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紫土丘陵区农林系统水土保持

四川紫土丘陵区农林系统水土保持

一、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林系统的水土保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凯,李瑞,杨坪坪,盘礼东,张琳卿[1](2021)在《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对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文中提出为探明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总有机碳(TOC)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植/管理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的变化规律。通过野外定点取样法和实验室分析法,以潜在-轻度石漠化区—黔西金兰示范区,以及中-强度石漠化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区,探讨TOC随石漠化等级变化的内在机理以及对不同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金兰示范区TOC均值为29.06 g/kg,花江示范区TOC均值33.02 g/kg。2个研究区间TOC差异不显着; 2) 4种石漠化演替阶段中,强度石漠化TOC最高,为38.96 g/kg,中度石漠化与强度石漠化TOC差异显着; 3)不同种植模式TOC呈林草复合>林农复合>经果林纯林>人工草地>其他作物单作>玉米单作; 4) 3种田间管理模式土壤TOC差异显着,随着管理模式精细化程度的提升,TOC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同非喀斯特地区相比,喀斯特区表层土总有机碳含量并不低,且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土壤总有机碳并不总呈降低趋势;种植和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影响较大,复合种植、种草、造林以及精细化管理均可大幅度提高坡耕地总有机碳含量。本文试验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坡耕地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蔡旭东[2](2021)在《紫色土典型坡面土壤水分时空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水分是地表物质迁移以及能量流动的重要载体,其形成和再分配过程与坡面径流的产生密切相关,是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层是降雨水分分配的关键因子,土壤性质直接影响坡面尺度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格局。紫色土母岩风化强烈,表层物质松散,砾石含量高,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由水力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是紫色土坡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坡面尺度上紫色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为实现水土流失有效控制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以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两种典型紫色土坡面(果园坡面和耕地坡面)为研究对象,利用MP-406Ⅲ对土壤含水量进行长时序监测,对植被类型、土地利用以及地形环境等因子进行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土壤性质的测定,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明确坡面尺度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阐明不同主控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具体影响;揭示坡面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特征,以期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及土地利用配置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湿时段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干旱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较低且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增加;湿润时段各土层含水量较高,但土层间差别不大;土壤含水量在整个时段表现为0~30 cm内随土层增加而增加。坡面土壤水分的主控因素主要为海拔,砾石含量,粉粒含量以及砂粒含量。其中,砾石含量在湿润时段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而在干旱时段呈负相关,粉粒含量在整个监测期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而砂粒含量则与之相反。(2)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持水性能和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耕地>草地>果园>林地。土地利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与前期降雨量有关。当前期无明显降雨时,不同土地利用间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当前期有降雨时,使得土壤处于一个湿润状态,再次降雨会降低土地利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土地利用对干湿时段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干旱时段不同土地利用30~50 cm含水量差异较大,湿润时段不同土地利用4个土层(0~10、10~20、20~30、30~50 cm)土壤含水量差异均明显,且显着性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增加。(3)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对不同雨型的响应不同,相比雨前,小雨和中雨条件下不同坡位各土层含水量差异减小,但主要体现在土层30 cm以内。小雨和中雨后,果园坡面坡中位置土壤含水量增量明显,对降雨的响应程度最大;耕地坡面除坡中位置外,其余坡位对小雨和中雨降雨的响应程度差异较小。大雨明显增加了土壤剖面含水量,并使得坡面整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差异减小,果园坡面坡中位置和耕地坡面坡底位置土壤含水量增量明显。(4)从土层深度来看,浅层(0~20 cm)土壤水分容易受降水、蒸散发和根系吸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空间分布结构不稳定;土层越深,土壤水分含量相对差分标准差(SDRD)的波动范围和平均值随土层增加而减小,因此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越佳。利用时间稳定性理论可以准确预测紫色土坡面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把平均相对差分(MRD)值接近于0且对应SDRD也较小的样点作为选择代表性测点时,其预测效果最好,但会因坡面结构不同而存在差异;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点和时间稳定性的关系后,可以选取几个样点对其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便可以准确推断出坡面平均土壤含水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许燕琳[3](2021)在《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特征》文中提出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干扰程度日益加深,使得土壤侵蚀加剧,土壤环境失衡,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人地矛盾锐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含量是土壤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的分布特征,有利于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和土壤环境的改善,对于区域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有重要的意义。祊河流域作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地形起伏大,土层疏松浅薄且多夹砾石,加之人口密集,暴雨频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鉴于此,本研究以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的分布特征,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和各养分因子的耦合关系,进而借助典范对应分析(CCA)、Duncan多重比较等方法进一步讨论气候、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降水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的影响效应。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各养分指标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0~40cm土层深度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质量直径(GMD)和几何平均直径(MWD)逐渐减小,分形维数(D)逐渐增大,各养分指标逐渐减小。全氮(TN)含量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大致呈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点,碱解氮(AN)分布规律与TN分布大致相同,速效磷(AP)含量在流域东部分布有一个带状高值区,速效钾(AK)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有机质(OM)含量总体分布较为平均,IFI值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布特点。(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0~10、10~20cm土层深度下R0.25、MWD、GMD从大到小依均次为林地、草地、园地、耕地,D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园地、草地、林地;20~30cm土层深度下R0.25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园地,MWD、GMD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园地、耕地,D从大到小依次为园地、耕地、林地;30~40cm土层深度下R0.25、D:耕地>园地,MWD、GMD:园地>耕地。总的来看,研究区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强,其次是草地,耕地稳定性最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逐渐减小。(3)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对不同养分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0~10cm土层土壤TN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草地、耕地、园地,TP含量为草地、园地、耕地、林地,TK为草地、园地、林地、耕地,AN和OM含量大小关系同TN含量相同,AP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AK为林地、耕地、园地、草地;10~20cm土层TP含量为园地、耕地、草地、林地,TK为草地、林地、园地、耕地,TN、AN、AP、AK和OM含量大小关系均同0~10cm相同;20~30cm土层TP、AP为园地、耕地、林地,TK为耕地、园地、林地,AN为林地、园地、耕地,AK、TN和OM均为林地、耕地、园地;30~40cm土层除AK外,其余各养分指标含量均为园地>耕地。(4)祊河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具有显着的内在联系。R0.25、MWD、GMD、D均与TN、AN和OM呈显着正相关,与AP呈显着负相关;D则与AP呈显着正相关,与TN、AN、OM呈显着负相关。表明祊河流域土壤TN、AN和OM含量越高,AP含量越低,团聚体稳定性越高。一级养分水平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高,二级养分水平稳定性最低,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养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团聚体稳定性。(5)除土地利用方式外,气候、母质、土壤类型和地形也对研究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土壤类型和地形为主要影响因子。褐土和棕壤团聚体稳定性高于粗骨土,养分含量褐土最高,其次是棕壤,粗骨土最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高程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再增加又减小后增加,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阳坡团聚体稳定性大于阴坡。表层土壤TN、TK和OM含量主要受水平曲率的正向影响,TP、AN分别受坡度变率和垂直曲率影响显着,AP受地形湿度指数、相对高程和河流动能指数影响,深层土AN和TP均受地面粗糙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度变率影响显着。

叶青[4](2021)在《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属性的侵蚀响应及恢复效应》文中指出紫色土坡耕地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丘陵和四周山区,是西南地区农业主体区域,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侵蚀地带。紫色土是一类具有较多优势和潜力的土壤资源,其风化成土速率快、土壤矿物质含量高,但土体较薄、质地松软、孔隙度大、入渗能力高、物理风化强烈。因此,紫色土坡耕地侵蚀性退化严重,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类之一。紫色土坡耕地人为扰动最为频繁且具有周期性、高强度的特点,坡耕地生产过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强烈,加上受人为耕作活动影响,耕层土壤属性下降,侵蚀风险逐渐增强,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威胁着紫色土耕地耕层质量,制约坡耕地资源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本文以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铲土模拟侵蚀法、耕层原位渗透试验、耕层土壤属性分析及原状土冲刷试验,分析了不同侵蚀厚度下坡耕地耕层土壤入渗速率、优先流分布情况及坡耕地耕层蓄持性能、抗旱性能对侵蚀厚度的响应特征;研究了侵蚀性耕层产流产沙、抗冲性变化特征及不施肥(CK)、化肥(F)、生物炭+化肥(BF)3种管理措施下坡耕地耕层剖面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恢复效应,分析了坡耕地产量对耕层质量的响应特征;从径流冲刷、蓄持性能两方面提出了坡耕地耕层径流调控途径。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侵蚀破坏了坡耕地耕层构型,导致耕层土壤物理性能恶化,耕层渗透性能降低,而耕作层(0-20cm)恶化趋势明显大于心土层(20-40cm)。随着侵蚀厚度增加,土壤容重增加,砂粒含量增多,粘粒含量下降,总孔隙度明显下降,土壤容重、总孔隙随侵蚀厚度增加在剖面垂直分布上差异减小。土壤侵蚀破坏了耕层渗透性能,降低了土壤入渗速率,2018年,侵蚀厚度20cm比无侵蚀条件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分别下降了82.54%、83.26%,土壤入渗速率随剖面垂直分布加深逐渐下降,耕作层土壤入渗速率差异较小但远高于心土层。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优先流路径随着侵蚀厚度增加而减少,侵蚀0、5、10cm耕作层土壤染色较为均匀,心土层土壤染色分布散乱,而侵蚀15、20cm时整个耕层剖面染色均呈现零星分布状态,且侵蚀15、20cm时心土层土壤染色面积比例差异不大。侵蚀厚度、土层深度、容重、总孔隙、毛管孔隙、田间持水量是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壤孔隙对渗透性能的影响最明显。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均在无侵蚀条件生物炭+化肥管理措施下达到最大值,即无侵蚀条件下,通过化肥和生物炭混施能有效改善土壤渗透性能。(2)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分蓄持及抗旱性能对侵蚀厚度响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土壤侵蚀厚度增加,土壤容积含水率总体呈现出降低趋势,侵蚀厚度0、5、10cm相同土壤水吸力条件下土壤容积含水率差异不大但明显大于侵蚀15、20cm。当侵蚀厚度由0cm加剧至20cm时,土壤容积含水量明显下降,且耕作层(0-20cm)土壤容积含水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心土层(20-40cm)。表明土壤侵蚀主要破坏坡耕地耕作层土壤持水性能,且随着耕作时间延长,持水性能会降低。随着土壤侵蚀加剧,土壤水库总库容、兴利库容、最大有效库容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随侵蚀厚度加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当土壤侵蚀厚度由0cm加剧至20cm时,耕作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下降了24.86%,有效水分含量下降27.71%,耕作1年后,各侵蚀厚度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增加。玉米产量对于紫色土坡耕地耕层侵蚀表现出了一种“滞后效应”,侵蚀当年玉米产量下降程度不明显,但在侵蚀发生后一年玉米产量降幅明显,且在强烈侵蚀条件下表现明显减产效应,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分状况会影响坡耕地作物产出。(3)土壤管理措施对坡耕地耕层质量恢复效应存在明显影响。与不施肥措施相比,化肥措施下坡耕地耕层土壤物理性能变异程度极小,生物炭+化肥管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坡耕地耕作层(0-20cm)物理性能。与不施肥措施相比,生物炭+化肥措施0-10、10-20cm土层砂粒含量分别减小了54.46%,27.48%,土壤孔隙增加了13.18%、15.13%,土壤容重下降到1.35g/cm3、1.34g/cm3。化肥措施能提升耕作层(0-20cm)土壤抗剪强度,但对土壤贯入阻力没有明显影响;生物炭+化肥措施耕层剖面土壤抗剪强度在0-10cm和10-20cm土层分别增加了8.93%、20.14%,土壤贯入阻力分别下降了30.84%、23.73%,心土层(20-40cm)无明显变化。化肥、生物炭+化肥措施均能有效改善坡耕地耕层土壤化学性能,生物炭+化肥措施下坡耕地耕层剖面p H显着增加;与不施肥、化肥管理措施相比,生物炭+化肥管理措施措施下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6.75%、20.15%,生物炭对于坡耕地耕层有机质含量提升起着主导作用。与化肥措施相比,生物炭+化肥措施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化肥、生物炭+化肥均能有效提升坡耕地耕层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但化肥措施能提升0-40cm各土层养分含量,而生物炭+化肥主要提升耕作层(0-20cm)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不施肥措施下耕层质量指数在0.321-0.571,施肥管理措施下坡耕地耕层质量指数在0.252-0.454,而生物炭+化肥管理措施坡耕地耕层质量指数在0.350-0.897。可以明显看出,生物炭+化肥措施的耕层质量指数相较于不施肥、化肥措施均有提升,且随着耕层土壤质量的提升,玉米明显增产。(4)土壤侵蚀厚度和冲刷流量对坡耕地耕层径流量、产沙量和抗冲指数有明显影响。随侵蚀厚度加剧,坡耕地耕层土壤径流量、产沙量呈现增加趋势,土壤抗冲指数明显下降。当土壤侵蚀厚度由0cm加剧至20cm时,径流量增加不明显,产沙量增幅处于25.74%-146.15%,土壤抗冲指数下降幅度处于37.44%-77.91%,且侵蚀厚度0、5、10cm间产沙量、抗冲指数差异不大。侵蚀0、5cm时根系参数差异较小且明显优于10、15、20cm侵蚀厚度;与侵蚀5cm相比,侵蚀20cm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分别下降了22.40%、13.07%、16.66%。达到重度侵蚀后会明显减小小径级根系的长度和体积,降低大径级根系分布的面积。根-土复合体对坡耕地耕层径流量、产沙量和抗冲指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无作物根系相比,各侵蚀厚度下根-土复合体抗冲指数增加,且随着侵蚀厚度增加至15、20cm时,根-土复合体能更加明显提升耕层抗冲性能,并随着冲刷流量的不断增大,根-土复合体表现出对耕层抗冲性能提升效果越好。(5)生物炭、聚土免耕、增施有机肥、深松耕作调控措施均能增强降雨入渗、减缓坡面冲刷过程、促进水分蓄持能力,对坡耕地耕层径流起到调控作用。添加生物炭和深松耕作均能有效地改善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渗透性能,施加生物炭可提升土壤稳定入渗率63.16%-43.86%;聚土免耕可以有效改变坡耕地微地形,调控坡耕地耕层径流产生,坡面径流量减少64%,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对水分的吸持能力,使得降雨入渗进入耕层土壤,避免降雨大面积汇集对耕层形成剧烈冲刷,降低了径流冲刷风险性。施加有机肥可显着增加土壤蓄持性能,提高土壤贮水11.49%-21.63%,田间持水量、总库容分别增加9.63%、25.30%;深松耕作使耕层土壤容重降低了17.1%,稳定性团聚体数量显着增加了30.7%,可以有效增加土层厚度,从而促进降雨入渗,增加土壤水库库容。

严坤[5](2020)在《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是环境退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发展不仅受地形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加速或延缓这一过程,并且短期内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更为显着。在农业区,农业生产作为与土地利用最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区域水土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围绕农业生产方式改变的水土环境响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无人机遥感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和基于长期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坡面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及机制,以期为三峡库区农村区域水土环境变化预测与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镇化发展加快了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户尺度上的户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户均种植面积增加;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种植模式和复种指数的改变,旱坡耕地代表性的种植模式由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向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红薯的种植模式转变,耕地复种指数不断降低;农户化肥投入强度虽不断降低,但仍高于全国生态县建设耕地化肥投入标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耕地撂荒,其中农户尺度上户均撂荒面积占农户耕地面积的30.93%,小流域尺度上耕地撂荒比例高达22.21%;土地流转加快了规模化经营,以柑橘为主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占流转土地的51.40%。可以看出,城镇化导致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变化、耕地撂荒、规模化经营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2)城镇化各阶段不同种植模式具有不同的坡面产流产沙和径流氮磷浓度与负荷流失特征、过程,施肥与地表物理扰动是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地表径流系数、坡面产沙系数和地表径流氮磷浓度与流失负荷高于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种植,种植模式变化对坡面氮流失负荷影响强于对磷流失负荷的影响;代表性的旱坡地作物在雨季作物生长季表现出不同的产流产沙能力,玉米在高覆盖期坡面产流产沙较低,在玉米收获期的红薯具有较低的坡面产流能力,但产沙能力高于玉米,小麦在成熟期坡面产流产沙能力低于同期玉米,但收获期产流产沙能力高于同期玉米。(3)耕地短期撂荒可被看作是一种休耕的土地管理方式,对降低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物输出具有重要的作用。短期撂荒促进坡面植被快速恢复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积累。撂荒提高了紫色土坡面产流临界雨量,显着降低坡面产流,特别在春、夏季单次降雨径流系数仅为同季耕地的27.25%和34.72%;撂荒显着降低坡面产沙能力,其产沙能力仅为耕地的14.8%,且随着撂荒时间的增加产沙能力不断降低。与耕地相比,撂荒明显降低了农作物播种、施肥期径流总氮浓度,对径流总磷浓度影响不显着,但撂荒加快了侵蚀泥沙中养分的富集率,全氮与全磷的泥沙富集率是耕地的2.59和1.20倍;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和坡面产沙,短期撂荒实现了对坡面氮磷流失控制,其氮、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59.6%和79.8%,并且通过对泥沙结合态氮磷拦截和削减实现了氮磷流失负荷的显着降低。同时,本论文构建的紫色土区短期撂荒坡面氮磷流失负荷估算模型验证值和实测值之间误差在5%之内,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4)规模化经营具有较低的坡面水土流失,但却显着提高了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负荷,并具备明显的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系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3.32倍和3.12倍,土壤侵蚀模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52.72%和29.67%。规模化经营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为8.49mg·L-1和0.87mg·L-1,远超过地表水水质标准V类水质标准限值,在春季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是长期撂荒坡地、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14.31、4.74、4.77倍和39.08、1.94、3.84倍。果园规模化经营显着增加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在春季施肥后的前两场大雨贡献了全年70.4%的总氮、72.1%的可溶性氮、68.9%的硝态氮、94.1%的氨氮、67.1%的总磷、64.1%的可溶性磷和73.0%的颗粒态磷流失负荷,且氮、磷主要以硝态氮和可溶性磷流失为主;规模化经营增强了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前期20%的地表径流贡献了整场降雨径流58.0%的总氮、57.0%的可溶性氮、58.5%的硝态氮、79.0%的氨氮、62.0%的总磷、63.5%的可溶性磷和60.0%的颗粒态磷。在三峡库区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种植模式改变与耕地短期撂荒降低了坡面水土流失与氮磷面源污染物输出,但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坡面氮磷流失浓度与负荷,其对坡面水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种植模式改变和耕地撂荒对水土环境的改善。由于规模化经营是三峡库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方向,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李贤[6](2020)在《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水力-力学特性及其强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质、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紫色土丘陵山区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频发,而土壤被侵蚀往往是其发生的基础。研究、治理紫色土侵蚀需从其机理出发,综合考虑地球内、外营力对紫色土共同作用的影响。紫色土侵蚀的内因主要是土壤颗粒间胶结物质含量少,土质松散;外因则与库区湿润的气候、丰沛的降雨条件和丘陵山地的起伏地形等因素密不可分,并且是多种外营力共同作用。库区重庆段周期性的库水位涨落、降雨形成的径流以及裂隙中的潜流,均会加剧土壤中胶结物质的冲刷与流失,引起土体表层土颗粒的粒径级配改变;同时,消落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浸水和失水干湿交替时,土体内部饱水状态也会随之饱和-非饱-饱和交替变化,土壤水力-力学特性随着内部结构和饱水状态变化,循环交替作用,土体完整性逐渐丧失,土体强度和抗侵蚀能力都随之降低,进而导致土体的水土流失和边坡的滑移失稳;导致丘陵山地边坡,特别是农村坡地道路和田土坎的滑移、崩塌。人民生产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与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对丘陵山地坡地加固工程和方法提出了适用性、高效性与环保的迫切需求。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正符合这一要求,作为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物矿化过程,通过特定的微生物诱导,并提供充足的Ca2+及氮源的营养盐,从而加快方解石型碳酸钙结晶的成矿作用常被称为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因其相对于传统的化学胶凝材料,可操控性和环境友好性均更为优越,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在MICP技术对紫色土体的适用性评价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灌浆材料、灌注工艺,通过包括三轴、渗透、干湿循环、浸水冲刷与耐久性等多项水力-力学试验,以及SEM、XRD等物质分析试验;将微观与宏观试验相结合,试验测试、统计分析与理论建模相结合;探明微生物、营养盐与紫色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水力-力学特性,揭示微生物固化胶结松散紫色土颗粒微观结构、力学强度和抗侵蚀性能的演化规律。为系统认知微生物诱导沉积碳酸钙固土,探索三峡库区紫色土地区浅层滑坡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新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深入研究微生物灌浆深入研究微生物灌浆固化对砂质黏性紫色土微观结构的胶结和对水力-力学特性的作用机理,对提出合理的紫色土地区土壤侵蚀修复和滑坡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工作及相关结论如下:(1)采用分步、低速饱和渗透灌浆工艺,基于质量守恒和渗流理论,推导流速控制下进行灌浆的MICP技术适用性渗透条件。分别利用太沙基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渗透系数公式进行了渗透条件的判断。土体固化强度与碳酸钙生成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渗透性是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有效孔隙率的三类渗透条件计算公式,可应用于多种土体的适用性判断。同时,灌浆总量和灌浆时间的计算式,可以为大型室外模拟试验和微生物加固工程的设计计算和方案选择提供依据。进一步结合固化试验和强度试验,综合提出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适用工程土质的判断标准、试验方法和经验公式;表明MICP固化技术对级配不良的紫色土适用性更佳,可广泛用于紫色土侵蚀的治理工程;适用MICP固化技术的紫色土土壤颗粒粒径条件为d50≥0.22mm或d60≥0.37mm,有效孔隙率条件为n0u≥33.7%。可作为经验公式对MICP技术固化土体的适用性进行初步分析和辅助判断。土壤颗粒组成对固化效果提升幅度有一定影响。砂粒含量Ds?[84.4%,91.9%]时,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体的增强效果最佳;砂粒含量Ds≤80.8时,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力学增强效果很难在短期见效。砂粒含量Ds≥95时,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力学增强效果欠佳。通过循环灌浆固化次数N、碳酸钙平均密度增长率ME表征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率uQ经验公式,得出针对紫色土进行微生物灌浆固化达到较明显效果(取uQ=1,即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1倍)的阈值分别为:循环灌浆固化次数N>3,ME>1.514%;并可作为固化效果经验公式用于设计与检测。(2)基于菌体、上清液和菌液的脲酶活性分析,发挥作用存在时间差异。菌体组脲酶活性变化最为剧烈,而上清液组脲酶活性具有长效的特征,菌液的初始表现比菌体稍差,但黏度小于菌体,可显着提高固化的均匀性。胶结液的浓度和用量在碳酸钙的产率和产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必须保障充足的反应时间,MICP施工设计中须结合胶结液间隔时间的考虑,多次分步灌浆对固化效率和效果均有提升。MICP技术固化紫色土土体具有强度持续性增长的机理,进行24h48h的养护有利于固化效果的提高。0.5mol/L胶结液产生的固化强度最低,但性状较为圆滑;2mol/L胶结液产生的固化强度最高,但0.75mol/L胶结液与2mol/L胶结液的固化强度相近,基于兼顾固化效果和效率,建议选择胶结液浓度0.75mol/L。(3)引入渗透参量,建立考虑碳酸钙分布的有效碳酸钙计算公式。通过对紫色土进行固化试验和固化土体抗侵蚀性试验,分析土壤强度指标与含水率、干湿循环次数与冲刷时间的关系,进而研究MICP技术对紫色土固化土体抗侵蚀的影响。土壤强度指标与含水率量、干湿循环、水力侵蚀等因素之间存在定量化对应关系,湿度变化和干湿循环均是基于土颗粒间微结构和水膜的相互作用。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冲刷试验、28天的耐久性试验以及植物相容性试验全面验证了MICP技术固化紫色土土体的抗侵蚀能力。(4)将不同胶结次数、不同土壤颗粒组成的微生物固化紫色土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试验所得微观试验结果与宏观力学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微观尺度下微生物诱导沉积碳酸钙的结晶形态、分布数量与位置以及与土体中土壤颗粒的关联情况,结合宏观尺度下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体的抗压强度、方解石含量与分布、孔隙率等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对微生物诱导沉积碳酸钙固化紫色土土体产生的增强效果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表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固化土体产生的增强效应主要基于其有效胶结与适量填充的微观机理,宏观力学上则主要表现为固化土体黏聚力的增加,这也是MICP技术固化紫色土土体抗侵蚀能力显着的原因——针对紫色土侵蚀缺乏胶结物质的内因进行固化增强;同时,结果也显示了微生物诱导沉积碳酸钙固化紫色土的增强演化规律,随着灌浆次数增加,碳酸钙结晶逐渐增多,达到一定阈值后呈现强度的明显提高现象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基于扰动力学中的状态参量,结合MICP固化特点对两个参数指标进行了定义,通过试验与统计分析对固化效果评价进行了论证;为后续相关本构模型的建立以及进一步固化工程的开展、固化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提供指导。(5)引入微生物固化胶结扰动变量,建立基于扰动概念的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体力学增强模型,揭示紫色土的微生物诱导沉积固化增强机理。对湿化、干湿循环以及冲刷等因素对原状土和固化土体的侵蚀作用效应量化表征,建立了基于扰动概念的MICP技术固化紫色土的增强型力学模型并经试验结果验证,可将其进一步扩展到固化土体在侵蚀环境的一般状态模型。MICP技术固化紫色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待进行多尺度和长期的试验、实践与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陈正发[7](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何淑勤[8](2019)在《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干扰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原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在我国生态脆弱区以植被建设为主的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背景下,适宜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因此,本研究针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和水土保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动态、水源涵养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筛选适合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脆弱带的植被恢复模式,以期为山地森林-干旱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含水量均在7月最高,4月最低;土壤平均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荒草地模式以粗粉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79.97%、72.96%和70.64%;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以砂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46.53%和27.7%;刺槐林和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以砂粒和粗粉粒为主,分别占75.33%和70.7%。除荒草地和刺槐林模式外,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满足不均匀系数(Cu)>5,且曲率系数(Cs)在1-3范围的条件,属于级配良好土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47.53 g kg-1、4.94 g kg-1和8.19 mg kg-1,其次是天然次生林模式;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速效钾最高,而刺槐林、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均以>2 mm粒径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为主,约占团聚体数量的60%。天然次生林模式以>2 mm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其他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均以<0.25 mm粒径为主,且不同土层平均含量均超过50%。天然次生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最高;刺槐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也最低。(2)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密度、总有机碳密度、非活性有机碳含量、非活性有机碳密度均最高,而刺槐林和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与0-10 cm土层相比较,活性有机碳含量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分别减少了31.40%和32.08%,非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了29.89%和45.31%,总有机碳密度却分别增加了71.34%和195.29%。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和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我国各森林类型(44-264t C hm-2)的平均水平,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低于这一数值,研究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汇潜力较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荒草地>岷江柏幼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总体水平偏低(平均为0.26)。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介于48.31-251.56间,总体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在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下较高,刺槐林模式较低,各组分均能较好地表征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状况。(3)不同降雨条件下穿透雨量和透流率均表现为: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茎干流总体表现为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茎干流较高,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以乔木为主的植被干流量的较灌木和混交林更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降雨截留量变化范围1.331-3.824 mm,截留量占总降雨的25.49%-26.62%。天然次生林模式截留率均最大,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分别为50.32%、37.31%和25.49%,岷江柏幼林截留率均最小,分别为26.61%、17.51%和10.35%。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枯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是天然次生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荒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且均大于未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其中岷江柏幼林最高(79.89%),天然次生林最低(60.66%)。刺槐林和天然次生林模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较大,分别为53.25 t hm-2和53.22 t hm-2,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且持水量与浸水时间间呈对数、幂函数、线性和指数函数等关系;而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效贮水力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入渗性能较强,考斯加可夫公式可较好拟合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入渗过程。(4)采用熵权法,从无机粉粘粒类、有机胶体类、水稳性团聚体类、土壤有机物类角度,基于<0.05 mm土壤颗粒含量、<0.002 mm土壤颗粒含量、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状况、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体破坏率、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含量等11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生态交错带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三种模式总体抗蚀性较好,且天然次生林的抗蚀性分别为刺槐林和荒草地的1.48倍和1.39倍。土壤化学性质对研究区土壤抗蚀性影响较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随着冲刷时间延长总体上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抗冲指数最大,为5.477,岷江柏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不仅与土壤颗粒特性有关,还与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表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大小均表现为荒草地最大,天然次生林地最小,且荒草地显着高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5)选择枯落物现存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枯落物分解强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土壤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稳定性指数、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风干团聚体分形维、土壤初渗速率、土壤稳渗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土壤抗冲指数、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非活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碳库指数等26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逼近理想点决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相对近似度和贴近度获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结果,按照由优到劣依次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和荒草地。基于灵敏度稳定性分析结果,确定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是适宜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模式。

魏玲[9](2018)在《浅薄紫色土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色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但紫色土土层浅薄,易受土壤侵蚀和干旱影响,水是该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约占全国紫色土分布面积的51.53%,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紫色土区最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而该系统中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影响到生态系统功能、作物产量和坡地水分循环等诸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研究紫色土区典型农林生态系统中的林地和坡耕地植物潜在水源的氢氧同位素特征,明确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的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模式,了解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可为植被恢复和管理、农业抗旱等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农作物(小麦、玉米)、草本(茅草)、灌木(黄荆)、乔木(柏树)为研究对象,以同位素为研究手段,结合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紫色土区(盐亭)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15δ18O+12.70(R2=0.97,n=37)。该地大气降水δ18O值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温度效应”,但却存在着显着的“降水量效应”,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夏秋季节δ18O值低,而冬春季节δ18O值大);(2)从不同采样点δ18O值的变化特征,发现坡耕地浅层土壤同位素有富集效应。从不同季节δ18O值的变化特征,一年四季中,林地0-20cm的土层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同位素含量均较高,40cm以下相对稳定;土壤水中同位素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林地土壤水方程与雨水方程相比,斜率和截距明显偏小;(3)在玉米的各个生长期,0-10cm土壤水都是其最主要的水分来源,均大于70%以上。特别是苗期对0-10cm土壤水利用率高达85.3%;拔节期由于月降水较多,因此拔节期对0-10cm土壤水利用率达到最大值,为86.4%;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玉米根系较发达,所以利用整个土壤层的水分。小麦苗期,主要利用0-10cm土壤水,利用比例高达95.5%,拔节期加大了对整个土壤水的利用,抽穗期对0-10cm土壤水利用减少,而对10-20cm土壤水利用增加,灌浆成熟期对0-30cm土壤水利用均较大。茅草在3-10月份期间,对0-10cm土壤水利用率较大,7月份达到90.2%。11-1月期间,对各个土层土壤水利用率相差不大。除12月、1月外,黄荆对0-10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最大,7月份达到最大利用率87.6%;1月至6月期间,黄荆对10-30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也比较高;11月至2月期间,主要依赖地下水。由于侧柏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因此在降雨量较多的情况下,对0-10cm土壤水的利用率也较大,利用率可达60%-80%;从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柏树对各水源的利用情况变化较大,但主要集中利用30cm以下土壤水及地下水。(4)不管是农作物、草被、灌木还是乔木,它们对于0-10cm土壤水的利用均较高。对于农作物(玉米、小麦)来说,由于苗期根系短小的限制,对0-10cm土壤水的利用均较大,并且各个生长期对此层土壤水利用率都不低于40%,但玉米对0-10cm土壤水的利用率比小麦对此层土壤水利用率高。在降雨量较多的月份里,柏树、黄荆、茅草对0-10cm的利用率也较高。对于40-50cm土壤水,小麦对此层土壤水的利用率不如玉米高,但茅草对此层的利用率更高。对于地下水来说,总体上看,柏树对其利用率高于黄荆。因此农林生态系统植物间雨季存在着对浅层土壤水的竞争,而在旱季植物之间竞争作用弱化,是维持植物生存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机制。

熊友胜[10](2013)在《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库区农业以旱作粮食作物为主,坡耕地是库区主要的农业生产用地,降水是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来源,降水总量大,但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径流损失大,该区域季节性干旱十分突出,基本上是十年九旱,干旱缺水严重制约该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紫色土坡耕地是库区重要的耕地资源,耕作频繁,人为扰动剧烈,水土流失严重,以雨养农业为主,土层薄,蓄水保肥能力差,水分亏缺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如何合理调节利用降水资源,解决该区域季节性干旱与植物生长发育协调性差的矛盾,作物耗水特性和农田水量平衡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国内外有关农田水量平衡的研究早已不只局限于理论本身,而是将相关理论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旱、半干旱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而在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的研究未见详细报道。目前,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要素研究中径流的研究较多、较深入,但在地表径流模拟计算方面仍过程复杂,同时对最主要也是最难确定的农田蒸散量这一平衡要素,特别是涉及农田蒸散量的确定方面未见详细研究。为此,本研究针对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研究中的不足,选择重庆市开县竹溪镇石碗小流域坡耕地(坡式梯地)为研究对象,以紫色砂岩、泥岩发育形成的中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开展坡耕地水量平衡分析研究,为今后全面开展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的监测和预测等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希望能为库区坡耕地分类改造,坡耕地集、蓄、供、管的降水资源化集成利用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研究以为三峡库区季节性干旱问题的解决提供可靠数据为出发点,以2007-2012年盆栽试验、测坑试验和径流小区试验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坡面产流汇流理论、水量平衡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试验观测、理论分析计算等方法,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要素进行了探讨,对常规种植模式下单作小麦、油菜、玉米、红薯和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玉米‖红薯间套作模式的作物耗水特性和坡耕地水量平衡状况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分下渗过程主要受控于降水强度的变化过程2007-2012年作物生长期内降水呈现出夏秋多、冬春少,夏秋季多暴雨,降水量集中的特点。6-8月古年均降水量的43.4%,7、8月暴雨量占月均降水量的55.2%、44.5%。降水分布特征参数(σ、Cv、Cs)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期内降水在时间分布上呈不均匀性,One-Sample K-S检验表明作物生长期年内各月降水旱正态分布。坡耕地单点土壤水分下渗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变异性,坡面不同位置初始下渗率和稳定下渗率具有较大差异,下渗历时60min拟合第1分钟末下渗率8.03~20.83mm.min-1(Kostiakov公式拟合值),稳定下渗率0.76~3.81mm.min-1,均值1.42mm.min-1(实测值),耕作对土壤下渗影响显着。初始下渗的0~10min时段,土壤下渗率迅速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10~25min时段,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下渗历时25min后,逐渐趋于稳定,在27.7~35.4min内达到稳定下渗阶段。单点下渗特性可用Kostiakov公式来描述,公式中第1分钟末的下渗速率与初始含水量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可用指数函数关系式表达),下渗率和下渗量表达式如下:自然降水条件下土壤下渗特性与降水强度有密切的关系,下渗率的变化过程主要受控于降水强度的变化过程,坡面下渗特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呈现出不稳定和不连续性变化。暴雨时段前后降水强度不能满足下渗率要求,降水全部下渗,即f(t)=i(t),降水强度大时,土壤的下渗率大,降水强度小时,下渗率则小。在暴雨时段内,前时段降水强度大时,即i(t)≥fp(t),土壤的下渗率大,即f(t)=fp(t),但维持较高下渗率的时间较短,以后就逐渐减小;在暴雨时段内,前时段降水强度小时,即i(t)≤fp(t),降水全部渗入土壤,即f(t)=i(t),此时下渗率小,当降水强度增大到i(t)≥fp(t)时,下渗率达最大f(t)=fp(t),随后又逐渐减小,维持这种较低或较高下渗率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暴雨时段内前时段小强度降水历时。(2)分时段净雨模拟方法能较好反映的坡面产流过程不同降水特性、雨前土壤含水量和耕作状况等对产流时间、产流量和径流成分组成有影响。雨峰靠前、强度大的降水,地表径流出流时间早而且地表径流量大,若土壤初始含水量高,暴雨时段后小强度降水历时长,则壤中流产流量也较大;雨峰靠中的降水,暴雨前土壤含水量高,即使是中等强度的降水,如果降水量大、历时长也将产生大量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雨峰靠后的降水,如果暴雨时段内前期降水未使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降水首先满足表层土壤的缺水量,当降水强度超过下渗能力时开始产生地表径流,若降水量不大、暴雨历时较短,降水损失量大,则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出流量偏小。地表径流主要为暴雨产生的超渗产流,7、8月以地表径流为主,月均径流系数分别为0.36、0.30;5、6月和9月以壤中流为主,耕作后土壤以壤中流产流为主,试验区坡耕地壤中流较发育,壤中流径流系数0.15~0.34。壤中流的产生与降水强度无直接关系,与土壤前期含水量、土壤中是否存在自由重力水和暴雨前后小强度降水特性有关。2008~2012年降水径流主要出现在5~9月,月均径流系数分别为0.15、0.28、0.36、0.30、0.07,5~9月月均降水径流关系可表示为:R=0.559P-44.03R2=0.948以坡面水流运动波理论、流量过程的倍比假定和叠加假定原理为理论依据,以暴雨时段平均下渗率代替瞬时下渗率的分时段净雨模拟方法能较好反映自然降水条件下的地表径流产流过程,简化了模拟过程,可操作性强,模拟结果较好,模拟地表径流量与实测值相吻合。雨峰靠前、靠中和靠后的三次降水模拟产流过程与实际观测结果大致吻合,模拟地表径流量分别为34.4mm、39.7mm和10.2mm,与实际观测结果也大致相同。(3)农田蒸散量采用作物系数法确定太阳辐射采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标准的Penman-Monteith计算公式以能量平衡和水汽扩散理论为基础,既考虑了作物的生理特征,又考虑了空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蒸散发的各种因素,具有较充分的理论依据。试验区参考作物蒸散量主要由空气动力学项ET0(aero)贡献,约占70%,辐射项ET0(rad)约占30%。2001-2012年日、月、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均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而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相反。相关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高温度和日照时数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相关性一致,同时日照时数与最高温度具有较大的相关性,饱和水汽压差与参考作物蒸散量具有高度相关性,而饱和水汽压差是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参考作物蒸散量影响的综合反映;最高温度的变化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最大,敏感性最强,而日照时数的变化对参考作物蒸散量儿乎无影响,敏感性最弱,结果体现出试验区温度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远大于日照时数,而日照时数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主要通过温度间接体现;最高温度(Tmax)、最高相对湿度(RHmax)和最低相对湿度(RHmin)是参考作物蒸散量三个最主要的敏感性因子。显着性分析结果,Angstrom公式、Hargreaves辐射计算公式和重庆地区拟合经验公式计算太阳辐射所得日、月、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值均无显着差异(α=0.05)。确定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时,采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太阳辐射。作物系数采用双值作物系数。单值作物系数计算简单,各个阶段取其平均值,反映不出作物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的大小:双值作物系数不仅能反映各生长阶段作物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的大小也能反映基本作物系数(Kcb)和土壤蒸发系数(Ke)的时程变化特征,而且双值作物系数的日变化过程,有利于分时段(如:日、旬、月)作物系数的确定以及间套作模式作物系数的确定,从而有利于坡耕地各旬、各月水量平衡分析。经调整后小麦、油菜、玉米、红薯全生长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92、0.93、1.06、0.98。权重系数法确定问套作模式作物系数。间套作模式田间结构为一人工复合群体,有主、副作物之分,涉及不同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单位面积上不同作物在田间结构中占的面积比例将直接决定其农田蒸散量的多少,而权重系数能反映出单位面积上不同作物在田间结构中占有的面积比例。采用权重系数计算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玉米‖红薯间套作模式下各月作物系数,从而解决了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农田蒸散量时,间套作模式下作物系数难确定的问题。具体为,以作物幅宽与间距之和占带宽的比作为权重系数,分别乘以间套作模式的不同作物的作物系数,取其和作为间套作模式的作物系数,即:式中:K1为间套作模式的作物系数:Kci为间套作时第i作物的作物系数;fi为第i作物的权重系数;li为第i作物的幅宽;d、L—间距、带宽;i为间、套作时作物种类(i=1、2……n)。(4)作物耗水主要受土壤水分胁迫降水量(P)是坡耕地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农田蒸散量(ETc)是坡耕地土壤水分主要损失项,径流量(R)、渗漏损失量(F’d)主要产生于5-9月,试验区坡耕地水量平衡简化模型可表达为:P-ETc-R-Fd’=ΔW。标准状态下,坡耕地水量平衡值为负值(⊿W<0),水分均处于亏缺状况。2007-2012年小麦、油菜、玉米和红薯单作以及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玉米‖红薯间套作全生长期作物需水量均值为359.4mm、359.1mm、684.4mm、841.3mm、1178.3mm、1158.7mm,亏缺量为136.2mm、135.9mm、298.7mm、336.4mm、451.9mm、432.3mm,作物全生长期水量平衡值为负值(⊿W<0),十壤水分处于亏缺状态,水分亏缺时期主要为2-4月和7-9月,与试验区春旱、夏伏旱和秋旱旱情发生时期相一致。自然降水条件下,坡耕地作物耗水量受土壤水分胁迫的制约。在水分胁迫下,2008-2012年小麦、油菜、玉米和红薯单作全生长期作物耗水量均值为255.6mm、256.0mm、553.3mm、621.8mm,全生长期水分胁迫系数(Ks)均值分别为0.85、0.84、0.87、0.82。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受水分胁迫的影响及程度不一,生育中期、生长后期受水分胁迫严重。作物发生水分胁迫现象受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显着,发生水分胁迫时的土壤含水量有随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即当参考作物蒸散量较大时发生水分胁迫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越高,当参考作物蒸散量较小时发生水分胁迫的相对含水量较低。小麦、油菜发生水分胁迫时土壤相对含水量约60%左右;玉米、红薯的相对含水量范围变幅大,玉米在61.1%-76.8%范围内均可发生水分胁迫现象,对应参考作物蒸散量范围3.68-10.76mm.d-1,红薯为51.2%-80.3%,对应参考作物蒸散量范围1.66--11.42mm.d-1。综上所述,基于坡面汇流理论、流量过程的倍比假定和叠加假定原理为基础,以暴雨时段平均’下渗率代替瞬时下渗率的分时段净雨模拟方法,能较好模拟自然降水条件下的地表径流产流过程,简化了模拟过程,可操作性强,便于实际应用;在详细分析研究基础上,确定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时,采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太阳辐射。确定作物系数采用双值作物系数法计算。权重系数法解决了间套作模式下农田蒸散量计算时作物系数难确定的问题;坡耕地土壤水分亏缺严重,作物耗水量主要受土壤水分胁迫。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紫色土丘陵区作物耗水量的研究内容,也为紫色土丘陵区深入开展农田水量平衡研究打下基础。但在自然条件下降水下渗特性、坡面曼宁糙率系数、短时段水量平衡以及水分胁迫条件下农田水量平衡等研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林系统的水土保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林系统的水土保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对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选取
    2.2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特征
        3.1.1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特征
        3.1.2 典型喀斯特区石漠化演替进程对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3.2 典型喀斯特区石漠化坡耕地种植/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响应
        3.2.1 复合种植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2.2 田间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 讨论
    4.1 典型喀斯特地区表层土总有机碳特征
    4.2 石漠化程度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3 典型石漠化坡耕地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4 典型石漠化坡耕地田间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5 结论

(2)紫色土典型坡面土壤水分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紫色土坡面水分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点布设与调查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采集
        2.3.2 数据处理方法
        2.3.3 数理统计与图表绘制工具
3 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描述统计
    3.2 监测期内降雨概况
    3.3 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统计分析
        3.3.1 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动态
        3.3.2 干湿时段的划分
        3.3.3 干湿时段土壤含水量动态特征
    3.4 土壤水分的主控因素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4 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影响
    4.1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性质差异
    4.2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含水量时间动态
    4.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含水量剖面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5 坡位对土壤水分空间格局的影响
    5.1 不同坡位饱和含水量
    5.2 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与降雨的灰关联度分析
    5.3 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在降雨条件下的差异特征
        5.3.1 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降雨前后的描述统计特征
        5.3.2 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在小雨条件下的差异特征
        5.3.3 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在中雨条件下的差异特征
        5.3.4 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在大雨条件下的差异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6 坡面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特征
    6.1 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特征
    6.2 坡面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建立
    6.3 模型精度评估
    6.4 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6.5 讨论
    6.6 小结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2.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的关系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土地利用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2.1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2.2.2 实验方法
        2.2.3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方法
        2.2.4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2.2.5 数据来源
第三章 研究结果分析
    3.1 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3.1.1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分析
        3.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3.2 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3.2.1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及统计特征
        3.2.2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3.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3.3 祊河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的关系
        3.3.1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各养分指标的关系
        3.3.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养分综合评价指数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气候对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的影响
    4.2 母质对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的影响
    4.3 土壤类型对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的影响
        4.3.1 不同土壤类型下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4.3.2 不同土壤类型下养分差异
    4.4 地形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的影响
        4.4.1 地形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4.2 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属性的侵蚀响应及恢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耕层形成
    1.2 耕层质量侵蚀响应特征及评价
    1.3 坡耕地土壤抗冲性能
    1.4 坡耕地土壤渗透与蓄持性能研究
    1.5 坡耕地耕层调控措施效应
    1.6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7 选题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处理及方法
第3章 坡耕地耕层土壤渗透性能的侵蚀响应
    3.1 侵蚀耕层土壤入渗性能变化
    3.2 坡耕地耕层土壤优先流
    3.3 耕层渗透性影响因素
    3.4 耕层渗透性的响应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坡耕地耕层土壤蓄持及抗旱性能的侵蚀响应
    4.1 耕层土壤水分特征
    4.2 耕层土壤抗旱性能特征
    4.3 耕层蓄持性能的影响因素
    4.4 作物产量对耕层蓄持性能响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坡耕地侵蚀性耕层质量的恢复效应
    5.1 耕层剖面物理性能恢复效应
    5.2 耕层剖面力学性能恢复效应
    5.3 耕层剖面化学性质恢复效应
    5.4 耕层剖面性能指标恢复的时间效应
    5.5 耕层质量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坡耕地侵蚀性耕层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6.1 耕层土壤冲刷过程
    6.2 耕层土壤根系特征参数
    6.3 侵蚀性耕层根-土复合体冲刷过程变化特征
    6.4 耕层土壤抗冲性能影响因素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径流分析的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
    7.1 基于径流冲刷调控
    7.2 基于蓄持性能调控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课题及科研成果情况

(5)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1.2.2 农业生产方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1.2.3 当前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三峡库区概况
    2.2 万州区概况
    2.3 五桥河流域概况
第3章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及其成因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
        3.1.2 无人机遥感调查
        3.1.3 资料收集
    3.2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
        3.2.1 作物种植结构
        3.2.2 复种指数
        3.2.3 化肥投入强度
        3.2.4 耕地撂荒
        3.2.5 规模化经营
    3.3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原因
        3.3.1 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原因
        3.3.2 复种指数改变的原因
        3.3.3 化肥投入强度改变的原因
        3.3.4 耕地撂荒的原因
        3.3.5 规模化经营的原因
    3.4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趋势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径流小区天然降雨观测试验
        4.1.2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4.2 不同种植模式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4.2.1 产流降雨
        4.2.2 坡面产流
        4.2.3 坡面产沙
        4.2.4 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4.3 不同类型作物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4.3.1 玉米产流产沙
        4.3.2 红薯产流产沙
        4.3.3 小麦产流产沙
    4.4 小结
第5章 撂荒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5.1 研究方法
        5.1.1 试验布设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撂荒对地表覆盖的影响
    5.3 撂荒前后土壤性质的变化
    5.4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5.4.1 产流降雨
        5.4.2 坡面产流
        5.4.3 坡面产沙
    5.5 撂荒前后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5.5.1 径流氮、磷浓度
        5.5.2 侵蚀泥沙养分
        5.5.3 氮、磷流失负荷
    5.6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对降雨响应
    5.7 讨论
    5.8 小结
第6章 规模化经营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布设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处理
    6.2 不同经营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6.2.1 产流降雨
        6.2.2 坡面产流
        6.2.3 坡面产沙
    6.3 不同经营类型氮、磷流失特征与差异
        6.3.1 径流氮、磷浓度
        6.3.2 氮、磷流失负荷
        6.3.3 氮、磷流失对降雨的响应
    6.4 典型降雨对规模化经营氮、磷流失影响
        6.4.1 典型降雨对坡面产流影响
        6.4.2 典型降雨对氮、磷流失影响
        6.4.3 典型降雨的污染物冲刷效应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生产方式优化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水力-力学特性及其强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紫色土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1.1.2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研究
        1.1.3 结语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微生物灌浆固化技术对紫色土的适用性
    2.1 引言
    2.2 基于渗透性参数的适用条件理论推导
        2.2.1 基本假定
        2.2.2 灌浆浆液总量
        2.2.3 分步灌浆循环固化次数
        2.2.4 灌浆时间
        2.2.5 渗透条件
        2.2.6 公式分析与参数说明
    2.3 渗透系数与有效孔隙计算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案与设备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1 渗透条件Ⅰ验算
        2.5.2 渗透条件Ⅱ验算
        2.5.3 渗透条件Ⅲ验算
        2.5.4 分析与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浆液材料和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案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水力-力学特性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内容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固化土体的强度与渗透性
        4.3.2 湿化作用下固化土体的强度
        4.3.3 干湿循环作用下固化前后土体的强度
        4.3.4 浸水冲刷作用下固化前后土体的强度及土壤颗粒损失
        4.3.5 时间效应下固化前后土体的强度
        4.3.6 固化前后土体的持水性和植物相容性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化效应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
        5.2.1 X射线衍射试验(XRD)
        5.2.2 扫描电镜测试(SEM)
        5.2.3 气量法试验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固化土体的影响因素
        5.3.2 碳酸钙产量和分布对强度的影响
        5.3.3 土体颗粒组成对固化强度的影响
    5.4 固化效果的评定与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增强效果的土体条件
        5.4.1 固化效果的评定与固化参数设计
        5.4.2 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增强效果的土体条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体力学增强模型
    6.1 引言
    6.2 扰动概念
    6.3 基于扰动概念的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体力学增强模型
        6.3.1 基本假设和力学机理
        6.3.2 相对完整(RI)状态和完全调整(FA)状态
        6.3.3 扰动函数
        6.3.4 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DSC-力学模型
        6.3.5 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DSC力学-湿化模型
        6.3.6 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DSC力学-干湿循环模型
        6.3.7 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DSC力学-冲刷模型
        6.3.8 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DSC力学-侵蚀模型
    6.4 实例分析与公式验证
        6.4.1 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DSC-力学模型验证
        6.4.2 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DSC-侵蚀模型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等情况一览表
    A.发表论文专利
    B.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C.主要获奖

(7)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8)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交错带
        1.2.2 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
        1.2.3 植被恢复与土壤有机碳
        1.2.4 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
        1.2.5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样地及样方的确定
        2.2.3 土壤理化性质
        2.2.4 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碳储量
        2.2.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源涵养功能
        2.2.6 土壤保持功能
第三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
        3.1.1 土壤水分动态
        3.1.2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特征
        3.1.3 土壤机械组成
    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3.2.1 土壤有机质
        3.2.2 土壤氮、磷、钾
    3.3 土壤团聚体特征
        3.3.1 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
        3.3.2 团聚体分形特征
        3.3.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3.4 讨论
        3.4.1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3.4.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响应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储量
    4.1 土壤机碳含量及密度变化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4.2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
        4.2.1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
        4.2.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4.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
        4.3.1 轻组有机碳
        4.3.2 重组有机碳
        4.3.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
        4.3.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4.4 讨论
        4.4.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响应
        4.4.2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响应
        4.4.3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冠层截留功能
        5.1.1 冠层截留及降雨再分配
        5.1.2 截留模型的构建
    5.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5.2.1 枯落物的现存量
        5.2.2 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
        5.2.3 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
        5.2.4 枯落物层的吸水过程
    5.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5.3.1 土壤蓄水性能
        5.3.2 土壤渗透性能
        5.3.3 土壤渗透模型拟合
    5.4 讨论
        5.4.1 冠层截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4.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4.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6.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蚀性
        6.1.1 土壤抗蚀性指标体系
        6.1.2 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6.1.3 土壤抗蚀性影响因素分析
    6.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冲性
        6.2.1 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6.2.2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6.2.3 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分析
    6.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坡面径流及侵蚀产沙特征
        6.3.1 产流特征
        6.3.2 产沙特征
    6.4 讨论
        6.4.1 土壤抗蚀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4.2 土壤抗冲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4.3 径流及侵蚀产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7.1 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选择
        7.1.1 构建原则
        7.1.2 指标体系
    7.2 评价方法
        7.2.1 指标标准化方法
        7.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7.3 评价与分析
        7.3.1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7.3.2 指标标准化
        7.3.3 权重
        7.3.4 功能评价与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全文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浅薄紫色土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稳定同位素技术
        1.2.2 植物的水分利用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试验区地形地貌与水文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及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样品的处理
        2.2.3 数据的分析
        2.2.3.1 直观法
        2.2.3.2 二项或三项分隔线性混合模型法
        2.2.3.3 多元混合模型法
第3章 盐亭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3.1 降水特征分析
    3.2 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3.3 盐亭大气降水线
    3.4 大气降水中δ~(18)O气象要素境影响因子分析
        3.4.1 δ~(18)O与温度的关系
        3.4.2 δ~(18)O与降水量的关系
第4章 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4.1 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4.2 土壤水与雨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
    4.3 不同季节土壤水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4.4 土壤水与雨水关系
第5章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5.1 植物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分析
    5.2 农作物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5.2.1 玉米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5.2.2 小麦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5.3 草本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5.4 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5.5 乔木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5.6 不同种类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比较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难点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田水循环
        1.1.1 水量平衡
        1.1.2 农田水量平衡
    1.2 下渗
        1.2.1 下渗特性
        1.2.2 下渗影响因素
    1.3 产汇流
        1.3.1 产流机制
        1.3.2 坡面汇流
    1.4 农田蒸散量
        1.4.1 参考作物蒸散量
        1.4.2 作物系数
    1.5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案
        2.4.1 试验区基本概况
        2.4.2 试验设计
        2.4.3 试验观测方法
第3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降水—下渗特性分析
    3.1 降水特性
        3.1.1 降水分配
        3.1.2 降水分布
    3.2 坡耕地下渗特性
        3.2.1 下渗公式
        3.2.2 坡耕地单点下渗
        3.2.3 坡耕地坡面下渗
    3.3 讨论
第4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降水—径流特性分析
    4.1 坡耕地产流特性
        4.1.1 降水径流观测
        4.1.2 降水径流模拟
    4.2 降水径流关系
    4.3 讨论
第5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参考作物蒸散量确定
    5.1 参考作物蒸散量
        5.1.1 Penman-Monteith公式
        5.1.2 辐射量计算方法
        5.1.3 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
    5.2 参考作物蒸散量影响因子
        5.2.1 辐射项和空气动力学项变化特征
        5.2.2 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
        5.2.3 参考作物蒸散量相关性
        5.2.4 参考作物蒸散量敏感性
    5.3 参考作物蒸散量确定
        5.3.1 辐射项差异性
        5.3.2 参考作物蒸散量差异性
    5.4 讨论
第6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作物系数确定
    6.1 作物系数
        6.1.1 作物生育期划分
        6.1.2 作物系数选择
        6.1.3 双值作物系数
    6.2 作物系数确定
        6.2.1 实测蒸散量和作物系数
        6.2.2 作物系数调整
        6.2.3 单作作物系数
        6.2.4 间套作作物系数
    6.3 讨论
第7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分析
    7.1 平衡模型及平衡要素
        7.1.1 坡耕地水量平衡模型
        7.1.2 平衡要素确定
    7.2 标准状态下水量平衡
        7.2.1 小麦水分盈亏
        7.2.2 油菜水分盈亏
        7.2.3 玉米水分盈亏
        7.2.4 红薯水分盈亏
        7.2.5 小麦/玉米‖红薯水分盈亏
        7.2.6 油菜/玉米‖红薯水分盈亏
    7.3 水分胁迫下作物耗水特性
        7.3.1 小麦耗水特性
        7.3.2 油菜耗水特性
        7.3.3 玉米耗水特性
        7.3.4 红薯耗水特性
    7.4 讨论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成果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四、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林系统的水土保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对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J]. 黄凯,李瑞,杨坪坪,盘礼东,张琳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1(03)
  • [2]紫色土典型坡面土壤水分时空特征[D]. 蔡旭东.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分布特征[D]. 许燕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属性的侵蚀响应及恢复效应[D]. 叶青. 西南大学, 2021
  • [5]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D]. 严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12)
  • [6]微生物灌浆固化紫色土的水力-力学特性及其强化机理研究[D]. 李贤. 西南大学, 2020
  • [7]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8]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D]. 何淑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9]浅薄紫色土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D]. 魏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研究[D]. 熊友胜. 西南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四川紫土丘陵区农林系统水土保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