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生姜等已注册原产地标志

莱芜生姜等已注册原产地标志

一、莱芜生姜等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论文文献综述)

耿熠君[1](2021)在《“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促使农产品通过品牌化建设来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政府的各项农业政策也反复提出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同时,山东省大力支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建设,形成了许多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保护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莱芜生姜”作为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保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其品牌化的建设和发展在政策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缺少对品牌统一管理的后续服务、品牌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品牌宣传方式单一、产品服务和创新不足等问题,制约着“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的提高及其产业的发展。因此,消费需求、政策导向和“莱芜生姜”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都要求“莱芜生姜”地理标志提高品牌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本文在结合全国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现状,并且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借鉴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者角度构建了“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让消费者对其进行打分,并运用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综合得分为85.9017分,评价等级为良好。一级指标得分排序为:品牌市场力>品牌产品力>品牌文化力,各一级指标得分均在85-100分,等级均为良好,但品牌文化力得分相对较低。二级指标中品牌忠诚得分最低且低于综合得分85分。解释指标中低于整体得分85分和评价等级良好的指标为:购买服务、产品包装、产品知名度、产品美誉度,价格忠诚,尤其是价格忠诚得分最低。结合各级指标的得分情况,借鉴国内其他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经验,对“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提升提出保障品牌产品力、提高品牌市场力、增强品牌文化力、注重品牌维护的对策建议。

宋萍[2](2017)在《山东省莱芜市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优质、健康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不仅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给国家农产品市场秩序和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基础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如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农产品源头环节的质量安全治理。与此同时,国内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工作是:在已有文献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莱芜市生姜种植户为对象,系统分析生姜生产的现状及农户质量安全行为,在此基础上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对农户生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具体对策建议。细分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为:(1)莱芜市生姜种植户生产现状分析。概述莱芜市生姜产业的发展现状、农户生姜生产过程,对生姜种植户的调查样本来源以及样本特征做出描述性统计和系统分析。其中,样本特征包括四个层面: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的生姜种植情况、农户对生姜安全生产的认知情况、外部的宏观政策。质量安全行为包括三个层面:农药使用的违规和滥用现象还普遍存在、化肥使用过量,且施用比例不当、农户安全生产意识较低。(2)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15个村集体的168份有效问卷为分析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农户生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选取的16个变量中,年龄、家庭人口数、人均收入、生姜种植规模、生姜收入占比、技术指导、新闻媒体、销售检测,共8个变量对农户生姜质量安全具有显着的影响,且均在5%显着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在分析影响变量的基础上,对其背后可能的经济学意义做出解释。(3)改善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加强对生姜种植户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户种植技能、树立农户安全生产意识,建立信息披露体系、推进生姜质量安全生产的组织创新,与小农户实现对接、构建生姜安全生产跟踪体制,跳出生姜生产误区、开展生姜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平台、加大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市场监管力度,为农户生产提供良好市场环境、强化政府对生姜质量安全保障的监管与支撑,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刘静[3](2011)在《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调味蔬菜出口贸易大国,中国调味蔬菜在不断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冲击也开始显露。对我国调味蔬菜产品的出口贸易现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调味蔬菜的出口贸易发展趋势,而且对促进和增强我国调味蔬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中国调味蔬菜的生产。本章主要是对中国调味蔬菜的产业组织结构、产量年度变化、中国调味蔬菜生产的主要种类以及特征进行分析论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调味蔬菜产业在组织结构方面表现出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产品种类多但生产加工技术低、内部竞争激烈等特征;中国调味蔬菜在生产方面表现出面积扩张型和土地密集型、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差、向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及流通风险高、流通环节复杂等特征。(二)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发展演变。中国调味蔬菜的出口贸易格局演变主要从中国调味蔬菜的原产地格局演变、调味蔬菜的出口规模演变、出口单价演变以及出口市场演变四部分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的山东省、福建省、上海市、江苏省、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以及华南地区的广东省是中国调味蔬菜的主要原产地;中国调味蔬菜的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基本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出口价格的变化较大;中国调味蔬菜的主要出口市场区为亚洲市场区和北美洲市场区,潜在市场区为欧洲市场区;(三)中国调味蔬菜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本章以阿根廷、美国和西班牙为参照,以大蒜、姜、干洋葱三类调味蔬菜为代表,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贸易竞争指数以及调味蔬菜的出口价格与世界价格比四个方面,分析调味蔬菜的出口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蒜和姜的国际竞争力很强,但是干洋葱的竞争力一般。中国调味蔬菜产品的出口价格普遍很低,在同等条件下,中国的调味蔬菜产品比较具有竞争力。(四)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国际上,中国调味蔬菜的竞争力虽然很强,但国内出口企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仍然受到出口原产地集中,出口种类单一、科技含量低,深加工产品少,销售价格低、出口市场集中,无序竞争严重、调味蔬菜产品行业协会内部机制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够、进口国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使中国调味蔬菜产品出口受阻、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出口风险加大、中国调味蔬菜产品品牌建设落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五)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对策分析。本章主要是对上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并针对中国调味蔬菜出现的众多问题提出对策,以促进我国调味蔬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对策有:通过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各种交流平台、发展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竞争、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健全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积极拓展渠道,扩大中国调味蔬菜的出口市场、建立有影响力的中国调味蔬菜品牌,以品牌促出口等。

时玉田,朱国梁[4](2010)在《农产品有农事档案 质量安全有保障》文中提出近年来,山东莱芜莱城区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09年全区农产品出口创汇达3.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8%,农产品出口市场达到91个国家和地区。

时玉田,朱国梁[5](2010)在《莱城区农产品有了农事档案》文中提出本报讯(记者 时玉田 朱国梁)自2007年以来,万兴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5000亩生姜自属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实现了企地双赢。目前,公司正继续加大投入,力争明年把基地建成万亩有机生姜基地,做全省一流自属基地,在标准?

郭增彬[6](2004)在《莱芜生姜等获原产地标记注册》文中指出

周衍平[7](2003)在《农业技术产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依靠政府行政驱动,按政府计划组织技术创新并无偿推广应用,通过产权公有,使技术信息充分公开并广为应用。这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曾起到较大的作用,杂交水稻的推广与应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将农业技术当作纯粹的公共物品自由使用,会降低农业技术研制者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技术供给乏力,农业经济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技术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农业技术产权制度逐步形成。通过实行专利权、专有技术权、品种权等制度,明确界定农业技术产权,从而调动科技人员研制新技术、获取农业技术产权的积极性,并加快技术产权交易转让进而推动其实施应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但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农业技术的自身特性与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产权生成、交易运作、实施应用及其保护与管理的特殊性、复杂性。农业生产的生物性、弱质性、分散性和田间公示性等特点,使得农业技术难以像工业技术一样易于“保密”进行,也难以解决“免费搭车”问题。因此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农业技术产权运作机制必然是市场机制与政府驱动相结合的二元复合机制。然而,由于我国农业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滞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理论界对有关农业技术产权界定、技术产权交易运作方式、技术产权估价、技术产权实施应用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实践中农业技术产权界定模糊、产权流失、产权交易流转不畅、产权实施率低、技术侵权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技术产权交易运作及其保护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潜伏着许多制约农业技术产权有效运作的矛盾与问题,导致我国农业技术转化率较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市场发育较早,对农业技术产权界定、交易运作及其保护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较为成熟、完善。经济学家从多角度对产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技术成果的外溢性和溢出效应,设计利用产权制度来保护与调节技术持有者的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分别对技术创新、产权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也有部分学者从产权形成、交易、实施与保护的某一层面对一般技术产权进行探讨,而对农业技术产权生成及其有效运作的系统研究成果尚未见到。因而客观现实迫切需要研究农业技术产权这一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农业技术的市场化为背景,以产权明晰为宗旨,从技术、经济、法律三维分析视角,以农业技术产权的生成、交易、实施、保护为主线,运用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产权经济理论及法和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探讨农业技术产权生成取得、交易运作及其实施应用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典型调查与案例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农业技术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1)农业技术产权生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的持久和效率,需作制度上的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应使农业技术创新者、应用者能从技术产权创新或实施应用中得到的私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产权的确定是最经济、有效、持久的激励手段。本部分以产权理论为基础,沿着产权—知识产权—技术产权—农业技术产权的分析路径,提出了农业技术产权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四维结构;<WP=7>概括分析了农业技术产权的排他性、有限性、可分解性、可交易性、易逝性等属性;重点研究了品种权、农业专利权与专有技术等农业技术产权的生成制度与取得方式;从国家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立法等层面,提出了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农业技术产权形成和获得的机理与保障机制。(2)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市场交易角度考察农业技术产权如何交易运作。在对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中介与政府监管等农业技术产权交易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业技术产权持有者和技术产权需求者是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主体,交易主体之所以发生交易行为,其行为动机是受利润最大化驱使。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客体是可产权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具有边界清晰、产权明晰、私人技术产权等特征。技术产权交易中介是为农业技术产权交易提供服务的相关组织,政府是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运作的监管者。由于技术产权本身的特殊性和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等,决定了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具有信息非对称性、信息不完全性、长期合约性和双边或多边垄断性等特点,进而也决定了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合约的不完全性、交易以及履约的高成本性和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高难度性。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主要方式有:许可证交易、技术产权拍卖、转让、特许专营、技术咨询与服务、合作生产方式、工程承包、国际BOT与TOT等方式,其中许可证交易是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不同交易方式其交易主体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其法律特征不同,交易成本不同。因此技术产权交易主体应选择合理的交易方式,以减少交易成本,获得最佳预期收益。技术产权估价是技术产权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技术产权价值能否得到实现,而且事关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技术产权的顺利实施。目前对有关技术产权估价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方法,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无形资产的

二、莱芜生姜等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莱芜生姜等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论文提纲范文)

(1)“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2.1 品牌
        2.2.2 农产品地理标志
        2.2.3 品牌竞争力
    2.2 基础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现状
    3.1 全国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现状
        3.1.1 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生姜产品概况
        3.1.2 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成效
    3.2 “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现状
        3.2.1 品牌建设主体
        3.2.2 政策支持
        3.2.3 资金支持
        3.2.4 产业发展模式
        3.2.5 科技支撑体系
        3.2.6 质量安全和监管体系
        3.2.7 品牌营销
        3.2.8 品牌宣传
        3.2.9 品牌发展战略
    3.3 本章小结
4 “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评价
    4.1 “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4.1.1 指标体系的设计
        4.1.2 指标的释义
        4.1.3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实证测评
        4.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4.2.2 样本统计
        4.2.3 数据有效性分析
        4.2.4 评价过程及结果
        4.2.5 评价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其他生姜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经验
    5.1 沂水生姜
        5.1.1 发展现状
        5.1.2 主要经验
    5.2 盖州生姜
        5.2.1 发展现状
        5.2.2 主要经验
    5.3 罗盘山生姜
        5.3.1 发展现状
        5.3.2 具体经验
    5.4 保田生姜
        5.4.1 发展现状
        5.4.2 具体经验
    5.5 昌邑大姜
        5.5.1 发展现状
        5.5.2 具体经验
    5.6 本章小结
6 “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保障品牌产品力
        6.1.1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6.1.2 完善购买服务
        6.1.3 优化产品包装设计
    6.2 提高品牌市场力
        6.2.1 丰富宣传方式
        6.2.2 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6.3 增强品牌文化力
        6.3.1 挖掘生姜文化
        6.3.2 提升品牌文化价值
    6.4 注重品牌维护
        6.4.1 优化品牌发展战略
        6.4.2 完善品牌监管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山东省莱芜市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回顾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生姜种植户生产行为分析
    3.1 莱芜市生姜生产整体情况介绍
    3.2 莱芜市生姜种植户生产行为调查样本来源及特征描述
    3.3 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的选取
    4.2 方法的选择
    4.3 模型的构建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改善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对生姜种植户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户种植技能
    5.2 树立农户安全生产意识,建立信息披露体系
    5.3 推进生姜质量安全生产的组织创新,与小农户实现对接
    5.4 构建生姜安全生产跟踪体制,跳出生姜生产误区
    5.5 开展生姜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平台
    5.6 加大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市场监管力度,为农户生产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5.7 强化政府对生姜质量安全保障的监管与支撑,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3)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中国调味蔬菜的生产
    2.1 中国调味蔬菜产业组织结构
    2.2 中国调味蔬菜生产的种类及特点
    2.3 中国调味蔬菜生产年度变化
    2.4 中国调味蔬菜的生产特征
3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发展演变
    3.1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的原产地格局演变
    3.2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规模演变
    3.3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单价演变
    3.4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市场演变
4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
    4.1 国际市场占有率
    4.2 显示比较优势
    4.3 贸易竞争指数
    4.4 出口价格与世界价格比
    4.5 中国调味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判定
5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的原产地集中,出口种类单一
    5.2 科技含量低,深加工产品少,销售价格低
    5.3 出口市场集中,无序竞争严重
    5.4 调味蔬菜产品行业协会内部机制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够
    5.5 进口国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使中国调味蔬菜产品出口受阻
    5.6 反倾销调查案件不断增加,出口风险加大
    5.7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产品品牌建设落后
6 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对策分析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7)农业技术产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内容结构
    1.5 本文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农业技术产权生成
    2.1 农业技术产权理论
    2.2 农业技术产权生成机理——农业技术创新
    2.3 不同农业技术产权的生成及其制度选择
    2.4 我国农业技术产权生成的统计分析
    2.5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获取农业技术产权
3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
    3.1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要素分析
    3.2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特点
    3.3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方式及其交易成本比较
    3.4 农业技术产权估价
    3.5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运行分析
4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
    4.1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类型
    4.2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机理——踏板原理
    4.3 农业技术产权具体实施形式
    4.4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应用个案分析
    4.5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的路径选择
5 农业技术产权保护
    5.1 农业技术产权保护对象与特点
    5.2 我国农业技术产权保护制度变迁
    5.3 农业技术侵权案例剖析
    5.4 农业技术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探源
    5.5 农业技术产权保护的重点与制度安排
    5.6 农业技术产权保护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四、莱芜生姜等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论文参考文献)

  • [1]“莱芜生姜”地理标志品牌竞争力研究[D]. 耿熠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2]山东省莱芜市生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研究[D]. 宋萍.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2)
  • [3]中国调味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刘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4]农产品有农事档案 质量安全有保障[J]. 时玉田,朱国梁. 农业知识, 2010(35)
  • [5]莱城区农产品有了农事档案[N]. 时玉田,朱国梁. 莱芜日报, 2010
  • [6]莱芜生姜等获原产地标记注册[J]. 郭增彬.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4(01)
  • [7]农业技术产权问题研究[D]. 周衍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莱芜生姜等已注册原产地标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