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O OQ208 的两个小波瓣 - 5 GHz 和 8.4 GHz 的 VLBI 观测

CSO OQ208 的两个小波瓣 - 5 GHz 和 8.4 GHz 的 VLBI 观测

一、The Two Mini-lobes of the CSO OQ208——VLBI Observations at 5 GHz and 8.4 GHz(论文文献综述)

Wen-Feng Luo~(1,3) Jun Yang~(2,3) Lang Cui~(1,3) Xiang Liu~1 Zhi-Qiang Shen~(2,4) 1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Urumqi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rumqi 830011; 2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30 3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 4 Joint Institute for Galaxy and Cosmology,SHAO and USTC[1](2007)在《Seven-frequency VLBI Observations of the GHz-Peaked-Spectrum Source OQ 2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We present quasi-simultaneous VLBI images of the GHz-Peaked-Spectrum radio source OQ 208 obtained with the Very Long Baseline Array at 1.4,1.7,2.3,5.0,8.4,15.4GHz and the European VLBI Network at 6.7 GHz.The low frequency(1.4,1.7 and 2.3GHz)ob- servations reveal a weak and extended steep-spectrum component at about 30mas away at position angle-110°,which may be a remnant emission.The radio structure of OQ 208 con- sists of two mini-lobes at 5.0,6.7,8.4 and 15.4 GHz.Our spectral analysis further confirms that the southwest lobe undergoes free-free absorption and finds that the free-free absorption is stronger in the inner region.By fitting the 8.4 GHz images from 1994 to 2005,we obtain a separation speed of 0.031±0.006 mas yr-1between the two mini-lobes.This indicates a jet proper motion of 0.105±0.020 c and a kinematic age of 219±42 yr for the radio source.

王保田,张海燕[2](2007)在《致密对称源OQ208自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美国甚长基线阵,在5GHz和8GHz波段观测致密对称源(CSO)OQ208,由获得的总流量图均显示OQ208是由2个主要的射电结构组成。5GHz波段在该源西南(SW)部分和东北(NE)部分都探测到2个子源。8GHz波段在该源(SW)部分探测到2个子源,而在(NE)部分探测到3个子源。在5GHz波段,根据子源A和D自1993年到2001年间的5个时段VLBI观测成图结果,拟合出它们的分离速度为0.037±0.006mas/a(年)。在8GHz波段,根据1994年到2002年间的9个时段观测数据,获得子源A和C的分离速度为0.046±0.009mas/a。

谢桂颖[3](2005)在《OQ 208的射电致密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PS(GHz-Peaked Spectrum)源已形成致密射电源的一个重要子类。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已引起天文学家的很大兴趣。大量的VLBI观测发现GPS 星系中有较高的比例为致密对称双源(CSO),这些CSOs 的运动学年龄及谱年龄估算表明它们可能是年轻的射电活动星系核,研究CSO 源有利于我们探测喷流演化的早期阶段,而且,CSOs 源很可能是强射电源FR II 的早期演化阶段,所以对于研究活动星系核(AGN)的演化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室。射电源OQ 208(1404+286,Mkn 668)是最近的GPS 源之一。15 GHz 的VLBI观测发现在两个微瓣之间存在一个微弱的核,从而确认OQ 208 为致密对称源(CSO)。基于近来探测到的OQ 208 双瓣的自行,我们将聚束效应并入到VLBI观测到的两个瓣的谱的拟合中去,用聚束效应解释双瓣流量密度的不对称性。结果显示包含相同的聚束效应参数但考虑不同的吸收机制的两个模型都能很好的拟合双瓣的谱。在FFA+Beaming 模型中,双瓣的本征辐射是光学薄的同步辐射,双瓣的辐射由于定向效应遭受不同的自由自由吸收。所以吸收体可能是多少有些对称均匀分布的几何学,例如窄线区的云是一种可能的候选体。在SSA+Beaming 模型中,双瓣的本征同步辐射存在自吸收,只在SW 瓣存在额外的自由自由吸收。这样自由自由吸收的吸收体就可能分布在垂直于喷流方向的盘或环中。这个吸收体遮挡远离我们的SW 瓣,但靠近我们的NE 瓣却不受其影响。在这两个模型中,我们都假定双瓣有相同的本征辐射和本征流量密度,对于此假定的合理性本文有专门的论述。目前我们还很难判断FFA+Beaming

安涛[4](2004)在《高光度活动星系核和暗弱银心天体Sgr A~*的射电观测研究》文中提出活动星系核(AGN),顾名思义,是指活动星系的核心。活动星系的辐射除了主要来自恒星的热辐射外,还有一定量的非热辐射,而这些非热辐射产生于核心很小区域内,且常伴有强发射线。通常所说的活动星系核现象就是指发生在星系核心的高能天文现象。一股认为活动星系核的能量来源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过程。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认为不同种类AGNs的差别主要是取向效应造成的。当相对论性喷流和视向非常接近时,观测到的核的亮度会由于多普勒效应被放大很多倍,喷流分量的视横向运动也会因为投影效应被放大甚至超过光速。EGRET空间高能γ射线望远镜在高于100MeV的波段上检测到66个活动星系核,它们的辐射具有高度相对论性,在分类上被归为blazar天体。攻读博士期间我参加了EGRET活动星系核子样本的观测研究,对主导详细研究了几个样本源。 最近几年对邻近星系的巡天观测发现一些近邻亮星系的核心包含着致密的射电源,这些位于星系核心的致密射电源具有很多类似于典型的高光度活动星系核(AGN)的观测特征,有些人认为这些星系核心有可能包含着类似于AGN的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系统。但是相比之下,近邻星系核的亮度较低,亮温度约108K,因此这些近邻星系核被命名为低光度活动星系核(LLAGN)。我读博士期间还参加了一个典型的低光度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中心致密射电源Sgr A*的多频率射电观测研究工作。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到第五章组成,主要研究了三颗核主导活动星系核(1502+106,1611+343和3C 273)和一颗致密陡谱源(3C 286)的射电观测辐射性质。第二部分由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对银河系中心致密射电源Sgr A*的多频率射电观测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部分(第八章)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第一章对活动星系核的观测性质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并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对一个高偏振类星体1502+106在射电波段进行了多历元、多频率分析研究,观测历元从1994年6月到2002年12月共8年多时间,观测频率包括了2.3、5.0、8.3、24.4和43.1 GHz。文中给出了不同分辨率下1502+106的毫角秒尺度射电图像,揭示了一个连续的弯曲喷流结构。我们利用8年间的观测数据,对1502+106毫角秒尺度喷流分量的自行进行了测量,在4个分量中检测到视超光速运动,估算的速度分布在10.5c和37.3c之间,这个结果显示出1502+106中存在非常接近视线方向的高度相对论性喷流。我们的观测结果显示1502+106的射电观测性质和γ射线辐射强的blazar天体很相似,它可能是一个EGRET源,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证认。摘要 第三章对光学迅变体1611+343的5 GHZ EVN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1611+343的总强度图显示在核南方距离约3毫角秒处喷流有一个向东约90度的弯曲,偏振强度图显示在这个喷流弯曲的位置上偏振强度达到了最大。文中分析了倾斜激波反射导致喷流弯曲的可能性。射电核的亮温度超过能均分极限,喷流分量的视横向速度超过光速,这些观测结果显示1611+343中存在相对论性束流。文中将过去20年中射电流量监测和过去9年中喷流分量喷射作了相关性研究,发现4个喷流分量的喷射和射电流量爆发相关。 第四章对类星体3C 273的VLA两历元、双频率射电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揭示了不同分辨率下3C 273的千秒差距尺度射电结构。3C 273的射电喷流形态和谱指数分布符合“回流”模型。本文在射电波段发现了喷流末端热斑中谱指数反转,这一观测现象意味着热斑中的相对论性电子重新加速,而磁重联过程可能是导致电子重新加速的原因。 第五章分析了致密陡谱源3C 286的两历元双频VLA观测,给出了高动态范围的千秒差距尺度射电图像。在中央分量和西部分量之间有一些团块状结构可能是喷流和星际介质相互作用造成的。整个源结构被陡谱成分主导。文中对核主导因子和正反向喷流亮度比等相对论性束流效应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千秒差距喷流不存在相对论性束流效应。本文的结果符合喷流起始处弯曲对3C 286射电结构的解释。 第六章回顾了银心致密射电源 SgrA*的研究历史,概述了它的辐射性质。 第七章详细介绍了历元2003一06一17在七个射电频率上的VLA观测以及数据处理过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我们在90厘米波段的VLA观测中检测到SgrA*的辐射,从而肯定了最近三年中发表的1 GHz以下检测到SgrA*的观测结果。历元2003一06一17的观测是首次在射电波段上进行的多频率观测,观测波段从90厘米到7毫米,我们的射电观测和同一天其它波段(亚毫米波、红外和x射线波段)的观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SgrA*全波段观测!本文分析了射电观测谱在低频90厘米波段向下弯转的物理机制,并分析了过去30年中低频观测谱反转频率(七urllove frequency)的变化。我们认为低频波段谱形向下弯转是因为吸积半径内“自由一自由”吸收光深在低频增大造成的;而来自SgrA*附近的超大质量恒星的恒星风的变化导致进入吸积半径内的吸积流成分发生变化,引起 SgrA*“自由一自由吸收”低频截止频率在过去30年内从约1.5 GHZ转移到0.4 GHZ附近。 第八章对今后将要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我们已?

Wei-Hua Wang, Xiao-Yu Hong and Tao An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0;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12[5](2003)在《The Two Mini-lobes of the CSO OQ208——VLBI Observations at 5 GHz and 8.4 GHz》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VLBI observations at 5 GHz and 8.4 GHz of the compact symmetric object (CSO) OQ208. Images taken on four epochs at 5GHz and one at 8.4GHz show that the parsec radio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consists of two mini-lobes, both of them are resolved into two hot-spots. We note that the component D is stronger than the component C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at 5 GHz, indicating that component D is less free-free absorbed than C at low frequency. On the basis of the separation of components A and D, a proper motion of 0.032±0.02 mas yr-1 between the two mini-lobes is estimated. This value is about half the previous estimates based on the separation of components A and C with 8.4 GHz VLBI data. The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in the expansion velocity is discussed.

王伟华[6](2003)在《高能Gamma-ray AGNs的射电观测和研究》文中指出在能谱大于100MeV的γ-ray波段上,空间的高能γ-ray实验望远镜(EGRET)和地面的Whippleγ-ray观测站已经检测到80多个活动星系核。它们都是射电噪源,属于blazar天体。在γ-ray爆发时,常在低频的射电波段上检测到爆发。该类源的射电喷流具有视超光速运动的比例甚高。由于所有的γ-rayAGNs都具有强的射电辐射,所以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γ-ray辐射和射电辐射之间的联系。VLBI技术是现代天文观测中能获得最高分辨本领的观测手段,利用VLBI技术对γ-rayAGNs的相对论射电喷流结构、视超光速运动和喷流的弯曲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探索该类源的γ-ray和射电辐射的关系。本文主要致力于进一步完备γ-rayAGNs的射电图像样本,利用VLBI技术对一些缺少射电图像的高能AGNs进行观测,获得它们的致密结构图像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和辐射特性。在第1章中,我们简单概述了AGNs的基本特性,并收集了87颗具有高能辐射的AGNs样本,以进行统计分析。在第2章,介绍了我们对一个γ-rayAGNs子样本的射电观测。并给出了利用欧洲VLBI网观测的13颗源的射电图像。其中1604+159和2022?077是首次获得VLBI图像。观测结果表明这些源在毫角秒尺度上大部分呈现核–喷流结构,只有两颗源较致密,尚未分解。通过比较两个历元的欧洲VLBI观测结果,我们检测到三颗AGNs(0827+243,0829+046,1604+159)的视超光速运动,它们的视横向速度分别为18.5c,6.9c,2.2–3.5c。其中1604+159是首次被证认为视超光速源。同时我们还研究了该子样本中,喷流从毫角秒到角秒尺度的弯曲情况。在第3章,我们介绍对γ-ray类星体0202+149进行多历元多波段的射电观测。给出了该源在5GHz的MERLIN图像和在1.67,5GHz和15GHz多历元的VLBI观测结果。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发现了该源在亚角秒尺度上有一强核和准对称双瓣结构。主瓣较强且离核较远。在毫角秒尺度上,我们发现该源的喷流有明显的弯曲,这可能意味着该源的喷流在一圆锥面上沿螺旋状运动。从0202+149的亚角秒形态分析,它极象致密对称源(CSO)。通过研究该源的射电流量变化,喷流的弯曲,以及其视超光速运动,我们判断该源并非致密对称第ix页<WP=13>摘要源。第4章给出类星体DA193四个历元的VLBI观测和模型拟合结果。我们检测出其喷流自行速度为0.105±0.02masyr?,相应的视横向速度为4.5±0.86c。计算出的多普勒因子和亮温度确认DA193的辐射靠近视线方向。我们测出的速度是以前观测给出速度的四倍,这可能有两种原因。其一,该喷流正在加速,可能是由于弯曲喷流靠近视线的投影效应引起的。其二,是两个不同分量,来自两次不同的射电爆发。在本章我们也给出了致密对称源(CSO)OQ208的5GHz和8.4GHz的VLBI观测结果。我们发现它的膨胀速度在减缓,原因可能是受到周围介质的冲击。同时发现在靠近核的热斑分量在低频波段上受到更多的自由–自由吸收,我们解释为是靠近核的地方的电子密度更高的缘故。在第5章研究了γ-rayAGNs的喷流方向从毫角秒尺度到角秒尺度的弯曲(?PA)。在洪晓瑜等人研究样本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本文的观测结果,扩大了?PA统计的样本源。我们的统计结果支持洪晓瑜等人的结论:γ-ray类星体具有较小的?PA。而γ-rayBLLac天体的?PA分布在较大的范围内。由于BLLac天体被认为其喷流很接近视线,大的?PA可能是投影效应造成的。因此说明较准直的AGNs有利于人们检测到它们的γ-ray辐射。我们同时分析了VLBI高频(22,43GHz)观测结果,发现γ-rayAGNs在亚毫角秒尺度上喷流弯曲是很普遍的。

二、The Two Mini-lobes of the CSO OQ208——VLBI Observations at 5 GHz and 8.4 GHz(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Two Mini-lobes of the CSO OQ208——VLBI Observations at 5 GHz and 8.4 GHz(论文提纲范文)

(3)OQ 208的射电致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活动星系核简述
    1.2 GPS 源
        1.2.1 关于GPS 源/CSS 源低频反转的解释
        1.2.2 关于GPS 源/CSS 源极其可能的演化的两个假设
        1.2.3 关于GPS 源/CSS 源中的气体的研究
    1.3 CSO
        1.3.1 关于致密对称源局限于很小的尺度的解释
        1.3.2 关于致密对称源双臂射电流量密度差别的原因的概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射电源OQ208 的研究现状
    2.1 射电源OQ208 的光学、红外、X 射线波段研究现状
    2.2 射电源OQ208 的射电波段研究现状
        2.2.1 射电源OQ208 的射电波段观测结果
        2.2.2 Kameno 等对OQ208 双瓣谱所表现出的低频反转和流量密度不对称性的解释
        2.2.3 刘祥等对射电源OQ208 双瓣流量密度不对称性的一种解释——汤姆孙散射
        2.2.4 OQ208 的自行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模型和结果
    3.1 对Kameno 等的工作的讨论
    3.2 数据
    3.3 模型和结果
        3.3.1 FFA+Beaming 模型
        3.3.2 SSA+Beaming 模型
        3.3.3 误差估算
        3.3.4 关于15.3 GHz 的新数据
        3.3.5 谱指数α的其他值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两个模型的比较和讨论
    4.1 两个模型的比较
    4.2 关于两个模型的聚束效应
    4.3 关于自由自由吸收体
    4.4 关于双瓣本征上相同的假定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由SSA+Beaming 模型估算的一些参数
    5.1 瓣的磁场
    5.2 瓣的质量
    5.3 喷流功率
    5.4 吸积率
    5.4 黑洞质量与爱丁顿吸积率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已发表或接收的文章
个人简历

(4)高光度活动星系核和暗弱银心天体Sgr A~*的射电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第一部分 高光度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研究
    第一章 活动星系核概论
        1.1 活动星系核的简介
        1.2 活动星系核的辐射性质
        1.3 活动星系核的标准模型
        1.4 活动星系核的命名分类和统一模型
        1.5 活动星系核的研究意义
        1.5.1 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研究在天文学中的地位
        1.5.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 高偏振类星体1502+106的VLBI观测研究
        2.1 概述
        2.2 观测和数据处理
        2.3 结果和讨论
        2.3.1 秒差距尺度射电结构
        2.3.2 定量地研究喷流结构
        2.3.3 ΔPA—秒差距尺度和千秒差距尺度喷流的准直性指标
        2.3.4 VLBl分量谱指数估计
        2.3.5 射电核的亮温度和能均分多普勒因子
        2.3.6 喷流分量的视超光速运动
        2.4 结论和总结
    第三章 光学迅变体1611+343喷流分量的视超光速运动
        3.1 概述
        3.2 观测和数据处理
        3.3 结果和分析
        3.3.1 pc尺度上扭曲的喷流结构
        3.3.2 射电核的物理参数估计
        3.3.3 喷流分量的视超光速运动
        3.3.4 喷流分量的喷射和射电流量爆发的相关性
        3.4 讨论和总结
    第四章 对3C 273喷流末端热斑中谱指数反转的探讨
        4.1 概述
        4.2 观测和数据处理
        4.3 观测结果和分析
        4.3.1 千秒差距尺度射电喷流
        4.3.2 射电亮斑中谱指数翻转
        4.4 讨论和总结
    第五章 致密陡谱源3C 286的千秒差距尺度射电结构
        5.1 概述
        5.2 观测和数据处理
        5.3 观测结果和分析
        5.3.1 观测结果
        5.3.2 谱指数分布
        5.3.3 相对论性束流效应
        5.3.4 3C 286射电结构的讨论
        5.4 总结
第二部分 暗弱银心致密天体Sgr A~*的射电观测研究
    第六章 Sgr A~*的观测研究
        6.1 银心致密射电源Sgr A~*的发现
        6.2 Sgr A~*对应于银心超大质量黑洞
        6.3 Sgr A~*的射电、红外和X射线观测研究
        6.3.1 Sgr A~*的红外和X射线观测
        6.3.2 银河系中心区域的射电结构
        6.3.3 Sgr A~*的总流量谱
        6.3.4 Sgr A~*的偏振测量
        6.3.5 Sgr A~*的光变和尺寸
        6.4 Sgr A~*的辐射模型
    第七章 Sgr A~*的同时多频率射电观测以及低频反转谱的物理模型
        7.1 本文的研究目的
        7.2 观测和数据处理
        7.3 结果及讨论
        7.3.1 银心区域的射电图像
        7.3.2 90厘米波段检测到Sgr A~*
        7.3.3 Sgr A~*的同时多波段测量谱
        7.3.4 低频反转谱的物理模型
第三部分 今后的研究计划和展望
    第八章 今后的研究计划和展望
        8.1 Sgr A~*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8.1.1 VLA监测Sgr A~*周围射电成分的自行
        8.1.2 VLA监测Sgr A~*流量密度变化的双周期性
        8.1.3 VLA监测Sgr A~*在1GHz以下的低频射电谱
        8.1.4 毫米波、亚毫米波VLBI观测Sgr A~*
        8.2 1502+106弯曲喷流的进一步研究
        8.3 EGRET活动星系核子样本的统计研究
        8.4 4个致密对称源的VLBI监测—测量热斑分量速度
        8.5 3C 273喷流的谱指数研究
附录1:部分天体物理名词和公式
附录2:Sgr A~*的同时多波段射电观测以及数据处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高能Gamma-ray AGNs的射电观测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活动星系核简介
        1.1.1 活动星系核现象
        1.1.2 射电喷流
    1.2 γ-ray AGNs
        1.2.1 γ-ray望远镜
        1.2.2 高能γ-ray AGNs的样本
    1.3 γ-ray AGNs 辐射机制和研究进展
        1.3.1 辐射机制
        1.3.2 γ-ray与低频辐射的相关
        1.3.3 γ-ray AGNs 的VLBI性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γ-ray AGNs 的VLBI观测
    2.1 观测
    2.2 数据处理
    2.3 个源研究
        2.3.1 0440?003 (3EG J0442?0033)
        2.3.2 0446+112 (3EG J0450+1105)
        2.3.3 0827+243 (3EG J0829+2413)
        2.3.4 0829+046 (3EG J0828+0508)
        2.3.5 0954+556 (3EG J0952+5501)
        2.3.6 1229?021 (3EG J1230?0247)
        2.3.7 1331+170 (3EG J1329+1708)
        2.3.8 1604+159 (3EG J1605+1533)
        2.3.9 1606+106 (3EG J1608+1055)
        2.3.10 2022?077 (3EG J2025?0744)
        2.3.11 2209+236 (3EG J2209+2401)
        2.3.12 2356+196 (3EG J2359+2041)
    2.4 物理参数
    2.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γ-ray quasar 0202+149的双边辐射
    3.1 0202+149简介
    3.2 观测和数据处理
    3.3 图像分析
        3.3.1 亚角秒尺度结构
        3.3.2 (亚) 毫角秒尺度结构
    3.4 弯曲喷流和喷流旋转
        3.4.1 喷流弯曲的分析
        3.4.2 喷流旋转的可能
    3.5 总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A193和OQ208的观测
    4.1 DA193中的加速喷流
    4.2 Two mini-lobes of the CSO OQ208
第五章 γ-ray AGNs ?PA统计分析
    5.1 △PA统计
    5.2 高频?PA统计
    5.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The Two Mini-lobes of the CSO OQ208——VLBI Observations at 5 GHz and 8.4 GHz(论文参考文献)

  • [1]Seven-frequency VLBI Observations of the GHz-Peaked-Spectrum Source OQ 208[J]. Wen-Feng Luo~(1,3) Jun Yang~(2,3) Lang Cui~(1,3) Xiang Liu~1 Zhi-Qiang Shen~(2,4) 1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Urumqi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rumqi 830011; 2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30 3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 4 Joint Institute for Galaxy and Cosmology,SHAO and USTC.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7(05)
  • [2]致密对称源OQ208自行的研究[J]. 王保田,张海燕.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07(02)
  • [3]OQ 208的射电致密结构研究[D]. 谢桂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2005(02)
  • [4]高光度活动星系核和暗弱银心天体Sgr A~*的射电观测研究[D]. 安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2004(02)
  • [5]The Two Mini-lobes of the CSO OQ208——VLBI Observations at 5 GHz and 8.4 GHz[J]. Wei-Hua Wang, Xiao-Yu Hong and Tao An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0;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3(06)
  • [6]高能Gamma-ray AGNs的射电观测和研究[D]. 王伟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2003(01)

标签:;  ;  

CSO OQ208 的两个小波瓣 - 5 GHz 和 8.4 GHz 的 VLBI 观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