,并改善药物的控释效果;PACC复合物不仅在体外可以显着抑制Bcap-37等肿瘤细胞的增殖,IC50值明显高于游离顺铂,而且可以有效抑制BALB/cA荷瘤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同时,PACC复合物大大降低了体内毒副作用,用药后动物体重无明显下降,肾脏功能和肾脏氧化性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综上所述,本文将γ-PGA-CDDP复合物与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开展系统比较研究,并引入天冬氨酸分子对聚谷氨酸药物载体进行改造,为高分子药物载体和γ-PGA-CDDP复合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又是癌症预防和治疗的难点。据统计,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乳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每个阶段均由不同的基因和信号分子调控。近年来,以分子分析技术为基础的肿瘤分型系统的建立,为肿瘤的分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50余种组织和细胞特异性的乳腺癌发病动物模型相继建立,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患者死亡率逐渐下降。乳腺肿瘤研究的动物模型多借助于转基因小鼠,主要研究策略是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诱导下,通过SV40、Ras、Neu等原癌基因诱导小鼠发生乳腺癌,观察肿瘤的特征和性质,并研究相关基因的功能,但是建立在同源重组基础上的转基因动物并不能完全模拟人体内乳腺癌的发病环境和特点。在新型乳腺肿瘤发病模型的研究中,以RCAS逆转录病毒载体为基础的RCAS-TVA系统备受关注借助病毒侵染,诱导单个细胞突变,从而诱导肿瘤发生的方法逐渐被认可。Twist基因是存在于人类染色体上的重要转录因子,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Twist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于中胚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Twist基因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于2004年被首次报道,它可以通过促进上皮-间叶转化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此外,Twist还与细胞周期及凋亡、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耐药性有关,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细胞生物学水平,随着Twist条件性敲除转基因小鼠的建立,Twist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被关注。为克服传统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弱点,真实模拟体内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生物学环境,并在动物体内深入研究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本文建立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并以转录因子Twist为对象,研究该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RCAS-CRE-IRES-PyMT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的构建与病毒的制备设计CRE作用元件(Cre重组酶基因)和原癌基因Polyomavirus Middle T Antigen (PyMT)两段基因插入序列,并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 (IRES)作为Linker连接,以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RCAS-Y为基础,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RCAS-CRE-IRES-PyMT重组子质粒载体。该重组子质粒载体的特点是:借助Long Terminal Repeat (LTR)启动子序列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的共同作用,在同一条mRNA上分别同时表达CRE和PyMT两个基因,并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病毒载体可同时表达CRE和PyMT,且IRES序列前后,两种蛋白表达水平相当,确保了CRE和PyMT生物学功能的发挥;采用细胞转染和超速离心的方法收集RCAS-CRE-IRES-PyMT病毒,测定病毒滴度为1010/ml。(2)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的建立及性质通过MMTV-TVA转基因小鼠与Rosa26R-LacZ报告基因小鼠的杂交,在F2代获取Rosa26R-LacZR/+MMTV-TVA+/-小鼠,并以此为模型,借助乳腺导管原位注射的方式,诱发小鼠产生蓝色乳腺肿瘤,通过检测目的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肿瘤的发生和生长曲线、肿瘤发展各阶段的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变化,系统研究该动物模型的性质和特征。结果表明:建立在RCAS-TVA系统的理论基础上,逆转录病毒通过特异性的侵染乳腺组织管腔内皮细胞,在诱发小鼠乳腺肿瘤的同时,实现了目的基因的条件性敲除,为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实体瘤组织发生于病毒侵染后的第7-9周,并于第10周后出现侵袭和转移特性;该模型中肿瘤细胞的特征与传统转基因动物模型不同,更加真实的模拟了人体内肿瘤发生环境。(3)转录因子Twist在小鼠乳腺癌肺转移中的作用初步研究通过MMTV-TVA转基因小鼠与TwistF/F转基因小鼠的杂交,在F2代获取TwistF/F-MMTV-TVA+/-小鼠,并以此为模型,借助乳腺导管原位注射的方式,诱发小鼠产生乳腺肿瘤,通过检测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研究Twist基因与乳腺肿瘤的关系。结果表明:Twist基因对肿瘤的发生和生长没有影响,但是对肿瘤的转移具有促进作用;Twist可以通过调控EMT过程中相关标志物基因的变化而促进乳腺肿瘤的肺转移。本文通过建立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并以转录因子Twist为对象,研究该基因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为乳腺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乳腺肿瘤转移的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王勇[10](2009)在《可生物降解两亲性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pH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刺激响应高分子材料因能够对外界刺激(如pH、温度、光、电信号的变化)进行识别和响应,而在许多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如果环境刺激响应高分子同时具有亲水-疏水两亲性,则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纳米尺度的高分子胶束。以往研究的具有两亲性环境刺激响应高分子,多数为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4-乙烯基吡啶等,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在体内使用时会受到很多限制。如果能够将环境刺激响应性能、两亲性、生物降解性能赋予一种高分子中,就可以得到适于在体内应用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形成的纳米级胶束,可以用作具有定位释放功能的纳米药物制剂的高分子载体;此类高分子也可以在特定组织中原位形成高分子水凝胶,用作诱导组织再生的支架材料(组织修复材料)。聚氨基酸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般对生物体无毒、无副作用,并可以通过体内的水解或酶解反应最终降解为小分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或排出体外。有望广泛用于医学领域,比如作为药物控释载体等。聚(α,β-L-天冬氨酸)(α,β-L-PAs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且合成简便,成本较低,作为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已多有研究。如果对聚(α,β-L-天冬氨酸)进行部分酯化,则聚(α,β-L-天冬氨酸)的侧链上含有疏水性的酯基和亲水性的羧基,部分酯化的聚(α,β-L-天冬氨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呈现出两亲性。由于侧链羧基可以电离,在不同pH介质环境中有不同的电离度,因此部分酯化的聚(α,β-L-天冬氨酸)会表现出pH敏感性。不论聚酰胺主链还是酯基侧链,在生理条件下都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因此,部分酯化的聚(α,β-L-天冬氨酸)同时具有环境刺激响应性能、两亲性、生物降解性能,本实验室以该类高分子化合物为例,研究一类具有环境刺激响应性能的生物降解高分子纳米材料。(1)以L-天冬氨酸为起始物,采用热缩聚法制备得到聚琥珀酰亚胺(PSI),聚琥珀酰亚胺,开环水解得到聚(α,β-L-天冬氨酸)的钠盐。为调节聚合物的亲疏水平衡,赋予聚合物两亲性,对侧链羧基进行部分酯化,得到共聚物:聚(α,β-L-天冬氨酸盐)/聚(α,β-L-天冬氨酸丙酯)(PAsp-Na/PAsp-P)。利用FTIR,1H-NMR,DSC,TG等方法对各阶段得到的聚合物中间体和两亲性目标聚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2)对PAsp-Na/PAsp-P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pH诱导胶束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诱导胶束形成的临界pH值在3附近,由于低pH溶液环境中,PAsp-Na链段侧链羧基处于质子化状态,PAsp-Na链段和PAsp-P链段均表现为疏水性,聚合物PAsp-Na/PAsp-P在强酸性环境中会产生沉淀;pH升高,羧基去质子化,PAsp-Na链段表现为亲水性,整个PAsp-Na/PAsp-P共聚物表现为两亲性,可自组装形成胶束。对pH=4时的胶束形态进行了SEM,TEM和AFM观察,并结合动态/静态光散射验证了pH敏感核-壳胶束的存在,证明聚合物形成了以PAsp-Na为亲水性壳层,PAsp-P为疏水性核的核.壳胶束结构。而pH=6条件下,核-壳结构由于环境pH的改变而遭到破坏,形成空心曲面结构。同时利用ζ电位仪测定聚合物表面电荷,证明胶束解离与形成的驱动力的确是聚合物侧链羧基的质子化与去质子化。同时胶束形态变化具有可逆性,随pH变化,聚集体会在沉淀,核-壳胶束和空心曲面结构间相互转变。(3)为得到聚(α-L-天冬氨酸)片段含量较高的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采用另一种反应路线制备两亲性聚天冬氨酸酯(PAsp-Na/PAsp-R)。以聚琥珀酰亚胺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的醇钠做为亲核取代反应进攻试剂,使聚琥珀酰亚胺开环制备聚(α,β-L-天冬氨酸酯)(PAsp-R)。研究发现,不同的亲核试剂进攻聚酰亚胺环时,得到共聚物中聚α-氨基酸与聚β-氨基酸的比例不同,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共同影响反应结果。具有较长烷基链的亲核试剂会优先选择进攻空间位阻较小的β-位羰基碳原子,从而得到聚α-氨基酸占优势的聚(α,β-L-天冬氨酸酯)。由于与α-位碳原子相连羰基碳具有更强的电正性,电负性较大的亲核试剂会优先进攻α-位羰基碳而得到聚β-氨基酸占优势的聚(α,β-L-天冬氨酸酯)。PAsp-R部分水解,得到侧链既有亲水性羧基又有疏水性酯基的两亲性聚合物。以聚(α,β-L-天冬氨酸丁酯)为例,利用UV、1H NMR等方法研究聚合物的水解降解行为。通过1H NMR中侧链酯基质子信号峰的消失和主链游离氨基在紫外光谱中吸光度的变化,证明水解降解过程包括侧链酯键的水解和主链酰胺键的裂解两部分,水解过程受环境温度和缓冲溶液pH值的共同影响。水解速率具有温度依赖性,环境温度越高水解速率越快(37℃时的水解速率>25℃时的水解速率)。溶液pH对聚合物降解速率的影响体现为:pH 12>pH 4>pH7。实验结果证实所合成的聚(α,β-L-天冬氨酸酯)是一类性能优良且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二、用于靶向给药的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靶向给药的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论文提纲范文)

(1)水母来源环γ-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及其在构建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两种水母刺丝囊毒素的多组学比较分析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越前水母刺丝囊环γ-聚谷氨酸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环γ-聚谷氨酸涂层的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及其抗肿瘤效应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全文总结
综述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宄进展
综述二 γ-聚谷氨酸在构建纳米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基于聚氨基酸的pH敏感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输送载体的合成、载药性能及抗肿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肺癌概述
        1.1.1 肺癌的发展
        1.1.2 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
        1.1.3 抗肿瘤药物概述
    1.2 高分子药物载体概述
        1.2.1 两亲性聚合物纳米胶束
        1.2.2 脂质体
        1.2.3 其他聚合物纳米粒子
    1.3 两亲性胶束担载方式概述
        1.3.1 化学键合
        1.3.2 物理包埋
    1.4 靶向化疗概述
        1.4.1 被动靶向
        1.4.2 主动靶向
        1.4.3 刺激性药物释放
    1.5 聚氨基酸材料概述
        1.5.1 聚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5.2 常见聚氨基酸的设计合成
        1.5.3 聚氨基酸结构表征-红外光谱
    1.6 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概述
        1.6.1 亲疏水链段比例
        1.6.2 热力学稳定性
        1.6.3 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7 本文选题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4-苯基丁醇改性聚谷氨酸接枝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
        2.2.2 仪器
        2.2.3 材料合成
        2.2.4 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4-苯基丁醇改性聚谷氨酸接枝共聚物胶束的载药性能及体外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
        3.2.2 仪器
        3.2.3 载药表征
        3.2.4 表征手段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鬼臼毒素纳米药物(PPT-NPs)的制备
        3.3.2 鬼臼毒素纳米药物(PPT-NPs)的体外释放
        3.3.3 鬼臼毒素纳米药物(PPT-NPs)的细胞毒性
        3.3.4 其他药物的载药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乙烯基乙醇醚改性聚天冬氨酸嵌段共聚物药物载体的制备与载药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仪器
        4.2.3 材料合成
    4.3 表征手段
        4.3.1 核磁和相对分子质量表征
        4.3.2 红外表征
        4.3.3 粒径,电位和临界胶束浓度表征
        4.3.4 载药量和包封率表征
        4.3.5 药物释放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氨基改性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NH_2)的表征
        4.4.2 β -苄基-L -天冬氨酸-N -羧酰氢化物(BLA-NCA)的表征
        4.4.3 聚乙二醇嵌段聚天冬氨酸苄酯(mPEG-b-PBLA)的表征
        4.4.4 聚乙二醇嵌段聚天冬氨酸(mPEG-b-PAsp)的表征
        4.4.5 聚乙二醇嵌段聚天冬氨酸烯酯(mPEG-b-PAVE)的表征
        4.4.6 聚乙二醇嵌段聚天冬氨酸烯酯键合鬼臼毒素(mPEG-b-PE-PPT)的表征..
        4.4.7 聚乙二醇嵌段聚天冬氨酸烯酯键合鬼臼毒素(mPEG-b-PE-PPT)的体外释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基于可注射水凝胶的肿瘤局部治疗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癌症治疗现状及药物传输系统
        1.2.1 纳米药物传输系统
        1.2.2 选择性靶向递送
        1.2.3 宏观药物传输系统
        1.2.4 水凝胶的概述及其在药物传输领域的应用
    1.3 超分子水凝胶特性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3.1 超分子水凝胶的概述
        1.3.2 超分子水凝胶的交联方式
        1.3.3 超分子水凝胶基本性能
        1.3.4 超分子水凝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1.3.5 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水凝胶的生物医学应用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2 实验材料
        2.1.3 聚谷氨酸(PLG)的制备
        2.1.4 聚谷氨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LG-g-m PEG)的制备
        2.1.5 PLG-g-m PEG/c RGDfk的制备
        2.1.6 CDDP@PLG-g-m PEG纳米颗粒的制备
        2.1.7 载药凝胶的制备
        2.1.8 成胶时间的测定
        2.1.9 体内成凝胶观察
        2.1.10 流变性能测试
        2.1.11 二级结构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2.2 水凝胶的制备及机理
        2.2.3 体内成胶测试
        2.2.4 水凝胶微观结构表征
        2.2.5 动态光散射测定
        2.2.6 动态流变学分析
        2.2.7 CDDP对聚合物二级结构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CDDP载药超分子水凝胶的体内抗肿瘤应用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1.2 实验材料
        3.1.3 细胞培养
        3.1.4 载药凝胶的细胞毒性测试
        3.1.5 细胞内吞实验
        3.1.6 体内抑瘤评价
        3.1.7 组织病理学评价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3.2.2 载药水凝胶对乳腺癌细胞的内吞作用
        3.2.3 载药凝胶体内抗肿瘤和安全性评价
        3.2.4 病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及创新点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刺激响应性聚谷氨酸基纳米胶束的合成及控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胶束的概述
        1.2.1 聚合物胶束的形态及其制备方法
        1.2.2 聚合物胶束的药物负载方式及释放机制的探究
    1.3 具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的药物控释体系
        1.3.1 温度敏感性聚合物胶束的药物控释体系
        1.3.2 pH敏感性聚合物胶束的药物控释体系
        1.3.3 还原敏感性聚合物胶束的药物控释体系
        1.3.4 其它响应性聚合物胶束的药物控释体系
        1.3.5 多重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的药物控释体系
    1.4 聚合物胶束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进展
    1.5 聚谷氨酸
        1.5.1 聚谷氨酸的制备方法
        1.5.2 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进展
    1.6 胱胺
    1.7 选题依据及实验方案的设计
        1.7.1 选题依据
        1.7.2 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二章 聚谷氨酸基温度/pH双重响应性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药物控释行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2.4 分析方法测试
        2.2.5 载药胶束的释放研究
        2.2.6 聚合物胶束的生物相容性实验和细胞毒性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LG与BLG-NCA的IR和1H-NMR表征
        2.3.2 聚合物PNN及其中间产物的结构表征
        2.3.3 聚合物PNN的分子量及分散系数
        2.3.4 聚合物PNE的LCST值分析
        2.3.5 聚合物PNN的LCST值分析
        2.3.6 聚合物PNN在不同条件下的LCST值分析
        2.3.7 聚合物胶束的荧光光谱分析
        2.3.8 聚合物胶束的平均粒径及分布
        2.3.9 聚合物胶束的形貌分析
        2.3.10 载药胶束的红外光谱图
        2.3.11 载药前后胶束粒径变化及载药率和包封率的确定
        2.3.12 载药前后胶束的扫描电镜分析
        2.3.13 温度对载药胶束粒径的影响
        2.3.14 盐酸阿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2.3.15 载药胶束检测波长的确定
        2.3.16 载药胶束在不同温度下的释放
        2.3.17 载药胶束在不同pH值下的释放
        2.3.18 载药胶束的自组装过程及细胞内触发释放机理
        2.3.19 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分析
        2.3.20 聚合物胶束的细胞毒性试验分析
        2.3.21 载药胶束在细胞内的响应性释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谷氨酸基pH/还原双重响应性交联胶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原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步骤
        3.2.4 分析方法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PLE及PLT的IR和1H-NMR表征
        3.3.2 聚合物PLE的元素分析
        3.3.3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宽度分析
        3.3.4 未交联胶束的CMC值分析
        3.3.5 未交联胶束的粒径分析
        3.3.6 未交联胶束的形貌分析
        3.3.7 交联胶束的粒径分析
        3.3.8 交联胶束的形貌分析
        3.3.9 未交联胶束和交联胶束的稳定性分析
        3.3.10 交联胶束的解交联分析
        3.3.11 载药胶束的红外分析
        3.3.12 载药胶束检测波长的确定
        3.3.13 载药胶束的粒径变化和载药率、包封率及 δ 电位的测定
        3.3.14 载药未交联胶束及载药交联胶束对阿霉素的控制释放
        3.3.15 载药交联胶束的自组装过程及细胞内药物的触发释放机理
        3.3.16 未交联胶束及交联胶束的细胞毒性实验
        3.3.17 载药未交联胶束及载药交联胶束在细胞内的响应性释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5)抗肿瘤智能药物输送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小分子抗肿瘤前药体系
        1.2.1 肿瘤靶向性小分子前药体系
        1.2.2 小分子纳米前药体系
    1.3 聚合物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
        1.3.1 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载药体系
        1.3.2 光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载药体系
        1.3.3 双重/多重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载药体系
        1.3.4 交联聚合物纳米载药体系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匹杉琼前药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2.2.2 匹杉琼双酰胺化前药(PIX-DMMA)的合成
        2.2.3 测试与表征
        2.2.4 pH响应性测试
        2.2.5 细胞实验
        2.2.6 体内药代动力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IX-DMMA的合成与表征
        2.3.2 pH响应性研究
        2.3.3 体外毒性评价
        2.3.4 肿瘤细胞内摄行为研究
        2.3.5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3.6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重响应性纳米化前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3.2.2 合成
        3.2.3 测试与表征
        3.2.4 组装体的制备及其临界聚集浓度的测定
        3.2.5 双重响应性纳米化前药(CA-LA PNPs)的制备
        3.2.6 刺激响应性测试
        3.2.7 载阿霉素纳米化前药(Dox/CA-LA PNPs)的制备
        3.2.8 体外药物缓释性能测试
        3.2.9 细胞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A-Hydrazone-LA的合成与表征
        3.3.2 CA-Hydrazone-LA的分子自组装及聚合
        3.3.3 双重刺激响应性研究
        3.3.4 Dox/CA-LA PNPs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3.3.5 Dox/CA-LA PNPs的肿瘤细胞摄取和胞内药物释放情况研究
        3.3.6 体外抗肿瘤性能研究
        3.3.7 抗肿瘤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超分子共组装构建匹杉琼/γ-聚谷氨酸口服抗肿瘤纳米给药体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4.2.2 匹杉琼/γ-聚谷氨酸纳米颗粒(PIX/γ-PGA NPs)的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2.4 载药量和载药率测定
        4.2.5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4.2.6 细胞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IX/γ-PGA NPs的制备和组装机理研究
        4.3.2 PIX/γ-PGA NPs的形貌表征
        4.3.3 载药量和载药率测定
        4.3.4 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4.3.5 细胞毒性评价
        4.3.6 肿瘤细胞的摄取情况研究
        4.3.7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壳聚糖的pH/光双重刺激响应性抗肿瘤纳米给药体系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5.2.2 两亲性乙二醇壳聚糖-邻硝基苯甲醇丁二酸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5.2.3 测试与表征
        5.2.4 取代度的测定
        5.2.5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5.2.6 交联胶束的制备及其刺激响应性测定
        5.2.7 载药交联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测定
        5.2.8 细胞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C-NBSC的合成与表征
        5.3.2 GC-NBSC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5.3.3 交联胶束的制备及其刺激响应性研究
        5.3.4 载药交联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5.3.5 空白交联胶束的细胞毒性研究
        5.3.6 载药交联胶束的肿瘤细胞摄取研究
        5.3.7 载药交联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投寄的学术论文

(6)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2 氨基酸类聚合物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功能单体N-丙烯酰化-L-色氨酸的合成及结构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制备及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表征及其载药、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生物可降解和细胞毒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英文缩略词表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 质量评估
2 结果
    2.1 药物载体
    2.2 医学美容
    2.3 创伤敷料
    2.4 骨科材料
3 结语

(8)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聚合物药物载体系统的建立及装载顺铂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导言
    2.抗癌药物—顺铂
    3.药物载体
    4.靶向治疗
    5.改造药物载体的化学基础
    6.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的制备、表征及功能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靶向生物铂的制备及体外活性检测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靶向生物铂的体内活性检测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靶向生物铂体内分布研究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Ⅰ顺铂-聚谷氨酸复合物药物修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Ⅱ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英文摘要
第二部分 中文摘要
第二部分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导言
        2.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3.高分子聚合物药物载体研究进展
        4.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顺铂-聚谷氨酸聚合物的性质及其临床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比较研究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顺铂-聚谷氨酸天冬氨酸复合物的性质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导言
        2.乳腺癌分子亚型及研究进展
        3.乳腺癌发病动物模型
        4.RCAS-TVA系统简介及技术原理
        5.条件性基因敲除策略
        6.转录因子Twist基因的研究进展
        7.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的建立及性质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转录因子Twist在小鼠乳腺癌肺转移中的作用初步研究
        1.材料,仪器及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与不足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可生物降解两亲性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pH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生物医用高分子简介
        1.1.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概述
        1.1.2 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特殊要求
        1.1.3 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环境刺激响应性控制给药系统的研究概况
        1.2.1 聚合物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1.2.2 温度感应性药物释放系统
        1.2.3 pH感应型
        1.2.4 小结
    第三节 氨基酸研究概况及聚氨基酸的合成
        1.3.1 氨基酸简介
        1.3.2 蛋白质的层次性结构
        1.3.3 聚氨基酸的聚合方法
        1.3.4 聚天冬氨酸性能简介
        1.3.5 聚氨基酸的侧链功能化
    第四节 聚合物纳米胶束用于药物释放及控释机理
        1.4.1 聚合物纳米胶束简介
        1.4.2 药物控制释放机理简介
    第五节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两亲性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第一节 聚(α,β-L-天冬氨酸)的制备与表征
        2.1.1 引言
        2.1.2 实验部分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小结
    第二节 两亲性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2.2.1 引言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两亲性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的自组装与pH响应性能研究
    第一节 两亲性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简介
    第二节 两亲性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纳米聚集体的制备与表征
        3.2.1 实验部分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小结
    第三节 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pH响应性能研究
        3.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2 不同pH聚合物胶束溶液的制备方法
        3.3.3 聚合物胶束的表征
        3.3.4 结果与讨论
        3.3.5 小结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聚(α,β-L-天冬氨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聚(α,β-L-天冬氨酸酯)的制备及表征
        4.2.1 实验部分
        4.2.2 结果与讨论
        4.2.3 小结
    第三节 亲核试剂对聚琥珀酰亚胺开环路线的影响
        4.3.1 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因素
        4.3.2 利用~1H NMR研究共聚物聚(α,β-L-天冬氨酸酯)中聚(α-L-天冬氨酸酯)的比例
        4.3.3 小结
    第四节 聚(α,β-L-天冬氨酸酯)的水解降解性能研究
        4.4.1 引言
        4.4.2 实验部分
        4.4.3 结果与讨论
        4.4.4 小结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用于靶向给药的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母来源环γ-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及其在构建双重响应性载阿霉素纳米胶束中的运用[D]. 王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2]基于聚氨基酸的pH敏感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输送载体的合成、载药性能及抗肿瘤的研究[D]. 唐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3]基于可注射水凝胶的肿瘤局部治疗新策略研究[D]. 王佳玉.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4]刺激响应性聚谷氨酸基纳米胶束的合成及控释性能研究[D]. 杨期颐. 江南大学, 2015(12)
  • [5]抗肿瘤智能药物输送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D]. 孟丽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6]L-色氨酸纳米聚合物的制备及评价[D]. 李敏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5)
  • [7]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 疏秀林,施庆珊,黄小茉,郑国爱,欧阳友生,陈仪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16)
  • [8]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聚合物药物载体系统的建立及装载顺铂应用[D]. 耿旭.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0)
  • [9]Ⅰ顺铂-聚谷氨酸复合物药物修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Ⅱ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 冯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可生物降解两亲性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pH敏感性研究[D]. 王勇. 南开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用于靶向给药的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