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3”与保守地方主义抬头

“东盟+3”与保守地方主义抬头

一、“东盟+3”和保守地方主义的兴起(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靳晓哲[2](2020)在《当代东南亚分离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治理 ——理论探究与案例分析》文中指出

罗逍桃[3](2020)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边疆地方政府跨境合作研究 ——以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合作带来的一体化趋势,跨境合作成为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使得跨境合作越来越具有普遍意义。然而,我国当前跨境合作的经验尚处于积累阶段,尤其对于边疆地区在跨境合作中的作用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基于此,论文以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的合作为例,研究我国边疆地区地方政府的跨境合作问题。跨境地区由于自身存在差异性,在跨境合作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使得其自身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走出跨境合作中的困境,需要提高地方政府跨境协同治理能力,优化合作机制和规范政府行为,构建“理念—组织—制度”的系统框架。这样,边疆地区地方政府才能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好地融入国家开放的战略格局,加快跨境合作的步伐,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李晓霞[4](2018)在《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核心问题与制度的未来建构 ——基于国际制度复杂性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1997/98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东亚地区多边合作以及相应的制度建构正式起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东亚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层次、多元性、多样化的制度体系,地区内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达到高水平,国家间联系、合作也日益活跃。但遗憾的是,作为一个独立单元,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却始终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发展和深化。既有研究通过将东亚地区这一特定层次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考察系统中国家、国际制度、国际合作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东亚地区多边合作难以深化的原因归结于“软性制度主义”的局限和大国间主导权争夺而造成的“制度过剩”,并据此开出了提高地区合作制度化水平和调整地区大国间关系、整合现有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药方”。然而,这两种方案既不契合东亚的地区特性,也不具备可以实施的现实条件。这使研究需要反思:在推动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及其制度建构问题上理论研究的“失败”,究竟是由于在原因分析上“号错了脉”,还是在当前条件下真的“无计可施”?目前,任何层次的国家间合作行为都被深嵌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国际制度复杂性网络中,东亚地区多边合作自正式起步开始,就受到其他层次合作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局限于地区层次上“国家-国际制度”关系的研究无法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可以尝试借助不同层次间“国际制度-国际制度”互动的思维逻辑进行思考,重新审视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一,影响东亚地区多边合作深化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其二,针对这一问题,未来制度建构要向哪个方向努力?从而,本文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上进行考察,以“国际制度-国际制度”互动为贯穿始终的思考模式,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依据国际制度复杂性理论的延展逻辑,将正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厘清基本概念,确立文章分析的理论视角以及展开的基本脉络。首先,从广义角度上理解国际制度、制度互动与国际制度复杂性的概念,突出制度建构维度对于东亚地区范围限定的重要性,并将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以及在全球和国家之间的一个特定分析层次,界定东亚地区合作的内涵。之后,提出国际制度复杂性这一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按照逻辑延展的基本步骤,设计出“国际制度复杂性网络的生成与特点-影响合作结果的运作机理与路径-调整影响结果的手段与方案”这一研究展开的基本脉络。第二章,通过对东亚地区合作实践及其制度发展现状的梳理与观察,发现、总结东亚地区多边合作面临的核心问题。首先,对东亚现有的地区多边合作制度进行梳理,东亚地区业已建立了致力于推动地区一体化与共同体建设的整体框架,并在经贸、金融、安全等重点议题领域形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多边合作制度安排,地区多边合作制度在数量上并不匮乏。其次,观察东亚地区国家在面对具体合作问题时的实践表现,发现东亚地区国家不约而同地“绕开”地区多边合作制度,选择双边协定或者全球多边制度框架解决合作实践中的问题,使地区合作制度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最后,提出“多边思考,双边行动”是东亚地区多边合作难以深化的重要原因。当然,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围绕地区合作问题,存在不同层次间相互交叠的制度复杂性网络。第三章,作为以国际制度复杂性理论为出发点分析问题的开始,本章探讨东亚地区制度复杂性的生成原因,突出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安排深嵌于制度网络的特征。首先,作为“地区构成的世界”中一个独立的单元,东亚是一个特殊的小数目国家集团,以此为基础创建的地区多边合作制度逐步与全球多边制度分离,同时,该地区不同的小数目国家集团组成方式,形成了在横向维度上彼此分立的东亚。其次,以东亚地区为整体“往里看”,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均衡,使地区内进一步分化出内部成员相互重叠、外部关系复杂的小数目国家集团;地区安全问题的内生性特点造成国家间安全利益的分散、对抗,冷战时期形成的双边军事同盟依然是在东亚地区发挥影响的小数目国家集团形式。在以不同小数目国家集团为单位的制度创建过程中,东亚地区制度复杂性网络得以形成。最后,从“国际制度-国际制度”互动的角度出发,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创建并不是在“一块干净的石板”上开始的,全球多边制度与双边合作传统都影响、塑造并限制了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规范价值和基本规则。第四章,在东亚地区制度复杂性与地区多边合作之间建立联系,分析前者影响后者的运作机理与路径。其一,国际制度复杂性的重要结构性影响,就是给予同时是多个重叠的国际制度成员,在合作实践中“挑选法院”的机会,但它并不先验地导致特定层次合作制度被“边缘化”。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之所以难以被“选中”,是在“国家优先”的基本原则下,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不确定性与地区国家在合作中的实用主义初衷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为东亚地区合作所面临的“多边思考,双边行动”这一问题提供了解释。其二,为了保留“挑选法院”的机会,国家或国家集团并不急于对不尽一致的制度间规范进行协调,使国际制度复杂性网络体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状态,“碎片化”也反映了该网络中基本制度之间的互动联系,国际制度复杂性对国际合作结果的影响,被制度碎片化的程度和类型塑造。目前,与东亚地区合作问题相关的各层次基本制度,以及同一层次不同制度之间所形成的“冲突碎片化”互动关联,是造成其他层次合作实践削弱而非促进地区多边合作的主要症结。第五章,以推动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发展和深化为目标,为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未来建构规划方向。首先,承认东亚地区已经并将长期处于一个制度复杂性网络中,以此为前提,提出通过对基本制度之间碎片化联系进行制度互动管理,塑造合作/协同碎片化互动关联,以支持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新思路。为此,本章评估了在东亚地区进行制度互动管理的可能性,并确定了认知/观念互动与规范/规则互动两个管理重点。在此基础上,优先分析了在全球与东亚地区两个层次间的制度互动管理,表明了为解决在全球普世性与地区特性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应该以加强制度认知/观念创新能力建设和理解、规避认知/观念冲突,为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未来建构的关注重点。而在地区多边与地区内双边之间的制度互动管理中,为解决地区内部冲突与制度分散的问题,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应该以“角色分工”为基础,提高认知/观念创新的能力,并扮演好信息汇总与沟通平台的角色。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建构的最终目标,就是推动形成一个“全球多边-地区多边-地区内双边”三个层次基本制度相互合作/协同的东亚地区合作总体制度架构。

储召锋[5](2017)在《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际政治的历史长河中,联盟的起源与冲突的出现一样久远。自人类社会产生冲突和战争以来,联盟便成为国家、城邦、帝国或其他政治行为体用以赢得战争、维护安全最常用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纵连横和联盟交锋的结局往往事关一个国家的兴衰、地区的稳定甚至国际体系的变迁。联盟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借以倍增力量、遏制挑战者、约束盟友、控制伙伴、保持全球优势地位的重要工具。美国从推行联盟战略中获取巨大的利益,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及其基础上的前沿部署是美国赢得冷战的重要砝码。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联盟体系非但没有如众多战略家预言的那样随着共同威胁的消逝而瓦解,反而经过一番调试转型后重新焕发活力,并继续发挥着护持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推手作用。本文借助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尝试对冷战后的美国联盟战略进行系统性研究。首先回顾梳理美国联盟战略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联盟战略一经形成就服务于美国大战略,自然也遵循美国大战略的演进逻辑。从策略性地运用联盟外交到坚定不移地推行联盟战略,反映了美国大战略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本质蜕变。其次,分析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不同于历史上欧洲对抗性联盟的短命之躯,美国联盟体系拥有更加稳固的结构和更为多样的功能,因而能够成为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生命力的战略形态。第三章透视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它既包含美国历史文化积淀所成的战略文化传统、战略缔造与实施的惯性等内生动力,也包含国际体系变迁、伙伴盟友关系演化等外在牵引。第四章考察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笔者将美国联盟管理归纳为利益协调式、制度规则式和霸权主导式三种模式。在维持和管控联盟内外行为的过程中,美国通常是综合应用这三种管理模式。第五章研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继而展望其发展前景。冷战后美国联盟的安全困境问题将愈益突出,美国与盟友的矛盾分歧或将成为常态。联盟是美国拥有的一项战略资产。然而,随着其转型后规模与职能的过度延伸,未来也可能变为拖累美国的战略负担。最后,分析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中国崛起是触发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尤其是亚太联盟战略强化的重要外在推力。在美国不断强化亚太联盟针对中国的遏制功能的情势下,我们既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也应在外交、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措并举,主动加强战略谋划与应对。

刘军[6](2017)在《东盟认同过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和地区主义的发展,东盟一体化发展迅速,而成员国地区认同的强化成为了东盟一体化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东南亚国家对东盟的认同为考察对象,主要从历史理论视角来探讨东盟认同的起源、传承、强化、前景等问题。尽管现实和未来要求东盟成为命运共同体,但其情感却来源于过去,所以探讨东盟认同的历史发展辩证关系十分必要。东南亚历史意识的客体存在与主体认知密切相关,而现实认同所体现的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传承值得人们去反思和再构。故而东盟成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的认同观念传承是东南亚地区意识变迁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体系的出现以及殖民入侵增强了地区意识的复杂性,民族认同、宗主国认同和次区域意识相互交织,对现实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东盟成立后,东盟一体化与东盟认同相互促进,东盟关于“地区认同”的表述大致出现在1976年,此后东盟意识更加成为东盟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但国家利益和主权是地区认同强化过程中的“禁地”。东盟认同的建构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现阶段东盟认同的内在建构主要集中在文化认同层面,而国际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较低。东盟在与“他者”的互动中,自我认同不断发展和强化,以寻求与他者相区别的自身特点和价值观。历史形成的国家认同和地区认同的辩证关系影响着东盟认同的建构,在解决外部问题过程中东盟有较强的凝聚力,但在处理地区内部事务时,东盟认同感较弱。东盟民众当前接受的认同模式是一种“民族认同+东盟认同”的模式,东盟认同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共同命运、安全感、归属感、凝聚力、不同层面的共有价值观等是东盟认同的核心因素,这些文化价值观在东盟认同建构中起着导向性和基础性作用,但国家认同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东盟认同发展的基础。

莫光辉,于泽堃[7](2016)在《国际区域减贫合作模式探索——基于“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随着全球范围内贫困问题纵深复杂性和减贫任务的艰巨性交织互联,使得世界减贫事业日趋棘手。文中以"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为例,分析了"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的运行模式,梳理了"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认为畅通便捷的交流机制、区域特征、可行能力是"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实践运行经验,指出注重多元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坚持区域内优势资源的互补联通、强化联动发展的脱贫目标是国际区域减贫合作的价值取向,以期探索新时期构建国际区域减贫合作模式的可行路径。

徐步[8](2014)在《美国国家特性与“9·11”后美国的对外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一直以来,关于美国国家特性的探索与争论从未停止过。美国的建立没有依靠其他国家建立时所必需的因素,如:共同的祖先、共有的宗教、历史默认的领土、文化的独一性以及特有的语言、法律或者文学等。如今,美国的国家特性与其立国之初相比,有变的因素,也有不变的内核。随着美国的发展,特别是美国逐渐成为具有超强综合国力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家特性越来越多的被赋予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特点。要真正了解当今美国的大战略及政策特点,我们仍需要从源头上考察美国的国家特性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美国的国家特性包含什么内容?缘何形成?这些特性与美国的国内外政策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成为近年来美国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应如何根据美国的国家特性及其变化来更准确地把握美国的内外政策,并更稳妥地应对美国内外政策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一直是笔者关注的课题。在中国学术界,有关美国的国家特性及其对外政策影响的研究作品数量有限,成果不丰。虽然美国学者就相关问题研究成果不少,但国内翻译出版的中文译着数量不多。国内学者有限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美国学者的着作及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不同的方面对美国国家特性问题进行某个领域的探讨。本论文力求在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比较全面综合地研究美国特性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研究与服务(我国对外战略)的结合。本论文正文分为四个章节,各章内容及中心观点概括如下:第一章探讨美国国家特性的形成。针对什么是美国国家特性,学界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本论文认为,美国国家特性尽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但其内核基本是一致的,核心就是“美国信念(American Creed)"。“美国信念”这一概念起初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提出,他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这一概念后来由很多人进行了阐释并最终形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宗教是基督教;语言是英语;法律体系是英式法治理念;重视统治者责任理念和个人权利理念;推崇对天主教持异议的新教价值观,包括道德、个人主义、投身于创建尘世天堂即“山巅之城(City on a hill)"。美国信念的文化核心是盎格鲁一新教文化。第二章探讨如何解读美国国家特性。构成美国国家特性的要素包括文化、种族、政治、经济及军事。随着人口的变化和历史的演进,种族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在进入19世纪以后逐步下降,有些人甚至认为它不复存在,但这些年有关问题重新突出。文化与政治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历史地看,美国核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教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都对它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正是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美国核心文化才逐渐形成。在这-过程中,从宗教、教派的角度看,经历了不宽容到宽容;从政治思想和价值观的角度看,经历了冲突到理解、再到融合和传播的过程。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使得美国的民族性变得十分复杂,但美国民族身份的困惑并没有阻止美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不仅如此,美国是一个民族情绪非常强烈的国家。在探讨美国特性时,不能不分析战争基因与美国特性的关系以及美国缘何动辄对外使用武力等问题。美国是一个在战争中诞生、成长、强大起来的国家。战争是美国开疆拓土、对外扩张和管控世界的主要方式,是美国国家特性的核心内容。第三章探讨美国国家特性与反恐战争的关系。“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惊恐和痛苦”。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白宫和国防部接连发布重大战略报告,推出重大战略决策。布什政府相继推出“反恐战争”、“国土安全”、“邪恶轴心”、“先发制人”、“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打击”等概念。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彻底告别了建立在冷战结构上的战略,是美国在二战后最大的战略调整。在反恐战争进展不顺、中东形势更加混乱、其它大国迅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国近年来对自身衰落的担忧加剧。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规模将在今年超越美国的报告,进一步加重了美国人的恐惧,并驱使美国更加重视对中国的防范。美国称霸世界半个多世纪,且目前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军事实力仍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它不愿承认自身正在衰落,不甘直面全球力量对比的变化。美国历史上每一次有关衰落的辩论基本上都引发了对外政策的重要调整,并对国际秩序的重构产生重大影响。鉴于美国陷入衰落的现实可能性以及为了抵制衰落可能采取的极端举措,美国在未来若干年的战略取向和决策选择,还将会对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第四章探讨美国国家特性对“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奥巴马上台后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所谓亚太新战略。面对新兴大国的崛起,冷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既继承了老牌霸权主义的传统,又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更加谋求“硬权力”与“软权力”相结合,更加注重构建以超强综合实力为支撑的制度化霸权。“再平衡战略”着力通过军事手段维护美国对亚太事务的主导,同时也谋求借助美国在经济、贸易及金融领域的优势压制竞争对手。这一战略是否完全针对中国而来,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不少争议。美国学者大都否认这一战略旨在遏制中国,但不否认这一战略与中国有密切关联。中国很多学者则大都对美国官方的言论持怀疑态度,倾向于这一战略的实质在于防范并遏制中国。总体而言,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迄今从内容、形式到目标并不清晰。也可以说,它的内容太庞杂,形式太繁琐,目标过于宏大,实施过程中无疑面临诸多牵制,不少人甚至怀疑其实际上所能达到的效果。综论部分在前述各章的基础上,归纳美国国家特性的要义,揭示美国持性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提出中国应该采取的应对之道。美国国家特性就是以个人主义为原动力、以自由民主为意识形态、以三权分立为政治模式、以市场经济为发展路径、以称霸世界为战略目标的“美国道路”。这种特性建立在美国独有的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种族宗教及地理资源等基础上,它们共同作用产生了致力于称霸世界的美国大战略,同时美国长期拥有的霸权地位又不断强化了美国的国家特性。美国建国的历史虽然仅有两百多年,但美国的国家特性是十分复杂的。本论文重点结合美国全球大战略的实践,通过具体的重大事件及政策动作来揭示美国国家特性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总体上看,美国一直一手高举自由民主的大旗,一手挥动超强实力的大棒,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扩张美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扩张”这两个字,是体现美国国家特性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最贴切的词汇。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扩张史,其中既包含地理领土及经贸利益上的“实”扩张,也包含意识形态上的“软”扩张。可以说,美国人对自由的追逐和对财富的追求是美国国家扩张精神的源泉。美国坚持扩张政策可以给美国人带来更大范围的自由和更加可观的财富,因此这一政策往往能获得美国大众的支持。历史地看,在大国力量对比经历重大变化并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和秩序出现重大调整的时期,大国之间围绕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争夺和较量尤为激烈。现存的霸权国家为了阻止崛起的大国挑战自身霸主地位,往往在政策和行动上更加好斗,更具有危险性。把美国存在的问题看得过于严峻,对美国的纠错能力分析不够全面,对美国国家特性所特有的韧性见解不够深刻,都不利于中国做出准确的判断。经过三十多年来坚定不懈地走改革开放道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再次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更多地看到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因此,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非常重要。中美两国利益深度交融,已经达成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但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不会平坦,期间会充满曲折和斗争。双方应当致力于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并具有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

王丹[9](2014)在《日本新国家主义的地方转向》文中认为在小泉激进的新国家主义建设之后,战后形成的“政府-企业”二元结构中的企业共同体被打碎,在国家这一个最大的政治共同体尚未构建完成之前,小泉黯然下台,日本的新国家主义进入了一个转折期。地方转向是小泉激进的新国家主义建设的延续也是过渡。地方政府利用自身有利的地位充当了自中曾根康弘以来上层发起的新国家主义思潮向下影响民众的推手,其结局就是日本新国家主义成为全民共识。从企业共同体到地方共同体的过渡,再到最终国家共同体的形成,新国家主义的建成将使日本政治保守、右倾变得彻底化。理解这一进程要在显性的政治制度和隐性的社会结构二者结合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日本新国家主义的地方转向既是对舶来民主制度的不适反应,也是自我传承的社会结构模式的重现。人为设计的两党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频繁政权更迭,这严重挫伤了中央政府政治的权威,而长期推进的分权制为地方崛起提供了制度准备。日本独特的氏族政治、下尅上以及天皇下二元政治等传统社会结构也为日本地方势力崛起提供了行动逻辑和理由。日本新国家主义的运动在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上下波动,地方转向助推自民党执政权威的修复,中央和地方的保守势力实现了大合流。新国家主义将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对中日关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刘务[10](2013)在《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进行的研究,实际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缅甸中央政府推行的以“政令军令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构建;二是缅甸中央政府实施的把领土范围内的多元民族整合为国族的民族构建;三是在与中央政府推动的民族国家构建的互动过程中,缅甸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呈增强的趋势,尽管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仍然存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主要采用民族政治学关于民族国家构建的理论来对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对1988年以来缅甸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增强及其原因,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现状、挑战、机遇和趋势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五章及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首先论述昂山“多样化的统一”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和实践促进了缅甸民族国家的建立。本章随后论述吴努、奈温政府推行的民族国家构建政策。本文认为无论是吴努政府在民族国家构建上采取的以削弱少数民族权利和加强联邦权力为手段的政治一体化,以佛教国教化和统一的民族文化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民族同化政策,还是奈温政府采取的大力镇压反政府武装,加强中央集权及缅族化政策,因为都忽视了少数民族在民族认同上的原生情感和不断剥夺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从而遭到了少数民族的普遍反对,导致少数民族普遍建立自己的民族武装,对抗中央政府,最终使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陷入困境。第二章主要以列表统计的方法对缅甸独立以来,特别是1988年以来少数民族武装民族政治目标的变化来说明他们国家认同的增强。统计表明,1988年新军人政权上台以前,缅甸约19支少数民族武装主张独立建国。到1988年以后,尽管少数民族武装与缅甸中央政府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甚至还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但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已不再要求独立建国,而是要求在国家主权框架下寻求包括武装合法在内的高度自治。第三章主要探讨缅甸少数民族在国家认同上增强的原因。自1988年以来,缅甸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已经基本放弃了独立建国的民族政治诉求,转而寻求高度的民族自治权利。本文认为此种转变的内部动力是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双方基于利益的考量。主要表现为新军人政府对少数民族武装积极推行政治和解政策,利用和解推进民族国家的构建。少数民族则希望通过和解获得包括保留武装在内的高度民族自治权。转变的外部条件为地区和平主义的盛行,特别中国、泰国等邻国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抛弃冷战意识,调整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的政策,基本放弃了把缅甸少数民族武装作为缓冲力量或干涉缅甸内政的作法。第四章首先简要介绍2008年宪法出台的背景和内容,以及军方根据宪法进行的“军令政令统一”的边防军改编计划,然后着重分析宪法赋予军人在民族国家构建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宪法体现的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第五章首先论述缅甸未来民族国家构建可能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机遇和趋势。本文认为,退居幕后但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有着重大影响的军人集团,如果利益得不到保证,很可能做出不利于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行为。未来民盟在国家权力上的独大会使权力竞争的失败者可能采取较为激进的措施获取选票,而不顾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过高的民族政治诉求也会影响缅甸民族国家构建。尽管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众多机遇,如昂山素季愿意推动民族和解,少数民族武装对政府和谈倡议的积极响应,以及大国、邻国对缅甸民族和解的支持等等。本章最后分析认为,尽管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困难重重,但完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是大趋势。在结语部分,本文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特点,缅甸主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以及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机遇和趋势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二、“东盟+3”和保守地方主义的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盟+3”和保守地方主义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小结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一)接触探索阶段
        (二)磨合调整阶段
        (三)稳定增长阶段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小结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小结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一带一路”视域下边疆地方政府跨境合作研究 ——以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
        二、边疆地区
        三、跨境合作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二、合作治理理论
    第三节 边疆地方跨境合作的动因阐释
        一、经济发展的驱动
        二、地缘政治安全的追求
        三、国际环境的促动
        四、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一带一路”与边疆地方政府跨境合作的关系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边疆地区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边疆地区的机遇
        二、“一带一路”倡议为边疆地区跨境合作注入动力
    第三节 边疆地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性及优势
        一、边疆地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性
        二、边疆地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
        三、边疆地区跨境合作是“一带一路”的实践创新
第四章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跨境合作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政策的缘起
        一、东兴试验区战略地位独特
        二、东兴试验区纳入国家沿边开放战略布局
        三、自治区重视东兴试验区的建设发展
        四、防城港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
    第三节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政策的实施
        一、探索过程
        二、基本格局
    第四节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跨境合作成效
        一、开放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在先行先试中探索边海开放新格局合理定位
        三、跨境合作区建设实现新发展
        四、在互联互通中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五、国际经贸合作持续推进
第五章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跨境合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跨境合作存在问题
        一、宏观层面——跨境合作复杂性带来的困难
        二、微观层面——跨境合作非协同性产生的难题
    第二节 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跨境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受政府的国际合作战略影响
        二、合作协调机构尚未正式建立
        三、中越双边贸易服务体系不完善
        四、社会力量发挥不充分
        五、来自越南芒街发展的机遇与外部挑战
第六章 完善边疆地方政府跨境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以协同治理实现共赢发展
        一、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跨境合作
        二、转变合作理念
        三、增强政策协同性
    第二节 发挥市场在跨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重视市场主体作用
        二、引导多元企业共同建设
    第三节 强化社会组织在跨境合作中的作用
        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重视和尊重
        二、设计正式的政社协同制度
    第四节 以法治化促进跨境合作行稳致远
        一、强化制度建设与规划安排
        二、完善双方合作形式
        三、健全双方经贸合作协调服务体系
        四、加大引资招商力度
        五、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核心问题与制度的未来建构 ——基于国际制度复杂性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际制度复杂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关于东亚地区合作及其制度建构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主要创新
        (二)论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际制度——国际制度”互动的分析视角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国际制度
        二、制度互动与国际制度复杂性
        三、东亚与东亚地区合作
    第二节 制度复杂性体系下的合作:“国际制度-国际制度”的互动
        一、国际制度复杂性的形成与强化
        二、国际制度复杂性的结构性影响
        三、国际制度复杂性条件下的制度互动管理
第二章 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发展现状与合作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建立与演进
        一、东亚地区合作整体框架:从“10+3”到东亚峰会
        二、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制度:从APEC到RCEP
        三、东亚地区金融合作制度:从CMI到CMIM
        四、东亚地区安全合作制度:从ARF到ADMM-Plus
    第二节 被“边缘化”的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
        一、沦为“清谈馆”的东亚地区合作整体框架
        二、东亚地区自贸区理想与基于双边和小多边FTA的务实合作
        三、未被利用的CMI(M)与弱权威的AMRO
        四、传统安全领域对双边同盟和全球多边制度的依赖
    第三节 东亚地区多边合作面临的核心问题
        一、制度过剩与制度竞争:既有研究的主要关注
        二、“多边思考、双边行动”:东亚地区多边合作难以深化的根源
第三章 东亚地区制度复杂性的生成与特征
    第一节 小数目国家集团(Ⅰ):在全球多边与地区多边之间
        一、地区多边合作制度:基于地理范畴的小数目国家集团
        二、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纵向分离与横向分立
    第二节 小数目国家集团(Ⅱ):在地区多边与双边之间
        一、经济领域——分化的东亚地区内小数目国家集团
        二、安全领域——分裂的安全利益与双边军事同盟遗产
    第三节 缺乏干净的石板:东亚地区不同层次制度间重叠的形成
        一、全球多边合作制度: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基础
        二、双边合作协定:先于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安排
第四章 东亚地区制度复杂性的结构性影响
    第一节 追求“国家优先”的东亚地区
        一、国家主权护持——东亚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二、“弱机制化”特点与制度结果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挑选法院”与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的“边缘化”
        一、具有普遍性的“挑选法院”行为
        二、在“挑选法院”中被边缘化的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
    第三节 “冲突碎片化”与东亚地区多边合作深化的困难
        一、协同、合作与冲突:制度间互动联系的一般性考察
        二、冲突碎片化:东亚地区面对的制度联系类型
第五章 推动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未来制度建构
    第一节 国际制度复杂性结构下的东亚地区制度互动管理
        一、东亚地区多边合作制度建构的双重悖论
        二、东亚地区制度复杂性条件与制度互动管理的可能
    第二节 全球与东亚地区间制度互动管理
        一、认知/观念互动:制度互动管理的“靶心”
        二、制度能力建设与制度学习:两种制度互动管理方案
        三、正在积累的有利条件:制度互动管理的积极前景
    第三节 东亚地区多边与双边间制度互动管理
        一、内部冲突与制度分散:东亚地区内制度互动管理的核心
        二、基于“角色分工”的制度建构:东亚地区合作制度的未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后记

(5)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1.1 冷战前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1.1.1 美国联盟外交的肇始
        1.1.2 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1.2 冷战期间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1.2.1 全面构筑冷战遏制联盟时期
        1.2.2 尼克松政府联盟战略收缩时期
        1.2.3 里根政府重新强化联盟战略时期
    1.3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与强化
        1.3.1 冷战后初期美国联盟战略的扩展与再定义
        1.3.2 反恐时代美国联盟战略的“变”与“不变”
        1.3.3“亚太再平衡”与美国联盟战略的强化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2.1 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
        2.1.1 体系性联盟
        2.1.2 地区性联盟
        2.1.3 功能性联盟
    2.2 美国联盟结构的特征
        2.2.1 主导性与辅助性
        2.2.2 整体性与独立性
        2.2.3 相互制约与相互限定
    2.3 美国联盟体系的功能
        2.3.1 维持全球领导地位
        2.3.2 遏制敌手与抑制威胁
        2.3.3 约束盟友与控制伙伴
        2.3.4 安全及其他外溢功能
第三章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
    3.1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内生动力
        3.1.1 战略文化传统——观念层面
        3.1.2 战略缔造与实施惯性——制度层面
        3.1.3 精英战争准备——决策层面
    3.2 影响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外在牵引
        3.2.1 国际体系转换
        3.2.2 地缘政治变迁
        3.2.3 盟友伙伴关系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
    4.1 美国联盟战略管理的模式
        4.1.1 利益协调型
        4.1.2 制度规则型
        4.1.3 霸权主导型
    4.2 美国联盟管理的效能及评估
        4.2.1 联盟管理的效能
        4.2.2 联盟管理的限度
        4.2.3 联盟管理的价值评估
第五章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5.1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
        5.1.1 联盟议价:徘徊于争夺和妥协之间
        5.1.2 联盟安全困境:联盟的选择性及其后果
        5.1.3 复合安全困境:敌对关系与联盟关系的内外交织
        5.1.4 超越联盟对抗:冷战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路径
    5.2 美国联盟战略的发展趋势
        5.2.1 联盟纷争常态化,但仍具相当生命力
        5.2.2 联盟调整持久化,但适应力更趋强韧
        5.2.3 联盟样式多元化,但更趋灵活务实
        5.2.4 联盟困境显性化,但管理日益成熟
第六章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6.1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6.1.1 中国因素在美国联盟战略中的地位
        6.1.2 美国联盟体系与中国伙伴网络的交叠互动
    6.2 中国崛起与美国亚太联盟战略的强化
        6.2.1 中国崛起的地区意义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6.2.2 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网络化”发展趋势
        6.2.3“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亚太联盟政策展望
    6.3 关于中国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
        6.3.1 以分化促安全,利用楔子战略瓦解对手联盟
        6.3.2 以创新促安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6.3.3 以发展促安全,利用“经济再平衡”稀释美国“军事再平衡”
        6.3.4 以制度促安全,加快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
        6.3.5 以实力促安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东盟认同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来源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
    四 难点与创新点
    五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认同相关理论
    第一节 认同相关概念
        一 英文“Identity”与中文“认同”
        二 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三 地区主义与地区认同
    第二节 地区认同的理论与逻辑
        一 地区认同的理论
        二 地区认同的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南亚区域意识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东南亚早期历史进程中模糊的认同意识
        一 东南亚认同观念的思想渊源
        二 文化认同及早期东南亚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殖民统治时期的“地区观念”
        一 宗教变迁与东南亚意识
        二 外部世界刺激与东南亚共同命运意识的增强
        三 民族主义者的民族认同和地区观念
    第三节 战后东南亚认同的重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区一体化与东盟认同的交互作用
    第一节 东盟一体化进程
        一 东盟一体化动力分析
        二 东盟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东盟认同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一 东盟认同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
        二 一体化进程中的东盟认同概念及地区价值观念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盟认同的建构
    第一节 东南亚化与东盟认同的内在建构
        一 集体认同的东南亚化
        二 东盟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冲突和共存
        三 关于东盟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社会调查研究
        四 新成员国的地区认同问题
        五 东盟认同内在建构的措施及特点
    第二节 交往实践与东盟认同的外在建构
        一 “他者”对东南亚地区身份塑造的作用
        二 东帝汶加入东盟的认同问题
        三 移民与东盟认同的建构
        四 大国关系对东盟认同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盟认同发展的动因与前景
    第一节 东盟认同发展的动因
        一 民族国家在东盟认同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二 文化认同在东盟合作中的导向作用
    第二节 东盟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挑战与前景
        一 东盟认同发展现状与挑战
        二 东盟认同发展前景展望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一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之“东盟认同建构”
    二 《2015年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积分卡》之“东盟认同建构”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国际区域减贫合作模式探索——基于“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区域减贫合作的研究简述
二、“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实践探索
    (一) 中国—东盟区域减贫合作实践
    (二) “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简况
    (三) “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的运行模式
    (四) “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的减贫成效
        1.“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建构了国际区域减贫合作的新模式。
        2.“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是中国—东盟区域交流合作机制的有益补充。
        3.“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提高了中国—东盟区域减贫开发的工作效率。
        4.“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有利于促进区域减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 “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存在的问题
        1.“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规模限制了交流成果的扩大空间。
        2.“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缺乏现实基础使得项目成果难以完全直接转化为减贫推动力。
        3.“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缺乏与援助项目之间的相互衔接支持。
三、国际区域减贫合作前景及发展路径
    (一) 国际区域减贫合作前景
    (二) 国际区域减贫合作的发展路径
        1.“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实践经验借鉴
        2. 国际区域减贫合作的价值取向
结语

(8)美国国家特性与“9·11”后美国的对外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意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美国国家特性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国家特性问题的提出
        一、对美国国家特性研究的几个重要阶段
        二、美国国家特性的主要内容
        三、美国国家特性的矛盾性与分裂性
    第二节 美国国家特性的政治文化渊源
        一、“脱母国化”与美国国家特性的构建
        二、“脱地域化”与美国国家特性的构建
        三、在自治和统一之间寻求平衡
    第三节 “边疆假说”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一、边疆对美国民族主义产生的作用
        二、边疆开拓与“去欧洲化”特征
        三、边疆扩张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
    第四节 美国的扩张与国家特性的形成
        一、战争与美国的扩张
        二、战争与美国霸权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国家特性要素分析
    第一节 美国国家特性中的文化民族主义
        一、美国国家特性的关键性决定因素
        二、早期定居者与后来移民的文化影响之争
        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源泉之争
        四、移民国家背景下的民族主义
    第二节 美国国家特性中的宗教因素
        一、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
        二、宗教因素与美国政治生活的关系
        三、宗教对美国两党制背景下选举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国家特性中的种族因素
        一、美国移民种族图谱的变化
        二、种族因素与美国两党政治
        三、美国民主与“拼图式民主”
    第四节 美国国家特性中的战争因素
        一、战争是美国崛起的催化剂
        二、战争特性与美国意识形态
        三、战争特性与美国政治体制
    第五节 美国国家特性中的经济因素
        一、战争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霸权与美国经济的扩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国家特性与"9·11事件”后的反恐战略
    第一节 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
        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劫机恐怖事件
        二、“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的冲击
        三、新十字军东征的内在含义
    第二节 右翼保守派对美国军事决策的影响
        一、伊拉克与新时期美国意识形态战争
        二、右翼保守势力在战争决策中占上风
        三、传教士情结与中东民主改造工程
        四、奥巴马走上新反恐战争不归路
    第三节 美国对衰落的恐惧明显加剧
        一、美国对衰落问题十分当真
        二、对衰落缘由的反思越来越深刻
        三、反“衰落论”仍然有很大市场
        四、美国政治生态愈益右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国家特性与“亚太再平衡战略”
    第一节 所谓“再平衡战略”
        一、关于“再平衡战略”的背景
        二、实施“再平衡战略”着重军事手段
        三、TPP与经济领域的“再平衡战略”
    第二节 “再平衡战略”与中国
        一、如何看待“再平衡战略”的中国因素
        二、在“寻求中国帮助”与“遏制中国”间摇摆
        三、“再平衡战略”在美国内引发争议
    第三节 实施“再平衡战略”面临诸多困难
        一、“亚太再平衡”是否是逃避战略
        二、中东民主化改造问题欲罢不能
        三、亚洲国家一味紧跟美国者不多
    本章小结
综论
    一、“扩张”是美国国家特性对外交政策影响的集中体现
    二、意识形态是美国对内外政策高度统一的产物
    三、美国衰落与中国崛起之间的互动关系十分复杂
    四、关于美国国家特性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日本新国家主义的地方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日本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的政治制度分析
    第一节 日本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路径启示
    第二节 新国家主义的地方转向的制度准备
    第三节 分权制下地方政治进军国政的可能
    小结
第二章 日本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的社会结构分析
    第一节 氏族政治与共同体演变
    第二节 天皇制与二元政治模式
    第三节 天皇缺位与下尅上兴起
    小结
第三章 日本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的进程与表现
    第一节 新国家主义在中央政府层面的胶着
    第二节 新国家主义在地方政府层面的兴起
    第三节 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的挑战
    小结
第四章 日本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的规律与趋势
    第一节 新国家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的趋势
    小结
第五章 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对中日关系的冲击
    第三节 新国家主义地方转向的对策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0)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主要的概念和理论
        一、 主要的概念
        二、 民族国家构建:理论与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国内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研究现状
        二、 国外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缅甸独立后民族国家构建的困境(1948-1988)
    第一节 昂山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与实践
        一、 昂山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
        二、 昂山的民族国家构建实践
        三、 昂山民族国家构建思想和实践的成就
    第二节 吴努时期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
        一、 国家构建:政治整合推动国家一体化
        二、 民族构建:民族同化政策下的民族整合
        三、 吴努时期民族国家构建存在的问题: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的抵牾
    第三节 奈温时期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
        一、 国家构建:加强中央集权和镇压反政府力量
        二、 民族构建:削弱少数民族自治权以实现缅族化
        三、 奈温政府民族国家构建的困顿:民族关系全面恶化
    小结
第二章 缅甸1988年以来民族国家构建的新进展:主要的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第一节 掸邦主要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一、 掸族主要民族组织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二、 果敢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国家认同
        三、 佤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国家认同
        四、 崩龙族主要民族组织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五、 勃欧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六、 依高族(哈卡)主要民族组织的国家认同
    第二节 克伦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一、 克伦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二、 克伦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第三节 若开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一、 若开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二、 若开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第四节 孟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一、 孟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二、 孟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第五节 克钦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一、 克钦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二、 克钦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第六节 钦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一、 钦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二、 钦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第七节 克耶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小结
第三章 缅甸1988年以来主要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
    第一节 缅甸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感增强的内因
        一、 政治和解推动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二、 新军人政府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
        三、 少数民族武装武力脱离联邦的非现实性及民众的厌战
        四、 新军人政府民族同化政策的继续推进及其影响
    第二节 缅甸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增强的外因
        一、 中国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政策的转变
        二、 泰国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政策的转变
        三、 东盟推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努力
    小结
第四章 缅甸2008年宪法框架下的民族国家构建
    第一节 缅甸2008年宪法中有关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
        一、 军人在民族国家构建中的领导地位
        二、 缅甸2008年宪法体现的国家构建内容
        三、 2008年宪法体现的民族构建内容
    第二节 边防军改编政策:武力推进民族国家构建的再尝试
        一、 新军人政权时期政治和解遗留的问题
        二、 边防军改编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三、 边防军改编计划的受阻及其负面影响
    第三节 吴登盛政府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新尝试
        一、 主张民族平等团结以实现多民族国家构建
        二、 倡议和平谈判解决民族矛盾
    小结
第五章 缅甸未来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机遇及趋势
    第一节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面临的新挑战
        一、 军人集团的立场及利益受损可能对民族国家构建形成的挑战
        二、 民盟在未来政治中的一党独大可能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
        三、 少数民族武装的过高要求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
    第二节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面临的机遇
        一、 昂山素季对民族和解的呼吁
        二、 少数民族武装对政府民族和解政策的积极回应
        三、 大国邻国对缅甸民族和解的支持
    第三节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趋势
        一、 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未来政治谈判的受阻可能会影响民族国家构建
        二、 政府的政策选择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三、 政治转型时期的社会分裂可能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东盟+3”和保守地方主义的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当代东南亚分离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治理 ——理论探究与案例分析[D]. 靳晓哲. 南京大学, 2020
  • [3]“一带一路”视域下边疆地方政府跨境合作研究 ——以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为例[D]. 罗逍桃.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4]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核心问题与制度的未来建构 ——基于国际制度复杂性理论的研究[D]. 李晓霞. 吉林大学, 2018(12)
  • [5]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D]. 储召锋.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6]东盟认同过程研究[D]. 刘军. 云南大学, 2017(12)
  • [7]国际区域减贫合作模式探索——基于“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的个案分析[J]. 莫光辉,于泽堃. 领导之友, 2016(09)
  • [8]美国国家特性与“9·11”后美国的对外战略[D]. 徐步. 武汉大学, 2014(01)
  • [9]日本新国家主义的地方转向[D]. 王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5)
  • [10]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D]. 刘务. 云南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东盟+3”与保守地方主义抬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