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叙事时间

《聊斋志异》叙事时间

一、《聊斋志异》叙事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添[1](2021)在《明清小说中宗教空间的文化蕴涵与叙事策略——以《聊斋志异》为例》文中提出宗教空间是信徒祭祀、供养神明,并通过虔诚地祈祷来实现自身愿望的公共场所。《聊斋志异》中共有101篇涉及宗教空间的描写,约占全部篇目的20%。蒲松龄认识到宗教空间的公共属性,并且利用这一属性进行叙事;同时又用夜化、荒野化两种方式削减其公共属性,使之成为私密空间。无论是作为公共空间还是私密空间,宗教空间在构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故事主题以及把控叙事节奏等方面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叙事功能。蒲松龄笔下的宗教空间植根于有着浓厚神明信仰氛围的故乡——山东淄川地区,并且在此基础上经过"才子之笔"细致勾勒之后形成文学空间。

周琦玥[2](2020)在《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手法——《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读解》文中认为纪昀站在文体纯洁性的立场上讥讽《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然而随着时代推移,此语多被后人借以概括《聊斋志异》兼熔两重文体的写作特色。纵观《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部分篇目将史传文学色彩与非虚构叙事手法整合为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蒲翁在叙事策略、叙事时间线、叙事视角以及相关的论赞品评等方面颇有史家风范。具体来说,蒲氏善于利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事件,融入作家的文学想象,既以事为本、于史有征,又由正而奇、由文而幻。从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特点出发阅读《聊斋志异》,可以对"一书而兼二体"之说阐发新见。

姜克滨[3](2020)在《论《聊斋志异》梦境叙事》文中提出梦境叙事在《聊斋志异》中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对情节建构有重要作用。梦境叙事以预叙方式强化了故事悬念,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增强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也体现出蒲松龄的天命观和果报观念。梦境叙事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因素,一般作为"发送者"行动元和核心事件,推动故事向另一层次发展。在空间维度,梦境叙事构建不同的主题空间,将现实空间与虚幻空间融为一体,展现人物心理,揭示小说主旨,营造出朦胧神秘的意境。

范金莹[4](2020)在《戏曲意识的凸显 ——论俚曲《禳妒咒》对小说《江城》的改编》文中研究指明《禳妒咒》是清代文人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俗曲体戏曲,创造性的将俗曲小调、方言俗语融入创作。作为长篇戏曲创作的首次尝试,蒲松龄既借鉴和吸收了古典戏曲文学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法,又吸收了小说文本的诸多优势,使《禳妒咒》呈现出一种区别于传统戏曲的独特面貌。学界长期以来聚焦于《禳妒咒》与《江城》的主题思想与故事内容,尚未通过二者的对比中看到蒲松龄的剧作水平与他对戏曲文学独到的认识,本文就从戏曲剧作的角度入手,对比小说文本,以探讨蒲松龄在《禳妒咒》的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戏曲剧作意识以及其剧作所达到的高度。除绪论与结论,本文共计四章。绪论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蒲松龄的创作缘起、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几个主要部分。第一章,讨论了《禳妒咒》对小说《江城》情节的戏剧化改编,发现蒲松龄具备了强烈的冲突意识并表现出了自己的创作巧思。《江城》本身就有冲突密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蒲松龄有意识的对小说冲突情节进行顺序调整以获得层层迭起的运动效果。在发挥小说本身情节优势的基础上,蒲松龄还注重挖掘剧本本身的戏剧性,增添富含戏剧性的小情节以使冲突曲折多变。除此之外,蒲松龄不拘陈套,对戏曲开场与自报家门进行了翻新。第二章,讨论了《禳妒咒》对小说《江城》结构的沿袭与改编,发现蒲松龄已经在使用戏曲的叙事方法来进行结构。小说本身为单向、直线式发展,为蒲松龄改编戏曲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小说又存在插叙与补叙两种叙事时间倒错的现象,《禳妒咒》则进行了调整,使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保持一致。《禳妒咒》还继承了小说中的副线线索并根据剧情需要补充与延伸小说副线形成新的线索,并对婚姻主线与副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融合。第三章,总结《禳妒咒》的场面建构与编排情况,证明蒲松龄已然脱离了小说以叙述为主的叙事方法,具备了场面意识。蒲松龄主要选择小说情节段落进行戏曲场面的划分和内部情节组织,对小说场景与概述情节进行改编、增补与再现,同时又新增了五个回目收束全剧线索。在场与场的布局搭配上,有意识的用一般场子与重点场子交替搭配,利用场子的排布取得全剧跌宕起伏的发展效果。第四章,探讨了《江城》到《禳妒咒》的语言变化。《禳妒咒》已经自觉地将小说的叙述性语言转为剧中脚色的曲词与相应的动作描写。就《禳妒咒》本身的语言来看,主要以质朴通俗为标准,白话间杂方言俗语,生动本色。蒲松龄又以性格为宗旨设计人物语言,达到了口角毕肖的效果。同时他还高度重视动作性,这不仅表现在大量的动作提示上,还表现在人物的曲词上。结论部分综合了全文各个章节的观点,总结蒲松龄在创作实践中显露的剧作观念以及对戏曲文学独到的认识,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他的戏剧创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孔庆荣[5](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王清平[6](2018)在《一部推陈出新的《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力作——评尚继武的《〈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尚继武的专着《〈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吸收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的营养,在借鉴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西方叙事学的分析维度和批评方法,从叙事时空、叙事修辞、叙事序列、人物角色和叙事情境等维度对《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做到了中西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兼容并蓄,且能推陈出新,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是一部研究《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的力作。

霍梦茹[7](2018)在《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恐怖叙事是一种以接受主题的情感为规定,刺激欣赏者产生恐惧、焦虑、恶心等情感反应的叙事类型。明代笔记小说在恐怖叙事上有着独特的表现。近年来,学界对笔记小说的研究日渐深入,且成果颇丰。但从恐怖叙事层面进行笔记小说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研究的空白,我们梳理出其内容类型、时空机制、人称机制等方面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多元功能。首先,按照时间脉络对明代笔记小说进行了整体的分析,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文本概貌在初期表现出现实性强的特点;中期发展停滞;中后期恢复发展并表现出说教性强的特征。其二,从内容上看,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有鬼怪灵异类恐怖叙事、战争社会类恐怖叙事、自然灾异类恐怖叙事三种类型,其具有取材现实化、情节曲折化以及描写狰狞化的共同特征。其三,从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时空机制来看,其在时间设置上具有“夜化”的特征,让文本的内容更能引起读者的不安联想,达到恐怖的叙事效果;而在空间模式上具有的密闭性和“异化”特征,使得空间更能达到让人绝望、恐惧的效果。其四,是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人称机制,限知视角主要增强了文本的神秘性,让恐怖效果大大加强。最后,从恐怖叙事的功能来看,明代笔记小说实现了现实、宗教、审美的多元功能,对明代现实社会具有深刻的反映。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独特、复杂,在明代笔记小说中独具魅力。这类叙事在内容、时空机制、人称机制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特殊而又稳定的叙事方式,并实现了现实、宗教以及审美的多元功能。对我们认识明代笔记小说的叙事意义与文本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我们考察明代社会文化状态有重要意义。

齐心苑[8](2017)在《《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论》文中指出《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分别是清代两类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题材类似,但艺术风格迥异,一个是才子式的,一个是着述性的。在《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中,作者对于所要叙述的内容已经居于一种绝对的掌控地位,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突破史学实录规范的藩篱,不再是单纯的直录或者转述见闻,而是在志怪创作观念的主导之下,依照虚构原则、遵循审美理想、为实现审美诉求而为文本结构各元素分层设色。纪昀与《聊斋志异》有多种因缘。纪昀好友董元度曾为《聊斋志异》题辞,同僚兼同门余集是青柯亭刻本的重要校订者,纪昀长子纪汝佶酷爱《聊斋志异》并有效仿作品。然而纪昀并未爱屋及乌,他把长子无功而夭亡的责任归咎于《聊斋志异》。他创作《阅微草堂笔记》,一方面在文体源流上确立自己的定位,一方面针对《聊斋志异》作反面文章。因政治、文化、纪昀个人好恶多种原因,《聊斋志异》未能在《四库全书》或《总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却在王士禛《精华录》解题中受到点名批评。《聊斋志异》的盛行,是纪昀选择志怪题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聊斋志异》,或许就不会有今日模样的《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提供了刺激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的外因。从作者不满足于一个作品,到创作包容了自己思想、理念的作品,内外影响因素很多,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作者自身的观念和审美诉求。蒲松龄和纪昀都是传统知识分子,两人的思维模式或多或少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里记录鬼神大都本着以常释怪、由怪证常的思维方向,把神道设教、醒世安人当作使命,将志怪创作当作消闲娱乐而不是立言之作。受儒家文化影响,蒲松龄和纪昀都把神道设教视为自身责任,但具体又有不同。蒲松龄鬼神观念矛盾的焦点在于神,写神的同时指出神由人造;纪昀观念的矛盾处在于他纠结于真实和传闻鬼神传说的矛盾,难以相信又不得不信,总是困在不可知的境地。两人对志怪创作定位差别很大,蒲松龄把《聊斋志异》当作是千秋事业,纪昀却生怕人把他当成"鬼董狐"。创作观与小说观直接相关,蒲松龄把小说创作当作文章创作,自由灵活;纪昀小说观立足于目录学,用杂说改造"无关大体"的小说,以增强小说的实用功能。虚构原则上,蒲松龄随心所欲,将鬼神狐鬼当作表现工具;纪昀认可小说叙事虚构想象的合理性,但前提条件是作者的虚构当以现实情理为根据。蒲松龄喜爱才子式作家,崇尚才子之笔;纪昀尚质黜华,偏好充满理性智慧的宏博或简淡的作品。个人经验和理想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审美诉求,蒲松龄为抒情言志和显露才华,纪昀把广见闻、资考证、益人心作为核心追求。时空、事件、人物是叙事作品必不可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小说整体构思的主要内容。因为审美诉求不同,蒲松龄和纪昀在构设三种基本要素时所采用的维度也不相同。《聊斋志异》空间想象多种多样,类型上继承前人,具体想象却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冥间,成为现实世界的镜像。时间想象也有新的生发,蕴含哲学思辨。《阅微草堂笔记》时间、空间想象缺乏细节,仅是人物活动的概念性背景。而且,因为纪昀见多识广,远方想象已经失去了神秘性。构思情节时,蒲松龄兼用逻辑思维和图像想象,构思方式灵活多样;纪昀多用逻辑思维,以增强说理效果为主导,缺乏图像想象。构思中的思维模式首先造就了两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差别。《阅微草堂笔记》人物在构思之际已处于边缘化位置,纪昀习惯地以道德教化类的逻辑想象为构思起点和指导方向,无限遏制原本因情节自然生发的图像想象的空间,人物缺乏鲜活生命,沦为符号式存在。与《聊斋志异》中妍媸不等、性格各异、灵动传神的系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姓名和身份设定是人物构思的内容之一。《聊斋志异》人物命名是小说整体构思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篇章中人物姓名看似寻常,实则在代指人物的指称功能之外还另外蕴含深意,与人物性格、命运的设定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直接相关。在《阅微草堂笔记笔记》中,故事叙述者的姓名和身份与故事的真实性直接相关,为了标明所载内容的信实可靠有必要清楚记载他们的身份信息。而主体故事人物的姓名与故事主旨、作者诉求关系不大,他们的身份信息是否模糊并不重要。《聊斋志异》不论长篇短篇,都有题名。蒲松龄应用题名最值得注意的是一反常态,题名与叙述重心异调,在叙述重心外,营造另一个隐含重心。纪昀小故事都不用题名。他重视故事实用功能和真实性,讲述故事总不忘探究其真假有无,往往在最后加上真假不可知、曲直难定论或当为他人寓言的尾巴。在他看来,真假是非尚难定论,更不用说总结主旨、提炼题名了。而且出于对"名"与"实"关系的严谨恪守,他严厉斥责书商妄加题名的行为。《聊斋志异》叙事不用直笔,时间剪切主要出于文学效果考虑。《阅微草堂笔记》叙事大多数时候是平铺直叙,偶有变化也主要出于增强故事实用价值的考虑,通过调整叙事时间强化因果联系,加深教化效果,或为便于说明更多的人情世事的经验和道理。描写是叙事的手法之一。《聊斋志异》有工笔细描,有点睛式描写。人物描写本于生活情理,声情并茂。场景描写综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角度,设身处地,意在求真。《阅微草堂笔记》人物描写集中在人物语言。他让人物代自己发声,结果不管故事人物是神是妖、是老是少、是男是女,语气措辞、善辩风格、谆谆教化的态度等都在不同侧面与纪昀本人契合。场景描写非常随意,与故事情节和他要表达的主旨没有必然关系,是随性所至、信手点画,无意通过这些描写为故事增华添彩。《聊斋志异》虽然篇章长短不一,意旨有显有隐,但各自主旨统一。评论部分文本集中,作用鲜明,多独立在叙事部分之外,起着指示故事深层意蕴、制造多声部效果或连接相关故事的作用。《阅微草堂笔记》不以叙事为要,就事而论才是纪昀感兴趣的地方。《阅微草堂笔记》评论占据文本篇幅多,位置随意,形式多样,可以随意打断叙事过程,也可以在一则故事前后多次出现,有时候成为叙述对象以人物语言的形式道出。评论是纪昀小说整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引起话头、阐明道理故事中道理、充当连接不同故事的桥梁等作用。《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具有强烈主观色彩和抒情意味。蒲松龄不仅仅借狐鬼故事书写自况、自喻,还常常为故事人物歌哭,表现出对普通众生的遭遇、对现实生活现象的热切关怀。纪昀评论不拘泥于一种观点,用多元化评论的方式层层拨开真相,或陈列相反的观点发人深省,这与纪昀穷理、征实的思维是一致的。从最终结果看,蒲松龄、纪昀两作家都求仁得仁,通过对相似材料的不同处理和运用,成功创作出了符合其各自审美理想的作品。但是从小说文体独立发展的角度看,《聊斋志异》毫无疑问胜过《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完全符合文学作品的本质,一是以语言艺术营造意味,再是观照现实和人生,是小说发展史上成功的典范。《阅微草堂笔记》议论说理但求有补于世,却缺乏真切对现实和人生的观照。蒲松龄与纪昀的志怪创作都具有清楚的作者主体地位的认识,但因观念和诉求不同,作品的艺术性和生命力也随之不同。蒲松龄超乎时代的以志怪小说为千秋大业的观念激发了怪异题材的生命力,纪昀保守的着作观念限制了他作品的文学境界的开拓。

厉平[9](2016)在《20世纪上半叶英美英译中国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国文学经由翻译进入另一国所重构的国家形象,对于该国文学与文化在另一国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目前尚缺少对文学翻译中异国形象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探讨。就20世纪上半叶英美英译中国小说之中国形象的解读与重构而言,多为个案研究,缺少与整个历史时期英译中国小说文本群整体关照的宏观研究。鉴于此,本文对该时期英美英译中国小说所重构的中国形象、重构策略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描述与阐释,试图探讨英译中国小说中中国形象重构的模式。本文尝试提出文学翻译中的异国形象理论范畴,并将其作为20世纪上半叶英美英译中国小说重构中国形象的理论基础,从宏观层面探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英译中国小说中国形象的重构问题,同时采用个案研究,对重点译本与重点译者加以研究。研究发现,20世纪上半叶,以非华裔和华裔汉学家为核心的翻译主体,具有双语能力,受到双重文化的浸染;他们将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翻译到英美两国,较为全面地重构了多层面、积极与消极兼有、古代和现代兼具的中国形象。同时,英译中国小说还受到了该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译者翻译时还考虑到目的语社会的内在需要;他们从各自的社会身份出发,通过翻译底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运用,对原作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了重构。由于社会环境、翻译主体及其对翻译选材与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英译小说重构的中国形象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这些形象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前后承接性,整个时期又呈现出明显的演变轨迹。研究还发现,20世纪上半叶英美英译中国小说对中国形象的重构大致有三种模式,即内需模式、双语双文化译者模式和改写模式。20世纪上半叶英美英译中国小说重构的中国形象丰富了英美读者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认识,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本研究有望推动翻译学研究领域中异国形象的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史的研究。

严倩[10](2015)在《《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叙事学的方法,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各个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将相同故事按照类型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各个要素的具体表现和特征进行分析。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将《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类型与叙事传统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出异类婚恋叙事故事的深层次内涵。从整体的异类婚恋叙事研究到具体的文本分析,再到特殊的异类婚恋叙事群体,将叙事理论结合叙事个案,具体分析其中的叙事情节结构,最后引出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思考。第一章确定了异类幻化的原型、异类婚恋的特征、异类的角色形象与婚恋产生缘由,进而归纳出两种特殊的异类人物形象与婚恋叙事的关系,阐释了异类人物形象与异类婚恋叙事归类的双重意义。第二章将异类婚恋叙事划分成单元型和多元型。单元型中,按结果划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因恩施报型、因恶惩戒型;按照过程划分成两种类型,婚恋型和艳遇型。各个类型又是交融的,多元型分为因恩施报的婚恋型、因恩施报的艳遇型、因恶惩戒的婚恋型、因恶惩戒的艳遇型。探讨了异类婚恋叙事婚恋关系在各类型故事塑造中的功能以及表现形态。第三章本章是将叙事的时间、空间两个叙述要素分节展开论述,以及探讨它们分别对异类婚恋故事的意义。探析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物善恶与婚恋的关系,此关系在空间类型的表现形态得出空间承担的功能。第四章通过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分析。挖掘出《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创作动力。首先,蒲松龄的精神动力。蒲松龄的生存环境以及背景造就了这种动力。其次,作者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故事中女性的关注。它们二者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作者的创作心理动力。

二、《聊斋志异》叙事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聊斋志异》叙事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小说中宗教空间的文化蕴涵与叙事策略——以《聊斋志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视野下?聊斋志异?宗教空间的功用
二、?聊斋志异?宗教空间的“私密化”处理
三、?聊斋志异?宗教空间的叙事功能
四、淄川地区民间信仰与宗教空间

(2)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手法——《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既有史实,杂以想象:《聊斋志异》部分篇目的史传文学特色
    (一)线性叙事时间与全知叙事视角
    (二)作为叙事核心的人物形象与慎辨心术的“史笔道心”
    (三)“由正而奇”的虚实关系与“由文而幻”的艺术特色
三、如实记述,颇具机巧:《聊斋志异》部分篇目的非虚构叙事特点
    (一)与古史所载相合的真实记录
    (二)《聊斋志异》部分篇目的方志特色
四、结语

(3)论《聊斋志异》梦境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4)戏曲意识的凸显 ——论俚曲《禳妒咒》对小说《江城》的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小说情节到戏剧情节
    第一节 调整小说情节以深化冲突
    第二节 以丰富的事件实现冲突的多变
    第三节 开场与自报家门的翻新
第二章 从小说单线结构到单双线并存的戏剧结构
    第一节 对小说单线叙事时序的调整
    第二节 发展小说线索以构成双线
    第三节 《禳妒咒》中的双线组合形式
第三章 从小说段落到戏曲场面
    第一节 根据小说段落建构戏曲场面
    第二节 一般场子与重点场子的组合
    第三节 高潮场面的营造
第四章 从小说语言到脚色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本色
    第二节 语言的性格化
    第三节 语言的动作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5)“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小结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小结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小结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小结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小结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一、关于《劫余灰》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小结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小结
结语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论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一部推陈出新的《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力作——评尚继武的《〈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构框架:中西融汇
二、研究追求:推陈出新
    (一) 研究主题的拓展求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使用
    (三) 理论观点的创新
三、研究特色:个性鲜明
    (一) 以作品解读为基石, 重视文本研究
    (二) 以历史流变为线索, 重视纵向考察
    (三) 以比较研究为辅助, 重视横向分析

(7)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研究现状
        (一)恐怖叙事研究现状
        (二)明代笔记小说的恐怖叙事研究现状
        (三)其他历史时期恐怖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明代笔记小说的恐怖叙事概貌
    一、明初期笔记小说的恐怖叙事概貌
    二、明中期笔记小说的恐怖叙事概貌
    三、明晚期笔记小说的恐怖叙事概貌
第二章 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内容
    一、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内容类型
        (一)鬼怪灵异类恐怖叙事
        (二)战争社会类恐怖叙事
        (三)自然灾异类恐怖叙事
    二、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内容特征
        (一)取材现实化
        (二)情节曲折化
        (三)描写狰狞化
第三章 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时间机制
    一、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故事时间
        (一)故事时间的类型
        (二)故事时间的“夜化”特征
    二、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叙述时间
        (一)预序:预示性
        (二)倒叙和顺序:真实性
第四章 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空间机制
    一、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故事空间
        (一)现实空间
        (二)拟实空间
    二、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故事空间特征
        (一)密闭性
        (二)“异化”性
第五章 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人称机制
    一、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人称类型
        (一)第三人称叙事机制:神秘感
        (二)第一人称叙事机制:亲历感
    二、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限知”特点
第六章 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多元功能
    一、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现实功能
        (一)愉悦功能
        (二)宣泄功能
        (三)教化功能
    二、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宗教功能
        (一)果报轮回
        (二)明辨善恶
    三、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的审美功能
        (一)怪诞审美
        (二)奇幻审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1、志怪小说发展史中作者对叙事内容的掌控力度的变化
        2、选题意义
    二、研究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研究历史、现状
        2、存在问题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纪昀与《聊斋志异》之因缘
    第一节 纪昀亲友圈内的《聊斋志异》拥趸者
        一、余集与青柯亭刻本
        二、董元度与《聊斋志异》
        三、纪汝佶与《聊斋志异》
    第二节 纪昀对《聊斋志异》的态度
        一、公开批评
        二、针对《聊斋志异》作反面文章
        三、"四库"系列不收《聊斋志异》原因
第二章 蒲松龄、纪昀志怪小说观念比较
    第一节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下的文人志怪思想
        一、以常释怪由怪证常
        二、神道设教醒世安人
        三、不足以立言
    第二节 蒲松龄、纪昀志怪创作观念的异同
        一、"文士例有好奇癖"
        二、殊途同归的鬼神观念
        三、志怪创作定位之不同
    第三节 小说文体意识
        一、蒲松龄:自由灵活的文章小说观
        二、纪昀:立足于目录学的实用小说观
    第四节 志怪小说观念影响下的审美诉求
        一、虚构原则的差异
        二、"才子之笔"与"着书者之笔"
        三、审美诉求不同
第三章 整体构思
    第一节 时空想象
        一、《聊斋志异》:以人为中心的多样时空
        二、《阅微草堂笔记》:失去神秘意味
    第二节 构思中的逻辑想象和图像想象
        一、《聊斋志异》:兼用逻辑想象和图像想象
        二、《阅微草堂笔记》:主要依照逻辑想象
        三、图像想象与人物形象
    第三节 人物姓名和身份的设定
        一、《聊斋志异》:多重涵义的人名
        二、《阅微草堂笔记》:身份清晰的讲述者和模糊的被讲述者
第四章 篇章结构
    第一节 篇章题名与叙述重心
        一、小说题名的常见功能
        二、《聊斋志异》:题名与叙述重心异调
        三、《阅微草堂笔记》:不用分题名
    第二节 叙事时间的剪接
        一、《聊斋志异》:有益于作品文学性
        二、《阅微草堂笔记》:突出实用效果
    第三节 叙述中的描写
        一、《聊斋志异》:志在求真
        二、《阅微草堂笔记》:写人意在说理写景随性而为
第五章 评论的功能与特质
    第一节 评论的功能
        一、《聊斋志异》"异史氏曰"的功能
        二、《阅微草堂笔记》评论的功能
    第二节 两书评论的特质
        一、《聊斋志异》: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和抒情意味
        二、《阅微草堂笔记》:多元化评论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表

(9)20世纪上半叶英美英译中国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导言
    1.1 研究选题及选题意义
    1.2 课题史回顾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1.5 论文结构
2 非华裔汉学家英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1900-1918)
    2.1 重构中国形象的社会环境
        2.1.1 英美殖民统治
        2.1.2 社会文化思潮
        2.1.3 英美汉学发展
        2.1.4 英美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印象
    2.2 非华裔汉学家译者重构的中国形象
        2.2.1 原作中的中国形象
        2.2.2 译作重构的中国形象
    2.3 非华裔汉学家译者对宗教形象的重构
        2.3.1 英美国家发展的内在需要
        2.3.2 非华裔汉学家为核心的翻译主体
        2.3.3 宗教题材的选择
        2.3.4 叙事空间与结构策略
    2.4 英译小说重构中国形象的影响
        2.4.1 对英美对华认识的影响
        2.4.2 对后期翻译的影响
        2.4.3 对第三方国家的影响
    2.5 个案研究:豪厄尔《今古奇观》译本重构的中国形象
    2.6 小结
3 非华裔和华裔汉学家英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1919-1929)
    3.1 重构中国形象的社会环境
        3.1.1 国际政局的变化
        3.1.2 英美汉学的发展
        3.1.3 中国文学的研究
        3.1.4 译者与中国文学界的交往
    3.2 重构的中国形象
        3.2.1 原作中的中国形象
        3.2.2 译作重构的中国形象
    3.3 中国风俗文化形象的重构
        3.3.1 英美国家与中国的需要
        3.3.2 非华裔和华裔汉学家为核心的翻译主体
        3.3.3 风俗文化题材的选择
        3.3.4 叙事时间和空间策略
    3.4 英译小说重构中国形象的影响
        3.4.1 对英美对华认识的影响
        3.4.2 对后期翻译的影响
        3.4.3 对第三方国家的影响
    3.5 个案研究: 王际真《红楼梦》译本重构的中国形象
    3.6 小结
4 非华裔和华裔汉学家英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1930-1949)
    4.1 重构中国形象的社会环境
        4.1.1 国际政局的变化
        4.1.2 经济危机的影响
        4.1.3 汉学研究的发展
        4.1.4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
    4.2 重构的中国形象
        4.2.1 原作中的中国形象
        4.2.2 译作重构的中国形象
    4.3 对革命与战争形象的重构
        4.3.1 英美国家和中国的需要
        4.3.2 非华裔和华裔汉学家为核心的翻译主体
        4.3.3 革命与战争题材的选择
        4.3.4 叙事角度和空间策略
    4.4 英译小说重构中国形象的影响
        4.4.1 对英美对华认识的影响
        4.4.2 对后期翻译的影响
        4.4.3 对第三方国家的影响
    4.5 个案研究: 《亚洲》(Asia)杂志重构的中国形象
    4.6 小结
5 英译中国小说中中国形象重构的三种模式
    5.1 内需模式
        5.1.1 为何需要
        5.1.2 需要什么
    5.2 双语双文化译者模式
        5.2.1 为何需要
        5.2.2 什么特点
    5.3 改写模式
        5.3.1 为何改写
        5.3.2 如何改写
6 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译者简介
附录二 主要译者中英文姓名对照

(10)《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文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异类人物形象
    一、《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异类人物形象
        (一)异类幻化的原型及婚恋特征
        (二)异类的角色形象与婚恋产生缘由
    二、《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异类性格特征与婚恋叙事
        (一)践约型
        (二)痴情型
第二章 《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类型
    一、按单元型划分
        (一)因恩施报型
        (二)因恶惩戒型
        (三)婚恋型
        (四)艳遇型
    二、按多元型划分
        (一)因恩施报的婚恋型
        (二)因恩施报的艳遇型
        (三)因恶惩戒的婚恋型
        (四)因恶惩戒的艳遇型
第三章 《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时空
    一、《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时间
        (一)节日的特殊性
        (二)叙事时间判断
    二、《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空间
        (一)空间的善恶性
        (二)空间善恶的价值判断
第四章 《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动力
    一、《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精神动力
        (一)独特的生活环境对蒲松龄精神世界的影响
        (二)蒲松龄的精神支柱
    二、《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作者心理动力
        (一)蒲松龄对女性的想象
        (二)女性命运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聊斋志异》叙事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小说中宗教空间的文化蕴涵与叙事策略——以《聊斋志异》为例[J]. 李永添.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021(01)
  • [2]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手法——《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读解[J]. 周琦玥. 蒲松龄研究, 2020(04)
  • [3]论《聊斋志异》梦境叙事[J]. 姜克滨. 蒲松龄研究, 2020(03)
  • [4]戏曲意识的凸显 ——论俚曲《禳妒咒》对小说《江城》的改编[D]. 范金莹. 上海戏剧学院, 2020(08)
  • [5]“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6]一部推陈出新的《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力作——评尚继武的《〈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J]. 王清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3)
  • [7]明代笔记小说恐怖叙事研究[D]. 霍梦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论[D]. 齐心苑. 山东大学, 2017(08)
  • [9]20世纪上半叶英美英译中国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厉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5)
  • [10]《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研究[D]. 严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

标签:;  ;  ;  ;  ;  

《聊斋志异》叙事时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