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以人为本”思想初探

五四时期“以人为本”思想初探

一、五四时期“以人为本”思想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蒋飞燕[1](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认为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战红岩[2](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闫文娟[3](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牛凤燕[4](2020)在《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媒体时代,社会整体传播环境和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文化传播特点、受众需求及利益关注点都发生着新的变化。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作为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力量,改变着社会整体传播系统和权力结构,改变着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导的以媒体机构为基本单位的信息传播模式,重构着媒体与民众之间的传播秩序和权利关系,传播受众话语权日益提升。新的时代境遇和技术环境,也改变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形态,这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积极回应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多元社会思潮活跃,强势挤压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空间,技术升级更是扩大和加快了各种社会思潮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再加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方法、载体、机制等在一定范围内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解答等。这些都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阻碍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甚至出现学术理论界乃至普通群众热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全媒体时代,我们要改进现有传播模式,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逐步实现人们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来助力。本文侧重于对全媒体时代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实然”状态探讨,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思路。首先,对本文涉及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概念进行梳理,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全面审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从学理上阐明研究和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缘由和意义。其次,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时代境遇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再次,具体考察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本章的重点聚焦于全媒体、全媒体时代、机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等概念界定,通过界说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进而阐释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第二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本章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其中既有信息技术升级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利支撑、技术换代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民众观念更新带来的传播机遇;又有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传播主体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亟待更新,传播受众注意力被各媒体平台分散,各层级媒介尚未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等问题,这些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减弱,马克思主义传播也面临困境和难题。第三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构建框架。本章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特点的分析入手,探讨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以及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等等,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协同机制、内容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反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第四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除了包括传统媒体时代的主体力量,如党和政府各级组织、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体的各层级教育部门、各层级官方主流媒体等,还包含时代发展和技术升级带来的主体扩容,主要扩展对象是大众传播媒体从业者以及部分自媒体宣传力量等。但当前各层级传播主体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系统协同,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媒介素养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主体要素。第五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主要通过传播内容和话语表达两个要素的优化和创新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可以通过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来实现。而话语表达创新,则需要从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以及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三个方面努力。第六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伴随着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全媒体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丰盈的信息资源、媒介资源以及监管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和平台是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构建起全媒体传播体系;要通过整合显隐互济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要整合多层级监管资源,借助大数据舆情监管等方式,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监督和管控,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第七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研究全媒体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特点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预期和思想行为接受特点,立足民众利益诉求,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并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效果评价的主体、标准及相应的互动反馈,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钟碧琼[5](2020)在《恽代英受众观研究》文中认为在党的早期报刊工作者当中,恽代英是较早注意并提出研究受众问题的人之一。恽代英明确受众的主体地位,将受众视为报刊的主人和服务对象,对待受众始终保持着平等、博爱、宽容的精神。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报纸导向,内容上重视实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极力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篇幅文章;编辑排版上重视报纸的专业严谨和受众的审美体验;宣传方式上注意研究受众群体,并依据受众差异性调整传播策略。恽代英开启传受互动交流,注重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不仅重视读者意见,及时互动反馈,而且虚心接纳并积极改进报刊。此外,恽代英十分重视报纸的真实性和群众性,主张密切联系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使文章打中人们心坎,为群众喜闻乐见。恽代英受众本位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少年时期,受到家庭教育的启蒙和进步刊物思潮的影响,恽代英主张人的自由平等,倡导与读者建立一种平等关系,由此奠定传受平等观念;历经五四运动的洗礼,几次惨案的发生使恽代英开始意识到,单靠青年学生的力量无法拯救民族危亡,从而打破精英传播思维,启发受众本位观念萌芽;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恽代英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将视线投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肯定工人阶级独特的革命性和群众的伟大力量,主张依靠群众、向群众靠拢,由此促进受众本位观形成。恽代英秉持着自身独特的受众观,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党报的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初步形成,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他的受众本位观念及编辑思想,对于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办好报刊媒体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郝瑞瑞[6](2020)在《文学教育视野下王蒙八十年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蒙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是一位具有深刻社会洞察力的思想者,也是一位思维活跃、博文多识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创作特色鲜明,在经历了社会动荡与人生沉浮之后,形成了他独有的思考社会历史的视角并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本文以他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个案,对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学教育的内涵、意义与功能进行了分析,以期显示王蒙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多样性、复杂性与重要性。承载着新启蒙重要任务的八十年代,是继五四启蒙之后,一个新的文化发展时期,西方各种先进的现代文化思潮再次涌入中国。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文化热”的盛行,新启蒙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教育和小说再次成为传播新启蒙思想的重要文化载体。当现代教育所承载的新的“教育兴国”使命烛照到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文学的教育意义与功能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王蒙八十年代小说中的文学教育以一种身份、人生经历与社会经历呈现出来。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运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展开研究。既有文学与教育的研究,又不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着重于从教育与启蒙等角度对文学展开解读,而对文本自身的艺术特征的研究较少。无论是文学、教育还是文化,其最终的精神指向与价值追求都是作用于人,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文本做出分析,最终目的就是指出文学的教育意义与功能,以便于丰富文学阅读的视野。

付雨霞[7](2020)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就秉承着鲁迅先生的文学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以中国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25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将这25部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话语语境中来考察,运用文本细读法、知识社会学法、遵循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文献综合法来分析其体现的“人民性”精神向度,及其推动性力量,介入探索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第一章:将鲁迅文学奖获奖的中篇小说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分析其所体现的“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特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家响应时代的精神号召,在题材的选择上,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来关怀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在艺术形式上,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树立批判立场,将自己的同情悲悯之心融入于对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上,很大一部分获奖作家以对女性的形象塑造,来书写女性的生存悲剧,以唤起人们对于底层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让新世纪这个新时代在社会变革的前进征途中,多多关注到女性,倾听来自她们内心深处的声音;除此之外,这25部中篇小说作品立足于新世纪跨文化视野,突出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价值的内在追求,以新人文精神为“人”的人格发展投射更多的关怀温度。第二章:从人民性的内涵入手,分析“人民性”概念自产生以来的内涵演变,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内涵,来阐释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人民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在新世纪文学的时空要求下,以“人民”为核心,以立足于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底层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苦难遭遇;坚守新世纪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在人民的生存基点上反映人民的现实愿望;对新世纪底层人民存在的不良现象,以理性批判的态度,揭露底层陷落;在文学人民性与时俱进的华丽转身中,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第三章:站在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视角上,分析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任何的批评理论思潮的形成,都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在后面做着支撑和努力,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所体现的“人民性”写作倾向不是凭空形成的,它在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追求,在文学之外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的力量推动下,铸就坚强的前进动力,让文学“人民性”具有奔腾的血液,成为作家文学写作的信仰。第四章: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研究成果,介入探讨其建构之维。在新世纪的社会语境之中,人民性是文学历史承接上来的内在价值属性,而文学本身又具有社会属性,文学这种内在的尺度与外在的功能决定了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新世纪以来,文学人民性的缺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新世纪的今天,文学人民性的重建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作家的写作要坚持“人民性”的创作立场、文学也应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来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之维。这样我们才能在21世纪这个正在行进的新世纪时代里,展望文学“人民性”理论批评向度美好未来的同时,对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的写作寄予更多的信任与更美的期待。

侯燕[8](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肖新平[9](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指出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陈诗雅[10](2019)在《“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中提出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以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为起点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竖起了“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在这场运动中,广大青年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中流砥柱的作用。(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后的一百年里,“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不但成为那个年代青年们的毕生追求,更成为了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和阐释。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的研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当代青年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观走向决定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国梦是青年一代的梦”,这正强调了当代青年及其价值观的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时至今日,重新提及“五四”精神将更有利于重塑青年人的价值观,有利于青年人获得较为科学的指导,使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拥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好的精神状态来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4)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在介绍了五四运动及其历史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从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青年地位,重视青年价值观的培养即鼓励青年提高自身素质。本文在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中发现,始终为青年人所传承的“五四”精神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笔者通过对五四时期共产党人和知识分子的言行进行分析,揭示出民主精神、进步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时代背景之下,这又赋予了当代青年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大国这一必然的要求和历史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因此,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当代青年勇挑历史重担;有利于当代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当代青年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用实际行动真爱国;有利于当代青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加强学习、思考,积累知识与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的精华,掌握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知识,在与时俱进中谋发展,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五四时期“以人为本”思想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四时期“以人为本”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价值和价值观
        (三)科学价值观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五)分期说明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价值
        (二)现实价值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一)傅彦长的演讲
        (二)丰子恺的演讲
        (三)刘质平的演讲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二)丰子恺与画展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二)经费紧张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唯物史观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4)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学界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国外研究述评
        (三) 当前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趋向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一) 创新之处
        (二) 努力方向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 全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二) 机制与传播机制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
    二、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
        (一) 全媒体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
        (二) 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三) 全媒体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四) 全媒体时代提振民众精神世界的需要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
        (一) 信息技术升级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
        (二) 思想文化传播环境更加多元包容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挑战
        (一) 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
        (二) 全媒体时代凸显传播主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三) 全媒体时代带来传播受众注意力分散难题
        (四) 全媒体时代推动各层级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建构框架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特点呈现
        (一)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共同主导传播进程
        (二) 传播受众话语权提升要求与传播主体平等交流
        (三) 信息技术升级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转向全媒体渠道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 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
        (二) 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
        (三) 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
        (四)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框架建构
        (一) 通过主体协同机制,优化传播主体要素
        (二) 通过内容创新机制,增强传播内容吸引力
        (三) 通过资源整合机制,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四) 通过反馈评价机制,加强互动反馈,规范评估体系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
    一、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优势巩固
        (一)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构成
        (二)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既有优势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作用发挥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扩容
        (二)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时代优势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一) 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质
        (二)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三) 培养原创内容生产能力
        (四) 增强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四、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
        (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
        (二) 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多层级主体协同配合的传播模式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
        (二) 适应时代主题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
        (三) 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话语表达创新
        (一) 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
        (二) 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
        (三) 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
第六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
    一、传播媒介的融合互通
        (一) 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
        (二) 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
        (三) 强化各层级传播平台的技术融通
    二、传播方式的协同配合
        (一) 巩固显性传播方式已有优势
        (二) 发挥隐性传播方式浸润力量
    三、社会监管资源的整合利用
        (一)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依法监管
        (二)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技术监管
        (三)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舆论监督
第七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
    一、巩固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
        (一) 依托全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二) 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受众利益诉求
    二、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主体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标准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评价的反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恽代英受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关于受众观的研究
        0.2.2 关于恽代英的研究
        0.2.3 恽代英新闻思想的研究
        0.2.4 恽代英受众观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之处
第1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具体内容
    1.1 明确受众主体地位
        1.1.1 “爱他、信他、助他、谅他”——对待受众满怀爱意
        1.1.2 “为民众服务”——视受众为报刊的主人
    1.2 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导向
        1.2.1 “必求其多载有价值之译文”——内容上倡导实用性和趣味性
        1.2.2 “激起读者欢迎之感情”——编辑上注重专业性和审美性
        1.2.3 “不可不研究群众的心理”——传播上重视受众差异性
    1.3 开启传受双向互动
        1.3.1 “广搜异同意见”——广泛征询读者意见
        1.3.2 “希望任何有益而有味的稿子”——鼓励读者积极投稿
        1.3.3 “提出各种问题以资讨论”——重视与读者互动交流
    1.4 注重“新闻真实性”和群众性
        1.4.1 “由真知识发真感情”——坚持新闻真实性
        1.4.2 “总不要忘了社会的实际生活”——注重联系实际
        1.4.3 “钻到群众中间去”——重视深入群众
第2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形成原因
    2.1 早期青年活动奠定传受平等基础
        2.1.1 家庭教育孕育人道主义观念
        2.1.2 进步刊物阅读奠定平等自由思想
        2.1.3 大同社会理想促成互助博爱精神
    2.2 革命运动启发受众本位观念萌芽
        2.2.1 学术救国无果转向倡导时事醒民
        2.2.2 五四运动展现国民主体能动性
        2.2.3 青年救国惨案打破精英传播思维
    2.3 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受众本位观念形成
        2.3.1 “未来之梦”空想破灭坚定马克思主义
        2.3.2 转变唯心史观认清群众历史地位
第3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历史贡献
    3.1 促进党报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初步形成
        3.1.1 响应受众审美流露强烈感情
        3.1.2 坚持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态度
        3.1.3 立场坚定展现鲜明战斗风格
    3.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1 早期传播:奠定群众思想基础
        3.2.2 大力探索:增强理论说服力和吸引力
        3.2.3 积极践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第4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当代启示
    4.1 新闻传播坚持从受众出发
        4.1.1 树立受众本位的服务意识
        4.1.2 依据受众差异调整传播策略
        4.1.3 重视受众反馈和传受互动
    4.2 新闻报道要回归以人为本
        4.2.1 报道内容反映群众生活
        4.2.2 报道形式为受众喜闻乐见
        4.2.3 工作方式贴近实际
    4.3 新闻工作者需赢得受众信任
        4.3.1 坚守新闻真实性构建媒体公信力
        4.3.2 注重投入实践增强自身脚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文学教育视野下王蒙八十年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王蒙的受教育背景与文学生成语境
    1.1 王蒙的文学教育背景
    1.2 时代教育语境
2 教师与课堂作为一种显性符码
    2.1 从表征到具象的人物塑造
        2.1.1 教师形象类型化展示
        2.1.2 教师肖像的细致勾勒
        2.1.3 “伤痕”的亲历者
        2.1.4 承接东西方文化的教育载体
    2.2 课堂教学的魅力
3 文学教育的使命与情怀
    3.1 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
        3.1.1 集中反映社会风貌
        3.1.2 寓教于“形”
    3.2 “以人为本”的精神向度
        3.2.1 启蒙基础之上的新启蒙
        3.2.2 精神自我
    3.3 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弘扬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一)文学人民性问题研究
        (二)对鲁迅文学奖及其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1.对鲁迅文学奖奖项的研究
        2.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二、问题确立及其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与“新世纪文学”精神
    (一)“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90年代文学”的期待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的“新世纪文学”精神特质
        1.底层叙事
        2.批判现实主义品格
        3.社会变革下的女性声音
        4.新人文精神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体现
    (一)文学“人民性”概念的渊源与嬗变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特征
        1.立足现实:书写底层苦难
        2.以人为本:表达人民愿望
        3.理性批判:揭露底层陷落
        4.与时俱进:绽放民族精神
三、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
    (一)文学内在价值取向的要求
    (二)文学之外的其他力量
        1.社会结构的变动
        2.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
        3.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
四、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
    (一)新世纪关于文学人民性的讨论
    (二)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
        2.作家坚持“人民性”创作立场
        3.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四、X市的其他考核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六、小结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四、结论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因和意义
    二、“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五四运动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
    第二节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第三节 “五四”之后新生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三、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第二节 “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精神
        二、进步精神
        三、民主精神
        四、科学精神
    第三节 “五四”精神的特征和功能
        一、首创性
        二、追求真理性
        三、开放性
        四、实践性
        五、“五四”精神的主要功能
第三章 “五四”精神的新时代意义
    第一节 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第二节 “五四”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关系
        二、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感
        三、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第三节 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人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用实际行动真爱国
        三、倡导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实践中推陈出新
        四、冲破思想枷锁,吸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挑历史重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五四时期“以人为本”思想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D]. 牛凤燕. 山东大学, 2020(08)
  • [5]恽代英受众观研究[D]. 钟碧琼. 湘潭大学, 2020(02)
  • [6]文学教育视野下王蒙八十年代小说研究[D]. 郝瑞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D]. 付雨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9]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D]. 陈诗雅.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五四时期“以人为本”思想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